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缪与史铁生存在哲学的双向阐释

加缪与史铁生存在哲学的双向阐释

一、加缪和史铁生生存哲学的双向阐发(论文文献综述)

李梦涵[1](2021)在《徐则臣小说创作中的身份认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沈雅倩[2](2020)在《加缪与史铁生生命书写比较研究》文中指出阿尔贝·加缪(Albert Camus,1913—1960年),法国声名卓着的小说家、散文家和剧作家,“荒诞哲学”的代表人物。1957年因“热情而冷静地阐明了当代向人类良知提出的种种问题”而获诺贝尔文学奖。作为20世纪伟大的文学家、哲学家之一,加缪善于将对生命主题的探讨化入到文学作品的创作中,书写人普遍的生存困境,在时代的洪流中,追索生命的意义,这为他在西方二战后的青年一代中赢得无数拥垒。史铁生(1951—2010年),中国当代着名作家、散文家同时也在戏剧、电影剧本领域多有建树。他自认只是个写作者而非作家,“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然而正是在这漫漫写作之夜中,他却用残缺的身体,道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建起了一座文学的丰碑。他体验到的是苦难,却在文学的表达中以其丰沛的想象力与缜密的思辨力,让读者在瞬息中触摸永恒,照亮了人们日益幽暗的内心。关注生命,书写生命是文学古往今来不变的话题。然而相较于将生命作为抽象的描写对象,加缪与史铁生不满足于仅仅刻画人“活着”的状态,而从具体生命的存在意义出发,寻找让人“活下去”的力量,试图回答“已然存在的人该如何对待自己的生命”这一人生唯一问题的答案。然而个人际遇的差异,不同的社会、历史、文化语境对作家的思想与文学创作产生的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对生存困境的认知,对生命意义的追问,成为了二人文学创作的相交点,之后二人又沿着各自的轨迹,寻求对生存困境的反抗,追索生命的意义。这在二人后期的文学创作与哲思理念中,都得到了不同方式,不同层次的展现。本论文以二人生命书写的比较研究为主题,从二人各自的人生轨迹、社会背景出发,在其文学作品中探寻蛛丝马迹,从书中人物的命运之上探析二人对生命存在意义的不同追寻模式,力图梳理二人在生存困境与生命意义两大主题上的交汇与分离,为我们研究20世纪中西文化的交流、对话、融合提供新的素材与线索,也希冀能为当代中国“信仰缺失的一代”提供寻找生存意义的思路。

卢家兴[3](2019)在《加缪与史铁生文学创作中的生命哲学比较 ——以《鼠疫》和《务虚笔记》为例》文中提出作为存在主义文学大师,阿尔贝·加缪虽然不是一个纯粹的哲学家,但他一开始从事创作就立在通过文学表现其哲学思想,他的小说、戏剧运用了大量非单义的象征笔调,富有哲理,使象征意义符合其哲学理念。加缪小说创作的目的是想当醒世作家,正如他所言:“我们最伟大的醒世作家不是箴言的制作者,而是小说家。”因为小说家具有仁者之心,对世人充满深厚的激情。加缪将自己定位为“艺术家”,他的创作充满艺术性,他的散论充满哲理性,他的文章和生命哲思激励着我们探索社会,实践人的价值。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伟大的作家之一。在他的“写作之夜”中,史铁生将写作和他的生命连结在一起,他以笔为剑,以梦为马,用残缺的身体道出了丰富深奥的哲理思想,用苦难的生存体验冲出了一条光辉的的生命大道。他充满智慧的语言温暖着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在这个经济快速发展的消费时代,当今文坛大多数作家被商业化裹挟,越来越少的人沉下心来思索人的生存状况。在此,史铁生是一个例外。在面对人的基本状况时,他永远尊崇自己的内心,用势不可挡的勇气和决心,不断追求生命的价值和意义。透过加缪和史铁生文学作品,可以看出两位作家都关注人的生存困境问题。进一步比较两人作品内涵,不难发现他们的生命哲学思想既相似又不同。加缪生命哲学的内涵是承认世界的荒诞性,并在荒诞中奋起反抗,在反抗中获得生命价值;史铁生生命哲学的内涵是超越自身局限,在苦难中探索生命奥义。本文以加缪和史铁生的主要文学作品为研究对象,重点剖析《鼠疫》和《务虚笔记》两部作品,辅以两位作家生存背景,通过比较分析两人作品中蕴含的思想内涵,来揭示加缪和史铁生的生命哲学的成因、契合点和差异之处。在比较研究过程中,主要从以下三方面进行阐述:第一章,先从加缪和史铁生的家庭出生、成长轨迹出发,来说明个人成长经历对两人生命哲学思想形成的影响;再从两人所处的社会环境入手,分析动荡不安的社会背景对两人生命哲学思想形成的影响;最后从文化环境入手,分析现代主义哲学流派特别是存在主义哲学对两人生命哲学思想形成的影响。第二章,透过作品比较两人对生存困境的体验和探索,来寻找加缪和史铁生生命哲学思想上的契合点。首先揭示在荒诞和苦难的世界面前,两人孤独、绝望的生命体验以及对荒诞、死亡的生命本质的认识;然后论述两人面对荒诞和苦难时的态度和行动,即正视欲望、拒绝自杀、注重生命过程。第三章,揭示两人文学创作中的生命哲学的差异,即加缪更注重在荒诞中进行反抗,史铁生更注重在苦难中追寻幸福。并分析比较造成差异的原因,即两人在哲学起点、宗教情怀上的不同。

