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建设对自然保护区的影响及对策

高速公路建设对自然保护区的影响及对策

一、高速公路建设对自然保护区的影响及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冯慧[1](2020)在《秦岭重要生态功能区路域生态影响评估及优化策略研究 ——以宝汉高速为例》文中提出高速公路建设是现代化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着基础性、先导性的作用。随着“一带一路”国家倡议的实施,西部地区的公路建设快速发展,高速公路穿越山区的情况日趋增多。由于山区自然条件复杂多样,高速公路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破坏问题已引起广泛关注。在高速公路选线、建设及运营过程中开展科学评估,制订和优化生态环境保护对策,协调公路开发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是山区公路建设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秦岭是我国自然地理的南北分界线,具有重要的生物多样性维持、水源涵养、土壤保持等功能,是国家层面确定的重要生态功能区,同时秦岭山地也是连接我国南北骨干交通的重要咽喉。本研究针对现阶段道路景观生态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以宝汉高速西线(坎坪至石门段)作为研究样段,通过资料分析、野外考察、问卷调查、“3S”技术等方法,提出了路域景观生态系统动态模型,明确了路域景观生态系统评价的空间尺度,构建了路域景观生态影响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了实例验证。文中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从区域视角提出了路域景观生态系统动态模型分析框架,设定高速公路路域影响范围按照大-中-小(辐射区-基质区-核心区)三个尺度层次,用以判定不同尺度区域逐层递进的影响效应。以理想路线选择模型为切入点,建立路域景观生态系统理想度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对各因素指标进行评估,采用AHP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分析得出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大小及影响序列,判定不同尺度下的各指标对路域景观生态系统相适宜平衡状态的影响关系,选取关键性指标带入到理想道路路线选择验证实例中,综合评价分析及问题诊断。2.设定路域评价范围,得出交通走廊生态安全区。以宝鸡渭河以南,汉中汉江以北,东以宝鸡市行政区边界及汉中市行政区边界为界,西以勉县、宁强县与汉江交汇点止的区域,作为路域大尺度(辐射区)评价范围。采用30m分辨率的区域生态系统分类数据,应用Arc GIS空间分析功能,对辐射区水源涵养功能、土壤保持功能、生物多样性维持功能及生态环境敏感性进行评估,明确各类功能重要性和敏感性的等级划分及空间分布特征。从总体上看,辐射区域生态极重要区和极敏感区连片分布,面积9907.93km2,占影响区总面积的54.99%;其次为重要区面积7180.53km2,占影响区总面积的39.85%;一般区集中在平原和河谷一带,面积929.73km2,占影响区总面积的5.16%,说明辐射区整体上属于生态功能极重要区。在对其贯穿南北连接“宝鸡-汉中”高速公路的生态交通走廊应避开极重要区域,在重要、一般等级区域内进行规划。最终将交通走廊选在生态功能重要性和生态敏感性均为重要等级的汉台区-勉县-留坝-凤县一线,所在区域符合生态环境保护要求,确定的交通走廊位置适宜。3.在明确高速公路走廊位置的基础上,针对路域生态系统的基质区-核心区评价层次,从土地利用、土壤侵蚀、水环境、动植物分布、环境敏感区等生态因素,以及社会经济环境、区域内交通网、道路服务公众调查、景观现状、景观敏感性、各段路域景观环境等因素进行生态影响评价,得出高速公路路域内村镇、林带、水库、农田、地表饮用水、动植物通道、沿线湿地及自然保护区等重点保护区域空间分布。根据路线走廊方案,经筛选和调整,选取公路重点区域敏感路段进行比选,结合经济投资分析,选取避让重点生态区域,沿河流走向布设线路,采用桥梁跨越、隧道穿行等的建设模式。制定高速公路路域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明确“避让多桥隧”公路模式设置的合理性。4.针对路域重点区域的重要节点及点位评价分析,提出生态保护优化策略。对节点区域道路景观提出沿线景观恢复对策及景观绿化设计的优化方案。规划设计道路沿线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通过美学价值改善其空间功能,合理确定沿线各服务区、停车区,进行构筑物环境区域的美学处理,完成沿线范围布线区域的农田景观、隧道景观、山水林带景观、湿地景观、乡村风景的特殊地域特色的景观设计方案。最后,在道路景观生态管理上,提出相应的措施与建议。本研究针对重点生态功能区人为道路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相互协调问题,提出了从公路规划走廊选线、方案比选、重点段生态环境影响与保护的分析框架和管理对策,为提高山区高速公路建设的生态支撑能力,保护原有生态环境,降低人为破坏度,实现路域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蔡新良[2](2021)在《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提出川西高原藏区作为集高海拔地区、民族地区、贫困山区、革命老区、旅游资源聚集区及生态脆弱区为一体的特殊空间区域,所面临的重大挑战就是可持续发展问题,如何解决区域产业转型升级问题成为川西高原藏区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关键。作为青藏高原东南缘和横断山脉的一部分,川西高原藏区地形地貌差异明显,气候条件复杂多样,生态系统类型丰富,是长江、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保护区和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也是多民族文化交流的通道走廊。无论是从特殊的生态格局、国土安全、地缘政治,还是从国家总体布局来看,川西高原藏区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地位。但受自然条件限制,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极不均衡。而且,从世界范围来看,在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的川西高原藏区要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升级,尚无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当前,在乡村振兴战略不断推进、迫切寻求破解产业发展困局的现实诉求下,进行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意义重大。综合国内外生态旅游研究成果来看,前人从不同的学科背景和研究视角出发,在生态旅游基础理论、资源评价与开发、生态旅游系统、社区参与、扶贫效应、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取得了许多成果。但有关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方面的文献并不多,研究缺少全面性、科学性、系统性,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亟待构建,高原高山峡谷地区生态旅游理论框架体系亟待建立。川西高原藏区拥有富集的原生态自然和人文景观资源,但属于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生态环境极其脆弱,传统的工业化道路难以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因此保护生态环境并依托生态资源发展生态经济成为最佳选择,而生态旅游业正是川西高原藏区发展生态经济的具体体现和最佳途径。现代生态旅游强调“旅游、保护、教育和促进社区协调发展”四大功能,主张自觉责任观、动力系统观、可持续旅游观、全域发展观和生态文明观“五观”,其发展理念契合川西高原藏区的发展诉求和区域特点,即在最大限度发挥资源特色优势而不破坏自然生态环境、不改变城乡结构、不破坏原生态民族文化的前提下,实现川西高原藏区的“脱贫转型”以及可持续发展。有鉴于此,本文从川西高原藏区实际出发,在综合前人大量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首先,梳理总结了国内外以及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理论研究现状,并结合研究区域实际,建立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及其扶贫耦合关系。其次,深入分析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的发展条件及影响因素、存在的问题及成因等,并对主要生态旅游资源进行类型划分和定量定性评价。第三,依据可持续发展等相关理论,筛选评价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等方法技术,构建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模型,并进行了时空评价。第四,通过甘孜州案例实证研究,分析了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发展现状及面临的挑战,提出了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旅游资源开发模式、发展思路和扶贫效应评价。最后,结合研究成果尝试性地提出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发展的战略目标、总体思路、开发原则和产业模式,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促进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制度保障体系等。通过研究认为,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主要有自然条件、社会发展、经济环境和科技水平等,面临的挑战主要是地理环境特殊性、生态环境脆弱、社会复杂、经济发展基础差,以及发展理念滞后、缺乏专业人才、管理水平低下等。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发展处于“重要机遇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川西高原藏区应围绕“建设世界最佳生态旅游目的地”的战略目标,将旅游业培育成为川西高原藏区战略性和优势特色产业,充分发挥旅游业在川西高原藏区产业升级、结构转型和乡村振兴中的优势和引导作用,实施“生态旅游景区带动发展、‘生态旅游+’联动发展、经合组织拉动发展、民族特色村寨驱动发展”的产业模式。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理论框架,提出了宏观调控、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区域合作、环境监管、安全保障、社区参与等体制机制,以及政策制度、资金投入、科技人才的保障体系,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田姗[3](2020)在《大别山区近20年人类足迹变化对白冠长尾雉空间分布的影响》文中提出人类足迹(Human footprint)是指人类发展对景观格局或植被结构及组成造成的物理变化,是引起物种栖息地丧失和破碎化的主要因素之一。在过去20年里,我国人类足迹增长迅速,一些地区的人类足迹正逐步向濒危物种的分布区渗透。白冠长尾雉(Syrmaticus reevesii)是我国特有物种,也是我国中部一些山区森林生态系统的代表性物种。目前,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和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物种红色名录上的濒危物种,但是近年来其野生种群数量仍然呈下降趋势,且现存分布区内人类足迹增长迅速。因此,研究人类足迹对其种群和栖息地带来的影响,对于科学制定保护管理政策与措施,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探究人类足迹变化对白冠长尾雉空间分布的影响,本研究以其现存分布区的东部区域——大别山区为主要研究区域,在近20年实地监测的基础上,借助地理信息技术和CA-Markov分析法,分析了大别山区近20年的土地利用(LULC)变化;然后借助模型分析了白冠长尾雉近20年的适宜栖息地变化趋势,阐明2001-2002年至2018-2019年期间人类基础设施建设对白冠长尾雉适宜栖息地变化的影响程度,同时评估了其适宜栖息地破碎化趋势。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量化分析了人类足迹近20年变化对白冠长尾雉空间分布的影响。最后,分析了人类足迹背景下,大别山区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白冠长尾雉种群动态及自然保护区及周边区域人类足迹变化情况,旨在评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白冠长尾雉及栖息地的保护成效。主要结果如下:(1)耕地和林地是大别山区近20年来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约占总面积的88%。2000-2015年,大别山区的人类设施面积增加比率超过64%;耕地和草地面积大幅度下降,耕地、林地、水域则不同程度地向裸地转变。对2030年的土地利用变化预测的结果表明,大别山区人类设施的面积将继续呈现增长趋势,且其增加区域较为分散,这可能将进一步加剧白冠长尾雉栖息地破碎化。(2)2001-2019年间,大别山区白冠长尾雉适宜栖息地面积呈下降趋势,栖息地破碎化程度加剧,且适宜分布区变得更加狭长,适宜分布区的平均中心向东南方向移动,即向大别山最高峰方向移动。(3)人类足迹遍布大别山区。大别山区任一位置的10 km范围内均存在道路及建筑用地。2001-2002年95%的土地在1.28 km内存在道路,在4.27 km内存在建筑用地,而2018-2019年上述数值变为0.75 km和0.96 km。广义线性混合模型分析结果显示,2018-2019年白冠长尾雉的分布受与建筑物距离的显着影响,随距离建筑物越近,白冠长尾雉出现的概率越低。大别山区建筑用地密集程度加剧,增加了白冠长尾雉生存的潜在威胁。此外,白冠长尾雉种群个体多分布于距离风电塔12 km范围内。虽然大部分白冠长尾雉及风电塔分布于海拔100-900 m范围内,但白冠长尾雉在海拔100-500 m范围内更多,而海拔500-900 m范围内风电塔更多。(4)大别山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周边区域的道路长度和建筑用地面积在2018-2019年比2001-2002年均呈现增长趋势。2001-2002年白冠长尾雉适宜栖息地的主要影响因素为与农田、铁路及国道的距离,而2018-2019年则主要为海拔和与风电塔的距离。同时,2018-2019年间白冠长尾雉适宜栖息地在大别山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占比呈下降趋势,且相较于核心区和缓冲区,实验区内适宜栖息地比例更高。这些结果表明,大别山区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正受到人类足迹的渗透,平衡好保护与自然保护区周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矛盾成为自然保护区管理工作的挑战;同时,在未来的自然保护区规划和管理工作中,亟需加强对珍稀濒危物种的了解,以期在充分考虑物种需求的基础上合理规划自然保护区的功能区,提高自然保护区的保护成效。

