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灵寒峰下的文化宝库——泰山普照寺景区旅游资源初探

开启灵寒峰下的文化宝库——泰山普照寺景区旅游资源初探

一、打开凌汉峰下文化宝库──泰山普照寺景区旅游资源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李清扬[1](2020)在《泰山三阳观“洞天福地”景观环境营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泰山是道教洞天福地体系中的第二小洞天——蓬玄洞天,在道教历史上占有特殊地位。三阳观作为泰山登山中路之外极具特色的道教宫观,是泰山“洞天福地”的重要一部分。本文通过对三阳观内碑刻和相关历史文献的整理,实地测量并形成测绘图集,对三阳观的演变历史、布局与景观空间营造、景观环境营造进行了分析。最后根据研究结论和相关遗产保护理论,对三阳观内外的景观保护与提升进行了设计构想。第一章阐述了研究背景、研究对象与相关概念、研究目的与意义,对洞天福地、泰山道教景观和三阳观的相关研究概况进行了梳理,为后续研究提供经验和基础。第二章论述了三阳观的创建背景,分析了三阳观的选址因素、选址特点和选址意义,根据现有资料理清了三阳观在明朝的营建情况,并推导出了不同时期的布局平面图,最后分析了重要历史人物对三阳观的贡献。第三章分析了三阳观布局与景观空间营造。在布局中概括了整体、院落和建筑布局形式,分析了布局形式的因素,总结出其布局特点。在景观前导空间营造中,分析了其空间组成和营造手法,指出其最大的特点是因借山石。院落空间依托独特的台地地形,形成了多种空间组成形式,经过空间功能划分和组织,形成了“壶中天地”的形式和“别有洞天”的意境。景观空间序列分为起始、转换、转折和高潮四部分,将院落内外整合成一个整体,形成了渐入仙境的主题。第四章分析了三阳观的景观环境营造。三阳观的整地因地制宜,采用了建造台地、开凿山洞、不破石相三种手法。分析了主要单体建筑,建筑装饰,建筑小品及构件,总结了建筑特点。借景通过远借和邻借将徂徕山、金牛山、泰城、石景等远近景观加以利用。植物体现了道士希望长生不老、身心健康的追求,同时优化了院落空间的层次感。石刻、碑刻、铺地、香炉等景观元素的存在,共同丰富了景观环境。第五章主要对了三阳观景观保护与提升做出了构想。分析了其现实意义和三阳观内外现存问题,并以景观特点和相关政策、理论为依据,提出了保护为本、改造为辅,保持原真、建新如旧,强化原有景观特点三条策略。最后做出了以下构想:(1)碑刻石刻保护,建筑修复,古树名木保护。(2)游览路线调整与功能分区。(3)景观视线优化,四处景观节点设计,景观附属设施设计与改造。(4)景观植物配置优化。

徐放[2](2019)在《泰山风景园林理法研究》文中提出风景园林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与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和社会不断交织融合,为后世积累了丰饶的财富。泰山是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凭借其丰富的自然、人文条件,逐渐发展出了独特的泰山风景园林。自然山水结构和封禅、儒、释、道文化都对泰山风景园林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从风景园林学角度,传承历史上“大泰山”的概念,系统的分析泰山风景园林理法,有助于理清泰山风景园林的自然和文化背景,推动泰山的保护和发展,助力地域性景观研究。1.论文首先根据泰山现状、历史文献、现代研究,对风景园林设计理法研究范围进行确定,提出泰山的风景园林研究,应借助历史学中“大泰山”的概念,将泰山主山与泰山周边群山都包括进来,确保泰山风景园林设计理法研究的完整性。在此基础上,对泰山文化、理法的含义进行了研究,梳理了泰山文化中祭祀、儒家、道家和佛家思想的发展、内涵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整理出了历代帝王祭祀泰山大事表、泰山道教大事记,明晰了泰山风景园林的历史源流,为风景园林设计理法的研究做好了时间轴上的铺垫。2.泰山风景园林以山水为骨架发展,但古籍记载的山水方位现今多已遗失,导致相地、选址的研究没有依托。论文对泰山的自然山水方位进行了研究。通过实地调研以及对各种古籍古文的考察、辨析,对泰山山水景观进行考证、辨明、归纳、总结,总结成表,并且结合现代测绘的地形图,推测绘制了泰山主山的山峰位置全图,理清了泰山风景园林发展依托的主要脉络。同时按照时间顺序,以同样的方法对泰山人文景观进行考辨,绘制了泰山主山古代景观分布图,理清了泰山人文景观发展的脉络。提出:自然山水脉络是泰山风景园林确定位置的横向“凭藉”,历史人文脉络是泰山风景园林长久发展的纵向“凭藉”。横向和纵向立体地了解泰山,泰山风景园林设计理法的研究才能切实可行。同时,弥补了部分泰山研究基础资料的空白,为后人的研究提供了依据。3.在研究泰山山水的基础之上,以“借景”为核心,相地、问名、立意、布局、理微、余韵为序列,对泰山的风景园林理法进行研究。其中相地、布局、理微结合山水的景观特征与园林案例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而问名、立意、余韵的研究穿插于其中。对已经整理好的泰山山水系统进行“相地”,总结归纳了泰山山水的自然景观特点。岱顶山水的景观特点为:群峰簇拥,仙境自成;高低陡峻,各有千秋;奇石山洞,平添情趣;泉水发源,钟灵毓秀;远近四方,皆可瞻景。岱阳山水的景观特点为:三收三放,峰回路转;风清疏朗,景色各异;寻山而上,各具特色;竹苞松茂,物华天宝;高低缓急,山水相映。岱阴山水的景观特点为:群峰紧绕,犬牙交错;峪水清幽,松树茂盛;冰牢深深,孤山诡谲;室外桃源,清静之地。泰山周边群山的景观特点为:众山皆小,泰山自大;取静避喧,佛道有灵。然后以时间为线索,根据泰山人文景观的变迁过程,将其发展分为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至明清三个时期,并结合各个时期政治、经济、文化背景,分析了人文景观在各个时期是如何根据自然景观特点来“布局”的。最后,结合研究现状,选取了8个与自然山水特点结合的比较紧密的泰山园林和建筑作为典型案例。这些案例从人文景观背景上包含了道教、佛教、封禅、民间传说四种类型,从时间线上包含了秦汉到晚晴时期,从立地条件上包含了泰山主山的典型山水空间条件与泰山周边群山,确保了研究的系统性和完整性。通过古籍考证、实地调研等方法,分别研究了这些单体是如何“理微”。以点带面,用单体研究进一步明晰风景园林设计理法,并对有价值的园林和建筑进行了实测或复原。4.通过横向、纵向、由面及点的对泰山风景园林理法进行研究后,在最后的讨论中,对论文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并提出泰山当前发展的问题在于:岱顶旅游负荷过重,泰山周边山体开发保护不足。并从风景园林学角度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希冀以此传承和弘扬泰山文化。论文的创新之处在于:1.研究成果创新。文献研究结合实地调研,绘制了泰山主山的山峰位置全图、泰山景观区位图,整理出了泰山帝王祭祀表与道教大事记,并结合泰山景观研究文献,实测了多处泰山园林和建筑,填补了部分泰山风景园林单体研究的空白,同时为其他泰山研究提供了可供参考的基础资料。2.研究角度创新。引入多元技术分析泰山自然景观特征和历史文化脉络,将“大泰山”概念引入泰山风景园林研究,保证了泰山风景园林研究的完整性。同时分析了泰山人文景观的发展历史,提出了多核心的泰山区域人文景观布局,推断了泰山古代游览路线系统,并结合泰山最新的景区规划成果,提出了给出了泰山区域风景园林发展建议。

