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资源价值在水资源配置中的评价方法及应用

环境资源价值在水资源配置中的评价方法及应用

一、水资源配置中环境资源价值评估方法及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孟庆瑜,张思茵[1](2021)在《论水资源用途管制与市场配置的法律调适》文中指出水资源用途管制是政府基于水资源归国家所有和公共利益需要而干预市场的一项专门制度,我国两级水权市场上相关主体的行为均需要贯彻落实该制度要求。当前,水资源要素市场存在政府职能边界不清、水资源用途管制高成本低效率的管制失灵问题,以及初始水权配置中市场缺位、水权交易和水市场建设进程缓慢、水权市场运行基础薄弱等市场不足的问题。应对这些问题,需要从优化政府管制和健全市场机制两方面进行法律制度调适。具体措施包括:以公共利益需要为基准,明确政府管制的职能边界;通过构建水资源用途管制的沟通协调机制、适度放松机制、决策参与和监督机制,提升政府管制效能;构建和完善水资源确权登记制度、水权交易价格形成机制、水权交易利益补偿制度、水市场运行的支持保障体系,实现水资源用途管制与市场配置的协调、良性互动。

冯欣[2](2021)在《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利益相关者研究》文中认为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也是农业生产的必须要素。面对我国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和农业用水浪费严重的现状,农业水价改革势在必行。但农业用水提价与农民承载力间的矛盾,制约了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开展。因此,进行农业水价利益相关者研究,从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出发,建立健全农业水价合理分担机制,对于推动改革开展、优化水资源配置和破解水资源供需矛盾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利用加权Topsis法、Micthell评分法、模糊数学模型等研究方法,在分析我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特征和问题的基础上,评价了我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进展,识别了农业水价利益相关者,分析了其利益诉求和影响水价的机理,确定了主要利益相关者的农业水价分担份额及其分担水价,提出了农业水价合理分担机制。主要结论如下:(1)划分了我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阶段,阐明了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阶段性特征。将我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划分为初始、深入试点、全面推进和分类施策四个阶段,归纳了各阶段特性。分析了改革中制度变迁和机制形成的过程,任务分配和改革进展的空间特征,以及机制落实和节水增效的改革成效。总结了改革创新、多样化的做法和明显的分类特征。(2)构建了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全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进展评价。根据改革特征和文献研究,确定了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进展评价的指标体系;利用文献分析法和加权Topsis法,分别从指导政府决策和客观定量评价两个角度出发,对31省(区)改革进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各省改革进展评价得分在43.332-99.97分之间,呈现南方>北方,东部>西部>中部的区域特征。粮食主产区受改革任务重、难度大、承载力低等因素影响,改革进展普遍偏慢,需要建立改革激励和农业水价分担机制。(3)明确了农业水价利益相关者判定和评价方法,丰富了农业水价利益相关者研究理论。对农业水价利益相关者进行定义、识别和分类,分析了利益相关者在改革中的利益关系、诉求和影响农业水价的机理。利用专家咨询法进行利益相关者评价,得分在1.55-7.243,呈现农业用水供给方>农业用水使用方>支援保障方,政府>农户>社会。从利益评价和利益诉求出发,提出了利益相关者对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分担方式,明确了政府在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和政府、农户在农业水价分担中的主体地位。(4)提出了农业水价分担份额评估方法,明确了主要利益相关者的农业水价分担份额。农业水价分担份额的评估方法包含定性评估、定量评估、综合分析及修正4个部分: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对利益相关者进行定性的利益评价;利用C-D生产函数、单位效益和模糊数学模型等方法,从粮食安全、灌溉效益和生态价值3个角度出发,对主要利益相关者农业水价分担份额进行定量评估;对定性和定量研究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并从激励地方改革和扶持粮食主产区农户的目标出发进行修正,最终确定主要利益相关者的农业水价分担份额。研究结果显示,中央、地方政府和农户的农业水价分担份额分别在0.302-0.399,0.292-0.472和0.21-0.395;中央、地方和农户承担的农业水价分别在0.011-0.204元/m3,0.010-0.236元/m3,0.009-0.217元/m3;根据2018年粮食播种和灌溉情况,确定当年粮食灌溉共产生水费496.82亿元,其中中央政府172.1亿元,地方政府165.19亿元,农户159.54亿元。(5)建立了农业水价合理分担机制,提供了破解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困境的途径。在改革进展、利益相关者和农业水价分担份额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核心,四个服务”的农业水价合理分担机制,对于破解改革困境、推动改革开展具有重要意义。创新点:(1)提出了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对全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进展进行了评价;(2)提出了农业水价利益相关者判定和评价方法,丰富了农业水价利益相关者研究的理论;(3)提出了农业水价分担份额确定方法,确定了各省主要利益相关者的农业水价分担份额。

岳思羽[3](2020)在《水资源短缺地区河道生态基流的价值与时空变化研究 ——以渭河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对于非季节性河流,河道生态基流使河道中常年有水,保持河流的连续性和完整性,维持河流生态系统健康,是水资源管理的热点之一。在水资源短缺地区,河道生态基流保障的关键期为枯水期,这时河道生态基流保障与当地生产生活用水之间的矛盾比较尖锐。虽然人们逐步认识到了河道生态基流的重要性,但由于其价值比较难以定量化和货币化,导致河道生态基流在河流水资源分配中往往处于劣势地位,难以保障。科学、准确地建立河道生态基流价值的定量化方法,研究河道生态基流的价值与时空变化,可以发挥价值在协调河流水资源供需矛盾、优化水资源配置中的经济杠杆作用,为河道生态基流长效保障机制的建立提供理论支撑。河道生态基流价值指河道生态基流在防止河道出现断流或萎缩、维持河流生态系统健康与河流自然演变过程等方面发挥的作用。本文以水资源短缺地区的河道生态基流为研究对象,基于资源环境经济学理论和方法,通过明确河道生态基流的功能和价值构成,提出了河道生态基流价值的计算方法、基于河段尺度的河道生态基流价值时空变化的计算方法以及基于流域尺度的河道生态基流价值时空变化的计算方法,分别从河段尺度和流域尺度探究了河道生态基流价值的时空变化特征以及驱动力,并以渭河为例对所提出的理论方法进行了应用和验证。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界定了河道生态基流的功能与价值构成。借鉴河流功能的划分,河道生态基流价值由自然价值、生态环境价值和社会价值构成。其中,自然价值分为避免河道断流价值、水文循环价值、地质价值和输沙价值;生态环境价值分为维持河漫滩湿地生态系统价值、营养物质输移价值、水质净化价值和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价值:社会价值分为水产品生产价值、休闲娱乐价值和提高生活品质价值。一定量的河道生态基流可以同时支持多个分项价值。(2)提出了河道生态基流价值的计算方法。基于资源环境经济学的现有价值评估技术,确定了分项价值的量化方法和计算公式;在此基础上,依托河道生态基流各分项价值之间的关系,分别求出河道生态基流各类需水组成支持价值的最大值,再对独立的部分进行加和得到河道生态基流总价值。该方法可解决价值评估时的重复计算问题,尽量准确地实现河道生态基流价值的定量化计算。(3)构建了基于河段尺度的河道生态基流价值时空变化的计算方法。通过提出河道生态基流价值时空变化系数,表征降水量、河道流量、水质、人类用水量和支付能力等因素对河道生态基流价值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结合河道生态基流价值的计算方法,构建了基于河段尺度的河道生态基流价值时空变化的计算方法,用总价值和单方水价值表示河段尺度河道生态基流价值的时空变化。(4)建立了基于流域尺度的河道生态基流价值时空变化的计算方法。根据机会成本理论,水资源短缺地区的河道生态基流价值可用由于水量稀缺而对河流水资源的其他用途造成的最大损失来估算。通过引入考虑河道生态基流需求的流域水资源稀缺评价方法,对子流域的水资源稀缺性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结合机会成本法建立了基于流域尺度的河道生态基流价值时空变化的计算方法,用单方水价值表示流域尺度河道生态基流价值的时空变化。(5)应用实例研究。以渭河为例对所提出的理论方法进行实例分析和验证,选择渭河关中段作为河段尺度的研究范围,渭河流域作为流域尺度的研究范围。①2017年渭河关中段河道生态基流价值的极小值为45.35亿元。②1980—2017年非汛期(11月—次年6月)渭河不同河段河道生态基流总价值的年际变化值为2.99—4.24亿元,河道生态基流单方水价值的年际变化值为0.86—6.40元/m3;不同典型年渭河不同河段河道生态基流总价值的年内变化值为0.42—0.82亿元,河道生态基流单方水价值的年内变化值为0.94—14.34元/m3;降水量、河道流量、综合污染指数(水质)与河道生态基流价值均呈现极显着负相关关系,是河段尺度河道生态基流价值变化的主要驱动力。③建立了渭河河道生态基流价值的预测模型,模拟结果比较满意(R2=0.95)。④采用情景分析法得到渭河流域河道生态基流单方水价值的变化值为0.15—3.09元/m3,价值较高的区域集中在黄土高原地区和关中平原地区,以降水量为代表的气候因素与河道生态基流价值呈现显着的空间差异特征,土地利用强度与河道生态基流价值呈现显着的空间集聚特征,气候和土地利用因素是流域尺度河道生态基流价值变化的主要驱动力。⑤与同类研究成果对比,渭河实例计算结果基本合理,说明提出的理论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可为河道生态基流价值的定量化研究以及有限水资源的科学管理提供借鉴与参考。

