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东南土石山区降雨侵蚀因素定量研究

晋东南土石山区降雨侵蚀因素定量研究

一、晋东南土石山区降雨侵蚀因子量化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许彩彩,吕春娟,陈卓,郭岩松,康庆,薄江宏[1](2021)在《新时期耕地自然质量空间分异特征分析》文中指出为确保新时期耕地资源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的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对耕地资源的统筹管理,基于多源多尺度数据,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和GIS的空间分析功能,从宏观尺度上将山西省划分为13个耕地质量类型区,并以微观视角从地形、土壤和生态3个维度构建各类型区的评价指标体系,以探究耕地自然质量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从耕地自然质量类型区来看,受土层厚度和土壤侵蚀强度等因素影响,晋南盆地区、忻定太盆地区和晋东南盆地丘陵区整体质量要好于其他区,且将生态指标融入评价体系,可以增强结果的科学性;从空间格局来看,山西省耕地自然质量等别基本符合正态分布,1~6等地占耕地总面积的77.07%,主要分布在盆地区,是重要的生产粮基地,其中,5~6等地分布面积最广,占耕地总面积的41.92%;7~10等地主要分布于多山地区,耕地自然质量差,是重要的提升潜力区。耕地自然质量空间分异受多因素综合影响,今后应因地制宜,加强土地整治工作,以确保粮食生态安全。

党群[2](2020)在《陕北地区明代自然灾害时空特征、原因与影响研究》文中指出自然灾害是人地负向关系的集中体现。全球气候变暖时期自然灾害发生频率更高、强度更大、损失更严重,对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均构成威胁。对自然灾害时空特征,发生原因,及社会影响进行研究,有助于深入掌握灾害规律,以防灾、减灾,维系生态环境和社会的正常运转。陕北地区对气候变化反应敏感,且在生态、社会、能源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明清时期“小冰期”气候条件恶劣,整体趋冷干。本文对明代这一典型气候恶化时期,发生在生态脆弱的陕北地区的自然灾害特点、原因及影响展开研究,可丰富过去气候变化时期自然灾害研究案例,获得对灾害发生下自然-生态-社会反馈机制的认识,对从过去自然灾害中进行“灾害学习”,及现今全球变化背景下灾害防治、环境治理、人地关系调整具有实际意义。本文通过对明代发生在陕北地区的自然灾害史料收集、整理,综合运用内容分析、数理统计、小波分析、M-K检验、ArcGIS空间分析、灰色关联度分析、社会网络分析等方法,对各类自然灾害的时空特征及灾害总体特点、灾害间关联及多灾种耦合、灾害原因及社会影响开展研究。得到以下结论:(1)在明代的277年中,陕北地区自然灾害共发生404次。旱灾为最主要的灾害类型,共发生98年次,涉及1885县次。等级上“中度”占优势,大旱、特大旱对社会影响巨大。时间分布规律明显:1)10a频次和县次均呈显着波动上升趋势,呈4阶段:少发-广发且增加-减少-快速增加,多发和广发的峰值出现在1630-1644年期间。2)季节性明显,夏季高发、广发,秋季和春季多发,冬季最少,多发连季节旱。3)具有6a、12a、25a和66a的周期性。4)1400-1409年呈现频次急剧增加的突变特征,并在1430-1439年增态更加明显。空间分异表现为:南部高、北部较低,且旱灾高频区域呈连片分布特征,分布在洛川-黄陵-黄龙,和米脂-绥德-子洲-清涧2个区域。连年持续干旱在明中后期多有发生,对区域干旱气候事件具有指示作用。(2)洪涝灾害共发生54年次,涉及313县次,等级以“中度”为主,多发于明中后期,“重度”灾害集中于明中期。在时间上的分布规律表现为:1)10a频次和县次均呈明显波动上升趋势,呈4个阶段:无灾-较频发广发-频发但范围减少-快速增加。2)季节性特征明显,夏季、秋季多发,秋季最广发,月份上七、八月(农历)最多发、广发。3)具有6a、32a的周期性。4)1380-1389年呈现频次由少变多的突变态势,并在1430-1439年增态更加明显。灾害空间分异表现为:高频中心呈点状分布,位于榆林、富县、绥德、清涧。(3)因旱、寒冻低温、洪涝、虫、风、雹、地质灾害等自然灾害导致的饥荒,共发生90年次。因旱灾导致的最多(69年次)、涉及范围最广(976县次)。时间分布规律表现在:1)10a频次和县次均呈显着波动上升趋势,呈4个阶段:少发-多发广发-多发较广发-频发广发,明中、后期频发、广发,峰值出现在1630-1644年期间。2)具有4a,9a,22a,40a的周期性。3)1410-1419年呈现频次急剧增加的突变特征。空间分异表现为:存在洛川-黄陵-黄龙-富县,米脂-绥德-子洲-清涧2个高频区域。(4)地质灾害共发生31年次,以“轻度”、“中度”为主,但“重度”灾害影响更大。时间上的分布规律明显:10a频次呈显着上升趋势,综合考虑灾害发生县次划分出:无灾-增多-频发广发3个阶段。空间分异明显:高频区域多成片出现,位于洛川-黄陵-黄龙、米脂-绥德-子洲-清涧、榆林、延安-延长。寒冻低温灾害共发生28年次,以“中度”、“重度”为主,明晚期最频发、强度最大。灾害发生10a频次呈较显着上升趋势,结合灾害发生县次划分出:少发-增多-无灾-快速增加4个阶段。季节性特征明显:秋季最多发,夏、冬季次之,春季较少。空间上差异较明显,北部、中部地区较多发。雹灾共发生32年次,集中于明中后期,10a频次呈波动上升趋势,有减少-增多-平稳3个阶段,年内集中于夏、秋、冬3季,夏季最多。空间上,北部、东部较多发。虫灾共发生32年次,以“轻度”、“中度”为主,重度、特大虫灾集中于明中、后期。灾害10a频次呈上升趋势,划分为少发-增多-无灾-波动增加4个阶段。季节性显着,多发于夏秋两季。空间上,黄陵、清涧最为多发。(5)自然灾害总体呈现越到明代后期,越频发、灾情越严重:明代前期灾害较轻,中期发生频度、广度偏高,后期最频发、广发。年内季节性显着,四季均有发生,夏秋两季更集中、频繁(占总数的75.50%)。空间差异较显着,榆林,洛川-黄陵-黄龙,米脂-绥德-子洲-清涧是相对高频区域。(6)自然灾害间具有关联,多灾种耦合特征明显。陕北地区明代自然灾害间形成普遍联系的灾害网络,饥荒位于网络中心位置。气象灾害的旱、洪涝、雹、寒冻低温、风灾间存在关联,并有耦合发生的情况。气象灾害与饥荒、疫灾、虫灾存在关联。多灾种耦合还表现为时间的群发、空间的群聚。灾害群发频度显示了8个群发期,不同群发期灾害构成类型存在差异,明末的第8群发期最为严重,灾害构成指示了当时冷干的气候特征。灾害多度识别了灾害的群聚,环境相对较好的东中部绥德-米脂-子洲-清涧区域、南部洛川-黄龙-黄陵区域的灾害群聚,表明灾害群聚与孕灾环境、承灾体均存在关系。(7)陕北地区灾害发生的原因包括自然、社会、生态环境因素。气候的冷暖干湿与自然灾害总频次、县次间,呈负相关关系:气候偏冷干时段灾害相对多发、广发。旱灾频次、饥荒县次、寒冻低温灾害县次与温度关联度更高,洪涝灾害频次、虫灾频次、地质灾害县次、风灾县次与湿度关联度更高。地质地貌因素则对洪灾、地质灾害起重要作用。社会因素表现为人口数量、土地开发利用程度与社会脆弱程度。自然灾害发生频次与人口增加呈同方向变化:人口增加速度越快,灾害发生越频繁。土地利用方式的影响表现为:北部屯垦的发展与灾害分布重心的南-北移动相呼应。救灾措施失效等表现出的社会脆弱性程度增加,是明中后期特别是后期灾害更加频繁的重要原因。生态环境恶化主要表现在森林草原植被减少和水土流失加剧。明中后期自然灾害的频发、群发,与此时期区域生态环境明显恶化存在联系。陕北地区明代灾害与自然、生态、社会因素存在互动关系,反映出自然-生态-社会系统形成负反馈链条,是气候恶化背景下,生态环境脆弱区域人-地负向关系的集中体现。(8)各类灾害的频繁发生,对区域人口、经济发展、社会秩序、文化诸方面造成严重影响。导致人口死亡、流移,农业和城镇经济受损,冲击社会秩序,塑造信仰、民俗及城镇建设。