王凤语[4](2019)在《论毕飞宇小说对生存困境的书写》文中指出毕飞宇于20世纪90年代登上文坛,他以深邃的思想、细腻的表达书写了不同时空背景下平凡个体的百态人生和中国经验,挖掘着表象背后的深层内涵。对生存境遇的关注一直是作者透析历史、人性、存在的直接窗口,纵观毕飞宇关于生存主题的小说,作者将个人体验、共识经验、彼岸超验进行完美圆融,最终落笔于朴素又特殊的日常,诉说着转型期不同代际人们的生存焦虑与精神阵痛。他拿着“文学的拐杖”轻轻叩响生存的大门,透视日常的朴素和日常的荒唐,捏准了被庸常图景和主流话语遮蔽的一个又一个精准的生存穴位,探究着生存的痼疾。毕飞宇还将批判意识、悲悯情怀融进生存主题,并以独特的艺术智性展示着自己的美学立场。他执着地凝望着存在,并对生存意义、生存价值进行着终极的探询,凸显着对困境的超越性意向。论文以毕飞宇小说的生存困境书写为研究对象。首先从具体文本出发,展示其小说中生存困境的类型。从生命存在和历史规训,也就是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阐释人物的生存之痛。从两个维度把握造成困境的原因,探析作者对历史与个体、时代意志与复杂人性的精准认知。在作者的文学场域内,任何时代、任何阶级都没有豁免权,文本本身也呈现出一种永恒的诗性正义。毕飞宇对困境的书写并没有仅仅止步于暴露与揭示,同样,他笔下的人物也没有一味沉溺于黑暗的深渊,而是选择在反抗和忍耐中坚韧生活,在世俗之外的维度寻求超脱、在爱中抚慰伤痛。这样的一种写作立场和文化姿态是作者拷问现实的间接路径,也是实现脱离荒谬之境、诗意生存的创作旨归所在。这种超越性的主体奋斗姿态也显示着作者对庸常现实的反叛,以及追求深度模式的不绝努力。另外,从美学价值来看,他巧妙地将沉重幻化为轻盈,用一种“有意味的形式”使作品在悲凉的生存中焕发出灵性与美感,使文本超越了意义层面上升到审美空间层面。在人文价值上,他将批判与关怀相结合,用冷与热体现了知识分子的坚守与责任。从文学史价值来看,他通过对生存困境的书写,拉开了与同时AI写作作潮流的距离,显示了艺术的独立与自觉。毕飞宇的生存困境书写在后现代文化语境中有着重要的时代价值。与此同时,毕飞宇的困境书写在写作形式、精神命题、叙事潜能上也有其独特性。作为一位不断耕耘、不断调整写作姿态的作家,除了令人瞩目的写作成就,我们也应清醒的看到作者困境书写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

谢红秀[5](2018)在《命运的书写与生命的诠释 ——史铁生作品的存在主义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史铁生是一位伟大的作家,他的伟大不仅在于几乎他的所有文学创作都是自己坐在轮椅上完成的,更在于他完成这些作品所突破的常人难以想象的困境。作为一个正值青年正待实现自己心中抱负,却被命运夺去双腿,梦想倏然支离破碎的人,史铁生的一生是不幸的,然而他却以常人难以想象的坚毅与命运进行顽强地抗争,最终又从轮椅上“站”了起来,史铁生的顽强品质不得不令人对其肃然起敬。在笔者看来,史铁生更值得令人尊敬的地方不仅在于他使自己“站”起来了,还在于他以自己不朽的着作激励着无数如他一般身患残疾的人“站”起来了,更有甚者,史铁生的作品也激励着无数身处迷茫困顿之中的人们,帮助他们找到了存在的意义与前进的方向。关于存在主义的理论,史铁生曾经坦言他自己所知不多,存在主义对于史铁生而言也谈不上什么影响,他的人生领悟与存在主义理论更多的是精神上的契合与相通,因此,本文的研究主要立足于比较文学平行研究的视角,力图详尽品查史铁生突破人生困境的领悟与存在主义的理论存在哪些共通之处。本论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论文的绪论,其主要内容在于对本论文选题的意义、本论文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以及目前国内外对该领域的研究现状等问题进行系统介绍。第二部分为论文第一章,主要阐述史铁生的人生经历、写作经历以及介绍存在主义哲学和文学理论的产生及其在我国的传播与影响。第三部分为本文的第二章及第三章,主要从史铁生在突破残疾困境和死亡困境这两大人生主要困境过程中的人生领悟入手,与存在主义理论进行比较研究。最后一部分为本文的第四章,主要立足当下,论述史铁生的人生哲学对于当下身处困境之中的人的启示。笔者认为史铁生的人生领悟最突出的部分在于其对于过程哲学的参悟,所谓过程哲学,其主旨大抵可以概括为:人生存在的意义不在于其出生的高贵与否,乃在于其后天选择以何种方式度过此生。过程哲学也与存在主义的某些理论有着极大的契合,过程哲学不仅使史铁生找到了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依据,而且也为无数身处困境中的人带来了突破困境的希望。

