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中游暴雨流产产沙模式研究

黄河中游暴雨流产产沙模式研究

一、黄河中游地区暴雨产流产沙模型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王奇花[1](2021)在《晋西黄土坡面径流侵蚀产沙试验研究》文中指出晋西因其广泛分布的丘陵沟壑地貌形态和集中的短历时暴雨特征,非常容易引起严重的水土流失。论文以晋西黄绵土裸坡面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与野外人工模拟降雨试验法,探讨不同降雨强度、坡长条件下坡面径流侵蚀产沙特性,并评价EUROSEM模型在晋西土壤侵蚀过程中的适用性,在对比分析室内外土壤侵蚀模数的基础上,分析导致差异性的原因,并初步进行室内与野外土壤侵蚀模数的换算,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2~5 m坡长条件下,降雨强度为50~120 mm/h时,坡面产流产沙量均随雨强的增大和坡长的延长而增大,二者与雨强呈指数关系(R2>0.95),与坡长呈线性关系(R2>0.84)。坡长按1 m增量延长时,各雨强条件下坡面产流产沙量增量没有显着变化规律,但总在坡长由3~4 m及4~5 m时出现峰值。鉴于此,建议晋西黄绵土裸坡面以4 m为间隔布设水保措施以缓减坡面水土流失。2.坡面产流量在快速增大后随产流历时的延长增速减缓并最终趋于稳定,整体呈增大趋势;降雨强度为50~80 mm/h时产沙量多表现为增大趋势,而90~120 mm/h时则多呈波动变化状态,且其波动程度随降雨强度的增大和坡长的延长而增大;坡长2~5 m,雨强大于60 mm/h时,产沙量显着增大,由此认为,60 mm/h可能是晋西水土流失量大幅增大的下限雨强。3.野外实测产流率与EUROSEM模型模拟结果均随降雨时间的延长先增大后趋于稳定,但二者峰现时间存在一定差异;实测产沙率在产流初期急剧增大后在波动中趋于稳定,而模拟值则在波动增长后呈平稳趋势,且首次峰现时间较实际早了5 min左右。4 m坡长条件下,产流产沙量模拟值几乎均大于实测值,其实测值与模拟值呈显着线性关系(R2均大于0.984),两者效率系数ME分别为0.978、0.974,模拟值与实测值间相对误差RE范围则为-12.95%~9.04%、-14.72%~24.13%,故该模型对产流量的模拟效果较产沙量好,总体而言,该模型对坡面产流产沙量的模拟效果良好。4.试验条件下,室内与野外坡面单宽输沙率随产流历时先增大后趋于稳定,但室内值及其波动性大于野外、响应时间更短;室内试验径流模数与侵蚀模数结果均大于野外,且野外与室内径流侵蚀产沙比值并非两者面积之比,因此不能简单地用室内试验结果乘以面积预测野外水土流失量,初步得出该区室内外裸坡面侵蚀模数换算系数为0.48。

唐柄哲[2](2021)在《黄土丘陵沟壑区坡沟系统侵蚀产沙特征及泥沙连通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黄土高原土壤侵蚀环境明显好转,入黄泥沙量显着减少。由于土壤侵蚀过程的尺度依赖性及侵蚀泥沙的沿途淤积,输沙量只能代表流域的部分侵蚀泥沙量,缺乏对侵蚀-产沙-输沙中间过程的深入认识,可能会忽视侵蚀热点区或由于泥沙淤积而造成的潜在风险。基于此,本文在陕北安塞选择了2个无干扰退耕、2个人为扰动退耕及1个上方梯田果园+下方坡耕地(下文简写为果园)坡沟系统为研究对象,结合陕北子洲“7.26”极端暴雨事件下6个不同土地利用配置的坡沟系统,依据土壤侵蚀、水文、景观生态等学科的相关方法,基于泥沙连通性框架,采用野外实地监测调查和小型无人机航摄等方法,分析了坡沟系统泥沙源汇分布及其侵蚀淤积特征,研究了泥沙输移路径关键节点及其连通状态对降雨的响应特征,探讨了极端暴雨条件下土壤侵蚀和泥沙连通特征,阐明了降雨及人类活动对坡沟系统产流产沙及泥沙连通性的影响机理。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退耕还林(草)后,小流域坡沟系统植被覆盖良好,泥沙源地面积占比较低,但景观破碎度较高且侵蚀严重。主要泥沙源为低盖度陡坡、浅层滑坡面及裸露沟道,占坡沟系统总面积的4.05%-23.78%。2016-2019年,小流域共发生48场侵蚀性降雨事件,其中暴雨12场,雨量13.7-72.1 mm,雨强1.5-4.0 mm h-1。次降雨条件下,裸坡最大侵蚀强度为664.33 t km-2;浅层滑坡面是侵蚀最剧烈的泥沙源地,最大侵蚀强度可达4237.49 t km-2,细沟网络的径流再分布作用对滑坡面细沟的进一步发育具有重要影响;裸露沟道中,侵蚀沟段年侵蚀模数为10428.53 t km-2a-1,淤积沟段年淤积模数为8284.14 t km-2a-1,暴雨条件下淤积沟段会转变为泥沙源地。(2)坡沟系统的径流深和产沙模数均处在较低的水平,且受降雨和泥沙源汇格局的显着影响。年均径流深和产沙模数分别小于1.23 mm和35.86 t km-2 a-1;次暴雨条件下径流深和产沙模数分别是一般侵蚀性降雨条件下的2.56-13.37倍和10.04-142.82倍,扰动退耕和果园坡沟系统内70%以上的产沙是暴雨造成的;各坡沟系统径流深、产沙模数与降雨因子I15、I30、I60、PI15、PI30、PI60均达到了极显着水平。随着泥沙源地斑块的聚集和最大斑块面积的增大、以及泥沙汇斑块的分散和最大斑块面积的减小,坡沟系统的径流深和产沙模数线性增加。(3)坡沟系统泥沙连通性受地形、植被覆盖和人类活动的显着影响,而泥沙输移路径的连通状态对泥沙输移具有关键作用。沟谷地内随着沟道向下延伸出现部分平坦的洼地,是泥沙结构连通性高值的极热点中断与低值的极冷点出现的关键部位,也是易发生淤积的重要节点。退耕坡沟系统泥沙输移比仅为0.18%,枯落物对径流泥沙的拦蓄作用导致其泥沙输移比对降雨的响应十分微弱;而扰动退耕和果园坡沟系统泥沙输移比分别随时段最大雨强和降雨量线性增加,最高可达30.09%。浅沟、切沟生产道路和放牧小路是坡沟系统泥沙输移的主要路径,在暴雨条件下,裸露斑块下方、梯田与生产道路之间、小路处于泥沙连通状态,显着影响坡沟系统的泥沙输移比、含沙量、产沙量等输沙产沙特征。(4)极端暴雨事件下,不同土地利用配置的坡沟系统均发生了严重的土壤侵蚀,且处于泥沙连通状态。单次暴雨下土壤侵蚀强度变化区间为6940 t km-2-95880 t km-2,沟道下切、田坎崩塌和细沟侵蚀是主要侵蚀类型。新形成侵蚀沟与原有沟道的下切极大增加了坡沟系统的泥沙连通性,加之足够高的水流功率,致使几乎所有坡沟系统的侵蚀泥沙进入沟道,应及时对暴雨造成侵蚀沟和沟道下切进行填平修复,以降低土壤侵蚀风险和泥沙连通性。

