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院校特殊困难学生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师范院校特殊困难学生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师专特困生问题及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武洪彦[1](2014)在《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体系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 ——基于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调研》文中提出上世纪九十年代,伴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以及高校收费制度的改革,出现了高校贫困生问题,这一社会问题的出现迅速引起了政府、高校以及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为了解决高校贫困生问题,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的贫困生资助政策,到目前为止,已经形成了包括“奖、助、贷、勤、免”五位一体的、比较完善的贫困生资助体系,基本上能够解决贫困生在校学习和生活的困难。高职院校作为高等学校的重要类型,承担着为经济社会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任。由于各种原因,和普通本科院校相比,高职院校的贫困生呈现出贫困程度更深、贫困群体更大的特点。由于高职院校贫困生的特殊性,现行的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在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工作运行中出现了很多矛盾和问题,严重地制约了资助育人的资助目标的实现。为此,笔者在查阅大量相关文献资料基础上,系统地梳理国内外现有研究成果,从与本研究相关的概念入手,介绍目前高职院校贫困生的学习、生活、就业及心理状况,回顾了建国以来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体系发展历程的五个阶段,并详细介绍了目前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内容。在对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贫困生资助现状进行深入调研、获得一系列相关研究数据的基础上,分析目前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体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资助方政府、学校、社会以及受助方学生四个方面分析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介绍发达国家贫困生资助的成功模式、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针对目前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体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结合高职院校的特点,从健全贫困生认定机制、建立有偿资助为主体的资助体系、完善现行的助学贷款机制、拓宽资助资金的来源渠道和采用集约式资助方式五个方面,提出了优化现行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可行性对策,以期使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体系得到进一步的完善,从而更好地解决高职院校贫困生的资助问题,促进经济社会的大发展。

龚曦[2](2014)在《高校特困生生态系统与个体发展支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高校贫困生群体的规模不断扩大,所暴露出来的问题也越来越复杂。作为贫困生这个大群体当中的特殊群体,特困生虽然得到了一些“特殊待遇”和广泛关注,但对于他们的现实困境、生存、发展状况还没有一个系统、全面的调查,对于他们的实际需求也只是框架式的、理论性的,并未从特困生个人及整个生态系统角度作详细的阐述。本文主要立足于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以定性分析、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高校特困生进行深度访谈与问卷调查,并与其他建档等级的贫困生建立对比组,在访谈教育部门领导、学校学生工作者、学生家长的基础上,全面、系统的分析特困生群体在生态系统中各个子系统的生存发展状况,探索影响特困生个体发展的深层次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对策,完善支持个体发展的服务内容。通过研究发现,特困生在所处生态系统中,微观系统要素各有“缺陷”、个体发展资本匮乏;中间系统介入失调、家庭教育与互动相对缺失;外塑系统干预失灵、多方支持相对不足;宏观系统结构失衡、社会捐资氛围不浓,生态系统整体结构相对失衡,推动各子系统联系互动的力量不够。鉴于此,笔者运用社会工作方法,以发展性资助理念为指导,改变以前注重“结果奖励”进而注重“过程奖励”,从发掘优势、增进互动、拓展网络、浓厚氛围四个角度入手,一一对应特困生生态系统四个子系统的突出问题,并在系统互动关系下,探索并尝试构建了融合特困生生态系统各子系统特点及支持特困生个体发展对策于一体的高校“发展型学生资助”模型即“教育厅一级统筹,学生组织、高校学生资助中心、湖南省学生资助研究会三级共建”模型,以期突破特困生发展困境,促进其更好的成长成才。

王加波[3](2011)在《当前高校特困生问题原因探究及对策》文中研究表明受社会经济发展特殊阶段性以及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逐步推进影响,目前高校特困生呈现逐渐增多态势。解决特困生问题越来越成为构建和谐高校教育的瓶颈。本文从特困生自身、国家和学校方面客观的分析特困生工作存在的问题,加强对特困生教育和引导,探讨解决高校特困生有效方法与措施,对解决高校特困生将会起到重要启示作用。