胡胜[3](2019)在《黄土高原滑坡空间格局及其对地貌演化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作为世界上黄土分布面积最大、堆积厚度最厚的黄土高原,不仅是我国生态系统的环境脆弱区,而且也是我国地质灾害的易发区和频发区。成千上万的黄土滑坡分布其中,不仅加剧了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也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和国民经济建设造成严重威胁。因此,深入探究黄土高原滑坡空间格局与分布规律,揭示黄土滑坡对地貌演化的影响显得尤为迫切。本研究在黄土高原开展了大量的黄土滑坡调查实践,获取了翔实的黄土滑坡编目。在此基础上,以黄土滑坡为研究对象,以黄土滑坡与地貌演化为切入点,从“黄土高原全区—典型流域(典型地形区)—典型单体滑坡”多种空间尺度,综合运用地理学、地质学、地貌学、测量学、岩土力学、水文学、数值模拟、“3S”技术、无人机摄影测量、三维建模技术和滑坡监测预警等理论和技术手段,最终实现了黄土滑坡与地貌演化的“格局—过程—关系—模式(机制)”研究。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在于:(1)利用先进测量技术手段,精细化研究了黄土滑坡特征及其对地貌的影响;(2)研究发现大规模黄土滑坡在黄土高原局部地貌演化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往往会加速地貌演化进程的突变;(3)提出了黄土高原滑坡、土壤侵蚀与地貌演化的典型模式。本研究内容丰富了黄土高原地貌演化研究的理论和实践,为进一步深入研究黄土高原土壤侵蚀、黄土滑坡和地貌演化的相互作用机理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为黄土高原地区滑坡灾害风险减轻提供了科学支撑,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本研究完成了迄今为止黄土高原数量最多的高分辨率黄土滑坡编目(307个),基于高分辨率和高精度滑坡调查的成果和滑坡编目有助于深入研究黄土滑坡特征,为研究黄土滑坡与地貌演化相互关系提供了数据支撑。(2)黄土高原滑坡空间分布具有空间自相关性,表现为其规模等级具有一定的集聚性特征,呈现不显着聚集、高高聚集(HH)、高低聚集(HL)、低高聚集(LH)、低低聚集(LL)五种聚类模式;黄土滑坡的高程频率分布和主坡向频率分布分别呈现正偏态、正态分布的特征,黄土高原85.53%的滑坡集中分布在海拔1241500 m之间,黄土高原滑坡的发育与坡向关系不大,(90°,135°]坡向区间滑坡分布数量最多;黄土高原滑坡易发县区以低、中易发区为主,低易发县区占59%,中易发县区占18%,高易发县区占14%,极高易发县区占8%;根据黄土滑坡密度空间分布、区域构造、地形、地质、地貌条件,可将黄土高原分为八大滑坡易发区:西宁—兰州—临夏—定西易发区(Ⅰ区)、白银—定西—天水易发区(Ⅱ区)、固原—平凉—西峰—铜川易发区(Ⅲ区)、包头—呼和浩特易发区(Ⅳ区)、陕北高原易发区(Ⅴ区)、汾渭盆地易发区(Ⅵ区)、吕梁山区易发区(Ⅶ区)、三门峡—晋城—长治—阳泉—五台山易发区(Ⅷ区)。(3)黄土高原地区滑坡不敏感区域和敏感区域面积相当,敏感区中以中度和高度敏感区为主。黄土高原滑坡不敏感区的面积为298 069.00 km2,占整个黄土高原面积的47.16%;低度敏感区的面积为62 926.20 km2,占整个黄土高原面积的9.96%;中度敏感区的面积为93 217.70 km2,占整个黄土高原面积的14.75%;高度敏感区的面积为133 143.00 km2,占整个黄土高原面积的21.06%;极高敏感区的面积为44703.20 km2,占整个黄土高原面积的7.07%。(4)数字地形分析的理论和方法应用于黄土滑坡研究,为进一步研究黄土滑坡的形态特征、地形地貌变化、稳定性状态、剖面结构等特征奠定了基础,也为深入研究黄土滑坡与地貌演化的相互作用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撑。高分辨率黄土滑坡地貌特征定量化分析的基本内容包括特征参数提取与分析、水文分析、地形变化监测分析、面积高程积分与稳定性分析、形态学分析、结构分析。(5)虽然土壤侵蚀在地貌漫长的演化过程中举足轻重,但作为快速土壤侵蚀现象和地表过程的黄土滑坡往往会加速地貌演化进程的突变,黄土滑坡在塑造地表形态方面的能力不应被低估,大规模黄土滑坡在黄土高原局部地貌演化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地形地貌对黄土滑坡的控制作用,尤其是相对高差在控制滑坡最长滑动距离、滑坡周长与面积等方面具有很强的幂律关系,如相对高差(x)与最长滑动距离(y)呈良好的幂指数关系,其拟合公式如下:y=0.3626x1.3906(R2=0.7448,整个黄土高原),y=0.1831x1.5226(R2=0.8346,黄土丘陵区),y=3.9846x0.8835(R2=0.3,黄土台塬区)。(6)通过在典型黄土台塬区泾阳南塬开展长时间序列和高精度的滑坡监测,发现黄土滑坡会加速塬面面积的缩减,减少速率约为3358.7 m2/年,时间间隔(年)x与塬面退化面积(m2)y满足线性趋势,拟合公式为:y=-3358.7x+4543.3(R2=0.9589)。黄土台塬滑坡不仅改变了台塬原始斜坡的坡度,而且具有很强的路径依赖性,黄土滑坡发生具有群发机制。一次完整的滑坡在线监测记录表明,黄土台塬滑坡经历了“前期缓慢式蠕动—中期突变式滑动—后期局部崩滑”的形变和运动过程,单次滑坡可导致泾阳南塬塬面后退16.1 m。(7)总结了黄土高原滑坡、土壤侵蚀与地貌演化的典型模式,黄土丘陵区大致可分为四个演化阶段(Ⅰ-缓慢演化阶段、Ⅱ-局部演化阶段、Ⅲ-加速演化阶段、Ⅴ-稳定演化阶段),黄土台塬区大致可分为五个演化阶段(Ⅰ-缓慢演化阶段、Ⅱ-局部演化阶段、Ⅲ-快速演化阶段、Ⅳ-加速演化阶段、Ⅴ-稳定演化阶段)。

