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地区儿童胸部X线平片分析

吉林地区儿童胸部X线平片分析

一、吉林地区儿童胸部X线平片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纪荣建[1](2021)在《基于HACCP体系的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全流程质量控制体系的构建》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基于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体系(Hazard Analysis and Critical Control Points,HACCP),构建一套具有全面性、科学性的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的全流程质量控制体系,为静脉输液港的安全管理及质量控制提供借鉴,为患者的置港安全问题提供保障。方法系统检索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的操作流程、安全管理及质量控制相关的中英文文献,采用内容分析法提取输液港的操作步骤。以HACCP体系依据,通过组建多学科的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制作并验证加工流程图,对每项操作步骤进行潜在危害分析(Hazard Analysisand,HA),依据关键控制点(Critical Control Points,CCP)判断树,确定本研究的关键控制点;并结合内容分析形成的主题指标,初步构建静脉输液港的全流程质量控制体系。运用德尔菲函询法对静脉输液港的全流程质控体系初稿进行两轮专家函询,根据专家反馈意见,研究小组成员对体系内容商讨、整理及归纳,最终确立基于HACCP体系的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全流程质量控制体系。结果1.通过系统检索并筛选与本研究相关文献,最终共纳入52篇文献。对纳入本研究文献进行内容分析后,最终提取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使用指标、置港前准备、置港中操作、置港后操作及静脉输液港维护等5个主要操作环节,22项内容。2.依据HACCP体系的12个步骤及7项基本原则,最终明确13个CCP,包括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使用指标;体表测量;建立无菌区域;预冲洗导管;撤出导丝,送入导管;建立囊袋;缝合、消毒、固定;辅助设备确定导管位置级修剪导管;冲、封导管;消毒、更换辅料;导管拔除;健康教育及并发症处理。经本课题小组商讨后,进一步确立了基于HACCP体系的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的全流程质量控制体系函询表,函询表主要包括关键限值、监控要求、纠正措施、验证程序及档案记录等五部分内容。3.对基于HACCP体系的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全流程质量控制体系函询表初稿中,每个CCP的重要性及可行性进行质量评价。本研究共进行两轮专家函询,两轮问卷回收率分别为82.6%、94.7%,提出意见的专家比率分别为52.6%、11.1%;专家权威程度分别为0.892、0.884,均≥0.70;函询指标的重要性及可操作性Kendall’s W分别为0.222、0.214,且均P<0.001,表明本研究所得专家评价意见趋于一致且协调性较高,结果具有较好的可信度。最终确立了 13个CCP,各5部分内容,共含132个条目。结论1.本研究通过对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的操作流程及安全管理相关内容,形成了其相应的全流程操作步骤,主要包括使用指标、置港前准备、置港中、置港后及其维护等6部分内容,涉及适应症、禁忌症、患者、用物、环境准备、建立无菌区等22个环节,为本研究体系构建提供基础。2.本研究在对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的全流程内容分析基础上,基于HACCP体系,通过对全流程操作步骤进行危害分析,共筛选出13个关键控制步骤,包括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使用指标;体表测量;建立无菌区域;预冲洗及修剪导管;撤出导丝,送入导管;建立囊袋;缝合、消毒、固定;辅助设备确定导管位置;冲、封导管;消毒、更换辅料;导管拔除;健康教育及并发症处理3.对构建的基于HACCP体系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全流程质量控制体系进行两轮专家函询后,形成了具有较好的积极性、专家权威系数,且条目重要性、可行性的协调系数较高的质量控制体系,可在一定程度上为静脉输液港安全管理提供借鉴与指导。

卢建珍[2](2021)在《影像学检查在法医临床鉴定中的应用探究》文中提出近年来,在临床诊断中X线检查、计算机断层扫描(CT)、磁共振成像(MRI)等影像学检查方法得已广泛应用,影像学检查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法医学鉴定提供多种高效、准确的技术方法。其检查资料具有信息化程度高、易实现资料的永久存储、鉴定结果客观真实以及部分影像征象可重复再现等的特性,成为临床医学和法医学鉴定不可或缺的客观依据。但在法医临床鉴定实践中,由于法医工作者对于X线检查、CT、MRI等影像学检查方法系统性知识储备不足,人体结构系统的正常影像和异常影像表现掌握程度较低,对于法医临床鉴定中人体结构常见损伤后的临床影像学演变过程和损伤特征的准确区分和鉴别存在困难,难以正确选择与损伤部位以及损伤特征相匹配的恰当的检查方法和检查体位等多方面原因,而在法医活体损伤鉴定意见中,影像学检查的结果对鉴定意见的客观准确性起决定作用,上述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鉴定意见的准确性作出。基于此,笔者主要在法医临床鉴定涉及的相关法律法规以及颅脑、胸部和脊柱三大人体的医学影像学解剖结构基础上,结合目前我国法医临床司法鉴定行业内的具体发展情况,分析X线检查、计算机断层扫描(CT)、磁共振成像(MRI)三种影像学检查技术方法的研究进展和具体的临床应用情况,医学影像学诊断与法医影像认定之间的关联性以及影像学检查在法医临床鉴定中的应用现状等。通过收集相关学者对于不同影像学在颅脑、胸部、脊柱三大人体系统的法医临床鉴定常见损伤中的应用分析数据,结合三大人体系统常见的法医临床鉴定损伤典型案例,探讨X射线检查、计算机断层扫描(CT)、磁共振成像(MRI)三种影像学检查技术方法在法医临床鉴定中的具体应用。在颅脑损伤法医临床鉴定中,X线检查可以清晰查看颅骨概貌,可以明确观察骨折线的形态位置,但不利于观察颅脑损伤内部的具体损伤细节特征,只能作为颅脑损伤后的辅助检查手段;CT可以突出显示脑挫伤及其周围病变,且对于隐匿性骨折和颅脑出血等三维CT检测价值更高;MRI可以准确检测颅内出血病变发展情况。在胸部损伤法医临床鉴定中,X线侧位片可以清楚地观察胸部损伤的具体位置以及正位胸片难以观察到的疾病,能够清晰显示肺、胸骨以及肋骨等的特征效果,在气胸检查方法中常作为必选的方法,但因胸部结构复杂,器官较多,极易出现伪影以及误判现象;三维CT扫描有助于从多个体位观察肋骨的骨折情况,且对于微小损伤的探测检出率要优于X线检查;MRI检查有助于明确胸部隐匿性损伤和积液情况。在脊柱损伤法医临床鉴定,首先应用X线平片进行损伤检查,可以清楚地观察椎体的形态改变、移位情况以及弯曲程度等影像特征,CT检查和MRI检查可以明确辨别椎体的骨折时期,有助于发现隐匿性椎体骨折以及损伤周围的软组织挫伤或者骨挫伤等情况。通过分析不同影像学检查技术在颅脑、胸部以及脊柱三大系统中的具体应用,不同系统的法医临床鉴定要点,以及法医临床中常见的损伤案例进行分析之后发现:在法医临床鉴定常见损伤的应用中,X线检查因价格实惠,辐射量较低,功效性相对较高,是损伤后首先选择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但极易出现伪影、漏诊现象。对于难以明确的损伤特征需要联合CT检查进行确证;CT检查的准确率、灵敏度、分辨率等较X线检查更加优越,且遗漏诊断和错误诊断的出现率较低,是损伤后应用比较普遍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尤其是三维CT重建技术可以通过对人体损伤部位的不同方位进行扫描后有助于直观立体的诊断如肋骨骨折、隐匿性骨折等骨折类型,但辐射剂量较高,不适合短时间内连续性的复查,且对于微小病灶的识别远不及MRI检查;MRI检查价格较高,但不存在辐射,检查时不会对身体形成伤害,在各类损伤中需要视情况而选择,对于常见临床损伤周围的软组织挫伤等隐匿性损伤的细节性特征的诊断价值较高,在一些微小病变以及受伤机制比较复杂的损伤类型中,应用较为广泛。虽然三种影像学检查各有优势,但在实际临床诊断和法医临床鉴定中,X线、CT、MRI三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在疾病诊断时仍需要联合应用检查且对比效果更佳,相互映证,更有助于损伤的准确诊断、伤者的积极治疗以及法医临床鉴定工作的顺利开展。在医学临床上,影像学检查主要用于病灶的检查和诊断治疗,而在法医临床鉴定中,影像学检查不仅需要检查疾病的具体位置、损伤程度等,还需明确疾病的具体发展演变的过程,对于准确做出鉴定意见至关重要。所以在法医临床鉴定中,必须要明确不同类型的损伤在应用影像学检查技术时不同类型影像学检查技术具体的检查体位和检查方法的选择,不同的影像学检查体位可以清楚明晰地观察疾病的具体所在位置以及从不同检查角度观察损伤的不同程度变化。综合以上论述,总结概括三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在法医临床鉴定中不同损伤部位的不同损伤类型中的具体应用情况,分析并根据三大人体系统自身的解剖结构特异性以及在法医临床鉴定中的鉴定要点,针对不同损伤应用不同类型的影像学检查时具体检查体位的选择等提出相关的方法建议。为法医工作者在法医临床鉴定中对于不同部位的不同损伤的影像学检查资料的审查和运用以及根据不同损伤类型如何准确选择合适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和检查体位提供理论参考,为司法鉴定机构和法医临床鉴定人员自身的学习提供便利选择,以期能够积极的为司法鉴定的完善管理和促进司法体制的公正客观提供现实意义。