佟亚辉[4](2011)在《高校特困生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文中研究说明通过大学生心理调查问卷及SCL-90自评量表对特困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评估,认为特困生心理问题突出,主要表现为歉疚、孤僻、不满、自卑、文饰、焦虑、无望、依赖等心理特征。针对以上问题作者提出了着眼于特困生心理问题关注的学生工作的具体建议和措施,以期对特困生走出心理误区有所裨益。

桂富强[5](2009)在《我国高校贫困生发展性资助理念及管理体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教育是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现阶段由于我国地区之间、家庭之间收入仍存在较大差距,部分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不能顺利完成学业。为了促进教育公平和教育事业的协调发展,国务院于2007年5月颁布了《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此举标志着我国已经在高等教育阶段建立起了完整的包含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师范生免费教育、国家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学费减免、特殊困难补助等多种形式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在这一政策体系下,高等学校作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活动的实施主体,就面临着如何管理资助资源、如何实施资助行为、如何运用资助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等理论和现实问题。本文以典型中央部属高校的资助体系为参照,通过对中西方贫困生资助理念的梳理与归括,结合我国高等教育的价值追求和高校贫困生的经济与成才需要,创造性地提出了以实现资助对象和资助体系的发展为目标的我国高校贫困生发展性资助理念,并运用现代管理理论和方法系统构建了契合这一理念的管理体系,同时对这一管理体系的每一方面进行了全面而详细的论述。本文通过回顾高校资助理念的历史溯源和演进推脉,明确界定了高校贫困生发展性资助理念的科学内涵,认为高校应在资助活动中把实现资助公平与资助效率的均衡作为管理法则。为了厘清资助公平与资助效率具体的内涵,本文首先定义了贫困生的保障性需求和发展性需求的费用构成,辨析了所有资助项目的公平与效率属性,并据此认为资助公平可表达为“资助应该资助的人”即凡是贫困生均应获得资助,同时贫困生获得资助的额度与种类满足以下条件:接受无偿性资助的额度能够满足学生当期的基本生活需要以及贫困生的其他保障性需求可以通过借贷方式和勤工助学方式予以满足;资助效率可表达为“资助值得资助的人”,即凡是素质发展水平高或发展进步快的贫困生均应获得更多资助,同时通过发展成果获得的资助额度与种类满足以下条件:接受资助的额度取决于学生当期的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以及接受资助的种类应属于无偿性奖励。要实现资助公平与资助效率的均衡,高校就必须按照现代管理理论与方法构建一个系统的管理体系。本文认为,高校实施发展性资助理念的管理体系应包括资助管理的组织与机制设计、贫困生认定管理、资助模式选择与资助决策、资助绩效考核与资助效能评价、资助风险防范等方面。在这一管理体系中,本文着重对贫困生认定的数量方法进行了系统研究,并从贫困生家庭经济的微观致贫因子出发,借鉴AHP法阐述了贫困生贫困度的计算方法,以此得到了每一个学生的贫困度序列;着重研究了资助的决策方法和流程,构建了基于贫困生自然状态(贫困度与素质发展状况)的以单个学生资助包集合为基础的学校资助资金配置模型,解决了学校资助资源的配置科学性和单个学生资助的发展性问题;着重研究了高校资助活动效能的评价问题,借用经济学中的洛伦茨曲线和基尼系数评价学校资助的公平性,用与学生素质发展水平相对应的指标体系来评价学校资助的效率性,用全校学生的消费恩格尔系数验证学校资助的公平与效率均衡性问题;着重研究了高校资助的风险控制问题,认为在现行资助体系下,高校资助活动的风险主要存在于国家助学贷款领域,并通过博弈分析证明了高校只有积极主动与银行合作才能更好地防范风险。为了描绘高校发展性资助理念的现实图景和明晰高校发展性资助管理的现实路径,本文还对典型高校进行了调查和实证分析,对典型高校贫困生资助的资助水平与资助强度、资助公平与资助效率进行了统计分析,并通过调查对象的实际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分析,廓清了在当前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中的许多观念误区。

陈旗[6](2008)在《深圳市光明街道特困生问题探讨》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深圳市光明街道中小学的特困生为研究对象,在界定特困生概念的基础上,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综合文献资料和事实案例,分析了特困生群体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并对特困生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进行了探析,最后指出目前帮助特困生脱困所需要做的一些重要工作,提出了完善帮扶特困生的对策和措施。具体而言,本文可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阐明特困生产生的原因及特困生的概念。第二部分: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主要分析了特困生现状。第三部分:对特困生产生的原因及特困生存在的问题进行探析。第四部分:给出帮扶特困生的对策和措施。

