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混杂文化对大理白族园林的影响

多元混杂文化对大理白族园林的影响

一、浅谈多元混融型文化对大理白族园林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张润秋[1](2021)在《大理白族本主崇拜的伦理观及其价值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谭钦[2](2021)在《多元文化影响下的滇西南地区园林特征研究》文中提出滇西南地区具有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和多元的文化沉淀,在此条件下产生并发展起来的滇西南园林成果丰硕,是我国重要地方园林。本文以滇西南多元文化为研究背景,滇西南园林为研究对象,运用史料研究、实地调研、分类归纳、对比研究等方法,首先对滇西南地区多元文化生成环境进行分析,探讨滇西南多元文化类型及特征,为后续研究奠定理论基础。接着通过实地调研与文献查阅梳理出滇西南地区园林历史发展脉络,并将其划分为萌芽期、发展期、成熟期、停滞期、繁荣期五个阶段。同时,根据滇西南园林的隶属关系和功能将其划分为宗教园林、公共园林、土司园林、名人故居、纪念性园林五种园林类型,并列举了八个具有代表性的园林案例深入探讨多元文化对其造园的影响。然后从多元文化角度入手,对滇西南地区各类园林的园林选址、空间布局、造园元素进行分析,总结出多元文化影响下的滇西南园林造园总特征为以下四点:多元自然环境形成“千姿百态”的园林空间;多元造园手法形成“精美秀丽”的园林环境;多元民族文化形成“西双版纳华丽、普洱临沧朴实”的园林风格;虽然滇西南地区园林是由多元文化共同影响,但是在表达上仍有主次之分,彼此互不影响。最后基于以上分析与结论,提出滇西南地区园林保护与发展的策略。本文研究课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补充云南地区园林史研究空白,同时为滇西南园林如何发展、园林艺术如何传承创新提供一些有意义的参考和借鉴。

孙丹妮[3](2021)在《明清时期大理地区的民族文化交融与中国认同研究 ——以洱源县凤羽镇为例》文中研究表明

涂升容[4](2020)在《白族民居彩绘传承与保护研究》文中指出白族民居彩绘是白族民居建筑群上的彩绘装饰艺术,题材多样,寓意深刻,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科学、审美和教育价值,已被认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文以白族民居彩绘为研究对象,研究在商业化背景下,白族民居彩绘在形式面貌、媒介材质、社会功能等方面发生的文化变迁以及白族民居彩绘在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内涵上的解构与重构,提出促进白族民居彩绘技艺传承与保护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和田野调查法进行研究。全文分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白族民居彩绘文献综述以及相关理论基础。第二部分为白族民居彩绘概述,梳理白族民居彩绘的诞生背景、历史渊源,发展阶段、装饰特征及其蕴含的文化内涵。第三部分为白族民居彩绘传承与保护现状,阐述白族民居彩绘传承状况,及其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后,国家、地方政府及相关文化研究部门等相关者对其进行保护的状况。第四部分阐述新时代背景下,彩绘文化的现代变迁与重构,梳理政府、传承人、民众、外部力量等不同行动主体在传承与保护中应发挥的作用。第五部分为白族民居彩绘传承与保护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基于对白族民居彩绘文化重构实践的思考,探讨白族民居彩绘的可持续发展对策与提升空间。第六部分为结论与展望,总结本研究所取得的成果以及不足之处,探讨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吉俊杰[5](2019)在《可持续视角下的滨水民宿设计策略研究 ——以大理环洱海民宿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人们经济收入水平的提高,我国的民宿行业迅速发展,越来越细分出众多不同主题和特色的民宿类型。滨水民宿因其与自然水域环境的和谐融合而独具特色,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亲睐,并通过带动当地的产业发展,提升经济效益,近些年来逐渐成为大众关注的热点。大理环洱海地区的滨水民宿得益于天然的景观优势,并依托大理古镇、双廊古镇等文化资源优势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开始逐渐成为我国滨水民宿的典型代表之一。但随着环洱海沿线的滨水民宿数量激增,洱海水体污染严重、民宿产品无序增长、建筑设计不合理等一系列问题也慢慢凸显出来。滨水民宿一方面依托自然环境而发展,另一方面又不可避免地对环境造成影响和破坏,因此走可持续的发展道路是当下滨水民宿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以环洱海地区的滨水民宿为研究对象,并对滨水民宿发展、设计等相关问题进行研究,通过实地调研、问卷调查与分析、非结构访谈等形式对大理环洱海地区的滨水民宿进行分析归纳,结合相关的理论与实践案例,对可持续视角下的滨水民宿设计进行了初步的探析。第一部分,即本文的第一章,为绪论部分。对研究背景、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研究范围进行阐述;同时对国内外的相关理论文献和实践案例进行综述,并确定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第二部分,即本文的第二、三、四章。第二章是文章的基础研究部分,首先梳理了民宿的起源、分类和特点,然后对大理环洱海地区的滨水民宿发展进行阐述,从可持续的视角来重新审视其发展过程中的现存问题和制约因素,最后还对其它相关理论进行研究,作为论文理论基础的补充。第三章通过对相关文献的二次梳理,和多个滨水民宿案例的具体做法分析,理论研究与实践做法相结合,归纳出可持续视角下的滨水民宿设计要素。第四章为实地调研与分析部分,实地调研主要包括对滨水民宿产品定位、建筑设计、地方生态技术运用和可持续设施设备几大方面,在调研过程中辅助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针对性地对滨水民宿设计的其他方面进行补充,以便取得更加全面的了解。第三部分,即本文的第五章,为设计策略的提出。结合前文的工作基础提出可持续视角下滨水民宿的设计策略,包括场地环境的统筹整合、建筑设计的持续深化、生态技术的借鉴利用和设备设施的保障支持策略。

