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任重道远

水土保持任重道远

一、水土保持 任重道远(论文文献综述)

张金慧,尤伟[1](2020)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扎实推动新阶段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访水利部水土保持司司长蒲朝勇》文中研究说明2020年,水土保持工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水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认真贯彻落实水利改革发展总基调和部党组决策部署,以推动强监管制度化和补短板精细化为核心,以强化制度建设和执行为重点,以健全责任体系和夯实基础支撑为抓手,取得新进展新成效。日前,本刊记者专访了水利部水土保持司司长蒲朝勇。

Upper and Middle Yellow River Administration,YRCC;[2](2020)在《贯彻落实重大国家战略 推进黄河上中游流域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文中指出水土保持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的主要内容和黄河治理的根本措施,也是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保障。经过长期治理与保护,黄河上中游流域水土保持事业取得长足发展,实现了从贫穷到小康、从"黄"到"绿"的嬗变,但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新使命新要求相比,依然任重道远。新时代黄河上中游流域水土保持,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落实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要求,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以支流为骨架、以小流域为单元,充分调动各方力量,协同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确保黄河下游河床不抬高;坚持不懈开展还林还草,从过度干预、过度利用向自然修复、休养生息转变,改善流域生态环境,建设美丽黄河,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提出了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的具体目标,论述了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的措施布局和支撑体系。

常文峰[3](2020)在《毛泽东林业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文中认为毛泽东不仅是红色的理论家和革命家,也是绿色的理论家和实践家。毛泽东林业思想,是科学严谨、博大精深、影响深远的毛泽东思想体系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也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中国化的历史产物和实践结晶。在党的十九大提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目标,确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本方略的理论背景下;以及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林业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全球生态问题整体呈现易发、频发与高发趋势的现实背景下,进一步挖掘毛泽东林业思想,不仅对于推动我国新时代林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而且对于改善全球生态困境、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从理论渊源看,毛泽东林业思想根植于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凝聚着五千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孕育的丰富的生态文明智慧,同时借鉴了人类社会多姿多彩的生态文明建设思想;从历史演进看,毛泽东林业思想经历了开始萌芽、初步发展、走向成熟和继续发展四个阶段。基于对毛泽东林业思想整体特征的勘察,本文进一步从林业经济观、林业治理观、林业民生观、林业国际观四个方面较为系统地阐述了毛泽东林业思想的丰富内涵,同时认为毛泽东林业思想从物质观、实践观、辩证观和历史观上丰富和拓展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并为新时代林业现代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撑。概而言之,深入研究毛泽东林业思想,既可以丰富新时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又可以为绿色发展开辟新的战略构想和实践途径,还可以为实现美丽中国、清洁世界的美好愿景勾勒现实进路。

李欣燕[4](2020)在《栓住生态问题的“牛鼻子”创造威远经济发展“金山银山”——新时期水土保持工作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土流失作为山区、丘陵区一种渐进性灾害,被列为人类十大环境问题之一,大量水土流失呈现的"石漠化",则被称为"地球癌症"。水土保持作为对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造成水土流失所采取的预防和治理措施,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举足轻重,是保护生态安全的主体工程和根本性措施。威远县是四川水土流失严重县和石漠化危害严重县。本文回顾了建国70年来,全国和我县水土保持的发展历程,从习近平同志"两山"理论入手,结合两个典型地区水土保持治理前后的变化,得出"治理水土流失,就是建设金山银山"的启示,由此提出了"栓住生态问题的牛鼻子,创造威远经济发展金山银山"的水土保持强县新思路。

