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厂矿区煤层气勘探煤层综合对比

老厂矿区煤层气勘探煤层综合对比

一、老厂矿区煤层气勘探煤层综合对比(论文文献综述)

康刘旭,胡滨,康永尚,曾雯婷,王伟洪,顾骄杨,田博凡[1](2022)在《滇东老厂区块煤层气井峰值产气量主控地质因素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基于滇东老厂区块6口排采先导试验井的煤层气地质资料和排采动态资料,在分析产水和产气特征基础上,探讨老厂区块影响煤层气井排采效果的主控地质因素和影响机理,并提出主控地质因素的下限指标和井层选择建议。结果表明:(1)单井动用资源丰度、动用煤层的平均含气饱和度和平均渗透率是煤层气井峰值产量的3个主控地质因素,它们共同控制着煤层气井的峰值产气量;(2)动用煤层的含气饱和度通过控制见气时的井底流压降低幅度影响见气时和见气后的动态渗透率,从而对峰值产气量产生影响,较高的含气饱和度有利于在较低的井底流压降低幅度时见气,有利于保持较高的动态渗透率,从而有利于气体产出,实现较高的峰值产气量;(3)在老厂区块低渗透煤储层条件下获得较高峰值产气量(大于600 m3/d)的单井动用资源丰度下限,为1×108 m3/km2,平均含气饱和度下限为70%,平均渗透率下限为0.08 mD;若平均含气饱和度达到90%以上,则平均渗透率的下限可降为0.03 mD。建议老厂区块今后在井层优选时规避断层影响,即在构造模型指导下选择远离断层的井位;在选择合层排采煤层组合时,将动用资源丰度1×108 m3/km2作为下限,动用煤层的平均含气饱和度70%作为下限,平均渗透率0.08 mD作为下限。

房孝杰[2](2021)在《老厂矿区3#煤储层力学特性及对水力压裂过程的变形响应》文中研究说明煤储层变形伴随压裂全过程,受诸多因素影响,是煤层气勘探开发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对揭示煤储层破坏机理、评价压裂效果、优化压裂方案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滇东老厂矿区3#煤层为研究对象,在分析煤层气地质背景和目标煤层物理力学性质的基础上,通过单轴压缩、三轴压缩、水力压裂物理模拟实验,探讨了煤基质变形特征与煤层层理、含水饱和度、应力状态和压裂排量间的相互关系,提出了径轴应变比的概念和数学模型,揭示了煤储层在压缩和压裂过程中的变形破坏规律。研究区3#煤层为半暗-半亮型煤,以镜质组为主,Ro,max介于2.14%~3.28%,为贫煤~无烟煤三号。孔隙类型以过渡孔与微孔为主,微裂隙较发育,以剪切裂隙为主,大部分被方解石、黏土矿物等充填,连通性较差。煤储层渗透率多低于0.1 m D,为中低渗储层。煤体结构以原生结构煤为主,碎裂煤次之。煤层与其顶底板泥质粉砂岩力学性质差异较大,具备良好的储层改造条件。研究发现,煤岩压缩变形特征和力学性质受层理交角、含水饱和度和围压控制。层理交角由0°增至90°,抗压强度和峰值应变先减小后增大。低层理交角煤样以张裂破坏为主;中等层理交角煤样沿层理面起裂,以剪切破坏为主;高层理交角煤样沿基质起裂,以剪切破坏为主。随含水饱和度增大,裂隙复杂程度提高,抗压强度减小,峰值应变保持稳定,应力-应变曲线的波动幅度增大。随围压增大(0~15 MPa),抗压强度、残余强度、弹性模量增大,弹性阶段应变增加。提出了径轴应变比的概念和数学模型,用以表征煤样在变形破坏过程中沿不同方向应变的相对关系,其波动幅度及变化趋势可反映特定地质背景或压裂条件对煤基质变形行为的影响。围压增大,径轴应变比减小,两者呈负对数关系;径轴应变比与应力差、压裂排量正相关,在水力压裂过程中呈陡峰状,径向应变略早于轴向应变启动,反映了煤样在压裂过程中主要沿应力薄弱方向变形破坏。根据实验中煤样变形特征将压裂过程划分为4个阶段,Ⅰ-稳定阶段,Ⅱ-变形启动阶段,Ⅲ-失稳破坏阶段,Ⅳ-破坏后阶段。煤样变形在水压上升期出现拐点,在破裂压力处达到峰值,主要发生于阶段Ⅱ和Ⅲ,意味着煤样的变形曲线可用于预测压裂破坏;破裂压力与应力差负相关,与压裂排量正相关;应力状态-压裂排量-声发射能量-径轴应变比-裂隙发育情况之间存在一定内在联系,在应力保持稳定的情况下,压裂排量增大,声发射能量和径轴应变比增加,煤样容易沿应力薄弱方向形成规模较大的简单裂隙;将煤基质和内部裂隙系统视为整体,可利用变形参数评价压裂改造效果。该论文有图78幅,表15个,参考文献123篇。