胡亚文[4](2019)在《涉及自然保护区的公路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文中研究说明在我国社会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公路建设的长度和面积都呈现出了不断增加的趋势。为了满足需要,还有很多公路开始向着自然保护区等敏感地带拓展,这对保护区内生活多样性和生态环境都造成了严重的不良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下,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活多样性资源保护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解决这一矛盾成为了现阶段的重要任务。基于此,本文从公路建设对自然保护区的影响出发,探究了涉及自然保护区的公路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杨继群[5](2020)在《三江湿地路基处理对环境影响的研究》文中提出公路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修建高等级公路,完善国家公路网对于国家未来发展至关重要。然而公路对自然又是一种扰动行为,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逐渐增强,公路建设过程中环境保护的重要性逐步被认识。公路穿越湿地将对脆弱的湿地自然生态系统造成波动。本文概括介绍了建虎高速及挠力河保护区的基本情况,并从几方面分别阐述公路建设对湿地系统的波动影响,并针对这些不利影响提出湿地保护措施。公路对湿地的影响有以下方面:占用湿地面积,导致水土流失,污染水体,产生噪音,污染大气,影响动植物生存。本文对公路建设过程中的水质,噪音,空气三个对象进行监测,通过监测数据分析湿地系统收到的影响。由于建虎高速建设过程中较为重视环境保护,上述三个对象在公路建设前后变化很小。但公路对湿地很多影响随着时间推移才能显现出来,需要对湿地长久持续的监测。施工期及营运期可以通过一定保护措施减少不利影响,但却很难完全避免。本文从建虎高速公路概况、湿地段通过方式、高速公路与湿地位置的关系、通过方式、地理和社会经济等方面对建虎高速公路及其穿越的挠力河湿地进行了研究。通过建虎高速公路运行前后的水质、噪声和空气质量的监测,分析了上述因素对湿地系统的影响,提出了减少湿地不利影响的环境保护措施。通过实验数据建立了评价区域,分析了建虎高速公路对挠力河湿地生态环境的影响,提出了湿地保护措施。

