泰安:城市规划与可持续发展

泰安:城市规划与可持续发展

一、泰安:城市规划与可持续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付靖雯[1](2021)在《泰安泰山广场海绵化改造耦合设计研究》文中指出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向前推进。城市下垫面构成中,硬质下垫面所占比例不断增加导致城市原水文循环体系发生大规模的改变,城市出现了严重的水生态、水资源等方面的问题。当前城市建设从增量发展转为存量发展,传统手法处理雨水无法配适城市发展现状,海绵城市理念应运而生。城市广场代表着一个城市的形象。作为城镇化深度发展的产物,广场是城市功能和城市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强化城市广场的雨水管理,提高雨水资源化利用效率成为当务之急。在积极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大背景下,本文提出以海绵化为切入点,对泰安泰山广场进行海绵化改造的耦合设计研究,从广场景观要素海绵化和海绵设施景观化等角度探究海绵城市理念对广场水生态、水环境等方面的作用与影响。论文首先对国内外雨洪管理理论与实践进展进行了梳理,分析归纳各国雨洪管理理论的共同点,从海绵城市视角对国内城市广场的发展现状和趋势进行总结和预测,同时分析了泰安城市广场建设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其次,将相关理论与城市广场改造相结合,探讨其适用性,同时横向比较并总结各理论之间的差异并提炼出可借鉴的要点,总结出与城市广场海绵化改造相契合的理论。选取国内外城市广场海绵化改造案例各三个进行详细分析并从中总结可借鉴的经验和改造手法。再次,提出广场景观要素与海绵设施有机融合的广场海绵化改造设计理念,并从广场景观要素海绵化、海绵设施景观化以及二者的耦合与一体化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论述。改造策略上,则从区域、城市、广场三个宏观层面与绿化、水景观、铺装、微地形、设施小品以及使用人群等微观层面展开研究。从海绵化角度提出广场改造程序并筛选适用于广场的技术设施。结合海绵设施的景观化表达,总结提炼出海绵设施在城市广场海绵化改造中“主人工,辅生态”和“主生态,辅人工”的两种组合模式。最后,通过对泰安泰山广场的改造设计,进一步论证了广场景观要素与海绵设施耦合的可行性。通过广场海绵体系的构建、广场景观要素海绵化专项设计以及海绵设施景观化详细设计,打造能消纳和利用雨水的海绵型广场。

刘静[2](2021)在《产村融合视角下乡村生态旅游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以泰安市西蒲村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逐步推进,产业发展已成为乡村经济的重要基石,农业作为乡村的核心产业如何与其他产业对接以及如何与乡村景观建设协同是如今乡村地区必须面对的问题。而旅游产业作为一个联系一二三产业的良好媒介,承担着乡村可持续发展的重任。在深入挖掘乡村资源的基础上,将一二三产业发展与乡村景观建设相结合,使其达到乡村良性运转的目标。本文从“产村融合”视角切入,以期为乡村生态旅游景观建设提出切实策略。本文对国内外“产村融合”理念和乡村生态旅游景观建设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归纳总结国内外相关学者提出的乡村旅游动因、乡村旅游发展策略以及运营机制,并对产村融合、乡村生态旅游、乡村景观等概念做出界定,在此基础上运用产业融合理论、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景观美学理论、景观生态学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为产村融合视角下乡村生态旅游景观规划设计提供理论支撑。分析国内外经典案例,归纳其建设经验,主要包括其产业主导资源以及开发特色,并对相关案例进行对比分析。依据相关理论、国内外成功经验结合我国乡村旅游建设现状归纳总结我国乡村旅游存在问题,主要包括本土化不足、城市化商业化问题严重、同质化现象严重等,为后续实践案例提供理论支撑。本文在相关理论基础上,以西蒲村生态旅游景观规划建设为实例研究,对其区位、资源条件、村民、产业现状等情况进行分析。通过村民调查问卷发现72.32%的村民家庭收入来源外出打工,对于阻碍家庭经济收入的原因50.71%的村民认为是村内生产规模小。同时基于KANO模型分析西蒲村在必备属性、期望属性、魅力属性中的优势与劣势、发展机遇与挑战,得出西蒲村的村庄规划首先要利用现有的资源条件,发展休闲旅游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其次要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前提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并植入互动体验项目;最后开发西蒲村特色旅游产品,与周边乡村和旅游度假区形成差异化竞争来提高市场占有率。在前期分析基础上运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手法对其产业布局、生态保护、生态旅游景观等方面做出相应规划设计,打造以绿色生态产业模式为基础,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集农旅产业、康旅产业、文旅产业、商旅产业、体旅产业于一体的乡村生态旅游区。以期从产村融合视角为山东省乃至全国乡村旅游规划建设起到参考作用。

胡庭浩[3](2020)在《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绿色基础设施构建研究 ——以徐州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论文选题源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1671524):煤炭资源型城市绿色基础设施时空演变规律及其优化模型研究。在我国“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的背景下,绿色基础设施(GI)作为城市生态系统服务的供给主体,是提升人类福祉的重要生命支持系统。然而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的GI受到城市化和采煤活动的持续影响,生态结构不断变化,人居环境受损,威胁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研究围绕“如何构建适用于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的GI网络”这一核心问题,综合运用了地理学、城市规划学、景观生态学和生态规划学等学科基本理论,揭示了煤炭资源型城市GI的基本特征、探讨了采煤沉陷区对城市GI体系重构的贡献度,剖析了GI重建的方法,建立了“GI本底要素识别-GI构建优先级评价-不同需求导向GI构建”的方法体系,并以徐州为研究区对其进行GI构建。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揭示了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GI发展的基本特征。从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受采煤活动的影响研究入手,分析了城市GI的结构与功能特征,同时应用生态系统服务指标体系框架,分析了研究区GI相关规划的生态系统服务评价因子覆盖水平。研究得出,一方面,煤炭开采造成黄淮东部地区产生大量动态发展的采煤沉陷区,改变了城市原有GI的基本格局,对城市生态本底造成较大影响;另一方面,由于采煤沉陷区的动态性和易积水性,改变了许多煤炭资源型城市大面积的单一性陆生生境,这些区域也可成为GI重构的重要资源。由于在矿区生态修复过程中缺乏对生态系统服务发展目标的综合考虑,当前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的GI系统性建构意识较为薄弱。(2)创立了采煤沉陷区GI本底要素识别方法。鉴于采煤沉陷区的生态脆弱性和景观格局不稳定性,采用生境质量指数、生物多样性指数和景观连通性指数对采煤沉陷区内斑块的生态韧性进行评价,利用阈值法结合自然断点法对评价结果进行综合叠加,识别生态韧性评价结果为:“非常高”、“高”、“中等”的三级斑块作为采煤沉陷区GI的本底要素,完成采煤沉陷区GI本底要素识别。(3)建立了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GI构建优先级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由调节服务需求、支持服务需求、文化服务需求3个一级指标,以及调节服务需求下的雨洪管理、热岛效应缓解,支持服务需求下的环境固碳、生物多样性,文化服务需求下的绿地可达性、景观质量6个二级指标构成。研究采用综合径流系数、单窗地表温度反演、生物多样性当量、In VEST碳汇水平、绿地可达性、景观质量来分别量化表征6个二级指标,将表征结果按照需求强弱等量划分为6个等级以体现GI构建优先级水平差异,完成GI构建优先级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使用AHP层次分析法对专家打分获得的二级指标重要性进行权重判定,通过权重叠加分析分别得出生态系统调节服务、支持服务、文化服务和综合服务需求下的GI构建优先级评价结果。(4)提出了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GI构建方法体系。分别从GI的构成、构建尺度、生态效益、构建方法层面剖析了城市GI构建的一般范式,结合城市GI构建的生态系统服务需求和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的生态特征,提出了一种基于生态系统服务需求的GI构建方法体系,形成“GI本底要素识别-GI构建优先级评价-多需求GI构建”的基本模式。(5)制定了多需求导向下的城市GI构建策略。首先,研究选取城市GI本底要素识别结果中的一级和二级斑块作为GI核心区,使用MCR最小累积阻力模型对GI核心区进行分析进而得到GI廊道,完成GI网络的定型。其次,将GI核心区和廊道与城市GI构建优先级评价结果进行叠加分析,根据GI构建优先级水平将核心区和廊道划分为三个等级,完成GI网络的分级。最后结合不同生态系统服务需求导向,分别制定了调节服务、支持服务、文化服务和综合服务导向下的GI构建方案和相对应的管控策略。论文有图114幅,表39个,参考文献205篇。

