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概要

2001年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概要

一、2001年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要目(论文文献综述)

樊潇[1](2020)在《抗战时期太行根据地小学教育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山西档案馆藏太行根据地相关资料为切入点,对抗战前及抗战期间的太行根据地小学教育相关问题进行研究。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随即开展了全国范围内的义务教育制度改革,对学制等重点问题加以整顿,确立了以三民主义为核心的教育体系,并颁行了训育制度。与此同时,山西在阎锡山新政体系的推动下同样进行了义务教育的建设,对失学儿童问题和乡村教育予以关注。至全面抗战爆发前,山西地区的教育在整体上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城乡教育失衡的问题仍十分突出。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共中央在陕甘宁边区进行教育制度改革试点。晋冀豫根据地建立后,借鉴陕甘宁边区的教育实践经验,对根据地内的小学教育进行了恢复与重建。1939年7月日军占领白晋铁路后,晋冀豫根据地被割裂,太行根据地建立,这一时期小学教育建设在新民主主义论及黎城会议的指导下,开始进行正规化建设,着手解决如校址、教材、教具和教育经费等相关问题。在根据地小学教育工作中,关于教员的问题得到了充分的重视,无论是对知识分子的吸纳还是教员的集训、检定和鉴定,随着这些工作的积极开展,使得教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水准都有了极大的提高。除学校教育外,还担负起了根据地的日常工作及抗战宣传工作。同时为了保障教员的基本生活,根据地对小学教员的待遇予以了充分保障。太行根据地内相关小学生的工作,首先是儿童动员工作,针对区内失学情况严重的问题,根据地展开了广泛的教育宣传工作,以此提高区内适龄儿童入学率;对已入学儿童予以一定的优待政策,以保障学生的基本生活;同时为防止日伪对儿童的蛊惑,对已入学学生也进行严格的组织管理。此外对于学生毕业问题,在保证一定升学率的前提下,充分吸收优秀毕业生,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及根据地建设做贡献。对抗战期间太行根据地小学教育的恢复和重建工作进行总结,由此可见,太行根据地小学教育工作的全面展开,一方面对于中国乡村教育建设具有推动作用,另一方面小学教育的恢复与重建对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敌后战场及抗日宣传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值得注意的是,整个抗战期间太行根据地的小学教育仍存在不少问题,如民众的政治觉悟尚未普遍提高,失学情况仍未全面解决等,这些都严重制约着根据地教育的发展。

刘珊[2](2020)在《责任政府视角下中国电视问政研究》文中提出责任政府是一种理想的政府形态,是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法治国家的必然诉求。责任政府既是现代民主政治的一种基本理念,又是一种对政府进行民主控制的制度安排。责任政府的建构包含理念建构、能力建构和制度建构,在制度建构方面,责任监督和问责机制是确保政府积极履行责任的重要保障。作为“政府—媒体—民众”三方直接互动沟通、交流平台,电视问政已然成为中国不可忽视的政治传播现象。电视问政起源于上世纪末开创的广播问政,并在发展过程中演变出基于地方治理、民主协商和民主监督的交流宣导型、沟通协商型、监督问责型三类电视问政节目,其中监督问责型电视问政节目作为行政问责和社会监督的创新形式,在我国各省(市)形成了广泛、持续的公众参与和舆论监督氛围。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是对国内电视问政的发展基础、发展历程及发展现状进行回顾,通过对全国各省(市)电视问政进行逐一检索和梳理,对我国电视问政整体概况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并对监督问责型、沟通协商型、交流宣导型电视问政进行典型案例分析。基于责任政府视角对电视问政成效、现存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并基于当前时代背景对电视问政的完善提出建议。

姚科敏[3](2020)在《习近平科技观研究》文中认为研究习近平科技观,对于进一步丰富、完善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研究,为实现新时代科技融合发展的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提供理论指导,实现建成世界科技强国的伟大目标,正确处理中国科技发展的现实问题,为世界科技创新发展提供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运用文献研究法、分析综合法、系统研究法,在界定习近平科技观含义的基础上,探讨和论述了习近平科技观的思想渊源与理论基础、形成历程与基本特征、主要内容,研究和阐述了习近平科技观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界定和探讨习近平科技观的含义、思想渊源和理论基础,是研究习近平科技观的一项奠基工作。习近平科技观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当代科学技术的新理念新观点新战略,是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中国化的最新理论创新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内容包括科技创新观、科技体制改革观、科技战略观、科技人才观、科技伦理观、科技全球治理观等方面。从思想渊源看,习近平科技观既吸取了中国古代科技思想的精华,又吸收了西方古今科技思想中有益的成分,做到了中西结合、古今贯通,因而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思想渊源。从理论基础看,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科技思想、中国共产党的科技思想,为习近平科技观提供了科学而又坚实的理论基础。习近平科技观形成于科技的日新月异和知识的持续积累大大推动了全球财富的增长、颠覆性科技的创新发展和应用改变了人类的社会生活范式、世界政治经济形势更加复杂严峻、科技的双刃剑作用愈加凸显的国际背景下,形成于中国科技事业迅速崛起并取得了一定成就,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小康社会、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重要科技支撑,但仍存在一些突出短板的国内背景下。习近平科技观的形成历程可分为四个时期:萌芽阶段(1969年—1982年)、初步形成阶段(1982年—1993年)、形成轮廓阶段(1993年—2012年)和丰富发展阶段(2012年至今)。习近平科技观具有创新性、人民性、时代性、前瞻性、开放性、保障性等基本特征。习近平科技观的主要内容包括:科技创新观、科技体制改革观、科技战略观、科技人才观、科技伦理观和科技全球治理观。其中,科技创新观是核心,科技体制改革观是动力,科技战略观是统领,科技人才观是关键,科技伦理观是保障,科技全球治理观是条件,上述六个方面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一个具有紧密的内在联系的逻辑整体。习近平科技观作为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中国化的最新理论创新成果,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其理论价值在于:习近平科技观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新境界,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技理论的新飞跃,书写了新时代科技创新发展的新篇章,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新视角。其现实意义在于:习近平科技观是引领新时代中国科技创新发展的根本指导方针,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行动指南,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重要遵循,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巨大动力,为世界科技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

