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学英语听说教学中的直观原则与强化训练

浅谈大学英语听说教学中的直观原则与强化训练

一、浅谈大学英语听说教学中的直观性原则和强化训练(论文文献综述)

方涵[1](2021)在《中学英语学科跨文化性及其教学实现研究》文中指出在学科教学中,学科特性是教学展开的逻辑起点,对学科特性的深入理解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基础。实践中,由于忽视对中学英语学科跨文化性的理解,长期存在“重知识、轻文化”的困境,过度重视中学英语的工具性,使得中学英语教学失去了文化涵养,遮蔽了应有的育人价值。在全球化、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发展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显得越来越重要,如何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实现跨文化性成为教学改革与发展的重要课题。本论文旨在探究“中学英语学科跨文化性应该如何在教学中得以实现”这一问题,从学科跨文化性出发,基于多元文化教育理论,通过对中学英语学科跨文化性的育人价值、内容过程以及教学实现的系统探索,以期为中学英语深度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提供借鉴。本论文通过学习借鉴文化教育学从人生命本体出发考察教育的立场,及其关于“教育—文化—人”三者关系论断,解读教育人类学关注文化的复杂性和流动性对人的影响,用关系性思维的方法思考文化与人的双向滋养关系,梳理语言—文化学中冯堡特的民族世界观、萨丕尔—沃尔夫假说、马林诺夫斯基的“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概念、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等研究成果,本研究明确了从多元文化教育视角研究中学英语教学,强调文化是人生命存在的基本方式,揭示了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工具理性对语言文化性的割裂,割裂了语言的交流功能与其文化性的基本关联,割裂了学生的生命发展与教学的基本关联。基于课例研究和访谈调查结果,本研究分析了由于中学英语常态教学的实践惯性和教师对学科特性理解不足,中学英语教学已不能满足由于时代发展引发的学生学习需要的变化,停留在知识灌输和技能训练的浅层教学无法触及本学科的跨文化逻辑,不能通过跨文化意义建构来丰富学生的生命层次。英—汉两种异质文化相遇产生的文化间距是中学英语学科跨文化性研究的逻辑起点,间距打开了跨文化反思的空间,并由此产生了跨文化性的思维方式“文化间性”。间性思维认为,正是由于文化差异的存在,异质文化之间才有了相互借鉴,互为烛照的可能。文化间性为本研究提供了开放的、动态的、关联性的思维方式,“跨”是文化动态交互的过程。跨文化性是中学英语学科所蕴含的汉英文化间距所达成的文化间性,包括汉英语言文化的差异性和共通性,是从感知英汉文化差异到达成文化共通的过程。文化差异性的根据在于使用不同语言的人实践活动的差异,人类共同的实践活动则是文化共通性的依据,“通”指成就差异以达成沟通,中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共通性可以理解为来自不同文化的人通过后天教化所形成的共同文化行动意识。中学英语学科跨文化性可以通过发展学生文化知识、行为方式、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四个维度的从差异性到共通性的动态过程来实现。跨文化性是本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特性之一,其在教学中的实现是对学科教学规律的尊重,可凸显本学科的育人价值,让中学英语从“知识育人”走向“文化育人”,从工具理性的知识表层教学走向学生健全人格发展的深度教学。在跨文化性视域下,对中学英语教学的本质、价值、知识、教学方法的认识有了新的推进,中学英语学科跨文化性的教学实现机制可以分解为发生机制、展开机制和促进机制三个部分。就跨文化性的教学发生机制而言,语言文化性的诉求是其发生的源头,中学英语教学中异质文化的相遇是其发生的前提,中学英语学科育人价值的实现是其发生的动力。在跨文化性教学实现的展开过程中,应基于整体性原则、情境性原则、对比性原则来设计教学;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可以提升教学的有效性;跨文化性下中学英语教学的过程是学生从差异到共通的认知发展阶段,是促进跨文化生成的师生交往活动,是跨文化情境下的教与学的关系;中学英语学科跨文化性实现的教学,应选择主体参与策略、合作教学策略和促进学生差异发展的教学策略。可以通过尝试设计多元的教学评价、开展跨文化的课外活动、营造丰富的教学环境来促进中学英语学科跨文化性的教学实现。在对中学英语学科跨文化性教学实现的样态探讨部分,本论文提出学生跨文化知识构建的体验--对比教学、跨文化行为养成的活动教学、跨文化思维发展的共情式教学、跨文化价值观建构的主题探究教学是中学英语学科跨文化性教学实现的可能模式。

王巧兰[2](2020)在《多模态视角下音体美专业大学英语教学策略和原则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多模态教学逐渐成为现代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特征,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而音体美专业大学英语教学有其独特性,如何将多模态教学更好地应用于音体美专业大学英语教学值得深究。文章从当前音体美专业英语教学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探索音体美专业大学英语多模态教学的应用策略和原则。教师可以采用多样化素材、多元教学互动、创新教学方法、完善评价模式等策略来促进教学的实施。同时,遵循多样性、针对性和直观性原则还可以进一步提高其教学成效。

王瑶[3](2020)在《情景教学法在初一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词汇是英语学习的重要环节。但目前,受限于传统教学方式,英语词汇教学成为师生教与学的共同难题,因此,改变词汇教学方法迫在眉睫。近年来情景教学法不断被应用于教学实践中,它是指教师在积极创设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情景下进行的教学活动。本文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克拉申的输入假说理论和认知学习理论为理论依据,试图探讨这一教学方法在在初一英语词汇教学中是否有效可行。本文在进行研究的过程中,笔者利用自己任教的两个平行班作为研究对象,一个班作为实验班,运用情景教学法,另一个班级作为对照班,运用常规词汇教学法。通过对学生前测和后测的考试成绩进行对比,来探讨运用情景教学法进行词汇教学的有效性和必要性;此外笔者还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了解初一英语词汇教学的现状、教师和学生对词汇教学的观点和态度,从而探讨运用情景教学法进行英语词汇教学的优势,以及运用情景教学法进行英语词汇教学时应注意些什么问题。结果表明,情景教学法实现了教学模式的转变,学生成为课堂活动的主体。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了学生的思维,促进了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从而学生在英语考试中的成绩获得提升。另外,情景教学法在促进学生能力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教师能力的发展,实现了教学相长。情景的创设在词汇课中起着重要作用,情景教学法在初一英语词汇课中的广泛应用,有利于学生词汇能力的不断提升。