李洪任,谢颂华,张利超,喻荣岗,宋月君,莫明浩,刘昭[5](2020)在《江西省坡耕地水土流失特点及防治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江西省是我国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的地区之一,虽然通过多年的治理已取得了显着成效,但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作依然任重道远。基于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江西省水土保持专项普查成果、《江西省水土保持规划(2016—2030年)》与《江西省水土保持区划及防治布局研究》等全省性重要基础技术支撑成果,简述了江西省坡耕地水土流失的总体状况,分析了全省坡耕地水土流失成因、特点与危害,并对坡耕地资源进行了评价与需求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科学合理的江西省坡耕地水土流失防治对策与措施,对于更好地推进江西省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作,加快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江西)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刘洋[6](2019)在《油气资源开发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制度研究》文中认为油气资源开发过程扰动资源开采地区原始的自然环境、地质地貌和水文情况,因占压土地、落地原油、注水采油、水力压裂等导致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下降,成为影响油气产区生态环境的主要因素之一。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制度是解决油气资源开发经济利益与水土生态环境利益之间冲突,协调利益相关者之间关系的有效措施。中国现有油气资源开发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制度为水土保持补偿费制度,论文运用理论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和逻辑演绎法等研究方法剖析现有制度存在的问题,运用生态价值评价方法估算油气开采期间补偿标准,围绕制度构成要素,提出油气资源开发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制度优化建议,以期为国家制定油气等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制度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为完善环境规制政策法规提供一定的参考。论文首先明晰油气资源开发、水土流失、水土保持、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水土保持补偿制度等概念。从经济学、生态学、伦理学等角度阐释相关理论,总结主要基本理论在油气资源开发及其生态环境领域的具体表现。其次,从生态、社会、经济复合系统视角,利益主体行为博弈视角和成本收益视角,进一步探寻生态补偿制度的本质特征和关系机理,以上为研究提供理论依据。第三,对中国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制度的历史进行梳理和对制度现状进行分析,发现问题,从根本上探寻制度建立的阻碍和发展缺失。美国、澳大利亚、哥伦比亚和德国等国在水土流失预防和治理方面上都具有一定值得借鉴的经验,从中得到启示,进一步明确中国油气资源开发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制度的优化路径。第四,分析了中国水土流失总体情况和油气资源开发水土流失的区域特征,阐述油气资源开发作用生态因子的影响,对比研究油气资源开发建设期和开采期两个阶段对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的影响表现,说明两阶段应予以区别补偿。第五,综合运用生态价值估算方法,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估算油气资源开发水土流失区域内典型油气田所在省域单位土地面积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以此为基础数据,根据油田整体占地面积并考虑落地原油污染问题折损测算油气资源开采期单位产量损耗的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为0.68~10.88元/t/a之间,平均2.08/t/a,为科学制定补偿标准提供参考。第六,基于补偿制度的构成要素,设计了油气资源开发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制度优化的框架体系。在现有水土保持补偿费制度基础上,仅仅围绕制度构成要素进行优化,具体包括:(1)明确油气资源开发水土保持生态补偿主体。补偿主体包括补偿给付主体、补偿接受主体和补偿实施主体。(2)确认补偿客体。补偿客体即为水土环境生态利益,此部分生态利益可用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进行衡量。(3)确定补偿标准。现行水土保持补偿费征收标准中油气项目建设期间依据油田征占用土地面积一次计征是比较合理的。开采期间则应根据油田整体占地面积折损计算,用单位产能损耗的水土保持生态服务价值衡量更加科学。(4)拓宽补偿途径。广泛筹集资金,建立具有油气行业特点的生态补偿基金,鼓励油气企业进行自助补偿等拓宽补偿途径。(5)增加补偿方式。在政府纵向补偿基础上提出运用横向市场补偿,依照市场化规则对生态环境破坏者进行惩戒,对环境保护者进行奖励和补偿等。同时,以《水土保持法》和《水土保持补偿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为核心进行完善修订,在其他环境保护相关法律中体现油气资源开发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有关具体规定,增加水土保持相关法律法规等,重构油气资源开发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法律制度体系。最后,强化水土保持方案审批管控,确立地方政府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建设考核体系,提高水土保持监测、监督能力等,跟进制度保障。

覃庆锋,陈晨,曾宪芷,贺佳飞[7](2018)在《长江流域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30年回顾与展望》文中研究说明通过对长江流域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30年历程的回顾,明晰我国针对大江大河的流域性工程治理的发展脉络,总结植树造林等生物措施防治水土流失的技术体系和综合治理模式,将取得的成功经验和典范成果推广至其他地区,并展望我国流域性防护林建设的未来发展方向。长江流域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以生物措施治理水土流失为主要方式,在长江全流域大力推进生态建设,增加绿色资源,扩大生态容量,取得了十分明显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同时存在工程建设难度越来越大、工程建设投资支持力度不够、投资项目过少等问题。未来长江流域仍有大面积可造林地需要绿化,工程建设任务还很重,工程建设空间还很大,流域生态治理仍然任重道远。

田玲[8](2016)在《成县水土保持现状分析与对策》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生态环境建设也愈加重要。水土保持工作作为一项纲性指标,重新以战略的高度呈现在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面前,唯有全面协调发展,才能构筑出完整的防御体系,更好地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文章以甘肃省成县为例,对当前水土保持工作做一综合分析。