许蒙坤[4](2019)在《面向师范生的手机媒介素养MOOC设计研究》文中认为信息时代,智能手机成为了大学生的标配,手机技术催生的独特媒介环境日益形成,由此产生的正负效应引起了教育领域乃至社会的广泛关注。特别是近年来,由于在技术、情感和参与性等方面的优势,手机在高校大学生群体中如影随形,“机不离手”成为校园生活常态,“低头族”随处可见。甚至,一些手机App利用大学生自制能力不足,媒介批判意识欠缺等弱点来诱导大学生从事过度的消费和娱乐活动,从而导致校园产生了网贷App乱象、手机游戏上瘾等一系列手机使用的问题。正因如此,如何引导“手机族群”趋利避害成为高校在新时期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当务之急。然而5G时代已经到来,手机媒介技术不断呈现出更多新的功能和特性,传统的媒介素养理论与实践远远不能适应以手机为代表的新技术对使用者的媒介素养要求,因此开展以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介素养教育研究变得越来越重要。本研究立足于师范生发展,以提升师范生手机媒介素养为目标,以手机媒介素养的内涵与特征、结构与功能、形成与发展的内在机制及路径为内容,寻求师范生手机媒介素养的提升路径与方法,从而使师范生更好地利用手机服务于自身社会发展,提升手机使用的内在价值。首先,本文对手机媒介素养这一核心概念展开了详尽的论述。从手机媒介在媒介历史格局中的主体地位出发,论证了手机媒介素养作为现代公民的一种基本素养的重要价值和意义。同时,从现代手机媒介所展现出的新的技术特性、情感特性、参与特性入手,从用户使用和社会发展的视角出发,论证了手机媒介素养日益人格化、更具发展性、更需批判性和更重实践性的特征;其次,在相关理论的指导下,为了将手机媒介素养理念转化成具有可操作性的实践方法,本文构建了手机媒介素养核心框架(UACE),并以此为依据对师范生手机媒介素养的现状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和总结;再次,基于对我国手机媒介素养教育现状的整体把握,研究者着手设计了面向师范生的手机媒介素养MOOC课程。通过对比分析相关优秀案例,提炼总结了MOOC设计的一般原则与特征,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手机媒介素养MOOC课程内容体系、课程资源体系、课程活动体系以及课程评价体系,形成了面向师范生的手机媒介素养MOOC课程内容体系表和设计表;最后,依据手机媒介素养MOOC课程设计表,研究者开发制作了部分手机媒介素养MOOC课程视频,以作为对手机媒介素养教育实践的初步探索,并在后续的研究中能够将其应用到具体的教学实践加以检验。本研究对手机媒介素养理论的初步探索在一定程度上补充和丰富了传统媒介素养的理论体系,对手机媒介素养MOOC的设计与开发也为今后的手机媒介素养教育实践提供了一些思路和正面的参考价值。

林俊敏[5](2019)在《网络小说的生产机制研究》文中认为

陈栋[6](2017)在《大结构与微权力:俐侎学生教育生活与教育成就的田野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俐侏人”是世居于云南省临沧市的一个彝族支系。在其长期对外封闭的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了族群独特而又相对独立的社会结构、生活方式和文化系统。通过对相关历史和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并结合在田野调查过程中对俐侏本土文化研究人员进行的深度访谈和对俐侏本土文物进行的归集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俐侏人的族群渊源、地域分布和人口流动等社会情况,以及俐侎人的民间信仰、节庆礼仪、生活方式、族群语言等文化特征。由于自改革开放(尤其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俐侏社会的封闭状况逐渐被打破并进入急剧变化期,因此很多社会矛盾如民族识别的遗留问题、独特文化的消亡问题等开始凸显。俐侎地区的学校教育正是在这种区域社会变迁和族群存续困境的大背景下,得以大力推进和整体变革的。通过对俐侏地区的十余所学校进行参与式观察,对相关教师、学生、教育管理人员和其他社会人士进行深度访谈,可以发现俐侎地区学校复刻了国家教育的普遍模式并鲜有区域和民族特色,具有维稳和支边的地方性意义。而俐侎地方教育中的本土课程和地方知识等本土化努力均行动迟缓且权力微弱。俐侎地区学校教育的内容及形式通过俐侏学生和学校教师为载体,向俐侏人的社会生活渗透;同时俐侏社会中的组织型和个体型力量,又对俐侏学生的教育成就、俐侏地区学校的整体发展产生支持和制约作用。镶嵌于俐侎社会场域中的教育场域自在且自为地与周遭社会环境进行规则和资源的互换与对流。俐侎族群的早恋早婚、懒散宽松的文化习性和害羞腼腆、实用实际等心理习性,与家庭和社会教育资本匮乏等知识因素、打工潮和精准扶贫等时代因素、外向型和去民族化等教育体制因素交织在一起,共同影响了俐侏学生的教育成就。在俐侎族群文化场域与惯习的作用下,绝大多数俐侎学生得到了家庭、社会对他们教育成就获得方面的纵容与护佑,而这种文化机制恰恰形成了一个社会闭环,维持了俐侏族群的人口和文化的再生产。在空间、时间和意义上都已深埋入俐侎族群生活场域的国家教育体制,通过在这个民族、边疆、农村三重边缘化的区域社会中,传播和制造多元一体的民族格局等意识形态共识,从而达成维稳和接轨的功能。少数俐侏学生在结构化的教育及社会环境中,通过身份、行为和观念三个维度上的微权力运作,利用和转化了家庭、学校的各种规则与资本,达成了对族群传统社会、文化和心理结构的抵制与反哺,迎合了主流价值观和教育成就体系的偏好,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成就,并与其他学生一起推动了区域社会变迁。基于以上调查分析,并对研究者在田野和书斋中的双向建构过程进行反思,可以尝试构建一种中层理论意义上的区域教育社会学。

