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隆升过程:叶城剖面与西瓦里克群的比较研究

青藏高原隆升过程:叶城剖面与西瓦里克群的比较研究

一、Uplift processes for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A comparative study of Yecheng section and Siwalik group(论文文献综述)

李冰晶,武登云,逄立臣,吕红华,郑祥民,李有利[1](2019)在《西域砾岩的地层属性与成因:进展与展望》文中认为西域砾岩是我国西北造山带(如天山、昆仑山、祁连山)山前发育的一套晚新生代冲-洪积相沉积,其记录了晚新生代以来的山体隆升、气候变化等信息,是研究盆山耦合、环境演变的良好载体。西域砾岩自首次命名以来,吸引了众多地学研究人员开展了系统的研究工作,特别是在西域砾岩的岩性特征、沉积过程、地层年代、成因等方面取得了显着进展。本文通过系统梳理前人成果,结合自己研究取得的认识,总结了目前关于西域砾岩的研究现状和进展,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展望。为更好地揭示西域砾岩所记录的环境演化信息,需要进一步开展西域砾岩的物源研究,如锆石U-Pb年龄谱分析、重矿物分析等方面的工作。

谢超[2](2018)在《南迦巴瓦地区构造地貌及断裂活动特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东喜马拉雅构造结系指喜马拉雅弧形山系东部弧顶部位,即位于青藏高原东南段、印度次大陆的东北和缅甸西北角地带,是欧亚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汇聚带的东缘地区。碰撞以来,东喜马拉雅东构造结发生了强烈的地壳缩短,构造结东部的图定-提定(Tuting-Tiding)缝合带到怒江缝合带之间的察隅岛弧的宽度缩减为200km;构造结西部地区表现为东西向的推覆构造,如主中央断裂(MCT)、主边界断裂(MBT)、雅鲁藏布江缝合带(IYS)及仁布-泽当逆冲断裂(RZT)。在印度板块与拉萨板块碰撞过程中,伴随着地壳的缩短,东喜马拉雅地区先后发育了三个不同方向,依次向南发展的构造结,即南迦巴瓦构造结(NBS)、桑构造结(SS)及阿萨姆构造结(AS)。南迦巴瓦构造结位于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内部,为碰撞的前缘地带,强烈挤压使南部印度大陆向北楔入欧亚大陆,使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在该地区强烈错位和急剧转折形成拇指状构造结,其形成时间为始新世末(37Ma)。此后,南迦巴瓦变质体以缝合带西侧左行走滑断裂和东侧右行走滑断裂为边界向北推进,并深深插入冈底斯花岗岩(拉萨地体)之下,形成南迦巴瓦构造结“雏形”;7-6Ma时,由于南迦巴瓦变质体隆升达到最大高度而出现重力垮塌,在其周边和内部形成一系列正断层;南迦巴瓦构造结在3.0Ma时隆升速率大于周边区域,被认为是东构造结的核心部位(隆升中心)。但是,近期区域地震活动研究表明,南迦巴瓦构造结顶部小震频繁发生,包括林芝6.9级地震,但构造结内部地区地震活动较弱,而其以东地区地震活动频繁,包括1950年发生在阿萨姆构造结地区的8.6级地震。阿萨姆构造结形成的时代为13-3Ma,为一新生的构造结,其构造特征受到活动性非常强烈的主边界断裂和主前锋断裂(MFT)控制。同样,GPS数据表明印度板块在阿萨姆构造结地区向北的推进速率达于南迦巴瓦构造结地区的推进速率,热年代学表明8Ma至1.1Ma,阿萨姆构造结隆升速率逐渐加快。因此,现今构造运动较弱的南迦巴瓦构造结,其隆升速率目前是否也低于阿萨姆构造结地区的隆升速率,东构造结核心部位(隆升中心)是否向东南(阿萨姆构造结)发生了偏移?南迦巴瓦东南侧地区洪积扇发育,区域被积雪和植被覆盖,难以采集到合适的热年代学样品,目前对该区域构造隆升演化及特征尚没有详细的研究,缺乏与南迦巴瓦构造结做对比的数据,从而制约了对东喜马拉雅构造结现今动力学背景的认识。墨脱断裂带展布于南迦巴瓦构造结东侧,与南迦巴瓦隆起东边界的断裂-阿尼桥断裂相邻,也有学者将墨脱断裂作为阿尼桥韧性剪切带的东边界,断裂活动与南迦巴瓦隆起的构造运动密切相关。1974-2014年期间,墨脱断裂附近发生过多次3.0级以上的地震,而且1950年察隅8.6级大地震之后沿着墨脱断裂发生了6.0级余震,这些地震活动特征可能显示墨脱断裂晚第四纪,甚至全新世以来有明显的构造活动,但由于墨脱断裂展布在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内,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并分布有茂密的热带雨林。高山峡谷的地形地貌特征决定了该区地表剥蚀强烈,目前尚没有获得墨脱断裂具体的空间展布、滑动性质以及晚第四纪以来活动的地质证据。米林断裂展布于南迦巴瓦背斜西侧,斜切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其活动特征同样受到南迦巴瓦隆起构造运动的控制,1862年林芝西南约20km发生了643级地震,但在震中附近没有发现相应的活动断裂,由于该历史地震震中精度不高,可能与其东南侧十几公里的米林断裂活动有关。米林断裂展布区受强烈的外动力作用改造,或由于断裂带较宽以及广泛发育湖相地层等因素影响,断裂活动的地表形迹显示不连续、不明显,断层活动性辨析难度大。目前对米林断裂的运动性质、晚第四纪活动性尚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雅鲁藏布江在南迦巴瓦大拐弯地区水资源非常丰富,是水电资源开发的首选之地。但该地区地质构造复杂,断裂活动性、区域地震构造及其最大潜在地震判别是影响水电厂址地震安全的关键问题。例如,在以往潜在震源区划分方案中,沿墨脱断裂和米林断裂分别判别为8.5级和8.0级的潜在震源。因此,研究南迦巴瓦构造结及其周边区域的隆升状态以及墨脱断裂和米林断裂的活动性与运动方式,不但对于认识东喜马拉雅地区的构造演化与现今的动力学机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并且对南迦巴瓦地区雅鲁藏布江河段的水电等相关工程的地震安全性有显着的应用价值。基于东喜马拉雅构造结区域自然环境限制及存在的科学问题,本文利用DEM数据基于定量化地貌学及区域气候分布特征,从地貌发育阶段的角度对喜马拉雅东构造结进行了详细研究,认识了构造结不同区域构造隆升-地表剥蚀的状态,并进一步探讨了区域动力学形成机制;详细研究了墨脱县境内雅鲁藏布江下游阶地冲积物的组份特征,获得了阶地的光释光年龄,揭示了雅鲁藏布江在该区域的下切速率及代表的构造意义;通过传统方法,即基于影像解译、野外地质调查、探槽古地震分析等,结合构造地貌参数对墨脱断裂和米林断裂进行了详细研究,并结合东喜马拉雅东构造结地貌和块体运动特征,获得了墨脱断裂和米林断裂的形成机制及动力学背景。通过上述研究内容,本论文取得了如下认识:1、东喜马拉雅构造结构造地貌参数与构造活动关系利用水平分别率为30m的ASTER GDEM数据研究了东喜马拉雅构造结区域构造地貌参数与活动构造的关系,并对区域大震的危险性进行了初步评价。得出以下结论:(1)东喜马拉雅南迦巴瓦构造结区域属于侵蚀的壮年期,区域构造隆升和剥蚀作用已经达到高度平衡的状态,区域目前隆升相对缓慢;构造结西北侧区域地貌接近地貌演化的成熟期,但已经向地貌的老年期开始演化,区域隆升速率相对比较缓慢;东南侧以及阿萨姆东北部区域地貌均表现为年轻的演化阶段,属于侵蚀的幼年期,阿萨姆东北部地区地貌更接近幼年期早期阶段;南迦巴瓦构造结西侧区域至东南方向的阿萨姆构造结区域隆升速率逐渐增大,东喜马拉雅区域核心部位(隆升中心)向东南方向发生了偏移,新的核心部位可能位于阿萨姆东北部区域。(2)分维值(D)在南迦巴瓦构造结以东地区及阿萨姆构造结局部区域出现高值,高值反映了区域快速的构造隆升与强烈的地表侵蚀形成了区域较大的地表起伏频率;印度平原的高分维值反映了区域高密度水系的侵蚀作用增加了地表的粗糙度;南迦巴瓦构造结区域虽然起伏度很大,但地表主要受到冰川的侵蚀作用,起伏频率小,区域表现出较小的分维值;分维值的分布与区域活动断裂没有明显的相关性,沿河流表现出较低的值。(3)印度板块的逆时针旋转反映了南迦巴瓦构造结向北的推进强度相对减弱,结合GPS资料,认为南迦巴瓦变质体减弱或者终止了向拉萨地块的俯冲作用,导致造成区域隆升的构造挤压应力相对较小。同时,阿萨姆东北部受到强烈的楔入、挤压作用,目前区域表现出快速隆升的状态。2、雅鲁藏布江下游墨脱段阶地特征及形成年代本文对雅鲁藏布江下游墨脱县境内的多处阶地冲积物的特征进行了详细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雅鲁藏布江下游墨脱县境内零星出露有T1、T2及T3阶地。林多、果果糖及德兴乡阶地冲积物组份以粗砂、碎石为主,没有发现细粒组份。德兴乡北T1阶地冲积物以粘土和粉砂组成。根据研究区域出露的雅鲁藏布江阶地的组份特征,该区段分布的阶地沉积过程可能与中游古堰塞湖的溃坝有关;(2)德兴乡北阶地冲积物年龄为18.2±3.1kyr,结合其拔河高度,雅鲁藏布江18.2ka以来在该区段下切速率较快(4.7mm/yr),其与局部侵蚀基准面仍有430m的落差,反映了南迦巴瓦构造结东侧具有较高的隆升速率。3、墨脱断裂运动方式及活动性通过DEM数据分析,结合遥感影像解译以及野外探槽工作对墨脱断裂运动方式及晚第四纪活动性进行了详细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墨脱断裂展布在雅鲁藏布江东、西两侧,由多条次级断层斜列而成,断裂走向50°60°,通过野外调查,结合影像以及分析,推断活动断层段长约70km。根据沉积物特征及年代学数据,探槽研究显示墨脱断裂为全新世活动断裂,最后一次活动发生在距今2800之后。(2)墨脱断裂最新水平运动表现为左旋走滑,GPS观测初步获得断裂水平滑动速率为0.5±2mm/a,但该量值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断裂倾向滑动总体表现为逆冲运动,局部倾向滑动表现出正断层性质,18.2ka以来的垂直滑动速率大于0.05mm/a。墨脱断裂最大潜在震级应该为8.0级。4、米林断裂运动方式及活动性通过详细的野外勘察和探槽开挖工作,获得米林断裂几何展布、运动性质以及晚第四纪以来的活动证据。得出以下结论:(1)米林断裂展布于南迦巴瓦构造结的西侧,两条大致平行的次级断裂组成;断裂自里龙镇,经米林县、鲁朗,东止于通麦镇;断裂在加拉白垒峰西侧走向发生变化,由北东向转换为近南北向,断裂穿过加拉白垒峰西侧至其北侧,又转换为北东走向。(2)米林断裂北段表现为逆冲运动,被断裂活动错动的地层特征显示,断裂北段全新世以来发生过明显的活动,垂直滑动速率为0.17-0.27mm/a,同时断裂水平运动具有左旋滑动特征,断裂最大潜在矩震级为7.2级;米林断裂南段(北东走向)断裂地貌不明显,断裂展布区的湖相沉积和河流相沉积没有受到断裂活动的影响,为晚更新世晚期活动断层,根据GPS观测结果,米林断裂南段水平运动表现为微弱的右旋走滑,滑动速率为0.4±2.0mm/a,该量值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断裂最大潜在震级为7.7级。5、南迦巴瓦构造结两侧断裂运动机制、块体运动模式(1)印度板块在阿萨姆构造结向北快速推进,与南迦巴瓦构造结区域向北运动产生的速度差是墨脱断裂左旋运动的主要动力学机制;(2)晚第四纪以来,南迦巴瓦变质体向北的推进速度缓慢,甚至已经停止了向拉萨地块的俯冲作用。由于印度板块的反时针旋转,南迦巴瓦变质体受东南侧块体的持续挤压,挤压作用形成的南东-北西向地壳缩短部分被墨脱断裂和米林断裂逆冲运动所吸收。6、林芝6.9级地震发震构造林芝6.9级地震发震断层面以高倾角,北东倾向为主要特征,地震震源区处于NE-SW向的挤压应力场中,同震位移表现为北东侧地壳隆升,西南侧地壳下降的逆断层运动,该次地震与南迦巴瓦构造结顶部发育的高角度、北东倾向的逆冲断层活动有关,发震构造为西兴拉断裂。

