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家畜破伤风的偏方

治疗家畜破伤风的偏方

一、民间奇方治疗家畜破伤风(论文文献综述)

章珺彦[1](2020)在《《夷坚志》中的女性角色》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夷坚志》中存在大量以女性为主角的故事,对我们研究宋代女性的生产生活状况、日常交往方式、宗教信仰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帮助。本文从《夷坚志》中女性扮演的具体角色为着眼点,来深入分析。两宋时期的女性以家庭为主要的活动场所同时也从事各种职业活动,女性在家庭中经历了为人女、为人妻、为人母三个角色阶段,就家庭地位而言又分为妻、妾、婢三种角色,就职业领域来看,女性的角色包括商贩、娼妓、牙侩、巫、医、尼等等。宋代女性与社会相互影响,她们广泛参与各种社会活动,包括商业经济、文化教育和日常交往等方面,对宋代社会的经济发展、文化传播、宗教交流、制度运行等方面都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同时也存在一些对社会发展产生不良影响的行为。从女性角色的行为活动我们可以窥见一些宋代社会的社会风气和社会思想,包括女性的“贞节观”、“宗教观”与“逐利意识”等,以及在这基础上形成的一些社会问题,包括“妇女买卖”及宗教问题等。

李良松[2](2018)在《古代中医的传播形式与方法概论》文中研究表明中医药的传播具有悠久的历史。自原始社会以来,人们通过语言交流、摩崖石刻、器皿制作、文字记载、饮食方法、医事活动、建筑风格、文学作品、书画艺术、丧葬文化等多种方式传播医药信息,使中国的医药文化能够代代相传、不断得到发扬光大。本文从传播学的角度,依据传播方式、传播载体、传播主体等的不同,对我国古代的中医药传播行为加以总结和归纳,并以历史沿革为纲,以传播方法和传播途径为目,从"人际传播与文献传播"、"语言文字传播与非语言文字传播"、"官方传播与民间传播"等不同的视角对我国历代的中医历史进行研究和概述,从而描绘出我国古代中医传播的历史画卷。

刘洋[3](2017)在《近代中医体制化历程(1919-1937) ——以中医改进研究会为中心》文中研究说明近代以来,随着封建社会的瓦解和科学主义在中国的勃兴,中医的生存空间被急剧压缩。建立在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基础上的中医,其科研、教育、医疗、管理、交流、传播、评价等方法体系,都与建立在现代科学思想基础上的西医大为迥异,也与基于西方的近代中国社会建制格格不入。为了谋求发展,近代中医不断改良、汇通、论战、抗争,直至尝试“科学化中医”,希望改造中医,使其融入近代科学的体系。伴随着抗争与羁绊中的前行,中医自觉不自觉吸收和借鉴了西医的思想和制度,开始了中医体制化的探索。科学体制化是科学体制的形成过程,是科学发展的组织条件和制度保证,是科学社会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从科学社会学的角度,医学体制化的重要标志是医院、医学院、医生组织以及政府主导的公共卫生和医疗保障制度的形成。其显着的特征是医学知识与政治的结合,以及对医疗空间的制度性分割。由于近代社会政治制度源于西制,中医天然地被社会体制排除在外,晚清和民国政府没有主动启动中医体制化进程。中医体制化基本上萌生于中医民间,由中医界自下而上努力探索,其层次、范围、效果上与西医的近代体制化相比,距离很大。与民国政府的“抑中扬西”的卫生政策相左,近代山西地方政府对中医采取扶持政策,中医体制化在近代山西得以率先发轫。山西模仿西方科学和西医体制,成立中医社团、开展中医学校教育、创办医院、出版发行中医期刊和书籍,以及制订和完善中医学术、研究制度等努力,在中医体制化中作出独到的努力。本文以具有独特历史价值的近代山西中医改进研究会及其活动为视角,放眼整个近代中医的发展历程、中医与社会的关系、中医与西医的矛盾和媾和。通过历时共时的分析,探讨体制化对中医发展的促进和制约作用,为时下政府在中医药管理中的角色定位、职责界定、市场划分,提供有益参照。本文主体包括绪论、正文(共七章)、结束语三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阐述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创新与不足、概念释名。正文分为七章,第一章介绍了近代中医体制化的背景;其后五章是关于山西中医体制化的探索实践内容;最后一章总结山西中医体制化的贡献与启示。第一章是关于近代中医体制化的背景。近代中医体制化以中医思想文化变革为基础,“西学东渐”的近代化思潮是中医的近代化转型的根本原因。正是在这种近代化思潮的影响下,面对薄弱的医疗卫生基础,山西从统治和现实需要出发,积极推动开展中医改进。中医体制化在地方政府的主导下在近代山西发端。第二章是关于山西中医改进研究会的创建及发展内容。山西中医改进研究会是近代中国第一个官办的中医社团。山西行政长官阎锡山在学会的创办、发展、运行中都发挥主导作用,给予经费、政策、发展环境的支持。由于组织稳定,经费充裕,中医改进研究会发展迅速。研究会在管理制度、科研方法、学术奖励等各个方面吸收西学,建立了一套系统完整的规范,保障了中医研究的有序开展。研究会发展中期,由于政治、社会局面发生巨大转变,及“中医科学化”思潮出现,研究会进行了改组,从人员、机构、组织多方面发生较大调整。研究会宗旨也从最初的“中医改进”向“中医科学化”演变。第三章是关于中医教育探索的部分。近代山西山西医学教育历经波折,先后创办了“山西医学专门学堂”、“山西医学传习所”和“山西医学专门学校”等医学教育机构。后者几易其名,学制、课程、教育方向也随之不断变化。特别是其办学方针的“由中转西”,反映了中西医教育难以实现良好契合的矛盾。近代中医教育界在探索建立学制,统一课程设置,编辑中医教材,兴办中医学校,培养中医人才过程中的努力,也是不断寻求合理医学教育建制的过程。最终,在中医向西医的参习和妥协中,近代中医教育建制得以建立。第四章是关于中医临床与防疫实践的内容。作为中医研究和中医教育的实践场所,中医改进研究会的附设中医医院设立后,引入了西医医院的理念,设立养病室(病房)、加强院感管理、完善诊疗制度,不断提高中医的临床诊治能力。为了弥补中医在卫生防疫中显露出的不足,研究会建立了疫情报告和研判制度,积极探索中医在卫生防疫中的作用。由于西医对传染病的病原学、传播途径方面具有证据确凿、逻辑合理的实践优势,使得基于西制的近代政府,有充分理由选择西医理论和制度作为卫生防疫的立法和行政依据,西医在国家卫生防疫体系中的地位得以通过政治制度确立,成为卫生防疫的主角,中医逐渐退出了卫生防疫体系。第五章介绍了中医改进研究会在历次中医抗争社会活动中的参与情况。中医界面对政府、西医的不公正政策和歧视,从维护自身权益以及中医地位出发,积极投入到抗争和中西医论战中。在纳入教育体系、创设中央国医馆、建立中医社会体制等方面,中医改进研究会与全国中医药界,互通声气,积极运用请愿抗争和参政提案等手段,奔走呼号,终获一定成效。《中医条例》、《医师法》等法律法规的颁布使中医在法律地位上与西医平等;中央国医馆、卫生署中医委员会的成立,成为中医行政管理建制化的标志;中医纳入学制的章程获得通过,中医执业考核得到实施等一系列突破,使得中西医并存的二元医疗卫生体制渐见雏形。第六章是关于中医学术传播与交流方面的内容。医学交流机制与系统的形成,是医学体制化的重要标志之一。传统中医“秘而不宣”的习惯,随着近代报纸、期刊在中国的出现,发生了巨大改变。山西中医改进研究会创办的《医学杂志》,作为中医学术交流的载体,业界沟通的桥梁,中西医论战的平台,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随着研究会的改组,《医学杂志》的办刊思想也由“中医改进”向“中医科学化”发生转换。同时,研究会还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征集审查民间验方活动,出版了蕴含巨大学术价值的《审查征集验方》。研究会采取出版代销名家医书、与其他中医团体交换期刊、在杂志刊登医药信息等的形式,广泛进行业界交流,在近代中医的学术传播交流体制化中取得积极成效。第七章总结了山西在中医体制化中的贡献与启示。由于地方行政力量的鼎力支持,甚至将发展中医作为省政发展的重要内容,近代山西强化中医管理,从机构、组织、制度、机制方面,在神州一隅开辟了中医体制化的试验田。中医改进研究会的实践表明,整体论和还原论的融贯是未来中医发展的基础。辩证认识中西医,以包容胸怀接受在一定时期内中西医二元化格局的局面,有助于未来产生真正的新的生命科学。中医体制化是中医科学化概念的重要延伸,是中医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结束语包括三个方面内容:一是对全文的概括总结;二是指出了本文仍需努力的方向;三是下一步需要关注的研究方向。附录共有9个部分,汇总了近代山西中医体制化相关制度和近代山西医学发展沿革等等,为研究提供详实的参证。纵观中医在中国悠久的发展历史,中医发展的各个兴盛阶段多得益于体制的促进。新中国成立后,“中西医结合”、“中医药现代化”、“中医药国际化”等概念和思路,都是基于振兴中医发展的目的提出的。同时,也反映出中医自身的特性与历次被强加之上体制的不适应。直到170年后的今天,依然没有寻求出适合中医的发展之路;如何处理中西医二者的关系,也是众说纷纭。根本的原因在于中医和西医的“范式”不可通约,源于西医的近代医疗体制无法适应中医发展的自身属性。有着五千年深厚文化和历史底蕴的传统中医,面对互联网时代带来的又一次科学和意识形态的革命,需要再次审视其发展规律,完善中医体制化建设。

