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表面活性剂复合体系在提高采收率中的应用

生物表面活性剂复合体系在提高采收率中的应用

一、生物表面活性剂复合体系在强化采油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赵文辉[1](2021)在《氨基酸型驱油用表面活性剂的设计合成与基础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现代工业化进程中,石油作为当今国家经济发展的压舱石,起到了强有力的支撑作用。“多煤、少油、贫气”的能源结构是我国依赖石油进口的客观事实,同时面对高温高盐、低渗透、高黏度油藏环境以及三次采油造成的环境污染等问题也给石油开采增添挑战。因此对于三次采油用表面活性剂的性能要求逐步提升,需综合考虑抗菌、易降解、高表面活性等方面性能。本课题以氨基酸表面活性剂的优异性能为依据,设计合成了系列氨基酸表面活性剂,并探讨了其在石油开采方面的应用价值。首先以长链脂肪醇为原料,通过柯林斯试剂氧化制备长链脂肪醛。然后由亚磷酸三乙酯和氯乙酸乙酯制备的磷叶立德中间体与长链脂肪醛经过维蒂希-霍纳尔反应制备α,β-不饱和羰基化合物。以七种氨基酸为原料经过氮杂-迈克尔加成反应得到以C-N键连接的一系列N-烷基氨基酸表面活性剂。最后以1,4-二溴丁烷、戊二醛桥联基团通过双分子亲核取代、Kabachnik-Fields反应制备了两种Gemini氨基酸表面活性剂。通过对系列氨基酸表面活性剂的性能研究表明:基于不同氨基酸残基的驱油剂表现出不同的性能,其中,组氨酸基表面活性剂的性能表现最佳,具有最低表面张力和临界胶束浓度,达到接触角平衡的时间最短,接触角最小。50000 ppm的Na Cl与单链型氨基酸表面活性剂水溶液使胜利原油达到超低界面张力(10-3m N/m)。Gemini氨基酸表面活性剂的性能明显优于单链型氨基酸表面活性剂,具有较低的表面张力、临界胶束浓度,良好的耐温性、抗盐性(非Ca2+、Mg2+)和普适性。

汤昌盛,王文珍,吴亚[2](2020)在《强化采油用耐温抗盐驱油剂的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化学驱是强化采油的重要手段,随着高温高盐油藏的逐步开发,耐温抗盐驱油剂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通过文献调研,综述了阴-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甜菜碱型表面活性剂、双子型表面活性剂、氟碳型表面活性剂、高分子表面活性剂以及最新研究热点纳米流体驱油剂,并说明了这6种驱油剂的结构和性能。

王增资[3](2020)在《基于聚醚胺—脂肪酸离子对构筑的响应体系及其应用性能》文中指出张希院士提出的具有两亲性的超分子(又称超两亲分子),因其易于制备、自组装行为丰富且易于解离的优点在近年来备受关注。其中基于静电相互作用结合形成的超分子,一般又称之为离子对,可以通过将阴阳离子直接混合后制成,相比其他超分子制备方法更为简单。聚醚胺是主链上引入乙氧基或丙氧基的伯胺,具有较低的生物毒性且己被广泛应用于商业化生产。将其与各种类型的脂肪酸结合形成离子对,预期其作为表面活性剂的性能会相当优秀。另外,基于静电相互作用的结合方式和聚醚胺分子中的烷氧基结构等性质赋予了这些离子对丰富的刺激响应性能。因此研究此类离子对,对于响应型体系的构筑及其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如原油开采等)具有深刻意义。基于对聚醚胺与脂肪酸通过静电相互作用形成离子对的认识,本文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的研究。(1)是使用这种离子对作为表面活性剂,利用其易解离的特性制备响应型泡沫体系;(2)是利用聚醚胺能与原油中脂肪酸原位形成的活性物质的特性,构建具有环境友好特性的碱/表面活性剂/聚合物三元复合驱体系;(3)是利用聚醚胺与脂肪酸形成的具有良好流动性与导电性的表面活性剂,将其转而作为离子液使用,并探究该类离子液独特的温度响应相迁移能力。本论文的结构安排与研究内容如下。第一部分,绪论。该部分介绍了胶体化学表面活性剂化学的基本概念;双子型表面活性剂的制备方法及优缺点;超分子型表面活性剂的由来及应用;脂肪酸与反离子结合后的物化性质,以及构筑得到的复杂聚集体;已有报道的响应型泡沫的主要类型及响应机理;ASP三元复合驱的基本概念,以及目前面临的问题;质子型离子液的基本知识,以及阴阳离子的选用对其性能的影响。最后引出本文的选题依据,内容及研究意义。第二部分,聚醚胺-脂肪酸型“拟双子”表面活性剂稳定的CO2响应型水基泡沫。该部分通过简单混合长链脂肪酸(LCFA)和聚醚胺D 230的方式制备了具有高表面活性的“拟双子”表面活性剂,简称为D-LCFA。D-LCFA构筑基元间的静电相互作用表明,这种离子对型的表面活性剂可用于制备CO2响应型水基泡沫。1HNMR和FT-IR的表征证明了 D-LCFA的构筑基元间的静电相互作用,其通过无溶剂直接混合(Bronsted酸碱结合)的制备方式是简单且环境友好的。“拟双子”结构使得D-LCFA具有较好的降低表面张力的能力且有利于泡沫的生成。偏光片观察、流变学测试、FF-TEM和Cryo-TEM观察等结果表明D-LCFA水溶液中不同的聚集体会导致不同的泡沫性质。向由D-LCFA稳定的水基泡沫中通入CO2约30秒即可使水基泡沫失稳,而加热并通入N2约10分钟除去CO2又可以重新生成稳定泡沫。其CO2响应性质可以归因为脂肪酸与聚醚胺形成的离子对会随着CO2的通入和排出发生可逆的解离和再结合。预期此CO2响应型泡沫可应用于诸如泡沫压裂、泡沫强化采油或回收含辐射材料等实际生产中。第三部分,聚醚胺作为三元复合驱中的替代用碱。该部分针对传统碱在驱油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了使用聚醚胺D230替代传统用碱的方案。使用诸如NaOH或Na2CO3等传统碱作为碱-表面活性剂-聚合物(ASP)三元复合驱用碱,会因其固有缺点而备受限制。例如传统碱会导致驱替液注入含高浓度二价离子地层水后出现结垢现象,还会强化蒙脱土或高岭土等粘土在水中的分散。这些都会对地层造成破坏,并为采出液后处理带来困难。而聚醚胺D230可作为替代用碱来回避上述问题。D230可以中和原油中的酸性组分(主要是脂肪酸)以生成具有界面活性的皂,有助于原油在水中的乳化。接触角测试表明使用D230水溶液清洗被原油污染的石英片,可有效将石英片从油润湿转变为水润湿。填砂管模拟驱油实验表明注入D 230/S/P驱替液可以将约19.23%OOIP的残油从地层中采出。碱/聚合物溶液的流变测试证明D 230对于聚合物水溶液的粘度影响较小。稳态沉淀测试发现将D230注入含有较高Ca2+浓度的地层水后没有沉淀生成,预计D 230不会在地层中产生结垢现象。粘土分散液的胶体稳定性测试表明D230可以抑制粘土的分散性。作为三元复合驱传统碱的替代物,D230不仅提升了强化采油的效率,也解决了传统碱带来的诸如二价离子沉淀、生物毒性高、流体粘度低以及粘土分散性强等问题。第四部分,聚醚胺-脂肪酸离子对作为离子液的独特性能。该部分探究了聚醚胺-脂肪酸离子对作为离子液使用的可能性。离子液可作为催化剂的携带剂或活化剂,然而其在反应之后的分离再回用比较困难,因此使用具有可逆相迁移性质的离子液是更好的选择。本文中一系列简称为PEA-FA的室温质子型离子液,是通过简单混合聚醚胺(PEA)和脂肪酸(FA)制得的。1H NMR和FT-IR测试证明了聚醚胺和脂肪酸之间的静电相互作用,PEA-FA可以被认为是质子型离子液。密度和流变学测试结果进一步证明了其符合离子液的一般规律,并且其粘度相对较低。TGA和DSC结果表明PEA-FA的熔点低于室温,并且其热稳定性较弱。分配系数测试表明PEA-FA可以在乙酸乙酯相与水相之间自由迁移。作为一种典型的质子型离子液,PEA-FA可以用作有机反应的携带剂或者活化剂,其温度响应性能使其可以在反应后重新回用。

