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膜透析患者的低钠血症

腹膜透析患者的低钠血症

一、腹膜透析病人的低钠血症(论文文献综述)

肖惠惠[1](2021)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居家收缩压变异性与认知功能障碍显着相关》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课题重在研究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居家血压变异性与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12月1日至2020年8月31日于武汉市第四医院血液透析室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1周内非透析日家庭自测血压,计算其血压变异系数。同时收集患者临床基线资料。所有研究对象的认知功能状态均通过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 CA)进行评估,校正受教育年限偏倚后,依据量表评分结果将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得分≥26分为非认知功能障碍组,<26分即为认知功能障碍组,之后比较这两组患者临床基线资料的差异。依据居家收缩压变异性进一步将研究对象进行三分位法分组,比较各组临床基线资料的差异。结果:共有224名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168例患者出现认知功能障碍(75%)。与非认知功能障碍组相比,我们发现认知功能障碍组年龄偏大(61±12 vs.49±13,P=0.000)、受教育年限低于12年的患者例数明显偏多(100 vs.15,P=0.000)、每周接受三次血液透析的患者比例明显偏低,分别为56.5%和69.6%(P=0.016)、合并糖尿病的患者比例明显偏多(38.7%vs.21.4%,P=0.019)、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较低([102(90,112)]vs.[110(93,117)],p=0.031);我们也发现认知功能障碍组的居家收缩压变异性较大(8.4(6.7,10.6)]vs.[6.9(4.9,8.8)],p=0.000)。平滑拟合曲线(OR=1.2,95%CI(1.1-1.4),p<0.001)及趋势性检验(p for trend=0.004)均表明随着居家收缩压变异性的增加,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风险也越高。依据居家收缩压变异性进一步将研究对象进行三分位法分组后发现,与第一三分位组相比,第二三分位组和第三三分位组患者的年龄更大(p=0.005),合并糖尿病的患者比例更高(p=0.027)。与第一三分位组和第二三分位组相比,第三三分位组患者血白蛋白水平、血肌酐水平、血尿酸水平偏低(p<0.05)。与第二三分位组和第三三分位组相比,第一三分位组患者血清总胆固醇水平较低(p=0.018)。同时我们的研究结果也显示三组研究对象中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比例逐渐增高,分别为60.9%,77.8%和85.1%(p=0.003)。多元逻辑回归分析显示患者年龄越大,受教育年限相对越短、每周血液透析频次相对越少及居家收缩压变异性越大,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风险越高。列线图显示了上述独立影响因素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概率的预测作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表明列线图诊断认知功能障碍的准确度较高(AUC=0.8040,95%CI:0.7410-0.8671)。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居家收缩压变异性越大,其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风险越高。

王彦璎[2](2020)在《首次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危险因素分析》文中认为研究背景和目的: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是对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肾脏疾病的统称。因其发病隐匿、知晓率低、患病率高、治疗花费大和预后差,已经成为全球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对政府和个人均产生重大影响。CKD一旦发展至终末期肾病(End stage of renal disease,ESRD),ESRD 患者维持生命的主要方法是肾脏替代治疗,包括血液透析、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及肾移植。PD已成为ESRD患者肾脏替代治疗的主要方法之一。随着我国经济水平和人民物质生活水平提高、腹膜透析装置不断改进、技术进一步完善,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发生率有所降低,但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仍是导致患者退出腹膜透析的主要原因,也是导致患者死亡的直接原因。国内外文献对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发生的危险因素研究的比较多,但对首次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发生情况的研究较少。本研究主要分析了首次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致病菌谱及危险因素,为今后的治疗及降低腹膜炎发生率提供临床依据,以改善终末期肾病病人的生存状态。研究方法:选取2006年1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就诊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肾内科腹膜透析中心开始接受PD治疗并规律行腹膜透析的患者,每位患者随访时间至少12个月或至2016年12月31日,共收集患者65例,依据入排标准共筛选出50例患者。根据患者有无发生首次腹膜炎分为首次腹膜炎组和无腹膜炎组。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腹膜透析管置入时间、首次腹膜炎发生时间、腹膜炎转归、相关生化指标及致病菌菌种。应用统计学方法分析首次腹膜炎的致病菌谱及相关危险因素。研究结果: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首次腹膜炎患者与无腹膜炎患者相比:青壮年、受教育程度低(低于本科学历)、报销比例<80%,且比无腹膜炎患者BMI和血白蛋白水平相对较低、尿酸水平相对较高。Kaplan-Meier曲线显示无腹膜炎患者的技术生存率、患者生存率,3月、6月、9月、12月累计无腹膜炎生存率分别为88%,60%,54%,40%。在单变量Cox回归模型中,受教育程度低、报销比例<80%的P值均<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多变量Cox比例风险模型发现受教育程度低是首次腹膜炎的危险因素。研究结论:(1)受教育程度低是首次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发生的危险因素。(2)首次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发生与青壮年、患者的报销比例<80%、更低的血白蛋白水平、相对低BMI及更高的尿酸水平相关。