于开俊[3](2019)在《江源区2013-2015年克山病监测人群异常心电图分析》文中指出克山病是一种病因不明的地方性心肌病。心电图检测是克山病病区人群筛查最常用的方法,通常是依据监测人群特定的心电改变,确定疑似患者,再对其做进一步相关检查,最后明确诊断。由于其简便易行,便于随身携带,尤其是深入到农村,故在克山病多年的防治工作中,成为克山病诊断的重要工具[1]。为了解江源区病区人群的心电异常分布情况,我区于2013年和2015年选择江源区两个调查点进行了连续两轮监测,

Working Group on Pulmonary Vascular Diseases of Chinese Society of Cardiology of Chinese Medical Association;Editorial Board of Chinese Journal of Cardiology;[4](2018)在《中国肺高血压诊断和治疗指南2018》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07年7月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联合发布了我国"肺动脉高压筛查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1],该共识参考2003年在意大利威尼斯举办的第3次世界肺高血压大会对肺高血压的定义、临床分类、诊断流程和治疗策略,基于当时国际上临床实践的现状,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对我国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PAH)的筛查、诊断与治疗均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对规范临床医生的诊疗行为、提高我国肺高血压临床诊治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过去的11年间,国内外肺高血压领域研究进

毛锡金[5](2016)在《双源CT双能量成像及迭代重建技术在肺栓塞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探讨SAFIRE(Sinogram-affirmed Iterative Reconstruction)迭代重建技术及非线性融合技术对改善双源CT肺动脉造影图像质量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应用德国Siemens炫速双源CT机对30例可疑肺动脉栓塞患者进行双能量扫描,应用滤波反投影重建算法(FBP,Filtered Back Projection)进行重建,获得100k V、140k V数据及两组数据按照3:2比例混合形成的线性融合图像数据;应用SAFIRE 1至5级迭代重建技术进行图像重建,获得SAFIRE1至5级的100k V、140k V图像数据及2组数据按3:2比例混合形成的线性融合图像数据,同时利用双能量优化对比(Optimal Contrast)技术对SAFIRE1至5级的重建获得100k V、140k V图像数据进行处理,生成非线性融合图像。在所得图像上测量下列兴趣区(Regions of Interest,ROI)的CT值及噪声,其中包括肺动脉主干(ROIA)和脊柱旁的竖脊肌(ROIM),噪声用SD代表;信噪比(SNR,Signal Noise Ratio)为ROIA/SD,而对比噪声比(CNR,Contrast Signal Noise Ratio)为ROIA-ROIM/SD。对FBP和SAFIRE1-5级重建的线性融合图像的噪声、信噪比、对比信噪比进行统计学分析,选取最佳图像处理技术;然后对于最佳级别SAFIRE重建的非线性融合图像及FBP线性融合图像、最佳级别SAFIRE线性融合图像的噪声、信噪比(SNR)、对比信噪比(CNR)进行统计学分析。同时选取肺动脉内存在栓子的图像进行主观评分,对SAFIRE非线性融合图像、SAFIRE线性融合图像及FBP线性融合图像三组图像的图像质量及对肺动脉栓子显示能力进行主观评分,对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SAFIRE重建图像的噪声明显低于FBP重建图像的噪声,而信噪比(SNR)及对比信噪比(CNR)明显高于FBP重建图像的信噪比及对比信噪比(p<0.05)。SAFIRE1-5重建图像,随着重建级别的升高,噪声逐渐减小,而信噪比及对比信噪比逐渐变大。FBP及SAFIRE1-5重建图像各组间的噪声、信噪比及对比信噪比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SAFIRE5非线性融合图像的噪声最低,而信噪比及对比信噪比最高;FBP线性融合图像的噪声最高,信噪比及对比信噪比最低;SAFIRE5非线性融合图像与FBP线性融合图像及SAFIRE5与FBP线性融合图像噪声、信噪比及对比信噪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SAFIRE5非线性融合图像与线性融合图像在图像噪声、信噪比及对比信噪比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24例肺动脉造影的图像中发现栓子。SAFIRE5非线性融合图像对肺动脉栓子显示清晰度及图像质量评分最高,FBP线性融合图像对肺动脉栓子显示清晰度及图像质量评分最低,SAFIRE5非线性融合图像与FBP线性融合图像及SAFIRE5与FBP线性融合图像对于肺动脉栓子显示清晰度及图像质量的评分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SAFIRE5非线性融合图像与线性融合图像对于肺动脉栓子显示清晰度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对于图像质量评分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SAFIRE迭代重建相比于FBP滤波反投影法重建能够明显减低图像的噪声,改善信噪比,SAFIRE5迭代重建对于降低噪声,改善信噪比价值最大;SAFIRE迭代重建及非线性融合技术联合应用即能够降低噪声,改善信噪比,同时明显改善图像分辨率及清晰度,有利于肺动脉栓子的检出。目的探讨双源CT双能量后处理技术及改良肺动脉造影技术对于显示急性肺栓塞肺动脉栓子及肺血流灌注情况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应用德国Siemens炫速双源CT机对32例肺栓塞患者进行双能量扫描,应用滤波反投影重建算法(FBP)进行重建获得100k V、140k V图像及2组图像按照3:2比例混合形成的线性融合图像。应用SAFIRE 5级迭代重建技术进行图像重建,获得SAFIRE 5级的100k V、140k V图像数据,同时利用双能量优化对比(Optimal Contrast)技术对SAFIRE 5级的重建获得100k V、140k V图像数据进行处理,生成非线性融合图像。采用3D技术分别对FBP算法双能量线性融合图像及SAFIRE算法双能量非线性融合图像进行重建,分别获得FBP算法肺动脉横轴位、矢状位及冠状位图像(称为传统CTPA)及SAFIRE 5级算法肺动脉横轴位、矢状位及冠状位图像(称为改良CTPA);采用肺栓塞探测技术(pulmonary embolism detection,PED)对SAFIRE算法双能量非线性融合图像重建,获得存在栓子肺动脉的横轴位及曲面图像(PED图);采用双能肺血管分析技术(Lung Vessels)及双能肺血容量灌注分析技术(Lung PBV)进行对SAFIRE 5级的100k V、140k V图像数据重建,获得肺动脉、肺栓子彩色图像(Lung Vessels图)及肺血流灌注的彩色图像(DEPI图)。两名医师对传统CTPA图及改良CTPA图像质量进行评价。然后两名医师依次对采用改良CT肺动脉造影(CTPA)图、传统CTPA图、PED图、Lung Vessels图及双能量肺灌注(DEPI)图进行诊断,记录通过不同重建图像,所诊断的肺栓子的位置、数目及肺血流灌注异常的位置和数目。评价两名医师对改良CTPA图、传统CTPA图图像评分符合率,并图像评分进行方差分析;采用χ2检验计算改良CTPA图、传统CTPA图对于肺动脉主干和叶动脉、段动脉及段以下动脉内栓子的显示率及显示率之间有无统计学差异;然后评价采用改良CTPA图、PED图、Lung Vessels图两名医师的诊断符合率,计算各种方式敏感度及特异度;采用χ2检验计算改良CTPA图、PED图、Lung Vessels图对于总体、肺动脉主干和叶动脉、段动脉及段以下动脉内栓子的显示率及显示率之间有无统计学差异;最后评价DEPI图及DEPI+改良CT PA图显示肺血流灌注改变与改良CTPA+PED+Lung Vessels图诊断的肺段动脉栓子一致性,计算DEPI图及DEPI+改良CTPA图的敏感度及特异度。结果:两名医师对传统CTPA图与改良CTPA图评分的kappa值为0.79;改良CTPA图图像评分高于传统CTPA图(p<0.05);传统CTPA图与改良CTPA图对肺动脉主干、叶动脉、段动脉及段以下动脉肺动脉内栓子显示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名医师采用改良CTPA图的符合率的kappa值为0.72,改良CTPA+PED图的符合率的kappa值为0.94,改良CTPA+Lung Vessels图的符合率的kappa值为0.9。改良CTPA+PED图对肺动脉栓子显示的敏感度及特异度最高,为99.4%和100%;改良CTPA图的敏感度为77.8%,特异度为100%,改良CTPA+PED图及改良CTPA+Lung Vessels图特异度均为100%,单独PED图、Lung Vessels图的特异度较低,为93.4%、94.9%。改良CTPA图、改良CTPA+PED图、改良CTPA+Lung Vessels图对肺动脉栓子总体的显示率两两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对肺动脉主干及叶动脉栓子的显示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改良CTPA图和PED+改良CTPA图及改良CTPA图和Lung Vessels+改良CTPA图对肺段动脉栓子的显示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改良CTPA+PED图和改良CTPA+Lung Vessels图对肺段动脉栓子的显示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改良CTPA图、PED+改良CTPA图、Lung Vessels+改良CTPA图对肺段以下动脉的显示率两两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DEPI图对肺段血流灌注显示敏感度92.1%,特异度97.5%,改良DEPI+CTPA图的敏感度92.1%,特异度100%;DEPI图、DEPI+改良CTPA图对肺段血流灌注显示与改良CTPA+PED+Lung Vessels图对肺段动脉栓子诊断符合率的kappa值分别为0.86和0.95。32例肺栓塞患者出现70处肺灌注改变(稀疏或者缺损),其中灌注稀疏44段,灌注缺损26段,6例肺动脉存在栓子,但灌注无明显异常,14例肺灌注出现改变,但肺动脉内未见确切栓子形成。结论:常规剂量下,改良CT肺动脉造影技术能够明显改善图像质量,但对肺动脉栓子诊断影响不大;肺动脉栓子探测技术及双能量血管分析技术能提高诊断效率,增加段及亚段动脉血栓的诊断敏感度,双能量肺血容探测技术能够显示肺组织的血流灌注改变,联合改良CT肺动脉造影技术明显降低其他因素干扰,甄别假阳性及假阴性病例,提高诊断的特异度。双源CT双能量成像技术及改良肺动脉造影技术的联合应用对于肺栓塞诊断的诊断具有较大价值。

关健[6](2016)在《生物标记物在膝骨关节炎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与关节退变程度的相关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第一部分YKL-40水平与膝骨关节炎症状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研究目的:关节液中人甲壳质酶-39(Human cartilage glycoprtein 39,HC gp-39/GP-39,YKL-40)的表达水平与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的发病机制密切相关,但目前尚未有研究报道OA患者的血清及关节液中YKL-40的水平与OA病变程度相关性的研究。本研究探讨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患者血清及关节液中YKL-40的水平与膝关节病变程度的相关性,为临床应用提供基础理论依据。方法:选择144例骨关节炎患者和151例健康对照组,骨关节炎的症状学采用西安大略和麦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The Western Ontario and McMaster Universities Osteoarthritis Index,WOMAC)评分,膝关节病变程度采用X线Kellgren-Lawrence分级评估。采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血清和关节液YKL-40的水平。结果:KOA患者关节液中YKL-40的水平与WOMAC疼痛、肢体功能以及总评分成正相关,与X线K-L分级成正相关。血清中YKL-40的水平与WOMAC各项评分以及X线K-L分级无统计学相关性。结论:KOA患者关节液中YKL-40的水平有可能成为一种潜在的评估膝骨关节炎症状严重程度的生物标记物。第二部分抵抗素水平与膝骨关节炎病变严重程度及软骨退变程度的相关性研究目的:研究显示抵抗素(resistin)表达水平与OA的发病机制密切相关。本研究旨在探讨KOA患者的血清和关节液中抵抗素的水平与膝关节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74例膝骨关节炎患者和79例健康对照组进行研究,通过关节镜来进行软骨损伤程度评分,WOMAC评分来评估患者的症状严重程度,X线K-L分级系统评估膝关节影像学分级。通过ELISA检测血清和关节液中抵抗素及Ⅱ型胶原基端端肽(typeⅡcollagenc-terminaltelopeptide,ctx-ii)的水平。结果:关节液中抵抗素的水平与膝放射学病变程度x线k-l分级呈正相关,与womac评分中疼痛、肢体功能及总评分成正相关,与womac僵硬评分无统计学差异。骨关节炎组血清中抵抗素的水平与womac总分、各分项评分及x线k-l分级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血清、关节液中抵抗素的水平与womac评分关系进一步应用多元回归分析法进行分析,在去除混合因素后,显示关节液中抵抗素的水平与womac评分有统计学意义。关节液中抵抗素的水平与noyes评分及ctx-ii水平成正相关。结论:关节液中抵抗素的水平在反映koa患者的病变严重程度及关节软骨退变程度上可能作为一个潜在的生物标志物。第三部分有限滑膜清理术治疗膝骨关节炎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目的:本研究对x线k-l分级为Ⅱ或Ⅲ级的膝骨关节炎(koa)患者分别采用关节镜下有限滑膜清理术及关节镜下非滑膜清理两种治疗方案,并进行中远期的随访对比研究,以期为不同程度的koa患者提供最佳的治疗选择。方法:选取诊断为膝骨关节炎并行关节镜诊疗的患者126例进行研究,由随机数字表法把患者分为有限滑膜清理组及非滑膜清理对照组,分别在关节镜下行有限滑膜清理术或不做滑膜清理处理。术后随访12个月,以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analoguescore,vas)、健康调查量表(themositemshortfromhealthsurvey,sf-36)、womac评分评估临床疗效。结果:在本研究中,术后第1天两组在术后vas疼痛评分、sf-36、womac疼痛、僵直、肢体功能及总评分比较上,差异无统计学差异。在术后1周、1个月两组在术后vas疼痛评分、sf-36、womac疼痛及僵直评分比较上,差异无统计学差异;两组在womac肢体功能及总评分比较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6个月两组在术后vas疼痛评分、sf-36、womac疼痛、僵直、肢体功能及总评分比较上,差异有统计学差异。术后12个月未发现感染、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两组在术后vas疼痛评分、womac疼痛评分比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在sf-36、womac僵直、肢体功能及总评分比较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各随访时点,两组组间术前术后vas疼痛评分、sf-36、womac疼痛、僵直、肢体功能及总评分比较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关节镜技术治疗膝骨关节炎能够缓解关节疼痛,改善膝关节活动功能,改善关节僵硬的情况,提高KOA患者的生活质量。在远期的随访中,有限滑膜清理组的SF-36、WOMAC肢体功能及总评分方面,要优于非滑膜清理对照组。结论:对于X线K-L分级分级为Ⅱ或Ⅲ级的KOA患者,在关节镜下行有限滑膜清理术,清理病变的滑膜,可取得较好的疗效,显着的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减轻关节疼痛,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可取得明显的中远期疗效。