李智[6](2017)在《加缪《西西弗神话》在中国大陆的接受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西西弗神话——论荒诞》一书在中国大陆的接受史是非常有意义的,这不仅在于《西西弗神话》是诺贝文学奖获得者阿尔贝·加缪表达其“荒诞哲学”思想最直接、最集中的着作,也不仅在于该书是20世纪西方最具有规模、最具有体系的荒诞哲理,而且还在于它在中国大陆的接受史乃是存在主义思潮在中国大陆传播接受历史的一个缩影。从1947年法语专家吴达元发表关于《西西弗神话》评介的第一篇文章至今,笔者对《西西弗神话》的相关译着、研究论文以及论着等进行了爬梳整理,并根据近70年内时代的文化特征变化和学术研究进程,大致把研究划分为四个阶段。1947到1980年代是接受的起步时期。自1947年吴达元第一篇简要评介的文章后,50代处于研究空白,60年代因文化大革命影响,不多的两篇文章都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对加缪和《西西弗神话》持完全否定态度,政治色彩浓厚。改革开放以后,对《西西弗神话》的译介才真正展开,从节译本、全译本发展为全译单行本,除少数批评的声音,多数研究者都认为《西西弗神话》所表现出来的思想是积极的,80年代末《西西弗神话》还被编进文艺理论教程,“荒诞”也被作为一种审美范畴。这一时期各方面研究逐步展开,但深度还嫌不够;1990年代是接受的发展期。译本主要是80年代的再版。学者们对80年代末就出现的一些研究思路进行全面发微,对《西西弗神话》的荒诞-反抗思想从哲学、美学、伦理学、文学等多角度加以考察并重点进行了存在主义思想的解读。加缪关于“西西弗是幸福的”的结论也吸引了不少研究者的眼光,认为它激励了文革后传统价值体系分崩离析、精神信仰面临危机的一代人,赋予了西西弗神话时代意义,并随之大量出现了使用荒诞-反抗思想或者西西弗形象去解读其他作品或人事的做法。研究总体呈现深入化、学术化、专业化趋势的同时,市场上还出现了“西西弗”书店大大普及了受众;20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出现了配图译本以迎合读者在视觉时代的读图渴望,《西西弗神话》也被编入高中和大学语文读本,影响进一步扩大。有关的硕、博论文、研究专文大量出现,呈现繁荣局面,但研究的路子和多数见解基本没有超出之前范围,甚至是对之前观点的简单重复;2010年至今,短短几年8家出版社对《西西弗神话》的重版、再版、新译本就多达15种,研究的专文远超过以往。加缪研究还出现了两篇接受史性质的论文,表明学者在重视经典文本的同时,也在反思以往对加缪及其《西西弗神话》的研究,这是研究走向成熟的一种标志。详尽的呈现《西西弗神话》在中国大陆的接受历程,可以让我们看清它是如何被排斥、被吸收、被改造的,如何广泛影响我们思想的,又为我国的文艺理论(含美学理论)、文艺批评、文艺创作提供了怎样的理论资源。

王伟丽[7](2015)在《“残疾文学”的中国范本—残疾与作家史铁生》文中提出“专业生病,业余创作”的史铁生在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创作了大量广为人知又深入人心的作品,并形成了中国当代文学史上一幅奇特的图景。国内对其作品研究成果颇丰,但对史铁生的残疾身份与创作之间关系的研究多为泛泛之谈,系统全面地对此一关系作一探究,当属必要。本文以文本细读的方式,结合阐释学的相关理论,以比较文学跨学科研究的视野,解读并探讨史铁生身为残疾人的人生经历与其创作中所体现出的宗教意识、存在意味以及哲思文体之间的内在关系。论文包括引言,正文三章以及结语共五部分。引言部分介绍了“疾病与文学”作为比较文学的一个研究视角的研究状况以及中外文学史上“疾病、作家与创作”之间的关系,在此背景下介绍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独特而杰出的作家史铁生的创作情况及研究现状,同时阐明了文章的立意、主要内容和研究意义;第一章,残疾与宗教精神,阐释了史铁生的疾病作为特殊的生存体验,指引其走向了终极关怀,并详细地分析了其从苦难走向爱的拯救,最终确立了自身生活信念的宗教意识;第二章,残疾与存在的意味,从人生的处境和生存的勇气两个方面来阐释残疾的痛苦经历促使史铁生对人生的本质有了更为清晰和冷静的认识,正是在这种透彻理解中他选择了“向死而生”和“过程论”的生存哲学;第三章,残疾与哲思化的文体,是在前两章对其创作内容和主题的分析基础上,对其作品的形式进行分析研究。残疾使史铁生束缚在轮椅上,隔离了他的室外生活却成全了他的沉静思考,这种思考方式反映到其创作中便体现在其作品的叙事表达和哲思化走向上;结语部分,综合全文并指出,残疾的生存方式对史铁生创作从内容到形式上都形成了巨大的影响,这也是史铁生之所以为史铁生的根本性原因。他超越自身疾病和躯体残疾的局限,从“残疾的人”到“人的残疾”的思想升华对自身以及人类和社会的深入认知都有深刻的意义。论文的价值在于阐释了史铁生的残疾身份和残疾经验对其创作的深刻影响,补充了国内对此方面研究的不足,有助于读者与论者更深入的去理解史铁生其人、其创作、其作品。