刘昱[3](2020)在《黄土高原典型流域水沙统计模型集合评估》文中研究说明黄河中游地区降雨产流产沙过程历来备受学者的关注,黄土高原作为黄河中游的主要产流产沙区,更是引起了诸多学者的研究兴趣。水文模型法是研究流域水文过程的重要模拟工具,既有水文统计模型有很多种,其在基础数据来源、模型原理、技术手段、研究时期、关注因素等方面都存在差异,导致在特定区域的模拟结果、模拟精度等也存在区别,另一方面,对于不同模型的模拟精度评价也存在诸多量化指标,模型精度评价缺乏系统性。本文选取无定河及其嵌套小流域作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既有水文统计模型的基础差异性,提取构成模型的变量,使用基于偏相关系数(PCIS)和基于偏互信息的输入选择法(PMIS)法构造适用于黄土高原典型流域的水文统计模型,分析既有模型与构造模型基于单一精度指标评价的适用性;使用主成分分析法、层次分析法及综合得分法,并基于既有的单一评价指标构建多层次多指标的模型精度评价体系,对既有模型及本研究所提出模型的精度进行综合评价,计算水沙贡献率及预估模型精度以验证精度评价体系的准确性与适用性。得出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既有模型按照构成形式大致分为4类:倍比模型、线性模型、幂函数模型及混合模型,不同类型具有不同尺度上的构成因子、数据要求等,并在不同模型精度评价指标下表现出不同的拟合精度,研究表明既有模型具有多样性,倍比模型多使用大尺度降雨因子构成,模型简单易分析;线性模型的数据及构成因子要求较高,多用于大范围多流域尺度的水沙变化研究中;幂函数模型及混合模型同样对数据要求较高,部分数据需处理后使用,但模拟精度较高。统计纳什效率系数(NSE)等8个常用评价指标进行模拟结果的误差可信度分析,评价指标差异范围较小的指标中NSE和R2等的拟合敏感性较高,其他指标较低;以各流域水沙突变年份划分基准期及变化期,模拟既有模型序列,单一指标表明各指标间NSE与R2对模型精度更为敏感,RMSE的敏感性较差。(2)进行PCIS及PMIS法下各流域的水沙模型构建。模型构成变量除无定河、大理河流域径流优选变量个数为3外,其他条件的优选参数均为2个且变量基本一致,其中各流域径流量的模拟参数以年降雨量P、汛期降雨量Px等较大尺度变量为主,输沙量的模拟参数则以月降雨量等月尺度变量为主;随着研究尺度的减小,最优变量的变异性及差异性逐渐增大。值得注意的是,PMIS能够排除PCIS包括的冗余信息,表现为排除掉了P9和Pmx的PMIS产生了相对于PCIS较小的预测变量集,有利于数据稀缺区域的模型开发。单一精度指标下,PCIS、PMIS模型确定的水沙模型精度的NSE与R2值较既有模型增高,RMSE略有下降,即模型精度较既有模型有所升高。(3)建立起由1个目标层、2个准则层、11个变量层构成的模型精度评价指标体系,计算所有7个模型的精度评价。综合得分表明,各流域在不同模型下平均综合得分均达到了0.7以上,呈从大尺度至小尺度模拟精度逐渐降低趋势;PMIS和PCIS模型分别位居得分前两位;基准期径流量最优模拟公式为PMIS和PCIS模型,变化期各模型得分均有所下降,但PMIS和PCIS模型依旧表现着良好的精度,输沙量拟合结果与径流量相似,表明PCIS、PMIS模型的精度能够达到较高水平。计算优选模型模拟数据与实测数据的水沙变化贡献率,得到了与实测序列相近的贡献率;进行3个预估模型的精度评价,贝叶斯模型加权平均方法(BMA)及模型得分加权平均方法(SMA)的综合得分高于多数模型,进一步验证了该精度评价体系所优选的模型具有水文计算的适用性。

杨振奇[4](2020)在《裸露砒砂岩区人工植被对水力侵蚀的调控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我国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裸露砒砂岩区是黄河粗沙集中来源区,研究该区人工植被对水力侵蚀的调控机制,对于科学指导植被建设和减轻泥沙入黄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选取裸露砒砂岩区的鲍家沟小流域为研究区,在坡面尺度上,通过径流小区监测与野外放水冲刷试验,明确了裸露砒砂岩区坡面的侵蚀产沙规律、微地形变化过程和水动力学特征,分析了降雨和植被对坡面产流产沙过程的影响;以裸露砒砂岩区主要的人工植被为研究对象,从降雨截留、土壤水文物理性质、土壤抗蚀性和土壤质量方面,系统的研究了人工植被的径流调控机制,构建了裸露砒砂岩区土壤质量评价最小数据集;在流域尺度上,基于研究区土壤、地形和土地利用/植被覆盖数据,构建了流域地理信息数据库,结合地统计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了人工植被格局和地形因素对土壤质量空间异质性的影响。运用景观生态学理论和空间分析方法,对小流域植被格局和水力侵蚀空间分异规律进行了分析,揭示了植被格局与地形因子对小流域水力侵蚀的耦合影响机制。研究得出了以下结论:(1)研究区的降雨类型分为长历时暴雨、长历时中到大雨、短历时暴雨,短历时的小到中雨4类,降雨会显着改变裸露基岩坡面的微地形,对于有植被生长的坡面无影响,在一个暴雨季节内,裸露基岩坡面微地形坡度的平均值由22.76°增长至23.09°,坡面细沟的细沟密度由0增加至33.73 m/m2,随着坡面微地形持续向利于侵蚀发生的方向发展,坡面产流产沙量随之增加。随着冲刷流量和坡度的加大,径流的冲刷能力增强,坡面的产流产沙量随之增加;低植被覆盖(≤15%)对坡面径流的影响相对较小,在水力冲刷作用下,仍易于侵蚀产沙,植被覆盖达到30%时,径流受到的阻滞作用增加,径流冲刷能力被削弱。(2)不同植被类型地表覆盖度差异显着,其中以沙棘林和油松林下的草本层盖度最高,分别是草地覆盖度的1.41倍和1.26倍。人工植被林冠层的截留能力由大到小依次为油松林、山杏林、沙棘林、柠条林;枯落物的持水能力呈油松林>山杏林>柠条林>沙棘林>草地的趋势;沙棘林下土壤大孔隙较为发达,其土壤饱和导水率较高,而裸地土壤孔隙较少,其饱和导水率最低;土壤入渗速率呈沙棘林>油松林>柠条林>山杏林>草地>裸地的规律。(3)降雨对裸露砒砂岩区土壤团粒结构的破坏机制不同,暴雨条件产生的气爆作用是导致裸露砒砂岩区土壤团粒体结构破坏的主要因素,雨滴击打造成的分散作用的破坏作用次之,土壤结构因吸水膨胀破碎的破坏作用最小。各植被类型土壤团粒体破坏率由小到大依次为沙棘林、柠条林、山杏林、油松林、草地、裸地。在对土壤的物理、养分、生化功能和抗蚀能力4方面性质分析的基础上,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和Norm值筛选出土壤有机质、土壤含水率和土壤团聚体破碎率3个指标建立最小数据集指标,最小数据集的评价结果与重要数据集和全数据集评价结果拟合效果良好,可以应用在裸露砒砂岩区土壤质量评价中,不同植被类型土壤质量评价结果为沙棘林>山杏林>柠条林>油松林>草地>裸地。(4)以鲍家沟小流域为代表的裸露砒砂岩区典型流域,流域内的优势景观为裸露基岩景观,其次为大面积的人工植被景观。流域水力侵蚀强度以微度侵蚀为主,微度侵蚀是流域的主要侵蚀景观,各侵蚀强度斑块的破碎化程度由大到小呈极强烈侵蚀、强烈侵蚀、中度侵蚀、轻度侵蚀、微度侵蚀的排列顺序。流域水力侵蚀强度具有显着的空间自相关性,水力侵蚀强度高值聚集区主要位于基岩大幅出露的区域,低值聚集区主要分布在坡面。灰色关联分析的结果显示,高值聚集区与斑块面积分形维数的关联系数最高为0.774,低值聚集区与坡度关联程度最高。地形是导致植被景观破碎化并决定水力侵蚀强度的主要因素,而在地形平缓的地带,植被景观的联通程度则是限制水力侵蚀发生发展的主要因素。