冉大川,张栋,焦鹏,姚文艺,倪用鑫[9](2016)在《西柳沟流域近期水沙变化归因分析》文中提出根据19602010年实测水文资料和水土保持治理实地调查资料,以1989年作为流域治理前后的分界年,对黄河内蒙古段西柳沟流域水沙变化对下垫面治理的响应进行了归因分析。首次提出"降雨产流产沙力"的概念,发现流域产流产沙量与降雨产流产沙力关系最为密切。通过构建基准期降雨产流产沙力经验模型,进行流域水沙变化"水文法"分析;采用"指标法"计算了流域梯田、林地、草地、坝地和封禁治理等水土保持措施的减水减沙量。计算结果表明:1)西柳沟流域19902010年因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等人类活动年均减水303万m3,因降雨影响年均减水369万m3,人类活动与降雨影响权重之比为45%:55%。19902010年因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等人类活动年均减沙121万t,因降雨影响年均减沙209万t,人类活动与降雨影响权重之比为37%:63%。2)截至2012年西柳沟流域水土保持措施年均减水337.3万m3,年均减沙106.6万t;在各项措施中林地的减水减沙贡献率均为最大,分别达到73.2%和66.2%。3)西柳沟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应以工程措施为主,突出生态建设,实施分区治理。坝系建设应该是今后治理的重中之重。

刘宁[10](2015)在《加快水土流失防治步伐 促进黄河上中游生态文明建设》文中提出自黄河中游水土保持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召开以来,黄河上中游各省(区)水土保持工作成效显着,一是认真贯彻水土保持法,进一步完善法制体系;二是强化监督管理,人为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三是抓好重点工程建设,规模化推动水土流失治理;四是注重淤地坝安全运用,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五是持续封育保护,促进区域自然恢复;六是不断深化改革,激发水土保持发展活力。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水土保持配套法规和制度还不够健全,机制和体制还需要创新;二是水土流失治理任务依然十分艰巨,距离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三是人为水土流失尚未全面遏制,生态保护任重道远;四是水土保持信息化程度不高,科技防治水平需要进一步提升。结合当前水土保持需求,建议继续做好以下重点工作:坚持依法监管,有效保护生态环境;坚持综合治理,全面提升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水平;坚持自然恢复,促进生态环境改善;坚持安全生产,保障淤地坝安全运用;坚持深化改革,增强水土保持发展内在动力;坚持行风建设,落实水土保持廉政责任。

二、水土保持 任重道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水土保持 任重道远(论文提纲范文)

(2)贯彻落实重大国家战略 推进黄河上中游流域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黄河上中游流域水土保持现状
2 新时代黄河上中游流域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思路与目标
3 新时代黄河上中游流域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防治措施布局
4 新时代黄河上中游流域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支撑体系
    (1)完善目标考核,健全强监管体系。
    (2)提高监测水平,建立信息化应用体系。
    (3)加强科学研究,建设国家级水土保持综合防治示范区。
    (4)坚持政府引导,构建社会参与的协同治理体系。

(3)毛泽东林业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缘由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其分析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简要评述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重点、难点、创新点
        1.5.1 研究重点
        1.5.2 研究难点
        1.5.3 研究创新点
第2章 毛泽东林业思想理论渊源及历史演进
    2.1 毛泽东林业思想的理论渊源
        2.1.1 一脉相承: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自然观
        2.1.2 古为今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生态智慧
        2.1.3 洋为中用:西方文明中蕴含的生态智慧
    2.2 毛泽东林业思想的历史演进
        2.2.1 毛泽东林业思想的萌芽
        2.2.2 毛泽东林业思想的形成
        2.2.3 毛泽东林业思想的成熟
        2.2.4 毛泽东林业思想的继续发展
第3章 毛泽东林业思想的主要内容
    3.1 林业经济观
        3.1.1 林业经济化:林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3.1.2 充分利用林业资源:促进经济社会多元平衡
        3.1.3 统筹发展农林牧副渔:农林牧副渔协同推进
    3.2 林业治理观
        3.2.1 制度护林:林业事业的制度保障
        3.2.2 群众参与:林业建设的重要法宝
        3.2.3 永续发展:林业建设的长远目标
    3.3 林业民生观
        3.3.1 绿化河山: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
        3.3.2 大地园林化:社会发展的重要表征
        3.3.3 造福人民:林业事业的价值旨归
    3.4 林业国际观
        3.4.1 积极参与林业国际合作:为全球林业建设贡献中国智慧
        3.4.2 汲取世界林业科技成果:放眼世界推进林业事业可持续发展
第4章 毛泽东林业思想的当代价值
    4.1 理论价值:毛泽东林业思想与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4.1.1 毛泽东林业思想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4.1.2 毛泽东林业思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奠定基础
    4.2 实践价值:毛泽东林业思想与生态文明建设
        4.2.1 毛泽东林业思想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
        4.2.2 毛泽东林业思想为绿色发展进行了实践探索
        4.2.3 毛泽东林业思想为美丽中国建设勾勒了美好蓝图
结语 毛泽东林业思想:新时代美丽中国实践的理论基石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4)栓住生态问题的“牛鼻子”创造威远经济发展“金山银山”——新时期水土保持工作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抓水土保持就抓住了生态问题的“牛鼻子”
2 水土保持是基本国策,“保”出“绿水青山”
3 生态优势变成经济优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4 典范的启示:治理水土流失,就是建设“金山银山”
    4.1 延安梁家河村
    4.2 福建省长汀县
5 多措并举抓好水土保持,共创生态威远“金山银山”
    5.1 水土流失是我县最突出问题之一
    5.2 建国70周年,威远人一直在努力
    5.3“生态美”携手“百姓富”,典范的故事在延续
    5.4 从“工业威远”到“生态强县”,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任重道远
    5.5 航标指路,水土保持助力创造威远经济发展“金山银山”
6 结语