王芬[4](2020)在《泰国初级汉语综合课《他在医院工作》教学设计 ——以那塞披塔亚珊学校为例》文中提出自2003年国家汉办与泰国教育部合作,实施汉语教师志愿者项目以来,越来越多的汉语教师投身于汉语事业的发展,汉语教学在泰国的探索也逐渐丰富并深化。但是,由于赴泰汉语教师的教学经验和教学素质参差不齐,年轻的汉语教师队伍缺乏汉语教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因此他们迫切需要可供参考的教学案例和系统的教学设计操作规范,帮助他们尽快熟悉和适应泰国的汉语教学课堂。本文依托于泰国那塞披塔亚珊学校的汉语教学实践,针对《他在医院工作》这一具体课文进行教学设计,遵循并贯彻了教学设计中的理论依据和教学原则,希望能给年轻的汉语教师提供一个教学参考,为在泰国的汉语教学研究提供一个具体的实践案例。参考汉语众多的课型,综合课一直以来都是泰国汉语教学的主干课程,因此一篇完整丰富的综合课教学设计不仅能够提供充分的教学准备,还能提升课堂教学效率。鉴于此,本文以汉语教学设计和初级汉语综合课为研究方向,以泰国那塞披塔亚珊学校的具体教学为实践基础,以初级汉语水平的中学生为教学对象,以《快乐汉语(第一册)》第十七课《他在医院工作》为例,初步探索泰国初级汉语综合课教学设计。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绪论。对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的目的与意义、教学设计研究综述与研究方法进行综述;第二章:《他在医院工作》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与教学原则。本章简要概述了此次教学设计中依托的理论基础以及应遵循的教学原则;第三章:教学设计的前期分析与准备。从分析教学环境、汉语教材、教学对象、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出发,为本教学设计研究的相关依据进行分析和总结;第四章:《他在医院工作》教学设计的主体内容。第一、二课时教学设计从语言要素入手,使学生基本了解工作相关的词汇和句型表达;第三、四课时设计课堂活动和练习帮助学生掌握单元的主题,使学生掌握询问工作和职业的常用表达;第五章:教学设计的评估与反思。根据教学评估和教学测试的结果进行反思和总结,希望能不断完善泰国的初级汉语综合课的教学设计。

欧阳丽[5](2020)在《目标导向的英语精读课堂教学设计研究 ——以S大学大一基础英语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校课堂教学目标不清晰所导致的教学效果不明显的问题已引发了教育界的诸多思考。而目标导向下的课堂教学设计已成为了当前教育界的重点研究方向。本研究主要围绕三个研究问题,目标导向教学设计下的教学目标如何表征?如何确定目标导向下的教学步骤?如何确定教学有效性的评估方式?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本研究通过内容分析法构建了基于目标导向下的课堂教学设计模型和一般流程。从理论层面解构了基础英语的能力要求、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通过德尔菲法确定了目标描述语。采用逆向教学设计和ADDIE模型设计和开发了相应的教学内容,以期对基础英语课堂带来实用的教学方案和资源。本研究主要内容分为六章,分别是绪论、理论基础、目标导向的教学设计框架的构建、基于目标导向的基础英语教学设计、目标导向的基础英语课程实施与评价、课堂实施效果与评价以及研究总结与展望。第一章绪论阐明研究背景、提出研究问题,综述国内外发展和研究现状并说明研究的主要内容、目的意义、研究计划、研究方法。第二章理论基础包括概念界定、内涵和相关的理论说明,系统地分析和解释了“目标导向”等相关的名词。第三章从本质内涵、目标导向下的教学设计步骤、目标导向的表征形式以及建立描述语四个方面搭建目标导向下的教学设计的框架。第四章遵循分析、设计、开发的步骤,借鉴加涅九大教学环节的设计思路,输出相应教学内容的教案、教育型PPT、学案三部分的教学产品。第五章遵循实施与评价的步骤,检验教学实施的效果。最后一章总结结论,反思不足,并指出后续的研究方向。研究得出,首先教学目标描述语的制定需要在核心素养的培养框架下运用四维目标进行描述,并且在目标制定的过程中需要严格考虑学习者需求。其次目标导向下的教学设计与传统的教学设计相比不同之处包括“目标先行”“教学—评估—教学”的动态生成。除此之外关于教学目标到学习目标的转译、内化和可视化的策略能与不同的教学环节和知识分类组合,从而优化教学效果。最后是教学有效性的评估,本研究发现兼具动态性和互动性的评估手段更能表现教学效果。本研究通过一学期的9个单元的精读课程的设计,包括知识、能力、文化、品格4个维度的98条目标描述语。最后实践效果较佳,学生满意度和目标达成度都有了潜移默化的显着提升。