胡晋飞[5](2020)在《黄土丘陵沟壑区流域水沙动态及其对变化环境的响应》文中指出近几十年来,随着黄土高原大规模水土保持措施与生态恢复工程的实施,黄河水量沙量锐减,水沙情势巨变。厘清不同时空尺度水沙对变化环境的响应不仅有利于深入理解高度治理下的河流径流输沙动态特征,而且可为水土保持规划及区域生态治理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以黄土丘陵沟壑区西川河流域为例,基于流域逐日降雨及水沙资料,采用多种时间序列统计方法,分析流域不同时间尺度降雨、径流、输沙的演变特征,定量评估降雨及人为因素对流域水沙变化的贡献率;筛选1974-1989年与2007-2013年间112场次洪水事件,基于洪水径流深、洪水历时、洪峰流量三个表征洪水产流输沙特征的指标,综合采用聚类分析和判别分析方法划分不同洪水类型,探究不同洪水类型输沙规律及水沙关系特征。同时,提出了“相似洪水事件法”,量化人类活动对流域径流及输沙减少的贡献率。最后,采用野外人工降雨模拟试验,探究坡面尺度产流产沙对不同植被盖度的响应,量化坡面不同植被组分的减水减沙效应,揭示坡面植被恢复的水沙调控效应。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西川河年际尺度径流及输沙量减少的主要驱动因素为人类活动,而降雨变化所造成的影响相对较低。西川河流域多年年降雨量并无显着的增加或减少趋势,但年径流量和输沙量均呈显着的下降趋势(P<0.05);在流域降雨量并未出现显着突变年份情况下,西川河径流量、输沙量时间序列均于1996年发生突变。人类活动对西川河径流量和输沙量减少的贡献率分别为82.0%和87.9%,而降雨变化的贡献率分别为18.0%和12.1%。(2)揭示了西川河径流及输沙量的年内变化特征及其对水土保持措施的响应。流域基准期(1974-1995)与变化期(1996-2012)月均径流量和输沙量的年内分配特征均呈现“单峰”分布,最高值出现于七月。汛期不同月份径流及输沙量在水土保持措施实施后均有明显降低,而汛期径流输沙量在年内的占比并未发生显着变化;随着流域水土保持措施的实施,流域日尺度水沙关系发生了改变;1974-2012年间,年内日最大流量、输沙率以及含沙量均呈显着下降趋势。相比于基准期,变化期历年日最大流量、输沙率以及含沙量的平均值分别下降了37.3%、42.6%、18.1%;1974-1995年间,西川河极端日流量最优分布为Ln 3分布,其5年、10年、25年、50年、100年一遇的年极端日流量分别为63.5 m3·s-1、90.7 m3·s-1、132.1 m3·s-1、168.0 m3·s-1、208.4 m3·s-1。1996-2012年间,极端日流量的最优分布函数为Wakeby分布,其5年、10年、25年、50年、100年一遇的年极端日流量分别为25.1 m3·s-1、28.6 m3·s-1、34.5 m3·s-1、41.5 m3·s-1、52.1 m3·s-1,同一级别重现期日流量水平较上一时段明显降低。(3)基于WASASED模型分析了不同降雨情景下流域产流量的变化特征。采用1988-1991年西川河流域逐日流量资料对WASASED模型进行率定与验证,日流量模拟结果的纳什系数ENS和决定系数R2均超过了0.6,表明模拟结果满足精度要求,可用于流域日尺度径流过程的模拟。保持其余输入因子不变,设置四种降雨情景(降雨量增加5%、降雨增加10%、降雨量减少5%、降雨量减少10%),定量评估不同降雨情景下流域产流量的变化。模型模拟结果表明,相比于实测降雨量条件下流域年均径流深的模拟值,当降雨增量分别为5%和10%时,流域产流量分别增加22.8%和35.2%。当降雨量分别减少5%和10%时,流域产流量分别降低13.8%和31.0%。(4)揭示不同类型洪水的水沙动态特征及洪沙输移效应。综合采用K-medoids聚类分析和判别分析方法将西川河流域112场次洪水划分为4种类型。不同洪水类型产沙量差异较大,A型、B型、C型及D型洪水对西川河输沙总量的贡献率分别为24.5%(1.48×107 t)、11.2%(6.77×106 t)、21.4%(1.29×107 t)和42.9%(2.59×107 t)。其中,A型与C型洪水次洪平均输沙量显着高于其余两类洪水,是流域治理需重点关注的洪水类型。流域主要滞回曲线类型为逆时针滞回曲线与“8”字形滞回曲线,其中,A类型洪水均呈复合型滞回曲线,C类型洪水亦多呈现复合型滞回曲线,B类型洪水以逆时针滞回曲线为主,D类型洪水多为“8”字滞回曲线。此外,相比于基准期,变化期复合型滞回曲线的占比明显降低,而逆时针滞回曲线的占比有所提高。(5)提出“相似洪水事件法”用于量化人类活动对流域径流输沙减少的贡献率。以西川河流域112场次洪水事件为样本,通过阈值设定,共筛选出八组具有相似降雨条件的洪水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人类活动对西川河径流量减少的贡献率介于20%与79%之间,平均贡献为47.0%,人类活动对输沙量减少的贡献为55%-95%,平均值为81.0%。(6)随坡面植被覆盖度的提升,产流率与产沙率均呈现下降趋势,草被盖度与产流率间呈线性函数关系,而草被盖度与产沙率间呈指数函数关系。不同雨强条件下,随坡面植被盖度提升,初始产流时间均逐渐延长。1.5 mm·min-1雨强下,20%、40%、60%、90%盖度坡面相比于裸土坡面的减水效应分别为24%、36%、53%和79%,减沙效应分别为37%、73%、78%和94%;2.0 mm·min-1雨强下,20%、40%、60%、90%盖度坡面相比于裸土坡面的减水效应分别为17%、28%、37%和71%,减沙效应分别为27%、67%、78%和89%,相同植被盖度的减沙效应高于其减水效应。(7)草被枯落物层对坡面径流的拦蓄作用最强,而根系对坡面减沙的贡献最大。不同雨强条件下,原状草坡的初始产流时间均最长,去除枯落物坡面的初始产流时间次之,裸土坡面初始产流时间最短。1.5 mm·min-1雨强下,枯落物层、植被茎叶以及植被根系的减流效益分别为26%、7%和12%,减沙效益分别为36%、3%和51%;2.0mm·min-1雨强下,枯落物层、植被茎叶以及植被根系的减水效益分别为17%、10%和11%,减沙效益分别为30%、7%和51%。

杨晓楠[6](2019)在《黄土高原多尺度景观格局对径流及输沙过程的影响》文中认为近几十年,为了减少入黄泥沙和扭转水土流失日益严重的状况,黄土高原开展了一系列重大生态治理工程,深刻地改变了黄土高原覆被格局和下垫面条件,对流域水文过程产生了巨大影响,引起相关学者的重视并开展了一些研究。然而对景观格局在径流及输沙量变化中的作用机制的系统研究存在不足,难以在不同时空尺度上定量地评价景观格局对产流与产沙过程的影响。基于此,本文通过野外人工模拟降雨试验,研究坡面上不同景观斑块组合方式的产流产沙过程及其变化规律,揭示植被格局对水文过程影响的机理。流域尺度上采用SWAT水文模型等方法,研究土地利用格局及气候变化对径流及输沙过程的影响,分析子流域产水及产沙量的时空演变特征,并利用偏最小二乘法(PLSR)构建子流域产水及产沙量与景观格局指数的定量关系。区域尺度上基于Budyko假设、双累计曲线等方法定量评估植被格局和气候变化对径流及输沙量减少的贡献率,同时构建景观格局指数与水文监测站点径流及输沙系数的定量关系。通过不同尺度上的研究,全面认识景观格局变化对水沙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坡面上不同景观斑块组合方式形成的竖路径,横路径,S路径以及随机斑块的平均产流及产沙量差异显着(P<0.05)。横路径和随机斑块较竖路径和S路径表现出更强的流动阻力和较弱的泥沙输送能力。竖路径的产流量及产沙量最高,随机斑块的产流量最低。与裸地相比,随着草地及灌木覆盖度由20%增至90%,产流及产沙量逐渐减小,减少幅度分别为19.3-78.0%和84.3-99.3%(P<0.05)。随着草地及灌木覆盖度增加,可提高表面粗糙度及水流阻力,降低径流剪切力和径流功率。此外,草被地上部分(茎枝+结皮)拦蓄径流效益为55.6%(P<0.05),减少泥沙效益为55.1%(P<0.05);灌木地上的枯枝落叶层减水效益明显,拦蓄径流效益为74.8%(P<0.05),灌木根部对减少产沙有很大的贡献率,占75.1%(P<0.05)。(2)延河流域1960-2015年间的径流和输沙量呈减少趋势,其中年径流量减少速率为0.02 Gm3 yr-1(P<0.01),年输沙量减少速率为0.001 Gt yr-1(P<0.01)。降雨与径流的双累积曲线在1979和1999年附近发生明显偏移,因此将研究时段分为三个时期1960-1979(P1),1980-1999(P2),2000-2015(P3)。对比P1时期,P2和P3时期的平均年径流量分别减少8.8%和33.0%,P2和P3时期的平均年输沙量分别减少32.7%和76.4%。其中,1990-2015年土地覆被格局变化使径流量减少35.6%,气候变化对径流变化的贡献率为64.4%。对比P1时期,P3时期植被覆盖度的增加是输沙量减少的主要贡献者,占78.6%(0.33 Gt),植被恢复是2000年之后延河泥沙减少的主要原因。(3)本文对延河流域的土地覆被、地形、土壤与植被覆盖度进行分类,构建了新的景观斑块单元并计算景观指数。近20多年来,延河流域景观格局朝低连通、高破碎化、高异质性的方向发展,导致产水量与产沙量逐年递减。斑块密度、景观分裂指数和蔓延度等景观指数与子流域产水和产沙量之间呈显着相关关系。1990-2015年产水量和产沙量与景观指数的PLSR模型的Q2值均高于0.7,对结果有良好的预测。纳什效率系数(NSE)显示利用PLSR模型计算的产水和产沙量预测值均在可信范围(NSE产水=0.83,NSE土壤侵蚀=0.42),该模型可以在未来土地覆被情景中,利用景观指数快速、高效地预测产水和产沙量。(4)河龙区间主要流域(皇甫川、窟野河、无定河和延河)1960-2015年间的径流量和输沙量均呈减少趋势,年径流量减少速率范围为0.02-0.15 Gm3 yr-1(P<0.01),年输沙量减少速率范围为0.001-0.031 Gt yr-1(P<0.01)。降雨与径流的双累积曲线均在1979和1999年附近发生明显偏移,对比P1时期,P2和P3时期总平均年径流量分别减少32.9%和64.1%。P2和P3时期总平均年输沙量分别减少50.6%和87.2%。对比P1时期,P2时期53.5%(3.81 Gm3)的径流减少量,13.3%(0.25 Gt)的输沙减少量归因于气候变化。P3时期,气候变化对径流量变化的贡献率为6.8%(0.90 Gm3),对输沙量变化的贡献率为3.1%(0.107 Gt);植被措施使径流量减少约35.1%(0.26 Gm3),使输沙量减少约78.6%(0.33 Gt)。(5)河龙区间景观格局1990-2014年发生显着变化。在景观水平上表现为斑块密度变大,异质性和破碎化程度增高,景观斑块形状多样性减弱,离散程度变高。河龙区间20个水文控制站径流和输沙系数与景观指数之间存在相关性,径流系数与斑块密度、平均周长面积比等景观指数呈显着正相关,与聚散性指标聚合度呈显着负相关;聚合度与输沙系数亦呈显着负相关。径流系数与景观指数的PLSR模型的Q2值均高于0.5,能够很好地解释因变量。纳什效率系数(NSE=0.6)显示利用PLSR模型对径流系数预测效果较好,该模型可以在未来土地覆被情景中,利用景观格局指数快速、高效地预测径流系数。