徐海涛[6](2019)在《秦巴山区生态状况与保护成效评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前,生态问题的多元化导致传统生态评价方法无法满足复杂条件下区域生态系统综合评估的要求,特别是针对各类生态保护地成效和区域生态管理成效的定量化研究,需要尝试构建新型生态评估方法。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和在生态环境领域的广泛应用,积累了丰富数据源,提出了各类遥感数据处理方法,为大空间尺度与长时间序列的生态系统综合评估研究,提供了可能。秦巴山区自然资源丰富,生态受益显着,生物多样性维持功能在国家生态安全战略中处于关键地位;但区内社会经济发展滞后,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特别是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和地质灾害等问题突出;因此,全面系统地开展秦巴山区生态状况与保护成效评估研究对区内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生态学的理论视角出发,首先研究构建了秦巴山区生态系统综合评价体系,确立了生态系统综合评估的内容、指标和方法,基于协同管控理念,探索建立秦巴山区生态保护成效评价方法,进行生态系统综合评价体系的适用性分析;其次,基于多源空间数据特征,分析找寻评价指标处理方法,研究构建生态评估模型,主要包括水源涵养量、土壤保持量、人类扰动指数和生态保护指数等模型;最后,通过使用多源空间数据、生态评估模型、地理信息技术和数理统计方法,计算获得秦巴山区近16年的标准化评价数据;从秦巴山区总体生态状况、生态保护区域的生态变化与保护成效、不同管控强度区域的生态差异特征、生态管理程度和地质环境稳定性等研究方向出发,结合生态学评估理论,评价分析了2000-2015年秦巴山区的生态状况与保护成效。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以Landsat影像作为主要数据源,进行了秦巴山区土地利用分类信息提取研究,获得了秦巴山区四期土地利用分类数据。基于土地利用数据,研究构建了秦巴山区生态系统类型空间数据库,划分出了农田、聚落、森林、草地、湿地和裸地(岩)等六类生态系统,构建了生态系统类型转移矩阵。通过对秦巴山区生态系统类型的综合研究,发现农田和草地生态系统呈减少趋势,聚落、湿地和森林等生态系统呈增加趋势,2010-2015年,生态系统类型的转移变化特征最为明显,不同管控强度区域的生态本底与生态管控强度呈正相关关系。(2)使用MOD17A3和MOD13Q1数据产品,经过空间数据处理与计算,获得了秦巴山区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和植被覆盖度数据。基于数理统计方法,计算得到秦巴山区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和植被覆盖度的多年平均值、标准方差和线性系数等统计指标。通过对植被数据统计指标的综合分析,揭示了秦巴山区植被长势的空间分异特征明显,但年际之间较为稳定,总体呈转好趋势;生态保护区域的植被长势较好,在2010-2015年,最为明显,但自然保护区的植被稳定性较差,可能受到自然保护区相对分散的影响。(3)根据水量平衡法原理,使用实际蒸散量和降水空间插值数据作为参数,研究构建秦巴山区水源涵养量算法。在通用土壤流失方程的基础上,以潜在土壤侵蚀量与实际土壤侵蚀量的差值,研究构建秦巴山区土壤保持量估测模型,并分析计算估测模型中的各参数。基于数理统计方法,计算得到秦巴山区水源涵养量、土壤保持量的多年平均值、标准方差和线性系数等统计指标。通过对水源涵养量统计指标的综合分析,发现秦巴山区水源涵养量的空间分异特征明显,且年际之间不稳定,总体呈现略有降低趋势,水源涵养量较高区域,其稳定性较差,在2011-2015年,生态保护区域的水源涵养量及其稳定性提升明显。通过对土壤保持量统计指标的综合分析,发现秦巴山区土壤保持量的空间分异特征明显,且年际之间不稳定,总体呈现略有增加趋势;生态保护区域的土壤保持服务功能较好,但稳定性较差。基于土地利用数据,研究划分秦巴山区景观类型和生态系统类型;从类型和景观级别上,分析选取合适的景观格局指数,基于生态系统类型,研究构建人类扰动指数算法;从生态系统层次,对秦巴山区生物多样性维持功能进行评价。通过对景观格局指数和人类扰动指数的研究,发现秦巴山区森林景观格局总体呈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维持方向发展,人类扰动总体呈减少趋势,在2010-2015年,减少趋势最为明显,但受森林小斑块数量增加影响,森林内部破碎化程度加剧;生态保护区域的人类扰动较低且趋于稳定,不同管控强度区域的人类扰动与生态管控强度呈负相关关系,但省级自然保护区内森林小斑块数量较多,受人类活动的潜在影响增加。(4)以生态保护的时间、范围和要求为参数,使用生态保护地矢量数据,探讨构建生态保护指数模型,实现秦巴山区生态保护管理程度的定量化研究;通过对生态保护强度指数、生态保护力度指数、生态保护成效指数的研究分析,发现秦巴山区生态管理成效总体呈略有增加趋势,但生态管理成效的空间分异明显,在2000-2005年,增加趋势最为明显。基于地质环境特征、评价因子和地质灾害点分布,研究构建秦巴山区地质环境稳定性评价体系,通过信息量模型计算,实现秦巴山区地质环境稳定性的定量化评估;通过对地质环境稳定性指数的统计分析,发现秦巴山区地质环境稳定性区域主要分布在生态保护地,有利于秦巴山区生态环境建设。对于秦巴山区的聚落增加、水源涵养量减少、水源涵养量和土壤保持量稳定性差等问题,需要提升生态管控强度,重划生态保护红线,加大生态补偿力度,转变生态管理模式,构建智能化生态监测平台。

郭睿[7](2020)在《乡村公路建设对区域发展影响的研究 ——以兰州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乡村公路作为我国公路网络的组成部分,它既是我国公路经济最终得以形成的关键环节,更是直接服务于农村、造福于农民的基础设施,对于加快推进乡村农业现代化建设,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发展战略,成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划时代重要的意义。除此之外,乡村区域经济的不断发展,也对乡村公路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不断发展乡村公路之余,还必须要兼顾到可能带来破坏自然保护区、加重大气污染、增加交通事故发生率等不利因素。本论文从二者相辅相成的关系角度出发,结合兰州地区的实际情况,研究了乡村公路建设对乡村区域发展的影响,并就当前乡村公路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综合性的解决方案,以便为政府决策和规划提供借鉴。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概括归纳了国内外乡村公路建设对社会经济发展影响的代表性观点,综合评述了我国乡村公路建设已经取得的巨大成就及其发挥的重要作用。结果表明:乡村公路建设不仅能够改善当地运输条件、增加就业渠道、强化资源配置、推动产业结构调整,而且还可以推动乡村的信息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2.分析了兰州市乡村公路发展的现状及其产生的积极影响,通过对比研究发现:兰州市乡村公路建设有利于调动当地粮食生产积极性,提高中药材、油菜籽和蔬菜等高附加值农产品的种植数量,带动历史文化和特色种植类乡村小镇的建设以及旅游业发展,从而显着增加农民收入和逐步缩小城乡差异。3.系统总结了兰州市乡村公路建设对土地资源、生态环境、交通安全等方面的不利影响。针对建设和维护过程存在规划不合理、资金缺乏、管理不严、养护能力不足等问题,提出了未来我国乡村公路建设需要进行“科学规划、注重实效、积极动员、严格管理、建养并重”的综合性发展理念。