李锡庆[6](2020)在《体育翻转课堂导案的理论分析与设计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逐渐成为现代化教育的一大类型,也成为了教学改革研究的热点,已有研究在许多学科证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学生在“知识掌握”和“能力提升”方面具有显着效果。目前,体育翻转课堂的应用研究有逐年增长的趋势,运用该教学模式,导案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因此导案的研究至关重要。但领域内专门针对体育翻转课堂导案的理论与设计研究比较少见。研究以体育翻转课堂的导案为研究对象,以体育翻转课堂导案的理论分析、制作流程、运用流程以及评价标准为主要研究内容,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首先对体育翻转课堂导案进行了理论分析,包括导案与体育翻转课堂的关系、运用导案的前提条件等;继而阐明体育翻转课堂导案设计的原则、目标、要素、形式、内容等;最后以此为基础构建出制作与运用体育翻转课堂导案的流程,以及评价导案质量的标准。论文主要研究结论包括:(1)翻转课堂是由课前、课上、课后三个阶段组成的整体,运用导案是开展体育翻转课堂的基础,导案是课上练习的引导、是课后总结的依据。要确保导案与课上、课后的连续性,避免导案成为独立的慕课,失去“导”的本意。(2)学校课程的整体规划、教师制作导案的能力、学生学习导案的能力,是课前阶段运用导案的前提条件,只有满足上述三个条件,才能保障翻转课堂在课前阶段顺利进行。(3)针对体育教学而言,不是所有的体育项目和技术动作教学都适合运用翻转课堂这一教学模式,导案内容的选择主要以建立正确清晰的技术动作表象、保证课上的练习时间与运动负荷为依据;导案内容的侧重主要依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以及学生的身心特点,调节学习环节、思考环节和拓展环节的比重。(4)构建了一套体育翻转课堂导案的制作与运用流程。导案的制作流程包括:内容的选择和侧重、原则和目标要求、构成要素和环节形式。导案的运用流程是在对导案的理论分析,结合导案的制作流程的基础上进行研究的,包含:运用导案的外部条件、制作导案的内部条件、导案的具体制作、导案在翻转课堂中的地位、导案对课上和课后的作用。(5)提出了评价体育翻转课堂导案质量的标准,包括导案的制作过程评价和导案的运用效果评价。制作过程评价主要考察导案能否严格按照流程制作;运用效果评价则分为考察导案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导案与课上练习和课后总结是否具有连续性两个方面。

韩玉蓉[7](2019)在《《发展汉语·初级口语》话题分析及教学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口语教学以教材为依据,教材质量的高低对教学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口语教材话题选择是否科学实用,将直接关系到教材质量,因此本文从话题编选方面对《发展汉语·初级口语》教材进行分析。一部教材质量高低不仅要对其进行内部分析,还要进行外部评价,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前三章本文主要分析教材。在引言中,本文主要阐述了选题缘由、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方法等;第二章本文以《国际汉语教学通用课程大纲》和《国际汉语能力标准》中对初级教材话题的选择与初级口语能力要求与教材相比对,发现教材在编写目的与原则、编写总目标等与标准/大纲相一致;第三章本文重点对教材话题内容和类型分析,考察各类话题在教材中所占比重,并对话题内容进行分析,发现教材实用性较强,但趣味性较低,在一定程度上对学习者造成了影响。后两章为对教材外部评价。在第四章中本文对苏丹喀土穆大学孔子学院的学习者进行了调查问卷并根据调查结果进行教学设计。通过调查本文发现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更加注重话题的实用性与趣味性;第五章本文针对学习者不喜欢的话题进行教学设计,使之改变学习者对话题的学习态度;在第六章,本文对教材话题编写及课堂教学提出些许建议,以期对对外汉语口语教材编写与初级口语教学有所贡献。

李星磊[8](2019)在《自我决定论视域下大学英语翻转课堂学生学习动机优化策略研究 ——以四川外国语大学为例》文中研究表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逐渐进入高校,学生的学习时间自主化,怎么促进学生达到高效地自主学习,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就凸显尤为得尤为重要了。笔者通过对非英语专业大一学生大学英语期末成绩的统计并结合自己实践的经验,发现影响学生自主学习效率的学习动机不足。根据自我决定理论,笔者对大学英语翻转课堂非英语专业大一学生在自主、自我和归属三方面的需求进行调查,以求找到影响学生学习动机的原因,进而优化学生学习动机,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笔者以四川外国语大学的师生为例,以教学基本流程为纵向维度,以学习动机理论中的自主需求、自我需求以及归属需求为横向维度,来分析影响学生学习动机的原因。首先,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大学英语翻转课堂非英语专业一年级学生分别进行前、中、后期三次学习动机现状调查,分析影响学生自主需求、自我需求和归属需求的原因,凸显翻转的典型问题;其次,基于问卷调查的结论,笔者采用访谈法对大学英语翻转课堂的师生进行深入访谈,探究影响学生学习动机的深层原因。研究表明,影响大学英语翻转课堂学生学习动机的主要因素为学生在某些课程实施流程阶段的自主需求、自我需求与归属需求未能得到满足,具体表现为课前视频制作和内容编排的方式缺乏合理性,课上知识检测、引导方式和师生互动的设计不充分,课后教师答疑、师生反馈和互动的渠道不便利三方面。针对以上影响因素,笔者提出优化大学英语翻转课堂学生学习动机的策略,以满足学生的自我需求、自主需求以及归属需求。具体的操作方法为:首先,明确视频任务与目标、优化视频的设计和推动视频线下运作,满足学生自主需求,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力;其次,编排视频的内容、精简视频的内容、优化检测的方式和加强课后的反馈,满足学生自我需求,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和胜任体验;最后,加强师生的互动和生生的互动,满足学生归属需求,激发并内化学生学习动机。由此优化大学英语翻转课堂学生学习的动机,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

马建军[9](2017)在《师范生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ACK)发展研究 ——基于微课开发案例的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继舒尔曼提出学科教学知识(PCK)之后,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ACK)逐渐成为教师知识的一个核心要素,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科学有效地促进教师TPACK的发展,逐渐成为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中的热点问题。这个问题不仅关系到教师知识体系的建构,也关系到教师的专业成长,更进一步说,甚至关系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前景和未来。本研究以微课开发项目为基础,旨在探究参与到活动中的师范生的TPACK发展。研究的主要问题是探究参与微课开发的师范生的TPACK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微课开发从哪些方面促使了这些变化的产生,影响参与者TPACK发展的因素有哪些。研究对象是研究者以招募的方式从所在师范大学里物理教育专业中产生的八名大二师范生。他们每人都经历了二轮个人访谈和四轮微课开发循环,涉及微课的设计、制作、点评、修改和提交等环节。研究者通过访谈、参与式观察、问卷调查等形式收集研究资料,利用Nvivo 11.0质性资料分析软件进行资料编码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学科知识教学的微课开发项目活动可以有效地促进师范生在课堂教学中整合技术运用的思想意识和知识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促进他们对于技术、教学法与学科内容之间密切联系的理解,从而有效地促进他们TPACK水平的发展。本研究共包括四个主要部分,包括:导论和文献综述;研究设计;研究历程和主要研究发现;研究结论和反思。首先,本研究对国内外TPACK研究、微课开发的理论和实践等资料进行收集和整理,梳理出相关研究的现状和问题,并对选题的缘由、主要研究问题和研究假设、核心概念和理论基础等进行了阐述。其次,在案例研究设计及实施策略的部分,我阐述了本研究的研究背景、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和资料收集手段,着重描述了本研究的资料收集和分析方案。研究历程和研究主要发现是本文的主体部分,详细描述了案例研究方案的整合实施过程细节,并采用TPACK框架对研究发现进行分类呈现。最后,在研究资料呈现和分析的基础上,验证了研究假设一假设四,对竞争性研究假设予以反证,从而得出本研究的四个研究结论和一个总结论,并验证了研究结论的效度和信度。同时,研究者也对整个研究活动进行对了深入的反思,提出了几点启示和建议。本研究在理论层面上,进一步验证和丰富了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ACK)的理论框架,使其具备了师范生、微课开发等这些血和肉的融入;在实践层面上,为师范生乃至在职教师的课堂技术整合的意识和能力的发展提供了一条全新的、基于微课开发的路径。

