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117在胃肠道间质瘤中表达的临床病理学意义

CD117在胃肠道间质瘤中表达的临床病理学意义

一、CD117在胃肠道间质瘤中表达的临床病理意义(论文文献综述)

王文思[1](2021)在《伊马替尼与舒尼替尼对胃肠道间质瘤生长抑制作用的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本研究通过从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组织标本,到原代培养的间质瘤细胞生物学行为的群落分析,最终到原子力显微镜在单细胞水平上的检测,三个层次、不同角度来解析伊马替尼与舒尼替尼联合用药对胃肠道间质瘤的抑制作用。1、通过解析胃肠道间质瘤患者临床病理及术后随访资料,探讨Ki-67增殖指数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相关性,以期对胃肠间质瘤患者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2、研究伊马替尼和舒尼替尼对原代培养的人胃肠道间质瘤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观察联合用药的效果,完善其靶向治疗胃肠道间质瘤的机制研究。3、探讨原子力显微镜测量胃肠道间质瘤细胞机械特性的原理和方法,对原代培养的胃肠道间质瘤细胞药物处理后,细胞膜机械性能变化及药物对配体与细胞膜受体结合分子力的改变进行解析。方法:1、(1)回顾性纳入分析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胃肠外科2018年9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收治的26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资料,分析Ki-67增殖指数与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2)随访26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预后生存信息,对影响患者预后的临床病理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2、药物处理人胃肠道间质瘤细胞:(1)CCK-8实验观察胃肠道间质瘤细胞的增殖抑制;(2)划痕愈合实验及Transwell小室侵袭实验观察细胞体外运动迁移能力的改变;(3)RT-PCR实验检测药物处理细胞后Gab1、Grb2、PI3K、AKT及GSK-3β基因水平的变化;(4)流式细胞术检测胃肠道间质瘤细胞凋亡比例的变化。3、基于AFM的纳米压痕技术测定药物作用胃肠道间质瘤细胞前后,单细胞机械特性及配体与细胞膜表面受体结合分子力的变化。结果:1、(1)胃肠道间质瘤Ki-67增殖指数与肿瘤细胞形状、核分裂象、NIH分级及是否服用靶向药物治疗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年龄、肿瘤细胞形状、肿瘤原发位置、肿瘤大小、核分裂象、NIH分级、手术治疗方式、是否服用靶向药物治疗、CD117、DOG-1、CD34、SMA、S-100、Desmin均未影响患者预后,还需寻找更多的预后因子对临床预后进行精确评估。2、(1)伊马替尼和舒尼替尼对胃肠道间质瘤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并减弱胃肠道间质瘤细胞的迁移能力(p<0.05),联合作用时以上作用效果更为明显(p<0.05);(2)Gab1、Grb2、PI3K、AKT及GSK-3β基因水平在药物处理作用下降低,联合作用时以上作用效果更为明显(p<0.05);(3)流式细胞术检测发现伊马替尼和舒尼替尼处理的胃肠道间质瘤细胞,G0/G1期比例增加,凋亡比例增高(p<0.05);联合用药凋亡比例较单独用药差异显着(p<0.05)。3、利用原子力显微镜对原代培养的胃肠道间质瘤细胞进行扫描,分别得到GIST单细胞偏差图、高度图及三维成像图,利用纳米压痕测定抗癌药物伊马替尼、舒尼替尼及联合用药对原代培养的胃肠道间质瘤单细胞机械性能的变化,结果显示:药物作用后杨氏模量变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GIST细胞硬度变小,趋于凋亡,即药物达到一定的疗效。同时利用修饰有EGF的探针测量药物作用下EGF与间质瘤细胞表面受体EGFR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结果显示药物作用后EGF-EGFR之间分子结合力变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胃肠道间质瘤Ki-67增殖指数与肿瘤细胞形状、核分裂象、NIH分级及是否服用靶向药物治疗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可以作为评估GIST患者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之一。2、伊马替尼、舒尼替尼都可以抑制胃肠道间质瘤细胞的增殖,诱导其凋亡,具有一定的抗肿瘤活性,联合作用时具有协同作用。3、伊马替尼、舒尼替尼可以通过影响GIST细胞的机械特性及EGFR通路中细胞膜表面配体与受体的分子结合力而发挥药效,深化对两种药物作用机制的研究。总之,伊马替尼及舒尼替尼联合用药对胃肠道间质瘤细胞膜表面机械特性及EGF-EGFR之间分子结合力产生影响,进而引起细胞内部信号转导通路的变化,从而引起胃肠道间质瘤生物学行为的改变。我们对此进行探讨,以期对胃肠间质瘤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

邓有晓[2](2021)在《Ki-67指数在胃肠间质瘤中的表达特点及预后作用分析》文中指出[目 的]分析256例胃肠间质瘤(GIST)患者组织中Ki-67指数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以及分析Ki-67指数对患者生存预后的影响,进而探讨Ki-67指数在评估胃肠间质瘤患者预后中的价值。[方 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20年1月就诊于云南省肿瘤医院的GIST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外科行手术切除肿瘤,术后根据病理检查(HE形态和免疫组化)或基因检测确诊为GIST的患者。排除标准:术后复发的GIST病例;术前行靶向治疗的病例;存在严重的共患疾病的病例;资料不完善及失访的病例。随访时间截止到2020年11月1日,主要随访患者的生存情况,复发、转移情况。预后生存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生存曲线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以复发转移为阳性事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ki-67指数的最佳临界值。[结 果]1.本研究纳入256例患者,其中男性124例(48.44%),女性132例(51.56%),男女比:1:1.06。患者年龄范围:21~82岁,平均年龄:56.04±11.77岁。肿瘤原发部位以胃(55.47%)和小肠(29.69%)多见。2.Cox多因素风险模型分析结果提示,肿瘤大小(HR:1.098,95%CI:1.046~1.152,P<0.001)、肿瘤部位(HR:2.846,95%CI:1.362~5.948,P=0.005)、核分裂象计数(HR:1.094,95%CI:1.048~1.142,P<0.001)、ki-67 指数(HR:1.055,95%CI:1.038~1.072,P<0.001)是 GIST 术后无复发生存时间(RFS)的独立影响因素。3.ROC曲线结果显示:经计算,9%为ki-67指数判断原发GIST术后是否发生复发转移的临界值,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是75.0%和83.0%(AUC:0.819,95%CI:0.740~0.898,P<0.01)。4.ki-67≤9%患者术后 RFS 优于 ki-67>9%组患者(Log-rank:74.855;P<0.0001)。5.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GIST肿瘤组织中ki-67的表达与肿瘤的原发部位、大小、核分裂象计数呈正相关。6.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结果提示,Ki-67的表达在高危组、中危组、低危组和极低危组(改良NIH标准)患者中存在差异。行两两比较结果显示:高危组中ki-67的表达显着高于中危组、低危组、极低危组患者(P<0.001);中危组患者Ki-67的表达与低危组、极低危组患者比较未见明显差异(P=0.611;P=0.146);低危组患者Ki-67的表达与极低危组患者比较无明显差异(P=1.000)。[结 论]Ki-67指数与GIST患者预后相关,且是GIST患者RFS的独立危险因素。本研究绘制ROC曲线,经计算,9%为ki-67指数判断原发GIST术后是否发生复发转移的临界值。ki-67指数>9%提示患者可能存在生存预后不良,其术后RFS低于ki-67指数≤9%的患者。