骆雪[6](2019)在《山歌传播与族群文化实践 ——黔中百宜乡布依村寨的个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对于一个无文字民族来说,社会经验的延续主要靠文化的口头传承,山歌也因此成为布依族社会记忆、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是人们日常生产与生活中的重要沟通媒介。作为本土文明的产物,布依山歌是布依本土社会中具有核心地位的文化符号和概念,它自布依族群的口中唱出,反映出族群过去以及现在的人情道德、生活形态、风俗习惯和制度文化等,并在乡村社会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已然内化为村民的生活方式、情感结构以及观念意识,为民众制造出在生活中所依赖的意义世界。然而,在现代社会发展主义的话语下,这一分析无文字落后民族的犀利工具、代表着中国软实力的乡土民间文化却被认为是愚昧与落后的。在早期发展传播学的强势影响下,在中国乡村社会传播的研究中往往只见外来文化及力量不见本土文化及其活动主体。于是在这样的研究语境中,许多前大众传播时代的媒介及其活动,即所谓的传统媒介及其活动,没有被纳入中国乡村传播学的主流视野中。这在布依山歌的研究中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研究成果的数量相比较少,显示出布依山歌一直以来没有得到学界应有的重视;另一方面,就现有的成果来看,研究的学术视野较为狭窄,仅仅停留在浅层的分析上,在这样的分析中,“人”的视角是完全缺乏的,即完全把歌谣与创造和实践它的本土社会以及广大民众及其生活现实脱离开来的。随着现代化的渗透,农民得以“安身立命”的价值基础和意义系统被不断改变和重构,乡村社会也相应开始出现价值荒漠化,而这一切的根本在于乡土社会中文化的解体,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及其内蕴的意义和价值随现代性的加深而逐渐消失殆尽。但是在广大布依族地区,作为族群传统之一的布依山歌依旧活跃于布依族群的生活世界里,并发展成为布依社会在如今最为重要甚至是唯一的传统文化代表形式,那么布依山歌为何能够在时代与社会的发展变迁中得以持存?本文通过对黔中地区布依族村寨进行的为期八个月的田野考察,顺着当今中国乡村文化传播的研究趋势,透过回到布依山歌这一布依族群传统文化的本体,在文化持有者、历史以及社会的互动中考察布依族群是如何阐释和实践自己的文化,以期对新时代背景下如何维系并发展乡土社会原生态的文化表达,形成“吾土吾民”在民族文化传播与实践中的主体地位,提出一些解决路径上的思考。全文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第一、二两章,主要是针对本研究的选题缘由、意义、文献回顾、方法、结构安排,以及布依山歌传播的文化生态系统作一番背景性的交代。第二部分是本文的核心部分,由第三、四、五三章组成。该部分从文化的内生性出发,围绕布依社区文化持有者的具体实践与日常生活、社会、历史的互动关系,动态、立体地把握布依山歌的本质。第三章引用“叠写传统”这一分析概念来探究布依族群在本土的“生活世界”中是如何通过山歌来言说历史,以构建其在不同特定时段所依赖的意义世界,将布依山歌“置身历史情境”来看其传播历程以把握当地社会与文化在稳定性与变迁性方面的全貌。第四章遵循格尔兹研究宗教象征符号的分析范式,从世界观和精神气质两方面来解码当地社会的传播文本――布依山歌所包含的“意义模式”。第五章借助互动与关系视角,采用“主体——实践”的情景、过程式研究范式,通过关注当地村民在社会生活中的声音实践,即布依山歌的传播活动,从“流动的歌声”中看到“流动的社会关系”进而看到村庄的社会网络以及蕴藏在其中的社会结构和秩序。第三部分是文章的结论部分,一方面是对前面分析过的内容做进一步的总结,从“实践范式”出发对布依山歌作一番“实践化理解”。这一番“实践化理解”遵循以“物化”来理解媒介的思路来探讨布依山歌这一传统媒介,将布依山歌看作是布依族群文化实践的“行动场城”,其中所含的人,技术,权力,资本,记忆等传播要素在这一“行动场城”中彼此汇集和互嵌,体现的是一种动态的互动和建构。同时,由于乡土中国是在自身闭合性与开放性的循环中不断发展,因而社会、人以及文化在其中得以再生产,并且由于有人的参与及实践,这样的再生产就不只是简单的复制,而是创造性地改变和创新。因此,布依山歌在现代社会的持存与转变也就映射出了布依族群在社会发展中对自身文化实践的主体性:首先,他们总是在自身社会文化体系中体会和理解时代、社会的发展。其次,他们又利用传统创造新的实践来适应时代、社会的发展。正是在这一糅合了传统与创新的实践,布依社会的“主体”得以始终“在场”,少数民族社会的逻辑与机制也在新形式下得以延续。另一方面对布依族群的传统文化——布依山歌在当代发展话语下如何传播进行了思考,从突出族群的主体性、形成价值维度的“复合表达”以及发扬容纳多元的文化传统三方面提出布依山歌传播的策略建议。本文遵循以乡村作为研究中国的方法,一方面通过对布依山歌传播的研究来体现国家对“三农”问题以及乡村文化建设的观照;另一方面,从传播学的角度严密考察布依族群对山歌的文化实践,既能深入细致地窥见族群成员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世界,理解当地社会及其文化的运行结构和整体机制,又能丰富和扩展布依山歌的研究,进而看到传播学本土化的一种有效实现途径。

黄成敏[7](2019)在《文化遗产地乡土建筑旅游适应性转型研究 ——以大理州剑川县沙溪古镇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自20世纪70年代末第一批世界遗产公布后,遗产旅游作为一种新的旅游产品,在西方国家被培育并加以营销。传统乡土建筑作为建筑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仍处于理论落后于实践的阶段,理论与实践的脱离使得传统乡土建筑的管理者和使用者并未真正理解其蕴含的宝贵历史文化资源,而是将其简单作为旅游产品作为对外宣传、增加旅游收入的主要手段。沙溪古镇作为历史上“茶马古道”、“博南古道”、“蜀身毒道”的交汇点,同时也是联系滇西四大盐井的交汇之地。村落空间布局、文物古迹、茶马历史建筑、茶马历史环境相对保存完善,且保留有完整的茶马商贸时期的魁阁、戏台、马店、寨门、集市、民居等传统乡土建筑。近年来随着沙溪国内外知名度和美誉度的大幅提升,旅游业逐渐成为沙溪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旅游引发了传统乡土建筑的功能、形态等一系列转型现象,同时也存在乡土建筑原型与时代脱轨、现型与地域文化脱节等问题。本文首先运用文献资料梳理、实地调查研究等基础资料调研方法,基于对沙溪古镇传统乡土建筑的生成环境的分析,从传统民居和传统公共建筑的角度分别对其院落空间、结构体系、模数尺度、装饰装修艺术进行解析,了解沙溪古镇传统乡土建筑的基本模式。在此之后,通过历时性分析、跨学科分析等方法,对沙溪古镇乡土建筑的旅游适应性转型进行探索。乡土建筑旅游适应性转型主要体现在空间布局、群体组合、功能嬗变、结构更替等物质空间层面,以及营造技艺、主客关系、社会空间重构等非物质层面。此外,在旅游发展与建筑文化遗产保护方面,探讨了文化遗产地乡土建筑与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以及沙溪建筑文化遗产保护的政策方面的控制与引导措施。最后,本文在对乡土建筑保护和旅游适应性转型设计实践探索的基础上,基于文物建筑、古镇核心区建筑、其他乡土建筑三种层面,提出改造(保护与利用)、重建(再利用与活化)、新建(新乡土建筑的创作)三种转型模式及其对应的转型原则与方式措施。通过对旅游引发的乡土建筑转型现象及问题的分析,可为沙溪古镇的规划建设提供有益指导,并通过沙溪古镇旅游发展中乡土建筑的转型模式分析,为其他相似古镇乡土建筑的旅游适应性转型提供相关对策和建议。