赵乾坤[4](2014)在《山西省水土保持功能分区及生态脆弱性评价》文中指出随着新《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和《全国水土保持区划(试行)》的颁布和实施,不同区域的水土保持分区和生态功能成为新时期水土保持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水土流失综合防治工作的基础,然而目前国家级水土保持区划应用于省级水土保持分区时欠精细,其区域类型及功能过于概化难利用。同时,新《水土保持法》中第一次在水土流失防治中提出了生态脆弱区的要求,而作为界定生态脆弱区基础的生态脆弱性评价,缺乏针对水土保持的评价方法与模式研究,不利于指导水土保持工作的科学开展。因此,需要基于水土保持生态功能,进行省级水土保持区划和生态脆弱性研究,为区域性水土保持区划和水土流失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论文以地处黄土高原区的山西省为研究对象,继承全国水土保持区划的原则、指标、方法与成果,运用空间叠置技术和水土流失主导因子空间分析等方法,提出山西省水土保持二级分区体系,即水土保持战略格局区(一级区)和主导功能区(二级区)。山西省共划分为6个一级区,13个二级区,分别对一、二级水土保持分区的生态脆弱性进行评价;通过水土保持功能与脆弱性评价分析,充分反映了区域综合防治的重点并提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建议。山西省水土保持分区是在全国水土保持区划系统架构下进行的,可以与全国水土保持区划较好的衔接,克服了以往区划的独立性,使其能够更好的应用于水土保持规划及水土保持工作的统筹管理。(1)山西省水土保持一级(战略格局)分区参考山西省地貌类型图、山西省水系分布图、全国水土保持三级分区的专题图,结合山西省的县级行政分区,利用GIS技术平台对专题图进行空间叠置和格局分析,依据地貌特征指标(平均海拔)以及水热指标(≥10℃积温,多年平均降水量)等,划定由不同地貌类型的水土保持分区,即山西省水土保持一级分区。一级分区命名采用“地理位置+地貌类型”的方式。划分为6个一级区,具体为:1)Ⅰ太行山西北部山地丘陵区2)Ⅱ太行山西南部山地丘陵区3)Ⅲ晋西北黄土丘陵沟壑区4)Ⅳ汾河中游丘陵沟壑区5)Ⅴ晋南丘陵阶地区6)Ⅵ晋西南高塬沟壑区(2)山西省水土保持二级(主导功能)分区在一级分区的基础上,进一步依据微地貌类型、土壤类型、海拔(县级)、地面坡度、水土流失类型及其比例、气温条件、林草覆盖度等指标因子的空间分布状况,划分为13个二级区,结合山西省水土流失特点,提出了土壤保持、蓄水保水、拦沙减沙、农田防护、水源涵养、防风固沙、生态维护、人居环境维护等8种水土保持生态功能类型,并借鉴水土保持区划导则中的计算方法,对山西省各二级区进行了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定位,并分析其分布格局特征。二级区命名采用“区域地理位置+优势(主要)地貌类型+水土保持主导功能”的方式,具体为:1)Ⅰ-1雁北西部缓坡丘陵风沙防风固沙区2)Ⅰ-2大同盆地及周边山地农田防护区3)Ⅰ-3恒山五台山山地丘陵水源涵养区4)Ⅱ-1太行山中段山地丘陵土壤保持区5)Ⅱ-2长治盆地及周边山地水源涵养区6)Ⅲ-1忻州西部缓坡丘陵风沙防风固沙区7)Ⅲ-2汾河上游山地丘陵生态维护区8)Ⅲ-3晋西黄土丘陵沟壑拦沙减沙区9)Ⅳ-1太原晋中盆地及山前阶地人居环境维护区10)Ⅳ-2临汾盆地北部丘陵阶地土壤保持区11)Ⅴ-1晋城丘陵阶地蓄水保水区12)Ⅴ-2晋南-中条山丘陵阶地土壤保持区13)Ⅵ-1晋西南高塬沟壑土壤保持区(3)山西省水土保持生态脆弱性评价综合山西省自然、社会经济影响因素及其水土流失特点,选取多年平均气温、多年平均降雨量、多年平均暴雨日数、多年平均大风天数、林草覆盖率、耕垦指数、农村人口密度、国民生产总值、工矿业密度、粮食总产量、水土流失率、中度以上水土流失比、水土流失治理率、坡耕地面积比共14项指标,构建水土保持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基于评价指标重要性赋值(专家评判打分)和建立判别矩阵检验的层次分析法(AHP),以县(市)为单元计算生态脆弱度,将脆弱性程度划分为轻度、中度、强度、极强度脆弱4个等级,进而评价不同县(市)的生态脆弱性等级,分析一、二级区不同水土保持功能区的生态脆弱性程度。水土保持一级分区生态脆弱性评价结果:1)生态脆弱性属于强度脆弱级的区域:Ⅰ太行山西北部山地丘陵区Ⅱ太行山西南部山地丘陵区Ⅲ晋西北黄土丘陵沟壑区2)生态脆弱性属于轻-中度脆弱级的区域:Ⅳ汾河中游丘陵沟壑区3)生态脆弱性属于中-强度脆弱级的区域:Ⅴ晋南丘陵阶地区(中-强度脆弱)4)生态脆弱性属于强度-极强度脆弱级的区域:Ⅵ晋西南高塬沟壑区水土保持二级分区生态脆弱性评价结果:1)生态脆弱性属于强度脆弱级的区域:Ⅰ-2大同盆地及周边山地农田防护区Ⅰ-3恒山五台山山地丘陵水源涵养区Ⅱ-1太行山中段山地丘陵土壤保持区Ⅱ-2长治盆地及周边山地水源涵养区Ⅲ-1忻州西部缓坡丘陵风沙防风固沙区Ⅲ-2汾河上游山地丘陵生态维护区2)生态脆弱性属于强度-极强度脆弱级的区域:Ⅴ-1晋城丘陵阶地蓄水保水区Ⅵ-1晋西南高塬沟壑土壤保持区3)生态脆弱性属于中度脆弱级的区域:Ⅳ-2临汾盆地北部丘陵阶地土壤保持区Ⅴ-2晋南-中条山丘陵阶地土壤保持区4)生态脆弱性属于轻度脆弱级的区域:Ⅰ-1雁北西部缓坡丘陵风沙防风固沙区5)生态脆弱性属于轻-中度脆弱级的区域:Ⅳ-1太原晋中盆地及山前阶地人居环境维护区6)生态脆弱性属于极强度脆弱级的区域:Ⅲ-3晋西黄土丘陵沟壑拦沙减沙区

张凡[5](2013)在《山西省输变电工程水土保持技术系统软件的研发》文中提出山西省全境水土流失严重,是我国水土保持工作重点监督与治理区域。输变电工程的建设将不可避免地造成水土流失,对当地环境危害极大,影响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针对山西省特定的地貌特征,综合地形、气候、植被、水文、降雨、土壤状况等特点进行输变电工程水土流失及水土保持的系统分析,首次将山西省进行水土流失区域划分并矢量化,结合水土保持新技术的研究结果,遵循多种措施时空优化配置原则,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科学的水土流失调控措施体系,以VB为主体辅以ArcGIS等软件,建立了山西省输变电工程的水土流失因子数据库、水土保持基本信息数据库及水土流失调控措施数据库,研发山西省内各区域输变电工程建设水土保持技术的专家系统软件包。其中,流失因子数据库是包含众多因子矢量数据表的结构体数据库,水保基本信息数据库是包含行政图、地形图、植被图、交通图等直观图表的空间数据库,调控措施数据库存有经验数据的属性数据库。软件可实现山西省各县行政区划环境地理信息查询、水土流失防治措施查询、生成水土流失控制方案等功能。本文创新性地成功研发输变电工程水土保持技术系统软件,实现了山西省输变电工程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作的自动化和信息化,可对输变电工程的水土保持技术措施进行系统化、科学化的管理,研究成果为山西省输变电工程水土保持技术提供了借鉴,促进了输变电工程建设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邱一丹,李锦荣,孙保平,张雪彪,钟晓娟,王引乾,周湘山,冯磊[6](2011)在《退耕还林和降雨对中阳县土壤侵蚀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以通用土壤流失方程(USLE)为模型,估算了山西省中阳县退耕前(1999年)和退耕后(2005年)的土壤侵蚀量,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使中阳县的土壤侵蚀明显减少,侵蚀量降低6.84%。由于降雨侵蚀力大幅增加,导致土壤侵蚀增加了34.75%,退耕还林的作用使土壤侵蚀减少了6.84%。可见退耕还林(草)政策的实施对减少中阳县土壤侵蚀有显着作用,利于该县的生态环境发展,但同时也不能忽略降雨等自然因素的影响。

