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旅游定位与对策研究——以临安市为例

生态旅游定位与对策研究——以临安市为例

一、开展生态旅游的定位及其对策研究——以临安市为例(论文文献综述)

高吉奎[1](2021)在《榆林三鱼路旅游风景道整体规划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梁妍[2](2021)在《延庆非典型特色保护类乡村旅游适宜性评价研究 ——以慈母川村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旅游市场的快速发展,大量村庄参与到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进程中来,尤其是大城市周边未经开发且具有特色资源的村庄。北京延庆地区由于地理区位、政策、生态环境及交通等因素的影响,大量村庄仍保持着良好的生态及文化特色,适宜发展乡村旅游。延庆地区大量非典型特色保护类村庄涉足发展旅游产业繁荣的表象下,实际发展情况却不容乐观,因其缺乏对自身特色资源旅游价值的清醒认知,缺少旅游准入机制及产业发展后续的管理机制,导致产业资金投入与产出比不均衡,且产业同质化倾向日益严重,村庄文化特色逐渐消弭,生态环境遭到破坏。针对当前延庆地区非典型特色保护类村庄在发展乡村旅游过程种对自身旅游发展特征认识不清的问题,本文从多学科融合的视角出发,分析现有乡村旅游适宜性相关理论及经典案例,基于ZMET隐喻抽取技术深度提取延庆非典型特色保护类村庄内的特色资源并确定其旅游发展特征,对进行评价旅游适宜性的村庄进行初步筛选。将“旅游资源评价要素”与“旅游发展环境评价要素”作为评价指标,基于IPA分析法构建延庆非典型特色保护类村庄旅游适宜性评价模型,评价结果分两种,即旅游适宜型与非旅游适宜型,旅游适宜型又分为优先发展型、选择发展型与有条件发展型三类,将评价结果作为判断延庆非典型特色保护类村庄发展旅游产业的适宜程度的依据。针对村庄在发展乡村旅游产业过程中整体空间、公共空间、建筑空间、景观空间、设施空间及管控措施层面产生的问题,根据评价结果,在保护乡村空间文脉肌理及生态环境的基础上,提出空间优化策略与管理发展建议。从村庄整体空间角度看,关注村庄整体风貌的延续,构建多层级空间序列,提升村庄空间功能复合性;从村庄公共空间角度看,将延续公共空间风貌、线性优化街巷空间与创新文化体验功能植入三方面内容为主营造公共空间特色;针对建筑空间,从空间升级以及功能植入与置换的角度优化传统建筑、民宿建筑与一般民居建筑;从景观空间角度看,将景观空间分为自然景观、田园景观与村庄内部景观,优化景观空间需基于自然规律与乡土特征,构建递进式的景观序列;从村庄服务设施空间角度看,将服务设施分为旅游配套公共服务设施、交通设施以及基础服务设施类,针对村庄基本生活需求与旅游发展容量进行完善及优化,并预留未来发展空间。以延庆慈母川村为例,通过慈母川村旅游适宜性的评价结果,验证村庄旅游适宜性评价体系与空间优化策略的合理性、实用性与普适性。本文研究的内容可为延庆地区非典型特色保护类村庄旅游产业发展决策及旅游空间优化建设方向提供一定参考与借鉴。

董俐[3](2021)在《基于生态系统生产总值的区域生态补偿空间选择研究 ——以浙江省为例》文中提出生态补偿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四梁八柱之一,是解决地区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矛盾的有效措施,已多次出现在国家重要政策当中。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深入,生态系统产品与服务重要性日益凸显,科学高效的实施生态补偿迫在眉睫。然而,目前我国生态补偿实践中尚存在如不能识别区域复杂的空间异质特性、不能契合不同区域生态补偿需求的迫切性等问题,造成了生态补偿格局不对等、生态效益和资金效益受损,影响了生态补偿的公平与效率。因此科学合理地进行生态补偿空间选择,确定补偿优先级至关重要。本研究以浙江省为例,综合生态环境与气象、社会经济、国土空间规划与保护、土地利用/覆被等数据资料,分析了2009-2019年浙江省生态系统格局及时空演化规律,核算了浙江全域的陆地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ross Ecosystem Product,GEP),探究了10年间GEP及供给产品、调节服务和文化服务等生态产品的构成和变化特征。在此基础上,通过生态盈亏法、生态效益法和聚类分析法,结合主体功能区和生态保护红线进行结果优化,研究了省域范围内多目标的生态补偿空间选择。针对现有的浙江省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政策的实施现状,分析了生态补偿格局的不对等关系,并提出了生态补偿实施策略的优化建议,为我国规模最大的生态补偿项目——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制度中生态补偿空间选择提供参考。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浙江省2009-2019年生态系统时空演变结果表明:○1浙江省生态系统结构主要以森林生态系统和农田生态系统为主;○2 10年间,城镇生态系统和森林生态系统呈现扩张趋势,农田生态系统大幅萎缩,湿地生态系统和灌丛生态系统小幅增长,草地生态系统略有减少;○3生态系统类型转换强度呈现出“北高南低、沿海高内陆低”的分布格局,浙东北(杭宁绍嘉湖及舟山群岛)和浙东南沿海(温台)生态系统类型转换活跃,浙西南生态系统较为稳定。(2)浙江省2009年、2014年、2019年GEP核算与时空演变分析结果表明:○1 2019年,浙江省GEP总值为56381.22亿元,其中,调节服务价值量为41467.22亿元,占比73.55%,文化服务价值量为9596.44亿元,占比17.02%,供给产品价值量为5317.56亿元,占比9.43%;○2 10年间,GEP有小幅增长,表现出先慢后快的增长趋势,其中调节服务价值量表现为先负增长后正增长,总体变化幅度较小,供给产品价值量年均增长率较高且相对稳定,文化服务价值量年均增长率呈先快后“慢”趋势,增长率总体较高;○3浙江省单位面积GEP有一定增长,人均GEP呈下降趋势。浙北和浙东沿海以及千岛湖沿线县(市、区)的单位面积GEP变化较小,钱塘江沿线县(市、区)的单位面积GEP增长幅度较大。(3)基于浙江省GEP损益空间、生态补偿优先指数(ECPS)、生态敏感性分析,并结合人均GEP、人均财政收支差额、主体功能区和生态保护红线进行的浙江省生态补偿空间选择研究结果表明:○1浙江省损益空间的受损类型以湿地、森林生态系统受损为主,集中在宁波市、台州市、温州市、绍兴市以及浙西南丽水市,增益区的高值区主要集中在浙北平原;○2 ECPS高值区和次高值区主要分布在省内山地丘陵地区,优先指数最高的5个县为淳安县、景宁畲族自治县、庆元县、龙泉市和遂昌县;○3浙江省生态敏感性西高东低、南高北低,经浙西北和浙东两大山地丘陵区向东北方向逐级减弱,以浙西南丽水市为极敏感,东部沿海和浙北平原为中、轻度敏感;○4经空间选择,将浙江省生态补偿优先级划分为重点受偿区、优先受偿区、次级受偿区和潜在补偿区,全省11个重点生态功能区均属于重点受偿区和优先受偿区。(4)对比分析空间选择优化结果与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情况,以诊断浙江省生态补偿现存问题,结果表明:转移支付资金空间分配存在不对等关系,对于非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生态补偿优先级偏差较大。一些生态系统服务输出较大、发展受限的区域获得的转移支付资金较少,对生态补偿效率有一定影响,应优化生态补偿资金分配格局,衔接配合生态保护红线等政策。

