缬沙坦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

缬沙坦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

一、缬沙坦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论文文献综述)

吴德彬[1](2021)在《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对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血压及心功能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对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血压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9年6月于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人民医院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8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单独采用硝苯地平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联合缬沙坦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压和心功能,心功能包括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及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35%,高于对照组的81.40%(χ2=4.074,P=0.044)。治疗14 d后,2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14 d后,2组LVEF均明显提高,LVMI和LVPWT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升高/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1)。结论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效果较好,可有效降低并控制患者血压,改善心功能,值得应用。

孙宁玲,王鸿懿,喜杨[2](2021)在《沙库巴曲缬沙坦对比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网状荟萃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比较沙库巴曲缬沙坦与其他临床常见的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药(ARB)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的降压效果。方法采用网状荟萃分析,计算机检索了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Medline、Medline In-process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检索时间截至2020年10月20日,纳入比较沙库巴曲缬沙坦或其他临床常见的ARB或安慰剂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随机对照试验。观察结局主要包括治疗8周后诊室坐位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变化以及总体血压达标率。结果共纳入39项研究。与安慰剂相比,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8周后对诊室坐位收缩压降压效果显着[-16.24(95%CI-19.03~-13.49) mm Hg]。概率排序图和累积排序曲线下面积(SUCRA)结果显示,对于诊室坐位收缩压和舒张压、总体血压达标率结局,与ARB相比,沙库巴曲缬沙坦的降压效果最佳(SUCRA分别为91.39%,85.06%,91.26%)。结论对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沙库巴曲缬沙坦降压效果优于其他临床常见的ARB。

许达亮,高盛富[3](2019)在《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治疗中用替米沙坦和缬沙坦的临床疗效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分析比较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治疗中用替米沙坦和缬沙坦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数字随机原则将方便选取的2017年4月—2018年6月收治的100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成两组(各50例),对照组选择缬沙坦治疗,实验组选择替米沙坦治疗;观察比较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实验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6.0%、90.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94 7,P>0.05)。与用药前相比,用药后实验组的舒张压、收缩压分别为(138.7±14.6)mm Hg、(85.6±7.7)mmHg,对照组的舒张压、收缩压分别为(142.1±16.4)mmHg、(86.3±7.6)mmHg,两组均显着降低(P<0.05),而组间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前收缩压与舒张压对比分:t=1.526 4、1.109 4,P>0.05;治疗后收缩压与舒张压对比:t=1.094 9、0.457 5,P>0.05);但是实验组用药前后的舒张压、收缩压变化值显着高于对照组(t=5.330 8、2.698 7,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没有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肝肾功能、血脂以及血糖均未发生明显改变。结论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治疗中用替米沙坦和缬沙坦治疗均能取得比较理想的降压效果,用药安全性也较高,但是和缬沙坦相比,替米沙坦的降压作用更加显着,可以将其作为首选降压药物。

李得钦[4](2018)在《中医外治法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文献研究及穴位贴敷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检索近20年中医外治法治疗高血压病有关的文献,并统计、研究,探索中医外治法治疗高血压病用药及十四正经取穴基本规律。选取文献分析结果中使用频次较高的外用药物和腧穴联合口服缬沙坦胶囊作为实验组,与单纯口服缬沙坦胶囊进行对照研究,对降压疗效及临床症候改善情况进行对比,为中医外治法治疗高血压病提供参考。方法:检索1998年2017年间关于中医外治法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研究资料。通过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资料,提取所选文献的基本信息,统计中医外治法的种类,总结临床常用的中医外治方法;将含有具体药物及十四正经取穴的文献进行分析,统计并探索其外用药物及正经取穴规律;选择文献研究中使用次数较高的外用药物及腧穴,设计随机对照试验研究,对比观察中药穴位贴敷对高血压病患者降压及临床症候改善方面的疗效。结果:在初期筛选的308篇论文里进行二次筛查,筛选出符合标准的文献共计284篇。涉及中药外用的文献共102篇,涉及中药种类共计83种,用药总频次454次。温里药应用次数最多,共92次,占20.3%;涉及十四正经腧穴的文献共262篇,应用十四正经腧穴共79个,穴位使用总频次为1067次;应用频次前四位者的腧穴分别为太冲118次、曲池99次、足三里80次、涌泉68次。临床对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中药穴位贴敷联合口服缬沙坦胶囊在降压效果和临床症候改善方面均优于单纯口服缬沙坦胶囊。结论:研究结果显示中医外治法对高血压病具有一定的疗效;现有相关文献所用研究方法质量相对不高,明确临床治疗效果仍需设计严谨性更高的临床对照研究进行验证。中药外用治疗高血压病以温里药为主,十四正经取穴以调理肝气为主要原则;中药贴敷及腧穴刺激治疗高血压病的特点为治疗效果确切和不良反应少。中药贴敷联合口服缬沙坦在降压效果和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方面较单纯口服缬沙坦对比,前者能发挥着更大的优势。