田明璐[7](2011)在《红壤丘陵区兴国县土壤侵蚀评价研究》文中认为本研究综合运用GIS和RS技术,对SPOT影像以及兴国县1:5万地形图进行处理,提取出通用水土流失方程(USLE)所需要的各因子,并运用该方程对兴国县的土壤侵蚀量进行计算。然后计算出该研究区的潜在土壤侵蚀量。依照中国水利部制定的侵蚀分级标准,完成对江西兴国县现实土壤侵蚀量和潜在土壤侵蚀量的分级。最后应用ArcGIS软件的空间分析模块,对现实侵蚀量和潜在侵蚀量进行高程和坡度的叠加分析。最终得到兴国县各土壤侵蚀影响因子的栅格数据。并编绘出兴国县植被覆盖图、土地利用图、USLE各因子图和现实及潜在两种土壤侵蚀强度分级图等各种图件。完成了对该研究区土壤侵蚀状况的分析和评价。研究结果如下:(1)根据USLE模型计算出的兴国县土壤侵蚀定量分级结果为:整个研究区最主要的侵蚀类别是微度和轻度土壤侵蚀,二者共占总面积的近3/4。其中微度侵蚀就占了研究区面积的近一半;而中度以上的侵蚀面积只占到了1/4。与潜在侵蚀统计量相比,微度侵蚀类型则变化最大,面积增长了近研究区面积的一半。其次是剧烈侵蚀,该类别的面积所占比例从潜在的40%降到了现实中的近4%。(2)各侵蚀类别在高程方面的分布情况是:研究区内200米以下的高程带上,轻度侵蚀和微度侵蚀占总面积的85%。在200m-300m的高度带虽然是中度、强度和极强度侵蚀的主要分布带,但是该高程区间上的侵蚀类型依然以微度和轻度为主。300m以上高程地区主要侵蚀类型依然为微度侵蚀,剧烈侵蚀所占面积最少。剧烈侵蚀主要分布在300m-400m和200m-300m两个高程带上。与潜在土壤侵蚀量对比发现,600m以上高程区间里变化十分明显。剧烈侵蚀面积减少了15443hm2。而微度侵蚀面积则增加了21125hm2。另一方面,潜在侵蚀分级中300m-400m的高程带上剧烈侵蚀的面积很大,虽然在现实中该区剧烈侵蚀并不属于主要侵蚀类型,但是这个地区是很容易发生剧烈侵蚀的,应重点加以关注。(3)在坡度上各侵蚀类别的分布规律是:现实中坡度在5°以下的地区无剧烈侵蚀分布。该坡度区间里微度和轻度两种侵蚀类别占到90%以上。5-8°坡度区间内开始出现小面积剧烈侵蚀。8°以上坡度区间以微度侵蚀为主,轻度侵蚀面积不断减小,中度、强度、极强度和剧烈侵蚀的面积不断增加,在25-35°坡度带上,剧烈侵蚀面积达到最大。在潜在侵蚀量该区不存在微度侵蚀。轻度侵蚀则主要发生在2°以下的坡度区间上。中度和强度侵蚀集中发生在8-15°坡度区间上。极强烈侵蚀则主要发生在8-15°和15-25°两个坡度区间上。从8°坡度开始,剧烈侵蚀面积开始大幅度增加,并在25°坡度以上成为最主要的侵蚀类型。

宋玥[8](2011)在《黑土坡耕地不同水土保持措施的产沙产流与侵蚀性降雨研究》文中指出我国是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黑龙江省西部地区是我省粮食主产区,由于自然条件的复杂多变,降水的时空分布不均,以及人类的不合理开发利用,致使西部黑土坡耕地土壤侵蚀加剧,水土流失十分严重,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研究坡耕地坡面产流产沙对于合理确定坡耕地保护性耕作措施,保护珍稀的黑土资源有重要的意义。本试验在齐齐哈尔市甘南县东兴村试验基地进行,对坡耕地不同水土保持措施条件下的产沙产流过程和侵蚀性降雨进行了研究。主要结论有:1、黑土坡耕地几种水土保持措施的蓄水保土效果为垄向区田好于秸秆覆盖,秸秆覆盖好于深松,深松好于等高种植。2、经对径流小区不同雨强下的产流和产沙过程分析,各耕作措施下的产流起止时间不同,过程线陡缓不同,退水过程亦不同。小雨强度产流时间晚,大雨强度产流时间早;小雨强的过程线趋缓,大雨强的过程线陡;雨强愈大,时段的产流强度和总量越大,退水过程线也越陡。顺坡垄裸地和横坡垄的产流量和土壤侵蚀量较其它耕作措施多,地表植被覆盖能有效减少水土流失;秸秆覆盖增加了地表的糙度,减轻水流对地表的冲刷,增强土壤的蓄水、保水能力,减少水土流失;垄向区田较其他的小区最不易产生水土流失。在天然降雨的试验中,分析两次降雨的产沙产流过程,也有相似结论。3、各月降雨侵蚀力R值得大小与各月降雨量的季节变化趋势是一致的,试验区的降雨侵蚀力和降雨量的分布呈现单峰型,最高值出现在7月,为35.06 J/m2,大部分集中在6、7月,占整个降雨侵蚀力的68.6%,4、黑土坡耕地降雨侵蚀力因子R的指标为E60I30,并对CREAMS模型、RICHARDSON模型、Yu and Rosewell模型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RICHARDSON模型较其它模型有较好的稳定性。

李瑞娥[9](2009)在《黄土地区公路工程分区及指标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黄土高原地区地处我国内陆腹地,横跨甘肃、陕西、山西、河南等省区,是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区内黄土厚度大、地层全、古土壤清楚,土质疏松,地形破碎、沟壑纵横、土性复杂且气候条件特殊,以其十分突出的地域特点着称于世。随着公路建设快速进入经济欠发达的西部省区,特别是黄土高原地区,公路工程建设除了要确保工程质量,降低造价,减少公路病害,还应该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角度使公路建设与黄土分布地区自然环境相协调。公路作为直接展布于不同自然地理区域环境中的人工构造物,不断受到各种自然因素的作用和影响,同时公路也会反作用于自然环境要素,特别是在生态环境相对脆弱的黄土高原地区,这种相互影响和作用就更加突出。因此揭示自然环境要素的分异规律及其与公路工程建设相互作用与影响的机理,并进行合理的分区,是公路路网规划、设计、施工、养护以及运营管理的基本依据,对黄土地区公路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在对国内外有关自然地理及相关工程分区研究成果的总结和分析基础上,结合黄土高原地区公路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确定以地表形态指数、冲刷强度指数、边坡稳定性指数、黄土湿陷特性为分区指标,来对黄土高原地区进行公路工程分区。其次,确定了各分区指标的计算要素,建立了计算公度平台和计算公式,对分区指标的计算要素进行了定量化计算,得到了冲刷强度指数、地表形态指数、边坡稳定性指数的单项分级图。黄土湿陷特性的分区是在总结和分析不同行业的湿陷性分区成果基础上,结合公路工程建设特点进行了黄土地区公路湿陷性分区。再次,在各分区指标计算和分级的基础上,依据自然区划的理论、原则和方法,参考公路工程建设的特点,对黄土地区公路工程进行了综合分区,将黄土高原地区分为3个大区,12个亚区。并得到了相应的公路工程分区图,为黄土高原地区公路工程的规划、设计和施工等提供了理论上的指导和实践中的参考。最后,在公路工程分区中将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引入其中,在整个分区过程中地理信息系统的使用使分区过程实现数字化,提高了分区的质量和精度,为分区工作做出了有益的尝试。