(5)江西省坡耕地水土流失特点及防治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坡耕地水土流失概况
2 坡耕地水土流失成因
    2.1 自然因素
        (1)地貌。
        (2)降雨。
        (3)土壤。
        (4)植被。
    2.2 人为因素
        (1)不合理的耕作方式。
        (2)掠夺式的经营方式。
        (3)陡坡开荒的整地方式。
3 坡耕地水土流失特点
    3.1 土壤流失量随坡度增大而增加
    3.2 时空分布集中
    3.3 水土流失严重
4 坡耕地水土流失危害
    4.1 破坏耕地资源,威胁粮食安全
    4.2 造成水体污染,影响饮水安全
    4.3 淤塞水库,引发洪涝灾害,威胁生态安全
    4.4 制约新农村建设,威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4.5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坡耕地面积大,土壤侵蚀强烈
5 坡耕地水土流失防治对策
    5.1 坡耕地资源评价与需求分析
    5.2 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措施
        (1)坡改梯。
        (2)雨水集蓄配套工程。
        (3)田间道路。
6 结 语

(6)油气资源开发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3 研究思路、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第2章 相关理论概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油气资源开发
        2.1.2 水土流失与水土保持
        2.1.3 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
        2.1.4 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制度
    2.2 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制度基本构成要素
    2.3 油气资源开发水土保持生态补偿的理论基础
        2.3.1 外部性理论
        2.3.2 公共产品理论
        2.3.3 稀缺性理论
        2.3.4 生态价值理论
        2.3.5 生态伦理理论
    2.4 油气资源开发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制度的建设机理
        2.4.1 基于生态、社会、经济复合系统视角的分析
        2.4.2 基于补偿主体行为选择视角的博弈分析
        2.4.3 基于成本收益视角的分析
    2.5 小结
第3章 国内外油气资源开发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制度及实践分析
    3.1 中国油气资源开发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制度现状分析
        3.1.1 中国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制度沿革
        3.1.2 中国油气资源开发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制度现状
        3.1.3 中国油气资源开发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制度特点
        3.1.4 中国油气资源开发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制度问题分析
    3.2 中国油气企业水土流失防治实践分析
        3.2.1 防治措施
        3.2.2 防治效果
    3.3 国外政府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实践分析
        3.3.1 国外政府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实践
        3.3.2 对我国的启示
    3.4 小结
第4章 油气资源开发水土流失的区域特征及影响表现
    4.1 油气资源开发水土流失的区域特征
        4.1.1 中国水土流失的总体特征
        4.1.2 东北部油气田所处区域水土流失特征
        4.1.3 中部油气田所处区域水土流失特征
        4.1.4 西北部油气田所处区域水土流失特征
        4.1.5 西南部油气田所处区域水土流失特征
    4.2 油气资源开发作用于生态因子的影响表现
    4.3 油气资源开发建设期和开采期对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的影响分析
        4.3.1 两阶段的工作内容
        4.3.2 两阶段的影响表现
        4.3.3 两阶段的影响比较
    4.4 小结
第5章 油气资源开采期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标准估算
    5.1 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标准估算依据
    5.2 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估算
        5.2.1 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评估方法
        5.2.2 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评价指标体系
        5.2.3 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估算方法
        5.2.4 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估算结果
    5.3 油气资源开采期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估算
        5.3.1 参数的确定
        5.3.2 估算方法
        5.3.3 结果与分析
    5.4 讨论
    5.5 小结
第6章 油气资源开发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制度优化策略及保障
    6.1 优化的基本原则
    6.2 优化的目标
    6.3 油气资源开发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制度优化策略
        6.3.1 明确补偿主体
        6.3.2 确认补偿客体
        6.3.3 确定补偿标准
        6.3.4 拓宽补偿途径
        6.3.5 增加补偿方式
        6.3.6 重构法律制度体系
    6.4 油气资源开发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制度的保障措施
        6.4.1 强化水土保持方案审批管控
        6.4.2 确立地方政府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建设考核体系
        6.4.3 提高水土保持监测能力
        6.4.4 增设地方油气环保专门监督机构
        6.4.5 搜集油气资源开发水土流失相关信息
        6.4.6 监督水土保持相关费用使用效果
    6.5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7)长江流域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30年回顾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长江流域防护林体系建设30年历程
    1.1 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一期工程治理阶段
    1.2 长江流域防护林体系二期工程治理阶段
    1.3 长江流域防护林体系三期工程治理阶段
    1.4 工程建设取得的成效
2 长江流域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建设模式
    2.1 工程管理模式
    2.2 工程技术模式
3 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3.1 工程建设难度越来越大
    3.2 规划任务与计划任务存在脱节情况
    3.3 国家政策扶持力度有待加强
    3.4 工程建设含中央投资的内容过窄
4 展望