孙建[4](2016)在《中国艾文化遗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长久以来,艾草和艾灸广泛被用来治病救疾,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艾文化。艾文化是由中医药学、民俗学、饮食学、社会学、农学等多学科领域交叉形成的文化表现形式,其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根植于艾文化基础上的艾文化遗产,是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与艾草、艾灸相关的民俗、医药、饮食、养生保健等各种文化遗产的总称,这其中包括诸如思想、人物、书籍、技术、器具等方面,对我国人民的生产和生活有着重大的影响,所以对艾草以及艾文化进行全面的梳理和考证是解读中国古代医学史乃至社会史中诸多历史现象的重要参考。艾文化的历史特征是以艾草作为基点进行解析。本文着重梳理中国古典文献中关于艾草的记载,对其名实进行考证,梳理出艾草有冰台、艾蒿、蕲艾、黄草、医草、灸草等二十几种别名,并且结合古代文献中文字与图例来探究其历史原貌,通过古今对比对艾草成分和功效在各个时期的作用进行分析,从而具象化艾草以及艾草延伸的作用与艾文化之间的重要关系,以便能更全面认识艾的历史作用与艾文化历史内涵。艾灸是艾文化遗产的核心,是艾和火的有效结合,历史非常悠久,是最能代表中国艾文化的文化载体。根据对古籍文献的梳理,艾灸文化的历史传承可分为起源与发展、鼎盛、稳定与衰落和再次兴起四个阶段。早在三国时期曹翕就撰写了我国史上首部灸法专着《曹氏灸方》,到了两晋至唐是灸法的快速发展时期,出现了一些灸法大家及代表性着作。唐宋时期灸法最为盛行,达到了艾灸发展的鼎盛,此时期灸法大家的出现、涌现大量灸疗专着、灸法的专门化和普及化是灸法达到历史高潮主要标志。明清灸法继续发展,但相对唐宋有所缓和。清末至民国时期,艾灸医学由兴盛逐渐走向衰退。对于近现代艾灸的研究,文章以在20世纪30年代开始至今在我国针灸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澄江针灸学派为个案,通过研究澄江学派近百年来针灸学保护与传承中走过的艰辛和曲折,以传承人、代表作和所取得的重要成果为突破口,力争找到对该学派针灸事业得以活态传承至今的原因,通过全方位的剖析艾灸文化的历史脉络,力图勾勒出艾灸文化的历史特征。同时,通过对艾灸有病治病、未病寻病、无病养生“三位一体”和驱寒邪、补元阳、通经络、调正气“四效合一”特点的古典文献进行梳理,探讨艾灸被中国古代人们所推崇,至今长盛不衰的原因。另外,对各时期的艾灸重要传承人、传承人代表作、灸疗的重要思想、对外交流及影响进行分析,从而探究艾灸事业对于中华医学复兴、针灸学术发展以及现代针灸理论体系的构建都具有深刻的历史参考价值与推动社会发展的意义。除了治病救疾之外,由于艾草无毒、温中、逐冷、除湿等药用特性而被古代人们用于日常饮食当中或进行食疗。通过对于古代文献的梳理,考证了艾草茶、艾草汁、艾草酒的发展与传承,指出艾草茶不仅具有平喘、镇咳、祛痰、止血、凝血、镇静、抗过敏等治疗效果,同时,还有预防感冒、抗肿瘤、护肝利胆、保护心血管的辅助治疗作用,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艾食用在中国历史上分类以及传承情况,指出了艾草是作为中国古代人们常用食料。另外,通过对中日韩三国艾草茶、艾草汁、艾草酒的使用现状,论证了中日韩三国艾饮食文化的异同点。以艾草为中心的民俗文化是一个深深扎根于中国文化且与艾草紧密联系的端午节中。通过对端午挂艾历史的考证、古今挂艾的调查、挂艾的功效(辟邪、厌胜、治病)和洗艾浴的作用四方面来肯定艾民俗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它又促进了以艾草为主题的具有宝贵民俗文化的文学作品的诞生,并且能进一步探讨以“艾”姓起源为着重考证基础点的姓名文化核心内容。从社会学、历史学、植物学、文化学、民族学等多学科交又的运用分析,来探索艾文化在中国历史文化中的地位,找寻艾文化在中国历史文化衍变历程中的作用,从而更为有效的解读中华文化的精髓内涵。尤其是,对于“鲜艾入膳”的药食同源理论分析、艾草洗浴的民俗考证、“艾”字的书写方式不同辨析,都是对艾文化的有效补充。所以,对于艾草的“俗、食、药、灸”四位一体特性的考证研究,是真实反映整个艾文化的重要核心,亦能更为全面和真实描绘出中国古代社会对于艾草使用的历史社会图景,为当今有效利用这一宝贵资源提供历史借鉴。艾民俗文化是具有文化资源的区域特点分布的差异性,不同地区的艾民俗文化都具有独特的文化资源禀赋,都具有自身的地方性民俗特色。另外,从艾文化资源的内部构成要素来看,不同属性的艾文化资源存在着非兼容性,乃至矛盾与冲突。这些艾文化资源,或者说是艾民俗文化在地域上的分布不均衡与文化资源属性的内部矛盾,会造成文化资源开发和实现资本化转向的障碍。要消除这些障碍,实现文化资源间的融合,使艾民俗文化整体资源的优势得以发挥,要将艾民俗文化进行合理的配置、组合、交融、整合,遵循最优化的原则,既要突出文化资源的整体性,又要兼顾区域文化资源个性化的塑造与培育,将不同的文化内容、文化形式的最优良方面组合为一体,使文化资源的价值实现最优化。从实际出发,寻找探索最适合本地特点的文化资源开发模式,因地制宜地发展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不盲目跟风,做到具有自身独立特性的艾民俗文化,但是又符合整体艾民俗文化的体系要求。针对现今艾文化遗产保护力度不够的现状,通过比较中日韩三国对艾草的利用和艾文化遗产保护上的异同,提出了四点对艾文化遗产保护的建议:其一,政策的持续性保护;其二,中医文化与流派的保护;其三,艾文化传承人的保护;其四,艾草及艾草专利的保护。在以上四点建议的基础上,构建起艾文化保护体系,提出对艾文化遗产开发应从种植加工的产业化、艾文化遗产开发的多元化和传承的国际化着手,要有意识地树立一些优秀的榜样,鼓励更多的企事业从事艾相关产品的研究,打造艾文化的知名品牌,积极将艾文化与国际接轨,搭建优质化的国际宣传平台,从而带动艾草产品和产业的发展。

姬凌辉[5](2015)在《清末民初细菌学的引介与公共卫生防疫机制的构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中国近代东西方文化交流史上,除了物质与制度方面的引入外,还有隐而不彰的知识与理论的交流,中国近代细菌学说史即是其中重要一环,对中国近代细菌学引入概况的探讨也是更加深入地理解中国近代知识与制度转型的题中之义。鸦片战争以前,中西医学仅仅是通过极少数耶稣会士互相交流,鸦片战争以后,随着条约口岸的逐渐建立和传教士医学传教行为的逐渐合法化和内地化,中国人开始睁眼看世界,最先走向世界的一批国人在日记中对显微镜、细菌均有零散记载,细菌由此渐入国人视野。从鸦片战争到甲午中日战争之间,沿海地区的报刊、杂志等知识传播媒介和翻译馆、医学院校、书院等知识传授机构是细菌学知识的主要引介载体。1894年广东和香港发生的鼠疫检验了时人的防疫手段和观念。虽然鼠疫杆菌的发现消解了鼠疫的神秘感,但是在当时有限的医疗条件下,中西医未能有效控制疫情和病情,这反映出细菌学说形成初期尚未能影响当时的医疗技术。清末十年,教会创办的医学院校和留日学生对细菌学说译介所做出了巨大贡献,此时国人对细菌学知识的认识从单一走向复合。1910-1911年的东北鼠疫让东北成为了当时国际医学专家的实验场,东北鼠疫的防治与肺鼠疫杆菌的发现均具有国际性。瘟疫除了带给普通民众死亡的恐惧感之外,还带动了细菌学知识的传播和推广。新文化运动期间,人们对细菌学的认识已经从腺鼠疫杆菌、肺鼠疫杆等菌种扩大到对细菌的性质、分类、培养、作用等知识的系统把握,并呈现出由专业知识走向工农生产和日常生活的趋势。1917—1918年华北地区暴发了严重的腺鼠疫,虽然有东北鼠疫的防疫经验可资借鉴,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导致防疫工作窒碍难行。1919年中央防疫处正式成立,它是中国近代第一个完整建制、系统运作的中央级卫生防疫机构。从组织结构上来看,中央防疫处从最初的“一处三科”演变为“一处二室三科”。虽然它在1919年全国性霍乱中仅能维持京畿一带的防疫工作,但是随着人事和职能的日益完善,其影响渐及全国。总之,清末民初细菌学的引介历经晚清政府、民初北洋军阀集团、南京国民政府等不同历史时期,其大体随清末民初历次重大疫情不断变动,与当时的国家与社会变迁亦有内在关联,在近代中国经历了从知识引介到制度构建的“在地化”过程,在中国大地上画出一张从通商口岸到东北三省,从东北三省到晋绥直隶,从晋绥直隶再到全国各地的文化版图。

