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地理科学论文的写作方法

浅析地理科学论文的写作方法

一、简析地理科学论文的写作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熊艳萍[1](2021)在《郑州市普惠型机构养老发展的困境及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马欣[2](2021)在《积石山县M高中“防灾减灾”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安耀文[3](2020)在《基于产业分类的大理州小城镇发展策略研究》文中认为在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背景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不断加快,协调城乡发展要素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小城镇作为农业转移人口的“蓄水池”,成为加强城乡协调发展的主要对象。面对当前各地区城镇化进程和水平各不相同的情况,本文以少数民族聚居的大理州小城镇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小城镇的发展策略,以期提高大理州小城镇的城镇化质量,为大理州小城镇未来的发展提供思路和路径。本文基于国内外小城镇的文献研究,发现了以人口、空间、经济、社会四个方面分析小城镇发展的多元视角,总结了美、韩、德、瑞士等国的小城镇发展经验。以非均衡发展理论、人口迁移理论、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理论作为基础,结合大理州实际情况进行研究。通过资料汇编的方法,系统分析了大理州小城镇的发展历程、特征及发展中的问题。建立了大理州小城镇发展水平评价体系,运用熵权法、TOPSIS法、协调模型分析等方法对其城镇化发展度和协调度进行了分析。在探讨了大理州小城镇发展动力机制后,提出了核心发展策略和一般发展策略。同时,基于主导产业将小城镇分为农业服务型、文化旅游型、工贸带动型、综合发展型四种类型。而后,选取各类中的典型小城镇进行了微观层面的研究,着眼于产业、人口、空间三个方面,提出大理州小城镇发展的具体路径。研究分析了大理州小城镇发展存在的问题:人口外迁,缺少人力资源;交通条件差,相互联系薄弱;人多地少,空间协调发展面临挑战;产业同质化,粗犷式发展较多。提出了以非均衡发展理论作为思路,小城镇发展水平的评价结果为基础,州域形成“一核、两翼、三轴”的城镇空间结构,科学划分城镇规模等级;引导城镇职能差异化发展,形成特色化发展模式;促进产业——空间——人协调发展;加强城镇规划与管控;完善发展体制机制等五条建议。以及挖掘优势产业,根据人口发展动态和城镇建设可承载的空间测算人口发展数量,预判城镇空间发展方向的具体发展路径。

王晴[4](2020)在《河南省“硕师计划”音乐学科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为了促进教育事业的均衡发展,实现教育的公平化,解决农村教师匮乏和提高农村教育质量等问题,国家发布《教育部关于做好为农村高中培养教育硕士师资工作的通知》并实施“农村高中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简称“硕师计划”),河南省自2004年实施政策以来,为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人才,提升了农村中小学的教学质量和师资水平。因此,有效落实和改善河南省“硕师计划”的培养过程对今后更好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以河南省“硕师计划”音乐学科硕师生为研究对象,通过在河南省具有培养音乐学科硕师生的院校抽取40名硕师生进行问卷调查,结合任教学校相关领导、培养院校专家学者以及部分在学校集中学习的音乐学科硕师生进行访谈,掌握了河南省“硕师计划”音乐学科的培养现状,发现在培养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有:音乐学科硕师生招生不足、参与“硕师计划”动机失真、教学科目与所学专业不一致、教学设施匮乏,缺乏制度保障、课程设置与进度安排有待优化、服务期满后人才流失现象严重。在相关文献和理论的指导下分析得出这些问题的成因主要是“硕师计划”政策宣传不到位、“硕师计划”培养目标定位笼统、培养院校与任教单位缺少沟通和任教学校对音乐硕师生重视程度不高。对此,本研究从主管教育部门、培养院校、任教单位以及硕师生自身四个方面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主管教育部门不应过于以实施政策为目的,要充分认识到“硕师计划”音乐学科这一群体,从而加强对音乐学科硕师生在培养过程中的重视和管理。具体举措为:提高对“硕师计划”的宣传力度、完善教育部门的监督职能和加大资金投入、提供福利保障。其次从培养院校层面,优化健全课程体系、全面落实“双导师”制度、鼓励开展寒暑假授课模式。再次从任教单位学校层面,提高对音乐硕师生的重视程度、丰富课外活动提升农村音乐课教学质量、增加任教学校与培养单位之间的联系。最后从硕师生自身方面音乐学科硕师生应不断提高自我,树立“终身学习”和“自我反思”教育理念以及丰富音乐教学方法。

施佳慧[5](2020)在《行政区划意义上的红色名人印迹研究》文中指出行政区划意义上的红色名人印迹是中国共产党为了纪念、缅怀革命英雄而设立的一种特殊的行政区划,如黄骅市、左权县、开慧乡、少云镇等等。这些以红色名人名字命名的行政区划见证了党的革命史、英雄史和奋斗史,蕴含着丰富的红色文化、传承了崇高的红色精神,是一笔宝贵的革命财富。运用史论结合、逻辑和历史相统一、跨学科研究等方法开展研究。首先,厘清相关概念,在充分挖掘不同历史时期背后红色故事的同时,剖析其发展历程和时空分布特征。其次,总结出它们的时代价值和经验启示。最后,进一步探讨发挥现有行政区划意义上红色名人印迹作用的对策。在此过程中,搜集了大量有关的历史资料,通过翻阅各地的县志、政府政策、法律法规、相关学术论文和着作等文献资料,作为理论和现实依据来支撑自己的观点,力求论从史出,使研究更具说服力。此外,收集了全国范围内以红色名人名字命名的行政区划,并制作成表格附于附录中。由于年代久远,很多史料无从查证,因此表格采用不完全统计的方法进行编制。研究发现,以红色名人名字命名的行政区划主要集中在县级及以下行政单位,大部分设置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由于受战争环境和相关政策变动的影响,大多存废频繁。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以精简和规范管理为主,有一大批以红色名人名字命名的行政区划被撤销,但也设置了一部分以红色名人名字命名的行政区划,且大部分留存至今。改革开放新时期除了设置雷锋镇和尚志乡等几个特例以外,各级政府受“一般不以人名作地名”的政策影响,没有再设立以红色名人名字命名的行政区划。综上,从时间分布来看,民主革命时期多、和平建设时期少;从空间分布来看,南北方数量大致相同。因此,行政区划意义上的红色名人印迹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不但有利于缅怀革命英雄、发挥榜样作用,还可以阐释红色文化相关概念、拓展红色文化研究的领域、充实红色文化的历史宝库。并且为用好现有资源、盘活其它红色文化资源,创新新时代下红色名人命名提供了历史参考。

