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贮秸秆与风干秸秆育肥滩羊效果对比试验

微贮秸秆与风干秸秆育肥滩羊效果对比试验

一、微贮稻草与风干稻草肥育滩羊的效果对比试验(论文文献综述)

王敏[1](2020)在《放牧与舍饲对肉牛生产性能和肉品质影响的比较研究》文中指出放牧和舍饲是我国肉牛的两种主要饲养方式,在日粮、饮水、环境、饲养管理与动物福利等方面存在着很大差异。传统上,我国西部和北部是肉牛的主产区,以放牧饲养为主;随着农区粮食资源的逐年丰富和人们膳食结构的改变,舍饲肉牛养殖迅速发展,已在我国肉牛产业中占主导地位。舍饲养殖可根据肉牛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需求,为其提供合理的日粮配比,能够有效提高肉牛生产性能,缩短育肥时长,增加养殖效益。随着肉牛产业的集约化、现代化发展,肉牛营养代谢病发生率逐年升高,牛肉产品的质量问题时有发生。放牧养殖因其饲养环境天然、绿色、无污染,其牛肉产品受到了更多消费者的青睐。开展放牧和舍饲两种饲养方式下肉牛的营养代谢、生产性能和肉品质的对比研究,对促进我国肉牛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蒙东地区作为研究区域,选取体重400 kg左右,体况相近、健康的西门塔尔公牛20头,随机分为2组,每组10头,建立肉牛放牧和舍饲模型,试验期为120天。分别采用HPLC、GCMS、ICP-MS、ICP-OES、ELISA、HE染色和MASSON染色等方法,对比分析了两种饲养方式下肉牛的日粮、饮水、管理等差异,及肉牛血液生化指标、尿液生化指标、生产性能和肉品质差异,为优质肉牛饲养提供理论和试验依据。肉牛不同饲养方式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肉牛在饲草营养、饮水质量、饲养环境及动物福利等方面均存在显着差异。放牧肉牛新鲜牧草中的脂肪酸、氨基酸、维生素及矿物质等营养物质,总体含量较为均衡,优于舍饲肉牛的苜蓿、谷草、青干草和玉米秸秆等饲草;放牧肉牛饮水的臭和味、肉眼可见物、色度、浑浊度及菌落总数等品质指标均次于舍饲肉牛饮水(p<0.05);放牧肉牛的给料给水次数、饲养密度、环境噪音及饲料添加剂使用情况等福利指标均显着优于舍饲肉牛(p<0.05)。饲养方式对肉牛血液和尿液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放牧肉牛血清ALT、AST、LDH、GGT、ALP含量显着高于舍饲肉牛(p<0.05),提示放牧肉牛生长代谢活动旺盛,蛋白质代谢水平及糖无氧酵解能力优于舍饲肉牛;放牧肉牛血清HP、IL-6、IL-8含量显着高于舍饲肉牛(p<0.05),提示放牧肉牛免疫机能高于舍饲肉牛;舍饲肉牛血清EPI、PTH含量与放牧肉牛差异显着(p<0.05),提示舍饲肉牛可能受环境噪音、饲养密度、人为干预等因素影响,存在一定程度的应激反应;舍饲肉牛血清BA含量显着高于放牧肉牛(p<0.05),提示舍饲肉牛存在一定程度脂质代谢异常;舍饲肉牛尿液pH值显着低于放牧肉牛(p<0.05),可能与舍饲肉牛能量饲料比例较高、运动量较少有关,提示舍饲肉牛有代谢性酸中毒风险。研究表明,两种饲养方式肉牛血尿代谢指标具有一定的差异性,放牧肉牛血尿生化指标优于舍饲肉牛。饲养方式对肉牛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舍饲肉牛的体增重显着高于放牧肉牛(p<0.05),舍饲肉牛的体高、胸围和后腿围显着高于放牧肉牛(p<0.05),舍饲肉牛的宰前活重、胴体重、净肉重、净肉率、眼肌面积均显着高于放牧肉牛(p<0.05);研究表明,舍饲肉牛的育肥性能、生长发育性能、胴体性能均优于放牧肉牛。饲养方式对牛肉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放牧牛肉的蒸煮损失率、熟肉率、肌纤维等肉品质指标显着优于舍饲牛肉(p<0.05);TAA、维生素C、维生素B1、P和K含量均显着高于舍饲牛肉(p<0.05);提示放牧牛肉更具有营养价值。舍饲牛肉的各种脂肪酸含量均显着高于放牧牛肉(p<0.05),可能与舍饲肉牛能量饲料比例较高,运动量过少有关。综上,舍饲肉牛可能存在应激反应、脂质代谢异常、免疫机能较弱、牛肉品质较差等问题,生产中加强舍饲肉牛的饲养管理,提高舍饲肉牛福利,优化舍饲日粮配比,有利于减少舍饲肉牛的应激反应,改善其代谢水平,增强抗病能力,提高舍饲牛肉的品质。放牧肉牛生产性能较低,生产中提高放牧肉牛的饮水质量,在枯草期适当补饲精料,有利于提高肉牛生产性能,增加养殖效益。在蒙东地区青草期放牧,枯草期舍饲是最佳饲养方式。

