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罗恩病20例诊治临床体会

克罗恩病20例诊治临床体会

一、克罗恩病20例临床诊治体会(论文文献综述)

张良宇,姜正艳,文卫[1](2021)在《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之肝假性动脉瘤破裂1例诊治分析》文中研究说明肝假性动脉瘤破裂出血,作为胆道出血中极为罕见的病因,了解其诊治方法,对于临床上病因不明的消化道大出血的诊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1例肝假性动脉瘤破裂致消化道大出血的诊治经过,旨在帮助临床内科医师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魏仁贤[2](2020)在《李家庚教授学术思想及辨治脾胃病的经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研究拟对李家庚教授发表的论文、着作、临床病案研究,重点对慢性胃炎病案数据挖掘,探讨李家庚教授的学术思想及治疗脾胃病等疾病的经验,总结临床辨治思路、用药规律及特色,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促进名老中医学术思想与经验传承。方法搜集李家庚教授2011年至2018年的门诊医案(湖北省中医院、湖北中医药大学国医堂等);研读李家庚教授公开发表的论文、着作;整理有关调摄、药物、方法宜忌、病症等方面的经验;举例分析李家庚教授辨治慢性胃炎、胃癌、胃食管反流、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肠易激综合征、便秘等脾胃病验案,以及内、外、妇、儿、五官科15种疑难杂病临床验案。重点对慢性胃炎病案进行数据挖掘研究与分析:标准化后的病案数据录入Excel表格,数据清洗整理;使用SPSS20.0软件进行频数分析,Weka3.6软件进行聚类分析、关联规则分析,再通过Pajek2.0复杂网络软件对核心药物进行聚类分析,并绘制复杂网络图,展示李家庚教授辨治慢性胃炎的临证用药规律等。结果李家庚教授将整体观念、辨证论治思想及治未病思想贯穿于伤寒学术研究及临床实践中,具体如下。1.李家庚教授的学术思想及贡献(1)崇尚仲景,探微索隐:编着大量仲景相关的着作,从整体出发,以六经辨治为思想核心,融合寒温,师事百家,从理法方药等方面,宏观上阐发仲景思想;微观上考辨《伤寒论》中“复”、“消息”、“除中”内涵,考证王叔和生平,析辨小柴胡汤证非半表半里证(病位、定性、临床实践),探讨仲景所用虫类药、温燥药(附子、半夏)药物毒效及宜忌,体现学重伤寒,用药平稳,顾护脾胃及阴津,衷中参西等学术思想。(2)大论考释,宗三百九十七法:指出三百九十七法是张仲景辨治精髓,亦是临证辨治的重要思想来源,推崇精研三百九十七法的奥旨,病脉证治为重点进行思考,该法划分标准乃凭仲景原条文。(3)医理溯源,倡时空数理:从易经角度阐述仲景学说,倡导医学时空数理观的独特思想,阐述生理、病理、症候、辨治、传变及预后等,体现了中医的整体思想及恒动观点,有利于培养临床思维。(4)六经大义,重病脉证治:六经辨治为根本,法随证立、药随症变、方因机变、辨病治疗等有机结合。体现了辨证论治的思想核心。(5)伤寒杂病,贵圆机活法:随证论治主,将六经辨证与脏腑辨证、卫气营血辨证、气血津液辨证、三焦辨证、八纲辨证等有机融合,多法联用。融寒温为一体,师事百家,灵活辨治。(6)试探救逆,因势利导思想:总结仲景试探法用于疾病诊断、试探性治疗、判断预后;因势利导法分随病情利导、随病位利导、随病性利导;运用救逆法逆转病因、优化治疗及预防传变的治未病思想。并利用这些方法指导临床实践,治疗鼻咽部恶性肿瘤溃烂、血肿等。2.临证辨治思想及经验(1)重六经辨治,广经方应用(1)小柴胡汤加减辨治急性热病:六经辨证为主,结合卫气营血辨证与辨病治疗,方以小柴胡汤加减辨治。根据风热犯卫、少阳阳明合并气分热盛、三焦邪热壅盛随证加减;结合病毒性肝炎、胆囊炎、肺炎、肿瘤、中耳炎、鼻炎、淋巴结炎等辨病治疗。