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和厚度控制的简单分析

高度和厚度控制的简单分析

一、浅析高程与厚度的控制(论文文献综述)

王新苗[1](2021)在《智能开采工作面精细地质建模研究 ——以黄陵某工作面为例》文中指出地质条件的复杂性已成为制约智能开采发展的瓶颈,亟需构建高精度的智能开采工作面三维地质模型。本文以黄陵一号矿某智能开采工作面为例,结合工作面综合地质探测信息,建立智能开采工作面地质模型,以期为智能开采提供地质导航。在收集工作面地质探测信息的基础上,采用多源异构数据融合技术,对工作面煤层厚度、顶底板起伏和地质构造等地质条件展开了分析;探讨了智能开采工作面地质建模的主要内容;基于TIM-3D矿井建模软件,构建工作面梯级地质模型,分析不同模型的地质特点;对构建的地质模型展开误差分析,探讨模型误差产生的原因。本文主要形成以下研究成果:(1)结合工作面开发不同阶段对应的地质信息,分别建立了工作面设计阶段模型、掘进阶段模型、采前准备阶段模型和回采阶段模型,分析了不同地质模型的底板起伏、煤层厚度和地质构造等地质条件。(2)地质模型与智能开采的交互关键在于采煤机结合地质截割曲线对前后滚筒截割高度进行调整。(3)构建的不同地质模型的精度均达到了梯级模型构建预测的精度,随着逐级动态模型的构建,模型的精度越来越高,其中回采阶段模型,预测煤层厚度与井下实际揭露测量的煤层厚度相比,8 m范围内绝对误差在15 cm以内;(4)地质模型的误差是建模数据准确度、建模数据量、建模数据分布和建模插值算法选取等因素共同造成的。论文以黄陵一号矿为例,建立了智能开采工作面地质模型,并对地质模型展开了误差分析,对智能开采实际生产地质模型动态更新的频次具有指导意义。

杨龙伟[2](2021)在《高位滑坡远程动力成灾机理及减灾措施研究》文中认为高位滑坡灾害主要分布在我国西部高山峡谷地区,具有急剧突发、破坏性强和致灾范围广等特点,危害巨大。加强对高位滑坡远程动力成灾机理研究,可以揭示滑坡动力冲击及远程堆积等运动演化过程,指导开展高位滑坡减灾措施制定。本文选取2017年6月24日发生的四川省茂县新磨滑坡为例,基于野外地质调查、遥感影像分析、理论推导、物理模型试验和数值仿真等方法,对新磨高位滑坡的易滑地质结构、孕灾演化、冲击加载、远程堆积、早期识别和减灾措施等方面进行研究,主要取得以下成果:(1)通过对国内外典型的高位滑坡地质灾害进行分析,总结了高位滑坡灾害的定义、分类和特征,阐释了软弱结构带、锁固段和冻融黄土等西部地区的高位滑坡易滑地质结构的控灾特征,分析了地震、降雨和人类工程活动等因素作用下的高位滑坡诱发机制,最后总结了高位滑坡链式成灾模式。(2)基于野外地质调查、遥感影像分析和室内试验,分析了研究区内工程地质条件和古滑坡分布情况,查明了新磨滑坡地层主要为变质砂岩夹杂板岩的复理石建造,其崩滑体形态呈现“U”字形,且裂缝发育。岩体结构在地震和优势节理切割作用下成网状,形成震裂山体,最后在长期自重和降雨等因素下出现溃曲破坏。微观试验结果显示线性擦痕、矿物定向聚集排列和微裂隙发育,表明滑体运动剧烈、碰撞解体效应明显。(3)基于溃曲结构破坏方程和Hoek-Brown强度准则,分析了新磨滑坡溃曲段临界长度变化趋势。利用峰值残余降原理计算了新磨滑坡启动速度和运动速度。基于势能转化原理和块体模型建立了有无初速度的两种新磨高位滑坡动力冲击力计算模型,分析了坡度和堆载体积对动力冲击力的影响。计算了动力冲击荷载下新磨古滑坡的稳定性,当加载滑体体积约100×104m3~150×104m3时,古滑坡体失稳滑动。(4)基于无人机航拍图和数字图像识别技术方法,对新磨滑坡各区域的块体粒径和分形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滑程越远,滑体的破碎化程度越高,并在滑坡前缘堆积区域发现有大型堆积平台、运动脊和块石定向排列等远程堆积地貌特征。利用集合经验模态分解和时频分析等方法,研究表明新磨滑坡地震信号以低频为主。基于滑坡破碎地质特征和动力分析等,提出新磨高位远程滑坡动力灾害分区方法:高位滑坡急剧启动区、冲击加载区、破碎运移区和散落堆积区。(5)利用经验法、连续体法和离散元法等数值技术方法,重构了新磨滑坡运动演化全过程,计算了滑体的运动速度、堆积体厚度和典型特征点的运动规律,其中离散单元法更适用于模拟动力冲击、铲刮和裹挟等动力学特征。基于物理模型试验方法,分析了块石粒径、质量和坡度等因素对滑坡碎屑流的堆积范围和运动速度等影响,提出了远程滑坡碎屑流的运动模式。(6)通过野外详细地质调查和多期多源遥感调查方法,建立基于坡体结构、岩体类型和地形地貌等方面的新磨高位滑坡灾害的早期识别地质指标,提出了基于易滑地质结构和“空-天-地”一体化空间遥感监测,耦合易滑溃曲地质强度指标分析的早期识别方法,有效指导分析高位滑坡从孕灾到临灾的演化过程,总结了高位滑坡风险防控技术思路,为高位滑坡防灾减灾提供重要支撑。

杨文[3](2020)在《巴勒更河综合治理工程设计研究》文中提出怀头他拉水库是怀头他拉镇最重要的水源地,引水口位于巴勒更河出山口处,上游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降水量集中,经常引发山洪,携带大量泥沙进入下游水库,致使怀头他拉水库淤积严重,严重影响了水库使用寿命和安全,对怀头他拉水库控制的3.3万亩灌溉农田及全镇人口的吃水安全带来安全风险。巴勒更河综合治理工程的设计研究正是为了解决减少怀头他拉水库入库泥沙、减轻怀头他拉水库的防洪压力,延长水库使用寿命。通过在沟道内布设拦沙坝和谷坊抬高侵蚀基准面,有效控制沟道下切侵蚀;在河道布设护岸稳定侵蚀岸坡,有效减少河岸坍塌,防治发生山洪地质灾害。有效治理水土流失,提高水源涵养能力,改善巴勒更河生态环境,实现生态环境良性循环,从根本上遏制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引起的泥沙大量进入库区。工程布置设计研究如下:(1)导流坝设计:导流坝布置在巴勒更河干流下游,位于怀头他拉水库引水枢纽下游1km。导流坝从左至右分别为导流闸、冲砂闸、溢流坝和非溢流坝组成。(2)导流渠设计:在导流闸后修建导流渠,导流渠首段连接导流闸的消力池。导流渠全长3.5km。(3)拦沙坝设计:巴勒更河及支沟修建拦沙坝,共修建7座拦沙坝。在巴勒更河干流河道中上游布置1座拦沙坝,巴勒更河支沟布置6座拦沙坝。拦沙坝采用固滨石笼,坝体下游设消力池和海漫,消力池和海漫采用固滨石笼。对拦沙坝前岸坡进行防护,防护采用固滨石笼护坡或喷10cm厚的C20砼护坡。非溢流段下游两岸根据实际地形进行岸坡防护,防护段采用固滨石笼结构。(4)谷坊设计:谷坊防洪标准按10年一遇3~6h最大暴雨,最易产生严重水土流失的短历时、高强度降雨进行设计。本次在巴勒更河两岸的10条支沟中布置57座谷坊。(5)岸坡防护设计:紧靠原有引水暗渠修建防护堤,长4.3km。防护堤采用坡式护岸结构型式,基础采用固滨石笼,基础深2m,护坡采用40cm厚固滨石笼,高度1m,坡比1:2。(6)在沟底下切较深的沟道修建控导工程潜坝,主要在支沟乌兰保姆和包尔扎图,共22座。潜坝总高2.5m,其中基础埋深2m,墙顶宽2m。(7)暗渠防护设计:靠原有引水暗渠西侧修建护岸,长度4.3km。护岸采用固滨石笼,基础为1m×1m固滨石笼,护坡采用40cm厚固滨石笼。