万峥[4](2019)在《基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水权转换综合效益及生态影响评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10余年水权转换的实践及制度探索,成为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自然条件,以及国家提出的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刚性约束背景下,贯彻新时期治水思路、促进水利工程补短板和水利行业强监管的有效措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还存在一些不足和短板,因此,进行基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水权转换综合效益及生态影响评估研究,对于完善政策法规体系,建立健全生态评估体系机制,构建面向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水权转换调控策略等方面,均具有重要的意义。论文利用多种方法对水资源配置、利用进行深层次的研究,解决水资源的供给和需求矛盾突出等问题,引导水资源向高效益流转,促进水资源开源节流,并以内蒙古河套灌区沈乌灌域跨盟市水权转换为例,开展基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权转换综合效益及生态影响评估研究,主要取得了以下研究成果:(1)论文在分析借鉴国外相对成熟并经过实践验证的水市场管理、运用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水资源、水权及供给需求的实际国情,在理论层面对水权制度体系、水市场和水权转换的工作模式流程等进行了全面的剖析,研究提炼出了本国水市场的3级市场模式,探索和研究与中国水市场相匹配的水权交易管理运作模式、理论制度框架结构。(2)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作为要素层,确定农业节水效益、增产效益、工业供水效益、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替代效益、地下水埋深、水面面积变化率、草地和林地面积变化率、盐分排引比、土壤盐渍化率10个与要素层相匹配的指标层,考虑水资源系统的可变性及不稳定风险因素,构建了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水权转换综合效益评估模型。(3)选取内蒙古河套灌区盟市间水权转换实施区域沈乌灌域作为典型区域,采用了以调度控制指标为耗水指标、以分水系数反算水权相应耗水量、以分水系数反算水权相应耗水量、以分水系数折减初始水权为耗水指标、以初始水权为耗水指标计算五种方法,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计算河套灌区现状超用水量分别为3.79亿m3、3.56亿m3、6.63亿m3、5.96亿m3和2.65亿m3。依据计算结果分析确定河套灌区的规划压超水量,参考界定模型指标边界。运用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水权转换综合效益评估模型,构造模糊成对比较矩阵、整合不同专家意见、分解模糊成对比较矩阵,经过权重修正、逆模糊化、归一化、层次总排序及其一致性检验,得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权重分别为0.527、0.185和0.288。结合综合效益指标值,界定分析水权转换综合效益水平。(4)沈乌灌域实施盟市间水权转换2016年、2017年、2018年的经济效益指数分别为0.864、0.89和0.988;社会效益指数分别为0.669、0.927和1;生态环境效益分别为1、0.69和0.49,水权转换综合效益指数分别为0.878、0.816、0.807。结果显示,综合效益处于较高的范围,说明水权转换试点的综合效益较高,具有较好的实施前景。但受灌域内扩灌、管理水平不高等因素影响,生态环境效益逐年降低,导致综合效益指数逐年下降,亟待在下一步水权转换进程中,通过加强计划用水和定额管理,强化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环境效益,考虑最优的水权转换量和水权转换范围。(5)分析了区块链技术在水权水市场建设和交易过程中的拓展领域,对交易规定、流程、时间、方式等方面运用可行性和优势。基于水权转换理论的全面解析、综合效益评价模型的构建、内蒙古水权转换的实践经验及综合效益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通过政策法规体系的不断完善,规范水权指标的初始分配制度,强化水权管理体系建设与提升,积极培育、健全水市场等相应的调控策略,以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为保障条件,使得水权转换实践工作的综合效益最优化。

王国泰[5](2019)在《耦合水价因素的水资源配置模型研究 ——以荣昌区为例》文中认为随着社会水循环通量的增加,社会水循环通量的保障及相应的生态环境外部性问题开始凸显,成为当前水资源主要矛盾。而现有的社会水循环模拟对各行业内不同用水户社会水循环经济势驱动模拟不足。水价作为重要的经济驱动力在社会水循环中起到重要的调控作用。本文首先从水资源价值出发论述水价的形成机制及水价在社会水循环中调控机制。基于计量经济学方法构建经济优化动力的社会水循环社会动力机制数学化表述,提出水价模型与水资源配置模型耦合技术。以重庆市荣昌区为例,采用显示性偏好法,定量分析荣昌区用水需求-价格关系,建立荣昌区水资源配置模型与水价计算模型,最后耦合水价计算模型与水资源配置模型建立荣昌区社会水循环模拟方法,并计算基准年,规划年的水价,为水价改革政策实行及水权交易提供数据支撑。论文的主要结论包括以下几点。1、通过对研究区2012年—2015年用水数据,表明农业用水水价改革卓有成效,可见水价调控机制适用于该研究区。针对荣昌区出现水资源缺乏问题、工业用水浪费严重等问题,有必要对水价进行调整,控制用水量增长,实现地区可持续发展。2、采用C-D生产函数构建荣昌区水价计算模型,定量分析用水驱动因子对用水量影响的大小,结果表明,水价上升对生活、农业用水量均起到抑制作用,人口与收入增加对生活用水起到促进作用,降雨对农业用水起到抑制作用,其中城市生活用水量受人口的影响较大,农村生活用水受收入影响较大,农业用水受水价影响较大。3、通过基准年供需平衡验证模型模拟结果,结果表明水价模拟相关系数均在0.7以上,模拟结果良好。4、农业用水受降雨、径流及种植结构的影响,在年内存在先下降再上升再下降的趋势,在年际体现出枯水年水价较高,丰水年水价较低的现象,农业水价的制定需要综合考虑降雨、径流、种植结构及其他经济因素的影响。5、论文设置荣昌区经济正常发展下的正常及强化节水方案预测2020年、2025年、2030年经济发展水平及需水量。通过模型计算分析得到各行政区影子水价,其中强化节水方案城市生活用水水价在3.62元—5.91元之间、农村生活用水水价在3.17元—5.00元之间、农业用水水价在0.15元—0.37元之间。一般节水方案水价较低,其中城市生活用水水价在3.26元—5.26元、农村生活用水水价在2.94元—4.57元之间、农业用水水价在0.14元—0.32元之间,较高的水价可以促进用水户的节水意识。受经济发展的影响,用水户对水价上升的承受能力增强,不同规划水平年水价呈上升趋势,在水价制定时需要根据经济发展及地区水资源缺乏情况制定。6、论文以荣昌区用水数据为例,根据供需平衡关系计算不同水平年水价,水反映出供需平衡关系,通过分析生活用水水价与农业用水水价的差异可以反映出水权交易的可能性。

赵敏娟,刘霁瑶[6](2018)在《水资源多目标协同配置:全价值基础上的框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从资源的视角而言,水资源具有的社会、经济、生态属性中,社会属性和生态属性所提供的生态功能和服务多是外部性和非市场的,其价值在纯粹的市场驱动下难以充分实现。从资源管理视角而言,水资源多目标协同配置的实质是水资源多重属性功能和服务的均衡。因此,将具有外部性的社会、生态功能和服务与具有经济价值的功能和服务同时纳入配置框架,是实现多目标协同配置实践的关键问题。本文在回顾水资源配置和水资源非市场价值评估的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围绕我国现行水资源配置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水资源的全价值(市场价值和非市场价值)将其多属性功能和公众意愿纳入水资源多目标协同配置中,从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全价值评估和配置管理的绩效评价三个方面构建了水资源配置的多目标协同框架,最后提出相关的保障政策建议。

张伟[7](2016)在《区域水资源水量水质统筹优化配置及其对策研究 ——以徐州市为例》文中指出我国水情复杂,水资源问题由来己久,特别是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和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加大,水量和水质性缺水更加严峻,水污染严重、水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更加突出。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建立史上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建立并界定对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那么如何在“三条红线”水资源管理制度的约束下,在既保持人与水的自然和谐关系,又兼顾水资源贫富区域的社会公平与经济效益的条件下,解决水资源在地区间、用水主体间和各用水目标间的优化分配问题成为实现新时期经济发展目标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本文从水资源“量”与“质”统一的角度对水资源配置内涵进行扩展,提出水量水质统筹优化配置的概念,并以此为基础对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展开研究。(i)首先进行理论分析,对区域水量水质统筹优化配置的相关概念进行辨析,通过用水主体博弈论证水量与水质统筹分配的必要性与科学性,模型结果表明:基于水资源水量水质统筹优化配置的模式下,全流域的总均衡取水量与排污量将小于单纯依据水量进行配置下的总均衡取水量与排污量,从而从定性和定量两个角度论证水量与水质统筹分配的必要性与科学性;其次,为了最大限度的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提出了从水资源全生命周期视角构建区域水量水质统筹优化配置的优化模型,并验证该理论方法用于水量水质统筹优化配置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最后针对区域水量水质统筹优化配置模型的大系统、多目标、非线性等的特点,提出了改进的MOPSO求解算法,并通过与经典多目标算法的对比分析,从定性角度验证了该求解算法的优越性;(ii)在水资源水量水质供需系统构建与预测中首先以徐州市为例对区域进行子区划分和水功能分区、水源和用水部门分类,在此基础上对区域水资源供需系统进行分解。其次,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节水措施的实施以及水情所具有不确定性,在多情景模式下按不同节水方案、不同降水保证率、不同社会经济发展情景对徐州市各用水部门的需水量和各水源的可供水量进行预测,在此基础上进行现状水平年和规划水平年的一次供需平衡分析;最后对现状水平年的水质可利用量进行分析,并对规划水平年的水质可利用量进行预测,从而为水量水质统筹优化配置奠定理论和实证基础;(iii)构建区域水量水质统筹优化配置模型,依据水资源生命周期理论对区域水量水质统筹优化配置的目标进行识别,对水资源生命周期各阶段的目标函数及约束条件进行具体评价与量化,在形式上较完整地反映了区域水量水质统筹优化配置的原则与决策机制。最后针对本文提出的改进MOPSO求解算法,通过与经典多目标算法的对比分析,从定量角度验证了在区域水量水质统筹优化配置模型中该求解算法的优越性,并进行算法设计和流程分析;(iv)以江苏省徐州市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MOPSO算法在水资源配置中的应用步骤,并充分考虑水情、节水措施及社会经济发展情景等动态因素对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影响,运用优化模型对多情景模式下徐州市规划水平年的不同方案集进行了优化计算,得到了水量水质在各子区的分配关系,获得不同水平年下供需方案的水资源优化配置结果。最后通过对优化配置方案的供需平衡分析、目标分析和敏感度分析验证水量水质统筹优化配置模型和求解方法的有效性;(v)针对优化配置结果中水量水质供需严重不平衡现象和可能发生的水资源突发事件,提出了一般、应急对策建议和相应的保障措施。首先根据水量水质统筹优化配置结果提出相应的一般对策建议,在此基础上针对区域干旱、洪涝和水污染等水资源突发事件,分别设计水量和水质应急预案,以期做到水量和水质优化管理的事前控制,最大限度降低水量和水质供需缺口,提高水资源利用价值,也为政府部门制定应急预案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除此之外,为了保证区域水资源系统以最优的状态运转,从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两个层面,提出保障水资源优化配置目标实现的“硬件”和“软件”保障措施。