贾茜[7](2016)在《复发性多软骨炎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文中提出目的:探讨复发性多软骨炎(Relapsing Polychondritis, RP)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特点、辅助检查、诊治及预后,对本病的诊疗提供帮助,减少临床误诊率及漏诊率。方法:本次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例RP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检索2001-2016年发表在CNKI、Pubmed等数据库有关RP的文献,应用SPSS19.0统计软件,重点对国内近10年内相关的123篇文献中,记录较完整的142例患者及该例报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计量资料用x±s表示。同时探讨该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治、预后等一般规律。结果:RP发病率低,病因不明,临床表现多样,可伴有多系统损害,病情易反复,首诊易误诊、漏诊,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生物制剂等治疗有效,预后个体差异较大。1.病例:本次报道病例的临床表现为耳廓、肾脏受累,系统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后病情好转。出院后患者因个人原因未再用药,1月后随访出现胸闷、呼吸困难、视物模糊等症状,并未再规范诊治,目前该患者仍在随访中。2.文献复习:(1)性别:男性75例,女性68例,男女比例为1.10:1。(2)年龄:各年龄均可发病,最小7岁,最大82岁,主要集中在40-60岁,中位发病年龄46岁,平均年龄45.05±15.36岁。(3)合并疾病:8例合并恶性肿瘤,其中5例为血液系统恶性肿瘤。23例合并自身免疫病,其中7例合并骨关节炎,5例合并血管炎,2例合并寻常型银屑病,3例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白塞氏病、干燥综合征、脂膜炎、sweet病、溃疡性结肠炎、抗磷脂综合征各1例。(4)临床表现:仅23例累及一个脏器或系统,余120例呈多系统损害。累及耳103例(72.0%),呼吸系统99例(69.2%),关节52例(36.4%),鼻、眼各49例(34.3%),皮肤1O例(7.0%),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泌尿系统各8例(5.6%)、6例(4.2%)、4例(2.8%),发热56例(39.2%)。(5)实验室检查:贫血72例(72/124),白细胞增多50例(50/124),中性粒细胞比率增高41例(41/124),淋巴细胞比率降低5例(5/124),血小板增多17例(17/124)。尿常规异常15例(15/53),肝酶异常9例(9/66),低白蛋白血症8例(8/15),高脂血症3例(3/6),甲状腺功能异常3例(3/12),高尿酸血症1例。自身抗体谱异常28例(28/114),血清免疫球蛋白异常24例(24/61),血清C3、C3异常9例(9/45)。血沉增快112例(112/139),血清CRP升高72例(72/95)。(6)影像学检查:93例行颈胸部HRCT检查,64例有异常发现,如气道管壁增厚、狭窄、扭曲,肺野高密度影,肺门等处淋巴结肿大,肋骨及周围软组织肿胀、模糊等。50例患者行气管镜检查,48例有异常发现,如黏膜水肿充血、软骨环消失、气道狭窄、管壁钙化、增厚、塌陷等。14例患者于气管镜下行局部组织活检及病理检查,组织学改变可见急慢性炎症、纤维肉芽组织形成等改变。(7)病理改变:30例患者行局部皮肤和(或)软骨组织活检及病理检查,共同特点为软骨正常腔隙结构破坏、嗜碱性消失,早期伴中性粒细胞浸润、后期为淋巴细胞或浆细胞浸润,晚期可见软骨被纤维组织替代。(8)治疗:142例患者系统应用糖皮质激素,其中55例患者单用此方案治疗,82例在此方案基础上联合应用免疫抑制剂,包括环磷酰胺、硫唑嘌呤、甲氨蝶呤、沙利度胺、环孢素A、吗替麦考酚酯、来氟米特等,7例使用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4例联合应用生物制剂治疗。(9)预后:76例患者出现并发症,28例出现耳廓塌陷,3例听力丧失,14例视力受损,47例鞍鼻畸形,45例气道狭窄,2例声带、会厌运动受限。6例治疗无效死亡,其中5例死于呼吸衰竭、肺部感染,1例意外死亡。结论:1、RP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好发于中老年人,男性发病略多于女性。2、RP可伴发恶性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和代谢性疾病等。3.临床表现多样,可出现多系统损害。4.根据病情单独或联合应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生物制剂治疗。5.RP预后个体差异较大,早期正确诊断、规范治疗是控制本病进展的重要前提。

