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在土壤中的渗透降解规律

原油在土壤中的渗透降解规律

一、原油在土壤中的渗透及降解规律(论文文献综述)

任军贤[1](2021)在《活化过硫酸盐氧化污染土壤中的石油烃》文中研究表明石油在开采、运输、储存和使用等过程中可能会造成一些土壤被石油烃污染。污染土壤中的石油烃会潜在地对土壤生态安全和人类健康造成危害,因此需要进行土壤治理与修复。过硫酸盐(PS)因其具有可以产生强氧化性的硫酸根自由基、稳定性好、水溶性高和pH适用范围宽等优势,在土壤有机污染修复中得到越来越多地关注和应用。本研究以辽河油田某一采油井附近石油烃污染的土壤为研究对象,考察了热活化以及Fe2+活化过硫酸盐条件下不同因素对石油烃去除效率的影响,以优化过硫酸盐氧化土壤中石油烃的参数。在热活化过硫酸盐条件下考察了不同因素对石油烃去除效率的影响。当过硫酸钠在2.4 mmol/g以内,随着氧化剂的增加,石油烃的去除效率呈上升趋势。过硫酸钠的用量为2.4 mmol/g时,石油烃的浓度从3800 mg/kg降至1175 mg/kg,去除效率可以达到69%。温度影响石油烃的去除效率,60℃为较合适的活化温度。超声结合热活化过硫酸钠使土壤中石油烃的去除效率提高了16%。但是分多次投加同一剂量过硫酸钠,以及在体系中加入过氧化氢和氢氧化钠,并未提升对石油烃的去除效率。考察了热活化过硫酸盐氧化对土壤石油烃转化和土壤颗粒组成的影响。气相色谱质谱(GC/MS)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表明石油烃氧化后可能会生成一些醇和羧酸类含氧产物。石油烃和土壤有机质被氧化成极性小分子更易进入水相,导致水中总有机碳(TOC)浓度从52.4 mg/kg增加至79.8 mg/kg。扫描电镜(SEM)和粒度分析表明过硫酸盐氧化处理会使土壤形貌发生明显变化,使土壤的粒径变小。考察了Fe2+活化过硫酸盐对石油烃去除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比例的PS/Fe2+对石油烃的去除效率均低于30%。采用谷氨酸二乙酸钠(GLDA)、草酸(OA)和柠檬酸(CA)螯合Fe2+活化过硫酸盐对石油烃的去除效率也没有提升。PS/H2O2/Fe2+/OA氧化体系对石油烃的去除效率也很低。结果表明,通过Fe2+活化过硫酸盐无法有效氧化去除该土壤中的石油烃,可能与该土壤的pH较高有一定关系。

翟栓丽[2](2021)在《基于高通量筛选的高盐环境石油污染修复技术体系的建立》文中研究表明石油开采集输过程中的跑冒滴漏,造成了大面积的严重土壤污染,造成极大的生态环境风险。石油污染土壤的修复方法包括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生物修复由于有效果好、成本低以及无二次污染而受青睐。我国多数油田位于盐碱区域,油田土壤面临石油污染及盐碱双重胁迫,盐碱土壤的石油污染修复治理研究及技术研发是油田土壤修复的难点。石油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需要添加大量的氮磷营养(C:N:P=100:5:1),修复过程肥料的利用率低,肥料的流失会对地下水造成一定威胁。因此,解决盐碱土壤的石油污染修复并降低氮磷营养添加对当地地下水的威胁,是形成油田开采区石油污染土壤生态修复的关键。本研究以胜利油田孤岛采油厂的油泥及油泥污染土壤为材料,利用QPix 420高通量筛选耐盐/嗜盐的石油烃降解菌以及耐盐固氮、解磷菌,复配形成集耐盐石油烃降解及固氮解磷为一体的适合盐碱环境石油烃降解的生态修复菌剂,并进行应用基础研究,为油田区土壤污染的生态修复提供技术保障。主要结果如下:1.从油泥/污染土中通过富集培养、分离纯化,筛选出6株高效的耐盐石油烃降解菌,通过16S r DNA序列对6株石油烃降解菌鉴定菌种,鉴定结果如下:石油烃降解菌1-3和4-9为Halomonas sp.;石油烃降解菌2-24为Staphylococcus sp.;石油烃降解菌3-4、4-2和4-14为Bacillus sp.。2.筛选出的不同种属来源的菌株的耐盐性能有明显差异。菌株1-3、2-24、4-9耐盐性较强,Na Cl浓度12%时对菌株生长的影响不大,但Na Cl浓度15%时,除2-24外的另外两株菌在30 h内没有明显生长;菌株3-4、4-2、4-14耐盐性较弱,9%和12%的Na Cl浓度下的生长明显变弱,15%的Na C l浓度条件下30 h内没有明显生长。3.将菌株1-3接种至不同Na Cl浓度的原油培养基中培养,每隔12 h测OD600,得到菌株耐盐生长曲线,该菌生长的适宜Na Cl浓度为9-15%,在低盐时,该菌株快速达到稳定期后随即进入衰亡期;高盐(≥9%)稳定期时间较长。对不同盐度原油培养基培养15天后,用重量法测定石油烃降解率,在Na Cl浓度5-10%下对石油烃有较好的降解效果,其中5%Na Cl为最优石油烃降解盐浓度。4.对菌株1-3在不同盐浓度原油培养基培养15天后,用气相色谱法测定石油烃成分。结果显示,菌株1-3对石油烃中C10-C30均有明显的降解。随着盐度增加,菌株Halomonas sp.1-3对碳链较短的石油烃(C10-C14)降解率呈明显下降趋势,而长链石油烃(C29-C36)降解率呈上升趋势。5.从油泥/污染土中通过筛选出12株固氮解磷菌,进行了固氮、解磷能力的测定,在不同盐度培养基中经过液体培养7 d,测定培养液中可溶性磷和碱解氮。筛选高效固氮解磷菌:解磷菌3-P5的最大解磷量是241 mg/kg,固氮菌6-13的最大固氮量为4.35 mg/L。6.将筛选出高效石油烃降解菌1-3、解磷菌3-P5、固氮菌6-13复配形成的复合功能的菌剂(石油烃降解-固氮-解磷)在石油烃污染土壤的修复中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对石油烃的降解效果与按C:N:P=100:5:1添加氮磷营养的处理接近,且效果明显好于不添加氮磷营养的处理。研究认为,高效的固氮菌、解磷菌在石油烃污染土壤的修复过程中可以持续提供有效氮磷,具有明显的促进石油烃降解菌对石油烃的降解作用。石油烃降解率结果显示,CK组的降解率最低,17.7%;其次为只添加石油烃降解菌1-3的实验组,为24.9%;添加复合功能的菌剂的实验组的石油烃降解率仅次于实验组添加氮磷营养的实验组,分别为38.6%以及42.2%。

