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处理系统中微机I/O地址扩展技术研究

数据处理系统中微机I/O地址扩展技术研究

一、数据处理系统中微机I/O地址的扩展技术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魏志豪[1](2021)在《基于PLC的摆臂型水泥袋自动套袋机控制系统设计》文中认为为了提高粉状水泥包装效率,摆脱水泥包装过程中过度依赖人工套袋的现象,本文特此以8嘴回转式包装机为基础,设计了一款与之相匹配的基于PLC控制的摆臂型水泥袋自动套袋机,明确了摆臂型自动套袋机的结构组成和工艺流程,并对其控制难点进行了分析,结合低成本、高性能、易维护等要求,制定了自动套袋机的技术参数和控制方案。摆臂型自动套袋机是融合精密机械制造、多元传感网络、复合驱动系统于一体的工业自动化生产线,它依靠多机构、多工位组合控制方式来完成各工艺环节的执行,根据摆臂型自动套袋机的工作流程特点,本文着重对其控制系统软硬件进行了设计,具体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对摆臂型自动套袋机的执行机构进行了详细介绍和分析,并按照工位顺序将整个工作流程划分为三个有序衔接的工作单元,分别是:包装袋输送单元、包装袋供应单元以及摆臂套袋单元,针对每个单元的工作特点,依此设计了对应的顺序逻辑控制算法;(2)根据套袋过程中的啮合特性,对摆臂套袋机构进行了运动学分析,以平面四杆机构的尺寸为基础,利用矢量法对机械臂末端机构进行了位置分析、速度分析以及加速度分析,建立了确切的运动学模型,通过仿真软件进行数值仿真,其结果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为运动控制系统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3)对设备硬件进行了选型,完成了相关电路设计,构建了完善的传感网络系统、气动与真空系统、变频驱动系统以及伺服驱动系统,最终搭建了以“PLC+HMI”为核心的层级控制系统硬件平台:工业层以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为核心,搭配传感模块、驱动模块等,完成设备信号的采集和相关动作执行的控制;监控层则以触摸屏(TPC)为核心,结合报警模块、主令模块,一同构成人机交互系统(HMI),经由以太网通信与PLC设备建立通信连接,满足用户对设备的监控和操作功能;(4)利用STEP-7 Micro/WIN SMART软件对自动套袋机的PLC控制程序进行了开发,采用结构化编程方式完成了主程序和各子程序的设计,实现了PID算法指令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最后,利用MCGS嵌入版组态软件设计了触摸屏监控画面,满足实时人机交互和参数在线设定等功能。经调试和运行分析表明,本文所设计的自动套袋机控制系统稳定可靠,易于操作和维护,在高粉尘环境中可以长时间稳定运行,实现了供袋、移袋、储袋、取袋、开袋、套袋等连续动作自动化控制,套袋成功率超过98.4%,套袋速度达到有效预期值,满足了企业生产需要,该系统通过人机交互界面实现了用户对自动套袋机的远程操控,大幅改善了工作环境,彻底地将水泥套袋工人从粉尘弥漫的包装车间解放出来,为回转式水泥包装机的自动套袋技术难题提供了有利解决方案,提升了中小型水泥企业的智能化生产管理水平,具有良好的应用推广价值。

白宏义[2](2020)在《基于FPGA的PXI通信板卡设计与实现》文中认为PXI(PCI Extensions for Instrumentation)平台通过对PCI(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进行补充信号,继承PCI总线的优势,并增加了特有的功能。随着科学日益发展进步,如何以最短时间,最快的速度,制造出最有效和竞争力的自动测试系统成为人们逐渐关注的重点,是一门特别大的学问。而PXI测试平台因为其很快的速度,很大的容量,较低的成本,较强的可靠性,在自动测试平台相关项目中成为很重要很频繁的选择。而PXI板卡的设计是实现PXI平台至关重要的一环。本文针对某航天测试台高速总线接口的需求,开展了基于PXI总线的高速板卡设计开发。在查阅大量资料,充分理解PXI协议的基础上,提出采用可编程逻辑器件(包括FPGA,CPLD等)自己写程序来完成PXI协议的通用功能。该设计以FPGA为主控芯片,控制外部电路进行数据采集,将采集的数据与PXI背板信号进行交互,通过PXI高速接口传输到计算机上。软件接口是通过WINDOWSXP系统,WDM驱动结构,DRIVERWORKS和DDK驱动开发软件完成相关的PXI驱动程序。并且,开发了相应的应用测试程序。不同于以往的PXI测试平台,本次设计的PXI通信板卡没有采用专用的PCI芯片,而是单独以FPGA完成PXI协议,相对于传统的PXI板卡,开发周期更短,成本较低,更加有针对性的节约逻辑资源,设计更加灵活,有重要的工业价值。最后通过搭建测试平台,测试证明,此次设计的板卡实现了PXI接口的基本功能和高速数据传输。