(2)经方为主配合葛根、钩藤六经辨治眩晕:风寒湿等邪气侵袭,或痰、水、瘀等停聚,或经络脏腑气血津液及阴阳失调为主要病机;提倡六经辨证为主,经、时方配合葛根、钩藤,随证加减。葛根20g、钩藤15g作为对药配合使用,通治诸多眩晕,安全有效。(2)本气血津液阴阳,经时验方活用(1)从精气血津液辨治耳聋:内外因素交攻致精气血津液变化影响耳部;以气滞血瘀、精气不足为主要病机,病涉五脏;填精、调气、和血、和津液为主要治法;治疗以经验方随证加减,并根据随年龄、性别等适宜用药。(2)调理脏腑精气治疗肾病综合征:发病与脏腑精气血津液密切相关,尤以脾肾肺三脏为甚。治以调理脾肾肺为本。方选六味地黄汤、右归丸加减填补肾精;八珍汤加减补益脾胃气血、健运中州;银翘散、麻黄汤等解表以散邪;配合疏肝理脾、补血养心、通利三焦和膀胱等法。(3)调和气血阴阳治疗三叉神经痛:外邪侵袭、肝郁气滞、瘀血阻络或阴虚阳亢络脉失养为主要病因病机;祛邪通络、调和气血阴阳为基本治法;柴胡疏肝散、四物汤合牵正散为常用方剂。(4)麻黄升麻汤加减发越阳气法治疗重症肌无力:病机与邪气外袭、脾胃虚弱、肾阳亏虚等脏腑气血不足关系密切;温补脾肾、升阳清热为主要治法;麻黄升麻汤配合六味地黄汤、八珍汤加减为主方。(5)当归芍药散加减理气养血治疗痛经:肝郁气滞、气血瘀阻,或寒凝血瘀,或因虚致瘀为主要病机;疏肝健脾,养血调经为主要治法;当归芍药散、四逆散或柴胡疏肝散主方。(3)内外合邪理论辨治内外多种因素致热、湿、痰、瘀、郁互结为主要病机。发病以湿热、气郁为先;日久可致气虚、阴虚、血瘀、痰阻。清热袪湿,化瘀除痰为主要治法。肺结节以清肺热为重,常以银翘散或五味消毒饮加减;乳房肿块以清中焦湿热为要,常以半夏泻心汤加减。随证配合化痰、温阳、散结、解郁、化瘀等法治疗。(4)治病求本,多法辨治(1)和调五脏法治疗基因缺陷等所致不孕不育:五脏六腑皆可致不孕不育,非独肾也;中药可以治愈部分基因缺陷、多囊卵巢综合征等所致的不孕不育。治疗上常根据患者体质灵活变通,各有侧重。或以治肾为主,或疏肝为要,或健运脾胃为核心,或肺肾同治、脾肾同治等。如解表散邪治肺;清热除湿、益气健脾、理气和胃以治脾;疏肝解郁、养血调经以治肝;补益阴阳治肾;补血、清火以治心等。(2)消补温为主辨治冠心病:冠心病以气血阴阳亏虚本,湿、热、寒、痰、郁瘀阻心脉为标;消补温三法为主要治法,分温心阳、补气阴、消痰瘀和郁气;随证选用瓜蒌薤白半夏汤、生脉饮、二陈汤、五苓散、血府逐瘀汤等加减。(3)升阳健脾法辨治婴儿疝气:中气下陷、肝郁气滞或寒凝肝脉为主要病机;益气升阳,健脾养血为主要治法;补中益气丸合保和丸为主要方剂。(5)活用秘验方,标本兼治(1)验方清补消辨治鼻咽部恶性溃烂:热毒瘀阻鼻咽为鼻咽部肿瘤等恶性病变的主要病机;清、补、消三法为主要治法;灵活运用试探法、救逆法、因势利导法;“解毒化瘀汤”、“杀虫祛疮方”乃自创验方,治疗鼻咽部恶性溃烂疗效较好。(2)李氏退黄汤加减五法三辨治疗黄疸:热、毒、湿、瘀、滞为主要病理因素;热毒湿瘀互结,气滞血瘀,肝失疏泄,胆汁分泌与排泄异常而发黄疸为主要病机;泄热、解毒、利湿、化瘀、行气为主要治法;三焦辨证、卫气营血辨证及辨病治疗联合辨治;李氏退黄汤为有效经验方。(3)解毒化瘀汤从热毒瘀阻论治痛风:热毒瘀阻肢体关节为根本病机;解毒化瘀,清热祛湿为主要治法;经验方“解毒化瘀汤”加减为主要处方,疗效明显。(6)参方药宜忌,增效减毒:(1)精选方剂,经时方合用,提高疗效。(2)用药当轻灵平稳,忌滥用温补,过补即毒,如人参等;也不要因噎废食,某些性烈或带毒性药物适量使用也能为补,如附子、细辛适量可以补阳。斟酌使用,增效减毒。(3)病症经验:小方专药适宜运用,增效减毒。(4)调摄适宜,减少疾病产生及复发。3.脾胃病辨治经验(1)脾胃病辨治特点:(1)湿热毒瘀虚论治,标本兼顾;(2)重舌诊参镜检,和脾胃为要;(3)治重粘膜修复,消肿生肌;(4)以通胃、守脾、散肝为补,消补兼施;(5)经时方复用,寒温一体,融会百家。(2)经验举隅:(1)虚热毒湿瘀论治胃癌转移并发黄疸:气痰瘀毒互结为主要病机。早期肝经气郁、脾胃阳虚多见;中期湿浊内生、血瘀痰凝为多;晚期胃热津伤、气血双亏、瘀毒内阻为主。治疗扶正与袪邪同用,清热祛湿,解毒化瘀为主要治法,方选李氏退黄汤加减。(2)辛开苦降治疗胃癌术后并发症:辛开苦降为主要治法,方以半夏泻心汤合藿香正气散、丹参饮等加减。(3)本虚标实论治胃食管反流:正虚为本,气滞、痰凝、血瘀、火郁为标;扶正祛邪为主要治法,随证(症)加减。