王思妮[4](2020)在《电场作用下P20超分子表面活性剂驱油效果评价》文中指出目前世界大部分油田正处在含水率高、国际油价不稳定的大环境下,低渗透油田逐渐成为了开采主体。在油田开采过程中,利用电场对油层的电化学、电渗透和电加热效应,从而提高油层的渗流能力和流体的流动性能。本文主要针对低渗透油田开展室内物理模拟实验,通过直流电场与P20超分子表面活性剂共同作用的手段来提高原油采收率。在外加电场作用下,通过进行矿物颗粒大小变化以及对岩石润湿性的影响实验,得出黏土矿物和细组分在电场作用下出现了电聚结现象,使得孔喉空间变得更加通畅,从而让储层的渗透率提高。粘土矿物颗粒在电场作用下明显聚结变粗,且与电场作用时间和电流大小有关,小电流时,加电4小时粒径中值达到峰值,大电流时,加电16h中值粒度达到峰值。由于外加电场的作用,储层岩石的润湿性向亲水方向转化。本文采用的表面活性剂是一种由聚电解质-表面活性剂体系两者复配形成的新型P20超分子表面活性剂,此种表面活性剂抗吸附能力强,既可以降低表面活性剂的损耗量,又能提高表面活性剂的利用率,提高驱油剂的效果。在电场的作用下,能够使P20超分子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CMC)明显减小,在表面活性剂溶液浓度为0.15%左右时,达到P20超分子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界面张力降低一个数量级,油水界面张力可以达到9.8×10-4m N·m-1;静置170h,乳状液析出水量达到98%以上,乳化稳定性更好。通过实验可知,加电后水驱最终采收率提高了3.28%;电场作用下,P20超分子表面活性剂驱油的累积采收率提高了5.27%;电场驱油中,施加的最佳电位梯度为5V/cm;P20超分子的注入浓度为0.15%、注入量为0.3PV。外加电场和P20超分子表面活性剂共同作用,能够显着提高采收率。

刘巧娜[5](2020)在《粘弹性小分子凝胶的研制与应用基础研究》文中指出粘弹性表面活性剂又称“清洁压裂液”。针对清洁压裂液具备流变性能好、破胶很彻底、能提高压裂规模的优点,本文确定了压裂液体系EOS组成的配方,同时考察了其理化性能(粘弹性、耐温性、抗盐性、稳定性、悬砂性及破胶性能等)。并针对压裂液返排液处理问题,在考察压裂液体系EOS破胶液的基础上,通过降低界面张力的方法来筛选助表面活性剂,构建一种基于压裂液EOS破胶液用做驱油剂的驱油体系,同时通过降低油水表界面张力、乳化性能实验和接触角实验等来评价驱油性能。另外,本文还考察了压裂液体系EOO组成的配方,配制并简单地评价了其压裂理化性能及破胶以后其驱油性能。室内研制压裂液体系EOS组成优化结果为:2%EAPB+0.1%NaSal+0.7%OAPB,表观粘度随时间变化表现不明显,稳定性能好,且该体系中网状结构的形成和破坏也具有可逆性;耐温耐盐耐剪切性能良好,在温度为80℃时粘度高于30 mPa·s,随无机盐含量的增加,表观粘度也在相应地增大,适合于高矿化度较高的油层,在80℃、剪切1 h以后,粘度评价标准仍然高于25 mPa·s;体系在砂比为30%时,表现出较强的静态携砂能力。并构建了基于体系EOS破胶液的驱油体系,体系优化结果为:0.10.2%破胶液+0.04%LAP-9,该体系降低表面张力至27.92mN/m;降低界面张力可达到0.006mN/m,体系可以使亲油性石英片表面发生润湿性反转,将接触角降至49.5°,静态驱油效果较好,60℃条件下驱油率可达17.5%。室内研制压裂液体系EOO组成的配方比是:1.7%EAPB+1.36%OAPB+0.02%OHPSE,耐高温性能较好,可适用于中高温储层的压裂;耐盐性能较好,适用于中高盐储层的压裂;并具有良好的流变、抗剪切性,满足压裂携砂的性能要求,悬砂性较好;原油破胶彻底(稀释4倍等同),低含量的残渣,对油气储层破坏很小。并基于体系EOO破胶液做为驱油剂来简单进行评价,发现其体系EOO破胶液具有驱油的潜能。体系EOO破胶液具有低表面张力;体系EOO破胶液的静态驱油效果良好,在80℃下,静态驱油率可达到28%,且随破胶液浓度的增大,静态驱油效率也随之增大。