孙培东,徐明祥[7](2016)在《我国成人教育期刊的历史发展回顾》文中认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成人教育事业的发展变化、期刊管理政策的演变以及成人教育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的推进,加之期刊自身建设与运营水平的影响,我国成人教育期刊大致经历了创立和快速发展、调整和转型发展、稳定与加快发展三个阶段。

张武桥[8](2016)在《网络舆论引导体制机制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移动互联的“微”时代全面开启,以微博、微信、移动客户端为代表的“两微一端”舆论场已成为当代中国舆论新重心。以自媒体为载体构筑的舆论场,人们在进行社交、公关、营销等传播活动的同时,不良的舆情信息传播,导致舆论危机的现象日益频繁且加剧。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从战略的高度对当前的网络舆论引导工作作出了重大部署,是新时期历史阶段如何做好新闻宣传工作、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的纲领性文件。因此,如何顺应时代变迁,构建网络舆论引导工作新格局,不断提升网络舆论引导力,建立健全正确网络舆论导向体制机制,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是摆在社会治理者及其当代学者面前的重要任务。本文综合运用了当前“互联网+”时代最新的关于网络舆论传播的相关前沿理论和国家政策决策依据,灵活使用历史研究、理论研究、案例研究及比较研究等研究方法,通过对国内外网络舆论引导的体制机制现状进行整体分析,对中国当下网络舆论引导的相关理论进行深入把握,对我国网络舆论引导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进行重点研究,对网络舆论引导体制机制构建的当代社会实践进行现实分析,从而不断提升新形势下网络舆论引导能力,为构建新的网络舆论工作格局提供参考价值。其主要内容包括六部分。“引言”主要从研究背景与研究价值、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架构与研究路径进行简要介绍;第一章主要从国内外网络舆论引导体制机制基本概况进行分析,以期对中国的网络舆论引导体制机制进行深入把握和思考;第二章主要对网络舆论引导的相关理论进行阐述,为后文的体制机制提供分类依据;第三章主要从完善网络管理领导体制,健全网民政治参与制度,推行网络安全审查制度和优化网络实名登记制度等四个方面对网络舆论引导的管理体制进行重点研究;第四章主要从加强网络媒体监管机制、建立网络媒体自律机制、优化网络新闻发布机制、健全网络素养教育机制、网络舆论风险应对机制等五个方面对网络舆论引导的运行机制进行重点研究;最后一章主要从社交网络媒体的当代价值定位并选取正、反两个具体案例对网络舆论引导的具体社会实践进行分析,是网络舆论引导体制机制的现实运用。其主要创新之处体现在:1、率先选取“网络舆论引导体制机制研究”为研究对象,比较系统、全面、客观地对我国新形势下的网络舆论引导体制机制进行研究,科学运用图文并茂的表现形式和案例研究的实证方法,从各维度、各层面、各主题收集具有典型性的事实材料,综合运用历史学、新闻传播学、心理学、管理学、政治学等多学科理论,对于打通学科之间壁垒,丰富社交媒体时代网络舆论引导体制机制研究,开创新的研究维度。2、本研究瞄准国家和社会现实需要,率先通过完善网络管理领导体制,健全网民政治参与制度,推行网络安全审查制度和优化网络实名登记制度等四个方面创新我国网络舆论引导体制研究,为实现营造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网络舆论氛围、共建和谐的精神家园,提高网上引导艺术,为建设网络强国、积极推进中国网络舆论导向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3、率先从加强网络媒体监管机制、建立网络媒体自律机制、优化网络新闻发布机制、健全网络素养教育机制、网络舆论风险应对机制等面向新形势下多边治理的制度安排,形成操作性强、多方协同的网络舆论引导联动机制,从而为政府有关管理部门提供决策参考依据,不断提升新形势下网络舆论引导能力,构建网络舆论工作新格局,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当前,社交网络媒体的迅猛发展使网络舆论传播可以实现瞬间传遍全球,由于社会、环境快速变动带来的高度不确定性和复杂性,特别是在当前出现的一系列新变化、新矛盾、新趋势的时代背景下,社交网络媒体的极大广泛使用,加速了网络舆论风险危机的蔓延,扩大了危机的冲击面,给当前的网络空间带来了一系列的新问题,对网络舆论的引导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思考的焦点课题。因此,在新的社交媒介传播形态下,需要不断优化网络舆论机制,才能形成网络治理常态化工作体制机制,才能清除网络空间雾霾、营造清朗和谐的网络环境。