许昕[6](2021)在《基于多尺度的中国高龄老人生活质量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文中认为随着医疗卫生条件改善以及人类预期寿命的不断延长,全球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速。中国虽属发展中国家,但其人口老龄化进程几乎与发达国家齐头并进。2000年中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伴随着近年来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如何让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做到既“长寿”又“健康”,即实现“健康老龄化”成为中国政府新时代老龄工作的重中之重。事实上,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压力不仅来自老年人口规模的快速扩张,同时也来自高龄人口比重的大幅上升。高龄老人作为老年人群中的弱势群体,其身心健康、经济独立性、社会交往更为脆弱,在生活、精神方面更需照料与慰藉,他们的生活现状及满意度理应引起社会的极度关注,特别是随着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转化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高龄老人生活质量的改善成为我国民生领域的重要工作之一。因此,全面剖析高龄老人生活质量的方方面面不仅是实现“健康老龄化”的根本保证,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论文在系统梳理国内外有关高龄老人生活质量研究进展基础上,基于人口转变理论、需求层次理论、社会分层理论、生活质量理论、人地关系理论,运用全国人口普查及抽样调查数据、统计年鉴、地理监测数据、环境数据以及生活质量问卷调查等多元化数据,从多尺度视角出发,先从宏观群体尺度构建指标体系,借助Arc GIS、ENVI、Geo Da等软件平台,对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高龄老人生活质量进行全面评价,把握其空间分异特征;其次以南京市域为研究案例地,采用SPSS统计分析方法构建高龄老人生活质量概念框架,从微观个体尺度对南京市高龄老人的特殊群体——百岁老人生活质量进行多维度、多属性特征的综合评判;最后结合地理探测器、Amos结构方程模型技术探讨影响高龄老人生活质量的宏微观因素,以全面考察群体层面和个体层面高龄老人生活质量的成因,实现生活质量研究的宏微观结合。全文研究内容包含四大部分:第一部分包括第一、二章节,为基础理论部分,介绍全文研究背景、意义、目标、内容、方法、概念界定、国内外研究进展以及相关理论基础。第二部分为实证分析部分,包含第三、四、五、六章节,从宏微观多尺度视角出发,对中国高龄老人生活质量进行全面评价。其中第三章节概述了现阶段中国高龄老人的结构转变历程、发展速度、发展程度及区域差异;第四章节从宏观尺度评估了中国高龄老人的环境、健康、经济、社会、文化生活质量;第五章节从微观视角出发对南京市百岁老人生活质量的不同维度、不同属性特征进行综合评判;第六章节从宏微观结合视角分析了高龄老人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第三部分为第七章对策建议,从国家政策层面、社区层面、个人层面提出改善高龄老人生活质量的具体措施。第四部分为第八章节,阐述本论文的主要结论、创新之处、不足与展望。研究得到以下结论:(1)中国高龄人口结构表现出女多男少、乡村多城镇少的特征。人口高龄化呈现加速上升趋势,其增长速度大体分为四个阶段:快速增长期、平稳增长期、高速发展期、停滞期。发展速度上,高龄化区域差异日益凸显,由“一”字型格局演变为“点—面”格局,且发展速度与经济发展存在不一致性。发展程度上,人口高龄化程度不断加深,表现为由沿海向内陆、东南向西北扩张态势,且与“胡焕庸线”保持相对一致性。空间分布上,受社会经济发展、城镇化和人口年龄结构惯性推移等因素影响,高龄化的总体差异不断缩小,地区内差异是造成总体差异缩小的主要原因。(2)中国高龄老人生活质量总体呈现“东中西梯度地带性”格局,形成以东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为核心向中西部渐次递减的空间布局态势,空间热点呈现“团状集聚式”和“带状延伸式”布局模式。构成综合生活质量的环境、健康、经济、社会、文化5个生活质量要素在空间上虽形态各异,但总体符合自东向西递减的分布形态。北京、上海、广东、江苏、浙江处于生活质量第一梯队。不同要素评价结果显示,经济和社会生活质量总体评价值较低,文化生活质量评价值最高。(3)南京市百岁老人生活质量处于中等水平。个体生活质量主要由躯体健康、心理支持、社会经济地位和感官能力四个维度构成,百岁老人心理支持处于中等偏高水平,社会经济地位、躯体健康和感官能力处于中等偏低水平。不同性别、年龄、户口类型、婚姻状况的百岁老人生活质量存在显着差异,男性、105岁以上、拥有城镇户口、在婚的百岁老人生活质量更高。(4)宏观尺度,从人口结构、家庭规模、经济发展水平、社会保障4个方面选取高龄老人生活质量影响因素并提出10个假设,其中社会保障维度的“人均社会救助支出”、“社会福利支出占GDP比重”,经济发展水平维度的“人均GDP”、“城镇化水平”,家庭规模维度的“平均家庭户规模”5个变量假设成立,对高龄老人生活质量产生影响,并且各因素叠加后对高龄老人生活质量区域差异的影响表现为双因子增强或非线性增强。(5)微观尺度,依据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从心理支持、社会经济地位、躯体健康、感官能力四个维度对生活质量影响因素进行反向验证。结果显示社会经济地位和躯体健康与百岁老人生活质量显着相关,心理支持与百岁老人生活质量不相关。(6)高龄老人生活质量存在区域发展不均衡、社会经济生活质量有待提高、躯体健康和社会经济地位有待改善的问题。未来国家及政府要在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建立覆盖城乡医疗保障体系、逐步推进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等方面为高龄老人生活质量的改善提供政策保障。社区要加强服务功能,建立多元化社区养老服务体系,推进智能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并营造敬老养老助老的社区环境。此外,高龄老人自身要努力通过多种途径接受再教育,积极参与闲暇社会活动,全方位的提高个体生活质量水平。