张二超[3](2020)在《老厂雨汪区块煤系气储层地质特征及有利区段优选》文中认为含煤地层地质评价,对煤系气有利区段的优选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后续勘探开发工程的基础,直接关系着煤系气开采的成功与否。本文以滇东老厂雨汪区块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煤系储层地质特征的研究,计算了煤系气资源量,分析了资源分布特征;选取合适的参数,构建了符合该区的煤系气有利区段优选指标体系,平面上选取有利区,垂向上选取有利段,为后期煤系气的开采工程提供科学依据和重要支撑。雨汪区块各煤层全区均有发育,其中主采煤层为3#、7+8#、9#、13#、16#、19#煤层,其埋深、煤厚等变化较大,各煤层煤岩煤质特征基本相同,多为半亮-半暗煤岩类型,其中16#和19#煤层煤体结构较好,各煤储层的吸附解吸特征差别较小,主要孔隙类型以微孔和过渡孔为主;砂岩储层厚度较小,以长石为主要成分,孔隙类型以微孔和过渡孔为主;泥岩厚度较大,以粘土为主要成分,有机质类型为Ⅲ类。通过分析煤岩、砂岩和泥岩三种储层的平面和垂向的分布规律,依据三者之间的差异性,建立了煤系储层三种共生关系。在对研究区煤层含气性分析的基础上,根据等温吸附-含气饱和度法,构建了煤层含气量预测模型,预测了研究区各煤层含气量;利用测井曲线叠加、微电阻扫描成像和多极子阵列声波等测井数据,解释了研究区砂岩含气性,确定了含气砂岩层数;利用测井数据和等温吸附实验数据,分别计算了泥岩游离气量和吸附气量,进而计算出各煤层顶底板泥岩含气量。煤层气资源量在研究区占据绝对地位,其资源分布规律代表着煤系气的资源分布规律。计算发现,煤系气资源丰度大于2.0的地区主要集中在区块中部;砂岩气的含气饱和度为15%左右,主要分布在LC-C1和LC-C4井附近,且两井砂地比较大;好的泥岩层主要为炭质泥岩,在LC-C2和LC-C4井附近较厚。针对煤系气有利储层的优选,选取埋深、资源丰度、构造曲率作为煤层优选指标,以砂地比作为砂岩优选指标,以炭质泥岩厚度作为泥岩优选指标,平面优选了有利区;针对煤层气合采有利段优选,以煤体结构、储层压力和层间距、临界解吸压力和临储比、煤层及顶底板力学性质、含气饱和度、渗透率比值为优选指标;针对砂岩气和煤层气合采问题,以埋深和渗透率比值作为优选指标;针对泥岩气和煤层气合采问题,以埋深作为优选指标;在垂向上分别选取了煤层气合采、砂岩气和煤层气合采、泥岩气和煤层气合采有利段。

陈世达[4](2020)在《黔西多煤层煤层气储渗机制及合层开发技术对策》文中提出黔西多煤层煤层气资源的离散性决定了其勘探开发的特殊性,基础地质研究和适应性开发技术探索仍是目前主要的攻关目标。论文以黔西多煤层为研究对象,以室内试验分析和现场动态跟踪为手段,剖析了煤层气储渗空间静、动态演化特征,探讨了其对煤层气吸附-解吸-渗流的影响;建立了薄煤层煤体结构测井识别方法;揭示了“叠置含煤层气系统”的地应力作用机制;提出了产层组合优选方法,并分析了不同改造和排采方式对合采井产能的影响。剖析了煤层气储渗空间静、动态演化特征,总结了影响气体吸附-解吸的主控因素,建立了煤层气解吸过程及解吸效率识别图版。高变质程度煤以发育微小孔为主,储渗动态的应力敏感程度最弱,对甲烷的吸附能力较强,在实现高解吸效率方面具有先天优势;碎裂煤渗流能力最强,其次为原生结构煤,碎粒煤不具备压裂增产适应性。层域尺度上,高灰分产率会降低煤层对甲烷的吸附能力;原位温压条件下,煤吸附性能主要受储层压力“正效应”控制。构建了薄煤层煤体结构精确识别方法。针对薄煤层测井“边界效应”难题,引进小波分析技术对测井曲线进行分频加权重构,提高了测井信号的纵向分辨率;选取伽马、密度、声波、电阻率测井参数,借助FISHER线性判别法投影降维思想和最小方差分析理念,建立了煤体结构测井识别图版和分类函数。查明了原位应力随埋深变化的地质作用过程,提出了“应力封闭型”叠置含煤层气系统的概念。黔西地区煤储层应力梯度变化是埋深和构造综合作用的结果,向斜轴部是水平主应力最为集中的区域。垂向上,可将应力状态依次划分为应力挤压区、应力释放区、应力过渡区和构造集中区。应力释放区(500750m)有利于相对高渗储层和统一压力系统的形成,以常压储层为主;200500 m、>750m煤储层具有“应力封闭”特征,压力系统叠置发育,储层压力与埋深失去相关性。剖析了织金区块典型合采井排采动态,提出了多层合采产层组合评价方法及排采管控建议。在层间供液均衡的前提下,确保各产层实现高解吸效率时仍具备一定的埋没度是最大化采收率的产层组合方案;“大液量、高砂量”的压裂改造是高产的重要保障;快速提液降压、稳流压、高套压和稳套压等生产方式不适应合层排采技术要求。