崔靖雯[3](2019)在《泰山普照寺园林空间及环境特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泰山为“众岳之最”,居“五岳之首”。普照寺作为岱阳唯一佛寺,是泰山古建筑群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深刻的泰山文化内涵。本文通过对院内现存碑刻的释读和历史资料的整理,以及实地测绘后建立空间模型,对普照寺作出了发展演变探析、空间形态解析和院落空间分析。合理利用现代景观营造的理论和手法,对不适应当今寺庙园林发展部分进行了再利用设计构想研究。在发展演变探析这一章,捋清了满空、元玉和冯玉祥等人物与普照寺的“渊源”,并对普照寺选址特点进行总结,整理并归纳了泰山普照寺建造和修缮记载,并推测出普照寺五个时期建筑布局历史演变图。在空间形态解析这一章,概括了建筑组群平面布局和空间布局,归纳出“台地+院落+建筑”的空间组织模式。阐述了寺院园林化方式、寺院空间序列组织和建筑空间模数与视角分析。普照寺“起”“承”“转”“合”空间序列由香道、双重山门、各级建筑等共同构成一个完整和谐的空间序列。在院落空间分析这一章,重点分析了大雄宝殿等主要单体建筑,并在建筑屋顶装饰、彩绘和匾联三方面进行建筑特色解析。总结了植物和小品两大独立要素并着重分析了古树名木等植物意境营造和佛塔、香炉等宗教小品。另外,归纳了墙、门、檐廊、建筑门窗、水体和铺装六大边界要素的艺术性表达。在保护与利用这一章,针对缺乏相应保护意识、缺少禅意景观节点和寺外空间元素单一这三大问题,提出人文景保持原真、营造多样禅意节点和丰富外部景观环境的改造策略。依据各类政策和法规,结合寺院现状,进行整体设计和节点设计,改造放生池,合并西禅院与竹林院,增设玲珑院,提升寺前香道及荷花荡周围景观环境,并对园林小品加以改造设计,使普照寺更具生态性、观赏性、休闲性、体验性。

李凤仪[4](2017)在《五台山风景名胜区风景特征及寺庙园林理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佛道名山风景名胜区是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有机整体,记录了佛教、道教兴衰发展的轨迹。作为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首的五台山是其中的佼佼者,改革开放以后由于管理、开发和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导致五台山风景名胜区呈现出“形”的破碎与“神”的缺失,“天人合一”哲学思想和传统文化氛围逐渐淡薄。在这一背景下,遵循历史演进的脚步在宗教文化、地域文化、风景文化、建筑文化的基础上研究五台山作为佛教名山的风景特征以及五台山的寺庙园林理法对于保护风景名胜区景观风貌、促进风景区健康可持续发展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本文从五台山佛教的缘起和演进入手,从宏观到微观、从自然环境到人文科学、从宗教理学到自然科学的角度对五台山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论述研究。构建了“国土范围——境域范围——风景名胜区——聚落系统——寺院”从宏观到微观的逻辑框架来研究不同尺度下五台山的风景特征。在国土范围、境域范围等宏观层面着重分析五台山发展成佛教名山的客观背景,以中国传统宇宙观和佛教世界观为切入点,挖掘五台山宏观地理区位特征和山岳格局的风景特征,找到其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理想空间格局以及佛教世界理想空间格局的内在联系。在风景名胜区、聚落系统、寺院等微观层面着重分析在宗教文化影响下风景特征、寺院选址和寺庙园林理法。最后基于物质实体挖掘了五台山风景文化意趣的内涵和外延,完善了对五台山“形”与“神”的系统认知。通过以上研究,本文研究结论可概括如下:第一,五台山风景名胜区的风景特征包括四点,分别为“圣几何式”的空间定位、“人间须弥式”的圣山格局、“村寺共生”的聚落系统、“形神兼具”的自然形胜;第二,五台山寺庙园林理法方面可总结为“境意相生”的的寺院选址、“因形就势”寺院布局、“礼制有序”的寺院形象、“脱凡入圣”的引导空间、“顺理成章”的寺院群体五个层面。本文为五台山风景名胜区的保护发展提供了历史依据和理论依据,并在研究技术上借助Arc GIS、Google earth、IBM SPSS Statistics19等软件进行相关内容的定量化分析,实现了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的结合。

任卿[5](2015)在《青城山前山景观序列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青城山前山景区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包含艺术、文化、建筑、园林、社会生活、生态、技术等因素,是物质与精神文明相结合的精华,其中蕴含的哲学思想与具体景观处理手法等对于今天的景观设计仍旧可以起到指导与启发的意义,特别是青城山前山景区在建立景观序列的同时,仍尽量维护生态系统的原生性和景区文化资源、自然资源的原真性,这一点尤其应该为今天的景观设计作为借鉴。因此,本文将青城山前山景观序列作为重点研究对象,论文从历史发展背景、文化发展背景、自然地理环境特征三方面探讨了青城山前山的发展与演变,且对其现状特征进行了分类总结;第三章,文章从景观序列的来源与涵义、结构与类型、组织形式与方法三个方面对于景观序列理论进行整理与总结,以作为青城山前山景观序列的分析研究的理论基础。青城山前山景区景观序列的建立在于充分的利用一切自然地理条件,如地形、海拔、植被、气象等,以适应该空间所追求的功能种类、文化氛围和意境深度,创造出景观序列富于变化的空间。论文第四章对青城山前山景区的景观序列营造特点进行了总结和分析,首先是从轴线、层次、等级、和整体韵律四个方面对其总体景观序列特征进行了分析。从轴线特征看出,青城山前山景观序列的实体轴线有左右两条,两条轴线分别具有人文景观特征和自然景观特征,且两条轴线呈现出“总分总”的形状特征,虚体轴线即视觉轴线,合理的利用地形与植被等特点,结合藏与露的手法,使视觉轴线起到了引导与暗示的作用,将游人步步引导到景区的各个节点处;从层次上看,青城山前山景区包含功能层次、地形层次和植被层次,三个层次使其景观序列呈现出层次丰富、步移景异的特征;从等级上看,其特征是“三大片区、七大组团”,依照地形、功能和意境追求等特征,将全山分为“人间”、“仙山”、“仙境”三大片区,青城山前山景区宫观建筑布局特点为各宫观分散布局于全山之中,且全山设有多个中心,每个中心都在主要宫观的周围分布一些附属宫观,因此按照其布局特点将全山自下而上归纳为“建福宫组团”、“天师洞组团”、“祖师殿组团”、“朝阳洞组团”、“圆明宫组团”、“上清宫组团”、“老君阁组团”七大组团;最后是韵律,青城山自古以来便以“青城天下幽”名扬天下,因此,文章从青城山前山景区的自然、人文、气候等特征中得出青城山前山韵律呈现出“自由”“幽静”的整体特征。在文章第四章第二节,文章从意境追求、空间分析、视线分析、路径分析四个方面对青城山前山景观序列组织手法进行了分析。由于受到道教神仙崇拜和贵生恶死的生命观影响,青城山前山意境追求表现出“由凡入仙”天路历程的特征,全山依托自然地势划分道教世界中的“天、地、人”空间,把“由凡入仙”概念落实在具体的景点的建设中;空间特征主要是从垂直植被序列和气象景观序列两方面分析了自然垂直空间序列的特征,从空间串联关系、空间特征变化两方面分析了水平空间序列的特征;从海拔、地形变化带来的视线变化、旷奥变化和视觉兴奋点三方面的分析总结了前山景观序列的视觉特征;最后从路径的营造特点和路径自身的特征总结了青城山前山景观序列中路径的特征。通过前面几章的研究论述,最后一章对前文观点进行了总结。