黄萱[7](2019)在《植被覆盖和降雨变化对流域水沙过程的影响机制 ——以堵河流域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流域侵蚀产沙和水文过程影响因素众多,短时间内地形、土壤等因素相对稳定,而植被覆盖和降雨易变。上世纪80年代,我国农村施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政策大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垦殖面积与规模持续快速扩大,但由此也导致了大量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等生态环境问题。为此,在90年代后期,我国政府实施了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长治工程以及小流域治理等一系列生态恢复建设工程,使得植被覆盖显着提高,土地利用发生较大变化。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暴雨事件频发加重了区域水土流失防治的难度。为了深入理解植被覆盖和降雨变化对流域水沙过程的影响机制,本文以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丹江口库区典型流域——堵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基于流域水文、气象长期监测数据,结合流域地形、土壤、土地利用及植被覆盖等资料,系统研究了土地利用/植被覆盖变化在不同时间尺度上对流域产流产沙的影响,阐明了暴雨时空格局和流域产流产沙过程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流域气候-植被-水沙过程复杂系统的解耦方法,定量分离了气候和植被覆盖对流域水文过程直接和间接影响。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分析比较不同时期堵河流域及其子流域径流量、径流泥沙浓度和产沙量,揭示不同时间尺度上土地利用对流域侵蚀产沙的影响机制。通过双累积曲线将研究时段1975-2009年划分为三个阶段:1975-1984年(P1)、1985-1999年(P2)和2000-2009年(P3)。堵河流域年均径流深呈先下降后保持稳定的趋势,年均产沙量在三个时期不断下降。子流域年均径流深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年均产沙量则不断下降。通过分析不同时期径流和泥沙浓度年内变化,发现P1-P2时期,堵河流域及其子流域年均产沙量减少主要是由于径流量和泥沙浓度减少共同导致,而P2-P3期间,堵河流域及其子流域年均产沙量的减少是由于“退耕还林”造成流域泥沙浓度减少引起。2)土地利用变化影响堵河流域及其子流域次降雨尺度上的水沙关系。相同径流量下堵河流域的泥沙浓度较子流域更稳定,但随着植被覆盖的增加,子流域的径流-泥沙关系也趋于稳定。堵河流域不同时期泥沙浓度仅在高流量中观察到显着差异,P3期间泥沙浓度显着低于P1和P2时期,在低流量或中流量情况下,堵河流域不同时期泥沙浓度之间没有显着差异。子流域的泥沙浓度在中流量情况下,P3时期显着低于P1和P2时期,在高流量的情况下,P3时期显着低于P1和P2时期,在低流量情况下泥沙浓度之间没有显着差异。3)阐明了暴雨时空格局对流域产流产沙的影响。通过聚类分析,根据降雨量、暴雨空间变异系数和最大日降雨量将堵河流域1979-2010年间184场暴雨分成:空间分布不均的暴雨(Ⅰ)、空间分布均匀的暴雨(Ⅱ)、空间分布不均的强暴雨(Ⅲ)和空间分布均匀的强暴雨(Ⅳ)四类。比较不同暴雨类型下流域水文响应特征,研究发现,不同暴雨类型引起的径流和泥沙差异很大:暴雨类型Ⅳ产流产沙总量和其他三种暴雨类型存在数量级差异,32年间12场暴雨类型Ⅳ贡献了研究期总泥沙产量的30%;暴雨类型Ⅱ和暴雨类型Ⅲ降雨量类似,尽管产流产沙量不存在显着差异,但暴雨类型Ⅲ最大泥沙浓度显着高于暴雨类型Ⅱ。4)揭示了不同暴雨类型下水沙过程对植被覆盖变化的响应规律。研究发现“退耕还林”的减沙效应主要来自暴雨类型Ⅳ下径流泥沙的减少。暴雨类型Ⅳ下减水减沙效果显着,对退耕还林及土地利用格局改变敏感,暴雨类型Ⅱ下减沙效果明显。“退耕还林”前,暴雨类型Ⅰ和暴雨类型ⅡⅠ下径流-泥沙滞后关系曲线多呈顺时针滞后,暴雨类型Ⅱ下呈8字型滞后,暴雨类型Ⅳ则表现出复式滞后;“退耕还林”后,所有暴雨类型下均以顺时针滞后为主。降雨和植被覆盖变化会导致流域“源汇”的功能转化,滞后关系越复杂,泥沙来源越广泛,“侵蚀源”的连通性越好。特大暴雨发生时,流域水文连通性增强,流域“侵蚀源”增多,植被覆盖有效减少了流域内部“侵蚀源”分布。5)利用偏最小二乘-结构方程模型量化了植被和气候变化对流域水文特征直接和间接影响。通过建立的模型,发现降雨和温度相关变量可以解释88%的植被变化,植被和气候变化可以解释67%的径流变异特征,气候、植被和径流特征综合解释了62%的泥沙变异。通过分解变量间直接和间接效应,揭示了气候与植被对流域水沙过程的影响机制。降雨和温度直接影响径流,同时还通过其对植被的影响间接影响径流变化。植被与径流泥沙均呈负相关,植被的减沙效果(总效应=-0.20)大于其减流效果(总效应=-0.12)。植被主要通过减少径流来减少产沙量,其对泥沙的直接影响(直接影响=-0.09)小于其通过减流对泥沙的间接影响(间接影响=-0.11)。

朱楠[8](2017)在《基于SWAT模型的土地利用及气候变化的水沙响应》文中研究指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情况及其治理问题始终是社会关注的焦点。近年来,随着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工作的开展,黄土高原环境恶化得到有效缓解和抑制。但同时,径流和输沙锐减的新问题也随之出现。这主要是由当地气候变化和人类频繁活动所致。因此,为明确黄土高原地区不同土地利用和气候变化对流域产流产沙及其水沙过程的影响,本研究以甘肃省天水市北部的罗玉沟流域为研究对象,基于流域下垫面及水文气象资料,在分析当地典型年份的土地利用特征及1986-2010年气候变化趋势的基础上,采用SWAT水文模型探究罗玉沟流域在不同土地利用及气候条件下的水沙状况。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SWAT模型适用于罗玉沟流域水沙模拟。采用决定系数(R2)和纳什效率系数(Ens)评价模型适用性,以1986-1995年为校准期,模型模拟月径流的R2和Ens分别为0.79、0.75,模拟月泥沙的R2和Ens分别为0.79、0.67;以1996-2000年为验证期,模型模拟月径流的R2和Ens分别为0.80、0.65,模拟月泥沙的R2和Ens分别为0.70和0.63,均大于0.6,符合模型应用标准。(2)SWAT模型不确定性在可接受范围内。参数不确定性分析结果表明,在循环迭代过程中,“异参同效”现象普遍;目标函数值Ens随CN2的变化规律明显,表现为先增大后趋于稳定。模型不确定性分析结果表明,模拟月径流时,衡量模型不确定程度的P、R值分别为0.67、1.08,模拟月泥沙时分别为0.63、1.03,符合模型不确定程度的要求(P>0.6,R<1.5时不确定程度符合要求)。(3)不同土地利用格局情景模拟的分析结果表明,在各土地利用类型比例一定的情况下,林地集中分布较分散分布时的流域产流量、产沙量最大可分别减少4%、27%左右,但集中程度存在一个阈值,大于该阈值后流域产流产沙量无明显变化。虽然不同格局下流域出口的产流量差异不大,但流域内部产流产沙过程有所不同;林地分布在流域上部时,流域上部出口的产流产沙量较其分布在中部或下部时最大可分别减少23.8%、50.89%,上中部产流产沙量最大可分别减少12.3%、33.03%。因此,调整流域土地利用时可适当提高林地集中程度;重视流域产流产沙源头的土地利用优化,在流域产流产沙源头可采取减水减沙效果更好的植被措施,尽量避免因频繁的人类活动而增加源头来水来沙。(4)未来不同气候情景模拟的分析结果表明,当温度不变,降雨依次增加5%、10%、15%、20%时(情景1),流域产流产沙量也随之增加,且增幅随雨量增加而增大,径流增幅大于泥沙增幅;当降雨不变,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升高0.3℃时(情景2-0),径流、泥沙分别减小2.5%、1.5%左右;当降雨增加,最高温度和最低均升高0.3℃时(情景2),流域产流产沙量增大,但增幅小于情景1时的增幅,且两组情景的增幅差距随降雨增大而扩大,在产流产沙量方面,情景1较情景2分别减少4%、3%左右。因此,降雨和温度交互作用对流域径流、泥沙产生影响,在这个过程中,温度的影响会随降雨增幅的增加而被放大;降雨在流域内分布的均匀程度也是引发水沙变化的因素之一。