孟美玲[3](2020)在《胃肠道间质瘤CT表现与Ki-67指数、危险分层的相关性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中CT表现与Ki-67指数、危险分层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9年10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行CT检查并经手术病理及免疫证实的464例原发性GIST患者的临床病理及影像学资料。采集以上患者一般资料(性别、年龄)、病理资料(病理肿瘤直径、核分裂像、Ki-67指数)、CT征象(部位、大小、边界、轮廓、生长方式、密度、坏死或囊变、钙化、溃疡)。将Ki-67指数分为Ki-67≤5%和>5%两组;根据肿瘤病理大小、核分裂像计数、肿瘤部位及有无肿瘤破裂将GIST患者分为极低、低、中、高危组。利用单因素分析、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的方法,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CT征象与Ki-67指数、危险分层的相关性。结果:(1)对不同Ki-67组别间的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CT征象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CT的肿瘤大小、边界、轮廓、坏死或囊变与Ki-67指数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Ki-67指数呈正相关(r=0.405、0.446、0.328、0.326,P<0.05);生长方式、密度、溃疡与Ki-67指数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但与Ki-67指数相关性较弱(r=0.173、0.259、0.177,P<0.05);钙化与Ki-67指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进一步显示:肿瘤大小>4.65cm(OR=1.163,95%CI=1.055-1.282,P<0.05)和边界不清(OR=3.701,95%CI=2.185-6.269,P<0.001)是区别Ki-67≤5%和>5%组的有效指标。(3)对不同Ki-67组别的危险分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Ki-67指数与病理肿瘤直径、核分裂象、肿瘤部位、危险度分层呈正相关(r=0.383、0.508、0.143、0.481,P<0.05)。(4)对不同危险分级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性别、CT征象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CT的肿瘤大小、部位、边界、轮廓、生长方式、密度、坏死或囊变在不同危险分层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危险分层呈正相关(r=0.809、0.336、0.551、0.495、0.353、0.373、0.539,P<0.05);溃疡在不同危险分层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危险分层相关性较弱(r=0.216,P<0.05);钙化、性别与危险分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肿瘤直径>4.65cm、边界不清是判断Ki-67指数>5%的独立危险因素。(2)Ki-67指数与危险度分级、核分裂象、肿瘤部位、肿瘤直径呈正相关,反映Ki-67指数可作为评估GIST危险分级的重要参考指标。(3)CT的肿瘤大小、部位、边界、轮廓、生长方式、密度、坏死或囊变与危险度分级呈正相关,有助于评估GIST的危险度分级。

王新滨[4](2020)在《胃肠间质瘤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回顾性分析在我院237例胃肠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胃肠间质瘤患者的临床特点并进行预后相关因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至2018年2月在我院收治住院并经术后病理确诊为胃肠间质瘤的23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的方式为电话、住院复查以及门诊复查,辅助检查胃镜、EUS、增强CT、MRI等,末次随访日期为2019年2月。选用SPSS 22.0统计软件对所收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对于患者的性别、年龄、手术方式、肿瘤直径、核分裂像、NIH危险度分级、术后复发情况、复发后治疗、是否靶向治疗、Ki-67增值指数等进行分析,对患者预后情况进行了解,应用单因素与多因素进行胃肠间质瘤患者临床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当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一般情况:统计了2014年2月至2018年2月在我院收治住院并经术后病理确诊为胃肠间质瘤的237例患者,其中男性患者121例,女性患者116例。患者平均年龄(59.26±2.64)岁,年龄<59岁患者102例,年龄≥59岁患者135例。2.发病位置:GIST患者发病位置胃部160(67.51%)例;十二指肠12(5.06%)例;空回肠43(18.14%)例;结直肠3(1.27%)例;胃肠以外部位19(8.02%)例。常见的临床症状特征腹痛212(89.45%)例;恶心、呕吐、反酸等上腹部不适症状197(83.12%)例;腹部包块42(17.72%)例;消化道出血39(16.46%)例;无症状常规体检11(4.65%)例;其他16(6.75%)例。3.GIST临床病例特征:GIST患者首次治疗肿瘤直径:≤2cm,60(25.32%)例;>2cm≤5cm,76(32.07%)例;>5cm≤10cm,58(24.47%)例;>10cm,43(18.14%)例。核分裂象≤5个/50HPF 167(70.47%)例;6-10个/50HPF 27(11.39%)例;>10个/50HPF 43(18.14%)例。4.组织形态及免疫组化:细胞形态为梭形细胞型患者41(17.30%)例;上皮样细胞型患者172(72.57%)例;混合型患者24(10.13%)例。Ki-67指数:其中<10%患者174(73.42%)例;10%-20%患者42(17.72%)例;>20%患者21(8.86%)例。237例胃肠间质瘤患者免疫组化表达CD117阳性患者225(94.94%)例;CD34阳性患者201(84.81%)例;DOG-1阳性患者231(97.47%)例。其中18例患者进行GIST基因突变检验,c-kit基因突变患者13(72.22%)例,其中9外显子突变2例,11外显子突变5例,13外显子突变3例,17外显子突变2例,18外显子突变1例;PDGFRA突变患者2(11.11%)例;野生型患者3(16.67%)例。根据NIH分级,极低危患者51(21.52%)例;低危患者82(34.60%)例;中危患者40(16.88%)例,高危患者64(27.00%)例。5.患者术前服用靶向药物治疗的患者有48例(20.25%),未服用189例(79.75%)。术后使用靶向药物治疗的患者共有58例(24.47%),未使用179例(75.53%)。其中术后复发患者共有43例,其中胃复发患者27(62.79%)例;小肠复发患者11(25.58%)例;胃肠道外复发患者5(11.63%)例。43例患者复发后采用单纯靶向药物治疗患者共有23例(53.49%),单纯手术治疗8例(18.60%),靶向药物联合手术治疗9例(20.93%),3例(6.98%)患者拒绝接受二次治疗。6.随访末次随访日期为2019年2月。患者生存时间截止为随访结束或患者死亡日期.共有208例患者存活,29例死亡。结论:1.胃肠间质瘤发病年龄广,男女发病无明显差异。2.胃肠间质瘤发病位置多发生于胃、其次小肠,结直肠少见。3.术后靶向药物治疗、危险度分级、Ki-67指数、核分裂象、肿瘤直径为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4.胃肠间质瘤主要治疗手段是手术切除,但要尽可能完全切除肿瘤,保证肿瘤不破裂,且切缘阴性。术后病理提示中高危复发可能或已发生转移者,可给予靶向药物治疗。