张丽[4](2021)在《中国西部贫困地区自然保护区的保护策略研究 ——以草海30年保护史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全球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全球生态环境压力日益增大,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自然本底、维护生物多样性已成为各国应对生态环境危机的主要措施。西部贫困地区的自然保护区作为我国生态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存在生态环境脆弱、周边社区经济发展水平低、人口贫困、人地矛盾突出等问题,严重阻碍了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人类作为自然保护区人地关系演变的推动者,其保护态度和行为决定着自然保护区人地关系的演变方向,因此对西部贫困地区自然保护区进行保护策略的研究,是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更是缓解人地矛盾,促进人地关系协调发展的紧迫诉求。本研究以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将草海与周边社区视为复合生态系统,通过文本分析法、半结构化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以草海30年保护史为研究对象,梳理了草海保护区自成立以来三个阶段的保护历程,总结了不同阶段的保护策略。运用行动者网络理论(ANT)构建草海保护策略演变的行动者网络,分析草海保护策略的演变特征,归纳了草海保护的经验,提出以实现草海人地关系协调发展为目标的保护策略。首先,文章通过对草海保护史的梳理总结出草海的保护策略在矛盾冲突阶段(1985-1991年)是抢救式的保护策略,抑制社区发展;在价值开发阶段(1992-2014年)是“以发展促保护”的策略,探索社区参与保护的模式,加强草海生态旅游的开发;在严格管控阶段(2015年至今)是“以严治守生态”的策略,对草海进行严格管控,加强环境治理,禁止旅游。其次,对草海保护策略演变的行动者网络分析发现,草海保护策略存在两种演变过程:(1)“以发展促保护”策略演变过程。各行动者围绕强制通行点“社区参与保护”寻求各自的利益,草海保护区管理处为该阶段的关键行动者,各行动者在关键行动者的利益征召下完成动员过程,最终形成了较为稳定的行动者网络,随着行动者网络的不断发展,网络后期产生了新的强制通行点,即“加快城市化进程”,保护策略逐渐失效。(2)“以严治守生态”策略演变过程。关键行动者转变为政府,征召方式转变为以政策征召为主,社区居民、游客、企业组织等行动者利益受损,网络存在诸多异议。最后,通过上述分析归纳得出以下保护经验:(1)关键行动者通过利益征召的方式,满足社区居民核心需求,能有效缓解草海保护区的人地矛盾;(2)若社区参与保护缺乏有效的参与机制,社区不需要对草海投入维护成本就可以利用其景观价值带来益处,容易产生“搭便车”行为,陷入集体行动的困境。(3)各行动者参与保护的话语权不平等,会削弱各行动者参与保护的动力,容易产生异议影响网络稳定。通过对草海保护策略的研究认为,西部贫困地区自然保护区在制定保护策略时要正确认识自然保护区人地关系的演变过程,要结合历史谈经验,结合现状谈保护。要以关键问题为导向,协调好各行动者之间的利益;重视非人类行动者的权利,保持自然生态环境的活力;以全局观、可持续发展的眼光把握好对非人类行动者角色的定义;平衡各人类行动者参与保护的权利,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广泛采纳各方行动者的保护意见;以多元化的征召方式维系保护策略演变的行动者网络稳定。

赵建平[5](2021)在《玉龙雪山景区旅游发展驱动力变化研究》文中指出旅游业作为最具有发展前景的朝阳产业之一,能够为地方带来显着的经济与社会效益并且已经成为了许多地区发展的支柱产业。我国山地面积广大,山地面积约占中国陆地总面积的73.4%,山地地区旅游资源优势明显,是层次分明、类型多样的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相复合的旅游目的地。山地景区是以自然山体、水体、气候、动植物为景观要素,兼具自然风光和文化资源的旅游综合体。依托丰富的山地旅游资源,我国山地景区开发相对较早,形成了一批较为成熟的景区,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随着山地旅游成为新的旅游热点,山地景区作为发展山地旅游的主要载体,因其具有较高的旅游吸引力而备受游客青睐,已成为人们出行的最佳旅游目的地之一。目前国内对山地景区旅游发展驱动力的研究较少,山地景区本身也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发展阶段,文章从玉龙雪山旅游发展驱动因子分析入手,研究玉龙雪山景区旅游发展驱动力构成、变化并对景区旅游发展驱动力进行综合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和景区实际状况提出驱动力优化对策,对于玉龙雪山景区旅游发展具有实践意义,对于丰富山地旅游与山地景区驱动力研究有理论意义。本研究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山地旅游目的地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变化及其机制研究”,以玉龙雪山景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梳理分析和评述,明确山地旅游和山地景区、旅游驱动力的概念内涵,并以旅游推-拉理论、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和旅游供需理论作为本研究的基础理论指导。运用文献梳理和德尔菲法构建了玉龙雪山景区旅游发展驱动因子指标体系,为开展山地景区旅游驱动力变化分析和驱动力综合评价打下了基础;以旅游系统论思想为指导,基于山地景区旅游开发建设相关数据资料,将玉龙雪山景区旅游发展历程分为划分为起步(1984-1993年)、发展(1994-2004年)、巩固(2005-2011年)和成熟(2012年-至今)四个阶段,从驱动力横向变化和纵向历时性变化两个角度分析玉龙雪山驱动力变化过程;在构建玉龙雪山景区旅游发展驱动力评价指标体系之后,运用层次分析法和德尔菲法确定各项指标权重系数,构建了综合评价模型;运用问卷调查法和数据资料评价法评价其水平、得出评价结果;在此基础上提出玉龙雪山景区旅游发展驱动力优化对策。本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玉龙雪山景区旅游发展驱动因子指标体系主要包括山地旅游发展基础、山地旅游吸引物系统、山地旅游市场、山地旅游管理共4个准则层指标、13个一级指标和41个二级指标。(2)对玉龙雪山景区旅游发展驱动力横向变化做的分析,表明:经济发展驱动力和市场需求驱动力对山地景区发展驱动作用在旅游开发历程中日益增强;政府政策驱动力在山地景区开发前中期尤其是前期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旅游资源驱动力方面,山地自然资源一直以来都是山地景区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人文资源在山地景区开发中后期发挥了较大作用,冰川旅游资源有所减弱,但依然是山地景区保持吸引力的核心资源;旅游产品驱动力从单一驱动转变为综合驱动,旅游产品体系得到不断丰富和完善;旅游交通驱动力不断增强,初步形成了立体化、综合性的交通运输体系和游客游玩交通体系;旅游环境驱动力得到不断加强,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都在不断提升;传媒传播驱动力也得到极大增强,从单一传统媒体传播到现在构建了完善的传媒传播推广体系;山地景区旅游管理系统不断完善,“玉龙雪山模式”的改革和创新使旅游管理驱动力发挥了极大作用。(3)对玉龙雪山景区旅游发展驱动力纵向历时性做的分析,表明:山地景区旅游发展驱动力处于一个动态变化过程中,起步阶段以旅游资源、政府政策驱动力为主导,发展阶段演变为旅游资源驱动力为主,旅游环境驱动力为辅助,巩固阶段变化为以旅游环境、旅游资源驱动力为主导,市场需求驱动力为辅助,到了成熟阶段形成以传媒传播驱动力为主,旅游管理、市场需求驱动力为辅,其他驱动力共同作用的综合性驱动。(4)构建的玉龙雪山景区旅游发展驱动力评价指标体系各指标权重系数结果如下:准则层指标中,山地旅游吸引物系统所占权重最高为0.4769,其次为山地旅游发展基础(0.2893)、山地旅游市场(0.1496),山地旅游管理(0.0844),山地旅游吸引物系统包含山地旅游资源和山地旅游产品两项指标,说明山地旅游资源和产品在玉龙雪山景区旅游发展中发挥驱动作用最大。(5)玉龙雪山景区旅游发展驱动力评价的项目层指标中,旅游资源驱动力所占权重最高(0.2693)、其次是旅游产品驱动力(0.2076)、市场需求驱动力(0.1493)、旅游交通驱动力(0.1322)、旅游环境驱动力(0.0723)、传媒传播驱动力(0.0535)、经济发展驱动力(0.0451)、政府政策驱动力(0.0397)、旅游管理驱动力(0.0309)。这说明山地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处于主导地位,山地旅游市场需求和旅游交通是推动景区发展的重要因素。(6)通过实地调研、问卷调查和数据资料收集,计算后得到玉龙雪山景区驱动力综合得分S=4.0414,综合驱动力处于优质协调,驱动作用大,但从具体各项得分和实际情况来看,驱动力还可以进一步优化。(7)针对问题和山地景区转型升级需要,提出了:整合旅游资源,创新开发产品;完善服务设施,优化旅游环境;健全规章制度,优化管理体系;运用现代技术,打造智慧景区;兼顾景区内外,促进转型升级等对策建议。