姚文艺,焦鹏[9](2016)在《黄河水沙变化及研究展望》文中研究指明黄河水沙变化是事关黄河治理开发与管理的基础性战略性问题,水沙变化研究也是我国水科学领域的重大科学问题。从黄河水沙变化研究的热点出发,总结了几十年来黄河水沙变化研究的主要成果,包括黄河水沙变化主要特征、水沙变化主要评估方法及原理、水沙变化成因及其影响因素贡献率,以及黄河未来水沙变化趋势预测等,分析了黄河水沙变化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在此基础上,考虑黄河流域复杂的水沙环境及水沙变化新情况,提出了利用复杂性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开展黄河水沙变化研究的思路,以及需要进一步研究的主要问题。

刘钦[10](2016)在《纸坊沟流域暴雨侵蚀与坡面人工降雨产流产沙试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甘肃省平凉市纸坊沟小流域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流域历年降雨、径流、泥沙资料,结合坡面人工模拟降雨试验,分别从坡面、小流域尺度上对流域暴雨侵蚀进行了研究。首先,根据气象部门暴雨标准,筛选出19591997年间发生的历次暴雨,阐述小流域暴雨时空分布及产水产沙特征,建立了次暴雨的水沙数学模型;其次,通过实测不同坡面土壤体积含水率的变化,分析土壤水分动态变化规律,为研究坡面水循环过程提供了依据;同时,开展了不同下垫面径流试验场人工模拟降雨试验,分析了降雨侵蚀规律,并建立了坡面降雨侵蚀模型。本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19591997年间,共发生暴雨97次,多以历时小于12h为主,占总次数的47.4%;年内暴雨主要分布在汛期,其中7月份出现39次,占总次数的40%;暴雨空间分布特征表明,暴雨中心在全流域均有出现,平均离差系数Cv为0.23,不均匀系数η为0.79,极端比值系数α为2.46,历时较长的暴雨在空间上的不均匀性一般小于短历时暴雨。(2)采用累积距平、Mann-Kendall秩次相关等方法分析暴雨径流变化趋势,结果表明:由于气候和下垫面因素的变化,19661985年间暴雨形成的径流量呈较大波动,1985年后径流量变幅明显减小;暴雨形成的侵蚀量占年侵蚀量的16.5%89.8%,平均值62.7%,土壤侵蚀主要来源于流域中、下游区域。(3)构建了基于前期影响雨量、径流深、平均降雨强度因子的小流域暴雨侵蚀方程,R2为0.818,模拟结果表明:该方程在小流域暴雨侵蚀预报中具有较好的适用性。(4)土壤深度30cm以内,土壤水分动态强烈受气温和降水的影响;土壤深度3040cm坡面土壤水分动态主要受降雨、气温等因素的影响;土壤深度40180cm土壤水分动态主要受土壤特性和植被根系分布等的影响。表层土壤水分消耗量与水面蒸发量相关性较好。(5)降雨历时相同情况下,产流阈值与植被覆盖度呈正相关关系,与坡度呈负相关关系;径流深、产沙量与植被覆盖度呈负相关关系,与坡度呈正相关关系。在试验降雨强度范围内,植被的减水率、减沙率最高分别为29%、87%。(6)降雨强度为60mm/h时,裸露坡面产流初期产沙量增加较快,在510min达到峰值,20min以后产沙量达到稳定状态;草坡对于产沙过程调控作用明显,产沙量呈现稳定的变化规律,随降雨的进行,含沙率有微小增大。(7)构建了基于降雨因子、坡度坡长、植被覆盖度等因子的小流域坡面次降雨产沙经验模型,R2为0.91,模拟效果较好。