胡淑萍[10](2008)在《北京山区典型流域防护林体系对位配置研究》文中指出水资源紧缺,水土流失严重,风沙危害频繁是北京市生态环境恶化的集中表现,是困扰首都生态建设的重要问题。北京山区作为北京市重要的生态屏障,在保持水土、涵养水源、防风固沙、美化环境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由于防护林体系空间布局与结构配置不尽合理,生态功能发挥不够充分,加之防护林建设规模与生态耗水、生态用水定量不协调,水土资源利用效率不合理等问题,严重阻碍北京山区防护林体系生态功能的发挥。为优化防护林体系配置,提高防护林体系生态功能的发挥,本研究结合“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防护林体系空间配置和结构优化技术研究”,在小流域尺度上,从防护林体系结构布局、结构配置与水土资源利用关系着手,对北京山区典型流域防护林体系的对位配置、防护林体系与水土资源的关系进行深入研究,提出了典型流域防护林体系的对位配置模式。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从北京山区森林资源现状着手,以乡镇或林场为研究单元,分析每个研究单元的森林资源特征,采用因子分析和系统聚类分析的方法将北京山区防护林体系划分为五个类型,针对每个类型的地形地貌特征、森林资源特点、区域发展目标等特点,提出每个防护林体系类型的适宜林种。(2)在综合考虑典型流域主导生态方向的基础上,收集土地利用状况和降雨、水质等资料,探讨了典型流域适宜森林覆盖率的计算方法,认为适宜森林覆盖率的确定应综合考虑最大限度拦蓄特大暴雨、减轻土壤侵蚀和净化水质3个方面。研究结果表明:土门西沟流域的适宜森林覆盖率为54.94%,潮关西沟流域的适宜森林覆盖率为55.36%,半城子水库流域的适宜森林覆盖率为58.61%。这一结果为小流域尺度防护林建设提够了一定价值的参考依据。(3)在研究典型流域森林植被特征的基础上,以“近自然林业”为理论基础,采用系统动力学模型人工神经网络对典型流域进行植被类型的配置,配置结果为:土门西沟流域针叶林13.40%,阔叶林30.24%,混交林34.99%,灌木林21.37%;潮关西沟流域针叶林3.66%,阔叶林19.36%,混交林52.45%,灌木林22.65%;半城子水库流域针叶林22.71%,阔叶林8.72%,混交林37.78%,灌木林29.24%。(4)选择北京山区的主栽优势树种——油松、侧柏、刺槐、栎类、荆条、绣线菊、北鹅耳枥,研究坡度、坡向、坡位、海拔、土壤类型、土壤质地等立地因子对其高生长和径生长的影响,为优势树种的立地选择和防护林体系建设提供参考。在分析主栽树种的林冠截留能力、枯枝落叶层的持水能力、土壤层贮水能力的基础上,采用坐标综合评定法对主要优势树种的水源涵养功能进行评定,结果表明混交林水源涵养功能最好。(5)论文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RS)、景观分析软件FRAGSTATS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半城子水库流域1990-2005年森林植被格局的动态变化特征和驱动力,在此基础上构建SWAT模型空间数据库和属性数据库,根据典型流域DEM和水系分布图将整个流域分成23个子流域,结合1990-2006年水文实测资料进行模型参数的敏感度分析以及参数的校准和验证,研究表明:不同典型年的径流特征显示降雨和土地利用变化对径流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年内降雨较多的月份,产生的径流也较大,反之年内降雨量较少的月份,产生的径流量也较小。防护林体系对位配置的结果表明,各植被类型的产流量大小为阔叶林122.26mm,针叶林185.34mm,灌木林340.18mm,混交林255.33mm。与2005年相比,流域内植被的生态用水减少,径流量增加49.01万m3。为森林植被变化的水文响应研究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二、晋东南土石山区降雨侵蚀因子量化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晋东南土石山区降雨侵蚀因子量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新时期耕地自然质量空间分异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1.2 数据来源及处理
        1.2.1 数据来源
        1.2.2 数据预处理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1 耕地自然质量评价思路
        1.3.2 耕地自然质量评价方法
        1.3.2. 1 耕地自然质量分区
        1.3.2. 2 分区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1.3.2. 2. 1 评价指标选取
        1.3.2. 2. 2 评价指标量化
        1.3.2. 2. 3 评价模型构建
2 结果与分析
    2.1 耕地自然质量分区分析
    2.2 分区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分析
    2.3 耕地自然质量空间分布
3 结论与讨论

