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铁矿的发光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黄铁矿的发光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一、黄铁矿的释光特征及其地质意义(论文文献综述)

宋英昕,李胜荣,申俊峰,张龙,李文涛,曾勇杰[1](2021)在《胶东三山岛北部海域金矿床石英热释光和晶胞参数特征及其找矿意义》文中认为胶东是中国最重要的黄金资源基地之一,近年来深部找矿取得重大突破,特别是在三山岛北部海域发现超大型金矿床。深入研究其成矿规律,对于指导今后的找矿勘探意义重大。笔者应用成因矿物学和找矿矿物学理论,选取该矿床的贯通性矿物石英,对其热释光和晶胞参数特征的时空分布规律及与金矿化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1)石英热释光曲线以中温单峰、肩峰和不对称双峰为特征。主成矿阶段发光曲线出现中温峰和高温峰的双峰,发光强度大;(2)石英热释光峰位温度、发光强度在垂向上的波动变化与矿石金品位套合较好;(3)石英(Δa0/a0)/(Δc0/c0)值的变化范围在1.92~3.30,指示微量元素进入石英的方式以填隙为主;(4)随着成矿阶段由早至晚,石英晶胞参数a0和V0逐渐升高,c0/a0逐渐降低,表明石英的晶胞参数可作为识别其结晶阶段的标识之一;(5)钻孔深部石英热释光峰位温度较高,发光强度波动性较大,峰型呈单峰和肩峰,石英晶胞参数a0、V0仍较大,指示该矿深部仍有较好的找矿前景。

王超,黎伟峰,赵永刚,郝兆磊,王鹏[2](2020)在《南秦岭龙头沟金矿床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文中研究说明龙头沟金矿位于南秦岭造山带东段山阳~风镇大断裂和镇安~板岩镇大断裂之间,为受构造控制的浅成中温热液矿床。金矿体赋矿主要为中泥盆统大枫沟组砂岩、板岩、砾岩地层中,受褶皱、地层及东西向主要断层平行的次一级的剪切断层和走向逆断层控制。矿石类型为构造蚀变岩型。作者根据矿区主要矿体地质特征,总结其控矿特征、成矿规律和找矿标志,提出了找矿方向,为下一步该类型金矿床找矿提供了依据。

郑贺军[3](2018)在《河北省灵寿县西石门金矿床矿物标型特征及成矿预测》文中提出河北省灵寿县西石门金矿位于华北地台太行隆起区之南东部的阜平矿集区,是区域典型的石英脉型金矿之一。本文以西石门金矿床为研究对象,在详细分析前人对研究成果基础上,查明了研究区地层、构造和岩浆岩的时空分布特征,精细剖析了矿床地质特征,明确了主要的控矿构造、矿石矿物结构构造特征,系统开展了标型矿物黄铁矿、石英成因矿物学、流体包裹体以及黄铁矿S、Pb、He-Ar同位素,Rb-Sr年代学等研究,约束了成矿温度和流体特征,厘定了成矿物质来源和成矿时代,总结了研究区找矿标志,建立了成矿模型,指出了深部找矿方向。取得了以下主要认识:(1)西石门金矿床的成矿阶段可划分为:黄铁矿-石英阶段(I),主成矿期石英-黄铁矿阶段(II)、多金属硫化物阶段(III),晚期石英-碳酸盐阶段(IV)。其中,主成矿期黄铁矿Rb-Sr年龄为128Ma。(2)西石门金矿黄铁矿热电系数温标计算表明,该矿床的成矿温度集中在168330℃,为中低温矿床。热电系数在50200μV/℃之间的黄铁矿是富金矿段的标志。(3)黄铁矿的S、Pb同位素和其中流体包裹体的He、Ar同位素测试结果指示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下地壳物质的重熔作用,并与深部幔源流体发生不同程度的壳幔混合。(4)高金品位区石英热释光规律显示西石门金矿床矿体总体呈NW侧伏趋势,金矿化具分段增强特征。其中在矿区290m以上的石英脉中发现多组韵律环带结构的石英,显示所开发地段仍为成矿流体的前锋,深部应为流体的主要储集库,因此认为290m以下仍有良好的找矿潜力。

耿会青[4](2018)在《黑龙江东安—汤旺河地区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矿物学研究》文中认为东安-汤旺河研究区位于小兴安岭-松嫩地块和伊春-延寿地槽褶皱带的接壤部位,地质背景复杂,金成矿作用广泛。不同学者从成矿地质背景、成矿时代、矿床成因等方面对区内高松山、东安、团结沟和平顶山金矿床进行了研究,但在成因矿物学方面的研究工作较少。本文通过对四个金矿床开展系统的矿床地质和石英、黄铁矿(或白铁矿、毒砂)的晶胞参数、热释光(或热电性)及成分标型的研究,深化了对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矿物学特征的认识,探讨了成矿流体特征并提出了有利的矿物学找矿信息。高松山和东安金矿床赋存于燕山期陆相火山岩和碱长花岗岩中,矿体呈脉状产出。围岩蚀变主要为硅化、黄铁矿化、冰长石化、绿泥石化、萤石化等,其中,硅化、冰长石化与成矿关系密切。团结沟金矿床的围岩为燕山期葡萄沟花岗斑岩和早白垩世宁远村组英安岩,受斑岩体控制,矿体多呈脉状或透镜状产于斑岩体内以及斑岩体与中元古界黑龙江群片岩的接触带附近。围岩蚀变主要有硅化、黄铁矿化、白铁矿化、碳酸盐化。平顶山金矿床的围岩为华力西期黑云母花岗岩,矿体呈透镜状或似脉状。围岩蚀变类型主要有硅化、绢云母化、黄铁矿化等。通过对矿床地质特征及单矿物成因矿物学特征的系统研究,对其所反映的成矿流体特征有了综合的认识。高松山金矿床中冰长石和绢云母的出现,以及石英和黄铁矿稀土、微量元素特征反映了成矿流体为中低温(160320°C),近中性,具还原性,成矿物质来自于赋矿火山岩,且在成矿过程中热液体系较稳定的特点。东安金矿床中冰长石和绢云母的出现,以及石英的稀土元素特征显示的Eu负异常,Ce无异常的特点,反映了成矿流体近中性,具有相对还原的性质。团结沟金矿床石英和白铁矿稀土元素特征及白铁矿的热电系数反映了成矿流体中温(194265°C)、富硫,具氧化性的特点,且其与花岗斑岩关系密切。平顶山金矿床石英和毒砂稀土元素特征以及毒砂热电性的研究反映了成矿流体富S、Cl,具还原性的特点。高松山金矿床黄铁矿晶胞参数及热电参数(XNP和γ)的空间变化显示高松山金矿床中1号脉西段剥蚀程度最强,中段次之,推测1号脉中段深部仍具有一定的找矿空间。由矿区西南方向的1号脉向东北方向的2号脉偏移,剥蚀程度越来越强。