王蔚云[3](2020)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个体化液体摄入方案的构建与应用》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慢性心衰已成为严重的全球公共卫生问题,容量管理是慢性心衰治疗的关键,液体摄入管理是慢性心衰管理的重要内容。目前缺少准确、可量化、可执行的慢性心衰患者个体化液体摄入管理方案:首先,限制液体摄入对慢性心衰患者的影响存在争议,需要进一步明确;其次,累积液体平衡量在慢性心衰液体管理中未得到足够重视;最后,限制液体摄入导致慢性心衰患者存在口渴痛苦感的现象,亟需研究如何降低口渴痛苦感。OH值可以无创且快速测量慢性心衰患者体内多余或不足的水量。本研究拟在测量出慢性心衰患者首次OH值的基础上,参考试验序贯分析、累积液体平衡量和口渴痛苦感的研究结果,构建慢性心衰患者液体摄入管理方案。研究目的明确限制液体摄入是否能改善慢性心衰患者的预后,为研究液体摄入方案的可行性提供依据;观察累积液体平衡量对慢性心衰患者容量状态的影响,找出安全容量负荷的累积量最大截断值,为液体摄入方案的安全性提供保证;调查液体摄入管理不足导致的口渴痛苦感现状及影响因素,为液体摄入方案在使慢性心衰患者达到正常容量状态的同时降低口渴痛苦感奠定基础;通过OH值了解慢性心衰患者体内液体量,并结合累积天数和累积量的安全值,在尽量降低口渴痛苦感的情况下,构建慢性心衰患者个体化液体摄入方案,并验证该方案对容量状态、淤血症状、生活质量、口渴痛苦感等的影响。研究方法通过试验序贯分析探究限制液体摄入对急性和慢性心衰患者的影响;通过前瞻性观察研究累积液体平衡量对心衰患者容量状态的影响,以确定引起慢性心衰患者容量负荷加重的累积液体平衡量的截断值;液体摄入管理应尽量降低口渴感,通过横断面研究心衰口渴痛苦感影响因素,以可改变的因素着手降低口渴感。基于前期研究结果及文献回顾,首先根据初始OH值对心衰患者的容量状态分类,再确定每种容量状态最佳的液体摄入量和速度,构建个体化液体摄入管理方案。将37例慢性心衰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试验组实施本方案,以验证方案的临床应用效果。研究结果1.限制液体摄入对降低慢性心衰患者的体重、BNP、血肌酐和再入院率,解决了限制液体摄入对慢性心衰是否有改善作用的争议,为后续构建慢性心衰患者个体化液体摄入管理方案奠定了基础。2.慢性心衰患者累积正平衡发生率高,累积液体平衡量增加是容量负荷增加的独立危险因素;累积正平衡超过3日、平衡量超过2.308L会导致容量负荷加重。3.慢性心衰患者口渴痛苦感较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液体摄入量、摄入时段患者的个体差异性、病情均可影响口渴痛苦感的程度。在制定液体摄入方案时应关注可改变的影响因素——液体摄入量和摄入速度,在不影响治疗效果的情况下,适当增加液体摄入量、均匀摄入,以降低口渴痛苦感。4.结合前期研究结果、文献回顾,首先基于OH值将慢性心衰分为容量超负荷(OH值>+1.1L)、容量正常(-1.1L≤OH值≤+1.1L)和容量不足(OH值<-1.1L)。接下来,确定三种容量状态相应的液体摄入量、速度推荐:将多余(或不足)的液体分散在3日排出(或补充),由此得出每日平衡量推荐,首日摄入量由指南确定,之后的摄入量由推荐的平衡量和前一日排出量推算当日摄入量;速度推荐则是将摄入量分为6等份分次摄入,单次量不超过总量的5%。最后用专家会议法论证方案的可行性,专家会议法专家的权威系数是0.92,相关专家整体于本课题对应领域存在较高的权威性,得出本方案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和临床适用性。5.液体摄入管理方案应用于临床,干预后试验组容量状态、淤血症状、生活质量、口渴痛苦感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论1.限制液体摄入能改善慢性心衰患者的预后2.累积液体平衡量增加是容量负荷增加的独立危险因素,安全累积液体天数为3日,安全累积液体量为2.308L3.液体摄入量、各时间段入量占比、患者个体差异性、病情严重程度是影响CHF口渴痛苦感的主要因素4.通过OH值制定的慢性心衰个体化液体摄入管理方案,具有精准、量化、可操作性强、科学、安全的特点5.慢性心衰个体化液体管理方案,可以改变液体摄入过度或不足,更加符合患者的需求,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容量状态、淤血症状、口渴痛苦感和生活质量

高望朔[4](2020)在《慢性肾心综合症患者住院期间治疗结果影响因素分析》文中认为目的:研究分析影响肾心综合症治疗效果的多重因素,找出更适合的治疗方案,从而使患者肾衰及心衰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预后生活质量获得极大提高。方法:调查研究100名本院2017年9月-2019年11月入院治疗的肾心综合症病人的病案资料,并将其按随机数字表达法分为预后良好组(研究组)及不良组(对照组),按治疗效果分为治愈组、好转组和无效组。治愈组:胸闷、浮肿、畏寒肢冷等症状完全消失,肾功能指标恢复正常,心电图显示正常,心功能恢复;好转组:胸闷、浮肿、畏寒肢冷等症状明显减轻,肾功能有所提升,心电图检查结果及心功能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无效组:临床症状、心肾功能均无明显改善。有效组=好转组+显效组,预后良好组为有效患者,预后不良组为无效患者。观察两组前后的BNP、血Cr、BUN、心电图、射血分数等指标变化。通过不同的用药方案作出疗效评价。结果:患者的生活及行为习惯、治疗措施、入院基本病情对肾心综合征的预后具有一定影响,通过规律、合理、个体化的治疗后,两组心衰及肾衰指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指导患者改变日常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正确使用利尿剂及控压、扩冠等药物,加强对疾病的理性认识等,在治疗肾心综合征的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可积极控制患者病情,明显提高患者预后生活质量。