成胜[4](2020)在《隧道工程作用下华蓥山中部岩溶水流场演化历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华蓥山是四川盆地东缘延绵横亘的天然屏障,总体上是呈NNE向的复式褶皱、并伴生多条纵向延伸的长大断裂,广泛出露三叠系、二叠系碳酸盐岩,G42、G5515高速公路华蓥山隧道及龙滩煤矿平硐等工程建设过程中均遭遇不同程度的岩溶涌突水灾害、并对地质环境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目前华蓥山在建或拟建的隧道工程有4条,而在川东平行岭谷区则有十余条之多,在新的工程活动扰动下,既有的岩溶水流场继续演化,势将面临新的涌突水风险并引发相应的生态环境问题,亟需系统全面研究华蓥山地区岩溶的发育规律及人类工程活动影响下岩溶地下水流场、生态环境演化规律,为华蓥山及川东平行岭谷区线路选线、岩溶隧道涌突水预测、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本论文通过对华蓥山地区既有工作、研究成果的分析研究,结合野外水文地质调查,归纳分析了华蓥山中部岩溶发育特征、影响因素,从系统的角度划分了不同岩溶水系统,详细论述了各岩溶水系统基本水文地质特征。利用数值模拟手段精细刻画了华蓥山中部复式褶皱三维地质模型,对华蓥山中部的地下水天然流场、煤矿平硐扰动下的地下水流场、G42华蓥山隧道影响下地下水流场进行了反演分析,并对拟建的广邻快速通道华蓥山隧道建设后的地下水流场、环境影响进行了预测分析,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从地下水系统理论角度对华蓥山地下水循环及研究区的次级岩溶水系统进行了划分。华蓥山地区大区域性地下水循环主要受嘉陵江、长江等贯穿性河谷控制,但深部地下水的循环除贯穿性河谷控制外,还明显受控于横向深切沟谷,将华蓥山中深部地下水循环划分为南段(嘉陵江至华蓥山大峡谷/杨家河)、中段(华蓥山大峡谷/杨家河至龙门峡河)、北段(龙门峡河至州河),华蓥山中部岩溶地下水分为3个一级岩溶水系统、9个二级岩溶水系统,一级水系统分别是天池向斜岩溶水系统(Ⅰ)、宝鼎山背斜岩溶水系统(Ⅱ)、绿水洞背斜岩溶水系统(Ⅲ)。(2)建立了华蓥山中部精细的三维水文地质模型,对G42华蓥山隧道影响之前的天然及煤矿平硐影响下的岩溶水流场演化过程进行反演分析。垂直于岩层走向在研究区范围共布置24条剖面,剖面密度条/1-1.5km,在剖面线布置钻孔读取各岩层高程,统计整理高程数据,利用GMS、Modflow软件精细刻画研究区复杂褶皱三维水文地质模型,边界及初始条件输入模型,将模拟范围内的进、出地下水量与研究区内各河流、地表汇流、暗河等流量进行水均衡比对分析,从而进行模型的识别与校验,后经稳定运行即反演出研究区的天然流场,结果显示在绿水洞背斜倾覆段的岩溶管道对岩溶地下水流场扰动明显,管道沿线形成明显的低势水位,而在绿水洞煤矿平硐的排水共同影响下,该背斜倾覆段地下水位影响范围更广,平硐两侧形成降位漏斗,岩溶管道沿线的低势水位因水量被平硐袭夺而逐渐消失。(3)定性分析了G42华蓥山隧道西段涌突水成因及隧道持续排水形成的地下水流场。华蓥山隧道西段突水主要原因是施工至飞仙关组4段、长兴组时揭露洞湾、广洞湾暗河管道分支,这些暗河管道与隧道北侧大面积分布的岩溶负地形相通,强降雨通过负地形大量汇集直通施工隧道造成涌突水事故。开挖的隧道成为新的排泄基准,其两侧岩溶地下水均向此汇集,造成隧道进口两侧洞湾(最大流量1.45m3/s)、广洞湾(最大流量3.46m3/s)暗河断流,绿水洞煤矿、天池煤矿平硐的排水量减流,地下水位的影响范围向南约4.5km,向北约5.5km。(4)分析了G42华蓥山隧道施工、建成后地下水流场及坏境演化过程。在煤矿平硐影响下形成的稳定地下水流场的基础上,结合G42华蓥山隧道施工涌突水总结分析资料、运营排水对地下水环境影响的定性分析,利用数值模拟对G42华蓥山隧道施工、运营过程流场演化进行反演分析,其结果显示隧道进口嘉陵江组、飞仙关组2段施工时,其对地下水流场影响较小,施工至飞仙关组4段、二叠系含水层时则水位降深、影响范围明显,最大降深达120~150m,最远影响范围达2km以上,煤矿平硐、暗河管道水量、流场均受影响;背斜东翼穿越各含水层的影响范围相对较小,但降位漏斗形式的水力坡度相对较大。隧道建成持续排水造成向北3.5km,向南2.5km地下水位下降,部分地表水文点断流或消失。(5)预测分析了拟建隧道开挖及建成10年内地下水流场的演化过程。根据拟建的广邻快速通道华蓥山勘察设计资料,以G42华蓥山隧道影响下稳定的岩溶水流场为背景,对拟建隧道施工、运营岩溶水流场演化进行模拟预测,结果显示拟建隧道施工至天池向斜核部地下水位降深达30~40m,影响范围达500~1000m,至背斜东翼二叠系地层水位降深可达100m以上,隧道北侧的影响范围在1~1.5km范围,南侧约500~1000m,此段落涌水量大,涌突水风险较高,同时相比较于已建的G42隧道在长兴组发生的涌突水事故,拟建隧道在天池向斜核部、绿水洞背斜的二叠系含水层的涌水量较大,最大涌水量达39186.51m3/d,总涌水量达126787.1m3/d,其余段落地下水影响范围、降深、涌水风险相对较小。(6)预测分析了在拟建隧道衬砌堵水或无G42华蓥山隧道情况下岩溶地下水流场的演化。为比较分析隧道不同工况条件下,拟建隧道采用相对隔水衬砌堵水10年后,拟建隧道附近地下水位有明显恢复至550~600m范围,无明显的降位漏斗。在无G42华蓥山隧道情况下,研究区地下水流场的影响主要由煤矿平硐、暗河管道及拟建的华蓥山隧道控制,红岩乡一带地下水流场主要由拟建的华蓥山隧道控制,地下水位影响范围在隧道两侧达2km以上,降深达60m以上,但拟建隧道北侧地下水位相较于G42华蓥山隧道存在的情况从540m恢复至约600m。