曾子芸[6](2014)在《基于数据挖掘的三承气汤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本论文主要包含三部分内容,上篇为文献综述、中篇三承气汤的应用轨迹研究、下篇为循证医学与系统评价。上篇主要是通过探讨中医下法的理论形成依据、张仲景对下法的运用、下法的禁忌、后世医家对三承气汤的运用与发展、笔者对三承气汤之见,在探讨中医八法中的“下法”。中篇是经由全面检索、收集、阅读、统计调胃承气汤、小承气汤、大承气汤的临床研究文献与个案(个人经验)文献,整理挖掘出三承气汤的运用轨迹。下篇则是对大承气汤、小承气汤、针灸疗法、西医基础疗法等中西医结合治疗肠梗阻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在具有相同研究内容及目的基础进行分类,依据文献资料共分为11组。在使用Review Manager基础Meta-analysis(合并统计量)研究11组对肠梗阻的治疗疗效对比。最后,基于循证医学为每个疾病寻找出最佳治疗方案的精神与目的,就此统计研究结果对肠梗阻设计出一套建议治疗方案。研究对象1发表于1949-2014年之间的调胃承气汤、小承气汤、大承气汤的期刊文献,以及以针灸疗法治疗肠梗阻的期刊文献。2大承气汤、小承气汤、针灸疗法、西医基础疗法等中西医结合治疗肠梗阻的随机对照试验期刊文献。研究方法1文献检索:于CNKI、VIP、CBM等三大数据库中,分别设定检索词为:大承气汤、复方大承气汤、大承气汤加减;小承气汤、复方小承气汤、小承气汤加减;调胃承气汤、复方调胃承气汤、调胃承气汤加减;针灸疗法治疗肠梗阻。2文献整理:基于本论文研究内容,三承气汤的应用轨迹研究、治疗肠梗阻随机对照试验之RevMan Meta分析评价,文献整理方法与步骤如下:2.1全面阅读整理所有检索获得的调胃承气汤、小承气汤、大承气汤的期刊文献,再分别归纳分类出三承气汤的临床研究文献与个案文献。2.2全面阅读整理出调胃承气汤、小承气汤、大承气汤、针灸疗法用于治疗肠梗阻的随机对照试验临床研究文献。3文献录入:三承气汤的应用轨迹研究,依照疾病系统的分类逐篇统计其治疗疾病病名;将符合每篇文献按Cochrane文献质量评价系统中7项检测逐一做记录后,删除偏倚风险过高文献,最终获得较高质量的文献资料。最后,将分类好的11组对肠梗阻的治疗方案研究,分别在Review Manager Meta-analysis中设定研究题目及录入建档。4数据处理:三承气汤的应用轨迹研究,运用EXCEL表格及基本统计学方法处理相关数据;使用Review Manager基础Meta-analysis研究11组对肠梗阻的治疗疗效对比,包含OR、RR、RD、SMD等四方面。研究内容1将调胃承气汤、小承气汤、大承气汤期刊文献逐篇统计其治疗疾病病名,从中整理挖掘出三承气汤的运用轨迹。2使用Review Manager基础Meta-analysis研究下列11组对肠梗阻的治疗方案中的疗效对比:2.1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VS单纯西医基础疗法;2.2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VS西医基础疗法+生长抑素;2.3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VS西医基础疗法+二联法;2.4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VS西医基础疗法+三联法;2.5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VS西医基础疗法+盐水灌肠;2.6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VS西医基础疗法+肥皂水灌肠;2.7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VS西医基础疗法+石蜡油灌胃;2.8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VS西医基础疗法+阿托品;2.9小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VS单纯西医基础疗法;2.10针灸+西医基础疗法VS西医基础疗法;2.11大承气汤+针灸+西医基础疗法VS西医基础疗法。研究结果1由统计结果发现,小承气汤、大承气汤两方大量用于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其中,无论是在临床经验或个人经验记载,小承气汤、大承气汤分别均以运用于治疗肠梗阻比例最高。2遵循循证医学及使用Review Manager基础Meta-analysis(合并统计量)研究大承气汤、小承气汤、针灸疗法、西医基础疗法等中西医结合治疗肠梗阻,统计研究结果发现其疗效:1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单纯西医基础疗法;2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西医基础疗法+生长抑素;3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西医基础疗法+二联法;4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西医基础疗法+三联法;5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西医基础疗法+盐水灌肠;6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西医基础疗法+肥皂水灌肠;7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西医基础疗法+石蜡油灌胃;8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西医基础疗法+阿托品;9小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单纯西医基础疗法;10针灸+西医基础疗法>西医基础疗法;11大承气汤+针灸+西医基础疗法>西医基础疗法。由以上11组统计研究结果来看,中医学加上西医学治疗肠梗阻的治疗疗效优于单纯西医学的个种治疗方案。研究成果与肠梗阻建议治疗方案结论基于循证医学为每个疾病寻找出最佳治疗方案的精神与目的,笔者与导师陈明教授就此统计研究结果对肠梗阻设计出一套建议治疗方案,方案如下:1中药处方:大承气汤(大黄、芒硝、枳实、厚朴);2主要加减配伍:桃仁、炒莱菔子、赤芍;3兼证3.1兼瘀血重者加:桃仁、赤芍、丹参,以活血化瘀;3.2兼食积重者加:炒莱菔子、陈皮,以和胃消积;3.3兼腹胀痛重者加:木香、延胡索,以行气止痛;3.4兼气血虚重者加:黄芪、党参、当归,以益气补血;3.5兼湿热重者加:黄芩、金银花,以清热燥湿解毒。4针灸取穴:足三里、天枢、上巨墟、中脘、关元、下巨墟;5西医基础疗法:胃肠减压,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抗感染,其他治疗。

康彦同[7](2008)在《方剂学发展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笔者首先对方剂学中的几个概念进行了界定,其次从史学角度对方剂学的发展历史进行了研究,把方剂学的发展史分为七个部分:即先秦两汉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五代时期、宋金元时期、明~清·鸦片战争前时期、鸦片战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及新中国成立后等时期。笔者分别研究了每个部分的历史背景、方书、着名医家和方书对方剂学的影响及方剂学的成就等内容。在不同历史时期,笔者也在不同程度上阐述了方剂学的发展概况,不同学派的学术争鸣,医药文化交流特色,某一类方剂的发展历史及其它因素对方剂学的影响等内容。另外,中药与方剂具有密切的关系,笔者也适当谈及了中药学的发展概况。笔者还讨论了每个时期方剂学的发展特点,最后作以总结,并且指出方剂学发展的主要特点:即先秦两汉时期——方剂学的萌芽与形成;魏晋南北朝时期——方剂学注重实用,略于理论;隋唐五代时期——大部头方书的出现;宋金元时期——方剂学的全面发展;明~清·鸦片战争前时期——明清两代侧重方药共同发展(尤其是明代),方剂学走向由博返约的规范和整理阶段;鸦片战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方剂学在逆境中的继承、发展与变革;新中国成立后——继承整理和现代化研究,方剂学的发展和研究进入新的局面。笔者通过对方剂学发展史的研究,体会到方剂学是在历代医药学家广泛实践的基础上逐步发展成熟的,并且方剂学的发展与历史发展的背景密切相关,方剂学的发展受到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思想意识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不同的时代会产生不同的方剂学发展特点。因而,笔者指出方剂学的发展也要与时代发展的大背景相适应,吸纳和利用相关学科的知识,做到与时俱进,使方剂学得到不断的发展。