郭友兵[7](2019)在《黑格尔自由思想研究》文中指出自由是人类的永恒理想与普遍追求,黑格尔关于自由的思考构成人类自由理论的重要一支。由于黑格尔哲学的体系性质与文本特征,国内外学界关于黑格尔自由思想的大量研究一方面具有多领域、多进路等优点,另一方面存在离散性、片面性等缺点,对黑格尔自由思想进行一种系统全面又准确彻底地理解诠释显得尤为必要。为此,本研究旨在基于黑格尔之哲学观以及文本诠释、形上分析、“经验”还原等方法,对黑格尔自由思想本身做出一种有据可循的系统性诠释。首先,直面“自由是什么”的问题,研究发现黑格尔的自由具有如下形上规定。其一,“在他物中即在自身中”的思辨定义构成黑格尔自由的基本公式。它表明自由本质上是一种“他我关系”,“他物”“自身”构成自由的两大前提,“在他物中即在自身中”构成自由的关键要义,其反面则是无自由或不自由。其二,“在他物中即在自身中”具有自我实现、相互承认、主客统一、“主体-实体”等四种主要实现模型。这四种模型相应地构成黑格尔自由思想之本体论、伦理学、认识论、存在论四种主要诠释进路。其三,自由具有具体性、必然性、无限性以及统一、和解等特性,且作为他我关系的合理解决构成价值本身及最高价值。然而,黑格尔所言自由的主体是精神,其自由主要指精神自由,因此,如何理解精神构成理解黑格尔自由的枢纽,对黑格尔自由思想的具体诠释必须深入考察其精神理论。考察发现,黑格尔具有一种成熟而复杂的精神理论,精神构成黑格尔哲学的标识并存在多种解读面向,精神自由的核心要义则在于人类自由。文本显示,精神具有“知自己本身的现实的理念”之一大定义、“观念性”与“显示”之两大规定性、“运动”“统一”“自由”以及“非自然”“理性”等多种特性,本身代指“思维-概念-理念-精神”之内在逻辑经验与“存在-定在-理念-精神”之外在历史现象相统一的“事情本身”的存在过程。同时,这一过程在形式上展现为“圆圈”之往复进展的结构,在内容上体现为“观念性-显示”或“思维-意志”之一体两面的结构,在本质上呈现为“观念性-显示-事情本身”或“思维-意志-理性”之“知-行-在”的三位一体结构。由此可见,黑格尔的精神具有认识论内涵与本体论内涵相统一、一般精神与作为人的精神相统一的基本内涵,而且,精神的本体论内涵以认识论内涵为基础、一般精神以作为人的精神为模型,因此,黑格尔的精神主要指人类,其精神自由义在人类自由。根据精神“知-行-在”的本质结构,黑格尔精神理论包含一个以“思维自由”“意志自由”“理性自由”为基本主题、以《小逻辑》《法哲学原理》《历史哲学》为主要文本、以“理论理念”“实践理念”“历史实存”为重要形态的自由理论体系。根据黑格尔的哲学观,黑格尔哲学本质上是一个思维与对象、内在与外在、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关于事情本身的“解释-规范”体系,“精神自由”一方面构成黑格尔解释世界的根本性概念,另一方面同时具有旨在人类自由的规范性内涵。本研究在此两大前提下详细诠释黑格尔自由思想的具体内容。第一,“思维”是逻辑学的研究对象,本身具有“知”“普遍性”“辩证性”“真理性”“自由”等特性。“思维自由”是逻辑学的重要主题,《小逻辑》思辨地揭示了思维自由的具体道路,本身包含“存在论”“本质论”“概念论”三大环节。思维象征着“思维着的人”,思维自由具有相应的规范性内涵。一方面,它蕴含着有关“如何思考”的思维方法的规定,具体为“‘概念’地思考”,亦即作为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重要来源的黑格尔之“概念思辨法”,包含五大原则:矛盾的原则、发展的原则、具体的原则、历史的原则、总体的原则。另一方面,它蕴含着“成为一个人”的“主体性自由”的规定,主要为“超越自然性”“扬弃分裂性”“遵循总体性”。第二,“意志”是法哲学的研究对象,本身具有“行”“能动性”“层次性”“客观性”“自由”等特性。“意志自由”是法哲学的根本主题,《法哲学原理》理性地构筑了意志自由的具体道路,本身包含“抽象法”“道德”“伦理”三大环节。意志代指着“行动着的人”,意志自由包含重要的规范性内涵。一方面,它蕴含着有关“如何行动”的行为原则的规定,具体为“‘伦理’地行动”,人与物、人与自身、人与家庭、人与社会、人与国家构成黑格尔的“五伦”,法哲学系统理性地阐述了五伦的具体规定。另一方面,它蕴含着“与他物共存”的“实体性自由”的规定,主要为“追求‘实体性’事业”“超越原子主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第三,“理性”是历史哲学的灵魂,本身具有“在”“实存性”“阶段性”“具体性”“自由”等本性。“理性自由”是历史哲学的重要命题,《历史哲学》大致地描绘了理性自由的实现历程,本身包含“东方世界”“希腊世界”“罗马世界”“日尔曼世界”等阶段。理性意味着“存在着的人”,理性自由包含着对应的规范性内涵。一方面,它蕴含着有关“如何存在”的存在方式的规定,具体为“‘精神’地存在”,其以“自由”为根本目的、以“知”“行”为内外道路、以“理性”为基本原则、以“调和”为重要方法。另一方面,它意味着具有质、量、度之具体规定的“实存的自由”,并具有如下启示:“自由是人类存在的永恒理想”,“实存的自由永远是具体特殊的”,“‘思辨逻辑’构成自由实现的实践智慧”。总之,以“知-行-在”为本质结构的精神表明人是“有思维”“有意志”的“历史性”的存在者,黑格尔的精神自由理论本质上体现为一种系统而独特的人类自由理论,而黑格尔自由思想本身则构成一种重要的自由理论范式。

苟秀秀[8](2018)在《人教版高中《地理2》中活动栏目的教学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地理教学应该是“教”与“学”的双向互动活动。但在我校《地理2》的教学实践中依然存在着教师“唱主角”和学生被动“听讲”的状况。为落实课程改革的理念和要求,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从教学主角转变为教学的主导者,我校教师应该正视《地理2》中类型丰富的活动栏目,尝试挖掘并发挥出其重要的教学功能,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最终提高人文地理教学的有效性。本文基于以上视角,对人教版高中《地理2》中活动栏目的教学策略进行了研究。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有:(1)对《地理2》中的“活动”进行了梳理总结,在明确其内容、特点、功能的基础上,基于前人的研究,根据《地理2》中活动栏目本身的内容和特点,将《地理2》中的活动栏目进行分类;(2)结合我校的教学条件和我校学生的情况并联系教育学、心理学的相关理论,探究不同类型“活动”的教学策略。主要研究结果有:(1)将《地理2》中的活动栏目划分为:材料分析类活动、观点阐述类活动、调查类活动、计算类活动等四类;(2)提出了每一类“活动”的教学策略。具体为:材料分析类活动——信息认知加工策略和分类加工强化策略;观点阐述类活动——组织课堂对话策略;调查类活动——实践活动教学策略;计算类活动——问题分解策略。(3)将每一类“活动”的教学策略付诸于典型且具体的“活动”案例上进行教学运用,并对案例进行了分析和评价。最后,就活动栏目在教学实施中的问题进行了思考:第一,教师应拨正学生对活动栏目的认识;第二,教师需要在教学实践中协调好课时紧张与活动栏目教学耗时的矛盾;第三,教师在《地理2》活动栏目教学策略的选用上不宜生搬硬套,而应该根据教学目标、“活动”的具体内容、学生的特征、教师个人特点等创造性地运用教学策略。此外,就《地理2》活动栏目教学策略的运用,给一线地理教师提出了四条建议:注意调动学生的情意系统;精心设计活动过程,不能为了活动而活动;讲授法需要继承和发展;教师应加强自身专业发展。