陈建舒[6](2021)在《南宁市森林旅游业调查与分析》文中认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森林旅游产业发展迅猛,被誉为具有生命力和发展潜力的“绿色朝阳产业”。南宁市拥有较为丰富的森林资源,其中包括森林休闲、森林观光等森林风景资源。近年来,南宁市还开发了多样化的旅游项目,但目前南宁市森林旅游业主要专注于森林旅游资源的开发,缺乏对森林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开展系统研究。本论文以区域旅游系统理论、产业经济学理论、林业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全域旅游理论为指导,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调查法、定量与定性结合法等方法对南宁市森林旅游业现状以及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调查与分析。论文主要由综述、南宁市森林旅游产业资源与要素、南宁市森林旅游业评价、主要问题及对策和结论与展望五个部分组成。主要研究发现和结论如下:南宁市森林旅游产业2020年产值已经达到80亿元,拥有一批国家森林公园和A级旅游景区,森林旅游业成为南宁市林业第三产业的最大亮点和最大的增长点,具有较强发展潜力。论文邀请广西相关旅游业专家,采用基于相关理论所制作的评价表对南宁市森林旅游业进行评价,综合得分为5.00分。根据所制定的评分标准和与部分其他城市森林旅游业评价的得分相比较,本研究认为南宁市森林旅游产业发展水平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尤其是森林旅游产业的经济发展水平亟待提高。同时,在通过问卷分析,森林旅游游客及经营者和当地居民所反馈的信息,本研究认为南宁市现阶段的森林旅游游客主体为25岁至44岁、本科学历、收入在月收入在5001至10000元的游客群体,并且多以陪伴家庭为目的进行森林旅游。在进一步的走访调查后,本研究发现南宁市森林旅游业还存在以下主要问题:森林旅游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森林资源开发利用粗放,经营效率偏低;可持续性发展水平难以令人满意;森林旅游吸引力、知名度不高,营销与宣传不到位;旅游客源单一,消费水平不高等。基于对以上发现的思考,本文对南宁市森林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以下对策建议:充分推介森林旅游产业的价值和制定远期发展战略;推行“观赏、体验和参与为主的休闲式森林生态旅游”发展模式;科学的建设森林旅游配套设施;加大项目管理监控力度,重视自媒体对森林旅游宣传作用;在做好国内市场的同时拓宽国际市场。本文还期望南宁市森林旅游业能借鉴成功经验,搭建动态化的产业体系和结构,形成森林旅游产业发展的利益共同体,发展独特的森林旅游文化。论文在国内第一次以南宁市这样的区域性政治、经济、交通枢纽城市为研究对象,开展森林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研究,拓宽了森林旅游业研究的范围,可以丰富森林旅游业的研究理论,同时也为南宁市森林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科学的政策建议。

周昕[7](2021)在《乡村振兴视域下散杂居地区乡村治理研究 ——以安徽省宁国市云梯畲族乡为例》文中指出2021年4月29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振兴法》,将于2021年6月1日正式实施。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是做好散杂居地区的乡村治理工作是实现民族地区实现全面脱贫攻坚,推动散杂居地区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增多,民族散杂居地区由传统的并且相对原始的单体结构社会逐步演化为散杂居形式的存在。散杂居地区是多民族交错杂居的地方,该地区的各民族存在着“共生互补”的关系,散杂居地区的乡村各民族间相互影响、相互交流、联合自治,团结互助。推进散杂居地区的乡村治理的和谐进行,这不仅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必然要求,更加是乡村振兴视域下民族地区乡村治理的发展趋向,散杂居地区的乡村治理研究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实践研究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本文以安徽省宁国市云梯畲族乡为研究个案,研究散杂居地区进行乡村治理的现行政策和措施,对其可行性和效能进行充分地分析和研究,结合调研过程中地访谈资料、政府文件等材料探索出与田野点相适应的一套建议性的方案。本文主体内容包括绪论和四大章节:绪论部分选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并对民族散杂居地区进行乡村治理的相关政策和理论依据进行了罗列分析;第一章对中国境内的畲族及安徽省宁国云梯畲族乡的建制沿革以及现状进行了论述;在调查走访过程中笔者对云梯畲族乡政府关于当地乡村治理的一些治理措施进行分析研究,第二章重点对田野点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在第三章对当地治理需要改进的地方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对应的治理措施;最后,结语部分对论文正文内容进行总结和补充。