马乔[7](2007)在《我国高校特困生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我国高等院校的特困生群体为研究对象,在界定特困大学生概念基础上,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综合文献资料和事实案例,分析了特困生群体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并对特困生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进行了探析,最后在定量给出甄别特困生标准的基础上,指出目前帮助特困生脱困所需要做的一些重要工作,提出了完善特困生资助的具体措施和手段。具体而言,本文可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阐明特困生产生的原因及特困生的概念。第二部分: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主要分析了特困生现状。第三部分:对特困生产生原因及特困生存在问题进行探析。第四部分:在定量地给出甄别特困生标准基础上,给出帮助特困生解困的具体的措施和方法。。

王欢[8](2006)在《贫困大学生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高等教育收费制度改革以来,贫困大学生问题作为一种凸显的社会现象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热点,也成为国家和高校教育工作的重心之一。贫困大学生问题研究是一个涉及范围比较宽泛、内容复杂的课题,包括了社会学、教育学和心理学等方面的学科。对此,作者运用文献法、调查研究法、理论研究法、实证分析法分别从贫困大学生的现状、产生贫困大学生问题的根源以及该问题的认识与对策等几个角度进行了深入研究。作者首先对贫困大学生现状进行了调研,查阅了大量的数据资料,并在本校进行问卷调查,了解贫困大学生的具体状况。调研内容包括贫困大学生在中国形成的过程、贫困大学生目前的规模以及他们的生活和学习状况、心理健康情况和受助情况。只有了解贫困大学生的状况,才能针对问题进行有目标的研究、探索相应的对策,从而有效的解决贫困大学生问题。我们知道,挖掘现象产生的根源是正确认识事物和解决问题的前提。因此研究贫困大学生问题产生的根源也是该课题的重要内容。我国贫困大学生问题主要是社会大环境的历史性制约和高等教育改革中的制度缺陷影响造成的,个体原因不占主要地位。由于转型期产业结构的调整、区域发展不平衡、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等因素,造成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家庭的收入逐年拉开了距离,有3 000万贫困人口仍处于极度贫困状态;继而高等教育筹资体制又全面实施招生并轨、收费上学,昂贵的学费使贫困大学生现象变得更加突出。在当前和以后较长的时期内,贫困大学生问题都将是一个比较突出的现象。解决好贫困大学生问题,对于确保我国政治和社会稳定,确保公民接受高等教育的平等权利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尤其对于确保高等教育健康、持久、深入的发展,更有着决定性的意义。鉴于此,作者在最后一章探讨了贫困大学生问题的认识与解困对策,分别从国家、银行、高校及社会各界四个方面进行了系统性的分析,总结现有对策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可行性的创新方案。

冯景波[9](2005)在《高校特困生解困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文中研究指明目前高校特困生解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既有国家解困措施方面的原因,也有高校特困生自身方面的原因,该文分析了新时期高校特困学生解困工作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杨光[10](2003)在《扶贫 帮困 助学——新建常州师专贫困生工作的思考与实践》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和高等院校改革的进一步深化,高校贫困生问题日益突出,引起了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同其他高校一样,常州师范专科学校的贫困生工作任务也十分艰巨。本文对常州师专贫困生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帮困助学对策,并提出了“精神帮困比经济帮困更重要”的观点。