(4)清补消结合辨治老年习惯性便秘:阴虚液涸,气虚血亏,阳虚阴凝,胃肠燥热,气郁食滞通降受阻为主要病机;清补消三法为主要治法;治分清虚热、清湿热、补阴、补阳、补气、补血、消瘀血、消食积、消郁气。(5)湿热瘀滞肠道论治克罗恩病:湿热壅滞肠道,脾胃虚弱,瘀血内生形成虚实夹杂为主要病机;清热祛湿、益气健脾、活血化瘀为主要治疗方法;犀角地黄汤合十灰散加减为主要方剂。(6)经时方合用辨治溃疡性结肠炎:本虚标实为基本病机;初起热毒瘀滞肠道,日久正气亏虚,气血阴阳不足。清热解毒、化瘀祛湿为主要治法;配合调理脏腑气血津液阴阳等。常用方剂有乌梅丸、白头翁汤、十灰散等经时方结合。(7)乌梅丸加减辨治肠易激综合征:病因病机可由情志、饮食、劳倦、寒湿、湿热等导致肠道气机紊乱,传导失司;治疗以疏肝理脾、益气养血、除湿清热为常用治法;乌梅丸、藿香正气散、痛泻要方、柴胡疏肝散等为常用方剂。(3)慢性胃炎数据挖掘结果(1)719例患者中,女性明显多于男性;(2)脘胀、胃脘痛、反酸、嗳气等症为常见主诉;(3)舌红、苔黄、脉弦为主要舌脉;(4)气滞、血瘀、湿热、血虚、气虚等为主要病因证素;(5)核心证型分为六型,脾胃湿热、肝胃不和证最多见。(6)常用方剂:半夏泻心汤,藿香正气散;二陈汤,黄连温胆汤;丹参饮;柴胡疏肝散,旋覆代赭汤;当归芍药散等。(7)常用中药:生甘草、茯苓、茯神、黄连、黄芩、藿香、佩兰、法半夏、丹参、赤芍、白芨、川芎、延胡索、海螵蛸等。(8)核心药对:佩兰→藿香、白芨→海螵蛸、炒麦芽→炒谷芽、香橼→佛手、白芍→赤芍、茯神→茯苓、黄连→法半夏、黄芩→黄连等。(9)核心药物聚类成6个新处方:如藿香-佩兰-法半夏-炒白术-茯苓-茯神;藿香-法半夏-黄连-黄芩-海螵蛸-白芨;葛根-钩藤-藿香-法半夏-黄连-黄芩;金银花-连翘-蒲公英-藿香-法半夏等。(10)证-症关系,证-方关系,证-药关系:如脾胃湿热为例,以胃脘痛、脘胀、嗳气、胃脘灼热等为主症;常以半夏泻心汤加藿香、佩兰等治疗;主要使用藿香、佩兰、法半夏、黄连、黄芩等。(4)慢性胃炎辨治经验(1)慢性胃炎以脾胃虚弱为本,湿热气瘀为标。(2)病位在胃,涉及诸脏;(3)清热祛湿、疏肝理脾、化瘀养血为主法;(4)男性多清湿热,女性兼补气血:与生活、饮食因素、生理规律影响、心理因素、疾病传变因素等有关。(5)以和助通,以消为补;(6)经时方合用,寒温同调;(7)脏腑兼治,随证(症)加减;(8)总结了脾胃病验方:藿香、佩兰、法半夏、黄连、黄芩、赤芍、白芍、丹参、川芎、白芨、海螵蛸、陈皮、佛手等。结论1.伤寒学术思想(1)崇尚仲景,探微索隐;(2)大论考释,宗三百九十七法;(3)医理溯源,倡时空数理;(4)六经大义,重病脉证治;(5)伤寒杂病,圆机活法;(6)试探救逆,因势利导思想。2.临证辨治思想(1)重六经辨治,广经方应用;(2)本气血津液阴阳,经时验方活用;(3)内外合邪理论辨治;(4)治病求本,多法辨治;(5)活用秘验方,标本兼治;(6)参方药宜忌,增效减毒。3.脾胃病辨治经验(1)脾胃病辨治特点:(1)湿热毒瘀虚论治,标本兼顾;(2)重舌诊参镜检,和脾胃为要;(3)治重粘膜修复,消肿生肌;(4)以通胃、守脾、散肝为补,消补兼施;(5)经时方复用,寒温一体,融会百家。(2)慢性胃炎辨治经验:(1)慢性胃炎以脾胃虚弱为本,湿热气瘀为标;(2)病位在胃,涉及诸脏;(3)清热祛湿、疏肝理脾、化瘀养血为主要治法;(4)男性多清湿热,女性兼补气血;(5)以和助通,以消为补;(6)经时方合用,寒温同调;(7)脏腑兼治,随证(症)加减;(8)验方加减,药随证变。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1)总结了李家庚教授将伤寒、易经结合的时空数理观;试探救逆,因势利导等伤寒学术思想。(2)多角度总结了临证辨治思想,及秘验方等临证经验。如“解毒化瘀汤”、“杀虫祛疮方”、“李氏退黄汤”等,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李家庚教授辨治特色及用药特点。(3)总结了通胃、守脾、散肝为补,消补兼施;重舌诊参镜检,和脾胃为要;注重粘膜修复等脾胃病辨治特点;(4)数据挖掘出慢性胃炎用药规律,如核心药物聚类的6个新处方;总结脾胃虚弱为本,湿热气瘀为标,以和助通,以消为补等辨治特点。