浦晗[9](2018)在《南戏百年学术史论(1913-2013)》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南戏作为我国最早成熟的戏曲形式,以高度综合的艺术形式,结束了中国戏剧漫长的酝酿期,揭开了中国戏剧成熟期的篇章。它上承歌舞百戏,下启昆腔乱弹,是中国戏曲发展历程中一个的重要节点。但由于古代文人的偏见与“重北轻南”曲学思维的影响,南戏在古时却罕有学者关注,有关南戏的记载和研究也呈现出片面、破碎而单一的特征,人为地造成了巨大的学术空白。晚近以降,中国社会的近代化转型引发了学术语境的新旧转向,传统学术在对西学的调试与顺化中走向裂变,正统诗文的地位趋于式微,民间通俗文艺的社会价值在各类文体的“文学革命”中得以重估,并被提振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其蕴含的学理价值也被学者逐渐发掘,中国民俗学的大幕缓缓揭开。在这一背景下,第一批在近代教育体制中成长起来的学人开始以现代学术的理念对南戏进行观照,初步建构了近代南戏研究的范式。随着一批重要文献的陆续发现,众多国内外的民间文学研究者利用这些文献展开了对南戏剧目与曲文的辑佚,以此还原南戏真实的历史面貌,搭建南戏研究的文献基础;与此同时,晚近佛学的复兴与“文化移动论”学说的引介,为“印度戏剧输入说”的酝酿提供了理论温床及文化地缘的阐释依据,诱发了学界对南戏产生问题的集体性探讨,客观地形塑了现代南戏史述的完整模式。南戏研究也在这一内外向的双重探原中走向了的专门化。南戏学术伴随着百年学术的整体进路而升降沉浮,在形成专题思想史的同时在其间清晰地呈现出了学术之“势”。二十世纪下半叶,起步阶段的社会主义建设所带来的对文化遗产价值的功利性诉求,以及戏曲自我发展的实际需要,最终在1956年引发了文艺界对《琵琶记》的大讨论。在这场盛况空前的讨论中,这一批由“旧”入“新”的学者开始尝试以文艺社会学的理念去阐释古代经典文本,在对政治意识形态的迎合与疏离中坚守着学术的主体性,平衡着学术与政治的天平,并在“大讨论”之后将南戏研究带入了第二个历史高峰。但随着意识形态的强化步入极端,南戏研究也无力抗争地迅速陷入了政治的泥沼,成为了庸俗社会学的注脚。文革结束以后,学界通过深刻的学术反思重塑了学术的传统与谱系,在方法论的自觉与燥热中,西方文艺研究的理论体系渗入了传统戏曲研究的畛域,南戏研究也顺着新时期文艺研究解构式的后现代逻辑而逐步走向了多元化。深入到具体的研究事项,作为研究核心内容的南戏史述最终要通过“释名”而达到了意义的完成,而“释名”的过程则具象地勾勒出了史述之“度”。史着中的南戏书写直观地展现了现代南戏研究的“格局”与“视角”。南戏的历史研究则是南戏研究中最为核心也是争议最多的研究领域。但在这诉讼纠纷与公案频出的南戏史述中,南戏本身的名称亦得到了学界最大程度地辨析,学者开始有意识地在戏曲史的视阈下串联历史中的南戏文献,各种称谓被历时性地从文献记载中析出,并与南戏发展的历史相连接,南戏的概念从长时期割裂式的平面变成了立体而关联的图示。在“正名”的过程中,南戏所指称的对象逐渐“僭越”了短时段与单一化剧种的矩矱,而具备了整体性的戏曲史与戏曲学意义,逐步生成了完整而立体的学科概念。南戏研究百年的历史进程生发了南戏作为学科的意义,也同时建构了多元的研究维度与学术空间。这些多元的研究层次构成了南戏作为现代学科的内部结构,生动地描摹了研究者的审视之“维”。文献是研究的基本面,文献的发现、整理与研究贯穿了现代南戏研究从始至今的整个流程,也塑造了南戏研究“言而有据、论从史出”的学科品格。舞台艺术的研究则以文献为基架,又同时最大程度地延展了文献研究的意义,补充了文献视角的单一性,构成了南戏学科发展过程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支点。而在文献与舞台艺术的研究维度之外,南戏学术还有一个“日常”与“非日常”的社会学空间。前者在向上的立场中强调南戏作为宏观的社会结构及其具备的社会功能,后者则在向下的方向里呈现了其作为民间微观社会行为的社会观念。这一社会学的批评空间最大程度地延展了南戏学科的边界,为南戏形成发展等问题的戏曲史研究、舞台艺术研究,以及版本、剧情、思想等方面的文本研究,提供了从社会外围因素出发的观察视角。总体而言,南戏研究从近代的起步至今,在百年时光的洗礼与沾溉中,在一代又一代戏曲学人的开拓与耕耘下,取得了丰硕而瞩目的成就。它整体性地融入了中外思想文化的百年历史进程,其本身即构成了一部完整了现代思想史。在南戏研究的发展过程中,关于南戏的学术共同体随之聚合并分衍,一个个南戏学术重镇陆续建设,最终形成了富有层次感的当代南戏研究格局。随着学界对南戏的剧目、曲文辑佚工作的进展,对南戏发生、发展历史梳理的深入,南戏的历史面貌被逐步还原,文献中关于南戏的概念也得以重构、拼接,多维的研究层次也随之生成,从外到内地形构了“南戏学”的内涵与意义。

胡学慧[10](2017)在《东北地区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东北地区作为北方多民族聚居特色最突出的地区之一,具有典型的民族族群特质和地域性特色的东北传统文化,这是东北地区各民族先民在东北地域自然、历史、社会、文化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所创造出来的一种适合在地居住的聚落文化。东北地区少数民族自周朝开始小规模的在东北地区聚居,唐时期人口繁衍,清时期人口剧增,尤以汉人显着,遍布东北地区。他们在广阔的平原、丘陵、盆地、山谷、河滩等地形地貌条件下择址定居,其中存在许多共同特征和潜在规律,是中原移民自身所携带的文化基因、迁徙而成的文化特性与东北地区原住少数民族文化、自然环境、经济文化、社会结构等多种因素在空间中排列、时间上融合的结果,是一种由内在到外在集合形式,直接决定了东北地区传统村落的空间形态。家族与民族在“自然、宗教、文化”影响下形成的村落社会秩序根深蒂固影响着村民的思想和行为规则,也就间接的决定了村落的内部空间形态结构。因此,相较于侧重物质空间表面的村落形态研究,本文尝试建立多学科综合的东北地区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研究体系。针对东北地区传统村落的空间形态特征、空间的承载内容、建构意义,民族特性在空间建构中如何发挥作用等问题,文章采用形态学、文化人类学、空间社会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积极借鉴村落现有的东北民居建筑与人文社会研究成果,通过文献考证、田野调查,以东北地区的传统村落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系统性数据分析研究,分析样本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类型特征,重点解析不同类型村落的空间形态特征及其内在的活动内容和意义,挖掘历史社会与空间形态的建构过程,并进行不同地理分区的划分与验证,解释表象空间形态背后的内在自然文化、社会秩序等影响因素。最后,根据前文对东北地区传统村落地域特色、社会民族文化与空间形态的研究为基础,结合当下的时代背景,利用传统村落历史文化元素延续与空间形态保护的相互共同作用,挖掘现代社会中并仍然存在的影响村落空间形态的因素。通过村落文化的再续,去延续并再创造空间的承载意义,提出传统村落的静态保护与活化保护发展策略,促进对东北地区传统村落文化发展、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及传统建筑与空间形态的留存、保护与发展,由内而外、由静态到动态的建构完整的由内而外的东北地区传统村落空间形态保护体系,提供适宜有效的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利用策略。