艾贤军[3](2020)在《耐盐石油降解菌的筛选、鉴定及其在土壤修复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石油污染土壤的形势严峻,给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带来了巨大威胁。生物修复技术以其环境友好、低价高效等特性在各类修复技术中的地位不断提升。然而,在实际修复场地中常存在高盐碱环境,极大程度的限制了常规微生物对污染物的净化能力。本文首先分析、探究了土壤石油烃提取、分析方法,然后从实际石油污染盐碱场地中提取了耐盐菌群,并进行接种、培养和高盐高油胁迫条件的驯化,研究了驯化过程中耐盐菌群的生理特性,探讨了优势耐盐菌株在水环境以及土壤环境中的石油烃降解特性,分析了长效耐盐石油降解菌剂推广应用的修复助剂、缓释药剂、载体材料、菌剂制备等关键问题,最后设计了一套智能化、模块化、撬装化的石油污染盐碱场地生物修复装备。土壤石油烃提取、分析实验表明:在土壤初始油浓度为10000mg/kg条件下,采用5种不同萃取手段,土壤石油烃萃取率依次为振荡过滤国标法(106.45%)>索氏提取国标法(90.73%)>滴滤萃取法(76.3%)>振荡离心萃取法(74.7%)>振荡过滤萃取法(68.3%),其原因在于萃取液与污染土壤的接触时间不同所致。5种萃取手段中,振荡过滤国标法具有最高萃取准确度,而振荡过滤萃取法所用时间最短,在有修正系数矫正比例的前提下,可以用于要求快速处理大量样品的情况。耐盐菌筛选、驯化实验表明:常年受石油污染的盐碱场地中存在能够耐受盐碱环境的高效石油烃降解土着菌,通过人为筛选驯化,可以继续提高其盐碱耐受性及降解能力。通过测定耐盐菌驯化培养液的pH发现,pH值由7.6(初期)降低至5.9(末期),说明菌株在适应环境、降解石油烃的过程中会使培养液由中性转变为弱酸性,原因在于耐盐菌分解石油烃过程中产生碳酸类物质。培养液的电导率在55~115 ms/cm范围内波动,是因为适应不了环境的菌株裂解死亡后,内部电解质大量渗入培养液,导致培养液电导率发生变化。培养液油滴粒径及形态变化表明,耐盐菌群生长发育阶段会产生大量表面活性剂类代谢产物,使石油烃粒径减小的同时部分乳化。耐盐菌修复石油烃污染水体实验表明:在前期筛选的耐盐菌群中共提取出6株耐盐菌,其中1号菌株(称为优势耐盐菌株)在极限盐度条件下降解高浓度石油烃的能力最佳,其最适生存环境条件分别为pH值为9、油浓度为5000 mg/L、温度为30℃,同时在pH值7~9、油浓度0.5%~5%、温度20~40℃范围内具有较高生存活性。该菌株在含盐量15%~36%、含油量0.5%~5%、pH值7~9、温度20~40℃、不同盐组分实验中降解效率最高的实验组分别为:含盐量20%(82.6%)、含油量10000 mg/L(79.47%)、pH为8(76.9%)、30℃(64.93%)、CaCl2(90.3%)。经检测该菌株能产生脂肽类生物表面活性剂、淀粉水解酶和过氧化氢酶等物质,这类物质在促进石油烃乳化的同时能够促进菌株降解。耐盐菌修复石油烃污染土壤实验表明:在土壤含油量10000mg/kg条件下,1、5、6号及三株混合菌中,经25d降解1号菌株处理效果最好(65%),土壤中剩余含油量3856.5 mg/kg。土壤盐含量0~50%(质量比)实验组,25%含盐量降解率最高(91.1%),剩余油浓度887 mg/kg,与国标GB3660—2018规定的第一类建设用地石油烃类筛选值(826 mg/kg)较为接近,低于第二类建设用地筛选值(4500 mg/kg)。该菌株在不同土质中对污染物的去除率依次为砂土(66.1%)>壤土(61.4%)>黏土(35.2%)。1000~150000 mg/kg土壤油浓度实验中,50000 mg/kg实验组降解率最高(69.9%),剩余油浓度15040mg/kg,未达标原因在于土壤本身油浓度过高。20~100%含水率实验中,40%实验组去除率最高(64.9%),剩余油浓度3509mg/kg;10~50℃环境温度实验中,40℃实验组去除率最高(66.58%),剩余油浓度3342mg/kg,均满足第二类建设用地筛选值(4500mg/kg)。通过GC-MS检测得知,经1号菌株降解后,多种石油烃类物质丰度显着降低,其中三(2-氯乙基)亚磷酸酯、均三甲苯等物质几乎彻底清除,而2,4-二叔丁基酚、N-丁基苯磺酰胺等物质仍有较多残留;其中2,3-二甲基萘含量不降反增,可能存在某种生化反应将大分子物质分解所致。经16s RNA基因鉴定得知,1号菌株属盐单胞菌属的titanicae菌,同时结合其可在36%盐度环境中有效降解石油烃类,因此推测其为重度嗜盐石油降解菌。此外,分析了高盐碱环境中耐盐菌修复实际场地所需的修复助剂、缓释药剂、载体材料等的性能要求与发展方向,初步设计了耐盐菌剂量产化方案。同时,从思路方案、工艺设计、结构设计、投资运行成本等方面,设计了一套石油污染场地耐盐菌修复中试设备,该系统较好解决了有机污染场地生物修复实践中存在的装备化程度低、菌剂成本高等问题,同时适用于原位、异位两类修复工程。

康文慧[4](2020)在《热强化气相抽提修复半挥发性直链烃污染土壤的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石油开采和石油化工行业的快速发展,石油烃污染地块逐渐增多。采用土壤气相抽提技术修复石油烃污染土壤具有经济、高效和可操作性强的优点。在热强化条件下,土壤气相抽提技术可更为快速地修复高沸点石油烃污染土壤。因此,研究热强化气相抽提技术修复石油烃污染土壤的机理,拓展该技术的适用范围并优化相应工程技术参数,可更好指导石油烃污染土壤的现场修复。在实验室搭建了二维土壤气相抽提实验装置,该装置包括土筒、控温加热系统、抽排气路系统和传感监测系统。将制备的污染沙土装入该装置,模拟实地气相抽提修复过程。供试污染物为正十一烷、正十三烷、正十四烷、正十五烷、正十六烷。研究了非加热状态下和热增强状态下土壤气相抽提修复半挥发性直链烃污染土壤过程;进一步在热增强状态下,研究了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土壤含水量对气相抽提修复石油烃污染土壤修复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非加热状态下,沙土中的正构烷烃的挥发性极低,导致抽提井尾气中正构烷烃的浓度维持在较低且基本平稳状态。连续6天热强化气相抽提可使土壤中正构烷烃含量大幅下降。土柱中温度场的分布决定性影响土壤中正构烷烃的浓度分布,土壤温度越高,其正构烷烃残留水平越低。在加热状态下,土筒内部的温度分布呈现出“漏斗状”,越靠近热源的地方土壤升温速率越快,CMG-STARS软件很好地模拟了温度传感数据。热强化增加了土壤中正构烷烃的蒸汽压,并因此导致其向抽提井尾气中分配增加。在热强化气相抽提修复污染土壤过程中,土壤含水量增加导致试验第1和第2天土壤升温缓慢。土壤含水量的增加明显限制了高沸点正构烷烃向土壤气相中的迁移。当土壤含水量较高时,热强化气相浸提过程导致水蒸气不断向抽提井进口附近汇聚,由于蒸腾散热作用,井口附近区域10 cm范围内土壤温度始终较低,进而导致正构烷烃向土壤气相分配比率降低。在热强化气相抽提修复污染土壤过程中,有机质含量的增加明显限制了正构烷烃在土壤中的传质过程和向气相中的迁移。在有机质含量较低的污染土壤中,正构烷烃向土壤气相中迁移速率同时取决于其蒸气压和其在土壤中的浓度;而当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时,更多正构烷烃会分配到土壤有机相,正构烷烃向气相中的迁移速率更主要取决于其土壤有机质-空气分配系数(Koc)。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增加延迟了正构烷烃的挥发脱除,使热强化气相抽提处理后土壤中的正构烷烃残留率增加。