赵文静[8](2014)在《我国糖尿病患者中结核病病例主动发现策略的经济学评价研究》文中指出研究背景糖尿病与结核病均是我国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2009年,全国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糖尿病患病率已高达9.7‰并有不断上升的趋势。据WH02013年全球结核病控制报告可知,中国的结核病负担位居全球第二,耐多药结核病患者数量位居全球首位,2012年我国结核病患病人数高达90万。两种疾病给患者、家庭以及社会均造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各个国家的多项研究证实糖尿病患者是结核病发病的危险人群。因此,在我国糖尿病合并结核病的发生会产生大量的结核病患者,造成我国结核病更加沉重的疾病负担。同时,糖尿病患者合并结核病病情严重,给结核病的治疗带来巨大的困难,会导致痰培养阴转时间延长,治疗失败率、耐多药发生率以及死亡率增加。在我国,现有的结核病控制策略中最有效的是早期病例发现,早期发现结核病病例利于结核病的早期治疗和转归,降低结核病的经济负担,控制结核病的传染,将结核病控制的关口前移。在结核病危险人群中进行结核病的病例发现易于发现更多病例,取得更好的效果。因此,基于我国庞大的糖尿病人口基数和两种疾病之间的联系,在我国糖尿病患者中进行结核病病例的早期发现对我国结核病控制工作会产生重大意义。我国现有主要的糖尿病患者中结核病病例发现策略包括被动发现策略和主动发现策略。被动发现策略即为因症就诊,以患者为导向,患者由于出现结核病可疑症状到结核病防治机构进行结核病的诊断和治疗。主动发现策略是以项目或机构为导向,在特定人群中加强结核病的病例发现,我国糖尿病患者中结核病病例主动发现策略包括社区主动发现策略和门诊主动发现策略。社区主动发现策略即由卫生机构人员在社区范围内最大限度纳入糖尿病患者进行结核病病例发现。门诊主动发现策略即由卫生机构人员在医院内分泌科门诊对前来就诊的糖尿病患者进行结核病的病例发现。通过在结核病危险人群中进行结核病病例的主动发现能够实现结核病的早期发现,从政府决策的角度考虑,如何合理、定量的对糖尿病患者中结核病病例的主动发现策略的经济学效果进行评价成为决策者关注的重要问题。病例发现策略是病例发现方式和病例发现工具的组合模式,虽然国外已经开始开展侧重于结核病病例发现方式的病例发现策略的经济学评价,但研究的核心领域还是对病例发现工具的经济学评价研究,国内结核病病例发现策略的经济学评价对象集中于病例发现工具的经济学评价,国内外均缺乏糖尿病患者中结核病病例发现策略的经济学评价研究。国内外研究表明决策树模型用于结核病控制策略优化具有直观、多元和量化的特点,辅助以卫生经济学相关的指标容易被理解和接受,马尔可夫模型可通过模拟疾病慢性演进的复杂过程评价不同控制策略下研究对象的生命年数、质量调整生命年等效果,由于结核病是慢性传染性疾病,决策树-马尔可夫模型能够综合两种模型的优点,应用于结核病长期效果的评价研究。结核病控制领域中使用决策树-马尔可夫模型进行经济学评价在国外已有较广泛的使用,但在国内多使用决策树模型,对决策树-马尔可夫模型的联合使用尚比较欠缺。本研究通过构建我国现有的糖尿病患者中结核病病例发现策略的决策树-马尔可夫模型,进而进行效果评价和经济学评价,对现有的病例发现策略进行优选,为卫生决策者制定结核病病例早期发现策略提供循证依据。研究目的总体研究目标:通过全面分析我国现有主要的糖尿病患者中结核病病例主动发现策略的特点以及策略所依托的项目调查资料和文献资料构建病例发现策略的决策树-马尔可夫模型,定量地对糖尿病患者中结核病病例主动发现策略进行效果、效用评价和经济学评价,为我国结核病病例早期发现策略的优选提供循证依据。具体研究目的:(1)全面分析我国现有主要的糖尿病患者中结核病病例主动发现策略的特点及依托的项目调查结果。(2)利用项目调查数据及文献资料提供重要参数,构建我国糖尿病患者中结核病病例主动发现策略的决策树-马尔可夫模型。(3)利用所构建的决策树-马尔可夫模型对现有主要的病例主动发现策略进行效果评价和经济学评价,进行病例发现策略的优选,为结核病的早期发现与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1)经济学评价方法本研究的经济学评价采用最广泛也是最合理的社会角度,成本分析立足于社会角度,不同病例发现策略所产生的成本包括筛查成本和感染成本。筛查成本即不同病例发现策略所依托项目的发现成本,本研究所测量的为直接成本,包括直接卫生服务成本和直接非卫生服务成本。感染成本即结核病感染所造成的疾病社会经济负担。本研究所选取的结果指标包括效果指标和效用指标,效果指标包括短期结果和长期结果,短期结果指标包括结核病患者发现数、预防的结核病患者数,长期结果指标包括避免的结核病患者数、降低的结核病发病率、避免的人群死亡数、降低的人群死亡率、挽救生命年,效用指标为额外获得的质量调整生命年,除结核病患者发现数外,所有指标均以被动发现策略为分析对照。本研究对成本和健康结果以同样的率进行贴现。本研究针对短期结果构建不同病例发现策略的决策树模型,针对长期结果和效用指标构建决策树-马尔可夫模型,模拟糖尿病人群队列在不同病例发现策略下,经过20年结核病潜伏发病期所产生的期望成本和期望结果,进行经济学评价,所采用经济学分析方法为成本-效果分析与成本-效用分析。最后对研究的不确定性进行分析,即敏感性分析,分析重要参数的变化对不同病例发现策略的成本效果比、成本效用比的影响,评估模型的稳定度。(2)资料来源与方法我国糖尿病患者中结核病病例的被动发现策略即为我国结核病病例发现的常规工作。社区主动发现策略依托于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地区办公室结核病控制项目所资助的《加强糖尿病患者中结核病病例发现的实施性研究》,是本课题组于2012年5月-7月在我国山东省选取两个样本地区作为研究现场进行的结核病病例发现研究,共纳入4,085名糖尿病患者,新发现14名结核病病例。门诊主动发现策略依托于世界糖尿病基金会所资助的在我国5个城市所进行的加强我国糖尿病患者中结核病病例发现的前瞻性实施研究,该研究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地理位置在我国选择了5个城市,每个城市分别选择一家医院进行现场调查,在医院内分泌科门诊对前来就诊的糖尿病患者纳入结核病的筛查,现场调查持续时间为2011年9月到2012年5月,共纳入11,330名门诊糖尿病患者,新发现48名结核病病例。所构建决策树与决策树-马尔可夫模型中成本参数包括筛查成本和感染成本参数,筛查成本参数主要来源于项目的现场调查,个别参数参考文献分析数据,感染成本参数主要参考文献分析数据及专家咨询结果。筛查过程参数包括糖尿病患者的纳入率和糖尿病患者中结核病病例发现率,是模型中的核心参数,社区和门诊主动发现策略下筛查过程参数均来源于现场调查结果,被动发现策略下参数来源于世界卫生组织所公布的我国国家层面数据。马尔可夫模型模拟疾病慢性演进的复杂过程,即结核病各种疾病状态之间的相互转换过程,结核病感染参数即各疾病状态之间相互转换的概率,主要来源于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我国结核病发病预测模型及相关文献资料数据和专家咨询结果。研究结果(1)成本分析:包括对糖尿病患者中结核病病例不同主动发现策略的筛查成本和感染成本进行分析。社区主动发现策略下所花费的总成本为57,970元,共筛查4,085名糖尿病患者,因此,社区主动发现策略下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筛查的例均成本为14.19元;门诊主动发现策略下所花费的总成本为129,704元,共筛查11,330名糖尿病患者,因此,社区主动发现策略下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筛查的例均成本为11.45元。