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数学(理科)模拟试卷

高考数学(理科)模拟试卷

一、高考数学(理)模拟试卷(论文文献综述)

杨越[1](2021)在《重庆市高中数学教师命题研究 ——基于试题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分析》文中指出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有什么样的评价指挥棒,就有什么样的办学导向,教育评价在学科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教育评价的重要方式之一就是命制试题进行测试,通过试卷成绩对教学进行定量评价。试题的命制应符合课程标准,基于课程内容与数学学科核心素养进行评价。命题能力作为教师专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业务水平、教育科研能力和学科专业素养的重要体现。基于以上背景,本研究通过分层随机抽样选取2020-2021学年重庆市20所中学的高三数学试题,利用SEC分析模式对试题与课程标准的内容一致性进行分析,构建核心素养评价框架分析试题是否符合学业质量标准的要求,以此探求教师命题的质量,得到以下结论:(1)试题与课程标准的内容总体一致性:20套试题与课程标准达到一定程度的一致性,但不存在统计学意义上显着的一致性。本研究所选取的20套试题与课程标准的总体一致性系数最大值为0.679,最小值为0.470,有18套的试题总体一致性系数高于0.5,达到一定程度的一致性。但20套试题的一致性系数均小于临界值0.737,与课程标准之间不存在统计学意义上显着的一致性。(2)试题与课程标准在四个主题领域的一致性:试题对函数、几何与代数领域考查比例高,对预备知识、概率与统计领域考查比例低,考查内容分布与课程标准规定的内容不成比例;试题对“掌握”水平的考查权重高于课程标准的要求,通过比较试题与课程标准的认知水平曲面图,20套试题在四个主题下认知水平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均较差。(3)试题与课程标准中学业质量标准的一致性:试题对素养的考查水平符合学业质量标准,但素养考查比例极不平衡。20套试题基本涵盖了数学学科六个核心素养的考查,对水平二的素养表现考查最多,符合课程标准中学业质量标准的要求;但数学运算与逻辑推理素养的考查比例高达66.90%,而数学建模与数据分析素养的考查仅为4.13%。(4)教师命题质量还有待提升:从研究反映,20套试题与课程标准一致性程度并不高,试题考查的内容分布不平衡,说明教师在命题时对考查内容的把握还需加强;另一方面,对核心素养考查分布不均衡,数学运算和逻辑推理素养考查比例过高,也反映教师在命制试题时还停留在注重对学生计算能力的考查,而忽视对核心素养的评价,教师在基于课程内容与数学学科核心素养评价的试题命制方面还存在问题。基于以上研究,提出两点建议:(1)对教师教学与命题的建议:在日常的教学评价中,教师要加强理论学习,更新教学理念,认真研读课程标准,积极参与命题,优化评价方式。(2)对校本教研活动开展的建议:开展教师试题命制培训的教研活动,鼓励教师参与学校期中、期末考试的试题命制,将试题命制纳入量化考核。

陈晗[2](2020)在《高中生直观想象素养的现状调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直观想象素养作为《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六大数学核心素养之一,是对《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的“空间观念”与“几何直观”两个关键词的新发展。这就从纲领文件的层面明确了“直观想象”在高中数学学习中的地位与作用。良好的直观想象素养可以帮助学生提升知识储备量,提高对问题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渐形成良好的创新意识以及思维方式。基于此本文从以下几个问题进行展开研究:(1)直观想象素养的内涵和具体表现是什么?(2)高中生直观想象素养现状如何?(3)直观想象素养在数学解题中的应用有哪些?(4)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直观想象素养?本文以驻马店市某校高三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文献调查法整理直观想象方面的理论和现阶段相关研究成果,为实际调查研究奠定基础,然后通过文献分析与查阅,从空间想象、几何直观、数形结合三个方面对直观想象核心素养进行内容维度划分。这样的维度划分参照董林伟和喻平的《基于学业水平质量监测的初中生数学核心素养发展状况调查》论文,再依据范希尔几何思维理论、霍弗尔直观化能力五级水平理论,结合《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对直观想象的水平划分以及南京师范大学喻平教授的“数学核心素养的评价框架”进行三级水平划分;其次,在教师访谈中,笔者发现较少的教师对直观想象有透彻的认识,大部分教师对直观想象理解不够深入,存在将直观想象等同于数形结合,直观想象主要应用于几何问题的解决。在学生的调查中,利用测试卷对驻马店市的某所示范性高中的高三年级学生进行测试卷调查,经对调查与测试数据进行分析,得出该校学生直观想象素养的现状如下:(1)高中生直观想象素养整体水平有待提高;(2)不同科别的学生能力水平存在显着性差异;(3)男女生的直观整体水平没有显着性差异。在综合上述研究成果以及高中生直观想象素养现状的基础上,本文从解题和课堂教学分别提出了相应的提升策略:(1)在数学解题上,主要包括了渗透数形结合思想、利用图形描述解决数学问题、建立直观模型这几个方面。(2)在课堂教学的培养策略上,通过概念教学、定理教学、习题教学等方式,实现培养高中生直观想象素养的高效率。