史恒通[8](2016)在《渭河流域粮食作物虚拟水贸易研究 ——基于非市场价值的视角》文中提出水资源管理问题既是中国政府及各管理部门长期关注的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和战略决策问题,也是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中国解决水资源约束趋紧、水环境污染严重和水生态系统退化问题的关键领域。粮食作物等水密集型产品的需求加剧为各区域解决水资源配置问题带来了难题。虚拟水贸易战略正是各区域为了解决这一难题,通过粮食作物等水密集型产品的贸易来实现水资源在空间上的配置问题。因此,虚拟水贸易战略是从资源禀赋和贸易自由化的视角解决流域水资源短缺的问题。水资源管理问题中另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纳入水资源的非市场价值,非市场价值是水资源生态补偿标准确定等政策制定的依据。将水资源的非市场价值研究纳入虚拟水贸易的研究框架之中是理论上对虚拟水贸易研究理论的补充和完善,也在实践中对区域虚拟水贸易政策的制定和完善具有借鉴和指导意义。流域作为农业生产的自然分区,其水资源管理政策势必与其粮食安全政策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本文首先根据作物生产水足迹理论和模型,结合陕西省渭河流域四种粮食作物的生产和消费数据,测算近几年来陕西省渭河流域的虚拟水贸易足迹及其市场价值。其次,以流域的居民为研究基本单元,以居民对流域水资源的生态系统服务支付意愿为研究对象,在归纳陕西省渭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属性的基础上,遵循随机效用理论,采用资源环境价值评估中的选择实验法和相应的计量经济模型,以及陕西省渭河流域的实地居民调研数据,对流域水资源的非市场价值进行评估,并检验和识别流域居民对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偏好的异质性。在此基础上,构建虚拟水贸易足迹非市场价值影响因素分析框架,并结合已有数据进行实证分析,从而对虚拟水贸易足迹非市场价值的研究框架进行了补充和完善。最后,本文分别从虚拟水贸易战略视角下的水资源管理和水资源定价两个角度对纳入非市场价值的流域虚拟水贸易研究进行了方案响应的分析,旨在为流域水资源管理政策和粮食安全政策的制定和完善提供可靠依据。按照“虚拟水贸易足迹测算→水资源非市场价值评估→虚拟水贸易足迹非市场价值影响因素分析→虚拟水贸易足迹非市场价值响应方案”的研究逻辑框架,本文对主要研究内容做如下安排:第一部分是研究导论,为文章的第一章。围绕虚拟水贸易概念的特征和应用以及水资源的多重生态功能属性,阐明文章的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在国内外虚拟水贸易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研究文献回顾和评价的基础上,深入说明研究纳入非市场价值的粮食作物虚拟水贸易是水资源管理政策评价的基础和重要领域。然后根据本文的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构思文章整体的研究技术线路、选择恰当的研究方法、确定应有的研究内容,并归纳和提炼本文的研究创新之处。第二部分为纳入非市场价值的流域粮食作物虚拟水贸易理论分析,包括本文的第二章和第三章。第二章首先对相关的几个重要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进行了界定,为后文的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奠定了基础。然后从福利变动的测量、支付意愿、选择实验法、古典贸易理论和新古典贸易理论几个方面对本文所涉及的理论基础知识进行了梳理,为第三章的理论框架的构建做好了铺垫。针对本文的研究,第三章阐述了基于比较优势理论、资源流动理论和资源替代理论的虚拟水贸易模型理论,并介绍了虚拟水贸易足迹的测算方法。在此基础上,将理论和模型相结合构建了纳入非市场价值的流域粮食作物虚拟水贸易研究的理论模型,并提出了相应的研究假设。第三部分为纳入非市场价值的流域粮食作物虚拟水贸易实证检验和方案响应,涵盖本文的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和第七章。第四章以陕西省渭河流域为例,利用2010-2014年间四种粮食作物的生产和消费数据,对流域粮食作物的贸易情况加以分析,测算了流域粮食作物的虚拟水贸易足迹,并结合流域农业用水价格计算了流域粮食作物的虚拟水贸易足迹市场价值;第五章运用选择实验法(choiceexperiment),以渭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改善为例,展开流域水资源生态系统服务非市场价值评估,并结合mixedlogit模型和潜类别模型从效用和支付意愿的视角揭示了公众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偏好异质性;第六章首先基于对陕西省渭河流域居民的微观调查数据,采用条件价值评估法测算居民对渭河流域水资源生态系统服务的支付意愿,并进一步运用有序probit模型实证分析其支付意愿的影响因素。然后在理论上分析流域虚拟水贸易足迹影响因素的基础上,运用因子分析的方法寻求陕西省渭河流域虚拟水贸易足迹的主要影响因素;第七章在前面几个章节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分别从虚拟水贸易战略视角下流域水资源的管理和水资源定价两个方面对纳入非市场价值的流域粮食作物虚拟水贸易研究做出了响应方案构建。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粮食作物虚拟水贸易足迹实证分析部分主要得出以下结论:四种粮食作物中,稻谷和大豆消费量的增加主要来自于流域外进口,市场依赖程度较高,而小麦和玉米消费量的增加主要来自于流域内生产,市场依赖程度较低;2010-2014年陕西省渭河流域粮食作物虚拟水贸易一直处于净输入状态,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流域水资源短缺的压力。5年间四种粮食作物平均贸易水足迹为2.04亿m3;每种粮食作物的虚拟水贸易足迹值呈现较大的差异。稻谷和大豆的虚拟水贸易足迹值较大,而小麦和玉米的虚拟水贸易足迹值较小;5年间陕西省渭河流域四种粮食作物平均虚拟水贸易足迹市场价值为1.29亿元。(2)流域水资源价值评估的实证分析部分主要得出以下结论:一是渭河流域居民对其生态系统服务具有较强的偏好和偏好异质性。选择实验模型估计结果表明,城市和农村居民对渭河流域水资源生态系统服务非市场价值具有一定认知,且期待相应的水资源生态系统服务得到一定的改善。从Mixed logit模型的隐含价格测算结果可以看出,居民对水质(以级别为单位)和水量(以百分比为单位)等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具有较高的支付意愿,对水土保持强度(以级别为单位)和生态旅游条件改善(以百分比为单位)等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具有较低的支付意愿。从潜类别模型的研究结果可以看出,偏好的异质性主要体现在消费者针对同一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支付意愿大小的差异。二是陕西省渭河水资源流域生态系统服务整体上给公众带来了巨大的效用。通过测算补偿剩余,陕西省渭河流域平均每年每户居民愿意为渭河流域水资源生态系统服务的改善支付414.84元。非市场价值的估算结果表明,2012年陕西省渭河流域水资源生态系统服务的非市场价值为66.15亿元。5年间陕西省渭河流域四种粮食作物平均虚拟水贸易足迹非市场价值为1.92亿元。(3)虚拟水贸易足迹非市场价值影响因素实证分析部分主要得出以下结论:一是,居民对流域水资源生态系统服务的支付意愿主要受受访者个体特征、家庭特征、生活环境以及环境认知等方面的影响,其中居民社会地位和居民环境认知程度对其支付意愿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受访者年龄和是否为农村居民对其支付意愿具有显着的负向影响,男性受访者与女性受访者相比具有显着更高的支付意愿,而居民家庭收入状况对其支付意愿影响不显着。二是,在陕西省渭河流域虚拟水贸易足迹的影响因素中,起主导作用的是社会因素和经济因素,自然因素对西省渭河流域虚拟水贸易足迹的影响相对较弱。本文在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提出了陕西省渭河流域虚拟水贸易和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对策建议,主要包括完善流域水资源非市场价值评估机制;从公众参与视角引导居民参与流域水资源管理;编制流域虚拟水贸易战略规划;完善流域水资源配置政策等。