二、黄河中游地区暴雨产流产沙模型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黄河中游地区暴雨产流产沙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晋西黄土坡面径流侵蚀产沙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降雨对径流侵蚀产沙的影响
        1.2.2 坡长对径流侵蚀产沙的影响
        1.2.3 土壤侵蚀模型研究进展
        1.2.4 实体比尺模型研究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试验设计
        2.2.1 供试土壤
        2.2.2 试验土槽的装填
        2.2.3 降雨装置
    2.3 试验过程
        2.3.1 室内人工模拟降雨
        2.3.2 野外人工模拟降雨
    2.4 EUROSEM模型参数设置
    2.5 试验数据分析
第三章 降雨条件下晋西黄绵土坡面产流分析
    3.1 雨强对坡面产流的影响
        3.1.1 不同雨强下坡面产流过程分析
        3.1.2 产流量与降雨强度的关系
        3.1.3 雨强连续增大时产流量增量的变化
    3.2 坡长对坡面产流的影响
        3.2.1 产流量随坡长的变化
        3.2.2 坡长等值延长时产流增量的变化特征
    3.3 雨强与坡长对坡面产流的交互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降雨条件下晋西黄绵土坡面侵蚀产沙分析
    4.1 雨强对坡面侵蚀产沙的影响
        4.1.1 不同雨强下坡面产沙过程分析
        4.1.2 产沙量与降雨强度的关系
    4.2 坡长对坡面侵蚀产沙的影响
        4.2.1 产沙量随坡长的变化
        4.2.2 坡长等值延长时产沙增量的变化特征
    4.3 雨强与坡长对坡面侵蚀产沙的交互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EUROSEM模型在坡面径流侵蚀过程的模拟应用
    5.1 坡面径流侵蚀产沙分析
        5.1.1 坡面产流过程分析
        5.1.2 坡面产沙过程分析
    5.2 模型适用性评价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室内外坡面径流侵蚀差异分析
    6.1 径流模数与侵蚀模数差异性分析
    6.2 地貌形态与侵蚀产沙差异分析
        6.2.1 地貌形态差异分析
        6.2.2 单宽输沙率差异分析
    6.3 室内与野外侵蚀尺度换算
        6.3.1 土壤侵蚀模数的换算
        6.3.2 土壤侵蚀模数与径流模数的关系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2)黄土丘陵沟壑区坡沟系统侵蚀产沙特征及泥沙连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1.2.1 坡沟系统侵蚀产沙特征
        1.2.2 土壤侵蚀产沙监测方法
        1.2.3 泥沙连通性
    1.3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坡沟系统泥沙源汇单元分布特征
    2.1 研究方法
        2.1.1 坡沟系统的选择
        2.1.2 数字表面模型(DSM)的获取
        2.1.3 地形及土地利用信息的提取
        2.1.4 泥沙源汇及输移路径的识别
        2.1.5 泥沙源汇格局指数的选取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坡沟系统地形特征
        2.2.2 坡沟系统土地利用特征
        2.2.3 坡沟系统泥沙源汇及输沙路径分布特征
    2.3 讨论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坡沟系统侵蚀淤积特征
    3.1 研究方法
        3.1.1 样地选择
        3.1.2 降雨观测与类型划分
        3.1.3 土壤侵蚀监测
        3.1.4 基于径流小区监测的坡沟系统土壤侵蚀估算
        3.1.5 数据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坡沟系统降雨特征
        3.2.2 植被坡面的土壤侵蚀特征
        3.2.3 滑坡面的土壤侵蚀特征
        3.2.4 沟道的土壤侵蚀及淤积特征
        3.2.5 坡沟系统土壤侵蚀特征
    3.3 讨论
        3.3.1 不同土地利用的土壤侵蚀差异
        3.3.2 浅层滑坡面的侵蚀特征及影响因素
        3.3.3 沟道的冲淤变化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坡沟系统产流产沙特征
    4.1 研究方法
        4.1.1 产流产沙监测
        4.1.2 数据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坡沟系统产流产沙特征
        4.2.2 坡沟系统产流产沙对降雨的响应
        4.2.3 坡沟系统产流产沙与泥沙源汇格局的相关性
    4.3 讨论
        4.3.1 降雨雨型对坡沟系统产流产沙的影响
        4.3.2 植被对坡沟系统产流产沙的影响
        4.3.3 输沙路径对产流产沙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坡沟系统泥沙连通性
    5.1 研究方法
        5.1.1 泥沙结构连通性指数IC计算及热点识别
        5.1.2 泥沙输移路径关键节点追踪调查
        5.1.3 数据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坡沟系统结构泥沙连通性
        5.2.2 连通热点与变化节点特征
        5.2.3 泥沙输移路径连通状态对降雨的响应
        5.2.4 泥沙输移特征
    5.3 讨论
        5.3.1 坡沟系统泥沙结构连通性
        5.3.2 坡沟系统泥沙输移比的差异性
        5.3.3 泥沙功能连通性对地表条件的响应
        5.3.4 降雨对输移路径的开闭及泥沙功能连通性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极端暴雨条件下坡沟系统的侵蚀及泥沙连通特征
    6.1 研究方法
        6.1.1 研究区概况
        6.1.2 样地选择
        6.1.3 暴雨特征
        6.1.4 侵蚀量估算
        6.1.5 泥沙连通性调查
        6.1.6 数据分析
    6.2 结果与分析
        6.2.1 坡沟系统土壤侵蚀特征
        6.2.2 坡沟系统泥沙连通特征
    6.3 讨论
        6.3.1 暴雨条件下坡沟系统土壤侵蚀特征
        6.3.2 暴雨条件下坡沟系统土壤侵蚀的影响因素
        6.3.3 暴雨侵蚀与泥沙连通性耦合关系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点
    7.3 需要进一步探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3)黄土高原典型流域水沙统计模型集合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既有降雨水沙经验模型研究进展
        1.2.2 构建模型输入变量选择技术
        1.2.3 模型精度评价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论文创新点
        1.3.4 研究技术路线
2 研究数据与方法
    2.1 流域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水文气象条件
        2.1.3 土壤及植被条件
        2.1.4 水土流失及水土保持
    2.2 数据来源及处理
        2.2.1 数据来源与收集
        2.2.2 数据处理
    2.3 研究方法
        2.3.1 典型水沙统计模型构建
        2.3.2 水沙模型评估体系及精度评价
        2.3.3 变化趋势分析方法
3 既有典型水沙统计模型适用性分析
    3.1 黄河中游流域既有典型水沙统计模型
        3.1.1 倍比函数类水沙统计模型:W(S) =A·X
        3.1.2 线性函数类水沙统计模型:W(S)=aX+β
        3.1.3 幂函数类水沙统计模型:W(S)=aX~β
        3.1.4 混合函数类水沙统计模型
    3.2 研究区水文序列变化特征分析
    3.3 既有模型的流域适用性分析
        3.3.1 既有模型参数计算
        3.3.2 既有模型精度评价
    3.4 本章小结
4 典型流域水沙模型构建
    4.1 模型构成变量选取
        4.1.1 PCIS、PMIS选择法
        4.1.2 PCIS法变量优选计算
        4.1.3 PMIS法变量优选计算
    4.2 模型构建及适用性分析
        4.2.1 模型构建
        4.2.2 模型精度及流域适用性分析
    4.3 本章小结
5 水沙模型精度评估
    5.1 建立水沙模型精度评价体系
    5.2 模型精度集合评估
        5.2.1 模型评价指标隶属度
        5.2.2 指标评价体系主成分及敏感性分析
        5.2.3 指标评价体系层次分析
        5.2.4 模型精度评价
    5.3 模型精度评价结果验证
    5.4 水沙模拟预报计算
    5.5 本章小节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4)裸露砒砂岩区人工植被对水力侵蚀的调控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4 砒砂岩区的范围及基岩侵蚀内因
        1.4.1 砒砂岩区的分布范围
        1.4.2 砒砂岩的侵蚀内因
    1.5 水力侵蚀研究进展
        1.5.1 水力侵蚀的影响因素
        1.5.2 砒砂岩区水力侵蚀机理研究进展
        1.5.3 水力侵蚀预报模型研究进展
    1.6 植被对水力侵蚀的调控作用
        1.6.1 植被对坡面产汇流过程的影响
        1.6.2 植被对土壤抗蚀性和抗冲性的影响
        1.6.3 植被格局对水力侵蚀的调控作用
    1.7 砒砂岩区植被配置模式研究进展
    1.8 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2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2.1 研究内容
    2.2 研究方法
        2.2.1 坡面水力侵蚀特征的研究
        2.2.2 人工植被对径流调控机制研究
        2.2.3 人工植被对土壤质量的影响
        2.2.4 小流域水力侵蚀空间特征及其与植被格局和地形因子的关系
    2.3 技术路线
3 研究区概况
    3.1 地理位置
    3.2 地形地貌
    3.3 气象与水文条件
    3.4 土壤条件
    3.5 植被条件
4 裸露砒砂岩区坡面水力侵蚀特征及其与植被的关系
    4.1 天然降雨条件下坡面产流产沙及其影响因素
        4.1.1 降雨类型划分
        4.1.2 降雨类型对坡面产流产沙的影响
        4.1.3 次降雨对坡面微地形的影响
        4.1.4 不同植被类型的减流减沙能力
    4.2 裸露砒砂岩区坡面水动力特性及其影响因素
        4.2.1 冲刷流量对坡面水动力特性的影响
        4.2.2 坡度对坡面水动力特性的影响
        4.2.3 植被覆盖度对坡面水动力特性的影响
    4.3 裸露砒砂岩区坡面土壤剥蚀率及其影响因素
        4.3.1 冲刷强度对土壤剥蚀率的影响
        4.3.2 坡度对土壤剥蚀率的影响
        4.3.3 植被盖度对土壤剥蚀率的影响
    4.4 小结
5 植被类型对地表径流的调控作用
    5.1 植被类型对地表覆盖度的影响
        5.1.1 植被类型对草本生物量和地表覆盖度的影响
        5.1.2 植被类型对草本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5.2 植被类型对降雨的截留作用的影响
        5.2.1 植被类型对林冠截留的影响
        5.2.2 植被类型对枯落物层持水的影响
    5.3 植被类型对土壤水文物理特性的影响
        5.3.1 植被类型对土壤颗粒分布特征的影响
        5.3.2 植被类型对土壤综合持水能力的影响
        5.3.3 植被类型对土壤饱和导水性能的影响
        5.3.4 植被类型对土壤入渗性能的影响
    5.4 植被类型对地表径流的调控机制
    5.5 小结
6 植被类型对土壤质量的改良作用
    6.1 植被类型对土壤抗蚀性的影响
        6.1.1 植被类型对土壤团粒结构的影响
        6.1.2 植被类型对土壤可蚀性的影响
        6.1.3 植被类型对土壤抗崩解能力的影响
    6.2 植被类型对土壤养分和生物化学性质的影响
        6.2.1 植被类型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6.2.2 植被类型对土壤生物化学性质的影响
    6.3 植被类型对土壤质量的影响
        6.3.1 土壤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6.3.2 不同植被类型土壤质量综合评价
    6.4 小结
7 裸露砒砂岩区小流域水蚀特征及其与植被和地形的关系
    7.1 小流域植被景观的空间格局与地形因子的关系
        7.1.1 小流域植被类型的分布特征