张文娟[10](2017)在《“产出导向法”应用于大学英语教学之行动研究》文中指出"产出导向法"是我国学者构建的新的外语教学理论,引起了外语学界和—线教师的广泛关注,有望解决我国大学英语"学用分离"的问题。但抽象的教学理论与实践之间还存在"鸿沟",如何实践理论?在实践过程中会遇到怎样的挑战?理论能否给大学英语教学带来积极的影响?是否需要补充和完善?这些问题都有待实践探索。为搭建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桥梁,本研究采用行动研究的方法,在真实的大学英语教学情境中分三阶段探索和优化"产出导向法"的实施途径,收集和分析质性(学生反馈、同行评价)或量化数据(语言测试、产出文本),在使理论"落地"的同时探究其教学效果,并从实践角度反观理论,对理论进行补充和丰富。本研究通过对行动过程进行梳理和总结,将行动后的全面反思升华成能指导"产出导向法"实践并与理论对话的"实践性理论",作为研究成果:首先,揭示了"产出导向法"新手教师在实施其基本教学步骤时面临的潜在挑战,并给出了相应的教学指南和对策;其次,对"产出导向法"教学流程中"驱动"、"促成"和"评价"三环节进行了新的解读,并总结出优化各环节的五个教学原则:1)针对驱动环节的"动机流"原则;2)针对促成环节的"问题-对策"原则、3)"大目标—小步走"原则、4)"学习区"原则;5)针对评价环节的"教、学、评一体"原则。再次,根据以上教学原则,重构了"产出导向法"的教学流程模型。在新教学流程模型中,驱动的"动机流"贯穿教学全过程;促成环节被分成若干子环节或子目标,环环相扣;评价环节既包括促成过程中针对各子目标的"即时评价",也包括对最后产出成果的"延时评价",既在促成前为教学导航、以评促教,也在促成后检测学习效果,以评促学。在此基础上,本研究对"产出导向法"原线形的教学流程进行了重构,建立了新的教学流程模型,使其更具有实践指导意义。最后,从学生语言产出、学习外部条件和学习者内部因素三个方面对"产出导向法"的效果进行总结,证明了其教学有效性。本研究有三点启示:第一,师生协同是"产出导向法"发挥效用的关键;第二,需要建立与"产出导向法"配套的课程体系,创设有利教学条件;第三,如果"产出"概念能进一步拓展,产出导向法的应用前景将更广阔,既适用通用英语教学,也有望成为专用英语教学的有效手段。

二、浅谈大学英语听说教学中的直观性原则和强化训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大学英语听说教学中的直观性原则和强化训练(论文提纲范文)

(1)中学英语学科跨文化性及其教学实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提出
        1.中学英语教育的理解需要更新
        2.学科的育人价值有待彰显
        3.英语课堂深度教学亟需推进
    (二)文献综述
        1.理论溯源
        2.热点分析
        3.述评小结
    (三)研究目的与意义
        1.研究目的
        2.研究意义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五)研究创新
一、核心概念的涵义
    (一)文化性
        1.文化的词源
        2.文化的界定
        3.文化性的解读
    (二)跨文化性
        1.异质文化交互的动态过程
        2.基于文化间距的反思空间
        3.从差异到共通的间性特性
    (三)中学英语学科跨文化性
        1.源自语言文化性的学科属性
        2.凸显育人价值的学段区别性
        3.完善自我认知的个体发展性
    (四)教学实现
二、中学英语学科跨文化性实现不足的现状及反思
    (一)调查:中学英语学科跨文化性教学实现的现状
        1.调查的目的与意义
        2.调查的设计
        3.调查的结果
    (二)反思:中学英语学科跨文化性教学实现困境的原因
        1.学科特性的理解不足
        2.常态教学的实践惯性
        3.学科育人价值的遮蔽
三、中学英语学科跨文化性的教学意蕴
    (一)跨文化性下中学英语教学的本质认识
        1.文化碰撞下的社会性人为存在
        2.跨文化情境中的教与学关系
        3.促进文化生成的师生交往活动
    (二)跨文化性下中学英语教学的价值追寻
        1. 传统教学理念偏差的澄清
        2. 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结合
        3. 生命发展的学科情感陶冶
    (三)跨文化性下中学英语教学的知识解析
        1. 本质:多元性情境性
        2. 分类:多类型多层次
        3. 获得:主动构建内化
    (四)跨文化性下中学英语的教学方法归纳
        1. 价值传承的文化育人法
        2. 互动感知的师生对话法
        3. 意义生成的个体驱动法
四、中学英语学科跨文化性的教学实现机制
    (一)教学实现的发生机制
        1. 源头:语言文化性的述求
        2. 前提:异质文化的相遇
        3. 动力:学科育人价值的实现
    (二)教学实现的展开机制
        1. 动态多维:旨在实现跨文化性的教学目标设计
        2. 情境对比:旨在实现跨文化性的教学原则分析
        3. 灵活多样:旨在实现跨文化性的教学组织解读
        4. 差异共通:旨在实现跨文化性的教学过程探索
        5. 对话建构:旨在实现跨文化性的教学策略选择
    (三)教学实现的促进机制
        1. 设计:多元的教学评价
        2. 开展:跨文化的课外活动
        3. 营造:丰富的教学环境
五、中学英语学科跨文化性教学实现的样态
    (一)学生跨文化知识构建的体验-对比教学
        1. 中学英语的跨文化知识
        2. 跨文化知识的感性认知:体验
        3. 跨文化知识的理性认识:对比
        4. 教学样态:跨文化知识的体验--对比式教学
    (二)学生跨文化行为养成的活动式教学
        1. 中学英语的跨文化行为
        2. 跨文化行为的前提:学习动机
        3. 跨文化行为的载体:实践活动
        4. 跨文化行为的动力:问题解决
        5. 教学样态:问题解决驱动的活动教学
    (三)学生跨文化思维发展的共情式教学
        1. 中学英语的跨文化思维
        2. 跨文化思维的基础:文化共情能力
        3. 跨文化思维的核心:批判思维能力
        4. 跨文化思维的挑战:文化身份认同
        5. 教学样态:构建批判思维的共情式教学
    (四)学生跨文化价值观建构的主题探究教学
        1. 中学英语的跨文化价值观
        2. 跨文化价值观的迷失:工具理性
        3. 跨文化价值观的取向:多元共生
        4. 跨文化价值观的抓手:主题探究
        5. 教学样态:多元共生的主题探究教学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关于中学英语学科跨文化性教学实现的现状访谈
致谢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2)多模态视角下音体美专业大学英语教学策略和原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理论基础
三多模态理论用于音体美大学英语教学的意义
四多模态教学实施策略
    (一)使用多样化素材
    (二)多元教学互动
    (三)创新教学方法
    (四)完善评价模式
五多模态教学原则
    (一)多样性原则
    (二)针对性原则
    (三)直观性原则
六结语