张一鸣[9](2015)在《中国水资源利用法律制度研究》文中指出水资源利用在全世界都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我国被联合国列为全球贫水国家之一,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制约因素。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水资源短缺问题的解决之道似乎愈发明显,既在水资源配置中引入市场机制,培育水市场。然而水资源能否像一般财产一样在资源配置中引入起决定性作用的市场机制还尚需验证。本文以水资源双重属性作为逻辑起点,通过对我国水资源利用法律制度历史发展脉络的梳理,发现水资源管利用管理体制构架缺陷与水资源产权法律制度的缺失是我国水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并得出我国应该在充分发扬与继承自身优势与传统的基础上,通过对水资源利用国际经验的借鉴,以水资源利用管理体制改革为基础,构建以水权制度为核心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水资源利用法律制度。第一章,水资源属性的分析。正确认识水资源的属性是构建水资源利用法律制度的前提和基础。水资源资源属性与财产属性的共生,导致水资源既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基础又是受人支配的物。水资源的财产属性推动了水资源财产权利体系的构建,对应着人类的财产利益;而资源属性则化身为水资源财产权利必须承担的“社会义务”,对应着人类的生存利益。在水资源利用过程中必须兼顾资源属性与财产属性,水资源相关立法应更多地关注分配的公平与利用的可持续性,“利用与保护兼顾”是水资源利用法律制度的根本原则。第二章与第三章,我国水资源利用法律制度的梳理与启示。这一部分对建国以来水资源利用法律制度发展近路、取得的成就及不足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在对制度生成过程进行梳理的基础上,笔者对我国水资源利用法律制度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改革水资源利用管理体制,提升水资源管理效果、平衡行政管制与市场配置两种力量,理顺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构建水资源财产权制度,既水权制度,将财产权作为水资源利用市场配置的特殊工具。第四章,对水资源利用国际经验的借鉴。几乎所有的国家都在不同程度上面临着水资源危机,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各国都在努力寻求解决办法。文章选取了美国、澳大利亚、欧盟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国家及组织,对其水文状况、水资源利用管理体制、水资源利用法律制度及水市场建设等情况进行考察,发现水资源利用法律制度构建的一些共性特征:水资源利用管理制度的公法色彩日益浓厚,国家公权力对水资源配置的干预力度逐渐加大;水资源管理逐渐从分散管理走向综合管理,从区域管理走向流域管理;水权制度是水资源管理的核心,市场是水资源有效配置的一种选择。第五章,我国水资源利用法律制度模式选择。水资源公有制、中央集权式管理与科层模式的治水传统及宏观调控下的市场经济是我国水资源利用管理的体制优势。水资源利用管理应该在发扬优势的基础上,延续传统水资源管理中优秀因素,借鉴适合我国国情的先进国际经验,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水资源利用管理模式。该模式的核心一是构建统一协调的水资源利用管理体制,理顺流域管理与区域管理的关系,实现涉水部门的协调合作,因为科学合理的水资源管理体制不仅可以大大提高水资源利用的效率,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水资源利用法制不健全而产生的不足。二是在水资源利用中引入市场配置机制,重构水权制度,拟制一项有独立物权性质,能够在市场中自由交易的水资源使用权,为水资源的市场配置创造基础条件。第六章,我国水资源利用管理体制的改革。水资源利用管理体制主要是规定中央、地方、流域机构在各自方面的管理范围、权限职责、利益及其相互关系的准则。水资源管理体制的设置直接影响到水资源管理的效率和效能,关系到水资源利用的未来发展形态和方向。我国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主要分为中央、地方、流域三个层面,核心思想是实现我国法律规定的“流域管理与区域管理相结合”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在中央层面,构建涉水领域部门管理的协作机制、自然资源综合管理协调机制来实现水资源的综合管理。并确定水资源国家所有权的代表人,避免政府既管水又用水,既做运动员又做裁判员,一个可行的思路是成立一个与水行政管理部门相对分离的部门作为国家水资源所有权的代表,把水管理与提供水服务方面的职能分别交给不同的实体,降低利益冲突;在地方层面,地方政府负责水资源管理具体职能,深化水务体制改革与地方政府水资源管理考核体制;在流域层面,加强流域机构的法律地位,使其成为具有独立地位的综合性流域管理机构,并通过建立流域管理委员会、流域保护管理局与流域咨询协调委员会,形成决策、执行、协调三层管理的组织框架,为实现流域综合管理的目标打下良好的体制基础。第七章,具有中国特色的水权制度构造。我国水资源利用法律制度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几近完善,唯独水权制度的供给十分稀缺,我国水资源利用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文件都没有真正意义上对水权制度进行创设。然而,水权制度又是现代水资源利用管理的基础性制度,尤其是对水资源的市场配置机制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今后一段时间内水资源利用法律制度的建设应该是:以水权制度建设为基础,构建高效合理的水资源利用市场配置制度。水权包括水资源所有权与水资源使用权。水资源公有制的前提决定了水资源所有权无法直接进入市场交易,在水资源所有权国家所有的前提下,拟制一项具有独立物权属性的水资源使用权则是我国水权制度构建的核心。具体做法是将水资源所有权的部分权能转移给水资源使用权,使其成为一项活跃的、能够在市场中独立自由流转权利。同时,在水资源使用权拟制时注入水资源管理的目标,通过权利权能、运行范围、使用时间、水量份额等要素将其锁定,并设置权利运行的规则与形式,在实现水资源高效配置的同时,实现水资源的管理与保护。然而,并不是所有的水资源上都可以设置水资源使用权。通过对用水目的、产权界定成本高低等因素的考察,将水资源的供给分为“双轨制”,公共物品特性较强的用水由国家保留其所有权权能,这类用水上界定财产权的成本高昂,且公共物品在任何社会都是由政府提供比较妥当。

曹英志[10](2014)在《海域资源配置方法研究》文中认为海域资源配置是海域资源与使用对象之间配置的过程。我国海域资源配置的直接目标是针对特定海域,运用配置方法,找到“适宜”的用海者。我国海域资源配置的最终目标在于既要实现海域资源的保值增值,还要最大程度地实现国家作为海域资源唯一主体的综合收益权,如国防安全、公益事业、环境保护等政治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以实现海域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可持续利用。海域资源作为国家基础性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经济资源,稀缺性十分突出。当前我国海域使用管理工作中客观存在着行业用海矛盾突出、围填海用海过快过热、海域空间资源粗放利用、岸线资源利用水平低下、海域招拍挂中往往竞价高者取得海域使用权以及海域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等现象。这些现象实际上反映的是我国海域资源配置存在的一些问题,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我国海域配置法律制度不健全、海域使用金对海域资源配置的引导和调节作用有限以及海域资源市场化配置进程缓慢等。我国海域资源配置目前主要是行政配置和市场配置,在行政配置中,一些政府部门往往过于注重经济效益,甚至忽视环境以至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攫取“政绩”,在市场配置中,通常以竞价高者取得海域使用权,海域资源配置的结果与经济效益收益直接挂钩,海域资源的社会、资源环境等综合价值实际上未得到充分体现。当前,国家对资源开发提出了更高要求,对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了重新定位,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地位由“基础性”作用上升为“决定性”作用,客观上要求海域资源配置既要从国家整体利益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出发,又要严格管理海域资源配置一级市场,加快流转海域资源配置二级市场。但是我国海域资源配置现状与国家的要求和海域使用管理实践的需求有距离,已经无法满足人民群众对优美安全海洋生态环境的需求、沿海区域发展对防灾减灾的需求以及广大基层用海者对维护自身权益的需求。因此,迫切需要开展海域资源配置方法研究,对我国现行海域资源配置做进一步细化、调整和改进,使得海域资源配置结果更加合理,遴选出的海域使用权人更加“适宜”,更能体现海域资源的综合价值,进而为我国海域使用管理工作提供技术和决策支撑。本文首先对研究基本背景和国内外现状进行了论述,对海域资源配置的基础理论进行了探讨,并回顾分析了我国海域资源配置的发展历程,基于数据统计和实地调研分析了我国当前海域资源配置中存在的问题,然后从法律层面和区划、规划、政策、理论层面研究了我国海域资源配置方法的基本依据,最后从海域资源配置的评价体系和配置流程两个方面研究了海域资源配置方法,并提出了我国海域资源配置的具体建议。本文从内容框架上可以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第0章、第1章、第2章、第3章)分析了论文的基本背景、基础理论和突出问题;第二部分(第4章、第5章)研究了我国海域资源配置方法的基本依据,包括法律依据和区划、规划、政策、理论依据两个方面;第三部分(第6章、第7章)是本文的核心部分,重点研究了我国海域资源配置的方法和具体措施;第四部分(第8章)是本文的总结。具体框架如下:引言和绪论部分(第0章、第1章)对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研究思路、关键问题、技术路线、研究方法、论文创新以及研究的必要性可行性、国内外研究现状等内容进行了阐述。第2章论述了海域资源配置的基础理论。海域资源配置有科学的内涵;方式有市场配置和行政配置;主体是国家、单位和个人;客体是以海域和滩涂为依托的海域资源;直接目标是找适宜的海域使用权人;根本目标是促进海域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可持续利用,发挥海域资源综合效益最大化;实质是海域资源在沿海地区乃至全社会的利益分配关系。第3章分析了我国海域资源配置的发展历程和现状。我国海域资源配置经历了萌芽、起步、确立、发展等四个阶段,且每个阶段有不同特点。当前,我国海域资源配置客观上存在着海域资源配置立法不完善、海域使用金对海域资源配置的引导和调节作用未充分发挥、海域资源市场化配置进程滞后等主要问题。本章对2002年—2012年的辽宁、山东等11个沿海省(直辖市、自治区)海域使用统计数据进行了比对和分析,在对《海域使用管理法》实施10周年来,11个沿海省(直辖市、自治区)和大连、青岛、宁波和厦门等4个计划单列市以及北海、南海和东海等3个分局,共计18个海洋行政主管部门海域使用管理工作情况调研的基础上,全面剖析、总结了10年来我国海域资源配置中存在的问题。回顾历史、厘清现状,以便更好的研究海域资源配置方法。第4章研究了我国海域资源配置方法的法律依据。当前,我国以《海域使用管理法》、《海洋环境保护法》和《物权法》等3个法律为主干,以国务院、相关部委、国家海洋局和沿海省(直辖市、自治区)关于海域使用管理、海洋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为组成部分的海域资源配置法律体系初步形成,其主要内容涉及海域资源产权制度、海域有偿使用制度、海域资源市场交易制度、海域使用论证制度、海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等方面。研究海域资源配置方法,必须以我国现行海域资源配置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为法律依据。第5章分析了我国海域资源配置方法的区划、规划、政策和理论依据。海洋功能区划是我国海域资源配置的科学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等国家发展规划、指导方针和政策,以及包含着可持续发展、产业结构、产权等内容的海洋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产权经济学、生态经济学等经济学理论,也为海域资源配置方法的研究提供了科学的政策和理论依据。第6章研究了我国海域资源配置方法。首先分析了本文所构设的海域资源配置方法与现行海域资源配置现状的关系,该方法定位于对现行海域资源配置的细化和调整、改进。我国海域资源配置方法,包括1个评价体系和1个配置流程。其中,评价体系包括4个环节,分别为评价指标选取——指标权重确定——评价分析——评价决策,其中最核心的是选取评价指标和确定指标权重这两个环节,本文选取了若干一级和二级评价指标,体现了海域资源价值的多重性,为海域资源配置直接目标的实现提供了科学有效的方法;配置流程包括5个环节,分别为配置依据——配置启动——配置论证和配置环评——配置评价——配置结果,配置流程具有可操作性。第7章提出了我国海域资源配置的具体建议。解决我国海域资源配置中存在的问题,除了依靠我国海域资源配置方法外,还需要大胆创设机制、体制,并做一些制度上的安排。我国海域资源配置在坚持行政配置和市场配置并用的同时,需开展配置方式转变,大力推行市场化配置海域资源。此外,还需要从完善立法、健全制度(建立海域使用收储制度、创新海域使用权出让机制、建立海域“招拍挂”出让年度投放计划)、建立全国或区域性海域资源交易服务平台、扩大融资范围以及完善辅助决策机制(区域海洋综合管理体制、涉海行业协调管理机制、海洋部门内部配合机制)等方面全面推动海域资源配置。本文最后阐述了基本结论、不足及展望。本文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创新性探索:(一)丰富了海域资源配置的理论体系。目前,关于“海域资源配置”的概念学术界并没有做出回答。本文结合海域资源的功能属性、资源配置的本质属性和我国海域使用管理的基本现状,对“海域资源配置”以及我国海域资源配置的概念和特性进行了详细阐述,并细分了海域资源配置的两个状态、两个时间阶段。同时,本文分析了海域资源配置的方式、主体、客体、直接目标、最终目标、实质等基本理论。紧密结合现有的资源市场交易、海域有偿使用、海域使用论证和海洋环境影响评价等制度,分析论述了海域资源配置的一级、二级和中间市场,海域资源配置经济杠杆调节以及海域资源配置与资源使用、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结合现行海域使用管理现行法律法规,提出了较为完善的我国海域资源配置法律框架体系,使我国海域资源配置的理论体系更丰富。(二)将海域使用管理中的表面现象上升到海域资源配置的理论问题,并紧扣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新定位,将其纳入海域资源配置评价体系中,提出了解决问题的配置方法和具体举措,如实行海域“招拍挂”出让年度投放计划制度、建立全国或者区域性的海域资源交易服务平台等,这些方法和措施是对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新趋势和新要求的有力呼应,同时以解决我国海域资源配置中存在的问题为视角,也将促进和推动海域使用管理工作。(三)本文针对我国海域资源配置中存在的问题和海域使用管理的工作实践,构设了海域资源配置方法,包括1个评价体系和1个配置流程。在评价体系方面,构设了评价指标选取——指标权重确定——评价分析——评价决策等4个环节,其中在评价指标体系上选取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资源环境效益和其他效益等4个一级指标和24个二级指标,在社会指标中增加了就业水平指标、景观功能影响程度指标、公共服务程度等指标,在经济效益中增加了单位岸线产值、纳税水平等指标,在其他效益中增加了贷款偿还能力等指标,既充分考虑了海域资源的公共性、用海群体的广泛性,又充分尊重海域使用管理现状,同时兼顾国家和社会对海域环境、海域资源保护等方面的客观需求,有利于实现海洋资源的综合价值;在配置流程方面,构设了配置依据——配置启动——配置论证和配置环评——配置评价——配置结果等5个环节,其中在海域使用论证和海洋环境影响评价程序之后增加了海域资源配置评价流程,使得配置的依据更加充分、配置的结果更加合理,特定海域的海域使用权人“适宜”的标准更科学。该方法对现行海域资源配置做了细化、调整和改进,是现行海域资源配置的有益补充。总之,随着十八届三中全会上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要起“决定性”作用的提出,海域资源配置问题无疑成为当前海域使用管理工作研究的热点、重点。海域资源配置是集宏观和微观经济理论于一身,集海域使用管理、环境管理、资源管理为一体的研究课题,需要从生产关系、行政管理机构、管理机制、法律制度、管理职能调整、思想观念等方面综合考量。客观上说,本文关于海域资源配置方法的研究还仅是探索或初步研究,阐述的诸多理论、观点还需在海域使用管理工作实践中不断去补充和完善,一些措施、建议尚需在海域使用管理工作实践中逐渐去实证和健全。