柴橚[8](2015)在《新时期先锋小说悲剧意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先锋作家普遍具有现代主义特质的悲剧意识。自身创作亦有更为突出的体现,构成了独特文化价值与时代意蕴的本土艺术存在。这种中西相结合,历史复杂顺延至今的现代悲剧意识,使得先锋小说蕴含多元的思想。针对当前文学界相关的欠缺,本论文是在以往薄弱之处作深入研讨。分析、总结不同历史时期悲剧意识主要层面流变的基础上,笔者结合中国先锋小说代表性作品,对中国新时期先锋小说内在的悲剧意识的发生、发展、变化与特质,进行一次较为全面的梳理与探索。本论文主要由以下四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以历史横向与纵向为基点,考察中西传统、近现代、当代三个典型时期悲剧意识的共性与差异,挖掘先锋小说发生之前,中国文学悲剧意识的历史走向与发展惯性,“创新”总结人类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中、西悲剧意识所涵盖的“天之残”、“地之缺”、“人之殇”三个不同特质层面,分别探讨先锋小说作为一个现代主义派别,内在悲剧意识复杂多样的内涵、表现与流变。第二部分,论文以先锋小说现代叙事形式与传统悲剧意识神秘感与宿命感的互通入手,关注先锋小说表现偶然、必然、轮回、死亡等苦难现象,挖掘走向神秘与宿命传统悲剧意识的多重缘由,“创新”探讨现代主义与后现代文学思潮下,先锋小说悲剧意识与传统悲剧意识层面对接、吸收、转化的内部合理性与当代性。第三部分,深受西方现代主义思潮影响,先锋小说自然无法与现代主义荒诞化与孤独化的悲剧意识背离。因此,在构筑物质世界与生命精神空间的同时,先锋小说内在同样反映了西方现代主义下的荒诞哲思与生命孤独体验。该部分的“难点与创新”在于,与西方现代主义浓重的悲观情绪相比,除了多灾的世界与苦难人生的形式表现。作家同样寻觅着承担荒诞、反抗孤独的当代悲剧精神。第四部分,随着时代的发展,对生命悲剧意识日益丰富的先锋作家,自上世纪90年代,不仅渐渐步入人性多面思考的现实悲剧意识层面。而且,作为一个专门思考与表现个体生命悲剧的现代主义派别,也同样在相当深刻的程度上,涉及到中国现代社会与历史发展的社会悲剧问题,又以“再启蒙”的姿态完成特殊社会与历史时期的讽喻与揭露”。在具体探讨先锋小说“天之残”、“地之缺”、“人之殇”三个悲剧意识层面过程内,本论文注重宏观通论与个案分析,纵向梳理与横向剖析的交融结合,力求在感知和把握先锋小说悲剧意识的同时,挖掘先锋小说内部旺盛的思维活动,指认它们所构成中国新时期小说鲜活样态与独特气质,最终总结先锋小说悲剧意识独特的复杂性、多元性与变化性,为新时期先锋小说悲剧意识研究作出一定的贡献。