蒙艳华[8](2019)在《大理白族三月街多元文化融合及其经济意义研究》文中认为大理白族自治州地处云南中部偏西,有汉族、白族、彝族、回族、傈僳族、苗族、纳西族、壮族、藏族、布朗族、拉祜族、阿昌族、傣族13个世居民族,是云南最早的文化发祥地之一。三月街是大理白族的传统民族节日,也是汇聚了十几个民族的狂欢节和民族文化盛典,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白族文化和其他民族文化相互交流、吸收、融合,在多民族文化融合下的大理经济不断发展繁荣,为祖国边疆和平稳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本文通过对大理三月街的来源、历史发展及演变过程进行考察,从文化的角度对三月街各民族间交往交流交融的根源进行解释,认为三月街的多元文化融合与大理的地理位置、社会发展、思想以及与白族文化开放性和包容性密切相关。并结合管理学、民族经济学、区域经济学、民族学等相关学科的重点理论为指导,从大理白族三月街多民族文化融合与民族经济发展的实际进行分析,对多民族文化融合与大理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研究和思考。除去绪论,正文主要包含以下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大理三月街所处的地理环境、文化空间,追溯大理三月街的来源和发展。第二部分:从大理三月街发展的历史角度出发,首先,对大理三月街多元文化融合的历史进程及其演变过程进行梳理陈述,将其多元民族文化融合划分成四个历史阶段;其次,论述大理三月街多元文化融合的整体概貌,分别从经济、社会、思想以及白族文化的开放性和包容性等四个方面进行剖析。在此基础上,就歌舞表演形式、体育赛事活动、商贸交易内容、饮食文化等方面,论述多元文化融合在大理三月街的具体表现。最后,剖析大理三月街多元文化融合与发展对民族团结、文化交流、经济互动等方面产生的影响。第三部分:从实际出发,对大理三月街多元文化融合与地区经济发展关系互动进行分析:首先,从文化发展对区域经济结构的影响展开,指出文化及文化产业的发展能够影响地区的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民族文化产业会成为主流产业,而享受性消费会占消费的主导地位;其次,是论述多元文化融合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分析三月街文化与旅游融合的乡村振兴策略。最后,阐述大理三月街多元文化融合的经济意义。第四部分:主要从民族节日发展的一般规律、民族文化与经济发展关系、多元文化融合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意义三个方面阐述三月街多元文化融合的启示。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总结、继承和创新,探讨传承千年的三月街的多元文化融合的发展历程,努力从多维度、新视角、创造性地将三月街多元文化融合与地区经济发展联系起来,以此对多民族地区的文化和经济发展及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陈文苑[9](2019)在《当代民族传统工艺文化资本化及其实践逻辑 ——基于剑川白族木雕的田野调查》文中研究说明文化资本化是一个实践命题。民族传统工艺文化资本化的实质是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将民族传统工艺作为文化资本进行利用和开发。民族传统工艺文化资本化关涉到传统工艺的未来走向,与文化的传承保护、民族文化的发展等息息相关,甚至与文化产业、文化战略都有着密切的联系。那么,民族传统工艺文化资本化的具体实践行为包括哪些内容?实践的逻辑又是什么?实践过程中存在着何种规律?……对于这些问题,本文以剑川白族木雕作为典型案例,在详细的田野调查基础上,借助于口述史、历史文献、内部资料等材料,运用民族学(文化人类学)的“文化资本——场域——实践”理论进行了深入探讨。文章在对剑川木雕发展历史、工艺流程、艺术风格进行概述的前提下,阐释了剑川木雕文化资本的概念、类型及其特征。又在此基础上,重点论述了剑川木雕文化资本化过程中的资本积累、市场运作以及资本博弈,并总结出了民族传统工艺文化资本化的实践逻辑和基本规律。通过研究,文章认为:第一,当代民族传统工艺文化资本化的实践行为具体包括资本积累、资本市场运作以及资本博弈这三种类型,而我们通常理解的资本市场运作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民族传统工艺文化资本积累指资本的增长、完善和集聚,是在保留原先文化资本结构与内容基础上的增加,当代传统工艺文化资本的积累路径可分为教育培训、传播交流、市场调节以及权力引导四种;文化资本的市场运作指按照市场需求,对文化资本进行开发,民族传统工艺文化资本的市场运作方式包括产业化、旅游开发、节庆经济化、品牌化与会展商业化;民族传统工艺文化资本博弈是行动者之间围绕着文化资本而产生的一种互动行为,博弈的目的是为了占有更多的文化资本。民族传统工艺文化资本的博弈围绕着物质性文化资本和非物质性文化资本两方面展开,行动者所采取的博弈策略可以分成三种:维护、发展与争取。资本积累、市场运作与资本博弈三者之间存在着相互交织的联系。资本积累是市场运作的前提与基础,市场运作为资本积累提供了方向指引,而文化资本博弈则时常贯穿于资本积累以及市场运作的过程中,建立于理性基础上的博弈会推动资本的积累,也会促进文化资本的市场运作。第二,当代民族传统工艺文化资本化有着属于自己的实践逻辑。实践被场域所控制,场域生产着实践,实践活动必须依附于所处的场域并以习性为作为内驱力。民族传统工艺文化资本在实践过程中建构起了特定的场域(初级场域),并衍生出了三种亚级场域:资本积累场域、市场运作场域以及资本博弈场域。文化资本在此三种场域下的具体实践行为和所采取的策略虽然存在着一定的区别,但都必须遵守初级场域的规律,该场域形塑而成的核心习性是文化市场化习性,场域的基本规律是一种双线规律。民族传统工艺文化资本化实践的逻辑图式可以概括为:在场域情境下,以延长传统工艺文化资本的生命周期为根本目的,按照双线规律的要求,通过形塑而出的核心习性生产实践。第三,双线规律是民族传统工艺资本化实践中应该遵守的基本规律。双线规律指的是传统工艺文化自主性发展规律和市场供求关系规律,这两种规律之间并不存在孰轻孰重之别。双线规律由民族传统工艺文化资本化场域的特征所决定,它要求民族传统工艺文化资本化必须以尊重文化发展规律为前提,在保持传统工艺文化基因的条件下,按照市场供求关系,合理、有序的进行实践。在民族传统工艺文化资本化的实践过程中,不能忽视双线规律的要求,传统工艺文化的均质化、内卷化等问题的出现,其症结恰在于并未充分尊重双线规律。