肖婷[5](2020)在《三峡库区万州区及重点库岸段滑坡灾害风险评价》文中研究指明我国是一个地质灾害种类繁多且受灾面广的国家。在三峡库区范围内,滑坡是最主要的地质灾害类型,它不仅威胁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经济财产的直接损失,还会由于坡体入江导致涌浪等次生灾害,对航道安全造成影响导致封航等间接经济损失。其中,万州区近水平的堆积层滑坡为库区滑坡的主要类型之一,其具有变形慢、规模大的特点,一旦灾害发生后果不堪设想。开展万州区滑坡灾害的易发性评价和风险评价能够为研究区滑坡防灾减灾管理提供参考,同时,多工况下重点库岸段的定量滑坡灾害风险评价可以给相关部门在风险管理时提供科学依据和精确指导。本文首先以整个万州区为研究对象,基于影响滑坡发育的地形地貌与地质环境等因素,完成了基于不同模型的万州区滑坡灾害易发性评价。基于4张不同模型产生的万州滑坡易发性图,以各诱发因素的角度详细的统计及对比分析了不同易发性图差异性分布情况,从模型本身、滑坡发育特征、研究区地质地貌特性等方面探究影响易发性评价结果精度的原因。以降雨作为滑坡诱发因素,完成了万州全区滑坡灾害风险评价。接着,以万州区重点库岸段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基于精确厚度参数的确定性模型进行了万州区重点库段在降雨和库水位组合多工况下的滑坡灾害风险评价。区域滑坡灾害评价,在不同尺度下其数据源精度和评价精度的要求相差甚大,因而本文对万州全区和重点库岸段采用了不同的评价方法,实现了由粗略到精确的滑坡灾害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不同因子组合下的万州区滑坡灾害易发性评价。在充分研究相关文献、收集基础水文地质数据、研究区灾害点详细编录和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选取了14个与滑坡发育有关的评价指标因子,并根据相关性分析设置了4个因子组合工况,在不同的因子组合下基于三个统计模型(频率比模型、确定性系数模型和熵指数模型)和机器学习模型(随机森林模型)对万州区滑坡进行易发性评价。研究表明4个模型的最佳表现出现在不同的因子组合工况。基于4个模型的最佳易发性分布图进行精度分析,根据成功率曲线下的面积值可知,随机森林模型最适宜于万州区滑坡易发性评价,紧接着是熵指数模型、确定性系数模型,最差的是频率比模型。最后通过统计模型中各指标因子对滑坡事件的贡献度,总结高易发区的空间分布特征。高程分类1(小于350米)的区域贡献度最高,主要是因为万州区的滑坡大多为长江水库滑坡,沿着长江两岸发育,水库水位在145米-175米之间波动,影响斜坡范围大多在350米以下,因而表现出滑坡在不同高程上的分布倾向。滑坡主要发育在坡度6~14°和14~21°、砂岩与泥岩互层的侏罗纪沙溪庙组以及土地利用类型为水域的区域,主要是因为万州区滑坡以大型近水平地层滑坡为主,砂岩和泥岩软硬互层,在库水与降雨的联合作用下泥岩层容易软化形成贯通的滑动面,例如:安乐寺滑坡、草街子滑坡和太白河滑坡等近水平的大型滑坡。水系距离的统计表现,离水系近的区域表现出明显高于其他区域的滑坡易发性,而在道路距离的统计中没有看出哪一个分类有明显的更易发倾向,这也说明万州区的滑坡大多受到“水”因素的诱发,切坡造成的滑坡类型相对较少。(2)以万州区滑坡灾害易发性图为例,探讨不同模型下评价结果差异性的原因。在目前的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中,绝大多数易发性精度评价都是以成功率曲线作为评价标准,这种评价结果单一,无法体现优势模型好的原因及好在哪里。本研究通过易发性图之间两两相减法得到易发性对比图,提出低估点和高估点值的定义,通过统计这部分极值点在各指标因子分类中的空间分布状态,找到影响极值点分布的关键指标因子类别,即为影响模型评价结果的因素。在随机森林与三个统计模型的对比图中,极值点的分布都与地形地貌或地质特征因子有关,高估点的分布在岩性(类别1、2和6)中有明显的聚集趋势,低估点分布则在高程、坡度等地貌指标因子的一些类别上趋势明显。三个统计模型之间的差异性较小,主要体现在高程上的差异,原因是熵指数模型在各因子权重系数的计算中高程指标因子的权重系数最大且远大于其他因子。各易发性对比图中极端值的数量与对应模型的滑坡易发性图的精度值(AUC)并不对应。基于频率比模型、确定性系数模型和熵指数模型的万州区滑坡易发性图精度值分别为72.7%、72.9%和73.8%,易发性对比图“RF-FR”、“RF-CF”、“RF-IOE”中的极端值占全区的百分比分别为1.57%、1.69%和3.35%。基于熵指数模型的滑坡易发性评价图精度值在三个统计模型中最高,仅从精度值的数值上看,熵指数模型和随机森林模型的差距在第一组三个对比中应该是最小的,但是“RF-IOE”对比图的极端值却是最多的,这说明熵指数模型虽然整体上的精度结果优于其他两个统计模型,但是在局部(高程-分类1)上的精度存在明显偏差。同时也说明,当几个易发性图的精度值较接近时,此时根据AUC值的大小去判断哪个模型更有优势已经失去了意义。虽然他们的AUC精度值相近,但是却都在不同的地方存在局部偏差,找出模型的误差偏向处并寻找提高局部精度的方法更为重要。(3)基于历史滑坡的降雨极值分析,完成万州区滑坡灾害危险性及和风险评价。万州区滑坡灾害数据库中记录了滑坡灾害事件发生时的时间、地点、规模及降雨量,数据库记录表明万州区绝大多数滑坡的发生都与降雨事件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因此,将重现期和降雨极大值概率作为诱发滑坡的时间因素。应用Gumbel曲线和L-矩法对万州区近五十年的年降雨量进行概率分析,得到不同重现期下年降雨极大值量。基于随机森林模型的万州区滑坡灾害易发性分区图,统计每个等级内滑坡发生的空间概率,结合时间概率得到危险性值。对万州区内的承灾体进行调查与识别,并进行价值估算和易损性分析,完成万州区滑坡灾害风险评价。结果表明,万州区主城区范围的风险值最大,其次是塘角村-大周镇库段。主城区一直是政府部门滑坡灾害防治的主要对象,已有大量有效的减灾措施。由于全区的范围较大,风险评价中没有考虑减灾措施对风险减小的影响,城区的实际风险应小于本部分的计算值。因此,选用了塘角村-大周镇库岸段作为万州区重点库岸段开展更加精细化的滑坡灾害风险评价研究。(4)基于地貌环境等参数探索适合万州区重点库岸段的土层厚度估算方法。万州区重点库岸段的土层厚度分布图是采用确定性模型进行滑坡危险性分析的重要部分。地貌指数土层厚度模型是一个由Catani等人提出并成功应用于意大利区域浅层土壤研究区的土层预测模型。土层厚度经验模型,是一个具有研究区特性的模型,本研究基于原经验模型进行适当调整,考虑斜坡曲率、岩土参数内摩擦角、临界坡度和斜坡上点的相对位置等,进行适用于万州区台阶状地形的土层厚度分析。以75个勘察点数据作为样本建立模型,得到重点库岸段土层厚度分布,对估算结果进行误差分析,同时,以研究区内塘角滑坡的电法勘探数据,对估算结果进行局部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地貌指数土层厚度模型的估算值整体偏小,且误差很大,不适合直接应用于本研究区。将地貌指数土层厚度模型中考虑的参数与随机森林模型结合,其估算结果更为准确,误差小且误差频率分布呈现近与零值对称的正态分布趋势。基于随机森林模型的土层厚度分布图在塘角滑坡区域的厚度分布与电法勘探结果基本一致。(5)万州区重点库岸段的滑坡灾害风险评价选取三维斜坡确定性计算模型,以土层厚度、地下水分布和岩土体物理力学性质作为参数,计算在库水位下降与降雨联合工况下万州区重点库岸段的滑坡灾害易发性。将潜在滑坡体的规模视为灾害发生后的强度指标,同时考虑极端降雨出现的时间概率,进行研究区的危险性计算。在危险性计算后,特别考虑了已治理工程的影响,将已实施了有效抗滑治理的滑坡和仅实施了护坡或排水工程的滑坡在现有危险性等级的基础上进行不同降级处理。调查研究区的居民、建筑、道路和土地利用相关信息进行承灾体分析,完成了重点库岸段的滑坡灾害人口伤亡风险评价和经济损失风险评价。库水位从159米以不同速度降至145米时,万州区重点库岸段的人口风险逐步增高,且下降速度越快,风险增加值越大。在库水位下降阶段,应对滑坡灾害隐患点进行实时的灾害监测预警工作,提前对险情进行通知到户,并做好库岸居民防灾减灾宣传培训,提高居民的应急避险能力。159米库水位时,研究区内经济风险值最小,整体为低风险或较低风险。库水位下降时,风险值逐渐增加,下降速度越快,风险值增加越明显。如塘角滑坡,在159米库水位时,滑坡整体为中风险区域,且后缘部分为低风险,工况一145米水位时,塘角滑坡整体呈现中风险,且前缘强变形区域呈现较高风险,在工况二的145米水位时,塘角滑坡呈现整体的较高风险状态。四方碑滑坡在159m库水位和工况一145m库水位时都体现出较低风险,但在工况二145m库水位时滑坡前缘呈现中风险。以斜坡单元展示多工况下滑坡风险的动态变化,获得的风险区划图结果更符合实际情况,具有相应的应用价值,可作为相关部门进行万州区重点库岸段滑坡风险管理时的判断依据。

姚盼[6](2020)在《青藏高原冰川侵蚀对地形的影响及其控制因素研究》文中认为第四纪冰期–间冰期旋回中,河流与冰川在中低纬度的高海拔山地中相继占据主导地位,但两种外动力的侵蚀方式和能力都存在差异,可能对地形造成不同的影响。因此,了解冰川和河流侵蚀对地形造成的影响及两者间的差异性是系统理解高海拔山地地貌演化的关键科学问题之一。然而,目前关于冰川侵蚀以何种方式造就其作用区独特的地形演化、冰川侵蚀与河流侵蚀孰强孰弱、以及冰川侵蚀过程怎样影响地形的问题,尚存较大争议。冰川侵蚀直接作用于地表,不同区域冰川发育的条件又复杂而多样,可能会造成侵蚀的差异性,进而影响其地貌的演化过程。因此,确定冰川侵蚀的主控因素及其与各影响因素间的相互作用,不仅对深入认识冰川侵蚀的物理机制和理解冰川作用区地貌演化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是探讨气候、地形、冰川侵蚀间相互关系的根本。青藏高原作为中、低纬度第四纪冰川最为发育的区域,其气候与构造条件等多样,造就了各山地间冰川性质以及所经历冰期历史的差异性,因而成为探讨上述科学问题最为理想的区域。首先,为了探究青藏高原冰川与河流侵蚀的相对有效性,本文选取了冰川发育条件存在较大差异的冷龙岭(亚大陆型冰川)和邛崃山(海洋型冰川)作为研究区,运用一维数值模型重建出冰川流域未经冰川侵蚀时的纵剖面,再通过与实际冰川纵剖面的对比,获得冰川与河流相对下切速率的强弱;并在此基础上,基于每个山地相同流域面积下冰川和河流地形的对比分析,获取冰川侵蚀与河流侵蚀对地形起伏造成影响的差异性。其次,为了了解青藏高原单个山地以及整个高原冰川侵蚀可能的主控因素,本文选取了气候、岩性、冰川性质、冰川作用时间存在差异的9个山地,通过对各山地大量冰川槽谷横剖面的幂函数拟合(y=axb,其中指数b可反映冰川侵蚀的程度,b值越大冰川侵蚀程度越强),获得单个山地冰川侵蚀的定量数据,再基于其可能影响因素的定性或定量分析,获取其中的主控因素。最后,基于9个山地冰川作用区冰川侵蚀纵向分布规律的分析,获得其变化的重要分界;进而再与地形进行对比分析,探讨了中低纬度不同性质的冰川在其山地中是否能发挥限制山顶高度的效应(冰川锯效应),及其可能的作用过程。本文主要的结论如下:(1)冰川和河流相对下切速率在冷龙岭和邛崃山完全相反,冷龙岭地区冰川下切小于河流下切,而邛崃山地区冰川下切则大于河流下切,这可能是由冰川性质对冰川下切的控制作用以及构造对河流下切的控制作用所导致。此外,冰川与河流流域地形对比的结果在两个山地也存在差异,冷龙岭的冰川侵蚀造成谷地变宽、坡度变陡、地形起伏增加,这种对地形的影响可能是由该区域冰川以侧蚀为主的侵蚀方式以及第四纪期间山脊上发育的冷底冰川保护了山脊以免受较大的剥蚀所致;而邛崃山地区,冰川与河流在地形上未呈现显着的差异,可能是该区域地形已经达到了临界坡度,进而限制了坡度和地形高差的增加所致。因此,作者认为冰川与河流侵蚀的相对大小关系不是一成不变的,可能会随构造抬升速率和冰川性质组合的不同而改变;而相较于河流侵蚀,冰川侵蚀并不一定造成地形起伏的增加,因该过程可能还会受到临界坡度的限制。(2)中低纬度的青藏高原各山地中,除了尼洋河流域与年保玉则的冰川侵蚀受温度控制,其他山地冰川侵蚀大都受冰川规模(或冰量)的控制,呈现出不同于中高纬度地区冰川侵蚀受控于温度的结果。这可能是由于中高纬度地区温度较低,多发育冷底冰川,温度的增加能导致底部热力状况和滑动速度较大的改变;而在中低纬度地区,气温整体较高,冰川底部融水能保证足够的冰川底部滑动,温度的增加只能造成冰川的消融,而对底部滑动速度的影响不大。尽管高原上少数山地冰川侵蚀的主控因素与中高纬度一致,但是温度在冰川侵蚀中发挥的作用却是存在差异的(在中高纬度和中低纬度分别呈现出与冰川侵蚀的正相关和负相关关系),可能分别体现了温度对冰川底部热力机制和冰川规模(或冰量)施加影响的过程。此外,本文还发现坡度在高原上不同山地间也呈现出了对冰川侵蚀不同的作用,坡度与冰川侵蚀可呈正相关,也可呈负相关,可能指示了坡度影响冰川侵蚀的两种机制—正相关指示了坡度对剪切应力和底部滑动速度的影响,负相关则指示了坡度对冰川规模(或冰量)的影响。(3)青藏高原各山体的冰川侵蚀在纵向沿程上的分布规律总体体现出,ELA处最强,自ELA位置向上游和向下游减小的趋势。可能正是由于冰川侵蚀这一分布规律,导致各山地面积–高程分布的极大值与山地的平均高程位于ELA之下,且平均坡度从ELA之上向ELA附近显着变缓,以及山顶高程和ELA之间呈现较好的正相关关系,进而限制了山体的平均高程和顶点高程。因此,即使在冰川性质差异较大的山地,冰川侵蚀均发挥了冰川锯效应,其可能的作用过程为ELA处最强的侵蚀使ELA之上的地形向ELA附近及之下汇聚,将平均坡度限制在了ELA之下;此外,ELA处与其上位置冰川侵蚀的差异会导致山顶与ELA之间地形高差和坡度的增加,当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坡面过程发挥作用,开始限制山顶的高程。