顾林[9](2015)在《信仰与救赎—史铁生思想研究》文中认为史铁生是文学家中杰出的思想者,他的思想具有明确一贯的主题。在个体生命的层面,基于对生命三大根本困境的认识,即命运之无常、死亡之必然、孤独之不可逃避,史铁生对命运、死亡与孤独进行了探索,而爱情拯救孤独,由此孤独与爱情联系在一起;在社会政治层面,则是史铁生对人道主义思想的阐发;同时其创作后期以基督教上帝观为核心的信仰探索也体现了他社会政治层面的现实关切。这些主题涉及生命的本源性问题及社会、国族发展的根本性问题,“信仰与救赎”成为一根主线在个体救赎与群体救赎两个层面将这些问题串联起来。本文由绪论、本论六章、补编一章及结语构成。绪论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选题意义,论述了从信仰的角度对史铁生的思想进行探索的理论与现实意义;第二部分对当前国内外关于史铁生的研究进行了归纳与分析,并在此基础上从三方面申明了本论文的创新之处;第三部分简单陈述了本论文的逻辑结构和思路。第一章题为“爱命运”——史铁生的命运观。联系他痛苦的肉身境遇,指出他早年对绝望处境的坦诚书写是有意义的,其表明一个人敢于直面生命的悲剧而不是逃避。并联系蒂利希的思想对绝望的意义作了本体论上的阐发,指出对绝望的接受,本身就是信仰,体现了存在的勇气,不过史铁生基于肉身境遇关于命运初步的理性探索尚无哲学家超然的理性气质。史铁生关于命运的进一步探索则是受到圣经中约伯故事的启发,由此领悟到一种涉及宇宙整体与作为部分之个体关系的形而上学。藉此形而上学,他论证了人类苦难存在的必然合理性,阐扬了一种更为释然的面对命运的态度。但针对其在苦难问题上形而上学的预设和演绎,又提出了两点反思。第二章题为意义与永恒——史铁生的死亡哲学。在1986年的《我之舞》中,史铁生第一次对死亡展开理性的探索。但是他由否定绝对的虚无,继而否定死是虚无,从而推证出“我”不死,只是一种逻辑性的自洽,其论证没有充足有效性;而在以1999年开始发表的“病隙碎笔”系列为代表的作品中,他的论述摆脱了逻辑抽象性,有了更为具体的内涵。他将论述的重点放到了“我”上,提供了以下思路:一是佛教的“无我”观;一是基于一种建立在等级序列上的宇宙观和历史观所提出的“小我”融入“大我”以获得永恒的思路,但这一思路却使得意义与永恒之间构成了一种循环论证;不过,史铁生随后的作品所阐发的关于意义与永恒的新的认知,则启发我们意识到“我”之不死,“我”之永恒是建立在对生命意义的道德认知上。永恒指向质的而非量的无限性,它是精神人格的永恒,而非生物学意义上的无限,由此证明了其思想在救赎论上的有效性。史铁生坚信“我”之不死,也是因为他相信人确有灵魂而灵魂不死,他为此提供了几条实证思路;同时,他也从道德意义上论证了灵魂不死这一信念的重要性。而爱与求知应该成为生命最基本、最重要的主题,是史铁生的死亡哲学给予我们的重大启示。第三章题为孤独与爱的救赎——史铁生的爱情观。孤独意识具有二重性,这也体现了人本质的二重性:一方面,人需要走出孤独,走向群体;另一方面,人又需要确认他的独特性与不可替代性,由此人需要在群体中享有自我内在的封闭性,也即人有渴望孤独的内在需求。史铁生强调第一方面,却忽略了第二方面,这是他在孤独与爱情的探讨中陷入困境的根本原因。在其生命境遇中,他领悟到残疾与爱情是上帝向人类隐喻的两条最本质的人性密码,在孤独的意义上,残疾即指人间的防备、歧视等造成的人心灵上的压迫和损伤。他在前后期一系列的探索中都表达了消除人间防备、歧视的强烈渴望,但伴随而来的却是孤独是人之宿命的悲观体认。在此基础上,他指出唯有爱才能拯救孤独,而基于对人之孤独的救赎,他的爱指向了广博的爱愿,博爱是难以实现的理想,爱情是其中可实现的部分,由此他通过对爱情的探讨去表达消除孤独的渴望。但爱情的理想远景既然指向了博爱,便陷入了“爱情能否n对n”的难题。在《爱情问题》、《务虚笔记》、《我的丁一之旅》中他对这一问题的探讨逐次推进,但终未能得出令人信服的答案。论文最后联系弗洛姆的观点,回顾反思史铁生的思想,指出其在爱情难题上陷入困境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思路。第四章题为“上帝”与政治——史铁生的人道主义思想。史铁生社会政治层面的关切是以他的人道主义思想为核心的。他从“叛徒”的困境、“我们”的位置中,看到了人道主义应有之义,并联系基督文化、基督精神对人道主义的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进行了深入辨析。