门盈[3](2020)在《高中概率与统计内容分析及其教学启示 ——基于2019年高考试题2017版课标及2019年教材》文中提出2017年,教育部正式颁布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将数据分析纳入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内,将概率与统计作为数学学科的四大主线之一贯穿在必修、选择性必修、选修课程之中,凸显了概率与统计内容在新课程改革中的地位;2019年高考数学试题稳中有变,其中全国Ⅰ卷理科第21题为概率与统计试题,打破以导数为压轴题的常规,加强了对概率与统计内容的考查;目前,新课标旧教材不统一的局面,使得2019年高考与新课标并不完全一致,很多一线教师对新课标的内容不够了解,而2019年6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了新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第一册和第二册,并于2019年秋期在部分地区投入使用.因此,对高考试题、课标、教材中概率与统计内容的分析必不可少.研究内容的选取.本文以2019年全国13套高考试卷概率与统计试题、《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必修与选择性必修模块概率与统计主题、2019年人教A版教材必修第二册概率与统计章节为样本,通过文献研究法、统计分析法及比较研究法对高中概率与统计内容进行分析.首先,借助EXCLE对2019年全国13套数学高考试卷中概率与统计试题的表层因素及内层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表层因素方面:题型结构上概率与统计试题主要以两道客观题一道主观题的形式出现,分值比重较大;在考查内容上统计的重点内容为统计图表及样本估计总体,概率的重点内容为随机事件与概率、古典概型概率的计算、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排列组合的重点内容为二项式定理.在内层因素方面:基于概率与统计试题的特点,在武小鹏、张怡的试题难度模型基础上删掉“是否含参”因素以及“运算能力”因素中的复杂符号运算,增添连续型变量“阅读量”因素,借助修改后难度模型对试题的难度成因进行分析,发现试题的难度表现在认知水平、推理能力及阅读量这三个因素上,且北京理科试卷、天津文科试卷、北京文科试卷、全国I卷理科试卷四份试卷概率与统计试题整体难度较高.其次,对《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及2019年人教A版教材概率与统计内容进行分析,发现2017版课标有以下特点:(1)在内容安排方面,统计构建了一个完整的数据分析过程,概率以随机事件和随机变量为两条主线;(2)在认知水平方面,参照新修订的布鲁姆认知目标分类标准对知识进行层次划分,发现新课标在内容要求上不仅注重学生对基本概念的掌握,更注重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3)在新旧课标对比方面,新课标在内容上增加的多删减的少,提高了概率、统计知识的学业要求,降低了排列组合知识的学业要求.2019年人教A版教材必修第二册概率与统计内容有以下特点:(1)在章节编排上按照主题类别构建概率的研究路径及数据分析的全过程;(2)在情境选取上以生活情境为主、科学情境为辅,加强知识与生活的联系;(3)在编写模式上以问题驱动和任务驱动两种形式展开;(4)在内容特点上加强概率与统计之间的联系、更加注重结果的解释、明确信息技术在概率统计教与学中的应用.再者,基于对高考试题、新课标、新教材的分析得出教学启示:(1)构建知识体系,突出教学的系统性.教师通过整体把握构建知识体系,突破难点强化综合意识来突出教学的系统性;(2)强化问题导向,重视教学的探究性.从问题引领促进自主建构,提问引导激发学生思维两方面强化教学的探究性;(3)发展基本能力,提升教学的实效性.主要从重视思考,培养数学阅读能力,夯实基础,强化知识应用能力两方面提升教学的实效性.(4)落实核心素养,践行教学的育人性.从创设情境提升数学建模素养,借助软件落实数据分析素养来践行教学的育人性.最后,基于教学启示,给出概率与统计部分的教学设计要点及《总体的百分位数估计》教学设计案例,为教师教学提供参考.