梁海媚[7](2020)在《沥青路面积水车辙行车安全仿真分析与评价》文中认为车辙是沥青路面特有的主要变形破坏之一。雨天的积水车辙路段,不但使行车制动距离加长,而且会造成短时间内出现大幅度侧偏,加剧行车风险。为在管养过程中有效控制积水车辙行车安全,降低雨天车辆驶过车辙路段发生事故的风险,需全面了解车辙的三维形态对路面积水分布产生的影响。目前对车辙检测评价中,仅用最大深度描述车辙的严重程度,无法获取车辙的三维形貌,更无法描述车辙三维形貌的变化对路面积水分布的影响;且利用单一的水膜厚度构建的附着系数模型,难以在仿真中真实反映车辙三维形态对行车安全的影响。因此,有必要对车辙三维形态进行全面描述,建立积水车辙行车安全评价模型。这对于全面分析车辙三维形态对路面积水分布的影响及研究积水车辙行车风险防控措施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在车辙检测的基础上,实现了车辙路段的全车道路面三维重构,并基于车辙三维形态,进行了路面积水形态识别与行车安全影响分析,建立了积水车辙-行车安全仿真模型,进而对积水车辙进行行车安全评价,建立了车辙三维形态检测与积水车辙行车安全评价的联系。本文研究思想和方法以及主要成果如下:1)利用三维激光检测技术,采集全车道路面三维激光点云信息,对全车道路面进行全面准确的三维重构;通过现有规范和研究,对车辙进行识别,并从路面三维模型中精准提取车辙三维模型;基于车辙三维模型提出车辙多维度指标,对车辙三维形貌进行全面、准确描述。2)通过室内水膜厚度试验结果,选择与本文研究最佳适配的水膜厚度预测模型,以预测非车辙积水路面水膜厚度分布;基于路面汇水行为特性和车辙三维形态进行车辙积水汇聚过程计算,计算车辙积水路面内的水膜厚度分布;在积水车辙行车安全分析的基础上,选择适当的影响因素进行有限元分析,建立全车道路面附着系数预测模型。3)基于Car Sim动力学软件,结合全车道路面附着系数模型,建立了积水车辙-行车安全仿真模型,在对积水车辙仿真分析的基础上,选取能反应车辙三维形态对积水车辙行车安全影响的评价指标。4)根据车辙三维形态对行车安全影响,选取车辙多维度指标建立仿真工况,计算不同工况下的路面水膜厚度和附着系数分布,再利用建立的积水车辙-行车安全仿真分析模型进行仿真,建立积水车辙制动安全评价模型和积水车辙侧偏安全评价模型,从而建立车辙三维形态检测与积水车辙行车安全评价的联系。5)利用本文建立的安全评价模型,对不同路段的实际积水车辙进行车安全性分析,结果发现:对于特定车辙路段,可根据车辙三维形态获取出路段在不同降雨条件下的临界安全车速,以保证积水车辙路段的行车安全。本文构建了一个全面的积水车辙行车安全评价体系,直接将车辙检测与行车安全建立联系。研究成果可以直接应用于现有车辙路段雨天行车安全管控,对于推动网级道路行车安全监测,促进养护管理的科学化具有重要意义。

张燕飞[8](2020)在《降雨条件下多车道高速公路超高过渡段交通安全保障技术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社会对交通安全关注度的提高,高速公路雨天交通事故多发已逐渐引人关注。高速公路雨天交通事故多发主要是由于降雨使公路能见度降低,驾驶员的视线障碍增大;同时大量雨水造成路面积水或滞水,路表形成水膜,使得车辆与路面间的附着能力降低,产生滑水现象,造成交通事故。通过调查发现,高速公路雨天交通事故通常发生在合成坡度小于0.5%的路段,尤其是平曲线外侧超高过渡零坡断面附近,并且交通事故数随着车道数的增加呈现上升的趋势。因而,研究降雨条件下多车道高速公路超高过渡段的优化设计和交通安全保障技术,对减少超高过渡段积水的可能性,提高高速公路的交通安全和服务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论文首先利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对浙江省高速公路交通事故资料进行了调查分析,得到高速公路雨天的交通事故特征,并综合分析了台金高速公路的线形条件和交通事故空间分布,发现平曲线超高过渡段是雨天事故多发路段。随后,在归纳总结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降雨对车辆抗滑性能和驾驶员的影响,研究了雨天能见度和路面积水对交通安全的影响。运用纬地道路交通辅助设计系统,通过仿真模拟建立了超高过渡段最大水膜厚度与纵坡度、降雨强度、超高渐变率、水流路径长度间的回归模型和最长水流路径长度与纵坡、超高渐变率间的回归模型。从有利于路面排水角度,改进了多车道高速公路的超高过渡方式,并验证了排水效应,证明了在缓和曲线段同时采用分段超高和增设路拱线的超高过渡组合方式,可以最大程度排出超高过渡段路面的积水。最后基于研究回归模型,从线形和路面设计两个方面提出了超高过渡段优化设计方法,并且从雨天能见度和车辆滑水角度考虑,分别建立了车速计算模型,提出了雨天不同公路纵坡度和降雨强度时的最大安全限速值,对促进多车道高速公路超高过渡段路面的排水,改善雨天行车安全,保障运行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覃绍媛[9](2020)在《黑滩河水库多层复杂岩溶水系统及水库防渗研究》文中指出黑滩河水库位于滇东山原区,区内下二叠统栖霞组和茅口组、上石炭统马平组可溶岩之间发育厚度不均的下二叠统梁山组非可溶岩,在空间上叠置组合成双层含水层结构。褶皱隆起、断层切割以及梁山组地层厚度变化将造成部分地区双层含水系统沟通联系,形成复杂的多层岩溶水系统。在空间上,双层含水层产状平缓,岩体厚度变化大,岩溶发育极度不均一,水库增容后,潜在库水沿双层含水层岩溶介质及裂隙介质向库外渗漏的可能,进而影响着水库工程的经济效益。双层岩溶水系统控制下水库岩溶渗漏的工程地质问题复杂,增加了水库防渗难度。因此,深入研究库区双层岩溶含水系统对水库渗漏影响,不仅可以分析水库渗漏问题,还可以为水库防渗设计提供依据。本文详细分析区内双层含水层岩溶发育特征,查明多层岩溶含水层在梁山组非可溶岩及断裂构造控制下的空间结构和分布特征以及岩溶水流动特征,进一步研究双层复杂岩溶水系统中水库潜在的渗漏问题,并提出适宜的防渗方案;采用三维数值模型模拟分析水库在天然、蓄水以及蓄水加防渗条件下渗流场和渗漏量变化特征,对防渗方案进行可行性评价,提出水库防渗工程的优化设计方案建议。主要取得以下认识:(1)研究区下二叠统栖霞组和茅口组与上石炭统马平组可溶岩在下二叠统梁山组非可溶岩阻隔下,形成双层岩溶含水层结构。栖霞组和茅口组为区内优势岩溶发育地层,岩溶发育程度及岩体渗透性整体强于马平组地层。钻孔揭露岩溶发育具有垂向分带性,在1940m高程以上岩溶强发育,岩体以中等透水性为主;1900~1940m高程之间岩溶中等发育;1900m高程以下岩体溶蚀现象消失,岩溶弱发育。(2)梁山组非可溶岩在区内大部分地区分布连续、厚度可靠,将栖霞组和茅口组岩溶含水层与马平组岩溶含水层阻隔成两个相互独立的岩溶含水系统,两层地下水沿岩溶介质分层径流。在九个洞-菱角塘F3、F11、F12断层发育区,两层含水层衔接沟通,建立水力联系,形成复杂的双层岩溶水系统。栖霞组和茅口组地下水在库区右岸存在天然分水岭,将水库与菱角塘低邻谷相隔开;马平组地下水位较低,具有一定承压性,水动力条件与栖霞组和茅口组相似。岩溶水为大气降水补给,在断层、裂隙、溶隙等导水作用下地下水以顺层径流为主,向黑滩河下游汇集,并通过暗河管道向牛栏江排泄。(3)对双层岩溶水系统中水库渗漏进行分析评价:水库受双层岩溶水系统控制,水库增容后库区右岸水井坪-九个洞库段为主要渗漏段,库水将沿栖霞组和茅口组含水层岩溶介质、双层含水层衔接处及断层向低邻谷渗漏,其中栖霞组和茅口组含水层为主要渗漏岩体,为裂隙性和溶隙性岩体渗漏。水库区渗流场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水库区天然渗流场等水位线分布与地形地貌变化大体一致,地下水整体由东向西径流,小循环遍布库区;水库蓄水后,天然地下水分水岭消失,地下水渗流能力增强,存在向低邻谷方向径流的水动力条件。(4)根据双层岩溶含水系统中水库渗漏段潜在的渗漏问题,共设计三条防渗方案。沿库水渗漏方向分为上游栖霞组和茅口组岩体渗漏段,下游栖霞组、茅口组岩体与马平组岩体渗漏段和库区F3断层渗漏段。防渗线路布置在库水渗漏方向上游的栖霞组和茅口组岩体及F3断层渗漏段内,将库水阻隔在栖霞组和茅口组含水层中,避免库水进入下游马平组后防渗深度加深。各方案帷幕深度取值55m、85m、105m、155m。防渗方案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无防渗帷幕时,库区渗漏量约83543m3/d,为严重渗漏;在防渗帷幕条件下,库区最大渗漏量为方案一55m帷幕深度,渗漏量约61358m3/d,最小为方案一155m帷幕深度,渗漏量约5678m3/d。各方案随帷幕深度增加渗漏量减小,帷幕阻水效果越明显。(5)对防渗方案进行可行性评价,认为各方案在帷幕深度105m时,经济损失和成本投入较为合理,渗漏风险较小。方案二与其他方案相比,重点防渗平面距离最短,经济损失和成本投入相比较小,且在105m帷幕深度下,渗漏量约10906m3/d,渗漏量减小量可达87.12%,为轻微程度渗漏。因此,建议选择方案二,帷幕深度建议取地面以下105m,占渗漏岩体(P1q+m)厚度的70%。