西尔扎曼·阿不都拉[5](2020)在《Stathmin在胃肠道间质瘤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文中提出目的:全球范围内胃间质瘤作为常见恶性肿瘤,严重威胁到人类的健康。胃间质瘤的发病率及死亡率日益增高,预后差,这与它的深侵袭性、高转移率、临床症状的隐匿性、高复发率密切相关。本研究中我们分析原发性胃肠道间质瘤(GIST)中微管解聚蛋白(Stathmin)的表达程度与一般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相关性,验证Stathmin是否是GIST患者的诊断、治疗及其预后中发挥重要机制的蛋白;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学技术检测96例胃肠道间质瘤组织中Stathmin蛋白的表达,统计学分析其Stathmin蛋白的表达水平与患者一般临床病理学特征之间的相关性;结果:Stathmin蛋白在胃肠间质瘤组织中阳性率为46%(44/96),Stathmin在胃肠间质瘤组织中过度表达;Stathmin阳性表达与患者肿瘤危险度以及CD34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部位、肿块大小、浸润深度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GIST患者中Stathmin过度表达并与肿瘤危险度分级、CD34(+)密切相关。Stathmin有可能成为判别该病的辅助诊断及患者病情恶化的指标,为今后GIST病人的诊断、临床治疗策略及预后判断提供理论依据。

刘秋雨[6](2020)在《特殊类型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病理及遗传学变异特征研究》文中指出第一部分GIST病理学特征及预后相关因素分析研究背景与目的: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约20%-30%显示恶性生物学特征,同时11%-47%以转移灶为首发症状,而GIST的治疗与相应的预后因子有很大的相关性,有鉴于此,本研究拟探讨和分析GIS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以及相关的预后预测因子。材料与方法:搜集2008年9月至2014年4月间的GIST病例共168例,均经手术切除及病理诊断证实。回顾性分析其相应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并按照1年、3年、5年随访患者生存率;同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相关指标,统计学方法分析预后相关因子。结果:168例患者中,男性113例,女性55例,年龄范围18岁-78岁。常见的临床症状有腹痛、消化道出血。原发部位在消化系统者115例(68.4%),其中51例(30.4%)呈多发性病灶;88例(52.4%)病灶瘤体最大径>5cm,80例肿瘤组织核分裂像≥5个/50HPF。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大部分肿瘤组织呈CD117阳性,比率约占92.9%(156/12),DOG1阳性比率为97.0%(163/5),CD34阳性比率为53.0%(89/79),S-100阳性比率为25.6%(43/125)。获随访患者149例,生存分析和Cox回归分析显示,性别、临床表现、肿瘤部位、肿瘤数目、CD34与S-100表达率之间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肿瘤最大径、核分裂数目与肿瘤预后之间存在相关性(p<0.05),即肿瘤最大径>5cm,或核分裂数≥5个/50HPF者,常常提示肿瘤预后较差。结论:核分裂数和肿瘤最大径是GIST评估预后的有用指标。第二部分经典突变型GIST罕见分子遗传学变异及临床病理学特征研究背景与目的:GIST基因突变主要见于KIT基因,少部分出现PDGFRA基因突变。本部分拟探讨除常见的KIT基因和PDGFRA基因突变类型外,是否存在少见的类型,以及其突变所对应的病理特征。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至2017年8月间共96例经手术切除的局限性GIST病例,搜集相应临床及病理学信息,采用二代测序技术(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NGS)检测分析KIT基因和PDGFRA基因突变类型;同时分析肿瘤形态学、免疫表型、危险度、治疗方法等,并随访患者。结果:本组96例GIST中,检测出80例存在KIT基因突变,4例存在PDGFRA基因突变。突变型84例患者,男性44例,女性40例,年龄范围38岁至70岁,平均年龄64岁。1)80例KIT突变病例中,64例存在11号外显子突变,主要为缺失突变,缺失片段包括555-559密码子、576密码子、557-558密码子,少见类型有576、557替代突变,同时合并存在少见的基因突变,即FLT1基因替代突变、DDR2基因替代突变。9例存在9号外显子突变,包括常见的502-503重复突变,少见的501插入突变,以及486替代突变,后者同时合并新型的CCNYL1–BRAF基因融合突变,且该例形态学上呈混合型,上皮样肿瘤细胞排列呈小巢状、漩涡状,类似于脑膜瘤样形态;13号外显子突变类型为常见的642替代突变;17号外显子突变类型为常见的822替代突变;2)PDGFRA基因突变4例,3例位于18号外显子,除了常见的D842V突变类型外,新发现843插入突变,以及842-845缺失突变,同时合并DDR2基因替代突变;12号外显子1例,呈561替代突变。结论:GIST中存在少见的KIT突变类型,同时可合并新型的融合性基因,以及新型的基因突变,这些变异可能与特殊的组织学类型具有相关性。第三部分经典突变型GIST中少见病例的临床病理学及分子遗传学特征研究背景与目的:GIST消化系统外原发性者少见,包括区域淋巴结转移、骨转移者亦很少见;最常转移部位是肝脏,且少部分患者以转移灶为首发症状。而原发于消化道的GIST可合并其他肿瘤,是否存在特殊的临床病理特征?应用靶向治疗的GIST,是否基因突变类型和病理学特征有改变?本部分拟探讨上述少见特殊类型GIST(伴淋巴结转移的GIST、伴骨转移的GIST、胃肠道外原发性GIST、合并消化系统肿瘤的GIST、靶向治疗后GIST)的临床病理特征,以及分子遗传学特征。材料与方法:搜集2008年9月至2016年12月间经病理确诊为GIST共924例,搜集符合本次研究目的的病例,并采集相应临床及病理学信息,采用一代测序技术检测分析KIT基因和PDGFRA基因突变类型;同时分析肿瘤形态学、免疫表型、危险度、治疗方法等,并随访患者。结果:消化系统外原发性GIST(EGIST)共9例,男性2例,女性7例,年龄28-72岁,以腹膜后最多见,病理形态学、免疫组化和基因突变特征与原发于消化系统的GSIT相似;合并消化系统肿瘤的小GIST病例共14例,男性8例,女性6例,年龄48-82岁,小GIST主要发生于胃,肿瘤细胞稀疏,且多存在KIT基因突变;伴有淋巴结转移的突变型GIST 6例,5例男性,1例女性,年龄跨度48-75岁,几乎均存在同时性肝转移灶和腹腔播散,均存在KIT基因突变;伴有罕见骨转移的病例3例,原发部位在食管、胃和小肠,骨转移灶主要发生于锥体、肱骨,均存在KIT基因突变;靶向治疗后伴有罕见同时性骨和肺转移GIST病例1例,女,71岁,转移灶在靶向治疗后出现多灶性坏死,肿瘤细胞可见横纹肌样形态。结论:EGIST在病理特征、遗传学特征、生物学行为判断标准上与GIST相同;合并消化系统病变的小GIST呈极低危险度,遗传学表现提示其可能为GIST发生早期事件;发生淋巴结转移的突变型GIST常呈高危险度,存在同时性肝脏和腹腔转移的可能;GIST骨转移最常发生于脊柱,肿瘤呈高危险度,且伴有肝转移者尤其应警惕骨转移的可能;靶向治疗后伴有罕见骨和肺转移的GIST常出现转移灶形态学改变。第四部分野生型GIST临床病理学及分子遗传学特征研究背景与目的:野生型GIST大多存在SDH缺失突变、BRAF基因突变等,是否存在其他突变基因及突变类型?本部分拟探讨除常见的基因突变类型外,是否存在少见的突变,以及其突变所对应的临床病理特征。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至2017年8月间共96例经手术切除的局限性GIST病例,搜集相应临床及病理学信息,首先采用一代测序技术筛选野生型GIST,并进一步对这部分肿瘤采用NGS检测分析是否存在已知或未知的基因突变类型;同时分析肿瘤形态学、免疫表型、危险度、治疗方法等,并随访患者。结果:本组95例GIST中,12例为野生型GIST,其中女性7例,男性5例,年龄36-82岁。其中5例为SDH缺陷型GIST,免疫组化呈SDHB表达缺失,女性为主,均发生于胃,组织学主要呈上皮样型;分子检测发现1例存在SDHA基因替代突变(E564K),同时存在CCND1和RB1基因扩增突变,肿瘤呈恶性行为;1例存在SDHD基因替代突变(D113Tfs22),同时存在TP53基因替代突变(D281Y),p53蛋白弥漫阳性表达;1例存在TP53基因的两种不同突变类型共存,替代突变(R273H)和300308缺失插入突变,p53蛋白弥漫阳性表达,肿瘤呈恶性行为。非SDH缺陷型GIST共7例,2例存在BRAF基因替代突变(V600E),同时相应蛋白阳性表达,均呈梭形细胞型,其中1例发生于肿瘤体积为0.6cm的micro GIST;1例存在CDH1基因功能性胚系突变,类型为替代突变(D786N),该例肿瘤原发于十二指肠,增殖指数较高(20%),呈高危险度。结论:野生型GIST中可存在少见的突变类型,如TP53基因突变、CCND1基因扩增、RB1基因扩增,且可以和SDH亚单位基因突变合并存在,部分基因突变可能与肿瘤的恶性生物学行为相关;非SDH缺陷型GIST中除常见的BRAF基因突变外,尚有少见的CDH1基因突变,且也有可能与肿瘤的侵袭性生物学行为相关。