魏晓椿[3](2017)在《青藏高原北缘新生代构造隆升和气候变化的耦合响应 ——来自塔里木盆地南缘的沉积记录》文中研究说明新生代地球上最重要的造山事件是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这导致了“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形成。青藏高原是世界上现存的最大、最高的造山带,对其形成演化历史和机理的研究无疑会增加人们对地球演化动力学机制的理解。然而,对新生代青藏高原的隆升历史和机制的认识仍然有很多争议。青藏高原的隆升被认为对新生代全球气候变化、亚洲季风形成、亚洲内陆干旱化有重要影响。塔克拉玛干沙漠是亚洲内陆最大的沙漠,是全球风尘系统重要的组成。其诞生时限是亚洲内陆干旱化的重要标志性事件,但关于其诞生的时限有几万年到7 Ma等不同观点。青藏高原持续隆升和向北扩展使得其北部边界造山带逆冲于塔里木地块之上,造就了巨型的盆山系统,导致大量的新生代沉积物堆积于西昆仑前陆盆地中。这些沉积物不仅记录了青藏高原隆升的历史,也是研究亚洲内陆气候变化,尤其是以塔克拉玛干沙漠诞生为代表的极端干旱化历史的绝佳材料。对其进行系统的沉积学、年代学研究对恢复青藏高原北缘构造隆升和亚洲内陆干旱化的历史,以及揭示构造-沉积-气候变化的联系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首先瞄准在塔里木西南缘西昆仑前陆盆地阿尔塔什地区磨拉石建造中新发现的火山碎屑岩,对其进行了沉积学、岩石学、地球化学和年代学特征研究,以获取其物源信息并反演其源汇过程。该火山碎屑岩序列的岩性特征可以分为上段和下段。下段以斜层理和平行层理发育的凝灰质砂岩为主,夹砾岩层;上段为块状、混杂的集块岩。岩石学观察表明,这些火山碎屑岩以粗面质和响岩质碎屑为主。地球化学研究揭示这些火山碎屑岩属钾质-超钾质系列,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轻稀土元素,并明显亏损高场强元素。透长石和黑云母的40Ar/39Ar和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这些火山碎屑喷发年龄为~11 Ma。以上多重证据显示西域砾岩中的火山碎屑岩来源于帕米尔高原的Dunkeldik火山岩带。碎屑岩的下段可能是该火山岩带在相对长一段时间(几十万年)内的喷发事件的沉积响应;而火山碎屑岩的上段则可能是一次火山喷发事件导致了火山体的山体滑坡,并以碎屑崩塌流、火山泥石流的形式搬运到沉积区的产物。通过落差和运移距离的估算,认为阿尔塔什火山泥石流在迄今已知的世界上同类泥石流中可能是运移距离最远、流动性最强的。将该运移距离与经验数据进行对比后,本研究认为该火山泥石流之所以具有如此大的搬运距离,可能受控于其所在的地形和构造环境,即由于西昆仑山中新世持续隆升,在~11 Ma时,Dunkeldik和阿尔塔什之间形成了一个贯穿的长峡谷,使得该火山泥石流能在到达阿尔塔什冲积扇之前以隧道流的方式长距离运移。基于上述火山碎屑岩的年代限定,本研究对西昆仑前陆盆地新生代陆相地层进行了磁性地层学的研究,获得了该区的地层年代框架,以及一些重要地质事件发生的时间节点。结果表明,在~35.5-33 Ma,帕米尔-西昆仑地区发生了明显的构造隆升,这可能导致了塔里木西南缘前陆盆地中地层的沉积间断,及其随后的沉积物粒径的变粗,并使塔里木盆地中部隆起区开始接受沉积。在~27-26 Ma时,研究区新一期的构造活动开始,其中喀喇昆仑断裂和喀什-叶城转换带的活动可能导致了帕米尔高原快速向北楔入。这个时段帕米尔高原强烈的构造隆升,可能阻隔了西部水汽进入塔里木盆地,导致了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诞生。高原的隆升一方面造成了亚洲内陆极端干旱化气候和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出现;另一方面,隆升引发的剥蚀作用为沙漠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来源,使得塔克拉玛干沙漠成为全球风尘系统的重要源区。在渐新世-中新世之交(~23 Ma),区域构造活动加剧、全球气候变冷和副特提斯海的撤退可能对亚洲内陆的进一步干旱化产生了重要影响,表现为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进一步扩大,准噶尔盆地和黄土高原地区风成沉积的广泛出现,以及太平洋粉尘通量的增加。在~15 Ma时,塔里木盆地西南缘西域砾岩大规模出现,与此同时,生长地层广泛发育,指示西昆仑与塔里木之间的挤压作用的加强,标志着类似现代的地质地貌格局已经基本建立。在~11 Ma时,帕米尔与塔里木之间相对运动或接近停止,此后塔里木和帕米尔可能整体一致向北运动。