余何,汪劲草,康皓钰,张梓贺,黄冠文,王旭阳[5](2018)在《广东河台金矿床氢氧同位素特征及其地质意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广东河台金矿床是我国华南地区目前已发现的最大金矿床,也是与韧性剪切带有关的典型金矿床。为了给深边部的找矿提供新资料,文章对该矿床中石英脉型金矿石与蚀变糜棱岩型金矿石进行了氢氧同位素分析,结果显示其成矿流体具有多源性,是岩浆热液—变质热液—大气降水的混合流体体系。基于成矿构造的认识,认为其成矿流体的多源混合是河台深层次大型剪切带从深部韧性域往浅部脆-韧域及脆性域变质变形过程中,构造-流体作用多阶段耦合成矿的直接响应。初步提出河台金矿"韧性剪切带3阶段构造成矿"的思路,这对理解河台金矿的成因具有新的启示意义。

张龙,李胜荣,朱随洲,刘冉,李文涛,宋英昕,王碧雪,崔秋波,闵祥吉,王春[6](2016)在《胶东望儿山金矿床石英热释光和晶胞参数特征及其找矿意义》文中提出望儿山金矿的成矿过程可划分为黄铁矿-石英阶段、石英-黄铁矿阶段、多金属硫化物阶段和石英-碳酸盐阶段。分别对4个成矿阶段中的石英进行了热释光和晶胞参数测定。热释光结果表明,本区石英热发光曲线以中温峰明显的单峰和不对称的双峰为特征。主成矿阶段的石英发光曲线开始出现双峰,曲线复杂,发光强度最高,变化最大,这也是本区重要的找矿标志。Ⅲ号脉的深部石英热发光曲线出现肩峰和双峰,峰型复杂,推测其下部有较好的成矿前景。石英晶胞参数在时空上呈现规律性的变化,主成矿期石英晶胞参数a0、c0、v0都较大。(Δa0/a0)/(Δc0/c0)变化范围为1.654.40,说明本区微量元素进入石英有填隙和置换两种方式,以填隙为主。半高宽变化趋势和晶胞参数一致,因此半高宽也可以区分石英的含金性。深部石英晶胞参数和半高宽仍较大,所以推测下部仍有较好的成矿前景。

李杰[7](2016)在《甘肃岗岔—克莫一带金矿黄铁矿标型特征及矿床成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甘肃省合作市岗岔-克莫金矿区位于秦岭造山带逆冲推覆构造北侧,北为岗岔金矿区,南为克莫28号金异常区。岗岔金矿床为甘肃甘南地区近几年新发现的受近南北断裂构造控制的中型浅成中低温热液矿床。本文以成因矿物学与找矿矿物学的理论和方法为基础,通过对矿床年代学、矿床地球化学特征、石英红外光谱、石英热释光、黄铁矿成因矿物学等几方面的研究,进一步为矿区深部矿化提供科学依据,指导深部找矿勘查。主要有以下几点认识:1.岗岔金矿区主要赋矿围岩安山岩为富Mg的钙碱性-偏铝质岩石,闪长岩为富Mg的钙碱性岩石-低钾岩石,闪长质“侵出相”岩石为富Mg的钙碱性-偏铝质岩石。这三类岩石均富集高场强元素(HFSE),亏损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铕呈弱负异常。2.岗岔金矿床主要赋矿围岩火山岩及侵入岩形成时代为242Ma-246Ma,成矿年龄为225Ma,前者的形成为后期成矿作用提供良好的成矿条件及成矿环境,侵入体为该矿区重要的找矿标志,对西秦岭北缘找矿具有重要意义。3.硫、铅同位素组成共同指示成矿物质来源与深部岩浆(壳幔混合来源)上侵有关,这类岩浆可能为下地壳拆沉形成的。氢、氧同位素指示成矿热液流体主要为岩浆水,并混少量大气降水,反映岗岔金矿床与岩浆活动关系较为密切。4.红外光谱测试结果表明,H2O的相对光密度值E1<2有利于成矿,CO2的相对光密值E2 0.3-0.5有利于成矿;D2/D1比值>0.2有利于成矿。该矿区大多数石英样品热释光呈现钝峰及无峰状态,表明该区受到了强烈的构造成矿作用。5.岗岔金矿床以亏硫型、低温元素(As+Sb)组合P型黄铁矿为主,矿床剥蚀度为25.538.5%,平均31.1%;黄铁矿形成温度范围为84.4386.6℃,主要集中在200280℃;黄铁矿中的ω(Fe)/ω(S+As)值集中分布在0.84-0.89之间,为浅成中低温矿床,推测Au3号矿脉第18-26勘探线、第2-5勘探线标高3000m以下,以及第5-23勘探线标高2800m以下可能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6.根据野外地质基础调查及室内实验分析推测,岗岔金矿区深部可能存在斑岩型矿床,深部找矿潜力较大。