田晓琳[5](2019)在《维持性血液透析的ESRD患者的认知障碍及其与脑小血管病的关系》文中研究表明第一部分:接受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的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认知功能及痴呆风险的比较目的:已经有报道ESRD患者存在认知功能的下降,但是,透析方式对认知功能的影响尚没有系统地进行研究,系统的比较接受血液透析(HD)和腹膜透析(PD)的ESRD患者的认知功能及痴呆风险。方法:在MEDLINE,Embase,Cochrane图书馆和未发表临床试验数据库Clinicaltrials.gov中进行系统地文献检索,以找出所有比较接受HD和PD患者之间认知功能或痴呆风险的研究。纳入研究并进行数据提取后,使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评估研究的质量,并且同时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结果分析。结果:完成研究检索和筛选后,共纳入15项队列研究或横断面研究,这些研究通过利用神经心理学测试的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涵盖执行功能,记忆,方向,注意力等。通过系统评价和定性分析,研究发现表明更多的研究倾向于接受PD的患者与HD患者相比具有更好的认知功能。通过定量分析,结果显示接受PD的患者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量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stroop干扰试验中有出较好的表现,并且与HD受试者相比表现出较低的痴呆风险。结论:与HD患者相比,接受PD治疗的患者具有更好的认知功能和更低的痴呆风险。但是,仍需要更多设计合理的大规模前瞻性队列研究来得出更令人信服的结论。第二部分:维持性血液透析的ESRD患者的认知障碍及相关性分析目的:探讨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血液净化科维持性血液透析的ESRD(以下简称MHD)患者的认知障碍及其相关因素。方法:收集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血液净化科规律透析12个月以上的无明显脑卒中病史的MHD患者99例,用MoCA量表评价MHD患者的全局认知功能,用数字广度测验和数字连线测验评价MHD患者的注意力和执行功能,应用汉密顿抑郁量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估患者的抑郁、焦虑状态;并通过统计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透析时间、造成ESRD的病因,合并其他疾病,如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等,统计一般化验指标包括: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平均分布宽度、血清钙、血清无机磷、血清钾、甲状旁腺激素、碱性磷酸酶、尿酸、血清白蛋白、谷草转氨酶、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二氧化碳结合力各指标,分析研究患者的一般资料、焦虑状态、抑郁状态、化验指标与认知障碍的关系。结果:(1)69.70%的MHD患者存在认知功能障碍;(2)65.65%的MHD患者存在抑郁状态,57.57%的患者存在焦虑状态;(3)认知障碍组的顺背数字广度与倒背数字广度均差于认知功能正常组(P<0.05),认知障碍组在颜色数字连线测验CTT-A,和CTT B-A的用时要明显长于认知正常组(P<0.05),CTT-B的用时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4)认知障碍组血红蛋白水平低于认知功能正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认知障碍组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尿酸水平高于认知障碍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红蛋白水平与MHD患者认知障碍呈负相关(OR=0.634,P<0.05),红细胞压积、甲状旁腺激素、尿酸水平与MHD患者认知障碍呈正相关(OR=3.856,P<0.05;OR=1.028,P<0.05;OR=1.011,P<0.05);(5)MHD患者合并糖尿病、抑郁状态、焦虑状态在认知障碍组和认知功能正常组之间存在差异(P<0.05)。结论:(1)MHD患者认知障碍的比例较高;(2)MHD患者焦虑和抑郁状态的比例较高,应重视MHD患者的精神心理状态。(3)MHD患者认知障碍组注意力及执行能力明显低于认知功能正常组;(4)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甲状旁腺激素、尿酸,糖尿病可能是MHD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因素,高血红蛋白水平可能是其认知功能的保护因素,糖尿病、红细胞压积增大、高甲状旁腺激素水平、高尿酸水平可能是其危险因素;抑郁状态、焦虑状态可能加重MHD患者的认知障碍。第三部分:维持性血液透析的ESRD患者的脑小血管病与认知障碍的关系目的:了解MHD患者的脑小血管病的无症状性腔梗(SLI)、微出血(CMB)、脑白质高信号(WMHs)的影像学特点,并分析它们与认知障碍的关系。方法:入选MHD患者完成头MRI的T1WI、T2WI、DWI、FLAIR、SWAN序列扫描,分别记录SLI的病灶数量及部位,CMB的病灶数量及位置,WMHs的Fazekas评分,分析其与认知障碍的关系。结果:(1)MHD患者SLI阳性率为71.26%,CMB阳性率为39.08%%,WMHs的Fazekas量表4-6分的占55.17%;(2)SLI阳性组合并高血压的比重高于SLI阴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CMB阳性组男性所占比重高于CMB阴性组,血清钙和总胆固醇水平低于CMB阴性组,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WMHs组合并糖尿病的比重高于轻度WMHs组,血红蛋白含量低于轻度WMHs组,尿酸水平高于轻度WMH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认知障碍组深部白质和基底节区的SLI数量高于认知正常组,WMHs的Fazekas评分高于认知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脑干小脑区的SLI数量、CMB的数量与部位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MHD患者发生脑小血管病的SLI、CMB、WMHs的患病比例较高;(2)MHD患者合并高血压可能更容易发生SLI,而性别、低血清钙水平、低胆固醇水平可能影响CMB的发生,MHD患者合并糖尿病、低血红蛋白水平、高尿酸水平可能影响WMHs的严重程度。(3)MHD患者认知障碍可能与深部白质、基底节区SLI数量增多有关,与WMHs的严重程度有关。

徐晓琴[6](2019)在《慢性心力衰竭利尿剂抵抗中医证型分布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目的本文通过对141例性心力衰竭利尿剂抵抗的患者进行“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利尿剂抵抗中医证型分布及相关因素”调查,然后将所收集到的各种数据资料进行整理、继而进行统计分析,探讨CHF利尿剂抵抗中医证型分布的情况、此种疾病的临床常见的症状的分布规律,和其相关的影响因素,探讨其可能的中医病机,进而对该病提供数据支持,并且为科学研究提供相关流行病学的依据。研究方法在前期调查的基础上,查找相关文献,综合专家意见优化调查表格,采用流行病学的调查方法,搜集2014年06月至2018年12月间成都中医药附属医院医院CHF中利尿剂抵抗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的中医证候的各种表现和进行中医辨证分型。主要包括:一、采用中医证候调查表(依据:通过临床观察及文献资料研究,(主要参考2002年《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初步筛选出CHF中利尿剂抵抗常见中医症状),对每个和纳入标准相符合的患者进行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等)收集整理;并且对其做出证候类型判断。本次研究不设研究证型,旨在调查出该病出现的临床症候分型。二、应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其中计量资料统一用均数士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独立样本用t检验进行分析比较,使用聚类分析分析中医四诊信息。当P<0.05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结果1.141例CHF中利尿剂抵抗的患者平均年龄为73.79+12.33岁,最小的为37岁,最大的为102岁。2.141例CHF中利尿剂抵抗的患者中,男性占82例,女性占59例,无统计学差异。3.本研究共收集141例CHF中利尿剂抵抗患者,其中导致心力衰竭的原因有:既往患高血压比例最高,冠心病次之,其次是瓣膜性心脏病、心肌病病和其他(主要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4.141例CHF中利尿剂抵抗的患者患者按虚实分类,主要为虚实夹杂证86例(占60.9%)。5.141例CHF中利尿剂抵抗的患者常见的中医证型为气虚血瘀证,较为常见的中医证型为血瘀痰浊证、阳虚水饮证、水饮证,其他中医证型气虚证、阳虚证、气虚血虚证、气虚水饮证、水饮证、气虚痰浊证、气虚血瘀痰浊证较为少见。研究结论本研究的结论初步显示:CHF利尿剂抵抗患者的中医证型的常见类型是:气虚血瘀证、血瘀痰浊证、阳虚水饮证、水饮证。

张春丽,金晓英,袁颖[7](2018)在《肝硬化并发症的护理研究进展》文中认为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对肝硬化常见并发症的临床护理进行总结,以帮助临床护理人员全面深入掌握肝硬化病人常见并发症的护理,为病人制订更加有效的护理措施、降低病死率、改善病人生活质量提供依据。

