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罗斯福的“新政”立法

论罗斯福的“新政”立法

一、略论罗斯福的“新政”立法(论文文献综述)

高国荣[1](2021)在《从掠夺性开发到保护性利用:对美国区域规划文件《大平原的未来》的重新审视》文中提出《大平原的未来》是1930年代中期美国政府出台的区域发展规划之一,是在大平原深陷困境、"新政"改革浪潮激荡之际,在罗斯福总统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推动下出台的。该规划将1930年代大平原的危机视为一场与自然因素有关、主要由不当生产方式和错误文化观念所导致的人为灾难,倡导通过国家干预化解危机,将生态治理作为恢复重建的根本手段,并从技术、政策和观念等多个方面向各级政府和农业从业人员提出了诸多建议。尽管该规划只是局部地得到贯彻落实,各方面的进展也不尽相同,但它却体现了美国农地利用政策在1930年代前后从掠夺性开发到保护性利用的转折性变化。

肖华芳[2](2021)在《基于信息技术的高中历史教学设计——以《罗斯福新政》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文章以《罗斯福新政》一课的教学为例,结合学生的疑惑,借助平板电脑、电子白板等信息技术适度扩充学生的知识容量,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科核心素养。

沈志华[3](2021)在《“无条件援助”:租借与战时美苏经济关系——关于美苏冷战起源的经济因素(讨论之三)》文中指出租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实行的一种对盟国提供军事和经济援助的政策。德国进攻苏联以后,英美立即与苏联捐弃前嫌,并很快开始向苏联提供援助。虽然1941年10月签订了第一次对苏租借协定,但1942年6月才正式将对苏援助纳入租借的框架。不过,与英国和所有其他受援国不同,苏联享受的是"无条件援助"和优先地位。由于生产和运输能力等各方面原因,1943年之前运到苏联的租借物资很有限,远未实现协定的承诺。此后对苏租借情况大大改观,大规模租借武器和物资的到来,对苏联大举反攻并直捣柏林发挥了重要作用。租借法规定,租借只是战时的援助政策。到战争后期,因租借物资涉及战后重建问题,美苏第三次和第四次租借谈判分歧加大,步履艰难,甚至在德国投降后出现了中断租借援助的情况。虽然美国很快收回了停运和返航的命令,且通过"管道"协议妥善处理了租借剩余物资问题,但美苏之间的隔阂和矛盾并未从根本上消除。租借是盟国对法西斯作战的"胜利武器",却未能成为昔日盟友在战后的"和平工具"。

焦东华,李奇文,郭丝露,李帆[4](2021)在《拜登施政计划与“罗斯福新政”的比较分析》文中提出对比拜登施政计划与"罗斯福新政"时期所推行的政策发现,两者在施政理念上都体现了加强政府对市场干预的力度来推动经济复苏与发展的思路,同时均强调要解决美国内部社会分配失衡、贫富差距扩大等结构性问题,并致力于为中产阶级找回确定性,重建民主政治的经济和阶级基础。但拜登与罗斯福所面临的社会与经济挑战源头不同,美国社会矛盾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政治极化程度,以及所处时代的国际格局演变也大相径庭。处于时下华盛顿纷纭的政治格局中,拜登也缺乏强大的政治资源整合能力,故而其出台的政策依旧难以弥合左右两派政治观念的鸿沟,也很难给社会结构带来根本性调整。在外交政策方面,尤其是对华战略上拜登很难跳脱特朗普政府的冷战思维,并以亚太再平衡为出发点,联合盟友实行对华遏制政策。

张庆熠[5](2021)在《开启福利国家之门——美国《社会保障法》初探》文中研究说明1935年《社会保障法》建立起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社会救助和社会救济,搭建起美国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制度的基本框架,开启了美式福利国家之门,深刻地改变了美式资本主义制度。《社会保障法》出台的历史背景、具体过程集中反映了美国社会保障制度所蕴含的根本特征,即通过联邦政府协调和再分配,将所有参与日常经济活动的人与社会保障计划联结起来,将美国人的现在和未来建立在经济安全和社会保障基础之上。