左昌虎[8](2015)在《湖南常宁康家湾铅锌矿床成因及与周边岩浆作用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康家湾铅锌矿床位于水口山矿田北东部,是该矿田内一座大型铅锌矿床。在详细的野外地质工作基础上,本文通过水口山花岗闪长岩和老盟山流纹英安岩的岩石学,全岩化学、Sr-Nd-Pb同位素分析,LA-ICP-MS锆石U-Pb定年和锆石原位Hf同位素分析;康家湾铅锌矿床的矿石矿物显微观察,电子探针分析,矿石S、Pb同位素、石英和浅色闪锌矿的H-O同位素、含矿方解石的C-O同位素分析,单矿物Rb-Sr同位素定年;康家湾铅锌矿床流体包裹体显微观察,显微测温和激光拉曼探针成分分析等系统研究,探讨了康家湾铅锌矿床的成因及与周边岩浆作用关系。取得了以下主要成果和认识。水口山花岗闪长岩LA-ICP-MS锆石U-Pb加权平均年龄为156.0±1.0 Ma。岩石以高钾,轻稀土元素、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s,Rb、Th、U、La等)和Pb富集,重稀土元素、高场强元素(HFSEs,Nb、Ta、Ti等)和Sr、Ba元素亏损为特征,属于准铝质-弱过铝质钾玄岩系列花岗闪长岩。全岩具有高的Sr同位素初始比值(87Sr/86Sr)i=0.710230~0.710624,低的Nd同位素初始比值εNd(T)=-9.90~-9.27,较老的Nd二阶段模式年龄TDM2=1.70~1.75 Ga,相对均一的铅同位素组成[(206Pb/204Pb)i=18.400~18.468,(207Pb/204Pb)i=15.632~15.670,(208Pb/204Pb)i=38.579~38.732];低的锆石原位Hf同位素初始比值εHf(T)=-10.80~-8.71,较老的Hf二阶段模式年龄TDM2=1.75~1.88 Ga。老盟山流纹英安岩LA-ICP-MS锆石U-Pb加权平均年龄为156.7±1.6Ma。全岩以高钾,轻稀土元素、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s,Rb、Th、U等)和Pb富集,重稀土元素、高场强元素(HFSEs,Nb、Ta、Ti、P等)和Sr、Ba等元素亏损为特征,属于准铝质-弱过铝质钾玄岩系列流纹英安岩。全岩具有高的Sr同位素初始比值(87Sr/86Sr)i=0.711648~0.711758,低的Nd同位素初始比值εNd(T)=-10.71~-10.28,较老的Nd一阶段模式年龄TDM=1.73~1.86 Ga,较均一的铅同位素组成[(206Pb/204Pb)i=18.365~18.412,(207Pb/204Pb)i=15.663~15.680,(208Pb/204Pb)i=38.625~38.666];低的锆石原位Hf同位素初始比值εHf(T)=-16.26~-9.86,较老的Hf二阶段模式年龄TDM2=1.82~2.22 Ga。表明水口山花岗闪长岩和老盟山流纹英安岩同属于晚侏罗世产物,成岩物质主要源于古元古代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混有少量地幔物质。康家湾铅锌矿的矿石硫同位素接近于零δ34SVCDT=-2.71‰~0.7‰;矿石铅同位素组成较为均一,206Pb/204Pb=18.427~18.573,207Pb/204Pb=15.671~15.695,208Pb/204Pb=38.762~38.964;表明矿石中的硫主要来自岩浆;铅主要来自地壳物质,可能混有少量地幔物质。含矿石英中的δD SMOW=-68.00‰~-60.00‰,δ18O H2O=0.04‰~2.31‰;浅色闪锌矿中的 δD SMOW=-108.00‰~-101.00‰,δ18O H2O=-10.92‰~-6.25‰,表明成矿流体早期以岩浆水为主,后期混有大气降水。含矿方解石中的 δ13CVPDB=-3.70‰~-1.80‰,δ18OSMOW=12.20‰~16.00‰,含矿方解石中的碳、氧同位素与地层灰岩的碳、氧同位素大致相近,说明流体中的碳来自地层。闪锌矿(+石英+方解石)单矿物的Rb-Sr等时线年龄为154.6±2.1 Ma,浅色闪锌矿单矿物的Rb-Sr等时线年龄为151.7±2.5 Ma,表明康家湾铅锌矿床形成于晚侏罗世。石英、方解石和浅色闪锌矿中的流体包裹体显微观察表明,石英和浅色闪锌矿中的流体包裹体比较发育,主要为富液相两相水溶液包裹体,伴有少量富气相两相水溶液包裹体。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为95℃~389℃,盐度为0.2%~21.5%NaCl eq.。其中成矿期前均一温度峰值为310℃~330℃,盐度峰值为16%~18%NaCl eq.。成矿期均一温度峰值分别为300℃~320℃和120 ℃~140℃,盐度峰值分别为6%~8%NaCl eq.和2%~4%NaCl eq.。成矿期后均一温度峰值为100℃~120℃,盐度峰值为0%~2%NaCl eq.。激光拉曼探针分析显示,流体属于H2O-NaCl体系。估算的成矿流体深度约1.4 km。说明康家湾铅锌矿床形成于浅成低温热液环境,岩浆水和大气降水的流体混合作用可能是成矿的主要机制。晚侏罗世,俯冲的古太平洋板块后撤,使得湘南地区岩石圈处于全面的拉张-减薄环境,导致地幔物质上涌,引发地壳物质部分熔融,熔融形成的岩浆沿断裂上侵或喷出地表,形成水口山花岗闪长岩和老盟山流纹英安岩。岩浆期后含Pb、Zn、Au、Ag、Cu的成矿元素的流体,在构造减压和大气降水混合作用下,使得流体中的成矿物质在适宜的构造部位富集沉淀成矿。