倪广元[5](2020)在《大庆油田落地油污染场土壤/地下水修复技术研究》文中认为原油开采过程中井口漏油、管线穿孔、井喷等产生的落地油与土壤结合形成落地油泥,具有污染面积大、组分复杂、处理困难等特点。石油难挥发组分与土壤颗粒相互作用,破坏土壤结构,降低土壤肥力,影响土壤中微生物的生存,进而引起污染带植被的退化甚至死亡,粮食作物减产,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遭到破坏。降雨淋滤和补给作用下可将土壤和地表水中石油类污染物迁移至地下水体中,使地下水失去饮用功能,对当地工农业生产、生态和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大庆是我国最具典型特征的石油石化城市,82万亩油田地跨大庆主城、红岗、大同、肇州、肇源等县区,约占大庆国土面积的25%,落地油泥污染形势严峻。为探索适应大庆油田落地原油污染特征的处理工艺,本研究开展了大庆油田落地油泥及污染场的地下水综合治理技术室内实验及工程应用研究。大庆油田落地油泥一般储存在储泥池中,污泥含油量不稳定,同时重质油含量高,以微小无机颗粒为中心形成稳定乳化油,污泥处理难度大。针对这一问题,对油泥的基本性质进行测定,并开展室内实验研究筛选落地油泥的改性用化学清洗剂。结果表明以鼠李糖脂表面活性剂复配硅酸钠,且两者比例为200:700时效果最佳。在清洗时间为40min、清洗剂加药量为1%、热水温度为60℃的条件下,可以达到最优的除油热洗效果。对改性热洗后的污泥进行脱水,优选絮凝剂,结果表明以无机絮凝剂PFS复配有机絮凝剂WT-1,在质量配比为400:80的条件下Zeta最低,具有最佳的絮凝效果。高温热解炉模拟实验结果表明,在热解油泥的过程中,以氧化钙作为催化剂,控制反应温度为550℃,催化剂添加比例为6%时,石油回收率最高,系统最为稳定。在室内实验基础上提出机械调质-高温化学热洗-离心脱水-热解系统的综合处理工艺,控制清洗时间为40 min,清洗剂加药量为1%,热水温度为60℃,复配絮凝剂投加比例为1%,脱水离心机转速为2500 r/min,热解温度为550℃时,最终所得残渣含油率≤3‰,实现了污泥无害化处理。在不考率热解后污泥处理以及浓缩废水处理的情况下,采用热洗后接热解的工艺处理油泥油含量低于3‰所需成本约为1520.20元/吨。结合野外调研和室内分析,在传统的水文地质学理论方法基础上,对落地油污染场地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进行了评估。对场地污染特征12个月的连续动态监测结果显示,地下水中总石油烃(TPH)平均含量高达5.26 mg/L,主要的石油类污染物中烷烃达到90%,其次是芳烃类以及非烃类;苯含量在0.3~0.6 mg/L之间,二甲苯含量在0.3~0.6 mg/L之间,萘含量在0.05~0.45 mg/L之间,均超过了GB/T 14848-2017中规定的III类直接分散水源地饮用水标准。污染场地下水中石油类污染物在时间和空间上均呈现动态变化,在监测时段内TPH浓度整体呈现下降的变化趋势,TPH在雨季时含量升高,冬季时含量降低。沿地下水径流路径方向TPH含量逐渐降低,这种衰减受水流迁移、吸附、挥发、生物降解等多因素控制,形成了以污油坑为核心、向四周扩张的污染晕,上游污染物向下游迁移,场地地下水中形成了自东北向西南逐渐扩展的污染晕;纵向上,土壤中TPH含量自上而下减弱,而储泥池下游粘土层TPH含量则较低,越靠近地下水面TPH含量越高,说明地下水石油类污染物质通过垂向入渗式和水平扩散迁移式两种模式进入地下水中造成污染。基于多孔介质的热力学平衡和动力学方程,建立了污染场石油污染物迁移模型,确定污染物分布,开展了风险评估,模拟结果表明石油类污染特别是芳烃类污染治理迫在眉睫。通过一维模拟实验研究鼠李糖脂强化地下水曝气技术(AS)原位修复的机制,结果表明介质渗透率与曝气流量的增加有利于污染的修复。相同曝气流量下,AS修复过程中地下水中空气饱和度与介质粒径呈负相关关系,而在投加浓度为200 mg/L的鼠李糖脂强化AS修复过程后,地下水中空气饱和度与介质粒径则呈正相关关系。鼠李糖脂的添加能够显着提高污染场AS修复效果,以此为基础开展20 d的原位单井AS修复试验。通过对曝气井周围监测井的水质、水位、溶解氧等参数监测,确定单井注气影响区域范围可达到8 m,在此区域内地下水中TPH降低达85%,地下水中石油类污染浓度降低至1 mg/L以下,各种石油类污染组分浓度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主要以芳烃类组分最为显着。由于空气注入,地下水环境由厌氧向好氧转变,氧化还原参数Eh有显着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过氧化氢酶在AS过程中略有增强,说明表面活性剂强化AS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注气井周围好氧生物降解。此外,鼠李糖脂强化AS修复技术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董芷薇[6](2020)在《石油与盐渍化作用联合胁迫于土壤的污染特征与微生物多样性影响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石油作为现代经济发展基石被大量开采利用,导致了石油污染日益加剧。石油污染和盐渍化是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油田面临的主要问题,但其联合作用下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多样性研究不足,限制了滨海油泥中微生物降解的可能。因此,本研究将滨海区域土壤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模拟实验探究盐渍化对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群落的影响,分别确定其中耐受微生物、盐度等情况;通过石油富集土壤和高通量测序手段,探究土壤中降解微生物潜在的降解机制,分别确定pH、电导率和总有机碳(TOC)等变化情况;通过石油和盐渍化联合作用下土壤实验,探究联合作用下土壤中敏感微生物改变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确定微生物群落、总石油碳氢化合物(TPHs)、盐分等变化情况。(1)研究盐渍土随石油添加量的增加,土壤理化性质(pH、TOC、TPHs、含盐量)和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变化;(2)研究石油污染量一定的条件下,随加盐量的增加,土壤化性质(pH、TOC、TPHs、含盐量)和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变化;(3)随土壤盐渍度和加油量的增加,土壤理化性质(pH、TOC、TPHs、含盐量)的相关性分析以及微生物的变化,筛选反应变化明显的敏感微生物。土壤理化性质研究发现,石油的加入显着促进土壤TOC由2.31±0.59 mg/kg增长至7.04±0.42 mg/kg(r>0.95,p<0.1,R2>0.9),TPHs由9.18±0.07 mg/kg增长至33.09±4.61 mg/kg(r>0.9,p<0.05,R2>0.9),且在初始阶段导致了土壤含盐量升高和pH下降。盐分添加导致土壤盐分由2.46±0.13 g/kg增长至15.12±0.21 g/kg(r>0.8,p>0.1,R2>0.95),但是对其他理化性质并未产生直接影响。微生物多样性研究发现,在加油量增加和加盐量增加的两种条件下,芽单胞菌科(Gemmatimonadaceae)均有明显增长趋势。而其他菌比如拟杆菌(Bacteroidetes)在加盐量增加的条件下有明显增长趋势,而加油量的增加对其生长有抑制作用。厌氧降解菌乳杆菌科(Lactobacillaceae)和潜在石油降解的硝酸盐还原菌红螺菌科(Halorhodospiraceae)在加入原油后出现;耐盐菌喜盐芽孢杆菌属(Halobacillus)和石油降解菌Immundisolibacter在分别在高盐与低盐环境中出现;好氧菌Acidimicrobiaceae、Hyphomonas和不能利用石油的Peptoccaceae在盐渍化与石油污染过程中消失。其中,乳杆菌科(Lactobacillaceae)能够利用碳水化合物、脂酸或酯进行发酵产生乳酸、乙酸与富马酸等为其他微生物提供代谢底物。以上结果表明,土壤中的大量敏感微生物可用于指示其受污染状况,大量的耐受微生物也为微生物修复石油污染盐渍化土壤提供了数据支持,为进一步了解石油与盐渍化联合胁迫于土壤的污染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史俊祥[7](2020)在《基于SVE的土壤苯系物优化去除研究》文中提出石油类污染物引起的土壤和地下水环境污染问题已经不容乐观,土壤气相抽提(soil vapor extraction,SVE)作为一种能高效去除挥发/半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修复技术在广泛应用的同时也因其影响因素较多而受到一定的限制。尤其是在水位波动频繁的地区,地下水位波动引起土壤通透性的改变会直接影响SVE的作用效果;与此同时,实际的污染场地中也存在土壤分层污染的现象。目前针对石油污染土壤开展的SVE技术修复数值模拟和场地应用研究中,多未考虑地下水水位的波动和污染的分层现象。本研究选取苯系物作为特征污染物,构建了水位波动条件下SVE去除土壤中苯的实验装置和分层抽提实验装置开展实验研究。探究地下水水位波动循环过程中土壤“非波动带-波动带-饱和带”中苯系物的运移分布规律,并选取抽提流量、抽提时间、抽提方式、土壤初始含水率、污染物初始含量等影响SVE修复效果的关键参数,开展水位波动和非波动条件下SVE去除土壤中苯的差异性研究;针对土壤分层污染情况,进行SVE分层抽提实验研究,对比分析分层抽提和不分层抽提对土壤中苯的去除效果;并结合实际污染场地进行数值模拟和修复方案优化设计。研究结果表明,水位波动对土壤中苯系物的运移分布具有明显的影响,水位波动条件下SVE对土壤中苯的去除效果会产生明显的提高;同时,采用SVE分层抽提更适合对分层污染土壤进行高效节能修复。并将获取的SVE优化设计方法应用到实际的石油污染场地SVE修复方案设计过程中,借助Tough2探究了实际的优化去除效果。主要得出了以下几点结论:(1)地下水水位波动循环过程对土壤“非波动带-波动带-饱和带”中苯系物的运移分布影响较大:水位上升过程中,已在自然状态下呈自上而下浓度逐渐降低的苯系物会随水位而逐渐上升大量浮于水位表面;水位下降过程中,富集于水位表面的苯系物又随水位下降而部分被带入和自然向下迁移至下层土壤;整个干湿交替循环过程中,苯系物多位于非波动和波动带,最下层的饱和带苯系物分布较少。(2)在实验选取的抽提时间、抽提流量、抽提方式、土壤初始含水率、污染物初始含量参数范围内,发现水位波动条件下SVE对土壤中苯的去除率可比非波动条件下高出10%左右。其中,抽提流量作为一个重要的影响参数可直接改变水位波动条件下SVE对土壤中苯的去除率。水位波动条件下,SVE对“非波动带-波动带-饱和带”不同土壤中苯的去除效果也存在明显差异,主要表现为对波动带和非波动的去除效果优于饱和带。(3)在相同的抽提流量、抽提时间、抽提方式条件下,针对相同土壤初始含水率和污染物初始含量的土壤,分层抽提因抽提过程中的流量损失较小而使得获取的去除率比不分层抽提具有一定提高。其中,含水率对分层抽提的影响较大,分层抽提较不分层抽提对土壤中苯去除效果的提升程度随含水率的升高而降低;而分层抽提对污染物含量较高土壤的修复效果比不分层抽提具有更显着的提升程度。(4)依据实验获取的SVE优化去除土壤中苯的设计方案,对实际石油污染场地进行了修复方案设计和优化,优化结果显示针对实际污染场地出现的分层污染情况可以采用SVE分层抽提进行修复,可对SVE抽提井的井筛进行优化布设,可以节约修复成本。针对实际场地存在的水位波动情况,SVE的修复效率可比水位非波动条件下提升10%以上。