张阳[3](2020)在《塑料内胆容器纤维缠绕挑剪/挂纱装置设计与研究》文中指出作为塑料内胆容器的主要成型手段,纤维缠绕技术在国内已经发展至成熟和完善阶段。同时,纤维缠绕机作为实现缠绕工艺的主要设备,其先进程度标志着缠绕技术的发展水平。尽管我国在五轴以下缠绕机的多项关键技术上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但在提升产线自动化程度的相关辅助装置的研制与开发方面仍处于起步阶段,缺少系统性的研发与论证。较为典型的是缠绕前的挂纱作业与缠绕后的挑剪纱作业仍依赖操作人员手动实现,这直接导致了缠绕工艺流程的不完善与生产效率、制品品质的低下。针对这种现状,本文基于五轴三工位龙门式纤维缠绕机设计了一款简洁、稳定、高效的自动挑剪/挂纱装置,对其方案、结构、控制系统进行了设计与研究,具体工作如下:(1)分析了国内外纤维缠绕机及辅助设备的发展现状,基于缠绕机的工作原理制订了两种不同形式的挑剪/挂纱装置方案,通过可行性分析确立了最优方案。该方案下的挑剪/挂纱作业需要张力装置的配合实现,由此展开张力装置的方案设计并整合而成纤维缠绕挑剪/挂纱装置的总体方案,绘制了工作流程图。(2)利用Solid Works软件建立了纤维缠绕挑剪/挂纱装置的整体三维模型。在认识缠绕机结构驱动模块的基础上,首先对挑剪/挂纱装置的作业原理进行分析,对主要功能机构——挑纱、剪纱与挂纱机构进行了具体设计并就驱动件完成了计算选型。其次对张力装置的浸胶机构、执行与检测机构进行建模分析与标准器件的选型。该装置的设计符合缠绕机的结构尺寸要求,并能够配合张力装置完成高质量、稳定的自动挑剪/挂纱。(3)基于挑剪/挂纱装置的控制需求确立了上位工控机+下位Clipper运动控制卡的控制系统总体架构。采用了模块化的设计思想,对包括伺服控制模块、气动逻辑控制模块与外围电路模块在内的硬件部分进行了详细的电路设计与端口分配,并对伺服单元的工作参数与Clipper卡的相关变量进行了定义。在程序设计方面,利用了Pewin32 Pro2软件的人机界面针对挑剪纱作业设计并编写了Clipper卡的相关运动程序和PLC程序,并对代码进行了具体说明。(4)搭建了挑剪纱机构样机,采用PID+速度/加速度前馈+滤波算法对偏摆电机位置控制的相关增益变量进行了整定,在完成通讯与调试的基础上通过实验深入研究了影响机构剪纱效果的相关因素,验证了设计的合理性。

刘娟花[4](2019)在《多尺度数据融合算法及其应用研究》文中提出分别在多个尺度上对多个传感器的信息进行融合,不仅可获得比单个传感器更优的性能,而且与单尺度上的融合相比,多尺度数据融合能更好地刻画出目标的本质特性。MEMS陀螺是一种可以测量角速度的传感器,具有很多吸引人的优点。但噪声大,准确度不高也是不争的事实。于是如何去除MEMS陀螺仪中的噪声,并提高其精度就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对多MEMS陀螺应用多尺度数据融合算法,可以显着提高系统的精度及可靠性。本文证明了前人提出的多尺度数据融合算法的有效性,设计了 一种新的多尺度融合算法,讨论了多尺度数据融合中的重要技术问题,并通过对多个MEMS陀螺的融合应用,经仿真和硬件实验验证了本文多尺度融合算法的优越性。主要创新点和工作如下:1.从小波分析理论出发,证明了平稳和非平稳情况下的数据融合定理。从数学上解释了多尺度数据融合算法优于经典加权算法的原理,为该算法的推广应用奠定了数学基础。2.结合小波域多尺度数据融合算法的原理、具体步骤及存在问题等,设计了基于小波包的多尺度数据融合算法,并用实测数据通过仿真实验,比较了小波多尺度数据融合和小波包多尺度数据融合。3.分析了多MEMS陀螺数据融合中的小波基、分解层数、加权因子等的选择方法,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其可行性。4.比较了基于时间序列分析、基于小波去噪和基于小波变换的多尺度融合这三种融合方法不同方面的性能。另外,还比较了多尺度融合和前向线性预测(Forward Linear Prediction,FLP)融合方法,结果均表明本文所提出的多尺度融合方法的独特性和有效性。将上述研究成果应用于我们设计并制作的一套多MEMS陀螺仪数据融合实时处理系统平台中,对4个MEMS陀螺仪所采集的原始数据进行实时处理。分别在静态和动态环境下对该集成系统进行了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运行稳定可靠,将MEMS陀螺的精度提高了 1个量级。本文的研究工作不仅为有关多尺度融合系统的分析奠定了理论基础,还为算法的推广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董立夫[5](2019)在《面向物联网节点的MC8051软核可扩展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技术的逐步推广和嵌入式设备的研发升级,使得物联网技术在人们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实际应用中传感器和通信设备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然而传统物联网节点中多采用商品化处理器,其外设资源固定有限,不能及时有效实现多个设备的连接。基于商品化处理器进行多个设备的连接往往稳定性差、占用较多系统资源,同时会增加物联网系统开发的复杂度,延长系统的开发周期。片上系统(System on Chip,SoC)是将所有的系统设计集成到一个芯片上,芯片的速率快、可拓展性强、集成度高,是21世纪集成电路技术重点推进的方向。IP(Intellectual Property)核设计是SoC设计方法中的重点研究对象,在物联网开发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鉴于上述问题,本文结合SoC技术、以MC8051软核为研究对象进行面向物联网节点的可扩展技术的研究与设计。本文所做主要工作包括:(1)分析当前物联网节点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对物联网采集节点和网关节点接口扩展技术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并提出基于SoC技术进行面向物联网节点的接口扩展技术研究。分析MC8051软核的体系架构、层次结构、功能特性,总结MC8051软核的特点,并选用MC8051软核作为本文可扩展技术的研究对象。(2)通用I/O(Input/Output)是物联网采集节点与传感器设备连接的主要接口,针对传统商品化处理器通用I/O数量有限和被复用的问题,分析MC8051软核通用I/O的设计方法,在MC8051软核现有通用I/O基础上,通过单向数据接口的声明、存储空间的配置和寄存器控制实现物联网采集节点通用I/O的有效扩展。(3)串行通信接口常被用作物联网网关节点连接通信设备的接口,针对MC8051软核所提供扩展串口方法存在的问题,提出即时中断多串口扩展机制,并扩展设计可供用户查询中断串口单元的特殊功能寄存器(Special Function Register,SFR);利用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的灵活性提高系统时钟频率,增大网关节点数据传输吞吐率。使用ModelSim软件对本文所扩展通用I/O口和所提即时中断多串口扩展机制进行仿真验证,并基于FPGA开发板设计实验平台,对所提扩展技术进行功能性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扩展技术能够实现预期的功能,完成数据的有效传输。最后将所提扩展技术应用在船联网实际开发中,设计面向船联网的网关最小系统板,连接船联网中的通信设备,实现船联网中航行船舶、上位机和岸基调度中心的有效通信。本文以MC8051软核为研究对象,实现了面向物联网节点的通用I/O和串行通信接口的快速扩展,并为多串口数据传输带来的吞吐率下降问题提供了解决办法。基于软核的扩展技术研究解决了使用商品化处理器进行物联网节点开发所带来的问题,为物联网节点实现定制化设计提供了灵活稳定的开发平台。