李长春[2](2017)在《玉米品种及刈后放置时间对秸秆饲用价值的影响机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农业供给结构的改革,产业结构的优化,粮改饲试点的扩大,青贮玉米种植面积的增加,提高玉米秸秆高效转化与利用显得尤为重要。论文以掌握随玉米秸秆原料贮藏时间延长,玉米秸秆及其发酵饲料品质特性变化规律为目的,综合运用草学和动物营养学等学科领域的相关理论和研究方法,研究探讨了提高玉米秸秆饲用转化利用效率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方法。本研究试验选择土默特地区种植的3个玉米品种(金糯、金甜和先玉)收获果穗后为研究对象,在玉米秸秆原料不同刈后放置时间下(设置刈后放置0天、7天、15天、30天、60天、90天和180天共7个时间段),研究玉米秸秆原料及其发酵饲料的营养品质、微生物数量、发酵品质及体外发酵特性动态变化规律,旨在明确不同玉米秸秆品种随着原料刈后放置时间的延长,玉米秸秆及其发酵饲料的营养成分、微生物种类及数量、发酵品质及体外发酵特性的变化规律及趋势,揭示玉米秸秆及其发酵饲料的营养品质、微生物种类及数量、发酵品质及体外发酵特性对玉米秸秆品种和原料刈后放置时间的响应机制。结果表明:(1)从营养品质分析可知,3个玉米品种7个刈后放置时间段的营养成分在发酵前后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除DM含量外,发酵前后其他营养物质在品种和刈后放置时间段间有显着差异。金甜玉米秸秆及其发酵饲料的营养品质较其他两个品种更优。玉米秸秆原料在刈后放置7天、15天和30天时,其OM含量较放置0天变幅为+2.77%、+2.26%、+2.77%;CP含量较放置0天变幅为-15.22%、-12.62%、-15.22%;NDF含量较放置0天变幅为-8.49%、-11.49%、-8.46%;ADF含量较放置0天变幅为+8.91%、+13.29%、+8.67%。原料放置30天时,制作发酵饲料,此时发酵饲料OM、CP、NDF和ADF含量较放置0天变幅为+1.32%、-9.04%、-4.51%和-9.58%。随着玉米秸秆原料的放置时间延长,其干秸秆及其发酵饲料的品质逐渐降低。(2)从微生物数量分析可知,3个玉米品种7个刈后放置时间段的玉米秸秆及其发酵饲料附着乳酸菌、霉菌和一般好氧性细菌数量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除霉菌未在发酵饲料中检测到外,发酵前后各微生物数量在品种和刈后放置时间段间有显着差异。乳酸菌数量呈逐渐降低的变化趋势,酵母菌、霉菌和一般好氧细菌呈逐渐增加的变化趋势。金甜和金糯玉米秸秆及其发酵饲料附着的乳酸菌数较先玉玉米秸秆附着的多。玉米秸秆原料在刈后放置7天、15天和30天时,其乳酸菌数较放置0天变幅为-4.23%、-1.01%、-3.22%。原料在刈后放置7天、15天和30天时,制作发酵饲料,此时发酵饲料附着的乳酸菌数较放置0天的发酵饲料变幅为+8.60%、+1.58%、-7.16%。(3)从发酵品质分析可知,随着刈后放置时间的延长,3个玉米品种秸秆发酵饲料的pH值、乙酸、丙酸、丁酸和氨态氮含量总体呈升高的变化趋势,乳酸含量呈降低的变化趋势。金甜玉米秸秆发酵饲料的发酵品质较优。玉米秸秆原料在刈后放置7天、15天和30天时,其发酵后pH值较放置0天变幅为+2.83%、+9.77%、+12.85%;乳酸较放置0天变幅为-10.50%、-51.93%、-41.99%;乙酸较放置0天变幅为+7.14%、+16.07%、+33.93%;丙酸较放置0天变幅为-0.00%、+183.33%、+150.00%;氨态氮含量较放置0天变幅为136.36%、118.18%、429.09%。(4)从体外发酵特性分析可知,随着刈后放置时间的延长,3个玉米品种秸秆原料及其发酵饲料的体外发酵瘤胃液pH值呈升高的趋势,TVFA、IVDOM和GP呈降低的变化趋势。金甜玉米秸秆及其发酵饲料的体外发酵品质较优。玉米秸秆原料在刈后放置7天、15天和30天时,其体外发酵后瘤胃液pH值较放置0天变幅为+0.65%、+0.81%、+1.30%;体外发酵后瘤胃液TVFA较放置0天变幅为-0.80%、-3.49%、-5.56%;体外发酵后瘤胃液GP较放置0天变幅为-0.43%、-1.40%、-5.40%;IVDOM较放置0天变幅为-1.65%、-5.09%、-8.19%。原料放置30天时,制作发酵饲料,此时发酵饲料瘤胃液pH值、TVFA、GP、IVDOM分别较放置0天变幅为+2.44%、-4.89%、-4.50%和-4.01%。(5)通过对比分析3个玉米秸秆品种发酵前后的品质特性。随着刈后放置时间的延长,其主要营养品质、发酵品质、微生物构成、数量及体外发酵特性指标的变化差异可知,玉米秸秆发酵后DM含量不同程度的降低,NDF、ADF、WSC含量显着降低,而EE、CP、OM含量则变化不明显。发酵后附着乳酸菌数显着增加,酵母菌和一般好氧细菌则显着减少。发酵后体外发酵pH、GP、TVFA、IVDOM显着升高(P<0.05)。综上所述,玉米秸秆刈后长时间户外放置使其品质损失严重,收获玉米穗后应尽快调制玉米秸秆发酵饲料,才能够获得发酵品质较好的发酵饲料。如不能当天加工调制,刈后存放的最佳时间段为30天以内。如果延期利用,采用发酵技术能有效保存秸秆的营养成分,提高体外消化利用率。

王志军[3](2016)在《饲草组合优化及其发酵品质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在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出的发展“草牧业”政策,除了优化种植结构,增加优质饲草原料种植比例,提高优质饲草资源供给能力之外,通过科学合理的饲草加工技术,提高现有饲草资源的饲用转化利用效率,也是一条必由之路。为此,论文以玉米秸秆、苜蓿干草和燕麦干草为研究材料,以单种原料营养特性为依据,饲草组合效应优化为方法,发酵型全混合日粮调制为手段,肉羊高效转化利用为目的,综合运用草学、饲料学和动物营养学等学科领域的相关理论和研究方法,研究探讨了提高三种饲草饲用转化利用效率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方法。论文试验主要采用单因素和双因素区组对比试验设计,结合回归分析和聚类分析等统计分析方法,系统研究了苜蓿干草、燕麦干草和玉米秸秆的营养特性、组合效应、发酵品质以及畜产品生产能力,得出如下结论:1、在饲草品质评价指数方面,虽然RFV指数具有简单快捷评价饲草品质的优势,但是在区分不同种类饲草的品质差异时,GI指数更为精确,更适合多种饲草的优化组合设计;2、结合三种饲草的品质特性,将三种饲草按不同比例混合后,其混合饲草的GI值(X)与IVDOM(Y)存在正相关性,回归方程分别为,y=1.2732x+28.274(R2=0.9077,P<0.0001,N=20):混合饲草的GI值(X)和多项组合效应值(Y)存在正相关性,y=0.0717x-0.5513(R2=0.7833,P<0.0001,N=20);经综合评价和聚类分析,R组合为最优组合:即玉米秸(50%)+苜蓿干草(30%)+燕麦干草(20%);3、全混合日粮经过发酵处理后,可明显提高TMR的营养价值;随着FTMR贮藏时间的延长,FTMR的IVDMD和有氧稳定性显着高于(P<0.05)对照组,在裹包贮藏45d后FTMR营养成分和发酵品质趋于稳定;4、采用饲草型FTMR饲喂试验羊,其育肥性能和屠宰性能显着高于(P<0.05)TMR组和CS(玉米秸秆)组,生产性能最高;FTMR组羔羊肉的鲜味氨基酸量、氨基酸总量(TAA)和脂肪酸显着高于(P<0.05)TMR组和CS(玉米秸秆)组,羔羊肉的风味最好。

乔艳龙,汤丽琳,夏先林,陈胜昌,方园,方福平[4](2014)在《贵州西门塔尔×本地杂交肉牛的肥育营养需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探明贵州西(西门塔尔)×本(本地牛)杂交肉牛的日粮组方与营养需要,选用体重180380kg西本杂交架子公牛185头,进行了7批次20个不同饲粮组合试验。结果表明:干物质摄入量[IDM,g/(W0.75·d)]、综合净能摄入量[INEmf,MJ/(W0.75·d)]、粗蛋白质摄入量[ICP,g/(W0.75·d)]与杂交肉牛日增重呈显着直线相关关系,回归方程分别为y=0.044 x+55.2,P<0.05;y=0.000 3 x+0.322,P<0.01;y=0.006 4 x+6.26,P<0.01。西本杂交肉牛的营养需要计算公式:DM[kg/(头·d)]=(0.044×预期日增重+55.2)×代谢体重/1 000,NEmf[MJ/(头·d)]=(0.000 3×预期日增重+0.322)×代谢体重,CP(g/头·d)=(0.006 4×预期日增重+6.26)×代谢体重。同时推算出西本杂交肉牛在150550kg阶段的营养需要量标准。