孙文燕[9](2014)在《太行山中段银钼成矿系统结构及其深部找矿远景》文中指出太行山中段阜平矿集区已发现数十个金、银、钼、铅锌矿床和矿点,构成华北克拉通中部最重要的矿集区。但是,迄今为止,除石湖金矿已探明为大型石英脉型金矿外,其他均为中小型矿床或矿点。为此,选择若干代表性中小型矿床进行深入解剖,研究其深部找矿远景,对于区域矿产战略评价和找矿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以秋卜洞银矿与阎家沟钼矿为主要对象,采用现代矿床学、成因矿物学和锆石U-Pb、硫化物Rb-Sr、Re-Os同位素年代学及流体包裹体等理论方法,系统剖析了秋卜洞银成矿系统和阎家沟钼成矿系统的结构和成矿要素,测定了两个系统的形成年龄和特征标志,探讨了两个系统的深部矿化远景和找矿潜力。秋卜洞银矿为斑岩-隐爆角砾岩型矿床。赋矿角砾岩体呈陡倾的筒状,矿体呈似层状或透镜状分布,主要赋存在绢英岩带中。热液成矿期包括早期磁铁矿-石英阶段、黑云母-石英阶段,主成矿期石英-黄铁矿阶段、多金属硫化物阶段,晚期石英-碳酸盐阶段。黄铁矿微量、稀土元素及Pb同位素特征显示成矿物质主要来自于下地壳,并受到燕山期侵入岩的控制。黄铁矿S、He、Ar同位素表明有幔源物质的加入,计算得出黄铁矿流体包裹体中幔源He所占比例为12.32%。石英H-O同位素与碳酸盐C-O同位素示踪结果显示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岩浆热液,在演化过程中受到大气水的影响。成矿热液沿角砾岩筒裂隙系统上升迁移过程中,伴随成矿压力、温度的降低,成矿溶液由碱性变为酸性,成矿环境由氧化条件转变为还原条件,成矿物质富集沉淀,以热液胶结物的形式存在于角砾岩体中。阎家沟钼矿为斑岩型矿床。矿体形成于麻棚岩体南西部内外接触带上,呈细脉状、透镜状赋存于内外蚀变带的过渡部位。矿化过程划分为4个阶段:黄铁矿绢英岩阶段,石英-黄铁矿阶段,石英-黄铁矿-辉钼矿阶段与石英-碳酸盐阶段。黄铁矿Pb同位素测试结果显示其主要来源于下地壳和阜平杂岩体。而黄铁矿S同位素与辉钼矿Re含量(为74.73254.43ppm,平均147.9ppm)均指示有幔源物质的加入。石英H-O同位素数据表明成矿流体主要来自岩浆热液。成矿流体随斑岩岩浆向上运移,在麻棚岩体与阜平变质杂岩的接触破碎带上形成网脉状斑岩型钼矿。秋卜洞银成矿系统中石英斑岩的锆石U-Pb年龄为107.95±0.87Ma,银矿体黄铁矿Rb-Sr等时线年龄为102.04±0.61Ma,表明银矿的形成与石英斑岩具有密切联系;用辉钼矿Re-Os同位素年代学方法,测得阎家沟钼矿成矿年龄为126.7±1.1Ma。识别出太行山中段存在127Ma和102108Ma两期构造-岩浆-成矿事件。在成矿系统结构特征研究基础上,较深入提取了成矿系统成因和矿化富集规律的矿物学标志,建立了其成因模式,对深部潜力进行了评价。秋卜洞银矿成矿深度为2.40km,地表多见岩粉胶结的角砾岩,表明剥蚀较浅;该矿床黄铁矿热电性标型显示P型黄铁矿占优势(88.78%),说明矿床几乎未剥蚀,深部具有较大的成矿潜力。而钼矿床的深部成矿远景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曹晖[10](2013)在《胶东金青顶金矿大纵深成矿作用矿物学研究》文中认为金青顶金矿位于牟平-乳山成矿带中部,为我国目前最大的石英单脉型金矿。本文详细论述了矿床地质及热液蚀变特征,通过蚀变矿物标型特征、同位素研究、结合石英流体包裹体特征及水-岩反应原理,探讨了成矿年代、成矿物质来源、成矿流体来源、成矿流体物理化学条件及流体演化与成矿关系,并对Ⅱ号矿体深部进行了成矿远景预测。该矿床热液蚀变具有从高温到低温、多期多阶段的特征。蚀变类型较多,以钾长石化、绢英岩化、黄铁绢英岩化为主,钾长石化是流体迁移标志性蚀变,黄铁绢英岩化阶段成矿物质开始沉淀。蚀变钾长石化学成分特征表明成矿早期流体富K、Na、Si;蚀变孔洞中大量发育的赤铁矿、重晶石及金红石等包体表明流体具有较高氧逸度;二长石温度计、钾长石结构态温度计估算似伟晶岩、钾长石化花岗岩中钾长石形成温度在433~482℃、320~419℃之间。蚀变绿泥石包括有蠕绿泥石、铁镁绿泥石、鲕绿泥石,其化学成分分析表明蚀变过程中流体富Si,且随着围岩蚀变及成矿作用的进行,绿泥石中Si、Fe/(Fe+Mg)值逐渐增高,成矿环境向低氧逸度、还原环境转变;绿泥石矿物温度计显示钾长石化、黄铁矿绢英岩化-黄铁矿化次生绿泥石形成温度分别大致在337~380℃、250~340℃之间。蚀变岩团块状钾长石氩-氩同位素测试得到其形成年龄为118.7±1.2Ma,分析表明成矿热液蚀变事件与昆嵛山二长花岗岩的侵位无直接关系。碳氧同位素测试δ 13Cv-PDB‰、δ18Ov-SMOW‰分别在-1.3~-4.9、7.5~11.7之间,为地幔及原生岩浆来源;δ18O V-SMOW对δ13O V-PDB投图显示碳氧同位素演化具有混染岩浆高温效应以及海水渗透的特征。钾长石化蚀变成矿流体具富钾、高温、碱性、高氧逸度的特征,到黄铁绢英岩化阶段流体转为中高温、中酸性、还原性环境,成矿物质开始卸载、沉淀、富集成矿;流体不混溶、CO2的逸出、水-岩反应的持续进行、流体物理化学参数改变是金沉淀矿化的主要原因。石英环带及热发光标型参数深部矿体矿物学填图表明:主矿体Ⅱ号矿体-785m以下可能存在局部的轻度矿化,总体认为矿体深部及侧伏方向基本封闭。