徐东君[6](2018)在《基于2.5D互连的众核与片上存储器集成系统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满足现代数据处理中心数据通量和传输能效的性能要求,高度集成的众核处理器得到广泛应用。受到端口数量、连线损耗等因素的制约,众核处理器与存储器之间基于PCB板级的2D互连集成方式,已不能满足通信带宽和传输能耗的要求。采用硅通孔(TSV)技术的3D集成和采用硅转接板(TSI)技术的2.5D集成,为众核处理器与存储器集成系统提供了更好的方案。众核集成系统的性能与结构热可靠性、I/O传输能效及低误码率、高带宽下通信效率等问题密切相关,研究众核系统在不同集成结构下的热量分布、I/O传输能效、通信效率等问题,对提高系统性能至关重要。本文围绕提高2.5D众核集成系统的数据处理效率及降低传输功耗等问题展开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为了分析系统性能与热分布的关系,在研究众核与存储集成系统结构特点的基础上,分别构建了 3D、2.5D众核存储集成系统功能仿真及功耗分析模型。利用该模型执行标准测试程序,分析了系统配置不同时的功耗分布。进一步将功耗分布带入系统热量模型,进行了热失控分析。结果表明,当时钟工作频率大于1G、系统堆叠层数大于5层时,2.5D结构的热稳定性优于3D结构。2.为了提升2.5D系统中大量互连I/O的通道利用率和处理器存储访问的响应质量,提出了一种基于访存频度的空时复用的I/O通道调度策略。通过对各小核中程序访存频度的分析,根据访存量将小核在空间上分组并连接到内存控制器的对应端口。每个端口内小核根据优先级实现I/O通道时间上复用。空时复用调度机制配置在内存控制器中。系统级仿真结果显示,16核系统中提出的空时复用管理策略,访存带宽平衡性可以获得约41.67%的提升,访存I/O通道的服务质量提高了 24.52%。而64核系统中,访存带宽平衡性获得约51.85%的提升,访存I/O通道的服务质量提高了 25.16%。3.为了平衡传输功耗与误码率,分别设计了应用于2.5D集成互连I/O的输出电压可调节电路和接收端可配置补偿电路,并给出了基于Q学习算法的自适应调节机制。基于Global Foundries 65nm CMOS工艺搭建了 2.5D互连的众核与存储集成电路平台,分析了I/O传输功耗和传输电压对误码率的影响。采用Matlab进行Q学习算法离线对功耗样本进行训练,并验证和分析了调节结果。当MIPS处理器和SRAM存储器个数分别为8个、TSI中的T-line传输线设置为长3mm,宽为10μm时,只采用基于Q学习的I/O输出电压调度机制时,平均可减少12.95%的通信功耗,而接收端增加可配置补偿电路后,平均可减少15.61%的通信功耗。4.设计了面向大数据处理的2.5D集成就近计算FPGA原型系统。通过对应用于大数据处理的Hadoop中MapReduce计算框架数据流的分析,选取重复性高且操作简单的核心运算模块作为基本加速单元,根据大数据就近计算的性能要求,确定了系统加速结构,搭建了软硬件协同的原型系统。系统主机配置6核12线程Intel Xeon处理器,配置16GB内存。硬件加速板采用集成了Xilinx Virtex-7 690T FPGA芯片和PCIe3x8接口的ALPHA DATA开发板。采用Terasort基准程序测试,对就近计算原型系统的性能进行了测试。分别对比了多种配置中的执行速度和功耗,结果表明,Map任务执行时间平均减少14%,执行能耗减少42%。通过以上研究,本文构建了2.5D/3D众核存储集成功耗分析模型,通过对2.5D/3D众核存储集成系统的功耗分布及热失效的分析,为系统的结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利用本文提出的空时复用访存I/O占用调度机制,可有效地提高2.5D众核存储集成系统的存储访问服务质量;设计的基于Q学习自适应调节的I/O电路,可以减少2.5D众核存储集成的通信功耗;设计的2.5D集成就近计算加速原型系统,可以提高大数据处理效率,减少处理功耗。

宗素兰,曹吉花,李文艺,张翠侠[7](2017)在《基于VRP的I/O端口地址分析方法》文中指出分析了I/O端口地址在微机和MCU应用系统中的作用以及接口芯片的片选信号如何界定,给端口地址的形成方法—线选法和译码法下了定义。针对目前微机或MCU系统中I/O端口地址的形成并没有形成理论体系的现状,以AT89C51微控制器为例详细阐述了线选法和译码法形成I/O端口地址的过程,分析了8086微机应用系统中8位端口地址与16位端口地址形成与编程的区别,并运用汇编语言结合VRP(Virtual Reality Platform)对其形成的过程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在分析范围内的I/O端口地址能得到正确的结果,而不在分析范围内的I/O端口地址则达不到所要求结果。

彭文竹,张禹[8](2016)在《单片机在TPC-USB微机实验系统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针对该实验系统仅局限于进行微机原理实验的特点,设计出总线扩展电路板,构成一款新型的51单片机微机实验综合系统,并在微机原理和单片机原理系统中结合Proteus软件,进行单片机微机综合实验仿真测试。实践证明,该总线设计电路满足单片机在TPC-USB实验系统中的应用要求。