刘扬[4](2019)在《基于高考不等式的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是当今中学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高考是基于数学核心素养选拔优秀人才的考试,因而基于高考试题分析高中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不等式知识是高考内容的一部分,一般结合多个知识点考查学生多方面的数学核心素养。本文将以高考不等式试题为例谈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为中学不等式部分的教学提供参考性建议。本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问题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相关概念界定、文献综述和研究内容与方法。第二部分对2014-2018年高考数学(理科)全国II卷中不等式试题的题型、考点进行统计分析。第三部分是全文研究的基础部分,一是参考鲍建生难度分析模型,从探究、背景、运算、推理以及知识含量五个方面分析高考不等式试题的难度情况,进而分析高考不等式试题需要学生具备的数学核心素养水平情况;二是举例分析高考不等式试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体现。第四部分是对基于高考不等式的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实施及实施效果的分析。第五部分是对本研究的研究内容及研究结果进行总结。

张小松[5](2017)在《数学高考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中、小学教育质量问题在世界各地引起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为此各国纷纷推行基于课程标准的基础教育改革,以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更是突出了课程标准的重要地位,学业评价的主要方式——考试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也成为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截止2013年,除广西省以外,全国各地的高考数学理科试卷均根据课程标准来命题(广西2013、2014年使用全国高考大纲卷,2015年开始使用课标Ⅱ卷)。本文选取了2013-2016年的28份高考数学理科试卷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五类,借鉴SEC一致性理论研究了各类试卷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问题,得到各份试卷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系数,以及内容主题分布情况和认知水平考查情况。本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2013-2016年的28份高考数学理科试卷必考部分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系数中,有23份试卷(约占82%)的一致性系数集中在0.500-0.649之间(越接近1一致性程度越高),选考部分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系数分布在0.400-0.800之间,没有明显的集中趋势;不同年份的试卷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程度整体上无显着差异;不同类别的试卷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程度差异较大。(2)2013-2016年高考数学理科试卷的内容主题分布情况与课程标准相比差异较大,一致性程度较低。20个内容主题中,仅“集合”、“平面向量”、“立体几何”、“计数原理”、“算法初步”和“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在试卷中的分布情况与课程标准的分布情况相当,另外14个内容主题在试卷中的分布情况与课程标准的分布差异较大。(3)2013-2016年高考数学理科试卷对认知水平的考查情况整体高于课程标准的认知要求。各类试卷的必考部分降低了对“了解”水平的考查力度,加强了对“掌握”水平的考查力度,对“理解”水平的考查力度与课程标准相当。各类试卷对选考部分的认知水平考查情况不稳定,与课程标准的差异较大。

徐境鸿[6](2015)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考数学模拟试题命制的研究与实践》文中提出试题的编制是一项科学性、技术性和程序性都很强的工作。日常教师命题,大都基于教师自身的学科知识和命题经验。探索建立科学、规范、统一的命题模式,使得试题的命制更加科学而有章可循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基于试题命制的相关理论,结合广西新课程改革现状,通过两次高考数学模拟测试命题的实践研究,在试图使命题由经验型命题向科学性命题转变并趋于稳定性,提高命题的效率等方面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本文分析总结了试题命制的四个步骤:学科组统一命题思想,制定命题双向细目表;设计试题,形成初稿;讨论磨题,定制正卷;定制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并按照这四个步骤编制了两份高考数学模拟测试题。试题坚持“有助于高校科学公正地选拔人才,有助于推进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原则,从知识考查的三个层次要求出发,依次是了解(知道、模仿)、理解(独立操作)、掌握(运用、迁移),适当体现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以能力立意,将知识、能力和素质融为一体,综合考查学生的数学素养。通过对试卷进行量化分析,发现学生成绩呈正态分布,并得到以下数据:第一次模拟测试命题的难度P,区分度D,信度α,效度r依次为0.45,0.36,0.754,0.356;第二次模拟测试命题的难度P,区分度D,信度α,效度r依次为0.53,0.38,0.796,0.373。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本文编制的试题总体难度在0.5左右,难度适中,符合高考模拟测试难度要求。区分度D∈[0.3,0.4),根据美国测验专家艾伯尔(R.L.Ebel)提出的标准,区分度较好。信度α接近0.8,根据科朗巴赫α系数评价标准,大部分试题信度高。效度均大于0.3,效度良好。对比两次实践研究的各项数据可以看出,在分析研究第一次模拟测试命题的理论与方法的基础上进行的第二次模拟测试命题的科学性有了明显进步。基于上述研究,本文最后对高考数学模拟试题的命制和高考复习提出了一些建议。