史雪冬[6](2020)在《高渗和低渗强水窜油藏提高采收率技术适应性研究》文中指出在具有强非均质性或历经长期注水冲刷的高渗油藏和裂缝发育的低渗透油藏中,注入水沿窜流通道定向快速无效流动,导致井组或井组中特定方向上油井暴性水淹。本文以这类常见的强水窜油藏或其中局部强水窜区域为对象,采用物理模拟实验方法,研究其开采动态和剩/残余油分布的特殊性和提高采收率面临的特殊难点;探索适宜的提高采收率方法。研制注采井间具有特高渗条带的注采井组物理模型,模拟强非均质高渗油藏或其中局部区域。利用该模型所得到的含水饱和度动态分布结果表明,在无水采油期,水驱前缘向油井方向快速推进;水驱前缘突破后继续注水的波及区域没有明显扩大。这类特殊油藏或其局部区域注采井间提高采收率的主要潜力是未波及区内大面积连片剩余油。采用均质储层井网模型和非均质模型进行水驱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即便不存在定向特高渗条带等极端的特殊情况,高渗油藏也会因长期注水冲刷形成强水窜通道,其含水饱和度分布严重不均。这类均质(或弱非均质)高渗油藏强水窜形成后,残余油饱和度较高的中/弱水洗区体积巨大,剩余油分布高度分散。本文研究结果表明,强非均质高渗油藏或注采井间具有特高渗条带局部区域,形成强水窜后,采用聚合物驱有效,但效果有限;在油藏中强水窜局部区域内,采用原井网注高浓度聚合物段塞与水窜方向油井改注的深调-井网调整复合方法,可有效地动用连片剩余油。据此,本文提出了强非均质(或局部强非均质)高渗油藏强水窜后整体调剖-驱油与局部井网调整相结合的提高采收率方法。均质储层井网模型和非均质模型水窜后提高采收率方法适应性的研究结果表明,高渗油藏中一旦形成强水窜,不论是持续长时间水驱还是表面活性剂驱,均只能驱出强水洗区和少量中水洗区内的残余油,剩余油动用状况基本未得到改善;聚合物驱等常规化学驱可提高中/弱水洗区残余油的驱替效率,但对强水窜通道的实际封堵能力和作用范围有限,对高度分散的剩余油启动效果受限。模拟实验结果表明,强乳化驱油剂兼具洗油与微调的双重功能,可有效驱替油藏中体积巨大的中/弱水洗区残余油;聚合胶体微粒(PCP)可以实现强水窜油藏深部驱替剖面的有效调整。据此提出并证实利用聚合胶体微粒(PCP)深调段塞与强乳化驱油剂段塞组合优势叠加的协同效应,是强水窜高渗油藏提高采收率的有效方法。由实测的水驱含水饱和度分布图可以直观地看出,非均质(裂缝)低渗油藏模型和均质低渗油藏井组模型水驱过程中,油水前缘沿油水井方向和高渗条带快速推进,形成远比高渗油藏更强的水窜;即使是在端面均匀注入理想条件下的低渗均质模型,也会很快形成狭窄的水窜通道。在低渗储层模型狭小的水驱波及区域内,强水洗区的比例远远小于高渗油藏。与高渗油藏水驱后剩余油高度分散的特征相比,低渗油藏水驱后剩余油主要为大量连片基质原油。几种典型模型水驱波及效率与渗透率均具有正相关性,随渗透率的降低波及效率急剧降低。定义驱替水采出量与驱替水注入量之比为无效循环水率,以此作为定量表征特定油井水窜程度的参数。基于无效循环水率动态曲线,建立了同比条件下评价不同油藏或不同区域(井组)水窜强度的水窜系数,得到了“水窜系数”与渗透率的实验规律——不论是非均质(裂缝)模型、注采井组模型,还是端面均匀注入的均质模型,水窜系数随着与渗透率降低而增加。据此,实现了对低渗油藏水驱比高渗油藏更容易形成强水窜的定性认识向量化规律的发展。根据本文的实验结果,明确了低渗油藏水驱后提高采收率的潜力为低渗(或致密)基质中连片剩余油和分布于狭窄弱/中水洗区的残余油。对比聚合物、超低界面张力活性剂和强乳化活性剂在低渗-高渗均质模型驱油实验结果,证明因注入性问题,聚合物驱在低渗储层中不适用。非均质(裂缝)低渗油藏模型和均质低渗油藏井组模型水驱后,采用超低界面张力活性剂驱,采收率增幅很低;实测的含水饱和度分布表明,超低界面张力活性剂仅仅驱出了模型中强水洗区的部分残余油,不仅是剩余油未被驱动,弱水洗区内的残余油也未被驱出。水驱后采用强乳化驱油剂驱,低渗模型的采收率增幅明显高于超低界面张力活性剂驱;由含水饱和度分布的分析对比可知,强乳化驱油剂驱不仅驱出弱水洗和中水洗区中的残余油,而且明显地扩大了波及区,驱动了部分剩余油。水驱后采用胶粒分散体系段塞与强乳化剂段塞组合,可大幅度提高采收率;由其含水饱和度分布可以地看到,不论是均质井组模型还是非均质模型中,波及区域明显增大,低渗基质中很大一部分剩余油被驱动。针对低渗油藏面临的基质剩余油驱动和水窜通道治理与利用的特殊难点,确定了利用聚合胶体微粒(PCP)分段式封堵水窜通道、利用强乳化剂段塞辅助封堵、利用低粘驱油剂局部驱动基质剩余油的分段调堵-局部驱动提高采收率方法。

杨先杰[7](2020)在《驱油表面活性剂体系优选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石油是重要的不可再生性战略资源,我国油田大部分进入了油田开发后期,采用注水驱采出来的油具有高含水特点,极大的降低了油田开发的经济效益。强化采油经济高效进行,是一现阶段比较紧迫的工作,化学驱在油田开发后期提高采油效率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三次采油技术中最具有发展前景的就属化学驱中的表面活性剂驱,表面活性剂的工作原理是通过降低油水界面张力,改变岩石的润湿性进而提高采收率。国外在表面活性剂性能方面研究较多,很多产业也很成熟,但是我国在表面活性剂驱起步较晚,但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同时也面临着新表面活性剂研发困难,单一表面活性剂很难达到油田驱油降低油水界面张力的效果,因此有必要在表面活性剂尤其是复合表面活性剂展开研究。本文基于天2区块的基本地质数据,分析该井的储层特征、储层流体性质、现场生产状况,开展了该井的岩心孔隙度、渗透率、两相渗流曲线等基本实验,得出该地区的现场储层地质情况数据,运用单一和多种复配的表面活性剂进行了现场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优选的最好体系0.2%HABS-1+0.1%APG+1%Na2C03稳定性较好,耐高温耐高盐。在一定的条件下,该体系可以长期使界面张力处于一个非常低的水平,体系即使0.2%HABS-1损失40%,0.1%APG损失25%,体系仍能保持超低界面张力;注水期间,无水期的平均注水量为0.36pv,干旱期的平均注水效率为36.01%,注水期间的平均总注水量为1.49pv,注水期间的平均注水效率期间是45.01%;表面活性剂的加入凉的多少对置换率是有很大影响的。当注入量达到0.4pv~0.5pv时,驱替效率的提高越来越小,油的量不再增加,并且表面活性剂的油置换效率最大化;在不同的注入时间下注入表面活性剂来驱替井底储层采油的效果的差异不是很明显。然而,先注入表面活性剂再进行水驱的方法比水驱直到水含量接近100%更好,然后表面活性剂驱油的驱替效果更好。本研究以天2区块的基本数据为基础,开展了大量有关表面活性剂性能的实验,平对表面活性剂的驱油效果进行评价分析,得出的结果对靖东油田剩余油采收率的提高有着一定意义。