刘兵[6](2014)在《泰山历史文化轴线山地段人文景观及空间研究》文中提出泰山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厚的文化,具有是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的身份。其自然景观雄伟奇绝,历经数千年历史文化的浸润与渲染并与之相互辉映,成就了泰山景观与文化崇高的文化地位,被誉为中华民族精神的缩影。深入挖掘其山地人文景观的形成和发展规律,对于丰富山地景观造景理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泰山历史文化轴线的山地段——即关帝庙至南天门的泰山中路的谷地和岱顶的景观及空间为研究对象,在普遍查阅和收集资料的基础上,采用实地调研、综合研究及数据分析等方法,在泰山历史文化轴线的地域背景下研究泰山中路景观对于山地空间的利用、空间拓展和局部景观对于景观空间的塑造规律。1、泰山历史文化轴线的演变本部分内容以泰山历史文化轴线的山地景观及空间的构建为切入点,阐述泰山历史文化轴线的形成、空间结构及文化结构,通过对史料的梳理和查阅相关文献,理清了泰山历史文化轴线的辐射范围和文化影响下的泰山中路景观及景观文化形成、发展的脉络,同时也理清了泰山中路景观及景观文化对泰山历史文化轴线构建的作用。远古的高山祭祀和封禅文化的发展及成熟,促成了泰山中路物质景观及文化景观构建的极大丰富。自秦汉始,直至明清,历经数千年的发展,泰山文化及景观在该区域内形成了特色鲜明、呈明显规律性的带状分布,即泰山历史文化轴线。泰山历史文化轴线纵穿泰山南麓和泰城,是泰山历史文化轴线的重要段落,在这个段落内分布有泰山历史文化轴线的主要的人文景观,同时,该段落也是泰山景观及文化分布最集中、最具代表性的区域。2、泰山历史文化轴线的山地景观即泰山中路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在现场调查和实测的基础上,简要总结了泰山奇石景观、植物景观、山水溪泉景观以及天象景观的特点、空间分布以及景观空间的特点;重点对泰山中路的段落景观、院落景观、建筑景观、石刻景观的形式、景观尺度、景观空间做了详细调研和测绘。针对其构建方式和形式,系统论述其景观形式特点、构建特点和对空间利用的特点。总结出在泰山历史与文化发展的影响下,泰山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注定要经历同时受到几种不同类型文化影响的漫长发展历程,最终为一个多元化、多层次的文化综合体的主要特征。3、泰山历史文化轴线的山地景观空间针对泰山中路山地空间的形式及特点,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进行空间界面、空间围合、空间关系以及空间利用等方面展开论述。并对泰山中路的山地景观空间展开分析,从而总结了泰山中路宏观山地景观空间的形式特点以及相关物质景观构建对其产生的作用;从微观角度分析了段落街区景观空间、院落空间、建筑空间和石刻景观空间的构建规律、形式特点、尺度特点以及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山地景观意境空间。同时,分析了个体空间和整体空间之间的关系以及空间关系作用下景观构建的规律和特点。总结出泰山历史文化轴线山地景观跨越数千年积累的文化特点、“向明而治”的格局特点、随势生机的造景特点和文景相依的景观意境。通过研究论述,针对泰山历史文化轴线山地景观及空间的构建特点,总结了泰山中路的“空间融糅”的独特构建规律和方法,这是一种有别于建筑和传统园林造景的构景方法,对于当下建筑空间和园林景观空间的构建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李欣韵[7](2014)在《成都代表性道教宫观环境研究初探》文中指出成都因其灵山秀水和深厚独特的文化底蕴,成为道教重要发源地之一,自张道陵创教于大邑鹤鸣山、阐教于青城洞天、老子化身说法于青羊肆,道教由此走上了中国历史舞台,成为发源于中国本土唯一的宗教。在巴蜀文化和道教文化的相互影响下,成都道教宫观钟天地之毓秀,蒙道教之神奇,生动、形象地诠释了道教思想和道教文化,其独特的魅力使成都道教宫观文化成为巴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就目前而言,对成都道教和道教宫观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发展史、教理、教义、宗教文化等方面,涉及道教宫观建筑构造、空间布局、园林环境的相关性研究非常匮乏。因此,本文以成都代表性道教宫观园林环境为切入点,研究成都道教宫观的起源与发展、历史沿革、空间分布、选址特点、空间布局、建筑形制、建筑装饰特色、园林以及道教宫观的保护和利用,有益于弘扬道教文化,更好的保护和利用道教宫观,希望对成都道教宫观的保护和利用提供有益的参考价值。作者利用现场实地测绘、摄影、实地访谈等重点调查和典型调查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查阅大量历史文献资料,对成都具有代表性的七处道教宫观进行了重点分析调研,获得了非常重要的第一手资料,得出如下研究结果:历史上,成都道教宫观具有非常深厚的社会基础,比其他地区的道教更偏世俗性和地域性特点,是与其他地区道教宫观的差异所在;成都道教宫观在选址、空间布局上具有“依形造物、因地制宜”的特点;成都道教宫观在建筑形制、建筑构造、体量大小、建筑艺术、装饰效果以及园林环境等诸多方面都注入了道教的审美思想和价值观念,在强调建筑功能分区上突出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道教宫观建筑群在空间布局上灵活自由,充分体现了“天宫琼宇”的宗教艺术特征;成都道教宫观在园林设计上追求“师法自然、天人合一”的造园理念,营造出清净通幽的宗教园林环境,与道教“清静无为”、“天人合一”的思想内涵相吻合。从历史文化遗产角度分析,成都道教宫观承载了人类生态智慧及道教哲学思想,在人类发展及生存过程中起到了不可低估的引导作用;因此,加强对成都道教宫观的保护和利用,对延续成都历史文脉,丰富成都历史文化名城内涵和城市形象,具有非常深远的现实意义,这也是本次研究工作的价值所在。

孙少梦[8](2012)在《山岳崇拜下的嵩山景观研究》文中认为原始人类对山林甚为依赖,但对山岳中的山洪、森林大火、地震等自然现象无法解释而产生的一种既敬畏又依赖的心理,就是山岳崇拜,它人类原始的自然崇拜之一。这种根深蒂固的山岳信仰伴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并与人类社会文化体系中的宇宙观、风水、宗教、艺术等很多方面存在广泛联系。“天地之中”原是传统宇宙观的概念,但在与山岳崇拜文化结合的过程中,嵩山被赋予神圣的地位,成为“天地之中”所在。嵩山地处中原,山体之间低丘平原广布,水资源丰富,气候适宜人类生存,自古就是人类活动的中心。人们在寻找“天地之中”的探索中赋予嵩山神圣的地位,更加有力的推动了嵩山地区文明的进步。自夏商周以来,政治、宗教、科技、教育等活动都长期以嵩山为中心进行,继而嵩山被冠以“中岳”之名,成为群贤聚集,文化荟萃,人与自然共生之地。本文通过对各类方志、诗词游记等文献资料的梳理,试从嵩山的地理概貌、发展历程、景观类型入手,进而分析嵩山景观美学特征、基址选择、建筑布局、空间特征等,并结合山岳崇拜与“天地之中”观念对嵩山景观的影响,从文化的角度分析其相互联系,认识嵩山景观的人文内涵及历史积淀。文章分析了嵩山景观的构成要素及其空间特点,重点分析了主体建筑序列在整体布局、尺度把握、空间构图等方面的特征。总结了嵩山景观的文化特征:旷奥并存的整体环境,寂静谐和的宗教清境,建筑文化的源远博境,诗书碑刻的华篇文境。景观是物化了的社会观念,嵩山景观的空间特征与文化特征真切的反应了嵩山地区的社会伦理价值和社会心理,包括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内向型的社会心理、等级分明的礼法制度、追求“中和”的文化心理等。嵩山的这些内在精神正是由于山岳崇拜影响下政治、宗教、教育、科技等社会要素聚集于此并产生文化碰撞的结果。嵩山文化作为中原地区的核心文化对中华民族甚至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山岳崇拜文化不是孤立的,而是与其他文化相互交融、相互影响的。同是受到山岳崇拜文化的影响,嵩山与其他山岳由于地域不同,其形成的景观亦不同。本文选取泰山作为参照对象,两者在人文景观遗存类型、景观分布特征、景观序列组织方面均呈现出不同特点。正是因为“中”在中国传统文化里的神圣地位,被视为“中岳”的嵩山被赋予了中国其它山岳所不具备的特性。嵩山的“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便是在这一文化信仰中聚集于此的。本文还针对嵩山风景区的环境、管理、旅游等方面的现状与问题提出了建议。登封应改善环境、规范管理,充分挖掘、整合嵩山丰富的文化,增强景区旅游活动的文化参与性,重塑“文化名山”的品牌形象。并将嵩山风景区的发展纳入登封城市总体规划中去,以取得嵩山景观与文化的可持续利用与发展。

王孟和[9](2009)在《基于自然与文化景观资源评价与保护的华山华麓景区规划设计研究》文中认为华麓景区是华山风景名胜区的山麓地带,是进入华山的必经之地,被誉为华山的门户景区和名山前哨。本文以华麓景区自然与文化景观资源评价与保护为基点,从地质地貌、动植物、生态环境、历史文化、社会经济和城市规划等多学科角度认识华麓景区。在对现状调查总结、景观资源特征分析和评价的基础上,总结了近年来华麓景区出现的景观资源保护问题、已遭到破坏景观资源恢复不及时问题、开发利用不合理和游线混乱交通拥堵问题。针对以上问题,对华麓景区可持续性发展、华麓景区系统构成和华山主题景象视觉廊道进行了理论研究,并制定了如下解决措施:首先,提出“特色植物景观恢复”等适用于华麓景区自然与文化景观资源的保护与恢复的具体方法;其次,提出依据山岳主题景象划分山麓景区视觉廊道、界定出“拜望山岳”的视觉廊道控制范围的山麓景区规划方法,并以“有限开发,有减有加,以减为主”为原则,同时避让华山主题景象视觉廊道,来集中布局华麓景区必要的游览设施;最后,提出华麓景区的道路空间规划与设计应与拜望山岳主题相吻合,预留观赏山岳、感触山岳景象的展示空间,并注意保护生态廊道的山麓景区的道路空间规划与设计方法。同时制定“过境改线,封闭交通,公交为主”、“恢复历史拜谒线路,建立山前特色游线”的指导思想,重新组织华麓景区交通与游赏线路。本文不仅从规划理论上提出了措施与对策,而且落实到华麓景区具体的空间物质形态上,并通过与泰山岱麓景区的比较研究,对以华麓景区为代表的山岳型风景名胜区山麓景区的规划方法做了总结。