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5](2017)在《高血压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文中认为前言高血压作为一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也是我国患病率较高、致残率较高及疾病负担较重的慢性疾病。2016年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18岁及以上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25.2%。尽管近些年我国人群的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已有改善,但仍处于较低水平。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显示:

周欣满[6](2016)在《缬沙坦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疗效及安全性评价》文中指出目的探讨缬沙坦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医院2014年至2015年收治的120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研究组口服缬沙坦治疗,对照组口服依那普利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为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收缩压(SBP)及舒张压(DB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末,研究组患者SBP及DBP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00%(P<0.05)。结论缬沙坦治疗轻中度高血压效果显着,可有效降低舒张压与收缩压,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罗加惠,陈茜薇[7](2016)在《缬沙坦与氢氯噻嗪复方制剂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分析缬沙坦与氢氯噻嗪复方制剂联合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为后期相关治疗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收治治疗的8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此次试验研究对象。按照临床用药方案的不同,分为实验组(缬沙坦、氢氯噻嗪复方制剂联合用药)和参照组(缬沙坦单一用药)。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临床用药安全性。结果:对两组高血压患者的总有效率进行比较,实验组高于参照组,P<0.05。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舒张压以及收缩压变化情况对比,实验组事实验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缬沙坦联合氢氯噻嗪复方制剂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效果显着,且无明显药物毒副作用,值得推广。

郭敏,杨龙彪[8](2016)在《缬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分析》文中提出目的探讨缬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2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80例作为观察对象,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应用缬沙坦治疗,观察组予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连续治疗8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以及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收缩压、舒张压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为75.0%,两组间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治疗8周后显着低于治疗前及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缬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可以有效控制血压水平,具有协同作用,可以提高疗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推广和应用。

褚杰,马进财,李明[9](2015)在《奈必洛尔联合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文中提出目的观察奈必洛尔联合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9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缬沙坦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奈必洛尔联合缬沙坦治疗,2个月后查看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8周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9%,对照组为79.6%,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和8周后,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及静息心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及8周后观察组血压达标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缬沙坦有关的不良反应2例,发生率为4.1%。观察组与2种药品有关的不良发应3例,发生率6.1%,2组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奈必洛尔联合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显着,安全性高,可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贺蓉[10](2014)在《强力天麻杜仲胶囊联合缬沙坦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疗效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强力天麻杜仲胶囊联合缬沙坦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江西省吉安市永新县人民医院自2013年1月2013年10月收治的57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随机的原则,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27)与治疗组(n=28),给予对照组患者口服缬沙坦,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强力天麻杜仲胶囊。结果 2组患者经治疗后,血压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对照组收缩压与舒张压分别为(138.1±7.9)mm Hg与(79.5±5.1)mm Hg与治疗前的(166.4±9.8)mm Hg、(107.1±3.8)mm Hg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收缩压与舒张压分别为(122.4±7.4)mm Hg、(75.4±3.9)mm Hg,与治疗前的(165.1±9.3)mm Hg与(107.4±4.7)mm Hg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的血压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临床有效率分别为81.5%、96.4%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力天麻杜仲胶囊联合缬沙坦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推广应用。