李方洲[8](2020)在《基于碳数分段法的石油烃类污染土壤异位热脱附过程及机理研究》文中认为我国石油烃污染土壤面积巨大,据《全国土壤污染调查公报》表明,13个采油区的494个土壤点位中石油烃及多环芳烃超标率高达23.6%,石油烃污染土壤修复刻不容缓。异位热脱附技术具有工艺简单、适用性强、设备可移动、修复周期短及二次污染小等优点,现已被广泛用于石油烃污染场地修复中。然而,目前在土壤修复过程中往往仅考察了总石油烃(TPHs),没有对石油烃污染物组分进行细致的分段划分。因此,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本文通过碳数分段法对可萃取性石油烃(EPHs)进行分段,通过实验室模拟异位热脱附(ESTD)装置,研究了石油烃污染土壤热脱附的修复效果与潜力、热脱附关键因素对石油烃各组分去除效率的影响规律、土壤理化性质在热脱附过程中的变化以及不同石油烃组分的热脱附迁移转换规律与机理,并在此基础上对不同方式的强化热脱附效果进行了比较研究。得到了以下主要结论:考察温度和时间对石油烃污染土壤异位热脱附特性和行为的影响作用,并对红壤和棕壤两种类型的污染土壤理化性质如表面形貌、土壤基团以及土壤的热塑性等在热脱附过程中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低温热脱附(LTTD)下EPHs的脱附效率只能达到50%左右,而高温热脱附(HTTD)的最大脱附效率则可达到99.91%。LTTD可大量去除轻质烃(DRO)组分,而HTTD不仅可以快速完全地去除DRO,而且对重质烃(ORO)组分也具有很高的脱附效率。红壤的粒径随着温度的升高先增大后减小且平均孔径也随着温度升高而先增大后减小,在高温下易进行团聚。棕壤的粒径随温度的变化则不大,且平均孔径反而随着温度升高而升高,且并未发现明显的团聚现象。土壤在高温热脱附下会导致有机质等营养元素的损失,但岩土系数则均有所增强,这表明热脱附后土壤具有建筑施工用地的潜力。对不同的影响因素如载气种类、土壤粒径、含水率、有机质含量及污染物浓度对石油烃组分脱附效率进行研究,并通过响应面实验考察三种因素相互存在的交互作用,对土壤脱附参数进行筛选和优化。研究发现在热脱附初期,石油烃去除效率随着污染浓度的增加呈现明显升高的趋势;在高温处理下,含氧量增加会使ORO组分的去除效率大幅上升,且在15%的含氧量下去除效率会达到最大值。有机质在高温下对脱附效率有着显着的影响,且有机质含量越低脱附效率越高。土壤含水率为15%时有最大的脱附效率,过小或者过大的含水率均会阻碍石油烃的脱附。粒径增大会增加石油烃的脱附效率,且主要对ORO组分有显着的影响。通过响应面优化,在粒径为2mm,有机质含量为1.44mg/kg,含水率为17.68%时,脱附效率可达到最大值63.27%。对真空强化、碱基强化和碳材料强化单独及组合使用对热脱附过程的增强效果和对热脱附强化过程的作用方式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在80k Pa的真空度处理下去除效率最高可达到70%左右,在高温下对ORO组分去除率有显着的增强作用,并且相比于常压处理可降低25%左右的活化能。10%的石墨碳颗粒添加处理下石油烃的最高去除率可以达到75%左右,但并不能显着减小热解吸的活化能。1.0%Ca(OH)2处理下石油烃的最终脱附效率可以达到82%,在高温下的增强效率会得到显着提高,并且可降低约13%的活化能。真空强化可通过降低污染物周围的气压来降低沸点,碳材料则通过增强传热传质来进行强化,而碱基则可通过疏松土壤,也可通过热催化加氢断链降解来进行热脱附的强化,且真空与碱基的联用强化处理会使热脱附过程提高约30%的效率而达到90%的去除率。对分段石油烃在不同温度热脱附处理下发生的热脱附去除机制进行研究。结果发现,指数衰减动力学模型具有最高的拟合相关系数和精度,且拟合结果表明去除过程是由多种解吸机制控制。通过热力学研究发现Langmuir模型与实际的脱附浓度变化更接近,且主要受具有吸附位点和吸附能的均匀分布的单层化学吸附的影响。高温下石油烃会碳化生成大量的无序性石墨化碳,DRO组分的热解吸过程主要受到物理吸附的影响,而ORO组分则主要受到化学吸附的限制。土壤基质通过汽提效应和形态效应对石油烃的热解吸效率进行影响。

邵峰军[9](2020)在《旱寒地区石油类污染物在灰漠土中的迁移规律》文中提出随着人类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石油作为工业“血液”,其需求是不断增加的。然而石油的钻探、开采、运输及炼化等过程,均伴随有或多或少不同程度的挥发或泄露等现象,使其对周边的生态环境产生不同程度的破坏、影响,而这种破坏是不易发现的。新疆地处干旱半干旱气候区,生态环境脆弱。开采、运输及炼化等过程中石油及其相关提取物以泄露或挥发等方式进入周边环境,严重污染着接触的土壤表面及一定深度的地下,使得本来就脆弱的生态环境系统受到严重的破坏。本文在采油区现场调查的基础之上,以石油类污染物对灰漠土的渗透性影响为研究对象,结合扫描电镜对各条件下土样的扫描结果,从微观分析其渗透性变化原因;同时结合室内不同因素影响下的淋滤土柱实验,运用红外分光光度法检测土壤中石油类含量,旨在发现石油类在灰漠土中的迁移规律。具体实验包括石油对灰漠土渗透性影响试验,石油在土柱中的淋滤试验,石油在灰漠土中迁移影响因素的试验等。综合各试验结果,同时分析其产生原因,得出如下主要结论:(1)克拉玛依地区原状样土壤的渗透系数为1.76×10-4 cm·s-1,原状样经冻融处理之后的渗透系数为4.76×10-4 cm·s-1。在其他各因素相同条件下,冻融样的渗透系数是原状样的270.45倍,出现此现象的原因是土样在经历冻融循环处理之后,其组成土粒的单粒或复粒结构发生改变,影响微团粒和团粒的结构,引起土样的结构组成改变,渗透性发生变化。(2)当克拉玛依地区土壤的受原油污染强度在0.61%、含水率为18.62%时,土样的渗透性最好,此时的渗透系数为1.73×10-3cm·s-1。在相同的污染强度前提下,当含水率处于3.53%-15.53%间,随含水率的增加冻融土样的渗透系数将维持在n×10-6-n×10-4cm·s-1间。(3)当土壤的含水率大于某一值时,随污染强度的增加土壤的渗透系数将趋于某一定值。在含水率为7.53%-15.53%之间时,随污染强度的增加,土壤的渗透系数将收敛于(1.10-1.40)×10-4cm·s-1。(4)在污染情况相同的情况下,不同管径对于石油在土柱中的迁移影响仅仅表现在表层至6cm处,余下的土柱中石油类含量趋势大致相同。在淋滤量相同的情况下,石油类在灰漠土中迁移的最大深度为30cm,石油类主要富集的土层(表土至6cm深度处),截留率为89.6%。(5)在石油污染及淋滤相同的情况下,试验土柱相应层位的石油类含量不尽相同,表明石油类在各深度不同的土柱中迁移能力不尽相同,同样深度的土层中,长土柱的石油类含量大于短土柱;随着深度的增加,石油类在土壤中的含量递减明显,但其趋势为向土壤深层迁移。

阴丹丹[10](2020)在《兼性产酸菌-嗜油微生物联合修复陈旧含油土壤的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陈旧含油土壤污染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障碍。大多陈旧含油土壤中组分复杂多变,且多为难降解组分,尤其是其污染组分与其他固体颗粒结合紧密,微生物细胞无法与之接触,如能较好脱附油类可提高修复效率。本论文拟通过筛选和应用兼性产酸菌达到提高修复效率,具有实际应用价值。本论文受试样品为新疆陈旧含油土壤,通过测试明确受试土壤特性;筛选能促进嗜油菌修复污染土壤的优良兼性产酸菌,并进行条件优化,获得以下成果:(1)受试陈旧含油土壤微生物总数较少、活性小,但对酯类碳源利用水平较高;真菌和放线菌含量较低,可培养细菌数量占微生物总量的84%以上。(2)陈旧含油土壤pH在7.5~8.0之间,含水率、微生物数量不均匀,与石油烃含量呈负相关,盐越高,细菌数越少。油中烷烃约占60%,但多为支链异构烷烃和环烷烃,而较难降解的芳烃、胶质及沥青分别约占28%、11%、0.22%。(3)获得3株乳酸菌TN2菌、R3菌和TN2菌,TN2菌与嗜油菌油配合降解效率最好,30d土壤油降解率达24.6%。乳酸菌R3、乳酸菌TN2预处理对油脱附果好,油解吸量达0.6 mg/g。酵母菌油解吸量更大,可达1.2mg/g,提高近20倍。(4)乳酸菌、酵母菌分别与嗜油菌联合处理时,土壤烃降解率随乳酸菌、酵母菌占比增加而提高。嗜油菌:乳酸菌=1:1时,油降解效果最好,25d油降解率达16.4%,原油解吸量可达5.8mg/g。当嗜油菌:酵母菌投=3:2时,油降解效果最好,25d石油烃的降解率可达22.4%,原油解吸量可达5mg/g。(5)嗜油菌-兼性产酸菌联合修复时,土壤脱氢酶活性增强。pH、细菌总数稳定,阳离子交换量增加,孔隙度增加,最大持水量增加,土壤缓冲能力增强。