王斌[4](2014)在《渭河盆地新生代沉积演化盆山耦合与风尘沉积》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主要针对渭河盆地新生代沉积演化历史和晚新近纪风尘沉积两个大的方向和科学问题开展研究工作。渭河盆地也称作渭河地堑或关中盆地(平原),是位于华北地块上的一个新生代断陷盆地,和山西地堑系的主体汾河盆地合称汾渭盆地,与北部的银川-河套盆地共同组成环鄂尔多斯周缘断裂盆地系。渭河盆地的地理和大地构造位置非常重要,它北接鄂尔多斯高原,南邻秦岭造山带,西侧临近青藏高原东北缘,东部靠近华北平原,位于欧亚板块构造体系、太平洋板块构造体系和特提斯板块构造体系辐合交接地带。渭河盆地在新生代沉积了厚度达到七、八千米的碎屑堆积,直接不整合在前寒武纪不同时代基底之上,盆地最深处-位于西安西南部的户县凹陷沉积厚度超过7000 m,与秦岭山脉最高处太白山(海拔3776 m)形成了上万米的高差。渭河盆地是新生代印度板块向北碰撞挤压的应力传递和青藏高原隆升的远程响应结果,其形成演化过程与新生代鄂尔多斯盆地-高原转型和秦岭造山带构造隆升历史紧密相关,因此对渭河盆地断陷、沉降、沉积等发生和发展演化过程的研究,对于理解新生代秦岭造山带隆升剥蚀历史,鄂尔多斯盆地改造过程,区域动力学环境演变以及青藏高原隆升造成的环境效应等重大科学问题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前人对渭河盆地新生界做了很多探索性的重要研究,但限于研究时代和技术手段的局限,研究内容相对简单,方法比较单一,对于盆地的形成演化、充填模式和后期改造,尤其是新生代盆地形成发育的区域动力学环境和构造属性涉及较少,对晚新近纪以来的风尘堆积序列缺乏深入研究;此外,前人工作大多只是将渭河盆地作为孤立对象进行单独研究,缺乏对盆地-山脉-高原作为整体进行剖析的系统认识。因此,很有必要在“盆山耦合”思想及“深部-地表相互作用机制”理念指导下从渭河盆地沉积入手研究渭河盆地-秦岭山脉-鄂尔多斯高原构造-沉积作用关系和构造-气候相互作用的耦合性。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经过大量野外踏勘探明了盆地(主要是东南缘)现今新生界分布状况和地层特征,在前人划分基础上对渭河盆地新生代地层进行了重新梳理和部分修订,认为盆地从中始新世(-50 Ma)开始断陷接受沉积,盆地南缘的新生代地层包括始新世红河组、渐新世白鹿塬组、中新世冷水沟组、寇家村组、灞河组、晚中新世-上新世蓝田组和第四纪黄土-古土壤。将红河组、白鹿塬组、冷水沟组、寇家村组、灞河组、蓝田组、三门组等区域地层单位及第四纪黄土-古土壤与《中国区域年代地层表》进行了对照:把原属于蓝田组底部的砾岩层划入灞河组;在对盆地中心钻井资料分析对比基础上对三门组的概念和内涵进行了界定,认为它和蓝田组属于同期异相沉积而不存在地层上下关系;主张取消“张家坡组”和“游河组”并将其归入三门组。分析了渭河盆地始新世以来的构造张裂和沉积演化历史,认为始新世和晚中新世是其发育演化最重要的两个阶段,在时间和动力上与秦岭造山带的隆升以及鄂尔多斯高原的演化具有协同一致性。黄土高原新近纪风成沉积蕴含着丰富的古环境变化信息,真实而详细的记录了现代东亚季风系统的发展演化过程和亚洲内陆干旱化的历史,也为间接探讨青藏高原的隆升时间及其环境效应提供了良好的材料。黄土高原南缘的蓝田段家坡剖面发育连续完整的晚新近纪风尘堆积剖面,前人对黄土-古土壤和蓝田组红粘土进行了深入的年代学和成因研究,但对于下伏灞河组先前工作主要局限于古生物学家对哺乳动物化石的发掘研究,对其古环境和年代学研究较为薄弱。野外考察中在灞河组地层中首次发现了风尘堆积,然而由于其与河湖相沉积互层使得风成沉积特征不够明显,在以往研究中未得到研究者的重视。蓝田新生代地层中包含丰富的哺乳动物化石,特别是灞河组中产出典型的三趾马化石,并曾据此建立了灞河期标准生物地层。鉴于灞河组及灞河期沉积地层在中国北方环境变化及古生物研究中的重要意义,本论文利用磁性地层学方法,对陕西蓝田灞河南岸厚约246 m的段家坡灞河组地层典型剖面进行了详细古地磁年代学研究。以0.2 m间距高精度采样,并通过系统热退磁方法建立了渭河盆地东南缘蓝田白鹿塬地区段家坡剖面灞河组磁性地层学序列,621个古地磁样品剩磁数据表明灞河组记录了10个正极性和10个反极性事件,磁性地层分析确定的极性序列可与标准古地磁年表(GPTS)清晰对比。通过与标准磁性地层柱对比得出段家坡剖面灞河组年龄为11-7 Ma,剖面底界为11 Ma,结果表明灞河组属于晚中新世,这与近几十年来的生物地层学结果相很好。本次研究还进行了大量的粒度分析和一系列地球化学及同位素示踪研究,利用粒度分析和地球化学方法对灞河组粉砂风成特征进行了论证,用Sr-Nd同位素方法初步探讨了其物源,这些结果均指示黄土-红粘土与下伏中新世灞河组粉砂之间的特征相似性,可以据此认为这三种沉积物都具有相同的风成来源。在对沉积相和地貌环境分析基础上尝试恢复重建了晚中新世以来风尘堆积过程,指出由于研究区靠近秦岭山区,灞河组底部层位容易受到流水堆积的影响而使得部分层位典型风尘堆积信息在沉积后受到不同程度侵蚀破坏。本次研究结合前人研究结果首次在黄土高原南缘地区建立了11 Ma来的相对连续风成沉积序列,进一步推测黄土高原南部乃至整个黄土高原地区至少在晚中新世前就已经开始风尘堆积。基于只有相对平坦和构造稳定的地貌环境才能长久的保存风成沉积而免遭侵蚀破坏的已有认识,经过将段家坡剖面与黄土高原其它地区风成沉积剖面的时代和地理位置进行对比,强调了青藏高原在早晚中新世(-20 Ma和~10 Ma)隆升的两阶段性及~8 Ma前鄂尔多斯地区由隆升转为沉降引起的下垫面区域构造地貌改变对黄土高原风尘沉积的重要影响,进一步指出黄土高原新近纪风尘沉积的出现不仅仅是全球古气候变化和大尺度大气环流改变的直接反映也是区域构造事件影响作用的结果。本研究建立了灞河组的磁性地层年代,为哺乳动物化石的区域对比提供了准确的年代界定,同时支持灞河期单独作为一个地层年代单位。结合与大致同纬度的临夏和天水盆地积地层和演化历史进行了重新梳理和总结,认为渭河盆地发育演化历史与秦岭造山带和鄂尔多斯高原构造演化历史具有协同一致性;2)对段家坡剖面红粘土下伏的灞河组进行了磁性地层定年,确定其年代为7-11 Ma;3)在灞河组中发现了风尘沉积,将黄土高原南缘风尘沉积的历史向前推进4 Ma到了11 Ma,指出黄土高原晚中新世风尘沉积出现是大尺度气候环境变化和小规模构造地貌改变的共同结果。同时本文也存在一些不足,例如在渭河盆地边缘和中心地层的时空对比以及盆地演化动力机制和沉积充填模式分析方面的研究工作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同时期地层沉积和哺乳动物化石组合的对比探讨了灞河组的沉积环境和古气候,认为晚中新世灞河期为半干旱型草原气候,与上覆的蓝田组底部沉积时期湿润森林型气候环境有很大不同,沉积环境和古生物类型也发生了显着改变。综上所述,本论文主要研究结论有:1)在盆山耦合思想指导下对渭河盆地新生代沉