二、简析地理科学论文的写作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简析地理科学论文的写作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3)基于产业分类的大理州小城镇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新型城镇化
        1.1.2 乡村振兴战略
    1.2 研究对象和内容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及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论文框架
第二章 基础研究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小城镇
        2.1.2 城镇化
    2.2 基础理论
        2.2.1 人口迁移理论
        2.2.2 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理论
        2.2.3 非均衡发展理论
    2.3 国内小城镇研究情况概述
        2.3.1 基于小城镇发展策略与路径的研究
        2.3.2 基于发展模式的小城镇发展探索
        2.3.3 基于“特色小镇”语境下的小城镇发展研究
        2.3.4 基于小城镇发展的评价研究
        2.3.5 基于人口流动的小城镇发展研究
    2.4 国外小城镇发展的相关研究及实践概述
        2.4.1 基于国外小城镇发展经验探析的研究
        2.4.2 发达国家的小城镇发展经验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大理州小城镇发展分析
    3.1 大理州新型城镇化情况
        3.1.1 人口城镇化
        3.1.2 经济城镇化
        3.1.3 空间城镇化
        3.1.4 社会城镇化
    3.2 大理州小城镇发展特征分析
        3.2.1 发展历程
        3.2.2 发展特征
    3.3 小城镇发展的问题与挑战
        3.3.1 人口外迁,缺少人力资源
        3.3.2 交通条件差,相互联系薄弱
        3.3.3 人多地少,空间协调发展面临挑战
        3.3.4 产业同质化现象严重,粗犷式发展较多
    3.4 大理州小城镇发展水平评价及协调度分析
        3.4.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4.2 评价方法
        3.4.3 评价过程及结果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大理州小城镇发展动力机制与策略
    4.1 小城镇发展动力机制分析
        4.1.1 资源条件因素
        4.1.2 政策制度因素
        4.1.3 规划编制与管理因素
    4.2 小城镇核心发展策略
        4.2.1 合理划定城镇空间结构
        4.2.2 引导城镇职能差异化发展
        4.2.3 推动产业——空间——人协调发展
    4.3 小城镇一般发展策略
        4.3.1 加强城镇规划与管控
        4.3.2 建全和完善发展体制机制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典型小城镇发展动力机制与策略研究
    5.1 湾桥镇发展动力机制与策略研究
        5.1.1 产业经济分析
        5.1.2 城镇空间分析
        5.1.3 人口发展分析
        5.1.4 发展动力机制与策略研究
    5.2 喜洲镇发展动力机制与策略研究
        5.2.1 产业经济分析
        5.2.2 城镇空间分析
        5.2.3 人口发展分析
        5.2.4 发展动力机制与策略研究
    5.3 凤仪镇发展动力机制与策略研究
        5.3.1 产业经济分析
        5.3.2 城镇空间分析
        5.3.3 人口发展分析
        5.3.4 发展动力机制与策略研究
    5.4 金华镇发展动力机制与策略研究
        5.4.1 产业经济分析
        5.4.2 城镇空间分析
        5.4.3 人口发展分析
        5.4.4 发展动力机制与策略研究
    5.5 典型小城镇发展对比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附录 B:图片索引
附录 C:附图

(4)河南省“硕师计划”音乐学科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三节 研究综述
        一、国内研究综述
        二、国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述评
    第四节 核心概念
        一、硕师计划
        二、音乐学科
    第五节 理论基础
        一、教师专业化理论
        二、终身教育理论
    第六节 研究方法与思路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思路
    第七节 创新与不足
        一、创新点
        二、不足之处
第一章 河南省“硕师计划”发展概述及实施意义
    第一节 “硕师计划”发展过程
        一、国家政策的引导
        二、政策实施的现状
    第二节 河南省“硕师计划”音乐学科培养实施的意义
        一、有利于建立农村音乐教师补充机制
        二、有利于提高农村音乐教师教育质量
        三、有利于缓解就业压力
第二章 河南省“硕师计划”音乐学科培养现状调查及结果
    第一节 问卷和访谈的设计与实施
        一、问卷的设计与实施
        二、访谈的设计与实施
    第二节 河南省“硕师计划”音乐学科培养现状调查结果
        一、问卷调查结果
        二、访谈调查结果
第三章 河南省“硕师计划”音乐学科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第一节 河南省“硕师计划”音乐学科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一、音乐学科硕师生招生不足
        二、音乐学科硕师生参与动机失真
        三、教学科目与所学专业不一致
        四、教学设施匮乏,缺乏基础保障
        五、课程设置与进度安排有待优化
        六、服务期满后人才流失现象严重
    第二节 河南省“硕师计划”音乐学科培养中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硕师计划”政策宣传不到位
        二、“硕师计划”培养目标定位笼统
        三、培养院校与任教单位之间缺少沟通
        四、任教学校对音乐硕师生重视程度不高
第四章 解决河南省“硕师计划”音乐学科培养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第一节 主管教育部门层面
        一、提高“硕师计划”宣传力度
        二、完善教育部门的监督职能
        三、加大资金投入、提供福利保障
    第二节 培养院校层面
        一、优化健全课程体系
        二、全面落实“双导师”制度
        三、鼓励开展寒暑假授课模式
    第三节 任教学校层面
        一、提高对音乐硕师生的重视程度
        二、丰富课外活动提升农村音乐课教学质量
        三、增加任教学校与培养单位之间的联系
    第四节 音乐硕师生自身层面
        一、树立“终身学习”和“自我反思”意识
        二、丰富音乐教学的方法
结语
附录A 河南省“硕师计划”音乐学科培养现状调查问卷
附录B 任教学校相关教师访谈提纲
附录C 培养院校专家及负责人访谈提纲
参考文献
致谢