在他看来,政治问题和“上帝”信仰是不可分的,人道之上有“神在”、有“天命”,只有站在信仰的高度,才能真正击中时弊,找到出路。第五章题为“看不见而信”——史铁生的上帝观(一)。在后期,史铁生以基督教上帝观为核心阐发了他对信仰的认识。他的信仰观主要从两个方面启发了我们的思考:一是认识论上,他强调“看不见而信”,也即强调信仰的非理性特质,这是本章要阐述的问题;二是在救赎论的意义上,强调人神距离说,这是下一章的内容。在史铁生笔下,始终有两种上帝的形象:一是创世主、一是救世主。在早中期多是创世主的形象,而在后期,救世主的形象与精神得到了格外强调,正体现了他对基督文化与基督精神的赞赏。基于基督教“三位一体”的学说,史铁生通过救世主的存在领悟到创世主冷漠背后的恩慈,从而在不自由的宿命下找回了人的自由,并由此阐述了信仰的真意。但上帝的存在也即上帝的本体论问题是谈论上帝不可回避的问题,却没有引起史铁生特别的重视。他简单明了地指出信仰的本义是“看不见而信”,因为信仰在于人的信心、信念,一旦要求实证,就谈不上是信仰;同时,理性的有限也使之无能论证信仰。在他的作品中,上帝是以一正一反两条思路自然呈现的:正向的思路是,由对人之有限的认识,推到了无限之在,而这无限之在,即指上帝;反向的思路是指他基于救赎的意义强调了上帝存在的必要与价值。但这两条思路只建立了上帝存在的可能性及上帝存有的价值,却尚未建立起其真实性。而不能在心中建立起上帝的真实性,对于某些人而言,便无法真正地走近上帝信仰。但上帝的真实性终是不可证明的,在现代基督教思想家约翰.希克的启发下,我们由关于上帝存在的推论的健全性转换成对史铁生上帝信仰之合理性的研究。在这种考察中,我们看到了一种扩大了的经验和理性的范畴。正是在这广义的理性和经验里,史铁生的上帝信仰具有了合理性,也为我们走近上帝信仰提供了启示。第六章题为“人与神有着无限的距离”——史铁生的上帝观(二)。基于对人力有限的客观认识,更主要是基于对人性之恶的洞察及对中国历史、文化与现实的认识,史铁生在救赎论的意义上,突出强调了“人神距离说”,人与神的距离具体便体现在人力、人性、人智的有限或残缺与神的全能、绝对的圆满与美善的比照。史铁生明确指出他的“人神距离说”是在刘小枫的《走向十字架上的真》中找到的答案,他的这一思想也确实会让人联想到刘小枫在书中极为推崇的卡尔.巴特的思想。但通过与卡尔.巴特思想的比照可以发现,卡尔.巴特极端的神人隔绝理论无限地贬低了人,彻底取消了人的主体性;而史铁生在“人神距离说”的视野下,对有限(人)和无限(神)的辩证论述,则在认识论而根本上是生存本体论的意义上,建构了一种关于人的自由的辩证法,在神设定的“不自由”下,导向了人的超越的主体性。同时,基于社会现实的解决方案,我们将史铁生的“人神距离说”与别尔嘉耶夫以个体人格自由为核心的思想进行比较,以期引起对这一问题的思考,即病根是在极权文化上,还是根本源于人的奴性意识?最后针对学界关于史铁生是个无神论者或无神论意义上的泛神论者的普遍观点提出进一步的思考,指出从认识论的角度,我们无法对史铁生是否相信上帝作出准确判断,但从救赎论的角度,也是基于史铁生自己的明确表述,我们可以给史铁生一个准确的赋名,即史铁生是一个宗教精神的信仰者,这也是学者们的普遍共识。史铁生的信仰观尽管是在耶佛的比照下,以基督教上帝观为核心进行阐发的,但他信仰的并非某一具体宗教而是一种宗教精神,文中从五个方面对其宗教精神进行了概述。补编是史铁生的佛教思想,史铁生对信仰观的阐述是在耶佛的比照下展开的,不过佛教思想经常是被作为反例来运用的。但总体来看,史铁生所批评的并非原旨意义上的佛教思想,而是流于世俗化、功利化的民间信仰,由此他对佛教的批判有失公允,这是需要指出并加以澄清的。按照史铁生的论述逻辑,应把其对佛教的认识放在上帝观的两章,但在具体论述中会破坏这两章的逻辑和结构平衡,因此将之作为补编。史铁生基于他的信仰观,对佛教的理性主义、佛教的“灭欲说”以及佛教的功利性提出了他的批评。不过,在他的论述中,我们看到其思想及精神实质与大乘佛教是契合的,大乘佛教的的利他精神、忧悲情怀也正是史铁生明确表示赞赏的。而从大乘佛教思想出发,能够激发我们对佛教的积极认识,以此也能回应史铁生对佛教的质疑。结语题为“未完成式”——思想的文学性书写。对史铁生的信仰之路作出总结,指出理性的精神是其主要的特征,也是其思想及思想的探索之于我们的最大意义;同时,就思想与文学性书写的关系,在昆德拉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比照下,对史铁生的创作进行了简单的考察,指出在如何更好地融合思想的表达与文学性书写的关系上,史铁生的艺术探索仍是“未完成式的”,值得我们在此问题上继续思考。