刘钊[9](2015)在《汉简所见官文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所选择的研究封象是汉代简牍中所见的各种官文书,这袒的官文害概念取狭羲,即指通用公文。从内容上讲包括韶害、臣民上奏文害、中央官府下行公文、地方罩政机构间通行公文、兼有官文书和通行证性质的傅信等。另外一些与官文害有密切联的筒牍材料,例如官文书的傅递说缘、封榆及告地书等也附入我们的考察范围。文中所涉及的简牍材料,以河西地匾居延、敦煌等地所出土的居延新旧筒、额济纳汉简、肩水金关汉简、敦煌汉筒等材料中的官文害筒牍为主;也包括湖南、湖北等地所出土的张家山、东牌楼、五一广埸等批次的汉筒中有关官文害的部分。本文将汉简中所见的官文害分为中央和地方官文害雨大类,在每大类下再根据筒牍文害的具体特徵细分为若干层次的小类。然後在尽量全面吸收既往成果的基磁上,封每一类中的筒牍官文害造行比较全面的考述,包括释文的校订、疑鞋语祠的考证、史事的考论和文害形成、结构与傅递方面的阐述等。在每大颊之後,还封该类中较为普遍的问题加以集中封论。因为该选题所牵涉的简牍范围较广,数量较大,既往研究的积累也很厚重。故我们在本研究陪段祗完成了全部规划当中的“序章”、“中央官文害研究”,以及“相关问题研究”部分和几种附录,封前人畴贤的疏失也有补正之处。“地方官文书”研究部分尚未完成,故暂存目,祗以完成的部分申请答辩。本文分为序章和上中下三编。序章包括封官文害相阴概念的辨析、主要研究封象以及封汉简官文害研究史的概述,是封汉简官文害研究的整髓把握,其中研究史概述部分较详细,以期全面总结梳理既往成就。上编是封汉简所见中央文害研究,共分为四章。前三章是封各类中央文书筒的辑录与考述,共分为时效性韶害、非时效性韶书、其他中央文害三种类比,每颊一章。第四章是封各类汉简中央文书格式的总结和封其中一些普遍性问题集中式的总结研究。中编计划依照上编的体例,封汉简所见的各颊地方官文书造行分类考述,凝分为五章,五至八章分别封下行文书、上行及平行文害、傅信及其他相关筒牍造行分类考述。第九章凝封地方文书筒的格式加以总结,并集中讨论文书正本副本、文书裂作与签署、文害内容与形制等相关问题。该编因未完成,故文中暂存目。下编包括第十章“相关专题研究”和附录部分。相关专题研究是我们在研读汉简官文害遇程中根据心得髓舍所撰写的读书笔记。附缘部分目前包括本论文所引述的官文害例简的编号与页码索引,近百年汉简官文害研究目缘以及河西汉塞遗址图说三部分。在以後的研究中,将依据寅隙情况加以补充。

贾雪娇[10](2013)在《改革开放以来山西城市化进程中的民间信仰》文中研究说明山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民间信仰源远流长、颇具特点。改革开放以来,山西民间信仰在城市化进程中既有复兴、又有演变,然而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却比较少。因此本文欲在吸收学界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改革开放以来山西城市化进程中的民间信仰”研究做一些初步的探讨。本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回顾学界已有的相关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本项研究的意义和构想。第二部分是全文核心部分,共分三章。第一章介绍了山西城市化的水平和进程,以此为背景描摹了民间信仰的复兴轨迹:哲后恢复一局部发展--全面复兴,并探讨民间信仰复兴的各种原因。第二章考察了完全城市化型地区、正在城市化型地区、尚未城市化型地区的民间信仰生存的现状。从供神情况看,三种类型的地区都普遍信仰财神和民间信仰化的观音,但不同类型的地区在家庭供神、社区供神方面各有侧重。从信仰活动看,三种类型的地区均有庙管会(理事会)来负责庙宇维修、日常管理,但庙管会的组织力量强弱不同。第三章探讨了城市化和民间信仰的互动关系。城市化一方面冲击了部分民间信仰的生存空间、信仰活动、信仰对象以及信仰团体,另一方面又带给了民间信仰新的机遇,促进其不断调整以适应社会转型的需要。此外,民间信仰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在城市化进程中既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也可能产生消极影响,对此应该仔细甄别,积极引导。第三部分总结全文。民间信仰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不会因城市化和科技的发展而整体衰落。面对城市化带来的新情况、新条件,民间信仰体系会主动调整,不断增强其现代性因素,以适应变化着的民众和社会。在城市化的影响下,民众对巫术的热情减退,民间信仰的迷信色彩逐渐淡化。一些民间信仰活动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日益突出其文化审美、休闲娱乐、发展经济等非宗教功能。我们应该正视民间信仰的双重影响,消解它的负面作用,发挥它的正面功能,为推进城市化进程和建设和谐社会服务。

二、2001年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要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1年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要目(论文提纲范文)