薛莹[4](2020)在《泰安市岱道庵社区公园规划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社会、经济、文化飞速发展的当今社会,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也在加速前进,但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环境压力。生活在城市之中的居民,出门面对着的仍然是钢筋水泥,高楼林立之姿难以给人产生美的感受。城市社区公园作为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为居民提供文化交往、休闲娱乐、体育健身的活动空间,更给人以美的绿色享受,搭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纽带,改造社区的生态环境。社会稳定发展的同时,城市绿色空间的品质提升也亟待改进。论文界定了国内外社区公园的相关概念,并归纳总结国内外社区公园的发展状况,结合目前的社区公园的发展现状,总结当下社区公园相应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本文以泰安市岱道庵绿地为研究对象,运用社区公园规划设计的相关理论进行了理论研究,对岱道庵绿地现状进行了调研分析,指出其树木过多而活动场地不足的主要问题,还存在娱乐设施单一、功能混乱、总体布局较为简单等问题,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得知现岱道庵绿地还未形成完整的规划,不能称之为严格意义的公园,提出了完整的规划设计思路。制订出规划设计的目标、原则、总体布局和功能分区、服务设施等,融入“泰山文化”,通过合理的空间布局,打造出“一轴、一带、多节点”的景观结构,“一轴”是指从入口贯穿水库直指泰山的轴线布局,轴线贯穿全园的构图中心,“一带”是指环形的一级园路,串联起居民的主要活动发生场所,成环状分布,公园的主次节点多布置在环形园路两侧,形成完整的景观序列。本文通过对泰安市岱道庵绿地进行规划设计研究,探讨城市中的社区公园发展新模式,将传统社区公园与人文关怀相结合,通过构建雨水花园等手段实现景观的生态性,营造一个具有地方特色的综合性社区公园,以期对我国社区公园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邢治英[5](2020)在《文景融合视角下泰山平安文化公园规划设计研究 ——以泰安红门公园为例》文中认为在“文化+旅游”的休闲旅游战略品牌的大背景下,千篇一律式的公园景观将面临着诸多挑战,无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文化旅游品牌的设立将挖掘地域文化价值,塑造别具一格的旅游品牌。以地域文化为内涵文化与景观的融合营造成为城市规划吸引游人的强有力的招牌。本文探讨泰山平安文化与景观相互融合的规划设计策略与表现方法。本文以“理论研究——调查研究——策略研究——实践研究”为总体思路。首先,通过简单描述社会背景以及政策背景了解到现阶段文化景观的需求趋势,明确了营造泰山平安文化景观的必要性以及理论实践意义。从文景融合、泰山平安文化以及文化公园三个方面分析研究了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对文化景观、文化公园等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进行了梳理和归纳。随后,根据泰山平安文化公园规划设计的场地现状,选取了陕西民俗大观园、天坛公园、复圣文化公园、天下太平景区为研究调查对象,依托泰山文化公园建设背景的分析研究,联合实际来探索以泰山平安文化为载体的文化公园景观营造的设计原则、创新性设计手法和表现形式,得出包括文化主题营造、文化要素整合、整体空间氛围营造、文化要素展现以及场景空间演绎等设计手法以及六大园林设计要素表现手法在内的泰山平安文化公园规划设计的策略。最后,在对泰山平安文化公园场地的可行性分析基础上,将上文中所分析出的设计理论、设计策略应用实践当中去,进行设计策略的论证,完成红门公园的规划设计。综上所述,本文深刻挖掘泰山文化中泰山平安文化的内涵、文化要素及其文化符号,在相关案例和规划背景分析基础上总结泰山平安文化公园规划设计的策略,从而完成泰安红门公园的景观规划设计,以期对重构泰安历史文化轴线和泰山文化要素应用到公园景观规划中有一定的助益。

王倩[6](2020)在《泰安市山西街村村落景观分析及保护研究》文中指出中国传统村落数量庞大且分布区域广泛,多具有鲜明的特征,故其被称为“传统文化的明珠”,是珍贵的历史文化资源,是人类历史进程中适应和利用自然条件的见证,承载了生产生活的一点一滴。怎样在社会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保持传统村落生命力的可持续发展是值得研究的课题。本文以山东省泰安市国家级传统村落山西街村为研究对象,以人居环境科学、可持续发展、遗产保护等理论为依据,采用阅读文献、实地调研、空间句法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村落景观、空间结构进行了探讨,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村落景观特征研究。选址顺应自然、因地制宜,作为“因水而起,因河而荣”的传统村落,传统格局保持基本完整,空间环境变化丰富;建筑大部分保存完好,细部有较高美学价值;自然景观风貌特色明晰;传统文化民俗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传承。但部分景观的原生态性、活力、淳朴气质受经济发展影响逐渐褪色。(2)应用空间句法的凸空间分析法、轴线分析法对村落空间结构进行分析,选取整合度、可理解度、深度值等参数从不同的空间尺度定量分析其空间格局。研究表明:该村由环路包围而成,其道路层次较为分明,街巷宽度与两侧建筑物比例空间协调,尺度感较好;其中主街、环街及其沿街空间的空间整合度最高,村落整体可理解度较高,整体深度值较低,村落位置于大汶口镇较为可达,整体而言,该村落既相对开放又保持着自身独立性,对它的保护和发展应注重街巷独特的空间格局保护与整治,同时给予上述分析中呈现的有意义空间更多关注。(3)村落现状景观的主要问题表现在:部分传统建筑整体风貌被破坏,公共空间选择度较低、景观性较差,基础设施匮乏,植物景观趋于城市化,传统文化民俗难以传承等。对景观变迁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具体包括城市化及经济发展、村民观念不足、传统工艺及材料的缺少、传统文化景观解体等。(4)针对村落景观现状存在的问题,从自然生态、人居环境、历史传承以及空间改造方面提出了保护与发展的建议。

赵正昊[7](2020)在《环泰山城镇密集区空间组织研究》文中认为区域协调发展是新时代城市-区域发展的主要方向。济南市、泰安市发展规划对两市的协作共建作出了安排和部署。随着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建设、莱芜并入济南以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升为国家战略,以济南为中心的环泰山片区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在此背景下,以济南(含莱芜)和泰安全域为研究范围,提出环泰山城镇密集区的空间组织构想,以补充环泰山区域空间发展研究,为济泰共建发展提供支撑。研究从城镇密集区空间整合、空间结构与作用规律的基础理论出发,系统梳理了国内外城镇密集区研究历程、主要内容、组织模式及相关实践。综合借鉴和运用城市规划、地理学的相关知识及研究方法,对环泰山城镇密集区的社会经济发展现状、空间结构特征和空间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采用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从经济发展、产业结构、人口与城镇化、生态基础和交通体系5个方面描述了社会经济发展特点;采用分形维数、人口流动分析、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县域空间结构进行了分析和总结;以镇为单元构建综合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加权求和法、泰尔指数法、空间自相关对镇域发展水平分布、空间发展差异及空间相关性进行了分析;从自然环境、产业创新、历史文化、战略规划、政策和交通条件6个方面分析了环泰山城镇密集区空间发展的影响因素。最后从空间整合的角度提出空间组织优化的发展构想,探讨环泰山城镇密集区空间组织实施路径。研究表明:环泰山城镇密集区经济增长变化与山东省保持一致,且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第三产业占比持续上升,内部各县市区产业结构相似性较高;常住人口增长趋势基本保持稳定,城镇等级体系较为健全,城镇化发展维持稳定增长;生态基础良好,水系地貌类型丰富;交通系统以济南为中心,高速公路和铁路互相交织组成网络,交通运输能力不断提高。空间结构具有分形特征,表现出较强的向心分布和相互关联性;城市空间联系性较强,形成密集的人口流动和企业互动关系;整体空间结构具有网络化发展趋向,在空间结构形态上具有明显的核心边缘和圈层性特征,在空间结构构成上形成由多层次节点构成的“轴幅式+组团状”空间结构模式;镇域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在泰安南部和济南北部形成两个明显的高水平发展区块,镇域空间分布存在正向相关性,空间聚类以高值聚类和低值聚类为主。空间结构受多种因素影响,自然环境、政策规划和交通条件对区域空间发展影响较明显。研究提出:空间组织优化以高质量发展、一体化与协同发展、多中心与网络化为原则,构建环泰山城镇密集区“一核三极、一心两廊、三轴两带、四组团”的内部空间结构和以环泰山城镇密集区为核心区域的外部都市圈拓展空间。建议从建立统一的区域协调发展机制,规划建设环泰山一体化轨道交通网,培育、推进区域特色创新网络和产业一体化网络布局,以旅游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4个方面推动空间组织的实施。