陈辉[6](2021)在《美国国情咨文演说的话语合法化策略:语类分析视角》文中指出20世纪90年代初,冷战结束。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成为一个主导世界格局并具有话语霸权的国家。国情咨文演说代表了美国政府的政治议程,本文探讨了其话语策略,旨在揭示美国政治话语策略的合法化本质以及隐藏在合法化话语中的价值体系和意识形态。作为重要的政治话语,国情咨文演说的政治本质和交际意图是使美国政府的政治议程合法化,以获得国会议员和公众的认可和支持。然而,迄今为止,很少有学者对国情咨文演说的话语合法化策略1进行过系统研究。而且,关于政治话语合法化策略的现有研究主要是从批评话语分析视角展开,在研究视角、研究理论、研究方法和研究深度方面还有很大的完善空间。本文将悉尼学派的语类分析视角运用于国情咨文演说的合法化策略研究中,提出了四个各有侧重但又相互关联的研究问题:1)作为政府工作报告,国情咨文演说关注的优先事项是什么?优先事项的历年变化折射出哪些政策变迁轨迹?2)演说者如何在独白式语篇中与受众进行对话以获得期待的对话空间和协商空间?3)为了实现既定的交际意图,国情咨文演说的语类结构由哪些部分组成并具有哪些突出特征?4)国情咨文演说作为政治话语语类,其语类特征具有哪些合法化功能?语类特征的合法化功能与传统的话语合法化策略之间的联系是什么?前三个问题从语类分析视角全面分析了国情咨文演说的语类特征,为回答第四个问题提供了实证依据;第四个问题以语类分析为主导视角探讨了语类特征的合法化功能及其表现形式,并结合批评话语分析视角识别了传统的合法化策略(van Leeuwen,2007;2008)在文本中的实现方式和作用。本文选择了 1989年至2020年期间五届政府的国情咨文演说作为分析语料。根据不同的研究问题,本文运用相关的理论框架对语料进行标注和编码,对语料文本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从演说者阐述的优先事项、与受众互动表现出的对话性以及演说语篇呈现的高度规约化的语类结构这三个维度对国情咨文演说的语类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旨在探究隐藏在这些语类特征背后的话语合法化功能和策略。首先,本文通过语料库分析软件PowerConc提取了在分析语料库中能凸显话题特征的前50个主题词,归纳了美国五届政府共同关注的十类优先事项:国土安全、经济、社会保障、教育、家庭、就业、科技、犯罪、能源和价值观。上述议题体现了美国历届政府在优先事项上的延续性。然后,以同样的方式提取主题词,本文将在每届政府的语料文本中能凸显话题特征的前10个主题词,分别和在分析语料库中能凸显话题特征的前10个主题词进行比较。分析语料库中的这10个主题词涵盖了就业、家庭、社会保障、教育、国土安全(反恐)和经济六类优先事项,是五届政府共同关注的优先事项。结果显示,除开克林顿政府,其他四届政府都有除了这六类优先事项之外特别重视的工作事项,体现了这四届不同政府在优先事项上的时代性。具体表现为,乔治·布什政府重视推行“自由”价值观和打击毒品犯罪;乔治·沃克·布什政府同样强调“自由”价值观的重要性;奥巴马政府视能源问题为影响国家利益和安全的重要因素;特朗普政府将打击毒品犯罪、推行移民新策、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提高妇女地位列为其政治议程中的重要事项。其次,基于评价理论的介入系统框架,本文探究了演说者运用不同的介入方式和介入资源在独白式语篇中和受众进行互动并为自己赢得协商空间的对话过程。国情咨文演说的对话性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二个对话模式,即对话性压缩和对话性扩展;二个主要介入方式,即“否认”和“接纳”;三个核心话题,即“计划”、“问题”和“处事风格/价值观”;二个关键因素,即话语主体责任和对话空间。随后,基于Martin(1992)提出的“语类图式结构”概念,本文在宏观和微观层面还原了国情咨文演说的语类结构,即由一系列可识别的五个“阶段”组成:问候^序曲^政府工作报告^宣言^致谢,其中阶段3“政府工作报告”是其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由12个核心“步骤”组成:社会问题、优先事项、新政策、成就、民族自豪感、团结、挑战、价值观、政府责任、嘉宾、故事、国际担当2。国情咨文演说的语类结构在整体上呈现出规律性、灵活性和递归性。最后,基于前三个研究问题的发现,本文解构了演说者运用一系列话语合法化策略来证明其政治议程的合法性的过程。结果显示,国情咨文演说的语类特征本身就具有合法化功能,包括优先事项的意识形态本质、构建理想受众以及高度规约化的语类结构所蕴涵的传统的合法化策略(包括“授权”、“合理化”、“道德评价”、“叙事化”和“情感诉求”)。语类特征的合法化功能占据着主导地位,而传统的合法化策略(van Leeuwen,2007;2008)作为更具体的方式来辅助和提升语类特征的合法化功能,其中“道德评价”、“授权”和“情感诉求”成为贯穿演说始终的主要话语合法化策略。本文是针对政治话语合法化策略进行的一次具有创新性的探索。本文剖析了语类特征的合法化功能,并将语类特征的合法化功能与传统的话语合法化策略联系起来,还扩展了具有开创性意义的van Leeuwen(2007;2008)的分析框架,增添了属于“授权”类别的“机构权威”和“宗教权威”子类别、属于“神话虚构”3类别的“叙事故事”子类别和独立的“情感诉求”类别。另外,本文以语类分析视角为主导视角,并结合批评话语分析视角,原创性地构建了一个专门用于分析政治话语合法化策略的研究路径,弥补了传统的话语合法化策略研究在研究视角、研究理论、研究方法和研究深度上的不足。