(3)情景教学法在初一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英语词汇教学研究
        2.1.1 英语词汇教学国外研究概况
        2.1.2 英语词汇教学国内研究概况
    2.2 情景教学法应用的研究
        2.2.1 国外对情景教学法应用的研究
        2.2.2 国内对情景教学法应用的研究
    2.3 情景教学法的主要情景类型
        2.3.1 实物、图画、PPT等直观情景
        2.3.2 表演情景
        2.3.3 利用故事创设情景
    2.4 情景教学法的设计原则
        2.4.1 直观性原则
        2.4.2 多样性原则
        2.4.3 趣味性原则
        2.4.4 文化性原则
    2.5 初一英语词汇教学分析
        2.5.1 初级阶段词汇的特点
        2.5.2 初一学生认知特点
        2.5.3 教学主要特征
        2.5.4 存在的问题
第3章 理论基础
    3.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3.2 克拉申输入假说
    3.3 认知学习理论
第4章 研究设计
    4.1 研究问题
    4.2 研究对象
    4.3 研究方法
        4.3.1 问卷调查法
        4.3.2 访谈法
        4.3.3 词汇测试
    4.4 研究过程
    4.5 研究操作
第5章 研究结果及分析
    5.1 教学实验结果和分析
    5.2 调查问卷反馈与分析
        5.2.1 教师问卷调查结果及分析
        5.2.2 学生问卷调查结果及分析
    5.3 访谈结果与分析
        5.3.1 教师访谈结果及分析
        5.3.2 学生访谈结果及分析
第6章 结论
    6.1 主要发现
    6.2 研究启示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教师调查问卷
附录二 学生调查问卷
附录三 教师访谈
附录四 学生访谈
致谢

(4)泰国初级汉语综合课《他在医院工作》教学设计 ——以那塞披塔亚珊学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综述
        1.3.1 汉语教学设计理论研究综述
        1.3.2 汉语教学设计实践研究综述
        1.3.3 初级汉语综合课研究综述
    1.4 研究方法
        1.4.1 课堂观察法
        1.4.2 访谈法
        1.4.3 实验法
第2章 《他在医院工作》教学设计理论基础与教学原则
    2.1 《他在医院工作》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
        2.1.1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2.1.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1.3 认知学习理论
        2.1.4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2.2 《他在医院工作》教学设计的教学原则
        2.2.1 精讲多练原则
        2.2.2 直观性原则
        2.2.3 交际性原则
        2.2.4 循序渐进式重现原则
第3章 教学设计的前期分析与准备
    3.1 教学环境分析
    3.2 教学对象分析
    3.3 教材分析
    3.4 教学内容分析
    3.5 教学目标分析
第4章 《他在医院工作》具体教学设计
    4.1 第一、二课时教学设计
        4.1.1 教学目标
        4.1.2 教学内容
        4.1.3 教学重难点
        4.1.4 教具准备
        4.1.5 教学过程
    4.2 第三、四课时教学设计
        4.2.1 教学目标
        4.2.2 教学内容
        4.2.3 教学重难点
        4.2.4 教具准备
        4.2.5 教学过程
第5章 教学评估与反思
    5.1 教学评估
    5.2 教学测试
    5.3 教学反思
第6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他在医院工作》课文
    附录2 :纳塞披塔亚珊学校汉语课表
    附录3 :《他在医院工作》测验
    附录4 :《他在医院工作》教师课堂教学满意度问卷
致谢