        7.1.2 小流域植被景观的空间格局
        7.1.3 小流域植被景观空间格局与地形因子的关系
    7.2 小流域植被与地形因子对土壤质量的耦合影响
        7.2.1 小流域土壤有机质的空间分布特征
        7.2.2 小流域土壤含水率的空间分布特征
        7.2.3 小流域土壤团粒结构破碎率的空间分布特征
        7.2.4 小流域植被与地形因子对土壤质量的耦合影响
    7.3 小流域水力侵蚀因子的空间分布特征
        7.3.1 小流域土壤可蚀性因子的空间分布特征
        7.3.2 小流域植被覆盖因子与水土保持措施因子的空间分布特征
        7.3.3 小流域降雨侵蚀力因子与坡度坡长因子的空间分布特征
        7.3.4 小流域水力侵蚀的分布特征
    7.4 小流域水力侵蚀的空间格局和空间自相关性
        7.4.1 小流域水力侵蚀的空间格局
        7.4.2 小流域水力侵蚀的空间自相关性
        7.4.3 小流域水力侵蚀空间自相关性与植被和地形的关系
    7.5 小结
8 讨论
    8.1 水力侵蚀与人工植被间反馈关系的尺度效应
    8.2 植被对水力侵蚀的调控机制
    8.3 裸露砒砂岩区小流域未来治理方向
9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5)黄土丘陵沟壑区流域水沙动态及其对变化环境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径流输沙量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辨析
        1.2.2 次洪过程水沙动态规律研究
        1.2.3 坡面植被恢复的水沙调控效应研究
        1.2.4 目前研究的不足与存在的问题
第2章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2.1 研究区概况
    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2.2.1 数据来源
        2.2.2 数据处理
    2.3 研究目标与内容
        2.3.1 研究目标
        2.3.2 研究内容
    2.4 技术路线
第3章 西川河径流及输沙量年际分异规律
    3.1 研究方法
        3.1.1 Mann-Kendall趋势分析
        3.1.2 Pettitt突变检验
        3.1.3 经验模态分解法
        3.1.4 距平累积阶段划分法
        3.1.5 降雨和人类活动对径流及输沙量的影响评价
    3.2 结果与分析
        3.2.1 降雨、径流及输沙量的年际变化趋势
        3.2.2 降雨、径流及输沙量突变分析
        3.2.3 降雨、径流及输沙量阶段性特征
        3.2.4 降雨、径流及输沙量周期规律
        3.2.5 径流及输沙量变化的驱动因素
    3.3 讨论
        3.3.1 流域产流产沙特征
        3.3.2 径流和输沙量变化归因分析
    3.4 小结
第4章 西川河径流及输沙量年内变化
    4.1 研究方法
        4.1.1 流量历时曲线
        4.1.2 重现期计算
        4.1.3 WASA_SED水文模型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径流及输沙量季节变化特征
        4.2.2 日径流及输沙量变化特征
        4.2.3 日水沙关系变化
        4.2.4 日最大径流及输沙特征值对水土保持措施的响应
        4.2.5 年极端日流量重现期
        4.2.6 基于WASA_SED模型的流域日流量模拟
    4.3 讨论
    4.4 小结
第5章 西川河次洪过程径流及输沙特征
    5.1 研究方法
        5.1.1 聚类分析
        5.1.2 滞回曲线
    5.2 结果与分析
        5.2.1 洪水产流输沙特征
        5.2.2 洪水类型划分
        5.2.3 不同洪水类型水沙关系
        5.2.4 不同洪水类型洪沙输移特征
        5.2.5 洪水流量与含沙量滞回关系
    5.3 讨论
        5.3.1 洪水过程水沙动态特征
        5.3.2 不同类型洪水的输沙效应
    5.4 小结
第6章 洪水径流及输沙过程对环境变化的响应
    6.1 研究方法
        6.1.1 相似洪水事件的筛选
        6.1.2 水土保持措施对洪水径流及输沙的影响
    6.2 结果与分析
        6.2.1 流域覆被变化
        6.2.2 流域淤地坝建设状况
        6.2.3 次洪径流输沙特征对变化环境的响应
        6.2.4 次洪水沙关系对变化环境的响应
        6.2.5 人类活动对径流量和输沙量减少贡献分析
        6.2.6 人类活动对流域洪水过程的影响
    6.3 讨论
        6.3.1 洪沙产输动态及其驱动因素分析
        6.3.2 相似洪水事件法的应用
    6.4 小结
第7章 坡面植被恢复的水沙调控效应
    7.1 材料与方法
        7.1.1 样地选择
        7.1.2 试验设计与观测
        7.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7.2 结果与分析
        7.2.1 原状草坡与根系坡面产流产沙及入渗特征分析
        7.2.2 不同植被盖度下坡面降雨径流侵蚀产沙特征分析
        7.2.3 不同植被组分对坡面降雨径流侵蚀产沙的影响
    7.3 讨论
        7.3.1 不同盖度植被的水沙调控效应
        7.3.2 植被不同组分的水沙调控效应
    7.4 小结
第8章 结论
    8.1 主要结论
    8.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6)黄土高原多尺度景观格局对径流及输沙过程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立题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景观格局对水土流失过程影响
        1.2.2 坡面产流产沙过程及其水动力学特征
        1.2.3 河流水沙变化特征及归因
        1.2.4 景观格局与径流及输沙过程耦合关系研究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草地斑块格局对产流及产沙过程的影响
    2.1 材料与方法
        2.1.1 研究区概况
        2.1.2 试验设计
        2.1.3 数据处理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坡面产流及产沙过程对草被覆盖度的响应
        2.2.2 景观斑块组合方式对产流及产沙过程的影响
        2.2.3 产流及产沙过程对草被结构层的响应
    2.3 讨论
    2.4 小结
第三章 灌木斑块格局对产流及产沙过程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研究区概况
        3.1.2 试验设计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产流及产沙过程对灌木覆盖度的响应
        3.2.2 景观斑块组合方式对产流及产沙过程的影响
        3.2.3 产流及产沙过程对灌木结构层的响应
    3.3 讨论
    3.4 小结
第四章 延河流域景观格局对径流及输沙过程的影响
    4.1 研究区概况
        4.1.1 地形、土壤状况
        4.1.2 植被状况
    4.2 资料与方法
        4.2.1 数据来源
        4.2.2 研究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3.1 水沙变化趋势
        4.3.2 降雨与径流量的双累积曲线
        4.3.3 土地覆被格局时空变化特征
        4.3.4 NDVI及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特征
        4.3.5 SWAT模型率定与验证
        4.3.6 子流域产水量时空变化特征
        4.3.7 土壤侵蚀量时空变化特征
        4.3.8 气候及土地覆被格局变化对径流及输沙量的影响
    4.4 讨论
    4.5 小结
第五章 延河流域景观格局与产水及产沙量的耦合关系
    5.1 研究方法
        5.1.1 FRAGSTATS景观格局计算软件
        5.1.2 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
        5.1.3 新景观斑块单元的构建
    5.2 结果与分析
        5.2.1 延河流域景观格局指数变化特征
        5.2.2 景观指数之间的相关分析
        5.2.3 产水量与景观指数的相关分析
        5.2.4 产沙量与景观指数的相关分析
        5.2.5 产水量与景观指数的定量关系
        5.2.6 产沙量与景观指数的定量关系
        5.2.7 延河流域PLSR模型适用性评价
    5.3 讨论
    5.4 小结
第六章 河龙区间景观格局对径流及输沙过程的影响
    6.1 研究区概况
    6.2 资料与方法
        6.2.1 数据来源
        6.2.2 研究方法
    6.3 结果与分析
        6.3.1 径流量变化趋势
        6.3.2 输沙量变化趋势
        6.3.3 径流量突变特征
        6.3.4 土地覆被格局时空变化特征
        6.3.5 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特征
        6.3.6 气候及植被格局变化对径流量的影响
        6.3.7 降雨及植被格局变化对输沙量的影响
    6.4 讨论
    6.5 小结
第七章 河龙区间景观格局与径流输沙量的耦合关系研究
    7.1 研究区概况
    7.2 研究方法
    7.3 结果分析
        7.3.1 河龙区间景观格局指数变化特征
        7.3.2 景观指数之间的相关分析
        7.3.3 径流系数与景观指数的相关分析
        7.3.4 产沙系数与景观指数的相关分析
        7.3.5 径流系数与景观指数的定量关系
        7.3.6 输沙系数与景观指数的定量关系
        7.3.7 河龙区间PLSR模型适用性评价
    7.4 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研究特色和创新之处
    8.3 研究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7)植被覆盖和降雨变化对流域水沙过程的影响机制 ——以堵河流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选题背景及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植被覆盖/土地利用对流域土壤侵蚀产沙的影响
    2.2 气候对流域土壤侵蚀与产沙影响
    2.3 分离气候与植被变化对流域土壤侵蚀与产沙的影响
        2.3.1 时间序列对比分析法
        2.3.2 成因分析法
        2.3.3 实测—还原法
    2.4 流域土壤侵蚀与产沙主要研究方法
        2.4.1 土壤侵蚀模型
        2.4.2 泥沙来源分析
        2.4.3 水文连通性
    2.5 流域土壤侵蚀与产沙文献计量学分析
        2.5.1 研究规模演变
        2.5.2 国际合作现状
        2.5.3 研究热点分析
        2.5.4 研究前沿分析
    2.6 当前研究存在问题与不足
3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3.1 研究目标
    3.2 研究思路
    3.3 研究内容
    3.4 技术路线
4 研究区概况与资料处理
    4.1 研究区概况
    4.2 数据收集与处理
        4.2.1 水文
        4.2.2 气象
        4.2.3 土地利用
        4.2.4 植被
        4.2.5 地形和土壤
5 土地利用变化对不同时间尺度上流域水沙的影响
    5.1 概述
    5.2 研究方法
        5.2.1 双累积曲线
        5.2.2 水沙关系模型
    5.3 结果
        5.3.1 时期划分
        5.3.2 不同时期土地利用变化
        5.3.3 不同时期产流产沙年际变化
        5.3.4 不同时期径流和泥沙浓度年内变化
        5.3.5 不同时期次降雨过程水沙关系比较
    5.4 讨论
    5.5 本章小结
6 流域水沙对暴雨时空格局和植被变化的耦合响应
    6.1 概述
    6.2 研究方法
        6.2.1 暴雨聚类分析
        6.2.2 径流-泥沙滞后关系曲线
    6.3 结果
        6.3.1 不同类型暴雨格局特征
        6.3.2 不同暴雨类型下产流产沙特征
        6.3.3 不同暴雨类型下产流产沙对植被覆盖变化响应规律
        6.3.4 径流-泥沙滞后关系研究
    6.4 讨论
    6.5 本章小结
7 气候与植被变化对水沙影响的解耦与归因分析
    7.1 概述
    7.2 研究方法
        7.2.1 时滞分析
        7.2.2 解耦分析
    7.3 结果
        7.3.1 气候、植被和水文时间变化特征
        7.3.2 植被指数对气候的滞后响应规律
        7.3.3 水沙演变的解耦与归因分析
    7.4 讨论
    7.5 本章小结
8 结语
    8.1 主要结论
    8.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论文成果
致谢