张少程[10](2014)在《《务虚笔记》研究综述》文中提出一部长达四十多万字的《务虚笔记》以其深邃的思想内涵和不同凡响的文体形式震撼文坛,作品中生存的困境与难题、人生的矛盾与悖论,对人生种种可能性的探讨,深沉的宗教情怀,直透心灵的语言,独特的隐喻方式,多声部回旋变奏的复调结构以及云遮雾绕的叙事美学,令众多研究者赞叹不已。

二、加缪和史铁生生存哲学的双向阐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加缪和史铁生生存哲学的双向阐发(论文提纲范文)

(2)加缪与史铁生生命书写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二 加缪与史铁生比较的可行性
    三 该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一章 死亡阴影下的生存困境初体验
    第一节 病残的突袭
        一 肺结核的阴影
        二 残废的宿命
    第二节 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
        一 大时代中的小人物
        二 扶轮问路的独行者
第二章 生存困境的发现之旅
    第一节 生存困境的文学性阐释
        一 “荒诞”的二重性
        二 生存困境的“欲望”说
    第二节 荒诞的源头之辨
        一 理性之内的真实
        二 理性之外的揣测
    第三节 “荒诞人”的立场之分
        一 “局外人”的视角
        二 广义的“残疾”
第三章 生命意义的追索之途
    第一节 自杀式死亡的否定
        一 否定自杀的理性推演
        二 向死而生的个人体验
    第二节 反抗思想的诞生
        一 “西西弗”式的反抗
        二 “类西西弗”的宗教精神
    第三节 反抗演进之路的困境
        一 希腊精神与集体反抗
        二 永恒与爱愿说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3)加缪与史铁生文学创作中的生命哲学比较 ——以《鼠疫》和《务虚笔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加缪与史铁生生命哲学思想的成因
    第一节 荒诞与苦难的个人体验
        一、贫民窟走出来的大学生
        二、轮椅上的斗士
    第二节 动荡不安的社会背景
        一、接连不断的战争
        二、“插队”与“文革”
    第三节 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
        一、现代主义思潮下的加缪
        二、存在主义对史铁生的影响
第二章 契合:直面人的生存困境
    第一节 揭示生存困境
        一、“孤独”“绝望”的生命体验
        二、“荒诞”“死亡”的生命本质
    第二节 挑战生存困境
        一、正视欲望
        二、拒绝自杀
        三、注重生命过程
第三章 差异:在荒诞中反抗与在苦难中追寻
    第一节 加缪与史铁生哲学起点的不同
    第二节 加缪与史铁生宗教情怀的不同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4)论毕飞宇小说对生存困境的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生存困境的直观言说
    第一节 生命存在中的沉重肉身
    第二节 历史规训下的艰难飞翔
第二章 黑暗中的阳光——突围与拯救
    第一节 在反抗和隐忍中“活着”
    第二节 超越世俗的精神向度
    第三节 以爱抚慰伤害和疼痛
第三章 生存困境书写的价值
    第一节 独特审美空间的开掘
    第二节 批判与悲悯
    第三节 新生AI写作作中的独舞风景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5)命运的书写与生命的诠释 ——史铁生作品的存在主义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论文选题的理由或意义
    二、研究思路及主要观点
    三、研究现状述评
        (一) 存在主义的起源和存在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二) 史铁生文学思想研究
第一章 史铁生与存在主义
    1.1 存在主义的产生与其在中国的传播与影响
    1.2 史铁生的多舛人生与艰辛的创作之路
第二章 存在主义视角下史铁生作品中的边缘人物视角
    2.1 史铁生作品中的残疾世界
    2.2 史铁生笔下的孤独者意象
第三章 史铁生作品的死亡主题探究
    3.1 史铁生的死亡哲学
    3.2 史铁生对死亡困境的突破
    3.3 史铁生存在的虚与实——从苦忆乌托邦到文学创作的历程
第四章 人本意识——兼谈史铁生精神的时代意义
    4.1 行动才是衡量生命存在的意义
    4.2 珍惜拥有,尊重生命
    4.3 战胜困境的最好方式在于直面困境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附件