(1)抗战时期太行根据地小学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三、概念界定
    四、研究资料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抗战前山西的基础教育概况
    一、国民政府战前的小学教育政策
        (一)南京政府教育政策的宗旨
        (二) 《整理中华民国学校系统案》
        (三)第二次全国教育会议
        (四)确立训育制度
    二、战前山西的小学教育概况
        (一)阎锡山的新政
        (二)阎锡山对山西教育的整顿
        (三)战前山西的教育成就
    三、战前太行地区民众文化发展水平
第二章 1937-1940 年间太行根据地小学教育
    一、抗战时期中共的教育方针
        (一)抗战教育方针的确立
        (二)新民主主义文化教育方针
    二、晋冀豫根据地的小学教育
        (一)根据地的建立
        (二)贯彻边区政府的文教方针
        (三)太行区内教育状况
第三章 1940 年之后太行根据地小学教育的建设
    一、黎城会议指导下的小学教育制度完善
        (一)日军的奴化教育
        (二)太行区小学的“教育正规化”
        (三)战时学制的探索
        (四)课程标准及教学内容
        (五)教学方法
    二、太行根据地小学的基础建设
        (一)小学校址难以固定
        (二)教具缺乏
        (三)教材问题及其解决
        (四)教育经费的不足与筹措
第四章 太行根据地的小学教员
    一、小学教员的选用
        (一)吸收小学教员的原则
        (二)小学教员的集训
    二、小学教员的检定与鉴定
        (一)小学教员基础能力的检定
        (二)小学教员工作能力的鉴定
    三、小学教员的待遇
    四、小学教员的日常工作
        (一)学校教育教学工作
        (二)动员儿童入学事宜
        (三)帮助民革室相关工作
        (四)配合村进行抗战宣传及其他相关工作
第五章 太行根据地小学生状况
    一、学龄儿童入学情况
        (一)太行区学龄儿童失学原因
        (二)学生动员问题
        (三)学生入学情况
    二、学生就学情况研究
        (一)学生优待政策
        (二)学生管理组织形式
    三、学生毕业出路
        (一)毕业要求
        (二)毕业出路问题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2)责任政府视角下中国电视问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问题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问题
    1.2 研究意义
    1.3 重难点及可能的创新点
    1.4 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1.4.1 主要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2 文献综述
    2.1 关于电视问政的国内外研究回顾
        2.1.1 国内电视问政研究概况
        2.1.2 电视问政的概念及类型
        2.1.3 关于电视问政的作用及意义
        2.1.4 关于电视问政的问题与展望
        2.1.5 国外关于政治类电视节目的研究
    2.2 关于责任政府的国内外研究回顾
        2.2.1 国内责任政府研究概况
        2.2.2 关于责任政府的概念界定
        2.2.3 关于责任政府的基本内涵
        2.2.4 关于责任政府的建构路径
    2.3 文献评述
3 中国电视问政发展概况
    3.1 电视问政发展基础
        3.1.1 中国责任政府建设
        3.1.2 责任政府制度体系
        3.1.3 广播问政实践探索基础
    3.2 电视问政发展阶段
        3.2.1 初创期(2000—2009年)
        3.2.2 发展期(2010年—2015年)
        3.2.3 繁荣期(2016年至今)
    3.3 电视问政发展现状
        3.3.1 各省市电视问政开办概况
        3.3.2 电视问政周期及持续性
        3.3.3 主办单位及问政对象
    3.4 电视问政类型概况
        3.4.1 监督问责型电视问政——以山东省《问政山东》为例
        3.4.2 沟通协商型电视问政——以杭州市《我们圆桌会》为例
        3.4.3 交流宣导型电视问政——以景洪市《电视问政》、香港《议事论事》为例
    3.5 电视问政对责任政府建设的积极意义
        3.5.1 明确政府权责职能
        3.5.2 拓展政民直接沟通
        3.5.3 提升政府治理效能
        3.5.4 强化公众参与监督
4 责任政府视角下电视问政现存问题及改进建议
    4.1 电视问政现存问题
        4.1.1 电视问政类型单一
        4.1.2 问政对象存在局限性
        4.1.3 问政主体参与性较低
        4.1.4 问政议题缺乏及时回应性
        4.1.5 问政缺乏制度化建构
    4.2 时代背景下电视问政功能定位
        4.2.1 政民间理性沟通对话平台
        4.2.2 地方治理多元主体互动平台
        4.2.3 内外部监督问责联动平台
    4.3 电视问政完善方向与实现路径
        4.3.1 明确电视问政定位,丰富问政形式
        4.3.2 拓展问政客体范围,分层设置议题
        4.3.3 联动全媒体问政,完善公众参与
        4.3.4 推进制度建构,实现问政长效化
5 结语
    5.1 研究总结
    5.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表1 国内部分省(市)代表性广播问政节目摘录
    表2 全国各省(市)电视问政一览表