李金波,杨军[7](2014)在《高考学科表现的性别差异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根据历年高考和历次平时考试数据,论文分析男女生在学科成绩上存在的差异及差异发展趋势。数据显示男女生学科成绩的差异多集中在文、理科特征明显的学科;女生在文科类学科上表现出明显的优势,男生在理科类学科上表现出更多的优势;近年来男女生在女生占优势的文科类学科上的差异存在进一步拉大的趋势,并且在新课改高考后差异变得更为明显。论文从学生的智力与非智力因素,教师、家庭、社会文化以及考试命题等方面,分析影响性别差异的原因,并据此提出了应对建议。

夏莲[8](2014)在《课程标准下数学高考命题的研究》文中指出数学高考是反映数学教育改革的一个窗口。数学高考是否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是否真正从知识、能力和个性品质这三个方面测查了学生,是否实现了良好的选拔功能,是否对中学数学教学有正确的导向作用,这些问题都需要对高考命题进行深入分析和客观评价。因此,对数学高考试题命题的研究就是非常必要的,并且具有现实的意义。该项研究主要探讨三个问题:第一,通过文献研究梳理数学高考命题的历史发展。第二,通过对数学高考命题的调查研究、文献分析和理论探讨,提出数学高考试卷命制的一些有针对性的建议。第三,以案例研究为基础,对高中数学有效教学提出建议。这项研究将以教育目标分类理论、教育测量理论、学习风格理论和有效教学理论为指导,分析、评价新课程标准出台以来数学高考全国卷,从考试说明、试题内容、题型特点等方面,总结数学高考命题的趋势。研究通过调查高考对高中数学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影响,了解高中数学教学,尤其是高三数学教学的现状以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寻提高高考教学有效性的方法。研究希望将高考试题的命题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探讨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的因素,促进数学新课程的有效实施。通过对近四年数学高考全国新课标理科卷的分析,得出数学高考试题呈现出如下特点:在知识点的考查上,重视对主干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关注知识交汇点以及对新增内容的考查充分;在能力的考查上,重视核心思想和通性通法,重视应用意识以及突现几何直观。由此,也提出了高中数学教学的一些建议:专研数学课程标准,有效指导教学;探索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教法引领学法,促进学习方式改革;重视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高考与教学历来是人们关注的热点。高考命题与数学教学研究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在研究中仍然有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的地方,希望能够得到有关专家和一线教师的批评指正和建议。

熊永龙[9](2012)在《福建高考数学自主命题现状与趋势研究》文中指出自2004年福建省高考数学实现自主命题以来,其发展现状值得予以研究。文章首先指出在自主命题的大格局下,福建省高考数学自主命题试卷总体、命题指导思想、试卷创新程度、命题组织人员呈现出“四重变化”,并理清了课标卷从自主命题以来经历的三个发展阶段。在论文的主体部分,笔者着重分析了2004年以来试卷上所体现出的变化,包括对知识考查内容与形式、主干知识考查、非主干知识考查、选考内容等层面上的资料分析,也包括文科卷与理科卷的对比分析、大纲卷与课标卷的对比分析等等。从对2004年以来福建高考数学试卷的文献分析中,可以窥探出内在考查形态所呈现出的规律性特征,并结合福建省自主命题的外在表现因素,最终达成对福建高考自主命题的本质化、深入化理解。从现状中可以发现福建高考数学自主命题中存在着一定的规律信息。本文继而从现状过渡到趋势预测,对今后的命题方向和考查重点进行分析和预测。本文认为其趋向有着延续的稳定性,注重基础知识与基础能力的考查,稳中有新,在能力立意的命题方向上持续推进。这些趋向特征也是高考考生们在平常复习中应当着力把握住的方向,从而做到有效的策略应对。因此,文中也分别针对非毕业班学生和毕业班学生,提出了相应的针对性复习策略。福建高考数学自主命题工作仍处于探索阶段中,福建高考数学自主命题如何既与全国形势相契合,又能体现出本区域的教学环境特色,这也是命题工作的艰巨任务。从目前来看,福建高考数学自主命题完成了几次关键性的转型,在紧扣大纲要求的基础上也贴合了本省的考试实际情况,较为合格地完成了自主命题的角色定位。文章最后做出了一番总结和展望。

何立恒[10](2011)在《简析2011年云南省高考数学的特点》文中研究表明2011年的高考数学,云南省与贵州、甘肃、内蒙古、青海、西藏、广西、河北共用直接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组织命制的(必修+选修I,必修+选修II)试卷.这套试卷中的试题除了理科第11题、文科第12题、理科第22题第(Ⅱ)问外,几乎都是陈题,有的直接来自教科

