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人工冰核技术

浅谈人工冰核技术

一、浅谈人工冰核发生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刘香娥,何晖,高茜,王永庆,杨燕[1](2021)在《中尺度碘化银催化数值模式在人工影响天气业务中的应用试验》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数值模式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人工影响天气业务工作中。文中着眼北京地区人工影响天气业务对数值模式预报的需求,结合地基作业的特点,初步进行了碘化银(AgI)冷云催化数值模式在人工影响天气业务中的应用试验。试验采用同化了多种观测资料的北京睿图快速更新和多尺度分析预报系统-临近子系统(RMAPS-ST, Rapid-refresh Multi-scale Analysis and Prediction System-Short Term)的预报结果做为初始场,运用耦合了冷云催化模块的中尺度数值模式WRF(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 Model)进行冷云催化数值试验,催化模块添加在Morrison双参数微物理方案中,考虑了水汽在人工冰核上的凝华核化、凝结冻结和接触冻结核化过程,模拟范围覆盖北京地区所有的地面作业站点以及华北人工影响天气飞机作业区域。业务试验包括运行对照试验以判定具有催化潜力的地基作业站点及催化信息、进行预催化模拟和实际作业后的催化模拟。个例应用显示,冷云催化数值模式的业务试验可以预判未来一定时段内人工影响天气相关物理量场的变化及作业效果,可为前期人工影响天气地面作业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后期可进行实际作业信息输入进行催化模拟,对比验证与分析可以改进和优化流程算法,不断提升制定地面作业方案的科技水平。

楼小凤,傅瑜,苏正军[2](2021)在《人工影响天气碘化银催化剂研究进展》文中指出碘化银(AgI)类催化剂是人工影响天气外场试验和业务作业中使用最广泛的催化剂,其核化效率和核化机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催化效果。在总结美国、中国和欧洲多个国家利用云室和风洞研究AgI类催化剂的核化机制、核化阈温及成核率的室内实验成果的基础上,梳理利用室内实验成果发展的AgI数值催化模式,旨在为下一步优选新型高效AgI类催化剂和改进数值催化模式提供借鉴。AgI类催化剂核化机制包括凝华核化、接触冻结核化、凝结冻结核化和浸没冻结核化,其核化过程受大气温湿条件、催化剂粒子大小、成分等多种因素影响,并与催化剂粒子的燃烧溶液法、燃烧焰剂法和爆炸法等发生方式有关。目前国内外使用的AgI类催化剂含有不同成分,有多种催化剂粒子产生方式,催化剂粒子的核化机制和成核率有很大差异。将来应重点基于高性能云室和风洞,分析不同催化剂配方的核化机制和成核率,优选新型高效催化剂,改进AgI数值催化模式。

张俊成[3](2020)在《现代人工影响天气催化剂在增雨作业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文章首先介绍了什么是增雨催化剂,然后概括了常见的催化剂种类,最后结合实际情况,从人工增雨的角度出发,围绕催化剂的具体应用展开了讨论,内容以吸湿性巨核、人工冰核还有制冷剂为主,以期能够在某些方面为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提供帮助。

彭永武[4](2018)在《现代人工影响天气催化剂在增雨作业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我国人工增雨的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人工增雨是人类做改变天气状况的实验时进行次数最多的一项。人工增雨不仅对人类无害,还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部分地区的干旱问题,为人们的生产提供一些便利条件,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起着不可代替的作用,由此可见人工增雨的重要性。