车衎晨[8](2021)在《杭嘉湖平原乡村聚落景观调查研究 ——以荻港村等五个村庄为例》文中提出美丽乡村建设是当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美丽乡村建设的热潮中,保护和发展乡村聚落景观的完整性和特色性,是当下的研究热点。杭嘉湖平原乡村的聚落景观具有鲜明的代表性,但其相关研究相对较少,理论体系和案例归纳总结较为缺乏,为此,本研究选取了5处杭嘉湖平原乡村进行聚景观落调研,采用进行实地调研测绘、样本对比分析等方法得出如下成果与结论,以期为今后杭嘉湖平原乡村聚落改造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1)杭嘉湖平原乡村聚落景观的总体特征可以归纳总结为:以农为核,以田为底,农田连片;以水为脉,以路为骨,水路成网;以宅为群,随田散居,田宅镶嵌,形成集“田-水-林-宅”于一体的生产、生活、生态复合空间。乡村聚落以团状、带状为主,散点状为辅,均沿着道路、水系聚集分布。农业景观是其景观的核心,植物景观以乡土树种为主,形成“点、线、面”形态分布,凸显自然野趣。建筑保留少量的徽派风格,现代别墅成为新建民居最常见的形式,同质化现象严重,缺少地域特征。历史人文深渊,具有鲜明的“水文化”同源性,且各具特色。(2)此外,不同建设程度乡村聚落景观也存在明显差异,建设程度较高的乡村聚落呈自由布局,且实现了传统农业经济向农业旅游经济发展的转型,其植物景观丰富度与观赏性更强,其建筑形式更具地域特征,其文化资源得到较好的保护与传承;而建设程度中等的乡村聚落呈规则式布局;农业规模化发展,且建筑形式单一,其文化资源的保护与传承尚未体系化;而建设程度较低的乡村聚落仍保留着自由分布的聚落形态,在农业经济、建筑景观、植物景观及文化传承发展上都未达到一定水平。(3)因此,针对上述杭嘉湖平原乡村聚落的特征与现状问题,提出今后的乡村聚落改造建设的优化策略:1、统筹布局聚落空间;2、转型发展农业产业;3、重点打造主题植物景观;4、统筹更新建筑风貌;5、挖掘传承文化资源,最终实现乡村聚落景观的宜居更新与可持续发展。

张会宇[9](2021)在《临安区山核桃产业融合发展对策研究》文中提出文章在立足于我们国家正迈向农业现代化为的大背景下,聚焦产业发展过程及始末,在农业产业化、农村三产融合以及产业融合的理论研究底子上,分析临安山核桃产业融合发展中的现状、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了针对临安山核桃产业融合成长的实施路径。在研究中,先是对临安区已有产业中山核桃产业的发展情况进行了论述,然后根据调查分析、二手资料、网络文献等。在文章前两章的写作中,发现山核桃产业融合贯穿至产业链的每个角落,单独从三个产业即山核桃所涉及到的一产业、二产业、三产业去论述,已不切实际,于是将山核桃产业链为载体,在产前、产中、产后三个阶段所涉及到的产业融合发展的现状进行了说明。随后在产业融合的过程中所发生的产业间的部分融合进行了归纳,总结出有三种主要的融合发展渠道,即产业链的拓展、功能上的融合以及产业在技术上的融合。在总结归纳产业融合发展以后,针对山核桃产业融合的成效,总结了三点。在对山核桃产业融合发展的梳理中,发现产业融合仍然不充分,并针对现状提炼了五个主要的问题,主要是融合发展当中不充分、不平衡的问题。在以上章节的基础之上,对现有的融合发展模式以及针对问题的解决办法总结并提出了四种产业融合的实施路径以及政策建议。

胡海琪[10](2021)在《杭州大明山景中村景观功能评价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全域旅游化的发展、万村景区化建设的推进,景中村作为乡村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迫切需要功能更齐全的旅游产品,环境更宜居、生态更美好的景观风貌。乡村景观功能评价是识别其景观内在功能与外在表现的重要工具,为景中村的建设发展与规划设计提供理论依据。本文以杭州大明山景中村为研究对象,在实地调研及参考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从生产功能、生活功能、生态功能3方面建立大明山景中村景观功能评价体系,通过模糊综合评价法得出其综合评价值。并根据评价结果提出其景观功能优化策略,以期为同类型景中村建设发展提供参考。研究具体内容与成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通过对研究区域景观类型及特征分析,划分为1个景观区、9个景观单元、16个景观要素,并总结得出该村景观功能分区合理、景观类型丰富、林被覆盖率高等景观基本特征,为大明山景中村景观功能评价体系的构建奠定研究基础。2)在参考前人相关研究及实地调研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影响大明山景中村景观功能的指标因子,构建了由生产功能、生活功能及生态功能3个项目层、7个因素层、26个指标层组成的大明山景中村景观功能评价体系。3)利用大明山景中村景观功能评价体系,通过模糊综合评价法得出其综合评价值。结果表明:大明山景中村景观功能综合分值从高到低分别为:生态功能、生产功能、生活功能。并对各指标进行分析,探析大明山景中村发展弱点以及优化策略。4)结合大明山景中村景观功能评价结果,针对性提出“生产功能提升,功能拓展与产业结构调整”“生活功能完善,营造乡村宜居人居环境”“生态功能保障,景观调节与自然生态维衡”3项优化策略,为大明山景中村景观功能优化及规划发展提供建议。