陈筱娇[10](2018)在《中国古代设计中的“胡化”与汉胡融合现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自古以来由多民族构成,各文化在不断的朝代更迭、民族交往的过程中,不段的冲突、融合,产生出新的艺术风格。对于中国史的研究中,在关于少数民族文化的研究中,关于“汉化”内容的研究成果颇丰,而对于“胡化”的研究则相对较少。在全球史视野下,“汉化”固然是历史发展的主旋律,但“胡化”也不容忽视,或言之“同化”更为恰当。作为外来文化,它曾经对中国历史和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产生过重大的影响,如胡服、胡食、胡乐、胡舞、胡骑等都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的研究“汉化”和“胡化”能够更客观的反映中华文化多元一体、兼容并蓄的格局与特征。所谓胡与汉并非是独立的两个民族概念,而是在历史的进程中不断的相互影响、兼并、融合、发展,在这一发展的过程中形成新的文化体系或文化面貌,不可简单地评价为此之琼浆,彼之糟粕。事实上,两者没有贵贱之分、高低之别,仅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的文化面貌。本文立足于文化研究的视角,以中国古代设计中的边疆艺术文化为主要研究内容,对春秋战国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唐与元代四个时期里要的文化融合时期中的边疆文化艺术现象进行研究,从政治格局、思想环境、边疆艺术现象的杂糅等角度进行分析,探讨这些文化现象在物质文化层面以及社会生活中的影响,反映出习俗观念对这些边疆文化的接受,求异尚乐层面对这些边疆文化的推崇,以及功利需求角度对这些边疆文化的追求。

二、浅谈多元混融型文化对大理白族园林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多元混融型文化对大理白族园林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2)多元文化影响下的滇西南地区园林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全球化时代背景
        1.1.2 地区园林的研究价值
        1.1.3 滇西南地区园林的研究价值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范围界定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资料法
        1.4.2 文学社会学研究方法
        1.4.3 调查研究法
        1.4.4 案例分析法
        1.4.5 综合归纳法
    1.5 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1.5.1 多元文化下的园林相关研究
        1.5.2 滇西南园林相关研究
        1.5.3 存在问题
    1.6 研究框架
第二章 滇西南地区多元文化概述
    2.1 多元文化概念解读
        2.1.1 多元文化的内涵
        2.1.2 多元文化的特征
        2.1.3 多元文化的意义
    2.2 滇西南地区多元文化生成环境概况
        2.2.1 自然环境概况
        2.2.2 人文环境概况
    2.3 滇西南地区多元文化类型
        2.3.1 宗教文化
        2.3.2 少数民族民俗文化
        2.3.3 土司文化
        2.3.4 红色文化
        2.3.5 外来文化
        2.3.6 地域文化
    2.4 滇西南地区多元文化特征分析
        2.4.1 一体多元:多民族文化和而不同
        2.4.2 开放包容: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协同发展
        2.4.3 和谐稳定:多元文化共存共荣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滇西南地区园林发展脉络及类型分析
    3.1 滇西南地区园林发展历史脉络
        3.1.1 滇西南地区园林的萌芽期
        3.1.2 滇西南地区园林的发展期
        3.1.3 滇西南地区园林的成熟期
        3.1.4 滇西南地区园林的停滞期
        3.1.5 滇西南地区园林的繁荣期
    3.2 滇西南园林发展历史与中国园林、云南园林对比
    3.3 滇西南地区园林类型分析
        3.3.1 滇西南地区宗教园林
        3.3.2 滇西南地区公共园林
        3.3.3 滇西南地区土司园林
        3.3.4 滇西南地区名人故居
        3.3.5 滇西南地区纪念性园林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多元文化影响下的滇西南地区造园特征分析
    4.1 滇西南地区宗教园林造园特征分析
        4.1.1 南传佛寺园林造园特征分析
        4.1.2 汉传佛寺园林造园特征分析
        4.1.3 文庙园林造园特征分析
    4.2 滇西南地区公共园林造园特征分析
        4.2.1 选址分析
        4.2.2 空间布局分析
        4.2.3 造园要素分析
    4.3 滇西南地区土司园林造园特征分析
        4.3.1 选址分析
        4.3.2 空间布局分析
        4.3.3 造园要素分析
    4.4 滇西南地区名人故居造园特征分析
        4.4.1 选址分析
        4.4.2 空间布局分析
        4.4.3 造园要素分析
    4.5 滇西南地区纪念性园林造园特征分析
        4.5.1 选址分析
        4.5.2 空间布局分析
        4.5.3 造园要素分析
    4.6 多元文化影响下的滇西南地区园林造园特征总结
        4.6.1 多元自然环境形成“千姿百态”的园林空间
        4.6.2 多元造园手法形成“精美秀丽”的园林环境
        4.6.3 多元民族文化形成“西双版纳华丽,普洱临沧朴实”的园林风格
        4.6.4 园林文化表达有主次之分,但互不影响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1.1 滇西南地区园林的发展脉络
        5.1.2 滇西南地区园林类型
        5.1.3 多元文化影响下的滇西南地区园林造园特征
    5.2 对滇西南地区园林保护与发展的思考
        5.2.1 滇西南地区园林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5.2.2 滇西南地区园林保护与发展的思考
    5.3 研究不足及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附录 B:滇西南园林发展历史与中国园林、云南园林分析表
附录 C:滇西南地区园林统计表