二、黄铁矿的释光特征及其地质意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黄铁矿的释光特征及其地质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胶东三山岛北部海域金矿床石英热释光和晶胞参数特征及其找矿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区域与矿床地质特征
    1.1 区域地质概况
    1.2 矿床地质特征
    1.3 矿化阶段及石英特征
2 采样及分析方法
3 石英矿物标型研究
    3.1 石英热释光标型
    3.2 石英晶胞参数标型
4 找矿意义
    4.1 石英热释光参数的时空分布特征
    4.2 石英晶胞参数时空分布特征
    4.3 对金矿成矿的指示
5 石英找矿标型及深部指示意义

(2)南秦岭龙头沟金矿床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论文提纲范文)

1 矿区地质特征
    1.1 地层
    1.2 构造
        1.2.1 褶皱
        1.2.2 断裂构造
2 矿床特征
    2.1 主要矿蚀变带及矿体特征
        2.1.1 主要矿蚀变带特征
        2.1.2 主要矿体特征
    2.2 矿石特征
3 矿床成矿基本规律
    3.1 控矿因素及成矿规律
    3.2 矿床成因
    3.3 找矿标志
        3.3.1 构造标志
        3.3.2 热液蚀变标志
        3.3.3 脉岩标志
        3.3.4 地形地貌标志
4 找矿方向
5 结论

(3)河北省灵寿县西石门金矿床矿物标型特征及成矿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研究目的及意义
        1.1.1 选题依据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矿区位置及自然地理概况
    1.3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3.1 区域金矿床研究现状
        1.3.2 矿物标型学研究现状
        1.3.3 存在的问题
    1.4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1.5 完成工作量及取得的成果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区域地层
    2.2 区域构造
    2.3 岩浆岩
    2.4 区域矿产
第3章 矿床地质特征
    3.1 矿区地质
        3.1.1 地层
        3.1.2 构造
        3.1.3 岩浆岩
    3.2 矿体特征
    3.3 矿石特征
        3.3.1 矿物成分
        3.3.2 矿石结构
        3.3.3 矿石构造
    3.4 成矿阶段
    3.5 围岩蚀变
第4章 矿床成因
    4.1 成矿年龄
    4.2 成矿物质来源
        4.2.1 硫同位素
        4.2.2 铅同位素
    4.3 成矿流体特征
        4.3.1 石英中的流体包裹体
        4.3.2 石英氢氧同位素
        4.3.3 氦氩同位素
    4.4 成矿模式
第5章 矿物标型特征
    5.1 样品采集及测试
        5.1.1 黄铁矿样品采集及测试
        5.1.2 石英样品采集及测试
        5.1.2.1 石英热释光性样品及测试
    5.2 黄铁矿化学成分标型
        5.2.1 稀土元素
        5.2.2 微量元素
    5.3 黄铁矿热电性标型
        5.3.1 测试结果
        5.3.2 黄铁矿热电系数的离散性及其演化特征
        5.3.3 黄铁矿热电导型的演化特征
        5.3.4 黄铁矿热电性参数的垂向分带
        5.3.5 热电性填图
    5.4 石英热释光标型
        5.4.1 测试结果
        5.4.2 石英热释光曲线特征
        5.4.3 石英热释光参数填图
第6章 找矿标志及找矿预测
    6.1 找矿标志
        6.1.1 矿物学标志
        6.1.2 构造标志
        6.1.3 围岩蚀变标志
        6.1.4 成矿阶段标志
    6.2 成矿预测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4)黑龙江东安—汤旺河地区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矿物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斑岩-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研究现状
        1.2.2 成因矿物学研究现状
        1.2.3 东安-汤旺河地区金矿床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完成工作量
    1.5 取得主要成果及认识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地层
        2.1.1 下元古界(Pt_1)
        2.1.2 中元古界(Pt_2)
        2.1.3 上元古界(Pt_3)
        2.1.4 古生界(Pz)
        2.1.5 中生界(Mz)
        2.1.6 新生界(Cz)
    2.2 构造
    2.3 岩浆岩
        2.3.1 侵入岩
        2.3.2 火山岩
    2.4 区域矿产
    2.5 区域地质构造演化简史
第3章 典型金矿床地质特征
    3.1 高松山金矿床
        3.1.1 地层
        3.1.2 构造
        3.1.3 岩浆岩
        3.1.4 矿体产出特征
        3.1.5 矿石类型
        3.1.6 矿石物质组分
        3.1.7 矿石组构
        3.1.8 围岩蚀变
        3.1.9 成矿期与成矿阶段
    3.2 东安金矿床
        3.2.1 地层
        3.2.2 构造
        3.2.3 岩浆岩
        3.2.4 矿体产出特征
        3.2.5 矿石类型
        3.2.6 矿石物质组分
        3.2.7 矿石组构
        3.2.8 围岩蚀变
        3.2.9 成矿期与成矿阶段
    3.3 团结沟金矿床
        3.3.1 地层
        3.3.2 构造
        3.3.3 岩浆岩
        3.3.4 矿体产出特征
        3.3.5 矿石类型
        3.3.6 矿石物质组分
        3.3.7 矿石组构
        3.3.8 围岩蚀变
        3.3.9 成矿期与成矿阶段
    3.4 平顶山金矿床
        3.4.1 地层
        3.4.2 构造
        3.4.3 岩浆岩
        3.4.4 矿体产出特征
        3.4.5 矿石类型
        3.4.6 矿石物质组分
        3.4.7 矿石组构
        3.4.8 围岩蚀变
        3.4.9 成矿期与成矿阶段
    3.5 小结
第4章 金矿床成因矿物学研究
    4.1 样品采集与分析方法
    4.2 高松山金矿床
        4.2.1 石英的标型特征
        4.2.2 黄铁矿的标型特征
        4.2.3 小结
    4.3 东安金矿床
        4.3.1 石英的标型特征
        4.3.2 小结
    4.4 团结沟金矿床
        4.4.1 石英的标型特征
        4.4.2 白铁矿的标型特征
        4.4.3 小结
    4.5 平顶山金矿床
        4.5.1 石英的标型特征
        4.5.2 黄铁矿和毒砂的标型特征
        4.5.3 小结
第5章 找矿标志及指示意义
    5.1 找矿标志
        5.1.1 地质学找矿标志
        5.1.2 成因矿物学找矿标志
    5.2 指示意义
第6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5)广东河台金矿床氢氧同位素特征及其地质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0前言
1 矿区地质概况
2 样品的采集和分析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4.1 成矿流体来源
    4.2 地质意义
5 结论