莫腾飞[10](2020)在《水热力耦合作用下模袋混凝土衬砌冻胀适应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模袋混凝土具有施工速度快、整体性好、对渠基土冻胀量适应性强等优点,故在北方灌区被广泛应用。但是,目前关于模袋混凝土对渠基土冻胀适应性的研究仍然不完整,不全面。基于此,本文主要探究内蒙古河套灌区渠基土中水分迁移对模袋混凝土衬砌冻胀破坏的影响、渠道衬砌对冻胀量的适应性并找出相对最优衬砌结构形式。渠基土在冻胀过程中水分场、温度场、位移场相互耦合,相互影响。温度场的变化形成温度梯度,使得未冻区的水分向冻结锋面处迁移,同时产生大量的相变潜热影响温度场的分布;水分在温度梯度的作用下迁移,同时结冰形成冰透镜体阻碍水分的迁移;在温度场和水分场的共同作用下,渠基土导热系数、热容、密度、孔隙比等特性参数均随时间发生变化,最终水分结冰引发位移场的变化。温度场、水分场、应力场在渠基土中的分布均可用偏微分方程表示,可通过多场耦合软件COMSOL同时求解3个偏微分方程来模拟渠基土冻胀过程。复合土工膜形成的热阻可通过COMSOL中的热阻层来实现,从而探究衬砌下侧是否设置复合土工膜对渠基土冻胀量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将渠基土冻胀量模拟结果输入ABAQUS有限元软件中模拟混凝土衬砌与渠基土间的接触力学行为。最后,通过改变渠坡不均匀冻胀量来探究普通混凝土所能适应的最大不均匀冻胀量及模袋混凝土对不均匀冻胀量的适应性。结果表明:(1)根据原型观测结果可知,模袋混凝土衬砌对渠基土冻胀适应性较好,最大能够适应渠基土11cm的冻胀量。同时,模袋混凝土整体性较好,渠基土由于冻胀、融沉作用存在残余冻胀率,但模袋混凝土衬砌仍然能保证衬砌结构的相对稳定。(2)当模袋混凝土厚度分别为15cm、12cm时,复合土工膜对冻胀量的改善较显着。渠基土中的水分迁移主要发生在埋深较浅的位置;水分迁移主要发生在2017年12月6日~2018年1月16日区间内,在2018年1月16日~2月26日间含水率达到最大值,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渠基土中同一位置处含水率逐渐减小。(3)对混凝土衬砌下侧设置复合土工膜条件下的渠基土进行了水热力三场耦合模拟。模拟考虑了地下水位变化对温度场的影响和毛细作用对水分迁移的影响。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基本一致,揭示了梯形渠道的冻胀量分布规律。根据模拟结果,渠基土冻胀量在距离渠底约三分之一坡长处达到最大值,最大值为8.243cm。在渠道的底部和顶部,冻胀量较小。(4)设置复合土工膜对渠基土水分迁移的影响较小,但是能较大程度的改变渠基土中温度分布。复合土工膜的加入减小了渠道的冻胀,因为它可以在混凝土衬砌和渠基土之间形成热阻。在距离渠底三分之一坡长处,渠顶处冻胀量分别减小了14.3%和15.5%。(5)在上部衬砌结构模拟时考虑了渠基土与衬砌间的接触力学行为,可以完整地分析基土与衬砌间接触力学行为。混凝土衬砌在冻结力的作用下,冻胀量最大值出现距离渠底约1/3坡长处,随着该位置处冻胀量的增大,衬砌逐渐进入塑性损伤阶段并产生破坏,混凝土所能适应的最大不均匀冻胀量为2.98 cm。(6)当采用模袋混凝土衬砌时,一方面模袋的加入增强了混凝土的抗拉强度,进而提高了衬砌对渠基土的冻胀适应性;另一方面,模袋改变了混凝土与冻土间的接触本构,释放了冻结力,可大幅度降低衬砌本身应力,应力最大值约为普通混凝土的1/250。因此,季节性冻土地区采用模袋混凝土可显着提高对不均匀冻胀量的适应性。

二、浅析高程与厚度的控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析高程与厚度的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1)智能开采工作面精细地质建模研究 ——以黄陵某工作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智能化开采
        1.2.2 智能开采地质信息透明化
        1.2.3 三维地质建模技术
        1.2.4 研究区智能开采技术与装备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2 工作面地质探测工程
    2.1 矿井地质概况
        2.1.1 矿井位置
        2.1.2 矿井地层
        2.1.3 构造
        2.1.4 煤层
        2.1.5 隆起及冲刷
    2.2 工作面概况
    2.3 工作面地质探测工程概述
        2.3.1 地面钻探
        2.3.2 巷道精细化定位与编录
        2.3.3 槽波地震勘探
        2.3.4 瓦斯抽采钻孔测井
        2.3.5 回采工作面定位与编录
3 工作面地质条件分析
    3.1 多源异构地质探测数据融合
        3.1.1 地质探测数据分类
        3.1.2 多源异构地质数据空间融合
        3.1.3 地质探测数据交叉验证
    3.2 工作面地质条件分析内容及方法
    3.3 研究区智能开采工作面地质条件分析
        3.3.1 煤层底板等高线
        3.3.2 煤层顶底板形态
        3.3.3 煤层厚度分析
        3.3.4 异常地质体分析
4 智能开采工作面地质建模
    4.1 智能开采工作面地质建模主要内容
    4.2 建模插值算法选取
        4.2.1 确定性插值算法
        4.2.2 不确定性插值算法
        4.2.3 智能开采地质建模插值算法优选
    4.3 TIM-3D矿井地质建模软件介绍
    4.4 建模方法及流程
    4.5 梯级模型构建
        4.5.1 工作面设计阶段模型
        4.5.2 工作面掘进阶段模型
        4.5.3 工作面采前准备阶段模型
        4.5.4 回采阶段模型
    4.6 地质模型与智能开采交互机制
        4.6.1 智能开采与地质模型关系
        4.6.2 地质模型与智能开采交互
5 地质模型误差分析
    5.1 建模误差来源
    5.2 模型误差分析方法
    5.3 研究区地质模型误差分析
        5.3.1 梯级模型误差
        5.3.2 模型误差对比分析
        5.3.3 误差原因
    5.4 模型精度提高的方法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存在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学位论文数据集