二、高考数学(理)模拟试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考数学(理)模拟试卷(论文提纲范文)

(1)重庆市高中数学教师命题研究 ——基于试题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问题
    1.3 研究意义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核心概念界定
    2.2 命题与试题质量相关研究
    2.3 一致性分析相关研究
    2.4 小结
第3章 研究设计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与思路
    3.3 基于课程内容的编码
    3.4 基于核心素养的编码
    3.5 编码信度
第4章 研究结果
    4.1 基于课程内容的试题一致性
    4.2 基于核心素养的试题一致性
第5章 研究结论、建议与反思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建议
    5.3 研究反思
参考文献
附录1 课程标准编码数据
附录2 试题编码示例
附录3 试题编码数据统计表
附录4 试题核心素养考查统计表
致谢

(2)高中生直观想象素养的现状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问题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价值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理论基础
        2.1.1 范希尔几何思维理论
        2.1.2 霍弗尔直观化能力水平理论
    2.2 相关概念界定
        2.2.1 几何直观
        2.2.2 空间想象
        2.2.3 直观想象
    2.3 国内外研究现状
        2.3.1 国内研究现状
        2.3.2 国外研究现状
第三章 新课标下直观想象素养的表现及水平划分
    3.1 直观想象素养的表现
    3.2 直观想象素养水平的划分
第四章 研究设计
    4.1 关于教师的访谈
        4.1.1 访谈目的
        4.1.2 访谈对象
        4.1.3 访谈实施
    4.2 关于学生的测试调查
        4.2.1 研究对象
        4.2.2 测试卷的编制
        4.2.3 测试卷的试测
        4.2.4 测试卷的生成
        4.2.5 测试卷信效度、区分度分析
第五章 访谈与测试结果分析
    5.1 学生直观想象素养整体情况分析
    5.2 直观想象素养各维度水平分析
        5.2.1 空间想象维度水平分析
        5.2.2 几何直观维度水平分析
        5.2.3 数形结合维度水平分析
    5.3 性别差异分析
    5.4 科别差异分析
    5.5 教师访谈结果分析
第六章 培养高中生直观想象素养的基本策略
    6.1 直观想象在高中课堂教学中的培养策略
        6.1.1 直观想象在数学概念教学中的培养策略
        6.1.2 直观想象在数学定理教学中的培养策略
        6.1.3 直观想象在数学习题教学中的培养策略
    6.2 直观想象在数学解题中的应用策略
        6.2.1 数形结合在数学解题中的应用策略
        6.2.2 几何直观在数学解题中的应用策略
        6.2.3 空间想象在数学解题中的应用策略
第七章 结论与反思
    7.1 研究结论
    7.2 教学建议
    7.3 反思与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关于高三学生直观想象素养测试题
致谢

(3)高中概率与统计内容分析及其教学启示 ——基于2019年高考试题2017版课标及2019年教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研究的问题
    1.4 研究综述
        1.4.1 2019年高考概率与统计试题分析
        1.4.2 概率与统计课标及教材分析
        1.4.3 概率与统计教与学的研究
    1.5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1.5.1 研究的思路
        1.5.2 研究的方法
2 概率与统计高考试题分析
    2.1 试题表层因素分析
        2.1.1 题型结构
        2.1.2 考查内容
    2.2 试题难度成因分析
        2.2.1 难度系数模型
        2.2.2 综合难度案例分析
        2.2.3 研究过程与结果
        2.2.4 文理卷的综合难度系数分析
        2.2.5 各套试卷的综合难度系数分析
3 课标与教材概率统计内容分析
    3.1 2017版数学课程课标概率与统计知识梳理
        3.1.1 概率内容分析
        3.1.2 统计内容分析
        3.1.3 计数原理内容分析
    3.2 2019年人教A版必修第二册概率与统计内容编排
        3.2.1 编排变化
        3.2.2 情境选取
        3.2.3 编写模式
        3.2.4 内容特点
4 教学的启示
    4.1 构建知识体系,突出教学的系统性
        4.1.1 整体把握,构建知识体系
        4.1.2 突破难点,强化综合意识
    4.2 强化问题导向,重视教学的探究性
        4.2.1 问题引领,促进自主建构
        4.2.2 提问引导,激发学生思维
    4.3 发展基本能力,提升教学的实效性
        4.3.1 重视思考,培养数学阅读能力
        4.3.2 夯实基础,强化知识应用能力
    4.4 落实核心素养,践行教学的育人性
        4.4.1 创设情境,提升数学建模素养
        4.4.2 借助软件,落实数据分析素养
5 教学设计案例
    5.1 教学设计要点
    5.2 《总体的百分位数估计》教学设计案例
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反思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2019年全国13份高考试卷概率统计内容
附录 B 2019年数学高考理科试卷概率统计试题综合统计表
附录 C 2019年数学高考文科试卷概率统计试题综合统计表
附录 D 2019年人教A版必修第二册第九章第一节《简单随机抽样》
致谢