祖连兴[9](2015)在《智能变电站保护控制平台设计》文中指出在智能电网的建设中,以数字化、智能化为特征的智能变电站得到蓬勃发展和迅速普及,全站信息数字化、通信平台网络化、信息共享标准化的要求,需要大量与之相适应的保护控制产品。研发新产品,就必须先研发与之相适应产品平台技术,因此研制更合适的智能保护控制平台是十分必要和可行的。本文首先分析智能变电站各电压等级的保护控制装置的功能与性能需求,并以此为依据设计了分布式智能板卡系统,通过高速总线将各板卡有效的结合在一起。智能板件可以兼容传统变电站和智能变电站保护测控装置的应用需求,硬件系统简单可靠。选取OMAP-L138双核处理器作为平台的核心处理器,以满足保护控制装置的功能与性能要求。使用DSP+MCU双核结构CPU,将两个不同功能的板卡集成在一起,系统设计更加简化。然后,本文讨论了智能CPU板卡可靠运行及外设安全、高效访问问题。针对本文选定的双核处理器,重点解决双核配合模式下CPU运行模式与安全机制设计,探讨双核处理器外围设备的访问机制,避免数据冲突并提高效率。通过任务的合理划分与流程优化,实现了异构双核系统的高效工作,充分挖掘了双核处理器的性能优势。另外针对应用的高实时性要求,提出了诸如DMA、通信协处理器等系统效率提升措施,释放CPU性能。针对本文设计的多板卡系统,对板卡间数据交互与同步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采用高速LVDS总线和实时RS-485总线相结合的技术实现高性能的板卡间数据交互。LVDS总线实现大数据量、实时性要求高的实时数据交互,RS-485实现小数据量的数据交互,对安全性要求更高的场合,设计双总线相互校验机制。各种总线配合,兼顾了实时性、高速、低功耗、高可靠性等特征。最后在以平台系统设计为基础,选择合适的功能板卡组建智能变压器保护装置;依托于本文设计的软件平台设计软件系统,使用标准组件设计提高兼容性。本文设计的智能保护控制平台兼容传统变电站与智能变电站的应用需求,也保留了远期功能需求的改进可能。应用本文设计的智能保护控制平台可以方便的研发与设计智能保护控制装置,研发效率得以大幅提升,产品可靠性也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杨洪波[10](2012)在《高性能网络虚拟化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迅猛发展的计算机硬件技术和相对滞后的软件计算模式,使虚拟化技术成为近来研究热点之一。经过多年发展,CPU与内存虚拟化技术日趋成熟,I/O虚拟化虽然快速发展但却相对滞后,严重影响了虚拟机整体性能。如何改进I/O虚拟化技术,提高I/O设备虚拟化性能及其利用率,一直是当前虚拟化技术研究重点之一。当今国际上有三种主流的I/O虚拟化技术,分别是完全模拟模型,半虚拟化模型和直通模型,这些I/O虚拟化技术在不同程度上实现了I/O设备虚拟化功能,并通过硬件级支持不断提高I/O设备虚拟化的性能,但在性能方面仍然存在一定差距。本文在深入研究当今主流的I/O虚拟化技术现状的基础上,针对这些挑战提出了一系列系统的解决方案。本文提供一套更全面更高效的I/O虚拟化方案。具体研究工作如下:1.从CPU开销入手,将网卡硬件中的中断延迟技术引入网络虚拟化中,在保证网络吞吐量不降低的同时,大大降低CPU开销。提出了一种可以根据网络繁忙程度自动调整、可在模式之间自动切换的I/O虚拟化机制,并在Xen虚拟机中实现了这一机制。这种机制在单个虚拟机情况下,CPU开销下降8%;在九个虚拟机情况下,CPU开销下降50%,而网络吞吐量完全没有下降。在此机制基础上抽象出双层网络结构——物理层与虚拟层,利用双层网络结构的中断延迟数值,实施了进一步优化。2.针对SR-IOV在可扩展性和依赖特殊硬件支持这两方面的不足,提出了一种通用的基于SR-IOV的I/O虚拟化架构并在多种虚拟机上实现。在该I/O虚拟化架构中,SR-IOV设备驱动具有很高的移植性,它的实现与底层的VMM无关,并提出了三种优化方法来减少虚拟化开销,设计了大量试验来评测该架构的性能,结果表明该架构能够达到物理线路数据传输速率(9.48Gbps),在同时运行60虚拟机时,每个虚拟机只需增加额外的1.76%CPU开销,并保证吞吐量没有降低,我们认为该虚拟化架构从吞吐量、可扩展性和较低CPU开销各个方面都优于I/O半虚拟化。3.在网络环境下为瘦客户端设计了一种分布式动态二进制翻译器框架DistriBit。在该分布式框架中,根据服务器和瘦客户端的功能和计算能力大小分配不同任务,功能强大的服务器负责代码翻译和优化任务,资源有限的客户端负责代码执行任务;为DistriBit中瘦客户端设计了一种代码缓存管理策略,针对瘦客户端缓存大小和代码执行情况,在服务器端为定制相适应的缓存管理策略,借助于该缓存管理策略,瘦客户端可以进行复杂高效率的代码管理。