二、原油在土壤中的渗透及降解规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原油在土壤中的渗透及降解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1)活化过硫酸盐氧化污染土壤中的石油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石油烃污染土壤现状
        1.1.1 石油烃概述
        1.1.2 土壤中石油烃的来源
        1.1.3 土壤中石油烃的环境行为
        1.1.4 土壤中石油烃的环境效应
    1.2 土壤石油烃修复技术
        1.2.1 化学修复技术
        1.2.2 物理修复技术
        1.2.3 生物修复技术
        1.2.4 联合修复技术
    1.3 土壤石油烃化学氧化修复技术
        1.3.1 过硫酸盐
        1.3.2 过氧化氢
        1.3.3 高锰酸盐
        1.3.4 臭氧
    1.4 过硫酸盐修复石油烃污染土壤研究进展
        1.4.1 不同活化条件下优化石油烃的去除效率
        1.4.2 表面活性剂增溶结合过硫酸盐氧化
        1.4.3 过硫酸盐结合其他修复技术
    1.5 研究目的、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5.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5.2 研究内容
        1.5.3 技术路线
2 热活化过硫酸盐氧化污染土壤中的石油烃
    2.1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1 实验材料
        2.1.2 土壤中石油烃氧化实验
        2.1.3 样品前处理
        2.1.4 红外测定石油烃原理与标准曲线建立
        2.1.5 过硫酸钠浓度的测定
        2.1.6 土壤相关理化性质的测定
    2.2 结果与讨论
        2.2.1 过硫酸钠剂量
        2.2.2 活化温度
        2.2.3 投加次数
        2.2.4 过氧化氢结合热活化过硫酸盐
        2.2.5 超声结合热活化过硫酸钠
        2.2.6 碱热活化过硫酸钠
        2.2.7 氧化产物的分析
        2.2.8 氧化后上清液TOC的变化
        2.2.9 氧化对土壤粒径的影响
    2.3 小结
3 Fe~(2+)活化过硫酸盐氧化污染土壤的石油烃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药品与试剂
        3.1.2 石油烃氧化实验
        3.1.3 样品前处理
    3.2 结果与讨论
        3.2.1 Fe~(2+)活化过硫酸钠氧化体系
        3.2.2 GLDA螯合Fe~(2+)活化过硫酸钠氧化体系
        3.2.3 草酸螯合Fe~(2+)活化过硫酸钠氧化体系
        3.2.4 柠檬酸螯合Fe~(2+)活化过硫酸钠氧化体系
        3.2.5 过硫酸盐/过氧化氢/Fe~(2+)/草酸氧化体系
    3.3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2)基于高通量筛选的高盐环境石油污染修复技术体系的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石油污染土壤现状
    1.2 降解石油烃微生物种类
    1.3 盐环境中石油污染修复研究
    1.4 研究目的、意义和内容
        1.4.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2 研究内容
第2章 耐盐石油烃降解菌的分离、筛选及鉴定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实验材料
        2.2.1.1 土壤样品来源
        2.2.1.2 原油
        2.2.1.3 培养基
        2.2.1.4 主要实验仪器
        2.2.2 实验方法
        2.2.2.1 耐盐石油烃降解菌的富集与分离
        2.2.2.2 耐盐石油烃降解菌的初筛
        2.2.2.3 石油烃降解菌的耐盐性初筛
        2.2.2.4 耐盐石油烃降解菌的复筛
        2.2.2.5 耐盐石油烃降解菌的16S r DNA鉴定
    2.3 结果与分析
        2.3.1 耐盐石油烃降解菌的富集、分离及初筛结果
        2.3.2 石油烃降解菌的耐盐性试验
        2.3.3 石油烃降解菌株的性能复筛
        2.3.4 耐盐石油烃降解菌的16S rDNA鉴定
    2.4 小结
第3章 解磷固氮菌的分离、筛选及鉴定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实验材料
        3.2.1.1 土壤样品来源
        3.2.1.2 培养基
        3.2.1.3 主要实验仪器
        3.2.2 实验方法
        3.2.2.1 解磷固氮菌的富集、分离及初筛
        3.2.2.2 解磷固氮菌的生长特性
        3.2.2.3 解磷固氮菌的复筛
        3.2.2.4 解磷固氮菌的16S rDNA鉴定
    3.3 结果与分析
        3.3.1 解磷固氮菌的富集、分离及初筛
        3.3.2 解磷固氮菌的生长特性
        3.3.3 解磷固氮菌的性能
        3.3.4 解磷固氮菌的16S rDNA鉴定
    3.4 小结
第4章 嗜盐石油烃降解菌Halomonas sp.1-3 的降解特性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实验材料
        4.2.1.1 原油及石油溶液
        4.2.1.2 培养基
        4.2.1.3 主要实验仪器
        4.2.2 实验方法
        4.2.2.1 石油降解菌1-3 的耐盐生长
        4.2.2.2 石油降解率的测定
        4.2.2.3 残留成分的组成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石油烃降解菌Halomonas sp.1-3 的耐盐生长
        4.3.2 石油烃降解率的测定
        4.3.3 残留成分的组成分析
    4.4 小结
第5章 多功能复合菌剂修复石油污染土壤
    5.1 前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实验材料
        5.2.1.1 试验土壤
        5.2.1.2 培养基
        5.2.1.3 主要实验仪器
        5.2.2 实验方法
        5.2.2.1 固体菌剂的制备
        5.2.2.2 修复试验
        5.2.2.3 土壤修复过程中微生物数量的测定
        5.2.2.4 修复过程中土壤中石油烃的测定
        5.2.2.5 修复过程中土壤氮磷含量的测定
    5.3 结果与分析
        5.3.1 固体菌剂的制备
        5.3.2 修复过程土壤中微生物数量变化
        5.3.3 土壤修复过程中石油烃降解
        5.3.4 修复过程土壤中有效氮磷含量的变化
    5.4 小结
第6章 结论和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3)耐盐石油降解菌的筛选、鉴定及其在土壤修复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石油烃污染土壤修复技术
    1.3 石油烃污染土壤生物修复技术
    1.4 胁迫条件下石油烃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
        1.4.1 低温胁迫条件下石油烃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
        1.4.2 重金属胁迫条件下石油烃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
        1.4.3 重质原油胁迫条件下石油烃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
        1.4.4 高温胁迫条件下石油烃污染土壤生物修复
        1.4.5 盐碱胁迫条件下石油烃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
    1.5 盐碱胁迫条件下石油烃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及其面临的挑战
        1.5.1 嗜盐碱微生物的适盐碱机制
        1.5.2 嗜盐碱微生物的石油烃降解机理
        1.5.3 嗜盐碱微生物对不同组分石油烃的降解特性
        1.5.4 盐碱胁迫条件下生物强化/生物刺激修复石油烃污染土壤
        1.5.5 石油烃污染土壤生物修复技术存在的挑战
    1.6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石油烃分析方法及土壤国标分析方法的改进研究
    2.1 国内外石油烃的分析方法与标准
        2.1.1 重量法
        2.1.2 紫外分光光度法
        2.1.3 荧光分光光度法
        2.1.4 红外光度法
        2.1.5 气相色谱法
    2.2 土壤石油烃国标红外分光光度法的局限性及萃取简易替代方案
        2.2.1 国标红外分光光度法的局限性及萃取简易替代方案
        2.2.2 红外分析国标方法萃取手段的简易替代方案与实验条件
    2.3 土壤石油烃红外分析国标方法萃取简易替代方案的实验结果与分析
        2.3.1 不同土壤质量对CJ/T221-2005索氏提取法萃取效果的影响
        2.3.2 简易替代方案与两种红外国标方法的萃取结果对比
        2.3.3 简易替代方案的萃取比例及与两种红外国标方法的符合率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高盐高油胁迫条件下耐盐石油降解菌的筛选驯化及其生理特性
    3.1 实验材料与仪器
        3.1.1 实验材料
        3.1.2 实验仪器
    3.2 实验设计与测定方法
        3.2.1 实验设计
        3.2.2 盐碱地石油污染土壤理化指标的测定方法
        3.2.3 耐盐菌驯化培养液理化指标的测定方法
    3.3 结果分析与讨论
        3.3.1 盐碱地石油污染土壤的基础理化性质
        3.3.2 耐盐菌驯化培养液菌株含量变化规律分析
        3.3.3 耐盐菌驯化培养液pH值变化规律分析
        3.3.4 耐盐菌驯化培养液氧化还原电位变化规律分析
        3.3.5 耐盐菌驯化培养液细胞通透性及菌液总固体含量变化规律分析
        3.3.6 典型阶段培养基形态及油滴粒径变化规律分析
        3.3.7 耐盐菌驯化培养液乳化特性变化规律分析
        3.3.8 典型阶段耐盐菌驯化培养液呼吸特性规律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水体环境下耐盐菌降解石油烃的应用效果与产物分析
    4.1 实验材料与仪器
        4.1.1 实验材料
        4.1.2 实验仪器
    4.2 实验设计与分析方法
        4.2.1 优势耐盐菌株筛选实验设计
        4.2.2 优势耐盐菌株极限盐度适应性驯化实验设计
        4.2.3 优势耐盐菌株呼吸特性实验设计
        4.2.4 优势耐盐菌株生存环境优化实验设计
        4.2.5 优势耐盐菌株降解实验设计
        4.2.6 优势耐盐菌株代谢产物的分析方法
        4.2.7 优势耐盐菌株生物酶的分析方法
        4.2.8 优势耐盐菌株表面活性剂测定
        4.2.9 优势耐盐菌株降解产物GC-MS分析实验设计
        4.2.10 优势耐盐菌株鉴定方法
    4.3 结果分析与讨论
        4.3.1 耐盐菌在饱和盐浓度条件下的适应情况
        4.3.2 优势耐盐菌株的呼吸特性分析
        4.3.3 优势耐盐菌株最适生存环境的优化选择
        4.3.4 环境条件对于优势耐盐菌株降解效果的影响
        4.3.5 优势耐盐菌株代谢产物—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分析
        4.3.6 优势耐盐菌株降解产物GC-MS分析
        4.3.7 优势耐盐菌株的鉴定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土壤环境下耐盐菌降解石油烃的应用效果与产物分析
    5.1 实验材料与仪器
        5.1.1 实验材料
        5.1.2 实验仪器
    5.2 实验设计与测定方法
        5.2.1 实验设计
        5.2.2 实验测定方法
    5.3 结果分析与讨论
        5.3.1 耐盐菌株种类差别对降解效果的影响分析
        5.3.2 时间对优势耐盐菌株降解效果的影响分析
        5.3.3 含盐量对优势耐盐菌株降解能力的影响分析
        5.3.4 含油量对优势耐盐菌株降解能力的影响分析
        5.3.5 土壤质地对优势耐盐菌株降解能力的影响分析
        5.3.6 含水率对优势耐盐菌株降解能力的影响分析
        5.3.7 温度对优势耐盐菌株降解能力的影响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长效耐盐石油降解菌剂推广应用的关键问题分析与初步方案
    6.1 生物修复助剂在耐盐菌生物修复实践中的作用分析与比选
        6.1.1 表面活性剂类助剂作用分析与比选
        6.1.2 生物质类助剂作用分析与比选
    6.2 缓释修复药剂在耐盐菌生物修复实践中的作用分析与比选
    6.3 提高生物修复材料长效性和广谱性的载体材料分析与比选
    6.4 固定化耐盐菌剂制备技术分析
    6.5 耐盐菌剂量产化初步方案设计
        6.5.1 背景及概况
        6.5.2 市场预测
        6.5.3 产品方案及建设规模
        6.5.4 设备选型、材料及动力供应
        6.5.5 投资及运行成本分析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石油污染场地耐盐菌修复中试设备设计
    7.1 石油污染场地耐盐菌修复中试设备的设计思想与工艺方案
        7.1.1 设计思想
        7.1.2 工艺方案
    7.2 石油污染场地耐盐菌修复中试设备的规模确定
    7.3 石油污染场地耐盐菌修复中试设备的工艺设计
        7.3.1 混合搅拌罐的工艺设计
        7.3.2 沉淀净水池的工艺设计
        7.3.3 富集浓缩池的工艺设计
        7.3.4 辅助设备的选型
    7.4 石油污染场地耐盐菌修复中试设备的结构设计
    7.5 投资估算与运行成本核算
    7.6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建议
    8.1 结论
    8.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授权专利
作者及导师简介