(5)行政区划意义上的红色名人印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思路与方法
        1.2.1 研究现状
        1.2.2 研究思路
        1.2.3 研究方法
    1.3 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1.3.1 研究重点
        1.3.2 研究难点
        1.3.3 创新点
2 行政区划意义上的红色名人印迹概述
    2.1 基本概念
        2.1.1 行政区划
        2.1.2 红色名人印迹
    2.2 发展历程
        2.2.1 初创与存废并举: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2.2.2 精简与规范管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2.2.3 特例与依规禁止:改革开放新时期
    2.3 分布特征
        2.3.1 时间维度
        2.3.2 空间维度
3 行政区划意义上红色名人印迹的时代价值及创制运用的经验启示
    3.1 时代价值
        3.1.1 见证历史,传承红色精神
        3.1.2 褒扬英雄,发挥榜样作用
        3.1.3 打造名片,助推经济发展
    3.2 经验启示
        3.2.1 设立及时,激发革命热情
        3.2.2 实施依规,管理有序
        3.2.3 传承历史兼顾遵循传统
4 进一步发挥现有行政区划意义上红色名人印迹作用的对策
    4.1 加大保护力度,提升资源整合
        4.1.1 提高保护意识,发动多方面力量
        4.1.2 挖掘红色故事,建立地名信息库
    4.2 创新新时代下红色名人命名
        4.2.1 命名方式多元化
        4.2.2 命名载体多样化
    4.3 发展红色产业,加强宣传工作
        4.3.1 发展红色产业,带动革命老区经济发展
        4.3.2 加强宣传工作,打造革命老区地名品牌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录

(6)基于多尺度的中国高龄老人生活质量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区域
        1.3.3 技术路线
    1.4 关键问题与创新之处
        1.4.1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4.2 创新之处
第2章 研究综述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高龄老人
        2.1.2 生活质量
        2.1.3 老年人生活质量
        2.1.4 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感
    2.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2.2.1 生活质量研究
        2.2.2 高龄老人研究
        2.2.3 百岁老人研究
        2.2.4 研究述评
    2.3 相关理论基础
        2.3.1 人口转变理论
        2.3.2 需求层次理论
        2.3.3 社会分层理论
        2.3.4 “美好生活”理论
        2.3.5 人地关系理论
第3章 中国人口高龄化发展的时空特征
    3.1 中国老年人口结构的演变
        3.1.1 老年人口年龄金字塔经历“缩减—再扩张”两个阶段
        3.1.2 老年人口性别比低,高龄女性更多于男性
        3.1.3 老年人口城乡差异显着,高龄老人乡村多于城市
    3.2 中国人口高龄化的发展
        3.2.1 中国人口高龄化加速上升
        3.2.2 中国高龄人口规模不断扩大
    3.3 中国人口高龄化速度的空间差异
        3.3.1 测算方法
        3.3.2 不同时期高龄化速度演变特征
    3.4 中国人口高龄化类型的演变
        3.4.1 人口高龄化类型的划分
        3.4.2 人口高龄化各类型空间分布
    3.5 中国人口高龄化的区域差异
        3.5.1 研究方法
        3.5.2 总体演变趋势
        3.5.3 区域间差异
        3.5.4 区域内差异
    3.6 中国人口高龄化的空间关联特征
        3.6.1 研究方法
        3.6.2 总体集散性
        3.6.3 局部集聚特征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国高龄老人生活质量评价及空间差异
    4.1 指标体系构建与研究方法
        4.1.1 生活质量构成要素的选取
        4.1.2 生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1.3 研究方法
    4.2 中国高龄老人生活质量综合评价
        4.2.1 高龄老人生活质量空间差异特征
        4.2.2 高龄老人生活质量空间集聚性特征
    4.3 高龄老人环境生存质量评价
        4.3.1 环境生存质量指标选取及评价模型
        4.3.2 环境生存质量各要素空间分布
        4.3.3 高龄老人环境生存质量空间差异
    4.4 高龄老人健康生存质量评价
        4.4.1 健康生存质量指标选取及测算方法
        4.4.2 健康生存质量各要素空间分布
        4.4.3 高龄老人健康生存质量空间差异
    4.5 高龄老人经济生活质量评价
        4.5.1 经济生活质量指标选取
        4.5.2 经济生活质量各要素空间分布
        4.5.3 高龄老人经济生活质量空间差异
    4.6 高龄老人社会生活质量评价
        4.6.1 社会生活质量指标选取及测算方法
        4.6.2 社会生活质量各要素空间分布
        4.6.3 高龄老人社会生活质量空间差异
    4.7 高龄老人文化生活质量评价
        4.7.1 文化生活质量指标选取
        4.7.2 文化生活质量各要素空间分布
        4.7.3 高龄老人文化生活质量空间差异
    4.8 本章小结
        4.8.1 高龄老人环境生存质量
        4.8.2 高龄老人健康生存质量
        4.8.3 高龄老人经济生活质量
        4.8.4 高龄老人社会生活质量
        4.8.5 高龄老人文化生活质量
第5章 南京市百岁老人生活质量评价
    5.1 研究数据来源
        5.1.1 调查问卷设计及入户调查
        5.1.2 样本统计特征分析
    5.2 指标体系构建与变量测量
        5.2.1 百岁老人生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5.2.2 变量测量
    5.3 百岁老人生活质量探索性因子分析
        5.3.1 研究方法
        5.3.2 生活质量综合评价模型构建
    5.4 南京市百岁老人生活质量评价结果
        5.4.1 生活质量综合评价
        5.4.2 生活质量不同维度评价
        5.4.3 基于个体及家庭属性特征评价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不同尺度高龄老人生活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6.1 生活质量影响因素分析架构
    6.2 宏观群体尺度的生活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6.2.1 指标选取
        6.2.2 分析方法
        6.2.3 作用机制分析
    6.3 微观个体尺度的生活质量影响因素
        6.3.1 研究设计与模型构建
        6.3.2 模型拟合与修正
        6.3.3 影响因素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改善高龄老人生活质量的对策建议
    7.1 国家政策层面
        7.1.1 统筹区域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7.1.2 建立覆盖城乡老年人医疗保障体系
        7.1.3 逐步推进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
        7.1.4 建立和完善老年社会救助体系
    7.2 社区层面
        7.2.1 加强社区服务功能,建立多元化社区养老服务体系
        7.2.2 智慧社区养老服务体系构建
        7.2.3 营造敬老养老助老的社区环境
    7.3 个人层面
        7.3.1 重视教育对提高生活质量的促进作用
        7.3.2 鼓励高龄老人积极参与闲暇活动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讨论
    8.1 主要结论
    8.2 主要创新点
        8.2.1 实现生活质量研究的宏微观结合
        8.2.2 丰富生活质量研究的理论与实证
    8.3 问题与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一、主要着作
    二、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三、主持或参与的科研基金与项目
    四、获奖
致谢