张彦秋,文珍,吴蓉,陈彬,彭雪梅,冷爱民[3](2020)在《53例特殊类型食管溃疡患者临床特征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特殊类型食管溃疡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至2019年10月间就诊于本院的53例特殊类型食管溃疡患者的病例资料,并电话随访预后。结果 53例患者男女比例1.52∶1,发病年龄(51.2±13.4)岁,84.91%(45/53)患者原因不明,66.67%(34/51)有胸骨后、上腹部疼痛或不适的表现,67.92%(36/53)溃疡累及食管下段,52.83%(28/53)累及食管胸中段。常见的病理改变为慢性炎症和鳞状上皮增生,有24.53%(13/53)患者治疗后无好转、恶化或者治疗后复发。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阳性且合并有其他一项结核感染依据的全部7例患者抗结核治疗有效。结论特殊类型食管溃疡常见于中年男性,大多数患者病因不明。食管走行区域的不适及疼痛是最常见的临床症状,常见的累及部位为食管下段,疗效欠佳或易复发。抗结核治疗对TSPOT阳性且合并有其他一项结核感染依据的患者可能有效。

王雪[4](2020)在《粪菌移植治疗克罗恩病的疗效及相关因素的Meta分析》文中提出背景: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是一种非特异性的消化道受累的透壁性炎症,呈慢性、反复性发作,病变分布主要呈节段性,可发生于消化道的任何部位,其中以末端回肠和右半结肠最为多见,肛周病变也较多。CD病因及发病机制至今尚未明确。遗传、环境、免疫因素及其之间的相互作用被广泛认为是CD的主要发病机制。CD病程多迁延反复,不容易被彻底治愈,虽为一种良性疾病,但具体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至今仍然缺乏非常有效的治疗手段。近年来,粪菌移植(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FMT)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在艰难梭菌感染以及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等疾病的治疗中都显示出了很好的治疗效果。因此,系统评价FMT对于CD的疗效及安全性对于今后CD患者的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这为CD提供了新的治疗思路。目的:本研究通过分析国内外FMT治疗CD的临床试验,从中提取相关数据,以系统评价FMT治疗CD的疗效及安全性,并进行亚组分析来评估影响FMT治疗CD的可能的相关因素,以期为今后的临床试验以及CD患者的诊治思路提供指导和建议。方法:系统检索 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Ebsco、The Cochrane library、Medline英文数据库以及知网、万方、CBM、VIP中文数据库,中文检索词为“克罗恩病”、“炎症性肠病”、“粪菌移植”、“粪菌治疗”、“粪便移植”、“肠微生物移植”,英文检索词为“Crohn’s disease”、“CD”、“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FMT”、“fecal bacteriotherapy”、“intestin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IMT”,检索方式为主题词结合自由词检索,检索范围为建库至2020年02月28日前发表的,纳入粪菌移植治疗克罗恩病的临床试验。确定纳入研究后,应用STATA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9个研究,其中1个随机对照试验,8个非随机对照试验。由于随机对照试验只有一个,且为粪便移植途径的对比,因此不单独分析该项随机对照试验。对纳入的9个研究进行单个率的Meta分析显示,FMT治疗CD的总体短期有效率为73%(95%CI:62%~85%),总体短期临床缓解率为57%(95%CI:42%~72%);总体长期临床缓解率为49%(95%CI:36%~62%);亚组分析显示:儿童组的短期临床缓解率高于成人组(78%vs 55%),p=0.53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供体关联组、不相关组及不确定组的短期临床缓解率分别是78%、41%、70%,p=0.36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新鲜粪便组的短期临床缓解率高于冷冻粪便组(61%vs 31%),p=0.49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抗生素预处理组的短期临床缓解率高于无抗生素预处理组(78%vs 66%),p=0.64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消化道移植组的短期临床缓解率高于下消化道移植组(69%vs42%),p=0.09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次粪便移植组的短期临床缓解率高于单次粪便移植组(60%vs56%),p=0.34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总体上来看,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少,多为一过性改变,且大多与内镜操作有关,如咽喉疼痛、腹痛、血便等。结论:粪菌移植对克罗恩病的疗效显着,且安全性高,对于易复发、尝试多种药物治疗后疗效差的克罗恩病患者来说是一种比较好的选择。粪菌移植效果与年龄、供体选择、粪便处理、移植途径、移植频率、有无抗生素预处理无关。以上结论还需要在今后继续去开展临床试验,特别是随机对照研究来进一步去评价和验证。

司敏[5](2018)在《克罗恩病的证治规律分析》文中认为目的总结克罗恩病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探索其主要证型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用药特点,了解相关因素对本病的发生发展及中医各证型分布的关系,为规范该病中医证型和辨证论治提供依据。方法拟定调查表,对60例江苏省中医院门诊及住院的克罗恩病患者进行调查,采集信息后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克罗恩病患者中医证候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探索中医证型分布并统计常用中药。结果①年龄:患者年龄分布较广,年龄最小为12岁,最大为78岁,年龄峰值集中在30~39岁。②职业:职业分布为脑力劳动者(65%)>体力劳动者(16.7%)>退休(11.6%)>学生(6.7%)的顺序。③疾病分期:活动期占15例,缓解期占45例;疾病分度中,轻度最多,中重度少见。④蒙特利尔分型:患者年龄以A2(17-40岁)(56.67%)最多,病变部位以L3(回结肠型)(63.3%)最多,疾病行为以狭窄(23.3%)多见。消化道表现以腹痛(51.6%)、腹泻(36.7%)为主,肠外表现中肛周病变(23.3%)、关节病变(25%)、口腔溃疡(20%)等较多见。⑤西医治疗:采用最多的方案分别为单用氨基水杨酸制剂(22例)、单用免疫抑制剂(10例)和氨基水杨酸联合免疫抑制剂(8例)。⑥中医证型:主要的中医证型有7个,分别为肠道湿热证(23例)>湿瘀互结证(11例)>气血两虚证(8例)>肝郁脾虚证(7例)>脾肾阳虚证(5例)>脾虚湿蕴(4例)>阴精不足证(2例)。⑦中医证型的相关因素:16岁以下证型分布差异较大(P<0.05),以阴精不足为主。70岁以上证型分布差异较大(P<0.05),以脾肾阳虚证为主;病程在5年以上证型分布有显着差异(P<0.05),以气血不足证为主。在职业、性别及疾病分期上,各证型分布无明显差异(P>0.05);⑧常用中药:共涉及中药56味,使用频次最高的中药依次为黄芩、炒白芍、白头翁、炒白术、茯苓、地榆、党参、黄连、炒薏仁、陈皮、炒枳壳、败酱草等。结论肠道湿热证、湿瘀互结证、脾虚湿蕴证、肝郁脾虚证、气血两虚证、脾肾阳虚证、阴精不足证是克罗恩病的7个主要证型,其中肠道湿热证最为多见。克罗恩病的病理因素主要有湿、热、毒、瘀,湿热贯穿疾病发展的始终。克罗恩病病位在胃肠,与脾、肝、肾、肺等多脏相关。临床辨证施治需兼顾五脏及年龄差异,扶正祛邪,寒热并调。中药选取需从辨证审因和辨病审证入手,恢复脏腑功能。