二、水资源配置中环境资源价值评估方法及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水资源配置中环境资源价值评估方法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论水资源用途管制与市场配置的法律调适(论文提纲范文)

一、水资源用途管制的理论证成
    (一)水资源用途管制的正当性基础
    (二)水资源用途管制的制度样态
二、水资源用途管制与市场配置的结构性困境
    (一)水资源用途管制中“强政府”模式下的管制失灵问题
        1.多重角色下的政府职能边界不清
        2.水资源用途管制的高成本、低效率
    (二)水资源用途管制“弱市场”模式下的市场配置不充分问题
        1.初始水权配置中市场缺位
        2.水权交易和水市场建设进程缓慢
        3.水权交易市场运行基础薄弱
三、水资源用途之政府管制的优化路径
    (一)以公共利益需要为基准,明确政府管制的职能边界
    (二)健全制度机制,提升政府管制效能
四、水资源配置之市场促进的制度体系完善
    (一)完善水资源确权登记制度
    (二)推进水权交易价格的市场化形成机制
    (三)建立水权交易利益补偿制度
    (四)构建水市场运行的支持保障体系
五、结语

(2)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利益相关者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及目的
    1.2 研究进展
        1.2.1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
        1.2.2 农业水价分担
        1.2.3 农业水价补贴(补偿)
        1.2.4 农业水价利益相关者
        1.2.5 农业水价和灌溉价值计算
        1.2.6 研究评述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4 创新点
第二章 理论基础
    2.1 名词解释
        2.1.1 农业水价
        2.1.2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
        2.1.3 农业水价合理分担
        2.1.4 农业水价利益相关者
        2.1.5 农业水价与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关系辨析
    2.2 理论基础
        2.2.1 准公共物品理论
        2.2.2 利益相关者理论
        2.2.3 社会分工理论
        2.2.4 效用价值论
第三章 我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进程研究
    3.1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历程和制度变迁
        3.1.1 我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历程
        3.1.2 我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制度变迁
    3.2 改革任务和进度分析
        3.2.1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任务
        3.2.2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施进度
        3.2.3 与2019 年相比2020 年改革进程变化趋势
    3.3 主要任务完成情况
        3.3.1 农业执行水价对运营维护成本弥补情况
        3.3.2 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资金落实情况
        3.3.3 供水计量、定额管理和管护机制配套情况
    3.4 改革成效
        3.4.1 节水成效显着
        3.4.2 灌溉和生产效率提升
    3.5 改革特点及存在问题
        3.5.1 改革特征
        3.5.2 存在问题
    3.6 小结
第四章 全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进展评价研究
    4.1 指标识别
        4.1.1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评价特点
        4.1.2 指标选择原则
        4.1.3 指标确定依据和初步识别
    4.2 指标体系构建
        4.2.1 指标体系
        4.2.2 权重确定
    4.3 以指导政府决策为目标的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进展评价
        4.3.1 指标评价标准
        4.3.2 模型构建
        4.3.3 全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进展政策性评价结果
        4.3.4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进展政策性评价区域差异
    4.4 基于加权Topsis的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进展定量评价
        4.4.1 模型介绍
        4.4.2 基于加权Topsis的改革进展评价结果
        4.4.3 基于加权Topsis的改革进展评价区域性差异
    4.5 两种评价方式下结果的差异及综合结果
        4.5.1 两种评价结果差异
        4.5.2 综合考虑两种方法的综合评价结果
        4.5.3 综合评价结果的区域性差异
    4.6 小结
第五章 农业水价利益相关者研究
    5.1 农业水价利益相关者定义与识别
        5.1.1 农业水价利益相关者识别
        5.1.2 Mitchell评分法
        5.1.3 基于Mitchell评分法的利益相关者确定
        5.1.4 农业水价利益相关者分类
    5.2 农业水价利益相关者利益关系和利益诉求分析
        5.2.1 利益关系
        5.2.2 利益诉求
        5.2.3 利益相关者影响农业水价的机理
    5.3 农业水价利益相关者专家评价
        5.3.1 指标体系
        5.3.2 专家评分结果处理方法
        5.3.3 农业水价利益相关者专家评价结果
        5.3.4 科研学者与实践工作者评价结果的差异
    5.4 利益相关者对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任务的合理分担
        5.4.1 分担主体识别
        5.4.2 利益相关者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分担责任
        5.4.3 政府部门的分担方式
        5.4.4 用水农户及相关组织的分担方式
        5.4.5 社会机构的分担方式
    5.5 小结
第六章 基于定量方法的农业水价分担份额研究
    6.1 基于灌溉效益的农户粮食作物农业水价分担份额研究
        6.1.1 基于模糊数学模型的农业灌溉水资源价值
        6.1.2 粮食作物单位水产出与农业单位水产出的关系
        6.1.3 基于C-D生产函数的灌溉效益分摊系数
        6.1.4 基于灌溉效益的农户水价分担份额计算
    6.2 政府内部粮食作物农业水价分担份额研究
        6.2.1 评价体系构建
        6.2.2 基于粮食安全的农业水价分担份额评估
        6.2.3 基于水资源灌溉效益的政府农业水价分担份额计算
        6.2.4 基于生态价值的政府农业水价分担份额计算
        6.2.5 地方及中央政府粮食作物农业水价分担份额计算
    6.3 基于定量方法的粮食作物农业水价分担研究
        6.3.1 基于定量评价的农业水价分担份额
        6.3.2 基于运行维护成本各方分担的农业水价
        6.3.3 计算结果的合理性及局限性分析
    6.4 小结
第七章 农业水价合理分担份额确定和机制建设研究
    7.1 基于“定性+定量”综合评估的粮食作物农业水价分担研究
        7.1.1 “定性+定量”综合评估的农业水价分担份额计算
        7.1.2 基于运行维护成本各方承担的农业水价
        7.1.3 农户分担的水价与当前执行水价之间的关系
        7.1.4 基于“定量+定性”综合评估的各方水费承担额度
        7.1.5 综合评价结果的区域性特征
    7.2 基于激励和扶持机制的农业水价合理分担份额修正
        7.2.1 标准确定
        7.2.2 修正后的农业水价分担份额
        7.2.3 修正后各方承担的农业水价
        7.2.4 修正后粮食灌溉水费分担情况
        7.2.5 修正后分担结果的区域性特征
    7.3 农业水价合理分担机制
        7.3.1 合理定价机制
        7.3.2 政策倾斜机制
        7.3.3 农户参与机制
        7.3.4 社会参与机制
        7.3.5 保障机制
    7.4 小结
第八章 结论
    8.1 主要结论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3)水资源短缺地区河道生态基流的价值与时空变化研究 ——以渭河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河道生态基流的研究现状
        1.2.2 河道生态基流价值的研究现状
        1.2.3 河道生态基流价值时空变化的研究现状
        1.2.4 存在的主要问题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 河道生态基流的功能与价值构成研究
    2.1 河道生态基流的概念与内涵
        2.1.1 国内外对河道生态基流概念与内涵的界定
        2.1.2 本文对河道生态基流概念的界定
    2.2 河道生态基流的功能
        2.2.1 河道生态基流的功能分析
        2.2.2 枯水期与非枯水期河道生态基流的功能辨析
        2.2.3 河道生态基流功能之间的关系
    2.3 河道生态基流的价值构成
        2.3.1 本文对河道生态基流价值概念的界定
        2.3.2 经典价值论对河道生态基流价值的分析
        2.3.3 河道生态基流价值的特点
        2.3.4 河道生态基流的价值构成分析
    2.4 河道生态基流价值的研究尺度
        2.4.1 时间尺度
        2.4.2 空间尺度
        2.4.3 本文研究尺度的选择
    2.5 本章小结
3 研究区概况与基础数据
    3.1 研究范围
    3.2 渭河关中段基础数据(河段尺度)
        3.2.1 河段概化
        3.2.2 河道生态基流盈亏分析
        3.2.3 降水量时空变化分析
        3.2.4 经济社会状况
        3.2.5 水资源开发利用
    3.3 渭河流域基础数据(流域尺度)
        3.3.1 地形地貌
        3.3.2 土地利用
        3.3.3 土壤
    3.4 本章小结
4 水资源短缺地区河道生态基流价值的研究
    4.1 河道生态基流价值的定量化评估技术体系
        4.1.1 资源环境经济学的定量化评估技术
        4.1.2 河道生态基流分项价值的评估技术
        4.1.3 河道生态基流总价值的评估框架