刘庆慧[10](2007)在《鲁地园林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鲁地指古代鲁国辖域,即今山东曲阜、泰安、临沂、济宁、荷泽、枣庄等地,作为儒家思想的发源地,其园林势必深受影响。可以说,中国各地的古代园林和现代园林都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这也是鲁地文化基因由方国时代走向史志时代后其生命力更加发扬光大的强有力佐证。收集和分析鲁地园林历史资料,考证园林遗存,分析现代景观设计的意向,进而提出对鲁地园林发展方向的展望,是本文的工作思路。鲁地园林与其人文、自然环境有很大关系,它们是鲁地园林的存在和变化的外在因素。鲁地园林的造园手法、要素特点,以及文化取向是本文焦点所在。本人通过对大量的古典园林和现代园林实例分析,对园林创作本体作出了答复。其次,本文的大量个案资料,也表明鲁地一如既往地按照儒家之道进行造园,而且,在新的历史时期,接纳和同化外来园林文化也是鲁地园林的一大特征,给传统的鲁地园林注入新的血液。

二、打开凌汉峰下文化宝库──泰山普照寺景区旅游资源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打开凌汉峰下文化宝库──泰山普照寺景区旅游资源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泰山三阳观“洞天福地”景观环境营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对象与相关概念
        1.2.1 研究对象与其范围
        1.2.2 相关概念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相关研究概况
        1.4.1 洞天福地景观研究
        1.4.2 泰山道教景观研究
        1.4.3 泰山三阳观研究
    1.5 研究重点、方法与框架
        1.5.1 研究重点
        1.5.2 研究方法
        1.5.3 研究框架
2 三阳观演变历史概述
    2.1 创建背景
        2.1.1 道教对泰山的统治
        2.1.2 全真教是泰山道教的主流
        2.1.3 碧霞元君信仰的传播
    2.2 选址
        2.2.1 选址因素
        2.2.2 选址特点
        2.2.3 选址意义
    2.3 营建历史
        2.3.1 明嘉靖年间(1551——1555)
        2.3.2 明嘉靖至隆庆年间(1556—1570)
        2.3.3 明隆庆至万历年间(1571—1595)
        2.3.4 清雍正至民国年间(1734—1923)
        2.3.5 民国至六十年代(1923—1965)
        2.3.6 九十年代至今(1999—)
    2.4 重要历史人物
        2.4.1 王三阳
        2.4.2 昝复明
        2.4.3 萧大亨
        2.4.4 于慎行
        2.4.5 满贵祥
    2.5 小结
3 三阳观布局与景观空间营造
    3.1 布局
        3.1.1 布局形式
        3.1.2 布局特点
    3.2 景观前导空间营造——因借山石
        3.2.1 空间组成
        3.2.2 空间营造手法
    3.3 院落空间营造——壶中天地、别有洞天
        3.3.1 空间构成形式
        3.3.2 空间功能划分
        3.3.3 空间组织
        3.3.4 空间意境营造
    3.4 景观空间序列组织——渐入仙境
        3.4.1 景观路线分析
        3.4.2 景观空间序列形式
    3.5 小结
4 三阳观景观环境营造
    4.1 整地——因地制宜
        4.1.1 建造台地
        4.1.2 开凿山洞
        4.1.3 不破石相
    4.2 建筑营造——天人合一
        4.2.1 建筑单体概述与意境
        4.2.2 建筑装饰
        4.2.3 建筑小品及构件
        4.2.4 建筑特点
    4.3 借景——景尽其用
        4.3.1 远借
        4.3.2 邻借
    4.4 理水——道法自然
        4.4.1 汇水为池
        4.4.2 引水入殿
    4.5 植物栽植——古色古香
        4.5.1 古树名木
        4.5.2 新栽植物
    4.6 其他景观元素处理——锦上添花
        4.6.1 石刻
        4.6.2 碑刻
        4.6.3 铺地
        4.6.4 香炉
        4.6.5 石磨石碾
    4.7 小结
5 三阳观及周边环境景观保护与提升
    5.1 现实意义
        5.1.1 顺应时代的发展
        5.1.2 保持泰山洞天福地体系的完整性
        5.1.3 便于“洞天福地”文化的传播
    5.2 现存问题
        5.2.1 道观内外缺乏维护
        5.2.2 景观道路指示不清晰
        5.2.3 景观资源未被良好利用
        5.2.4 植物配置单调
    5.3 景观保护与提升策略
        5.3.1 保护为本,改造为辅
        5.3.2 保持原真,建新如旧
        5.3.3 遵循意匠,强化特点
    5.4 景观保护与提升设计构想
        5.4.1 景观保护与修复
        5.4.2 游览空间组织设计
        5.4.3 景观资源优化与利用设计
        5.4.4 景观植物配置优化
    5.5 小结
6 结语
    6.1 主要结论
    6.2 创新点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图表
    诗文
    碑刻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主要实践情况

(2)泰山风景园林理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
        1.2.1 泰山相关研究
        1.2.2 园林设计理法相关研究
        1.2.3 风景园林相关研究
    1.3 研究的内容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5 论文框架
    1.6 凡例
2. 泰山风景园林理法研究范围
    2.1 风景园林设计理法的含义
    2.2 泰山风景园林理法研究的完整性
    2.3 泰山之大论
    2.4 历史文化视野下的“大泰山”区域
    2.5 山水名录记
        2.5.1 以山水为记的泰山风景
        2.5.2 泰山山水范围
    2.6 地图记载考
    2.7 泰山风景名胜区范围
    2.8 研究范围划定
3. 泰山概况
    3.1 泰山自然遗产
        3.1.1 泰山地质景观资源
        3.1.2 泰山水文景观资源
        3.1.3 泰山气象景观资源
        3.1.4 泰山植物景观资源
    3.2 泰山文化遗产
        3.2.1 齐鲁地区产生的远古文化
        3.2.2 泰山孕育的祭祀文化
        3.2.3 封禅礼制的成形与发展
        3.2.4 封禅终止与其他祭祀方式的延续
        3.2.5 儒释道思想与泰山
        3.2.6 小结
    3.3 泰山风景园林现状
        3.3.1 泰山景点分布现状
        3.3.2 现存宗教建筑、碑刻统计
4. 泰山山水方位考
    4.1 研究意义和区域划分
    4.2 岱顶山水方位
    4.3 岱阳山水方位
    4.4 岱阴山水方位
    4.5 大泰山周边群山
5. 泰山自然景观特征
    5.1 岱顶山水:峰拥仙境,泉水之源
        5.1.1 群峰簇拥,仙境自成
        5.1.2 高低陡峻,各有千秋
        5.1.3 奇石山洞,平添情趣
        5.1.4 泉水发源,钟灵毓秀
        5.1.5 远近四方,皆可瞻景
    5.2 岱阳山水:山水交映,人文汇聚
        5.2.1 三收三放,峰回路转
        5.2.2 风清疏朗,景色各异
        5.2.3 寻山而上,各具特色
        5.2.4 竹苞松茂,物华天宝
        5.2.5 高低缓急,山水相映
    5.3 岱阴山水:群山交错,水幽松茂
        5.3.1 群峰紧绕,犬牙交错
        5.3.2 峪水清幽,松树茂盛
        5.3.3 冰牢深深,孤山诡谲
        5.3.4 室外桃源,清静之地
    5.4 周边群山:众星拱月,佛道避喧
        5.4.1 众山皆小,泰山自大
        5.4.2 取景避喧,佛道有灵
    5.5 小结
6. 泰山人文景观历史源流
    6.1 先秦时期
        6.1.1 先秦泰山祭祀
        6.1.2 周明堂
        6.1.3 先秦泰山登山线路
        6.1.4 春秋建筑遗址
        6.1.5 小结
    6.2 秦汉时期
        6.2.1 封禅祭坛
        6.2.2 汉武帝明堂
        6.2.3 宗教景观起源
        6.2.4 小结
    6.3 魏晋南北朝至明清时期
        6.3.1 岱顶人文景观
        6.3.2 岱阳人文景观
        6.3.3 岱阴人文景观
        6.3.4 泰山周边群山人文景观
        6.3.5 小结
7. 泰山人文景观选址分析
    7.1 泰山古今游览路线的发展
    7.2 泰山主山人文景观密度
    7.3 岱顶、十八盘人文景观分布
    7.4 泰山周边群山的辅助作用
    7.5 泰山人文景观布局分析
8. 泰山典型园林和建筑
    8.1 碧霞祠
        8.1.1 碧霞元君祠现今形制
        8.1.2 碧霞祠历史沿革
        8.1.3 历代碧霞祠异同
        8.1.4 小结
    8.2 秦汉封禅台
        8.2.1 封禅祭坛绝世原因
        8.2.2 帝王登封台
        8.2.3 帝王禅地方丘
        8.2.4 小结
    8.3 蒿里山神祠
        8.3.1 蒿里山神祠方位
        8.3.2 蒿里山神祠历史沿革
        8.3.3 蒿里山神祠布局
        8.3.4 祭祀对象考
        8.3.5 小结
    8.4 斗母宫、壶天阁
        8.4.1 依山傍水——斗母宫
        8.4.2 壶天仙境——壶天阁
        8.4.3 小结
    8.5 竹林寺、三阳观、王母池
        8.5.1 竹林寺
        8.5.2 三阳观
        8.5.3 王母池
    8.6 小结
9. 讨论
    9.1 泰山山水脉络的基础作用
    9.2 快捷登山路线的合理性
    9.3 南侧中路景观线的开发
    9.4 泰山风景园林的多核发展
10. 结语
    10.1 主要研究成果
    10.2 论文主要创新点
    10.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表1: 泰山山水表
附表2: 岱顶山水景观表
附表3: 岱阳山水景观表
附表4: 岱阴山水景观表
附表5: 泰山周边群山山水景观表
附表6: 魏晋南北朝至明清时期岱顶人文景观表
附表7: 魏晋南北朝至明清时期岱阳人文景观表
附表8: 魏晋南北朝至明清时期岱阴文景观表
附表9: 魏晋南北朝至明清时期泰山周边群山人文景观表
附录1: 历代帝王泰山祭祀大事表
附录2: 泰山道教大事记
附录3: 泰山自然山水方位表
附录4: 泰山古迹位置表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攻读博士期间获得的主要成果
致谢