(4)基于高考不等式的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1.研究目的
        2.研究意义
    (三)相关概念界定
        1.数学抽象
        2.逻辑推理
        3.直观想象
        4.数学建模
        5.数学运算
        6.数据分析
    (四)文献综述
        1.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研究
        2.高考不等式试题研究
    (五)研究内容与方法
        1.研究内容
        2.研究方法
一、高考不等式试题考查情况分析
    (一)高考不等式试题题型分析
    (二)高考不等式试题考点分析
        1.不等式的解法及应用
        2.不等式的证明
        3.不等式的应用
二、高考不等式试题中数学核心素养考查情况分析
    (一)高考不等式试题对数学核心素养的考查情况分析
        1.数学核心素养与试题难度水平的联系
        2.建立分析模型
        3.试题分析
    (二)数学核心素养在高考不等式试题中的体现
        1.数学抽象在高考不等式试题中的体现
        2.逻辑推理在高考不等式试题中的体现
        3.数学建模在高考不等式试题中的体现
        4.直观想象在高考不等式试题中的体现
        5.数据分析在高考不等式试题中的体现
        6.数学运算在高考不等式试题中的体现
三、基于高考不等式的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策略的实施及效果分析
    (一)高考不等式一题多解试题分析
    (二)不等式试题一题多解习题课教学设计案例
        1.教学内容解析
        2.教学目标
        3.教学重点与难点
        4.教学方法与手段
        5.教学过程设计
        6.小结
        7.作业
    (三)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均值不等式教学设计案例
        1.教学内容解析
        2.学情分析
        3.教学目标
        4.教学策略
        5.教学过程设计
        6.小结
        7.作业
    (四)教学实施
        1.实施对象
        2.实施方法
        3.实施过程
    (五)教学评价
    (六)教学反思
四、总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5)数学高考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的对象、目的、方法及步骤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目的
        1.2.3 研究方法
        1.2.4 研究步骤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核心概念阐述
        2.1.1 课程标准
        2.1.2 高考数学理科试卷
        2.1.3 一致性
    2.2 一致性研究模式的理论与实践
        2.2.1 韦伯(Webb)模式
        2.2.2 成功(Achieve)模式
        2.2.3 实施课程调查(SEC)模式
        2.2.4 三种一致性研究模式的比较
第三章 实施研究
    3.1 二维分析框架的构建
        3.1.1 帕特的内容主题、认知水平分类及分析框架简介
        3.1.2 课程标准的主题、认知水平分类及分析框架
    3.2 课程标准、试卷的编码及二维分析表的构成
        3.2.1 编码的相关说明
        3.2.2 课程标准、试卷的编码原则
        3.2.3 课程标准、试卷的二维分析表
    3.3 试卷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系数的计算
第四章 数据分析
    4.1 样本试卷与课程标准一致性的整体分析
    4.2 第一类试卷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分析
    4.3 第二类试卷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分析
    4.4 第三类试卷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分析
    4.5 第四类试卷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分析
    4.6 第五类试卷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分析
第五章 结论
    5.1 总体一致性方面
    5.2 内容主题分布方面
    5.3 认知水平分布方面
第六章 建议与不足
    6.1 关于高考数学理科试卷的命题建议
    6.2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课程标准的编码表
附录二 课程标准和各份试卷的二维分析表
致谢
个人简历