王鹏飞[5](2020)在《老厂矿区煤层气产能影响因素数值模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滇东的老厂矿区煤层气资源丰富,但由于煤层多而薄、煤体结构复杂、储层改造效果有限,煤层气开发尚处在先导试验阶段。本文基于探井/参数井煤层气地质资料分析,提炼煤层气地质模型,对多薄煤层、煤体结构复杂煤层和沟通含水层的煤层开展煤层气数值模拟研究,刻画储层参数的动态变化,并提供合理的开发建议。主要取得的成果认识如下:(1)区内单煤层中Ⅲ类煤体结构煤(糜棱煤)普遍发育,煤储层含气量可观、但饱和度低,煤层多为砂泥岩顶底板,当前先导试验井普遍产量不高。(2)煤层总厚度一定的情况下,模拟原生结构煤和糜棱煤合采的6000天内随原生结构煤比例增大,累计产气量和累计产水量均增高。原生结构煤在原始渗透率、储层伤害恢复、压力传递等方面优于糜棱煤层。而糜棱煤层在原生结构煤层大幅降压后也解吸供气,因此在排采后期存在高糜棱煤比例储层日产气量大于高原生结构煤的现象。模拟结果也说明糜棱煤的厚度不能过高,否则影响气井经济性。但在原生结构层厚度相近的情况下,一定的糜棱煤厚度能够增长稳产期。(3)对于压裂沟通了独立含水层的煤层,模拟3000天时间内,随排采初期的日排水量增大,累计产气量先升高后降低,适当增大日排水量可以提高排水降压速度和产气效率,但过快的排水就会导致储层渗透率损伤,导致产能出现不升反降的情况;随着含水层渗透率增大,最高产气到来变晚,但是高产持续时间更长,最终累计产气和累计产水均增高。排采初期,由于高渗透率含水层中水快速排出,煤储层中排水速度受到抑制,避免了近井地带因过快排水降压导致的速敏和压敏效应,增大了压降漏斗扩展范围,有利于更多的气体解吸排出。(4)对于临近的、除渗透率外地质条件大体一致的两层煤储层,在模拟的6000天时间内,不同渗透率差异合采累计产气量均好于单层逐个开采总和,且两煤层渗透率越接近,效果越显着。相比单采,合采可避免渗透率低的储层初期因排水过快导致的储层伤害,缩短排采时间也提高了采收率。

邢亚楠[6](2020)在《滇东老厂区块多层叠置煤储层可改造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滇东老厂地区煤层纵向上薄且多,同时地应力高,煤体结构复杂,煤层气开发困难。本文以老厂矿区煤层气储层为研究对象,统计了大量煤田勘探资料和煤层气测井试井资料,从地层组合,煤体结构,地应力,岩石力学特征四个方面分析了老厂矿区煤储层的可改造性,并利用灰色聚类方法初步建立了研究区煤储层可改造性评价体系,优选了适宜改造的含气系统层段,为后期煤层气井压裂开采提供基础。综合分析地层组合、煤体结构、岩石力学参数及地应力参数四个方面的特征,并在含气-物性系统内,以评价单元总厚度<30m,单煤层煤厚>2m,多煤层单煤厚度>1.5m为准则划分评价单元。研究区煤厚整体上集中在2m左右,以中厚煤层为主,而煤层间距变化幅度比较大。顶底板岩性以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泥岩为主,其中泥质粉砂岩杨氏模量高,而泥岩具有较低的杨氏模量。基于测井曲线划分的煤体结构在垂向上随埋深增加,原生+碎裂煤占比增大。此外,研究区整体上处于中强应力区,煤储层应力状态,应力比,侧压系数在400m和800m出现转变,呈现不同变化规律。煤储层渗透率随有效水平最小水平主应力增加而减小,随埋深增加呈现分段式变化。根据对储层改造影响因素的综合分析,结合研究区实际情况来确定可改造性评价每一大类的具体指标,即煤厚、煤厚+砂岩/单元厚度、煤体结构、煤层等效杨氏模量、煤与顶底板杨氏模量比值、煤层等效泊松比、煤与顶底板泊松比比值、水平最小主应力、应力比以及水平应力差系数,其中煤厚、煤厚+砂岩/单元厚度、杨氏模量相关参数以及水平应力差系数为可改造性评价正向因素,而煤体结构、泊松比相关参数、水平最小主应力、应力比为可改造性评价负向因素。同时借助ward聚类定量划10个评价参数为四个级别。利用灰色聚类+层次分析的方法对滇东老厂地区进行储层可改造性评价结果证明,可改造性多为良、可级别。含气系统Ⅰ和含气系统Ⅲ总体上储层可改造性要优于含气系统Ⅱ。