(5)目标导向的英语精读课堂教学设计研究 ——以S大学大一基础英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一)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目标的局限性
        (二)《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的发布
    二、研究问题、目的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问题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意义
    三、研究综述
        (一)核心概念界定
        (二)国外目标导向的相关文献综述
        (三)国内目标导向相关文献综述
        (四)综述小结
    四、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二)实证研究方法
        (三)课堂观察法
        (四)行动研究法
    五、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一)研究内容
        (二)技术路线
第二章 理论基础
    一、目标导向理论
        (一)目标导向理论的核心环节
        (二)目标导向下的教学设计的特点
    二、认知发展理论
        (一)认知发展理论的基本内涵
        (二)认知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三、学习活动理论
        (一)学习活动理论的基本内涵
        (二)学习活动视域下的课堂教学设计
第三章 目标导向的教学设计框架的构建
    一、目标导向的本质内涵
        (一)目标导向的理论内涵
        (二)目标导向的实践内涵
    二、目标导向下的教学设计步骤
        (一)一般教学设计步骤
        (二)UbD逆向教设计步骤
        (三)目标导向下的教学设计模型构建
    三、目标导向的表征形式
        (一)目标导向的内部表征
        (二)目标导向的外部表征
    四、建立目标描述语
        (一)研究工具
        (二)级别编码
        (三)确定描述语语体特征
    五、目标导向教育框架总结
第四章 基于目标导向的基础英语教学设计
    一、学习者分析
        (一)学习者特征分析
        (二)学习者需求分析
        (三)学习内容分析
    二、目标导向下的基础英语精读课教学设计
        (一)确定教学目标
        (二)制定教学策略和教学活动
    三、目标导向下的基础英语精读课教学开发
        (一)基础英语课程的教案开发
        (二)教育型PPT的开发
        (三)基础英语课程的学案开发
第五章 目标导向的基础英语课程实施与评价
    一、课程的实施
        (一)课程教学的安排实施
        (二)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评估
        (三)课堂教学的具体实施过程——以13单元为例
    二、课堂实施效果评价
        (一)课堂教学评价量规
        (二)课堂观察结果分析
        (三)目标检查单达成度分析
        (四)问卷结果分析
        (五)访谈结果分析
    三、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一、研究总结
        (一)研究的整体成果
        (二)研究的创新之处
    二、研究展望
        (一)知识分类下的教学设计
        (二)评估手段的互动性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满意度问卷
    附录2:课堂观察量表
    附录3:访谈提纲

(6)体育翻转课堂导案的理论分析与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3.1 研究的理论意义
        1.3.2 研究的实践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体育翻转课堂
        2.1.2 导案
        2.1.3 微视频
    2.2 国内外研究综述
        2.2.1 翻转课堂的研究现状
        2.2.2 体育翻转课堂的研究现状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专家访谈法
        3.2.3 问卷调查法
        3.2.4 案例分析法
4 体育翻转课堂导案的理论分析
    4.1 运用导案是开展体育翻转课堂的基础
        4.1.1 导案是课上练习的引导
        4.1.2 导案是课后总结的依据
    4.2 运用导案的理论依据
        4.2.1 掌握学习理论
        4.2.2 自主学习理论
        4.2.3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4.2.4 人本主义教学理论
    4.3 运用导案的前提条件
        4.3.1 学校课程的整体规划
        4.3.2 教师要具备制作导案的能力
        4.3.3 学生要具备学习导案的能力
5 体育翻转课堂导案的设计研究
    5.1 体育翻转课堂导案设计的原则研究
        5.1.1 “直观性原则”是基础
        5.1.2 “发展性原则”是关键
        5.1.3 “生动性原则”是保证
    5.2 体育翻转课堂导案设计的目标研究
        5.2.1 体育翻转课堂导案的目标构成
        5.2.2 体育翻转课堂导案的目标制定依据
    5.3 体育翻转课堂导案设计的要素研究
        5.3.1 “教学资料要素”针对知识技能掌握
        5.3.2 “自主学习任务单要素”针对多项能力训练
        5.3.3 “拓展资料要素”针对运动兴趣培养
    5.4 体育翻转课堂导案设计的形式研究
        5.4.1 “导入式”注重引导
        5.4.2 “问题插入式”注重专注
        5.4.3 “课后思考式”注重固基
    5.5 体育翻转课堂导案设计的内容研究
        5.5.1 体育翻转课堂导案的内容选择
        5.5.2 体育翻转课堂导案的内容侧重
    5.6 体育翻转课堂导案设计的制作与运用流程研究
        5.6.1 体育翻转课堂导案的制作流程构建
        5.6.2 体育翻转课堂导案的运用流程构建
    5.7 体育翻转课堂导案设计的评价标准研究
        5.7.1 导案的制作过程评价分析
        5.7.2 导案的运用效果评价分析
        5.7.3 案例分析
6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7)《发展汉语·初级口语》话题分析及教学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缘由
    1.2 研究现状
    1.3 话题兴趣理论基础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2 教学大纲/标准与《发展汉语·初级口语》教材分析
    2.1 关于《国际汉语教学通用课程大纲》
    2.2 关于《国际汉语能力标准》
    2.3 教材分析
    2.4 教学大纲/标准与《发展汉语·初级口语》教材对照分析
3 《发展汉语·初级口语》教材话题编选分析
    3.1 《发展汉语·初级口语》话题的分类
    3.2 《发展汉语·初级口语》话题的编排特征
    3.3 《发展汉语·初级口语》课文话题编选分析
4 苏丹喀土穆大学孔子学院《发展汉语·初级口语》教材使用调查问卷分析
    4.1 调查目标
    4.2 调查对象
    4.3 调查问卷设计及发放
    4.4 调查者基本信息分析
    4.5 学习目的分析
    4.6 不同性别对话题选择分析
    4.7 不同话题兴趣选择分析
    4.8 小结
5 初级口语课堂教学设计
    5.1 教学设计思路
    5.2 具体教学设计
    5.3 教学总结
6 教材话题选编及教学建议
    6.1 教材编写方面
    6.2 课堂教学方面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汉语教学话题及内容建议表
附录2 初级口语Ⅰ话题类型分类
附录3 初级口语Ⅱ话题类型分类
附录4 调查问卷
致谢