(2)高位滑坡远程动力成灾机理及减灾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高位远程滑坡典型实例列举及机理分析
        1.2.2 国内高位远程滑坡典型实例列举及机理分析
        1.2.3 高位远程滑坡动力学研究
        1.2.4 灾害冲击力研究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1.3.1 研究目标及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1.3.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 本文创新点
第二章 高位远程滑坡成灾地质环境综述
    2.1 引言
    2.2 高位远程滑坡典型案例
        2.2.1 瑞士Elm滑坡
        2.2.2 加拿大Frank滑坡
        2.2.3 菲律宾Guinsaugon滑坡
        2.2.4 西藏波密易贡滑坡
        2.2.5 四川大光包滑坡
        2.2.6 西藏白格滑坡
    2.3 高位远程滑坡定义、分类和特征
        2.3.1 高位远程滑坡定义
        2.3.2 高位远程滑坡分类
        2.3.3 高位远程滑坡特征
    2.4 高位远程滑坡易滑地质结构分析
        2.4.1 软弱结构带控制型
        2.4.2 锁固段破裂触发型
        2.4.3 冻融黄土型
    2.5 高位远程滑坡诱发因素
        2.5.1 地震因素
        2.5.2 降雨因素
        2.5.3 人类工程活动
    2.6 高位远程滑坡链式成灾模式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新磨高位远程滑坡地质环境研究
    3.1 新磨滑坡基本概况
    3.2 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
        3.2.1 地理位置
        3.2.2 区域地质背景
        3.2.3 区域构造背景
        3.2.4 降雨气候
        3.2.5 流域内地质灾害发育概况
    3.3 新磨滑坡地质环境研究
        3.3.1 构造型式
        3.3.2 地层岩性
        3.3.3 地形地貌
        3.3.4 水文地质特征
        3.3.5 地震活动及古滑坡
    3.4 新磨滑坡基本特征分析
        3.4.1 滑坡类型
        3.4.2 崩滑体边界及平面形态
        3.4.3 岩体特性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新磨高位远程滑坡滑源区多期多源遥感信息研究
    4.1 引言
    4.2 滑坡灾害遥感调查方法研究
        4.2.1 无人机航拍技术
        4.2.2 光学卫星遥感技术
        4.2.3 干涉合成孔径雷达
    4.3 新磨滑坡灾害演化过程
        4.3.1 滑前地质调查分析
        4.3.2 多源遥感调查分析
        4.3.3 地质强度指标GSI演化
    4.4 滑源区遥感灾害调查探讨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新磨高位远程滑坡碎屑流动力启动-冲击机理分析
    5.1 引言
    5.2 高位滑坡溃曲破坏机制
        5.2.1 溃曲破坏地质模型
        5.2.2 溃曲力学机制分析
    5.3 新磨高位滑体运动速度计算
        5.3.1 启动速度
        5.3.2 运动速度
    5.4 块体堆载冲击力计算模型
        5.4.1 模型建立
        5.4.2 控制方程建立及求解
        5.4.3 冲击力影响因素
        5.4.4 古滑坡复活稳定性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新磨高位远程滑坡成灾过程动力学特征及分区研究
    6.1 引言
    6.2 新磨高位滑坡动力堆积地貌特征研究
        6.2.1 颗粒识别方法
        6.2.2 粒径曲线分析
        6.2.3 破碎分形程度
        6.2.4 地貌堆积特征
    6.3 震动信号反演分析
        6.3.1 地震信号获取
        6.3.2 地震信号处理方法
        6.3.3 信号结果分析
    6.4 高位滑坡动力灾害分区探讨
        6.4.1 急剧启动区
        6.4.2 冲击加载区
        6.4.3 破碎运移区
        6.4.4 散落堆积区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新磨高位远程滑坡碎屑流动力过程数值模拟分析
    7.1 计算方法
        7.1.1 经验法
        7.1.2 连续体法
        7.1.3 离散元法
    7.2 结果分析
        7.2.1 运动状态分析
        7.2.2 运动速度分析
        7.2.3 堆积体状态分析
        7.2.4 典型点动力学特征分析
        7.2.5 动力学效应分析
    7.3 数值计算总结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高位远程滑坡碎屑流运动堆积物理模型试验研究
    8.1 滑槽物理模型试验概况
        8.1.1 试验装置
        8.1.2 试验样品
        8.1.3 试验工况
        8.1.4 试验步骤
    8.2 试验结果分析
        8.2.1 碎屑流运动过程分析
        8.2.2 堆积体形态特征分析
        8.2.3 运动速度分析
    8.3 远程运动模式探讨
        8.3.1 碎屑层流运动模型
        8.3.2 块石撞击流运动模型
    8.4 本章小结
第九章 高位远程滑坡风险防控对策研究
    9.1 高位滑坡风险防控思路
    9.2 高位滑坡早期监测预警
        9.2.1 高位滑坡早期识别地质指标
        9.2.2 “空-天-地”一体化监测
    9.3 高位滑坡灾害治理技术
    9.4 本章小结
第十章 结论与展望
    10.1 结论
    10.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3)巴勒更河综合治理工程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的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本文研究的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工程建设条件
    2.1 工程区自然条件
    2.2 水文
    2.3 工程地质
        2.3.1 概述
        2.3.2 导流坝及导流渠工程地质
        2.3.3 拦沙坝工程地质
        2.3.4 谷坊工程地质
        2.3.5 潜坝工程地质
        2.3.6 岸坡防护工程地质
        2.3.7 暗渠防护工程地质
第三章 工程总体布置与主要建筑物
    3.1 设计依据
        3.1.1 依据文件
        3.1.2 主要技术标准
    3.2 工程等别和标准
        3.2.1 工程等别和建筑物级别
        3.2.2 地震烈度
    3.3 工程总体布置
第四章 工程设计
    4.1 导流坝
        4.1.1 总体布置
        4.1.2 导流闸
        4.1.3 冲砂闸
        4.1.4 溢流坝
        4.1.5 非溢流坝
    4.2 导流渠
        4.2.1 导流渠布置
        4.2.2 渠道材料的确定
        4.2.3 导流渠断面设计
    4.3 拦沙坝
        4.3.1 防洪标准
        4.3.2 坝址选择
        4.3.3 坝体材料的选择
    4.4 谷坊
        4.4.1 防洪标准
        4.4.2 地质条件
        4.4.3 谷坊选址原则
        4.4.4 谷坊断面尺寸设计
    4.5 潜坝
        4.5.1 总体布置
        4.5.2 材料的比选
        4.5.3 冲刷深度计算
        4.5.4 结构型式
    4.6 岸坡防护
        4.6.1 总体布置
        4.6.2 材料的比选
        4.6.3 冲刷深度计算
        4.6.4 结构型式
    4.7 暗渠防护
    4.8 永久道路
第五章 主体工程施工
    5.1 导流坝工程
    5.2 拦沙坝工程、潜坝、支沟谷坊、导流渠工程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4)隧道工程作用下华蓥山中部岩溶水流场演化历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华蓥山岩溶及岩溶地下水研究现状
        1.2.2 岩溶地下水系统研究现状
        1.2.3 岩溶地下水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1.2.4 岩溶隧道涌水量及渗流场动态演化数值模拟预测研究现状
    1.3 论文主要内容及研究思路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岩溶地质环境条件
    2.1 自然地理概况
        2.1.1 自然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气象水文
        2.1.4 地表生态环境
    2.2 地质背景
        2.2.1 地层岩性
        2.2.2 区域地质构造与演化
    2.3 岩溶发育特征及规律
        2.3.1 地表、地下岩溶发育特征
        2.3.2 区域岩溶演化期次
        2.3.3 岩溶发育的影响因素
    2.4 华蓥山背斜地下水径流特征
第3章 华蓥山中部天池镇-华蓥山大峡谷岩溶水系统特征研究
    3.1 岩溶水系统概述
    3.2 岩溶含水系统
        3.2.1 含水介质及其特征
        3.2.2 含水岩组及富水性
        3.2.3 岩溶含水岩组组合关系
    3.3 岩溶水流系统
        3.3.1 岩溶水系统补、径、排特征
        3.3.2 岩溶水运动特征
        3.3.3 岩溶水化学特征
    3.4 岩溶子系统特征
        3.4.1 雷口坡、嘉陵江组岩溶水子系统
        3.4.2 飞仙关组2段岩溶水子系统
        3.4.3 飞仙关组4段岩溶水子系统
        3.4.4 二叠系岩溶水子系统
第4章 华蓥山中部天池镇-华蓥山大峡谷天然及煤矿扰动下的岩溶水流场
    4.1 华蓥山现代岩溶水流场形成概述
    4.2 研究区水文地质模型概化
        4.4.1 数学模型及模拟范围
        4.4.2 边界条件及初始条件
        4.4.3 模型建立与识别校验
    4.3 天池镇-华蓥山大峡谷天然流场
    4.4 煤矿平硐扰动下的流场
第5章 G42华蓥山隧道影响下的岩溶水流场动态演化过程研究
    5.1 G42华蓥山隧道涌突水灾害概述
    5.2 隧道涌突水的直接途径及水源
    5.3 岩溶突水影响下的岩溶水流场
    5.4 华蓥山隧道扰动下的岩溶水流场动态过程模拟研究
        5.4.1 华蓥山隧道施工过程对岩溶水流场的影响研究
        5.4.2 华蓥山隧道运营期持续排水对岩溶水流场影响研究
    5.5 隧道施工运行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
第6章 拟建广邻快速通道华蓥山隧道涌水量及岩溶水流场演化过程预测研究
    6.1 广邻快速通道华蓥山隧道工程概况
    6.2 拟建隧道涌水量及地下水影响范围计算
        6.2.1 基于水文地质比拟法计算的隧道涌水量
        6.2.2 拟建隧道建设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范围
    6.3 拟建隧道建设对地下水流场影响过程预测研究
        6.3.1 拟建隧道施工过程对岩溶水流场的影响研究
        6.3.2 拟建隧道建成后(无衬砌堵水)持续排水对岩溶水流场的影响
    6.4 拟建隧道堵水或无G42隧道情况下的岩溶水流场
    6.5 拟建隧道涌突水风险及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预测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5)三峡库区万州区及重点库岸段滑坡灾害风险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立题依据和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滑坡易发性评价研究现状
        1.2.2 滑坡风险评价与管理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及主要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3.3 创新点
第二章 万州区滑坡灾害易发性评价
    2.1 万州区地理与地质环境概况
        2.1.1 区域地理概况
        2.1.2 区域地质环境概况
    2.2 万州区滑坡灾害概况
    2.3 滑坡灾害易发性评价
        2.3.1 指标因子
        2.3.2 相关性分析
        2.3.3 易发性模型
        2.3.4 易发性评价结果与分析
第三章 滑坡灾害易发性图差异性探讨
    3.1 易发性对比图
    3.2 易发性对比图的分类
    3.3 低估点和高估点的空间分布特征
    3.4 关键指标因子类别
    3.5 分析与讨论
第四章 万州区滑坡灾害风险评价
    4.1 万州区滑坡灾害危险性分析
        4.1.1 万州区降雨极值概率分析
        4.1.2 滑坡危险性评价
    4.2 万州区滑坡灾害承灾体信息
        4.2.1 人口
        4.2.2 居民建筑
        4.2.3 道路交通
        4.2.4 土地类型
    4.3 万州区滑坡灾害风险分析
第五章 万州区重点库岸段滑坡灾害风险评价
    5.1 重点库岸段滑坡灾害特征
        5.1.1 滑坡分布情况
        5.1.2 滑坡治理情况
        5.1.3 典型滑坡
    5.2 万州区重点库岸段滑坡易发性评价
        5.2.1 Scoops评价模型
        5.2.2 计算工况
        5.2.3 模型参数
        5.2.4 易发性评价结果
    5.3 万州区重点库岸段滑坡危险性评价
    5.4 万州区重点库岸段滑坡风险评价
        5.4.1 承灾体调查与识别
        5.4.2 承灾体易损性评估
        5.4.3 承灾体价值估算
        5.4.4 滑坡风险评价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6)青藏高原冰川侵蚀对地形的影响及其控制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冰川侵蚀的过程、机制与主要地貌的形成演化过程
        1.1.1 冰川侵蚀的过程与机制
        1.1.2 冰斗的形成过程及其形态特征的指示意义
        1.1.3 冰川槽谷的形成过程及其研究方向
    1.2 冰川侵蚀速率计算的方法及其局限性
        1.2.1 Hkr方法
        1.2.2 基于沉积物通量和冰川运动速度的计算方法
        1.2.3 基于10Be的计算方法
        1.2.4 基于低温热年代学的计算方法
        1.2.5 基于冰川槽谷横剖面定量描述的方法
    1.3 冰川槽谷横剖面研究进展
        1.3.1 冰川槽谷横剖面研究历程
        1.3.2 冰川槽谷横剖面定量化描述的应用
    1.4 冰川与河流的相对有效性研究进展
    1.5 冰川侵蚀(槽谷形态)的影响因素分析
        1.5.1 冰川作用时间的影响
        1.5.2 基岩抗侵蚀能力、分布以及裂隙的影响
        1.5.3 冰量的影响
        1.5.4 气候的影响
        1.5.5 构造的影响
        1.5.6 冰川性质的影响