(4)白族民居彩绘传承与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研究法
        1.4.2 田野调查法
        1.4.3 定性与定量分析结合法
    1.5 相关理论基础
        1.5.1 文化变迁
        1.5.2 文化重构
第2章 白族民居彩绘概述
    2.1 白族民居彩绘历史沿革
    2.2 白族民居彩绘的文化内涵
        2.2.1 审美追求
        2.2.2 吉祥祈福
        2.2.3 伦理教化
    2.3 白族民居彩绘的艺术特征
        2.3.1 装饰性
        2.3.2 象征性
        2.3.3 民族性
第3章 白族民居彩绘传承与保护现状
    3.1 白族民居彩绘传承现状
        3.1.1 民间艺人传承现状
        3.1.2 传承人传承现状
    3.2 白族民居彩绘保护现状
        3.2.1 加大了立法保护与资金投入力度
        3.2.2 建立了完善的保护机构
        3.2.3 扩大了传承与学习群体
        3.2.4 提升了社会认可度
第4章 白族民居彩绘的现代变迁及重构
    4.1 白族民居彩绘现代变迁的表现
        4.1.1 白族民居彩绘建筑载体的变迁
        4.1.2 白族民居彩绘材质的变迁
        4.1.3 白族民居彩绘功能的变迁
    4.2 白族民居彩绘现代变迁原因探析
        4.2.1 科学技术进步
        4.2.2 社会经济发展
        4.2.3 意识观念改变
        4.2.4 多元文化冲击
    4.3 白族民居彩绘现代重构的路径选择
        4.3.1 当地政府的主导和参与
        4.3.2 发挥传承人的主体作用
        4.3.3 增强地区居民的文化自觉
        4.3.4 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
    4.4 白族民居彩绘现代重构的意义
第5章 白族民居彩绘传承与保护可持续发展对策
    5.1 寻求彩绘载体创新
        5.1.1 嫁接建筑局部元素
        5.1.2 大型公共建筑的整体设计
        5.1.3 复兴传统空间
    5.2 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
        5.2.1 开发创意街区
        5.2.2 开发彩绘文化创意产品
    5.3 发挥当代教育的作用
        5.3.1 中小学教育以文化意识为主
        5.3.2 高等教育以培养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为主
    5.4 结合实践创新传承
    5.5 彩绘资源数字化整理与建档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5)可持续视角下的滨水民宿设计策略研究 ——以大理环洱海民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度假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
        1.1.2 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
        1.1.3 民宿发展出现诸多问题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及范围界定
        1.3.1 相关概念
        1.3.2 研究范围界定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1 滨水民宿相关文献研究综述
        1.4.2 滨水民宿相关实践研究综述
        1.4.3 可持续相关文献研究综述
        1.4.4 综述小结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研究法
        1.5.2 实地调研法
        1.5.3 半结构访谈法
        1.5.4 SD分析法
    1.6 研究框架
2 基础研究
    2.1 民宿的基础研究
        2.1.1 国内外民宿发展概况
        2.1.2 民宿类型划分
        2.1.3 民宿的特点
        2.1.4 民宿与其他住宿产品的比较
    2.2 大理环洱海民宿发展概述
        2.2.1 大理环洱海民宿的发展概况
        2.2.2 大理环洱海滨水民宿的现存问题
        2.2.3 大理环洱海民宿发展的制约因素
    2.3 其他相关理论研究
        2.3.1 有机更新理论
        2.3.2 新旧共生理论
    2.4 本章小结
3 可持续视角下滨水民宿设计要素梳理
    3.1 可持续设计要素的选取原则
    3.2 可持续设计要素的分类梳理
        3.2.1 “地域环境”要素
        3.2.2 “建筑设计”要素
        3.2.3 “生态材料技术”要素
        3.2.4 “环境治理”要素
    3.3 可持续视角下滨水民宿设计要素归纳
    3.4 本章小结
4 案例调研与分析
    4.1 案例调研
        4.1.1 调研目的
        4.1.2 调研方法运用
        4.1.3 调研案例选择
    4.2 重点内容调研分析
        4.2.1 产品及定位
        4.2.2 建筑设计的分析
        4.2.3 生态技术的运用
        4.2.4 可持续设施设备
    4.3 问卷调研分析
        4.3.1 问卷设计
        4.3.2 调研流程
        4.3.3 数据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可持续视角下滨水民宿设计策略
    5.1 场地环境的统筹整合策略
        5.1.1 适宜区域的选址
        5.1.2 道路系统的梳理
    5.2 建筑设计的可持续深化策略
        5.2.1 空间肌理的适应
        5.2.2 结合气候的细节处理
        5.2.3 功能动线的优化
        5.2.4 地方性氛围的体现
        5.2.5 亲水空间的合理设置
    5.3 生态技术的借鉴利用策略
        5.3.1 地方生态材料的运用
        5.3.2 可持续能源的开发利用
    5.4 设备设施的保障支持策略
        5.4.1 环保设施的配置
        5.4.2 配套设施的完善
    5.5 本章小结
6 结语
    6.1 结语
    6.2 本文的不足与创新
        6.2.1 本文的不足
        6.2.2 本文的创新点
    6.3 后续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环洱海滨水民宿调研统计表
    B.滨水民宿调研访谈实录
    C.滨水民宿调研问卷
    D.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E.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6)山歌传播与族群文化实践 ——黔中百宜乡布依村寨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语境及缘由
        1.1.1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1.1.2 问题的提出
    1.2 文献综述
        1.2.1 布依族研究综述
        1.2.2 布依山歌的研究
        1.2.3 现有布依山歌研究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的理论视角与方法
        1.3.1 乡村传播学:乡村文化传播的本土化
        1.3.2 研究方法:民族志调查
    1.4 研究路径
第二章 布依山歌传播的文化生态系统
    2.1 布依族传统历史与文化
        2.1.1 布依族的族源与族称
        2.1.2 布依族的历史发展
        2.1.3 布依族的民间文化
    2.2 布依山歌传播的民间现实形态:拐吉村与拐吉村的山歌
        2.2.1 拐吉村概述
        2.2.2 拐吉村的山歌
第三章 叠写的传统:布依山歌的地方传播史
    3.1 1953年以前:“传统”的想象
        3.1.1 定位身份:家谱的追溯
        3.1.2 族群传统的“在地化”:布依山歌的学唱
        3.1.3 “拟制”的族群文化实践:传统的想象与再造
    3.2 1958—1990:政治话语与社区记忆
        3.2.1 国家的力量:自然村落到社会主义集体社会
        3.2.2 布依山歌的社会主义表达
        3.2.3 歌声串起的社区记忆
    3.3 1990——至今:现代化与山歌听觉的现代性
        3.3.1 布依山歌传播的式微
        3.3.2 自制山歌录像碟:信息社会中村民听觉经验的变革
    小结
第四章 可供解读的文本:布依山歌传播的意义模式
    4.1 地方性知识与地方的世界:布依山歌描绘的“乡村图景”
        4.1.1 《砍牛经》与“老祖公”:宗教经典中的大宇宙与小世界
        4.1.2 情歌对唱文本中的“阴阳相合”
        4.1.3 村庄山歌文本中的“生态整体性”表达
    4.2 地方的语言与地方的人群:山歌所散发的族群精神气质
        4.2.1 山歌中的地方语言与族群的道德隐喻
        4.2.2 山歌中地方语言的审美特征与村民的审美意识
        4.2.3 村庄山歌中地方语言所折射的族群文化性格
    小结
第五章 歌声的流动:声音实践中的社会网络
    5.1 “声临其境”:村庄山歌传播的仪式化场景
        5.1.1 日常生活的仪式化场景
        5.1.2 生命过渡的仪式化场景
        5.1.3 历法/节庆的仪式化场景
    5.2 声音实践中家庭系统的互动
        5.2.1 从自由到个人主义:布依山歌与村庄青年的恋爱和择偶
        5.2.2 微信里的对歌:布依山歌传播中的夫妻互动
        5.2.3 走下神坛:布依山歌传播中的亲子关系
    5.3 声音实践中的社群互动
        5.3.1 身份的交融:“声音共同体”的时代
        5.3.2 关系的区隔:山歌演唱队与社群边界
        5.3.3 “礼物经济”还是“商品经济”:社群关系的变与不变
    5.4 声音实践中的“国家—社会”
        5.4.1 传统节庆歌会:乡野自生的文化空间
        5.4.2 “被发明的传统”:舞台节日的国家发明
第六章 结论:族群传统·文化实践·发展
    6.1 布依山歌:族群文化实践的“行动场域”
    6.2 发展话语下布依山歌该如何传播
附录
    附录一:田野笔记摘选
    附录二:田野调查图片选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7)文化遗产地乡土建筑旅游适应性转型研究 ——以大理州剑川县沙溪古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1.1 研究目的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概念界定与研究动态
        1.2.1 相关概念界定
        1.2.2 国内乡土建筑研究动态
        1.2.3 国外乡土建筑研究动态
        1.2.4 沙溪古镇研究动态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沙溪古镇文化遗产景观与旅游发展进程
    2.1 沙溪古镇历史演变与文化遗产景观
        2.1.1 沙溪古镇历史演变
        2.1.2 沙溪历史文化遗产景观
    2.2 沙溪古镇历史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概况
        2.2.1 沙溪古镇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概况
        2.2.2 沙溪古镇旅游发展概况
    2.3 旅游发展与乡土建筑转型的相互关系
        2.3.1 旅游发展对乡土建筑转型的变革性影响
        2.3.2 乡土建筑的转型对旅游发展的反作用力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沙溪传统乡土建筑模式解析
    3.1 沙溪传统乡土建筑的生成环境
        3.1.1 自然环境特征
        3.1.2 人文环境特征
    3.2 沙溪传统乡土建筑的类型与特征
        3.2.1 传统民居
        3.2.2 传统马店客栈
        3.2.3 传统商铺作坊
        3.2.4 庙宇宗祠
    3.3 沙溪传统民居建筑模式
        3.3.1 院落空间
        3.3.2 结构体系与材料运用
        3.3.3 模数与尺度
        3.3.4 装饰装修艺术
    3.4 沙溪传统公共建筑模式
        3.4.1 核心空间序列的构成
        3.4.2 公共建筑结构体系——以兴教寺为例
        3.4.3 公共建筑装饰艺术
    3.5 沙溪传统乡土建筑的差异性分析
    3.6 沙溪古镇乡土建筑转型的历时性分析
        3.6.1 沙溪古镇传统乡土建筑的形成
        3.6.2 第一次转型阶段——生产生活适应性转型
        3.6.3 第二次转型阶段——旅游适应性转型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乡土建筑旅游适应性转型的物质空间探索
    4.1 物质空间转型的分类与体现
        4.1.1 物质空间转型的分类
        4.1.2 物质空间转型的体现
    4.2 空间布局形态变迁
        4.2.1 旅游服务空间向古镇核心区聚集
        4.2.2 生产生活型空间向古镇南、北外迁
    4.3 建筑群体组合演变
        4.3.1 街巷形态与功能演变
        4.3.2 建筑群功能演变
    4.4 功能空间的置换
        4.4.1 文化展示、办公功能
        4.4.2 民宿客栈功能
        4.4.3 餐饮酒吧功能
        4.4.4 零售商铺、手工作坊功能
        4.4.5 混合型功能
    4.5 建筑形态的变化
        4.5.1 建筑的立面易容
        4.5.2 建筑的体量变化
        4.5.3 屋顶形式变化
    4.6 结构更替与用材变化
        4.6.1 传统木结构
        4.6.2 钢筋混凝土结构
        4.6.3 木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
        4.6.4 木结构+钢结构
    4.7 建筑比例关系与尺度
        4.7.1 平面比例关系与尺度
        4.7.2 立面比例关系与尺度
    4.8 建筑装饰与工艺商业化
        4.8.1 建筑外观装饰
        4.8.2 建筑室内装饰
        4.8.3 庭院造景
        4.8.4 夜景灯光照明
    4.9 物质空间转型规律总结
        4.9.1 由功能到形式
        4.9.2 由私密到公共
        4.9.3 由简约到繁复
    4.10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乡土建筑转型的非物质探讨与深层剖析
    5.1 乡土建筑转型的非物质探讨
        5.1.1 物质空间与非物质层面的相互关系
        5.1.2 乡土建筑营造技艺与传承
        5.1.3 利益相关者博弈与社会空间重构
        5.1.4 旅游适应性转型中的主客互动关系
    5.2 乡土建筑转型的原因分析
        5.2.1 外部转型因素
        5.2.2 内部转型因素
    5.3 乡土建筑转型过程中主要存在的问题
        5.3.1 乡土建筑的原型与时代脱轨
        5.3.2 乡土建筑的现型与地域文化脱节
    5.4 旅游发展与建筑文化遗产保护的相互关系
        5.4.1 遗产旅游与建筑文化遗产保护的主要矛盾
        5.4.2 文化遗产地乡土建筑与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5.4.3 沙溪建筑文化遗产保护的政策性控制与引导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乡土建筑保护与旅游适应性转型设计探索
    6.1 乡土建筑保护与旅游适应性转型的政策性控制与引导
        6.1.1 沙溪古镇保护和管理的权责分配
        6.1.2 沙溪古镇建设规划的政策性控制与引导
        6.1.3 沙溪古镇建设规划的控制指标
    6.2 乡土建筑的旅游适应性转型模式
    6.3 建筑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改造模式)
        6.3.1 保护与利用的原则
        6.3.2 保护与利用方式
        6.3.3 保护与利用措施
        6.3.4 保护与利用的实践——沙溪复兴工程
    6.4 传统乡土建筑空间再利用与活化(改造、重建模式)
        6.4.1 空间再利用与活化的原则
        6.4.2 空间再利用与活化的设计实践——阑林阁酒店项目
    6.5 乡土建筑的创作(新建模式)
        6.5.1 乡土建筑的创作设计实践——茶马文化体验中心
        6.5.2 乡土建筑的创作设计实践——乡土民居方案设计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
    7.1 对旅游发展与建筑文化遗产保护的思考
    7.2 沙溪古镇乡土建筑的保护模式
    7.3 乡土建筑的旅游适应转型的体现
    7.4 乡土建筑旅游适应转型模式
    7.5 后续研究工作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附录 B:图片索引
附录 C:调查问卷