(3)泰山普照寺园林空间及环境特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1.1 寺庙园林的发展与保护
        1.1.2 普照寺与泰山文化联系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研究概况
        1.3.1 寺庙园林研究概况
        1.3.2 泰山古建筑群研究概况
        1.3.3 泰山普照寺研究概况
        1.3.4 研究进展评述
    1.4 研究重点、方法及框架
        1.4.1 研究重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
2 普照寺发展演变探析
    2.1 相地选址
        2.1.1 相地
        2.1.2 选址特点
        2.1.2.1 因山布寺,融于山林
        2.1.2.2 深藏不露,取其幽蔽
        2.1.2.3 香道相系,连成整体
    2.2 文化传承
        2.2.1 满空——“重开山门第一人”
        2.2.2 元玉——“居然为泰山一名刹”
        2.2.3 冯玉祥——着名爱国将领
        2.2.4 其他
    2.3 布局演变
        2.3.1 唐宋至金元时期
        2.3.2 明宣德至正德年间(1428-1521)
        2.3.3 清康熙年间(1669-1695)
        2.3.4 清乾隆至光绪年间(1778-1905)
        2.3.5 民国至今(1921-)
    2.4 本章小结
3 整体空间形态序列组织
    3.1 建筑群体布局方式
        3.1.1 平面布局
        3.1.2 空间布局
    3.2 空间组织设计手法
        3.2.1 轴线与对称
        3.2.2 对比与等级
        3.2.3 重复与再现
    3.3 空间序列意境营造
        3.3.1 园林化寺院建筑空间
        3.3.2 完整性空间序列组织
        3.3.3 建筑空间模数与视线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普照寺院落空间分析
    4.1 院落围合方式
    4.2 院落组成要素
        4.2.1 宗教活动空间
        4.2.2 生活供应空间
        4.2.3 园林游览空间
        4.2.4 寺外园林空间
    4.3 院落构景要素
        4.3.1 建筑分析——空间“中心”
        4.3.2 独立要素——空间的“点”
        4.3.3 边界要素——空间的“面”
    4.4 本章小结
5 普照寺的保护与利用
    5.1 面临问题
        5.1.1 历史人文资源保护薄弱,缺乏相应保护意识
        5.1.2 个别院落空间利用率低,缺少禅意景观节点
        5.1.3 外部空间景观元素单一,植物配置较为单调
    5.2 提升策略
        5.2.1 整体保护有机更新,人文景观保持原真
        5.2.2 综合利用寺内空间,营造多样禅意节点
        5.2.3 丰富外部景观环境,遵循生态设计原则
    5.3 设计构想
        5.3.1 整体空间组织设计
        5.3.1.1 功能分区
        5.3.1.2 景观轴线分析
        5.3.1.3 道路分析
        5.3.2 寺内禅意节点设计
        5.3.3 外部空间景观营造
        5.3.4 其他景观元素改造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
    6.1 主要结论
    6.2 创新点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奖及主要实践情况

(4)五台山风景名胜区风景特征及寺庙园林理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佛道名山的保护
        1.1.2. 五台山风景名胜区发展中的问题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对象
        1.3.1. 山岳格局与风景特征
        1.3.2. 寺庙园林
    1.4. 研究现状
        1.4.1. 概念解析
        1.4.2. 山岳型风景名胜区相关研究
        1.4.3. 寺庙园林相关研究
        1.4.4. 五台山历史文献材料和相关研究
    1.5. 研究方法
        1.5.1. 调查法
        1.5.2. 文献研究法
        1.5.3. 跨学科研究法
        1.5.4. 个案研究及总结法
    1.6. 研究框架和论文结构
2. 五台山佛教发展及寺院空间分布格局变迁
    2.1. 以良好的自然环境为佛教发展的基础
        2.1.1. 地质
        2.1.2. 地形地貌
        2.1.3. 气候
        2.1.4. 水环境
        2.1.5. 土壤及植被特征
    2.2. 以人文因素的介入为发展的驱动力
        2.2.1. 经典论证
        2.2.2. 皇家扶持
    2.3. 五台山历代佛教发展及寺院建设
        2.3.1. 前期:初传与鼎盛(东汉——唐)
        2.3.2. 中期:重创后复苏(五代——金)
        2.3.3. 后期:发展与复兴(元、明、清)
        2.3.4. 近期:衰落与开发(民国至今)
    2.4. 五台山佛教特征
        2.4.1. 文殊菩萨信仰
        2.4.2. 汉藏佛教并存
        2.4.3. 大乘八宗并行
        2.4.4. 十方子孙并重
    2.5. 小结
3. 国土尺度下五台山的空间定位
    3.1. 中国传统大地理观的产生与表现
        3.1.1. 古代空间测绘实践
        3.1.2. 中国传统的宇宙观
        3.1.3. 佛教世界的宇宙结构
        3.1.4. “大地理观”空间意识与空间表现
    3.2. 五台山空间定位中的大地理观
        3.2.1. 五台山与各朝都城的空间轴线关系
        3.2.2. 四大佛教名山的空间轴线关系
        3.2.3. 五台山与“四埵”的五方定位关系
    3.3. 国土范围内的五台山朝圣行为
        3.3.1. 五台山朝圣行为的双重意义
        3.3.2. 国土范围内五台山朝圣旅程
        3.3.3. 五台山周边的入山路线
        3.3.4. 朝圣行为衍生的空间标识
    3.4. 小结
4. 五台山境域山岳格局与朝山路线
    4.1. 五台山山岳格局中的传统理想景观模式
        4.1.1. 五台山仙山模式
        4.1.2. 五台山五方布局模式
        4.1.3. 五台山台怀地区的山水佳穴模式
        4.1.4. 五台龙脉
    4.2. 山岳格局影响下的朝山路线
        4.2.1. 历史上的朝山路线
        4.2.2. 朝山路线分类
    4.3. 基于朝台、朝寺路线的景观视觉敏感度分析
        4.3.1. 景观视觉敏感度评价因子选择
        4.3.2. 景观视觉敏感度各因子评价结果分析
        4.3.3. 综合景观视觉敏感度
    4.4. 小结
5. 五台山风景名胜区村寺共生聚落系统
    5.1. 寺院选址特点
        5.1.1. 寺院选址的地形特征
        5.1.2. 寺院选址与竖向相关性
        5.1.3. 寺院选址与水体相关性
    5.2. 村落分布特点
        5.2.1. 依谷而建
        5.2.2. 村寺相依
    5.3. 村寺共生聚落系统构成
        5.3.1. 小型村寺共生聚落组团
        5.3.2. 村寺共生聚落系统形态特征
    5.4. 村寺共生聚落系统的共生特征
        5.4.1. 历史上的社会经济联系
        5.4.2. 近现代的旅游服务联系
        5.4.3. 未来村寺共生聚落面临的危机与挑战
    5.5. 小结
6. 五台山寺庙园林理法
    6.1. 寺院空间布局
        6.1.1. 古代五台山寺院的空间布局
        6.1.2. 当代五台山寺院的空间布局
        6.1.3. 寺院布局中的建筑元素
        6.1.4. 寺院布局中的园林特征
    6.2. 寺院引导空间序列组织
        6.2.1. 引导空间类型
        6.2.2. 引导空间构成元素
    6.3. 寺院群体布局及游线组织
        6.3.1. 向心式布局——灵鹫峰寺院群
        6.3.2. 念珠式布局——黛螺顶寺院群
        6.3.3. 聚集式布局——南山寺寺院群
    6.4. 结论
7. 五台山风景文化意趣
    7.1. 自然之境——自然景观中的文化意趣
        7.1.1. 地貌地质的文化意趣
        7.1.2. 草木植物的文化意趣
        7.1.3. 天时天象的文化意趣
    7.2. 人文之境——寺庙园林中的文化意趣
        7.2.1. 建筑艺术中的景象营造
        7.2.2. 文学艺术中的景意营造
    7.3. 五台山风景文化意趣的传播及转译
        7.3.1. 文学
        7.3.2. 寺院造景及山岳名胜
        7.3.3. 清代皇家园林
    7.4. 五台山风景文化意趣的产生机制
    7.5. 小结
8. 结论与讨论
    8.1. 结论
        8.1.1. 五台山风景名胜区的风景特征
        8.1.2. 五台山寺庙园林理法
    8.2. 讨论
        8.2.1. 创新点
        8.2.2. 局限性
        8.2.3. 余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5)青城山前山景观序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相关研究综述
        1.3.1 道观园林
        1.3.2 青城山道教及宫观环境
        1.3.3 景观序列
    1.4 研究内容界定
        1.4.1 研究对象
        1.4.2 概念界定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综合法
        1.5.2 实地调研法
        1.5.3 分析总结法
    1.6 研究内容与框架
2 青城山前山发展演变探究
    2.1 历史文化背景
        2.1.1 历史演变过程
        2.1.2 文化支撑
    2.2 青城前山自然地理环境
        2.2.1 周边山水环境的特点——“山水环绕”
        2.2.2 内部自然环境特点——“青城天下幽”
    2.3 现状景观特征
        2.3.1 园林选址
        2.3.2 园林布局
        2.3.3 建筑规模
        2.3.4 植物种植
3 景观序列相关研究及概念解析
    3.1 来源与涵义
        3.1.1 景观序列的来源
        3.1.2 景观序列的涵义
    3.2 结构与类型
        3.2.1 景观序列的结构
        3.2.2 景观序列的类型
    3.3 景观序列组织形式与方法
        3.3.1 景观序列组织形式
        3.3.2 景观序列组织方法
4 青城山前山景观序列分析
    4.1 青城前山总体景观序列特征分析
        4.1.1 轴线
        4.1.2 层次——功能层次、地形层次、植物层次
        4.1.3 等级——三大片区、七大节点
        4.1.4 韵律——自由、幽静
    4.2 青城前山景观序列组织分析
        4.2.1 意境追求——由凡入仙
        4.2.2 空间序列分析
        4.2.3 视线分析
        4.2.4 游览路径分析
5 结论与研究不足
    5.1 结论
    5.2 研究不足之处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的目录