不同病例发现策略下感染成本相同,非耐药结核病感染成本为2,908.32元,耐多药结核病感染成本为5,561.67元。将成本参数纳入决策树-马尔可夫模型,模拟10,000名糖尿病患者,循环20个周期即结核病的潜伏发病期,得到循环周期末不同病例发现策略下所发生的期望成本,社区主动发现策略下10,000名糖尿病患者所发生的筛查成本和感染成本总和为2,729,141.79元;门诊主动发现策略下10,000名糖尿病患者所发生的筛查成本和感染成本总和为2,397,796.63元。(2)效果、效用分析:除结核病患者发现数外,其它指标分析均以被动发现策略的模型结果作为分析对照,结核病患者发现数为主动发现的人数,因此不需纳入被动发现策略进行分析。中间结果即短期效果分析:1)结核病患者发现数根据社区主动发现策略和门诊主动发现策略所依托的项目调查结果,两种主动发现策略分别发现14例和48例结核病患者,从社会层面分析不同病例发现策略的效果,将不同方式对糖尿病患者的纳入情况纳入决策树模型,模拟10,000名糖尿病患者,结果显示,社区主动发现策略能够发现26名结核病患者,门诊主动发现策略能够发现13名结核病患者,理论状态即常规的被动发现策略下能够发现7名结核病患者。2)预防的结核病患者数以理论状态即常规的被动发现策略作为对照,社区主动发现策略能够预防的结核病患者数为19人,门诊主动发现策略能够预防的结核病患者数为6人。最终结果即长期效果分析:1)避免的结核病患者数以理论状态即常规的被动发现策略作为对照,社区主动发现策略下10,000名糖尿病患者循环20年后能够避免的结核病患者数为31人,门诊主动发现策略能够避免的结核病患者数为10人。2)降低的结核病发病率以理论状态即常规的被动发现策略作为对照,社区主动发现策略下10,000名糖尿病患者循环20年后能够降低的结核病发病率为26.2/10万,门诊主动发现策略能够降低的结核病发病率为8.5/10万。3)避免的人群死亡数以理论状态即常规的被动发现策略作为对照,社区主动发现策略下10,000名糖尿病患者循环20年后能够避免的人群死亡数为83人,门诊主动发现策略能够避免的人群死亡数为30人。4)降低的人群死亡率以理论状态即常规的被动发现策略作为对照,社区主动发现策略下10,000名糖尿病患者循环20年后能够降低的人群死亡率为0.7‰,门诊主动发现策略能够降低的人群死亡率为0.2‰。5)挽救生命年以理论状态即常规的被动发现策略作为对照,社区主动发现策略下10,000名糖尿病患者循环20年后能够挽救的生命年数为167年,门诊主动发现策略能够挽救的生命年数为65年。效用分析:即额外获得的质量调整生命年以理论状态即常规的被动发现策略作为对照,社区主动发现策略下10,000名糖尿病患者循环20年后能够额外获得的质量调整生命年数为152年,门诊主动发现策略能够额外获得的质量调整生命年数为61年。(3)成本-效果与成本-效用分析:社区主动发现策略每发现一名结核病患者所需花费的成本为3,749.53元,门诊主动发现策略每发现一名结核病患者所需花费的成本为1,770.35元,增量分析结果显示社区主动发现策略与门诊主动发现策略相比,增量成本效果比即每多发现一名结核病患者所花费的成本为5,728.52元;社区主动发现策略每预防一名结核病患者所需花费的成本为5,130.80元,门诊主动发现策略每发现一名结核病患者所需花费的成本为3,835.76元,增量成本效果比即每多预防一名结核病患者所花费的成本为5,728.52元。社区主动发现策略下10,000名糖尿病患者循环20年后每避免一名结核病患者所需花费的成本为88,036.83元,门诊主动发现策略每避免一名结核病患者所需花费的成本为239,779.66元,增量成本效果比即社区主动发现策略下每多避免一名结核病患者所花费的成本为15,788.34元;社区主动发现策略下10,000名糖尿病患者循环20年后每降低1/10万的结核病发病率所需花费的成本为104,165.72元,门诊主动发现策略每降低1/10万的结核病发病率所需花费的成本为282,093.72元,增量成本效果比即社区主动发现策略下即每多降低班0万的结核病发病率所多花费的成本为18,720.07元;社区主动发现策略下10,000名糖尿病患者循环20年后每避免一名糖尿病人群死亡患者所需花费的成本为32,881.23元,门诊主动发现策略每避免一名糖尿病人群死亡患者所需花费的成本为79,926.55元,增量成本效果比即社区主动发现策略下每多避免一名糖尿病人群死亡患者所花费的成本为6,251.80元;社区主动发现策略下10,000名糖尿病患者循环20年后每降低1‰的人群死亡率所需花费的成本为3,898,773.99元,门诊主动发现策略对模拟的10,000名糖尿病患者每降低1‰的人群死亡率所需花费的成本为11,988,983.15元,增量成本效果比即社区主动发现策略下每多降低1‰的人群死亡率所花费的成本为157,783.41元;社区主动发现策略下所模拟的10,000名糖尿病患者循环20个周期每挽救1个生命年所需花费的成本为16,342.17,元,门诊主动发现策略每挽救1个生命年所需花费的成本为36,889.18元,增量成本效果比即社区主动发现策略每多挽救一个生命年所需花费的成本为3,248.48元。社区主动发现策略下所模拟的10,000名糖尿病患者循环20个周期每额外获得1个QALY所需花费的成本为17,954.88元,门诊主动发现策略每额外获得1个QALY所需花费的成本为38,060.26元,增量成本效果比即社区主动发现策略每增加一个额外的QALY所需花费的成本为3,722.97元。结论与政策建议结论:(1)本研究发现,社区主动发现策略的中间结果即短期效果优于门诊主动发现策略,即能在糖尿病患者中发现更多的结核病患者和预防更多的结核病患者,从长远来看,本研究所构建的决策树-马尔可夫模型结果提示,社区主动发现策略的最终结果即长期效果优于门诊主动发现策略;(2)本研究发现,以中间结果为指标进行的成本效果分析显示,门诊主动发现策略优于社区主动发现策略,以最终结果和效用为结果指标所进行的成本效果与成本效用分析显示,社区主动发现策略优于门诊主动发现策略;(3)增量分析结果显示,以2012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38,459.47元作为第三方的付费标准,与门诊主动发现策略相比,除降低的人群死亡率这一指标,社区主动发现策略每多获得一个健康结果所需付出的成本均低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对经济学评价的推荐意见,社区主动发现策略的实施符合经济学原则。糖尿病患者是结核病的高发人群,加强糖尿病与结核病的协同管理与控制在我国具有深远的意义,结合效果分析与成本效果分析结果,基于结核病的外部效应特点,在我国采取社区主动发现策略会取得更加良好的效果。利用现有的工具在我国加强糖尿病与结核病两种疾病的管理与控制最核心的是建立两种疾病早期发现的协同管理机制,主要包括:(1)加强对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的完善,加强对社区糖尿病患者的规范管理,利于糖尿病和结核病两种疾病的有效控制;(2)同时,建议将结核病的疾病管理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社区主动发现策略的经济学评价结果提示对社区内糖尿病患者进行结核病病例的主动发现会产生良好的效果同时符合经济学原则;(3)通过强化社区功能、强化社区医生和综合医院专科医师职责,对易感人群定期普查等规范糖尿病患者中结核病的早期发现工作,通过机制建设规范筛查程序;(4)在糖尿病与结核病监测过程中,门诊主动发现策略可以作为补充方式纳入常规监测项目,加强结核病的早期发现。