(8)大理白族三月街多元文化融合及其经济意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评述
        1.2.1 研究现状
        1.2.2 研究评述
    1.3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1.3.1 概念界定
        1.3.2 理论基础
    1.4 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
        1.4.1 研究思路
        1.4.2 主要内容
    1.5 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1.5.1 研究方法
        1.5.2 创新之处
2 大理白族三月街
    2.1 所处环境:自然地理与文化空间
        2.1.1 三月街的地理环境
        2.1.2 三月街的文化空间
    2.2 节日溯源:三月街的传说及其文化意义
        2.2.1 三月街的传说
        2.2.2 传说的文化意义
3 大理白族三月街多元文化融合考察
    3.1 三月街多元文化融合的历史考察
        3.1.1 从讲经庙会到物资交流会的发展
        3.1.2 从物资交流会到传统民族节日的发展
        3.1.3 从传统民族节日到文化旅游节的发展
        3.1.4 从文化旅游节到常态化旅游综合集市的发展
    3.2 三月街多元文化融合的形成基础
        3.2.1 多元文化融合的经济基础
        3.2.2 多元文化融合的社会基础
        3.2.3 多元文化融合的思想基础
        3.2.4 白族文化的开放性和包容性
    3.3 三月街多元文化融合的表现及其影响
        3.3.1 文娱活动的多样化
        3.3.2 体育赛事的多样化
        3.3.3 商贸交易的多样化
        3.3.4 饮食文化的多样化
        3.3.5 三月街多元文化融合的影响
4 大理白族三月街多元文化融合与经济发展
    4.1 三月街多元文化融合与地区经济结构变化关系
        4.1.1 产业结构:产业内部结构优化升级
        4.1.2 消费结构:享受性消费得到广泛发展
    4.2 三月街多元文化融合与旅游产业发展关系
        4.2.1 拓宽旅游资源范围
        4.2.2 引伸旅游产业链条
        4.2.3 提升产品文化内涵
        4.2.4 打造旅游“热效应”
    4.3 三月街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乡村振兴之路
        4.3.1 文旅融合的乡村振兴策略
        4.3.2 文旅融合的发展模式分析
        4.3.3 文旅融合的发展路径梳理
    4.4 三月街多元文化融合发展的经济意义
        4.4.1 引导民族经济的多样化发展
        4.4.2 为民族文化产业提供创意源泉
        4.4.3 为地区发展提供新的经济增长点
        4.4.4 促进各民族经济共同发展进步
5 大理白族三月街多元文化融合发展的启示
    5.1 从三月街多元文化融合看民族节日发展的一般规律
        5.1.1 外在形式变化:单一性向多元性发展
        5.1.2 内在价值转变:功利性向娱乐性发展
    5.2 从三月街多元文化融合看民族文化与经济发展关系
        5.2.1 民族因素与经济因素的互动关系
        5.2.2 经济发展与民族文化要素的互动关系
        5.2.3 经济发展与民族关系变化的互动关系
    5.3 三月街多元文化融合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意义
        5.3.1 促进乡村旅游发展
        5.3.2 促进乡村产业发展
        5.3.3 促进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访谈提纲
附录2:2018年三月街街场分布示意图
附录3:2018年大理白族三月街民族节主要活动安排一览表
致谢