杨杨[8](2020)在《基于POSS的油藏固体界面改性新功能材料合成与基础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对石油资源的数十年开发,石油作为传统能源的同时也是第一大能源,全球储量依然丰富。经过一次采油和二次采油,原油采收率依然不足40%,剩余将近70%的原油,无法通过简单的水驱采油完成采收。这些油藏多具有严苛的地层条件,如高温,高盐,高含水,低渗透等。化学驱采油从碱水驱开始算起已经有了五十多年的应用历史,作为三次采油技术中性价比较高的技术,在我国各大油田均已有了现场应用,并且成功提高了采收率。然而有些化学驱油剂不仅提高采收率的量有限,并且生物相容性差,不够环保。要想更高效地提高原油采收率,则要从根本上解决油藏所在地层的两个界面问题,一个是液/固界面中油/岩界面上油膜难以从岩石表面剥离且水/岩界面水的流动阻力大,波及效率低,一个是液/液界面上油水界面张力大,水容易绕开原油流动,无法驱动原油。液/液界面需要有界面活性物质降低油/水界面张力。液/固界面则考虑到对油藏固体表面进行改性。按照仿生学原理,荷叶表面之所以有自清洁的效应,是荷叶表面具有微-纳米二元协同结构,这样一个微观粗糙的表面具有超“双疏”的特点。使液体在其表面有更大的静态接触角以及更小的滚动角。以“荷叶效应”理论为依据,本论文设计合成了一种有机-无机纳米复合的油藏固体界面改性材料。首先是通过异丁基三乙氧基硅烷合成不完全缩合的POSS,三硅醇七聚异丁基POSS,后通过顶角盖帽法制得完全缩合的单官能团POSS,氨丙基七聚异丁基POSS。以含氢的环氧有机硅氧烷为分子骨架,分别通过不对称环氧基团的亲核取代反应以及硅氢加成反应接入POSS单体以及马来酸单乙酯,合成了基于POSS的有机-无机纳米复合的驱油用新材料,并对其分子结构进行表征。对已经合成的产品进行性能测试,测试的内容包括表面张力,临界胶束浓度,抗二价离子性能,耐温抗盐性以及界面改性效果。测试结果显示,该产品水溶液具有较低的临界胶束浓度以及表面张力的同时具有一定的耐温抗盐、抗二价离子性能。通过对产品处理过的玻璃板表面进行接触角测试,确定其具有较好的界面修饰改性与驱油效果。

高世峰[9](2020)在《新型芳基甜菜碱表面活性剂的合成、理化性质及应用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油藏开发的不断深入,三元复合驱(碱/表面活性剂/聚合物)成为最有潜力的提高采收率技术之一。然而碱的加入会造成设备的结垢、管线的腐蚀和地层渗透率降低等不利影响,同时考虑到勘探开发逐渐向高温高盐油藏发展,合成出新型无碱驱耐温抗盐表面活性剂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设计合成了两类新型芳基甜菜碱表面活性剂,同时系统研究了系列甜菜碱表面活性剂的理化性质和应用性能,为丰富新型芳基甜菜碱的认知和探索其应用于三次采油提供基础数据支持。首先,以2,6-二甲基苯酚为原料,经过Williamson醚化反应,Blanc氯甲基化反应,季铵化反应合成两类新型芳基甜菜碱型表面活性剂(BCBn和BSBn)。通过HPLC、1H-NMR、13C-NMR和FT-ICR MS对合成产物进行表征。合成的BCBn和BSBn纯度在95%以上。其次,系统研究了4种不同系列的甜菜碱表面活性剂的热重分析、表面性能、热力学性质、聚集体微极性和胶束自组装形态等理化性质。研究表明:甜菜碱表面活性剂的热稳定性与疏水基和亲水基的类型相关,疏水基中引入苯环能提高甜菜碱的热分解温度。BCBn和BSBn的热分解温度分别为197和245°C。芳基甜菜碱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cmc)和表面张力(γ)均随碳链长度的增加而显着降低,并且表面活性优于十二烷基甜菜碱表面活性剂(ACB12和ASB12)。p C20和cmc/C20值均随碳链长度的增加而增加,说明长碳链芳基甜菜碱具有更高的降低表面张力的效率以及更强的界面吸附能力。芳基甜菜碱表面活性剂的和m均为负,说明甜菜碱表面活性剂在气/液界面上的吸附和在溶液中的胶束化均为自发行为。通过DLS和cryo-TEM研究甜菜碱表面活性剂在溶液中的聚集形态,结果表明:ACB12和ASB12在研究浓度范围内只能形成球状胶束,而BCBn和BSBn能自组装形成囊泡结构,并且随着表面活性剂浓度的增加,囊泡粒径不断增大。通过粗粒化分子动力学模拟验证了实验结果。同时研究囊泡形成机理,发现苯环的引入能增大疏水基在溶液中的暴露面积,有利于胶束进一步卷曲融合形成囊泡结构。最后,系统测试了系列甜菜碱表面活性剂的长期热稳定性、耐温抗盐性,静态吸附性、润湿性和驱油效率等应用性能。通过研究表面活性剂浓度、温度和盐浓度对界面张力的影响,结果表明BCBn(n=10,12和14)和BSBn(n=10和12)在不加碱时能与新疆原油达到超低界面张力。最低界面张力(IFTmin)随温度升高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同时到达IFTmin的时间缩短。BCBn和BSBn对Na Cl的耐受性在10%以上。在Ca Cl2和Mg Cl2的浓度高达0.5%和0.2%时,油/水界面张力仍然能达到超低界面张力水平。同时BCB10和BSB10在120°C下老化30 d界面张力能维持在10–3 m N/m水平。因而系列芳基甜菜碱表面活性剂具有良好的耐温抗盐性能。BCB10和BSB10对石蜡膜的润湿性最好,最低接触角值分别为25.19°和31.89°。芳基甜菜碱表面活性剂在石英砂上的最大吸附量处于0.6~0.75 mg/g之间。岩心驱替实验结果表明ACB12和ASB12提高采收率分别为3.38%和3.2%,而BCBn和BSBn由于具有更低的界面张力和更好的润湿性,因而采收率达到4.73~6.49%。