胡剑霞[8](2019)在《摄盐量对腹透患者残余肾功能及心脑血管事件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慢性肾脏疾病(CKD)现已成为当前重要的“全球公共健康问题”。慢性肾脏病导致肾脏进行性不可逆性的损害,最终发展为终末期肾脏病,需行血液透析、腹膜透析及肾移植等替代治疗;同时增加了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发病率及死亡率。长期透析患者最主要的死亡原因是心、脑血管疾病,约50%透析患者死于心、脑血管疾病,是一般人群的20~30倍。2010年中国透析合作研究(CCSD)结果表明,我国透析病人高血压的发生率为84.3%,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为57%,其中,缺血性心脏病的发病率为22.7%,脑卒中的发病率为9.6%。腹膜透析病人的高血压发生率为92.3%,心脑血管疾病的总发病率为58.9%,其中缺血性心脏病的发病率为27.7%,脑卒中的发病率为13.4%,心衰发病率47.3%。在慢性肾脏病病人心脑血管事件发生、发展的众多危险因素中,高血压、残余肾功能的快速减退是重要独立的危险因素。盐负荷在高血压发病中起重要作用。盐对人类生理和健康影响的早期研究报道明确了氯化钠决定细胞外液容量并参与血压的调节:摄盐过多或钠敏感是高血压发病的重要原因,逐步减少钠摄入可明显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后续研究观察发现,除升高血压外,盐负荷还可导致血压非依赖的靶器官损伤。对芬兰一般人群的观察结果提示:摄钠量>100mmol/d者冠心病相对危险增加1.5倍,全因死亡率增加1.26倍,且与血压和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无关。慢性肾脏病(CKD)患者常伴有盐敏感性。高盐饮食会引起水钠潴留、血压升高、肾血流量和肾小球滤过率增加,进而增加肾小球内压和蛋白尿;限盐能缓解慢性肾脏病患者的水肿和高血压,减缓其肾功能的衰退。动物实验研究也提示,实验性肾损伤模型盐敏感性增加,高盐摄入加速肾损伤的进展。对于腹膜透析(PD)患者,严格限制钠盐的摄入可控制高血压,降低相关并发症。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KDIGO)2012年公布的降压治疗指南建议,CKD患者的每日钠摄入量小于90mmol/日(2g/日,相当于氯化钠5g/日)。慢性肾脏病病人残余肾功能可以有效清除小分子物质和尿毒症毒素,维持机体水、盐平衡,控制血磷水平,纠正贫血、减少促红细胞生成素的使用等,对防止血管钙化、心肌肥厚等方面起保护作用。CKD病人残余肾功能的减退是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腹膜透析病人残余肾功能对患者的预后起关键作用。残余肾功能的保护有利于腹膜透析病人容量负荷的控制、减轻心室肥厚的严重程度。有残余肾功能的腹膜透析病人,食欲、膳食蛋白质和总热量摄取均增强,炎症状态减轻。腹膜透析病人残余肾功能与患者生存率、全因死亡率呈正相关关系,所以保护腹膜透析病人的残余肾功能至关重要。控制血压、减少大量蛋白尿以及使用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S)阻滞剂,是目前公认的能延缓腹膜透析病人残余肾功能减退的重要手段。影响腹膜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的因素有很多。研究发现,患者蛋白尿的程度、发生腹膜炎的频次、葡萄糖的暴露、透析前的基础残余肾小球滤过率以及利尿剂、造影剂的使用等均会影响PD患者残余肾功能减退的速度。其中高盐饮食主要通过容量负荷增加导致高血压发生,高盐并可诱导肾脏局部RAS表达。研究表明,控制钠的摄入可下调RAS的活性,有效降低血压、减少尿蛋白、减轻容量负荷,明显减低缺血性心脏病、脑卒中的发生率;同时研究提出,过分限制盐的摄入而导致有效血容量的不足,反而有害于残余肾功能,且钠的摄入量对心脑血管事件死亡的影响存在“U”或“J”型曲线关系。目前对于控制钠的摄入对腹膜透析病人残余肾功能减退的影响仍存在争议,尚缺乏更深入的研究。本研究拟在中国南方人群中的腹膜透析患者探讨摄盐量与残余肾功能及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的关系。评估:(1)盐负荷对残余肾功能的影响;(2)在影响腹膜透析病人残余肾功能的众多因素中,盐负荷对残余肾功能的影响强度;(3)不同盐负荷条件下,患者新发心脑血管事件、死亡的风险。目的:评估腹膜透析患者的残余肾功能下降速率及心脑血管事件的影响因素,探究钠摄入量与残余肾功能下降速率及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的关系。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从2016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0日期间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住院或者门诊就诊的腹膜透析的患者中招募参加本研究的志愿者。本研究参与者的纳入标准为:(1)年龄≥18岁;(2)CAPD治疗持续时间≥3个月;(3)未使用利尿剂情况下,尿量≥100ml/24h;(4)1月内无腹膜炎病史;(5)无急性感染或急性传染病;(6)无恶性高血压、心衰及恶性肿瘤等消耗性疾病;(7)能正常进食,无明显营养不良(≥60%理想体重);(8)可以提供详细饮食记录。排除标准(具备以下任一条标准即可)为:(1)不同意参加研究或依从性差者;(2)接受激素、免疫抑制剂治疗者,接受化疗或烷化剂治疗;(3)腹膜透析治疗时间不足3个月;(4)尿量<100ml/24h;(5)研究前1个月内发生腹膜炎;(6)难以控制的恶性高血压、心衰;(7)重度营养不良(<60%理想体重)、明显低钠血症(血清钠<130mmol/L);(8)近期可能改为血液透析或肾移植者。本研究方案已获得广东省肾脏病研究所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研究对象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本研究共纳入符合条件的腹膜透析患者33例。入选研究对象完成以下基线检查:(1)人口统计学数据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出生日期、身高、体重、血压、24小时尿量、终末期肾脏病的原发病、糖尿病史、高血压病史、既往心脑血管疾病史;(2)膳食情况:要求研究对象单独进食并详细记录饮食内容。嘱患者饮食尽量和以前保持一致,在家中详细记录连续3天(2个工作日,1个休息日)所有进食食物的种类、烹饪方法、重量以及盐、酱油、食用油的重量。患者饮食登记表记录结束后,由营养师询问并核对患者所记录的饮食表,使用饮食计算软件(开同公司提供)录入并计算患者平均每天摄入的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纤维素、钾、钠、氯、钙、磷、铁、镁等含量;(3)腹膜透析情况:开始时间、腹透液浓度、腹透液剂量、腹膜转运特性、透析K t/V、残肾K t/V、总K t/V、24小时尿量、透析肌酐清除率、残肾肌酐清除率、总肌酐清除率;(4)合并用药情况:是否使用ACEI/ARBs降压药、降压药种类等;(5)合并基础疾病:高血压、糖尿病、既往心脑血管事件等。(6)生化指标:空腹静脉血血常规:白细胞(WBC)、血红蛋白(HGB)、血小板(PLT);血生化:血清尿素氮(BUN)、肌酐(CR)、尿酸(UA)、总二氧化碳结合力(C02)、血糖(Glu)、钾(K)、钠(Na)、氯(CI)、钙(Ca)、磷(P)、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CHOL),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C反应蛋白(CRP)、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铁(Fe)、转铁蛋白饱和度(TS)、铁蛋白(Ferr)、B型利钠肽(pro-BNP)。尿液生化:尿尿素氮(BUN)、肌酐(CR)、钾(K)、钠(Na)、氯(C1);(7)心电图:有无左心室肥厚、心肌缺血、心脏传导阻滞或心律失常;X线检查:心胸比、有无主动脉硬化;超声心动:左心室质量(LVM)、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射血分数(EF%)、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室后壁厚度(LVPWT);血管超声:有无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上述所有生化及检查指标均在南方医院进行检测,并从患者病历档案中收集相关医学数据。前瞻性观察12个月,每3月随访一次。每次完成检查同上,同时详细记录期间腹膜透析情况、用药情况及相关临床并发症。疾病定义:心脑血管疾病是指临床诊断的冠状动脉疾病、充血性心力衰竭、脑卒中以及周围血管病变。符合以下任意一项:①冠状动脉疾病:临床和心电图或实验室检查确诊的心肌梗死,典型的心绞痛和(或)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冠状动脉疾病,接受冠状动脉旁路手术或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临床诊断的急性冠脉综合征以及心源性猝死;②充血性心力衰竭:根据临床和心功能判断,超声心动图检查显示射血分数低于50%或按纽约心脏病学会标准NYHA分级心功能Ⅲ-Ⅳ级;③脑血管事件:临床和头颅计算机断层扫描(CT)或头颅核磁共振成像(MRI)检查证实存在急性脑出血、急性脑栓塞、脑血栓形成、缺血性脑卒中、陈旧性脑梗塞;④外周动脉狭窄:临床或血管彩超或CT血管造影(CTA)检查证明存在除冠状动脉以外的主动脉及其分支动脉的狭窄甚至闭塞。高血压:①既往有高血压病史者;②目前在使用降压药物者;③未曾使用降压药物者,非同日3次测量血压收缩压≥140mmHg(1mmHg=0.133kPa)和(或)舒张压 ≥90mmHg。糖尿病:①既往有糖尿病病史者;②目前在使用降糖药物者;③未曾使用降糖药物者,空腹血糖≥7.0mmol/L或餐后两小时血糖≥1 1.1mmol/L。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使用率表示,近似正态分布的连续变量使用均数±标准差,对于偏态分布的连续型变量使用中位数与四分位数间距表示。两组比较时,对于分类变量使用卡方检验,近似正态分布的连续型变量使用t检验,偏态分布的连续型变量使用非参数Mann-Whitney U检验。三组比较时,使用ONE-WAY ANOVA比较总体及组间差异。基线值和终点值比较时,正态分布的连续型变量使用配对t检验,偏态分布的连续型变量使用Wilcoxon秩和检验。使用Pearson相关系数评估变量之间的相关性。使用线性回归分析残余肾功能的下降和摄盐量的关系。使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对腹膜透析患者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进行评估。双侧检验P<0.05被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统计分析采用SPSS 23软件进行。结果:(1)根据2012年KDIGO指南推荐的成人CKD患者的摄盐量(小于5g/d),将纳入研究的腹透患者分为3组,分别为极低盐组(摄盐量≤3g/d)、低盐组(3 g/d<摄盐量≤5g/d)和高盐组(摄盐量>5g/d)。(2)腹透患者钠摄入量和钠排泄总量呈正相关(r=0.52,P<0.05),并且是与通过腹透清除钠的总量呈正相关(r=0.90,P<0.05),和残余肾的钠排泄量无明显相关关系,由此可通过钠排泄总量或者腹透液中钠清除量了解患者的钠盐摄入情况。(3)研究期间(观察12个月),腹透患者残余肾功能的下降值,非高盐组(摄盐量≤5g/d)为[18.02±1.22 L/(w·1.73m2)],高盐组(摄盐量>5g/d)为[32.59±19.30 L/(w.1.73m2)],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37);高盐组[32.59±19.30 L/(w·1.73m2)]和低盐组[16.39±11.33 L/(w·1.73m2)]、高盐组[32.59±19.30 L/(w·1.73m2)]和极低盐组[19.56±11.40 L/(w·1.73m2)]之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4、P=0.01);而极低盐组和低盐组[(19.56±11.40 vs 16.39±11.33 L/(w 1.73m2),P>0.05)]组间无统计学差异。患者残余肾功能的下降与摄盐量之间存在相关关系(r=0.39,P=0.02),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摄盐量是残余肾功能下降的独立影响因素(β=14.65,95%CI:7.43-21.87,P<0.001)。(4)目前的研究结果并未能显示出腹透患者摄盐量与新发心脑血管事件之间的相关关系(HR=1.41,95%CI 0.26-7.74,P>0.05)。结论:(1)CAPD患者钠摄入量和钠排泄总量以及通过腹透清除钠的总量呈正相关,和残余肾的钠排泄量无明显相关关系,由此可通过钠排泄总量或者腹透液中钠清除量了解患者的钠盐摄入情况。(2)腹透患者残余肾功能的下降和摄盐量相关。高盐(摄盐量>5g/d)饮食可使残余肾功能下降更快,而极度限盐可能不利于保护残余肾功能。(3)目前结果并未能显示出腹透患者摄盐量和新发心脑血管事件之间的相关关系。