张军建[7](2020)在《中高阶煤储层孔裂隙结构及多层合采孔渗动态研究 ——以黔西土城和滇东老厂先导区为例》文中指出本文以黔西-滇东多煤层发育区中、高阶煤样为研究对象,利用土城和老厂先导区的18件煤样,运用扫描电镜、高压压汞、低温液氮、二氧化碳吸附、高压等温吸附和激光拉曼等现代测试手段,对煤样孔裂隙分布和非均质性特征进行精细表征。同时利用覆压核磁和覆压渗透率测试技术分析了孔裂隙应力敏感性,揭示了中高阶煤样吸附孔、渗流孔和裂隙应力应变特征。并利用变体积压缩系数,构建了应力作用下的渗透率动态变化模型。此外,通过物理模拟实验揭示了中高阶煤甲烷吸附、自然解吸、定压解吸和气驱水过程中吸附态甲烷和游离态甲烷的动态变化过程。综合上述成果,利用数值模拟手段对典型煤层气井开展多层合采模拟研究,探讨合采过程中孔渗动态及合层开采的影响因素。取得如下主要成果。(1)根据2100nm吸附孔特征,利用Ro,max值将研究区样品划分为A、B和C型。中阶煤样为A型,以半开放孔为主,优势孔径为1050nm。高阶煤样品包括B和C型。B型样品中发育墨水瓶状吸附孔,优势孔径为210nm。C型样品吸附孔形态变化较大,为前两类样品的过渡阶段。A型样品中吸附孔体积非均质性最强,而比表面积非均质性弱于B和C型。随着煤变质程度的增高,0.42.0nm孔径的微孔分布形态逐渐由A型的多峰态变化为C型的三峰态和B型的双峰态。该部分微孔体积非均质性和表面非均质性具有良好的一致性。不同于吸附孔,所有样品渗流孔多以半开放孔为主。其中,A型样品中渗流孔最为发育,且对应的渗流孔体积非均质性强于其他两类型。(2)应力作用下,中高阶煤样孔隙和裂隙的孔渗动态变化具有明显差异。同一煤样的孔隙和裂隙体积均随应力增大呈指数下降,且渗流孔和裂隙的应力敏感性强于吸附孔。随煤变质程度和压实程度增高,高阶煤样吸附孔大量发育,导致应力敏感性低于中阶煤样,但仍表现为渗流孔应力敏感性强于吸附孔的特征。同时,应力作用后,同一样品吸附孔非均质性变化大于渗流孔和裂隙。且应力变化对孔裂隙压缩系数和非均质性的影响具有阶段性。即低压阶段,随应力增加孔裂隙压缩系数和非均质性变化明显。高压阶段,两者逐渐趋于稳定。(3)煤样吸附态甲烷和游离态甲烷的吸附解吸过程具有显着差异。吸附过程中,吸附态和游离态甲烷数量与甲烷注入压力分别满足朗格缪尔方程和线性关系。相同甲烷注入压力下,吸附态甲烷数量在前期呈线性增加,后期以对数形式增加。游离态甲烷吸附数量随注入时间呈单调线性增加,且饱和时间远小于吸附态甲烷。自然解吸过程中,所有样品吸附态甲烷数量变化过程基本一致,即分为前期的快速解吸和后期的缓慢解吸阶段。同时,由于中阶煤样的渗流孔发育,初始游离态甲烷含量较高,导致解吸过程中游离态甲烷变化速率高于高阶煤。此外,降压梯度与煤中甲烷解吸量具有负相关关系,即逐级降压过程可明显提高煤样中吸附态甲烷解吸量。(4)合采过程中层间干扰主要发生在排采前期,排采后期逐渐减弱至消失。渗透率、孔隙度和储层压力是影响合层排采的主要因素,即孔渗特征及其动态变化是影响合采阶段的排水、降压和产气过程的因素之一。改进的渗透率模型表明较高的体积压缩系数使本层渗透率下降幅度变大,储层压降漏斗难以扩展,对本层最大和平均产气速率具有抑制作用。且本层渗透率的快速下降导致邻近层产出水量增加,储层压降范围变大,邻近层最大和平均产气速率均明显增加。同时,存在临界体积压缩系数,该临界值下的储层渗透率变化对合采产能影响很小,现有样品表明该值多对应于样品中的吸附孔。因此,仅考虑渗流孔和裂隙压缩空间的变体积压缩系数渗透率动态模型更能真实反映排采过程中应力敏感性引起的孔渗变化过程。本论文有图105幅,表16个,参考文献296篇。

郭肖[8](2019)在《多煤层气井产能预测及生产参数优化》文中认为煤层气作为一种非常规油气资源,正逐渐成为常规天然气的重要接替。目前,我国已在沁水盆地、鄂尔多斯盆地进行了大规模开发。然而,在滇东-黔西地区,煤层多、单煤层薄,而且薄煤层之间夹杂有含气砂岩层,在开发过程煤层之间会相互干扰,因此多煤层气藏中煤层气的运移更复杂。(1)基于自主研制的多煤层气藏层间窜流实验装置,开展了煤层与煤层、煤层与砂岩的层间窜流实验,分析了围压、轴压和孔隙压力等因素对层间窜流的影响。依据煤层与砂岩夹层的沉积过程和界面胶结特征,提出了熔合界面、过渡界面和裂隙型界面三种概念模型,并建立了三种界面类型对应的气-水两相层间窜流模型。基于煤层与砂岩层间窜流理论模型和窜流实验结果,提出了计算层间窜流阻力系数的方法,揭示了煤层与砂岩层间窜流机理。(2)基于煤岩双孔-单渗模型、砂岩单孔-单渗模型、煤岩与砂岩层间窜流模型和井筒气-水两相管流模型,考虑了污染和压裂的影响,通过井筒气-水两相流压降与煤层和砂岩夹层的产气量和产水量迭代,耦合了多煤层气-水两相渗流、砂岩夹层气-水两相渗流、煤层与砂岩层间窜流和井筒气-水两相管流,建立了多煤层气藏全过程气-水两相耦合流动模型。采用全隐式有限差分方法对数学模型进行了求解,并将多煤层气藏全过程流动模型的预测结果与商业软件对比,初步验证了多煤层气藏全过程气-水两相流动耦合模型计算的准确性。(3)基于自主编制的多煤层气藏合采井产能预测数值模拟软件,对多煤层气合采井的产气规律、层间窜流规律和压降漏斗扩展规律进行了分析,对影响层间窜流和多煤层气藏合采井产能的煤层和砂岩夹层物性参数以及层间界面参数进行了敏感性分析。(4)基于对合采井产气规律、多煤层物性参数敏感性分析和煤层产气贡献率分析,建立了多煤层层系划分流程图,并提出了判定准则;提出了一套多阶段、多梯度井底流压控制方法,为多煤层气合采井排采优化提供指导;基于多煤层气合采井产能预测数值模拟软件和遗传算法,通过对煤层气井生产数据拟合,获取了潘河区块和滇东区块煤层物性参数,验证了多煤层气藏合采井产能预测数值模拟软件的可靠性和实用性。