    4.2 河道生态基流价值的计算方法
        4.2.1 河道生态基流分项价值的计算方法
        4.2.2 河道生态基流总价值的计算方法
    4.3 渭河关中段河道生态基流价值的实证研究
        4.3.1 河道生态基流分项价值
        4.3.2 河道生态基流总价值
        4.3.3 结果合理性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基于河段尺度的河道生态基流价值时空变化研究
    5.1 基于河段尺度的河道生态基流价值时空变化的计算方法
        5.1.1 研究框架
        5.1.2 河道生态基流价值的驱动因子
        5.1.3 河道生态基流价值时空变化系数
        5.1.4 河段尺度价值时空变化的计算方法
    5.2 渭河关中段河道生态基流价值时空变化的实证研究
        5.2.1 驱动因子与时空变化系数
        5.2.2 分项基准价值
        5.2.3 不同河段河道生态基流价值的年际变化计算与特征分析
        5.2.4 不同河段河道生态基流价值的年内变化计算与特征分析
        5.2.5 结果合理性分析
    5.3 河段尺度河道生态基流价值的驱动力研究
        5.3.1 变量设置
        5.3.2 相关性分析
        5.3.3 驱动力分析
    5.4 渭河河道生态基流价值的预测模型
        5.4.1 多元非线性回归分析
        5.4.2 河道生态基流价值预测模型
    5.5 本章小结
6 基于流域尺度的河道生态基流价值时空变化研究
    6.1 基于流域尺度的河道生态基流价值时空变化的计算方法
        6.1.1 研究框架
        6.1.2 产水量的时空变化模型
        6.1.3 水资源稀缺评价方法
        6.1.4 流域尺度价值时空变化的计算方法
    6.2 渭河流域河道生态基流价值时空变化的实证研究
        6.2.1 情景设置
        6.2.2 模型数据库的构建
        6.2.3 模型率定与验证
        6.2.4 产水量的时空变化
        6.2.5 水资源稀缺的时空变化
        6.2.6 河道生态基流价值的时空变化
        6.2.7 结果合理性分析
    6.3 流域尺度河道生态基流价值的驱动力研究
        6.3.1 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
        6.3.2 气候和土地利用因素与河道生态基流价值的时空集聚特征
        6.3.3 气候和土地利用因素对河道生态基流价值驱动的时空分异研究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4)基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水权转换综合效益及生态影响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中国水权转换的法律法规、政策支撑
        1.1.2 水权转换的前提条件及实践支撑
        1.1.3 水权转换的必要性分析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水权及水市场
        1.2.2 水权转换及综合效益分析
        1.2.3 水权转换实例效益情况
        1.2.4 当前研究存在的不足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技术路线
    1.4 论文的关键科学问题
2 水权转换理论体系
    2.1 水权体系解析
        2.1.1 水权的概念
        2.1.2 水权的特征
        2.1.3 水权体系
    2.2 水市场解析
        2.2.1 水市场的建立
        2.2.2 水市场的类型
        2.2.3 水市场的运作模式
    2.3 水权转换解析
        2.3.1 水权转换内涵
        2.3.2 水权转换特征
    2.4 水权转换的基本问题
        2.4.1 水权转换的主体和客体
        2.4.2 水权转换的模式
        2.4.3 水权转换的基本原则
        2.4.4 水权转换的价格
3 不同层次水权转换模式研究
    3.1 国家水权转换模式
        3.1.1 国外水权转换模式案例
        3.1.2 我国水权转换模式探索
    3.2 流域水权转换模式
        3.2.1 流域水权模式特点
        3.2.2 流域水权模式案例——以黄河流域
    3.3 区域水权转换模式
        3.3.1 内蒙古水权转换实践及特点
        3.3.2 宁夏水权转换及其特点
        3.3.3 河套灌区水权交易实践及其特点
    3.4 行业水权转换模式
        3.4.1 工业水权转换及其特点
        3.4.2 农业水权转换及其特点
    3.5 用水户水权转换模式
        3.5.1 水权确权
        3.5.2 农村用水户协会
    3.6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水权交易模式创新探索
        3.6.1 区块链技术的概念
        3.6.2 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前景
        3.6.3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水权交易模式讨论
    3.7 本章小结
4 水权转换综合效益分析模型
    4.1 水权转换综合效益的界定
        4.1.1 经济效益
        4.1.2 社会效益
        4.1.3 生态环境效益
    4.2 水权转换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2.1 水权转换经济效益指标
        4.2.2 水权转换社会效益指标
        4.2.3 水权转换生态环境效益指标
        4.2.4 水权转换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
    4.3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水权转换综合效益评价模型
        4.3.1 水权转换综合效益指标归一化处理
        4.3.2 水权转换综合效益指标权重计算
        4.3.3 水权转换综合效益评价结果
    4.4 本章小结
5 水权转换的综合效益评估与实证应用
    5.1 河套灌区的基本概况
        5.1.1 灌区范围及组成
        5.1.2 自然地理状况
        5.1.3 社会情况
    5.2 河套灌区选取原因
        5.2.1 河套灌区自身特性
        5.2.2 相关政策制度的支持
        5.2.3 内蒙古水权转换宝贵经验
    5.3 灌区的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供需预测分析
        5.3.1 水资源分布情况
        5.3.2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5.3.3 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
        5.3.4 水资源供需预测分析
    5.4 监测方案
        5.4.1 区域引排水监测
        5.4.2 区域生态环境监测
        5.4.3 田间灌溉用水监测
    5.5 试验方案
        5.5.1 渠道输水损失试验
        5.5.2 畦田改造
        5.5.3 畦田改滴灌
    5.6 河套灌区的节水潜力分析
        5.6.1 灌区引水量对照分析
        5.6.2 渠道衬砌工程节水效果
        5.6.3 田间节水分析
    5.7 灌区水权转换能力预测分析
        5.7.1 灌区可节水量
        5.7.2 灌区水权指标
        5.7.3 灌区规划用水量
        5.7.4 规划可转换水量
    5.8 综合效益分析
        5.8.1 经济效益
        5.8.2 社会效益
        5.8.3 生态效益
        5.8.4 水权转换综合效益评价
    5.9 本章小结
6 面向可持续利用的水权转换的调控策略
    6.1 建立相应政策法规,推动水权制度体系建设
        6.1.1 健全完善水法规体系
        6.1.2 深化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
        6.1.3 建立科学的水价体系
    6.2 完善水权初始分配,培育水权水市场
        6.2.1 水权初始分配体系的建设
        6.2.2 水权初始分配的关键环节
        6.2.3 积极培育水市场
        6.2.4 拓展区块链技术下水市场交易
    6.3 完善监管监测及公众参与机制
        6.3.1 监管制度体系
        6.3.2 第三方影响评价机制
        6.3.3 利益补偿及保险基金机制
        6.3.4 信息披露与公众参与机制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5)耦合水价因素的水资源配置模型研究 ——以荣昌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社会水循环研究进展
        1.2.2 社会水循环模拟技术
        1.2.3 水价定价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水价基本理论
    2.1 水资源价值
        2.1.1 水资源价值论
        2.1.2 水资源价值的内涵
    2.2 水价调控机制
        2.2.1 社会水循环驱动力
        2.2.2 水价调控
        2.2.3 水权交易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水价模型与水资源配置模型耦合技术
    3.1 模型概化
    3.2 水资源配置模型
        3.2.1 模型简介
        3.2.2 模型原理
    3.3 水价计算模型
        3.3.1 社会水循环经济驱动机制
        3.3.2 计量经济模型
    3.4 模型耦合方法与参数率定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荣昌区水价计算模型建模
    4.1 研究区概况
    4.2 荣昌区用水变化趋势分析
    4.3 荣昌区数据展布与时空尺度匹配
        4.3.1 荣昌区农业用水数据时间展布
        4.3.2 荣昌区降雨点数据空间展布
    4.4 荣昌区水价计算模型
        4.4.1 荣昌区城市生活用水
        4.4.2 荣昌区农村生活用水
        4.4.3 荣昌区农业用水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荣昌区耦合模型实例研究
    5.1 荣昌区模型概化结果
    5.2 荣昌区基准年水价模拟结果
        5.2.1 荣昌区基准年模拟结果验证
        5.2.2 荣昌区基准年长系列农业用水水价变化分析
    5.3 荣昌区需水方案设置
    5.4 各需水方案水价变化分析
        5.4.1 荣昌区城市生活用水水价
        5.4.2 荣昌区农村生活用水水价
        5.4.3 荣昌区农业用水水价
    5.5 荣昌区水权交易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学术成果