(4)热强化气相抽提修复半挥发性直链烃污染土壤的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半挥发性直链烃
    1.3 土壤中的半挥发性直链烃
        1.3.1 吸附/解吸
        1.3.2 挥发
        1.3.3 渗滤作用
        1.3.4 微生物降解
        1.3.5 非生物降解
    1.4 半挥发性直链烃土壤污染
        1.4.1 国内半挥发性直链烃土壤污染现状
        1.4.2 国外半挥发性直链烃土壤污染现状
    1.5 土壤修复技术
        1.5.1 土壤生物修复技术
        1.5.2 土壤化学修复技术
        1.5.3 土壤物理修复技术
    1.6 热强化气相抽提技术
        1.6.1 蒸汽注射-热强化气相抽提技术
        1.6.2 电阻加热-热强化气相抽提技术
        1.6.3 频射加热-热强化气相抽提技术
        1.6.4 热传导加热-热强化气相抽提技术
    1.7 热传导加热-热强化气相抽提技术影响因素
        1.7.1 温度和饱和蒸气压的影响
        1.7.2 土壤含水率的影响
        1.7.3 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
        1.7.4 气相抽提速率的影响
        1.7.5 其他因素的影响
2 试验设计与方法
    2.1 目标污染物的选择
    2.2 试验材料
        2.2.1 供试土壤
        2.2.2 化学试剂
    2.3 试验装置的搭建
    2.4 样品采集和测试方法
        2.4.1 抽排气和土壤采样方法
        2.4.2 半挥发性直链烃测试方法
    2.5 污染物浓度计算方法
        2.5.1 抽排气体中污染物浓度计算方法
        2.5.2 土壤中污染物残留浓度及去除率计算方法
    2.6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3 非加热状态下土壤气相抽提修复半挥发性直链烃污染土壤
    3.1 试验条件
    3.2 结果与讨论
        3.2.1 土壤温度场分布
        3.2.2 气相抽提井尾气中正构烷烃浓度变化情况
        3.2.3 土壤中正构烷烃的残留情况
    3.3 本章小结
4 热强化气相抽提修复半挥发性直链烃污染土壤
    4.1 试验条件及内容
    4.2 试验结果与分析
        4.2.1 土壤温度场变化与数值模拟
        4.2.2 气相抽提井尾气中正构烷烃浓度变化情况
        4.2.3 土壤中正构烷烃的残留情况
    4.3 本章小结
5 土壤含水量对热强化气相抽提过程中半挥发性直链烃去除的影响
    5.1 试验条件及内容
    5.2 试验结果与分析
        5.2.1 土壤含水量对土壤传热的影响
        5.2.2 土壤含水量对正构烷烃气相迁移的影响
        5.2.3 土壤含水量对正构烷烃脱除和土壤残留的影响
    5.3 本章小结
6 土壤有机质含量对热强化气相抽提过程中半挥发性直链烃去除的影响
    6.1 试验条件与内容
    6.2 试验结果与分析
        6.2.1 土壤有机质含量对土壤传热的影响
        6.2.2 土壤有机质含量对正构烷烃气相迁移的影响
        6.2.3 土壤有机质含量对正构烷烃脱除和土壤残留的影响
    6.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5)大庆油田落地油污染场土壤/地下水修复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落地油泥的来源与危害
        1.2.1 落地油泥的来源
        1.2.2 落地油泥的危害
    1.3 落地油泥处理技术
        1.3.1 调质-机械脱水技术
        1.3.2 萃取法
        1.3.3 固化技术
        1.3.4 电化学处理技术
        1.3.5 焚烧法
        1.3.6 热解法
        1.3.7 生物法
    1.4 石油污染场地下水修复技术
        1.4.1 异位修复技术
        1.4.2 原位修复技术
    1.5 表面活性剂在石油污染治理中的应用
    1.6 研究内容
        1.6.1 研究内容
        1.6.2 技术路线
第2章 大庆油田落地油泥特性分析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油泥样品来源
        2.2.2 实验药品及仪器
        2.2.3 基本物性指标分析方法
    2.3 落地油泥基本特性
    2.4 落地油泥元素组成
    2.5 落地油泥热解特性
    2.6 落地油泥残渣特性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落地油泥处理技术室内实验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清洗剂的筛选实验方法
        3.2.2 热洗最优条件实验方法
        3.2.3 泥水分离絮凝剂的选择
        3.2.4 热解模拟实验方法
    3.3 热洗效果分析
        3.3.1 清洗剂筛选结果分析
        3.3.2 温度对热洗效果的影响
        3.3.3 清洗剂含量对热洗效果的影响
        3.3.4 清洗时间对热洗效果的影响
    3.4 泥水分离絮凝剂筛选结果分析
    3.5 热解效果分析
        3.5.1 质量减少率
        3.5.2 热解油产率
        3.5.3 焦炭产率
        3.5.4 气体产率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落地油泥处理技术的工程应用研究
    4.1 引言
    4.2 实际工程情况
        4.2.1 储泥池现场情况
        4.2.2 实际工艺流程及设备
    4.3 热洗及离心脱水工艺及效果评价
    4.4 热解工艺及效果评价
    4.5 技术经济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落地油污染场调查及风险评估
    5.1 引言
    5.2 场地概况
        5.2.1 场地基本情况
        5.2.2 区域地质背景
        5.2.3 场地水文地质条件勘察
    5.3 场地污染模型及调查
        5.3.1 场地污染扩散模型
        5.3.2 场地勘查
        5.3.3 有机组分分析
        5.3.4 有机组分时间分布
        5.3.5 有机组分空间分布
    5.4 石油类污染地下水迁移模拟
        5.4.1 流体在多孔介质运移
        5.4.2 组分对流弥散方程
        5.4.3 组分在多孔介质中吸附-解吸方程
        5.4.4 石油污染物在地下水中的迁移模型
    5.5 风险评估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落地油污染场地下水原位修复技术室内实验研究
    6.1 引言
    6.2 材料与方法
    6.3 AS修复一维模拟实验研究
        6.3.1 AS修复原理
        6.3.2 曝气流量对TPH残留率的影响
        6.3.3 介质性质对TPH残留率的影响
        6.3.4 曝气流量对气体饱和度和水位的影响
        6.3.5 石油组分在砂柱内的分布情况
    6.4 鼠李糖脂强化AS修复机制研究
        6.4.1 鼠李糖脂的投加对TPH去除效果的影响
        6.4.2 鼠李糖脂投加量对TPH去除的影响
        6.4.3 鼠李糖脂强化后石油组分在砂柱内的分布情况
        6.4.4 鼠李糖脂强化后污染物的溶解度和解吸效果的变化
        6.4.5 鼠李糖脂强化后空气饱和度的变化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落地油污染场地下水原位修复技术工程应用研究
    7.1 引言
    7.2 单井修复注气响应
        7.2.1 单井注气的物理响应
        7.2.2 单井注气的影响范围分布(ZOI)
    7.3 修复效率研究
        7.3.1 地下水中的TPH修复效率
        7.3.2 AS修复TPH组分变化规律
        7.3.3 AS修复对环境影响分析
    7.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文章目录
致谢