王海宏[8](2006)在《西藏两种地衣植物化学成分及抑菌活性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西藏地衣种类繁多,但对地衣植物的研究还处在初级阶段,为使现有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实验材料是从西藏色季拉山采集的长松萝和金丝刷,希望在既不破坏现有的资源的基础上,还能开发除有益于医药事业的天然活性物质,对长松萝(Usnea longissima Ach.)和金丝刷(Lethariella Cladonioides (NYI.) krog Syn.)进行浸提,活性成分提取分离,活性化合物抑菌活性测定。结果如下:1、首次采用活性跟踪分离法对长松萝和金丝刷的化学成分及抑菌活性进行研究。用苯、乙酸乙酯、乙醇、水四种溶剂对长松萝和金丝刷浸提,以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假丝酵母(Candia sp.)、青霉(Penicillium sp.)、西瓜枯萎病原菌(Fuarium oxyporum f.sp niveum Snyder et Hansen)为测试菌种,其中乙醇对长松萝浸提的浸提物活性最好,乙酸乙酯对金丝刷浸提的浸提物活性最好。2、用乙醇对长松萝进行大量浸提,得到活性极强的F1,经过多次重结晶得到化合物Ⅰ;剩余部分粗品(16.571g),运用硅胶柱层析、SephadexLH-20柱层析、薄层制备层析及重结晶等各种分离纯化手段,从中分离出化合物Ⅱ。结构未鉴定。用乙酸乙酯对金丝刷进行大量浸提,对其浸提物粗品(2.25g),分别用石油醚、三氯甲烷、甲醇对其进行溶解,甲醇溶解部分经多次重结晶得到化合物Ⅲ。结构未鉴定。3、定性测出化合物Ⅰ、Ⅱ、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假丝酵母、青霉、西瓜枯萎病原菌的最小抑菌浓度。证明三种化合物对测试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具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

张景书[9](2003)在《中国古代农业教育研究》文中指出我国以农立国,几千年来,农业生产滋润着中华的沃土,养育了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农业经受兴衰,不断前进,创造了中国古代灿烂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也为世界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伟大贡献。在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中,古代的农业教育功不可没。从神农氏“始教耕稼”和后稷“教民稼穑”开始,以后各代逐步演变发展,形成了中国古代农业教育的独特领域、丰富内容和特有方法。中国古代的农业教育,是中国古代农业不断发展的重要动力。但是,长期以来,不管是农史还是教育史领域,对中国古代农业教育的研究,无论是从量上还是从质上都缺少应有的广度和深度,与其在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和教育发展中的地位很不相称。本文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为指导,尊重历史,尊重事实,采取分析与综合,历史与逻辑相一致的方法。通过对中国古代农业教育的研究,梳理出中国古代农业教育的主线,总结出现代农业教育应发扬的优秀成果,促进农业教育的不断创新。 全文共由八章内容组成。 第一章 导言 主要描述了论文的选题背景,研究目的、研究现状和研究意义。说明了本文研究的思路、方法及可能创新之处。 第二章 中国古代农业教育概述 主要界定了中国古代农业教育的内涵,论述了中国古代农业教育的特点。古代农业教育的对象,农业教育的途径,农业教育的方法,农业教育的内容以及中国古代农业教育的意义。 第三章 中国古代农业教育的起源 本章主要论述了中国古代农业教育起源于农业生产劳动。通过对神农、后稷,《商君书》、《吕氏春秋》等有关农业教育内容的论述,指出了夏、商、周至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古代农业教育的萌芽时期,其萌芽的标志为有了教育者、受教育者,相对集中的教育内容和相对固定的教育场所。 第四章 中国古代农业教育的形成 两汉时期为中国古代农业教育的形成时期。本章主要论述了农业教育形成的思想基础、社会条件、主要动力和科技基础。通过对《管子》、赵过、《泛胜之书》、《四民月令》等农书及农业科学家农业教育的阐述,指出了两汉时期的农业教育主要在农业科技教育方面取得进展,具体体现在土壤耕作教育、农田水利教育、农机具教育、作物栽培知识教育、园艺知识教育、蚕桑知识教育、环境生态教育、农业经济管理教育等方面。 第五章 中国古代农业教育的发展 魏晋南北朝和隋唐时期为中国古代农业教育的发展时期,其发展主要表现在《齐民要术》的比较完整的农业教育内容,《耒耜中国古代农业教育研究经》、《茶经》等专业农书的出现以及唐代兽医学校的创立和兽医教育的发展。本章通过对以上主要农书农业教育内容的论述,得出了这一时期农、林、牧、副、渔等教育内容己经基本成形的结论。 第六章中国古代农业教育的完善宋元时期是中国古代农业教育的完善时期。本章通过对((陈剪农书》、《农桑辑要》、《王祯农书》、《农桑衣食撮要》等农书中农业教育内容的论述,指出了这一时期农业教育在层次上更注重宏观与微观层次的结合,手段上注意文字与图画的结合。特别是将图示的手段引入农业教育,增强了古代农业教育的效果,从整体上提高了农业教育的水平。 第七章中国古代农业教育的进一步完善明清时期是中国古代农业教育进一步完善时期。本章主要介绍了《农说》、《农政全书》、《补农书》、《知本提纲》等农书的教育内容。指出明清时期农业教育内容进一步完善的主要标志在于地方性农业教育的突出;“全农”概念的提出和多种经营技术教育内容的完善。明清时期的农业教育既是古代农业教育的终结,也是近代农业教育的开端。 第八章中国古代农业教育研究的启示通过对中国古代农业教育的研究,得出中国古代的教育形式不应是学校教育的单一形式,而是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两种形式;内容不是单一的社会意识教育,而是生产技术教育与社会意识教育两个方面;与此相适应,农业教育和道德教育是中国古代教育的两条主线。此外,还得出应进一步发展农业教育,进行全方位的农业教育,农业产学研进一步结合以及农业教育要不断创新等对现代农业教育的启示。

刘以洪[10](2000)在《民间奇方治疗家畜破伤风》文中研究表明

二、民间奇方治疗家畜破伤风(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民间奇方治疗家畜破伤风(论文提纲范文)

(1)《夷坚志》中的女性角色(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和意义
    二、相关研究学术史之回顾
        (一)关于《夷坚志》中的婚恋情况研究
        (二)《夷坚志》中女性个别群体研究
        (三)《夷坚志》中的女性跨学科研究
    三、本文的研究内容及方法
第一章 《夷坚志》中的女性角色
    第一节 《夷坚志》中女性的家庭角色
        一、室女
        二、妻妾
        三、母亲
        四、婢女
    第二节 《夷坚志》中女性的职业角色
        一、商贩
        二、娼妓
        三、巫、尼
        四、其他职业
第二章 《夷坚志》中女性的社会活动
    第一节 商业经济活动
    第二节 文化教育活动
    第三节 日常交往活动
第三章 《夷坚志》中的女性角色所折射的社会伦理观念
    第一节 贞节观
    第二节 桑间濮上之风
    第三节 宗教观
    第四节 逐利意识
    第五节 其他社会问题
        一、掠卖妇女
        二、精神信仰与世俗生活的冲突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表一-受妖物魅惑的在室女
    表二-命运与丈夫息息相关的妻子
    表三-夫妻不和的情况
    表四-敌视妾室的主母
    表五-女性作品
    表六-以女性为灵感来源的男性作品
    表七-妇女念诵经文
    表八-妇女参与诉讼活动
    表九-妇女改嫁记录
    表十-妇女通奸行为
    表十一-寺院中男女交合行为
    表十二-僧道作风淫乱类型
    表十三-娶妻致富
    表十四-弃家求道、修佛
致谢