杨角[8](2020)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实现路径研究》文中提出加快转变城市发展方式,促进城市发展绿色转型,大力推进绿色城镇化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是当前在绿色发展理念和生态文明建设战略下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所要面临的一个重大而又紧迫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同时也是今后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和必然趋势。本文通过综合借鉴政治经济学、城市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以及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等学科相关重要理论和研究范式,基于比较客观而又丰富详实的数据资料,通过运用文献分析法、灰色关联度评价法、案例研究法以及比较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对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至今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历史演变历程、当前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及其可能的原因、我国绿色城镇化的理论机理、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实践经验总结及其对我国的借鉴启示以及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原则和现实路径等诸多重要问题进行了比较全面科学、客观深入、细致严谨地分析、论证和研究。本文研究结果表明:第一,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至今,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历程可分为起步发展阶段、稳步发展阶段、深入发展阶段以及蓬勃发展阶段等四个阶段;人口压力问题、资源短缺问题、生态环境污染与破坏问题以及城镇布局不当与规模结构不合理问题是现阶段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资源环境承载力薄弱的现实国情、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不合理的产业结构、经济利益驱动、过快的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速度、城镇化建设重心偏离以及部分城镇居民环保意识观念淡薄、我国民间环保公益组织力量薄弱、新闻媒体与舆论监督作用略显不足等均是造成当前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与挑战的客观原因。第二,与传统城镇化不同,绿色城镇化是城镇化发展的高级阶段,是追求更高层次的绿色城市建设,从而推动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良性互动发展。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能够优化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这是通过使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整体向下移动或使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拐点左移两种途径来实现的;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系统具有优化或胁迫作用。反过来,生态环境系统对城镇化同样具有促进或约束作用。城镇化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两大系统之间这种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交互耦合关系就构成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内在运行机理;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发展演变可划分为绿色治理阶段和绿色文明阶段两个阶段。在不同发展阶段,城镇绿色发展方式不尽相同。第三,从2012—2017年: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虽然有所增加,但增加幅度不大,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整体不高;该阶段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整体呈现波浪式上升趋势,并且可明确划分为三个演变阶段;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基本呈现出东部地区高于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以及东北地区的总体格局,并且这一总体格局尚未出现较大改变,东部地区城市绿色发展实力依然最强,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城市绿色发展实力依然相对较弱,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表现出较大的区域不平衡性和空间分异性,梯度分布特征较为显着;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状况呈现出显着的规模特征,城市规模越大,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和状况就越好;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状况还呈现出显着的行政级别特征,城市行政自主性权利越大,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和状况就越好。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技术创新和政府环境规制是影响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因素、技术创新因素和政府环境规制因素对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有着显着的正向影响。第二产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对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有着不显着的负向影响。第四,国外绿色城镇化实践起步较早,目前其已积累起极为丰富的成功经验。这些国家既包括美国、日本、德国、瑞典、丹麦、挪威、瑞士、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众多发达国家,同时也包括巴西、南非等部分发展中国家。北京、上海和贵阳是国内践行绿色城镇化理念和实践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它们在这方面起步较早,发展水平居于国内领先地位,并且已经积累起了比较丰富的成功经验。总结与分析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实践的共同经验与普遍规律对今后推动我国绿色城镇化实践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与启示意义。第五,要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在绿色城镇化发展中的关系、要高度重视绿色城市规划的重要引领作用、要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政府重要的引导作用、要构建与绿色城镇化发展相适应的绿色产业结构、要全力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要不断改进和创新城市管理与运营、要高度重视信息化在绿色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要以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来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以及要以系统思维全面推进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是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必须要遵循的九大基本原则。第六,绿色城镇化建设与发展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路径并不是单一的,而是由多层次目标路径共同组成的有机统一体。促进经济绿色转型升级、大力弘扬绿色生态文化、着力推动社会绿色进步发展以及切实改善与修复生态环境是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终极目标实现的有效路径。本文最主要的创新之处在于:第一,研究视角创新。城镇化问题和绿色发展问题是当前国内外学界研究中的两个重点问题和热点问题。以往绝大多数学者都是单独研究这两个问题,要么是单独研究城镇化相关问题,要么是单独研究绿色发展相关问题,较少有学者将这两者结合起来做一交叉研究。本文试图将城镇化问题和绿色发展问题这二者结合起来,基于现阶段我国绿色发展这一全新的现实背景,站在绿色发展这一全新的研究视角下重新审视和看待我国城镇化问题,着重研究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其实现路径问题,以期取得与以往研究成果有所不同的新的研究观点和研究结论,进一步指导今后我国绿色城镇化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这就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因此,本文最重要和最突出的创新之处就在于研究视角创新。第二,研究方法创新。以往大多数学者在对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度和综合评价过程中,绝大多数都选择使用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TOPSIS法等综合评价方法,鲜有学者使用灰色关联度评价法。正是基于这一考虑,并且考虑到研究方法的适用性问题,本文选择使用灰色关联度评价法对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度和综合评价。因此,研究方法创新就成为本文的一点创新之处。第三,研究观点创新。本文提出了一些新的研究观点。具体如下:一是,城镇化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两大系统之间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交互耦合关系构成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内在运行机理。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发展演变可划分为绿色治理阶段和绿色文明阶段两个阶段。在不同发展阶段,城镇绿色发展方式不尽相同。二是,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呈现出显着的规模特征和行政级别特征:城市规模越大,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越高;城市行政级别越高,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也越高。三是,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既要充分发挥市场的主导作用,也要重视发挥政府的重要引导作用,要将二者结合起来,形成合力,共同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向前发展。四是,要以城市管理与运营方面的不断创新持续推动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五是,要促进信息化和绿色城镇化融合发展,以信息化引领和推动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这些新观点也是本文的一点创新之处。第四,评价指标体系创新。本文在对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度与综合评价过程中,是在对绿色城镇化概念内涵重新界定并基于对前人相关研究成果借鉴的基础上,遵循系统性、科学性、实用性、动态性、典型性与可比性等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构建了与其他研究成果有所不同的由经济发展、资源高效、环境友好和社会进步等4个一级指标及其所属20个二级指标所组成的比较全面的、科学合理的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且在该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运用灰色关联度评价法对2012—2017年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了定量测度与综合评价,这就具有一定程度的创新性。