李莉娜,吴仙,粟朝芝,朱冠群,韩勇,李军念[5](2014)在《稻草微生物饲料干物质消失率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试验对不同水分添加量、不同发酵时间的稻草微生物饲料干物质在山羊瘤胃内的消失率进行系统研究,旨在为评定稻草微生物饲料的营养价值提供基础数据。试验选择3只安装永久性瘤胃瘘管贵州黑山羊,采用尼龙袋法,以不加水不发酵为对照组,分别测定了水分添加量为40%、50%、60%和70%的稻草微生物饲料,经10、20、32 d发酵后干物质在山羊瘤胃内的消失率。结果显示:发酵时间和水分添加量对稻草微生物饲料中干物质消失率均具有显着影响。从发酵时间看,发酵32 d的饲料在山羊瘤胃内各时间点的干物质消失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和其他试验组(P<0.05);从饲料水分添加量看,96 h的干物质消失率均以水分添加量60%组最高。发酵10 d水分添加量60%组为36.52%,比对照组高10.94%(P<0.05),比40%组高0.74%(P>0.05),比50%组高0.41%(P>0.05),比70%组高0.19%(P>0.05);发酵20 d水分添加量60%组为44.32%,比对照组高34.63%(P<0.01),比40%组高7.16%(P<0.05),比50%组高6.00%(P<0.05),比70%组高3.65%(P>0.05);发酵32 d水分添加量60%组为,比对照组高42.68%(P<0.01),比40%组高7.36%(P<0.05),比50%组高6.94%(P<0.05),比70%组高6.27%(P<0.05)。结果表明:以水分添加量为60%,发酵32 d制成的稻草微生物饲料干物质消失率效果最好。

董臣飞,丁成龙,许能祥,程云辉,沈益新,顾洪如[6](2014)在《不同水稻品种谷草双优收获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明确不同水稻品种的适宜收获期有助于在兼顾稻谷生产的基础上改善稻草饲用品质,提高稻草饲用率。本研究利用两优培九(杂交籼稻)、武育粳3号(迟熟中粳)、南粳44(早熟晚粳)和南粳46(中熟晚粳)等4个水稻品种,研究不同收获期(提前6 d,提前3 d,标准收获期,推后3 d,推后6 d)对稻谷产量、稻草产量及饲用品质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粗蛋白(CP)、酸性洗涤纤维(ADF)、干物质体外消化率(IVDMD)和青贮发酵品质pH、乳酸(LA)和氨态氮(NH3-N)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收获时间的推迟,4个品种的稻谷产量均呈现不同程度的上升;两优培九提前6 d收获、南粳44提前3 d收获、武育粳3号推迟3 d收获、南粳46推后6 d收获时稻草中NSC含量最高;稻草中CP含量随着收获日期的推迟持续下降,其中两优培九的下降幅度最大;稻草产量、IVDMD和青贮发酵品质的变化规律和稻草中NSC含量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综合不同收获期稻草饲用品质的变化规律,在尽量减少对稻谷产量影响的前提下为获得较高的饲用品质,两优培九提前6 d收获,武育粳3号和南粳44推后3 d收获,南粳46推后6 d收获较为适宜。

董臣飞,丁成龙,许能祥,程云辉,沈益新,顾洪如[7](2013)在《稻草饲用品质及茎秆形态特征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利用江苏地区9个常用水稻品种(盐稻830、武育粳3号、南粳44、镇稻10号、武香粳14、南粳46、南粳47、南粳5055和两优培九),研究了不同品种类型间稻草饲用品质的差异及与之相关的茎秆形态特征,为在常用水稻品种中快速筛选稻草饲用品质优良的品种提供依据。田间试验于2011年在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水稻试验田(南京)进行。各品种成熟收获时选取长势一致的50个分蘖,去穗,测定单穗重。选取3个分蘖对倒3节茎秆进行徒手切片,观测如茎粗、茎壁厚、机械组织面积比例、薄壁组织面积比例、维管束面积比例、茎壁厚/茎粗等指标。其余分蘖剪碎烘干并测定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粗蛋白(CP)、酸性洗涤纤维(ADF)和干物质体外消化率(IVDMD)等饲用品质相关性状。将稻草饲用品质和茎秆形态特征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类型间稻草饲用品质差异显着(P<0.01);小穗型品种武育粳3号和超级稻品种南粳44稻草中的NSC含量较高,ADF含量较低,IVDMD较高;晚熟型粳稻品种南粳46和南粳47稻草中的NSC含量较低,ADF含量较高,IVDMD也较低;茎粗与单穗重、NSC含量和IVDMD极显着正相关(P<0.01),可作为快速筛选稻草饲用品质的形态指标。

程文杰[8](2013)在《人工栽培沙棘枝叶不同处理对绵羊育肥效果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试验采用人工栽培沙棘枝,进行晾干、微贮和氨化等方法处理,测定处理后沙棘枝叶的常规营养成分含量并进行分析比较;将处理后的沙棘枝叶替代部分粗饲料饲喂绵羊,测定全混日粮各养分在绵羊体内的表观消化率;研究沙棘枝叶全混日粮对绵羊生长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为沙棘枝叶作为反刍动物新型饲料资源的生产应用提供科学依据。试验一、沙棘枝叶的不同处理及营养物质含量变化。沙棘枝叶经过晾干、微贮和氨化方法处理后,对其常规营养成分含量进行分析测定。沙棘枝叶经过微贮和氨化处理后,粗蛋白含量得到了提高,氨化组与晾干组、微贮组比较均差异显着(P﹤0.05);微贮组和氨化组粗脂肪含量提高,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含量降低,与晾干组比较均差异显着(P﹤0.05)。试验二、不同处理沙棘枝叶对绵羊全混合日粮表观消化率的影响。采用晾干、微贮、氨化三种不同的方法对沙棘枝叶进行处理后对绵羊进行饲喂,使用全收粪法测定全混日粮中干物质(DM)、有机物质(OM)、蛋白质(CP)、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的表观消化率。结果表明,晾干组与对照组比较,全混日粮各养分表观消化率分别降低了5.1%、1.4%、6.6%、6.1%和2.9%,差异不显着(P>0.05);微贮组与对照组比较,全混日粮各的表观消化率分别提高了20.4%、27.8%、28.6、26.7%和22.3%,均差异显着(P<0.05);氨化组与对照组比较,全混日粮各表观消化率分别提高了26.9%、21.6%、21.4%、9.6%和5.5%,除NDF与ADF外,均差异显着(P<0.05)。说明沙棘枝叶经过微贮和氨化处理后可以提高消化利用率。试验三、不同处理沙棘枝叶对绵羊体尺和干物质采食量的影响。在全混日粮中,分别添加晾干、微贮、氨化的沙棘枝叶对绵羊进行育肥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第30d,平均体高和体长方面,微贮组和氨化组的与对照组比较均差异显着(P<0.05),其中微贮组最高,对照组最低。干物质采食量氨化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着(P<0.05),提高了11.2%;微贮组料重比低于对照组,差异极显着(P<0.01);平均日增重微贮组和氨化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极显着(P<0.01),分别提高了39.8%和24.0%。说明经过微贮后的沙棘枝叶对绵羊的育肥效果较好,可以作为反刍动物粗饲料进行推广应用。试验四、不同处理沙棘枝叶对绵羊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采用处理后的沙棘枝叶全混日粮对绵羊进行饲喂。绵羊宰前活重、胴体重、净肉重微贮组和氨化组与对照组比较均得到了提高,差异显着(P<0.05),其中宰前活重、胴体重、净肉重微贮组最高;试验组臂肌的失水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着(P<0.05);不同部位肌肉粗蛋白含量方面,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均差异显着(P<0.05),其中微贮组最高,对照组最低;臂肌和臀肌的粗脂肪含量,晾干组和氨化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显着(P<0.05);各组背肌粗脂肪含量两两比较均差异不显着(P>0.05);各组背肌粗灰分含量微贮组与其它三组比较均差异显着(P<0.05),其中微贮组最低,晾干组最高。