二、缬沙坦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缬沙坦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论文提纲范文)

(1)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对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血压及心功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选择标准
    1.3 治疗方法
    1.4 观察指标与方法
    1.5 疗效判断标准[3]
    1.6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比较
    2.2 治疗前后血压比较
    2.3 治疗前后心功能比较
3 讨论

(2)沙库巴曲缬沙坦对比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网状荟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纳入标准
        1.1.1 对象
        1.1.2 干预措施
        1.1.3 观察终点
    1.2 排除标准
    1.3 文献检索
    1.4 数据的提取及质量评价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
    2.2 纳入研究的质量评价
    2.3 诊室坐位血压
    2.4 血压达标率
    2.5 发表偏倚
3 讨 论
本主题国内外已有的结论
本文特色与见解

(3)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治疗中用替米沙坦和缬沙坦的临床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2.2 血压变化
    2.3 药物不良反应
3 讨论

(4)中医外治法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文献研究及穴位贴敷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文献研究
    1 文献分析
        1.1 中医对高血压病的认识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对象
        1.3.1 文献检索方法
        1.3.2 纳入标准
        1.3.3 排除标准
        1.3.4 文献筛选
        1.3.5 数据提取
        1.4 研究方法
        1.4.1 统计分析
        1.4.1.1 文献基本信息
        1.4.1.2 文献来源及比例
        1.4.1.3 中医外治方法的分类及使用频次
        1.4.1.4 文献发表年限情况
    2 中医外治用药规律的分析
        2.1 目的
        2.2 方法
        2.3 结果
        2.3.1 频次统计
        2.3.2 功效分类
        2.4 讨论
        2.4.1 外治用药规律的分析
        2.4.2 安全性分析
    3 中医外治取穴规律的分析
        3.1 目的
        3.2 方法
        3.3 结果
        3.3.1 频率统计
        3.3.2 归经分类
        3.4 讨论
        3.4.1 外治取穴规律的分析
        3.4.2 安全性分析
    4 总结
        4.1 本次研究的意义
        4.2 研究结果分析
        4.3 研究中发现的问题
        4.4 中医外治法治疗高血压病的发展前景
临床研究
    1 研究资料
        1.1 病例选择标准
        1.1.1 诊断标准
        1.1.1.1 西医诊断标准
        1.1.1.2 中医诊断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病例来源
        2.2 分组方法
        2.3 干预方法
        2.4 观察指标
        2.4.1 基本记录项目
        2.4.2 疗效观察指标
        2.4.3 疗效评定标准
        2.4.4 统计方法
        2.4.5 临床资料分析
    3 研究结果
        3.1 两组患者治疗后降压疗效比较
        3.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证候总疗效情况比较
        3.3 中医单项症状疗效比较
        3.4 安全性检测
        3.5 不良反应分析
    4 讨论分析
        4.1 选穴机理分析
        4.2 组方机理分析
        4.3 结果讨论
        4.4 总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发表论文