徐耀明,洪汉烈,何雅娟[5](2010)在《西昆仑山前陆盆地粘土矿物特征及其地质意义》文中研究说明为重建西昆仑山地区晚新生代的地质构造及环境演变过程,本文利用X射线衍射(XRD)及扫描电子显微分析(SEM)方法,对西昆仑山前陆盆地(叶城盆地)该时期沉积的一套磨拉石建造中的粘土矿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整个晚中新世到早更新世的沉积物地层中,粘土矿物的种类始终以伊利石和蒙脱石为主,含少量的绿泥石和高岭石。但伊利石、蒙脱石、高岭石的相对含量,以及伊利石结晶度值等均显示出明显的变化。在8~3.5 Ma B.P.期间,伊利石相对含量值和结晶度值均比较高,而蒙脱石相对含量低,并有少量的高岭石产出;在3.5~3.3 Ma B.P.期间,伊利石相对含量值和伊利石结晶度值均急剧降低,而相反,蒙脱石相对含量值急剧升高,高岭石基本消失;3.3~2.8 Ma B.P.期间沉积物的粘土矿物参数与8~3.5 Ma B.P.时期的粘土矿物参数非常接近;而2.8~1.8 Ma B.P.期间沉积物的粘土矿物参数则与3.5~3.3 Ma B.P.期间的粘土矿物参数相类似。根据沉积物中的粘土矿物特征变化规律可以推断,物源区母岩成分的变化是粘土矿物特征变化的主要原因,古气候古环境变化则是次要影响因素。粘土矿物特征的变化规律显示西昆仑山体在晚新生代具有不均匀的阶段性隆升的特点,在3.5 Ma B.P.、3.3 Ma B.P.、2.8 Ma B.P.左右分别发生了三次明显的构造隆升事件,而且总伴随着风化母岩成分的变化。物源区在早更新世中期(12.5 Ma B.P.)很可能处于干旱的古气候古环境中。

黎敦朋,赵越,刘健,潘燕兵,裴军令,何哲峰[6](2010)在《青藏高原西北缘晚新生代构造变形研究》文中指出晚新生代,印亚碰撞的远程效应使青藏高原周缘发生了强烈的构造变形和隆升作用,然而不同学者对高原强烈构造变形和隆升时代的认识却大相径庭。本文通过对青藏高原西北缘晚新生代褶皱冲断带的构造变形、沉积作用、岩浆活动与地貌响应等的综合研究,依据古新统至中新统地层的连续沉积和产状的协调一致,提出青藏高原西北缘在古新世—中新世末并未发生区域性强烈的构造变形,并基于褶皱、生长地层、楔顶沉积和冲断带中局部不整合等标定青藏高原西北缘强烈构造变形的时代为上新世—早更新世,其中最强烈的构造变形发生于西域砾岩沉积结束阶段,即约1.1~0.7Ma的昆黄运动最终使中更新世以前地层全面褶皱-抬升,形成区域性的乌苏群与西域砾岩之间的角度不整合,这为青藏高原西北缘晚新生代的构造变形提供了关键的构造地质学证据;同时,根据磷灰石裂变径迹的研究成果提出青藏高原西北缘的主要隆升可能是在上新世—早更新世通过高原边缘的边界断层系以后展式逆冲扩展作用抬升形成的,并就裂变径迹热历史模拟的剥蚀厚度提出西域砾岩很可能主要来自高原边缘地形变化最剧烈的陡坡带,支持西域砾岩属构造成因的认识。

黎敦朋[7](2008)在《青藏高原西北缘上新世—早更新世构造变形与高原隆升》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青藏高原的构造变形及其产生的隆升是当前国际地学界研究的热点与前缘。~65—45Ma以来,印度地体与欧亚大陆的碰撞产生的构造变形是驱动青藏高原崛起的主要动力,高原周缘构造变形带是高原形成演化的重要的构造地貌单元,也是探讨青藏高原隆升的关键区域。青藏高原西北缘地区是高原面最高、地形变化最显着和靠近西构造结的区域,也是新生代构造变形最强烈的地区之一。然而,目前对造成高原隆升的构造变形研究尚待深入,在实际资料上尚需进一步丰富。本论文以青藏高原西北缘西段的西昆仑山及其毗邻盆地的新构造变形为主线,结合沉积响应、岩浆活动、岩石剥露等研究,总结了青藏高原西北缘晚新生代构造变形的演化序列与西域砾岩的成因,分析了动力来源与变形机制,探讨了青藏高原隆升的时代、幅度和方式。研究取得的主要认识如下:青藏高原西北缘的冲断变形带在中新世晚期—早更新世由南南西向北北东方向呈幕式逆冲,高原边缘的逆冲断层具有后展式扩展特征,而盆地边缘的逆冲断层显示为前展式扩展;盆地内部的冲断褶皱变形由造山带向盆地褶皱幅度减弱,多数为与隐伏逆冲断层活动有关的断展褶皱,并形成相关的生长地层。新生代以来最强烈的褶皱冲断变形发生在上新世—早更新世,~1.1—0.7 Ma的昆黄运动最终使中更新世以前地层全面褶皱,并形成区域性的角度不整合。与造山带毗邻的盆地沉积反映了沉积盆地对造山带构造变形的响应。塔西南坳陷新生代沉积可以划分为古新世—早渐新世海相充填序列、晚渐新世—中新世河流—三角洲充填序列、上新世—早更新世山麓堆积3个充填序列,碎屑岩成分统计分析表明青藏高原强烈的剥蚀去顶作用发生于上新世—早更新世,依据沉积相的变化、不整合与楔顶沉积的发育、泥石流堆积、古水流体系的重大转折和生长地层等标定的逆冲断层强烈活动的时代为上新世早期—早更新世。岩浆作用是构造运动的产物,青藏高原西北缘在中新世以前岩浆活动零星,从10—8Ma开始岩浆活动增加,笔者在泉水沟北发现了锆石SHRIMPU-Pb年龄为10.1±0.4 Ma、9.7±0.2 Ma、9.1±0.3 Ma的中新世晚期的3个小型花岗岩岩株,与根据东昆仑断裂走滑速率估算的走滑运动时代一致,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其为壳幔混合花岗岩,构造就位于走滑拉张区域;此外,在甜水海北新发现了全岩40Ar—39Ar年龄为8.3±0.3 Ma的粗面质火山岩。青藏高原西北缘自10—8Ma以来的火山作用逐渐增强,地球化学分析揭示其来源于壳幔过渡带,空间分布受走滑断裂的拉分盆地构造控制,是印亚碰撞壳幔作用的结果。磷灰石裂变径迹(AFT)记录了岩石在地壳最上部约3km的剥露时代,磷灰石裂变径迹的热历史模拟是了解岩石剥露历史的有效手段之一。通过对海拔4700—5600m的高原面上花岗岩的磷灰石裂变径迹分析和热历史模拟,获得了25~17Ma和3~2Ma以来的2阶段快速冷却的热演化历史;对西昆仑山前地形变化最大的陡坡带的逆冲断裂带中的花岗岩的磷灰石裂变径迹分析,主要裂变径迹年龄介于2.9±0.5—0.9±0.3Ma,不同逆冲岩片的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具有“上新下老”的非正常分布现象,显示后展式的逆冲断层运动控制了陡坡带的岩石冷却剥露,同时也表明高原边缘逆冲断层系约3Ma以来发生了向北的强烈逆冲运动;裂变径迹热历史模拟显示~5Ma以来陡坡带的剥蚀厚度达5—7km,是高原内部剥蚀量的4—8倍,陡坡带快速剥蚀,大量近源粗碎屑在山麓带高速堆积,可能是西域砾岩形成的主要原因,即西域砾岩属构造成因。高原地貌的演化主要受控于构造变形,与西昆仑造山带毗邻的塔西南盆地区域古水流方向在中新世—上新世之交发生偏转,暗示现今青藏高原北缘的构造地貌和水系格局在上新世以前并不存在,是从早上新世阿图什组沉积时才开始逐渐演化形成的:而垂直造山带的山前水系的形成,暗示昆仑山的快速抬升隆起。从在上新世早期古水流方向发生的重大转折,早更新世中晚期山前水系的发育,暗示西构造结从上新世开始不断向北楔入。综合上述资料,结合区域研究成果笔者提出:青藏高原西北缘的隆升是一个与构造变形相适应的多阶段的复杂的抬升过程,经历了~25—17Ma的初期隆升、~10—8Ma的早期小幅隆升、~5.3—3.6Ma的中期快速隆升、~3.6—0.7Ma的晚期强烈隆升以及0.7Ma以来的再次隆升,才最终铸就了青藏高原现今构造地貌格局;而青藏高原主期隆升时代应在上新世—早更新世,主要的隆升形式是通过边界断裂向周缘盆地的逆冲作用完成的,上新世中晚期以来,青藏高原的净隆升量约达2000—3000m。本文的工作以构造地质学多方面的证据支持中国学者长期以来认为青藏高原的隆升是上新世—早更新世的事件。通过构造形迹分析、断层擦痕反演的构造应力场及现代GPS测量结果分析,认为青藏高原西北缘晚新生代构造变形的主要动力来源于印度板块向北北东的挤压作用和塔里木盆地向南南西的阻挡,与帕米尔西构造结向北的楔入作用有关,并显示出上新世早期和早更新世中晚期两次强烈的楔入作用。