(6)石油与盐渍化作用联合胁迫于土壤的污染特征与微生物多样性影响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石油污染概述
        1.2.1 石油的性质
        1.2.2 石油污染来源及分布
        1.2.3 石油污染现状
        1.2.4 石油污染生态风险
    1.3 土壤盐渍化概述
        1.3.1 土壤盐渍化原因
        1.3.2 土壤盐渍化现状
        1.3.3 土壤盐渍化生态风险
        1.3.4 石油与盐渍化联合作用于土壤
    1.4 土壤理化性质的表征
    1.5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
        1.5.1 石油污染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1.5.2 盐渍化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1.5.3 石油污染盐碱化土壤微生物修复研究现状
    1.6 可行性分析
        1.6.1 理化性质
        1.6.2 微生物多样性
    1.7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及研究意义
        1.7.1 研究内容
        1.7.2 研究意义
2 材料方法
    2.1 研究区域概况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材料和仪器
        2.2.2 实验设计
        2.2.3 土样采集与制备
        2.2.4 土样预处理
        2.2.5 土壤TPH测定
        2.2.6 土壤各项理化性质测定
        2.2.7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检测
3 盐渍度对石油污染的土壤理化性质及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3.1 引言
    3.2 结果
        3.2.1 理化性质
        3.2.2 微生物多样性
    3.3 小结
4 石油对盐渍化土壤理化性质及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4.1 引言
    4.2 结果
        4.2.1 理化性质
        4.2.2 微生物多样性
    4.3 小结
5 石油污染土壤敏感微生物群落的变化
    5.1 引言
    5.2 结果
        5.2.1 理化性质相关性分析
        5.2.2 敏感微生物
    5.3 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6.3 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7)基于SVE的土壤苯系物优化去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问题分析
        1.2.1 我国石油污染现状
        1.2.2 石油污染对环境的危害
        1.2.3 石油类污染物在地下环境介质中的迁移转化规律
        1.2.4 地下水位波动对石油类污染物运移分布的影响
        1.2.5 石油污染修复技术
        1.2.6 SVE技术研究现状
        1.2.7 主要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
        1.3.1 地下水位波动带苯系物运移分布的基本规律
        1.3.2 水位波动条件下SVE去除土壤中苯的优化实验
        1.3.3 SVE去除土壤中苯的分层抽提实验研究
    1.4 主要研究目标
    1.5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6 主要创新之处
    1.7 技术路线图
第2章 水位波动条件下土壤中苯系物运移分布规律研究
    2.1 实验目的
    2.2 实验方法和装置
        2.2.1 实验装置
        2.2.2 土壤性质
        2.2.3 污染物性质
        2.2.4 样品分析
        2.2.5 实验设计
    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2.3.1 实验结果
        2.3.2 实验结果分析
    2.4 小结
第3章 水位波动条件下SVE去除土壤中苯的优化实验研究
    3.1 实验目的
    3.2 实验方法和装置
        3.2.1 实验装置
        3.2.2 其它设置
    3.3 实验设计与结果
        3.3.1 抽提流量、抽提时间对SVE去除土壤中苯的影响
        3.3.2 土壤初始含水率对SVE去除土壤中苯的影响
        3.3.3 污染物初始含量对SVE去除土壤中苯的影响
        3.3.4 抽提方式对SVE去除土壤中苯的影响
        3.3.5 水位波动对SVE去除土壤中苯的影响
    3.4 水位波动频率对SVE去除土壤中苯的影响
    3.5 实验结果分析
    3.6 小结
第4章 SVE分层抽提去除土壤中苯的实验研究
    4.1 实验目的
    4.2 实验方法和装置
        4.2.1 实验装置设计
        4.2.2 其它设置
        4.2.3 实验设计
    4.3 实验结果
        4.3.1 不同抽提流量与时间
        4.3.2 不同污染物初始含量
        4.3.3 不同土壤初始含水率
        4.3.4 不同抽提方式
    4.4 实验结果分析
        4.4.1 分层抽提与不分层抽提流量损失差异分析
        4.4.2 含水率对抽提效果的影响分析
        4.4.3 污染物初始含量对抽提效果的影响分析
    4.5 小结
第5章 实验结果的场地应用数值模拟与分析
    5.1 场地基本情况与概化
    5.2 场地SVE分层修复设计
        5.2.1 修复范围的确定
        5.2.2 SVE抽提气体浓度
        5.2.3 SVE抽提井布设
        5.2.4 SVE修复时间
        5.2.5 SVE分层修复方案优化
        5.2.6 优化结果
    5.3 水位波动条件下SVE修复设计
        5.3.1 模型概化
        5.3.2 结果分析
    5.4 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8)基于碳数分段法的石油烃类污染土壤异位热脱附过程及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石油烃污染场地概述
        1.1.1 土壤石油烃的来源及其污染现状
        1.1.2 土壤石油烃性质特征及危害
    1.2 石油烃污染场地主要修复方法与研究现状
        1.2.1 物理修复
        1.2.2 化学修复
        1.2.3 生物修复
        1.2.4 物理化学修复
    1.3 热脱附修复技术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1.3.1 热脱附原理
        1.3.2 热脱附技术种类及研究进展
        1.3.3 热脱附效率影响因素
        1.3.4 热脱附强化技术研究进展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1.5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5.1 主要研究内容
        1.5.2 总体技术路线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设计
    2.1 引言
    2.2 实验平台和实验材料
        2.2.1 实验平台
        2.2.2 实验试剂
        2.2.3 实验仪器
    2.3 样品分析与计算
        2.3.1 土壤样品采集方法
        2.3.2 石油烃分析前预处理方法
        2.3.3 石油烃分析检测方法
    2.4 实验方法设计
        2.4.1 污染土壤的制备
        2.4.2 热脱附操作及实验设计
        2.4.3 响应面设计
    2.5 土壤中热解吸机理研究
        2.5.1 热解吸动力学
        2.5.2 热解吸热力学
    2.6 土壤热脱附过程表征分析
        2.6.1 X射线衍射(XRD)
        2.6.2 原位漫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in-situ DRIFTS)
        2.6.3 场发射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FESEM及 FETEM)
        2.6.4 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CSLM)
        2.6.5 拉曼光谱(Raman spectra)
        2.6.6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
第三章 异位热脱附特性及过程中土壤性质变化研究
    3.1 引言
    3.2 脱附温度和时间对热脱附的影响研究
        3.2.1 温度和时间对EPHs的脱附效率影响
        3.2.2 温度和时间对EPHs不同组分的脱附效率影响
        3.2.3 异位热脱附处理石油烃污染土壤的效果及成本评估
    3.3 热脱附对土壤性质变化的表征研究
        3.3.1 热重(TG-DTG)分析
        3.3.2 粒度分析
        3.3.3 BET比表面积及孔容孔径分析
        3.3.4 XRD分析
        3.3.5 SEM土壤形态分析
        3.3.6 土壤性质变化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异位热脱附过程关键影响因素及响应面优化研究
    4.1 引言
    4.2 土壤中污染物浓度对热脱附的影响研究
        4.2.1 不同污染水平中EPHs的脱附情况
        4.2.2 不同污染水平对EPHs中不同组分的脱附影响
    4.3 土壤有机质对热脱附的影响研究
        4.3.1 不同有机质含量条件下EPHs的脱附情况
        4.3.2 不同有机质含量对EPHs中不同组分的脱附影响
    4.4 土壤含水率对热脱附的影响研究
        4.4.1 不同含水率条件下EPHs的脱附情况
        4.4.2 不同含水率对EPHs中不同组分的脱附影响
    4.5 土壤粒径对热脱附的影响研究
        4.5.1 不同粒径下EPHs的脱附情况
        4.5.2 不同粒径对EPHs中不同组分的脱附影响
    4.6 气氛含氧量对热脱附的影响研究
        4.6.1 不同含氧量条件下EPHs中不同组分的脱附效率
        4.6.2 不同含氧量气氛下残余EPHs及其成分分析
    4.7 响应曲面优化下不同土壤调理因素对脱附效率的影响
        4.7.1 模型方程的建立与方差分析
        4.7.2 脱附效率响应曲面分析
        4.7.3 响应曲面参数优化及验证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强化热脱附的效率提升研究
    5.1 引言
    5.2 真空强化热脱附特性研究
        5.2.1 真空强化对EPHs脱附效率的影响
        5.2.2 真空强化对DRO组分和ORO组分脱附效率的影响
        5.2.3 真空强化对热脱附过程的动力学及加速效应研究
    5.3 碳材料强化热脱附特性研究
        5.3.1 碳材料强化对EPHs脱附效率的影响
        5.3.2 碳材料强化对DRO组分和ORO组分脱附效率的影响
        5.3.3 碳材料强化对热脱附过程的动力学及加速效应研究
    5.4 碱基强化热脱附特性研究
        5.4.1 碱基强化对EPHs脱附效率的影响
        5.4.2 碱基强化对DRO组分和ORO组分脱附效率的影响
        5.4.3 碱基强化对热脱附过程的动力学及加速效应研究
    5.5 强化热脱附联用效率研究
        5.5.1 不同强化热脱附方法对比
        5.5.2 真空强化联用碳材料及碱基改性的效率研究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石油烃类污染土壤异位热脱附机理研究
    6.1 引言
    6.2 热解吸动力学研究
        6.2.1 不同土壤的EPHs热解吸动力学研究
        6.2.2 不同土壤中EPHs各组分的热解吸动力学研究
    6.3 热解吸热力学研究
        6.3.1 解吸等温线模型研究
        6.3.2 解吸热力学参数研究
    6.4 石油烃污染土壤热脱附过程中残碳形成的研究
    6.5 石油烃类污染土壤异位热脱附机理分析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问题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攻读硕士期间学术成果