(2)陕北地区明代自然灾害时空特征、原因与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及灾害的研究
        1.2.2 陕北地区自然灾害的研究
    1.3 研究目标、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1.4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收集、处理
        1.4.1 研究区概况
        1.4.2 研究方法
        1.4.3 数据收集:数据来源与数据整理
        1.4.4 数据处理
第二章 陕北地区明代不同种类自然灾害时空特征
    2.1 旱灾
        2.1.1 年份分布
        2.1.2 年份分布的连续性特点
        2.1.3 季节和月份分布
        2.1.4 周期特征
        2.1.5 M-K检验与突变分析
        2.1.6 空间分布
    2.2 洪涝灾害
        2.2.1 年份分布
        2.2.2 季节和月份分布
        2.2.3 周期特征
        2.2.4 M-K检验与突变分析
        2.2.5 空间分析
    2.3 地质灾害
        2.3.1 年份、季节分布
        2.3.2 空间分布
    2.4 寒冻低温灾害
        2.4.1 年份、季节分布
        2.4.2 空间分布
    2.5 雹灾
        2.5.1 年份、季节分布
        2.5.2 空间分布
    2.6 虫灾
        2.6.1 年份、季节分布
        2.6.2 空间分布
    2.7 风灾、疫灾及其他灾异
        2.7.1 风灾
        2.7.2 疫灾
        2.7.3 其他灾异
    2.8 饥荒
        2.8.1 导致饥荒的自然灾害种类分析
        2.8.2 饥荒的年际分布
        2.8.3 周期特征
        2.8.4 M-K检验与突变分析
        2.8.5 空间分布
    2.9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陕北地区明代自然灾害总体时空特征及特点
    3.1 自然灾害总体时空特征
        3.1.1 自然灾害的时间分布
        3.1.2 自然灾害的空间分布
    3.2 自然灾害特点
        3.2.1 自然灾害种类多,旱灾为首要灾害类型
        3.2.2 发生频率高,受灾面积广
        3.2.3 灾害发生时间不均衡
        3.2.4 灾害发生空间不均衡
        3.2.5 多灾并发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陕北地区明代自然灾害关联及多灾种耦合特征
    4.1 自然灾害关联特征
        4.1.1 自然灾害关联特征分析
        4.1.2 气象灾害关联性及多灾种耦合时间特征
        4.1.3 气象灾害与饥荒、疫灾与虫灾的关联性
    4.2 自然灾害多灾种耦合的时空特征
        4.2.1 自然灾害多灾种耦合的时间特征——灾害群发
        4.2.2 自然灾害多灾种耦合的空间特征——灾害群聚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陕北地区明代自然灾害原因分析
    5.1 自然要素
        5.1.1 气候因素
        5.1.2 地貌因素
    5.2 人类社会
        5.2.1 人口数量变化
        5.2.2 土地开发利用
        5.2.3 社会脆弱程度
    5.3 生态环境
        5.3.1 历史时期陕北地区生态环境概况
        5.3.2 陕北地区明代生态环境恶化
    5.4 对自然灾害与自然要素、人类社会、生态环境关系的梳理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陕北地区明代自然灾害的社会影响
    6.1 对人口的影响
        6.1.1 人口数量减少
        6.1.2 人口迁移与流民
        6.1.3 灾民生活质量、健康状况低下
    6.2 对经济的影响
        6.2.1 对农业经济的影响
        6.2.2 对商业经济的影响
    6.3 对社会秩序的影响
        6.3.1 冲击社会伦理
        6.3.2 破坏社会秩序,造成社会动荡
    6.4 对文化的影响
        6.4.1 灾害相关的信仰
        6.4.2 灾害相关的民俗行为
        6.4.3 灾害对建筑、城市建设的影响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
    7.1 主要结论
    7.2 可能的启示
    7.3 创新之处
    7.4 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3)黄土高原滑坡空间格局及其对地貌演化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立论依据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评述
        1.2.1 黄土滑坡破坏过程与形成机理研究
        1.2.2 黄土滑坡与地貌演化关系研究
    1.3 研究存在问题评述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5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1.6 研究方法
    1.7 主要术语释义
第二章 黄土高原地质灾害孕灾环境与现状
    2.1 区域地质与构造环境
        2.1.1 区域地质构造
        2.1.2 地层与岩性
        2.1.3 新构造运动与地震
    2.2 自然地理环境
        2.2.1 地形地貌
        2.2.2 气象气候
        2.2.3 水文
        2.2.4 植被
        2.2.5 土壤
        2.2.6 土地利用
    2.3 人类活动与黄土滑坡
    2.4 地质灾害现状
第三章 黄土高原滑坡精细化调查
    3.1 黄土滑坡野外调查思路与路线设计
    3.2 黄土滑坡野外调查技术与方法
        3.2.1 无人机摄影测量技术与SfM三维重建技术
        3.2.2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
        3.2.3 无人机720°航拍与模型构建
    3.3 黄土滑坡调查成果编目
    3.4 小结
第四章 黄土高原滑坡空间格局与区域规律
    4.1 总体空间格局与分布特征
        4.1.1 黄土滑坡点格局空间分布
        4.1.2 黄土滑坡高程分布
        4.1.3 黄土滑坡主坡向分布
        4.1.4 黄土滑坡县域分布
        4.1.5 不同地貌类型黄土滑坡发育规律
    4.2 区域分布特征与规律
        4.2.1 黄土滑坡密度空间分布
        4.2.2 黄土滑坡易发性分区
    4.3 小结
第五章 黄土高原滑坡敏感性评价与区划
    5.1 数据来源
    5.2 黄土滑坡敏感性评价方法
        5.2.1 证据权法简介
        5.2.2 证据权法主要实现过程
        5.2.3 黄土滑坡敏感性评价指标选取
        5.2.4 黄土滑坡敏感性评价与制图技术流程
    5.3 评价结果与区划
    5.4 黄土高原滑坡敏感性空间格局验证
        5.4.1 数理统计验证
        5.4.2 遥感解译和野外调查验证
    5.5 小结
第六章 黄土滑坡地貌特征定量化分析
    6.1 数字地形分析
        6.1.1 概念内涵
        6.1.2 基本内容
    6.2 典型黄土台塬滑坡地貌特征定量化分析案例
    6.3 数据源与方法
        6.3.1 数据源与精度分析
        6.3.2 方法论
    6.4 黄土滑坡地貌特征定量化分析内容与结果
        6.4.1 参数提取和分析
        6.4.2 水文分析
        6.4.3 地形变化监测分析
        6.4.4 面积高程积分与稳定性分析
        6.4.5 形态与结构分析
    6.5 小结
第七章 黄土丘陵区滑坡与地貌演化的相互作用
    7.1 地形地貌对黄土滑坡的控制作用
        7.1.1 不同地貌类型黄土滑坡发育情况
        7.1.2 不同地形因子条件下黄土滑坡发育情况
        7.1.3 地形因子参数与黄土滑坡特征参数之间的关系
    7.2 黄土滑坡对流域地貌演化的影响
        7.2.1 两个典型小流域的选取和对比
        7.2.2 定量化评估黄土滑坡对地貌演化的影响
    7.3 黄土滑坡、土壤侵蚀、地貌演化相互作用模式
        7.3.1 三者之间的关系
        7.3.2 典型案例分析—秦安县南小河贾川村巨型古滑坡
        7.3.3 黄土滑坡、土壤侵蚀与地貌演化的典型模式
    7.4 小结
第八章 黄土台塬区滑坡动态演变及其对地貌演化的影响
    8.1 泾阳南塬滑坡概况
    8.2 泾阳南塬东风滑坡群监测方案总体设计
    8.3 基于谷歌卫星影像的黄土滑坡动态监测
        8.3.1 研究区谷歌卫星影像覆盖情况
        8.3.2 研究区滑坡解译结果与分析
        8.3.3 滑坡引发塬面面积变化及变化速率分析
    8.4 基于地基三维激光扫描仪的黄土滑坡高精度形变监测
        8.4.1 三维激光扫描数据处理结果
        8.4.2 监测结果分析
    8.5 基于滑坡远程在线云平台的地表位移监测
        8.5.1 滑坡监测设备布设
        8.5.2 远程在线云平台
        8.5.3 东风滑坡群远程在线监测数据分析
    8.6 泾阳南塬东风滑坡地貌稳定性数值模拟
        8.6.1 Phase2 有限元软件简介
        8.6.2 有限元分析方法流程
        8.6.3 地下水位变化情景下的边坡稳定性数值模拟结果
    8.7 泾阳南塬黄土滑坡与地貌演化模式总结
    8.8 小结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9.1 结论
    9.2 创新点
    9.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作者简介