刘小磊[9](2019)在《煤层气排采过程中煤基质变形特征及储层能量演化机理 ——以滇东雨汪区块为例》文中研究说明煤储层能量是流体产出的动力,受多个参数影响,揭示排采过程中煤储层能量的动态变化规律和机理,对煤层气井排采制度优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滇东雨汪区块煤储层为研究对象,在阐明研究区地质背景和煤储层物性的基础上,利用驱替实验对煤层气井不同排采阶段进行了物理模拟。系统研究了不同阶段煤基质变形与时间、驱替压力、流量、渗透率和流体含量间的联动关系。在此基础上,改进了气体弹性能数学模型,基于煤体受力分析,建立了排采过程中煤基质弹性能相互转化的数学模型。定量计算了排采过程中气体弹性能、煤基质弹性能和煤基质膨胀变形能,分析了排采过程中煤储层能量演化特征及其与各参数间的变化规律,揭示了煤储层能量与排采调控参数及煤储层内部参数间的联动关系。研究发现,驱替压力具有促进流体运移和抑制流体解吸的双重作用。同一驱替压力下,煤基质变形率随时间变化符合朗格缪尔规律。实验范围内,煤基质变形率随驱替压力增加线性增大。当流体含量在一定范围内时,煤基质变形率的变化速率与驱替压力关系不明显;之后,氮气驱替过程中,煤基质变形率变化速率随驱替压力增大而增大,水驱替过程与之相反。氮气驱替过程中,各阶段煤基质变形率相差不大;渗透率随驱替压力增大而增大。水驱替过程中,煤基质变形率在初期占绝对优势;渗透率随驱替压力增大先减小后增大。水驱替气和气驱替水过程中,煤基质变形率及各参数变化规律与驱替流体单独作用时一致,与被驱替流体的变化规律相关性相对较弱。根据煤基质在驱替压力作用下的变形规律,初步提出了气、水共存时,储层压力中气压和水压数学模型。煤层气排采过程中,气体弹性能主要受驱替压力影响,游离态、吸附态和总气体弹性能均随驱替压力增加而增大,吸附态气体弹性能远高于游离态气体弹性能。气体弹性能的释放对流体在煤体孔裂隙中的运移具有促进作用;同时,煤基质膨胀变形对这种促进作用具有一定的抑制。煤基质膨胀变形能为煤基质弹性能的一种,两者随时间、含水饱和度、煤基质变形率和驱替压力的变化趋势相反。同一驱替压力下,渗透率随煤基质弹性能的增大和煤基质膨胀变形能的降低而增大。不同驱替压力下,渗透率受驱替压力双重作用的影响显着。排采过程中,井底压差时刻影响着煤储层内部参数的变化,煤储层内部参数的变化带动着煤储层能量不断变化,进而影响气、水产出,气、水产出又反过来作用于煤储层内部参数。煤储层能量和储层内各参数间互相关联,密不可分,整体上受井底压差调控。基于上述认识,构建了煤储层能量—煤储层内部参数—排采调控参数间的联动关系模型。该论文有图94幅,表12个,参考文献178篇。

魏凯华[10](2019)在《老厂区块煤层气系统及其叠置性》文中研究指明老厂区块上二叠统龙潭组煤层数较多,垂向序列复杂多变,可能发育叠置煤层气系统,进而影响煤层气成藏特点,并需要研发针对性的开发工艺技术。为此,论文充分提取煤田勘探资料中的煤层气地质信息,结合煤层气勘探开发试验成果以及样品实验测试资料,针对老厂区块煤层气系统叠置性开展研究,取得了系列研究认识。基于沉积学标志和测井响应标志,将龙潭组划分为四个三级层序(SQ1SQ4)。其中,SQ1在区内基本缺失。以典型钻孔为对象,从视储层压力、煤层含气量、孔渗分布三个方面,分析了龙潭组煤层气系统叠置性显现特征,发现煤层气系统垂向分布与层序地层格架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建立了关键层封隔性综合评价方法体系,结合现代构造应力场、煤层气系统叠置性显现特征等地质依据,判断了断层和关键层的封闭性。以测井识别为基础,在龙潭组内部识别出两套关键层组,进而综合考虑煤层含气量和压力系数垂向变化规律,将龙潭组划分为三个煤层气系统,并揭示了它们的横向变化规律及地质影响因素。建立了叠置性指数F,用以评价煤层气系统的叠置程度。研究提出,以F=0.5为界可作为判断上、下相邻煤层气系统是否相互独立的依据。判识结果显示,在老厂区块范围内,以四勘区NW边缘为界,龙潭组三个煤层气系统往SE方向相互独立,往NW方向三个煤层气系统之间流体联系较为紧密,同属于一个含气系统。

二、老厂矿区煤层气勘探煤层综合对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老厂矿区煤层气勘探煤层综合对比(论文提纲范文)

(1)滇东老厂区块煤层气井峰值产气量主控地质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1 煤层气地质条件
    1.1 地质和资源概况
    1.2 煤层气地质条件
2 煤层气井排水产气基本特点
3 影响峰值产气量的主控地质因素
    3.1 单井动用资源丰度
    3.2 动用煤层的平均含气饱和度和平均渗透率
4 主控地质因素对峰值产气量的影 响机理
5 结论和建议