(9)当代民族传统工艺文化资本化及其实践逻辑 ——基于剑川白族木雕的田野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二、相关研究综述
        (一)文化资本研究综述
        (二)民族文化资本化研究综述
        (三)剑川木雕研究综述
        (四)以上内容研究述评
    三、本文主旨、内容及重难点
        (一)研究主旨
        (二)主要内容
        (三)重点与难点
    四、理论观照与研究方法
        (一)理论观照
        (二)研究方法
    五、创新与不足
        (一)创新之处
        (二)不足之处
    六、相关说明
        (一)概念界定
        (二)田野点的选择
        (三)田野经历
第一章 剑川木雕概述
    一、剑川历史文化概要
        (一)剑川历史概述
        (二)剑川民间文化与雕刻艺术
    二、剑川的木雕文化
        (一)木雕与民间文学
        (二)木雕行业崇拜
        (三)木雕与剑川白族的文化认同
        (四)木作的行规禁忌及制作技法
    三、剑川木雕的历史及现状
        (一)剑川木雕发展历史
        (二)剑川木雕发展现状
    四、剑川木雕的材料、工具及工艺流程
        (一)剑川木雕的材料
        (二)剑川木雕的工具
        (三)剑川木雕工艺流程
    五、剑川木雕的艺术风格与地域特征
        (一)剑川木雕的艺术风格
        (二)剑川木雕的地域特征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剑川木雕文化资本及其特征
    一、剑川木雕文化资本
    二、剑川木雕文化资本的类型
    三、剑川木雕文化资本的特征
        (一)双重属性
        (二)高成本性
        (三)惯力性
        (四)传承性
        (五)商业开发性
        (六)易转换性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资本积累:剑川木雕资本化实践的基础环节
    一、物质性文化资本的积累
        (一)产品种类渐趋多样
        (二)工具设备连续更新
    二、非物质性文化资本的积累
        (一)木雕技艺不断突破
        (二)文化荣誉与日俱增
    三、剑川木雕文化资本积累的路径
        (一)教育培训
        (二)传播交流
        (三)市场调节
        (四)权力引导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市场运作:剑川木雕资本化实践的主要环节
    一、剑川木雕的产业化
        (一)生产的分工细化与技术进步
        (二)产品种类与素材的多样化
        (三)产值与规模的持续提高
        (四)产业集聚初具规模
        (五)产品销售方式的多元化
    二、剑川木雕文化资本的旅游开发
        (一)木雕文化资本的旅游产品化
        (二)木雕文化资本与体验式旅游
        (三)木雕文化资本与博物馆旅游
        (四)木雕文化资本与人造旅游景观
    三、剑川木雕的节庆经济化
        (一)借助传统节日促进木雕产品销售
        (二)打造新兴节日推动木雕产品营销
    四、剑川木雕的品牌化、会展商业化
        (一)剑川木雕的品牌化
        (二)剑川木雕的会展商业化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资本博弈:剑川木雕资本化实践的关键环节
    一、物质性文化资本的博弈
        (一)产品形式逐新趋异
        (二)技法风格争巧斗艳
        (三)材料工具囤积占有
    二、非物质性文化资本的博弈
        (一)区域文化荣誉的归属
        (二)学校文化荣誉的竞争
        (三)个人文化荣誉的博弈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剑川木雕文化资本化的实践逻辑
    一、剑川木雕文化资本化场域的建构
    二、剑川木雕文化资本化具体实践的逻辑
        (一)资本积累实践以资本增量逻辑为内核
        (二)市场运作实践以资本开发逻辑为内核
        (三)资本博弈实践以资本占有逻辑为内核
    三、剑川木雕文化资本化实践的根本目的
    四、双线规律:资本化实践的基本规律
    本章小结
结论
    一、民族传统工艺文化资本化的实践行为
    二、双线规律与民族传统工艺文化资本化
    三、资本化与民族传统工艺的传承与保护
参考文献
附录1:文中插图
附录2:田野调查日志(节选)
后记