(6)水资源多目标协同配置:全价值基础上的框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文献回顾及评述
    1.1 水资源配置研究现状
    1.2 水资源非市场价值评估:选择实验法研究
    1.3 文献评述
2 现行水资源配置存在的核心问题
    2.1 水资源在生产、生活和生态上分配失衡
    2.2 水资源配置中重水量、轻水质
3 全价值基础上水资源多目标协同配置的核心要素
    3.1 水资源全价值评估
    3.2 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
    3.3 水资源配置的绩效评价
4 水资源多目标协同配置的框架设计
5 水资源多目标协同配置的保障性政策建议
    5.1 完善法律法规, 为水资源优化配置提供法律保障
    5.2 完善水资源管理体制, 为水资源优化配置提供统一管理
    5.3 明晰初始水权分配, 为水资源优化配置奠定基础
    5.4 完善水权交易市场, 发挥市场机制在水资源优化配置中的调节作用

(7)区域水资源水量水质统筹优化配置及其对策研究 ——以徐州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Extended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 研究框架
2 区域水资源水量水质统筹优化配置的理论基础
    2.1 水量水质统筹优化配置的概念和内涵
    2.2 基于用水主体博弈的水量水质统筹优化配置优越性分析
    2.3 水量水质统筹优化配置模型构建的理论基础
    2.4 水量水质统筹优化配置模型求解算法的理论基础
    2.5 本章小结
3 区域水资源水量水质统筹优化配置供需系统构建及其预测
    3.1 水资源供需系统分解及情景设计
    3.2 需水预测
    3.3 可供水量预测及一次供需平衡分析
    3.4 可供水质分析及预测
    3.5 本章小结
4 区域水资源水量水质统筹优化配置模型
    4.1 水量水质统筹优化配置系统构建及运作流程
    4.2 配置基本思路
    4.3 问题描述
    4.4 全生命周期视角下水量水质统筹优化配置模型
    4.5 模型的求解
    4.6 本章小结
5 徐州市多情景模式下水量水质统筹优化配置
    5.1 优化配置流程分析
    5.2 模型构建及参数设定
    5.3 优化配置方案生成
    5.4 配置结果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区域水资源水量水质统筹优化配置对策建议
    6.1 一般对策
    6.2 应急对策
    6.3 保障措施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8)渭河流域粮食作物虚拟水贸易研究 ——基于非市场价值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粮食作物虚拟水贸易概况
        1.1.2 水资源非市场价值概述
        1.1.3 陕西省渭河流域概况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述评
        1.3.1 虚拟水贸易研究
        1.3.2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研究
        1.3.3 国内外研究动态评价
    1.4 研究内容
        1.4.1 纳入非市场价值的虚拟水贸易足迹理论分析
        1.4.2 粮食作物虚拟水贸易足迹测算
        1.4.3 水资源生态系统服务非市场价值评估
        1.4.4 虚拟水贸易足迹非市场价值影响因素研究
        1.4.5 虚拟水贸易足迹非市场价值响应方案构建
    1.5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1.5.1 技术路线
        1.5.2 研究方法
    1.6 论文创新之处
第二章 相关研究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及内涵
        2.1.1 生态系统服务
        2.1.2 非市场价值
        2.1.3 虚拟水贸易足迹
    2.2 纳入非市场价值的虚拟水贸易理论
        2.2.1 福利变动的测量
        2.2.2 支付意愿
        2.2.3 选择实验法
        2.2.4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2.2.5 新古典贸易理论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纳入非市场价值的虚拟水贸易理论框架构建
    3.1 问题提出
    3.2 基于比较优势的虚拟水贸易足迹测算
        3.2.1 理论依据
        3.2.2 模型方法
    3.3 纳入非市场价值的虚拟水贸易足迹框架
        3.4.1 流域粮食作物虚拟水贸易足迹测算
        3.4.2 流域水资源非市场价值研究
        3.4.3 粮食作物虚拟水贸易足迹非市场价值影响因素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渭河流域粮食作物虚拟水贸易及其市场价值测算
    4.1 引言
    4.2 渭河流域粮食作物生产及消费情况分析
        4.2.1 渭河流域粮食作物产量情况
        4.2.2 渭河流域粮食作物消费情况
    4.3 流域虚拟水贸易足迹及其市场价值测算分析
        4.3.1 渭河流域粮食作物贸易情况
        4.3.2 渭河流域粮食作物虚拟水贸易足迹测算
        4.3.3 渭河流域粮食作物虚拟水贸易市场价值测算
    4.4 本章结论与讨论
第五章 渭河流域水资源非市场价值评估
    5.1 引言
    5.2 选择实验模型设计
        5.2.1 属性及指标的确定
        5.2.2 正交实验设计
        5.2.3 问卷内容完善及调查
    5.3 实证结果分析
        5.3.1 居民偏好异质性分析
        5.3.2 隐含价格测算
        5.3.3 补偿剩余测算
        5.3.4 渭河流域粮食作物虚拟水贸易非市场价值测算
    5.4 本章结论与讨论
        5.4.1 本章主要结论
        5.4.2 展望与讨论
第六章 渭河流域粮食作物虚拟水贸易足迹非市场价值影响因素分析
    6.1 引言
    6.2 生态系统服务支付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6.2.1 计量模型构建
        6.2.2 数据来源和变量选取
        6.2.3 模型回归结果分析
    6.3 流域粮食作物虚拟水贸易足迹影响因素分析
        6.3.1 理论分析
        6.3.2 因子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纳入非市场价值的粮食作物虚拟水贸易足迹响应方案设计
    7.1 引言
    7.2 虚拟水战略视角下流域水资源管理响应方案
        7.2.1 消费者
        7.2.2 农民
        7.2.3 投资者
        7.2.4 政府
        7.2.5 响应方案框架
    7.3 关于水价的讨论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8.1 主要研究结论
        8.1.1 粮食作物虚拟水贸易足迹
        8.1.2 水资源非市场价值
        8.1.3 虚拟水贸易足迹非市场价值影响因素
        8.1.4 虚拟水贸易足迹非市场价值响应方案
    8.2 政策建议
        8.2.1 完善流域水资源非市场价值评估机制
        8.2.2 从公众参与视角引导居民参与流域水资源管理
        8.2.3 编制流域虚拟水贸易战略规划
        8.2.4 完善流域水资源配置政策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9)中国水资源利用法律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水资源危机
        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经济体制改革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国内水资源利用法律制度研究
        二、国外水资源利用法律制度研究
    第三节 研究意义
        一、为我国水资源利用管理法律制度建设指明方向
        二、优化我国水资源利用管理体制
        三、完善我国水权制度的理论构建
        四、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制度体系构建提供理论支撑和典型样本
    第四节 论文研究创新性
    第五节 论文研究方法及思路
        一、论文研究方法
        二、论文研究思路
第一章 水资源的属性
    第一节 水资源的内涵及自然特性
        一、水资源的内涵
        二、水资源的自然特性
    第二节 水资源的财产属性
        一、水资源的可占有性
        二、水资源的稀缺性
        三、水资源的有价值性
    第三节 水资源的资源属性
        一、水资源的生物伦理性
        二、水资源的准公共物品性
    第四节 水资源财产属性与资源属性的关系
        一、纯粹资源属性的水
        二、资源的财产属性彰显
        三、水资源资源属性与财产属性共生
        四、资源性财产与非资源性财产
    第五节 水资源属性与水资源利用
        一、水资源利用手段
        二、水资源利用模式
        三、水资源属性对水资源利用模式的影响
第二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水资源利用制度历史考察及启示
    第一节 1949—1977兴修水利,夯实发展根基
        一、防治水患,兴修水利
        二、组建流域性水利机构
    第二节 1978-1987调整过渡:水资源利用立法萌芽
    第三节 1988-1997依法治水:提升管理水平
        一、明晰水资源权属,明确水资源管理体制
        二、初步建立起符合我国国情的,比较科学合理、相互配套的水法规体系
        三、水资源财产属性逐渐显现
        四、建立水事纠纷解决制度
    第四节 1998-2008年 法治完善:水资源利用的可持续发展
        一、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
        二、确立以取水权为核心的取用水管理制度
        三、水资源保护制度体系初步建成
        四、建立节水型社会的目标提出
        五、水权与水市场
    第五节 2009年至今 建立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
        一、“三条红线”和“四项制度”为框架的的基本体系
        二、编制实施水功能区划
        三、确立水资源管理责任和考核制度
        四、健全水资源监控体系
第三章 我国水资源利用法律制度变迁的启示
    第一节 我国水资源利用法律制度的成就
        一、基础与保障--水资源管理体制统一
        二、建章立制—水资源利用法律体系基本建立
        三、人水和谐—水资源利用理念从传统走向现代
        四、产权配置—水权制度建设框架
        五、强化监督管理—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实施
    第二节 我国水资源利用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以流域为单元的水资源综合管理体制没有完全形成,部门协调机制没有完全建立
        二、水量分配体系不完善,水资源竞争性开发利用
        三、水资源产权法律制度缺失
    第三节 我国水资源利用法律制度变迁的启示与方向
        一、两种力量:市场配置与行政管制的平衡
        二、管理体制:水资源管理体制影响资源管理效果