张慧娇[5](2018)在《南京青奥会开幕式人工催化消减雨作业的效果和机理研究》文中认为作为人工增雨反作用的人工消减雨作业,在减弱强暴雨灾害、保障大型露天活动顺利进行以及更深入的认识人工增雨等方面都有重大的意义。然而目前已有研究对人工消减雨的可行性、作业方法尚未明确,对于减雨机制尚不清楚。本文通过在中尺度WRF模式中的Thompson微物理方案中耦合碘化银与云相互作用模块,考虑了 AgI的三种核化机制,在中尺度模式中实现了催化功能。由此来研究人工消减雨的可行性、方法及减雨机制。通过对2014年8月16日南京青奥会开幕式期间的降水过程进行模拟,同时分析云物理特征以及降水粒子源汇项,结果表明:1)结合地面累积降水、高空500hPa环流形势、雷达回波、卫星云图实况与模拟结果的对比可知,WRF模式模拟的效果较为理想,对于降水环流形式、云团分布以及地面降水的落区模拟很好,结果可以用于后续的研究。2)本次降水的云水含量低,雪、霰和冰晶的含量少,且垂直运动发展不旺盛,是一次积层混合云降水过程。3)输出各降水粒子的源汇项发现:雨水的主要汇项为雨滴的蒸发,而最大的源项为雪的融化,其次为雨滴碰并云滴增长,在降水发展旺盛期如10时到13时还有少量霰的融化,霰融化对雨水的贡献比雪要小两个量级,说明此次降水过程中雪对降水的贡献要远大于霰的贡献。通过使用在Thompson微物理方案中耦合了 AgI的WRF模式模拟实际催化作业,发现:1)AgI的核化机制为接触冻结核化,核化率大约为3.5%。2)就整个模拟区域而言,AgI的引入会引起模拟区域水汽的重新分布,而水汽的总量保持不变,其次云滴浓度有微弱变化,主要变化为AgI核化增加了云冰的含量和数浓度。3)播撒碘化银后地面降水减少主要原因为AgI作为人工冰核进行核化使冰晶数量大量增加,从而使冰晶转化为雪的数量增加;同时人工冰核进行核化后消耗大量水汽,雪的凝华增长减弱,形成更多小尺度雪晶。小尺度雪晶融化形成小尺度雨滴,小雨滴易蒸发且下落末速度较小,因此造成地面降水减少。通过对播撒率、播撒高度、播撒开始时间和持续时间分别作敏感性试验,发现过量播撒AgI确实可起到减雨的效果。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播撒量的增大,减雨率会有所增大,但无限增加播撒量并不能让减雨效率无限增加。在-5 温度以下播撒碘化银减雨效果更好,同时考虑到水汽条件,进而寻找适当位置播撒。持续时间同播撒率类似,在一定时间内增大持续时间会使减雨率增大,但同样并不是无限制增大。

党娟,苏正军,房文,方春刚[6](2016)在《三七炮弹的碘化银成核率检测》文中提出三七炮弹是进行人工增雨和防雹作业所需碘化银催化剂的主要载体之一.炮弹中碘化银催化剂的成核率数据是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设计和指挥中进行催化剂作业剂量测算的重要参考,因此,对人工影响天气业务中使用的三七炮弹的碘化银成核率进行检测非常重要。2013年11—12月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中心利用新建的1200L等温云室和钢板式20 m3专用爆炸室等设备,对目前人工影响天气业务中使用的两个厂家三七炮弹(样品1、样品2)的碘化银成核率进行国内首次统一检测。检测结果表明:两厂家炮弹成核率检测结果的拟合值量级均为10"1012/(g·AgI)(检测温度-6℃至-20℃),样品2成核率明显高于样品1。将本次检测结果与国内历次三七炮弹检测结果相比发现,两样品在负温高温段的成核率值均高于以往检测结果,其中,在具有指示意义的-10℃下的成核率,两样品均比以往检测结果要高23个量级。不同检测实验中成核率检测结果存在较大差异的现状说明,采用同一平台开展成核率统一检测十分必要。