董臣飞[9](2011)在《水稻生育后期稻草饲用品质相关性状的变化规律及赤霉素处理和留茬高度对稻草饲用品质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前我国对水稻(Oryza sativa L.)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稻米产量、品质及抗性方面,而对稻草饲用品质的研究较少。本文对水稻生育后期稻草饲用品质相关性状的变化规律及赤霉素(GA)处理和留茬高度对稻草饲用品质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为改善稻草饲用品质提供指导意见,有助于提高稻草饲用率,缓解南方农区因草食畜牧业快速发展产生的粗饲料短缺矛盾。本研究先于2005-2006年利用热研2/密阳23的111个重组自交系RILs的F6、F7代及其亲本,2008年利用两优108、南粳43、南粳44、扬辐粳8号、淮稻6号、徐稻3号、86优8号、武运粳7号等8个江苏水稻品种研究了不同水稻品种(系)间稻草饲用品质的差异。田间试验在江苏省农科院水稻试验田进行,常规肥水管理。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系)间稻草的干物质体外消化率(IVDMD)、稻草中的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去灰分酸性洗涤纤维(ADFom)、粗灰分(CA)含量间存在显着差异。IVDMD与NSC极显着正相关(p<0.01),与ADFom、CA极显着负相关(p<0.01)。本研究于2008年利用两优108、南粳43、南粳44、扬辐粳8号、淮稻6号、徐稻3号、86优8号、武运粳7号等8个江苏水稻品种,2009和2010年利用两优108、淮稻6号、南粳43和南粳44等4个江苏水稻品种研究了水稻开花后1-5周稻草(茎鞘和叶片)饲用品质相关性状——NSC、粗蛋白(CP),半纤维素,ADFom、CA的变化规律。田间试验在江苏省农科院水稻试验田进行,常规肥水管理。结果表明,稻草中的NSC含量在开花后1-3周大幅下降,至第5周又有不同幅度的回升,NSC回升率(NSCRR)不同品种间存在显着差异;CP含量在开花后1-5周持续下降;半纤维素含量在开花后第1周小幅下降,第2周左右含量有所回升,第5周与第1周的含量相当;而ADFom和CA含量开花后1-5周维持相对稳定的水平。2009-2010年对稻草茎鞘和叶片中各饲用品质相关性状研究后发现,开花后1-2周茎鞘中的NSC含量高于叶片中的含量,3周左右低于叶片中的含量,4-5周时又高于叶片中的含量。开花后1-5周叶片中的CP和半纤维素含量均高于茎鞘中的含量;而ADFom和CA含量则低于茎鞘中的含量。开花后1-2周,稻草中NSC的主要成分是淀粉,而在开花后3周以后,NSC的主要成分是WSC。本研究又于2009年利用南粳43、南粳46和淮稻6号,2010年利用两优108、南粳43、淮稻6号、扬辐粳8号对水稻生育后期GA处理对稻草饲用品质的影响进行研究。田间试验在江苏省农科院水稻试验田进行,常规肥水管理。2009年在水稻开花后15d对南粳43、南粳46和淮稻6号号喷施了15、30和45g/hm2的GA,2010年分别在水稻开花当天、7d和15d对两优108、淮稻6号、南粳43和扬辐粳8号喷施15、30和45g/hm2的GA,在成熟收获时测定稻草饲用品质等性状。2010年设置了10cm、20cm、30cm三个留茬高度,分析水稻成熟收获时不同留茬高度稻草饲用品质的差异,并对成熟收获的稻草添加10Scfu·g-1鲜重的乳酸菌进行青贮,分析稻草成分与发酵品质的关系。2009年的结果表明,水稻开花后15d喷施15、30、45g/hm2浓度的GA后稻草的CP和NSC含量极显着高于对照(p<0.01)。2010年的结果表明,开花当天、7d和15d喷施15、30、45g/hm2浓度的GA,成熟收获时稻草的每分蘖绿叶面积、绿叶的SPAD和稻草的CP含量极显着高于对照(p<0.01),淮稻6号、南粳43和扬辐粳8号稻草的NSC含量显着高于对照(p<0.01)。不同时间、不同浓度喷施GA对稻草饲用品质的影响效果有所差异。稻草中的NSC和CP含量以开花后15d喷施45g/hm2的效果最好。2010年对成熟收获时10cm、20cm和30cm留茬高度稻草中饲用品质相关性状研究后发现,稻草中的NSC和ADFom含量随着留茬高度的升高而降低,10cm留茬高度稻草中的含量高于留茬20cm和30cm的稻草,而CP含量随着留茬高度的升高而增加,留茬高度20cm和30cm的稻草CP含量高于留茬10cm的稻草。对稻草青贮品质分析表明,稻草中的可溶性碳水化合物(WSC)、淀粉、NSC和CP含量与青贮浸提液的pH、NH3-N呈极显着负相关(p<0.01),与LA含量呈极显着正相关(p<0.01),与AA、PA、BA负相关;与青贮后稻草的CP含量极显着正相关(p<0.01),与NDF、ADF含量极显着负相关(p<0.01)。综合本研究的结果得出结论:稻草中的NSC含量与稻草消化率显着正相关,水稻开花后1-5周稻草中的NSC含量先下降后回升,不同品种间NSCRR存在显着差异,开花后喷施GA能有效延缓绿叶衰老,增加成熟时的绿叶保有量以提高稻草CP含量,增加NSC在稻草中的积累量,改善稻草饲用品质,尤以开花后15d喷施45g/hm2GA效果最佳。稻草中的NSC和ADFom含量随着留茬高度的升高而下降,CP含量则随着留茬高度的升高而升高,因此适度提高留茬高度有利于稻草饲用品质的改善。稻草中的NSC和CP含量与青贮后的发酵品质和饲用品质显着正相关。