二、师专特困生问题及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师专特困生问题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体系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 ——基于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调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文献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内容
    1.4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第2章 高职院校贫困生及资助体系概述
    2.1 主要概念界定
    2.2 高职院校贫困生的基本概况
    2.3 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体系概况
第3章 亳州师专贫困生资助体系及实施情况的调研
    3.1 亳州师专贫困生的现状
    3.2 亳州师专贫困生资助体系
    3.3 亳州师专贫困生资助实施情况的调研
    3.4 亳州师专近三年来贫困生资助的总体成效
第4章 亳州师专贫困生资助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4.1 亳州师专贫困生资助体系存在的问题
    4.2 亳州师专贫困生资助体系存在问题的原因
第5章 国外高校贫困生资助模式及经验借鉴
    5.1 国外高校贫困生资助主要模式
    5.2 国外资助模式的经验借鉴
第6章 优化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对策
    6.1 建立健全贫困生认定机制
    6.2 建立以有偿资助为主体的资助体系
    6.3 完善现行的助学贷款机制
    6.4 拓宽资助资金的来源渠道
    6.5 采用集约型的资助模式
    6.6 加强思想教育和心理帮扶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2)高校特困生生态系统与个体发展支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理论视角
    1.1 “生态系统理论”基本观点
    1.2 生态系统理论在本研究中的运用
第二章 研究设计
    2.1 特困生概念界定与解析
    2.2 研究对象
    2.3 资料来源
    2.4 分析方法
第三章 结果分析
    3.1 特困生所处生态系统个体发展状况
    3.2 影响特困生生态系统个体发展因素分析
    3.3 小结
第四章 对策建议
    4.1 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下支持特困生个体发展的必要性
    4.2 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下支持特困生个体发展途径探析
    4.3 生态系统各子系统互动关系下构建“一级统筹 三级共建”发展型学生资助模型的思考与探索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调查问卷
附录二:访谈提纲
附录三:被访者信息
附录四: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后记

(4)高校特困生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一、高校特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一)特困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其他大学生相比存在比较明显的差距
    (二)特困生心理异常人数比例偏高
二、高校特困生心理问题分析
    (一)歉疚心理
    (二)孤僻心理
    (三)不满心理
    (四)自卑心理
    (五)文饰心理
    (六)焦虑心理
    (七)无望心理
    (八)依赖心理
三、解决高校特困生心理问题的对策
    (一)提供积极、必要且合理的经济援助
    (二)做好特困生思想辅导,创设有利于他们健康成长的和谐集体氛围
    (三)建立特困生心理档案,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四)鼓励特困生勤俭节约,自助、自立、自强