刘秀霞[7](2019)在《胃肠道间质瘤危险度分级与CT影像学的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不同危险度胃肠道间质瘤的CT征象,探索CT影像学表现与病理免疫组织化学之间的相关性,以期通过CT影像学对GIST危险度进行初步评估,指导术前分期。方法收集我院经手术病理确诊的62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CT影像学资料,均行腹部MSCT增强扫描。危险度分级标准采用2008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NIH)制定的标准,分为极低危险、低度危险、中度危险、高度危险。CT影像学表现分析包括肿瘤发生部位、大小、形态、生长方式、密度及强化方式。通过对比肿瘤免疫组织化学结果及CT影像表现,分析不同危险度胃肠间质瘤与CT征象之间的关系。结果极低危险、低度危险、中度危险及高度危险分别为5例、20例、11例及26例。发生于胃、小肠及结直肠病例数分别为44例、12例和6例。发生于肠道的间质瘤危险度明显高于发生于胃的间质瘤。CD117在胃肠道间质瘤的表达阳性率为98.40%,DOG-1的表达阳性率为96.84%,CD34的表达阳性率为91.91%,Ki-67的表达阳性率为91.93%,SMA表达阳性率为30.67%。CD117、DOG-1、CD34、Ki-67、SMA与危险度分级间均无统计学差异。肿瘤最大径越大,伴液化坏死,不均匀强化,危险度越高;肿瘤直径越小,不伴液化坏死,均匀性强化,危险度越低。不同危险度的GIST在肿瘤最大径、有无液化、发病部位、强化方式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不同危险度中钙化、生长方式、强化程度及各期CT值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不同危险度的胃肠间质瘤CT影像学表现存在一定差异,肿瘤最大径、有无液化和强化方式有助于GIST术前无创危险度分级,而钙化、生长方式及强化程度无明显差别。

李波[8](2019)在《胃肠道间质瘤组织中E-钙黏素、VEGF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文中指出目的:分析血管内皮生张因子(VEGF)与E-钙素(E-cadherin)在胃肠道间质瘤(GISTs)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为其临床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参考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学S-P法对40例胃肠道间质瘤(GISTs)病理切片VGEF和E-cadherin进行检测,观察二者在胃肠道间质瘤中的表达情况。分析两者与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原发部位及胃肠道间质瘤的危险度分级、肿瘤直径、核分裂数的关系。所有结果应用SPSS2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VEGF和E-cadherin在胃肠道间质瘤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2.50%、32.50%,两者的表达与胃肠道间质瘤的危险度分级、肿瘤直径、核分裂数有关(P<0.05),而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原发部位无关(P>0.05);VEGF、E-cadherin在极低和低危险组,中高危组组间和直径≤2cm、直径2.15cm及直径>5cm组间以及核分裂数<5/50HPF、核分裂数≥5/50HPF组间表达有显着性差异(P<0.05),随着危险度增高及肿瘤直径的增大,VEGF的高表达率随之升高,而E-cadherin阳性率反之降低,在相关性分析中,VGEF、E-cadherin成负相关(P<0.01)。结论:胃肠道间质瘤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上调和E-钙素(E-cadherin)的表达下调,与胃肠道间质瘤的发生发展、转移及侵袭行为密切相关,VEGF和E-cadherin在胃肠道间质瘤中表达呈负相关,两者的联合检测对胃肠道间质瘤的恶性程度的评判及临床治疗具有参考意义。