二、数据处理系统中微机I/O地址的扩展技术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数据处理系统中微机I/O地址的扩展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PLC的摆臂型水泥袋自动套袋机控制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研究背景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 包装机的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
        1.4.1 国内包装机的发展与研究概况
        1.4.2 国外包装机的发展与研究概况
        1.4.3 包装机的发展前景和未来趋势
        1.4.4 PLC在包装机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1.5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1.5.1 章节安排
        1.5.2 技术路线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自动套袋机控制系统的总体设计
    2.1 引言
    2.2 自动套袋机技术设计要求与控制难点分析
        2.2.1 回转式水泥包装机综合概述
        2.2.2 包装机工作流程和基本参数
        2.2.3 包装袋选型和基本参数
        2.2.4 自动套袋机整机设计要求
        2.2.5 自动套袋机的控制难点分析
    2.3 自动套袋机工作流程与主要结构介绍
        2.3.1 包装袋套袋方式的比较和选择
        2.3.2 自动套袋机工作流程
        2.3.3 自动套袋机主要结构
    2.4 自动套袋机控制系统的组成
        2.4.1 传感检测模块
        2.4.2 驱动模块
    2.5 自动套袋机控制系统的过程和特点
        2.5.1 控制系统的过程
        2.5.2 控制系统的特点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
    3.1 引言
    3.2 可编程控制器及其相关模块的选型
        3.2.1 PLC硬件组成和工作原理
        3.2.2 PLC主模块及扩展模块的选择
    3.3 工业触摸屏的选型
    3.4 传感器的选型
        3.4.1 磁性位置开关
        3.4.2 接近开关
        3.4.3 光电编码器
    3.5 气动与真空系统设计
        3.5.1 气缸驱动回路设计
        3.5.2 真空吸盘回路设计
    3.6 伺服驱动系统设计
        3.6.1 伺服驱动原理
        3.6.2 伺服电机的选型
    3.7 变频驱动系统设计
    3.8 控制系统I/O分配与硬件连接
        3.8.1 PLC输入接口的分配
        3.8.2 PLC输出接口的分配
        3.8.3 包装机变频器硬件接线和参数设置
        3.8.4 输送机变频器硬件接线和参数设置
        3.8.5 三线制接近开关的硬件接线
        3.8.6 气动真空系统的硬件接线
        3.8.7 控制系统的硬件安装
    3.9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
    4.1 引言
    4.2 PLC程序开发环境简介
    4.3 自动套袋机控制系统程序设计
        4.3.1 PLC控制系统的设计流程
        4.3.2 PLC控制程序的框架组成
        4.3.3 各工作单元的顺序逻辑控制算法
    4.4 套袋机械臂的运动过程规划
        4.4.1 摆臂机构的设计
        4.4.2 摆臂运动学分析
        4.4.3 摆臂套袋迹规划及运动仿真
    4.5 回转式包装机的PID转速控制
        4.5.1 经典PID控制算法的基本原理
        4.5.2 包装机转速控制PID参数整定
        4.5.3 STEP-7 环境下PID向导及控制面板的使用
    4.6 人机交互界面的设计
        4.6.1 触摸屏组态软件的介绍
        4.6.2 HMI监控显示界面的设计
        4.6.3 触摸屏与PLC之间的通信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系统调试与运行分析
    5.1 引言
    5.2 控制系统调试
    5.3 套袋系统试验
    5.4 设备运行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获科研成果
附录B 本论文所涉及的部分程序代码