李军鹏[8](2008)在《青藏高原沱沱河地区中新世五道梁组磁性地层与古环境演变研究》文中认为青藏高原在漫长的隆升进程当中,不但造就了地球“第三极”而且对整个亚洲的气候和环境演化造成了重大的影响,吸引着众多研究者对其隆升机制、过程和产生的环境效应展开多方面的研究。现今采用的研究方法普遍是根据盆—山耦合关系通过对沉积盆地的沉积记录、构造和环境演化研究来恢复青藏高原隆升的历史。但是这些研究如果没有精细的年代学标定,就难以进行大范围的对比以提高对高原隆升整体性、阶段性和差异性特点的认识,也就不能为研究高原及相邻地区的环境演化及对比提供更多的依据。论文通过交变退磁和热退磁两种方法对采集的古地磁样品进行磁清洗,而后利用Fisher和PCAo校正对原始数据进行对比处理。通过对退磁特征分析,认为中新世WP剖面载磁矿物类型主要为赤铁矿,底部雅西错组YP剖面主要为磁铁矿。建立的WP剖面磁极性序列可以识别出9个正极性间夹8个负极性段,可对比国际标准极性柱中6An.2n~5ADn极性带。由此推论WP剖面五道梁组的底界年龄约为20.5Ma,顶界年龄约为14.2Ma,代表早中新世的沉积。WP剖面五道梁组与雅西错组地层之间存有约3Ma的沉积间断,地层缺失约180m。在磁性地层研究基础上,论文以沉积岩相标志作为气候变化的标识,通过剖面岩性组合序列的分析,提出高原腹地沱沱河地区在16.7Ma~16Ma之间经历了一次快速沉降,但是直至高原隆升第二阶段在18Ma结束时,该地区的海拔仍处于影响气候的临界高度2000m以下,气候环境湿润。通过与高原东北缘的临夏盆地进行对比,认为跨度7Ma左右的早中新世剖面记录了3次突发的气候变冷事件,分别发生在17.4Ma、16.3Ma和15.8Ma。这几次气候变冷事件可与临夏盆地的孢粉和植物化石记录的气候时间对比。根据剖面沉积记录结合前人研究成果,14Ma前后高原湖泊开始解体,可能指示高原北部丌始整体隆升。这次构造隆升事件对应早中新世晚期的一次全球性的降温事件。根据实测剖面中不同阶段沉积速率差异,并与高原周边重大山系在20Ma前后的隆升—剥蚀速率相对照,提出在早中新世青藏高原的隆升具有西部大于东部,周边大于腹地的观点。这些研究为认识青藏高原隆升的差异性特点和隆升引起的坏境演化提供了新的依据,并首次在磁性地层年代框架下建立了青藏高原腹地中新世沉积演化序列,为进一步和高原周缘盆地沉积物所记录的构造隆升和环境演化信息进行对比奠定了基础。

易治宇[9](2008)在《塔格山剖面晚新生代磁性地层》文中研究表明通过系统的野外地质调查,在塔里木盆地西部、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选择了地层连续稳定、出露良好的新生代剖面—塔格山剖面进行了野外地层测量、岩性描述及样品采集。用超导磁力仪和磁化率仪作了系统的磁性地层研究,获得了该剖面的磁性地层年代和磁化率记录。以古地磁极性界线年代作为控制点,以沉积速率线性内插,计算了剖面各个位置的年龄,从而获得了该剖面的年代标尺;确定了塔里木盆地海相结束、大规模沙丘开始发育及大砾石层形成的时代,从而对第三纪新特提斯海塔里木古海湾的演化、塔克拉玛干沙漠形成的年代及青藏高原的隆起提出了新的见解。通过古气候记录和沉积相的分析,揭示了塔里木盆地晚新生代干旱化的历史;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讨论了塔里木盆地干旱化与特提斯海演化及青藏高原隆升的关系。本文得出了以下结论:1.用热退磁方法和超导磁力仪对塔格山剖面非海相部分进行系统的磁性地层研究表明,该剖面磁性地层主要由Matuyama负极性时、Gauss正极性时、Gilbert负极性时上部组成,Matuyama负极性时的特征是有三个正极性亚时,Gauss的特征是中下部有两个负极性亚时,Gibert时上部出现较大段的负极性段,塔格山剖面陆相底界年龄为4.2Ma,顶部年龄为0.8Ma。2.剖面磁性地层研究显示,冲积平原相与海相的界限位于Gilbert负极性时上部,年龄大约为4.2Ma,它标志着塔里木盆地西部残留海的演化于4.2Ma结束,塔里木古海湾最迟在4.2Ma退出。3.塔格山剖面砾石层首次出现的年代为3.0Ma,标志着青藏高原晚新生代以来强烈隆升的时代为3.0Ma。4.大规模风尘堆积开始发育的时代约为3.4Ma,它标志着晚新生代亚洲内陆进一步干旱化的开始,塔克拉玛干沙漠在3.4Ma就已经形成,同时可能意味着青藏高原在此时达到了一定的高度。