(6)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考数学模拟试题命制的研究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一 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的意义
    1.3 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1.3.1 试题命制的理论研究
        1.3.2 试题命制的实践研究
    1.4 试题编制存在的问题
二 试题命制的相关理论
    2.1 试题命制的基本理论
        2.1.1 教育目标分类学理论及能力因素说
        2.1.2 数学学科命题的基本原则
        2.1.3 高考数学模拟测试知识考查的三个层次要求
    2.2 客观题与主观题的命制
        2.2.1 客观题的命制
        2.2.2 主观题的命制
    2.3 试题命制的步骤
    2.4 考试质量分析
        2.4.1 基本统计项
        2.4.2 难度
        2.4.3 区分度
        2.4.4 信度
        2.4.5 效度
三 高考数学(理)模拟试题命制的实践研究
    3.1 命题思想与范围
        3.1.1 命题思想与要求
        3.1.2 高中数学主要知识板块
        3.1.3 新课程改革前后内容及考查要求变化情况
    3.2 第一次模拟测试命题的实践研究
        3.2.1 学科组统一命题思想,制定命题双向细目表
        3.2.2 设计试题,形成初稿
        3.2.3 讨论磨题,定制正卷
        3.2.4 定制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
        3.2.5 第一次模拟测试的质量分析
        3.2.6 第一次模拟测试命题小结
    3.3 第二次模拟测试命题的实践研究
        3.3.1 第二次模拟测试命题过程
        3.3.2 第二次模拟测试的质量分析
        3.3.3 第二次模拟测试命题小结
四 总结和建议
    4.1 两次高考数学模拟试题命制实践研究小结
    4.2 命题经验总结
    4.3 对教学的建议
参考文献
附件1:第一次模拟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附件2:第一次模拟测试原始数据表
附件3:第二次模拟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附件4:第二次模拟测试原始数据表
攻读教育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致谢

(7)高考学科表现的性别差异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男女生学科成绩的差异
    (一)2014年男女生各科成绩的差异
    (二)历年来男女生各科成绩的差异
二、男女生学习成绩差异的发展趋势
    (一)男女生高考成绩差异的变化
    (二)在学期间男女生学习成绩差异的变化
三、分析与建议
    (一)男女生学科成绩差异的显着性不一
    (二)男女生学科学习成绩的优势不一
    (三)男女生学科成绩的分布不一