孔君[7](2015)在《含AgI人工冰核粒子成冰性能及物化特征的实验研究》文中提出本文利用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人工影响天中心的CAMS 1m3等温云室系统检测筛选出新研制的高效AgI焰剂WMC-IN-001和WMC-IN-002。同时与知名俄罗斯节银剂配方和2011年全国人工影响天气业务主要使用的几种含AgI焰剂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其成核率、成冰速率以及核化机制等成冰性能,并结合冰核气溶胶静电沉降取样器和JSM-6701F冷场发射扫描电镜对WMC-IN-001焰剂产生的气溶胶粒子进行物化特征分析。成冰性能检测实验结果表明,2011年全国人工影响天气业务主要使用的含AgI焰剂成核率普遍偏低,在-15℃条件下成核率只能达到1012/g AgI量级。WMC-IN-001和WMC-IN-002配方具有较高的成核率,在-15℃时达到1015/g AgI量级,尤其在-7℃时WMC-IN-001的成核率仍可达到1014/g AgI量级,比节银剂高出近2个量级。受雾环境变化影响,WMC-IN-001和WMC-IN-002配方的成冰速率较慢,在各检测温度的成冰速率差异较小,样气全部核化均在40—55min范围内。根据WMC-IN-001焰剂气溶胶粒子的高成核率和对雾环境的高敏感度,定性分析WMC-IN-001配方以凝结冻结核化为主要核化过程。电镜分析WMC-IN-001焰剂气溶胶粒子微物理特征表明,其粒子主要分布在0.02—0.60μm之间,峰值直径分别为0.025μm和0.13μm,均立方直径为0.2472μm。WMC-IN-001焰剂气溶胶粒子明显偏大,大粒子占比例较多。综合其他几种含AgI焰剂分析粒子谱分布特征与成冰性能之间的联系,发现随着粒子均立方直径或谱宽的增大,成核率和成冰速率并没有表现出简单的递增或递减规律。含AgI焰剂气溶胶粒子的均立方直径、谱宽、峰值直径等谱分布特征不能独立影响其成冰性能,而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邵洋,刘伟,孟旭,王广河[8](2014)在《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装备研发和应用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工影响天气科学活动持续了将近70 a,其作业装备和技术方法均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已经形成空中和地面一体化作业体系。以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以色列、南非、泰国等为代表的国家主要使用飞机和地面发生器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以俄罗斯、中国、保加利亚等为代表的国家在使用飞机和地面发生器的同时,也使用火箭(或高炮)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随着高性能飞机的投入使用,播撒技术和催化剂配方的不断研发改进,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装备整体水平有了明显的发展和提高。文章分别介绍了国内外人工影响天气飞机及机载作业装备、火箭和高炮、地面发生器、常用催化剂的研发和应用情况及未来发展趋势。

何晖,金华,李宏宇,刘建忠[9](2012)在《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日人工消减雨作业中尺度数值模拟的初步结果》文中提出2008年8月8日,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举行之际,北京及周边地区出现了较强对流云团,给国家体育场内开幕式活动的顺利进行带来了极大威胁。根据云系的发展状况,北京市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有针对性地组织实施了大规模地面火箭人工消减雨作业,对抑制云、降水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一定作用。在中尺度数值模式MM5的Reisner2方案中引入了AgI粒子与云相互作用的过程,在MM5中实现了催化功能。参照2008年8月8日20:05至20:12进行的消减雨作业情况,利用加入催化方案的中尺度数值模式对该作业进行了数值模拟试验,就不同的播撒量对催化效果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并对其中的微物理机制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AgI播撒率对降水量改变影响很明显,当以5g·s-1的速率持续播撒AgI7min,在播撒作业后2h,催化区域内均表现为减雨,2h后为增雨。对于减雨的微物理机制主要是由于大量播撒AgI后导致空中云水大量减少,进一步导致霰减少,霰的减少导致雨水的减少;而2h后的增雨机制则是由于在雨水、云水、霰以及温度之间形成了正反馈,最终导致地面降水的增加。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单参数方案的局限性,模拟的最大减雨率仅为8%~12%,离消雨的要求尚有差距,应利用双参数云方案作进一步模拟研究。