二、开展生态旅游的定位及其对策研究——以临安市为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开展生态旅游的定位及其对策研究——以临安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2)延庆非典型特色保护类乡村旅游适宜性评价研究 ——以慈母川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1.3.1 相关概念界定
        1.3.2 国外相关研究进展
        1.3.3 国内相关研究进展
        1.3.4 研究评述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框架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案例分析
    2.1 相关理论基础
        2.1.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1.2 旅游区位论
        2.1.3 AVC三元论
        2.1.4 旅游环境容量理论
    2.2 相关案例分析
        2.2.1 感受自然野趣意境:日本美星町
        2.2.2 感受历史文化沉淀:玉皇庙村
        2.2.3 体验田园新生活:明月村
        2.2.4 体验民俗文化魅力:霹破石村
        2.2.5 归纳与借鉴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延庆非典型特色保护类村庄旅游发展特征识别
    3.1 村庄基本概况
        3.1.1 地域分布情况
        3.1.2 自然环境概况
    3.2 村庄特色资源要素梳理
        3.2.1 历史文化资源
        3.2.2 生态文化资源
    3.3 旅游发展背景下非典型特色保护类村庄解读
        3.3.1 乡村旅游内涵解读
        3.3.2 非典型特色保护类村庄内涵特征
    3.4 非典型特色保护类村庄特色资源识别
        3.4.1 研究样本选取
        3.4.2 引导式访谈设计
        3.4.3 引导式访谈资料分析
        3.4.4 构念提取及分类整理
        3.4.5 绘制特色资源共识地图
    3.5 村庄特色资源旅游发展特征识别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延庆非典型特色保护类村庄旅游适宜性评价体系构建
    4.1 旅游发展路径及问题分析
        4.1.1 旅游产业驱动力分析
        4.1.2 旅游发展模式分析
        4.1.3 旅游发展现状概况
        4.1.4 旅游发展问题分析
    4.2 旅游适宜性评价的内容和原则
        4.2.1 旅游适宜性评价内容
        4.2.2 基础数据收集整理
        4.2.3 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4.2.4 评价体系构建原则
    4.3 旅游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确定
        4.3.1 评价要素选择
        4.3.2 旅游资源评价要素
        4.3.3 旅游发展环境评价要素
        4.3.4 评价指标赋分规则
    4.4 指标权重设置
        4.4.1 指标权重确认方法
        4.4.2 指标重要性专家评分结果分析
        4.4.3 基于AHP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
    4.5 旅游适宜性评价模型构建
        4.5.1 评价体系构建基本原则
        4.5.2 基于IPA分析构建R-E模型
        4.5.3 模型评价结果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旅游导向下延庆非典型特色保护类村庄空间优化策略
    5.1 旅游发展需求下的村庄空间问题分析
        5.1.1 村庄新旧风貌融合界限突兀
        5.1.2 村庄公共空间设计现代化
        5.1.3 村庄街巷空间历史肌理消退
        5.1.4 传统院落空间及建筑空间改造过度
        5.1.5 村庄旅游服务设施建设空间不足
    5.2 空间规划设计原则
        5.2.1 保护和发展并存原则
        5.2.2 空间规划整体性原则
        5.2.3 空间尺度适宜性原则
        5.2.4 空间建设经济性原则
    5.3 延庆非典型特色保护类村庄空间地域特色维育
        5.3.1 延续空间文脉肌理
        5.3.2 维护生态空间乡土意境
    5.4 优化村庄整体空间
        5.4.1 提升村庄空间功能复合性
        5.4.2 增强村庄空间结构序列性
    5.5 营造特色公共空间
        5.5.1 公共空间风貌延续与功能更新
        5.5.2 街巷空间线性优化与多功能植入
        5.5.3 创新文化体验空间构建
    5.6 融合新旧建筑空间
        5.6.1 传统建筑分级优化改造
        5.6.2 民宿建筑空间功能满足多元主体需求
        5.6.3 一般民居空间优化设计融合乡土要素
    5.7 构建多层级景观空间
        5.7.1 自然景观空间营造尊重山水格局
        5.7.2 田园景观空间设计体现地域特色
        5.7.3 村庄内部景观营造延续乡土文化特色
    5.8 完善旅游服务设施空间
        5.8.1 增加旅游服务配套设施
        5.8.2 完善交通设施布局
        5.8.3 完善基础服务设施布局
    5.9 建立长效管控机制
        5.9.1 搭建长效管控平台
        5.9.2 强化旅游服务保障机制
    5.10 本章小结
第6章 慈母川村旅游适宜性评价与空间优化策略
    6.1 慈母川村基本概况
        6.1.1 区位交通
        6.1.2 自然环境
        6.1.3 土地利用现状
        6.1.4 现状人口规模
        6.1.5 现状产业结构
        6.1.6 村庄现状风貌特征
    6.2 慈母川村旅游发展优势
        6.2.1 村庄特色资源优势
        6.2.2 村庄周边旅游资源优势
        6.2.3 旅游市场潜力优势
    6.3 慈母川村旅游适宜性评价
        6.3.1 旅游资源评价要素选择及赋分
        6.3.2 旅游发展环境评价要素选择及赋分
        6.3.3 旅游适宜性评价赋分结果
        6.3.4 R-E模型评价结果分析
    6.4 慈母川村空间现状问题分析
        6.4.1 村庄旅游空间布局混乱
        6.4.2 街巷空间历史肌理消退
        6.4.3 公共空间设计文化特色不足
        6.4.4 院落空间及建筑空间改造过度
    6.5 慈母川村空间优化策略
        6.5.1 村庄主体空间功能布局优化
        6.5.2 街巷空间格局与道路等级优化
        6.5.3 节点空间与景观空间乡土化设计
        6.5.4 建筑形式与院落空间功能性改造
    6.6 本章小结
结论
    研究结论
    主要创新点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录1-延庆村落特色文化资源调查问卷及访谈邀请
    附录2-旅游适宜性指标重要性专家问卷调查