喻平[7](2021)在《美国印第安人进步主义教育研究(1928-1945)》文中研究表明罗斯福新政时期,印第安人教育的目的不再是消灭印第安人的文化和信仰,而是帮助他们重建部落文化、提高经济能力和自治能力,使印第安人摆脱美国最底层的穷困生活的处境。印第安人进步主义教育的领导者科利尔甚至认为印第安文化是美国社会问题的答案,他把印第安文化引进印第安人的教育中,这跟之前的印第安人同化教育显着不同,所以可以把新政时期的印第安人进步主义教育看作是印第安人教育的转折点。对于印第安人来说,印第安人同化教育的影响多侧重于消极影响,以失败为主旋律,而同样失败的新政时期的印第安人进步主义教育,则侧重于其积极影响,但是通过顾明远先生等比较教育学者所提出的文化主义范式的观点来综合分析,美国联邦政府领导的印第安人教育对印第安人的文化既有限制、又有促进的作用。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运用顾明远先生文化主义范式的观点,对美国印第安人进步主义教育其成功和失败之处再解读,分别从正反两个方面探讨印第安人进步主义教育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证明文化优劣之分以及种族歧视会引发民族矛盾、文化冲突以及利益纷争,这会造成两败俱伤的局面而无益于各民族共同和谐地发展;揭示只注重主流文化或者只注重非主流文化的民族教育思想都无益于国家、民族的教育现代化;主张异质文化之间应平等交流、互相包容、理性思考,有选择地在彼此值得借鉴的精华之处,对自己的文化进行创造性的演进,以此来更进一步地提高民族文化的时代适应力。

赵通[8](2021)在《浅议历史解释素养的课堂培养途径》文中认为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课程的核心价值,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断深化所提出的新目标。对于历史学科而言,历史课程要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作为目标,使学生通过历史学习逐步形成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笔者认为历史解释素养是教师在学生日常课堂学习中所应特别关注与重视的一项素养,本文以课堂实例为基础,尝试探讨历史解释素养的课堂培养途径。

金君达[9](2021)在《“恐慌”式意识形态斗争的政治学解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美国出现过两次针对共产主义的激烈意识形态斗争即"红色恐慌",它本质上是一种由保守主义政客领导、以夺取政治权力为目的、以意识形态宣传为主要动员手段的社会运动。"恐慌"可能导致美国政府采取具有意识形态对抗和排外色彩的内外政策,研究"恐慌"形成机制具有较强的学术价值和政策意义。作者结合政治过程理论等主流理论和案例特点,提出了适用于"恐慌"式意识形态斗争的社会运动三要素模型,认为议题素材、运动领袖和运动听众是美国发起和维持反共社会运动的三要素,也是"恐慌"形成的先决条件。在两次"恐慌"中,运动领袖建构出外来威胁,并以此对社会进行动员,运动随着争议性剧目的爆发不断升级;在领袖失去政治声望后,运动则随之降温。将该模型应用于当前美国反华政治,可以看出美国尚未形成类似"恐慌"的排华运动,但拜登任内在野的共和党政客有动机进行意识形态斗争。中国对美国正在酝酿的反共运动应保持警惕。