(5)高血压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1 高血压流行及治疗现状
    1.1 高血压流行现状
    1.2 基层高血压用药现状
        1.2.1 社区高血压药物使用现状
        1.2.1. 1 总体用药:
        1.2.1. 2 单一用药:
        1.2.1. 3 联合用药:
        1.2.1. 4 复方制剂:
        1.2.2 不合理用药情况
        1.2.3 基层社区高血压用药相关事宜
    1.3 高血压等级医院药物治疗现状
2 高血压药物分类
    2.1 降压药物基因组学
        2.1.1 代谢酶基因的变异影响药物代谢
        2.1.2 靶点基因的变异影响药物疗效
    2.2 药物分类
        2.2.1 利尿剂
        2.2.2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抑制剂
        2.2.3钙通道阻滞剂
        2.2.4 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
        2.2.5 交感神经抑制剂
        2.2.6 直接血管扩张剂
        2.2.7 具有降压作用的其他药物
        2.2.7. 1 硝酸酯类[34]
        2.2.7. 2 ATP-敏感性钾通道开放剂
        2.2.7. 3 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
        2.2.7. 4 其他具有降压作用的药物
3 用药原则及规范
    3.1 利尿剂
        3.1.1 概述
        3.1.2 分类
        3.1.3 用药原则
        3.1.3. 1 主要适应人群:
        3.1.3. 2 临床用药注意事项:
        3.1.4 单药应用与联合治疗方案推荐
    3.2 钙通道阻滞剂
        3.2.1 概述
        3.2.2 CCB的分类
        3.2.2. 1 根据与血管和心脏的亲和力分类:
        3.2.2. 2 根据与钙通道亚型的亲和力分类:
        3.2.2. 3 根据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动力学特点分类:
        3.2.3 用药原则
        3.2.3. 1 适应证:
        3.2.3. 2 禁忌证:
        3.2.3. 3 临床用药注意事项
        3.2.4 单药应用与联合治疗方案推荐
    3.3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3.3.1 概述
        3.3.2 分类
        3.3.3 用药原则
        3.3.3. 1 适应证:
        3.3.3. 2 禁忌证
        3.3.3. 3 临床用药注意事项
        3.3.4 单药应用与联合治疗方案推荐
    3.4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3.4.1 概述
        3.4.2 分类
        3.4.3 用药原则
        3.4.3. 1 适应证:
        3.4.3. 2 禁忌证:
        3.4.3. 3 临床用药注意事项
        3.4.4 单药应用与联合治疗方案推荐
    3.5 β受体阻滞剂
        3.5.1 概述
        3.5.2 分类
        3.5.2. 1 根据受体选择性不同分类
        3.5.2. 2 根据药代动力学特征分类
        3.5.3 用药原则
        3.5.3. 1 适应证:
        3.5.3. 2 禁忌证:
        3.5.3. 3 临床用药注意事项
    3.6 α受体阻滞剂
        3.6.1 概述
        3.6.2 分类
        3.6.3 用药原则
        3.6.3. 1 适应证:
        3.6.3. 2 禁忌证
        3.6.3. 3 临床用药注意事项
        3.6.4 单药应用与联合治疗方案推荐
    3.7 固定复方制剂
        3.7.1 传统固定复方制剂
        3.7.1. 1 概述:
        3.7.1. 2 分类:
        3.7.1. 3 用药原则
        3.7.1. 4 单药应用与联合治疗方案推荐
        3.7.2 新型固定复方制剂
        3.7.2. 1 分类:
        3.7.2. 2 应用证据:
        3.7.2. 3 应用原则:
        3.7.2. 4 方案推荐
    3.8 中枢性降压药
        3.8.1 概述
        3.8.2 分类
        3.8.2. 1 根据作用中枢不同受体分类:
        3.8.2. 2 根据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动力学分类:
        3.8.3 用药原则
        3.8.3. 1 适应证
        3.8.3. 2 不良反应
        3.8.3. 3 注意事项和用法用量
        3.8.4 方案推荐
4 国产创新药物
    4.1 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片
        4.1.1 药理学
        4.1.2 创新点
        4.1.3 药物作用
        4.1.4 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4.1.5 规格和用法
    4.2 尼群洛尔片
        4.2.1 药理作用
        4.2.2 降压特点
        4.2.3 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4.2.4 药物规格
        4.2.5 尼群洛尔片应用推荐见表21。
    4.3 阿利沙坦酯
        4.3.1 临床药理学
        4.3.2 创新点
        4.3.3 临床效果
        4.3.4 安全性
        4.3.5 禁忌证
        4.3.6 药物相互作用
    4.4 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
        4.4.1药理学
        4.4.2适应证
        4.4.3 原创点
        4.4.4 开发背景
        4.4.5 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4.4.6 循证证据
        4.4.7 药物规格
    4.5 左旋氨氯地平
        4.5.1 药学部分
        4.5.2 药理作用及临床循证
        4.5.3 耐受性与安全性
        4.5.4 临床推荐
        4.5.5
    4.6 临床研究阶段的抗高血压新药
5 高血压特殊合并症的药物治疗原则
    5.1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
        5.1.1 概述
        5.1.2 降压药物选择
        5.1.2. 1 降压治疗的启动:
        5.1.2. 2 药物推荐:
        5.1.3 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5.2 高血压合并外周动脉粥样硬化