杨雪艳[9](2017)在《腹膜透析患者血钠浓度与蛋白能量消耗的相关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腹膜透析(PD)患者血清钠浓度与蛋白-能量消耗(PEW)的关系,为临床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6年12月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内科行PD患者共108例,符合入选标准88例。获取患者的基本情况包括[基础原发病因、性别、年龄、体重、身高、体重指数(BMI)、血压水平、透析龄],采用标准的技术检测患者的各项身体指标包括[上臂围(AC)、肱三头肌皮褶厚度(TSF)和上臂肌围(AMC)]等,检测生化指标包括[血清白蛋白(ALB)、血清前白蛋白(PLB)、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MCV)、血转铁蛋白(TF)、血总胆固醇(TC)、血甘油三酯(TG)、血肌酐(SCr)血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清钾离子(K)、血钙(Ca)、血钠(Na)]等,及采取主观的综合性评估法(SGA)评测患者的营养状况。根据ISRMN的诊断标准并计算患者的PEW患病率,根据入组患者血钠浓度的均值分为A组(血Na<137mmol/L)和B组(血Na≧137mmol/L),应用统计学方法分别比较两组上述指标及PEW的患病率的差异,并用pearson法分析PD患者PEW的一些指标与血钠浓度的相关性。结果:1.男性48例,女性40例,年龄2078岁,平均(49.6±13.93)岁,透析时间364月,平均透析龄(16.25±13.57)月,糖尿病患者24例,占(27.3%);2.我院PEW患病率为39.7%;3.两组的性别、年龄、BMI、透析龄、血压、TSF、PLB、Hb、MCV、TF、TC、TG、SCr、K、Ca、、hs-CRP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与B组相比,A组上臂围、上臂肌围、血清白蛋白水平偏低,SGA评分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PD患者血钠浓度与上臂围、上臂肌围、血清白蛋白呈正相关(P<0.01),与SGA呈负相关(P<0.01)。结论:PD患者PEW发生率较高,且PEW的相关指标与血清钠浓度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提示预防PD患者的低钠水平,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PEW的发生,改善患者预后,延长生命。