吴淼[8](2019)在《生态导向下西安市城城乡空间发展模式及规划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城乡社会经济的发展达到了空前的规模和速度,居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显着提高。但由于发展观念、增长方式、管理体制等方面原因,使得社会经济在发展的同时,也集中爆发了大量的环境问题,如:大气污染、水环境污染、土地资源浪费、城镇化无序、生物多样性破坏等。针对上述问题,我国政府将“建设生态文明、推进绿色发展”作为新时期治国理政的重要理念。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城市也开始将“生态环境保护”融入到城乡发展建设当中,如北京“绿色生态城市”、广州“山水生态城市”等。由此可见,如何协调城乡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已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领域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面对城市无序蔓延、土地资源浪费、水环境污染等问题,如何寻求先进的科学方法,优化城乡空间发展秩序,保护有限的生态环境资源,将显得尤为必要,且也已成为城乡规划学、城市地理学、生态环境学等学科研究的前沿阵地。本文以西安为研究对象,以西安市域城乡空间为实证研究地域,以“理论实践剖析(理论借鉴)——现状评价及影响机制(问题梳理)——目标及模式确立(方法策略)——空间优化与技术制度创新保障(解决问题)”为整体技术路线,运用系统复合法、定性分析、定量控制、动态评判等方法,对生态视角下西安城乡空间发展优化这一命题进行了系统研究。通过系统梳理和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结合近年来对生态环境保护与城乡发展之间关系研究的主流趋势,运用生态学、城乡规划学等多学科理论与方法对生态导向下的西安市域城乡空间发展模式和规划策略展开研究,架构了城乡空间发展模式及优化策略的研究框架,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城乡空间研究的理论体系;并在西安实证评价分析的基础上,对西安市城乡空间的发展目标、空间布局方法、空间结构模式、技术创新等进行了系统性建构,对生态导向下转变西安市发展模式、提升发展质量、修复生态环境等具有积极意义。论文大体可以划分成三个部分共八个章节。第一部分为研究综述与理论基础,包含1、2章内容。该部分内容主要阐述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等,并在生态视角下对城乡空间相关研究内容、研究进展、国内外实践等进行梳理和总结,提炼出了生态导向下城乡空间发展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第二部分为空间特征与问题审视,包含3、4章内容。首先,从时间的维度对西安市城乡空间发展轨迹进行了历史探源,并从演进动力机制和演进整体特征对西安城乡空间发展演变规律做了归纳总结。其次,通过对西安城乡生态建设的要素梳理和城乡生态建设现状的评价,辨识了西安城乡发展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产生的生态影响机制进行了系统性分析。第三部分为理论运用与实践探索,包含5、6、7章内容。首先,立足于生态导向的新价值取向,重新整合和确立西安市城乡空间发展目标和考评体系,制订了市域空间格局规划“法则”和城区空间布局规划“原则”,并对西安城乡空间结构模式进行了探索性研究。其次,基于城乡空间建设的系统方法与具体技术路径,在市域层面提出了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策略,在城区层面制订了空间规划布局的优化策略,并在西安市实践基础上,对优化方案进行了后评估研究。最后,从城乡空间规划建设的“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两位一体的逻辑框架出发,架构了城乡空间发展建设的支撑保障体系。

龙玉璘[9](2018)在《涉及自然保护区的公路项目生态影响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公路的建设是为服务大众便利出行和促进国民经济建设的基本交通枢纽,自然保护区的建立目的是为保护生物多样性,但随着我国近年公路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涉及到自然保护区的公路建设项目也呈上升趋势。由于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的特殊性和敏感性,公路的建设将会对自然保护区造成明显的不利影响,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因此当公路项目建设涉及自然保护区时,生态影响评价尤为重要。本文对涉及自然保护区的公路建设项目的生态影响评价内容、技术规范、基本指标进行了综合研究,认为涉及保护区的公路建设项目进行生态影响评价应以下几个重点把握:①生态环境现状要在现有资料收集的基础上,进行实地调查,综合分析;②评价时尽量采用定量的方法,对其产生的影响尽量给出综合性的结论;③评价时应全面分析公路项目对保护区生态系统、野生植物和植被、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保护对象、累积影响等方面进行现状分析和预测评价,并有针对性的提出具体化的生态防范及生态恢复措施,更好的为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最后结合动植物资源现状调查,利用物种丰度、植被的净第一性生产力模型等方式,对贺巴公路(昭平至蒙山段)穿越广西古修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段进行生态影响评价。在评价生态环境现状时,可采用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模型、物种丰度模型、质量指标法等进行。同时通过计算森林面积的减少,而导致的生物量、水土涵养量、森林覆盖率、林木蓄积量、二氧化碳吸收量和氧气排放量等减少,对公路项目所造成的影响进行定量的评价,以上这些方法都相对简单,操作性强,得出的结果较为客观。

陈贵,郭曙,谢华慧[10](2017)在《高速公路生态选线对策研究》文中认为为符合规划选址、功能定位要求,高速公路路线方案的选择对环境的影响较大时,应针对环境敏感区域进行路线方案比选;应基于少占或不占生态严控区、绕避自然保护区、绕避水源保护区的原则,加强生态选线;应采取合理对策,为在施工和运营过程中做好生态环境保护打好基础。