(3)习近平科技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缘起及意义
        1.1.1 研究缘起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1.2.2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1.3 研究思路和框架结构、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1.3.1 研究思路和框架结构
        1.3.2 研究方法
        1.3.3 创新之处
第2章 习近平科技观的思想渊源与理论基础
    2.1 习近平科技观的概念界定
        2.1.1 科技的含义
        2.1.2 科技观的含义
        2.1.3 习近平科技观的含义
    2.2 习近平科技观的思想渊源
        2.2.1 中国古代科技思想
        2.2.2 西方古今科技思想
    2.3 习近平科技观的理论基础
        2.3.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科技思想
        2.3.2 中国共产党的科技思想
第3章 习近平科技观的形成历程与基本特征
    3.1 习近平科技观的形成历程
        3.1.1 萌芽阶段(1969 年-1982 年)
        3.1.2 初步形成阶段(1982 年-1993 年)
        3.1.3 形成轮廓阶段(1993 年-2012 年)
        3.1.4 丰富发展阶段(2012 年至今)
    3.2 习近平科技观的基本特征
        3.2.1 创新性
        3.2.2 人民性
        3.2.3 时代性
        3.2.4 前瞻性
        3.2.5 开放性
        3.2.6 保障性
第4章 习近平科技观的主要内容
    4.1 科技创新观
        4.1.1 必须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4.1.2 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
        4.1.3 以科技创新引领经济发展
    4.2 科技体制改革观
        4.2.1 推进政府科技管理体制改革
        4.2.2 深化基础科学研究体制改革
        4.2.3 完善科技奖励制度
        4.2.4 健全科技人才评价制度
    4.3 科技战略观
        4.3.1 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4.3.2 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4.3.3 优先培育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4.4 科技人才观
        4.4.1 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和潜力
        4.4.2 完善有效的引才用才机制
        4.4.3 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人才队伍
    4.5 科技伦理观
        4.5.1 使科技成果更充分地惠及人民群众
        4.5.2 以绿色科技促进科技创新与生态文明建设深度融合
        4.5.3 为深度参与全球科技治理贡献中国智慧
    4.6 科技全球治理观
        4.6.1 发展科学技术必须具有全球视野
        4.6.2 提高我国在全球科技治理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4.6.3 发挥科技创新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作用
第5章 习近平科技观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5.1 习近平科技观的理论价值
        5.1.1 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新境界
        5.1.2 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技理论的新飞跃
        5.1.3 书写了新时代科技创新发展的新篇章
        5.1.4 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新视角
    5.2 习近平科技观的现实意义
        5.2.1 引领新时代中国科技创新发展的根本指导方针
        5.2.2 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行动指南
        5.2.3 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重要遵循
        5.2.4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巨大动力
        5.2.5 为世界科技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4)面向师范生的手机媒介素养MOOC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手机给媒介素养教育带来新取向
        二、师范生成为媒介素养教育的新对象
        三、手机媒介素养成为媒介素养教育的新内涵
        四、MOOC课程学习对素养能力的培养有一定积极作用
    第二节 相关研究综述
        一、关于手机媒介素养的研究
        二、关于师范生媒介素养的研究
    第三节 概念界定
        一、手机媒介
        二、媒介与素养
        三、媒介素养和手机媒介素养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内容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的内容与思路
    第五节 研究的意义
        一、丰富手机媒介素养研究理论体系
        二、推动手机媒介素养教育实践发展
第二章 手机媒介素养的理论分析与能力框架建构
    第一节 从“通讯工具”到“第五媒体”:手机地位在媒介格局中的嬗变
        一、手机的诞生、发展及其媒介技术演变
        二、手机媒介的技术特性——补偿性+融合性
        三、手机媒介的情感特性——亲密性+私人性
        四、手机媒介的参与特性——开放性+互动性
    第二节 从“边缘”到“主体”:手机媒介素养的内涵与特征
        一、手机媒介素养的内涵:初级层面、中级层面、高级层面
        二、手机媒介素养的特征:日益人格化、更具发展性、更需批判性、更重实践性
    第三节 从“理念”到“方法”:手机媒介素养的能力框架建构
        一、德国比勒菲尔德媒体素质模型分析
        二、《全球媒体与信息素养评估框架》(UNESCO)的启示
        三、手机媒介素养框架(UACE)建构及阐释
第三章 师范生手机媒介素养的现状及归因分析
    第一节 师范生手机使用的突出问题
        一、学习工具类APP泛滥,学生普遍沦为“信息搬运工”
        二、校园“低头族”数量庞大,健康、安全隐患日益增加
        三、“抖音”等短视频内容严重泛娱乐化,导致校园风气“娱乐至死”
        四、“趣分期”等校园贷乱象横生,非理性消费行为盛行
    第二节 师范生手机媒介素养的现状
        一、手机媒介认知不断丰富,但媒介信息研判分析层次尚浅
        二、手机媒介运用能力逐步增强,但媒介使用目的仍以娱乐消遣为主
        三、手机媒介创作水平有所提升,但媒介创新与媒介表达能力不足
        四、手机媒介伦理法制意识较强,但媒介言行缺乏有效管制
    第三节 师范生手机媒介素养存在问题的原因探究
        一、媒介素养教育缺失,手机媒介使用行为缺乏正面引导
        二、手机技术和娱乐功能不断升级,相关防范程序和机制却未及时跟进
        三、“小”时代“泛娱乐化”的社会文化环境
    第四节 提升师范生手机媒介素养的必要性分析
        一、有助于增强“准教师”在未来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实效性
        二、有助于正确引导“准教师”利用手机开展优质的教育教学活动
        三、有助于有效开展青少年手机媒介素养教育
第四章 师范生手机媒介素养MOOC设计研究
    第一节 MOOC案例分析
        一、案例一:中国大学MOOC《新媒体素养》
        二、案例二:爱课程《视觉文化与媒介素养》
        三、案例三:爱课程《当代媒介素养》
        四、案例四:智慧树《现代媒介素养》
    第二节 现有课程对开展师范生手机媒介素养教育的利弊分析
        一、面向对象:主要面向一般大学生,未突出师范生群体特殊性
        二、课程研究对象:丰富而全面,但未能凸显手机媒介主体地位
        三、课程内容体系:各具特色,但未能突出手机媒介素养重要性
    第三节 MOOC课程的特征分析与设计原则
        一、MOOC课程的特征:短、小、精、悍
        二、MOOC课程设计的基本原则
    第四节 面向师范生的手机媒介素养MOOC设计
        一、课程学习者分析
        二、课程的定位和目标
        三、课程内容体系设计
        四、课程资源体系设计
        五、课程活动体系设计
        六、课程评价体系设计
        七、基于手机媒介素养MOOC的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设计模式
第五章 师范生手机媒介素养MOOC的开发实践
    第一节 MOOC开发的一般流程
    第二节 前期准备阶段
        一、教学资源的准备
        二、开发人员的组成
    第三节 中期制作与录制阶段
        一、教学视频的设计与制作
        二、文字脚本的编写和技巧
    第四节 后期剪辑阶段
        一、视频的编辑
        二、视频的包装
    第五节 课程视频开发案例展示
第六章 结论、建议与展望
    第一节 主要结论
    第二节 主要建议
        一、发挥师范生主体性,应对手机新媒介环境
        二、多途径开展教育,形成合力,逐步提高师范生手机媒介素养
        三、分步骤、分层次,将手机媒介素养教育率先纳入教师教育体系
        四、更新理念,创新手机媒介素养教育模式
    第三节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师范生手机媒介素养MOOC课程内容体系表
    附录二 师范生手机媒介素养MOOC课程设计表
    附录三 面向师范生的手机媒介素养MOOC课程视频示例
致谢
附:本人读研期间科研成果及奖励情况