王自力[9](2019)在《基于GIS的历史文化街区地下空间可实施性评估研究 ——以天津市中心城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诸多城市问题愈发严重,居民日益增长的城市空间容量需求与有限的土地资源供应之间矛盾突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逐渐成为当今城市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历史文化街区作为城市记忆的载体,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其保护需求与城市发展之间存在着尖锐的矛盾。能否合理展开历史文化街区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关乎城市未来的长久发展,科学有效的地下空间评估是其关键所在。文章在国内外既有研究中涉及到的地下空间开发适宜性、开发难度、开发潜力、综合价值等概念的基础上,尝试提出了地下空间可实施性的概念,用以探讨城市发展中历史文化街区地上与地下、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在对相关理论方法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历史文化街区地下空间可实施性评估方法及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立了评估体系中各指标在地下空间不同深度层次的权重。在此基础之上,选取天津市历史文化街区为评估方法应用的实证评估对象,并依据评估结果提出了地下空间利用的优化策略。文章由六个部分组成:第一章对选题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方法、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进行了明确;第二章作为文章的研究基础,界定了GIS、历史文化街区、地下空间可实施性等概念,梳理总结了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及实践并介绍了构建可实施性评估体系所涉及到的地下空间分层理论、层次分析法及GIS空间分析等理论和方法。第三章构建了地下空间可实施性评估指标体系,并从不同的竖向深度层次分别确定了可实施性评估指标权重。第四章选取天津市中心城区的历史文化街区作为实证评估对象,基于GIS平台对多源空间数据进行空间分析处理,结合第三章评估指标及权重得到了该区域地下空间不同竖向层次的可实施性评估结果。第五章在可实施性评估结果的基础上,分析了天津市历史文化街区地下空间利用及可实施区域分布现状并提出了地下空间规划提升改进策略。第六章对文章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并提出研究展望。文章对后续其他地区及类型的历史文化街区相关评估研究提供了一定的概念补充及方法理论支撑,以历史文化街区保护限定内容为重要前提的历史文化街区地下空间的全面可实施性评估方法和技术,是补充完善现有城市地下空间及历史文化街区规划建设管理规定、进一步规范和指导历史文化街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实践活动的技术依据。

尹新[10](2019)在《济南市域全运会比赛场馆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论文以济南市域全运会比赛场馆为例,围绕体育建筑可持续发展两大核心问题——城市协调发展和功能发展问题展开重点研究。在此基础上,也贯穿了全运会比赛场馆项目建设和后续使用中的运营及节能特征研究,最后提出了体育场馆可持续发展设计策略。论文由理论研究、实证研究和策略研究三部分组成:理论研究回顾了可持续建筑理论的发展和研究现状,说明了论文的研究方法、研究目标和意义。从时间维度阐述了我国全运会比赛场馆发展历程,分析了当前我国全运会比赛场馆建设特点和发展趋势,进而总结了现阶段比赛场馆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实证研究从十一届全运会比赛场馆与城市的互动关系以及城市层面的可持续发展特征两个方面入手,将具体研究对象锁定于济南市域全运会比赛场馆。宏观层面对济南市域全运会比赛场馆布局进行研究,阐述了其布局和总体空间布局分类特征及演进历程。全运会比赛场馆布局及建设对带动城市发展、完善城市功能和空间结构发挥了积极作用。中观层面探求驱动场馆可持续发展的动因,探索实现场馆可持续发展背后的设计方法与利用模式。建筑单体层面选取济南市域全运会比赛场馆建设及后续使用情况作为案例研究,对其从功能发展、运营、节能三个方面的发展特征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其中功能发展是全运会比赛场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通过实地调研和对场馆管理者的访谈,呈现了场馆综合功能实现的基本状况,对其在功能复合化、赛事功能的转换、观演功能的强化、全民健身功能的强化、与城市功能融合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策略研究在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基础上,从体育场馆前期策划、设计阶段以及赛后指引三个方面提出体育场馆可持续发展设计策略。反思场馆前期策划阶段的不足,在设计阶段阐述基于城市协调发展、功能发展、节能和运营四个方面的可持续发展策略。赛后指引主要从实施角度提出体育场馆赛后利用评价模型体系,以期对体育场馆决策、建设、设计及可持续利用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二、泰安:城市规划与可持续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泰安:城市规划与可持续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泰安泰山广场海绵化改造耦合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城镇化对水环境的影响
        1.1.2 海绵城市建设发展
        1.1.3 城市广场海绵化改造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重要性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与实践进展
        1.3.1 国外雨洪管理研究进展
        1.3.2 国内海绵城市研究进展
        1.3.3 国内城市广场建设现状及发展趋势
    1.4 泰安城市广场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
        1.4.1 泰安城市广场现状
        1.4.2 海绵化改造视角下泰安城市广场存在的问题
    1.5 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与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框架
    1.7 本章小结
2 城市广场海绵化改造相关概念、理论及案例研究
    2.1 相关概念解析
        2.1.1 海绵城市
        2.1.2 城市广场
        2.1.3 城市广场海绵化改造
        2.1.4 耦合
    2.2 相关理论研究
        2.2.1 海绵城市理论
        2.2.2 低影响开发理论
        2.2.3 弹性城市理论
        2.2.4 绿色基础设施理论
        2.2.5 相关理论的比较与借鉴
        2.2.6 城市广场海绵化改造的理论依据
    2.3 国内外相关案例研究
        2.3.1 国外案例研究
        2.3.2 国内案例研究
        2.3.3 国内外城市广场海绵化改造经验借鉴
    2.4 本章小结
3.城市广场海绵化改造设计理念与策略研究
    3.1 城市广场海绵化改造的必要性、可行性及特殊性
        3.1.1 必要性
        3.1.2 可行性
        3.1.3 特殊性
    3.2 城市广场景观要素与海绵设施有机融合
        3.2.1 广场景观要素
        3.2.2 海绵设施分类
        3.2.3 广场景观要素与海绵设施的耦合研究
    3.3 城市广场海绵化改造设计宏观策略
        3.3.1 区域协调
        3.3.2 城市统筹
        3.3.3 广场及周边环境整合
    3.4 城市广场海绵化改造设计微观策略
        3.4.1 绿地优化提升
        3.4.2 微地形改造
        3.4.3 铺装调整
        3.4.4 水景观系统化
        3.4.5 设施小品生态化
        3.4.6 使用人群主体化
    3.5 本章小结
4 城市广场海绵化改造设计程序与技术措施
    4.1 城市广场海绵化改造设计程序
        4.1.1 城市广场现状调研和指标评估
        4.1.2 城市广场海绵化改造目标与指标的确定
        4.1.3 海绵设施的选择与应用
        4.1.4 城市广场改造设计布局方案优化
        4.1.5 广场景观元素与设施的耦合设计
        4.1.6 改造设计成效核定
        4.1.7 成本核算与后期维护
    4.2 城市广场海绵化改造主要技术措施
        4.2.1 渗透技术
        4.2.2 转输技术
        4.2.3 调节技术
        4.2.4 截污净化技术
        4.2.5 储存设施
        4.2.6 水体利用
        4.2.7 城市广场适用海绵技术设施比较
        4.2.8 技术措施体系构建
    4.3 海绵设施的景观化表达
        4.3.1 透水铺装景观化表达
        4.3.2 绿色屋顶景观化表达
        4.3.3 生态树池景观化表达
        4.3.4 海绵设施在广场中的组合模式
    4.4 本章小结
5 泰安泰山广场海绵化改造设计实践研究
    5.1 泰山广场海绵化改造背景
        5.1.1 场地背景研究
        5.1.2 场地指标分析
    5.2 泰山广场现状分析
        5.2.1 广场区位分析
        5.2.2 地形地貌分析
        5.2.3 气候水文条件分析
        5.2.4 周边用地分析
        5.2.5 现状布局分析
        5.2.6 场地竖向分析
        5.2.7 现状水体及汇水条件分析
        5.2.8 场地调研与现状分析
    5.3 海绵化改造设计理念
        5.3.1 改造设计目标
        5.3.2 改造设计依据
        5.3.3 改造设计策略
    5.4 平面布局海绵化改造设计
    5.5 海绵体系构建
        5.5.1 雨水径流控制目标
        5.5.2 竖向设计
        5.5.3 径流排水分析
        5.5.4 广场汇水分区划分
        5.5.5 海绵设施布局
    5.6 分区海绵化改造设计研究
        5.6.1 集会活动区海绵化改造设计
        5.6.2 中轴水景观区海绵化改造设计
        5.6.3 文化展示区海绵化改造设计
        5.6.4 儿童活动区海绵化改造设计
        5.6.5 休闲健身区海绵化改造设计
        5.6.6 休憩交流区海绵化改造设计
        5.6.7 科普康健区海绵化改造设计
    5.7 泰山广场景观要素与海绵设施耦合设计
        5.7.1 泰山广场景观要素海绵化专项研究
        5.7.2 海绵设施在广场中的景观化表达
    5.8 改造成效核定
        5.8.1 改造后径流系数
        5.8.2 透水铺装率
        5.8.3 下沉式绿地率
        5.8.4 雨水花园
        5.8.5 综合计算
    5.9 成本核算与后期维护管理
    5.10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附录一:图表目录
附录二: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攻读学位期间社会实践
攻读学位期间获奖经历