        三、水资源财产权:自然资源管理模式改变的基础
第四章 水资源利用的国际经验
    第一节 美国水资源利用
        一、美国水资源概况
        二、美国水资源利用管理体制
        三、美国水资源利用管理法律制度
        四、小节
    第二节 澳大利亚水资源利用
        一、澳大利亚水资源概况
        二、澳大利亚水资源管理体制
        三、澳大利亚水资源利用法律与政策
        四、墨累-达令流域管理
        五、澳大利亚水权和水市场
        六、小结
    第三节 欧盟水框架指令与水资源利用
        一、欧盟水资源概况
        二、欧洲水资源管理政策的演进
        三、欧盟水框架指令主要内容
        四、小节
    第四节 水资源利用管理的启示
        一、水资源利用管理制度公法色彩日益浓厚
        二、综合管理是水资源管理的发展趋势
        三、水资源管理从区域控制走向流域管理
        四、水权制度是水资源管理的核心
        五、市场是水资源有效配置的一种选择
第五章 我国水资源利用法律制度模式选择
    第一节 我国水资源利用法律制度模式选择与本土资源
        一、我国水资源自然环境因素
        二、我国治水的历史传统
        三、国家经济、政治体制发展及转型
    第二节 具有中国特色的水资源利用法律制度框架
        一、水权制度--我国水资源利用管理法律制度的核心
        二、政府与市场--政府宏观调控下的有限度的水市场
        三、公私融合--公有制基础上的水资源使用权利体系构建
        四、统一协调--多层次水资源管理体制
    第三节 我国水资源利用法律制度模式的优势
        一、水资源所有权公有制
        二、中央集权降低水资源管理成本
        三、宏观调控下的市场经济体制与水资源的双重属性契合
第六章 我国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
    第一节 中央层面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
        一、构建涉水领域部门管理的协作机制
        二、构建自然资源综合管理协调机制
        三、构建水资源国家所有权代表制度
    第二节 地方层面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
        一、地方政府负责水资源管理具体职能
        二、深化水务体制改革
        三、深化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体制改革
    第三节 流域层面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
        一、加强流域机构的法律地位
        二、综合性流域管理机构组织框架
第七章 具有中国特色的水权制度构建
    第一节 水权概念厘清
        一、水权的内涵
        二、水资源所有权
        三、水资源使用权
        四、取水权
    第二节 水资源供给的双轨制
        一、水权及其类型化探讨
        二、水资源使用权界定的可行性分析
        三、公共性用水的政府供给
    第三节 水资源使用权的构造
        一、水资源使用权构造的基础分析
        二、现行水量分配方式带来的启示
        三、用水比例--强化水资源使用的排他性
        四、配水量--水资源使用权的量化
    第四节 水资源使用权的取得与期限
        一、水资源使用权的取得方式
        二、水资源使用权的利用期限
    第五节 水资源使用权的实现基础
        一、严格执行水资源规划
        二、明确水量分配方案
        三、水量监测计量系统建设
        四、水资源使用权侵权损害的救济方式厘清
        五、建立完善的权利登记系统
    第六节 水资源使用权的市场交易
        一、水资源使用权市场交易的主体
        二、水资源使用权市场交易的管理
        三、水银行(Water banks)制度
        四、水权交易所制度
        五、水资源使用权的期权交易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10)海域资源配置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0 引言
    0.1 研究目的和意义
        0.1.1 研究目的
        0.1.2 理论意义
        0.1.3 实际应用价值
    0.2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0.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0.4 研究的技术路线
        0.4.1 基础研究
        0.4.2 理论研究
        0.4.3 应用研究
    0.5 研究方法
    0.6 创新之处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必要性分析
        1.1.2 可行性分析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2.1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1.2.2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1.3 本章小结
2 海域资源配置的基础理论
    2.1 资源配置的概念和特征分析
    2.2 我国海域资源配置的概念和特性分析
    2.3 我国现行海域资源配置的方式
        2.3.1 我国海域资源行政配置方式分析
        2.3.2 我国海域资源市场配置方式分析
        2.3.3 我国海域资源配置方式的比较分析
    2.4 海域资源配置的主体
        2.4.1 海域所有权的主体
        2.4.2 海域使用权的主体
    2.5 海域资源配置的客体
        2.5.1 海域
        2.5.2 海域资源
    2.6 海域资源配置的目标及实质
        2.6.1 海域资源配置的直接目标
        2.6.2 海域资源配置的最终目标
        2.6.3 海域资源配置的实质
    2.7 本章小结
3 我国海域资源配置历史与现状分析
    3.1 我国海域资源配置的发展历程及特点
        3.1.1 第一阶段(1993 年之前):萌芽阶段
        3.1.2 第二阶段(1993 年-2002 年):起步阶段
        3.1.3 第三阶段(2002 年-2011 年):确立阶段
        3.1.4 第四阶段(2011 年-至今):发展阶段
    3.2 我国海域资源配置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3.2.1 现行海域资源配置法律不健全
        3.2.2 海域使用金对海域资源配置的引导和调节功能有限
        3.2.3 我国海域资源市场化配置进程滞后
    3.3 本章小结
4 我国海域资源配置方法的法律依据
    4.1 我国海域资源配置法律体系的基本组成
        4.1.1 国家法律层次
        4.1.2 法规层次
        4.1.3 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层次
    4.2 海域资源配置法律体系的主要内容
        4.2.1 海域资源产权制度
        4.2.2 海域有偿使用制度
        4.2.3 海域资源市场交易制度
        4.2.4 海域使用论证制度
        4.2.5 海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4.3 法律制度对海域资源配置的功能分析
        4.3.1 海域资源配置法律制度的特性分析
        4.3.2 法律制度对海域资源配置的功能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我国海域资源配置方法的政策与理论依据
    5.1 我国海域资源配置的科学依据——海洋功能区划
        5.1.1 海洋功能区划的内涵、历史发展和特征
        5.1.2 海洋功能区划对海域资源配置中的功能分析
    5.2 国家发展规划和政策依据分析
        5.2.1 国家发展规划依据分析
        5.2.2 国家有关方针政策依据分析
    5.3 海洋经济学理论依据分析
        5.3.1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理论
        5.3.2 产业经济学理论
        5.3.3 区域经济学理论
        5.3.4 产权经济学理论
        5.3.5 海洋生态经济学
    5.4 本章小结
6 我国海域资源配置方法研究
    6.1 海域资源配置方法的基本定位
    6.2 海域资源配置评价体系构建
        6.2.1 海域资源配置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6.2.2 海域资源配置评价指标权重确立
        6.2.3 海域资源配置评价分析
        6.2.4 海域资源配置评价决策
    6.3 海域资源配置流程构建
        6.3.1 海域资源配置依据
        6.3.2 海域资源配置启动
        6.3.3 海域资源配置论证和配置环评
        6.3.4 海域资源配置评价
        6.3.5 海域资源配置结果
    6.4 本章小结
7 我国海域资源配置的具体措施研究
    7.1 加快我国海域资源配置方式转变
    7.2 加强海域资源市场化配置立法
    7.3 创新海域资源市场转让机制
    7.4 建立海域“招拍挂”出让年度投放计划制度
    7.5 创建全国或者区域性海域资源交易服务平台
    7.6 扩大海域使用权抵押和融资范围
    7.7 建立海域资源配置辅助决策机制
    7.8 本章小结
8 结论、不足及展望
    8.1 基本结论
    8.2 存在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论文情况

四、水资源配置中环境资源价值评估方法及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论水资源用途管制与市场配置的法律调适[J]. 孟庆瑜,张思茵. 中州学刊, 2021(09)
  • [2]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利益相关者研究[D]. 冯欣.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01)
  • [3]水资源短缺地区河道生态基流的价值与时空变化研究 ——以渭河为例[D]. 岳思羽. 西安理工大学, 2020(01)
  • [4]基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水权转换综合效益及生态影响评估研究[D]. 万峥.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9(01)
  • [5]耦合水价因素的水资源配置模型研究 ——以荣昌区为例[D]. 王国泰. 重庆交通大学, 2019(06)
  • [6]水资源多目标协同配置:全价值基础上的框架研究[J]. 赵敏娟,刘霁瑶. 中国环境管理, 2018(05)
  • [7]区域水资源水量水质统筹优化配置及其对策研究 ——以徐州市为例[D]. 张伟. 中国矿业大学, 2016(04)
  • [8]渭河流域粮食作物虚拟水贸易研究 ——基于非市场价值的视角[D]. 史恒通.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6(08)
  • [9]中国水资源利用法律制度研究[D]. 张一鸣. 西南政法大学, 2015(08)
  • [10]海域资源配置方法研究[D]. 曹英志. 中国海洋大学, 2014(02)

标签:;  ;  ;  ;  ;  

环境资源价值在水资源配置中的评价方法及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