孟庆泉[10](2008)在《柴达木盆地北缘晚新生代精细磁性地层学与沉积对构造的响应》文中研究表明青藏高原作为世界上最高最大的独立地貌单元,是地质学家长期关注和研究的热点地区。但是目前国内外就青藏高原研究中最核心的板块碰撞时间、形式、幅度以及碰撞过程中高原变形、隆升机制等问题仍存在着极大分歧。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由于高原核心部位仍然缺乏关键的年代资料。因此,要检验以前的观点或提出新观点、解决青藏隆升的时间、形式和过程这一核心科学问题,就迫切需要对能连续完整记录高原构造活动事件的关键控制部位进行高精度研究。造山带盆地沉积和山体隆升的构造耦合性的研究,揭示盆地沉积物能够很好的反映造山带形成演化史。青藏高原内外盆山分布是在高原的挤压变形和隆起过程中形成,根据盆—山耦合关系,通过对高原内外与造山带毗邻的沉积盆地进行地层高精度测年、精细沉积盆地分析以及构造和环境信息的提取,不仅可以揭开沉积盆地本身的地质过程,而且还是研究造山带活动构造的一条重要途径,最有希望恢复青藏高原隆升的历史。柴达木盆地是青藏高原北部最大的,被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围限的沉积厚度最大的山间盆地,其直接受高原北部三大主控断裂及其次级断裂的控制,盆—山耦合现象明显。盆地沉积了巨厚的新生代地层,物质主要来自于周边山地,完整的保存了新生代以来高原隆升和盆地演化的详细记录,是检验和完善现有高原构造模式或提出新观点的最理想研究地区。然而,由于柴达木盆地新生代地层的绝对年代测定一直没有很好开展,因此,长期以来束缚着柴达木盆地精细的沉积—构造演化与高原变形隆升方面的深入研究。因此,突破柴达木盆地新生代地层精细的绝对年代序列对解决上述科学问题研究就显十分迫切和重要。本文选择近期发现哺乳动物化石的柴达木盆地北缘怀头他拉天然剖面作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对其高精度磁性地层年代学研究,结合哺乳动物化石宏观年代的控制,确定该区新生代地层的精细年代序列。然后在地层年代的控制下,通过对其新生代地层、沉积特征和它们空间变化规律的研究,以及不同时期古流向、沉积相组合、沉积厚度、沉积物源与盆缘山脉岩石剥蚀关系等精细盆地分析,揭示柴达木盆地北缘沉积演化和南祁连山隆起的过程,为探讨青藏高原北部构造隆升过程以及盆—山构造地貌格局的形成提供重要的信息。通过本文研究,主要获得如下结论:1、通过对柴达木盆地北缘怀头他拉地层剖面高密度和精细的古地磁测量,结合哺乳动物化石的宏观年代,建立了该区15.7Ma以来晚新生代地层年代序列,确定了柴达木盆地北缘下油砂山组、上油砂山组、狮子沟组和七个泉组的地层年代分别为>15.3Ma、15.3-8.1Ma、8.1-2.5Ma和<2.5Ma。通过对沉积速率的分析,揭示了柴达木盆地北缘怀头他拉地区至少经历了6次高沉积速率时期。2、通过岩性、沉积结构和构造特征分析,怀头他拉地区划分出24种岩相和6种沉积环境。根据各个时期沉积物岩性、沉积相组合、古流向和砾石成分的综合分析,结合磁性地层年代,恢复了柴达木盆地北缘怀头他拉地区自15.7Ma以来经历了柴达木盆地(>15.3Ma)、柴达木盆地北缘初步分割(15.3-12.6Ma)、柴达木盆地北缘进一步分割与德令哈凹陷发展(12.6-8.1Ma)、柴北缘德令哈凹陷逐步萎缩(8.1-2.5Ma)和山间盆地形成(<2.5Ma)5个沉积演化阶段。3、依据沉积速率和地层古地磁磁偏角的变化以及沉积物粒度、沉积相、砾石成分和古流向的变化等沉积对构造作用的响应分析,认为自15.7Ma以来,柴达木盆地北缘和南祁连山地区发生了7次较强烈的构造隆升事件,分别发生在15.3、14.6-12.4、8.1、6.6、3.6、2.5和1.8Ma,其中以15.3Ma、8.1Ma和2.5Ma以来的构造活动尤为重要。15.3Ma左右构造事件使南祁连山断裂向盆地扩展,造成柴达木盆地北缘埃姆尼克山的隆起,以及柴达木盆地北缘发生分割;8.1Ma左右构造事件使南祁连山和埃姆尼克山开始逐步隆升以及南祁连山断裂向盆地快速扩展,并使柴达木盆地北缘德令哈凹陷进入萎缩阶段;2.5Ma以来构造事件十分剧烈,造成了南祁连山和埃姆尼克山以及欧龙布卢克山的强烈隆起,并使盆地改变成山间盆地性质。1.8Ma左右强烈的构造隆升使柴达木盆地北缘怀头他拉一带结束接受沉积的历史,并使早先沉积地层褶皱变形和遭受剥蚀;综合前人近年来的研究成果,认为上述构造事件在高原北缘广大地区表现出具整体同步性和阶段性的特点。这为进一步正确、合理解释和构筑整个高原的形成演化模式提供了新的线索。上述研究不仅对祁连山的隆起和青藏高原东北部构造隆升及过程的研究有重要意义,而且它对正确理解柴达木盆地北缘破坏、改造和重组油气资源的研究以及油气资源勘探也具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

二、Uplift processes for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A comparative study of Yecheng section and Siwalik group(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Uplift processes for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A comparative study of Yecheng section and Siwalik group(论文提纲范文)

(1)西域砾岩的地层属性与成因:进展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西域砾岩的分布与地层划分
2西域砾岩的地层年代
3西域砾岩的沉积与进积过程
4西域砾岩的成因:构造主导-气候调节
    4.1气候对西域砾岩沉积的作用
    4.2构造对西域砾岩沉积的主导作用
    4.3构造-气候耦合对西域砾岩形成的影响
5结论与展望

(2)南迦巴瓦地区构造地貌及断裂活动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u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目的及意义
    1.2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 研究思路和论文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1.4 研究主要成果
第2章 南迦巴瓦构造结新生代构造活动
    2.1 大地构造背景
    2.2 新生代地质构造
        2.2.1 区域地层分布
        2.2.2 雅鲁藏布江缝合带的展布与发育特征
        2.2.3 区域新构造特征
        2.2.4 区域主要断裂分布和活动特征
    2.3 区域地球物理特征
        2.3.1 区域速度结构特征
        2.3.2 区域大地电磁特征
        2.3.3 区域重力场特征
    2.4 南迦巴瓦构造结地质构造演化
第3章 南迦巴瓦地区的地貌特征
    3.1 构造地貌参数与区域构造运动
        3.1.1 数字高程模型简介
        3.1.2 区域高程频率分布与面积高程积分
        3.1.3 区域地貌分形参数与构造活动关系
        3.1.4 讨论
    3.2 雅鲁藏布江下游阶地特征及其形成时代
        3.2.1 阶地分布及其组份特征
        3.2.2 阶地年代及其下切速率
        3.2.3 讨论
    3.3 区域滑坡地貌与气候的关系
        3.3.1 滑带土成分测试结果
        3.3.2 滑坡的形成与气候关系的探讨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南迦巴瓦构造结周边断裂运动性质与活动性研究
    4.1 墨脱断裂运动方式及活动性
        4.1.1 水系夹角对墨脱断裂运动性质的指示意义
        4.1.2 墨脱断裂活动性
        4.1.3 墨脱断裂深部结构
        4.1.4 墨脱断裂运动机制及滑动速率估算
    4.2 米林断裂活动性
        4.2.1 米林断裂南段活动性
        4.2.2 米林断裂北段活动性
        4.2.3 米林断裂滑动速率估算
    4.3 迫龙-旁辛断裂活动性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南迦巴瓦构造结晚第四纪断裂运动模式及地震危险性评估
    5.1 南迦巴瓦构造结晚第四纪断裂运动模式
        5.1.1 南迦巴瓦构造结顶部运动特征
        5.1.2 南迦巴瓦构造结周边断裂运动模式
    5.2 南迦巴瓦构造结周边主要断裂潜在发震能力评估
        5.2.1 区域历史震例分析
        5.2.2 林芝6.9级地震发震构造分析
        5.2.3 南迦巴瓦隆起边缘断裂潜在发震能力评估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认识与结论
    6.2 论文的创新之处
    6.3 论文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在读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
在读期间承担与参加的主要科研项目