马雷雷[10](2017)在《CKD5期患者透析时机选择及消症散结法干预透析时机的探索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对我院血液透析中心血液透析登记系统登记的首次血液透析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探索透析时机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同时基于“肾络症瘕”理论,开展以消症散结法为主要治法的中医药治疗延缓慢性肾脏病5期非透析患者透析时机的初步探索研究。方法:(1)研究一:通过回顾性分析201 1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在我院血液透析登记系统登记的首次血液透析患者的资料,分析每年进入透析患者的一般情况、实验室检查、原发病情况、透析时机变迁、血液透析通路等,并与同期美国肾脏病数据系统年度数据报告进行比较,然后将2011年至2015年所有患者按照透析起始 eGFR 分为两组:eGFR>5ml/min/1.73m2组(n=293 例),eGFR≤5ml/min/1.73m2组(n=226例),随访至2016年12月31日,通过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两组患者生存预后情况,再将两组患者数据经SAS软件进行倾向性评分匹配法(propensity score match,PSM)匹配,匹配后数据再次经Kaplan-Meier生存曲线统计,分析透析时机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2)研究二:采用连续入组、非随机对照研究的研究方法,将2014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在我院以及河北省迁安市肾脏病医院就诊的CKD5期非透析期患者分为两组:常规治疗组(简称常规治疗组,n=67例),常规+中医治疗组(简称中医治疗组,n=69例),随访时间截至2016年12月31日,主要观察指标为延缓首次透析的时间,终点事件为进入透析或eGFR≤5ml/min/1.73m2。随访结束后通过Kaplan-Meier 生存曲线分析两组治疗延缓患者首次透析时间以及累积生存率。同时统计中医治疗组所有患者就诊频次,每次就诊症状,中药处方,分析与总结导师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经验和用药特点。结果:研究部分一:2011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共纳入616例患者,其中男性367例,女性249例,男女比例约为1.47:1,616例患者平均年龄58.0±13.4岁,年龄中位数为59岁。男性平均年龄57.0±13.4岁,女性平均年龄59.9±13.2岁,其中年龄小于60岁患者占比51%,大于60岁(含)患者占比49%,所有透析患者中年龄大于75岁(含)者占17%。导致透析的首要原发病因为慢性肾炎,比例达36%(221例),其次为糖尿病肾病,占比33%(204例),高血压肾病所占比例为9%,间质性肾炎5%,多囊肾4%,其他原因占13%,而且在2016年,糖尿病肾病比例首次超过慢性肾炎(38.1%vs32.0%)。历年进入透析患者透析起始实验室指标在血肌酐、尿素氮、总蛋白、血磷水平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在白蛋白(p=0.027)、血钙(p=0.009)、血红蛋白(p=0.02)方面不完全相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全部患者透析起始平均eGFR为6.31±3.85ml/min/1.73m2,糖尿病肾病组患者透析起始eGFR(7.92±4.95)明显高于非糖尿病肾病组患者(5.51 ±2.84 ml/min/1.73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全部患者中43%的患者透析起始eGFR≤5 ml/min/1.73m2,透析起始5 ml/min/1.73m2<eGFR≤10ml/min/1.73m2的患者占比45.8%,仅有11.2%的患者透析起始eGFR>10 ml/min/1.73m2。从201 1年到2016年,每一年90%左右的患者透析起始eGFR≤0 ml/min/1.73m2。在透析起始血管通路方面,50%的患者首次透析血管通路采用的是自体动静脉内瘘,41%的患者是临时置管,长期置管透析的患者占5%,仅有1%的患者采用的是移植血管内瘘。将2011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起开始透析的患者按照透析起始eGFR分为两组(eGFR>5ml/min/1.73m2组和eGFR≤5ml/min/1.73m2组),然后随访至2016年12月31日,在未进行倾向性评分匹配之前,两组共纳入519例患者,其中eGFR>5ml/min/1.73m2组293例,随访结束时在透204例,肾移植6例,死亡41例,失访42例,eGFR<5ml/min/1.73m2组226例,随访结束时在透167例,肾移植6例,死亡27例,失访26例。两组患者基线资料相比,在年龄、体重指数、血红蛋白、血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通过Kaplan-Meier生存曲线统计累积生存率log-rank 检验无统计学差异(p=0.299)。将上述两组数据经 SAS 软件进行倾向性评分匹配法(propensity score match,PSM)匹配以后,两组共纳入患者276例,每组患者138例,两组患者基线资料除血肌酐、透析起始eGFR、尿素氮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余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匹配后数据再次经Kaplan-Meier生存曲线统计,两组患者累积生存率log-rank检验无统计学差异(p=0.547)。研究部分二:本研究共筛选274例CKD5期非透析患者,共排除138例,其中8例<18岁,13例>75岁,46例继发性肾功能衰竭,37例eGFR<10ml/min/1.73m2,34例血压>150/90mmHg,最终本研究共纳入病例136例,其中中医治疗组69例,其中男性37例,女性32例,常规治疗组67例,其中男性42例,女性25例,两组病例性别检验无统计学差异(p=0.302),两组患者基线资料相比在年龄、舒张压、血红蛋白、白蛋白、体重指数、收缩压、血肌酐、eGFR、尿素氮、总蛋白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至随访终点时,中医治疗组共24例患者出现终点事件,终点事件发生率34.8%,常规治疗组共56例患者出现终点事件,终点事件发生率83.6%,两组经X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分析两组患者累计生存率,其中中医治疗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25月(95%CI:18.2-31.8),常规治疗组中位生存时间9月(95%CI:7.6-10.4),log-rank检验显示两组患者累计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两组出现终点事件的患者进行延缓首次透析时间数据分析,结果显示中医治疗组共24例患者出现终点事件,平均延缓首次透析时间12.6月(95%CI:10.5-14.7),常规治疗组共56例患者出现终点事件,平均延缓首次透析时间8.5月(95%CI:7.4-9.6),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两组自诊断为CKD5期到首次透析时间显示两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患者进入透析原因分析:中医治疗组共24例患者进入透析,其中6例因为心衰、消化道症状以及水肿等原因进入透析,18例患者随访过程中eGFR<5ml/min/1.73m2;常规治疗组共56例患者进入透析,其中19例患者因心衰、消化道症状原因接受透析,37例患者随访过程中eGFR<5ml/min/1.73m2。分析王耀献教授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经验发现,临证以“肾络症瘕”理论为依据,以“消症散结方”为基本方,根据“心肾相关理论”重视慢肾衰患者心脏病防治,针对本虚证注重健脾补肾,选用四君子和五子衍宗丸随症加减,针对标实证注重活血化瘀、利湿化浊解毒。结论:1.我院近6年透析人群以中老年为主,男性多于女性,而且大于60岁患者占比较高,新进入透析患者病因主要为慢性肾炎和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第三位,2016年糖尿病肾病已经超过慢性肾炎成为导致血液透析的首要病因。新进入透析患者透析前期血红蛋白、血磷、血钙达标率较低,新进入透析患者透析时机较晚,糖尿病肾病患者透析起始eGFR非糖尿病肾病患者稍高,首次透析血管通路主要以动静脉内瘘为主,但中心静脉置管所占比例仍较高,早期透析和晚期透析对于患者预后影响无差异。2.“肾络症瘕”理论是慢性肾脏病的共通病机,以消症散结方为主方的中医药辨证治疗可以延缓CKD5期非透析期患者首次进入透析时间,减少CKD5期患者透析事件发生率。3.CKD5期非透析患者本虚证以气虚、血虚证最为常见,而标实证则以血瘀证、溺毒证、湿热证最为常见。4.导师王耀献教授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思路以“肾络症瘕”理论为依据,以消症散结方为主方,临证中依据“心肾相关”理论重视对于慢肾衰患者心脏病的防治。同时针对本虚注重健脾补肾,针对标实则注重活血化瘀、利湿化浊解毒。