李胜[9](2014)在《儿童气管支气管异物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对儿童气管、支气管异物(TBF)的临床特点分析,探讨TBF临床特征,为提高TBF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提供一定帮助。方法:系统回顾了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于2007年05月~2013年08月经耳鼻喉科和呼吸科收治确诊的TBF患儿,对其发病年龄、性别、诱发因素、病程、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异物性质、异物位置、误诊、治疗及转归等进行分析。结果:入选759例病例中,男505例,女254例,男女比例约为2:1。年龄最小4月,年龄最大11岁,平均年龄(21±12.4)月。3岁以下儿童占94.07%。主要的诱发因素为不慎(54.63%)。异物种类繁多,其中植物性异物最多,共705例,占总例数的93.38%(705/755)。植物性异物中以花生(350例)、瓜子(194例)为主。左侧支气管(383例)略多于右侧支气管(328例)。主要临床表现为咳嗽(723例)、呛咳(687例)和气喘(661例)。除4例自行咳出外,其余755例均在全身麻醉下行硬支气管镜异物取出术安全取出。结论:1.儿童气管、支气管异物好发于3岁以内的婴幼儿,且男孩比女孩多发。2.明确的异物吸入史对支气管异物的诊断非常重要。3.支气管异物以植物性异物为主,其中又以花生、瓜子最为常见。4.左侧支气管异物并不比右侧少。5.主要临床表现为咳嗽和喘息,容易误诊为呼吸道感染。6.全身麻醉下行硬支气管镜检查和异物取出术是诊断和治疗儿童TBF安全有效的方法。