(3)基于生态系统生产总值的区域生态补偿空间选择研究 ——以浙江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2 国内外研究进展
    2.1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2.2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2.3 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
    2.4 生态补偿理论与空间选择研究
        2.4.1 生态补偿理论研究
        2.4.2 空间选择研究
    2.5 国内生态补偿政策与机制梳理
        2.5.1 生态补偿机制演变路径
        2.5.2 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政策演进
3 数据与方法
    3.1 研究区概况
    3.2 数据来源与处理
        3.2.1 数据来源
        3.2.2 数据预处理
    3.3 研究方法
        3.3.1 生态系统格局变化研究方法
        3.3.2 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方法
        3.3.3 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损益空间识别方法
        3.3.4 生态补偿优先指数计算方法
        3.3.5 生态敏感性评价方法
        3.3.6 生态补偿空间选择聚类分析方法
4 浙江省生态系统格局时空演变研究(2009-2019)
    4.1 浙江省生态系统结构与变化分析(2009-2019)
    4.2 浙江省生态系统类型与分布(2009-2019)
        4.2.1 生态系统空间变化特征
        4.2.2 县域生态系统空间分布特征
    4.3 浙江省生态系统类型转换特征分析(2009-2019)
        4.3.1 浙江省生态系统类型转换模式与特征分析
        4.3.2 浙江省生态系统类型年综合转换率分析
5 浙江省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时空演变(2009-2019)
    5.1 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结果
        5.1.1 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结果(2019)
        5.1.2 供给产品价值核算结果
        5.1.3 调节服务价值核算结果
        5.1.4 文化服务价值核算结果
    5.2 浙江省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时空演变分析(2009-2019)
        5.2.1 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时空演变
        5.2.2 供给产品价值时空演变
        5.2.3 调节服务价值时空演变
        5.2.4 文化服务价值时空演变
6 浙江省生态补偿空间选择与实施策略
    6.1 浙江省生态补偿空间选择思路
    6.2 浙江省生态补偿空间选择的比较分析
        6.2.1 浙江省生态系统非市场化产值的损益空间分析
        6.2.2 浙江省生态补偿优先指数(ECPS)空间分析
        6.2.3 浙江省生态系统敏感性空间分析
        6.2.4 浙江省生态补偿优先级比较分析
    6.3 浙江省生态补偿空间选择的聚类分析
    6.4 浙江省生态补偿空间选择结果的比较分析
        6.4.1 基于国家空间用途管制的分析与优化
        6.4.2 基于浙江省转移支付资金的比较分析
    6.5 基于空间选择结果的生态补偿策略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4)中国西部贫困地区自然保护区的保护策略研究 ——以草海30年保护史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文献回顾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2 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2 相关理论基础
3 研究区概况与保护现状
    3.1 研究区概况
    3.2 草海保护与发展的成效
    3.3 草海保护与发展的制约因素
    3.4 本章小结
4 草海30 年保护史
    4.1 矛盾冲突阶段(1985-1991 年)
    4.2 价值开发阶段(1992-2014 年)
    4.3 严格管控阶段(2015 年-至今)
    4.4 草海30 年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特征
    4.5 本章小结
5 草海保护策略演变的行动者网络分析
    5.1 “以发展促保护”策略演变的行动者网络分析
    5.2 “以严治守生态”策略演变的行动者网络分析
    5.3 网络演变的特征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优化草海保护策略
    6.1 社区参与保护制度的策略设计
    6.2 推动社区的可持续发展
    6.3 政府积极调度各方资源配合保护工作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7.3 拟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5)玉龙雪山景区旅游发展驱动力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山地旅游成为新的旅游业发展业态之一
        1.1.2 山地景区是发展山地旅游的主要载体
        1.1.3 玉龙雪山景区发展较快但存在不少急需解决的问题
    1.2 文献综述
        1.2.1 山地旅游研究
        1.2.2 旅游发展驱动力研究
        1.2.3 玉龙雪山景区旅游发展研究
        1.2.4 研究评述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4 研究思路与框架
    1.5 研究方法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山地旅游及山地景区
        2.1.2 旅游驱动力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2.2.1 旅游推—拉理论
        2.2.2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2.2.3 旅游供需理论
第3章 玉龙雪山景区旅游发展驱动因子识别与判定
    3.1 玉龙雪山景区旅游发展概况
        3.1.1 景区基本概况
        3.1.2 旅游发展历程
    3.2 旅游发展驱动因子分析
    3.3 驱动因子指标体系的筛选与构建
        3.3.1 专家意见征询过程
        3.3.2 结果分析
    3.4 驱动因子指标阐释
第4章 玉龙雪山景区旅游驱动力变化研究
    4.1 旅游动力系统分析
        4.1.1 推力系统分析
        4.1.2 引力系统分析
        4.1.3 支持系统分析
        4.1.4 媒介系统分析
    4.2 旅游驱动力变化
        4.2.1 经济发展驱动力
        4.2.2 市场需求驱动力
        4.2.3 政府政策驱动力
        4.2.4 旅游资源驱动力
        4.2.5 旅游产品驱动力
        4.2.6 旅游交通驱动力
        4.2.7 旅游环境驱动力
        4.2.8 传媒传播驱动力
        4.2.9 旅游管理驱动力
    4.3 不同发展阶段的旅游驱力变化
        4.3.1 旅游发展阶段划分
        4.3.2 不同发展阶段旅游驱动力变化
第5章 玉龙雪山景区旅游发展驱动力评价
    5.1 旅游发展驱动力综合评价
        5.1.1 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
        5.1.2 确定评价指标体系
        5.1.3 评价权重确定
        5.1.4 旅游发展驱动力综合评价模型的建立
        5.1.5 评价方法与指标赋分标准
        5.1.6 问卷调查与数据评价分析
        5.1.7 评价结果与分析
    5.2 玉龙雪山景区旅游发展驱动力的优化
        5.2.1 玉龙雪山景区旅游发展驱动力存在问题分析
        5.2.2 玉龙雪山景区旅游发展驱动力优化对策
第6章 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创新点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龙雪山景区旅游发展驱动因子指标筛选专家调查问卷
附录 B 玉龙雪山景区旅游发展驱动力变化研究——旅游管理人员调查问卷
附录 C 玉龙雪山景区旅游发展驱动力评价指标专家调查问卷:权重打分
附录 D 玉龙雪山景区旅游发展驱动力评价——游客调查问卷
附录 E 玉龙雪山景区旅游发展驱动力评价——旅游管理人员调查问卷
附录 F 玉龙雪山景区旅游发展驱动力评价——专家调查问卷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6)南宁市森林旅游业调查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综述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森林旅游产业研究现状
        1.3.2 国内森林旅游产业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森林旅游研究趋势
    1.4 与论文研究相关理论
        1.4.1 区域旅游系统理论
        1.4.2 产业经济学理论
        1.4.3 林业可持续发展理论
        1.4.4 全域旅游理论
        1.4.5 森林旅游、森林旅游产业和“森林康养”
    1.5 论文研究内容
    1.6 论文主要研究方法
    1.7 论文技术路线
第二章 南宁市森林旅游产业资源与要素
    2.1 研究区概况
    2.2 自然环境概况
    2.3 森林旅游资源与经营主体
    2.4 南宁市森林旅游业产业要素
        2.4.1 森林旅游市场
        2.4.2 森林旅游产业基础
        2.4.3 森林旅游产品
    2.5 南宁森林旅游相关管理体制和政策
第三章 南宁市森林旅游业评价
    3.1 评价的主要指标与标准
        3.1.1 南宁市森林旅游产业现状调查问卷设计
        3.1.2 南宁市森林旅游产业现状利益相关者调查问卷的信效度检验
    3.2 评价受访对象与样本
        3.2.1 南宁市森林旅游评估专家
        3.2.2 南宁市森林旅游利益相关者
        3.2.3 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3.3 调查结果分析
        3.3.1 南宁市森林旅游业现状的专家评价结果
        3.3.2 南宁市森林旅游现状评价利益相关者调查结果
        3.3.3 南宁市与其他城市森林旅游业比较分析
第四章 南宁市森林旅游产业主要问题及对策
    4.1 主要问题
        4.1.1 森林旅游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产业的经济发展水平需提升
        4.1.2 森林资源开发利用粗放,经营效率偏低
        4.1.3 可持续性发展水平有待提升
        4.1.4 森林旅游吸引力、知名度不高,营销与宣传不到位
        4.1.5 旅游客源单一,消费水平不高
    4.2 对策与建议
        4.2.1 充分推介森林旅游产业的价值和制定远期发展战略
        4.2.2 推行“观赏、体验和参与为主的休闲式森林生态旅游”发展模式
        4.2.3 科学的建设森林旅游配套设施
        4.2.4 加大项目管理监控力度,重视自媒体森林旅游宣传作用
        4.2.5 做好国内市场,同时拓宽国际市场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5.3 主要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1 南宁市森林旅游产业发展评价表(专家问卷)
附录2 南宁市森林旅游发展现状的调查问卷(游客卷)
附录3 南宁市森林旅游发展现状的调查问卷(经营者卷)
附录4 南宁市森林旅游发展现状的调查问卷(当地居民卷)
致谢