(2)基于FPGA的PXI通信板卡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测试系统发展历程
    1.3 PXI发展历程
    1.4 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1.5 论文的结构安排
2 PXI的关键技术的研究
    2.1 PXI总线的特点
    2.2 PXI总线的组成
        2.2.1 PXI的信号组
        2.2.2 PXI的地址空间
        2.2.3 PXI总线的操作类型
        2.2.4 PXI总线的传输控制
    2.3 PXI总线的拓扑结构
        2.3.1 PXI总线的体系结构
        2.3.2 PXI总线的系统结构
    2.4 PXI接口的开发现状
    2.5 本章小结
3 总体方案和硬件实现
    3.1 PXI高速通信板卡总体设计方案
        3.1.1 性能指标
        3.1.2 总体设计框图
    3.2 PXI板卡硬件电路设计
        3.2.1 PXI接口电路及FPGA控制模块设计
        3.2.2 FPGA配置电路
        3.2.3 电源模块设计
        3.2.4 串口通信模块设计
        3.2.5 电源隔离模块设计
    3.3 本章小结
4 系统软件逻辑设计
    4.1 系统软件逻辑总体设计框图
    4.2 PXI协议VHDL实现
        4.2.1 配置空间设置
        4.2.2 接口逻辑
        4.2.3 状态机
    4.3 PXI软件驱动开发
        4.3.1 操作系统方案选择
        4.3.2 PXI驱动开发方案选择
        4.3.3 PXI驱动程序的具体实现
    4.4 本章小结
5 应用程序设计和测试
    5.1 测试平台搭建
    5.2 综合测试分析
    5.3 测速
    5.4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3)塑料内胆容器纤维缠绕挑剪/挂纱装置设计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纤维缠绕机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课题来源
    1.5 课题主要研究目标与内容
        1.5.1 研究目标
        1.5.2 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挑剪/挂纱装置方案设计
    2.1 纤维缠绕机工作原理
    2.2 挑剪/挂纱装置方案设计
        2.2.1 主轴回转型方案
        2.2.2 小车配合型方案
        2.2.3 方案分析
    2.3 张力装置方案设计
    2.4 纤维缠绕挑剪/挂纱总体方案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挑剪/挂纱装置结构设计
    3.1 纤维缠绕挑剪/挂纱装置结构总成
    3.2 纤维缠绕机结构布局
        3.2.1 芯模驱动模块
        3.2.2 丝咀驱动模块
    3.3 挑剪/挂纱装置结构设计
        3.3.1 挑剪/挂纱作业原理分析
        3.3.2 挑纱机构的设计
        3.3.3 剪纱机构的设计
        3.3.4 挂纱机构的设计
    3.4 张力装置结构设计
        3.4.1 张力装置整体结构
        3.4.2 浸胶机构设计
        3.4.3 执行检测机构设计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挑剪/挂纱装置控制系统设计
    4.1 控制系统总体设计
        4.1.1 挑剪/挂纱装置控制需求分析
        4.1.2 控制系统总体方案
    4.2 控制系统硬件模块设计
        4.2.1 伺服控制模块设计
        4.2.2 气动逻辑控制模块设计
        4.2.3 外围电路模块设计
        4.2.4 Clipper卡参数配置
    4.3 Clipper卡程序设计
        4.3.1 运动程序设计
        4.3.2 PLC程序设计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挑剪纱机构的调试与实验
    5.1 位置伺服控制PID整定
    5.2 挑剪纱样机搭建与实验验证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4)多尺度数据融合算法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概述
        1.2.1 信息融合的概念和优点
        1.2.2 信息融合的模型
        1.2.3 信息融合的方法
        1.2.4 信息融合技术的研究现状
    1.3 多尺度数据融合有关技术及进展
        1.3.1 多尺度系统估计理论研究概况
        1.3.2 多尺度数据融合的应用及研究现状
        1.3.3 多尺度数据融合概念的演变
    1.4 MEMS陀螺仪中漂移信号处理方法研究现状
    1.5 陀螺仪中的多尺度数据融合及需要解决的问题
    1.6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2 多尺度数据融合算法及其有效性的证明
    2.1 引言
    2.2 小波分解原子时算法
        2.2.1 常见时间尺度
        2.2.2 原子时算法
        2.2.3 小波分解原子时算法的提出
        2.2.4 小波分解原子时算法有待解决的问题
        2.2.5 小波分解原子时算法的基本原理
    2.3 预备知识
        2.3.1 原子钟的噪声特性
        2.3.2 相关说明
    2.4 随机信号数据融合的理论体系
        2.4.1 平稳单尺度数据融合
        2.4.2 平稳多尺度数据融合
        2.4.3 非平稳单尺度数据融合
        2.4.4 非平稳多尺度数据融合
    2.5 非平稳多尺度数据融合定理的证明
    2.6 分析与讨论
    2.7 本章小结
3 多尺度数据融合算法的小波包实现
    3.1 引言
    3.2 小波变换和小波包变换
    3.3 小波包的基本理论
        3.3.1 正交小波包的定义与性质
        3.3.2 小波包的子空间分解
        3.3.3 小波库及小波包基的定义
        3.3.4 小波包的分解与重构算法
        3.3.5 最优小波包基的概念
        3.3.6 最优基的快速搜索
    3.4 基于小波包的多尺度数据融合方案
        3.4.1 基于小波变换的多尺度数据融合算法
        3.4.2 基于小波包的多尺度数据融合方案
    3.5 基于小波包的多尺度陀螺融合实验研究
        3.5.1 MEMS陀螺概述
        3.5.2 MEMS陀螺随机误差分析
        3.5.3 MEMS陀螺随机误差的Allan方差分析
        3.5.4 MEMS陀螺漂移的数学模型
        3.5.5 MEMS陀螺信号实时小波处理方法
        3.5.6 基于小波包的多尺度陀螺融合算法仿真实验
    3.6 本章小结
4 小波多尺度数据融合中关键技术
    4.1 MEMS陀螺噪声特性与小波熵
        4.1.1 MEMS陀螺误差及噪声特性
        4.1.2 小波熵
    4.2 常见的小波簇
        4.2.1 小波基的性质
        4.2.2 常用小波基
    4.3 基于小波变换的数据融合中小波基的选取
        4.3.1 小波基选取原则
        4.3.2 小波基的比较
        4.3.3 小波簇的选取
        4.3.4 陀螺数据融合效果评价
        4.3.5 最佳小波基选取实验
    4.4 小波分解层数的设定
    4.5 数据融合加权因子的选择
    4.6 本章小结
5 多尺度融合与其它MEMS陀螺信号处理方法的比较
    5.1 MEMS陀螺仪噪声抑制方法研究概述