(6)大结构与微权力:俐侎学生教育生活与教育成就的田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由
    二、文献综述
    三、核心概念界定
    四、研究框架与主要内容
    五、主要研究方法与研究过程
第一章 俐侎人的族群身份与生存状况
    第一节 俐侏人概况
        一、族群名称及其历史渊源
        二、族群地域分布情况
        三、族群人口发展及流动情况
    第二节 俐侎人的生存环境及其社会生活
        一、俐侎人的生存环境与生存状态
        二、历史遭遇的地域投射:俐侎人的社会生活变迁
        三、俐侎人的总体教育状况
    第三节 现今俐侎人社会生活中所遭遇的主要困境
        一、民族识别的遗留问题
        二、政策待遇的忽视问题
        三、独特文化的消亡问题
第二章 俐侎人的族群风俗与社会文化
    第一节 自然崇拜与万物有灵:俐侎人的民间信仰
        一、万物有灵:祭社林、田地、山神、畜神、龙洞等
        二、多神崇拜:祭家庙、土庙、石佛
        三、俐侎人的禁忌和习惯法
    第二节 家堂祭祀与族内融通:俐侎人的节庆礼仪
        一、“桑沼哩”:俐侎人的情人节
        二、火把节:俐侎人的“团圆节”
        三、春节和其他节日:对祖先的敬畏与祈求
    第三节 早婚内婚与葬祭以礼:俐侎人的婚丧嫁娶
        一、婚姻
        二、丧葬
        三、生育
    第四节 靠山吃山与自给自足:俐侎人的衣食住行
        一、一袭黑衣掩映下的风华:俐侎人的服饰文化
        二、靠山吃山的简约自然:俐侎人的饮食文化
        三、依山而居的大通房:俐侎人的建筑文化
        四、“交通基本靠走”:俐侎人的出行方式
    第五节 心口相传与自我强化:俐侎人的语言文化
        一、俐侎人的民族语言
        二、俐侎人的民歌小调
        三、俐侎人的民间故事
第三章 俐侎学生学校教育生活的田野调查
    第一节 复刻:国家教育的区域化写照
        一、学校日常教育结构
        二、教育管理活动结构
    第二节 守望:学校教育的地方性意义
        一、教育维稳
        二、教育支边
    第三节 洞察:地方教育的本土化努力
        一、教育场域中的本土课程
        二、学校场域中的地方知识
第四章 俐侎学生社会教育生活的田野调查
    第一节 嵌入与共变:社会场中的教育场域
        一、俐侎地区的社会发展与教育变革
        二、俐侎地区的社会力量的教育作为
    第二节 早婚与懒散:俐侏族群文化的教育影响
        一、早恋早婚:小登科压倒大登科
        二、懒散宽松:族群生活习性的教育制约
    第三节 害羞与实用:俐侎族群心理的教育影响
        一、害羞腼腆:封闭环境下的闭塞心理
        二、实用实际:打工潮的影响和追逐眼前利益
第五章 俐侎学生教育成就的社会学分析
    第一节 护佑与闭环:俐侏族群文化对学生教育成就的影响
        一、社会护佑:俐侎族群文化传统对学生的“放任自流”
        二、社会闭环:俐侎族群文化传统对族群再生产的维持
    第二节 维稳与接轨:教育体制对俐侎学生教育成就的影响
        一、维稳: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结构化功能
        二、接轨:国家教育结构的同化与涵化作用
    第三节 抵制与反哺:俐侎学生在结构化环境中的微权力
        一、文化抵制:对族群传统社会结构的反抗与超越
        二、文化反哺:由俐侎学生推动的区域社会变迁
第六章 反思与奠基:从田野经验到迈向区域教育社会学
    第一节 走进田野:田野调查的初见与追索
        一、初入田野:满腔热诚和不知所措交织的旅程
        二、再访田野:灵活变通与随时跟进并存的探险
    第二节 形成文本:田野资料的处理与运用
        一、处理访谈资料:录音的整理、筛选和取用
        二、处理纸质文献:材料的归类、编码和提取
    第三节 未来之路:迈向一种“区域教育社会学”
        一、“区域教育社会学”何以可能
        二、区域教育社会学的田野经验
        三、区域教育社会学的实践反思
附录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7)我国成人教育期刊的历史发展回顾(论文提纲范文)