梁榕旺[10](2010)在《玉米秸秆青贮/稻草对肉山羊生产性能、肉品质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本试验以玉米秸秆青贮和稻草为基础,设计了6种不同粗精比的日粮配方,研究青贮/稻草组合效应对肉山羊生产性能、肉品质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为秸秆饲料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整个试验由四个部分组成。第一章玉米秸秆青贮/稻草对肉山羊生长的影响选取3月龄、体重15±2kg波尔×徐淮杂交山羊90只为试验动物,均分为6组,饲喂含不同粗精比玉米秸秆青贮和稻草的日粮,研究日粮组合效应对肉山羊生长的影响,并进行经济效益的分析。6种日粮分别为:A(粗精比45:55,青贮/稻草85:15,精料蛋白水平14%)、B(粗精比40:60,青贮/稻草75:25,精料蛋白水平14%)、C(粗精比35:65,青贮/稻草70:30,精料蛋白水平14%)、D(粗精比45:55,青贮/稻草85:15,精料蛋白水平16%)、E(粗精比40:60,青贮/稻草75:25,精料蛋白水平16%)、F(粗精比35:65,青贮/稻草70:30,精料蛋白水平16%)。试验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降低粗精比和青贮/稻草可促进肉山羊的生长,16%精料蛋白水平各组(D、E、F)的体尺优于14%各组(A、B、C);B、D组平均日增重(ADG)高于其他各组,即B>C>A;E>F>D。精粗比水平从55:45提高至60:40可以提高肉山羊ADG;而精粗比从60:40逐渐提高至65:35水平时,ADG出现下降。A组料肉比最高,E组最低;经济效益以E组最好。第二章玉米秸秆青贮/稻草对肉山羊产肉性能、屠宰性状、肉理化性状和常规营养成分的影响在14%精料蛋白水平下,随着青贮/稻草的降低,屠宰率、背肌系水力、水分和蛋白、臂肌水分、臀肌灰分含量逐渐升高;净肉率、背肌嫩度、pH45min和pH24h、股肌pH24h、背肌脂肪、臀肌水分含量降低。在16%精料蛋白水平下,背肌水分、股肌蛋白含量随着青贮/稻草的降低逐渐升高,而臂肌pH24h、股肌脂肪含量下降。结果表明:在精料一致的情况下,日粮粗料组成对肉山羊的产肉性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提示青贮/稻草对肉品质有一定程度的改善,精料水平对肌肉中蛋白质和脂肪影响起主要作用,对水分和灰分含量影响较小,青贮/稻草组合效应对肌肉系水力和嫩度影响较大。第三章玉米秸秆青贮/稻草对羊肉中氨基酸和脂肪酸组成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青贮/稻草组合效应对羊肉的氨基酸含量和组成差异不显着,但可以提高羊肉的鲜味。此外,青贮/稻草组合效应对氨基酸(AA)、总氨基酸(TAA)、必需氨基酸(EAA)、非必需氨基酸(NEAA)均无显着差异。但随着稻草含量的降低和精料蛋白水平的升高,TAA逐渐升高。在精料蛋白水平为16%时,EAA随着稻草含量的增加而呈上升趋势。NEAA则随着精料蛋白水平的升高而升高,说明日粮组成和营养水平对羊肉氨基酸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但极其有限。青贮/稻草对不同部位肌肉的脂肪酸组成有显着性影响,并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和规律性。第四章玉米秸秆青贮/稻草对肉山羊血液生化指标的的影响本试验各组血清总蛋白(TP)、血清尿素氮(BUN)、总胆固醇(TC)、血糖(BG)、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碱性磷酸酶(AKP)、乳酸脱氢酶(LDH)差异不显着,表明青贮/稻草组合效应对肉山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较小。其中, A组第90d的TP含量以74.03g/L为最高的;BUN含量在4.348.08mmoL/L范围内波动,随着精料蛋白水平的升高,BUN升高,蛋白质利用率降低;第90d的BG浓度较试验前降低,且在同一蛋白水平下,该时期BG随着粗精比和青贮/稻草的降低而呈下降趋势;TC比试验前提高,并随着精料水平的增加而缓慢升高;在同一蛋白水平下,TC增速以粗精比40:60,青贮/稻草75:25为最高,高于其他组;提示在精料水平一致的情况下,青贮/稻草可能产生正组合效应;AST、ALT均比试验前高,初期升高,后期降低;AKP、LDH则随着日龄的增长先升高后降低,试验前期增速快,后期慢。表明AKP、LDH可能与日龄有关,日粮组成和营养水平对AKP、LDH影响较小。

二、微贮稻草与风干稻草肥育滩羊的效果对比试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微贮稻草与风干稻草肥育滩羊的效果对比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放牧与舍饲对肉牛生产性能和肉品质影响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篇 文献综述
    第1章 我国肉牛饲养现状分析
        1.1 肉牛生产概况及饲养方式分析
        1.1.1 肉牛品种与分布
        1.1.2 牛肉产品市场需求变化
        1.1.3 饲养方式分析
        1.2 牧区与农区肉牛饲养特点分析
        1.2.1 牧区
        1.2.2 农区
    第2章 肉牛代谢研究进展
        2.1 肉牛营养物质代谢及常见代谢病
        2.1.1 肉牛营养物质代谢
        2.1.1.1 糖代谢
        2.1.1.2 蛋白质代谢
        2.1.1.3 脂代谢
        2.1.1.4 矿物质代谢
        2.1.2 肉牛常见营养代谢病
        2.1.2.1 脂肪肝(fatty liver)
        2.1.2.2 蹄叶炎(laminitis)
        2.1.2.3 尿结石(urinary calculus)
        2.1.2.4 瘤胃酸中毒(rumen acidosis)
        2.1.2.5 瘤胃碱中毒(rumen alkalosis)
        2.2 血液和尿液代谢监测指标
        2.2.1 血液监测指标
        2.2.1.1 血液代谢指标
        2.2.1.2 血液酶指标
        2.2.1.3 血液激素指标
        2.2.1.4 血液免疫学指标
        2.2.2 尿液监测指标
    第3章 肉牛生产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因素
        3.1 生产性能评定指标及影响因素
        3.1.1 生长发育性能
        3.1.2 育肥性能
        3.1.3 胴体性能
        3.2 牛肉品质评定指标及影响因素
        3.2.1 肉色
        3.2.2 大理石花纹
        3.2.3 系水力
        3.2.4 嫩度
        3.2.5 营养成分
第二篇 研究内容
    第1章 肉牛不同饲养方式差异研究
        1.1 材料
        1.1.1 研究区域
        1.1.2 仪器设备及材料
        1.1.3 主要试剂
        1.2 方法
        1.2.1 样本的采集与处理
        1.2.1.1 饲草采集
        1.2.1.2 水采集
        1.2.2 饲草营养成分检测
        1.2.2.1 水分
        1.2.2.2 总能
        1.2.2.3 粗蛋白
        1.2.2.4 粗灰分
        1.2.2.5 粗脂肪
        1.2.2.6 粗纤维
        1.2.2.7 氨基酸
        1.2.2.8 脂肪酸
        1.2.2.9 矿物质
        1.2.2.10 维生素
        1.2.3 水质检测
        1.2.3.1 臭和味
        1.2.3.2 肉眼可见物
        1.2.3.3 pH值
        1.2.3.4 浑浊度
        1.2.3.5 色度
        1.2.3.6 菌落总数
        1.2.4 饲养管理福利检测
        1.2.5 数据统计与分析
        1.3 结果
        1.3.1 饲草营养成分检测结果
        1.3.1.1 饲草常规营养成分检测结果
        1.3.1.2 饲草脂肪酸含量检测结果
        1.3.1.3 饲草氨基酸含量检测结果
        1.3.1.4 饲草维生素含量检测结果
        1.3.1.5 饲草矿物质含量检测结果
        1.3.2 水质检测结果
        1.3.3 饲养管理福利检测结果
        1.4 讨论
        1.4.1 不同饲养方式饲草营养成分对比分析
        1.4.2 不同饲养方式水质对比分析
        1.4.3 不同饲养方式肉牛饲养管理福利对比分析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饲养方式对肉牛代谢指标的影响
        2.1 材料
        2.1.1 试验时间和地点
        2.1.2 试验动物及分组
        2.1.3 试验动物饲养管理
        2.1.4 仪器设备及材料
        2.1.5 主要试剂
        2.2 方法
        2.2.1 样本的采集
        2.2.2 样本的检测
        2.2.3 数据统计与分析
        2.3 结果
        2.3.1 不同饲养方式对肉牛血清酶类指标的影响
        2.3.2 不同饲养方式对肉牛血清激素指标的影响
        2.3.3 不同饲养方式对肉牛血清代谢指标的影响
        2.3.4 不同饲养方式对肉牛血清免疫学指标的影响
        2.3.5 不同饲养方式对肉牛尿液指标的影响
        2.4 讨论
        2.4.1 不同饲养方式对肉牛血清酶类指标的影响
        2.4.2 不同饲养方式对肉牛血清激素指标的影响
        2.4.3 不同饲养方式对肉牛血清代谢指标的影响
        2.4.4 不同饲养方式对肉牛血清免疫学指标的影响
        2.4.5 不同饲养方式对肉牛尿液指标的影响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饲养方式对肉牛生产性能的影响
        3.1 材料
        3.1.1 试验动物及分组
        3.1.2 试验动物饲养管理
        3.2 方法
        3.2.1 育肥性能指标的测定
        3.2.2 生长发育性能指标的测定
        3.2.3 胴体性能指标的测定
        3.2.4 数据统计与分析
        3.3 结果
        3.3.1 不同饲养方式对肉牛育肥性能的影响
        3.3.2 不同饲养方式对肉牛生长发育性能的影响
        3.3.3 不同饲养方式对肉牛胴体性能的影响
        3.4 讨论
        3.4.1 不同饲养方式对肉牛育肥性能的影响
        3.4.2 不同饲养方式对肉牛生长发育性能的影响
        3.4.3 不同饲养方式对肉牛胴体性能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饲养方式对牛肉品质的影响
        4.1 材料
        4.1.1 试验动物及饲养管理
        4.1.2 仪器设备及材料
        4.1.3 主要试剂
        4.2 方法
        4.2.1 样品的采集
        4.2.2 肌肉颜色的测定
        4.2.3 蒸煮损失的测定
        4.2.4 熟肉率的测定
        4.2.5 大理石花纹的测定
        4.2.6 肌纤维的测定
        4.2.6.1 HE染色
        4.2.6.2 MASSON三色染色
        4.2.7 牛肉营养组分的检测
        4.2.8 数据统计与分析
        4.3 结果
        4.3.1 不同饲养方式对牛肉常规品质的影响
        4.3.2 不同饲养方式对牛肉营养组分的影响
        4.4 讨论
        4.4.1 不同饲养方式对牛肉常规品质的影响
        4.4.2 不同饲养方式对牛肉营养成分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结论
本文的创新点
参考文献
导师简介
作者简介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主要成果
    发表论文
    申请专利
致谢