李培峰[9](2019)在《胃肠道间质瘤原发性高级别转化分子机制研究》文中指出【研究背景】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是消化道最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其生物学行为和临床表现可以从良性至恶性。GIST肿瘤危险度评估多根据肿瘤发生部位、大小、核分裂象计数以及肿瘤是否破裂,良恶性GIST的分子生物学特征仍不明确。大多数恶性GIST表现为多结节或单个结节内均一的高级别病理组织形态,但有少数病例表现为结节内高低级别组织形态共存或多结节病变中部分结节为高级别部分为低级别。因而,恶性GIST是初始发生即为恶性,还是由已存在的低侵袭性肿瘤进展而来还存在争议。目前,已有基于不同个体的基因突变检测和基因表达分析显示高危GIST较低危肿瘤具有不同的基因突变和蛋白表达,但多病例同一患者原发性低级别GIST向高级别转化的分子机制研究未见报道。【目的】本研究拟首先从组织学水平阐述GIST原发性高级别转化的形态学和免疫组化表达改变,进而在分子水平采用全外显子测序检测高级别肿瘤较低级别肿瘤的差异性基因改变,并进一步探讨和验证其可能的分子机制,为GIST准确预后分级提供新的依据,有望阐述部分恶性GIST发生机制,为恶性GIST治疗提供理论基础和指导。本研究目的主要包括:1.比较高低级别共存GIST肿瘤中两种成分的形态学差异及免疫组化表达差异;2.比较GIST高级别较低级别成分差异性基因突变,分析基因突变可能产生的功能,并进一步探讨其促进GIST高级别转化的可能分子机制;3.分析全外显子测序数据中MYC拷贝数变异,检测多量GIST样本中MYC基因拷贝数变异,探讨MYC拷贝数变异促进GIST高级别进展的分子机制;4.细胞功能实验检测MGA在GIST细胞增殖中的功能,并初步探讨其抑制细胞增殖的相关分子机制;5.探讨细胞周期调控因子Cyclin D1和p16INK4A在GIST中的表达,及其在肿瘤进展中的功能。【方法】本研究采用了组织病理学、免疫组织化学、高通量测序、荧光原位杂交(FISH)以及分子生物学实验等研究方法,主要列举如下:1.回顾性分析22例高低级别共存GIST病例临床病理特征,比较两种成分的形态学和免疫组化表达差异,并随访患者预后;2.10对高级别和低级别肿瘤样本行全外显子测序,比较高级别GIST较配对低级别肿瘤差异性基因突变及基因拷贝数变异;3.Sanger测序验证高级别较低级别差异性肿瘤驱动基因突变;FISH验证基因拷贝数变异,并用于大样本检测目的基因拷贝数变异;4.应用Western Blot检测GIST细胞系中MGA、MAX、MYC、p16INK4A和Cyclin D1的蛋白表达水平;5.应用sh RNA慢病毒感染技术构建MGA低表达GIST细胞系;6.利用细胞生长曲线和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GIST细胞系的细胞增殖能力;7.免疫组化染色检测GIST肿瘤中Cyclin D1和p16INK4A表达。【结果】1.22例高低级别肿瘤成分共存的GIST患者术前均未接受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肿瘤多发生于小肠(16例)和胃(5例),直径均≥4 cm,9例表现为多灶性病变,6例发生转移,1例术后半年复发,4例术后4年内死亡。低级别肿瘤成分细胞密度低,细胞呈梭形,形态温和,核分裂象少见,12个/50高倍视野(HPF);高级别成分细胞排列紧密,呈短梭形或上皮样,异型性明显,核分裂象多见,690个/50 HPF。高级别肿瘤较低级别肿瘤CD34表达明显减少,两种成分Ki-67增殖指数有明显差异。2.与人参考基因组GRCh37/hg19比对,20例样本全外显子测序结果共检测到247个肿瘤驱动基因的802个位点突变;其中193个(78.14%)突变基因同时发生在GIST高级别和低级别成分中,另外,30个(12.15%)突变基因只出现在高级别肿瘤,24个(9.71%)突变基因仅出现在低级别肿瘤。3.10对GIST肿瘤样本的全外显子测序中,每例患者肿瘤高低级别成分均具有相同的KIT基因突变。4.全外显子测序检测到30个肿瘤驱动基因的35个突变仅发生在GIST高级别成分;Sanger测序证实9个基因的突变仅发生在高级别肿瘤,包括MGA、SDHA、ARID1A、LATS2、MAX、SETD2、RB1、RPS6KB2和PIK3CA,其中MGA突变在2个病例中被检测到。KEGG pathway分析提示这些差异性突变的基因主要参与细胞周期调控、凋亡抑制和染色体重塑等相关的通路。5.比对c Bio Portal数据库,RB1、MAX、SETD2、SDHA、ARID1A、MGA和PIK3CA均为可重复性突变,前6个均为GIST前20位常见突变基因;基因LATS2和RPS6KB2突变首次在GIST中报道。6.全外显子测序基因拷贝数分析发现3例患者高级别肿瘤较低级别肿瘤MYC基因拷贝数增加;FISH证实1例患者高级别肿瘤MYC拷贝数扩增,另外2例高低级别成分均为8号染色体多体伴有MYC拷贝数增加。7.分子生物学实验发现MGA sh RNA慢病毒感染GIST细胞系较正常和阴性对照细胞系p16INK4A表达降低,Cyclin D1表达升高,MAX和MYC表达无明显差异;MGA sh RNA稳定感染GIST细胞具有较强的增殖活性和克隆形成能力。8.p16INK4A在高级别GIST肿瘤组织表达减少,其表达与核分裂象计数、Ki-67增殖指数、肿瘤危险度分级以及肿瘤最大直径呈负相关;Cyclin D1在高级别肿瘤组织高表达,其表达与核分裂象计数和肿瘤最大直径呈正相关。9.130例GIST样本中50.77%的样本发生MYC基因低拷贝数增加;高低级别共存GIST中高级别成分较低级别成分MYC拷贝数增加明显,单纯性病例高级别肿瘤较低级别肿瘤MYC拷贝数增加发生率增高;高低级别共存GIST低级别肿瘤MYC拷贝数增加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单纯性低级别肿瘤;在单纯性高级别或低级别GIST,MYC拷贝数增加与核分裂象计数和Ki-67增殖指数呈正相关,与p16INK4A表达呈负相关。【结论】1.高级别和低级别成分共存的GIST肿瘤多发生在小肠,易发生转移,患者预后较差。与低级别肿瘤成分相比,高级别肿瘤细胞密度高,呈短梭形或上皮样,异型性明显,可见坏死,核分裂象更多见,Ki-67增殖指数增高,CD34表达降低。2.全外显子测序数据显示高低级别共存GIST病例中两种成分的基因突变多数相同,包括KIT突变,提示两者可能起源于共同的祖细胞,随着肿瘤生长发生一些差异性的突变,从而形成了高级别和低级别肿瘤的异质性。3.仅发生在高级别GIST的差异性突变可能是肿瘤进展中的原发性分子事件。GIST肿瘤进展可能是多个基因通过不同的细胞信号通路分别或协同作用的结果,尤其是细胞周期调控相关基因突变可能通过调控细胞周期促进肿瘤细胞增殖,进而导致GIST由低级别向高级别转化。4.MGA/MAX/MYC网络可能在GIST肿瘤进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MGA表达下调促进GIST细胞生长和细胞克隆形成,可能是通过p16INK4A/CDK4/Cyclin D1细胞周期调控通路实现。5.MYC拷贝数增加在GIST是一种常见的基因改变,可能在肿瘤早期即发生;伴有MYC拷贝数增加的低级别肿瘤更可能进展为高级别,MYC拷贝数增加的GIST具有更高的增殖活性,其机制可能是通过p16INK4A调控细胞周期实现的。6.p16INK4A表达减少和Cyclin D1表达增高可能通过促进肿瘤细胞增生导致GIST由低级别肿瘤向高级别肿瘤进展。总之,高级别和低级别GIST具有较为显着的形态学和免疫组化表达差异,GIST肿瘤原发性进展可能是多种基因通过不同通路分别或协同作用的结果,其中细胞周期调控相关基因突变、MYC基因拷贝数增加以及细胞周期调控因子表达改变在GIST肿瘤原发性进展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白辰光[10](2018)在《FoxM1受HIF-1α和HIF-2α双重调控,促进胃肠道间质瘤演进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背景及目的: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是一类由未分化或具有多潜能分化能力的梭形细胞或上皮样细胞组成的最常见的消化道间叶源性肿瘤,其中大于80%的肿瘤具有KIT或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A(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 receptor alpha,PDGFRA)基因突变。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KIT/PDGFRA基因突变并不是GIST演进的唯一机制,其它机制也参与GIST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行为的进展。人叉头框蛋白M 1(Forkhead Box M1,FoxM1)是维持细胞增殖、分化、基因稳定性的重要调控基因,在多种肿瘤中高表达,并且与肿瘤分期分级及患者预后相关。但纵观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FoxM1在GIST中的表达情况尚未见报道,其能否调控GIST恶性生物学行为仍不清楚。因而,我们以此为切入点,分析FoxM1在GIST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探索其调控GIST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作用,并探索缺氧诱导因子(Hypoxia inducible factor,HIF)-1α、HIF-2α调控FoxM1转录表达的分子机制,旨在明确FoxM1能否促进GIST演进,为今后GIST的临床防治提供理论基础和实验数据。方法:针对以上目的,本研究分为以下四部分。1.FoxM1在胃肠道间质瘤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研究:收集上海长海医院资料完整、临床病理诊断明确的GIST组织标本共83例,所有GIST病例均有石蜡包埋组织。采用苏木素-伊红(Hematoxylin and Eosin,HE)染色观察GIST组织形态学特征;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FoxM1、CD117(KIT蛋白)、DOG1、CD34在GIST中的表达;抽提石蜡组织DNA,基因测序检测GIST中KIT和PDGFRA基因突变情况;统计分析FoxM1表达与83例GISTs临床病理指标间的相关性。2.FoxM1促进胃肠道间质瘤细胞增殖、迁移、侵袭的作用研究:采用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FoxM1在常氧和缺氧环境下的表达,构建FoxM1过表达质粒(pcFoxM1)和特异性短发卡RNA质粒(shFoxM1),转染GIST细胞系GIST-T1和GIST 882,观察FoxM1在常氧(21%O2)和缺氧(1%O2)环境下对GIST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调控作用。