(6)加缪《西西弗神话》在中国大陆的接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1940-1980
    年代《西西弗神话》接受的起步期 一、《西西弗神话》的早期译介 二、1960-1970
    年代对《西西弗神话》的否定 三、1980
    年代《西西弗神话》接受与研究的新面貌 第二章
    1990年代《西西弗神话》接受的发展期 一、1990
    年代《西西弗神话》的译介 二、对加缪荒诞观的解读 三、对“西西弗是幸福的”的结论的评论 四、对《西西弗神话》存在主义思想的解读 五、用西西弗形象去解读其他作品或人事 六、对《西西弗神话》的综合性研究 第三章
    2000-2009
    年《西西弗神话》接受的繁盛期 一、新世纪第一个十年《西西弗神话》的译介 二、对《西西弗神话》主题及其意义的分析 三、以西西弗形象解读其他作品或人事 四、从存在主义文学或哲学角度分析《西西弗神话》 五、硕、博论文中对《西西弗神话》的接受 第四章
    2010-2016
    年《西西弗神话》接受的成熟期 一、《西西弗神话》的大量再版 二、对《西西弗神话》荒诞与反抗思想的评述 三、用《西西弗神话》与其他作品进行比较研究 四、专着和硕士论文中的综合研究 第五章《西西弗神话》的接受回顾与影响 一、《西西弗神话》接受研究中的五个突出方面 二、《西西弗神话》对文艺的多重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7)“残疾文学”的中国范本—残疾与作家史铁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残疾与宗教精神
    1.1 作品中的基督教文化色彩
        1.1.1 《圣经》词汇的使用
        1.1.2 《圣经》叙事的化用
        1.1.3 《圣经》原型的运用
    1.2 约伯的路——苦难
        1.2.1 约伯的追问
        1.2.2 笔下的苦难
    1.3 上帝的拯救——爱
        1.3.1 母爱与拯救
        1.3.2 性爱与博爱
    1.4 现世的选择——宗教精神
第二章 残疾与“存在的意味”
    2.1 生命的处境
        2.1.1 荒诞的命运
        2.1.2 虚无的真相
    2.2 存在的勇气
        2.2.1 向死而生
        2.2.2 目标与过程
第三章 残疾与哲思化的文体
    3.1 史铁生作品的哲思化走向
        3.1.1 文体哲思化的原因
        3.1.2 哲思化创作的轨迹
    3.2 哲思化文体的叙事特点
        3.2.1 人物形象的淡化
        3.2.2 故事逻辑的整合
        3.2.3 对话形式的复杂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词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8)新时期先锋小说悲剧意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中文)
摘要(英文)
绪论
    一、悲剧意识的理论构建
    二、悲剧意识研究现状与问题的提出
    三、先锋小说悲剧意识研究思路
第一章 相似与延异:中西文学悲剧意识的发生与嬗变
    第一节 天之残——悲剧意识传统层面的发生
        一、神秘性与宿命观
        二、碎片化与道德感
    第二节 人之殇——悲剧意识现实层面的崛起
        一、自然人与社会人
        二、“显在社会”与“人的隐身”
    第三节 地之缺——悲剧意识现代层面的发展
        一、西方文学现代悲剧意识的兴起
        二、中国当代文学悲剧意识兴衰三十年
        三、中国文学悲剧意识的现代性走向
第二章 继承与发展:“天之残”的先锋认同
    第一节 苦痛的神秘
        一、先锋小说悲剧意识神秘化的多元成因
        二、苦难的神秘表象
        三、死亡“背后”的神秘诉求
    第二节 宿命的探究
        一、宿命观的先锋理解
        二、“偶然”的选择,宿命的“配饰”
        三、“相似”的轮回,不同的“指涉”
第三章 认识与改造:“地之缺”的先锋延伸
    第一节 审视世界的荒诞
        一、荒诞,悲剧从未褪去的“底色”
        二、意象与空间
        三、承担与超越
    第二节 体验生命的孤独
        一、孤独,悲剧的“核心”
        二、“灵”与“肉”的孤独体验
        三、反抗孤独与孤独的反抗
第四章 深入与扩大:“人之殇”的先锋重拾
    第一节 人性悲剧的全面开掘
        一、“欲”与“私”
        二、新时期,“单面人”的“暴力”挖掘
        三、90年代起,由“单面人”到“多面人”的过渡
    第二节 社会悲剧的现实“推衍”
        一、“非归来者”的“精神创伤”
        二、“象征”与“讽喻”
        三、再启蒙:先锋小说隐喻功能的“当代性”
余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9)信仰与救赎—史铁生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及本文的创新之处
        (一)研究现状
        (二)本文的创新之处
    三、本文的研究思路
第一章“爱命运”——史铁生的命运观
    一、生命的悲剧意识
    二、绝望的意义
        (一)极端境遇与坦诚的书写
        (二)接受命运:原罪与宿命
    三、“爱命运”
        (一)约伯的启示
        (二)两点反思
第二章 意义与永恒——史铁生的死亡哲学
    一、死亡不是虚无,“我”不死
    二、“无我”:“我”在万物,万物在“我”
    三、永恒的渴望:“小我”融入“大我”
    四、意义与永恒
    五、灵魂不死的道德性确证及实证思路
    六、由死观生:永恒即是当下
第三章 孤独与爱的救赎——史铁生的爱情观
    一、孤独意识的二重性
    二、孤独与爱情
        (一)人性密码:残疾与爱情
        (二)宿命的孤独
        (三)爱情的救赎
    三、爱情悖论:爱与性的哲思演绎
        (一)爱情是属灵的
        (二)爱情可否n对n?
        1、《爱情问题》:孤独与爱情的悖论
        2、《务虚笔记》:L的爱情
        3、《我的丁一之旅》:理想的双刃剑
        4、爱情是一种信仰或一项决断
第四章“上帝”与政治——史铁生的人道主义思想
    一、“叛徒”的难题
    二、“我们”的位置
    三、真正的人道主义
第五章“看不见而信”——史铁生的上帝观(一)
    一、两种上帝:创世主与救世主
    二、“看不见而信”
    三、上帝信仰的合理性
        (一)宇宙的不确切性
        (二)“精神-经验”的证明
        (三)“深渊”境遇
第六章“人与神有着无限的距离”——史铁生的上帝观(二)
    一、人神距离说
        (一)三点认识
        (二)自由的辩证法
    二、病根是极权文化还是奴性意识?
    三、宗教精神的信仰者
        (一)非无神论者
        (二)宗教精神
第七章 补编 史铁生的佛教观
    一、佛教的“更为究竟”
    二、佛教的“灭欲”
    三、佛教信仰的功利性
    四、史铁生佛教思想之总结
    五、基于大乘佛教思想的回应
结语“未完成式”——思想的文学性书写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10)《务虚笔记》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题解
二、思想意蕴的探讨
三、文体形式的研究
四、研究的新视角
小结

四、加缪和史铁生生存哲学的双向阐发(论文参考文献)

  • [1]徐则臣小说创作中的身份认同研究[D]. 李梦涵. 山东师范大学, 2021
  • [2]加缪与史铁生生命书写比较研究[D]. 沈雅倩.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3]加缪与史铁生文学创作中的生命哲学比较 ——以《鼠疫》和《务虚笔记》为例[D]. 卢家兴. 陕西理工大学, 2019(09)
  • [4]论毕飞宇小说对生存困境的书写[D]. 王凤语. 安徽大学, 2019(07)
  • [5]命运的书写与生命的诠释 ——史铁生作品的存在主义思想研究[D]. 谢红秀. 伊犁师范学院, 2018(07)
  • [6]加缪《西西弗神话》在中国大陆的接受研究[D]. 李智. 四川师范大学, 2017(02)
  • [7]“残疾文学”的中国范本—残疾与作家史铁生[D]. 王伟丽. 山东大学, 2015(02)
  • [8]新时期先锋小说悲剧意识研究[D]. 柴橚. 兰州大学, 2015(12)
  • [9]信仰与救赎—史铁生思想研究[D]. 顾林.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5(12)
  • [10]《务虚笔记》研究综述[J]. 张少程.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4(07)

标签:;  ;  ;  ;  ;  

加缪与史铁生存在哲学的双向阐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