(3)近代中医体制化历程(1919-1937) ——以中医改进研究会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选题意义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0.3 研究思路
    0.4 方法与创新
    0.5 概念释名
第一章 近代中医体制化的背景
    1.1 近代化思潮对中医的影响
        1.1.1 海防思潮下的中西医参合
        1.1.2“中体西用”思潮下的中西医汇通
        1.1.3 维新变法后的中医改良
        1.1.4 新文化运动后的中医科学化
    1.2 近代中医体制化的发轫
        1.2.1 社会制度与中医的关系
        1.2.2 近代中医社团的建立
        1.2.3 近代中医教育的开展
        1.2.4 近代中医医疗机构的创设
        1.2.5 近代中医期刊的发行
    1.3 近代山西的医疗卫生状况
        1.3.1 山西悠久的中医药历史
        1.3.2 近代山西的医疗体系
        1.3.3 近代山西的卫生防疫
    1.4 近代山西中医改进的背景
        1.4.1 独特的地方历史文化传统
        1.4.2 阎锡山对中医的思想认同
        1.4.3 重要幕僚和在晋中医的影响
        1.4.4 卫生经济的现实需要
    1.5 近代山西中医改进的特点
        1.5.1 远大的目标
        1.5.2 合理的原则
        1.5.3 体制化的方向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研究团体:从创建到改组
    2.1 兼容并蓄中逆袭创设(1919-1929)
        2.1.1 官办社团的特征
        2.1.2 中医改进研究会的创设经过
        2.1.3 理事为中心的中医学共同体
    2.2 历经坎坷后改弦更张(1930-1937)
        2.2.1 改组原因及过程
        2.2.2 会员和分会制度的完善
        2.2.3 中医师职业团体的雏形
    2.3 宗旨:从“改进”到“科学化”的嬗变
        2.3.1 成立初期:弘扬与改进
        2.3.2“中西医论战”中:衷中参西
        2.3.3“废止中医案”后:科学化的提出
    2.4 系统全面的研究规范
        2.4.1 不断完善的制度规程
        2.4.2 持之以恒的研究例会
        2.4.3 行之有效的学术奖励
    2.5 源于西学的研究思路
        2.5.1 引进还原论思维:分级与分科
        2.5.2 实证主义方法
        2.5.3 开放包容的研究态度:中西医兼容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医学教育:实践与机制
    3.1 中西医兼业:山西医学专门学堂和晋城医学馆
        3.1.1 山西医学专门学堂
        3.1.2 晋城医学馆
    3.2 分层培养:山西医学传习所与山西医学专门学校
        3.2.1 山西医学传习所
        3.2.2 山西医学专门学校
    3.3 改弦易辙:山西医学专科学校到私立山西川至医学专科学校
        3.3.1 山西医学专科学校
        3.3.2 私立山西川至医学专科学校
    3.4 建立中医学制的探索
        3.4.1 编订课程和教材
        3.4.2 加入近代学制
    3.5 借鉴西医的中医教育模式
        3.5.1 中西医并行教授
        3.5.2 初试中医护理教育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医疗与卫生:从医院到社会
    4.1 引进西医理念的中医院
    4.2 养病室在中医医院的设立
    4.3 院感管理制度的雏形
    4.4 中医防疫的体制化实践
        4.4.1 中医参与防疫的背景
        4.4.2 疫情报告制度的建立
    4.5 中医退出传染病防控的原因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体制化的社会行动:联合与抗争
    5.1 面对“管理医士规则”秉持
    5.2 在加入教育体系中凸显
    5.3 在“存废之争”中联合
    5.4 为设立中央国医馆呼号
    5.5 中医体制化构想的提出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学术传播交流:期刊与书籍
    6.1 编辑出版期刊
        6.1.1 《医学杂志》的出版
        6.1.2 《医学杂志》的发行
        6.1.3 《医学杂志》的编者
        6.1.4 《医学杂志》的作者
    6.2 从“改进”向“科学化”的调适
        6.2.1 办刊宗旨
        6.2.2 栏目设置
        6.2.3 文章主题
        6.2.4 作者倾向
    6.3 征集审查民间验方
        6.3.1 民间验方的征集活动
        6.3.2 严谨合理的审查程序
        6.3.3“贱便验”为纲的收录标准
        6.3.4 《审查征集验方》的社会影响
    6.4 出版发行名家论着
        6.4.1 彭承祖的《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6.4.2 赵缉庵与《针灸传真》
        6.4.3 杨百城及《灵素生理新论》
        6.4.4 时逸人和《中国时令病学》
    6.5 革新中医学术交流
        6.5.1 转变交流思想
        6.5.2 初建引文规范
        6.5.3 丰富交流途径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近代中医体制化的启示
    7.1 官办背景成就了中医体制化的独特样本
    7.2 整体论和还原论的融贯助力中医体制化发展
    7.3 中医体制化的思想在抗争过程中凸显
    7.4 制度变迁导致产生近代中西医二元格局
    7.5 中医体制化建设要规避中医科学化的悖论
    7.6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中医改进研究会重要管理制度规章
附录2 中医改进研究会教育活动相关资料
附录3 中医改进研究会医疗卫生相关资料
附录4 中医改进研究会社会行动相关资料
附录5 中医改进研究会学术传播相关资料
附录6 《医学杂志》全期目录
附录7 近代山西医学人物小传及名录
附录8 近代山西医学发展沿革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4)中国艾文化遗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目的和意义
    二、相关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
    四、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艾草名实及其种植加工
    第一节 艾草名实
        一、艾草的植物形态
        二、艾草的本草学记载
        三、艾草的种类
        四、艾草的成分与功效
    第二节 艾草的种植
        一、种植方式与技术
        二、田间管理
        三、采收和储藏
    第三节 艾草的加工
        一、艾叶的炮制
        二、艾绒的加工
        三、艾炷的制作
第二章 艾灸文化
    第一节 艾灸的基础
        一、艾绒取火
        二、艾灸材料
        三、艾灸器具
    第二节 艾灸的历史传承
        一、艾灸的起源与发展
        二、艾灸的鼎盛时期
        三、艾灸的稳定与衰落
        四、艾灸的再次兴起
    第三节 艾灸的功效
        一、艾灸分类
        二、艾灸防病
        三、艾灸治病
        四、艾灸诊治疾病谱
第三章 艾饮食文化
    第一节 艾草茶发展与传承
        一、艾草茶历史
        二、艾草茶的加工及种类
        三、艾草茶功效
    第二节 艾草汁与艾草酒
        一、艾草汁
        二、艾草酒
    第三节 艾食用文化
        一、艾食用历史
        二、艾食用分类
    第四节 中日韩艾饮食文化的比较
        一、中日韩艾草茶的交流
        二、中日韩艾食用文化的差异
第四章 艾民俗文化
    第一节 端午挂艾
        一、端午挂艾历史
        二、端午挂艾调查
        三、端午挂艾功效
    第二节 艾草浴
        一、艾草浴历史
        二、艾草浴分类
        三、艾草浴功效
    第三节 中日韩艾民俗文化的比较
        一、挂艾草
        二、戴艾虎
        三、洗艾浴
    第四节 艾其它民俗
        一、“艾”字与姓和名
        二、艾草护种
        三、艾草与文学作品
        四、艾草与礼俗和科技
第五章 艾文化遗产传承困境与保护
    第一节 艾文化遗产传承的困境
        一、艾灸发展的困惑
        二、艾文化遗产的遗失和变味
        三、艾草研究不够深入
    第二节 艾文化遗产保护的对象
        一、艾文化传承人的保护
        二、艾相关专利的保护
        三、中医文化的保护
    第三节 艾文化遗产保护的对策
        一、促进遗产主体的多元化
        二、借鉴国外发展的经验
        三、推动艾产品的开发
        四、拓宽艾草的利用领域
        五、构建艾文化遗产保护体系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研究成果及参加学术会议

(5)清末民初细菌学的引介与公共卫生防疫机制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旨趣
    二、研究现状
        (一) 医疗史的兴起
        (二) 细菌学说史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选题价值及主要内容
        (一) 研究思路
        (二) 选题价值
        (三) 主要内容
第一章 鸦片战争前后中西医学概况与早期出洋国人的观察
    一、鸦片战争前后西方公共卫生学
    二、鸦片战争前后的中国医学
        (一) 温病学说的形塑和发展
        (二) 医事制度、医学教育与分科
    三、如蝎如蟹:使西日记中的观察
    四、小结
第二章 甲午战争前后细菌概念的引介与通商口岸防疫的改进
    一、19世纪中后期通商口岸传教士对细菌概念的引介
        (一) 通商口岸医学传教士对细菌概念的译介
        (二) 通商口岸非医学传教士对卫生知识的译介
    二、避疫·检疫·治疫:1894年香港鼠疫与鼠疫杆菌
        (一) 1894年香港鼠疫与港口检疫的推行
        (二) “气”与“细菌”:中西医抗击鼠疫的不同方法
    三、小结
第三章 清末新政时期细菌学知识的传授与东北鼠疫的防疫实践
    一、清末教会医学院校对细菌学的传授和留学生的译介
        (一) 教会医学校的细菌学教育
        (二) 留学生对细菌学的译介——以留日学生为中心
    二、细菌学与宣统鼠疫期间东北的卫生防疫
        (一) 鼠疫、报刊与知识:《盛京时报》中的细菌学
        (二) 《奉天万国鼠疫研究会议报告》中的细菌学
    三、小结
第四章 新文化运动时期细菌学知识的推广与晋绥鼠疫的防控
    一、新文化运动时期细菌知识的推广
        (一) 细菌学专业知识的译介
        (二) 细菌学知识与生产、生活之关系
    二、1917-1918年鼠疫的防治与新文化运动时期防疫观
        (一) 1917-1918年鼠疫防控与交通遮断
        (二) 清洁与消毒:以《大公报》为中心
    三、小结
第五章 中央防疫处的设置与细菌学知识传播和实践的一体化
    一、中央防疫处的设立及沿革
    二、中央防疫处防治传染病与细菌学知识的应用
        (一) 上海与京畿:1919年霍乱防治的两个面相
        (二) 预防传染病与接种疫苗
    三、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硕士)
致谢