(6)胶东望儿山金矿床石英热释光和晶胞参数特征及其找矿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地质背景及矿床特征
2 石英样品及测试方法
3 石英热释光标型
    3.1 测试结果
    3.2 结果分析
4 石英晶胞参数和X射线衍射峰特征
    4.1 测试结果
    4.2 结果分析
5 结论

(7)甘肃岗岔—克莫一带金矿黄铁矿标型特征及矿床成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1.2 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
    1.3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3.1 工作区研究现状
        1.3.2 存在问题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5 完成工作量
第2章 区域地质
    2.1 研究区大地构造位置
    2.2 区域地质特征
        2.2.1 区域地层
        2.2.2 区域构造
        2.2.3 区域侵入岩
        2.2.4 区域变质作用
    2.3 区域地球物理特征
    2.4 区域地球化学特征
    2.5 区域遥感地质特征
    2.6 区域矿产分布
第3章 矿床地质特征
    3.1 矿区地质特征
        3.1.1 矿区地层
        3.1.2 矿区构造
        3.1.3 矿区岩浆岩
    3.2 矿体特征
    3.3 矿石特征
        3.3.1 矿石类型
        3.3.2 矿石结构构造
        3.3.3 矿石矿物组成
    3.4 成矿阶段划分与矿物共生组合
        3.4.1 岩浆成矿期(I)
        3.4.2 热液成矿期(II)
        3.4.3 表生氧化期(III)
    3.5 围岩蚀变与矿化
第4章 矿床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4.1 岩石学特征
    4.2 测试方法及结果
        4.2.1 主量元素地球化学
        4.2.2 微量、稀土元素地球化学
        4.2.3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
    4.3 小结
第5章 矿床年代学及同位素组成特征
    5.1 LA-ICP-MS锆石U-Pb定年
        5.1.1 样品采集
        5.1.2 测试方法
        5.1.3 测试结果与分析
        5.1.4 讨论
    5.2 黄铁矿Rb-Sr定年
        5.2.1 样品采集
        5.2.2 测试方法
        5.2.3 测试结果与分析
        5.2.4 讨论
    5.3 S、Pb、H、O同位素特征
        5.3.1 硫、铅同位素
        5.3.2 氢、氧同位素
        5.3.3 成矿流体及物质来源探讨
        5.3.4 矿床成因探讨
    5.4 小结
第6章 石英红外光谱及热释光特征研究
    6.1 石英红外光谱特征
        6.1.1 基本原理
        6.1.2 样品采集与测试
        6.1.3 分析与讨论
    6.2 石英热释光特征
        6.2.1 基本原理
        6.2.2 样品采集与测试
        6.2.3 分析与讨论
    6.3 小结
第7章 黄铁矿成因矿物学研究
    7.1 黄铁矿产出特征
    7.2 黄铁矿热电性标型
        7.2.1 原理及应用
        7.2.2 样品采集与测试
        7.2.3 黄铁矿热电性特征
        7.2.4 成矿温度
        7.2.5 矿体剥蚀深度
        7.2.6 矿体延长深度
    7.3 黄铁矿成分标型
        7.3.1 主量元素特征
        7.3.2.微量元素特征
    7.4 小结
第8章 斑岩系统特征
    8.1 地层与构造
    8.2 地球化学勘查
    8.3 地球物理勘查
    8.4 短波红外勘查
    8.5 多斑结构岩石
    8.6“不混溶珠滴”岩石
    8.7 隐爆角砾岩脉
    8.8 其它证据
    8.9 小结
第9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8)湖南常宁康家湾铅锌矿床成因及与周边岩浆作用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意义与研究现状
    1.2 选题依据
    1.3 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和研究创新及工作量统计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创新及工作量统计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区域地层
    2.2 区域构造
    2.3 区域岩浆岩
    2.4 区域地球物理特征
    2.5 区域矿产
    2.6 构造发展史
第三章 水口山矿田地质概况和康家湾铅锌矿床地质特征
    3.1 水口山矿田地质概况
        3.1.1 地层
        3.1.2 构造
        3.1.3 岩浆岩
        3.1.4 地球物理特征
        3.1.5 地球化学特征
    3.2 康家湾铅锌矿床地质特征
        3.2.1 矿床地质特征
        3.2.2 角砾岩地质特征及与矿化关系
        3.2.3 主要矿石矿物显微特征和化学成分
第四章 康家湾矿区周边花岗岩和火山岩
    4.1 样品及分析方法
    4.2 水口山花岗闪长岩
        4.2.1 地质特征和岩相学特征
        4.2.2 分析结果
    4.3 老盟山流纹英安岩
        4.3.1 地质特征和岩相学特征