李昊东[10](2021)在《二十世纪纽约市政府雇员工会的演进》文中提出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起,纽约市的经济得到了高速发展,但这一时期市政府侵犯政府雇员合法权益的事情也时有发生,为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纽约市政府雇员工会应运而生。虽然三十年代的大萧条使工会组织遭受了摧残,但在新政的保护和劳联等左翼政党的指导下,较为完善的工会组织开始建立起来。二战后,纽约市政府雇员工会在纽约市新政式自由主义市政改革的时代大背景了,迎来了自身发展的黄金时期,但1968年《泰勒法》对工会权利的严格限制,以及1975年的纽约市财政危机的爆发,使得工会的发展遭遇严重挑战,也对政府雇员工会的机构结构调整和市政府的城市治理调整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本文以市地铁工人工会、警察工人工会等几个较大的工会为主要分析对象,结合当时纽约市的政治经济状况,分析政府雇员工会对纽约市城市治理产生的深远影响。同时,本文还试图尝试经济政治文化的路径,对工会领导层所采取的的一系列改革措施进行分析,以探究二战后纽约市的政治经济生态,从而可以加深我们对纽约市政府雇员工会的理解。本文分三个方面对纽约市政府雇员工会展开论述。首先是绪论,主要介绍本文的选题目的及意义、国内外研究概况、主要框架及内容和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其次为正文,主要分为四章。第一章主要介绍二战前纽约市政府雇员工会发展概况;第二章描述五六十年代在新自由主义下市政府的管理机制改革、对雇员工会管理政策的改进,尤其《泰勒法》的出台对工会的影响;第三章以1975年财政危机为历史大背景,阐述了这一时期纽约市政府应对危机的种种措施、对工会的态度变化以及工会自身在应对财政危机的举措;第四章介绍世纪之交纽约市政府和雇员工会的现代化改革,进一步总结了纽约市政府雇员工会的影响。最后为结语,整体概述纽约市政府雇员工会的演变,并从积极作用和局限性总结了政府雇员工会所起到的历史作用。

二、略论罗斯福的“新政”立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略论罗斯福的“新政”立法(论文提纲范文)

(1)从掠夺性开发到保护性利用:对美国区域规划文件《大平原的未来》的重新审视(论文提纲范文)

一、出台背景:穷则变
    (一)深陷困境的大平原
    (二)激荡的“新政”改革浪潮
    (三)政府规划备受重视
    (四)罗斯福总统的大力推动
二、对困境的定性:人为灾害
    (一)相对脆弱的生态环境
        1. 气候干旱。
        2. 水资源匮乏。
        3. 沙质土壤。
        4. 草地生态系统。
    (二)滥用土地导致的灾难
三、振兴方略:标本兼治
四、贯彻落实:整体上差强人意
    (一)水土保持工程与技术的应用推广取得了较大成功。
    (二)土地合理利用的公共规划及其落实不尽如人意。
    (三)观念有所革新,但停留于表面。
结论

(2)基于信息技术的高中历史教学设计——以《罗斯福新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课堂导入的设计:两场危机,一代领袖
二、主干知识的学习:倒转时光,寻找记忆
    知识一:新政之因
    知识二:新政之路
    知识三:新政之果
三、探究问题的开展:全面干预,关注民生
    1.重点探究:关注民生,熠熠生辉
    2.难点探究:全面干预,制度创新
四、教材知识的拓展:正反评论,众说纷纭

(3)“无条件援助”:租借与战时美苏经济关系——关于美苏冷战起源的经济因素(讨论之三)(论文提纲范文)