(4)山西省水土保持功能分区及生态脆弱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水土流失概述
        1.2.2 水土保持区划概述
        1.2.3 生态脆弱概述
        1.2.4 水土流失综合防治措施研究概述
    1.3 本论文研究的必要性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自然地理概况
        2.1.2 社会经济概况
        2.1.3 水土流失概况
        2.1.4 山西省水土保持概况
    2.2 研究目标、内容与技术路线
        2.2.1 研究目标
        2.2.2 研究内容
        2.2.3 总体思路与技术线路
    2.3 研究方法
        2.3.1 资料收集与处理
        2.3.2 山西省水土保持分区
        2.3.3 生态脆弱性评价
        2.3.4 区域特征分析及综合防治建议
3 结果与分析
    3.1 山西省水土保持分区
        3.1.1 分区指标体系
        3.1.2 一级区界定结果
        3.1.3 二级区划分结果
    3.2 山西省生态脆弱性评价
        3.2.1 评价体系
        3.2.2 评价结果
    3.3 区域特征分析
        3.3.1 一级区区域特征分析
        3.3.2 二级区区域特征分析
    3.4 山西省水土流失综合防治对策及防治途径
        3.4.1 Ⅰ太行山西北部山地丘陵区
        3.4.2 Ⅱ太行山西南部山地丘陵区
        3.4.3 Ⅲ晋西北黄土丘陵沟壑区
        3.4.4 Ⅳ汾河中游丘陵沟壑区
        3.4.5 Ⅴ晋南丘陵阶地区
        3.4.6 Ⅵ晋西南高塬沟壑区
4 讨论
    4.1 研究尺度问题
    4.2 评价指标选取
    4.3 区域界线确定
5 结论
    5.1 一级区
    5.2 二级区
    5.3 创新之处
6 参考文献
7 附录
8 致谢
9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5)山西省输变电工程水土保持技术系统软件的研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1 水土流失的危害
        1.1.2 输变电工程水土流失的特点及危害
    1.2 国内外输变电工程水土保护研究动态
        1.2.1 输变电工程水土保护工程研究进展
        1.2.2 输变电工程水土保护信息化研究进展
    1.3 本章小结
第2章 山西省水土保持信息
    2.1 山西省自然和社会概况
        2.1.1 自然地理
        2.1.2 水文水资源
        2.1.3 土壤植被
        2.1.4 气象气候
        2.1.5 社会经济
    2.2 山西省水土保持现状
        2.2.1 水土流失现状
        2.2.2 输变电工程水土流失现状
        2.2.3 山西省水土流失特点和成因
    2.3 山西省输变电工程水土保持现状
        2.3.1 水土保持区划
        2.3.2 水土保持政策
        2.3.3 水土保持措施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山西省输变电水保技术系统软件设计
    3.1 系统目标
    3.2 系统设计原则
    3.3 系统功能设计
    3.4 系统开发环境
    3.5 系统设计开发流程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山西省输变电工程水保技术软件的开发应用
    4.1 系统软件运行环境
    4.2 系统软件功能及实现
        4.2.1 “登陆注册”模块功能实现
        4.2.2 “水土流失信息查询”模块功能实现
        4.2.3 “水土保持措施信息查询”模块功能实现
        4.2.4 “水土保持方案生成”模块功能实现
    4.3 系统软件应用
        4.3.1 软件使用展示
        4.3.2 软件模拟结果与实际工况对比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7.1 山西省各县水土流失区域信息表
        7.1.1 山西省地理构造信息表
        7.1.2 山西省土壤河流信息表
        7.1.3 山西省气候信息表
        7.1.4 山西省水土保持信息表
    7.2 山西省行政区划及水土流失区域信息图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6)退耕还林和降雨对中阳县土壤侵蚀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概况
2 研究方法
    2.1 R值的确定
    2.2 K值的确定
    2.3 LS值的确定
        2.3.1 坡度因子S
        2.3.2 坡长因子L
    2.4 C值的确定
        2.4.1 植被盖度c的提取
        2.4.2 C值的计算
    2.5 因子P的确定
3 结果与分析
    3.1 结果
    3.2 土壤侵蚀状况分析
    3.3 原因分析
4 结论
5 讨论