        5.1.1 MEMS陀螺仪噪声抑制方法研究现状
        5.1.2 卡尔曼滤波和小波阈值去噪法的缺点
        5.1.3 多尺度数据融合算法的优点
    5.2 MEMS陀螺数据处理中的多传感器数据融合
        5.2.1 多尺度融合
        5.2.2 卡尔曼滤波融合
        5.2.3 小波阈值融合
    5.3 基于仿真信号对三种融合方法的比较
        5.3.1 仿真信号的产生
        5.3.2 第一组仿真实验(Chirp信号+高斯白噪声)
        5.3.3 第二组仿真实验(Chirp信号+有色噪声)
    5.4 基于实测信号对三种融合方法的比较
    5.5 三种融合方法比较的结论
    5.6 多尺度数据融合与FLP(前向线性预测)方法的比较
        5.6.1 FLP算法
        5.6.2 基于FLP滤波的多传感器融合方法
        5.6.3 FLP滤波融合结果和分析
    5.7 本章小结
6 多尺度数据融合系统设计与验证
    6.1 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
        6.1.1 系统需求分析
        6.1.2 系统整体框图
        6.1.3 系统中的主要器件选型
    6.2 硬件电路设计
        6.2.1 陀螺仪模块
        6.2.2 协处理器模块
        6.2.3 主处理器模块
        6.2.4 系统实物图
    6.3 系统软件设计
        6.3.1 接口部分
        6.3.2 融合处理部分
    6.4 实验研究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
    7.1 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
    7.2 创新研究
    7.3 进一步研究工作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和收录的论文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奖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5)面向物联网节点的MC8051软核可扩展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组织结构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物联网节点技术现状
    2.1 物联网节点技术概述
    2.2 采集节点及其扩展技术
        2.2.1 采集节点及其存在的问题
        2.2.2 采集节点研究现状
    2.3 网关节点及其扩展技术
        2.3.1 网关节点及其存在的问题
        2.3.2 网关节点研究现状
    2.4 扩展技术实现平台—SoC选型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MC8051 软核及其关键技术
    3.1 MC8051 软核整体设计
        3.1.1 MC8051 体系架构
        3.1.2 MC8051 层次结构
    3.2 MC8051 软核存储空间
    3.3 MC8051 软核硬件可配置性
        3.3.1 功能模块剪裁
        3.3.2 功能模块扩展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采集节点软核扩展技术
    4.1 软核通用I/O接口设计
    4.2 软核通用I/O接口扩展
        4.2.1 单向数据接口
        4.2.2 存储空间分配
        4.2.3 寄存器控制
    4.3 软核通用I/O扩展仿真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网关节点软核扩展技术
    5.1 软核通信接口扩展设计
    5.2 通信接口扩展优化
        5.2.1 即时中断可扩展多串口机制
        5.2.2 中断程序处理流程
    5.3 扩展后网关节点吞吐率问题
    5.4 即时中断仿真测试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实验验证
    6.1 采集节点通用I/O测试
    6.2 多串口数据传输测试
    6.3 网关转发吞吐率测试
    6.4 应用实例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基于2.5D互连的众核与片上存储器集成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论文研究背景
        1.1.1 片上多核系统
        1.1.2 芯片3D与2.5D集成意义
        1.1.3 片上存储集成的意义
        1.1.4 就近计算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片上多核现状
        1.2.2 众核与存储的2.5D/3D集成
        1.2.3 大数据时代的就近计算
    1.3 本文研究内容
    1.4 论文结构
2 芯片3D集成与2.5D集成互连介绍
    2.1 芯片3D集成
        2.1.1 TSV集成结构
        2.1.2 TSV功耗模型及散热问题
    2.2 芯片的2.5D集成
        2.2.1 TSI集成结构
        2.2.2 TSI功耗模型及互连I/O管理
    2.3 基于存储集成的就近计算
    2.4 本章小结
3 众核存储器集成系统空时复用互连带宽管理机制
    3.1 集成系统热失效分析
        3.1.1 2.5D/3D众核存储集成模型构建
        3.1.2 众核与存储集成系统功耗
        3.1.3 系统热失效分析
    3.2 基于内存访问数据模式的空时复用带宽管理
        3.2.1 系统结构
        3.2.2 访存数据模式
        3.2.3 可配置内存控制器
    3.3 基于QoS的带宽管理及结果分析
        3.3.1 系统平台
        3.3.2 自适应多核集群化分析
        3.3.3 平衡带宽分析
        3.3.4 基于Qos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基于Q学习的2.5D I/O输出电压幅值自适应调节机制
    4.1 输出电压幅值可调I/O的TSI互连集成系统
        4.1.1 系统传输功耗与误码率的关系
        4.1.2 系统平台
    4.2 基于Q学习算法的调节机理
        4.2.1 Q-学习算法
        4.2.2 电路抽象及调节流程
    4.3 可调节I/O电路结构
        4.3.1 输出电压可调节I/O发射器
        4.3.2 输入信号补偿控制I/O接收器
        4.3.3 端数据校验
    4.4 自适应I/O管理
        4.4.1 状态向量模型
        4.4.2 自适应I/O输出电压幅值调节
        4.4.3 增加补偿机制的I/O输出电压幅值调节
    4.5 结果分析
    4.6 本章小结
5 基于FPGA的就近计算加速原型系统
    5.1 大数据处理及就近计算
        5.1.1 Hadoop分布式系统
        5.1.2 就近计算加速
    5.2 Hadoop加速系统
        5.2.1 系统架构
        5.2.2 系统通信
    5.3 Map Reduce计算框架硬件加速
        5.3.1 硬件加速单元
        5.3.2 硬件结构
        5.3.3 软件接口及地址映射
    5.4 加速平台结果
        5.4.1 环境设置
        5.4.2 系统性能测试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工作总结
        6.1.1 主要完成工作
        6.1.2 创新点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成果