        5.2.1 概述
        5.2.2 降压药物选择
        5.2.3 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5.3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
        5.3.1 概述
        5.3.2 降压药物选择
        5.3.2. 1 降压治疗的启动:
        5.3.2. 2 目标管理:
        5.3.2. 3 药物推荐:
        5.3.3 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5.4 高血压合并心房颤动
        5.4.1 概述
        5.4.2 降压药物选择
        5.4.3 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5.5 高血压合并慢性肾脏病
        5.5.1 概述
        5.5.2 降压药物选择
        5.5.2. 1 降压药物选择原则:
        5.5.2. 2 指南推荐
        5.5.3 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5.6 高血压合并卒中
        5.6.1 概述
        5.6.2 降压药物选择
        5.6.2. 1 降压药物选择原则:
        5.6.2. 2 指南推荐:
        5.6.3 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5.7 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
        5.7.1 概述
        5.7.2 降压药物选择
        5.7.2. 1 药物选择原则:
        5.7.2. 2 指南推荐:
        5.7.2. 3 各类降压药物在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应用
        5.7.3 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5.7.3. 1 小剂量起始逐步递增:
        5.7.3. 2 β受体阻滞剂的使用:
        5.7.3. 3 RAAS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及醛固酮受体拮抗剂 (黄金三角) :
        5.7.3. 4 避免肾功能恶化:
        5.7.3. 5 监测血钾:
    5.8 高血压急症
        5.8.1 概述
        5.8.2 降压药物选择[403]
        5.8.3
        5.8.4 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6 常见特殊类型高血压的治疗原则和药物选择
    6.1 代谢相关性高血压
        6.1.1 概述
        6.1.2 降压药物选择
        6.1.2. 1 药物选择原则:
        6.1.2. 2 指南推荐:
        6.1.2. 3 降压药物选择流程:
        6.1.3 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6.1.3. 1 降压目标:
        6.1.3. 2 其他注意事项
    6.2 儿童青少年高血压
        6.2.1 流行现状和影响因素
        6.2.2 诊断和评估
        6.2.2. 1 血压测量方法:
        6.2.2. 2 诊断和评估:
        6.2.3 综合干预
        6.2.3. 1 非药物治疗:
        6.2.3. 2 药物治疗
        6.2.3. 3 其他治疗:
    6.3 妊娠相关性高血压
        6.3.1 概述
        6.3.2 降压药物选择
        6.3.2. 1 启动药物治疗和目标血压:
        6.3.2. 2 药物选择原则:
        6.3.2. 3 妊娠不同时期降压药物的选择和评估:
        6.3.2. 4 重度妊娠合并高血压:
        6.3.2. 5 联合用药:
        6.3.3 注意事项
        6.3.4 哺乳期降压药物的推荐
    6.4 拟育夫妇中男性高血压患者的药物治疗
        6.4.1 概述
        6.4.2 降压药物选择
        6.4.3 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6.5 老年高血压
        6.5.1 概述
        6.5.2 老年高血压患者病理生理特点[75, 482]
        6.5.3 老年高血压患者临床特点[75, 119, 120, 483]
        6.5.4 老年高血压患者降压治疗的获益
        6.5.5 药物选择
        6.5.6 降压目标值与达标流程
        6.5.7 老年高血压合并心脑血管病的降压策略[75, 482]
        6.5.8 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治疗
        6.5.9 药物使用注意事项[75, 482, 484, 488]
    6.6 肾上腺性高血压
        6.6.1 概述
        6.6.2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筛查中的药物选择及治疗
        6.6.2. 1 药物对ARR筛查的影响
        6.6.2. 2 筛查过程中降压药物的选择:
        6.6.2. 3 血钾等对ARR筛查的影响:
        6.6.2. 4 原醛药物治疗:
        6.6.3 嗜铬细胞瘤危象处理及术前准备用药
        6.6.3.1嗜铬细胞瘤危象处理:
        6.6.3. 2 术前准备:
        6.6.3. 3 预后:
        6.6.4 库欣综合征的非手术治疗适宜人群及药物选择
        6.6.4. 1 库欣综合征的治疗:
        6.6.4. 2 药物治疗:
    6.7 难治性高血压
        6.7.1 概述
        6.7.2 降压药物选择
        6.7.3 近年随着对高血压病因认识的深入和临床诊断技术的提高, 继发性高血压的检出比例已远远超出了我们的预想[520, 521]。
    6.8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相关性高血压
        6.8.1 概述
        6.8.2 降压药物选择
        6.8.3 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6.9 肾血管性高血压
        6.9.1 定义与病因
        6.9.2 诊断
        6.9.3 药物治疗
        6.9.4 其他治疗
    6.1 0 焦虑合并高血压
        6.1 0. 1 概述
        6.1 0. 2 焦虑与高血压的相互影响机制
        6.1 0. 3 焦虑合并高血压的识别与评价
        6.1 0. 4 焦虑合并高血压的药物选择
        6.1 0.4.1 焦虑相关性高血压:
        6.1 0.4.2 高血压合并焦虑:
7 基层高血压患者的国家基本药物应用原则
8 小结