二、腹膜透析病人的低钠血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腹膜透析病人的低钠血症(论文提纲范文)

(1)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居家收缩压变异性与认知功能障碍显着相关(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目标与方法
第2章 研究内容
    2.1 材料
        2.1.1 研究对象
        2.1.2 纳入标准
        2.1.3 排除标准
    2.2 方法
    2.3 统计学分析
    2.4 结果
    2.5 讨论
第3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2)首次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危险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符号说明
前言
一、资料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2.选择标准
    3. 排除标准
    4. 研究方法
    5.统计学方法
二、结果分析
    1. 无腹膜炎率
    2.首次PD相关性腹膜炎组与无腹膜炎组一般资料和实验室指标比较
    3. 首次PD相关性腹膜炎致病菌菌种分布
    4. 根据人口统计学因素和临床因素统计首次PD相关性腹膜炎的发作频率和时间均值及单因素Cox分析
    5. 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
三、讨论
四、结论
    1. 主要结论
    2. 创新性
    3.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综述 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3)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个体化液体摄入方案的构建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章 前言
    1.研究背景
    2.研究目的
    3.研究内容
    4.研究意义
    5.技术路线
第二章 限制液体摄入对慢性心衰患者预后的影响
    1.研究方法
    2.结果
    3.讨论
    4.小结
第三章 累积液体平衡对慢性心衰容量负荷加重的影响
    1.研究方法
    2.结果
    3.讨论
    4.小结
第四章 慢性心衰患者与液体摄入相关的口渴痛苦感影响因素的研究
    1.研究方法
    2.结果
    3.讨论
    4.小结
第五章 慢性心衰患者个体化液体摄入管理方案的构建
    1.基于OH值的慢性心衰容量状态分类
    2.确定不同容量状态患者每日液体摄入量和摄入速度
    3.专家会议论证方案的可行性
    4.讨论
第六章 慢性心衰患者个体化液体摄入方案的应用
    1.研究对象与方法
    2.结果
    3.讨论
第七章 结论
    一、主要结论
    二、本研究的局限性及后续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心力衰竭患者液体摄入管理的研究现状
    参考文献
附录1 :临床淤血评分
附录2 :口渴痛苦量表
附录3 :明尼苏达生活质量问卷
附录4 :慢性心衰患者自我报告量表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4)慢性肾心综合症患者住院期间治疗结果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资料、内容)与方法
    1 研究内容
    2 研究对象
        2.1 病例来源
        2.2 纳入标准
        2.3 排除标准
    3 方法及统计学处理
        3.1 方法
        3.2 统计学处理
结果
    1 影响肾心综合症患者治疗效果的社会学因素分析
    2 影响肾心综合症患者治疗效果临床因素分析
    3 影响肾心综合症患者治疗效果的基本病情分析
    4 影响肾心综合症患者治疗效果的多种因素分析
    5 患者出院六个月后跟踪随访调查及状况分析
        5.1 出院患者六个月后跟踪随访调查情况
        5.2 出院出院患者六个月后跟踪随访结果分析
    6 跟踪随访的意义及作用分析
        6.1 跟踪随访的意义
        6.2 跟踪随访的作用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致谢