(2)产村融合视角下乡村生态旅游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以泰安市西蒲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美丽乡村建设的时代要求
        1.1.2 市场需求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综述
        1.3.2 国内研究综述
    1.4 研究方法、研究框架、研究内容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内容
        1.4.3 技术路线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研究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产村融合
        2.1.2 乡村旅游
        2.1.3 乡村生态旅游
        2.1.4 乡村景观
    2.2 相关理论概述
        2.2.1 产业融合理论
        2.2.2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2.2.3 景观美学理论
        2.2.4 景观生态学理论
        2.2.5 可持续发展理论
    2.3 本章小结
3 国内外优秀案例分析与研究
    3.1 国外案例解析
        3.1.1 美国加州纳帕谷
        3.1.2 德国奥滕豪森
    3.2 国内案例解析
        3.2.1 计家墩理想村
        3.2.2 无锡阳山田园东方
    3.3 案例对比小结
    3.4 当前国内乡村旅游存在问题
        3.4.1 本土化不足,缺少文化内涵
        3.4.2 城市化、商业化问题严重
        3.4.3 同质化现象严重,缺少亮点
    3.5 本章小结
4 泰安市西蒲村现状调查分析
    4.1 项目概况
        4.1.1 上位规划
        4.1.2 区位分析
        4.1.3 资源条件分析
        4.1.4 项目现状分析
    4.2 村民调查分析
        4.2.1 家庭收入分析
        4.2.2 家庭经济增长受阻原因
        4.2.3 农活情况分析
    4.3 产业现状分析
    4.4 基于KANO模型SWOT分析
        4.4.1 KANO模型简介
        4.4.2 分析内容
        4.4.3 分析结论
    4.5 本章小结
5 泰安市西蒲村生态旅游景观规划设计
    5.1 前期基础规划
        5.1.1 用地规划范围
        5.1.2 规划原则
        5.1.3 规划定位
        5.1.4 规划目标
    5.2 产业发展规划
        5.2.1 产业定位
        5.2.2 产业总体布局
        5.2.3 产业发展策略
    5.3 生态保护规划与策略
        5.3.1 生态保护策略
        5.3.2 生态保护规划
    5.4 生态旅游景观总体规划
        5.4.1 总体空间功能布局
        5.4.2 景观结构规划
        5.4.3 道路交通规划
        5.4.4 建筑布局规划
        5.4.5 水系规划布局
    5.5 分区规划设计
        5.5.1 农业生产加工区
        5.5.2 田园体验区
        5.5.3 农业休闲区
    5.6 专项设计
        5.6.1 道路设计
        5.6.2 植物种植设计
        5.6.3 铺装设计
        5.6.4 停车场设计
        5.6.5 驳岸设计
        5.6.6 标识系统设计
        5.6.7 旅游产品专项设计
    5.7 经济技术指标
    5.8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社会实践经历

(3)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绿色基础设施构建研究 ——以徐州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热点与实践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2 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GI特征研究
    2.1 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概况
    2.2 城市GI结构特征分析
    2.3 城市GI功能特征分析
    2.4 城市GI规划特征分析
    2.5 城市GI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2.6 本章小结
3 需求导向下的城市GI构建方法
    3.1 城市GI构建的生态系统服务需求分析
    3.2 城市GI构建的理论范式
    3.3 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GI构建的技术路径
    3.4 本章小结
4 研究区GI本底要素识别
    4.1 研究区概况
    4.2 土地利用数据提取
    4.3 基于生态韧性评价的采煤沉陷区GI本底要素识别
    4.4 基于MSPA法的城市全域GI本底要素识别
    4.5 本章小结
5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需求的GI构建优先级评价
    5.1 煤炭资源型城市GI构建优先级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5.2 调节服务需求下的GI构建优先级评价
    5.3 支持服务需求下的GI构建优先级评价
    5.4 文化服务需求下的GI构建优先级评价
    5.5 综合服务需求下GI构建优先级评价
    5.6 本章小结
6 需求导向下的GI构建策略
    6.1 GI网络的定型分级
    6.2 调节服务需求下的GI构建策略
    6.3 支持服务需求下的GI构建策略
    6.4 文化服务需求下的GI构建策略
    6.5 综合服务需求下的GI构建策略
    6.6 本章小结
7 结论和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4)泰安市岱道庵社区公园规划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的国家政策
        1.1.2 城市高速发展的必然要求
        1.1.3 品质社区的景观需求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概况
        1.3.1 国外研究进展
        1.3.2 国内研究进展
    1.4 研究方法和内容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框架
2 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2.1 公园规划设计相关理论
        2.1.1 定义与内涵
        2.1.2 设计原则
        2.1.3 公园规划设计影响因素
    2.2 社区公园相关理论
        2.2.1 城市设计
        2.2.2 社区
        2.2.3 社区环境
        2.2.4 社区公园
    2.3 国内外案例分析
        2.3.1 上海曹杨公园
        2.3.2 重庆江山樾社区公园
        2.3.3 意大利圣多纳迪皮夫社区公园(白色之地公园)
        2.3.4 新加坡加冷河-碧山宏茂桥公园(Bishan-Ang Mo Kio Park)
3 泰安市岱道庵公园现状概况
    3.1 城市概况
        3.1.1 区位分析
        3.1.2 自然条件
        3.1.3 人文经济
    3.2 上位规划
    3.3 场地概况
        3.3.1 区位分析
        3.3.2 区位交通
        3.3.3 周边用地分析
        3.3.4 场地发展历史沿革
        3.3.5 岱道庵绿地现状概况
        3.3.6 岱道庵绿地问题汇总
4 泰安市岱道庵公园规划设计
    4.1 岱道庵公园规划设计目标
    4.2 规划设计原则
        4.2.1 因地制宜原则
        4.2.2 以人为本原则
        4.2.3 功能性原则
        4.2.4 可持续发展原则
    4.3 岱道庵公园设计策略
        4.3.1 加强公园与周围空间的联动
        4.3.2 增强公园内的植物景观营造
        4.3.3 满足公园的生态可持续发展
        4.3.4 服务人群多样化的人群设计
    4.4 泰安市岱道庵公园总体设计
        4.4.1 设计依据
        4.4.2 构思阐述
        4.4.3 总体规划
        4.4.4 功能分区规划
        4.4.5 空间结构分析
    4.5 专项规划设计
        4.5.1 竖向规划设计
        4.5.2 交通道路规划设计
        4.5.3 植物规划设计
        4.5.4 设施规划设计
        4.5.5 照明规划设计
        4.5.6 广场及道路铺装设计
        4.5.7 雨水花园设计
    4.6 主要节点设计
    4.7 园区经济技术指标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获奖与社会实践经历