检测指标包括:采用CCK-8检测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分布、细胞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细胞迁移侵袭能力,western blot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细胞周期素A-细胞周期素-依赖性激酶-2(CyclinA-cyclin-dependent kinase 2,Cdk2)及金属基质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2,MMP2)蛋白表达。3.HIF-1α 和 HIF-2α 对 FoxM1 转录表达的调控机制研究:采用western blot检测HIF-1α和HIF-2α在常氧和缺氧环境下GIST细胞中的表达。构建HIF-1α和HIF-2α特异性短发卡RNA质粒(shHIF-1α和shHIF-2α),分别转染GIST细胞系GIST-T1和GIST 882,采用定量PCR、western blot检测HIF-1α和HIF-2α对FoxM1表达的调控作用。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确定FoxM1的转录起始位点和启动子区,查找FoxM1启动子区HIF-1α和HIF-2α潜在结合位点——缺氧反应元件(Hypoxiα response element,HRE)。采用染色质免疫共沉淀(Chromαtinimmunoprecipitαtion,ChIP)检测常氧和缺氧环境下HIF-1α和HIF-2α与FoxM1启动子区的结合。根据ChIP实验结果,构建相应的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通过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HIF-1α和HIF-2α对FoxM1转录表达的调控作用,明确具体的结合位点。4.HIF-1α和HIF-2α在胃肠道间质瘤中的表达及其与FoxM1表达的相关性和临床病理意义研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HIF-1α和HIF-2α在83例GIST组织标本中的表达,统计分析HIF-1α和HIF-2α与FoxM1表达以及与83例GIST临床病理特征间的相关性。构建GIST荷瘤鼠模型,分为HIF-1α抑制组、HIF-2α抑制组、HIF-1α+HIF-2α联合抑制组、PBS对照组,分别喂饲HIF-1α特异性抑制剂PX-478 2HC1、HIF-2α特异性抑制剂PT-2385,PX-478 2HC1+PT-2385(PX+PT)和磷酸盐缓冲液(Phosphatebuffer saline,PBS);测量肿瘤体积,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肿瘤中FoxM1和ki-67蛋白表达。结果:1.FoxM1在胃肠道间质瘤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83例 GIST 中 CD117、CD34、DOG1 的阳性率分别为 97.59%、67.47%、100%。83例GIST均不同程度表达FoxM1,阳性信号定位于细胞核。根据FoxM1表达强度分为FoxM1高表达组(n=21)和FoxM1低表达组(n=62)。统计分析表明FoxM1蛋白表达与肿瘤最大径、核分裂像计数、ki-67指数、侵袭转移、NIH危险度、WHO分级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All P<0.001)。但FoxM1蛋白表达与患者性别(P=0.2307)、年龄(P=0.4114)、原发部位(P=0.7555)、组织细胞形态(P=0.8835)、KIT/PDGFRA基因突变(P=0.4060)均无明显相关性。2.FoxM1促进胃肠道间质瘤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作用:常氧环境下GIST细胞系GIST-T1、GIST 882分别转染pcFoxM1和载体对照pcEGFP,CCK-8检测结果表明pcFoxM1组细胞在细胞接种的第2、3、4天的生长率明显高于pcEGFP对照组(All P<0.05)。GIST-T1细胞中pcFoxM1组、pcEGFP组S期细胞比例分别为49.80±0.34%、32.90±0.94%;GIST 882细胞中pcFoxM1组、pcEGFP组S期细胞比例分别为45.00±2.04%、30.49± 1.76%;pcFoxM1组和pcEGFP组相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细胞划痕实验表明GIST-T1、GIST 882细胞中pcFoxM1组的伤口距离分别是pcEGFP对照组的57%、83%,两组相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Transwell小室实验表明,GIST-T1、GIST 882细胞中pcFoxM1组的侵袭细胞数是pcEGFP对照组的2.68倍和2.73倍,两组相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western blot检测表明FoxM1促进GIST细胞表达PCNA、Cdk2、MMP2蛋白,而且FoxM1蛋白随着缺氧时间的延长而表达量增加。缺氧环境下GIST细胞系GIST-T1、GIST 882转染shFoxM1和载体对照shCon,CCK-8检测结果表明shFoxM1组细胞在细胞接种的第2、3、4天的生长率明显低于shCon对照组(All P<0.05)。GIST-T1细胞中shFoxM1组、shCon组S期细胞比例分别为31.98±1.0%、48.19±0.65%;GIST 882细胞中shFoxM1组、shCon组S期细胞比例分别为30.05±1.22%、42.05±2.23%。细胞划痕实验表明48小时后,GIST-T1、GIST 882细胞中shFoxM1组的伤口距离分别是shCon对照组的1.20倍、1.27倍,两组相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Transwell小室实验表明72小时后,GIST-T1、GIST 882细胞中shFoxM1组的侵袭细胞数分别是shCon对照组的0.62倍和0.52倍,两组相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western blot检测表明缺氧环境下抑制FoxM1表达可以抑制GIST细胞表达PCNA、Cdk2、MMP2蛋白。3.HIF-1α和HIF-2α对FoxM1转录表达的调控机制:western blot检测表明,随着缺氧时间的延长,HIF-1α和HIF-2α蛋白的表达呈时间依赖式增加;在常氧环境下,HIF-2α和FoxM1均可见稳定的蛋白表达,而HIF-1α仅在缺氧环境下表达。靶向降低缺氧环境下GIST细胞中的HIF-1α和HIF-2α表达后能有效降低FoxM1的表达水平,而且靶向降低常氧环境下GIST细胞中的HIF-2α表达后亦能降低FoxM1的表达水平。生物信息学分析FoxM1转录起始位点上游3000bp范围内存在5处可能的HRE,其核心序列为 5’-RCGTG-3’,分别为定位于-25(HRE1)、-297(HRE2)、-309(HRE3)、-761(HRE4)、-2324(HRE5)碱基处(相对于转录起始位点)。ChIP实验表明在缺氧环境下,HIF-1α能特异性结合到HRE1,而在常氧环境下未见结合片段;HIF-2α在常氧环境下能特异性结合到HRE1、HRE2、HRE3,而在缺氧环境下,HIF-2α除了可以结合到以上三个位点,还能结合到HRE5。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表明HRE1定点突变能显着降低HIF-1α所诱导的FoxM1启动子活性;HRE2、HRE3、HRE5定点突变能显着降低HIF-2α所诱导的FoxM1启动子活性。4.HIF-1α和HIF-2α在胃肠道间质瘤中的表达及其与FoxM1表达的相关性和临床病理意义:83例GIST均不同程度表达HIF-1α和HIF-2α蛋白,其阳性信号定位于肿瘤细胞的细胞核和细胞浆。根据HIF-1α核表达强度分为HIF-1α高表达组(n=35)和HIF-1α低表达组(n=48)。统计分析表明HIF-1α蛋白表达与FoxM1蛋白表达(P=0.0341)、肿瘤最大径(P=0.0499)、NIH危险度分级(P=0.0401)和WHO肿瘤分级(P=0.0478)具有统计学意义。根据HIF-2α核表达强度分为HIF-2α高表达组(n=46)和HIF-2α低表达组(n=37)。HIF-2α蛋白表达则与FoxM1蛋白表达(P=0.0065)、核分裂像计数(P=0.0162)、ki-67 指数(P=0.0060)、NIH危险度分级(P=0.0004)和WHO肿瘤分类(P=0.0025)具有统计学意义。HIF-1α和HIF-2α蛋白差异高表达(即只要一种亚型高表达就归为HIF-α高表达组)与FoxM1蛋白表达(P=0.0005)、肿瘤最大径(P=0.0003)、核分裂像计数(P=0.0021)、ki-67 指数(P=0.0019)、NIH 危险度分级(P=0.0001)、WHO 肿瘤分类(P=0.0006)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HIF-1α和HIF-2α蛋白同时高表达与FoxM1蛋白表达及GIST临床病理因素指标均无明显相关性。荷瘤鼠实验表明,PBS、PX、PT、PX+PT 组肿瘤体积分别为 80.70±32.14 mm3、39.02±5.46 mm3、38.90±3.87 mm3、15.14±9.30mm3;FoxM1 表达率分别为 66.74±15.12%、50.16±10.28%、44.66 ±4.96%、28.50±9.07%;ki-67 指数分别为 79.34± 11.38%、58.22±9.11%、56.86±8.90%、40.50±12.87%;统计分析表明PX+PT组的肿瘤体积、FoxM1蛋白表达、ki-67指数均显着小于其它3组(All P<0.05)。结论:1.FoxM1高表达与GIST增殖和侵袭性生长等临床病理指标密切相关,可作为判断预后的辅助指标。2.FoxM1可通过促进细胞周期进展、上调PCNA、Cdk2、MMP2表达促进GIST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3.FoxM1是缺氧调控蛋白,其启动子区的HRE1是HIF-1α功能性结合位点,而HRE2、HRE3、HRE5是HIF-2α功能性结合位点。4.在常氧环境下,HIF-2α调控FoxM1转录表达;在缺氧环境下,HIF-1α和HIF-2α协同促进FoxM1的转录表达,形成两级调控系统,即“常氧→HIF-2α→FoxM1”和“缺氧→HIF-1α-HIF-2α→FoxM1”。5.GIST组织中FoxM1蛋白表达与HIF-1α和HIF-2α表达正相关,同时抑制HIF-1α和HIF-2α能有效降低FoxM1蛋白表达,抑制GIST肿瘤生长。