一、战前美苏经济关系与租借政策的缘起
二、对苏联租借援助政策的确立和实施
    (一)战争初期的援助:1941年6月22日至1941年9月30日
    (二)第一租借协定(莫斯科协定):1941年10月1日至1942年6月30日
    (三)第二租借协定(华盛顿协定):1942年7月1日至1943年6月30日
    (四)第三租借协定(伦敦协定):1943年7月1日至1944年6月30日
    (五)第四租借协定(渥太华协定):1944年7月1日至1945年5月12日
三、美国对苏租借的中止、终止和善后
四、租借援助政策在苏联的意义和作用
    1.军事方面
    2.经济方面
    3.科学技术方面
五、几点结论
    (一)租借是盟国与法西斯作战的“胜利武器”
    (二)租借使美苏经济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
    (三)对无条件援助苏联政策的历史评判
    (四)苏联对租借援助政策的认知和态度变化
    (五)租借未能成为昔日盟友战后的“和平工具”

(4)拜登施政计划与“罗斯福新政”的比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拜登施政理念与“罗斯福新政”的相似点
二、拜登施政计划与“罗斯福新政”的差异
三、结论与展望

(5)开启福利国家之门——美国《社会保障法》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一、《社会保障法》立法缘起
二、经济保障委员会构建美式社保体系的初步探索
三、《社会保障法》的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
四、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对《社会保障法》合宪性司法审查
结语

(6)美国国情咨文演说的话语合法化策略:语类分析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意义
    1.2 理论背景
    1.3 研究意义
    1.4 章节安排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美国国情咨文演说的文献综述
        2.1.1 国外研究现状
        2.1.1.1 国情咨文演说与媒体议程
        2.1.1.2 国情咨文演说与公众议程
        2.1.1.3 国情咨文演说与国会议程
        2.1.1.4 国情咨文演说与语言修辞
        2.1.1.5 国情咨文演说与其他
        2.1.2 国内研究现状
        2.1.3 对本研究的启示
    2.2 话语合法化策略的文献综述
        2.2.1 合法化的内涵
        2.2.2 话语合法化策略研究概述
        2.2.3 van Leeuwen的合法化策略的具体应用
        2.2.3.1 政治话语
        2.2.3.2 媒体话语
        2.2.4 对本研究的启示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话语合法化策略研究的理论脉络
    3.1 语类分析的理论脉络
        3.1.1 “语类”概念的来源与发展
        3.1.2 “语类”概念的界定
        3.1.3 语类分析的三大学派
        3.1.3.1 专门用途英语学派
        3.1.3.2 北美新修辞学派
        3.1.3.3 澳大利亚悉尼学派
        3.1.4 语类分析的理论基础
        3.1.4.1 语类与语境
        3.1.4.2 语域与语言元功能
        3.1.4.3 语域的三个语境变量
    3.2 van Leeuwen的合法化策略体系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研究方法
    4.1 研究问题的提出
    4.2 语料库研究方法
        4.2.1 语料库研究方法的优势
        4.2.2 语料库多功能分析软件的选取
    4.3 专用语料库的建立
        4.3.1 语料文本规模的标准
        4.3.2 语料的基本介绍
        4.3.3 语料来源的时限范围
        4.3.4 语料文本的清理
        4.3.5 专用语料文本的基本信息
    4.4 语料标注的方法与步骤
    4.5 语料分析的方法与步骤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美国国情咨文演说的优先事项
    5.1 主题词的意义和提取方法
    5.2 国情咨文演说的主题词分析
    5.3 国情咨文演说优先事项的延续性
        5.3.1 国土安全
        5.3.1.1 乔治·布什政府
        5.3.1.2 克林顿政府
        5.3.1.3 乔治·沃克·布什政府
        5.3.1.4 奥巴马政府
        5.3.1.5 特朗普政府
        5.3.2 经济发展
        5.3.2.1 乔治·布什政府
        5.3.2.2 克林顿政府
        5.3.2.3 乔治·沃克·布什政府
        5.3.2.4 奥巴马政府
        5.3.2.5 特朗普政府
    5.4 国情咨文演说优先事项的时代性
        5.4.1 乔治·布什政府
        5.4.1.1 推行自由价值观
        5.4.1.2 打击毒品犯罪
        5.4.2 乔治·沃克·布什政府
        5.4.3 奥巴马政府
        5.4.4 特朗普政府
        5.4.4.1 打击毒品犯罪
        5.4.4.2 推行移民新政
        5.4.4.3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5.4.4.4 提高妇女地位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美国国情咨文演说的对话性
    6.1 语篇的对话性特征
    6.2 评价理论的适用性
    6.3 评价理论的介入系统
        6.3.1 自言
        6.3.2 借言
        6.3.2.1 对话性压缩
        6.3.2.2 对话性扩展
    6.4 国情咨文演说的对话性
        6.4.1 语料的标注
        6.4.2 国情咨文演说的介入资源
        6.4.3 国情咨文演说的对话性特征
        6.4.3.1 二个对话模式: 对话性压缩和对话性扩展
        6.4.3.2 二个主要介入方式: 否认和接纳
        6.4.3.3 三个核心话题: 计划、问题和处事风格/价值观
        6.4.3.4 二个关键因素: 话语主体责任和对话空间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美国国情咨文演说的语类结构
    7.1 语类结构的表现形式
    7.2 国情咨文演说的话语模式
    7.3 国情咨文演说的分析单位
    7.4 国情咨文演说的语类结构
        7.4.1 开始部分
        7.4.2 主体部分
        7.4.3 结束部分
    7.5 国情咨文演说语类结构的特征
        7.5.1 国情咨文演说语类结构的突出特征
        7.5.2 国情咨文演说作为混合型语类的特征
        7.5.3 国情咨文演说语类结构的原型公式
    7.6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美国国情咨文演说的合法化策略
    8.1 国情咨文演说语类特征的合法化功能
        8.1.1 优先事项的合法化功能: 意识形态本质
        8.1.2 介入方式的合法化功能: 理想受众的构建
        8.1.3 语类结构的合法化功能: 授权、合理化、道德评价、叙事化、情感诉求
    8.2 国情咨文演说的三大合法化策略: 道德评价、授权、情感诉求
        8.2.1 道德评价
        8.2.2 授权
        8.2.3 情感诉求
    8.3 语类特征的合法化功能与仪式化机构话语的特征
    8.4 政治话语合法化策略的研究路径
    8.5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结论
    9.1 研究发现概述
    9.2 研究意义
        9.2.1 理论意义
        9.2.2 现实意义
    9.3 研究贡献
    9.4 研究局限性和未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1 SOUA分析语料库的基本信息
附录2 主要术语英汉对照表
附录3 SOUA分析语料库和语料库子库核心主题词的统计情况
附录4 对话性压缩和对话性扩展的语言表现形式
附录5 总统用于问候的称呼语使用情况(1989年—2020年)
附录6 “序曲”阶段构成要素的语言表现形式实例和总体分布情况
附录7 主体部分的构成情况
附录8 “宣言”阶段构成要素的语言表现形式实例和总体分布情况
附录9 众议院长廊嘉宾的背景信息