(7)基于VRP的I/O端口地址分析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 线选法形成MCU I/O端口地址
    1.1 地址线与片选信号直接相连
    1.2 地址线通过组合逻辑电路与片选信号相连
2 译码法形成MCU I/O端口地址
3 微机系统中I/O端口地址形成分析
    3.1 8位端口地址形成分析
    3.2 16位端口地址形成分析
4 结论

(8)单片机在TPC-USB微机实验系统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基于TPC-USB微机系统的单片机实验设计原理
    1.1 TPC-USB微机实验箱结构
        (1) 实验箱总线插座信号分布
        (2) 微机接口I/O地址译码电路
    1.2 TPC-USB微机系统的单片机应用总线电路设计原理
        1.2.1 总线扩展电路设计方案
        1.2.2 51单片机地址总线的扩展设计
        1.2.3 51单片机数据总线的扩展设计
2 微机原理和单片机原理系统的综合仿真设计实验
    2.1 基于单片机和8086综合仿真系统的设计
        2.1.1 实验设计要求
        2.1.2 实验原理框图
        2.1.3 系统仿真电路设计
        2.1.4 电路程序的编写和编译
        2.1.5 仿真电路图
3 结束语

(9)智能变电站保护控制平台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背景及问题提出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智能变电站保护控制的产品和现状
        1.2.2 国内智能变电站保护控制的产品和现状
    1.3 研究的目标及其主要的内容
    1.4 本文的组织结构及其章节编排
第二章 智能保护控制平台架构
    2.1 智能保护控制平台功能需求
        2.1.1 过程层接口需求
        2.1.2 变电站层接口需求
        2.1.3 数据处理能力需求
    2.2 智能保护控制平台硬件架构
        2.2.1 平台硬件结构
        2.2.2 CPU板卡设计
        2.2.3 智能接口板卡设计
    2.3 智能保护控制平台软件架构
    2.4 小结
第三章 CPU运行及外设访问
    3.1 智能CPU板卡运行
        3.1.1 启动过程
        3.1.2 中断机制
        3.1.3 看门狗机制
    3.2 随机存取存储器(RAM)访问
        3.2.1 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 Memory
        3.2.2 片内共享RAM
        3.2.3 片外扩展DDR2 SDRAM
    3.3 非易失性存储器(NVM)访问
        3.3.1 电可擦除只读存储器(EEPROM)访问
        3.3.2 FLASH存储器访问
    3.4 CPU运行效率优化
    3.5 小结
第四章 板卡间数据交互
    4.1 数据交互机制
        4.1.1 交互数据分类
        4.1.2 总线传输机制
        4.1.3 数据发送机制
    4.2 数据同步机制
        4.2.1 管理信息同步
        4.2.2 控制信息同步
        4.2.3 实时数据同步
    4.3 数据报文协议
        4.3.1 网络接入层帧格式
        4.3.2 传输层报文格式
        4.3.3 应用层报文格式
    4.4 小结
第五章 智能保护控制平台应用
    5.1 保护测控装置构建
        5.1.1 典型板卡
        5.1.2 典型保护装置配置
        5.1.3 软件系统架构
    5.2 装置性能测试
        5.2.1 随机存储器RAM速度测试
        5.2.2 板卡间数据传输与同步
        5.2.3 整体性能指标
        5.2.4 装置功耗
    5.3 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本文工作回顾
    6.2 成果及意义
    6.3 存在的问题及进一步的工作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10)高性能网络虚拟化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虚拟化技术
        1.1.1 虚拟化技术发展历程
        1.1.2 虚拟化技术概念和分类
    1.2 I/O 虚拟化
        1.2.1 概述
        1.2.2 I/O 虚拟化过程
        1.2.3 现有的网络虚拟化解决方案
        1.2.4 新硬件技术对 I/O 虚拟化的支持
    1.3 XEN的网络虚拟化及性能优化
        1.3.1 Xen 虚拟机架构
        1.3.2 Xen 网络虚拟化原理
        1.3.3 Xen 网络虚拟化结构细节
        1.3.4 Xen 网络虚拟化性能优化
    1.4 本文工作
    1.5 本文组织结构
第二章 引入中断延迟技术的网络虚拟化架构
    2.1 引言
    2.2 XEN中引入延迟机制
        2.2.1 网络硬件延迟机制介绍
        2.2.2 引入延迟机制后 Xen 工作原理
        2.2.3 模式自动切换
    2.3 试验环境和初步结果评测
        2.3.1 软硬件环境
        2.3.2 优化实现步骤
        2.3.3 测试方法
        2.3.4 测评结果
    2.4 建立模型及进一步优化
        2.4.1 建立模型
        2.4.2 优化工作以及性能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 SR-IOV 的网络虚拟化架构
    3.1 概述
    3.2 SR-IOV 介绍
        3.2.1 SR-IOV 概念
        3.2.2 SR-IOV 的功能模块
        3.2.3 SR-IOV 的优势与不足
        3.2.4 支持 SR-IOV 功能的 Intel 82576 千兆网络适配器
    3.3 基于 SR-IOV 的 I/O 虚拟化架构
        3.3.1 基于 SR-IOVI/O 虚拟化架构
        3.3.2 SR-IOV 设备硬件初始化
        3.3.3 SR-IOV 设备初始化与配置
        3.3.4 VF 的分配与分离
        3.3.5 PF 资源管理
        3.3.6 PF 驱动与 VF 驱动之间通讯
        3.3.7 架构安全
        3.3.8 架构性能分析
        3.3.9 架构的虚拟化开销分析
    3.4 性能优化
        3.4.1 试验环境
        3.4.2 可屏蔽中断与非屏蔽中断优化
        3.4.3 虚拟 EOI 优化
        3.4.4 自适应中断合并优化
    3.5 性能测试
        3.5.1 SR-IOV 网络架构整体性能
        3.5.2 VM 之间通讯性能
        3.5.3 可扩展性
        3.5.4 与半虚拟化架构比较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网络环境下动态二进制翻译器架构研究
    4.1 进程级动态二进制翻译器 CROSSBIT 系统架构简介
        4.1.1 CrossBit 概述
        4.1.2 CrossBit 的系统框架
        4.1.3 CrossBit 基本块的定义
        4.1.4 CrossBit 的内存布局
        4.1.5 CrossBit 的中间指令
    4.2 分布式动态二进制翻译器 DISTRIBIT架构
        4.2.1 分布式动态二进制翻译器
        4.2.2 分布式动态二进制翻译器 DistriBit 的设计
        4.2.3 分布式动态二进制翻译器 DistriBit 的架构
        4.2.4 代码缓存管理策略
        4.2.5 性能评估
    4.3 动态二进制翻译平台的动态库支持架构
        4.3.1 动态二进制翻译动态库现状及其挑战
        4.3.2 动态二进制翻译平台动态库支持的设计思想
        4.3.3 支持动态库支持的动态二进制翻译架构
        4.3.4 动态库支持在 CrossBit 中的实现与分析
        4.3.5 实验分析
    4.4 通过代码复制动态构建热路径
        4.4.1 热路径优化框架介绍
        4.4.2 代码复制的实现
        4.4.3 后端代码内存布局的重组以及数据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已录用的论文

四、数据处理系统中微机I/O地址的扩展技术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PLC的摆臂型水泥袋自动套袋机控制系统设计[D]. 魏志豪.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2]基于FPGA的PXI通信板卡设计与实现[D]. 白宏义. 中北大学, 2020(09)
  • [3]塑料内胆容器纤维缠绕挑剪/挂纱装置设计与研究[D]. 张阳. 武汉理工大学, 2020(08)
  • [4]多尺度数据融合算法及其应用研究[D]. 刘娟花. 西安理工大学, 2019
  • [5]面向物联网节点的MC8051软核可扩展技术研究[D]. 董立夫. 上海海洋大学, 2019(03)
  • [6]基于2.5D互连的众核与片上存储器集成系统的研究[D]. 徐东君. 西安理工大学, 2018(01)
  • [7]基于VRP的I/O端口地址分析方法[J]. 宗素兰,曹吉花,李文艺,张翠侠.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7(05)
  • [8]单片机在TPC-USB微机实验系统中的应用[J]. 彭文竹,张禹. 三明学院学报, 2016(04)
  • [9]智能变电站保护控制平台设计[D]. 祖连兴. 上海交通大学, 2015(03)
  • [10]高性能网络虚拟化技术研究[D]. 杨洪波. 上海交通大学, 2012(10)

标签:;  ;  ;  ;  ;  

数据处理系统中微机I/O地址扩展技术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