(6)基于数据挖掘的三承气汤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上篇 三承气汤理论研究
    第一章 中医学下法的形成与发展
        1 下法理论形成依据
        2 探讨张仲景对下法的应用
        2.1 《伤寒论》中的下法
        2.1.1 攻逐瘀血法
        2.1.1.1 桃核承气汤证
        2.1.1.2 抵当汤证
        2.1.1.3 抵当丸证
        2.1.2 泻热逐水法
        2.1.2.1 大陷胸丸证
        2.1.2.2 大陷胸汤证
        2.1.3 三物白散证
        2.1.4 十枣汤证
        2.1.5 苦寒泻下法
        2.1.5.1 调胃承气汤证
        2.1.5.2 小承气汤证
        2.1.5.3 大承气汤证
        2.1.6 麻子仁丸证
        2.1.7 蜜煎导证
        2.1.8 变治法
        2.1.8.1 大柴胡汤证
        2.1.8.2 柴胡加芒硝汤证
        2.1.8.3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
        2.1.8.4 桂枝加大黄汤证
        2.1.9 急下存阴法
        2.1.9.1 阳明三急下证
        2.1.9.2 少阴三急下证
        2.2 《金匮要略》中的下法
        2.2.1 攻下泻热法
        2.2.1.1 阳明实热痉病证治
        2.2.1.2 实积下利证治
        2.2.1.3 支饮证面热证证治
        2.2.1.4 谷疸证证治
        2.2.1.5 酒疸证证治
        2.2.1.6 热盛里实黄疸证证治
        2.2.1.7 热盛吐衄证证治
        2.2.2 攻下行气法
        2.2.2.1 表寒里实腹满证证治
        2.2.2.2 里实胀重证证治
        2.2.2.3 里实少阳心下满痛证证治
        2.2.2.4 里实积胀俱重证证治
        2.2.2.5 支饮腹满证证治
        2.2.3 峻下去积法
        2.2.4 攻下逐饮法
        2.2.4.1 留饮欲去证证治
        2.2.4.2 悬饮证证治
        2.2.4.3 肠间饮聚成实证证治
        2.2.4.4 水血并结血室证证治
        2.2.5 攻下逐瘀法
        2.2.5.1 虚劳干血证证治
        2.2.5.2 急性肠痈未成脓证证治
        2.2.5.3 瘀血内结证证治
        2.2.5.4 瘀结成实证证治
        2.2.6 泻热通便止呕法
        2.2.7 缓下润燥法
        2.2.8 温里攻下法
    第二章 三承气汤论述
        1 调胃承气汤论述
        1.1 原文
        1.2 主证
        1.3 药物组成
        1.4 煎服法
        1.5 调胃承气汤证之见
        1.5.1 不大便,心烦,躁动不安
        1.5.2 蒸蒸发热
        1.5.3 吐下腹胀满不痛
        1.5.4 脉调和或阴脉微
        1.6 调胃承气汤方之见
        2 小承气汤论述
        2.1 条文
        2.2 主证
        2.3 药物组成
        2.4 煎服法
        2.5 小承气汤证之见
        2.5.1 脉滑而疾
        2.5.2 腹大满不通
        2.5.3 大便燥结、小便频数
        2.6 小承气汤方之见
        3 大承气汤论述
        3.1 原文
        3.2 主证
        3.3 药物组成
        3.4 煎服法
        3.5 大承气汤证之见
        3.5.1 当下而尚未攻下之大承气汤证
        3.5.1.1 局部证候特点
        3.5.1.1.1 腹胀满、大便不通、绕脐痛
        3.5.1.1.2 热结旁流兼喘证
        3.5.1.1.3 不能食
        3.5.1.2 全身证候特点:潮热、手足濈然汗出
        3.5.1.3 神志证候特点:心烦、心中懊憹、谵语
        3.5.1.4 脉迟而实有力
        3.5.2 急下存阴的阳明大承气汤证
        3.5.2.1 目中不了了,睛不和
        3.5.2.2 发热汗多
        3.5.2.3 腹胀满疼痛、减不足言
        3.6 大承气汤方之见
        4 三承气汤总结
        4.1 配伍为主治证候疗效的关键
        4.2 煎服法为处方理法方药的特点
    第三章 阳明病下法禁忌
        1 阳明腑证未实不可下
        2 阳明表未解不可下
        3 阳明病兼少阳证不可下
        4 阳明病兼太阳少阳证不可下
        5 阳明经证不可下
        6 阳明虚寒证不可下
        7 阳明热在上不可下
    第四章 承气类方的形成与发展
        1 新加黄龙汤证
        2 宣白承气汤证
        3 导赤承气汤证
        4 牛黄承气汤证
        5 增液承气汤证
        6 护胃承气汤证
        7 承气合小陷胸汤证
        8 桃仁承气汤证
中篇 三承气汤的应用轨迹研究
    前言
    1 大承气汤应用轨迹研究
        1.1 大承气汤文献总篇数、临床应用篇数、个案篇数统计表
        1.2 大承气汤临床应用研究现况
        1.3 大承气汤个案应用现况
    2 小承气汤应用轨迹研究
        2.1 小承气汤文献总篇数、临床应用篇数、个案篇数统计表
        2.2 小承气汤临床应用研究现况
        2.3 小承气汤个案应用现况
    3 调胃承气汤应用轨迹研究
        3.1 调胃承气汤文献总篇数、临床应用篇数、个案篇数表
        3.2 调胃承气汤临床应用研究现况
        3.3 调胃承气汤个案应用现况
    4 结论
下篇 循证医学与系统评价
    第一章 医学文献的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
        1 系统评价概述
        1.1 系统评价基本概念
        1.2 Cochrane系统评价基本概念
        1.3 Meta分析
        1.4 文献综述
        2 系统评价的方法与步骤概述
        2.1 系统评价方法
        2.2 系统评价步骤简易流程图
        2.2.1 系统评价程序流程图
        2.2.2 检索与课题研究相关文献资料流程图
        2.2.3 纳入文献资料可能的偏倚风险来源简易图
        2.2.4 Cochrane偏倚风险评价规则
        3 Meta分析概述
        3.1 Meta分析基本概念
        3.2 Meta分析的目的
        3.2.1 增加统计学检验效能
        3.2.2 定量估计研究效应
        3.2.3 发现既往研究缺乏之处
        4 Meta分析的方法与步骤
        4.1 确立研究课题
        4.2 相关课题研究文献检索
        4.2.1 文献检索方法
        4.2.1.1 检索词
        4.2.1.2 文献检索方法
        4.2.1.3 检索范围
        4.2.2 文献检索步骤
        4.3 相关课题研究文献资料的纳入与排除
        4.3.1 课题研究设计的类型
        4.3.2 文献发表年限、所使用语言
        4.3.3 样本量和随访期限
        4.3.4 结果测量指标
        4.3.5 重复发表文献
        4.3.6 信息完整性
        4.4 相关课题研究文献质量评价
        4.4.1 随机对照研究
        4.4.1.1 CONSORT(Consolidated Standards Of Reporting Trials)
        4.4.1.2 CONSORT扩展版(ectensions of the CONSORT statment)
        4.4.1.3 STARD(Standards for the Reporting of Diagnostic accuracy studies)
        4.4.2 观察性研究
        4.4.2.1 STROBE(Strengthening The Reporting of Observational studies inEpidemiology)
        4.4.2.2 TREND(Transparent Reporting of Evaluations with NonrandomizedDesigns)
        4.4.3 系统评价(Meta分析)
        4.4.3.1 QUOROM(Quality of Reporting of Meta-analysis)
        4.4.3.2 RISMA(Preferred Reporting Items for Systematic Reviews andMeta-analysis)
        4.4.3.3 MOOSE(Meta-analysis of Observational StudiesEpidemiology)
        4.5 数据及相关信息提取
    第二章 大承气汤治疗肠梗阻随机对照试验之RevMan Meta分析评价
        1 前言
        2 研究目的
        3 研究方法
        3.1 确立题目
        3.2 检索文献资料方法
        3.2.1 检索词
        3.2.2 检索数据库
        3.2.3 手工检索
        3.3. 文献资料纳入和排除标准
        3.3.1 排除标准
        3.3.2 纳入标准
        3.3.2.1 随机分组
        3.3.2.2 隐蔽分组
        3.3.2.3 对患者和医生实施盲法
        3.3.2.4 测量数据的完整性
        3.3.2.5 结果数据的完整性
        3.3.2.6 选择性的研究结果报告
        3.3.2.7 其他偏倚
        3.4 文献资料统计分析
        3.4.1 统计软体采用
        3.4.2 计数资料采用
        3.4.2.1 二分类变量
        3.4.2.2 连续性变量
        3.4.3 可信赖区间设定
        3.4.3.1 亚组合并效应量
        3.4.3.2 总合并效应量
        3.4.3.3 统计学意义
        3.4.4 统计分析
        研究一 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VS西医基础疗法
        1 文献质量评价
        2 比值比OR
        3 相对危险度RR
        4 率差RD
        5 Review Manager中连续性资料的Meta分析
        5.1 肛门排气时间标准均数差SMD
        5.2 肛门排便时间SMD(标准均数差)
        5.3 腹胀腹痛消失时间SMD(标准均数差)
        5.4 住院时间SMD(标准均数差)
        6 典型医案
        研究二 大承气汤+西医基本治疗VS西医基本治疗+生长抑素
        1 文献质量评价
        2 比值比OR
        3 相对危险度RR
        4 率差RD
        研究三 大承气汤+西医基本治疗VS西医基本治疗+二联法
        1 文献质量评价
        2 比值比OR
        3 相对危险度RR
        4 率差RD
        5 Review Manager中连续性资料的Meta分析
        5.1 肛门排气时间SMD(标准均数差)
        5.2 肛门排便时间SMD(标准均数差)
        5.3 腹胀缓解/消失时间SMD(标准均数差)
        5.4 肠鸣音恢复时间SMD(标准均数差)
        5.5 恶心、呕吐消失时间SMD(标准均数差)
        5.6 治疗/住院时间SMD(标准均数差)
        研究四 大承气汤+西医基本治疗Vs西医基本治疗+三联法
        1 文献质量评价
        2 比值比OR
        3 相对危险度RR
        4 率差RD
        研究五 大承气汤+西医基本治疗VS西医基本治疗+盐水灌肠
        1 文献质量评价
        2 比值比OR
        3 相对危险度RR
        4 率差RD
        研究六 大承气汤+西医基本治疗VS西医基本治疗+肥皂水灌肠
        1 文献质量评价
        2 比值比OR
        3 相对危险度RR
        4 率差RD
        研究七 大承气汤+西医基本治疗VS西医基本治疗+石蜡油灌胃
        1 文献质量评价
        2 比值比OR
        3 相对危险度RR
        4 率差RD
        研究八 大承气汤+西医基本治疗VS西医基本治疗+阿托品
        1 文献质量评价
        2 比值比OR
        3 相对危险度RR
        4 率差RD
    第三章 小承气汤治疗肠梗阻随机对照试验之RevMan Meta分析评价
        1 前言
        2 研究目的
        3 研究方法
        3.1 确立题目
        3.2 检索文献资料方法
        3.2.1 检索词
        3.2.2 检索数据库
        3.2.3 手工检索
        3.3 文献资料纳入和排除标准
        3.3.1 排除标准
        3.3.2 纳入标准
        3.3.2.1 随机分组
        3.3.2.2 隐蔽分组
        3.3.2.3 对患者和医生实施盲法
        3.3.2.4 测量数据的完整性
        3.3.2.5 结果数据的完整性
        3.3.2.6 选择性的研究结果报告
        3.3.2.7 其他偏倚
        3.4 文献资料统计分析
        3.4.1 统计软体采用
        3.4.2 计数资料采用
        3.4.2.1 二分类变量
        3.4.2.2 连续性变量
        3.4.3 可信赖区间设定
        3.4.3.1 亚组合并效应量
        3.4.3.2 总合并效应量
        3.4.3.3 统计学意义
        3.4.4 统计分析
        研究 小承气汤+西医基本治疗VS西医基本治疗
        1 文献质量评价
        2 比值比OR
        3 相对危险度RR
        4 率差RD
    第四章 针灸治疗肠梗阻随机对照试验之RevMan Meta分析评价
        1 前言
        2 研究目的
        3 研究方法
        3.1 确立题目
        3.2 检索文献资料方法
        3.2.1 检索词
        3.2.2 检索数据库
        3.2.3 手工检索
        3.3 文献资料纳入和排除标准
        3.3.1 排除标准
        3.3.2 纳入标准
        3.3.2.1 随机分组
        3.3.2.2 隐蔽分组
        3.3.2.3 对患者和医生实施盲法
        3.3.2.4 测量数据的完整性
        3.3.2.5 结果数据的完整性
        3.3.2.6 选择性的研究结果报告
        3.3.2.7 其他偏倚
        3.4 文献资料统计分析
        3.4.1 统计软体采用
        3.4.2 计数资料采用
        3.4.2.1 二分类变量
        3.4.2.2 连续性变量
        3.4.3 可信赖区间设定
        3.4.3.1 亚组合并效应量
        3.4.3.2 总合并效应量
        3.4.3.3 统计学意义
        3.4.4 统计分析
        研究一 针灸治疗与西医临床治疗肠梗阻的Review Manager Meta系统评价分析
        1 文献质量评价
        2 比值比OR
        3 相对危险度RR
        4 率差RD
        5 典型医案
        研究二 大承气汤+针灸+西医基础疗法治疗肠梗阻的Review Manager Meta系统评价分析
        1 文献质量评价
        2 比值比OR
        3 相对危险度RR
        4 率差RD
    第五章 肠梗阻疗法研究成果与建议治疗方案
        1 基于RevMan Meta-analysi s中的方药组方规律与经验分析
        2 基于RevMan meta-analysis下针刺治疗肠梗阻取穴组方规律与经验分析
        3 研究总结-肠梗阻建议治疗方案
        4 结语
参考文献
参考书目
附篇
致谢
个人简介