张景红[10](2010)在《人工影响天气纳米催化剂粉体的制备与成冰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采用液相沉淀法制备了纳米碘化银(AgI)粒子和纳米碘化银-铜(n-Ag1-xCuxI(x=0.10, 0.20, 0.25, 0.40))复合粉体材料,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纳米三氧化铝铬(Cr2-xAlxO3)(x=0-1)复合粉体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仪、BET比表面积测定仪、差热分析仪及粒子吸湿性测定仪等对制备的粉体材料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和分析。研制了20L分体式混合云室和1200L等温云室,并以降雨实弹爆炸法测定了纳米碘化银的成冰性能。论文工作得到了如下研究结果:1.采用液相沉淀法制备的纳米碘化银粉体粒径均匀,无明显团聚,晶体结构主要为β-AgI相;比微米碘化银更接近冰晶的晶体结构;纳米碘化银较微米碘化银有更大的比表面积;纳米碘化银吸湿性随晶粒尺寸减小而增加;纳米碘化银的固相-固相转变温度与微米碘化银类似,但固相-液相转变温度比微米碘化银低100℃;通过控制络合剂及分散剂浓度比例、滴定速率和搅拌速度、干燥烘干温度和时间,可获得晶粒尺寸不同的纳米碘化银粉体,其最小平均晶粒尺寸可达~30nm。2.利用液相共沉积方法制备了纳米碘化银-铜粉体;其晶体结构为β-相,无明显团聚;随铜掺入量的增加,粉体粒径尺寸减少,晶格常数减少且逐渐接近冰晶的晶格常数,有望成为催化效果良好,成本相对低廉的新一代人工影响天气催化剂。3.利用溶胶-凝胶方法,并使用柠檬酸作为分散剂,制备出了系列纳米Cr2-xAlxO3(x=0-1)固溶粉体材料;在800P°C烧结情况下使Cr2-xAlxO3(x=0-1)粉体完全晶化;粉体的晶格参数和晶格体积随Al2O3掺杂量的增加而线性减小,平均粒径尺寸随Al2O3掺杂量的增加而逐渐减小。4. 20L分体式混合云室具可直接向云室送入过冷雾,减少了温度的扰动;云室装有控温式冰晶接取装置,可在高于-8℃进行冰核检测;云室保温性能好,并且配备了电加热升温装置。1200L云室使用冷媒夹层和电加热器控温技术,提高了温度稳定性和检测效率;送雾系统可产过冷雾,雾流量可控,并可连续供应,保证了冰核的充分活化和冰晶增长的温湿条件,减小了注雾产生的温度扰动;云室保温性能好,几乎无温差,提高了各温度段冰核检测结果的稳定性,并能加快实验进度;研制了温控式玻片接取冰晶装置,在高于-5.7℃可进行冰核检测;云室性能稳定,检测结果重复性好,数据可靠。5.纳米碘化银作为人工影响天气催化剂,其成核率高于目前使用的微米碘化银催化剂1~2个量级;纳米碘化银催化剂在低于-20℃时,成核率可达1014,在较高负温段可以达到1011;纳米碘化银人工影响天气催化剂成冰阈温值高于微米碘化银催化剂的成冰阈温值;纳米碘化银人工影响天气催化剂成冰活性优于微米碘化银催化剂的成冰活性,在同样的活化条件下,纳米碘化银催化剂活化速率和形核速率明显加快。

二、浅谈人工冰核发生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人工冰核发生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3)现代人工影响天气催化剂在增雨作业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催化剂的概述
2 催化剂种类与应用
    2.1 吸湿性巨核
    2.2 人工冰核
    2.3 制冷剂
3 结论

(4)现代人工影响天气催化剂在增雨作业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天气催化剂的基本概况
2 催化剂增雨的理论分析
    2.1 冷云催化
    2.2 暖云催化
    2.3 动力催化
3 催化剂的种类
    3.1 人工冰核的基本概述
    3.2 制冷剂的基本概述
    3.3 吸湿性巨核的基本概述
4 催化剂的研究现状分析
    4.1 制冷剂的研究现状
    4.2 吸湿性巨核的研究现状
    4.3 人工冰核的研究现状分析
5 纳米技术在催化剂改良过程中的应用分析
    5.1 催化剂的选择
    5.2 碘化银催化作用的分析
    5.3 纳米催化作用的分析
6 结束语