(8)自我决定论视域下大学英语翻转课堂学生学习动机优化策略研究 ——以四川外国语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背景
        1. 学习动机对学生自主学习的促进
        2. 翻转课堂对学生学习动机的关注
        3. 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对学习动机的需求
    (二) 研究目的与意义
        1. 研究目的
        2. 研究意义
    (三) 核心概念界定
        1. 翻转课堂
        2. 学习动机
        3. 自我决定论
    (四) 翻转课堂理论基础
        1. 自主学习理论
        2. 掌握学习理论
    (五) 文献综述
        1.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国内外研究现状
        2. 翻转课堂学习动机国内外研究现状
    (六) 研究思路与方法
        1. 研究思路
        2. 研究方法
    (七) 研究重点与难点
一、自我决定论
    (一) 自我决定论的内涵
    (二) 自我决定论的维度
        1. 自主需求
        2. 自我需求
        3. 归属需要
二、大学英语翻转课堂学生学习动机的现状调查
    (一) 四川外国语大学大学英语翻转课堂实施流程
    (二) 调查设计
        1. 调查缘由
        2. 调查计划
    (三) 问卷调查
        1. 问卷调查目的
        2. 问卷的信度与效度分析
        3. 问卷调查对象
        4. 问卷调查内容
        5. 问卷调查结论
    (四) 访谈
        1. 访谈目的
        2. 访谈对象
        3. 访谈内容
        4. 访谈结论
    (五) 调查结论
三、影响大学英语翻转课堂学生学习动机的因素与原因分析
    (一) 影响大学英语翻转课堂学生学习动机的因素
        1. 学生自主需求的满足
        2. 学生自我需求的满足
        3. 学生归属需求的满足
    (二) 影响大学英语翻转课堂学生学习动机的原因分析
        1. 课前视频制作和内容编排的方式缺乏合理性
        2. 课上知识检测、引导方式和师生互动的设计不充分
        3. 课后教师答疑、师生反馈和互动的渠道不便利
四、优化大学英语翻转课堂学生学习动机的策略
    (一) 满足学生自主需求,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力
        1. 明确视频课的任务与目标
        2. 优化视频的设计
        3. 推动视频线下运作
    (二) 满足学生自我需求,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和胜任体验
        1. 编排视频的内容
        2. 精简视频的内容
        3. 优化检测的方式
        4. 加强课后的反馈
    (三) 满足学生归属需求,激发并内化学生学习动机
        1. 加强师生的互动与交流
        2. 加强生生的互动与交流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9)师范生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ACK)发展研究 ——基于微课开发案例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
        一、“电化”新技术运用于学校教学的时代要求
        二、技术、教学法、学科内容整合的国际趋势
        三、个人学术背景和职业经历形成的研究兴趣
    第二节 研究的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第三节 研究视角和理论基础
        一、研究视角
        二、理论基础
第二章 研究现状、探索空间及研究思路
    第一节 研究现状
        一、关于技术发展对学校教学变革之影响的研究(宏观层面)
        二、关于教师技术素养与学科教学有效性之关系的研究(中观层面)
        三、关于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ACK)的研究(微观层面)
    第二节 概念解读
        一、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ACK)及其各构成因子
        二、教师知识和教师专业发展
        三、微课及微课开发
    第三节 探索空间及研究思路
        一、探索空间
        二、问题聚焦、研究思路及方法
第三章 研究设计及实施方案
    第一节 研究准备
        一、基本情况
        二、研究合作者及任务分工
        三、参与者招募及分组
        四、前期研究基础
        五、活动建模
    第二节 主要研究方法与资料收集手段
        一、主要研究方法
        二、资料收集手段
    第三节 资料整理、编码与分析方案
        一、分析单位界定
        二、编码方案
        三、资料分析方案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研究历程
    第一节 活动的准备(第一阶段)
        一、拟定活动方案
        二、首次见面,商定活动方案
    第二节 活动的实施(第二阶段)
        一、第一轮个人访谈
        二、微课开发循环
        三、第二轮个人访谈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研究发现及阐释
    第一节 师范生技术整合思想意识的发展
        一、认识到在物理课堂中整合技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二、形成在课堂中主动整合技术的意识
        三、认识到微课(或技术)应用于物理教学的局限性
        四、认识影响物理课堂中技术整合的因素
    第二节 师范生技术整合知识和能力的发展
        一、能够根据教学的境脉选择和运用适当的技术工具
        二、根据教学境脉调整技术运用的方式和策略
        三、形成对课堂中技术运用效果进行评价与反思的能力
    第三节 师范生微课开发知识和技能的发展
        一、优化微课设计
        二、形成对于物理微课开发与应用的深层理解
    第四节 TPACK相关因子水平的发展
        一、学科教学法知识(PCK)
        二、技术教学法知识(TPK)
        三、技术知识(TK)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研究结论及反思
    第一节 研究结论
        一、基本结论
        二、研究的效度和信度估价
    第二节 研究反思
        一、关于研究设计
        二、对微课开发活动实施过程的反思
        三、对研究者本人研究活动的反思
    第三节 研究启示
        一、对师范生培养的启示
        二、对在职教师继续教育的启示
        三、对教育研究者的启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附录5
附录6
附录7
附录8
附录9
附录10
后记