(7)美国印第安人进步主义教育研究(1928-194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与研究价值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价值
    第二节 国内与国外研究综述
        一、国内研究综述
        二、国外研究综述
    第三节 核心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一、核心概念界定
        二、理论基础阐述
    第四节 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创新
第二章 新政前的美国印第安人教育
    第一节 建国以前的原始部落教育和殖民地同化教育
        一、原始部落教育(1607 年以前)
        二、殖民地同化教育(1607-1776)
    第二节 建国早期到新政前的美国印第安人教育
        一、建国早期的文明开化教育(1776-1879)
        二、新政前的强制同化教育(1879-1928)
第三章 新政时的印第安人进步主义教育
    第一节 印第安人进步主义教育的背景
        一、时代背景的催化
        二、《梅里亚姆报告》的助推
    第二节 印第安人进步主义教育的开展
        一、教育计划和教育目标
        二、学校课程和学校师资
        三、教育权力的变化
        四、教育模式的改变
    第三节 印第安人进步主义教育的衰亡
        一、反对者的阻碍
        二、实施中现实和理想的差距
        三、家庭、部落社区教育的缺失
        四、二战及战后教育需求的改变
第四章 印第安人进步主义教育的成败分析
    第一节 文化主义范式观点下的分析
        一、从民族文化与民族教育的关系分析
        二、从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的关系分析
        三、从传统文化与教育现代化的关系分析
        四、从主体文化与客体文化的关系分析
    第二节 教育改革和文化交流的影响
        一、教育政策的正反两面性影响
        二、文化冲突的正反两面性影响
第五章 美国印第安人进步主义教育的反思和启示
    第一节 美国印第安人进步主义教育的反思
        一、部落教育权力的演变
        二、政府教育政策的引导
        三、民族教育对异质文化的态度
        四、民族成员对民族文化的选择
    第二节 美国印第安人进步主义教育的启示
        一、教育改革者对民族教育的改革应由内而外
        二、少数民族成员对于文化的选择应理性思考
        三、对于教育改革的理想目标不可急于求成
        四、对于异质文化的冲突纷争不可二元对立
参考文献
附录 本研究涉及到的重要法案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9)“恐慌”式意识形态斗争的政治学解释(论文提纲范文)