(2)老厂矿区3#煤储层力学特性及对水力压裂过程的变形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存在问题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5 论文工作量
2 研究区地质背景
    2.1 研究区位置
    2.2 地层与煤层
    2.3 构造地质条件
    2.4 岩浆与水文条件
    2.5 小结
3 煤储层物理力学性质及现场压裂概况
    3.1 3#煤层埋深、煤厚及采样点
    3.2 煤岩煤质特征
    3.3 孔裂隙特征
    3.4 渗透性特征
    3.5 煤岩力学性质
    3.6 研究区压裂概况
    3.7 小结
4 压缩过程中煤储层变形特征
    4.1 实验设备、方案及样品选取
    4.2 煤岩单轴压缩变形实验
    4.3 煤岩三轴压缩变形实验
    4.4 煤岩压缩变形演化特征分析
    4.5 小结
5 水力压裂过程中煤储层变形特征
    5.1 水力压裂原理
    5.2 实验思路、设备、方案及样品选取
    5.3 水力压裂过程中裂隙扩展规律
    5.4 水力压裂过程中煤基质变形特征
    5.5 水力压裂过程中声发射特征
    5.6 煤样变形对水力压裂起裂行为的启示
    5.7 小结
6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3)老厂雨汪区块煤系气储层地质特征及有利区段优选(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存在问题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5 论文工作量
2 研究区地质概况
    2.1 研究区地理及交通位置
    2.2 研究区地层发育特征
    2.3 构造特征
    2.4 水文地质特征
    2.5 小结
3 研究区煤系气储层地质特征
    3.1 煤储层地质特征
    3.2 煤系砂岩储层地质特征
    3.3 煤系泥岩储层地质特征
    3.4 煤岩及顶底板力学性质
    3.5 地应力及储层压力特征
    3.6 煤系气储层共生组合模型
    3.7 小结
4.煤系气资源特征
    4.1 煤层气含气量
    4.2 砂岩含气性
    4.3 泥岩含气量
    4.4 煤系气资源分布特征
    4.5 小结
5 煤系气有利区段优选
    5.1 平面有利区优选
    5.2 垂向有利段优选
    5.3 小结
6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4)黔西多煤层煤层气储渗机制及合层开发技术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1.3 项目依托
    1.2 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2.1 中国煤层气勘探开发现状及研究趋势
        1.2.2 含煤层气系统研究进展
        1.2.3 原位地应力测量与应力场分析
        1.2.4 煤体结构划分与测井识别
        1.2.5 贵州省多煤层煤层气开发现状及关键技术
    1.3 面临科学问题和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案和技术路线
    1.5 完成的主要实物工作量
    1.6 研究成果及创新点
        1.6.1 研究成果
        1.6.2 创新点
2 区域地质概况
    2.1 区域构造背景
        2.1.1 区域构造特征
        2.1.2 区域构造演化
    2.2 煤系沉积作用
        2.2.1 煤系地层及沉积特征
        2.2.2 煤层发育特点
    2.3 煤岩煤质特征
        2.3.1 宏观煤岩类型
        2.3.2 煤变质程度作用
        2.3.3 显微煤岩组分
        2.3.4 煤质变化
3 不同变质程度煤煤层气储层物性表征
    3.1 不同变质程度煤储渗空间静态表征
        3.1.1 压汞法对中大孔的表征
        3.1.2 低温N_2 吸附对2~100 nm孔隙的表征
        3.1.4 低场核磁共振综合表征
    3.2 煤岩吸附特征及影响因素
        3.2.1 煤变质程度对吸附的影响
        3.2.2 灰分产率对吸附的影响
        3.2.3 储层原位温压条件对吸附的影响
    3.3 不同变质程度煤煤层气解吸特性
        3.3.1 解吸阶段划分理论
        3.3.2 解吸效率及解吸节点变化
        3.3.3 煤层气解吸动态识别图版
4 不同煤体结构物性显现特征及测井识别
    4.1 煤体结构物性显现特征
        4.1.1 显微镜对微裂隙的表征
        4.1.2 不同煤体结构低温N_2/CO_2 吸附特征
        4.1.3 不同煤体结构核磁共振结果
        4.1.4 单轴压缩作用下煤体损伤演化规律CT观测
    4.2 测井曲线重构及煤体结构测井响应特征
        4.2.1 测井曲线分频加权重构
        4.2.2 煤体结构测井响应特征
    4.3 煤体结构定量识别方法及应用
        4.3.1 Fisher判别法分析原理
        4.3.2 判别图版与分类函数
        4.3.3 方法验证及应用实例
5 原位地应力场转换及其储渗控制效应
    5.1 煤岩储渗空间动态演化表征
        5.1.1 核磁T_2 谱动态变化特征
        5.1.2 核磁分形维数及其动态变化
        5.1.3 煤岩等效割理压缩系数
    5.2 煤储层原位地应力分布特征
        5.2.1 煤储层原位应力场临界转换深度
        5.2.2 应力比随埋深变化规律统计分析
    5.3 地应力-渗透率-储层压力-含气性协同关系
        5.3.1 地应力对渗透率的控制作用
        5.3.2 含气系统叠置发育的地应力封闭效应
6 多煤层煤层气高效开发技术对策
    6.1 合采产层组合优选评价方法
        6.1.1 产层解吸动态与动液面协同关系
        6.1.2 产层跨度
        6.1.3 地层供液能力
    6.2 储层压裂改造方式
        6.2.1 合采井压裂改造
        6.2.2 水平井分段压裂
    6.3 排采管控方式
        6.3.1 排采制度对产能的影响
        6.3.2 排采阶段及管控方式
7 结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5)老厂矿区煤层气产能影响因素数值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与项目依托
    1.2 研究现状
        1.2.1 多煤层叠置含气系统研究现状
        1.2.2 煤层气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案
    1.6 .论文工作量
2.地质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构造
    2.3 地层
    2.4 水文地质
        2.4.1 含水性特征
        2.4.2 地下水动力特征
3 煤层气地质及排采特征
    3.1 多煤层叠合特征
    3.2 煤岩煤质特征
        3.2.1 煤岩特征
        3.2.2 煤质特征
    3.3 储层温压特征
    3.4 储层含气性
    3.5 煤体结构特征
    3.6 顶底板岩石力学性质
    3.7 参数井井型及排采情况
4 煤层气数值模拟
    4.1 模拟软件及方法原理
        4.1.1 软件介绍
        4.1.2 网格模型
        4.1.3 气体吸附模型
        4.1.4 孔隙度和渗透性模型
        4.1.5 井的类型和操作
        4.1.6 数学流体模型及求解模型
    4.2 模型选取与参数设置
    4.3 煤体结构模拟
        4.3.1 数值模拟方案及参数设置
        4.3.2 模拟结果分析
    4.4 含水层模拟
        4.4.1 模拟方案及参数设置
        4.4.2 模拟结果分析
    4.5 多煤层模拟
        4.5.1 模拟方案及参数设置
        4.5.2 模拟结果分析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6)滇东老厂区块多层叠置煤储层可改造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与项目依托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1.2.1 煤层气勘探开发现状
        1.2.2 煤储层改造性研究现状
        1.2.3 研究区现状及以往工作概况
        1.2.4 存在问题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与科学问题