(5)南京青奥会开幕式人工催化消减雨作业的效果和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意义
    1.2 人工引晶数值模拟国内外进展
        1.2.1 人工引晶国外进展
        1.2.2 人工引晶国内进展
    1.3 人工消减雨研究现状及问题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第二章 模式介绍
    2.1 WRF3.7数值模式简介
    2.2 WRF云微物理方案简介
    2.3 Thompson微物理方案及耦合AgI方法介绍
        2.3.1 Thompson微物理方案介绍
        2.3.2 Thompson方案中耦合AgI介绍
第三章 南京青奥开幕式个例模拟与云微物理分析
    3.1 降水过程分析
    3.2 数值模拟方案设计
    3.3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3.3.1 模拟结果与实况对比
        3.3.2 模拟区域云水含量分布
        3.3.3 微物理场和动力场特征
        3.3.4 微物理量源汇项分析
    3.4 本章总结
第四章 人工消减雨数值试验及催化分析
    4.1 实际个例模拟和分析
        4.1.1 碘化银的扩散和输送
        4.1.2 碘化银核化机制分析
        4.1.3 云中微物理结构的变化
        4.1.4 碘化银播撒后地面降水响应
        4.1.5 碘化银播撒后增减雨机制分析
    4.2 人工减雨催化方案及敏感性实验讨论
        4.2.1 播撒剂量敏感性实验
        4.2.2 播撒高度敏感性实验
        4.2.3 播撒开始时间敏感性实验
        4.2.4 播撒持续时间敏感性实验
    4.3 本章总结
第五章 全文总结与讨论
    5.1 主要结论
    5.2 未来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7)含AgI人工冰核粒子成冰性能及物化特征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问题的引出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1.5 本文的特色和创新点
第二章 实验装备及实验方法
    2.1 实验装备
        2.1.1 CAMS 1m3 等温云室系统
        2.1.2 冰核气溶胶静电沉降取样器
        2.1.3 冷场发射扫描电镜
    2.2 实验方法
        2.2.1 云室静态检测
        2.2.2 电镜样品制备及观测
第三章 含AgI焰剂的成冰性能检测
    3.1 含AgI焰剂样品制备及筛选
    3.2 成核率检测
        3.2.1 成核率的检测标准
        3.2.2 不同焰剂配方成核率检测结果分析
        3.2.3 新配方的优越性分析
    3.3 成冰速率检测
        3.3.1 成冰速率的定义
        3.3.2 化学动力图分析
    3.4 核化机制分析
        3.4.1 核化机制分类及判断
        3.4.2 新配方的核化机制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含AgI人工冰核粒子的电镜分析
    4.1 实验方法和仪器
        4.1.1 含AgI人工冰核的物理特征观测
        4.1.2 含AgI人工冰核的化学组成分析
    4.2 场发射扫描电镜观测结果分析
        4.2.1 形态学特征
        4.2.2 粒子谱分布特征
    4.3 粒子谱特征与成冰性能的联系
        4.3.1 均立方直径与成冰性能的关系
        4.3.2 谱宽与成冰性能的关系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5.1 主要结论
    5.2 问题与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8)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装备研发和应用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空中作业装备
    1.1 作业飞机
    1.2 机载作业装备
2 地面作业装备
    2.1 火箭和高炮
    2.2 地面发生器
3 人工影响天气催化剂
    3.1 制冷剂
    3.2 人工冰核
    3.3 吸湿性核
4 结论和展望

(9)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日人工消减雨作业中尺度数值模拟的初步结果(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催化过程和试验设计
    2.1 催化过程
        (1) 云滴和雨滴与AgI粒子的接触冻结核化
        (2) 水汽在人工冰核上的凝华核化
    2.2 试验设计
    2.3 模拟结果对比分析
3 天气概况与实际作业情况
    3.1 天气形势分析
    3.2 实际作业情况
4 催化试验
5 催化效果
6 催化机制分析
    6.1 催化后的减雨阶段
    6.2 催化后的增雨阶段
7 结论