(5)维持性血液透析的ESRD患者的认知障碍及其与脑小血管病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一、接受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的ESRD患者认知功能及痴呆风险的比较
    1.1 对象和方法
        1.1.1 数据来源和文献检索
        1.1.2 研究资格标准
        1.1.3 数据提取和质量评估
        1.1.4 数据合成和分析
    1.2 结果
        1.2.1 文献检索结果
        1.2.2 基线特征和质量评估
        1.2.3 定性分析
        1.2.4 定量分析
    1.3 讨论
    1.4 小结
二、维持性血液透析ESRD患者的认知障碍及其相关性分析
    2.1 对象和方法
        2.1.1 研究对象
        2.1.2 统计MHD患者的一般资料及化验室指标
        2.1.3 神经心理量表评估
        2.1.4 统计学处理
    2.2 结果
        2.2.1 MHD患者的一般资料
        2.2.2 MHD患者的年龄分层、ESRD病因、合并症情况等
        2.2.3 MHD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比例
        2.2.4 数字广度测试的结果
        2.2.5 MHD患者CTT的结果
        2.2.6 MHD患者抑郁状态、焦虑状态的比例
        2.2.7 分析认知障碍组和认知功能正常组的一般资料的比较
        2.2.8 认知障碍组和认知功能正常组的化验指标的比较
        2.2.9 MoCA评分与MHD患者一般资料、化验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2.2.10 分析合并高血压病诸因素对认知功能的影响
        2.2.11 logistic回归分析各化验指标是否为认知障碍的危险因素
    2.3 讨论
        2.3.1 MHD患者的认知障碍及神经心理学评估
        2.3.2 MHD患者的一般情况等与认知障碍的关系
        2.3.3 MHD患者的化验指标与认知障碍的关系
    2.4 小结
三、维持性血液透析的ESRD患者的脑小血管病与认知障碍的关系
    3.1 对象和方法
        3.1.1 研究对象
        3.1.2 头颅MRI检查
        3.1.3 统计学处理
    3.2 结果
        3.2.1 MHD患者头MRI的完成情况
        3.2.2 MHD患者的SLI、CMB、WMHs的特点
    3.3 讨论
        3.3.1 SLI与 MHD患者的认知障碍
        3.3.2 CMB与 MHD患者的认知障碍
        3.3.3 WMHs与 MHD患者的认知障碍
        本研究局限性
    3.4 小结
全文结论
论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综述 终末期肾病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6)慢性心力衰竭利尿剂抵抗中医证型分布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引言
临床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的来源及研究对象
        1.2 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
    2.研究方法
        2.1 调查的地点、调查的对象的选择及数量
        2.2 调查方法
        2.3 数据的录入与统计分析
        2.4 质量控制
    3 研究结果
        3.1 CHF中利尿剂抵抗患者的性别、年龄的分布
        3.2 CHF中利尿剂抵抗的患者既往心血管病史的情况的分布
        3.3 CHF中利尿剂抵抗的患者常见中医症状的分析
        3.4 CHF中利尿剂抵抗的患者虚实证候频数分析
        3.5 141例CHF中利尿剂抵抗的患者中医证型的分析
        3.6 CHF中利尿剂抵抗的患者中医证型与性别的关系
        3.7 CHF中利尿剂抵抗的患者中医证型与年龄的关系
        3.8 CHF中利尿剂抵抗的患者中医证型与病程的关系
        3.9 CHF中利尿剂抵抗的患者中医证型与心功能分级的关系
结论
    1.CHF中利尿剂抵抗的患者患者常见证型分布特征
    2.CHF中利尿剂抵抗的患者主要的中医症状分布规律
    3.CHF中利尿剂抵抗的患者患者的一般资料分析
    4.CHF中利尿剂抵抗的患者的病程相关性分析
讨论与分析
    1.中西医对于CHF中利尿剂抵抗的患者的认识
        1.1 中医方面
        1.1.1 对于病名的认识
        1.1.2 心力衰竭的病因病机
        1.1.3 关于心力衰竭的中医治法
        1.1.4 症状体征
        1.1.5 心衰的预后和调理
    2.西医方面
        2.1 HF患者利尿剂抵抗的概念、患病率、发展机制
        2.2 利尿剂抵抗的管理
    3.CHF中利尿剂抵抗的患者患者中医主要证型分析
    4.性别因素对CHF中利尿剂抵抗的患者证型分布影响
    5.病程因素对CHF中利尿剂抵抗的患者证型分布影响
    6.心功能分级对CHF中利尿剂抵抗的患者证型分布影响
    7.CHF中利尿剂抵抗的患者主要的中医症状聚类分析的讨论
不足与展望
    1 存在的问题
    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件1 综述:中西医对于CHF中利尿剂抵抗的患者的认识
    参考文献
附件2:CHF利尿剂抵抗患者中医证型调查表
附件3: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7)肝硬化并发症的护理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对症护理
    1.1 消化道出血
        1.1.1 病情观察
        1.1.2 补充血容量防止休克
        1.1.3 局部止血药物应用的护理
        1.1.4 内镜下止血护理
    1.2 肝性脑病
        1.2.1 病情观察
        1.2.2 加强临床护理
        1.2.3 去除和避免诱发因素
        1.2.4 饮食护理
    1.3 肝肾综合征
        1.3.1 绝对卧床休息
        1.3.2 严密监测生命体征
        1.3.3 预防自发性腹膜炎
        1.3.4肝肾综合征病人血液透析护理
    1.4 肺综合征
        1.4.1 休息
        1.4.2 吸氧
        1.4.3 预防感染
    1.5 原发性肝癌
        1.5.1 病情观察
        1.5.2 症状护理
    1.6 门静脉血栓形成 (PT)
        1.6.1 腹痛
        1.6.2 应用抗凝剂的护理
    1.7 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
2 饮食护理
3 心理护理
4 小结

(8)摄盐量对腹透患者残余肾功能及心脑血管事件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参与者和方法
    1.1 伦理声明
    1.2 参与者
    1.3 研究方法
    1.4 统计分析
第二章 结果
    2.1 人群基本特征
    2.2 通过饮食记录估计的钠摄入和体内钠排出的关系
    2.3 残余肾功能的减退的特点
    2.4 摄盐量对残余肾功能的影响
    2.5 摄盐量对新发CVD的影响
第三章 讨论
    3.1 腹膜透析患者钠盐摄入与排出
    3.2 残余肾功能下降的相关因素分析
    3.3 盐与残余肾功能的关系
    3.4 盐与心脑血管事件
    小结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缩写词简表
附表
成果
致谢

(9)腹膜透析患者血钠浓度与蛋白能量消耗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常用的中文与英文缩写词对照表
前言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方法
    1.3 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PD患者的一般情况
    2.2 两组各指标的比较
    2.3 两组PEW发生率的比较
    2.4 有差异性的PEW指标与PD患者血Na的相关性比较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10)CKD5期患者透析时机选择及消症散结法干预透析时机的探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透析时机选择与透析患者预后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综述二 中医药在慢性肾功能衰竭及血液透析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研究一 透析时机与患者预后相关性研究
        对象和方法
        结果
        小结
        讨论
        参考文献
    研究二 消症散结法延缓CKD5期非透析患者透析时机的初步探索研究
        对象和方法
        结果
        小结
        讨论
        参考文献
结语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个人简历

四、腹膜透析病人的低钠血症(论文参考文献)

  • [1]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居家收缩压变异性与认知功能障碍显着相关[D]. 肖惠惠. 江汉大学, 2021(01)
  • [2]首次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危险因素分析[D]. 王彦璎. 山东大学, 2020(04)
  • [3]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个体化液体摄入方案的构建与应用[D]. 王蔚云. 南京医科大学, 2020(07)
  • [4]慢性肾心综合症患者住院期间治疗结果影响因素分析[D]. 高望朔. 皖南医学院, 2020(01)
  • [5]维持性血液透析的ESRD患者的认知障碍及其与脑小血管病的关系[D]. 田晓琳. 天津医科大学, 2019(02)
  • [6]慢性心力衰竭利尿剂抵抗中医证型分布探讨[D]. 徐晓琴.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9(04)
  • [7]肝硬化并发症的护理研究进展[J]. 张春丽,金晓英,袁颖. 全科护理, 2018(23)
  • [8]摄盐量对腹透患者残余肾功能及心脑血管事件的影响[D]. 胡剑霞. 南方医科大学, 2019
  • [9]腹膜透析患者血钠浓度与蛋白能量消耗的相关性研究[D]. 杨雪艳. 山西医科大学, 2017(02)
  • [10]CKD5期患者透析时机选择及消症散结法干预透析时机的探索研究[D]. 马雷雷.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7(05)

标签:;  ;  ;  ;  ;  

腹膜透析患者的低钠血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