边向聪[6](2017)在《克罗恩病中医证型临床、镜下分布特点及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对克罗恩病的诊断价值》文中研究说明目的:1)总结分析不同证型克罗恩病患者的临床及小肠镜像分布特点,为克罗恩病的中医辨证提供客观依据。2)评估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对克罗恩病的诊断价值,为克罗恩病的早期诊断提供参考。方法:1)收集2014年9月至2017年2月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消化科门诊或住院部行单气囊小肠镜并且最终临床确诊克罗恩病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患者小肠镜报告并对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分析不同中医证型患病性别、年龄、疾病活动度、病变部位、病变范围、小肠镜黏膜像的分布特点。2)收集2014年9月至2017年2月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消化科门诊或住院部完成单气囊小肠镜、最终临床确诊克罗恩病且同意在小肠镜完成1周内行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检查28例患者的一般资料。以单气囊小肠镜诊断结果为金标准,计算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对克罗恩病的诊断价值及两种检查对该病诊断的一致性。结果:1)腹痛为克罗恩病的常见症状。克罗恩病中医证型分布规律依次为:湿热蕴结证>气滞血瘀证>寒湿困脾证>肝郁脾虚证>脾虚气陷证。患病年龄及疾病活动度:湿热蕴结证、气滞血瘀证、寒湿困脾证好发于青壮年且以活动期多见,肝郁脾虚证、脾虚气陷证好发老年患者,以缓解期居多。发病部位:气滞血瘀证、肝郁脾虚证和脾虚气陷证患者好发于回结肠,而湿热蕴脾证、寒湿困脾证的发病部位以结肠为主。病变范围:肝郁脾虚证患者镜下以单发病灶多见,其他四种证型镜下皆表现为多发、跳跃性病灶。镜下黏膜像:湿热蕴结证、气滞血瘀证及肝郁脾虚证患者SBE镜下表现均以不规则溃疡多见,寒湿困脾证和脾虚气陷证患者镜下以黏膜充血水肿糜烂居多。2)28例克罗恩病患者中,单气囊小肠镜阳性诊断率为85.71%(24/28),多层螺旋CT阳性诊断率为75%(21/28),CT显像以肠壁增厚强化最多见(50.00%,14/28)。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诊断克罗恩病的灵敏度为83.33%(20/24),特异度为75%(3/4),假阳性率为25%(1/4),假阴性率为16.67%(4/24),Kappa值为0.444(P<0.05)。结论:1)CD的中医证型以寒湿困脾证、湿热蕴结证、肝郁脾虚证、脾虚气陷证、气滞血瘀证5种证型为主,湿热蕴结证是克罗恩病的常见症;患者的性别、疾病活动度、病变部位及范围可以为CD的中医辨证提供指导;小肠镜下表现可作为中医辨证望诊的客观指标之一,指导临床辨证治疗克罗恩病。2)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能够评估CD患者肠壁增厚及强化程度,准确定位管腔狭窄部位,及时发现肠系膜血管等肠外病变,并且可以部分评估疾病活动程度,与SBE诊断结果具有中度一致性,可作为诊断CD的有效方法。肠道的充盈度是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检查成功的关键。

郑欣颖[7](2016)在《吉林省某三甲医院克罗恩病病例分析》文中提出目的:通过分析2010-2016年吉林省某三甲医院克罗恩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掌握克罗恩病的发病趋势和临床流行病学特征,旨在提高临床医生对克罗恩病的重视程度和诊断水平,为克罗恩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收集2010年1月1日至2016年7月31日期间在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明确诊断为克罗恩病的75例住院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包括患者的一般情况(首次就诊时间、性别、年龄、吸烟史、饮酒史、手术史及家族史等)和临床特征(临床表现、病变部位、并发症、肠外表现、实验室检查及临床治疗手段等),采用Epi Data3.0软件建立数据库,SPSS2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学分析描述患者的患病特征。结果:1.75例克罗恩病患者中,男性45例,女性30例,男女比例为1.5:1。年龄最小13岁,最大75岁,平均年龄38.88±16.38岁,其中2029岁组所占比例最高,为22.7%。克罗恩病患者数量有逐年增多的趋势,2014、2015年入院患者人数均高于2010年-2013年。发病季节以夏季为主(31.8%)。2.从生活习惯方面看,92.0%的患者饮食受到影响,48.0%的患者睡眠受到影响。21.3%的患者有吸烟习惯,9.3%的患者有饮酒习惯。3.有克罗恩病家族史的患者为3例(4.0%)。既往有手术史57人次,其中阑尾炎手术史22人次(38.6%),比例最高。4.克罗恩病患者主要消化道症状为腹痛、腹胀和腹泻,分别为63例(84.0%)、39例(52.0%)和36例(48.0%)。38例(50.7%)有不同程度发热,22例(29.3%)伴有疲劳乏力。病变部位以回肠末端(42.7%)和结肠(41.3%)发生病变的患者较多。35例(46.7%)有肠外表现,排名前三位的依次为肝胆疾病(17.3%)、皮肤黏膜表现(口腔溃疡13.3%)和关节损害(9.3%)。5.克罗恩病患者并发症以肠狭窄最多,为44例(58.7%),1例(1.3%)发生癌变。复发患者为30例(40.0%)。6.克罗恩病会影响患者的营养状况,其中偏瘦患者为32例(42.7%);营养不良患者为10例(13.3%);体重减轻明显患者(一个月减重>5kg)为37例(49.3%);伴有不同程度贫血患者为48例(64.0%)。7.实验室检测指标:34例(45.3%)白细胞值异常;50例(66.7%)血红蛋白值异常;51例(68.0%)前白蛋白低于正常值;29例(38.6%)总蛋白异常;41例(54.7%)白蛋白低于正常值。41例有红细胞沉降率检测指标的患者中,第1小时血沉加快者为37例(90.2%);44例有C-反应蛋白检测指标的患者中,C-反应蛋白升高的患者为39例(88.6%);30例(40.0%)钠离子值异常,10例(13.3%)钾离子值低于正常,19例(25.3%)钙离子低于正常值,73例有铁离子检测指标的患者中,其中有51例(69.9%)铁离子低于正常值。结论:1.本次研究的75例克罗恩病患者,平均确诊年龄为38.88±16.38岁,2029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男女性别比例为1.5:1;患病人数有逐年增多的趋势,夏季为克罗恩病的高发季节;吸烟的患者占21.33%,饮酒患者占9.3%,克罗恩病对患者饮食和睡眠均有不同程度影响。2.有克罗恩病家族史患者占4.0%。既往手术史以阑尾炎手术人次最多,占38.6%。3.克罗恩病的临床表现以腹胀、腹痛、腹泻为主,并伴有发热和体重减轻;发病部位以回肠末端及结肠为主;肠外表现主要以肝胆疾病及皮肤黏膜表现多见;并发症以肠狭窄多见;复发患者占40.0%;以内科药物治疗为主。4.克罗恩病患者发病后,实验室检查多见白细胞值增高、红细胞沉降率加快、C-反应蛋白值升高,血红蛋白、铁和前白蛋白值降低。5.患者以体形偏瘦为主,体重减轻者约占一半,营养不良者占13.3%,有不同程度的贫血的患者占64.0%。