(10)中国古代设计中的“胡化”与汉胡融合现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论题缘起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对象及相关概念阐释
        (一)研究对象
        (二)相关概念阐释
        1、“中国”
        2、“夷夏之辨”
        3、“胡”、“夷”与“汉”
        4、“胡文化”与“汉文化”
        5、“胡化”、“汉化”与“同化”
    四、研究意义与研究方法
        1、研究意义
        2、研究方法
第一章 “胡化”现象的揭示与史学研究价值
    一、“汉化”与“胡化”蹊径演进
    二、汉族风俗文化的形成与变迁
        1、汉族风俗的形成轨迹
        2、汉族风俗文化变迁轨迹
    三、设计史学对“胡化”现象研究的价值
第二章 历史上典型时期的“胡化”现象
    第一节 春秋战国时期的“胡化”现象
        一、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格局
        二、春秋战国的文化思想环境
        三、春秋战国时期的胡化现象
        1、胡服骑射及其影响
        2、服饰
        3、兵戈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胡化”现象
        一、南北朝时期的政治格局
        1、胡汉分治
        2、重胡抑汉
        3、胡族掌握武力
        4、以汉治汉
        5、对待其他胡族
        二、南北朝的思想建构环境
        三、南北朝时期的胡化现象
        1、服饰
        2、装饰用品
        3、佛教与石窟
        4、佛教与瓷器
        5、墓葬考古
        5、胡床
    第三节 唐代的“胡化”现象
        一、唐代时期的政治格局
        二、唐代时期的思想建构环境
        1、唐代中原佛教文化与西域佛教文化交流与融合
        2、充满悖论的服饰体系
        3、民俗审美:雍容于瑰奇并存
        4、享乐风尚催生服食风气日盛
        三、唐代时期的胡化现象
        1、服饰的胡化
        2、家具的胡化
        3、陶瓷及装饰纹饰的胡化
        4、建筑的胡化
        5、陶俑
        6、唐代金银器
        7、伊斯兰玻璃器
        8、乐舞的胡化
        9、胡姬与胡店
    第四节 元代的“胡化”现象
        一、元代时期的政治格局
        1、治边政策
        2、治国之策
        3、治民之策
        4、驿站制度
        二、元代时期的思想建构环境
        1、多元一体文化格局
        2、文化兼容务实政策
        3、开阔的文化视野
        三、元代时期的胡化现象
        1、瓷器烧造技艺的发展:元青花与釉里红
        2、元大都
        3、元代服装胡化
        4、织金技艺
第三章 胡化现象在物质文化层面的体现
    第一节 习俗观念对“胡化”现象的接受
        一、魏晋南北朝时期婚嫁
        1、婚嫁礼俗
        2、胡汉通婚
        3、婚嫁方式
        二、唐代风俗文化
        1、唐代汉族风俗的文化环境
        2、崇佛重巫的宗教信仰
        3、风气开放的社会风俗
    第二节 求异尚乐对“胡化”现象的推崇
        1、胡乐舞
        2、胡妆
        3、胡服——马尾裙
        4、胡用品
        5、胡文化的娱乐消遣
    第三节 功利需求对“胡化”现象的追求
        1、丰富餐桌为目的的胡食
        2、满足功能性需求的胡服
        3、改变生活习性的胡床
第四章 胡化现象在社会关系领域的体现
    第一节 “胡化”现象在民族文化认同中的影响
        一、不同区域内的文化
        二、排斥与吸纳外来文化
        三、文化的融合
    第二节 “胡化”现象在社会生活呈现的影响
        一、服装的不断发展
        二、坐姿改变对器具的影响
        三、出行工具舆轿的变迁
        1、以牲畜为动力的坐乘或立乘的车舆
        2、以人力为动力的盘坐或跽坐的舆轿
        3、以人力为动力的垂足而坐的轿子
结论
主要参考文献
附件
致谢

四、浅谈多元混融型文化对大理白族园林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大理白族本主崇拜的伦理观及其价值研究[D]. 张润秋. 云南民族大学, 2021
  • [2]多元文化影响下的滇西南地区园林特征研究[D]. 谭钦.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2)
  • [3]明清时期大理地区的民族文化交融与中国认同研究 ——以洱源县凤羽镇为例[D]. 孙丹妮. 西南民族大学, 2021
  • [4]白族民居彩绘传承与保护研究[D]. 涂升容. 大理大学, 2020(05)
  • [5]可持续视角下的滨水民宿设计策略研究 ——以大理环洱海民宿为例[D]. 吉俊杰. 重庆大学, 2019(02)
  • [6]山歌传播与族群文化实践 ——黔中百宜乡布依村寨的个案研究[D]. 骆雪. 上海大学, 2019(02)
  • [7]文化遗产地乡土建筑旅游适应性转型研究 ——以大理州剑川县沙溪古镇为例[D]. 黄成敏. 昆明理工大学, 2019(04)
  • [8]大理白族三月街多元文化融合及其经济意义研究[D]. 蒙艳华. 贵州财经大学, 2019(05)
  • [9]当代民族传统工艺文化资本化及其实践逻辑 ——基于剑川白族木雕的田野调查[D]. 陈文苑. 中南民族大学, 2019(08)
  • [10]中国古代设计中的“胡化”与汉胡融合现象研究[D]. 陈筱娇. 南京艺术学院, 2018(02)

标签:;  ;  ;  ;  ;  

多元混杂文化对大理白族园林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