(6)泰山历史文化轴线山地段人文景观及空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进展
        1.2.1 泰山景观的研究
        1.2.2 山地景观及景观空间的研究
        1.2.3 国外研究
    1.3 存在的问题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2 研究区域和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域概况
    2.2 资料搜集
    2.3 实地调研法
    2.4 数据分析
    2.5 技术路线
3 泰山历史文化轴线的历史演变及结构特点
    3.1 泰山历史文化轴线的山地自然地理环境
    3.2 泰山历史文化轴线的空间结构及历史变迁
    3.3 泰山历史文化轴线结构特点
        3.3.1 “居中为尊”与“向明而治”
        3.3.2 祭祀、儒、释、道文化共存
4 泰山历史文化轴线山地自然景观
    4.1 泰山历史文化轴线山地段自然景观类型及构成
        4.1.1 山地地形及奇石景观
        4.1.2 溪泉水体景观
        4.1.3 植物景观
        4.1.4 天象及气象景观景观
    4.2 泰山历史文化轴线山地段自然景观构成特点
        4.2.1 构成要素的自然性
        4.2.2 景观分布的随机性
        4.2.3 历史的积累与维护
5 泰山历史文化轴线山地段人文景观
    5.1 石刻
        5.1.1 泰山石刻的历史沿革
        5.1.2 泰山中路石刻的历史文化价值
        5.1.3 泰山中路石刻的书法艺术价值
        5.1.4 泰山中路石刻题材类型
    5.2 建筑及建筑群
        5.2.1 关帝庙
        5.2.2 红门宫
        5.2.3 斗母宫
        5.2.4 南天门
        5.2.5 青帝宫
        5.2.6 玉皇庙
        5.2.7 碧霞元君祠
        5.2.8 万仙楼
        5.2.9 天街
    5.3 牌坊
        5.3.1 泰山中路牌坊景观
        5.3.2 牌坊对于泰山中路景观的时空界定
    5.4 泰山历史文化轴线山地景观的构建特点
        5.4.1 “向明而治”衍生的宏观礼制空间格局
        5.4.2 随势生机
        5.4.3 文景相依
6 泰山历史文化轴线山地景观空间分析
    6.1 空间类型与空间尺度
        6.1.1 整体空间形态与特征
        6.1.2 段落空间
        6.1.3 点状空间
    6.2 空间的相互作用
        6.2.1 线性约束
        6.2.2 意境扩散
    6.3 空间节奏
        6.3.1 地形地势造就的节奏感
        6.3.2 人文景观分布密度的节奏感
        6.3.3 景观序列节奏
        6.3.4 景观空间的融糅
7 讨论与结论
    7.1 讨论
        7.1.1 建筑空间及营造
        7.1.2 园林景观空间及营造
        7.1.3 山地景观空间的营造
    7.2 结论一——泰山历史文化轴线山地景观类型及形式
        7.2.1 泰山历史文化轴线山地自然景观
        7.2.2 泰山历史文化轴线山地人文景观
        7.2.3 泰山历史文化轴线山地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关系
    7.3 结论二——泰山历史文化轴线山地景观的构建特点
        7.3.1 “向明而治”衍生的宏观礼制空间格局
        7.3.2 随势生机
        7.3.3 文境、画境与意境
        7.3.4 多重空间
    7.4 主要创新点
    7.5 研究展望
        7.5.1 景观及空间的研究
        7.5.2 风景园林与山地植物环境
        7.5.3 景观保护机制与景观科学、有序建设之间的关系研究
        7.5.4 泰山景观的研究手段
        7.5.5 基于当前旅游形势,对于泰山中路景观研究的思考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7)成都代表性道教宫观环境研究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丰富传统园林艺术理论和创作手法
        1.2.2 探索地域景观与地域文化的多元共生
        1.2.3 加强灾后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1.2.4 促进成都旅游事业的发展
    1.3 以往研究成果概述
        1.3.1 道教和道教文化
        1.3.2 道教宫观文化及建筑研究探索
        1.3.3 道教宫观园林环境研究
        1.3.4 成都道教宫观园林研究
    1.4 研究对象
        1.4.1 地域范围
        1.4.2 研究客体
    1.5 相关概念概述
        1.5.1 道教宫观
        1.5.2 环境
        1.5.3 园林环境
    1.6 论文研究方法的创新
        1.6.1 针对代表性实例的文献综合法
        1.6.2 遗址与现存实例实地调研法
        1.6.3 归纳总结法
    1.7 研究内容及框架
        1.7.1 研究内容的界定
        1.7.2 研究内容及框架
2. 道教及道教宫观概述
    2.1 道教概述
        2.1.1 道教产生的思想渊源
        2.1.2 道教的发展简史
        2.1.3 道教的主要教派
    2.2 道教宫观概述
        2.2.1 道教宫观的产生和发展
        2.2.2 道教宫观的种类和特点
        2.2.3 道教宫观的功能
        2.2.4 道教宫观文化
    2.3 道教的现实意义
        2.3.1 道教的理想世界
        2.3.2 道教与风水
        2.3.3 道教与园林艺术
        2.3.4 道教与生态
    2.4 小结
3. 道教与成都
    3.1 道教在成都的传播
        3.1.1 东汉时期道教在成都的传播
        3.1.2 魏、晋、南北朝时期道教在成都的传播
        3.1.3 隋、唐、宋时期道教在成都的传播
        3.1.4 元、明、清、民国时期道教在成都的传播
        3.1.5 成都道教的发展及其特点
        3.1.6 道教对成都的影响
    3.2 成都道教宫观的空间分布及特征
        3.2.1 成都道教宫观的空间分布
        3.2.2 成都道教宫观的空间分布特征
    3.3 成都现存道教宫观概述
        3.3.1 青羊宫
        3.3.2 二仙庵
        3.3.3 大邑鹤鸣山道观
        3.3.4 大邑川王宫
        3.3.5 二王庙
        3.3.6 都江堰伏龙观
        3.3.7 新津老君山老子庙
        3.3.8 彭州阳平观
        3.3.9 青城山道观建筑群
        3.3.10 青城山建福宫
        3.3.11 青城山天师洞
        3.3.12 青城山圆明宫
        3.3.13 青城山朝阳洞
        3.3.14 青城山祖师殿
        3.3.15 青城山上清宫
    3.4 小结
4. 成都道教宫观择址
    4.1 选址与环境
    4.2 成都道教宫观择址的总体特征
        4.2.1 隐逸于市井街巷,求一方清修之所
        4.2.2 傍山林幽静之处,寻洞天福地之址
    4.3 小结
5. 成都道教宫观空间布局
    5.1 成都道教宫观空间布局的类型
        5.1.1 道教的场所与场域
        5.1.2 郊野山林型道教宫观
        5.1.3 平原地区的城镇型道教宫观布局
    5.2 成都道教宫观空间序列组织
        5.2.1 郊野山林型道教宫观实例
        5.2.2 平原城镇型道教宫观实例
    5.3 成都道教宫观空间布局的特点
        5.3.1 结合地形构筑灵活多变的空间
        5.3.2 建筑内部空间采用穿通式手法
        5.3.3 局部轴线对称与部分不对称式
        5.3.4 注重入口空间的引导作用
        5.3.5 突显佛、道混合趋向
    5.4 小结
6. 成都道教宫观建筑
    6.1 单体建筑类型
    6.2 主体建筑类型
        6.2.1 青羊宫主体建筑
        6.2.2 二王庙主体建筑
    6.3 成都道教宫观建筑艺术特征
        6.3.1 围绕中心展开的功能分区
        6.3.2 突出鲜明的地域特性
        6.3.3 建筑群体空间布局灵活自由
        6.3.4 体现“天宫琼宇”宗教艺术
        6.3.5 建筑屋顶轻巧灵动
        6.3.6 建筑装饰精巧细腻
    6.4 小结
7. 成都道教宫观园林
    7.1 成都道教宫观园林种类及形式
    7.2 成都道教宫观园林构成及特点
    7.3 成都道教宫观园林植物配置
        7.3.1 成都道教宫观园林植物种类的选择
        7.3.2 成都道教宫观园林植物配置方式
        7.3.3 古树名木的保护
    7.4 成都道教宫观道路广场
    7.5 成都道教宫观道教特色园林小品
        7.5.1 牌楼
        7.5.2 影壁
        7.5.3 亭、桥
        7.5.4 石兽
        7.5.5 碑碣