一 引言
二 相关文献梳理
    (一)政治学理论对“恐慌”案例的解释
    (二)政治心理学的群体性恐慌研究
    (三)政治社会学的社会运动模型
三 三要素模型与美国反共运动的形成机理
    (一)外部挑战与威胁的建构
    (二)政治斗争与运动领袖的产生
    (三)社会对议题的关注度与听众的产生
    (四)周期性抗议与运动发展
四 案例检验与分析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反共运动的泛起与消解
        1.反共运动三要素分析
        2.运动的发展与升级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反共运动的泛起与消解
        1.反共运动三要素分析
        2.运动的发展与升级
    (三)美国两次反共运动的共性
五 三要素模型下的当代美国意识形态斗争
    (一)特朗普时代反华政治未能升级为“恐慌”
    (二)拜登执政加剧“恐慌”的风险
六 结论

(10)二十世纪纽约市政府雇员工会的演进(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目的及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 主要框架及内容
    四 研究特色及创新之处
    五 主要概念界定
第一章 纽约市政府雇员工会的初期发展
    第一节 纽约市政府雇员工会的产生及其早期活动
    第二节 经济大萧条下的纽约市政府雇员工会
    第三节 二战中的纽约市政府雇员工会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战后自由主义高潮时期的纽约市政府雇员工会
    第一节 “麦卡锡主义”阴影笼罩下的纽约市政府雇员工会
    第二节 五十年代自由主义影响下的纽约市治理机制调整
    第三节 政府雇员工会大罢工与《泰勒法》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财政危机下的纽约市政府雇员工会
    第一节 1975年纽约市财政危机
    第二节 纽约市应对财政危机的措施及其对政府雇员工会的影响
    第三节 工会组织的改革与自我调整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世纪之交的纽约市政府雇员工会
    第一节 九十年代纽约市政府管理政策的新变化
    第二节 世纪之交工会组织面临的新挑战
    第三节 纽约市政府雇员工会的历史影响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四、略论罗斯福的“新政”立法(论文参考文献)

  • [1]从掠夺性开发到保护性利用:对美国区域规划文件《大平原的未来》的重新审视[J]. 高国荣. 史学集刊, 2021(06)
  • [2]基于信息技术的高中历史教学设计——以《罗斯福新政》为例[J]. 肖华芳. 中学教学参考, 2021(28)
  • [3]“无条件援助”:租借与战时美苏经济关系——关于美苏冷战起源的经济因素(讨论之三)[J]. 沈志华.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05)
  • [4]拜登施政计划与“罗斯福新政”的比较分析[J]. 焦东华,李奇文,郭丝露,李帆. 发展研究, 2021(07)
  • [5]开启福利国家之门——美国《社会保障法》初探[J]. 张庆熠. 西部史学, 2021(01)
  • [6]美国国情咨文演说的话语合法化策略:语类分析视角[D]. 陈辉.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09)
  • [7]美国印第安人进步主义教育研究(1928-1945)[D]. 喻平.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8]浅议历史解释素养的课堂培养途径[J]. 赵通.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2021(10)
  • [9]“恐慌”式意识形态斗争的政治学解释[J]. 金君达.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21(05)
  • [10]二十世纪纽约市政府雇员工会的演进[D]. 李昊东.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标签:;  ;  ;  ;  ;  

论罗斯福的“新政”立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