(10)人工影响天气纳米催化剂粉体的制备与成冰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人工影响天气原理
    1.3 人工影响天气催化技术
        1.3.1 人工影响天气催化剂
        1.3.2 人工冰核成冰性能的云室检测
    1.4 人工影响天气催化技术与纳米材料
    1.5 纳米粉体材料
    1.6 纳米材料的基本性质
        1.6.1 量子尺寸效应
        1.6.2 小尺度效应
        1.6.3 表面效应
        1.6.4 宏观量子隧道效应
    1.7 纳米粉体材料的制备
        1.7.1 典型固相制备方法
        1.7.2 典型气相制备方法
        1.7.3 典型液相制备方法
    1.8 纳米粉体材料的表征
        1.8.1 纳米材料粉体的成分分析
        1.8.2 纳米材料粉体的晶体结构分析
        1.8.3 纳米材料粉体的形貌分析
        1.8.4 纳米材料粉体的表面与界面分析
    1.9 选题意义与研究内容
第二章 人工影响天气纳米碘化银制备工艺及表征
    2.1 引言
    2.2 实验
        2.2.1 实验设备
        2.2.2 实验原理
        2.2.3 实验方法
    2.3 实验结果讨论
        2.3.1 纳米碘化银和微米碘化银的 XRD 分析结果
        2.3.2 纳米碘化银和微米碘化银的SEM观察结果
        2.3.3 纳米碘化银的TEM观察结果
        2.3.4 纳米碘化银和微米碘化银的XPS分析结果
        2.3.5 纳米碘化银和微米碘化银的差热分析结果
        2.3.6 纳米碘化银和微米碘化银的比表面积测定结果
        2.3.7 纳米碘化银吸湿性测定结果
        2.3.8 络合剂和分散剂浓度的影响
        2.3.9 烘干温度的影响
        2.3.10 滴定速度和搅拌速度的影响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人工影响天气纳米碘化银-铜复合粉体催化剂制备
    3.1 引言
    3.2 实验方法
        3.2.1 纳米碘化银-铜粉体的制备
        3.2.2 纳米碘化银-铜结构表征及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人工影响天气纳米Cr_(2-x)Al_xO_3(x=0-1)粉末催化剂制备
    4.1 引言
    4.2 实验方法
        4.2.1 Cr_(2-x)Al_xO_3固溶体粉的制备
        4.2.2 Cr_(2-x)Al_xO_3固溶体粉的化学反应机理
    4.3 结果和讨论
    4.4 结论
第五章 人工影响天气纳米碘化银成冰性能检测设备研制
    5.1 引言
    5.2 分体式20L混合云室
        5.2.1 分体式20L混合云室设计思路
        5.2.2 分体式20L混合云室简介
        5.2.3 分体式20L混合云室的制冷和加热系统
        5.2.4 分体式20L混合云室的温度测量系统
        5.2.5 分体式20L混合云室的造雾系统
        5.2.6 分体式20L混合云室的冰晶取样系统
        5.2.7 分体式20L混合云室的冰晶读数系统
    5.3 1200L等温云室
        5.3.1 引言
        5.3.2 1200L等温云室设计思路
        5.3.3 1200L等温云室简介
        5.3.4 1200L等温云室保温、制冷和加热系统
        5.3.5 1200L等温云室的温度测量系统
        5.3.6 1200L 等温云室的造雾系统
        5.3.7 1200L等温云室的冰晶读数取样系统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人工影响天气纳米碘化银成冰性能研究
    6.1 引言
    6.2 实验方法
        6.2.1 实验设备
        6.2.2 实验方法
        6.2.3 数据处理方法
    6.3 实验结果
    6.4 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讨论
        6.4.1 实验结果分析
        6.4.2 成冰机理的讨论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主持参加的项目
致谢

四、浅谈人工冰核发生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尺度碘化银催化数值模式在人工影响天气业务中的应用试验[J]. 刘香娥,何晖,高茜,王永庆,杨燕. 气象学报, 2021(02)
  • [2]人工影响天气碘化银催化剂研究进展[J]. 楼小凤,傅瑜,苏正军. 应用气象学报, 2021(02)
  • [3]现代人工影响天气催化剂在增雨作业中的应用[J]. 张俊成. 农家参谋, 2020(08)
  • [4]现代人工影响天气催化剂在增雨作业中的应用[J]. 彭永武. 南方农机, 2018(10)
  • [5]南京青奥会开幕式人工催化消减雨作业的效果和机理研究[D]. 张慧娇. 南京大学, 2018(09)
  • [6]三七炮弹的碘化银成核率检测[J]. 党娟,苏正军,房文,方春刚. 应用气象学报, 2016(02)
  • [7]含AgI人工冰核粒子成冰性能及物化特征的实验研究[D]. 孔君.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2015(03)
  • [8]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装备研发和应用进展[J]. 邵洋,刘伟,孟旭,王广河. 干旱气象, 2014(04)
  • [9]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日人工消减雨作业中尺度数值模拟的初步结果[J]. 何晖,金华,李宏宇,刘建忠.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12(01)
  • [10]人工影响天气纳米催化剂粉体的制备与成冰性能研究[D]. 张景红. 吉林大学, 2010(05)

标签:;  ;  ;  

浅谈人工冰核技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