        7.5.6 掇山置石
        7.5.7 香炉、铜龟、铜鹤、铜羊
    7.6 成都道教宫观园林艺术手法
        7.6.1 借景—因借自然,臆绝灵奇
        7.6.2 对景—凌空对峙,景以境出
        7.6.3 框景—浓缩天地,景以境成
    7.7 小结
8. 成都道教宫观的保护与利用
    8.1 成都道教宫观文化遗产价值
        8.1.1 成都道教宫观具有珍贵的历史文化价值
        8.1.2 成都道教宫观具有极高的建筑艺术价值
        8.1.3 成都道教宫观具有珍贵的人文社会价值
    8.2 成都道教宫观保护和利用的现实意义
        8.2.1 延续成都历史文化建筑遗产
        8.2.2 丰富成都历史文化名城城市形象,加强地域性文化景观的保护
        8.2.3 优化灾后文化遗产生存环境,加强抗震减灾的对策研究
    8.3 成都道教宫观保护和利用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8.3.1 成都道教宫观保护和利用的现状概述
        8.3.2 成都道教宫观保护和利用存在的问题
    8.4 灾后背景下,成都道教宫观保护和利用
        8.4.1 汶川地震对成都道教宫观的影响
        8.4.2 灾后成都道教宫观保护和利用的依据
        8.4.3 灾后成都道教宫观的保护和利用
        8.4.4 成都道教宫观灾后保护案例—二王庙
    8.5 成都道教宫观保护和利用的建议
        8.5.1 宏观层面—完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法规
        8.5.2 微观层面—引入景观评价机制
        8.5.3 实例
    8.6 小结
9. 结语
    9.1 结论
    9.2 研究创新之处
    9.3 研究不足之处
    9.4 感悟与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8)山岳崇拜下的嵩山景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研究动态
        1.2.1 山岳崇拜文化相关的研究动态
        1.2.2 嵩山景观相关的研究动态
    1.3 研究思路
        1.3.1 研究地理范围的确定
        1.3.2 研究思路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中国山岳崇拜及其文化延展
    2.1 山岳崇拜概述
    2.2 山岳崇拜的文化延展
        2.2.1 传统宇宙观与“天地之中”观念
        2.2.2 封禅祭祀活动与五岳崇拜
        2.2.3 嵩山崇拜
        2.2.4 山岳崇拜与宗教、风水、艺术
    2.3 山岳崇拜文化的景观表现
    2.4 山岳崇拜文化的价值分析
第三章 嵩山景观概况
    3.1 嵩山的地理概貌
    3.2 嵩山景观发展历程
    3.3 嵩山景观类型
        3.3.1 嵩山的自然景观
        3.3.2 嵩山的人文景观
    3.4 嵩山景观美学特征
第四章 山岳崇拜下的嵩山景观空间研究
    4.1 嵩山景观基址选择
        4.1.1 嵩山景观基址类型
        4.1.2 嵩山景观择址影响因素
    4.2 嵩山景观构成要素
    4.3 嵩山景观空间分析
        4.3.1 外部环境的氛围渲染
        4.3.2 导引要素的空间过渡
        4.3.3 主体建筑的空间特征
        4.3.4 配景要素的适时点缀
第五章 嵩山景观的文化分析
    5.1 山岳崇拜下的嵩山景观文化特征
        5.1.1 旷奥并存的整体环境
        5.1.2 寂静谐和的宗教清境
        5.1.3 建筑文化的源远博境
        5.1.4 诗书碑刻的华篇文境
    5.2 嵩山景观内在精神
        5.2.1 天人合一的宇宙观
        5.2.2 内向性的社会心理
        5.2.3 等级分明的礼法制度
        5.2.4 追求“中和”的文化心理
    5.3 嵩山文化的影响
第六章 嵩山与泰山景观特点之比较
    6.1 泰山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6.2 嵩山与泰山的可比性分析
        6.2.1 嵩山崇拜与泰山崇拜的原因
        6.2.2 嵩山与泰山在“五岳”中的地位
        6.2.3 嵩山与泰山景观资源的相似性
    6.3 嵩山与泰山自然景观之比较
    6.4 嵩山与泰山人文景观之比较
        6.4.1 人文景观遗存类型与价值方面
        6.4.2 景观分布特征及组织方式方面
    6.5 小结
第七章 嵩山景观的保护利用与发展
    7.1 嵩山景观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7.1.1 嵩山景观保护管理现状
        7.1.2 存在的问题
    7.2 嵩山景观资源的利用与发展
        7.2.1 改善环境,规范管理,保护人类文化遗产
        7.2.2 整合嵩山文化,增强文化参与性
        7.2.3 全局规划,科学管理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9)基于自然与文化景观资源评价与保护的华山华麓景区规划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1.2.1 风景名胜区规划基本理论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2.3 国内风景名胜区研究综述
        1.2.4 华山风景名胜区研究综述
        1.2.5 华麓景区研究综述
    1.3 研究问题
    1.4 研究的目的意义
    1.5 研究的范围与内容
    1.6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框架
    1.7 研究基础
    1.8 基本概念
        1.8.1 风景名胜区
        1.8.2 风景名胜区规划
        1.8.3 景观资源
        1.8.4 自然与文化遗产
    1.9 小结
2 华麓景区景观资源评价及现状问题
    2.1 华麓景区
        2.1.1 华山风景名胜区
        2.1.2 华麓景区
    2.2 华麓景区景观资源特征
        2.2.1 华山景观资源特征
        2.2.2 华麓景区自然景观资源特征
        2.2.3 华麓景区文化景观资源特征
    2.3 华麓景区景观资源认识与评价
        2.3.1 认识与评价原则
        2.3.2 华麓景区自然景观资源价值
        2.3.3 华麓景区文化景观资源价值
        2.3.4 华麓景区对拜望华山主题景象的影响与价值
        2.3.5 华麓景区性质与定位
    2.4 华麓景区现状调研
        2.4.1 保护与开发现状
        2.4.2 基础设施现状
        2.4.3 交通现状
    2.5 现状问题
        2.5.1 景观资源保护问题
        2.5.2 已遭破坏景观资源未及时恢复
        2.5.3 开发利用不合理
        2.5.4 游线混乱交通拥堵
    2.6 小结
3 华麓景区规划研究
    3.1 论研究
        3.1.1 华麓景区可持续发展研究
        3.1.2 华麓景区系统构成研究
        3.1.3 华麓景区华山主题景象视觉廊道划分研究
    3.2 华麓景区景观资源保护研究
        3.2.1 华麓景区景观资源与环境保护
        3.2.2 华麓景区居民调控问题研究
    3.3 华麓景区景观资源恢复研究
        3.3.1 华麓景区生态环境恢复研究
        3.3.2 减弱华麓景区交通线分割影响研究
        3.3.3 华麓景区景点恢复研究
        3.3.4 华麓景区建筑与街道改造修复研究
    3.4 华麓景区开发利用研究
        3.4.1 游客中心布局原则
        3.4.2 游客中心选址研究
        3.4.3 游客中心开发定位
    3.5 华麓景区交通与游线研究
        3.5.1 华麓景区交通流线组织
        3.5.2 华麓景区道路空间规划与设计研究
    3.6 小结
4 比较研究:泰山岱麓景区
    4.1 岱麓景区
        4.1.1 泰山风景名胜区
        4.1.2 岱麓景区
    4.2 岱麓景区现状调研
        4.2.1 交通现状
        4.2.2 保护与开发现状
    4.3 岱麓景区景观资源特征及认识评价
        4.3.1 泰山景观资源特征
        4.3.2 岱麓景区自然景观资源特征
        4.3.3 岱麓景区人文景观资源特征
        4.3.4 岱麓景区景观资源认识与评价
    4.4 华麓景区与岱麓景区比较分析
        4.4.1 华麓景区与岱麓景区单项比较
        4.4.2 华麓景区与岱麓景区综合比较
        4.4.3 华麓景区应向岱麓景区借鉴之处
        4.4.4 共同存在的问题
    4.5 解决建议
    4.6 小结
5 结论
    5.1 华麓景区规划方法总结
        5.1.1 多学科认识方法
        5.1.2 华麓景区视觉廊道划分与保护方法
        5.1.3 华麓景区开发利用方法
        5.1.4 华麓景区道路空间规划设计方法
    5.2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硕士研究生阶段研究成果