李应成,鲍新宁,张卫东,金军,孟勇,沙鸥[10](2020)在《国内外强化采油用表面活性剂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持续上升,而采收率持续下降。中国剩余石油储量中大部分为高温高盐、低渗透、稠油油藏等难以开采的苛刻油藏。化学驱强化采油技术目前所使用的石油磺酸盐、烷基苯磺酸盐等常规表面活性剂由于活性低、耐盐性差而导致低效甚至无效。综述了新型表面活性剂,如阴-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双子及寡聚表面活性剂、甜菜碱型两性表面活性剂、高分子表面活性剂、烷基糖苷表面活性剂、黏弹性表面活性剂、生物表面活性剂、阴阳离子混合表面活性剂等的研究进展。讨论了国内外强化采油用表面活性剂评价方法的差异。最后,对采油用表面活性剂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二、生物表面活性剂复合体系在强化采油中的应用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生物表面活性剂复合体系在强化采油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氨基酸型驱油用表面活性剂的设计合成与基础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强化采油技术
        1.1.1 注气驱油技术
        1.1.2 热力驱油技术
        1.1.3 微生物驱油技术
        1.1.4 化学驱油技术
    1.2 两性表面活性剂
        1.2.1 磺酸型两性表面活性剂
        1.2.2 磷酸酯型两性表面活性剂
        1.2.3 羧酸型两性表面活性剂
    1.3 氨基酸型表面活性剂的研究概况
        1.3.1 N-酰基型氨基酸表面活性剂的研究概况
        1.3.2 N-烷基型氨基酸表面活性剂的研究概况
        1.3.3 O-烷基酯型氨基酸驱油用表面活性剂的研究概况
    1.4 选题目的的意义和研究内容
        1.4.1 选题目的和意义
        1.4.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α,β-不饱和羰基化合物的制备
    2.1 引言
    2.2 实验药品
    2.3 实验与测试仪器
    2.4 合成步骤
        2.4.1 柯林斯试剂制备长链脂肪醛
        2.4.2 维蒂希-霍纳尔反应制备α,β-不饱和羰基化合物
    2.5 结构表征
        2.5.1 目标产物的红外波谱表征
        2.5.2 目标产物的核磁共振氢谱表征
    2.6 反应条件优化
        2.6.1 温度对反应的影响
        2.6.2 时间对反应的影响
        2.6.3 NaH对反应的影响
    2.7 小结
第三章 氨基酸型驱油用表面活性剂的制备
    3.1 引言
    3.2 实验药品
    3.3 实验与测试仪器
    3.4 合成步骤
    3.5 目标产物结构表征
        3.5.1 目标产物的红外谱图
        3.5.2 目标产物的核磁共振氢谱
    3.6 反应条件优化
        3.6.1 时间对反应的影响
        3.6.2 温度对反应的影响
    3.7 小结
第四章 Gemini氨基酸型驱油用表面活性剂的制备
    4.1 引言
    4.2 实验药品
    4.3 实验仪器与测试仪器
    4.4 合成步骤
        4.4.1 SN反应制备Gemini氨基酸表面活性剂
        4.4.2 Kabachnik-Fields反应制备Gemini氨基酸表面活性剂
    4.5 目标产物的结构表征
        4.5.1 目标产物的红外谱图
        4.5.2 目标产物的核磁共振氢谱
    4.6 小结
第五章 基于驱油用氨基酸表面活性剂的基础应用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药品
        5.2.2 实验仪器
        5.2.3 实验方法
    5.3 基于氨基酸表面活性剂驱油剂的物化性能研究
        5.3.1 临界胶束浓度(CMC)
        5.3.2 耐温性能
        5.3.3 抗盐性能
        5.3.4 动态接触角
        5.3.5 油水界面张力的测定
    5.4 基于Gemini氨基酸驱油用表面活性剂的物化性能研究
        5.4.1 临界胶束浓度(CMC)
        5.4.2 耐温性能
        5.4.3 抗盐性能
        5.4.4 油水界面张力的测定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2)强化采油用耐温抗盐驱油剂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化学驱油的原理
    1.1 表面活性剂驱油原理
    1.2 纳米流体驱油原理
2 耐温抗盐表面活性剂和纳米流体的研究进展
    2.1 阴-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2.2 甜菜碱型表面活性剂
    2.3 双子型表面活性剂
    2.4 氟碳型表面活性剂
    2.5 高分子表面活性剂
    2.6 纳米流体
3 结论

(3)基于聚醚胺—脂肪酸离子对构筑的响应体系及其应用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胶体化学
    1.2 表面活性剂物理化学
    1.3 双子型表面活性剂
        1.3.1 阳离子型双子表面活性剂
        1.3.2 阴离子型双子表面活性剂
        1.3.3 非离子型双子表面活性剂
    1.4 超两亲分子
    1.5 阴阳离子通过静电相互作用形成的离子对
        1.5.1 脂肪酸盐型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1.5.2 中和脂肪酸形成离子对的方法
        1.5.3 基于脂肪酸的离子对具有的刺激响应性
    1.6 响应型水基泡沫
        1.6.1 水基泡沫的概念及稳定性三要素
        1.6.2 响应型泡沫的必要性及类型
        1.6.3 基于脂肪酸的水基泡沫
    1.7 碱-表面活性剂-聚合物三元复合驱
        1.7.1 微观驱替效率
        1.7.2 宏观驱替效率
        1.7.3 碱在三元复合驱中的作用
        1.7.4 表面活性剂在三元复合驱中的作用
        1.7.5 聚合物在三元复合驱中的作用
        1.7.6 碱-表面活性剂-聚合物的协同作用
        1.7.7 三元复合驱的优点与缺点
    1.8 质子型离子液
        1.8.1 质子型离子液的概念
        1.8.2 评价质子型离子液的方法
        1.8.3 质子型离子液的热力学行为
        1.8.4 质子型离子液的密度
        1.8.5 质子型离子液的粘度
        1.8.6 质子型离子液的电导率
    1.9 本论文的立题思想、研究内容和意义
    参考文献
第二章 聚醚胺-脂肪酸拟双子活性剂稳定的CO_2响应水基泡沫
    2.1 引言
    2.2 实验方法
        2.2.1 材料
        2.2.2 制备D-LCFA的方法
        2.2.3 表面张力测试
        2.2.4 泡沫性能(起泡能力和泡沫稳定性)测试
        2.2.5 聚集体的表征测试
        2.2.6 pH和电导率测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D-LCFA的结构表征
        2.3.2 D-LCFA稳定泡沫的性质
        2.3.3 CO_2响应型水基泡沫
    2.4 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第三章 聚醚胺作为三元复合驱中的替代用碱
    3.1 引言
    3.2 实验方法
        3.2.1 材料
        3.2.2 界面张力测试
        3.2.3 原油的乳化
        3.2.4 接触角测试
        3.2.5 填砂管驱油实验
        3.2.6 流变学性能实验
        3.2.7 稳态沉淀测试
        3.2.8 沉降稳定性的测试
        3.2.9 X射线衍射(XRD)测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D 230作为碱在ASP驱中的可行性
        3.3.2 D 230作为碱进行ASP驱的优势
    3.4 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第四章 聚醚胺-脂肪酸离子对作为离子液的独特性能
    4.1 引言
    4.2 实验方法
        4.2.1 材料
        4.2.2 离子液PEA-FA的制备方法
        4.2.3 比重瓶法测试PEA-FA的密度
        4.2.4 流变仪测试PEA-FA的粘度
        4.2.5 PEA-FA的热重分析
        4.2.6 PEA-FA的差式扫描量热分析
        4.2.7 PEA-FA的分配系数
    4.3 结果与讨论
        4.3.1 PEA-FA中构筑基元之间的相互作用分析
        4.3.2 PEA-FA的密度
        4.3.3 PEA-FA的粘度
        4.3.4 PEA-FA的热稳定性
        4.3.5 PEA-FA的相行为
        4.3.6 PEA-FA的分配系数和温度响应相转移
        4.3.7 PEA-FA温度响应相迁移的应用性能
    4.4 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4)电场作用下P20超分子表面活性剂驱油效果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电场强化采油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表面活性剂的驱油原理及其现状
        1.3.1 表面活性剂驱油机理
        1.3.2 表面活性剂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路线
第二章 电场强化采油理论基础
    2.1 电场作用下储层矿物中的电动现象
        2.1.1 电渗作用
        2.1.2 电泳作用
    2.2 电场作用下油层流体渗流中的化学效应
        2.2.1 电解作用
        2.2.2 电热作用
第三章 电场对P20的作用
    3.1 P20作用机理
    3.2 电场对P20表面张力的影响
        3.2.1 表面张力的影响因素
        3.2.2 实验步骤
        3.2.3 实验结论
    3.3 电场对P20界面张力的影响
        3.3.1 实验条件
        3.3.2 实验步骤
        3.3.3 实验结论
    3.4 电场对P20乳化性能的影响
        3.4.1 影响因素
        3.4.2 实验条件
        3.4.3 实验步骤
        3.4.4 实验结论
    3.5 电场对P20吸附性能的影响
        3.5.1 实验条件
        3.5.2 实验步骤
        3.5.3 实验结论
第四章 外加电场对储层岩石性质影响研究
    4.1 电场作用对矿物颗粒大小影响
        4.1.1 实验设备及材料
        4.1.2 实验方法
        4.1.3 实验结果及分析
    4.2 外加电场作用前后储层岩心润湿性的分析
        4.2.1 实验原理
        4.2.2 实验装置及条件
        4.2.3 实验步骤
        4.2.4 实验结果分析
第五章 电场作用下P20超分子表面活性剂驱油实验
    5.1 对比驱油实验
        5.1.1 实验设备及条件
        5.1.2 实验步骤
        5.1.3 实验结果与分析
    5.2 不同电位梯度对P20表面活性剂驱油效果的影响
        5.2.1 实验设备及条件
        5.2.2 实验步骤
        5.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5.3 不同电场方向对P20表面活性剂驱油效果的影响
        5.3.1 实验设备及条件
        5.3.2 实验步骤
        5.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5.4 外加电场下不同注入浓度对驱油效果影响
        5.4.1 实验设备及条件
        5.4.2 实验步骤
        5.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5.5 外加电场下不同注入量对驱油效果影响
        5.5.1 实验设备及条件
        5.5.2 实验步骤
        5.5.3 实验结果与分析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文章目录
致谢