(2)玉米品种及刈后放置时间对秸秆饲用价值的影响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农作物秸秆资源及其加工利用研究
        1.2.1 农作物秸秆饲料的特点
        1.2.2 秸秆资源利用的现状
        1.2.3 农作物秸秆饲料处理方法及效果研究
    1.3 秸秆发酵原理及进程
        1.3.1 发酵原理
        1.3.2 发酵进程
    1.4 影响发酵的因素
    1.5 发酵过程中微生物及其作用
        1.5.1 乳酸菌
        1.5.2 酵母菌
        1.5.3 梭菌
        1.5.4 醋酸菌
        1.5.5 腐败细菌
        1.5.6 霉菌
    1.6 秸秆质量评定
    1.7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8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8.1 研究内容
        1.8.2 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点及概况
    2.2 试验材料
    2.3 试验设计
    2.4 发酵调制
    2.5 试验测定指标及方法
        2.5.1 营养品质测定
        2.5.2 微生物数量统计
        2.5.3 发酵品质指标
        2.5.4 体外发酵指标测定
    2.6 数据处理、分析方法
3 结果分析
    3.1 玉米秸秆发酵前营养品质差异
        3.1.1 DM含量差异
        3.1.2 OM含量差异
        3.1.3 CP含量差异
        3.1.4 NDF含量差异
        3.1.5 ADF含量差异
        3.1.6 EE含量差异
        3.1.7 WSC含量差异
    3.2 玉米秸秆发酵前微生物数量差异
        3.2.1 乳酸菌数量差异
        3.2.2 酵母菌数量差异
        3.2.3 霉菌数量差异
        3.2.4 一般好氧细菌数量差异
    3.3 玉米秸秆发酵前体外发酵特性差异
        3.3.1 瘤胃液pH值差异
        3.3.2 TVFA浓度差异
        3.3.3 IVDOM差异
        3.3.4 GP差异
    3.4 玉米秸秆发酵后营养品质差异
        3.4.1 DM含量差异
        3.4.2 OM含量差异
        3.4.3 CP含量差异
        3.4.4 NDF含量差异
        3.4.5 ADF含量差异
        3.4.6 EE含量差异
        3.4.7 WSC含量差异
    3.5 玉米秸秆发酵后微生物数量差异
        3.5.1 乳酸菌数量差异
        3.5.2 酵母菌数量差异
        3.5.3 一般好氧细菌数量差异
    3.6 玉米秸秆发酵后发酵品质的影响
        3.6.1 pH差异
        3.6.2 乳酸含量差异
        3.6.3 乙酸含量差异
        3.6.4 丙酸含量差异
        3.6.5 丁酸含量差异
        3.6.6 氨态氮含量差异
    3.7 玉米秸秆发酵后体外发酵特性差异
        3.7.1 瘤胃液pH差异
        3.7.2 TVFA浓度差异
        3.7.3 IVDOM差异
        3.7.4 GP差异
    3.8 玉米秸秆发酵前后各指标差异分析
        3.8.1 玉米秸秆发酵前后营养品质差异
        3.8.2 玉米秸秆发酵前后微生物数量差异
        3.8.3 玉米秸秆发酵前后体外发酵特性差异
    3.9 玉米秸秆发酵前后各指标对应分析
        3.9.1 玉米秸秆发酵前后营养品质对应变化
        3.9.2 玉米秸秆发酵前后微生物数量对应变化
        3.9.3 玉米秸秆发酵前后发酵特性对应变化
4 讨论
    4.1 玉米秸秆原料及发酵饲料营养品质的差异
    4.2 玉米秸秆发酵饲料发酵品质的差异
    4.3 玉米秸秆原料及发酵饲料微生物种类及数量的差异
    4.4 玉米秸秆原料及发酵饲料体外发酵特性的差异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3)饲草组合优化及其发酵品质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饲草资源及加工利用研究进展
        1.2.1 苜蓿干草资源及其加工利用研究
        1.2.2 农作物秸秆资源及其加工利用研究
        1.2.3 天然草地牧草资源及其加工利用研究
    1.3 发酵全混合日粮的研究进展
        1.3.1 全混合日粮的研究
        1.3.2 发酵全混合日粮研究
    1.4 饲草品质评价研究进展
        1.4.1 影响饲草品质的因素
        1.4.2 饲草品质评价指数
        1.4.3 饲草品质评价方法
    1.5 饲草组合效应研究进展
        1.5.1 组合效应的概念
        1.5.2 组合效应在粗饲料利用中的应用
    1.6 论文研究目的及意义
    1.7 论文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7.1 论文研究内容
        1.7.2 论文研究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点及概况
    2.2 试验材料
    2.3 试验设计
        2.3.1 饲草品质评价研究
        2.3.2 混合饲草的优化组合筛选
        2.3.3 饲草型FTMR品质动态变化研究
        2.3.4 饲草型FTMR对羔羊生产性能和羊肉风味的影响
    2.4 发酵全混合日粮调制方法
    2.5 试验动物与饲养管理
    2.6 测定指标与方法
        2.6.1 营养成分测定
        2.6.2 体外发酵指标测定
        2.6.3 发酵品质测定
        2.6.4 肉羊生产性能与羊肉风味指标测定
    2.7 数据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饲草品质评价研究
        3.1.1 饲草营养成分测定
        3.1.2 饲草IVDMD及能值测定
        3.1.3 饲草DMI测定
        3.1.4 饲草GI值测定
        3.1.5 GI值与RFV值对饲草品质的影响
    3.2 饲草的优化组合的筛选
        3.2.1 饲草的体外发酵研究
        3.2.2 基于体外发酵的饲草的组合效应研究
        3.2.3 混合饲草发酵特性研究
        3.2.4 混合饲草的优化组合筛选
    3.3 饲草型FTMR品质动态变化研究
        3.3.1 饲草型FTMR感官评价
        3.3.2 饲草型FTMR营养成分动态变化
        3.3.3 饲草型FTMR发酵品质
        3.3.4 饲草型FTMR有氧稳定性
        3.3.5 饲草型FTMR干物质消化率
    3.4 饲草型FTMR对羔羊生产性能和羊肉风味的影响
        3.4.1 饲草型FTMR对羔羊育肥性能影响
        3.4.2 饲草型FTMR对屠宰性能的影响
        3.4.3 饲草型FTMR对羔羊肉风味的影响
        3.4.4 饲草型FTMR对羔羊育肥的经济效益分析
4 讨论
    4.1 RFV与GI评价饲草品质的比较
    4.2 组合效应在饲草优化组合中的应用
    4.3 饲草型FTMR品质动态变化
        4.3.1 饲草型FTMR营养成分变化
        4.3.2 饲草型FTMR发酵品质变化
        4.3.3 饲草型FTMR的有氧稳定性
        4.3.4 饲草型FTMR的IVDMD变化
    4.4 饲草型FTMR对肉羊生产性能与羔羊肉风味的影响
        4.4.1 饲草型FTMR对羔羊生产性能的影响
        4.4.2 饲草型FTMR对羔羊肉风味的影响
5 结论
    5.1 本研究创新之处
    5.2 本研究展望
    5.3 论文的总体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4)贵州西门塔尔×本地杂交肉牛的肥育营养需要(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杂交肉牛及饲料
    1.2 试验方法
    1.3 数据收集与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增重效果
    2.2 饲料采食量及转化效果
    2.3 干物质、综合净能、粗蛋白质摄入量与增重的关系
        2.3.1 干物质、综合净能和粗蛋白质需要量
        2.3.2 钙、磷需要量
    2.4 贵州西本杂交牛的育肥营养需要量
3 小结