(5)我国高校贫困生发展性资助理念及管理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高校贫困生发展性资助的研究对象
        1.2.1 理论逻辑思辩
        1.2.2 管理体系构建
    1.3 国内外高校贫困生资助研究现状述评
        1.3.1 国外高校贫困生资助研究成果
        1.3.2 国内高校贫困生资助研究现状
    1.4 高校贫困生发展性资助的研究意义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意义
        1.4.2 研究方法
第2章 高校贫困生发展性资助理念界说
    2.1 高校资助理念的历史溯源
        2.1.1 西方高校资助理念的历史演进
        2.1.2 中国高校资助理念的历史演进
        2.1.3 高校资助理念的历史演进特征
    2.2 高校贫困生发展性资助理念的内涵与外延
        2.2.1 公平与效率是发展性资助理念的价值追求
        2.2.2 资助对象的发展与资助体系的发展是发展性资助理念的目标指向
        2.2.3 现代管理思想与管理方法是发展性资助理念的解决方案
    2.3 高校贫困生发展性资助理念的理论判据
        2.3.1 政治学判据:科学发展观在高校贫困生资助中的具体体现
        2.3.2 教育经济学判据:教育公平和教育效率有机统一的逻辑延伸
        2.3.3 新制度经济学判据:规则公平与制度效率实现均衡的必然要求
    2.4 基于高校贫困生发展性资助理念的管理体系建构思路
第3章 高校贫困生发展性资助管理:目标、组织与机制
    3.1 贫困生资助管理的内涵与价值
        3.1.1 贫困生资助管理的内涵
        3.1.2 贫困生资助管理的价值
    3.2 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现行政策
        3.2.1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
        3.2.2 国家助学金
        3.2.3 国家励志奖学金
        3.2.4 国家奖学金
        3.2.5 师范生免费教育
        3.2.6 国家助学贷款
        3.2.7 勤工助学
        3.2.8 其他资助政策与措施
    3.3 高校贫困生发展性资助管理的目标、组织与运行机制
        3.3.1 高校贫困生发展性资助管理的目标
        3.3.2 高校贫困生发展性资助管理的组织结构
        3.3.3 高校贫困生发展性资助管理的运行机制
第4章 高校贫困生发展性资助管理:贫困生认定
    4.1 贫困生认定的基本指标、方法和程序
        4.1.1 贫困生认定的基本指标
        4.1.2 贫困生认定的基本方法
        4.1.3 贫困生认定的基本程序
    4.2 基于AHP的贫困生认定方法创新
        4.2.1 现有贫困生认定方法评析
        4.2.2 基于AHP的贫困生认定方法设计
        4.2.3 基于AHP的贫困生认定方法应用
第5章 高校贫困生发展性资助管理:模式与决策
    5.1 高校贫困生发展性资助模式
        5.1.1 高校贫困生资助模式的定义
        5.1.2 高校贫困生发展性资助模式建构
    5.2 发展性资助管理决策内容及意义
        5.2.1 决策科学概述
        5.2.2 发展性资助管理决策的内容
        5.2.3 发展性资助管理决策的意义
    5.3 发展性资助管理决策方法
        5.3.1 单个资助对象的资助包决策
        5.3.2 资助方式资金分配决策
第6章 高校贫困生发展性资助管理:考核与评估
    6.1 高校贫困生资助管理绩效
        6.1.1 绩效及绩效考核概述
        6.1.2 高校贫困生资助管理绩效考核
        6.1.3 高校贫困生资助管理绩效考核的意义
    6.2 高校贫困生资助管理部门绩效考核
        6.2.1 资助管理部门的绩效内容与标准
        6.2.2 资助管理部门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6.2.3 资助管理部门绩效考核方法
    6.3 基于发展性资助理念的资助公平与效率评估
        6.3.1 资助管理公平与效率评估概述
        6.3.2 基于基尼系数的资助公平性评估
        6.3.3 基于恩格尔系数的资助公平与效率均衡性检验
第7章 高校贫困生发展性资助管理:风险防范
    7.1 风险管理理论概述
        7.1.1 风险的概念
        7.1.2 风险管理的内涵
    7.2 风险管理理论在国家助学贷款管理中的应用
        7.2.1 国家助学贷款风险的界定
        7.2.2 国家主管部门在国家助学贷款风险管理中已经采取的应对措施
        7.2.3 国家助学贷款风险管理的博弈分析
    7.3 高校在国家助学贷款风险管理中的对策
        7.3.1 设立专门机构配备专职人员
        7.3.2 加强学生诚信教育和能力培养,强化与银行的催贷合作
第8章 高校贫困生发展性资助管理:典型调查与实证分析
    8.1 典型高校资助工作概况和开展典型调查与实证分析的目的及原则
        8.1.1 典型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概况
        8.1.2 开展典型调查和实证分析的目的
        8.1.3 典型调查的设计原则
    8.2 典型调查的主要数据分布
        8.2.1 受调查者基本信息
        8.2.2 受调查者2006年度的消费状况和经济来源状况
        8.2.3 受调查者2006年度在校受奖励与资助状况
        8.2.4 受调查者2006年度的素质发展状况
    8.3 对典型高校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8.3.1 对有关变量的定义与说明
        8.3.2 贫困生资助意愿分析
        8.3.3 贫困生消费分析
        8.3.4 资助的水平与结构分析
        8.3.5 资助的公平性与效率性分析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主要科研工作
高校贫困生发展性资助调查问卷