(7)方剂学发展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方剂学中的几个概念
    1. 方剂
    2. 方剂学
    3. 方剂学发展史
    4. 方书
第一部分: 先秦两汉时期(远古~公元219年)
    1. 原始人与原始公社时期
    2. 原始公社逐渐解体到奴隶制时代的夏、商时期
    3.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的西周时代至封建社会形成和发展的春秋战国时期
    4. 秦汉时期
        4.1 时代背景
        4.2 方剂学发展史
    5. 讨论:先秦两汉时期方剂学的发展特点
第二部分: 魏晋南北朝时期(公元220~589年)
    1. 时代背景
    2. 方剂学发展史
        2.1 方书
        2.2 着名医家和方书对方剂学的影响及方剂学的成就
        2.3 具有佛门特色的医方书
        2.4 经方学
    3. 对方剂学发展有一定影响的药学着作
    4. 讨论:魏晋南北朝时期方剂学的发展特点
第三部分: 隋唐五代时期(公元581~960年)
    1. 时代背景
    2. 方剂学发展史
        2.1 方书
        2.2 着名医家和方书对方剂学的影响及方剂学的成就
        2.3 传信方
        2.4 敦煌医方
    3. 对方剂学发展有一定影响的药学发展概况
    4. 讨论:隋唐五代时期方剂学的发展特点
第四部分: 宋~元时期(公元960~1368年)
    1. 时代背景
    2. 两宋时期方剂学的发展史
        2.1 方书
        2.2 两宋时期方剂学的发展概况及方剂学的成就
        2.2.1 宋朝廷组织编撰的大型方书及方剂学的成就
        2.2.2 私家编撰的方书及方剂学的成就
    3. 两宋时期“方书之祖”《伤寒杂病论》受到重视
    4. 两宋时期对方剂学发展有一定影响的临床各科着作
    5. 两宋时期对方剂学发展有一定影响的药学着作
    6. 金元时期方剂学的发展史
        6.1 方书
        6.2 官修方书
        6.3 着名医家和方书对方剂学的影响及方剂学的成就
    7. 对方剂学发展产生一定影响的金元医药学着作
        7.1 金代医药学着作
        7.2 元代医药学着作
        7.3 金元时期药学的发展
    8. 传信方
    9. 讨论:宋金元时期方剂学的发展特点
第五部分: 明~清·鸦片战争前时期(公元1368~1840年)
    1. 时代背景
    2. 明清时期方剂学发展概况
    3. 明代方剂学发展史
        3.1 方书
        3.2 明代着名医家和方书对方剂学的影响及方剂学的成就
        3.3 明代方剂的分类
    4. 明代对方剂学发展有一定影响力的医学着作
    5. 明代对方剂学发展有一定影响的药学发展概况
    6. 清代方剂学发展史
        6.1 方书
        6.2 清代前中期着名医家和方书对方剂学的影响及方剂学的成就
    7. 清代对方剂学发展有贡献的其他代表医家
    8. 清代对剂学发展有影响的医药学着作
        8.1 医学着作
        8.2 药学发展概况
    9. 讨论:明清两代方剂学的发展特点
第六部分: 鸦片战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公元1840~1949年)
    1. 时代背景
    2. 鸦片战争~辛亥革命前的方剂学发展史
        2.1 历史背景
        2.2 方剂学的成就
        2.3 对方剂学发展有一定影响的个人着述
        2.4 对方剂学发展产生一定影响的本草学发展概况
    3. 辛亥革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期间的方剂学发展史
        3.1 历史背景
        3.2 方剂学的成就
        3.2.1 方剂学理论的研究
        3.2.2 方书的整理编撰
        3.2.3 验方的汇集
        3.2.4 中西医汇通的代表着作
        3.2.5 大量新方的创制
        3.2.6 方剂新剂型的出现和制剂方法的改进
        3.2.7 讲义类方书
        3.2.8 中医方剂学学科的初步建设
        3.3 对方剂学发展产生一定影响的中医药研究着作
        3.4 对方剂学发展有一定影响的药学发展概况
    4. 西医的传入对方剂学的影响
    5. 讨论:近代方剂学发展史的特点
第七部分: 新中国成立后(公元1949~2007年)
    1. 时代背景
    2. 方剂学发展概况
    3. 方书
        3.1 讲义类方书
        3.2 方论与临床研究类方书
        3.3 临床与实验研究资料汇编、综述类方书
        3.4 辞书类方书、中成药药典与方剂丛书
    4. 代表方书简介及方剂学的现代化研究
        4.1 代表方书简介
        4.2 方剂学的现代化研究
        4.2.1 现代临床研究
        4.2.2 现代基础研究
    5. 方剂学的现代化研究对方剂学学科的影响
    6. 方剂学理论的研究
    7. 对方剂学发展有一定影响的药学发展概况
    8. 讨论:新中国成立后方剂学的发展特点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8)西藏两种地衣植物化学成分及抑菌活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地衣的研究现状
        1.1.1 地衣的概述
        1.1.2 地衣的经济用途
        1.1.3 地衣的危害
        1.1.4 地衣的化学成分研究
    1.2 西藏地衣概述
        1.2.1 西藏概述
        1.2.2 种类丰富
    1.3 长松萝研究进展
        1.3.1 概述
        1.3.2 化学成分研究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4 利用现状
        1.3.5 食用价值
        1.3.6 药理作用
        1.3.7 毒性
        1.3.8 临床应用研究
        1.3.9 可富集不良气体、重金属及放射性物质
    1.4 金丝刷研究进展
        1.4.1 概述
        1.4.2 化学成分研究
        1.4.3 国内外研究历史及现状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1.6 色季拉山简介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长松萝的材料与方法
        2.1.1 实验材料
        2.1.2 实验方法
    2.2 金丝刷的分析材料与方法
        2.2.1 实验材料
        2.2.2 实验方法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长松萝的实验结果
        3.1.1 不同溶剂浸提物对供试菌的抑制作用
        3.1.2 不同洗脱梯度对供试菌的抑制作用
        3.1.3 活性物质分离纯化结果
        3.1.4 对供试菌的最小抑菌浓度
        3.1.5 实验结果分析
    3.2 金丝刷的实验结果
        3.2.1 不同溶剂浸提物对供试菌的抑制作用
        3.2.2 三种不同有机溶剂溶解部分所得部分的抑菌活性
        3.2.3 活性物质分离纯化结果
        3.2.4 对供试菌的最小抑菌浓度
        3.2.5 实验结果分析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4.1 长松萝结论与讨论
        4.1.1 结论
        4.1.2 讨论
    4.2 金丝刷结论与讨论
        4.2.1 结论
        4.2.2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9)中国古代农业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导言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的意义
    1.3 研究的现状
    1.4 研究的方法
    1.5 研究的思路
    1.6 研究的可能创新之处
第二章 中国古代农业教育概述
    2.1 中国古代农业教育的对象
        2.1.1 农业教育的涵义及其特点
        2.1.2 中国古代农业教育的对象
    2.2 中国古代农业教育的途径
        2.2.1 官方的农业教育
        2.2.2 农业科学家的农业教育