    1.6 冰川侵蚀对山体高度影响的研究进展
    1.7 选题依据、拟解决关键问题与研究内容、技术路线
        1.7.1 选题依据
        1.7.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7.3 研究内容
        1.7.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祁连山-土尔根达坂和冷龙岭
        2.1.1 地形地貌特征
        2.1.2 气候特征与冰川发育
        2.1.3 岩性和构造背景
    2.2 东昆仑
        2.2.1 地形地貌特征
        2.2.2 气候特征与冰川发育
        2.2.3 岩性和构造背景
    2.3 冈底斯山
        2.3.1 地形地貌特征
        2.3.2 气候特征与冰川发育
        2.3.3 岩性和构造背景
    2.4 年保玉则
        2.4.1 地形地貌特征
        2.4.2 气候特征与冰川发育
        2.4.3 岩性和构造背景
    2.5 邛崃山
        2.5.1 地形地貌特征
        2.5.2 气候特征与冰川发育
        2.5.3 岩性和构造背景
    2.6 沙鲁里山
        2.6.1 地形地貌特征
        2.6.2 气候特征与冰川发育
        2.6.3 岩性和构造背景
    2.7 念青唐古拉山东段尼洋河流域
        2.7.1 地形地貌特征
        2.7.2 气候特征与冰川发育
        2.7.3 岩性和构造背景
第三章 研究方法及数据获取
    3.1 数据来源
    3.2 幂函数方法及数据获取
        3.2.1 幂函数方法
        3.2.2 b值的获取步骤
    3.3 b-FR值和谷地形态对比方法以及数据获取
        3.3.1 b-FR值和谷地形态对比方法
        3.3.2 数据获取步骤
    3.4 冰川流域内虚拟河流纵剖面的重建方法及数据获取
        3.4.1 冰川流域内虚拟河流纵剖面的重建
        3.4.2 数据获取步骤
    3.5 地形分析方法及数据获取
        3.5.1 面积–高程与坡度–高程方法
        3.5.2 顶点高程与ELA间的相关性分析
        3.5.3 数据获取步骤
    3.6 其他参数的选取及计算过程
第四章 冰川与河流侵蚀的相对有效性及其对地形的影响
    4.1 邛崃山东坡与冷龙岭北坡冰川及河流流域的分布
    4.2 冰川与河流地形的形态特征对比
    4.3 冰川与河流的相对下切速率
    4.4 讨论
        4.4.1 纵剖面重建以及冰川与河流下切速率的可靠性分析
        4.4.2 冰川和河流下切速率控制因素分析
        4.4.3 冰川侵蚀对山区地形的影响
    4.5 小结
第五章 青藏高原典型山地冰川侵蚀的主控因素及其对地形的影响
    5.1 各山地LGM时期古冰川的范围
    5.2 各山地冰川侵蚀的分布规律及槽谷的发育模式
        5.2.1 各山地冰川侵蚀纵向沿程的分布规律
        5.2.2 各山地冰川槽谷的发育模式
    5.3 各个山地冰川侵蚀的主控因素
    5.4 整个青藏高原山地冰川侵蚀的主控因素
        5.4.1 定性因素对冰川侵蚀的影响
        5.4.2 定量因素对冰川侵蚀程度的影响
    5.5 冰川侵蚀对青藏高原山体高度造成的影响
    5.6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主要创新点
    6.3 问题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图目录
附录2 表目录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7)沥青路面积水车辙行车安全仿真分析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沥青路面车辙检测技术研究
        1.2.2 路面水膜及路表径流研究
        1.2.3 积水路面行车安全研究
        1.2.4 积水车辙评价指标研究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全车道路面三维建模
    2.1 全车道路面数据采集
        2.1.1 三维激光检测技术原理
        2.1.2 三维激光检测系统类型
        2.1.3 三维激光检测设备
    2.2 路面三维激光点数据处理
        2.2.1 三维激光数据特性分析
        2.2.2 路面三维点云数据处理
    2.3 路面三维建模
        2.3.1 路面三维建模方法
        2.3.2 路面三维模型验证
        2.3.3 车辙三维形态提取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路面积水形态识别与行车安全影响分析
    3.1 路面水膜厚度预测
        3.1.1 路面水膜厚度预测模型回顾
        3.1.2 路面水膜厚度室内模拟设备
        3.1.3 路面水膜厚度室内实验
        3.1.4 路面水膜厚度模型比选
    3.2 车辙积水汇聚分析
        3.2.1 车辙积水汇水行为研究
        3.2.2 车辙积水汇聚过程计算
        3.2.3 车辙影响下的路面积水形态识别
    3.3 积水路面附着系数计算方法
        3.3.1 轮胎滑水分析
        3.3.2 路面附着系数影响因素
        3.3.3 附着系数预测模型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积水车辙行车安全仿真模型
    4.1 Car Sim仿真介绍
        4.1.1 Car Sim软件组成
        4.1.2 Car Sim仿真模型
        4.1.3 行车安全仿真指标选取
    4.2 积水车辙-行车安全仿真模型
        4.2.1 积水车辙-行车安全仿真模型
        4.2.2 附着系数仿真输入模型
        4.2.3 积水车辙-行车安全模型验证
    4.3 积水车辙行车安全评价指标
        4.3.1 制动安全评价指标
        4.3.2 侧偏安全评价指标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积水车辙行车安全评价模型
    5.1 仿真工况分析
        5.1.1 仿真工况选择
        5.1.2 指标相关性分析
    5.2 积水车辙行车制动安全评价
        5.2.1 车辙长度对行车制动安全的影响
        5.2.2 车辙深度对行车制动安全的影响
        5.2.3 降雨强度对行车制动安全的影响
        5.2.4 行车速度对行车制动安全的影响
        5.2.5 积水车辙行车制动安全评价模型
    5.3 积水车辙行车侧偏安全评价
        5.3.1 车辙宽度对行车侧偏安全的影响
        5.3.2 左右车辙深度差对行车侧偏安全的影响
        5.3.3 降雨强度对行车侧偏安全的影响
        5.3.4 行车速度对行车侧偏安全的影响
        5.3.5 积水车辙行车侧偏安全评价模型
    5.4 积水车辙行车安全性评价实例
        5.4.1 车辙检测路段信息
        5.4.2 车辙多维度指标计算
        5.4.3 积水车辙路段行车安全评价
    5.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8)降雨条件下多车道高速公路超高过渡段交通安全保障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降雨对交通安全的影响
        1.2.2 雨天路面滑水和积水的研究
        1.2.3 降雨条件下的交通安全保障技术
        1.2.4 超高过渡段设计
        1.2.5 研究现状分析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雨天高速公路事故特征分析
    2.1 事故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2.1.1 研究路段的确定
        2.1.2 交通事故资料
    2.2 雨天事故特征分析
        2.2.1 事故率和事故严重程度
        2.2.2 雨天事故形态特征分析
        2.2.3 雨天交通事故月变分布
        2.2.4 雨天交通事故时变分布
    2.3 雨天交通事故空间分布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雨天高速公路事故成因研究
    3.1 概述
        3.1.1 降雨等级的划分
        3.1.2 降雨对抗滑性能的影响
        3.1.3 降雨对驾驶员的影响
    3.2 雨天能见度对交通安全的影响
        3.2.1 能见度的定义
        3.2.2 降雨对能见度的影响
        3.2.3 能见度对交通安全的影响
    3.3 路面积水对交通安全的影响
        3.3.1 路面积水对轮胎的作用力
        3.3.2 积水类型对交通安全的影响
        3.3.3 临界滑水速度分析
    3.4 超高过渡段研究
        3.4.1 超高过渡段几何特征
        3.4.2 超高过渡段高程研究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超高过渡段积水与线形的关系
    4.1 降雨强度和水膜厚度的关系
    4.2 纵坡对路面积水的影响
        4.2.1 纵坡坡度对路面积水的影响
        4.2.2 纵坡坡长对路面积水的影响
    4.3 超高渐变率对路面积水的影响
    4.4 路面宽度对路面积水的影响
    4.5 回归模型
        4.5.1 水膜厚度模型研究
        4.5.2 水流路径长度模型研究
    4.6 超高过渡方式对路面积水的影响
        4.6.1 超高过渡方式
        4.6.2 超高过渡方式排水效应评价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雨天高速公路交通安全保障技术
    5.1 超高过渡段设计优化
        5.1.1 路线设计
        5.1.2 路面设计
    5.2 车速控制
        5.2.1 从能见度角度考虑车速控制
        5.2.2 从车辆滑水角度考虑车速控制
    5.3 其它交通安全保障措施
        5.3.1 排水设施
        5.3.2 交通安全设施
        5.3.3 交通管理
    5.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主要研究结论
    论文创新点
    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9)黑滩河水库多层复杂岩溶水系统及水库防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滇东高原岩溶发育特征
        1.2.2 多层岩溶水系统特征
        1.2.3 岩溶水库渗漏及防渗研究
    1.3 主要内容及研究思路
第2章 研究区地质环境
    2.1 自然地理概况
        2.1.1 交通位置
        2.1.2 气象水文
        2.1.3 地形地貌
    2.2 区域地质特征
        2.2.1 地层岩性
        2.2.2 地质构造
第3章 研究区岩溶发育特征
    3.1 可溶岩空间展布及出露特征
    3.2 岩溶发育类型
        3.2.1 地表岩溶现象
        3.2.2 地下岩溶现象
    3.3 岩溶空间发育特征
        3.3.1 地表岩溶发育特征
        3.3.2 钻孔揭露岩溶发育特征
    3.4 岩溶发育规律
    3.5 岩体渗透性
第4章 多层岩溶水系统特征
    4.1 岩溶含水岩组特征
    4.2 多层岩溶含水层空间结构
    4.3 隔水岩组特征
        4.3.1 梁山组隔水层空间分布
        4.3.2 梁山组隔水层厚度变化
    4.4 多层岩溶水流动特征
        4.4.1 岩溶水动力条件分析
        4.4.2 地下水补径排及动态特征
        4.4.3 地下水化学特征
    4.5 多层岩溶水系统概念模型
第5章 岩溶水库渗漏分析
    5.1 多层岩溶水系统中岩溶水库概述
    5.2 多层岩溶水系统控制下水库渗漏条件分析
        5.2.1 渗漏水动力条件分析
        5.2.2 渗漏通道条件分析
    5.3 多层岩溶水系统中岩溶水库的渗漏模式与途径
    5.4 水库区多层岩溶水系统渗流场数值模拟分析
        5.4.1 数值模型建立
        5.4.2 天然渗流场特征
        5.4.3 水库蓄水条件下渗流场特征
第6章 水库防渗分析及可行性评价
    6.1 多层岩溶水系统中岩溶水库防渗分析
        6.1.1 水库重点渗漏段防渗分析及防渗线路布置
        6.1.2 水库防渗线路地质条件分析
        6.1.3 水库防渗帷幕深度设计
    6.2 各防渗方案下渗流场及渗漏量分析
        6.2.1 防渗方案模拟工况
        6.2.2 渗流场分析
        6.2.3 渗漏量分析
    6.3 防渗方案可行性评价
        6.3.1 防渗方案经济性及风险性分析
        6.3.2 防渗方案选择及帷幕深度建议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10)水热力耦合作用下模袋混凝土衬砌冻胀适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模袋混凝土技术
        1.2.1 模袋混凝土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模袋混凝土在工程中的优缺点
        1.2.3 模袋混凝土在渠道工程中的应用
    1.3 渠基土冻胀类型划分
    1.4 渠道冻胀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冻土的三场耦合理论
        1.4.2 混凝土衬砌渠道冻胀破坏研究
    1.5 问题的提出
    1.6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第二章 渠道防冻胀技术
    2.1 渠基土冻胀成因分析
    2.2 衬砌冻害防治措施
        2.2.1 改变渠基土本身特性
        2.2.2 改善渠基土中水分条件
        2.2.3 改善渠基土中温度条件
    2.3 衬砌防冻胀结构措施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模袋混凝土衬砌梯形渠道原型观测
    3.1 渠道原型尺寸及冻胀试验方案
    3.2 现场观测的内容与方法
    3.3 观测成果分析
        3.3.1 渠基土含水率结果分析
        3.3.2 冻胀量观测结果分析
        3.3.3 试验段地下水位线结果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渠基土水热力三场耦合数值模拟
    4.1 力学模型的建立
        4.1.1 基本假设
        4.1.2 热传导方程
        4.1.3 水分迁移控制方程
        4.1.4 水分迁移驱动力
        4.1.5 应力应变控制方程
    4.2 有限元模型及参数处理
        4.2.1 原型渠道概况
        4.2.2 有限元模型及参数选取
    4.3 复合土工膜在COMSOL中体现
    4.4 COMSOL中薄膜热阻参数设置
    4.5 渠道冻胀模拟结果分析
        4.5.1 基土法向冻胀量分布规律
        4.5.2 渠基土温度分布规律
        4.5.3 渠基土水分体积分数分布规律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模袋混凝土对渠基土冻胀量的适应性
    5.1 渠基土与衬砌间的接触力学行为
    5.2 混凝土衬砌上表面应力分布规律
    5.3 基土法向冻胀量分布规律
        5.3.1 普通混凝土对不均匀冻胀量适应性
        5.3.2 模袋混凝土上表面应力分布规律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试验站土壤含水率测定表
致谢
个人简历