(5)文景融合视角下泰山平安文化公园规划设计研究 ——以泰安红门公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社会背景
        1.1.2 政策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选题目的
        1.2.2 选题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进展
        1.3.1 国内外文景融合理念研究现状及进展
        1.3.2 国内外泰山平安文化研究现状及进展
        1.3.3 国内外文化公园研究现状及进展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结构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1.6 小结
2 文化公园概念及规划设计理论研究
    2.1 文化公园相关概念
        2.1.1 文化
        2.1.2 文化景观
        2.1.3 文化公园
    2.2 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理论
        2.2.1 文化保护理论
        2.2.2 文化遗产保护理论
        2.2.3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理论
        2.2.4 文化传承发展理论
        2.2.5 可持续发展理论
    2.3 文化公园案例研究
        2.3.1 陕西民俗大观园
        2.3.2 天坛公园
        2.3.3 复圣文化园
        2.3.4 天下太平景区
        2.3.5 案例研究小结
    2.4 文化公园规划设计理论研究
        2.4.1 理论基础
        2.4.2 规划设计原则
        2.4.3 规划设计方法
        2.4.4 规划表达形式
    2.5 小结
3 泰山平安文化公园建设背景分析
    3.1 泰安城市发展新定位
        3.1.1 战略定位
        3.1.2 中华文化枢轴战略
        3.1.3 泰山遗产保护战略
    3.2 泰安历史文化轴景观提升
        3.2.1 泰安历史文化轴剖析
        3.2.2 泰安历史文化轴地域文化特征流失
        3.2.3 泰安历史文化轴景观提升
    3.3 泰山景区登山中路红门入口区域景观协调
        3.3.1 岱庙周边场地景观提升
        3.3.2 红门片区改造提升
        3.3.3 虎山公园景观提升
        3.3.4 梳洗河生态水系改造工程
    3.4 小结
4 泰山平安文化公园规划设计策略研究
    4.1 泰山平安文化相关概念
        4.1.1 泰山文化
        4.1.2 泰山平安文化
        4.1.3 泰山平安文化公园
    4.2 规划设计思路
    4.3 规划设计原则
        4.3.1 传承历史文脉
        4.3.2 保护与开发并举
        4.3.3 互动参与性原则
        4.3.4 生态优先、绿色可持续发展
        4.3.5 注重科技、景观创新的原则
    4.4 泰山平安文化元素挖掘和利用
        4.4.1 自然文化
        4.4.2 人文文化
    4.5 泰山平安文化元素与景观融合的创新设计
        4.5.1 文化主题的营造策略
        4.5.2 文化元素载体整合
        4.5.3 整体空间氛围营造
        4.5.4 直接表现
        4.5.5 隐喻象征
        4.5.6 传承表现
        4.5.7 场景空间演绎
        4.5.8 数字化智能手段辅助
    4.6 泰山文化元素与景观融合的地域表达形式
        5.6.1 地形相宜
        5.6.2 园林建筑
        5.6.3 掇山理水
        5.6.4 景观小品
        5.6.5 植物选配
        5.6.6 园路铺装
    4.7 小结
5 泰山平安文化公园规划设计实践研究——以泰安红门公园为例
    5.1 现状分析
        5.1.1 区位分析
        5.1.2 现状分析
    5.2 规划原则
        5.2.1 坚持生态休闲、绿色发展
        5.2.2 坚持因地制宜、有机融合
        5.2.3 坚持高水准、高质量发展
        5.2.4 坚持以人为本、为民服务
        5.2.5 坚持多规合一
        5.2.6 坚持文景融合
        5.2.7 坚持文旅融合
    5.3 规划依据
        5.3.1 国家法律法规
        5.3.2 行业标准与规范
        5.3.3 相关规划及文件
    5.4 规划构思
    5.5 规划定位
        5.5.1 功能定位
        5.5.2 主题定位
        5.5.3 形象定位
    5.6 总体布局
        5.6.1 平面布局
        5.6.2 功能分区
        5.6.3 规划结构
        5.6.4 竖向规划
        5.6.5 道路交通规划
        5.6.6 景点规划
        5.6.7 水系规划
        5.6.8 绿化规划
        5.6.9 建筑小品规划
    5.7 专项设计
        5.7.1 夜景观设计
        5.7.2 铺装设计
        5.7.3 驳岸设计
        5.7.4 信息标识系统设计
        5.7.5 海绵公园设计
    5.8 重要节点设计
        5.8.1 主入口(公园西门)
        5.8.2 平安祈福
        5.8.3 泰山石敢当习俗馆
        5.8.4 泰山奇石
        5.8.5 挑工之路
        5.8.6 彩石逐花
        5.8.7 瑶池仙境
        5.8.8 白鹤流泉
        5.8.9 临溪迎旭
    5.9 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工作与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附录
    附录一:图表目录
    附录二:主要规划图集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攻读学位期间社会实践
攻读学位期间获奖经历

(6)泰安市山西街村村落景观分析及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国家的重视及相关政策的提出
        1.1.2 传统村落的衰落及消失
        1.1.3 乡村景观的重要性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有利于传统村落及文化的保护
        1.2.2 有利于山西街村特色景观的保护
        1.2.3 有利于该村优秀历史文化传统的保护性发展
        1.2.4 为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建设提供合适的发展模式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1.3.1 国外研究动态
        1.3.2 国内研究动态
        1.3.3 研究述评
    1.4 研究方法与内容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技术路线
2 相关概念及基础理论
    2.1 相关概念
        2.1.1 传统村落
        2.1.2 景观
        2.1.3 村落景观
    2.2 相关理论
        2.2.1 人居环境科学理论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3 遗产保护理论
        2.2.4 景观生态学理论
    2.3 传统村落景观的价值
        2.3.1 遗产价值
        2.3.2 认同和识别价值
        2.3.3 环境价值
        2.3.4 生态价值
        2.3.5 生产价值
3 山西街村落景观分析
    3.1 基本概况
    3.2 山西街村景观特征分析
        3.2.1 聚落及建筑景观:事物相生,天人合一
        3.2.2 自然景观:生态良好,资源丰富
        3.2.3 传统文化民俗景观:村民主导,风俗式微
    3.3 景观总体评价
4 山西街村空间结构研究
    4.1 关于空间句法
    4.2 模型的建立
    4.3 结果分析
        4.3.1 空间整合度分析
        4.3.2 可理解度分析
        4.3.3 深度值分析
        4.3.4 连接值分析
        4.3.5 控制值分析
        4.3.6 选择度分析
    4.4 空间整体分析结论
5 山西街村景观现状研究
    5.1 山西街村景观现状问题
        5.1.1 传统建筑风貌破坏
        5.1.2 公共空间缺乏生机
        5.1.3 基础设施匮乏
        5.1.4 植物景观再塑及养护存有瑕疵
        5.1.5 传统文化民俗难以传承
    5.2 村落景观变迁影响因素分析
        5.2.1 城市化及经济发展
        5.2.2 村民观念
        5.2.3 传统工艺及材料的缺失
        5.2.4 传统文化景观解体
6 山西街村景观保护研究
    6.1 基本原则
        6.1.1 以人为本,公平共享
        6.1.2 整体发展,规划引领
        6.1.3 生态持续,和谐共融
        6.1.4 因地制宜,突出特色
    6.2 山西街村景观保护对象
        6.2.1 保护对象认定
        6.2.2 保护区域划分
    6.3 山西街村景观保护建议
        6.3.1 景观保护与修复
        6.3.2 合理规划功能空间
        6.3.3 人居环境整治
        6.3.4 生态文化建设
        6.3.5 历史文化传承与保护
7 结论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之处
    7.3 研究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攻读学位期间社会实践情况