        4.3.2 分析结果
    4.4 讨论
        4.4.1 锆石U-Pb定年及地质意义
        4.4.2 成岩物质的来源
        4.4.3 构造环境
    4.5 小结
第五章 康家湾铅锌矿床同位素地球化学及成矿年龄
    5.1 样品及分析方法
    5.2 分析结果
        5.2.1 矿石硫同位素组成
        5.2.2 矿石铅同位素组成
        5.2.3 含矿石英和浅色闪锌矿的氢、氧同位素组成
        5.2.4 含矿方解石的碳、氧同位素组成
    5.3 Rb-Sr等时线年龄
        5.3.1 闪锌矿(+石英+方解石)单矿物Rb-Sr等时线年龄
        5.3.2 浅色闪锌矿单矿物Rb-Sr等时线年龄
    5.4 讨论
        5.4.1 硫同位素
        5.4.2 铅同位素
        5.4.3 氢、氧同位素
        5.4.4 碳、氧同位素
        5.4.5 成矿年龄探讨
    5.5 小结
第六章 康家湾铅锌矿床流体包裹体
    6.1 样品及分析方法
    6.2 流体包裹体岩相学特征
    6.3 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
    6.4 流体包裹体成分分析
    6.5 流体密度
    6.6 流体捕获压力和深度估算
    6.7 讨论
        6.7.1 成矿期次与成矿阶段划分
        6.7.2 流体演化与成矿
    6.8 小结
第七章 矿床成因探讨
    7.1 成岩与成矿关系
        7.1.1 成岩与成矿时代
        7.1.2 成岩与成矿物质来源
    7.2 成岩成矿动力学背景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和承担的科研项目
图版Ⅰ
图版Ⅱ
图版Ⅲ
图版Ⅳ
图版说明
附表1
附代表论文首页

(9)太行山中段银钼成矿系统结构及其深部找矿远景(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钼矿床研究现状
        1.2.2 角砾岩型矿床研究现状
        1.2.3 本区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主要实物工作量
2 区域地质背景
    2.1 基底地质
    2.2 岩浆岩
    2.3 构造
    2.4 区域成矿地质条件及矿产
3 秋卜洞银矿成矿地质背景与矿床地质特征
    3.1 成矿地质背景
        3.1.1 地层
        3.1.2 岩浆岩
        3.1.3 构造
    3.2 隐爆角砾岩体特征
        3.2.1 隐爆角砾岩体的地质特征
        3.2.2 隐爆角砾岩的岩石学特征
        3.2.3 角砾的特征
        3.2.4 胶结物的特征
        3.2.5 小结
    3.3 矿床地质特征
        3.3.1 矿体特征
        3.3.2 矿石特征
        3.3.3 成矿期次与成矿阶段
        3.3.4 围岩蚀变
4 阎家沟钼矿成矿地质背景与矿床地质特征
    4.1 成矿地质背景
        4.1.1 基底变质岩
        4.1.2 岩浆岩
        4.1.3 构造
    4.2 矿床地质特征
        4.2.1 矿体特征
        4.2.2 矿石特征
        4.2.3 成矿阶段
        4.2.4 围岩蚀变
5 黄铁矿成因矿物学
    5.1 产出特征
    5.2 成分标型
        5.2.1 样品采集与测试方法
        5.2.2 微量元素
        5.2.3 稀土元素
    5.3 同位素矿物学
        5.3.1 样品采集与测试方法
        5.3.2 硫同位素特征
        5.3.3 铅同位素特征
        5.3.4 氦氩同位素特征
6 石英与碳酸盐成因矿物学
    6.1 石英的产出特征
    6.2 石英热释光标型
        6.2.1 测试原理
        6.2.2 测试方法与结果
        6.2.3 讨论
    6.3 石英流体包裹体
        6.3.1 样品采集及测试条件
        6.3.2 流体包裹体特征
        6.3.3 均一温度
        6.3.4 盐度、密度、压力与成矿深度
    6.4 氢氧同位素
        6.4.1 样品处理与分析测试
        6.4.2 测试结果与讨论
    6.5 碳酸盐矿物产出特征
    6.6 碳氧同位素
        6.6.1 测试方法与结果
        6.6.2 碳氧同位素示踪
7 矿物年代学研究
    7.1 锆石 U-PB 同位素年代学
        7.1.1 样品采集与形态标型特征
        7.1.2 测试方法
        7.1.3 测试结果及讨论
    7.2 黄铁矿 RB-SR 同位素年代学
        7.2.1 样品采集与测试方法
        7.2.2 测试结果及讨论
    7.3 辉钼矿 RE-OS 同位素年代学
        7.3.1 样品采集与测试方法
        7.3.2 测试结果及讨论
    7.4 小结
8 矿床成因与深部找矿远景研究
    8.1 成岩成矿年代学
    8.2 成矿物质来源与成矿流体性质
        8.2.1 黄铁矿微量元素特征
        8.2.2 同位素特征
    8.3 成矿物理化学条件
        8.3.1 成矿温度
        8.3.2 成矿压力
    8.4 成矿深度
    8.5 矿床成因模式
    8.6 矿化富集标志
        8.6.1 地貌学标志
        8.6.2 地质学标志
        8.6.3 矿物学标志
    8.7 深部成矿远景研究
        8.7.1 地质特征
        8.7.2 地球物理特征
        8.7.3 矿物学特征
主要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件