二、高速公路建设对自然保护区的影响及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速公路建设对自然保护区的影响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秦岭重要生态功能区路域生态影响评估及优化策略研究 ——以宝汉高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
    1.3 道路生态系统的发展
        1.3.1 道路生态系统的发展历程
        1.3.2 道路生态系统的建设应用
        1.3.3 道路生态系统应用效应比较
    1.4 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其反思
第二章 研究方案设计
    2.1 研究目的与内容
        2.1.1 研究目的
        2.1.2 研究内容
    2.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2.2.1 研究方法
        2.2.2 技术路线
    2.3 研究案例选择与概况
        2.3.1 案例选择
        2.3.2 案例概况
    2.4 数据采集与研究方案
        2.4.1 数据采集
        2.4.2 研究方案
第三章 路域景观生态系统综合评价体系构建
    3.1 理论概念与研究框架
        3.1.1 理论概念
        3.1.2 高速公路路域景观生态系统动态模型分析框架
    3.2 路域景观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分析
        3.2.1 结构组成
        3.2.2 功能分析
    3.3 路域景观生态系统的理想道路模型构建
        3.3.1 路域景观生态系统区域界定的提出
        3.3.2 辐射区—基质区—核心区协调关系
        3.3.3 理想高速公路选线模型设想
    3.4 路域景观生态系统评价方法
        3.4.1 评价目的和任务
        3.4.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4.3 评价方法选择
        3.4.4 评价权重确定及结果应用
第四章 路域生态环境背景条件综合评估
    4.1 自然生态环境基础
    4.2 社会经济环境条件
    4.3 路域辐射区评价范围划定
    4.4 辐射区生态系统功能及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估分析
        4.4.1 水源涵养
        4.4.2 土壤保持
        4.4.3 生物多样性
        4.4.4 水土流失敏感性
    4.5 交通走廊位置的确定
第五章 宝汉高速路域景观生态系统综合评价
    5.1 基质区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分析
        5.1.1 生态系统功能重要性等级评价
        5.1.2 水土流失敏感性评价
        5.1.3 植被与植物资源
        5.1.4 土地利用现状
        5.1.5 土壤侵蚀现状
        5.1.6 野生动物资源
        5.1.7 路域湿地及风景区现状
    5.2 基质区水环境影响分析及评价
        5.2.1 地表水环境现状分析及评价
        5.2.2 施工期、营运期水环境影响分析
    5.3 基质区景观环境分析及评价
        5.3.1 景观环境现状调查与敏感性评价
        5.3.2 施工期景观环境影响分析
        5.3.3 营运期景观环境影响分析
        5.3.4 景观影响评价小结
    5.4 核心区交通通达度评价分析
        5.4.1 调查综述
        5.4.2 目的与内容
        5.4.3 交通量观测
        5.4.4 出行分布与特性
        5.4.5 交通量预测
        5.4.6 车型比例预测
        5.4.7 高速公路结构及规模设计
    5.5 路域主要控制因素问题诊断
        5.5.1 交通运输网现状及规划对路线方案布设的影响
        5.5.2 秦岭生态功能区影响分析
        5.5.3 环境保护的要求
        5.5.4 农村出行阻隔影响分析
        5.5.5 对沿线文物资源的影响分析
    5.6 路域重要节点理想线路确定
        5.6.1 留坝至汉中段路线方案介绍
        5.6.2 留坝至汉中段工程方案比选
        5.6.3 留坝至汉中段路线走廊方案综合比较
        5.6.4 生态环境优化方案比选
        5.6.5 褒河梯级水库(规划)路段局部方案研究比选
        5.6.6 汉中石门水库路段局部方案研究比选
    5.7 理想线路方案选择
第六章 宝汉高速路域景观生态系统重点区优化策略
    6.1 路域景观生态系统总体优化策略分析
    6.2 路域重点点位生态环境保护提升策略
        6.2.1 水库区影响及保护
        6.2.2 桥隧构筑物影响及保护
        6.2.3 服务管理区影响及保护
        6.2.4 生态湿地、自然保护区影响及保护
        6.2.5 天然林、生态公益林、水源涵养林资源影响及保护
    6.3 路域敏感区景观规划设计提升策略
        6.3.1 路域景观规划
        6.3.2 路域景观绿化设计提升
        6.3.3 路域景观旅游规划提升
    6.4 路域景观生态管理措施与建议
        6.4.1 公路生态环境管理措施
        6.4.2 加强生态保护宣传教育工作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主要特色与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2)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四、研究方法及思路
    五、资料数据来源
    六、论文框架内容、创新点及不足
第1章 相关概念及基础理论
    1.1 相关概念
        1.1.1 生态旅游
        1.1.2 生态旅游业
        1.1.3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1.2 研究相关理论
        1.2.1 沟域经济理论
        1.2.2 山地生态经济理论
        1.2.3 生态旅游系统理论
        1.2.4 民族生态旅游理论
        1.2.5 可持续发展理论
        1.2.6 民族社会学理论
        1.2.7 民族经济学理论
    1.3 生态旅游与扶贫效应耦合性关系
        1.3.1 川西高原藏区发展现实选择
        1.3.2 生态旅游扶贫的重要意义
        1.3.3 生态旅游与扶贫效应耦合性关系
        1.3.4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与扶贫效应
    小结
第2章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条件及影响因素
    2.1 自然地理条件
        2.1.1 地理环境特点
        2.1.2 地形地貌特征
        2.1.3 生态环境条件
        2.1.4 气候水文条件
    2.2 综合区位分析
        2.2.1 交通区位
        2.2.2 生态区位
        2.2.3 经济区位
        2.2.4 旅游区位
    2.3 历史人文背景
        2.3.1 历史沿革
        2.3.2 民族文化
    2.4 生态旅游资源条件
        2.4.1 生态旅游资源主要类型
        2.4.2 生态旅游资源主要特征
        2.4.3 生态旅游资源特色及优势
        2.4.4 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潜力
    2.5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
        2.5.1 政治环境因素
        2.5.2 自然条件因素
        2.5.3 社会发展因素
        2.5.4 经济环境因素
        2.5.5 科技水平因素
    小结
第3章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成绩与存在的问题
    3.1 生态旅游业发展取得的成效
        3.1.1 可持续发展理念逐步贯穿于生态旅游业发展
        3.1.2 推动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性开发
        3.1.3 有力促进了川西高原藏区经济社会发展
    3.2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
        3.2.1 地理环境特殊
        3.2.2 生态环境脆弱
        3.2.3 社会环境复杂
        3.2.4 经济发展基础弱
    3.3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3.3.1 还非真正的现代生态旅游业发展模式
        3.3.2 生态旅游业发展的作用还有待提升
        3.3.3 环境保护力度不够
        3.3.4 旅游规划编制工作滞后
        3.3.5 基础设施建设亟待加强
        3.3.6 生态旅游产品同质化明显
    3.4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3.4.1 发展理念仍然滞后
        3.4.2 专业人才较为缺乏
        3.4.3 管理水平亟待提升
        3.4.4 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小结
第4章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与时空评价
    4.1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1.1 基本原则
        4.1.2 评价指标体系
        4.1.3 评价指标体系层次划分
        4.1.4 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4.2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
        4.2.1 确定指标权重
        4.2.2 指标总权重
        4.2.3 评价指标权重一致性检验
    4.3 评价模型的建立与指标量化分析
        4.3.1 评价指标量化评分档次
        4.3.2 评价指标量化与标准化
        4.3.3 建立评价模型
    4.4 基于指标模型的时空评价
        4.4.1 时空评价的重要意义
        4.4.2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综合评分
        4.4.3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状态评价
    小结
第5章 案例: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5.1 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发展现状
        5.1.1 战略地位显着
        5.1.2 世界级旅游资源富集
        5.1.3 旅游交通条件不断改善
        5.1.4 生态旅游业发展态势总体向好
    5.2 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5.2.1 生态环境十分脆弱
        5.2.2 旅游可进入性仍然较差
        5.2.3 旅游基础配套设施不完备
        5.2.4 生态旅游管理水平较低
        5.2.5 生态旅游与民族文化融合不够
    5.3 甘孜州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模式
        5.3.1 高山峡谷生态旅游
        5.3.2 高原山地生态旅游
        5.3.3 原生态民族文化生态旅游
    5.4 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发展思路
        5.4.1 加速打造“一核两中心”
        5.4.2 着力拓展三轴发展
        5.4.3 积极建设三个旅游城镇圈
        5.4.4 扎实推动三大区域发展
        5.4.5 打造生态旅游业重点和旅游品牌
    5.5 甘孜州生态旅游业扶贫效应分析
        5.5.1 生态旅游业扶贫实践
        5.5.2 生态旅游业助力乡村振兴
        5.5.3 生态旅游业扶贫效应评价
    小结
第6章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思路与建议
    6.1 可持续发展思路
        6.1.1 以建设世界最佳生态旅游目的地为目标
        6.1.2 构建现代生态旅游业发展新格局
        6.1.3 发展基本原则
        6.1.4 产业发展路径
    6.2 可持续发展建议
        6.2.1 制度保障体系
        6.2.2 发展对策建议
    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表1:生态旅游业扶贫效应调查问卷
    附表2: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资源评价调查问卷
    附表3:川西高原藏区主要生态旅游资源定量评价表
    附表4:甘孜州生态旅游资源类型系统构成一览表
    附表5:甘孜州主要生态旅游资源统计表
    附表6:甘孜州主要生态旅游资源评价表
    附表7:甘孜州旅游扶贫村统计表(2016-2019)
    附图1: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示意图
    附图2:国家生态重要性评价图
    附图3:国家生态脆弱性评价图
    附图4:四川省五大生态旅游发展片区区位图
    附图5:四川省生态保护红线分布图
    附图6: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开发空间格局
    附图7:川西高原藏区旅游景区带动扶贫村分布示意图
    附图8:川西高原地区高程图
    附图9:川西高原藏区主要旅游资源分布图
    附图10: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民族特色村寨分布图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及参与的研究课题
致谢