(9)旱寒地区石油类污染物在灰漠土中的迁移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石油类污染物
        1.1.1 受污土壤的性质
        1.1.2 石油污染土壤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及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4 论文研究意义
    1.5 技术路线
    1.6 主要工作量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2.1 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
        2.1.1 地形地貌
        2.1.2 气象水文
    2.2 区域地质环境
        2.2.1 地层构造
        2.2.2 新构造运动及地震
        2.2.3 岩土体工程地质特征
        2.2.4 水文地质条件
    2.3 研究区灰漠土理化性质
        2.3.1 物理性质
        2.3.2 化学性质
第3章 石油对灰漠土渗透性的影响
    3.1 试验材料及试验过程
        3.1.1 试验材料的物理性质
        3.1.2 试验方法及过程
    3.2 试验结果及分析
        3.2.1 污染强度对渗透系数的影响
        3.2.2 含水率对渗透系数的影响
        3.2.3 灰漠土渗透系数变化分析
    3.3 小结
第4章 石油类在灰漠土中迁移的影响因素
    4.1 试验材料及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试验方法
    4.2 试验结果及其分析
        4.2.1 污染强度对石油类迁移的影响
        4.2.2 淋滤量对石油类迁移的影响
        4.2.3 柱长对石油类迁移的影响
        4.2.4 管径对石油迁移的影响
    4.3 小结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10)兼性产酸菌-嗜油微生物联合修复陈旧含油土壤的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石化企业陈旧含油土壤的污染现状
        1.1.1 石化企业陈旧含油土壤的来源
        1.1.2 陈旧含油土壤的污染现状
        1.1.3 陈旧含油土壤的危害
    1.2 陈旧含油土壤的生物修复
        1.2.1 嗜油微生物及其对油污染物的降解作用
        1.2.2 植物及其根际微生物对油污染物的降解作用
        1.2.3 嗜油微生物-植物联合对油污染物的降解作用
        1.2.4 石油烃降解菌对油类的降解机理研究现状
    1.3 兼性产酸菌在陈旧含油土壤修复过程中的应用研究现状
        1.3.1 兼性产酸菌的生长特性
        1.3.2 兼性产酸菌的产酸特征
        1.3.3 兼性产酸菌对土壤中污染物的修复促进作用的可行性分析
    1.4 陈旧含油土壤生物修复技术工程应用研究现状
        1.4.1 陈旧含油土壤生物修复技术工程应用现状
        1.4.2 产酸菌在陈旧含油土壤修复中的可行性分析
        1.4.3 陈旧含油土壤生物修复技术存在问题
    1.5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及主要内容
        1.5.1 研究意义
        1.5.2 研究内容
    1.6 课题来源
2 受试陈旧含油土壤理化及生物的特性研究
    2.1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1 实验设备与仪器
        2.1.2 实验药品与试剂
        2.1.3 实验方法
    2.2 结果与讨论
        2.2.1 陈旧含油土壤中微生物的组成及数量分布
        2.2.2 陈旧含油土壤中微生物种群多样性分析(Biolog)
        2.2.3 陈旧含油土壤含油量及其理化性质对总菌数的影响
        2.2.4 陈旧含油土壤中污染物组分分析结果
    2.3 本章小结
3 兼性产酸菌预处理陈旧含油土对嗜油菌修复效果影响
    3.1 实验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材料
        3.1.2 实验方法
    3.2 实验结果与讨论
        3.2.1 乳酸菌的筛分及其生长测定结果
        3.2.2 优良乳酸菌的筛选测定结果
        3.2.3 兼性产酸菌预处理陈旧含油土壤对降解烃类效果的影响
    3.3 本章小结
4 兼性产酸菌—嗜油菌同步修复陈旧含油土壤的特性研究
    4.1 实验材料与方法
        4.1.1 实验材料与方法
        4.1.2 实验仪器与设备
        4.1.3 实验方法
    4.2 实验结果与讨论
        4.2.1 乳酸菌投加量对嗜油菌降解土壤中烃类效率的影响
        4.2.2 酵母菌投加量对嗜油菌降解土壤中烃类效率的影响
        4.2.3 兼性产酸菌—嗜油菌同步降解陈旧含油土壤中石油烃的效果
    4.3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四、原油在土壤中的渗透及降解规律(论文参考文献)

  • [1]活化过硫酸盐氧化污染土壤中的石油烃[D]. 任军贤.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2]基于高通量筛选的高盐环境石油污染修复技术体系的建立[D]. 翟栓丽. 齐鲁工业大学, 2021(10)
  • [3]耐盐石油降解菌的筛选、鉴定及其在土壤修复中的应用[D]. 艾贤军.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2020(06)
  • [4]热强化气相抽提修复半挥发性直链烃污染土壤的影响因素研究[D]. 康文慧. 大连海事大学, 2020(01)
  • [5]大庆油田落地油污染场土壤/地下水修复技术研究[D]. 倪广元. 东北石油大学, 2020(03)
  • [6]石油与盐渍化作用联合胁迫于土壤的污染特征与微生物多样性影响效应研究[D]. 董芷薇. 青岛科技大学, 2020(01)
  • [7]基于SVE的土壤苯系物优化去除研究[D]. 史俊祥. 南昌大学, 2020(01)
  • [8]基于碳数分段法的石油烃类污染土壤异位热脱附过程及机理研究[D]. 李方洲. 东南大学, 2020(01)
  • [9]旱寒地区石油类污染物在灰漠土中的迁移规律[D]. 邵峰军. 新疆大学, 2020(07)
  • [10]兼性产酸菌-嗜油微生物联合修复陈旧含油土壤的特性研究[D]. 阴丹丹.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原油在土壤中的渗透降解规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