(3)青藏高原北缘新生代构造隆升和气候变化的耦合响应 ——来自塔里木盆地南缘的沉积记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新生代青藏高原的构造隆升
        1.1.2 新生代全球气候变化与亚洲季风形成
        1.1.3 古地理变迁: 副特提斯海从塔里木盆地的撤退
        1.1.4 新生代青藏高原隆升与气候变化的关系
    1.2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 开展的工作
    1.4 论文的结构和内容
第二章 帕米尔-西昆仑-塔里木盆地西南缘区域地质背景
    2.1 帕米尔-西昆仑-塔里木盆地的地理概况
    2.2 帕米尔-西昆仑地区构造分区
        2.2.1 北昆仑地体
        2.2.2 库地缝合带
        2.2.3 南昆仑地体
        2.2.4 阿尼玛卿-昆仑缝合带
        2.2.5 甜水海-塔什库尔干地体
        2.2.6 羌塘地体
        2.2.7 班公湖缝合带
        2.2.8 拉萨地体
    2.3 东帕米尔-西昆仑地区前新生代构造演化
    2.4 东帕米尔-西昆仑地区新生代构造演化
        2.4.1 东帕米尔-西昆仑新生代的隆升
        2.4.2 帕米尔西昆仑的断裂系统
    2.5 帕米尔西昆仑山新生代岩浆活动
        2.5.1 侵入岩
        2.5.2 火山岩
    2.6 西昆仑山前陆盆地新生代地层概况
        2.6.1 海相地层
        2.6.2 陆相地层
    2.7 小结
第三章 西域砾岩中火山碎屑沉积及其源汇过程
    3.1 火山碎屑岩概述
        3.1.1 概述
        3.1.2 火山碎屑物类型
        3.1.3 火山碎屑物喷发、搬运、堆积方式
        3.1.4 火山碎屑岩的分类
        3.1.5 火山碎屑岩分类命名的争议
    3.2 火山碎屑岩段沉积特征
        3.2.1 下段
        3.2.2 上段
    3.3 火山碎屑岩段岩石学特征
        3.3.1 上段
        3.3.2 下段
    3.4 火山碎屑岩段地球化学特征
        3.4.1 方法简介
        3.4.2 结果
    3.5 火山碎屑岩段年代学特征
        3.5.1 ~(40)Ar/~(39)Ar定年
        3.5.2 锆石U-Pb定年
        3.5.3 喷发年龄的讨论
    3.6 火山碎屑岩段物源区及从源到汇过程
        3.6.1 火山碎屑岩段物源区
        3.6.2 火山碎屑从源到汇过程
    3.7 阿尔塔什火山泥石流的高流动性和控制因素探讨
        3.7.1 火山泥流落差估算
        3.7.2 火山泥石流搬运距离估算
        3.7.3 火山泥石流高流动性和控制因素
        3.7.4 为什么阿尔塔什火山泥石流具有极高的流动性?
    3.8 小结
第四章 塔里木西南缘新生代陆相地层年代框架
    4.1 磁性地层的基本原理与概念
        4.1.1 物质的磁性
        4.1.2 地球的磁场
        4.1.3 岩石的剩磁
        4.1.4 退磁
        4.1.5 地磁极性年代表
    4.2 塔里木及周边磁性地层研究现状及可能存在的问题
    4.3 采样及室内分析
    4.4 样品的退磁结果
    4.5 磁性地层的建立
    4.6 沉积相和沉积速率变化
    4.7 小结
第五章 晚渐新世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诞生
    5.1 塔克拉玛干沙漠演化的研究历史及主要认识
    5.2 塔里木盆地及周边的风成相带
    5.3 塔克拉玛干沙漠诞生的古环境记录
        5.3.1 塔里木盆地西南缘的记录
        5.3.2 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的记录
    5.4 塔克拉玛干沙漠诞生时代的重新认识
        5.4.1 西昆仑山前风成粉砂的年代
        5.4.2 麻扎塔格古风成砂的年代
        5.4.3 塔克拉玛干沙漠诞生的年代
    5.5 小结
第六章 塔里木盆地对构造隆升与气候变化的耦合响应
    6.1 盆山耦合的构造和气候约束
    6.2 西昆仑前陆盆地新生代陆相沉积反映的地质过程
    6.3 对帕米尔北向楔入的限定
    6.4 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诞生原因: 构造、气候还是海陆变迁?
    6.5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展望
文章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4)渭河盆地新生代沉积演化盆山耦合与风尘沉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意义和目的
        1.1.1 渭河盆地研究简史
        1.1.2 晚新生代环境演变与风尘沉积研究
        1.1.3 蓝田地区新生界
    1.2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3 开展的主要工作
    1.4 主要结论及创新性
第二章 渭河盆地新生代沉积演化
    2.1 渭河盆地区域地质背景
        2.1.1 前新生代基底
        2.1.2 主要断裂
    2.2 渭河盆地新生代地层序列
        2.2.1 红河组
        2.2.2 白鹿塬组
        2.2.3 冷水沟组
        2.2.4 寇家村组
        2.2.5 灞河组
        2.2.6 蓝田组
        2.2.7 黄土-古土壤
        2.2.8 盆地中心三门组地层序列-来自卤阳湖科学钻探的证据
    2.3 渭河盆地演化历史
        2.3.1 始新世—渐新世(红河组-白鹿塬组)
        2.3.2 中新世早、中期(冷水沟组-寇家村组)
        2.3.3 中新世晚期一上新世(灞河组-蓝田组/三门组)
        2.3.4 第四纪(黄土/三门组)
    2.4 环鄂尔多斯盆地地堑系
    2.5 小结
第三章 灞河组地层年代与古环境记录
    3.1 段家坡剖面的区域地质概况
    3.2 灞河组生物地层研究进展
    3.3 磁性地层年代的建立
        3.3.1 原理与基本概念
        3.3.2 野外采样及室内分析
    3.4 蓝田段家坡剖面灞河组古地磁测量及磁性地层年代
        3.4.1 蓝田地区黄土-蓝田组磁性地层学进展
        3.4.2 样品的退磁结果
        3.4.3 磁性地层年代的建立
        3.4.4 沉积速率分析
    3.5 区域地层对比和灞河期古环境
    3.6 小结
第四章 黄土高原南缘晚中新世以来的风尘沉积
    4.1 中国北方风尘沉积研究历史
        4.1.1 黄土-古土壤研究历史
        4.1.2 红粘土研究进展
        4.1.3 中新世风尘沉积研究进展
    4.2 风尘沉积的判别指标
        4.2.1 野外特征
        4.2.2 粒度
        4.2.3 地球化学
        4.2.4 碎屑锆石物源示踪
        4.2.5 生物化石
        4.2.6 生物标志化合物
        4.2.7 扫描电镜
        4.2.8 磁化率各向异性
    4.3 实验材料和方法
        4.3.1 粒度
        4.3.2 地球化学
    4.4 结果分析
        4.4.1 粒度分析
        4.4.2 地球化学
    4.5 讨论
        4.5.1 沉积环境恢复
        4.5.2 对新近纪风尘沉积环境的启示
        4.5.3 构造运动对风尘沉积的控制
    4.6 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存在问题与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5)西昆仑山前陆盆地粘土矿物特征及其地质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地质背景
2 材料和方法
    2.1 样品制备与实验条件
    2.2 粘土矿物分析方法
3 分析结果
4 讨论与结论
    4.1 粘土矿物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4.2 粘土矿物特征对构造隆升的指示意义
    4.3 主要结论

(6)青藏高原西北缘晚新生代构造变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地质地貌概况及前人研究
2 新构造变形特征
    2.1 褶皱变形
        2.1.1 皮牙曼背斜
        2.1.2 阿其克破背斜
        2.1.3 布雅-恰哈箕状向斜
    2.2 断裂变形特征
        2.2.1 西昆仑造山带北缘逆冲断裂系
        2.2.2 铁克里克逆冲推覆体
        2.2.3 塔里木盆地南缘逆冲-走滑断裂系
3 岩浆活动
4 构造热年代
5 盆山耦合作用
    5.1 生长地层
    5.2 局部不整合面
    5.3 楔顶沉积
    5.4 水系地貌演化
6 新构造变形与青藏高原隆升时代的厘定
7 讨论
    7.1 对西昆仑山北缘高原生长形式的讨论
    7.2 对西域砾岩成因的讨论
8 结论