(7)黑格尔自由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主题及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概述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四、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自由的形上分析
    第一节 自由的定义
        一、文本定义
        二、定义的要件
        三、定义的反面
    第二节 自由的实现模型
        一、自我实现模型
        二、相互承认模型
        三、主客统一模型
        四、“主体-实体”模型
    第三节 自由的特性
        一、自由的一般特性
        二、自由是被设定的
        三、自由的主体是精神
第二章 精神的形上分析
    第一节 精神的概念
        一、定义
        二、规定性
        三、特性
    第二节 精神的结构
        一、“圆圈”结构
        二、“思维-意志”结构
        三、“知-行-在”结构
    第三节 精神的自由体系
        一、精神之“精神”
        二、精神的本性是自由
        三、精神自由的形态及体系
第三章 自由的“思维”形态
    第一节 思维的本性
        一、“知”
        二、辩证性
        三、自由
    第二节 思维自由的三个环节
        一、存在论
        二、本质论
        三、概念论
    第三节 “思维”自由的规范性内涵
        一、“概念”地思考
        二、主体性自由及其规范
第四章 自由的“意志”形态
    第一节 意志的本性
        一、“行”
        二、层次性
        三、自由
    第二节 意志自由的三个环节
        一、抽象法
        二、道德
        三、伦理
    第三节 “意志”自由的规范性内涵
        一、“伦理”地行动
        二、实体性自由及其规范
第五章 自由的“理性”形态
    第一节 理性的本性
        一、“在”
        二、阶段性
        三、自由
    第二节 理性自由的实现历程
        一、东方世界
        二、希腊与罗马世界
        三、日尔曼世界
    第三节 “理性”自由的规范性内涵
        一、“精神”地存在
        二、实存的自由及其启示
结语 黑格尔自由观与人类自由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
后记

(8)人教版高中《地理2》中活动栏目的教学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引言
    (一)问题的提出
        1.人教版高中《地理2》在一线教学实践中面对的困境
        2.人教版高中《地理2》中活动栏目的教学现状
        3.一线地理教师落实国家课程改革要求的需要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实践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概念界定
        1.教材栏目
        2.活动栏目
        3.教学策略
    (二)理论基础
        1.活动教学理论
        2.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3.认知心理学理论
    (三)国内外研究概况
        1.国外研究现状
        2.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思路
    (三)研究方法
        1.文献法
        2.经验总结法
        3.案例分析法
四、人教版高中《地理2》中活动栏目的内容概述与类型划分
    (一)人教版高中《地理2》中活动栏目的内容、特点及功能
        1.活动栏目的内容
        2.活动栏目的特点
        3.活动栏目的功能
    (二)人教版高中《地理2》中活动栏目的分类
        1.分类依据
        2.不同类型活动栏目的分析
五、人教版高中《地理2》中活动栏目的教学策略
    (一)人教版高中《地理2》中活动栏目教学策略的设计依据
        1.《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的要求
        2.教师“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
        3.活动栏目的具体内容
        4.我校学生的地理学习情况
    (二)人教版高中《地理2》中活动栏目的教学策略
        1.材料分析类活动——信息认知加工策略和分类加工强化策略
        2.观点阐述类活动——组织课堂对话策略
        3.调查类活动——实践活动教学策略
        4.计算类活动——问题分解策略
六、结论与反思
    (一)结论
    (二)反思
        1.反思
        2.教学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9)南戏百年学术史论(1913-2013)(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南戏学术史的存在事实与研究的学理依据
    二 南戏学术史的研究现状与治史范式
    三 南戏学术史的叙史范畴
第一编 学术之“势”:南戏在现代学术整体中的进路与呈现
    第一章 传统至现代的滥觞:从“一个失去的环节”到近代研究范式的初建
        第一节 蓄意的空白:古代南戏研究巡礼
        一 双重的枷锁:视为“小道”的戏曲与“重北轻南”的曲学思维
        二 空白的生成:片面、破碎而单一的古代南戏学术史
        第二节 剧变与契机:学术语境的现代转型与南戏研究的近代化转向
        一 调试与顺化:经学的退席与晚近的学术转关
        二 价值的重估:“小说界革命”与民间通史文艺社会价值的凸显
        三 社会到学术:近代教育体制的建立与民间文艺学理价值的发掘
        四 底色与分化:民俗学背景中生成的近代南戏研究
        第三节 学人与学科:第一代戏曲学人与近代南戏研究范式的初建
        一 大家之师:吴梅的曲体研究与现代南戏学谱的编织
        二 以治经法以治曲:姚华的曲本考订与南戏辑佚之风的肇始
        三 史述与“现代性”:王国维的戏曲史书写与近代南戏研究范式的生成
    第二章 剧学中的意义凸显:内外向的双重探原与研究的专门化
        第一节 双向的体认:戏曲艺术成就的世界认同与学术价值的专学化
        一 “整理国故”运动的发起与通俗文艺研究的深入
        二 海外演出的热潮与传统戏曲的世界性认同
        三 现代戏曲教育研究机构的建立与专业学术期刊的创办
        第二节 内向的搜求:剧目曲文的辑佚与的南戏学科肌理的构建
        一 从青木正儿到郑振铎:姚华之后的践行者
        二 钱南扬、赵景深与冯沅君:南戏辑佚三大家
        三 宗志黄与“休休”:学案中遗落的重要缺页
        第三节 外向的理路:“印度戏剧输入说”的生发与南戏史述模式的完型
        一 默转潜移的学术语境:晚近佛学的复兴到中印比较文艺研究的兴起
        二 文化地缘的阐释依据:“文化移动论”的建构至“印度水路”的描绘
        三 专门化的另一条路径:“输入说”的衍化与现代南戏史述模式的完型
    第三章 “一元”与“多元”:二十世纪下半叶研究的转型与重构
        第一节 政治与文艺:戏剧及其研究发展进程中的二次蜕变
        一 政治主体性的逐渐渗透:从“革命文学”的论争到左联的文艺理论实践
        二 被立定的方向:《讲话》的发表与文艺对政治范畴的体认
        三 转变的酝酿:戏曲创作与批评方式的变革与第二次的研究转向
        第二节 “坚守”与“失落”的临界:《琵琶记》大讨论的因果及学史意义
        一 “讨论”的起因:遗产价值的阐述与戏曲自我发展的实际需求
        二 对学术主体性的坚守:“大讨论”对政治意识形态的迎合与疏离
        三 无力抗争的学术失落:从短暂的高峰向政治一元化的滑落
        第三节 对传统的追忆与解构:新时期的学科发展与理念更迭
        一 历史的回溯:传统、系谱与学术共同体
        二 后现代的逻辑:交叉、解构与多元化
第二编 史述之“度”:南戏学术概念及范畴的历史言说
    第四章 “格局”与“视角”:史着中的南戏书写
        第一节 “格局”的映现:文学史中的南戏
        一 《插图本中国文学史》:确立的过程与最初的标尺
        二 政治修辞与模式固化:“十七年”及之后文学史中的南戏
        第二节 “视野”的表达:戏曲史中的南戏
        一 从青木正儿到周贻白:“文”史与“剧”史的胶着与渐进
        二 专题与视角:通史的分野与多元化的视阈
    第五章 自我范畴的确认:关于南戏史的研究
        第一节 南戏形成之时间:史料解读方式变化而导致的差异与“前移”
        一 “古于北曲”的模糊推定
        二 “徐说”与“祝说”的择取
        三 “酝酿期”的折衷与兼容
        四 “宣和、淳熙之前”的推移与假设
        第二节 南戏源起之地点:“一点”与“多点”的争执
        一 “温州源起说”的渊源及确立
        二 “多点起源说”的提出与争议
        第三节 南戏艺术之源头:众说纷纭的迷雾
        一 宋杂剧说
        二 诸宫调说
        三 傀儡戏说
        四 民间剧曲说
        五 宗教仪式说
        第四节 南戏的发展与流变:一度失去的“中间”
        一 元代南戏研究的误区与纠正
        二 南戏声腔流变研究的停滞与发展
        第五节 南戏历史的下限:界断的难明与合法性的质疑
        一 以元明代季更迭为界限
        二 以创作主体的身份为依据
        三 以昆剧的兴起为标志
        四 “演进期”的界限代替
    第六章 “史述”与“名定”:“史述”中的称谓释读与南戏学科概念的嬗递
        第一节 碎片下的逻辑:古人对南戏名称的记载及其背后的概念认知
        第二节 分蘖式的关联:南戏名称的近代审视与南戏概念的立体化重构
        第三节 整合中的正名:辨证中的概念群集与南戏学科意义的完全形成
第三编 审视之“维”:现代南戏研究的空间与层次
    第七章 研究的“基本面”:作为文献的南戏
        第一节 剧本文献的发现与南戏史研究的深入
        一 《永乐大典戏文三种》的流回及其文献价值
        二 南戏地方戏文本的发掘与新的研究视点
        第二节 曲谱、曲选的发掘与南戏辑佚的进展
        一 《九宫正始》、《寒山堂曲谱》的发现与戏文辑佚的阶段性完成
        二 明曲选的整理、刊行与新时期的南戏辑佚
        第三节 文物形态的泛起与研究领域的再延伸
        一 现代文史研究中的文物传统与戏曲文物学的先声
        二 刘念兹等人的田野工作与南戏文物概念的成型
        三 文物视阈下南戏研究领域的延展及分化
    第八章 表演的形态与场域:作为舞台艺术的南戏
        第一节 传统曲学的末梢:以“曲唱”为主体的音乐研究
        一 吴梅的曲律研究与古典曲学“音乐性”的传承
        二 从“曲律”到《曲体研究》:吴梅的学脉与南戏曲体研究的系统化
        第二节 从“场上”到“舞台”:现代剧场理论的介入与“舞台艺术”概念的成型
        一 学人的剧场实践与现代南戏“演剧”研究的萌生
        二 “排场”与“作场”:传统知识体系中南戏演出形制的解读
        三 西方剧场艺术视阈下“舞台艺术”概念的确立及研究的发展
    第九章 “日常”与“非日常”的空间:作为社会结构与行为的南戏
        第一节 向上的路标:上层建筑“机能”的解读与社会结构中的南戏
        第二节 向下的指针:南戏研究向“民间立场”的回归与内化
        一 溯源与回归:“民间性”话语的内置与研究理念的民俗学回摆
        二 田仲一成笔下的祭祀与演剧:南戏与乡村组织及民俗行为的同质化
余论:南戏学术史的形态与研究的“走出去”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文及参与课题
附录一 :南戏研究发展年谱(1913-2012)
附录二 :百年南戏研究文献索引(1913-2012)
后记