二、CD117在胃肠道间质瘤中表达的临床病理意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CD117在胃肠道间质瘤中表达的临床病理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伊马替尼与舒尼替尼对胃肠道间质瘤生长抑制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第一部分: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病理及预后相关性分析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免疫组化检测
        2.2.1 主要试剂
        2.2.2 主要仪器
        2.2.3 实验方法
        2.3 结果判读
        2.4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
        3.1 临床特征
        3.1.1 性别、年龄
        3.1.2 发生部位
        3.2 病理特征
        3.2.1 大体检查
        3.2.2 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病理特征
        3.3 免疫组化检测
        3.3.1 HE染色
        3.3.2 免疫组化检测
        3.4 Ki-67增殖指数与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病理特征关系
        3.4.1 Ki-67与GIST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
        3.4.2 Ki-67与免疫组化指标的关系
        3.5 临床病理因素对患者预后影响的单因素分析
        3.6 生存曲线
    4 讨论
    5 结论
第二部分:伊马替尼与舒尼替尼对原代培养胃肠道间质瘤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主要试剂
        2.2 主要仪器
        2.3 实验方法
        2.3.1 原代细胞培养
        2.3.2 免疫荧光
        2.3.3 细胞总RNA的提取
        2.3.4 引物设计与合成
        2.3.5 CCK-8实验
        2.3.6 划痕实验
        2.3.7 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
        2.3.8 cDNA合成
        2.3.9 实时定量PCR
        2.3.10 凋亡实验
        2.4 统计学分析
    3 实验结果
        3.1 胃肠道间质瘤细胞原代培养
        3.2 免疫荧光实验分析胃肠道间质瘤细胞CD117蛋白的表达
        3.3 胃肠道间质瘤细胞外显子基因突变测序分析
        3.4 CCK-8实验检测伊马替尼和舒尼替尼对胃肠道间质瘤细胞的抑制情况
        3.5 划痕实验检测伊马替尼和舒尼替尼对胃肠道间质瘤细胞迁移的影响
        3.6 Transwell实验检测伊马替尼和舒尼替尼对胃肠道间质瘤细胞侵袭的影响
        3.7 qRT-PCR实验检测伊马替尼和舒尼替尼对PI3K/AKT信号通路基因表达的影响
        3.8 伊马替尼和舒尼替尼诱导胃肠道间质瘤细胞凋亡情况检测
    4 讨论
    5 结论
第三部分:基于原子力显微镜对胃肠道间质瘤细胞机械特性及分子结合力的研究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主要试剂
        2.2 主要仪器
        2.3 原子力显微镜检测胃肠道间质瘤细胞杨氏模量
        2.4 探针功能化
        2.5 统计学分析
    3 实验结果
        3.1 胃肠道间质瘤单细胞纳米级成像
        3.2 胃肠道间质瘤细胞机械特性测量
        3.3 探针功能化结果验证
        3.4 EGF与EGFR分子间作用力测量
    4 讨论
    5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一)胃肠道间质瘤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综述(二)基于原子力显微镜对生物学相关机械力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2)Ki-67指数在胃肠间质瘤中的表达特点及预后作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胃肠间质痛改良NIH标准及其临床指导价值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3)胃肠道间质瘤CT表现与Ki-67指数、危险分层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材料和方法
    1 研究对象
    2 研究资料
    3 统计学分析
结果
    1 患者一般资料
    2 CT征象
    3 Ki-67 增殖指数与GIST病理特征的相关性
    4 GIST的 CT征象与Ki-67 增殖指数相关性的单因素分析
    5 GIST的CT征象与Ki-67 增殖指数相关性的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
    6 CT征象与危险度分层的相关性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附录或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致谢