(7)环泰山城镇密集区空间组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
    1.4 技术路线
    1.5 数据来源与区划名称界定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研究综述
    2.1 概念界定与研究范围
    2.2 相关理论基础
    2.3 研究综述
    2.4 研究述评
第3章 环泰山城镇密集区社会经济发展现状
    3.1 经济发展
    3.2 产业结构
    3.3 人口与城镇化
    3.4 生态基础
    3.5 交通体系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环泰山城镇密集区空间结构特征分析
    4.1 环泰山城镇密集区县域空间结构分形及空间联系分析
    4.2 环泰山城镇密集区镇域发展水平测度及空间差异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环泰山城镇密集区空间组织的影响因素
    5.1 自然环境因素
    5.2 产业创新因素
    5.3 历史文化因素
    5.4 战略规划因素
    5.5 政策因素
    5.6 交通条件因素
第6章 环泰山城镇密集区空间组织优化
    6.1 区域空间组织优化原则
    6.2 环泰山城镇密集区空间组织构想
    6.3 环泰山城镇密集区空间组织实施路径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创新点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8)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实现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论文框架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国外文献
    2.2 国内文献
    2.3 文献简要评述
第三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3.1 相关概念界定
        3.1.1 城镇化
        3.1.2 “城镇化”与“城市化”概念辨析
        3.1.3 新型城镇化
        3.1.4 绿色发展
        3.1.5 绿色城镇化
        3.1.6 耦合
    3.2 相关理论介绍
        3.2.1 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思想
        3.2.2 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
        3.2.3 可持续城镇化理论
        3.2.4 生命周期理论
        3.2.5 系统理论
        3.2.6 PSR框架模型
第四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历史、面临问题及原因剖析
    4.1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历程
        4.1.1 起步发展阶段
        4.1.2 稳步发展阶段
        4.1.3 深入发展阶段
        4.1.4 蓬勃发展阶段
    4.2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面临的问题
        4.2.1 人口问题影响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4.2.2 资源问题限制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4.2.3 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制约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4.2.4 城镇布局不当与规模结构不合理问题严重影响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4.3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面临问题的原因剖析
        4.3.1 资源环境承载力薄弱的现实国情
        4.3.2 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
        4.3.3 不合理的产业结构
        4.3.4 经济利益驱动
        4.3.5 过快的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速度
        4.3.6 城镇化建设重心偏离
        4.3.7 其他原因
第五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的理论机理分析
    5.1 绿色城镇化的理论依据
        5.1.1 绿色城镇化的基本内涵
        5.1.2 绿色城镇化的基本特征
    5.2 绿色城镇化的库兹涅茨分析
        5.2.1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5.2.2 绿色城镇化优化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5.3 绿色城镇化的作用机理分析
        5.3.1 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系统的作用机理
        5.3.2 生态环境系统对城镇化的作用机理
        5.3.3 绿色城镇化的运行机理
    5.4 绿色城镇化的动态演化分析
        5.4.1 城镇化与环境压力关系的动态分析
        5.4.2 绿色城镇化演变的阶段分析
第六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及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6.1 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6.1.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6.1.2 指标体系的构成及其依据
    6.2 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的方法选择
        6.2.1 评价方法选择
        6.2.2 权重的确定
        6.2.3 评价样本选择
        6.2.4 数据来源
    6.3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结果分析
    6.4 中国绿色城镇化影响因素分析
        6.4.1 研究假设与影响因素指标选取
        6.4.2 模型设定与数据来源
        6.4.3 回归结果与分析
第七章 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发展的案例研究
    7.1 国外绿色城镇化实践经验
        7.1.1 德国埃朗根
        7.1.2 瑞典马尔默
        7.1.3 美国伯克利
        7.1.4 日本北九州
        7.1.5 澳大利亚阿德莱德
        7.1.6 巴西库里蒂巴
        7.1.7 南非约翰内斯堡
    7.2 国内绿色城镇化实践经验
        7.2.1 北京
        7.2.2 上海
        7.2.3 贵阳
    7.3 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实践发展共同经验总结
第八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原则、路径与对策
    8.1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原则
        8.1.1 要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在绿色城镇化发展中的关系
        8.1.2 要高度重视绿色城市规划的重要引领作用
        8.1.3 要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政府重要的引导作用
        8.1.4 要构建与绿色城镇化发展相适应的绿色产业结构
        8.1.5 要全力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8.1.6 要不断改进和创新城市管理与运营
        8.1.7 要高度重视信息化在绿色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8.1.8 要以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来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8.1.9 要以系统思维全面推进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8.2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实现路径
        8.2.1 促进经济绿色转型升级
        8.2.2 大力弘扬绿色生态文化
        8.2.3 着力推动社会绿色进步发展
        8.2.4 切实改善修复生态环境
    8.3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8.3.1 加快构建绿色产业结构,大力推动城镇经济发展
        8.3.2 着重加强城市绿色发展薄弱环节投入与建设
        8.3.3 因地制宜制定差异化的区域城市绿色发展政策
        8.3.4 不断优化城镇布局,充分发挥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
        8.3.5 适当减少城市行政层级,适度扩大城市自主权
        8.3.6 高度重视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修复工作
第九章 结论及进一步研究方向
    9.1 主要结论
    9.2 研究不足及未来进一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A 2012—2017年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结果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9)基于GIS的历史文化街区地下空间可实施性评估研究 ——以天津市中心城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城市化进程提出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的必要性
        1.1.2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城市发展之间的矛盾尖锐
        1.1.3 科学评估历史街区地下空间可实施性势在必行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
    1.5 工作框架
第2章 历史文化街区地下空间可实施性评估基础研究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GIS
        2.1.2 历史文化街区
        2.1.3 地下空间
        2.1.4 地下空间可实施性
    2.2 历史文化街区地下空间可实施性评估研究综述
        2.2.1 国内相关研究概况
        2.2.2 国外相关研究概况
        2.2.3 国内外研究趋势
        2.2.4 既有研究不足
    2.3 可实施性评估的理论和方法
        2.3.1 地下空间分层理论提供理论指导
        2.3.2 层次分析法提供决策支持
        2.3.3 GIS空间分析提供量化表达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地下空间可实施性评估方法的构建
    3.1 可实施性评估方法构建的基本思路
        3.1.1 地下空间可实施性评估的指导作用
        3.1.2 可实施性评估方法的构建流程
    3.2 可实施性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
        3.2.1 评估指标选取原则
        3.2.2 评估指标的初定及筛选
        3.2.3 评估指标的确立
        3.2.4 指标体系的优化和确定
    3.3 地下空间可实施性评估的指标权重计算
        3.3.1 可实施性评估层次结构模型的建立
        3.3.2 可实施性评估指标判断矩阵的构建
        3.3.3 可实施性评估指标权重的确定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评估实证——基于GIS的天津市中心城区历史文化街区地下空间可实施性评估