(5)稻草微生物饲料干物质消失率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动物及日粮
    1.3 测定方法
    1.4 数据分析处理
2 结果
    2.1 发酵10 d饲料干物质在山羊瘤胃内的消失率
    2.2 发酵20 d饲料干物质在山羊瘤胃内的消失率
    2.3 发酵32 d饲料干物质在山羊瘤胃内的消失率
3 讨论与小结

(6)不同水稻品种谷草双优收获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1. 2 试验设计与田间管理
    1. 3 测定内容及方法
    1. 4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 1 不同收获日期稻谷产量的变化趋势
    2. 2 不同收获日期的稻草产量的变化趋势
    2. 3 不同收获日期稻草饲用品质的变化趋势
    2. 4 不同收获日期的稻草青贮发酵品质的变化趋势
3 讨论
    3. 1 不同收获期稻谷产量的差异
    3. 2 不同收获期稻草产量和饲用品质的变化趋势
4 结论

(7)稻草饲用品质及茎秆形态特征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设计与田间管理
    1.3 测定内容及方法
    1.4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3 讨论
    3.1 不同品种类型稻草饲用品质的差异
    3.2 与稻草饲用品质相关的茎秆形态特征
4 结论

(8)人工栽培沙棘枝叶不同处理对绵羊育肥效果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我国粗饲料资源的现状
        1.1.1 粗饲料的开发与利用
    1.2 秸秆在反刍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1.2.1 氨化秸秆的应用
        1.2.2 微贮秸秆的应用
        1.2.3 青贮秸秆的应用
    1.3 沙棘枝叶的开发与利用
        1.3.1 沙棘的生长特性及发展概况
        1.3.2 沙棘的营养结构及特点
        1.3.3 沙棘的利用前景和饲用价值
        1.3.4 沙棘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1.4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沙棘枝叶处理方法及处理后营养物质含量的比较
    2.1 目的
    2.2 材料与方法
        2.2.1 试验材料
        2.2.2 实验室设备仪器
        2.2.3 试验的时间和地点
        2.2.4 试验方法
        2.2.5 品质鉴定
    2.3 结果与分析
        2.3.1 感官鉴定
        2.3.2 化学分析法鉴定
    2.4 讨论
    2.5 小结
第三章 不同处理沙棘枝叶对绵羊全混合日粮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3.1 目的
    3.2 材料和方法
        3.2.1 试验动物
        3.2.2 试验设计和日粮配方
        3.2.3 试验羊饲养管理
        3.2.4 粪样的采集与测定
    3.3 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
    3.4 结果与分析
    3.5 讨论
    3.6 小结
第四章 不同处理沙棘枝叶对绵羊生长性能的影响
    4.1 目的
    4.2 材料与方法
        4.2.1 试验动物
        4.2.2 试验方法及饲养管理
        4.2.3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不同处理沙棘枝叶对体尺的影响
        4.3.2 不同处理沙棘枝叶对绵羊干物质采食量、料重比的影响
        4.3.3 不同处理沙棘枝叶对绵羊平均日增重的影响
        4.3.4 经济效益
        4.3.5 沙棘枝叶饲料产业开发的经济分析
    4.4 讨论
        4.4.1 不同处理沙棘枝叶全混日粮对绵羊体尺的影响
        4.4.2 不同处理沙棘枝叶全混日粮对绵羊干物质采食量、料重比的影响
        4.4.3 不同处理沙棘枝叶全混日粮对绵羊平均日增重的影响
    4.5 小结
第五章 不同处理沙棘枝叶对绵羊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
    5.1 目的
    5.2 材料与方法
        5.2.1 试验动物
        5.2.2 试验方法
    5.3 结果与分析
        5.3.1 不同处理沙棘枝叶对绵羊产肉性能的影响
        5.3.2 不同处理沙棘枝叶对绵羊屠宰性状的影响
        5.3.3 不同处理沙棘枝叶对绵羊肌肉理化性状的影响
        5.3.4 不同处理沙棘枝叶对羊肉常规营养成分的影响
    5.4 讨论
        5.4.1 不同处理沙棘枝叶对绵羊产肉性能的影响
        5.4.2 不同处理沙棘枝叶对羊肉理化性状的影响
        5.4.3 不同处理沙棘枝叶对羊肉常规营养成分的影响
    5.5 结论
第六章 论文结论、创新点与研究展望
    6.1 全文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评阅表