(7)乡村振兴视域下散杂居地区乡村治理研究 ——以安徽省宁国市云梯畲族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方法
    二、研究现状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乡村治理研究相关概念
        (一)乡村振兴
        (二)乡村治理
    四、相关理论依据
        (一)治理
        (二)国家治理现代化理论
        (三)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第一章 宁国市云梯畲族乡乡村治理现状
    一、中国畲族概况及云梯畲族乡历史沿革
        (一)畲族族称及族源
        (二)云梯畲族乡建制沿革及建制村概况
        (三)地理位置
    二、云梯畲族乡相关概况
        (一)云梯畲族乡民族构成
        (二)畲族语言及其文化习俗
        (三)云梯畲族乡民族关系状况
        (四)云梯畲族乡经济社会概况
    三、云梯畲族乡相关治理措施
        (一)开展法治宣传教育
        (二)完善文化市场建设
        (三)加强经济发展规划
        (四)规范村级组织工作
        (五)加强人居环境治理
第二章 云梯畲族乡乡村治理问题与挑战分析
    一、自身发展创意不足
        (一)经济结构单一
        (二)过度依赖政府支持
    二、后备干部资源匮乏
        (一)村“两委”成员年龄偏高
        (二)村“两委”成员文化程度不高
    三、法治与德治相关建设亟待加强
        (一)部分民生政策弹性不足
        (二)乡村价值观发生改变
    四、文化发展后继乏人
        (一)畲族文化资源潜力开发不足
        (二)畲族村特色村寨旅游后劲不足
        (三)民族文化后继乏人
第三章 云梯畲族乡乡村治理实践的建议
    一、加强农村人才队伍建设
        (一)完善乡村精英认定标准
        (二)完善相关政策吸引乡村精英回村
        (三)多措并举挖掘、培育潜在乡村精英
    二、增强村民自治组织能力
        (一)明晰村民自治权责关系
        (二)完善村民自治法律法规建设
    三、完善乡村治理配套政策
        (一)推进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深度衔接
        (二)“引进来”和“走出去”齐头并进
        (三)短期效益和长远利益有机结合
    四、建设社会和谐稳定新格局
        (一)合理促进民族文化的创新发展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
        (三)科学发展民族文化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云梯畲族乡各村“两委”成员结构
附录三:云梯畲族乡大事纪略
附录四:调研日记摘选三篇
致谢

(8)杭嘉湖平原乡村聚落景观调查研究 ——以荻港村等五个村庄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课题来源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杭嘉湖平原
        1.3.2 乡村聚落
        1.3.3 乡村聚落景观
    1.4 国内外研究动态
        1.4.1 国外乡村聚落景观研究进展
        1.4.2 国内乡村聚落景观研究进展
        1.4.3 杭嘉湖平原乡村聚落景观研究进展
    1.5 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
        1.6.1 文献查阅
        1.6.2 实地调研
        1.6.3 访谈调查
        1.6.4 对比分析
    1.7 研究范围和对象
        1.7.1 研究范围
        1.7.2 研究对象
    1.8 研究样地概况
        1.8.1 荻港村
        1.8.2 小古城村
        1.8.3 东浜头村
        1.8.4 普光村
        1.8.5 三桥村
    1.9 技术路线
2 杭嘉湖平原乡村聚落景观特征研究
    2.1 杭嘉湖平原山水格局及聚落形态
        2.1.1 杭嘉湖平原山水格局
        2.1.2 乡村聚落形态分类
    2.2 荻港村聚落景观特征研究
        2.2.1 空间格局
        2.2.2 农业景观
        2.2.3 植物景观
        2.2.4 建筑景观
        2.2.5 历史人文
    2.3 小古城村聚落景观特征研究
        2.3.1 空间格局
        2.3.2 农业景观
        2.3.3 植物景观
        2.3.4 建筑景观
        2.3.5 历史人文
    2.4 东浜头村聚落景观特征研究
        2.4.1 空间格局
        2.4.2 农业景观
        2.4.3 植物景观
        2.4.4 建筑景观
        2.4.5 历史人文
    2.5 普光村聚落景观特征研究
        2.5.1 空间格局
        2.5.2 农业景观
        2.5.3 植物景观
        2.5.4 建筑景观
        2.5.5 历史人文
    2.6 三桥村聚落景观特征研究
        2.6.1 空间格局
        2.6.2 农业景观
        2.6.3 植物景观
        2.6.4 建筑景观
        2.6.5 历史人文
3 杭嘉湖平原乡村聚落景观特征比较
    3.1 空间格局
        3.1.1 共性
        3.1.2 差异
    3.2 农业景观
        3.2.1 共性
        3.2.2 差异
    3.3 植物景观
        3.3.1 共性
        3.3.2 差异
    3.4 建筑景观
        3.4.1 共性
        3.4.2 差异
    3.5 历史人文
        3.5.1 共性
        3.5.2 差异
4 现状问题及提升策略
    4.1 无序扩张的空间格局,需整合资源,进行统筹布局
    4.2 较单一化的农业景观,需转型产业,提升整体观感
    4.3 特色缺乏的植物景观,需丰富树种,注重亮点打造
    4.4 风貌杂乱的建筑景观,需统筹风貌,推动自我更新
    4.5 逐渐淡化的人文景观,需挖掘凝练,实现活化传承
5 总结与讨论
    5.1 结论
    5.2 研究不足
    5.3 讨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杭嘉湖地区乡村常见木本植物名录
附录 B 杭嘉湖地区乡村常见水生草本植物名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9)临安区山核桃产业融合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评述
    1.3 研究设计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3.4 可能创新点与不足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农业产业化
        2.1.2 农村产业融合
        2.1.3 产业融合
    2.2 理论基础
        2.2.1 分工协作理论
        2.2.2 交易成本理论
3 临安区产业发展概况
    3.1 区位优势
    3.2 农林牧渔业
    3.3 农业产业
    3.4 山核桃产业
4 临安区山核桃产业融合现状
    4.1 全产业链融合
        4.1.1 第一产业
        4.1.2 第二产业
        4.1.3 第三产业
    4.2 产业融合方式
        4.2.1 横、纵延伸融合
        4.2.2 功能融合
        4.2.3 技术融合
    4.3 产业融合的成效
        4.3.1 促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4.3.2 提升产业化水平
        4.3.3 促进农户收入持续增长
5 临安区山核桃产业融合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5.1 产业融合基础不牢
    5.2 融合发展衔接度不够
    5.3 利益联结度不紧密
    5.4 生态环境保护不够
    5.5 电商融合程度不强
6 临安区山核桃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
    6.1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6.2 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6.3 建立产业园区
    6.4 延伸产业链
    6.5 拓展农业新功能
    6.6 建立信息交流平台
7 小结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致谢