(8)基于SWAT模型的土地利用及气候变化的水沙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土地利用变化对流域水沙的影响
        1.2.2. 气候变化对流域水沙的影响
        1.2.3. SWAT水文模型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标、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地形地貌
    2.3. 气象水文
    2.4. 土壤
    2.5. 植被
    2.6. 水土保持现状
3. 罗玉沟流域SWAT水文模型数据库建立
    3.1. SWAT模型简述
    3.2. SWAT模型数据库构建
        3.2.1. 流域数字高程模型(DEM)构建
        3.2.2. 土地利用数据库构建
        3.2.3. 土壤数据库构建
        3.2.4. 气象数据库构建
4. 基于SWAT模型的罗玉沟流域水沙过程模拟
    4.1. 罗玉沟流域SWAT模型运行
        4.1.1. 流域河网提取
        4.1.2. 子流域划分
        4.1.3. 水文响应单元(HRU)划分
        4.1.4. 气象数据输入
        4.1.5. 模型的运行
    4.2. 模型参数敏感性分析
        4.2.1. 参数敏感性分析方法
        4.2.2. 参数敏感性分析结果
    4.3. 模型校准与验证
        4.3.1. 模型适用性评价标准
        4.3.2. 模型适用性评价
    4.4. 模型不确定性分析
        4.4.1. SUFI-2方法
        4.4.2. 参数不确定性分析
        4.4.3. 模型不确定性分析
    4.5. 小结
5. 基于SWAT模型模拟的土地利用水沙响应
    5.1. 罗玉沟流域1995年土地利用类型分析
    5.2. 罗玉沟流域1995年水沙空间分布特征
    5.3. 极端土地利用情景水沙模拟
        5.3.1. 极端情景假设
        5.3.2. 极端用地情景的模拟结果
    5.4. 不同土地利用空间格局情景水沙模拟
        5.4.1. 不同土地利用空间格局情景假设
        5.4.2. 不同土地利用情景假设结果
        5.4.3. 不同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对流域水沙的影响
        5.4.4. 不同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对流域水沙中间过程的影响
    5.5. 小结
6. 基于SWAT模型模拟的气候变化水沙响应
    6.1. 罗玉沟流域气候变化趋势分析
        6.1.1. 罗玉沟流域近三十年降雨变化趋势
        6.1.2. 罗玉沟流域近五十年气温变化趋势
    6.2. 罗玉沟流域未来气候情景下水沙模拟
        6.2.1. 罗玉沟流域未来气候情景设置
        6.2.2. 未来气候变化对流域水沙的影响
    6.3. 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9)黄河水沙变化及研究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黄河水沙变化研究的主要科技计划
2 黄河水沙变化评估方法
    2.1 黄河水沙变化评估指标体系
    2.2 水沙序列变化趋势评价及跃变点确定方法
    2.3 黄河水沙变化成因评估方法
3 黄河水沙变化特征
4 黄河水沙变化成因及影响因素贡献率
5 黄河水沙变化趋势预测
6 展望
    6.1 研究中的主要问题
    6.2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10)纸坊沟流域暴雨侵蚀与坡面人工降雨产流产沙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坡面尺度水土流失
        1.2.2 小流域尺度水土流失
        1.2.3 暴雨下的水土流失
    1.3 研究内容
        1.3.1 坡面尺度人工模拟降雨试验
        1.3.2 小流域暴雨侵蚀
        1.3.3 坡面土壤水分动态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地形地貌
    2.3 土壤与植被
        2.3.1 土壤类别及特征
        2.3.2 植被覆盖
    2.4 河流水系
    2.5 水土流失治理概况
第三章 坡面人工降雨试验研究
    3.1 试验设计
        3.1.1 试验场地
        3.1.2 人工模拟降雨装置
        3.1.3 试验过程
        3.1.4 数据收集
    3.2 坡面产流阈值研究
        3.2.1 降雨强度与产流阈值之间的关系
        3.2.2 坡度对产流阈值的影响
        3.2.3 植被覆盖对产流阈值的影响
    3.3 坡面地表径流研究
        3.3.1 降雨强度与径流深的关系
        3.3.2 坡度对于径流的影响
        3.3.3 植被覆盖对坡面产流的影响
    3.4 坡面产沙研究
        3.4.1 降雨强度对坡面产沙的影响
        3.4.2 坡度对坡面产沙的影响
        3.4.3 植被覆盖对坡面产沙的影响
    3.5 坡面产沙过程研究
    3.6 次降雨坡面产沙模型研究
        3.6.1 RUSLE模型在坡面的应用
        3.6.2 经验模型在纸坊沟流域的应用
第四章 小流域暴雨侵蚀研究
    4.1 资料来源
    4.2 暴雨特征
        4.2.1 暴雨识别
        4.2.2 暴雨年际(内)分布特征
        4.2.3 暴雨空间分布特征
        4.2.4 降雨量等值线
    4.3 径流特征
        4.3.1 累计距平法
        4.3.2 归一化分析
        4.3.3 Mann-Kendall秩次相关检验法
        4.3.4 次暴雨径流特征
    4.4 泥沙特征
        4.4.1 暴雨产沙年际变化
        4.4.2 径流对产沙量的影响
        4.4.3 泥沙主要来源
        4.4.4 典型暴雨水沙过程
    4.5 次暴雨产水产沙模拟
        4.5.1 相关性分析方法
        4.5.2 参数相关性分析
        4.5.3 暴雨径流模拟
        4.5.4 暴雨侵蚀模拟
第五章 坡面土壤含水率特征研究
    5.1 坡面土壤水分时空变化规律
        5.1.1 土壤水分日变化
        5.1.2 土壤水分垂向变化
        5.1.3 不同坡度、坡位含水率变化
    5.2 表层土壤水消耗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6.1 结论
    6.2 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四、黄河中游地区暴雨产流产沙模型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晋西黄土坡面径流侵蚀产沙试验研究[D]. 王奇花.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2]黄土丘陵沟壑区坡沟系统侵蚀产沙特征及泥沙连通性研究[D]. 唐柄哲.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3]黄土高原典型流域水沙统计模型集合评估[D]. 刘昱. 西安理工大学, 2020
  • [4]裸露砒砂岩区人工植被对水力侵蚀的调控机制研究[D]. 杨振奇.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
  • [5]黄土丘陵沟壑区流域水沙动态及其对变化环境的响应[D]. 胡晋飞.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2020
  • [6]黄土高原多尺度景观格局对径流及输沙过程的影响[D]. 杨晓楠.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9
  • [7]植被覆盖和降雨变化对流域水沙过程的影响机制 ——以堵河流域为例[D]. 黄萱. 华中农业大学, 2019
  • [8]基于SWAT模型的土地利用及气候变化的水沙响应[D]. 朱楠. 北京林业大学, 2017(04)
  • [9]黄河水沙变化及研究展望[J]. 姚文艺,焦鹏. 中国水土保持, 2016(09)
  • [10]纸坊沟流域暴雨侵蚀与坡面人工降雨产流产沙试验研究[D]. 刘钦. 兰州大学, 2016(09)

标签:;  ;  ;  ;  ;  

黄河中游暴雨流产产沙模式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