(4)胃肠间质瘤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第2章 综述
第3章 资料和方法
    3.1 一般资料
        3.1.1 纳入标准
        3.1.2 排除标准
    3.2 患者分组
    3.3 随访
    3.4 统计分析方法
第4章 结果
    4.1 一般资料
        4.1.1 性别
        4.1.2 年龄
        4.1.3 发病位置
        4.1.4 临床症状特征
    4.2 GIST临床病理特征
        4.2.1 肿瘤大小
        4.2.2 核分裂象
        4.2.3 KI-67 指数
        4.2.4 组织形态
        4.2.5 免疫组化
    4.3 GIST基因突变类型
    4.4 GIST术后危险度分级
    4.5 术前靶向药物治疗
    4.6 术后靶向药物治疗
    4.7 术后复发
    4.8 复发后治疗
    4.9 随访
    4.10 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4.10.1 预后单因素分析
        4.10.2 预后多因素分析
    4.11 术后生存相关因素分析
        4.11.1 术后生存单因素分析
        4.11.2 术后生存多因素分析
第5章 讨论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5)Stathmin在胃肠道间质瘤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研究内容及方法
    1 研究目标
    2 研究内容
    3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导师评阅表

(6)特殊类型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病理及遗传学变异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引言
第一部分 GIST病理学特征及预后相关因素分析研究
    1 前言
    2 实验材料
    3 实验方法
    4 结果
    5 讨论
    6 小结
第二部分 经典突变型GIST罕见分子遗传学变异及临床病理学特征研究
    1 前言
    2 实验材料
    3 实验方法
    4 结果
    5 讨论
    6 小结
第三部分 经典突变型GIST中少见病例的临床病理学及分子遗传学特征研究
    1 前言
    2 实验材料
    3 实验方法
    4 结果
    5 讨论
    6 小结
第四部分 野生型GIST临床病理学及分子遗传学特征研究
    1 前言
    2 实验材料
    3 实验方法
    4 结果
    5 讨论
    6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胃肠道间质瘤分子遗传学最新进展
    参考文献
研究生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致谢

(7)胃肠道间质瘤危险度分级与CT影像学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6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8)胃肠道间质瘤组织中E-钙黏素、VEGF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材料和方法
    1 资料与分组方法
结果
    1 胃肠道间质瘤中VEGF,E-cadherin的表达情况
    2 胃肠道间质瘤中VEGF的表达与GISTs的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3 胃肠道间质瘤中E-cadherin的表达与GISTs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讨论
    1 VEGF在胃肠道间质瘤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2 E-cadherin在胃肠道间质瘤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3 胃肠道间质瘤中VEGF和 E-cadherin表达之间的关系
结论
附图
参考文献
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缩略词表
致谢

(9)胃肠道间质瘤原发性高级别转化分子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文献回顾
第一部分 高低级别共存GIST临床病理特征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第二部分 高低级别共存GIST全外显子测序分析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第三部分 MGA和 MYC可能通过细胞周期调控促进GIST原发性进展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致谢

(10)FoxM1受HIF-1α和HIF-2α双重调控,促进胃肠道间质瘤演进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主要英文缩略词表
主要材料和仪器
前言
    一、研究背景及方向
    二、假说和实验设计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FoxM1在胃肠道间质瘤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研究
    一、方法
    二、结果
    三、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FoxM1促进胃肠道间质瘤细胞增殖、迁移、侵袭的作用研究
    一、方法
    二、结果
    三、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HIF-1α和HIF-2α对FoxM1转录表达的调控机制研究
    一、方法
    二、结果
    三、讨论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 HIF-1α和HIF-2α在胃肠道间质瘤中的表达及其与FoxM1表达的相关性和临床病理意义研究
    一、方法
    二、结果
    三、讨论
    参考文献
全文总结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工作情况
致谢

四、CD117在胃肠道间质瘤中表达的临床病理意义(论文参考文献)

  • [1]伊马替尼与舒尼替尼对胃肠道间质瘤生长抑制作用的研究[D]. 王文思. 中国医科大学, 2021(02)
  • [2]Ki-67指数在胃肠间质瘤中的表达特点及预后作用分析[D]. 邓有晓. 昆明医科大学, 2021(02)
  • [3]胃肠道间质瘤CT表现与Ki-67指数、危险分层的相关性研究[D]. 孟美玲. 青岛大学, 2020(01)
  • [4]胃肠间质瘤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因素分析[D]. 王新滨. 吉林大学, 2020(08)
  • [5]Stathmin在胃肠道间质瘤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D]. 西尔扎曼·阿不都拉. 新疆医科大学, 2020(07)
  • [6]特殊类型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病理及遗传学变异特征研究[D]. 刘秋雨. 郑州大学, 2020(02)
  • [7]胃肠道间质瘤危险度分级与CT影像学的关系研究[D]. 刘秀霞. 安徽医科大学, 2019(08)
  • [8]胃肠道间质瘤组织中E-钙黏素、VEGF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D]. 李波. 青岛大学, 2019(02)
  • [9]胃肠道间质瘤原发性高级别转化分子机制研究[D]. 李培峰.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2019(06)
  • [10]FoxM1受HIF-1α和HIF-2α双重调控,促进胃肠道间质瘤演进的研究[D]. 白辰光.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18(02)

标签:;  ;  ;  ;  ;  

CD117在胃肠道间质瘤中表达的临床病理学意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