(10)胶东金青顶金矿大纵深成矿作用矿物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与项目依托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思路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及思路
        1.3.2 技术路线
    1.4 实物工作量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区域地层
        2.1.1 太古-下元古界荆山群
        2.1.2 下元古界粉子山群
        2.1.3 第四系
    2.2 区域构造
    2.3 区域岩浆岩
    2.4 区域矿产
第3章 矿床地质特征
    3.1 矿区地质概况
    3.2 矿体特征
    3.3 矿石特征
        3.3.1 矿石矿物组成
        3.3.2 矿石结构
        3.3.3 矿石构造
    3.4 金的赋存状态及特征
        3.4.1 金的赋存状态及特征
        3.4.2 碲化物赋存状态及特征
    3.5 成矿阶段
    3.6 热液蚀变
        3.6.1 蚀变类型
        3.6.2 蚀变岩特征
        3.6.3 蚀变分带
第4章 热液蚀变矿物学研究
    4.1 钾长石矿物学研究
        4.1.1 样品特征及分析方法
        4.1.2 分析结果
        4.1.3 讨论及结论
    4.2 绿泥石矿物学研究
        4.2.1 样品特征及分析方法
        4.2.2 分析结果
        4.2.3 讨论及结论
第5章 深部石英矿物学研究
    5.1 石英产状
    5.2 石英环带研究
        5.2.1 样品特征及测试方法
        5.2.2 分析结果
        5.2.3 讨论及结论
    5.3 石英流体包裹体
        5.3.1 样品特征及测试方法
        5.3.2 分析结果
        5.3.3 讨论及结论
    5.4 石英热释光
        5.4.1 样品特征及测试方法
        5.4.2 测试结果
        5.4.3 分析结果
        5.4.4 讨论及结论
第6章 同位素研究
    6.1 Ar-Ar同位素测年
        6.1.1 采样位置和样品特征
        6.1.2 分析方法及测试结果
        6.1.3 讨论
    6.2 C-O同位素
        6.2.1 采样位置和样品特征
        6.2.2 分析方法及测试结果
        6.2.3 讨论
第7章 矿床成因及深部预测
    7.1 成矿年代学
    7.2 成矿物质来源
    7.3 成矿流体来源及特征
    7.4 流体演化及成矿
        7.4.1 流体不混溶作用
        7.4.2 物理化学条件
        7.4.3 水-岩反应作用
        7.4.4 流体与金的沉淀机制
    7.5 深部成矿预测
第8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四、黄铁矿的释光特征及其地质意义(论文参考文献)

  • [1]胶东三山岛北部海域金矿床石英热释光和晶胞参数特征及其找矿意义[J]. 宋英昕,李胜荣,申俊峰,张龙,李文涛,曾勇杰. 地学前缘, 2021(02)
  • [2]南秦岭龙头沟金矿床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J]. 王超,黎伟峰,赵永刚,郝兆磊,王鹏. 世界有色金属, 2020(08)
  • [3]河北省灵寿县西石门金矿床矿物标型特征及成矿预测[D]. 郑贺军. 吉林大学, 2018(04)
  • [4]黑龙江东安—汤旺河地区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矿物学研究[D]. 耿会青.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8(08)
  • [5]广东河台金矿床氢氧同位素特征及其地质意义[J]. 余何,汪劲草,康皓钰,张梓贺,黄冠文,王旭阳. 矿产勘查, 2018(01)
  • [6]胶东望儿山金矿床石英热释光和晶胞参数特征及其找矿意义[J]. 张龙,李胜荣,朱随洲,刘冉,李文涛,宋英昕,王碧雪,崔秋波,闵祥吉,王春. 现代地质, 2016(04)
  • [7]甘肃岗岔—克莫一带金矿黄铁矿标型特征及矿床成因研究[D]. 李杰.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6(02)
  • [8]湖南常宁康家湾铅锌矿床成因及与周边岩浆作用关系研究[D]. 左昌虎. 南京大学, 2015
  • [9]太行山中段银钼成矿系统结构及其深部找矿远景[D]. 孙文燕.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4(08)
  • [10]胶东金青顶金矿大纵深成矿作用矿物学研究[D]. 曹晖.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3(08)

标签:;  ;  ;  ;  ;  

黄铁矿的发光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