(8)课程标准下数学高考命题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表目录
图目录
术语及符号说明
第1章 绪言
    1.1 研究的背景
        1.1.1 高考制度改革的需要
        1.1.2 考试的内容与形式改革的需要
        1.1.3 课程标准下数学高考命题发展的需要
    1.2 核心概念界定
    1.3 研究的内容与意义
        1.3.1 研究的内容
        1.3.2 研究的意义
    1.4 研究的思路
        1.4.1 研究的计划
        1.4.2 研究的技术路线
    1.5 论文的结构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文献收集途径
    2.2 数学高考命题概论
        2.2.1 数学高考形式的发展变化
        2.2.2 数学高考内容的发展变化
    2.3 数学高考命题已有研究的综述
        2.3.1 数学高考命题的理论研究
        2.3.2 数学高考命题的技术研究
        2.3.3 数学高考命题的实证研究
    2.4 研究评述
    2.5 小结
第3章 研究设计
    3.1 研究的目的
    3.2 研究工具的选取
        3.2.1 教师问卷
        3.2.2 教师访谈
        3.2.3 对研究工具的说明
    3.3 研究的理论基础
        3.3.1 教育目标分类学理论
        3.3.2 教育测量评价理论
        3.3.3 学习风格理论
        3.3.4 有效教学理论
    3.4 研究的方法
    3.5 研究的伦理
    3.6 小结
第4章 数学高考命题的调查研究
    4.1 调查目的
    4.2 问卷设计的思路
    4.3 问卷数据的统计分析
        4.3.1 调查样本的个人基本情况
        4.3.2 处理数据
        4.3.3 调查数据分析
    4.4 调查的结论
    4.5 小结
第5章 课程标准下数学高考试题研究
    5.1 数学高考考试说明分析
        5.1.1 数学高考考核目标与要求分析
        5.1.2 数学高考考试范围与要求分析
    5.2 数学高考内容分析
        5.2.1 数学高考新课标全国卷的知识点分析
        5.2.2 数学高考新课标全国卷的分值分析
    5.3 数学高考试题题型变化
        5.3.1 各类题型的特点及功能
        5.3.2 历年题型比例对比分析
    5.4 数学高考全国新课标卷的特点
        5.4.1 数学高考全国新课标卷考查知识的特点
        5.4.4 数学高考全国新课标卷考查能力的特点
    5.5 小结
第6章 讨论一:对数学高考命题的讨论
    6.1 数学高考的命题理论的探讨
        6.1.1 数学高考命题的原则
        6.1.2 数学高考试题的基本要求
        6.1.3 数学高考的命题的基本程序
        6.1.4 数学高考的命题的双向细目表举例
    6.2 数学高考的命题趋势的探讨
        6.2.1 数学高考命题的原则与理念
        6.2.2 数学高考全国新课标卷的变化
        6.2.3 数学高考全国新课标卷的命题趋势
    6.3 数学高考试题命题若干建议
        6.3.1 数学高考命题宏观建议
        6.3.2 数学高考命题中观建议
        6.3.3 数学高考命题微观建议
    6.4 小结
第7章 讨论二:对高中数学教学的讨论
    7.1 高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7.2 高中数学教学案例与分析
        7.2.1 反思借鉴案例
        7.2.2 新授课案例
        7.2.3 复习课案例
    7.3 教学改革建议
        7.3.1 专研数学课程标准,有效指导教学
        7.3.2 探索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
        7.3.3 教法引领学法,进行学习方式改革
        7.3.4 重视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
    7.4 数学高考复习建议
    7.5 小结
第8章 结论与思考
    8.1 研究的结论
    8.2 可以继续研究的问题
    8.3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A 数学高考调查问卷
附录 B 访谈提纲
附录 C 描述性统计量
附录 D 卡方检验
附录 E 部分数学课堂教学照片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9)福建高考数学自主命题现状与趋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标和主要内容
    1.2 研究综述
        1.2.1 对高考数学学科的相关研究
        1.2.2 对福建高考自主命题的相关研究
        1.2.3 对福建高考数学学科命题的研究
        1.2.4 结论
    1.3 选题意义分析
    1.4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第二章 福建高考数学自主命题现状分析
    2.1 自主命题格局下的“四重变化”
        2.1.1 命题试卷总体的变化
        2.1.2 命题指导思想的变化
        2.1.3 试题创新程度的变化
        2.1.4 命题组织人员的变化
    2.2 自主命题发展的三阶段
        2.2.1 2004年-2006年——从全国卷转型到自主命题
        2.2.2 2007年-2008年——从“大纲卷”过渡到“课标卷”
        2.2.3 2009年-2011年——从“平稳过渡”到“平稳发展”
第三章 福建自主命题以来高考数学试卷的比较研究
    3.1 知识考查内容与形式的对比
    3.2 主干知识考查分析
        3.2.1 函数和导数部分
        3.2.2 数列部分
        3.2.3 三角函数部分
        3.2.4 不等式部分
        3.2.5 立体几何部分
        3.2.6 圆锥曲线部分
        3.2.7 概率统计部分
    3.3 非主干知识考查分析
    3.4 选考内容的对比
    3.5 大纲卷与课标卷的对比
    3.6 文、理卷的变化幅度分析
第四章 福建高考数学自主命题的趋势研究
    4.1 试题仍以稳重为主,但是稳中有新
    4.2 对数学基础知识的考查更加全面
    4.3 试题难度以及新题型的比例比较适中
    4.4 试题逐渐突出对学生数学能力的考查
第五章 从福建高考数学命题趋势谈复习建议
    5.1 给非毕业班学生的学习建议
    5.2 给毕业班学生的复习建议
        5.2.1 注重基础知识的全面复习
        5.2.2 注重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5.2.3 培养高考意识,发展学生理性思维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6.2 研究的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四、高考数学(理)模拟试卷(论文参考文献)

  • [1]重庆市高中数学教师命题研究 ——基于试题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分析[D]. 杨越. 西南大学, 2021(01)
  • [2]高中生直观想象素养的现状调查研究[D]. 陈晗. 河南大学, 2020(02)
  • [3]高中概率与统计内容分析及其教学启示 ——基于2019年高考试题2017版课标及2019年教材[D]. 门盈. 河南大学, 2020(02)
  • [4]基于高考不等式的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研究[D]. 刘扬. 鞍山师范学院, 2019(02)
  • [5]数学高考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研究[D]. 张小松. 青海师范大学, 2017(02)
  • [6]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考数学模拟试题命制的研究与实践[D]. 徐境鸿. 广西师范大学, 2015(06)
  • [7]高考学科表现的性别差异分析[J]. 李金波,杨军. 教育与考试, 2014(06)
  • [8]课程标准下数学高考命题的研究[D]. 夏莲. 云南师范大学, 2014(03)
  • [9]福建高考数学自主命题现状与趋势研究[D]. 熊永龙. 福建师范大学, 2012(02)
  • [10]简析2011年云南省高考数学的特点[J]. 何立恒.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中教研究), 2011(Z6)

标签:;  ;  ;  ;  ;  

高考数学(理科)模拟试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