(10)杭州大明山景中村景观功能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十九大乡村振兴战略给乡村建设带来契机
        1.1.2 高质量推进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
        1.1.3 临安村落景区标准制定,推进万村景区化建设
        1.1.4 大明山景区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的建设需求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2.2.1 理论意义
        1.2.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1.1 大明山景中村乡村景观特征及功能分析
        1.3.1.2 大明山景中村景观功能评价模型的构建
        1.3.1.3 基于乡村景观功能评价的杭州大明山景中村景观优化策略
        1.3.2 研究方法
        1.3.2.1 文献研究法
        1.3.2.2 模糊综合评价法
        1.3.2.3 系统分析法
        1.3.2.4 实证研究法
    1.4 技术路线
2 研究概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乡村景观
        2.1.2 景中村
        2.1.3 乡村景观功能
        2.1.4 乡村景观功能评价
    2.2 国内外乡村景观功能评价研究综述
        2.2.1 国外乡村景观功能评价研究综述
        2.2.1.1 乡村景观美学与生态功能评价
        2.2.1.2 乡村景观经济与社会功能评价
        2.2.1.3 乡村景观功能综合评价
        2.2.2 国内乡村景观功能评价研究综述
        2.2.2.1 乡村景观生态功能评价
        2.2.2.2 乡村景观美学功能评价
        2.2.2.3 乡村景观经济与社会功能评价
        2.2.2.4 乡村景观功能综合评价
        2.2.3 小结
    2.3 国内关于景中村的研究综述
        2.3.1
        2.3.1.1 景中村管理对策角度
        2.3.1.2 景中村旅游规划与发展策略角度
        2.3.1.3 景观风貌整治与提升角度
        2.3.1.4 空间营造角度
    2.4 评价理论基础
        2.4.1 景观生态学理论
        2.4.2 景观美学理论
        2.4.3 乡村景观资源理论
        2.4.4 可持续发展理论
        2.4.5 人类聚居环境理论
    2.5 本章小结
3 大明山景中村乡村景观特征及功能分析
    3.1 研究区域概况
        3.1.1 地理位置分析
        3.1.2 自然条件
        3.1.2.1 地形地貌
        3.1.2.2 植被状况
        3.1.2.3 气候条件
        3.1.2.4 土壤特征
        3.1.2.5 水资源环境
        3.1.3 社会经济
        3.1.4 历史人文资源
        3.1.5 旅游资源条件
        3.1.6 土地利用状况
        3.1.7 数据来源
        3.1.7.1 矢量数据来源
        3.1.7.2 社会数据来源
    3.2 大明山景中村景观类型的划分
        3.2.1 林地景观
        3.2.2 草地景观
        3.2.3 农田景观
        3.2.4 园地景观
        3.2.5 水域景观
        3.2.6 聚落景观
        3.2.7 工程景观
        3.2.8 道路景观
        3.2.9 裸地景观
    3.3 大明山景中村景观基本特征
    3.4 本章小结
4 杭州大明山景中村景观功能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1 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
        4.1.1 依据评价区乡村景观特点
        4.1.2 符合人们普遍的审美标准
        4.1.3 指标体系应具有层次性
        4.1.4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4.2 评价指标选定
        4.2.1 生产功能指标选取
        4.2.1.1 产业供给功能
        4.2.1.2 经济发展功能
        4.2.2 生活功能指标选取
        4.2.2.1 环境承载功能
        4.2.2.2 景观审美功能
        4.2.2.3 文化表达功能
        4.2.3 生态功能指标选取
        4.2.3.1 环境维衡功能
        4.2.3.2 生态调节功能
    4.3 大明山景中村景观功能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4 本章小结
5 杭州大明山景中村景观功能评价模型构建
    5.1 AHP-模糊综合评价法的适用性分析
    5.2 AHP-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构建
    5.3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5.3.1 权重向量的计算
        5.3.2 判断矩阵的构建
        5.3.3 各评价因子权重值的确定
        5.3.4 评价指标量化与标准化处理
        5.3.4.1 评价指标标准化处理
        5.3.4.2 评价指标等级的确定
    5.4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大明山景中村景观功能评价
        5.4.1 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因素集及评语集合的确定
        5.4.2 隶属度矩阵的确定
        5.4.3 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
    5.5 评价结果分析
        5.5.1 乡村景观生产功能评价结果分析
        5.5.2 乡村景观生活功能评价结果分析
        5.5.3 乡村景观生态功能评价结果分析
    5.6 本章小结
6 大明山景中村景观功能优化策略
    6.1 发展定位
    6.2 建设目标
        6.2.1 推动大明山村落景区的创建
        6.2.2 反哺景区周边村落建设
    6.3 景观功能优化策略
        6.3.1 生产功能提升,功能拓展与产业结构调整
        6.3.1.1 农业产业功能拓展,实现产业景观化
        6.3.1.2 乡村产业结构调整,发展乡村旅游
        6.3.2 生活功能完善,营造乡村宜居人居环境
        6.3.2.1 完善道路交通系统,构建村域慢行系统
        6.3.2.2 协同建设公共设施,满足旅游与生活的双重需求
        6.3.2.3 营造乡村公共空间,景观节点激活
        6.3.2.4 凸显乡村聚落景观,协调民居建筑风格
        6.3.2.5 传承重塑民俗文化,提升文化氛围与感知力度
        6.3.3 生态功能保障,景观调节与自然生态维衡
        6.3.3.1 河道护岸修复,实现水体资源的再生
        6.3.3.2 林相修复与改造,提升生态稳定性与景观观赏性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主要结论
    7.2 研究不足
    7.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图表目录
附录 B:大明山景中村景观功能评价指标专家咨询表(第一轮)
附录 C:大明山景中村景观功能评价指标专家咨询表(第二轮)
附录 D:大明山景中村景观功能评价指标相对重要性专家咨询表
附录 E:大明山景中村景观功能评价指标评分表
附录 F:相关数据图纸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四、开展生态旅游的定位及其对策研究——以临安市为例(论文参考文献)

  • [1]榆林三鱼路旅游风景道整体规划策略研究[D]. 高吉奎.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
  • [2]延庆非典型特色保护类乡村旅游适宜性评价研究 ——以慈母川村为例[D]. 梁妍. 北京建筑大学, 2021(01)
  • [3]基于生态系统生产总值的区域生态补偿空间选择研究 ——以浙江省为例[D]. 董俐. 浙江大学, 2021(09)
  • [4]中国西部贫困地区自然保护区的保护策略研究 ——以草海30年保护史为例[D]. 张丽. 贵州师范大学, 2021
  • [5]玉龙雪山景区旅游发展驱动力变化研究[D]. 赵建平.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6]南宁市森林旅游业调查与分析[D]. 陈建舒. 广西大学, 2021(12)
  • [7]乡村振兴视域下散杂居地区乡村治理研究 ——以安徽省宁国市云梯畲族乡为例[D]. 周昕. 西北民族大学, 2021(09)
  • [8]杭嘉湖平原乡村聚落景观调查研究 ——以荻港村等五个村庄为例[D]. 车衎晨. 浙江农林大学, 2021(08)
  • [9]临安区山核桃产业融合发展对策研究[D]. 张会宇. 浙江农林大学, 2021(07)
  • [10]杭州大明山景中村景观功能评价研究[D]. 胡海琪. 浙江农林大学, 2021(08)

标签:;  ;  ;  ;  ;  

生态旅游定位与对策研究——以临安市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