(5)粘弹性小分子凝胶的研制与应用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清洁压裂液概述及其特性
        1.2.1 清洁压裂液概述
        1.2.2 清洁压裂液优点
    1.3 清洁压裂液的分类及其研究现状
        1.3.1 阳离子型清洁压裂液
        1.3.2 阴离子型清洁压裂液
        1.3.3 .两性离子型、非离子型清洁压裂液
    1.4 清洁压裂液返排液再利用驱油体系研究现状
    1.5 驱油用表面活性剂
        1.5.1 驱油用表面活性剂要求
        1.5.2 驱油用表面活性剂的驱油机理
        1.5.3 驱油用表面活性剂的性能
        1.5.4 驱油用表面活性剂分类及研究现状
    1.6 研究目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1.6.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6.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EOS压裂-驱油一体化工作液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主要仪器与材料
        2.2.2 实验方法
        2.2.2.1 表观粘度测定
        2.2.2.2粘度稳定性实验
        2.2.2.3耐温性实验
        2.2.2.4耐剪切性实验
        2.2.2.5粘弹性实验
        2.2.2.6耐盐性实验
        2.2.2.7悬砂实验
        2.2.2.8破胶实验
        2.2.2.9 破胶残渣量测定
        2.2.2.10配伍性实验
        2.2.2.11 表面张力测定
        2.2.2.12 界面张力测定
        2.2.2.13乳化性能实验
        2.2.2.14润湿性实验
        2.2.2.15静态驱油实验
    2.3 结果与讨论
        2.3.1 主剂的筛选
        2.3.1.1 两性表面活性剂的复配
        2.3.1.2 主剂的确定
        2.3.1.3 主剂用量的确定
        2.3.2 助剂用量的确定
        2.3.2.1 氯化钾浓度优选
        2.3.2.2 油酸酰胺丙基甜菜碱浓度优选
        2.3.2.3 水杨酸钠浓度优选
        2.3.3 EOS压裂液体系的确定
        2.3.4 EOS压裂液体系的稳定性实验
        2.3.5 EOS压裂体系的综合性能评价
        2.3.5.1 耐温性能
        2.3.5.2 耐剪切性能
        2.3.5.3 粘弹性能
        2.3.5.4 耐盐性能
        2.3.5.5 悬砂性能
        2.3.5.6 破胶性能
        2.3.5.7 破胶残渣量
        2.3.6 EOS体系驱油性能评价
        2.3.6.1 表面张力
        2.3.6.2 界面张力
        2.3.7 EOS破胶液驱油体系助表面活性剂的优选
        2.3.7.1 助表面活性剂的筛选
        2.3.7.2 界面张力
        2.3.8 EOS体系破胶液驱油体系配方优化
        2.3.8.1 EOS体系破胶液-LAP-9 复配体系
        2.3.8.2 体系EOS破胶液-APEO复配体系
        2.3.8.3 体系EOS破胶液-SB-14 复配体系
        2.3.9 EOS-LAP-9 体系驱油性能综合评价
        2.3.9.1 表面张力
        2.3.9.2 界面张力
        2.3.9.3 乳化性能
        2.3.9.4 润湿性能
        2.3.9.5 静态驱油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EOO压裂-驱油一体化工作液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主要仪器与材料
        3.2.2 主剂用量的确定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压裂液体系EOO的复配单剂的优选
        3.3.2 压裂液体系EOO的复配单剂浓度及比例优化
        3.3.3 增稠剂加量对复配体系粘度的影响
        3.3.4 压裂液体系EOO的确定
        3.3.5 体系EOO在油田压裂中的应用
        3.3.5.1 耐温性能
        3.3.5.2 耐剪切性能
        3.3.5.3 耐盐性能
        3.3.5.4 悬砂性能
        3.3.5.5 破胶性能
        3.3.5.6 破胶残渣量
        3.3.6 体系EOO在三次采油中的应用
        3.3.6.1 表面张力
        3.3.6.2 界面张力
        3.3.6.3 静态驱油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4.1 论文总结
    4.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6)高渗和低渗强水窜油藏提高采收率技术适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实际油藏中不同类型的水窜现象
        1.2.1 非均质性造成的导致水窜
        1.2.2 储层及其流体特性导致的水窜
        1.2.3 开采工艺导致的水窜
    1.3 不同油藏中水窜治理的研究现状
        1.3.1 高渗油藏中的水窜治理方法
        1.3.2 低渗油藏中的水窜治理方法
    1.4 水窜治理的存在的问题以及提高采收率技术方案分析
    1.5 论文的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第2章 高渗油藏中强水窜的形成及残/剩余油分布特性
    2.1 实验方法的改进
        2.1.1 储层模型
        2.1.2 含油饱和度电阻率测试技术原理
        2.1.3 仪器校准以及数据标准量化
    2.2 具有定向高渗条带的注采井间水窜及开采动态
        2.2.1 实验材料
        2.2.2 井组采油动态曲线分析
        2.2.3 单井采油动态曲线分析
        2.2.4 强水窜油藏水驱开采动态综合分析
    2.3 高渗油藏水窜后残余油和剩余油分布以及潜力
        2.3.1 强水窜油藏水窜后残余油和剩余油分布
        2.3.2 强水窜油藏水窜后残余油和剩余油潜力分析
        2.3.3 强水窜油藏水驱后剩余油类型
        2.3.4 强水窜油藏水驱后提高采收率技术方向
        2.3.5 持续水驱提高驱油效率技术潜力评价
    2.4 强水窜高渗油藏调整井网提高采收率技术评价
        2.4.1 井网调整方案
        2.4.2 调整井网水驱开采动态
        2.4.3 单井水驱开采动态
        2.4.4 调整井网油水饱和度动态分布
        2.4.5 井网调整方案综合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强水窜高渗油藏提高采收率方法适应性
    3.1 强水窜高渗油藏残余油驱替的有效方法
        3.1.1 超低界面张力体系的筛选
        3.1.2 强乳化体系的筛选
        3.1.3 强水窜油藏水洗区域的划分
        3.1.4 不同水洗区域内不同体系驱油效果评价
    3.2 强水窜高渗油藏提高波及效率的适宜方法
        3.2.1 PCP聚合胶体微球的制备
        3.2.2 强水窜高渗油藏不同体系提高波及效率分析
    3.3 具有定向高渗条带的井网-聚驱提高采收率方法
        3.3.1 井网调整与聚驱复合技术井组开采动态
        3.3.2 井网调整与聚驱复合技术单井开采动态
        3.3.3 井网调整-聚合物驱过程油水饱和度动态分布
        3.3.4 井网调整与聚驱复合技术综合分析
    3.4 强水窜高渗油藏深部-驱油方法适应性评价
        3.4.1 聚驱和深部调剖-驱油体系井组开采动态
        3.4.2 聚驱和深部调剖-驱油体系单井开采动态
        3.4.3 原井网聚驱和深部调剖-驱油体系油水饱和度动态分布
        3.4.4 原井网聚驱和深部调剖-驱油体系综合分析
    3.5 强水窜高渗油藏提高采收率技术方向
        3.5.1 波及效率与采收率分析比较
        3.5.2 强水窜高渗油藏提高采收率技术方向
    3.6 强水窜高渗油藏调驱后进一步提高采收率方法
        3.6.1 二次EOR开采井组开采动态
        3.6.2 二次EOR开采过程油水饱和度动态分布
        3.6.3 二次EOR开采综合分析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强水窜低渗油藏残/剩余油分布特性及其潜力
    4.1 低渗油藏均质模型水驱特征分析
        4.1.1 表征油藏水窜的几个参数
        4.1.2 端面注水均质模型水窜参数分析
        4.1.3 渗透率变化导致的水驱前缘突进
        4.1.4 注采井间均质模型水窜参数分析
        4.1.5 渗透率变化导致注采井间强水窜现象
    4.2 低渗非均质油藏水窜特征分析
        4.2.1 非均质油藏模型以及实验装置
        4.2.2 不同渗透率级差的非均质油藏水窜参数分析
        4.2.3 不同渗透率级差的非均质油藏含油饱和度动态分析
        4.2.4 不同平均渗透率的非均质油藏水窜参数分析
        4.2.5 不同平均渗透率的非均质油藏含油饱和度动态分析
    4.3 裂缝性油藏水窜特征分析
        4.3.1 实验模型及材料
        4.3.2 裂缝性非均质岩心水窜参数分析
        4.3.3 基质渗透率对水驱波及效率的影响
    4.4 低渗油藏提高采收率面临的主要矛盾
        4.4.1 均匀低渗基质模型水驱特征
        4.4.2 非均质低渗储层模型水驱特征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强水窜低渗油藏提高采收率方法适应性
    5.1 强水窜低渗油藏水洗区残余油有效驱替方法
        5.1.1 低渗超低界面张力体系的筛选
        5.1.2 低渗超低界面张力体系的驱油性能
        5.1.3 低渗强乳化体系的筛选
        5.1.4 低渗强乳化体系非均质调驱性能
    5.2 强水窜低渗油藏剩余油驱动方法
        5.2.1 超低界面张力体系对致密-低渗岩心两相驱油临界压力梯度的影响
        5.2.2 强乳化体系在非均质模型中的波及效率