(10)鲁地园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1. 为什么要研究鲁地园林
    2. 已有的研究成果及评述
    3. 研究路线与方法
    4. 论文结构与研究重点
    5. 论文研究中的思考与遗憾
第一章 鲁地的地域变迁及园林环境
    1.1 鲁地地域变迁
    1.2 鲁地文化特征
        1.2.1 鲁国文化是周礼的样板
        1.2.2 孔子创儒学于鲁
        1.2.3 鲁地历史人物
        1.2.4 圣贤之邦的民俗风情
        1.2.5 周公对鲁国文化的影响
    1.3 鲁地园林地理环境
第二章 鲁地园林历史
    2.1 先秦时期鲁国园林的兴起
    2.2 鲁地园林在秦汉时期的发展
    2.3 魏晋南北朝与隋唐时期的鲁地园林
    2.4 宋元时期的鲁地园林
    2.5 明清时期的鲁地园林
    2.6 近现代鲁地园林
第三章 鲁地园林特征
    3.1 儒家思想与鲁地园林
        3.1.1 “天人合一”思想
        3.1.2 儒家比德思想在鲁地园林的体现
        3.1.3 儒家思想在园林中其他方面的影响
    3.2 鲁地隐逸文化与鲁地园林
    3.3 泰山与封禅文化
    3.4 儒家的礼乐复合与皇家园林
        3.4.1 “礼”之于皇家园林的普遍意义
        3.4.2 “乐”之于皇家园林的普遍意义
        3.4.3 鲁地行宫园林礼乐复合及概述
    3.5 儒家教育观与书院园林
        3.5.1 我国古代书院的形成及与儒家的渊源
        3.5.2 儒家教育思想在书院园林中的体现
    3.6 鲁地园林要素特征
        3.6.1 山水石
        3.6.2 构筑物
        3.6.3 花木
        3.6.4 景观小品
第四章 鲁地园林实例解析
    4.1 园林古迹:舞雩坛及曾点气象
        4.1.1 舞雩坛
        4.1.2 “曾点之志”、“曾点气象”
        4.1.3 舞雩坛之于曾点气象的意义
    4.2 陵园:孔林及陵园规划
        4.2.1 孔林概况
        4.2.2 孔林之于陵园的借鉴意义
    4.3 古园:铁山园——天下第一家的后花园
        4.3.1 铁山园的历史变迁
        4.3.2 铁山园的景观构成
    4.4 现代书院:孔子研究院与传统文化
    4.5 现代广场:临沂人民广场与临沂文化灵魂
        4.5.1 广场概况
        4.5.2 广场的空间分布
    4.6 现代文化主题园:论语碑苑——儒家经典和江南风韵
    4.7 植物主题园:曹州牡丹园——荷泽的历史文化体现
    4.8 山岳风景区:沂蒙山系抱犊崮国家森林公园——鲁地第二名山
    4.9 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泰山——天下之尊
        4.9.1 泰山的自然景观
        4.9.2 泰山人文景观
        4.9.3 泰山与宗教
    4.10 山神庙:岱庙——五岳之神
        4.10.1 岱庙概述
        4.10.2 岱庙主要院落组合
    4.11 孔庙:孔庙——尊孔景观创作
        4.11.1 孔庙牌坊
        4.11.2 孔庙桥
        4.11.3 孔庙亭
        4.11.4 杏坛、奎文阁
        4.11.5 角楼、钟楼
        4.11.6 其它景观小品
    4.12 寺院园林:普照寺——佛国世界
    4.13 水景公园:微山湖湿地红河风景区——湿地景观
    4.14 鲁地其他园林概述
第五章 鲁地古园林资源与保护及其现代园林的发展
    5.1 鲁地古园林资源
    5.2 鲁地古园林保护之我见
        5.2.1 鲁地园林所面临的问题
        5.2.2 鲁地古园林保护方法及措施
    5.3 鲁地现代园林发展之我见
        5.3.1 注重文脉构建,提升鲁地园林文化品位
        5.3.2 把握地域特征,借鉴传统造园手法,体现鲁地园林特色
        5.3.3 把握时代特征,塑造现代鲁地园林风貌
        5.3.4 深入挖掘文化内涵,走旅游与园林营造相结合路线
鲁地园林年表
参考文献
附录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四、打开凌汉峰下文化宝库──泰山普照寺景区旅游资源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泰山三阳观“洞天福地”景观环境营造研究[D]. 李清扬. 山东农业大学, 2020(10)
  • [2]泰山风景园林理法研究[D]. 徐放.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3]泰山普照寺园林空间及环境特色研究[D]. 崔靖雯. 山东农业大学, 2019(01)
  • [4]五台山风景名胜区风景特征及寺庙园林理法研究[D]. 李凤仪. 北京林业大学, 2017(04)
  • [5]青城山前山景观序列研究[D]. 任卿. 重庆大学, 2015(06)
  • [6]泰山历史文化轴线山地段人文景观及空间研究[D]. 刘兵. 山东农业大学, 2014(11)
  • [7]成都代表性道教宫观环境研究初探[D]. 李欣韵. 北京林业大学, 2014(11)
  • [8]山岳崇拜下的嵩山景观研究[D]. 孙少梦. 南京农业大学, 2012(01)
  • [9]基于自然与文化景观资源评价与保护的华山华麓景区规划设计研究[D]. 王孟和.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9(S1)
  • [10]鲁地园林研究[D]. 刘庆慧. 天津大学, 2007(04)

标签:;  ;  ;  ;  ;  

开启灵寒峰下的文化宝库——泰山普照寺景区旅游资源初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