王赏[8](2014)在《肠疡安汤治疗克罗恩病脾肾阳虚证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肠疡安汤治疗克罗恩病脾肾阳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临床选取40例克罗恩病脾肾阳虚证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肠疡安汤组)及对照组(美沙拉嗪肠溶片组),每组各20例,治疗周期为30天。观察治疗前后两组的临床综合疗效、中医症候疗效及单项积分疗效、疾病活动度疗效、肠粘膜病变疗效、药物安全性及不良反应等情况。治疗结束后第6个月追踪观察患者复发情况,比较两组的复发率。结果:1.试验组中医证候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在改善中医症候单项积分方面,试验组能明显改善腹泻、形寒肢冷、食少纳差症状,疗效优于对照组护(P<0.05);2.两组临床综合疗效、疾病活动度以及肠粘膜疗效相当(P>0.05);3.两组临床综合疗效临床缓解及有效病例随访结果比较,试验组复发率为25%,对照组复发率为66.67%,两组复发率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肠疡安汤能改善克罗恩病脾肾阳虚证的临床症状及肠粘膜病变,且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复发。

徐丽红,郑勇,郑义,陈福平,李睿[9](2013)在《肠结核误诊克罗恩病原因汇总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汇总分析我国近五年临床肠结核误诊为克罗恩病的主要原因,结合国内外相关的临床诊断新进展,探讨预防肠结核误诊的临床对策。方法利用万方医药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资讯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清华同方CNKI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对2008年1月2012年12月发表的有关肠结核误诊为克罗恩病的文献进行检索、复习及汇总统计分析。结果收集回顾性文献7篇,包含病例数416例,肠结核误诊率为41.42%(95%CI 44.84%35.44%),最易误诊的前三位疾病依次为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和结肠癌,分别占肠结核误诊疾病构成比的24.24%、19.1%和11.6%。收集病案汇总性文献7篇,包含肠结核误诊为克罗恩病的病例数36例,其中2例仅依靠电子肠镜下的肉眼观察未等待病理检查结果既盲目诊断,1例治疗后未随诊复查及活检取材困难,8例与未详细询问病史和严格体格检查有关,25例在完善电子肠镜、病理组织学检查、抗酸染色、胸片和PPD等各项检查后仍出现诊断失误,后由于治疗效果欠佳,通过行手术治疗、术中病理组织学检查、多次复查肠镜及组织病理检查和抗酸染色、肺部CT及试验性抗痨治疗后才明确诊断。结论现我国临床上肠结核易误诊为克罗恩病的主要原因是临床医生严格执行诊治规程的意识不足和对于不典型病案,临床常用诊断手段的鉴别能力有限。需进一步提高临床医生严格执行诊疗规程的意识。组合运用非侵入性标志物或可提高肠结核和克罗恩病鉴别诊断效率。

魏艳,董倩,吕林,刘誉华,梁超[10](2010)在《中文医学期刊2000~2009年克罗恩病误诊文献调查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调查研究我国克罗恩病(Crohn disease,CD)的临床特点、误诊概况,探讨防范误诊措施。方法利用维普期刊全文数据库、清华同方CNKI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对2000年1月~2009年12月发表的有关CD的临床研究及误诊、漏诊病例报道的31篇文献进行逐篇阅读全文,登记总病例数、误诊例数和误诊疾病,分别计算误诊率并统计所有病例的症状、体征等,采用Excel软件统计分析。结果 31篇文献报道的总病例数1150例,误诊616例,占53.6%。CD最易误诊为急慢性阑尾炎、肠肿瘤、肠结核、肠梗阻、溃疡性结肠炎、腹膜炎、急慢性肠炎、消化道穿孔,合计占误诊总病例数的86.2%;主要症状:腹痛、腹泻、贫血、消瘦、发热、便血或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腹部包块;主要并发症:肠梗阻、肛周疾病、肠瘘、肠穿孔、消化道出血、盆腔及腹腔脓肿等;肠外表现:主要有皮肤和黏膜异常、肝胆病变、脊柱及关节病变、虹膜睫状体炎、脾大、化脓性扁桃体炎。结论 CD临床症状复杂,对怀疑CD病例应行内镜及活检或X线消化道钡剂造影检查及早确诊。