(6)深圳市光明街道特困生问题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光明地区特困生问题概述
    (一) 特困生概念界定
    (二) 特困生问题的产生
    (三) 关注特困生问题的意义
二、光明地区特困生基本状况分析
    (一) 光明街道特困生的规模及分布
        1、光明地区特困生规模
        2、光明街道特困生在各中小学的分布
    (二) 特困生的生活状况分析
        1、特困生划分标准及其生活状况
        2、特困生的生活状况调查分析
    (三) 特困生心理状况分析
        1、特困生自卑心理的问题
        2、特困生自尊心受挫的问题
        3、特困生嫉妒的问题
三、光明地区特困生问题存在的原因分析
    (一) 历史的和自然的因素
    (二) 不可抗拒因素的影响
    (三) 体制改革的负面影响
    (四) 家庭因素的消极影响
四、帮扶特困生的对策和措施
    (一) 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二) 确立特困生甄别的方法
        1、特困生甄别的办法
        2、建立特困生信息档案管理制度
    (三) 拓宽资助渠道,完善资助手段
    (四) 加强心理辅导,帮助特困生精神解困
    (五) 教育部门应该把提高特困生学业成绩作为一项工程来抓
    (六) 加强低保家庭劳动力的就业技能培训
    (七) 励志教育与财商教育结合进行
        1、励志教育
        2、加强财商教育,提高特困生的财商素质
    (八) 真抓实干,把各项资助工作落到实处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7)我国高校特困生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特困生问题概述
    (一) 特困生问题产生
    (二) 特困生概念界定
    (三) 关注特困生问题的重要意义
二、我国高校特困生基本状况分析
    (一) 高校特困生的规模及分布
    (二) 特困生的生活状况分析
    (三) 特困生心理状况分析
三、我国高校特困生问题存在的原因分析
    (一) 家庭收入过低是特困生产生的主要原因
    (二) 高等教育收费制度改革是我国特困生产生的直接原因
    (三) 资助体系不完善是特困生存在的一个重要因素
    (四) 教育缺位是特困生心理问题产生的主要因素之一
四、高校特困生资助的具体措施
    (一) 确立特困生甄别的方法
    (二) 拓宽资助渠道,完善资助手段
    (三) 加强心理辅导,帮助特困生精神解困
结论
参考文献
参阅文献
后记

(8)贫困大学生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主要内容
    1.3 研究本课题的现实意义
    1.4 研究的主要方法
第2章 贫困大学生现状
    2.1 中国的贫困大学生
    2.2 贫困大学生的规模
    2.3 贫困大学生的生活状况
    2.4 贫困大学生的学习状况
    2.5 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2.6 贫困大学生的受助情况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贫困大学生问题产生的根源
    3.1 社会根源
    3.2 高等教育收费制度
    3.3 个体因素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贫困大学生问题的认识与对策
    4.1 国家和政府有决定性作用
    4.2 银行借贷工作是保障
    4.3 高校工作是关键
    4.4 社会各界伸出援助之手
    4.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9)高校特困生解困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一、特困学生的界定
二、目前解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 国家解困措施中存在的问题
        (1) 与特困生缘分不大的奖学金。
        (2) 国家助学贷款名存实亡。
        (3) 可望不可及的勤工助学。
        (4) 学费减免额度小。
        (5) 解困资金有限, 不能满足需要。
    2. 高校特困生自身带来的主要问题
        (1) 真假难辨。
        (2) 知行脱节。
        (3) 贷款难返。
        (4) 资助无序。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思考
    1. 加强特困生思想教育, 扶贫先扶志
    2. 做好特困生思想教育工作, 强化诚信教育
    3. 区别对待、落实各项资助措施
        (1) 推进国家助学贷款和勤工俭学工作。
        (2) 保证国拨经费主渠道, 多渠道筹措解困资金。
        (3) 学校高度重视, 加强组织领导。

(10)扶贫 帮困 助学——新建常州师专贫困生工作的思考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一)生活问题
    (二)心理问题
    (三)思想问题
    (一)绿色通道
    (二)奖、贷、助、补、减
    (三)实施医保,增强抗风险能力
    (一)政治思想教育
    (二)心理健康教育
    (三)综合素质培养

四、师专特困生问题及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体系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 ——基于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调研[D]. 武洪彦. 安徽大学, 2014(03)
  • [2]高校特困生生态系统与个体发展支持研究[D]. 龚曦. 湖南师范大学, 2014(09)
  • [3]当前高校特困生问题原因探究及对策[A]. 王加波. 第三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 2011
  • [4]高校特困生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J]. 佟亚辉.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2)
  • [5]我国高校贫困生发展性资助理念及管理体系研究[D]. 桂富强. 西南交通大学, 2009(08)
  • [6]深圳市光明街道特困生问题探讨[D]. 陈旗. 华中师范大学, 2008(09)
  • [7]我国高校特困生问题研究[D]. 马乔. 东北师范大学, 2007(05)
  • [8]贫困大学生问题研究[D]. 王欢.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06(01)
  • [9]高校特困生解困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冯景波. 煤炭高等教育, 2005(03)
  • [10]扶贫 帮困 助学——新建常州师专贫困生工作的思考与实践[J]. 杨光. 常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3(03)

标签:;  ;  ;  ;  ;  

师范院校特殊困难学生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