四、浅析高程与厚度的控制(论文参考文献)

  • [1]智能开采工作面精细地质建模研究 ——以黄陵某工作面为例[D]. 王新苗.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 2021(02)
  • [2]高位滑坡远程动力成灾机理及减灾措施研究[D]. 杨龙伟. 长安大学, 2021(02)
  • [3]巴勒更河综合治理工程设计研究[D]. 杨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3)
  • [4]隧道工程作用下华蓥山中部岩溶水流场演化历程研究[D]. 成胜.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5]三峡库区万州区及重点库岸段滑坡灾害风险评价[D]. 肖婷. 中国地质大学, 2020
  • [6]青藏高原冰川侵蚀对地形的影响及其控制因素研究[D]. 姚盼. 兰州大学, 2020(01)
  • [7]沥青路面积水车辙行车安全仿真分析与评价[D]. 梁海媚. 长安大学, 2020(06)
  • [8]降雨条件下多车道高速公路超高过渡段交通安全保障技术研究[D]. 张燕飞. 长安大学, 2020(06)
  • [9]黑滩河水库多层复杂岩溶水系统及水库防渗研究[D]. 覃绍媛.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10]水热力耦合作用下模袋混凝土衬砌冻胀适应性研究[D]. 莫腾飞.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2)

标签:;  ;  ;  ;  ;  

高度和厚度控制的简单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