(6)缬沙坦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疗效及安全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与疗效判定标准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2.2 SBP及DBP变化
    2.3 不良反应
3 讨论

(7)缬沙坦与氢氯噻嗪复方制剂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础资料:
    1.2 治疗方法
    1.3 疗效判定标准:
2 结果
3 讨论

(8)缬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治疗方法
    1.3 疗效标准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变化情况比较
    2.3 用药安全性观察
3 讨论

(9)奈必洛尔联合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一般资料
2方法
    2.1观察指标
    2.2统计学方法
3结果
    3.1 2组治疗有效率比较
    3.2 2组患者治疗前后收缩压、舒张压及静息心率变化情况比较
    3.3血压达标情况
    3.4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4讨论

(10)强力天麻杜仲胶囊联合缬沙坦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纳入病例标准
    1.3 排除病例标准
    1.4 治疗方法
    1.5 疗效评价标准[1]
    1.6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2组患者治疗前后降压效果对比
    2.2 2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
3 讨论

四、缬沙坦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论文参考文献)

  • [1]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对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血压及心功能的影响[J]. 吴德彬.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1(28)
  • [2]沙库巴曲缬沙坦对比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网状荟萃分析[J]. 孙宁玲,王鸿懿,喜杨. 中华高血压杂志, 2021(08)
  • [3]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治疗中用替米沙坦和缬沙坦的临床疗效分析[J]. 许达亮,高盛富. 中外医疗, 2019(26)
  • [4]中医外治法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文献研究及穴位贴敷临床疗效观察[D]. 李得钦.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8(01)
  • [5]高血压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J]. 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7(07)
  • [6]缬沙坦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疗效及安全性评价[J]. 周欣满. 中国药业, 2016(23)
  • [7]缬沙坦与氢氯噻嗪复方制剂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临床疗效观察[J]. 罗加惠,陈茜薇.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6(08)
  • [8]缬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分析[J]. 郭敏,杨龙彪. 中国现代医生, 2016(08)
  • [9]奈必洛尔联合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J]. 褚杰,马进财,李明. 中南药学, 2015(07)
  • [10]强力天麻杜仲胶囊联合缬沙坦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疗效观察[J]. 贺蓉. 当代医学, 2014(33)

标签:;  ;  ;  ;  ;  

缬沙坦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