二、克罗恩病20例临床诊治体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克罗恩病20例临床诊治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2)李家庚教授学术思想及辨治脾胃病的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李家庚教授伤寒学术思想及贡献
    1.崇尚仲景,探微索隐
    2.大论考释,宗三百九十七法
    3.医理溯源,倡时空数理
    4.六经大义,重病脉证治
    5.伤寒杂病,贵圆机活法
    6.试探救逆,因势利导
第二章 李家庚教授临证辨治思想及经验
    1.重六经及脏腑,广经方应用
        1.1 小柴胡汤加减六经辨治为主治疗急性热病
        1.2 经方为主配合葛根、钩藤六经辨治眩晕
    2.本气血津液阴阳,经时验方活用
        2.1 从精气血津液辨治耳聋
        2.2 调理脏腑精气治疗肾病综合征
        2.3 调和气血阴阳治疗三叉神经痛
        2.4 麻黄升麻汤加减发越阳气法治疗重症肌无力
        2.5 当归芍药散加减理气养血治疗痛经
    3.内外合邪理论经时方复用辨治肺结节、乳腺肿块
    4.治病求本,多法辨治
        4.1 和调五脏法辨治基因缺陷等不孕不育
        4.2 消补温为主辨治冠心病
        4.3 升阳健脾法辨治婴儿疝气
    5.活用秘验方,标本兼治
        5.1 验方清补消辨治鼻咽部恶性溃烂
        5.2 李氏退黄汤加减五法三辨治疗黄疸
        5.3 解毒化瘀汤从热毒瘀阻论治痛风
    6.参方药宜忌,增效减毒
        6.1 方法宜忌
        6.2 药物运用
        6.3 病症治验
        6.4 关于调摄
第三章 李家庚教授治疗脾胃病经验
    1.李家庚教授辨治脾胃病的理论渊源
        1.1 宗《内经》以脾胃为本,保护脾胃是治未病关键
        1.2 遵仲景六经辨治,重视脾胃调理
        1.3 从《金匮要略》杂病辨治,顾护脾胃
        1.4 融后世百家学说,多维辨治脾胃病
        1.5 参考现代诸论,衷中参西
    2.数据挖掘技术在中医传承中的运用
        2.1 频数分析
        2.2 聚类分析
        2.3 关联规则
        2.4 贝叶斯网络
    3.李家庚教授脾胃病辨治思路及特点
        3.1 湿热毒瘀虚论治,标本兼顾
        3.2 重舌诊参镜检,和脾胃为要
        3.3 治重粘膜修复,消肿生肌
        3.4 以通胃、守脾、散肝为补,消补兼施
        3.5 经时方复用,寒温一体,融会百家
    4.脾胃病经验举隅
        4.1 虚热毒湿瘀论治胃癌转移并发黄疸
        4.2 辛开苦降治疗胃癌术后并发症
        4.3 本虚标实论治胃食管反流
        4.4 清补消结合辨治老年习惯性便秘
        4.5 湿热瘀滞肠道论治克罗恩病
        4.6 经时方合用辨治溃疡性结肠炎
        4.7 乌梅丸加减辨治肠易激综合征
第四章 李家庚教授辨治慢性胃炎经验的数据挖掘
    1.资料来源
    2.资料筛选
    3.诊断标准
    4.纳入标准
    5.排除标准
    6.疗效评价标准
    7.研究方法
        7.1 病案资料筛选和整理
        7.2 病案术语的标准化
        7.3 数据录入
        7.4 数据清洗
        7.5 数据挖掘和分析
    8.研究结果
        8.1 慢性胃炎分类及伴发疾病频数分析
        8.2 患者性别、年龄分布情况
        8.3 主症频数分析
        8.4 刻下症状频数分析
        8.5 舌诊、脉诊频数分析
        8.6 中医病因证素频数分析
        8.7 患者证型分布
        8.8 方剂使用频数统计
        8.9 药物频数分析
        8.10 慢性胃炎病案核心药对关联规则分析
        8.11 基于聚类分析的证-症关系分析
        8.12 基于聚类分析的证-药关系分析
        8.13 基于聚类分析的慢性胃炎新处方分析
        8.14 慢性胃炎高频药物复杂网络分析
        8.15 李家庚教授治疗慢性胃炎临证规律
    9.讨论
        9.1 脾胃虚弱为本,湿热气瘀为标
        9.2 病位在胃,涉及诸脏
        9.3 清热祛湿、疏肝理脾、化瘀养血为主法
        9.4 男性多清湿热,女性兼补气血
        9.5 以和助通,以消为补
        9.6 经时方合用,寒温同调
        9.7 脏腑兼治,随证(症)加减
        9.8 验方加减,药随证变
    10.李家庚教授辨治慢性胃炎验案举隅
结语
    1.伤寒学术思想
    2.临证辨治思想及经验
    3.脾胃病辨治经验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脾胃病的中医辨治及数据挖掘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二 读博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科研项目
附录三 李家庚教授撰写着作大要
致谢