丁守领[10](2014)在《影像学检查在儿童气道异物中的诊断价值》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对气管支气管异物的X线影像学特征统计分析,探讨胸部X片、胸部透视和多层螺旋CT(MSCT)不同方法对气管支气管异物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呼吸科和耳鼻喉科于2007年05月04日-2013年08月23日间收治的确诊为气管支气管异物患儿临床资料、胸部X片、胸部透视和MSCT检查的影像学特征。结果:共纳入患儿759例,除4例术前自行咳出外,余均全麻下行硬质支气管镜手术取异物755例。男性505例,女性254例,男女比例1.99:1。男性大于女性。最小年龄4月,最大年龄11岁,13岁患儿617例(81.29%)。胸部透视,术前总94例,提示异物84例,阳性率89.36%(84/94),主要表现纵膈摆动。胸部X片,术前摄片81例,提示异物35例,阳性率43.21%(35/81),胸部X片中征象为:肺气肿35例、肺不张4例、、肺实变1例,35例提示肺部炎症存在。MSCT检查738例,提示异物707例,阳性率95.80%(707/738),主要征象为肺气肿419例、局限性支气管阻塞364例、纵膈移位255例、纵膈双边影29例、纵膈气肿10例、皮下气肿5例。对行MSCT检查738例气管支气管异物的MSCT进行分类统计。不同病程合并肺部感染(合并肺炎)率,05天为23.93%,和其他发病时间段相比,其最低。在05天病程内,00.5天、1天、2天和5天四个时间段MSCT表现为肺气肿和合并感染率分别为:32.62%、50.00%、63.64%和64.23%,呈递增趋势;5.67%、11.61%、33.33%和45.99%,亦递增趋势。左、右支气管异物,MSCT主要表现为局限性阻塞(52.76%、48.59%)、肺气肿(59.84%、57.68%)、左右纵膈移位(39.90%、31.52%)、纵膈气肿(0.79%、2.19%)、皮下气肿(0、1.57%)和纵膈双边影(3.67%、4.39%)。主气道中局限性阻塞(18.91%)、肺气肿(16.21%)、左右纵膈移位(5.41%)、纵膈气肿(0)、皮下气肿(0)和纵膈双边影(2.70%)均低于左、右支气管中对应的征象。豆类的纵膈气肿(7.14%)、皮下气肿(4.76%)和纵膈双边影(7.14%)比其他三种异物中相应征象均高。MSCT征象局限性阻塞、肺气肿、纵膈移位、纵膈气肿、皮下气肿和纵膈双边影中,年龄段间无明显的差异性。结论:气管支气管异物的影像学诊断中MSCT确诊率最高,主要影像学征象为局限性气肿,随病程增长肺部合并感染率增大,豆类异物出现纵膈气肿和皮下气肿重症表现多。

二、吉林地区儿童胸部X线平片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吉林地区儿童胸部X线平片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HACCP体系的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全流程质量控制体系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理论框架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HACCP体系简介
    2.2 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的全流程运营与管理现状
    2.3 小结
第三章 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全流程质量控制体系相关研究的内容分析
    3.1 资料与方法
    3.2 结果
    3.3 小结
第四章 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全流程质量控制体系的初步建立
    4.1 成立多学科的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
    4.2 确定潜在使用者并考虑危害因素
    4.3 完成加工流程图
    4.4 验证制定的流程图
    4.5 实施危害分析
    4.6 确定关键控制点
    4.7 制定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的全流程质量控制体系
第五章 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的全流程质量控制体系的确立
    5.1 研究对象与方法
    5.2 研究结果
    5.3 讨论
第六章 结论
第七章 创新性与局限性
    7.1 创新性
    7.2 局限性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2)影像学检查在法医临床鉴定中的应用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法律基础
    二、影像学检查的研究进展与临床应用
    三、法医临床鉴定的现状与常见问题
第一章 影像学检查与法医临床鉴定的相关性
    第一节 医学影像诊断与法医学影像认定的关联
        一、医学影像诊断概述
        二、法医学影像认定概述
        三、临床医学诊断与法医学影像认定的关联
    第二节 影像学检查在法医临床鉴定中的应用现状
第二章 影像学检查在颅脑损伤法医临床鉴定中的应用
    第一节 颅脑的解剖基础
        一、颅脑的解剖结构
        二、正常颅脑影像解剖
    第二节 颅脑损伤的影像学检查
        一、头皮损伤
        二、颅骨骨折
        三、脑挫裂伤
        四、弥漫性轴索损伤
    第三节 颅脑损伤的法医临床鉴定
        一、颅脑损伤的概念及性质
        二、颅脑损伤的常见类型
        三、颅脑损伤的法医学鉴定要点
    第四节 问题与建议
        一、颅脑解剖结构的特异性
        二、选择合适影像学检查方法
        三、提升检查人员专业素养
第三章 影像学检查在胸部损伤法医临床鉴定中的应用
    第一节 胸部的解剖基础
        一、胸部的解剖结构
        二、正常肋骨影像解剖
        三、非正常肋骨影像解剖
    第二节 胸部损伤的影像学检查
        一、肋骨骨折
        二、气胸与液气胸
        三、肺挫伤
        四、肺撕裂伤与肺气肿
    第三节 胸部损伤的法医临床鉴定
        一、胸部损伤的概念及性质
        二、胸部损伤的常见类型
        三、胸部损伤的法医学鉴定要点
    第四节 问题与建议
        一、胸部解剖结构的特异性
        二、选择合适影像学检查方法
        三、提升检查人员专业素养
第四章 影像学检查在脊柱损伤法医临床鉴定中的应用
    第一节 脊柱的解剖基础
        一、脊柱的解剖结构
        二、正常脊柱影像解剖
    第二节 脊柱损伤的影像学检查
        一、脊椎损伤
        二、寰枢关节损伤
        三、外伤性椎间盘损伤
    第三节 脊柱损伤的法医临床鉴定
        一、脊柱损伤的概念及性质
        二、脊柱损伤的常见类型
        三、脊柱损伤的法医学鉴定要点
    第四节 问题与建议
        一、脊柱解剖结构的特异性
        二、选择合适影像学检查方法
        三、提升检查人员专业素养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3)江源区2013-2015年克山病监测人群异常心电图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材料与方法
    1.1调查范围
    1.2心电图检查与诊断方法
    1.3统计学分析
2结果
    2.1基本情况
    2.2异常心电图年龄分布情况
    2.3 8项异常心电改变分布及异常心电指数
3讨论