(8)成县水土保持现状分析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水土保持现状
    1.1 水土流失现状
    1.2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情况
    1.3 预防监督开展情况
    1.4 开展水土保持科研工作
2 存在的问题
3 发展方向
    3.1 抓科学规划, 坚持综合治理
    3.2 抓项目整合, 拓宽投入渠道
    3.3 抓宣传教育, 营造建设氛围
    3.4 抓预防监督, 强化水保执法
    3.5 抓产业开发, 促进农民增收
4 小结

(9)西柳沟流域近期水沙变化归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研究方法
    1. 1 流域概况
    1. 2 水土流失与综合治理
    1. 3 基础数据来源与处理
    1. 4 研究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 1 流域水沙变化情况
        2. 1. 1 降水
        2. 1. 2 径流与泥沙
    2. 2 " 水文法" 计算结果与分析
        2. 2. 1 降雨产流产沙力经验模型
        2. 2. 2 计算结果与分析
    2. 3 " 水保法" 计算结果与分析
        2. 3. 1 水保措施面积与减水减沙指标
        2. 3. 2 计算结果与分析
3 讨论
    3. 1 " 水文法" 和" 水保法" 计算结果评价
    3. 2 治理措施布局
    3. 3 进一步研究方向
4 结论

(10)加快水土流失防治步伐 促进黄河上中游生态文明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1黄河上中游水土保持工作成效显着
2全力推进黄河上中游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新发展

四、水土保持 任重道远(论文参考文献)

  • [1]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扎实推动新阶段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访水利部水土保持司司长蒲朝勇[J]. 张金慧,尤伟. 中国水利, 2020(24)
  • [2]贯彻落实重大国家战略 推进黄河上中游流域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J]. Upper and Middle Yellow River Administration,YRCC;. 中国水土保持, 2020(09)
  • [3]毛泽东林业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 常文峰. 兰州理工大学, 2020(12)
  • [4]栓住生态问题的“牛鼻子”创造威远经济发展“金山银山”——新时期水土保持工作探讨[J]. 李欣燕. 四川水利, 2020(01)
  • [5]江西省坡耕地水土流失特点及防治对策研究[J]. 李洪任,谢颂华,张利超,喻荣岗,宋月君,莫明浩,刘昭. 中国水土保持, 2020(01)
  • [6]油气资源开发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制度研究[D]. 刘洋. 东北石油大学, 2019(03)
  • [7]长江流域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30年回顾与展望[J]. 覃庆锋,陈晨,曾宪芷,贺佳飞.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18(05)
  • [8]成县水土保持现状分析与对策[J]. 田玲.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6(29)
  • [9]西柳沟流域近期水沙变化归因分析[J]. 冉大川,张栋,焦鹏,姚文艺,倪用鑫.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6(05)
  • [10]加快水土流失防治步伐 促进黄河上中游生态文明建设[J]. 刘宁. 中国水土保持, 2015(05)

标签:;  ;  ;  ;  ;  

水土保持任重道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