        2.2.3 农民的农业教育
    2.3 中国古代农业教育的方法
        2.3.1 问答教育
        2.3.2 示范教育
        2.3.3 推广教育
        2.3.4 图像教育
        2.3.5 歌诀教育
        2.3.6 函授教育
    2.4 中国古代农业教育的内容
        2.4.1 重农思想的教育
        2.4.2 农业哲理的教育
        2.4.3 农政教育
        2.4.4 农业科技教育
    2.5 中国古代农业教育的特点
        2.5.1 最初意义上的“产学研”结合
        2.5.2 农业教育与人的教育浑然一体
        2.5.3 注重农业生产的技术性教育和经验性教育
        2.5.4 精耕细作-中国古代农业教育的特色
        2.5.5 世界上最早的农业教育
    2.6 中国古代农业教育的意义
        2.6.1 促进农业的发展
        2.6.2 促进传统农学的发展
        2.6.3 对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和民族精神的继承与发扬
        2.6.4 农业文化的意义
第三章 中国古代农业教育的起源(先秦时期)
    3.1 古代农业教育的起源
        3.1.1 教育起源于生产劳动
        3.1.2 教育起源于农业生产劳动
    3.2 中国古代农业教育的萌芽
    3.3 神农和后稷的农业教育
        3.3.1 神农
        3.3.2 后稷
    3.4 《商君书》的农业教育
        3.4.1 加强农业的法令教育
        3.4.2 农战思想教育
        3.4.3 农业教化与管理功能的教育
        3.4.4 农业经营规划和管理思想教育
    3.5 《吕氏春秋》的农业教育
        3.5.1 农业的哲理教育
        3.5.2 物候、天象教育
        3.5.3 农业技术教育
        3.5.4 重视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教育
        3.5.5 重农思想教育
        3.5.6 环境和生态保护教育
    3.6 简短的结论
第四章 中国古代农业教育的形成(两汉时期)
    4.1 西汉时期农业教育形成的基础
    4.2 《管子》的农业教育
        4.2.1 《管子》的成书年代
        4.2.2 重农思想教育
        4.2.3 农业经营管理教育
        4.2.4 农业技术教育
        4.2.5 农业生态教育
    4.3 赵过的农业教育
        4.3.1 代田法的教育推广
        4.3.2 发展和推广牛耕
        4.3.3 耧车的发明与推广
    4.4 《泛胜之书》的农业教育
        4.4.1 重农和荒政思想教育
        4.4.2 农业经营和管理教育
        4.4.3 农业技术教育
    4.5 《四民月令》的农业教育
        4.5.1 农业概念的教育
        4.5.2 以农业生产为主,多种经营的教育
        4.5.3 人力资源的管理教育
        4.5.4 经商致富教育
        4.5.5 家庭理财和济贫救困教育
        4.5.6 重视知识的教育
    4.6 简短的结论
第五章 中国古代农业教育的发展(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
    5.1 魏晋南北朝时期农业教育发展条件
    5.2 《齐民要术》的农业教育
        5.2.1 重农思想教育
        5.2.2 重视农业教育的思想
        5.2.3 勤勉与节俭的教育
        5.2.4 耕作技术教育
        5.2.5 时宜和地宜教育
        5.2.6 蔬菜栽培技术教育
        5.2.7 树木栽培技术教育
        5.2.8 畜牧兽医教育
        5.2.9 食品加工技术教育
        5.2.10 农业经营管理教育
    5.3 隋唐时期农业生产的发展
    5.4 《四时纂要》的农业教育
        5.4.1 重农思想教育
        5.4.2 农业技术教育
    5.5 《耒耜经》的农业教育
    5.6 《茶经》的茶学教育
    5.7 全面发展的兽医教育
        5.7.1 唐代的兽医学校
        5.7.2 唐代的兽医教育内容
    5.8 简短的结论
第六章 中国古代农业教育的完善(宋元时期)
    6.1 宋元时期的农业与农业教育概况
    6.2 《陈旉农书》的农业教育
        6.2.1 农业生产的整体理论教育
        6.2.2 农业经营思想教育
        6.2.3 对劳动力的管理教育
        6.2.4 耕作技术教育
        6.2.5 蚕桑知识教育
    6.3 “劝农文”与《耕织图》的农业教育
    6.4 《农桑辑要》的农业教育
        6.4.1 重视农业教育的思想
        6.4.2 重农的思想教育
        6.4.3 农业科技教育
    6.5 《王祯农书》的农业教育
        6.5.1 重农思想教育
        6.5.2 农业技术教育
        6.5.3 备荒思想教育
    6.6 《农桑衣食撮要》的农业教育
        6.6.1 重农思想教育
        6.6.2 农业技术教育
    6.7 简短的结论
第七章 中国古代农业教育的进一步完善(明清时期)
    7.1 明清时期的农业概况
    7.2 《农说》的农业哲理教育
        7.2.1 阴阳理论教育
        7.2.2 “三宜理论”教育
    7.3 《农政全书》的农业教育
        7.3.1 农政教育
        7.3.2 经营大农业的教育
        7.3.3 重农思想教育
        7.3.4 农业技术教育
        7.3.5 荒政思想和救荒方法教育
        7.3.6 有关水的知识与用水技术教育
    7.4 《补农书》的农业教育
        7.4.1 农业生产的经营管理教育
        7.4.2 多种经营经济核算思想教育
        7.4.3 耕读相兼的思想教育
        7.4.4 农耕技术的教育
    7.5 《知本提纲》的农业教育
        7.5.1 重农思想教育
        7.5.2 农业教育重要性的教育
        7.5.3 节约与增产的思想教育
        7.5.4 农业技术教育
    7.6 简短的结论
第八章 中国古代农业教育研究的启示
    8.1 对中国古代教育(或教育史)的反思
        8.1.1 关于中国古代教育的定义
        8.1.2 关于中国古代教育的内容
        8.1.3 农业教育和道德教育是中国古代教育的两条主线
    8.2 对现代农业教育的启示
        8.2.1 进一步重视和发展农业教育
        8.2.2 要进行全方位的农业教育
        8.2.3 农业的产学研必须进一步结合
        8.2.4 建立新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
        8.2.5 农业教育与科技必须创新

四、民间奇方治疗家畜破伤风(论文参考文献)

  • [1]《夷坚志》中的女性角色[D]. 章珺彦. 杭州师范大学, 2020(02)
  • [2]古代中医的传播形式与方法概论[A]. 李良松. 第五届中国中医药信息大会——大数据标准化与智慧中医药论文集, 2018
  • [3]近代中医体制化历程(1919-1937) ——以中医改进研究会为中心[D]. 刘洋. 山西大学, 2017(02)
  • [4]中国艾文化遗产研究[D]. 孙建. 南京农业大学, 2016(01)
  • [5]清末民初细菌学的引介与公共卫生防疫机制的构建[D]. 姬凌辉. 华中师范大学, 2015(01)
  • [6]基于数据挖掘的三承气汤证研究[D]. 曾子芸.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4(09)
  • [7]方剂学发展史研究[D]. 康彦同.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08(01)
  • [8]西藏两种地衣植物化学成分及抑菌活性的研究[D]. 王海宏.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6(05)
  • [9]中国古代农业教育研究[D]. 张景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3(04)
  • [10]民间奇方治疗家畜破伤风[J]. 刘以洪. 云南畜牧兽医, 2000(04)

标签:;  ;  ;  ;  ;  

治疗家畜破伤风的偏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