        5.2.3 PCP聚合胶体微球体系对低渗储层孔隙的适应性评价
        5.2.4 PCP聚合胶体微球在岩心中的深部运移性能
        5.2.5 不同匹配因子的PCP聚合胶体微球调剖效果分析
    5.3 低渗油藏水窜后提高采收率方法评价
        5.3.1 聚合物在低渗油藏中驱油性能评价
        5.3.2 均质岩心超低界面张力与强乳化体系提高采收率对比
        5.3.3 渗透率级差对不同深部调剖-驱油体系的影响
        5.3.4 深部调剖-驱油体系不同注入方式对比
    5.4 调-驱协同效应驱动低渗基质原油
        5.4.1 不同深部调剖-驱油体系对水驱前缘的影响
        5.4.2 不同深部调剖-驱油体系对注采井间主流区的影响
        5.4.3 不同深部调剖-驱油体系对非均质油藏强水窜的改善
        5.4.4 不同深部调剖-驱油体系对裂缝性油藏强水窜的改善
        5.4.5 低渗强水窜油藏调整思路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7)驱油表面活性剂体系优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天2区块地质状况
    2.1 地质概况
    2.2 储层特征
    2.3 储层改造及初期生产情况
    2.4 流体性质
    2.5 生产现状
    2.6 水驱状况
    2.7 地层能量保持状况
    2.8 递减情况
    2.9 油井见效情况
第3章 岩心性质与两相渗流曲线
    3.1 基础实验依据
    3.2 实验装置流程图
    3.3 实验预处理
    3.4 孔隙度的测定
    3.5 渗透率的测定
    3.6 油水两相渗流曲线
第4章 表面活性剂复合体系的筛选
    4.1 驱油用表面活性剂近况
    4.2 单一表面活性剂降界面张力能力测试
    4.3 复合表面活性剂降界面张力能力测试
    4.4 表面活性剂性能评价
第5章 表面活性剂驱油实验
    5.1 水驱油效率测定
    5.2 活性剂驱油效率测定
第6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8)基于POSS的油藏固体界面改性新功能材料合成与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石油开采现状
    1.2 化学驱采油技术
    1.3 “荷叶效应”原理
        1.3.1 “荷叶效应”的提出
        1.3.2 微-纳米二元协同结构
        1.3.3 “荷叶效应”的应用和发展
    1.4 选题的目的、意义及内容
        1.4.1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1.4.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单官能团POSS单体的设计合成
    2.1 引言
    2.2 实验试剂及仪器
    2.3 三硅醇七聚异丁基POSS(T_7-POSS)的合成
    2.4 氨丙基七聚异丁基POSS(NH_2-POSS)的合成
    2.5 T_7-POSS的结构表征
        2.5.1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表征(FT-IR)
        2.5.2 核磁共振氢谱表征(~1H-NMR)
    2.6 NH_2-POSS的结构表征
        2.6.1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表征(FT-IR)
        2.6.2 核磁共振氢谱表征(~1H-NMR)
    2.7 结果与讨论
    2.8 小结
第三章 基于POSS的油藏固体界面改性新功能材料的设计合成
    3.1 引言
    3.2 实验试剂及仪器
    3.3 含有环氧基团的硅氧烷分子骨架的设计合成
    3.4 含有POSS的新功能材料的合成
        3.4.1 含有POSS的分子骨架的合成
        3.4.2 终产物的合成
    3.5 含有环氧基团的分子骨架的结构表征
        3.5.1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表征(FT-IR)
        3.5.2 核磁共振氢谱表征(~1H-NMR)
        3.5.3 含氢硅氧烷分子量的计算方法
        3.5.4 化学法测定环氧值
    3.6 含有POSS的新功能材料的结构表征
        3.6.1 含有POSS的分子骨架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表征(FT-IR)
        3.6.2 含有POSS的分子骨架的核磁共振氢谱表征(~1H-NMR) .
        3.6.3 终产物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表征(FT-IR)
        3.6.4 终产物的核磁共振氢谱表征(~1H-NMR)
    3.7 结果与讨论
    3.8 小结
第四章 基于POSS的油藏固体界面改性新功能材料的性能及基础应用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试剂及仪器
    4.3 产品的表面张力及临界胶束浓度
    4.4 产品的耐温性测试
    4.5 产品的抗盐性测试
    4.6 产品的抗二价离子性能测试
    4.7 固体表面改性及静态接触角测试
    4.8 小结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9)新型芳基甜菜碱表面活性剂的合成、理化性质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
引言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表面活性剂在三次采油中的应用
        1.1.1 表面活性剂的驱油机理
        1.1.2 驱油用表面活性剂研究进展
        1.1.3 无碱驱耐温抗盐表面活性剂的要求
    1.2 甜菜碱表面活性剂
        1.2.1 羧基甜菜碱表面活性剂
        1.2.2 磺基甜菜碱表面活性剂
        1.2.3 硫酸酯甜菜碱表面活性剂
        1.2.4 磷酸酯甜菜碱表面活性剂
    1.3 无碱驱甜菜碱表面活性剂研究进展
        1.4.1 双烷基甜菜碱表面活性剂
        1.4.2 芳基甜菜碱表面活性剂
    1.4 粗粒化分子动力学模拟
        1.4.1 粗粒化分子动力学模拟的概述
        1.4.2 粗粒化分子动力学模拟的在表面活性剂领域的应用
    1.5 选题背景与研究内容
        1.5.1 研究背景及目的
        1.5.2 研究内容
第2章 系列甜菜碱型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表征
    2.1 引言
    2.2 实验药品和仪器
        2.2.1 实验药品
        2.2.2 实验仪器
    2.3 系列长链芳基羧基甜菜碱表面活性剂的合成
        2.3.1 2-(长链烷氧基)-1,3-二甲基苯的合成及表征
        2.3.2 5-氯甲基-2-(长链烷氧基)-1,3-二甲基苯的合成及表征
        2.3.3 系列长链芳基羧基甜菜碱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表征
    2.4 系列长链芳基磺基甜菜碱表面活性剂的合成
        2.4.1 3-(二甲基氨基)-2-羟丙基磺酸钠的合成及表征
        2.4.2 系列长链芳基磺基甜菜碱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表征
    2.5 N-十二烷基-N,N-二甲基羧基甜菜碱表面活性剂的合成
    2.6 N-十二烷基-N,N-二甲基羟丙基磺基甜菜碱表面活性剂的合成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系列甜菜碱表面活性剂的理化性质
    3.1 引言
    3.2 实验药品和仪器
        3.2.1 实验药品
        3.2.2 实验仪器
    3.3 实验方法
        3.3.1 热重分析
        3.3.2 表面张力
        3.3.3 稳态荧光光谱
        3.3.4 动态光散射
        3.3.5 透射电镜
        3.3.6 冷冻透射电镜
    3.4 结果与讨论
        3.4.1 热重分析
        3.4.2 表面张力
        3.4.3 界面吸附
        3.4.4 胶束化与热力学参数
        3.4.5 聚集体微极性
        3.4.6 胶束粒径分布
        3.4.7 聚集体形态
        3.4.8 堆积参数P的计算
    3.5 粗粒化分子动力学模拟
        3.5.1 实验参数设定
        3.5.2 实验结果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系列甜菜碱表面活性剂的应用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药品和仪器
        4.2.1 实验药品
        4.2.2 实验仪器
    4.3 实验方法
        4.3.1 界面张力
        4.3.2 长期热稳定性
        4.3.3 润湿性能
        4.3.4 静态吸附
        4.3.5 乳化性能
        4.3.6 岩心物理模拟
    4.4 结果与讨论
        4.4.1 界面张力
        4.4.2 长期热稳定性
        4.4.3 润湿性能
        4.4.4 静态吸附
        4.4.5 乳化性能
        4.4.6 岩心物理模拟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 系列芳基甜菜碱表面活性剂及中间体表征图谱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个人简历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10)国内外强化采油用表面活性剂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表面活性剂在强化采油中的主要作用
2 强化采油用表面活性剂研究进展
    2.1 阴-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2.2 双子及寡聚表面活性剂
    2.3 甜菜碱型两性表面活性剂
    2.4 高分子表面活性剂
    2.5 烷基糖苷表面活性剂(APG)
    2.6 黏弹性表面活性剂
    2.7 生物表面活性剂
    2.8 阴、阳离子混合表面活性剂
3 国内外强化采油用表面活性剂评价方法差异
4 结束语