    1.5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案
    1.6 论文工作量
2 区域地质概况
    2.1 地理位置及自然概况
    2.2 区域构造特征
    2.3 含煤地层发育特征
3 煤储层改造条件分析
    3.1 老厂矿区煤系地层组合条件
        3.1.1 地层组合特征
        3.1.2 煤厚与煤层间距对储层改造的影响
        3.1.3 评价单元划分
    3.2 煤体结构特征
        3.2.1 煤体结构测井判识与层域分布特征
        3.2.2 煤体结构对储层改造的影响
    3.3 岩石力学条件分析
        3.3.1 横波时差数据预测
        3.3.2 煤岩与顶底板岩石力学参数计算
        3.3.3 煤岩力学性质对改造的影响
        3.3.4 煤岩与顶底板力学性质差异对改造的影响
    3.4 地应力条件分析
        3.4.1 区域地应力背景
        3.4.2 地应力测试与计算结果
        3.4.3 地应力特征及变化规律
        3.4.4 地应力控制下渗透率变化
        3.4.5 地应力对储层改造的影响
4 煤储层可改造评价方法及体系的建立
    4.1 煤储层改造性评价指标体系
    4.2 评价指标体系权重计算
    4.3 灰色聚类法评价
    4.4 评价结果分析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7)中高阶煤储层孔裂隙结构及多层合采孔渗动态研究 ——以黔西土城和滇东老厂先导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现存问题
    1.4 研究计划
    1.5 论文工作量与创新点
2 地质背景及煤层气开发概况
    2.1 地质概况
    2.2 煤层气开发概况
3 中高阶煤样孔裂隙结构特征及其演化规律
    3.1 实验方法及相关理论
    3.2 样品采集与基础特征
    3.3 样品孔裂隙特征
    3.4 分子结构控制下的孔隙演化
    3.5 小结
4 中高阶煤样孔隙和裂隙孔渗动态变化规律
    4.1 实验方法与处理过程
    4.2 根据NMR测试的煤样孔隙和裂隙应力应变特征
    4.3 根据覆压渗透率的煤样渗透率动态变化
    4.4 不同测试方法获得的压缩系数对比
    4.5 小结
5 中高阶煤吸附态甲烷和游离态甲烷运移规律
    5.1 实验方法与数据处理
    5.2 吸附过程中不同相态甲烷变化规律
    5.3 解吸过程中不同相态甲烷变化规律
    5.4 煤级对甲烷吸附解吸过程的影响
    5.5 小结
6 排采过程中孔渗动态变化及对合采产能的影响
    6.1 利用NMR测试的渗透率动态模型
    6.2 多层合采数值模型构建
    6.3 合采产能敏感性分析
    6.4 孔渗动态变化对合采产能影响
    6.5 小结
7 结论与认识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8)多煤层气井产能预测及生产参数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多煤层气藏开发研究现状
        1.2.2 多煤层气运移机理研究现状
        1.2.3 多煤层气藏产能预测研究现状
        1.2.4 多煤层气藏排采优化研究现状
    1.3 存在的主要问题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第2章 多煤层气储层特征及开发特点
    2.1 研究区多煤层气储层地质特征
        2.1.1 松河煤层气区块
        2.1.2 恩洪与老厂煤层气区块
    2.2 研究区多煤层气储层物性
        2.2.1 松河煤层气区块
        2.2.2 恩洪与老厂煤层气区块
    2.3 研究区多煤层气储层开发特点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多煤层气藏层间窜流实验与模型研究
    3.1 问题的提出
    3.2 层间窜流实验研究
        3.2.1 实验目的
        3.2.2 实验装置
        3.2.3 实验煤样制备
        3.2.4 实验流程
        3.2.5 实验结果及分析
    3.3 层间窜流模型研究
        3.3.1 熔合界面窜流模型
        3.3.2 过渡界面窜流模型
        3.3.3 裂隙型界面窜流模型
    3.4 层间窜流模型应用
        3.4.1 煤岩与砂岩层间窜流
        3.4.2 煤岩与煤岩层间窜流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多煤层气储层全过程耦合流动模型的建立及求解
    4.1 问题的提出
    4.2 数学模型的建立
        4.2.1 基本假设
        4.2.2 煤岩层中的气-水两相流动方程
        4.2.3 砂岩层中的气-水两相流动方程
        4.2.4 煤岩与砂岩层间气-水两相窜流方程
        4.2.5 井筒气-水两相管流压降确定
        4.2.6 辅助方程
        4.2.7 定解条件
    4.3 数值模型建立
        4.3.1 煤岩层割理系统
        4.3.2 砂岩层孔隙系统
    4.4 全隐式线性化处理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多煤层气合采井产能预测及影响因素分析
    5.1 问题的提出
    5.2 模型验证
    5.3 多煤层气合采井产能预测
    5.4 多煤层气合采井产能影响因素分析
        5.4.1 煤岩储层参数敏感性分析
        5.4.2 砂岩储层参数敏感性分析
        5.4.3 煤层与砂岩层界面参数敏感性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多煤层气藏层系组合及井底流压控制
    6.1 问题的提出
    6.2 多煤层气井层系划分
    6.3 合采井井底流压控制
    6.4 现场案例应用
        6.4.1 山西沁水潘河区块
        6.4.2 滇东老厂、恩洪区块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本论文使用到的数学符号说明
致谢
个人简历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9)煤层气排采过程中煤基质变形特征及储层能量演化机理 ——以滇东雨汪区块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方案
    1.4 论文工作量
2 研究区概况
    2.1 研究区地理概况
    2.2 地层与煤层
    2.3 构造特征
    2.4 岩浆活动
    2.5 水文地质特征
    2.6 小结
3 煤储层赋存特征及物性特征
    3.1 煤储层赋存特征
    3.2 煤储层物性特征
    3.3 小结
4 煤层气排采物理模拟过程中煤基质变形规律
    4.1 煤层气运移产出机理及排采过程阶段划分
    4.2 实验方案、设备及样品的选取
    4.3 氦气驱替过程中煤基质变形规律
    4.4 氮气驱替过程中煤基质变形规律
    4.5 水驱替过程中煤基质变形规律
    4.6 水驱替氮气过程中煤基质变形规律
    4.7 氮气驱替水过程中煤基质变形规律
    4.8 储层压力分压数学模型
    4.9 小结
5 煤层气排采物理模拟过程中储层能量演化机理及排采建议
    5.1 煤层气排采物理模拟过程中气体弹性能演化特征及机理
    5.2 煤层气排采过程中煤基质弹性能演化特征及机理
    5.3 煤层气排采过程中储层能量和参数间联动模式及排采建议
    5.4 小结
6 结论与创新点
    6.1 结论
    6.2 创新点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10)老厂区块煤层气系统及其叠置性(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存在问题
    1.4 研究方案
    1.5 实物工作量
2 煤层气成藏地质条件
    2.1 地层与含煤地层
    2.2 地质构造
    2.3 煤层及其基本性质
    2.4 水文地质条件
    2.5 小结
3 含煤地层层序地层格架
    3.1 层序地层分析方法
    3.2 LC-C3井龙潭组层序划分
    3.3 层序地层空间展布与变化
    3.4 小结
4 煤层气系统叠置性显现特征
    4.1 含煤段流体压力及其变化
    4.2 煤层含气量及其展布
    4.3 单井含煤地层物性及其垂向变化
    4.4 小结
5 煤层气系统叠置性评价
    5.1 煤层气系统的构造控制
    5.2 基于关键层的煤层气系统划分
    5.3 关键层封隔性测井评价
    5.4 煤层气系统叠置性预测
    5.5 小结
6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四、老厂矿区煤层气勘探煤层综合对比(论文参考文献)