(3)大别山区近20年人类足迹变化对白冠长尾雉空间分布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人类足迹研究进展
        1.2.2 物种栖息地选择研究进展
        1.2.3 鸡形目鸟类研究进展
    1.3 本研究的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及研究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意义
        1.3.4 技术路线
    1.4 本研究的科学问题及创新点
        1.4.1 科学问题
        1.4.2 创新点
2 研究区域与研究对象
    2.1 研究区域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气候条件
        2.1.3 地形地貌
        2.1.4 土壤与植被
        2.1.5 社会经济概况
        2.1.6 研究区域内自然保护区概况
    2.2 研究对象
3 基于CA-Markov模型对大别山区LULC变化的评价
    3.1 引言
    3.2 研究方法
        3.2.1 景观植被数据来源
        3.2.2 景观变化分析及预测
        3.2.3 模型精度评价
    3.3 研究结果
        3.3.1 土地利用景观结构变化
        3.3.2 各土地利用类型结构变化
        3.3.3 精度评价
        3.3.4 变化预测
    3.4 讨论
        3.4.1 LULC变化
        3.4.2 保护管理启示
        3.4.3 存在的不足
    3.5 本章小结
4 人类基础设施建设对大别山区白冠长尾雉适宜栖息地的影响
    4.1 引言
    4.2 研究方法
        4.2.1 数据采集
        4.2.2 适宜栖息地变化评估
        4.2.3 适宜栖息地方向分布与平均中心
        4.2.4 适宜栖息地破碎化分析
    4.3 研究结果
        4.3.1 模型评估效果和适宜栖息地分布
        4.3.2 栖息地破碎化
    4.4 讨论
        4.4.1 适宜栖息地分布变化
        4.4.2 栖息地破碎化
    4.5 本章小结
5 白冠长尾雉种群分布对人类足迹的反应
    5.1 引言
    5.2 研究方法
        5.2.1 人类足迹欧氏距离分析
        5.2.2 白冠长尾雉对人类足迹的时空响应
        5.2.3 数据分析方法
    5.3 研究结果
        5.3.1 不同人类足迹类型欧氏距离分析
        5.3.2 白冠长尾雉对人类足迹的时空响应
    5.4 讨论
    5.5 本章小结
6 大别山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白冠长尾雉栖息地保护成效
    6.1 引言
    6.2 研究方法
        6.2.1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白冠长尾雉种群密度
        6.2.2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周边人类足迹分析
        6.2.3 适宜栖息地分布评估
        6.2.4 GAP分析及功能区划有效性评估
        6.2.5 数据分析
    6.3 研究结果
        6.3.1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白冠长尾雉种群密度
        6.3.2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周边人类足迹变化
        6.3.3 大别山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白冠长尾雉适宜栖息地变化
    6.4 讨论
        6.4.1 种群密度变化
        6.4.2 适宜栖息地的变化
        6.4.3 功能区划与对白冠长尾雉的保护成效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1.1 大别山区人类设施面积增长迅速,耕地和草地面积大幅下降
        7.1.2 人类基础设施建设导致白冠长尾雉适宜栖息地面积减少且破碎化加剧
        7.1.3 人类足迹增长导致其与白冠长尾雉适宜分布区距离越来越近
        7.1.4 大别山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白冠长尾雉种群和栖息地的保护成效下降
    7.2 研究展望
        7.2.1 展望
        7.2.2 建议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4)涉及自然保护区的公路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一、公路建设对自然保护区环境产生的影响
    (一)对物种造成的影响
    (二)造成水土流失
    (三)造成环境污染
二、涉及自然保护区的公路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公路建设环境影响评价不完善
    (二)公众参与度不高
    (三)公路建设环境管理与监督不到位
三、解决涉及自然保护区的公路建设管理中存在的对策
    (一)规范环境影响评价
    (二)提高公众在环境监督与管理中的参与度
    (三)对公路建设环境影响后评价制度进行规范
四、结语
【相关链接】