(9)水稻生育后期稻草饲用品质相关性状的变化规律及赤霉素处理和留茬高度对稻草饲用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汇编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国内外稻草饲用研究概况
        1.1.1 我国稻草饲用研究现状
        1.1.2 国外稻草饲用研究概况
    1.2 水稻生育后期农艺措施研究
    1.3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及研究路线
第二章 品种(系)间稻草饲用品质的差异
    2.1 材料与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热研2/密阳23RILs稻草饲用品质的差异
        2.2.2 江苏水稻品种稻草饲用品质的差异
        2.2.3 水稻农艺性状与稻草饲用品质性状相关分析
    2.3 讨论
第三章 水稻生育后期稻草饲用品质相关性状的变化规律
    3.1 、材料与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2008年试验结果
        3.2.2 2009年试验结果
        3.2.3 2010年试验结果
        3.2.4 NSCRR与收获时稻草饲用品质的相关分析
    3.3 讨论
第四章 水稻生育后期GA处理对稻草饲用品质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2009年试验结果
        4.2.2 2010年试验结果
    4.3 、讨论
第五章 留茬高度对稻草饲用品质的影响
    5.1 材料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不同留茬高度稻草NSC、CP含量的差异
        5.2.2 不同留茬高度稻草ADFom含量的差异
        5.2.3 不同留茬高度稻草饲用品质与农艺性状的相关关系
    5.3 讨论
第六章 稻草中的NSC和CP与青贮品质的关系
    6.1 材料方法
    6.2 结果与分析
    6.3 讨论
第七章 综合讨论和全文结论
    7.1 稻草饲用品质性状品种(系)间差异显着
    7.2 水稻生育后期稻草饲用品质相关性状的变化规律
    7.3 GA处理对稻草饲用品质的改善
    7.4 留茬高度对稻草饲用品质的影响
    7.5 稻草中的NSC、CP与青贮品质的关系
    7.6 全文结论
本研究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着

(10)玉米秸秆青贮/稻草对肉山羊生产性能、肉品质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1 我国秸秆资源现状
    2 秸秆饲料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2.1 秸秆饲料开发与利用的重要性
        2.2 秸秆饲料的营养结构特点
        2.3 秸秆饲料的处理技术
        2.4 秸秆饲料开发与利用的限制性因素
    3 玉米秸秆和稻草在反刍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3.1 玉米秸秆的应用
        3.1.1 氨化玉米秸秆的应用
        3.1.2 微贮玉米秸秆的应用
        3.1.3 玉米秸秆青贮的应用
        3.2 稻草的应用
        3.2.1 氨化稻草的应用
        3.2.2 微贮稻草的应用
        3.2.3 青贮稻草的应用
        3.2.4 稻草其他利用方式
    4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一章 玉米秸秆青贮/稻草对肉山羊生长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动物
        1.2 试验方法
        1.2.1 试验设计与日粮配方
        1.2.2 试验羊饲养管理
        1.2.3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玉米秸秆青贮/稻草对肉山羊体尺的影响
        2.2 玉米秸秆青贮/稻草对肉山羊平均日增重、料肉比的影响
        2.3 经济效益分析
    3 讨论
        3.1 玉米秸秆青贮/稻草对肉山羊体尺的影响
        3.2 玉米秸秆青贮/稻草对肉山羊平均日增重的影响
    4 结论
第二章 玉米秸秆青贮/稻草对肉山羊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动物
        1.2 试验方法
        1.2.1 屠宰与胴体分割
        1.2.2 样品的采集
        1.2.3 测定指标与方法
        1.2.3.1 产肉性能的测定
        1.2.3.2 屠宰性状的测定
        1.2.3.3 羊肉理化性状的测定
        1.2.3.4 肉中常规营养成分的测定
        1.2.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玉米秸秆青贮/稻草对肉山羊产肉性能的影响
        2.2 玉米秸秆青贮/稻草对肉山羊各分割部位肌肉重量的影响
        2.3 玉米秸秆青贮/稻草对肉山羊屠宰性状的影响
        2.4 玉米秸秆青贮/稻草对羊肉理化性状的影响
        2.5 玉米秸秆青贮/稻草对羊肉常规营养成分的影响
    3 讨论
        3.1 玉米秸秆青贮/稻草对肉山羊产肉性能的影响
        3.2 玉米秸秆青贮/稻草对羊肉理化性状的影响
        3.3 玉米秸秆青贮/稻草对羊肉常规营养成分的影响
    4 结论
第三章 玉米秸秆青贮/稻草对羊肉氨基酸和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1.2.1 氨基酸成分的测定
        1.2.2 脂肪酸的测定
        1.2.3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玉米秸秆青贮/稻草对肌肉(背最长肌)氨基酸组成的影响
        2.2 玉米秸秆青贮/稻草对羊肉中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2.2.1 玉米秸秆青贮/稻草对背肌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2.2.2 玉米秸秆青贮/稻草对臀肌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2.2.3 玉米秸秆青贮/稻草对臂肌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2.2.4 玉米秸秆青贮/稻草对股肌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3 讨论
        3.1 玉米秸秆青贮/稻草对羊肉(背最长肌)氨基酸组成的影响
        3.2 玉米秸秆青贮/稻草对羊肉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4 结论
第四章 玉米秸秆青贮/稻草对肉山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动物
        1.2 试验方法
        1.2.1 血液样的采集与处理
        1.2.2 血液样的测定
        1.2.3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玉米秸秆青贮/稻草对血液蛋白、尿素氮浓度的影响
        2.2 玉米秸秆青贮/稻草对血糖浓度的影响
        2.3 玉米秸秆青贮/稻草对血液中总胆固醇的影响
        2.4 玉米秸秆青贮/稻草对血液中各种酶的影响
    3 讨论
        3.1 玉米秸秆青贮/稻草对肉山羊血液中蛋白质和尿素氮的影响
        3.2 玉米秸秆青贮/稻草对肉山羊血液中葡萄糖和脂类的影响
        3.3 玉米秸秆青贮/稻草对肉山羊血液中各种酶的影响
    4 结论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四、微贮稻草与风干稻草肥育滩羊的效果对比试验(论文参考文献)

  • [1]放牧与舍饲对肉牛生产性能和肉品质影响的比较研究[D]. 王敏. 吉林大学, 2020(08)
  • [2]玉米品种及刈后放置时间对秸秆饲用价值的影响机制[D]. 李长春.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7(10)
  • [3]饲草组合优化及其发酵品质评价[D]. 王志军.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6(01)
  • [4]贵州西门塔尔×本地杂交肉牛的肥育营养需要[J]. 乔艳龙,汤丽琳,夏先林,陈胜昌,方园,方福平. 贵州农业科学, 2014(05)
  • [5]稻草微生物饲料干物质消失率的研究[J]. 李莉娜,吴仙,粟朝芝,朱冠群,韩勇,李军念. 贵州畜牧兽医, 2014(02)
  • [6]不同水稻品种谷草双优收获期研究[J]. 董臣飞,丁成龙,许能祥,程云辉,沈益新,顾洪如. 草业学报, 2014(01)
  • [7]稻草饲用品质及茎秆形态特征的研究[J]. 董臣飞,丁成龙,许能祥,程云辉,沈益新,顾洪如. 草业学报, 2013(04)
  • [8]人工栽培沙棘枝叶不同处理对绵羊育肥效果的研究[D]. 程文杰. 石河子大学, 2013(03)
  • [9]水稻生育后期稻草饲用品质相关性状的变化规律及赤霉素处理和留茬高度对稻草饲用品质的影响[D]. 董臣飞. 南京农业大学, 2011(12)
  • [10]玉米秸秆青贮/稻草对肉山羊生产性能、肉品质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D]. 梁榕旺. 扬州大学, 2010(02)

标签:;  ;  ;  ;  ;  

微贮秸秆与风干秸秆育肥滩羊效果对比试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