(10)“产出导向法”应用于大学英语教学之行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致谢
第一章 前言
    1.1 大学英语教学"费时低效"问题
    1.2 关注教学理论与实践的必要性
    1.3 个人背景
    1.4 "产出导向法"及其应用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1.6 研究方法
    1.7 核心术语界定
    1.8 论文结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西方外语/二语教学方法
        2.1.1 外语/二语教学方法的发展脉络
        2.1.2 外语/二语教学方法的两次转向
        2.1.3 影响教学效果的三对核心概念
        2.1.3.1 输入与输出
        2.1.3.2 形式与意义
        2.1.3.3 师、生角色
    2.2 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方法回顾
        2.2.1 大学英语教学发展历程
        2.2.2 大学英语主流教学方法
        2.2.3 大学英语教学的问题与反思
    2.3 产出导向法
        2.3.1 "产出导向法"的理论体系
        2.3.2 "产出导向法"相对于综合型教学法的优势
        2.3.3 "产出导向法"相对于分析型教学法的优势
        2.3.4 "产出导向法"与"任务型教学法"的区别
    2.4 "产出导向法"的课堂实践
        2.4.1 课堂实践现状
        2.4.2 课堂实践的意义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1 行动研究
        3.1.1 行动研究在教育教学领域的运用
        3.1.2 行动研究与传统教育研究的区别
        3.1.3 本研究采用行动研究的理据
        3.1.4 本研究的路径:"主动型"行动研究
    3.2 行动研究的实施方案
        3.2.1 研究背景
        3.2.2 研究场所
        3.2.3 研究计划
    3.3 数据收集和分析
        3.3.1 基于课堂观摩后访谈的同行评价
        3.3.2 基于日志、问卷、访谈的学生评价
        3.3.3 基于日志的教师反思
        3.3.4 学生产品
        3.3.5 语言测试
    3.4 效度保证
第四章 行动第一阶段
    4.1 行动背景
    4.2 行动计划
        4.2.1 单元目标设定
        4.2.2 产出任务设计
        4.2.3 输入材料选取
        4.2.4 教学步骤设计
    4.3 教学行动
        4.3.1 驱动
        4.3.2 促成
        4.3.3 评价
    4.4 行动结果
        4.4.1 学生反馈
        4.4.2 同行评价
        4.4.3 教学体验
    4.5 反思与启示
        4.5.1 "产出导向法"给课堂带来的影响
        4.5.2 教学问题
        4.5.3 教学启示
第五章 行动第二阶段
    5.1 行动背景
    5.2 行动计划
        5.2.1 教学主题选取
        5.2.2 产出任务设计
        5.2.3 教学目标设订
        5.2.4 输入材料选取
        5.2.5 教学步骤设计
    5.3 教学行动
        5.3.1 驱动
        5.3.2 促成
        5.3.3 评价
    5.4 数据收集和分析
        5.4.1 学生作文
        5.4.2 语言测试
        5.4.3 基于问卷和日志的学生反馈
        5.4.4 基于访谈的同行评价
    5.5 研究结果与讨论
        5.5.1 "产出导向法"对产出中语言质量的影响
        5.5.2 "产出导向法"对语言的学习和使用效果的影响
        5.5.3 学生反馈:产出导向法vs.精读教学法
        5.5.4 同行评价:对"产出导向法"的肯定与建议
    5.6 反思与启示
        5.6.1 "产出导向法"教学效果
        5.6.2 教学问题
        5.6.3 教学启示
第六章 行动第三阶段
    6.1 行动背景和计划
        6.1.1 突破"玻璃天花板"
        6.1.2 拓展任务的设计
    6.2 教学行动
        6.2.1 针对拓展任务的驱动
        6.2.2 针对拓展任务的促成
        6.2.3 针对拓展任务的评价
    6.3 数据收集与分析
        6.3.1 学生的产出文本
        6.3.2 基于访谈、开放式问卷的学生反馈
    6.4 行动效果
        6.4.1 学生产出质量的提升
        6.4.2 学生学习自主性的提升
        6.4.3 学生自我感知的收获和问题
    6.5 反思与启示
        6.5.1 教学效果
        6.5.2 教学启示
第七章 研究发现与讨论
    7.1 "产出导向法"教学流程实施中的挑战与对策
        7.1.1 驱动环节的挑战与对策
        7.1.2 促成环节的挑战与对策
        7.1.3 评价环节的挑战与对策
    7.2 对"产出导向法"教学流程(各环节)的新解读
        7.2.1 "驱动":从教学起点的外驱力到持续的内外合力
        7.2.2 "促成":从促成产出到促成"用英语做事"的能力
        7.2.3 "评价":从对产品的评价到促进产出的评价
    7.3 优化"产出导向法"教学流程(各环节)效果的教学原则
        7.3.1 驱动环节的"动机流"原则
        7.3.2 促成环节的原则
        7.3.2.1 "问题-对策"原则
        7.3.2.2 "大目标、小步走"原则
        7.3.2.3 "学习区"原则
        7.3.3 评价环节的"教、学、评一体"原则
    7.4 建构"产出导向法"新教学流程模型
    7.5 "产出导向法"的教学效果
        7.5.1 "产出导向法"对语言产出的影响
        7.5.2 "产出导向法"对学习条件的影响
        7.5.3 "产出导向法"对学习者内在因素的影响
第八章 结论与启示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启示
        8.2.1 师生协同是"产出导向法"发挥效用的重要保障
        8.2.2 充分发挥"产出导向法"的教学效果需建立配套的课程体系
        8.2.3 "产出导向法"在大学英语中的应用前景广阔
    8.3 研究贡献、局限与展望
        8.3.1 研究贡献
        8.3.2 研究局限
        8.3.3 未来研究展望
第九章 研究者反思
    9.1 我研究历程中的挑战
        9.1.1 艰难踏出"舒适区"
        9.1.2 与理论的艰难磨合
        9.1.3 克服"粉丝"心态
        9.1.4 消除双重身份的尴尬
    9.2 我的收获和成长
        9.2.1 建立"双引导"的师生关系
        9.2.2 与同行构建学习共同体
        9.2.3 与"产出导向法"一起成长
参引文献
附录

四、浅谈大学英语听说教学中的直观性原则和强化训练(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学英语学科跨文化性及其教学实现研究[D]. 方涵. 四川师范大学, 2021
  • [2]多模态视角下音体美专业大学英语教学策略和原则研究[J]. 王巧兰.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20(33)
  • [3]情景教学法在初一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王瑶. 西南大学, 2020(05)
  • [4]泰国初级汉语综合课《他在医院工作》教学设计 ——以那塞披塔亚珊学校为例[D]. 王芬. 安阳师范学院, 2020(08)
  • [5]目标导向的英语精读课堂教学设计研究 ——以S大学大一基础英语为例[D]. 欧阳丽.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0(01)
  • [6]体育翻转课堂导案的理论分析与设计研究[D]. 李锡庆. 山西大学, 2020(01)
  • [7]《发展汉语·初级口语》话题分析及教学设计[D]. 韩玉蓉. 西北师范大学, 2019(06)
  • [8]自我决定论视域下大学英语翻转课堂学生学习动机优化策略研究 ——以四川外国语大学为例[D]. 李星磊. 四川外国语大学, 2019(02)
  • [9]师范生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ACK)发展研究 ——基于微课开发案例的分析[D]. 马建军. 湖南师范大学, 2017(01)
  • [10]“产出导向法”应用于大学英语教学之行动研究[D]. 张文娟.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7(07)

标签:;  ;  ;  ;  ;  

浅谈大学英语听说教学中的直观原则与强化训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