(10)东北地区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研究背景与目的意义
        1.1.1 课题来源
        1.1.2 研究背景
        1.1.3 课题研究目的
        1.1.4 课题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理论、实践研究综述
        1.2.1 东北地区传统村落相关研究
        1.2.2 空间形态相关研究
        1.2.3 国内外文献综述简析
    1.3 相关概念界定及研究内容
        1.3.1 相关概念界定
        1.3.2 研究范围界定
        1.3.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框架
第2章 东北地区传统村落空间形态演进
    2.1 东北地区传统村落历史发展
        2.1.1 东北地区的建制沿革
        2.1.2 东北地区传统村落兴衰发展
    2.2 东北地区传统村落民族聚居
        2.2.1 满族
        2.2.2 朝鲜族
        2.2.3 蒙古族
        2.2.4 汉族
    2.3 东北地区传统村落空间形态演进影响因素
        2.3.1 自然环境因素
        2.3.2 社会环境因素
        2.3.3 经济结构因素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东北地区传统村落空间形态调查及类型划分
    3.1 东北地区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特征调查
        3.1.1 自然环境特征
        3.1.2 空间格局特征
        3.1.3 建筑类型特征
        3.1.4 内部空间形态特征
    3.2 东北地区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类型划分
        3.2.1 分类视角
        3.2.2 分类依据与类型划分
    3.3 东北地区传统村落形态特征空间地理分区
        3.3.1 空间分布特征
        3.3.2 空间地理分区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东北地区传统村落空间形态保护策略
    4.1 东北地区传统村落空间形态保护影响因素
    4.2 东北传统村落内部空间形态社会秩序延续
    4.3 东北地区传统村落空间形态保护机制构建
        4.3.1 东北地区传统村落空间形态保护目的
        4.3.2 东北地区传统村落空间形态保护机制
    4.4 东北地区传统村落空间保护发展策略
        4.4.1 东北地区传统村落空间形态静态保护
        4.4.2 东北地区传统村落空间形态活化保护
    4.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四、简析地理科学论文的写作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郑州市普惠型机构养老发展的困境及对策研究[D]. 熊艳萍. 哈尔滨商业大学, 2021
  • [2]积石山县M高中“防灾减灾”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D]. 马欣. 西北师范大学, 2021
  • [3]基于产业分类的大理州小城镇发展策略研究[D]. 安耀文.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 [4]河南省“硕师计划”音乐学科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 王晴. 郑州大学, 2020(03)
  • [5]行政区划意义上的红色名人印迹研究[D]. 施佳慧. 浙江理工大学, 2020(02)
  • [6]基于多尺度的中国高龄老人生活质量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D]. 许昕.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7]黑格尔自由思想研究[D]. 郭友兵. 东南大学, 2019(06)
  • [8]人教版高中《地理2》中活动栏目的教学策略研究[D]. 苟秀秀. 西北师范大学, 2018(06)
  • [9]南戏百年学术史论(1913-2013)[D]. 浦晗. 苏州大学, 2018(12)
  • [10]东北地区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研究[D]. 胡学慧.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7(02)

标签:;  ;  ;  ;  ;  

浅析地理科学论文的写作方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