(7)青藏高原西北缘上新世—早更新世构造变形与高原隆升(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青藏高原隆升研究历史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二节 论文选题依据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第三节 技术路线与研究内容
    第四节 论文工作情况
第二章 区域地质构造、地球物理与地貌概况
    第一节 区域地质构造背景
    第二节 地球物理概况
    第三节 区域地貌概况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晚新生代构造变形特征
    第一节 新生代构造变形带划分
    第二节 大红柳滩─甜水海逆冲推覆构造变形特征
    第三节 康西瓦逆冲─走滑构造变形带特征
    第四节 西昆仑山北缘逆冲推覆构造变形特征
    第五节 塔里木盆地西南缘新构造变形特征
    第六节 新构造变形样式
    第七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新生代构造变形的沉积响应
    第一节 新生界物质组成
    第二节 新生代盆地充填序列与盆地演化
    第三节 晚新生代逆冲推覆作用的沉积响应
    第四节 基于沉积作用对逆冲构造变形时间的标定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晚新生代岩浆活动及其年代学
    第一节 中新世晚期小花岗岩株的发现及年代学
    第二节 晚新生代火山作用及年代学
    第三节 地球化学特征
    第四节 晚新生代岩浆作用的时空演化及其构造意义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晚新生代以来构造抬升的裂变径迹记录
    第一节 造山带隆升与裂变径迹分析方法的概述
    第二节 样品采集、测试方法与测试结果
    第三节 裂变径迹热历史模拟
    第四节 高原内部花岗岩二阶段冷却的裂变径迹记录
    第五节 高原边缘上新世以来后展式逆冲变形的裂变径迹记录
    第六节 陡坡带与西域砾岩成因讨论
    第七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西昆仑山隆升的水系地貌响应
    第一节 中新世─上新世之交盆地古水流体系的转折
    第二节 区域水系演化
    第三节 克里雅河河流地貌演化与构造隆升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新生代构造变形与青藏高原隆升
    第一节 西昆仑山及其邻区新生代构造变形的时空演化序列
    第二节 青藏高原新生代构造演化
    第三节 青藏高原隆升的时代、幅度与形式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九章 新构造变形的大陆动力学分析
    第一节 新构造变形的构造应力场分析
    第二节 西昆仑山及其北缘新构造变形机制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结论
    一 取得的主要进展与成果
    二 特色与创新
    三 存在问题与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博士学习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报告目录

(8)青藏高原沱沱河地区中新世五道梁组磁性地层与古环境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4 论文工作量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构造位置
    2.2 区域地层
第3章 磁性地层学理论和研究方法
    3.1 地球磁场
    3.2 物质磁性
    3.3 剩磁分类及次生变化
    3.4 磁性弛豫
    3.5 退磁原理与磁清洗的原则
    3.6 地磁场倒转及磁极性年表
    3.7 剩磁的测量及检验
第4章 五道梁组磁性地层学研究
    4.1 实测剖面概述
    4.2 五道梁组磁性地层
        4.2.1 实测剖面详述
        4.2.2 样品采集和预处理
        4.2.3 退磁方法
        4.2.4 岩石磁学特征
        4.2.5 磁极性序列特征
        4.2.6 沉积速率变化分析
第5章 五道梁组沉积环境分析
    5.1 矿物岩石学特征
    5.2 岩相类型
    5.3 沉积环境分析
第6章 区域环境演变对比研究
    6.1 临夏盆地
    6.2 柴达木盆地
    6.3 其它盆地和地区
    6.4 区域环境分异
第7章 青藏高原腹地沉积记录与高原隆升关系初探
结论及讨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图版说明
附图版A
附图版B

(9)塔格山剖面晚新生代磁性地层(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塔里木盆地晚新生代地层及古气候研究现状
    一、塔里木盆地新生代地层研究历史
    二、岩性地层
    三、古生物地层与年代学
    四、磁性地层与古地磁年代学工作
    五、塔里木盆地新生代古环境研究简介
    六、存在的问题
    七、本项研究的意义和选题依据
第二章 地层
    一、剖面介绍
    二、地层柱状图及地层野外描述如下
    三、地层总结
第三章 磁性地层
    一、古地磁学与环境磁学的基本原理和实验室测量
    二、样品采集与测量
    三、测量结果与磁性地层的划分
    四、磁性地层小结与问题讨论
第四章 干旱化历史及其讨论
    一、塔里木盆地晚新生代干旱化的历史记录
    二、干旱化与特提斯海的演化
    三、干旱化与塔克拉玛干沙漠演化
    四、干旱化与青藏高原隆升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致谢
附录:经本文推导并用来处理本文数据的地层计算公式与古地磁坐标转换公式

(10)柴达木盆地北缘晚新生代精细磁性地层学与沉积对构造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有关高原隆升的一些问题
        一、有关研究青藏高原隆升的几种观点
        二、高原隆升和变形的两个终极模型
    第二节 近年来青藏高原研究的主要进展
        一、青藏高原地貌特征及演化研究
        二、青藏高原岩石圈结构研究
        三、青藏高原及周边构造变形的运动学研究
    第三节 选题依据及拟解决问题
        一、选题原因
        二、本文拟解决问题
        三、论文工作概况
第二章: 研究区区域背景与剖面介绍
    第一节 柴达木盆地研究现状
    第二节 柴达木盆地大地构造位置和构造单元划分
        一、大地构造位置与属性
        二、构造单元划分
    第三节 柴达木盆地断裂系统
        一、北缘反S断裂构造系统
        二、中部冲起构造断裂构造系统
        三、昆北压陷断阶带断裂系统
    第四节 柴达木盆地及相邻山脉的构造地貌特征
        一、柴达木盆地
        二、东昆仑山脉
        三、阿尔金山脉
        四、南祁连山脉
    第五节 盆地地壳结构、深部构造和地层分布
        一、盆地地壳结构和深部构造
        二、盆地地层分布
    第六节 柴达木盆地周边地质构造演化模型
        一、北东向逆冲与澡盆式充填
        三、北东-西南向断裂扩展模式
        四、东北向扩展转换模式
        五、楔挤出模式
    第七节 研究剖面介绍
第三章 磁性地层学
    第一节 岩石磁学研究中的几个基本概念
        一、物质的磁性
        二、居里点、奈尔点
        三、剩磁
        四、剩余磁化强度类型
        五、常见磁性矿物的磁学特征
    第二节 磁性地层学工作方法
        一、样品的采集
        二、退磁分析
        三、退磁结果的展示和分析
        四、磁性地层试验结果的检验
    第三节 怀头他拉剖面古地磁测量及磁性地层年代
        一、样品的退磁结果
        二、古地磁结果的检验
        三、地层年代序列的建立
        四、沉积速率的获取
第四章 柴达木盆地北缘新生代沉积演化
    第一节: 岩相分析
        一、砾岩相
        二、砂岩相
        三、粉砂岩相
        四、泥岩相
        五、泥灰岩相
    第二节: 怀头他拉剖面沉积相划分
        一、洪积扇相
        二、扇三角洲相
        三、三角洲相
        四、河流相
        五、湖泊相
        六、浊流相
    第三节: 沉积物源区分析
    第四节: 研究区沉积演化
第五章 柴北缘晚新生代沉积-构造演化与青藏高原北部隆升
    第一节: 盆地构造演化与成因类型
        一、前陆盆地的基本特征
        二、柴达木盆地北缘褶皱变形特征
        三、柴达木盆地北缘盆地性质和演化
    第二节: 新生代青藏高原构造隆升
第六章 主要结论与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图表检索
博士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致谢

四、Uplift processes for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A comparative study of Yecheng section and Siwalik group(论文参考文献)

  • [1]西域砾岩的地层属性与成因:进展与展望[J]. 李冰晶,武登云,逄立臣,吕红华,郑祥民,李有利. 地球环境学报, 2019(05)
  • [2]南迦巴瓦地区构造地貌及断裂活动特征[D]. 谢超.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18(01)
  • [3]青藏高原北缘新生代构造隆升和气候变化的耦合响应 ——来自塔里木盆地南缘的沉积记录[D]. 魏晓椿. 南京大学, 2017(01)
  • [4]渭河盆地新生代沉积演化盆山耦合与风尘沉积[D]. 王斌. 南京大学, 2014(01)
  • [5]西昆仑山前陆盆地粘土矿物特征及其地质意义[J]. 徐耀明,洪汉烈,何雅娟. 沉积学报, 2010(04)
  • [6]青藏高原西北缘晚新生代构造变形研究[J]. 黎敦朋,赵越,刘健,潘燕兵,裴军令,何哲峰. 地质学报, 2010(03)
  • [7]青藏高原西北缘上新世—早更新世构造变形与高原隆升[D]. 黎敦朋.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08(03)
  • [8]青藏高原沱沱河地区中新世五道梁组磁性地层与古环境演变研究[D]. 李军鹏. 成都理工大学, 2008(08)
  • [9]塔格山剖面晚新生代磁性地层[D]. 易治宇. 兰州大学, 2008(01)
  • [10]柴达木盆地北缘晚新生代精细磁性地层学与沉积对构造的响应[D]. 孟庆泉. 兰州大学, 2008(12)

标签:;  ;  ;  ;  

青藏高原隆升过程:叶城剖面与西瓦里克群的比较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