(5)三江湿地路基处理对环境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公路建设对环境的影响研究
        1.3.2 道路建设对区域水环境,大气环境和声环境影响研究
        1.3.3 公路建设对湿地的影响研究
    1.4 研究主要内容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建虎高速概况及路基处理方式
    2.1 建三江-虎林高速公路概况
    2.2 挠力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概况
        2.2.1 挠力河湿地的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状况
        2.2.2 湿地环境状况
        2.2.3 保护区内湿地生物资源
        2.2.4 挠力河湿地评价中的动植物概况
    2.3 建虎高速公路与挠力河湿地的关系
    2.4 建虎高速过湿地路段工程概况分析
    2.5 通过湿地的方式
        2.5.1 路基—涵洞通过形式分析
        2.5.2 桥梁—涵洞通过形式分析
        2.5.3 不同通过方式对湿地影响的比较
    2.6 湿地区域路基及地基处理方式
        2.6.1 湿地路基设计
        2.6.2 湿地软土地基处理
        2.6.3 路基处理对湿地的影响
    2.7 边坡防护及排水设施
        2.7.1 边坡防护
        2.7.2 路基路面排水
        2.7.3 取、弃土方案,环境保护和节约土地的措施
    2.8 湿地路段便道便桥设置
        2.8.1 便道施工方案
        2.8.2 便涵施工方案
        2.8.3 便桥施工方案
        2.8.4 便道便桥环保措施
    2.9 交通量
        2.9.1 现场OD调查综述
        2.9.2 完成预测年平均日交通量
    2.10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建虎高速公路对挠力河湿地的影响分析
    3.1 对湿地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
    3.2 对湿地面积的占用
    3.3 湿地水土流失
        3.3.1 水土流失成因
        3.3.2 营运期水土流失分析
        3.3.3 水土流失预测
    3.4 水环境影响分析及预测
        3.4.1 施工及营运期水环境影响
        3.4.2 施工期水质数据监测
        3.4.3 施工期水质评价
        3.4.4 运营期水环境影响预测
    3.5 空气影响评价
        3.5.1 运营初期空气影响监测
        3.5.2 运营期环境空气影响预测
    3.6 声环境影响评估
        3.6.1 施工期噪声的监测
        3.6.2 营运期噪声预测
    3.7 对湿地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3.7.1 对植物的影响分析
        3.7.2 对野生动物的影响分析
    3.8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公路建设采取的环保措施
    4.1 减少路线对湿地的占用
    4.2 采取多种措施减少湿地污染
        4.2.1 减少水污染
        4.2.2 减少粉尘类污染
    4.3 保护湿地动植物的措施
    4.4 减少水土流失
    4.5 其他环保措施
    4.6 环境监测新技术
    4.7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6)秦巴山区生态状况与保护成效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存在主要问题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研究区概况与基础数据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自然资源
        2.1.3 社会经济
        2.1.4 生态现状
        2.1.5 土壤特征
        2.1.6 气象水文
        2.1.7 地质环境
    2.2 遥感数据获取与处理
        2.2.1 ET数据处理
        2.2.2 NPP数据处理
        2.2.3 NDVI数据处理
        2.2.4 FVC数据算法
        2.2.5 土地利用分类
第3章 秦巴山区生态评估体系构建
    3.1 评估内容
        3.1.1 生态系统格局
        3.1.2 生态系统质量
        3.1.3 生态系统服务
        3.1.4 生态管理程度
        3.1.5 地质环境稳定性
    3.2 评价指标
        3.2.1 选取原则
        3.2.2 指标体系
    3.3 评价方法
        3.3.1 框架与思路
        3.3.2 适用性分析
    3.4 评估模型分析与处理方法
        3.4.1 水源涵养量算法
        3.4.2 土壤保持量算法
        3.4.3 生态系统类型
        3.4.4 景观格局指数
        3.4.5 人类扰动指数
        3.4.6 生态保护指数
        3.4.7 数理统计方法
        3.4.8 信息量模型
第4章 秦巴山区生态系统总体状况评估
    4.1 生态系统类型状况分析
        4.1.1 生态系统类型构成与空间分布
        4.1.2 生态系统类型的转移变化特征
    4.2 植被长势时空变化特征
        4.2.1 NPP的时空变化特征
        4.2.2 FVC的时空变化特征
    4.3 水源涵养量时空变化特征
    4.4 土壤保持量时空变化特征
    4.5 生物多样性维持功能
        4.5.1 森林景观分析
        4.5.2 人类扰动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生态功能区生态系统变化与成效评估
    5.1 生态功能区生态系统现状评估
        5.1.1 生态系统类型现状
        5.1.2 植被长势现状
        5.1.3 水源涵养量现状
        5.1.4 土壤保持量现状
        5.1.5 生物多样性维持功能现状
    5.2 生态功能区生态系统变化与成效分析
        5.2.1 生态系统类型时空变化与成效分析
        5.2.2 植被长势时空变化与成效分析
        5.2.3 水源涵养量时空变化与成效分析
        5.2.4 土壤保持量时空变化与成效分析
        5.2.5 生物多样性维持功能时空变化与成效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时空变化特征评估
    6.1 省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变化分析
        6.1.1 省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类型时空变化分析
        6.1.2 省级自然保护区植被生长状况时空变化分析
        6.1.3 省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变化评估
    6.2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变化分析
        6.2.1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类型时空变化分析
        6.2.2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被生长状况时空变化分析
        6.2.3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变化评估
    6.3 不同类型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系统状况评估
        6.3.1 森林生态类自然保护区生态变化分析
        6.3.2 野生动物类自然保护区生态变化分析
        6.3.3 野生植物类自然保护区生态变化分析
        6.3.4 内陆湿地类自然保护区生态变化分析
        6.3.5 地质遗迹类自然保护区生态变化分析
        6.3.6 古生物遗迹类自然保护区生态变化分析
        6.3.7 各类自然保护区的生态差异特征分析
    6.4 自然保护区内人类活动实际状况分析
        6.4.1 省级自然保护区内人类活动现状分析
        6.4.2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人类活动现状分析
        6.4.3 自然保护区内人类活动最近变化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秦巴山区生态状况与保护成效综合分析
    7.1 不同管控区域生态系统差异分析
        7.1.1 生态系统类型差异特征
        7.1.2 植被长势差异特征
        7.1.3 水源涵养量差异特征
        7.1.4 土壤保持量差异特征
        7.1.5 生物多样性维持功能差异特征
    7.2 秦巴山区生态保护管理成效分析
        7.2.1 生态保护强度特征
        7.2.2 生态保护力度特征
        7.2.3 生态保护总体特征
    7.3 地质环境稳定性分析
        7.3.1 评价指标体系
        7.3.2 因子敏感性分析
        7.3.3 地质环境稳定性评价
    7.4 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7.4.1 法律政策与有效监督
        7.4.2 生态补偿机制的落实
        7.4.3 生态环境信息化建设
        7.4.4 生态评估的影响因素
    7.5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7)乡村公路建设对区域发展影响的研究 ——以兰州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的意义
    1.2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国外研究进展
        1.3.2 国内研究进展
    1.4 我国乡村公路建设情况
        1.4.1 我国乡村公路建设现状
        1.4.2 未来两年我国乡村公路建设规划
    1.5 我国乡村公路建设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1.5.1 乡村公路建设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1.5.2 乡村公路建设对乡村区域信息化发展的促进作用
        1.5.3 乡村公路建设对乡村城镇化发展的推动作用
第二章 甘肃省和兰州市乡村公路建设发展情况
    2.1 甘肃省道路发展情况
        2.1.1 甘肃省乡村公路建设现状
        2.1.2 甘肃省乡村公路发展规划
    2.2 兰州市乡村公路建设情况
        2.2.1 兰州市基本情况
        2.2.2 兰州市乡村公路建设现状
        2.2.3 兰州市乡村公路建设规划
第三章 兰州市乡村公路建设产生的影响
    3.1 兰州市乡村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3.2 乡村公路建设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
        3.2.1 乡村公路建设对农作物增收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3.2.2 乡村公路建设推动了乡村特色旅游业发展
        3.2.3 乡村公路建设增加了乡村农民的经济收入
        3.2.4 乡村公路建设推动了城乡二元结构性差距的缩小
        3.2.5 乡村公路建设促进乡村基础设施建设
        3.2.6 乡村公路建设可以进一步提升农村招商引资的能力
    3.3 乡村公路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3.4 乡村公路的建设对交通安全的影响
    3.5 对未来兰州市乡村区域经济发展的思考
第四章 兰市乡村公路建设与养护存在的困难
    4.1 乡村公路建设过程中的困难
        4.1.1 规划方面的问题
        4.1.2 建设资金方面的问题
        4.1.3 工程管理方面的问题
    4.2 乡村公路养护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4.2.1 道路爱护意识不足
        4.2.2 道路养护的资金严重缺乏
        4.2.3 道路养护队伍的缺陷
        4.2.4 缺乏专业技术指导
    4.3 产生问题的原因
        4.3.1 相关部门的规划存在问题
        4.3.2 项目申报存在冒报重报
        4.3.3 现行制度的不健全
        4.3.4 基层财政状况不佳
第五章 乡村公路建设推动乡村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
    5.1 合理规划乡村公路建设与利用
        5.1.1 科学布局、占补平衡,绿水青山与黄金大道兼顾
        5.1.2 注重乡村公路建设的实用性
        5.1.3 推进乡村旅游公路建设
        5.1.4 加大对农民的动员力度
    5.2 乡村公路建设的资金筹措和监督管理
        5.2.1 资金筹措方法
        5.2.2 转变公路建设投资融资机制,拓宽资金筹措渠道
        5.2.3 加强乡村公路建设资金的监督和管理
        5.2.4 严格控制资金走向
    5.3 依法规范操作
        5.3.1 建立良性竞争模式
        5.3.2 多措并举促进多部门联动
        5.3.3 消除道路质量隐患
    5.4 强化道路养护管理
        5.4.1 注重对乡村公路的养护工作
        5.4.2 确保建养并重
        5.4.3 以实事求是为基本准则
    5.5 主要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8)生态导向下西安市城城乡空间发展模式及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对象及概念界定
        1.3.1 研究对象
        1.3.2 概念界定
    1.4 研究内容与框架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框架
    1.5 研究方法
    1.6 本章小结
2 相关理论基础及国内外研究综述
    2.1 相关理论基础
        2.1.1 复合生态系统理论
        2.1.2 系统生态学理论
        2.1.3 生态位理论
        2.1.4 景观生态学理论
        2.1.5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2.1 国外研究现状
        (1)生态导向下城乡空间研究
        (2)生态评价指标及方法研究
        2.2.2 国内研究现状
        (1)生态导向下城乡空间研究
        (2)生态评价指标及方法研究
    2.3 国内外实践经验及启示
        2.3.1 国外实践
        2.3.2 国内实践
        2.3.3 发展启示
    2.4 本章小结
3 西安城乡空间发展轨迹及其生态空间演变特征
    3.1 城市起步:1950s西安城乡空间发展结构及特征
        3.1.1 时代背景
        3.1.2 空间结构
        3.1.3 总体特征
    3.2 发展革新:1980s西安城乡空间发展结构及特征
        3.2.1 时代背景
        3.2.2 空间结构
        3.2.3 总体特征
    3.3 空间重构:1990s西安城乡空间发展结构及特征
        3.3.1 时代背景
        3.3.2 空间结构
        3.3.3 总体特征
    3.4 品质提升:2008 年以来西安城乡空间发展结构及特征
        3.4.1 时代背景
        3.4.2 空间结构
        3.4.3 总体特征
    3.5 西安城乡空间发展结构及其生态空间演变特征
        3.5.1 空间演进轨迹历程
        3.5.2 空间演进动力机制
        3.5.3 城乡空间演进整体特征
        3.5.4 城乡生态空间演进特征
    3.6 本章小结
4 西安城乡生态建设的现状评价及影响机制
    4.1 西安城乡生态建设的现状格局
        4.1.1 生态要素梳理
        4.1.2 生态总体格局
    4.2 生态建设评价指标及方法
        4.2.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4.2.2 “市域层次”的评价指标及方法
        4.2.3 “城区层次”的评价指标及方法
    4.3 市域城乡生态适宜性评价及影响机制
        4.3.1 生态敏感性评价
        4.3.2 生态承载力评价
        4.3.3 生态安全性评价
        4.3.4 市域生态问题
        4.3.5 生态影响机制
    4.4 城区生态建设评价及影响机制
        4.4.1 生态环境评价
        4.4.2 绿地建设评价
        4.4.3 生态建设问题
        4.4.4 生态影响机制
    4.5 本章小结
5 生态导向下西安城乡空间发展的基本原则及结构模式
    5.1 城乡空间发展目标导向及阶段划分
        5.1.1 发展目标导向
        5.1.2 发展阶段划分
        5.1.3 发展考评体系
    5.2 城乡空间发展的基本原则拟定
        5.2.1 市域空间格局规划“法则”
        5.2.2 城区空间布局规划“原则”
    5.3 城乡空间发展的结构模式选择
        5.3.1 结构模式基本特征
        5.3.2 典型结构模式比选
    5.4 本章小结
6 生态导向下西安城乡空间发展的优化布局方法及策略
    6.1 城乡空间发展的优化技术路径与方法
        6.1.1 既有的技术路径
        6.1.2 优化路径及方法
    6.2 市域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策略
        6.2.1 划定生态分区,管控资源利用
        6.2.2 串点连线织网,构建生态网络
        6.2.3 控制城乡规模,优化城乡布局
        6.2.4 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
    6.3 城区空间规划布局优化策略
        6.3.1 控制城区人口,推动旧城更新
        6.3.2 优化空间结构,城市分区管控
        6.3.3 调整产业用地,疏解城区工业
        6.3.4 划定城市绿线,完善公园体系
        6.3.5 延续历史特色,建设遗址公园
        6.3.6 建设海绵城市,实现“柔性”治水
        6.3.7 加快绿道建设,完善交通体系
    6.4 生态导向下城乡空间格局优化方案“后评估”
        6.4.1 情景分析法的适用性
        6.4.2 基于情景分析的优化方案“后评估”
        6.4.3 “后评估”结果
    6.5 本章小结
7 生态导向下城乡空间规划建设的技术创新及制度创新
    7.1 技术创新
        7.1.1 统一规划技术标准及规范
        7.1.2 明确生态空间规划层级及对象
        7.1.3 构建城乡生态空间规划导则
        7.1.4 加强相关规划体系的衔接
    7.2 体制创新
        7.2.1 建立生态控制线管控机制
        7.2.2 建立生态保护区补偿机制
        7.2.3 建立生态绩效评估审查机制
        7.2.4 建立多部门协同管理机制
    7.3 本章小结
8 结论
    8.1 研究结论
    8.2 创新点
    8.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图录
    表录
作者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1.发表论文
    2.参编论着
    3.参与课题
    4.参与研究项目
附录
    附录Ⅰ 西安市生态评价基础数据及来源汇编
    附录Ⅱ 国家生态城市建设指标体系
    附录Ⅲ 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分级考核标准
    附录Ⅳ 国家森林城市指标体系