  • [1]滇东老厂区块煤层气井峰值产气量主控地质因素分析[J]. 康刘旭,胡滨,康永尚,曾雯婷,王伟洪,顾骄杨,田博凡.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03)
  • [2]老厂矿区3#煤储层力学特性及对水力压裂过程的变形响应[D]. 房孝杰. 中国矿业大学, 2021
  • [3]老厂雨汪区块煤系气储层地质特征及有利区段优选[D]. 张二超. 中国矿业大学, 2020
  • [4]黔西多煤层煤层气储渗机制及合层开发技术对策[D]. 陈世达.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8)
  • [5]老厂矿区煤层气产能影响因素数值模拟研究[D]. 王鹏飞.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8)
  • [6]滇东老厂区块多层叠置煤储层可改造性研究[D]. 邢亚楠.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8)
  • [7]中高阶煤储层孔裂隙结构及多层合采孔渗动态研究 ——以黔西土城和滇东老厂先导区为例[D]. 张军建.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8]多煤层气井产能预测及生产参数优化[D]. 郭肖.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9(01)
  • [9]煤层气排采过程中煤基质变形特征及储层能量演化机理 ——以滇东雨汪区块为例[D]. 刘小磊. 中国矿业大学, 2019
  • [10]老厂区块煤层气系统及其叠置性[D]. 魏凯华. 中国矿业大学, 2019(09)

标签:;  ;  ;  ;  ;  

老厂矿区煤层气勘探煤层综合对比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