(7)红壤丘陵区兴国县土壤侵蚀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目的
        1.1.2 研究区分析
        1.1.3 研究意义
    1.2 土壤侵蚀研究进展
        1.2.1 国外土壤侵蚀研究进展
        1.2.2 国内土壤侵蚀研究进展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气候特征
        2.1.4 土壤与植被
    2.2 研究数据源
        2.2.1 遥感数据
        2.2.2 其他数据
    2.3 研究内容
    2.4 研究技术路线
第三章 数据分析处理
    3.1 遥感图像预处理
        3.1.1 遥感图像说明
        3.1.2 几何精校正
    3.2 遥感数据分析
        3.2.1 影像直方图
        3.2.2 影像的统计特征
        3.2.3 波段相关分析
        3.2.4 最佳波段选择
    3.3 遥感图像增强和变换
        3.3.1 卷积增强
        3.3.2 主成分变换
        3.3.3 直方图均衡化
        3.3.4 色彩变换
    3.4 图像裁切
    3.5 高程数据分析处理
        3.5.1 DEM 数据源选择
        3.5.2 统一坐标系
        3.5.3 地形图拼接及矢量化
        3.5.4 DEM 生成
第四章 土地利用和植被类型提取
    4.1 土地利用现状提取
        4.1.1 获取方式认定
        4.1.2 分类体系确定
        4.1.3 样本选定及模板生成
        4.1.4 监督分类
        4.1.5 分类后处理
    4.2 基于遥感影像的植被覆盖度计算
        4.2.1 植被在水土保持中的作用
        4.2.2 植被指数选取
        4.2.3 植被覆盖度的意义及提取方法
        4.2.4 植被覆盖度计算
第五章 土壤侵蚀定量分级
    5.1 模型因子计算
        5.1.1 R 因子
        5.1.2 K 因子
        5.1.3 LS 因子
        5.1.4 C 因子
        5.1.5 水土保持措施因子:P 因子
    5.2 侵蚀量定量分级与统计结果
    5.3 潜在土壤侵蚀量计算
    5.4 土壤侵蚀空间分析
        5.4.1 不同高程带的现实和潜在土壤侵蚀分布
        5.4.2 现实和潜在土壤侵蚀在不同坡度下分布分析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存在的问题和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8)黑土坡耕地不同水土保持措施的产沙产流与侵蚀性降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的进展
        1.2.1 不同水土保持措施下的坡面产流产沙研究进展
        1.2.2 侵蚀性降雨的研究进展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试验内容
    2.3 研究的方法
    2.4 观测指标及方法
        2.4.1 观测项目
        2.4.2 观测方法
    2.5 数据处理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天然降雨条件下的坡面产流产沙分析
        3.1.1 8 月15 日降雨过程分析
        3.1.2 8 月22 日降雨过程分析
    3.2 人工降雨条件下的产沙产流分析
        3.2.1 产沙产流量分析
        3.2.2 产沙产流过程分析
    3.3 降雨侵蚀力因子
        3.3.1 甘南县降雨特征
        3.3.2 侵蚀性降雨标准的确定
        3.3.3 降雨侵蚀力的计算
        3.3.4 降雨侵蚀力因子R 值计算模型比较
4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4.2 讨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9)黄土地区公路工程分区及指标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概述
    1.1 中国黄土概况
    1.2 论文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5 研究的原则和方法
        1.5.1 研究的基本原则
        1.5.2 研究的主要方法
第二章 黄土自然坡面冲刷强度指数
    2.1 概述
    2.2 指标计算要素的确定及定义
    2.3 建立计算公度平台及权重计算
        2.3.1 建立计算公度平台
        2.3.2 权重计算
    2.4 冲刷强度指数计算及实现过程
        2.4.1 冲刷强度各影响要素的计算与实现
        2.4.2 冲刷强度指数的计算与实现
    2.5 冲刷强度指数分级和图件编制
第三章 黄土地表形态指数
    3.1 概述
    3.2 指标计算要素的确定及定义
    3.3 建立计算公度平台及权重计算
        3.3.1 建立计算公度平台
        3.3.2 权重计算
    3.4 地表形态指数计算及实现过程
        3.4.1 地表形态指数各影响要素的计算与实现
        3.4.2 地表形态指数的计算与实现
    3.5 黄土地表形态指数分级和图件编制
第四章 黄土自然边坡稳定性指数
    4.1 概述
    4.2 指标计算要素的确定及定义
    4.3 建立计算公度平台及权重计算
        4.3.1 建立计算公度平台
        4.3.2 权重计算
    4.4 边坡稳定性指数计算及实现过程
        4.4.1 边坡稳定性指数各影响要素的计算与实现
        4.4.2 地表形态指数的计算与实现
    4.5 边坡稳定性指数分级和图件编制
第五章 黄土湿陷性分区
    5.1 概述
        5.1.1 黄土湿陷性的定义
        5.1.2 黄土湿陷性影响因素
    5.2 湿陷性黄土的区域特征
        5.2.1 地学界的黄土湿陷性分区
        5.2.2 建筑工程行业的黄土湿陷性分区
        5.2.3 公路行业的黄土湿陷性分区
    5.3 本文的黄土湿陷性分区
第六章 黄土地区公路工程分区
    6.1 分区的原则和方法
        6.1.1 分区的原则
        6.1.2 分区的方法
    6.2 分区的指标体系
    6.3 黄土地区公路工程分区及各区特点
        6.3.1 Ⅰ山地、断陷河谷盆地黄土大区
        6.3.2 Ⅱ鄂尔多斯高原黄土大区
        6.3.3 Ⅲ陇西低山、丘陵黄土大区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7.1 结论与创新点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10)北京山区典型流域防护林体系对位配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研究综述
    1.1 研究背景
        1.1.1 北京山区生态环境现状
        1.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 防护林体系配置研究进展
        1.2.1 防护林体系分类研究
        1.2.2 防护林体系森林覆盖率研究
        1.2.3 防护林体系空间配置研究
    1.3 森林植被变化及其驱动力研究进展
        1.3.1 森林植被变化研究
        1.3.2 森林植被变化的驱动力研究
    1.4 森林植被变化的水文响应研究进展
        1.4.1 森林植被变化的水文效应
        1.4.2 流域水文模型研究进展
        1.4.3 分布式水文模型的研究
    1.5 防护林体系空间配置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发展趋势
2. 研究地区和试验流域基本情况
    2.1 研究地区基本情况
        2.1.1 北京山区概括
        2.1.2 潮白河流域基本情况
    2.2 试验流域基本情况
        2.2.1 土门西沟流域概况
        2.2.2 潮关西沟流域概况
        2.2.3 半城子水库流域概况
3 研究技术途径
    3.1 研究目标
    3.2 研究内容
    3.3 技术路线
    3.4 实验手段
    3.5 研究方法
        3.5.1 研究数据资料的获取
        3.5.2 数据处理及分析
        3.5.3 野外调查
4. 北京山区防护林体系分类研究
    4.1 北京山区森林资源现状
        4.1.1 林业用地结构
        4.1.2 森林资源空间分布状况
        4.1.3 人工林与天然林的林地结构
        4.1.4 防护林主要林种结构
    4.2 北京山区防护林体系类型分类
        4.2.1 分类原则
        4.2.2 分类方法
        4.2.3 防护林体系类型划分
    4.3 北京山区防护林体系林种分类
        4.3.1 林种分类原则
        4.3.2 林种定义
        4.3.3 不同防护林体系类型的林种构成
    4.4 小结
5. 典型流域防护林体系适宜森林覆盖率研究
    5.1 以水源涵养为目标的森林覆盖率
    5.2 以防止土壤侵蚀为目标的森林覆盖率
    5.3 以改善水质为目标的森林覆盖率
    5.3 典型流域适宜森林覆盖率
    5.4 小结
6. 防护林体系植被类型的对位配置研究
    6.1 防护林体系植被类型对位配置的理论基础
    6.2 防护林体系植被类型对位配置的方法
        6.2.1 BP 神经网络的原理
        6.2.2 BP 神经网络的学习算法
        6.2.3 网络的训练过程
        6.2.4 BP 神经网络的改进
    6.3 防护林体系植被类型对位配置
        6.3.1 土门西沟流域防护林体系植被类型对位配置
        6.3.2 潮关西沟流域防护林体系植被类型对位配置
        6.3.3 半城子水库流域防护林体系植被类型对位配置
    6.4 小结
7. 防护林体系树种对位配置研究
    7.1 北京山区优势树种概述
    7.2 北京山区主要优势树种适地性分析
        7.2.1 侧柏适地性分析
        7.2.2 油松适地性分析
        7.2.3 栎类适地性分析
        7.2.4 刺槐适地性分析
        7.2.5 荆条灌丛适地性分析
        7.2.6 绣线菊灌丛适地性分析
        7.2.7 北鹅耳枥灌丛适地性分析
        7.2.8 优势树种适地性分析汇总
    7.3 主要树种水源涵养功能分析
        7.3.1 林冠层截留能力分析
        7.3.2 枯枝落叶层的持水能力
        7.3.3 土壤层贮水能力
        7.3.4 不同树种水源涵养功能综合评价
    7.4 小结
8. 典型流域森林植被格局时空变化研究
    8.1 景观分类
    8.2 森林植被结构特征
    8.3 森林植被动态变化分析
        8.3.1 数量变化特征
        8.3.2 转移特征
        8.3.3 驱动力分析
    8.4 典型流域森林植被格局分析
        8.4.1 景观格局度量指标
        8.4.2 景观要素斑块特征分析
        8.4.3 景观异质性分析
        8.4.4 景观要素空间相互关系分析
    8.5 小结
9 森林植被变化的水文生态响应分析
    9.1 SWAT 模型概述
        9.1.1 SWAT 模型基本原理
        9.1.2 SWAT 模型结构
    9.2 SWAT 模型的构建与模拟
        9.2.1 模型空间数据库的建立
        9.2.2 模型属性数据库的建立
        9.2.3 流域空间离散化
        9.2.4 模型参数敏感度分析
        9.2.5 模型参数的率定
        9.2.6 模拟结果评价
    9.3 森林植被变化的水文生态响应
        9.3.1 1990 年水文生态响应模拟
        9.3.2 1995 年水文生态响应模拟
        9.3.3 2000 年水文生态响应模拟
        9.3.4 2005 年水文生态响应模拟
        9.3.5 森林植被对位配置水文生态响应
        9.3.6 森林植被变化对流域水文生态功能的影响
    9.4 小结
10 结论与建议
    10.1 结论
    10.2 建议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在读期间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导师简介
致谢

四、晋东南土石山区降雨侵蚀因子量化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新时期耕地自然质量空间分异特征分析[J]. 许彩彩,吕春娟,陈卓,郭岩松,康庆,薄江宏. 山西农业科学, 2021(01)
  • [2]陕北地区明代自然灾害时空特征、原因与影响研究[D]. 党群. 陕西师范大学, 2020(02)
  • [3]黄土高原滑坡空间格局及其对地貌演化的影响[D]. 胡胜. 西北大学, 2019(01)
  • [4]山西省水土保持功能分区及生态脆弱性评价[D]. 赵乾坤. 山东农业大学, 2014(11)
  • [5]山西省输变电工程水土保持技术系统软件的研发[D]. 张凡. 华北电力大学, 2013(S2)
  • [6]退耕还林和降雨对中阳县土壤侵蚀的影响[J]. 邱一丹,李锦荣,孙保平,张雪彪,钟晓娟,王引乾,周湘山,冯磊. 湖南农业科学, 2011(13)
  • [7]红壤丘陵区兴国县土壤侵蚀评价研究[D]. 田明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1(04)
  • [8]黑土坡耕地不同水土保持措施的产沙产流与侵蚀性降雨研究[D]. 宋玥. 东北农业大学, 2011(04)
  • [9]黄土地区公路工程分区及指标体系研究[D]. 李瑞娥. 长安大学, 2009(11)
  • [10]北京山区典型流域防护林体系对位配置研究[D]. 胡淑萍. 北京林业大学, 2008(12)

标签:;  ;  ;  ;  ;  

晋东南土石山区降雨侵蚀因素定量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