(9)涉及自然保护区的公路项目生态影响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及法律法规综述
        1.2.1 国外研究进展及法律法规
        1.2.2 国内研究进展
        1.2.3 国内现行的涉及自然保护区建设项目管理的有关规定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公路建设项目生态影响评价体系
    2.1 生态影响评价概述
        2.1.1 生态影响评价的涵义
        2.1.2 生态影响评价的目的和意义
        2.1.3 生态影响评价工作过程
    2.2 公路项目生态影响评价范围及评价因子
        2.2.1 评价范围
        2.2.2 评价因子的筛选
    2.3 公路项目生态现状调查与评价
        2.3.1 生态现状调查及评价内容
        2.3.2 生态现状调查方法
    2.4 公路项目生态影响预测与评价
        2.4.1 生态影响预测与评价内容
        2.4.2 生态影响预测与评价方法
    2.5 小结
第三章 涉及自然保护区的公路项目生态影响评价要点分析
    3.1 涉及自然保护区的公路建设项目生态影响评价重要性
    3.2 生态敏感保护目标的识别
    3.3 涉及自然保护区建设项目生态影响评价要点
    3.4 生态现状定量评价方法
        3.4.1 植被的净第一性生产力模型
        3.4.2 区域生物多样性评价
        3.4.3 区域生态环境综合评价
    3.5 涉及自然保护的公路项目生态影响分析及生态保护措施
第四章 实例分析——贺州至巴马公路(昭平至蒙山段)对广西古修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的影响评价
    4.1 广西古修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基本情况
        4.1.1 概况
        4.1.2 生态现状
    4.2 项目基本情况
    4.3 建设项目与保护区的相关性分析
        4.3.1 空间位置关系
        4.3.2 项目拟使用保护区土地基本情况
    4.4 工程重点调查区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4.4.1 调查范围、调查内容及调查方法
        4.4.2 野生动物现状调查
        4.4.3 野生植物现状调查
        4.4.4 植被现状调查
        4.4.5 景观
        4.4.6 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评价
        4.4.7 区域生物多样性评价
        4.4.8 区域生态环境综合评价
    4.5 建设项目对保护区的影响预测分析
        4.5.1 对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和景观的影响
        4.5.2 对植被和植物影响
        4.5.3 对野生动物的影响
        4.5.4 对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的影响
        4.5.5 施工期及运营期产生的污染物影响
        4.5.6 对自然保护区生物安全的影响
        4.5.7 对相关利益群体的影响
        4.5.8 累积性影响分析
        4.5.9 总体评价
    4.6 保护及恢复措施
第五章 结论和展望
    5.1 结论
    5.2 研究的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10)高速公路生态选线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对策思路
2 对策分析
    2.1 项目影响区内的生态环境控制点
        2.1.1 生态严控区
        2.1.2 自然保护区
        2.1.3 饮用水源保护区
        2.1.4 莲花山脉
    2.2 路线经过生态严控区的对策
        2.2.1 路线完全绕避生态严控区的考虑
        2.2.2 穿越严控区的路线方案比选
        2.2.3 综合比选
    2.3 路线经过自然保护区的对策
        2.3.1 线位完全绕避自然保护区的考虑
        2.3.2 局部绕避自然保护区的路线方案比选
        2.3.3 局部穿越自然保护区的路线方案比选
        2.3.4 综合比选分析
    2.4 生态选线工作建议
3 结语

四、高速公路建设对自然保护区的影响及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秦岭重要生态功能区路域生态影响评估及优化策略研究 ——以宝汉高速为例[D]. 冯慧. 西北大学, 2020
  • [2]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 蔡新良. 西南民族大学, 2021(02)
  • [3]大别山区近20年人类足迹变化对白冠长尾雉空间分布的影响[D]. 田姗. 北京林业大学, 2020
  • [4]涉及自然保护区的公路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胡亚文. 区域治理, 2019(50)
  • [5]三江湿地路基处理对环境影响的研究[D]. 杨继群. 长安大学, 2020(06)
  • [6]秦巴山区生态状况与保护成效评估研究[D]. 徐海涛.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6)
  • [7]乡村公路建设对区域发展影响的研究 ——以兰州为例[D]. 郭睿. 兰州大学, 2020(01)
  • [8]生态导向下西安市城城乡空间发展模式及规划策略研究[D]. 吴淼.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9]涉及自然保护区的公路项目生态影响评价研究[D]. 龙玉璘. 广西大学, 2018(06)
  • [10]高速公路生态选线对策研究[J]. 陈贵,郭曙,谢华慧.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04)

标签:;  ;  ;  ;  ;  

高速公路建设对自然保护区的影响及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