(4)粪菌移植治疗克罗恩病的疗效及相关因素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1章 前言
第2章 资料和方法
第3章 结果
第4章 讨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克罗恩病的诊治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5)克罗恩病的证治规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一、中医药研究进展
        1. 病名及病因病机
        2. 辨证论治
        3. 中医治疗
        4. 克罗恩病及溃疡性结肠炎辨治的同异
    二、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1. 定义及流行病学特点
        2. 病因
        3. 辅助检查
        4. 西医治疗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资料方法
        1.1 诊断标准
        1.2 调研方法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情况
        2.2 病变情况
        2.3 患者主要临床表现、肠外表现及并发症分布情况
        2.4 患者西医治疗方式应用分布情况(联合应用情况)
        2.5 患者中医基本证型分布情况
        2.6 患者中药应用频率分布情况
        2.7 相关性分析
    3 讨论
        3.1 流行病学资料特点
        3.2 临床表现及临床特点
        3.3 西医治疗现状
        3.4 中医病机探讨
        3.5 证型分布规律
        3.6 治疗用药特点
第三部分 展望与不足
第四部分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6)克罗恩病中医证型临床、镜下分布特点及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对克罗恩病的诊断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克罗恩病中医证型的临床及镜下特点
    (一)临床研究
        1.研究对象
        2.检查仪器及药品
        3.检查方法
        4.质量控制
        5.统计学处理
        6.技术路线图
    (二)研究结果
        1.纳入病例临床资料
        2.SBE检查情况
        3.CD的中医辨证分型
        4.CD各中医证型的临床分布特点
        5.CD各中医证型的镜下分布特点
    (三)讨论
第二部分 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对克罗恩病的诊断价值
    (一)临床研究
        1.研究对象
        2.检查仪器及药品
        3.检查方法
        4.质量控制
        5.统计学处理
        6.技术路线图
    (二)研究结果
        1.病例纳入情况
        2.SBE检出结果
        3.MSCTE完成情况
        4.MSCTE与SBE检出结果比较
        5.MSCTE对CD的诊断价值
    (三)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7)吉林省某三甲医院克罗恩病病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第1章 绪论
1.1 克罗恩病的危害
1.2 克罗恩病的流行病学特征
1.3 克罗恩病的病因及鉴别诊断
    1.3.1 环境因素
    1.3.2 遗传因素
    1.3.3 感染因素
    1.3.4 免疫因素
    1.3.5 鉴别诊断
1.4 克罗恩病的特征性表现
1.5 克罗恩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1.5.1 吸烟
    1.5.2 环境
    1.5.3 手术史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内容
2.3 诊断标准
2.4 质量控制
2.5 数据整理与统计分析 第3章 研究结果
3.1 克罗恩病患者一般情况
    3.1.1 基本情况
    3.1.2 家族史及手术史
3.2 临床表现
    3.2.1 全身表现
    3.2.2 消化道表现
    3.2.3 肠外表现
    3.2.4 并发症
    3.2.5 营养状况
3.3 入院诊查结果
    3.3.1 病变部位
    3.3.2 实验室检测结果
3.4 复发情况及治疗手段 第4章 讨论
4.1 克罗恩病患者一般情况
4.2 生活习惯
4.3 家族史及手术史
    4.3.1 家族遗传史
    4.3.2 既往手术史
4.4 临床表现
    4.4.1 消化道表现
    4.4.2 营养状况及全身表现
    4.4.3 肠外表现
    4.4.4 并发症
4.5 病变部位
4.6 实验室检查
4.7 克罗恩病的复发情况
4.8 克罗恩病的治疗手段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8)肠疡安汤治疗克罗恩病脾肾阳虚证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 引言 第一部分 临床资料和研究方案
1. 临床资料
    1.1 疾病诊断标准
    1.2 纳入标准
    1.3 病例排除标准
    1.4 病例剔除标准
    1.5 病例脱落标准
    1.6 中止试验标准
    1.7 不良事件
2. 研究方法
    2.1 病例来源及分组
    2.2 治疗方案
3. 观察内容
    3.1 一般性资料
    3.2 安全性指标
    3.3 实验室指标
    3.4 疗效指标
4 疗效评定
    4.1 中医证候疗效标准
    4.2 疾病活动度疗效评定
    4.3 临床症状与体征疗效评定
    4.4 肠粘膜病变疗效评定
    4.5 综合疗效评定标准
5. 统计分析 第二部分 结果与分析
1. 治疗前临床资料可行性分析
    1.1 性别
    1.2 年龄
    1.3 病程
    1.4 病情严重程度
2. 临床疗效分析
    2.1 两组治疗前后单项临床症状积分比较
    2.2 两组中医症状总积分比较
    2.3 两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2.4 两组疾病活动度疗效比较
    2.5 两组肠粘膜疗效比较
    2.6 两组综合疗效比较
    2.7 血沉、C反应蛋白比较
    2.8 两组患者综合疗效临床缓解及有效病例随访结果比较
3. 药物安全性与不良事件观察 第三部分 讨论
1. 现代西医学对克罗恩病的研究
    1.1 发病病因和机制
    1.2 临床表现
    1.3 现代西医学对克罗恩病的治疗
2 中医学对本病的认识
    2.1 克罗恩病的中医病名归属
    2.2 病因病机
    2.3 中医药治疗
3 导师对于本病的认识
4 肠疡安汤的组方机理
5 问题及展望 第四部分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 临床观察表 附录二 附图 附录三 综述 附录四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9)肠结核误诊克罗恩病原因汇总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来源
    1.2 检索策略
    1.3 文献纳入和剔除标准
        1.3.1 文献纳入标准
        1.3.2 文献剔除标准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收集及纳入文献情况
    2.2 纳入患者的一般资料
    2.3 误诊情况及原因分析
3 讨论

(10)中文医学期刊2000~2009年克罗恩病误诊文献调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来源
    1.2 调查方法
2 结果
    2.1 误诊率
    2.2 误诊疾病
    2.3 临床表现
3 讨论
    3.1 误诊概况 CD
    3.2 临床特点
    3.3 误诊原因分析
    3.4 防范误诊措施

四、克罗恩病20例临床诊治体会(论文参考文献)

  • [1]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之肝假性动脉瘤破裂1例诊治分析[J]. 张良宇,姜正艳,文卫.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2021(12)
  • [2]李家庚教授学术思想及辨治脾胃病的经验研究[D]. 魏仁贤.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0(08)
  • [3]53例特殊类型食管溃疡患者临床特征分析[J]. 张彦秋,文珍,吴蓉,陈彬,彭雪梅,冷爱民. 中国医师杂志, 2020(04)
  • [4]粪菌移植治疗克罗恩病的疗效及相关因素的Meta分析[D]. 王雪. 山东大学, 2020(02)
  • [5]克罗恩病的证治规律分析[D]. 司敏.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8(11)
  • [6]克罗恩病中医证型临床、镜下分布特点及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对克罗恩病的诊断价值[D]. 边向聪. 甘肃中医药大学, 2017(08)
  • [7]吉林省某三甲医院克罗恩病病例分析[D]. 郑欣颖. 吉林大学, 2016(03)
  • [8]肠疡安汤治疗克罗恩病脾肾阳虚证的临床疗效观察[D]. 王赏.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14(09)
  • [9]肠结核误诊克罗恩病原因汇总分析[J]. 徐丽红,郑勇,郑义,陈福平,李睿. 山东医药, 2013(31)
  • [10]中文医学期刊2000~2009年克罗恩病误诊文献调查分析[J]. 魏艳,董倩,吕林,刘誉华,梁超. 临床误诊误治, 2010(09)

标签:;  ;  ;  ;  ;  

克罗恩病20例诊治临床体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