四、生物表面活性剂复合体系在强化采油中的应用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氨基酸型驱油用表面活性剂的设计合成与基础应用研究[D]. 赵文辉. 天津工业大学, 2021(01)
  • [2]强化采油用耐温抗盐驱油剂的研究进展[J]. 汤昌盛,王文珍,吴亚. 石油化工应用, 2020(11)
  • [3]基于聚醚胺—脂肪酸离子对构筑的响应体系及其应用性能[D]. 王增资. 山东大学, 2020(08)
  • [4]电场作用下P20超分子表面活性剂驱油效果评价[D]. 王思妮. 东北石油大学, 2020(03)
  • [5]粘弹性小分子凝胶的研制与应用基础研究[D]. 刘巧娜. 西安石油大学, 2020(12)
  • [6]高渗和低渗强水窜油藏提高采收率技术适应性研究[D]. 史雪冬.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20(02)
  • [7]驱油表面活性剂体系优选研究[D]. 杨先杰. 长江大学, 2020(04)
  • [8]基于POSS的油藏固体界面改性新功能材料合成与基础研究[D]. 杨杨. 天津工业大学, 2020(02)
  • [9]新型芳基甜菜碱表面活性剂的合成、理化性质及应用研究[D]. 高世峰.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20(02)
  • [10]国内外强化采油用表面活性剂研究进展[J]. 李应成,鲍新宁,张卫东,金军,孟勇,沙鸥. 精细化工, 2020(04)

标签:;  ;  ;  ;  ;  

生物表面活性剂复合体系在提高采收率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