(5)双源CT双能量成像及迭代重建技术在肺栓塞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双源 CT SAFIRE 迭代重建及双能量非线性融合技术对改良肺动脉造影图像质量影响
    1.1 引言
    1.2 材料与方法
        1.2.1 一般资料
        1.2.2 检查方法
        1.2.3 图像重建
        1.2.4 图像的测量及计算
        1.2.5 主观图像评分
        1.2.6 辐射剂量的计算
        1.2.7 统计学分析
    1.3 结果
        1.3.1 FBP及SAFIRE1-5重建图像(见图 1.2-1.7)的评价结果
        1.3.2 SAFIRE5非线性融合图像、FBP及SAFIRE5线性融合图像(见图 1.12-1.14)的数据评价结果
        1.3.3 SAFIRE5非线性融合图像、FBP及SAFIRE5线性融合图像主观评价结果
    1.4 讨论
    1.5 结论
    1.6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双源CT双能量成像技术及改良CT肺动脉造影技术在肺栓塞诊断的应用研究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一般资料
        2.2.2 检查方法
        2.2.3 图像重建
        2.2.4 图像分析
        2.2.5 辐射剂量的计算
        2.2.6 统计学分析
    2.3 结果
        2.3.1 传统CTPA图与改良CTPA图图像质量评价结果及对诊断结果影像
        2.3.2 改良CTPA、PED、Lung Vessels图(见图 2.1A-C、图 2.2A-C、图 2.3A-C)对于肺动脉内栓子的显示结果
        2.3.3 DEPI图(见图 2.1D、图 2.2D、图 2.3D)、DEPI+改良CTPA图与改良 CTPA+PED+Lung Vessels 图对肺段动脉栓子诊断符合情况及DEPI图对肺灌注改变显示结果
    2.4 讨论
    2.5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致谢

(6)生物标记物在膝骨关节炎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与关节退变程度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第一部分 YKL-40水平与膝骨关节炎症状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抵抗素水平与膝骨关节炎病变严重程度及软骨退变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有限滑膜清理术治疗膝骨关节炎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表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论
综述 生物标记物在膝骨关节炎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7)复发性多软骨炎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符号说明
前言
病例报道
文献复习
讨论
结论
附图
附表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

(8)我国糖尿病患者中结核病病例主动发现策略的经济学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CONTENTS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
    研究背景 2
    研究现状和问题提出 3
    研究意义与目的 4
    论文结构框架 第二章
    文献综述 1
    结核病病例发现策略实施现状 2
    结核病病例发现策略的经济学评价研究现状 3
    决策分析模型在结核病控制领域内的应用研究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1
    研究分析框架 2
    资料来源与数据收集方法 3
    经济学评价研究方法 4
    决策分析模型构建 5
    数据管理与分析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糖尿病患者中结核病病例发现策略分析 1
    糖尿病患者中结核病病例的社区主动发现策略 2
    糖尿病患者中结核病病例的门诊主动发现策略 3
    糖尿病患者中结核病病例的被动发现策略 4
    糖尿病患者中结核病不同病例发现策略的比较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糖尿病患者中结核病病例发现策略的成本分析 1
    糖尿病患者中结核病病例社区主动发现策略的成本分析 2
    糖尿病患者中结核病病例门诊主动发现策略的成本分析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糖尿病患者中结核病病例发现策略的决策分析模型构建 1
    结核病疾病传播的马尔可夫模型构建 2
    糖尿病患者中结核病病例发现策略的决策树模型构建 3
    糖尿病患者中结核病病例发现策略的决策树-马尔可夫模型构建 4
    决策树-马尔可夫模型的参数确定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糖尿病患者中结核病病例发现策略的经济学评价 1
    糖尿病患者中结核病病例发现策略的效果、效用分析 2
    糖尿病患者中结核病病例发现策略的成本-效果、成本-效用分析 本章小结 第八章
    讨论与政策建议 1
    方法学讨论 2
    我国糖尿病患者中结核病病例发现率情况 3
    不同结核病病例发现策略的成本-效果、成本-效用分析结果讨论 4
    不同结核病病例发现策略在我国实施的可行性讨论 5
    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附录一
    胸部X线检查相关要求 附录二
    活动性结核病诊断标准 附录三
    细菌学检查工作细则 附录四
    糖尿病患者中筛查活动性结核病例问卷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9)儿童气管支气管异物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资料与方法
    1.研究对象
    2.研究方法
    3.统计学处理
结果
    1.一般资料
    2.诱发因素
    3.病程
    4.临床表现
    5.体格检查
    6.影像学检查
    7.异物性质
    8.异物位置
    9.误诊
    10.治疗及转归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中英文缩略词表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10)影像学检查在儿童气道异物中的诊断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不同影像检查方法在儿童气道异物诊断中的价值
    前言
    研究对象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图
第二部分 气道异物在胸部 CT 中的特征
    前言
    研究对象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中英文缩略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四、吉林地区儿童胸部X线平片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HACCP体系的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全流程质量控制体系的构建[D]. 纪荣建. 山东大学, 2021(12)
  • [2]影像学检查在法医临床鉴定中的应用探究[D]. 卢建珍. 甘肃政法大学, 2021
  • [3]江源区2013-2015年克山病监测人群异常心电图分析[J]. 于开俊. 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 2019(06)
  • [4]中国肺高血压诊断和治疗指南2018[J]. Working Group on Pulmonary Vascular Diseases of Chinese Society of Cardiology of Chinese Medical Association;Editorial Board of Chinese Journal of Cardiology;.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8(12)
  • [5]双源CT双能量成像及迭代重建技术在肺栓塞的应用研究[D]. 毛锡金. 青岛大学, 2016(02)
  • [6]生物标记物在膝骨关节炎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与关节退变程度的相关性研究[D]. 关健. 河北医科大学, 2016(08)
  • [7]复发性多软骨炎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D]. 贾茜. 山东大学, 2016(02)
  • [8]我国糖尿病患者中结核病病例主动发现策略的经济学评价研究[D]. 赵文静. 山东大学, 2014(12)
  • [9]儿童气管支气管异物的临床研究[D]. 李胜. 苏州大学, 2014(11)
  • [10]影像学检查在儿童气道异物中的诊断价值[D]. 丁守领. 苏州大学, 2014(11)

标签:;  ;  ;  ;  

吉林地区儿童胸部X线平片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