    4.1 研究范围及区域概况
        4.1.1 研究范围
        4.1.2 区域概况
        4.1.3 历史沿革
        4.1.4 数据来源
    4.2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限定准则下的子集评估
        4.2.1 历史建筑保护等级因子的评估
        4.2.2 历史建筑密度因子的评估
        4.2.3 历史建筑地下遗存因子的评估
        4.2.4 历史建筑质量因子的评估
        4.2.5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限定指标量化及标准化处理
        4.2.6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限定综合影响评估
    4.3 外部环境条件准则下的子集评估
        4.3.1 空间区位因子的评估
        4.3.2 城市交通状况因子的评估
        4.3.3 地面建筑层数因子的评估
        4.3.4 地下空间利用现状因子的评估
        4.3.5 外部环境条件指标量化及标准化处理
        4.3.6 外部环境条件综合影响评估
    4.4 社会经济条件准则下的子集评估
        4.4.1 用地类型因子的评估
        4.4.2 基准地价因子的评估
        4.4.3 人口活跃程度因子的评估
        4.4.4 社会经济条件指标量化及标准化处理
        4.4.5 社会经济条件综合影响评估
    4.5 地质环境条件准则下的子集评估
        4.5.1 构造稳定性因子的评估
        4.5.2 工程地质条件因子的评估
        4.5.3 水文地质条件因子的评估
        4.5.4 不良地质条件因子的评估
        4.5.5 地质环境条件指标量化及标准化处理
        4.5.6 地质环境条件综合影响评估
    4.6 地下空间可实施性的综合评估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可实施性评估的天津市中心城区历史文化街区地下空间优化策略研究
    5.1 现状地下空间分析
        5.1.1 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现状分析
        5.1.2 地下空间可实施区域分析
        5.1.3 现状问题分析归纳
    5.2 地下空间优化目标及原则
        5.2.1 优化目标
        5.2.2 优化原则
    5.3 地下空间实施策略优化
        5.3.1 区域整体层面——确立地下空间结构,限定整体开发强度
        5.3.2 街区内部层面——梳理上下功能关系,强化地下空间联系
        5.3.3 建筑单体层面——提升地下空间品质,塑造历史人文环境
    5.4 地下空间管理策略优化
        5.4.1 完善相关政策法规
        5.4.2 加强规划监督管理
        5.4.3 鼓励更多公众参与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成果
    6.2 本研究的创新点
    6.3 本研究的局限性
    6.4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10)济南市域全运会比赛场馆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与背景
        1.1.1 研究缘起
        1.1.2 研究背景
    1.2 研究对象与方法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综述
    1.5 研究内容与框架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框架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全运会比赛场馆发展历程与现状
    2.1 全运会比赛场馆发展历程回顾
        2.1.1 旧中国全运会比赛场馆发展历程
        2.1.2 新中国全运会比赛场馆发展历程
    2.2 当前我国全运会比赛场馆建设特点
        2.2.1 注重群众健身需求
        2.2.2 注重合理的功能定位
        2.2.3 注重运用先进的技术
        2.2.4 注重场馆的可持续发展
    2.3 当前我国全运会场馆使用问题
        2.3.1 建设投入高,收益低
        2.3.2 “建与养”矛盾突出
        2.3.3 忽视大众需求
        2.3.4 赛后维护长期亏损
        2.3.5 附属空间利用不充分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城市发展背景下第十一届全运会比赛场馆的可持续探求
    3.1 第十一届全运会比赛场馆总体情况概述
        3.1.1 经济与财政状况
        3.1.2 食宿与接待能力
        3.1.3 气候适宜
        3.1.4 赛制与场馆设置
    3.2 第十一届全运会比赛场馆发展特征
        3.2.1 全省“分散化”布局
        3.2.2 注重分层次统筹配置
        3.2.3 注重服务半径的选址规划
        3.2.4 注重“利导改造”的理性调控
        3.2.5 “以商养体”较为普遍
    3.3 第十一届全运会比赛场馆与城市协调发展
        3.3.1 第十一届全运会比赛场馆作为大众体育体系中的节点
        3.3.2 第十一届全运会比赛场馆与城市空间相互契合
        3.3.3 第十一届全运会比赛场馆与城市环境共鸣设计
    3.4 可持续探求的具体化——确定重点研究对象
        3.4.1 重点研究对象的选取——济南市域全运会比赛场馆
        3.4.2 分类依据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济南市域全运会比赛场馆布局分析与城市发展研究
    4.1 布局特征
        4.1.1 布局依据
        4.1.2 场馆分类
        4.1.3 宏观布局特征
    4.2 布局选址结合城市空间发展
        4.2.1 与城市休闲公园结合
        4.2.2 与文化中心结合
        4.2.3 与学校结合
        4.2.4 与商业结合
        4.2.5 与办公结合
    4.3 总体空间布局模式分类及特征
        4.3.1 单一式布局
        4.3.2 集中式布局
        4.3.3 自由分散式布局
    4.4 总体空间布局演进契合城市发展
        4.4.1 山东省体育中心
        4.4.2 皇亭体育馆
        4.4.3 历城体育中心
    4.5 第十一届全运会对济南市体育设施布局模式的影响
        4.5.1 全运会举办前济南体育设施发展及布局概况
        4.5.2 后全运会时期济南市体育设施现状特点
        4.5.3 后全运会时期济南市体育设施布局模式
        4.5.4 布局层面制约济南市体育设施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济南市域全运会比赛场馆可持续利用方法探究
    5.1 实现场馆可持续利用的设计方法研究
        5.1.1 设计依据与原则
        5.1.2 强调因地制宜的设计理念
        5.1.3 强调建筑形象的个性化创作
        5.1.4 强调功能合理性与灵活性
        5.1.5 强调理性的功能流线设计
        5.1.6 强调采用最新节能技术
    5.2 赛后可持续利用模式探究
        5.2.1 与城市功能复合
        5.2.2 修缮保护
        5.2.3 适应性改造
        5.2.4 临时设施的运用
        5.2.5 综合开发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济南市域全运会比赛场馆可持续发展特征研究
    6.1 研究背景及视角
        6.1.1 发展背景
        6.1.2 场馆功能发展的研究视角
        6.1.3 场馆运营的研究视角
        6.1.4 场馆节能的研究视角
    6.2 省属体育场馆——山东省体育中心
        6.2.1 场馆概况
        6.2.2 赛时设计特征
        6.2.3 场馆改造与功能使用
        6.2.4 功能发展与可持续利用特征
        6.2.5 整体使用及赛后运营情况
        6.2.6 小结
    6.3 市属体育场馆——济南奥体中心
        6.3.1 城市发展与奥体中心的互动作用
        6.3.2 场馆概括
        6.3.3 场馆改造与功能使用
        6.3.4 现状功能构成
        6.3.5 建筑空间多功能使用
        6.3.6 整体使用及赛后运营情况
        6.3.7 小结
    6.4 区属体育场馆——历城体育中心
        6.4.1 场馆概括
        6.4.2 赛时设计
        6.4.3 功能发展与赛后利用现状
        6.4.4 可持续利用策略
        6.4.5 小结
    6.5 高校体育场馆——山东交通学院体育馆
        6.5.1 场馆概况
        6.5.2 赛时设计
        6.5.3 功能发展与可持续利用特征
        6.5.4 小结
    6.6 专项体育馆——山东省射击自行车运动管理中心
        6.6.1 场馆概况
        6.6.2 自行车场馆功能发展与赛后利用特征
        6.6.3 射击馆功能发展与赛后利用特征
        6.6.4 小结
    6.7 济南市域全运会比赛场馆情况一览表(表6-33)
    6.8 可持续发展特征总结
        6.8.1 演变特征
        6.8.2 可持续利用特征
    6.9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后全运时期体育场馆可持续发展策略
    7.1 前期策划阶段的不足与反思
        7.1.1 对体育场馆建设启动新区开发的反思
        7.1.2 对选定中标规划方案论证不充分的反思
    7.2 设计阶段与场馆可持续发展
        7.2.1 基于城市协调发展原则的可持续设计策略
        7.2.2 基于功能发展的可持续设计策略
        7.2.3 基于节能的可持续设计策略
        7.2.4 基于运营的可持续设计策略
    7.3 赛后可持续指引研究
        7.3.1 建立评价模型
        7.3.2 体育场馆赛后利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7.3.3 综合得分分析
        7.3.4 模型实例——济南市奥体中心
    7.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A—济南市居民参与体育健身情况的问卷调查
    附录 B—济南高校全运会场馆赛后利用情况调研问卷
    附录 C—专家问卷
    附录 D—济南市域全运会比赛场馆基本情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四、泰安:城市规划与可持续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泰安泰山广场海绵化改造耦合设计研究[D]. 付靖雯. 山东农业大学, 2021(01)
  • [2]产村融合视角下乡村生态旅游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以泰安市西蒲村为例[D]. 刘静. 山东农业大学, 2021(01)
  • [3]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绿色基础设施构建研究 ——以徐州为例[D]. 胡庭浩.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7)
  • [4]泰安市岱道庵社区公园规划设计研究[D]. 薛莹. 山东农业大学, 2020(01)
  • [5]文景融合视角下泰山平安文化公园规划设计研究 ——以泰安红门公园为例[D]. 邢治英. 山东农业大学, 2020(01)
  • [6]泰安市山西街村村落景观分析及保护研究[D]. 王倩. 山东农业大学, 2020(10)
  • [7]环泰山城镇密集区空间组织研究[D]. 赵正昊. 山东建筑大学, 2020(10)
  • [8]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实现路径研究[D]. 杨角. 西北大学, 2020(07)
  • [9]基于GIS的历史文化街区地下空间可实施性评估研究 ——以天津市中心城区为例[D]. 王自力. 天津大学, 2019(01)
  • [10]济南市域全运会比赛场馆可持续发展研究[D]. 尹新.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6)

标签:;  ;  ;  ;  ;  

泰安:城市规划与可持续发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