一、创立和快速发展阶段(1979—1999年)
二、调整和转型发展阶段(2000—2011年)
三、稳定与加快发展阶段(2012年至今)

(8)网络舆论引导体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价值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价值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进展述评
        一、研究进展
        二、研究评价
    第三节 研究架构与研究路径
        一、研究架构
        二、研究路径
第一章 国内外网络舆论引导体制机制概观
    第一节 国外网络舆论引导体制机制概况
        一、国外网络舆论引导管理体制模式
        二、国外网络舆论引导运行机制范式
        三、国外网络舆论引导体制机制启示
    第二节 中国网络舆论引导体制机制现状
        一、中国网络舆论引导管理体制模式
        二、中国网络舆论引导运行机制现状
        三、中国网络舆论引导研究走向趋势
第二章 网络舆论引导体制机制的相关理论
    第一节 网络舆论引导的内涵
        一、网络舆论引导对象的特殊性
        二、网络舆论引导因素的复杂性
        三、网络舆论引导的体系性
    第二节 网络舆论引导的过程
        一、网络舆论的生成动因
        二、网络舆论的演化模式
    第三节 网络舆论引导的当代网络社会
        一、网络社会的多元生活图景
        二、“去个体化”的网民行为态度
        三、网络空间的责任伦理构建
第三章 网络舆论引导的管理体制研究
    第一节 完善网络管理领导体制
        一、网络管理领导体制的要素分析
        二、网络管理组织机构的历史变迁
        三、完善网络管理领导体制的建议
    第二节 健全网民政治参与制度
        一、网民政治参与的理论基点
        二、网民政治参与的主要特征
        三、网民政治参与的路径思考
    第三节 推行网络安全审查制度
        一、网络安全审查制度的前提准备
        二、网络安全审查制度的战略意义
        三、网络安全审查制度的战略选择
    第四节 优化网络实名登记制度
        一、网络实名登记制度的相关规定
        二、网络实名登记制度的伦理困境
        三、网络实名登记制度的优化路径
第四章 网络舆论引导的运行机制研究
    第一节 加强网络媒体监管机制
        一、网络媒介市场监管的基本概况
        二、当前网络媒介市场的发展态势
        三、网络媒介市场监管的对策建议
    第二节 建立网络媒体自律机制
        一、网络媒体自律机制的历史发展
        二、网络媒体自律机制的存在问题
        三、网络媒体自律机制的路径选择
    第三节 优化网络新闻发布机制
        一、网络新闻发布机制的发展特点
        二、网络新闻发布机制的问题分析
        三、网络新闻发布机制的优化模式
    第四节 健全网络素养教育机制——基于青少年社交网络的运用
        一、相关理论概念分析
        二、调研基本情况
        三、调研结果与分析
        四、加强青少年社交网络素养教育的对策建议
        五、小结
    第五节 网络舆论风险应对机制
        一、网络舆情的日常监测模式
        二、网络舆论风险的研判方法
        三、舆论风险应对的联动机制
        四、小结
第五章 网络舆论引导体制机制的当代社会实践
    第一节 网络舆论引导的价值定位——基于社交网络媒体的考察
        一、社交网络在中国的发展
        二、传统价值观在中国社交网络中的嬗变
        三、社交网络传播核心价值观的路径思考
        四、小结
    第二节 个人极端暴力事件的网络舆论引导——以“成都女司机变道被暴打”事件为例
        一、事件回顾及舆论表现
        二、样本选取和数据分析
        三、主流媒体的报道特征
        四、问题与对策
        五、小结
    第三节 重大突发事件媒体的网络舆论引导——以“东方之星”翻沉事件为例
        一、事件回顾及舆论表现
        二、目标媒介和研究时段选择
        三、传播媒介的报道表现
        四、传播媒介的报道特征
        五、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一、中文专着
    二、论文部分
    三、英文文献
    四、法律法规
博士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博士在学期间承担科研项目情况
致谢

(9)汉简所见官文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凡例
序章 汉简官文书研究的封象及研究史述
    引言 汉简官文书相关概念辨析
        一、官文书的概念及本文研究对象
        二、几种相关概念
    第一节 汉简官文书出土情况及特点
    第二节 本世纪以前汉简官文书研究概述
        一、二十世纪以前汉代官文书的研究钩沉
        二、二十世纪前半段的汉简官文书研究
        三、二十世纪後半段的汉简官文书研究
        (一) 二十世纪後半段中国大陆的汉简官文书研究
        (二) 二十世纪後半段台湾地区的汉简官文书研究
        (三) 二十世纪後半段日本学者的汉简官文书研究
    第三节 本世纪以来的汉简官文书研究
上编 汉简所见中央官文书辑考
    第一章 汉简所见时效性诏书辑考
        第一节 较完整的时效性诏书册
        第二节 时效性诏书残册
        附:尚有疑问的时效性诏书残册
        第三节 时效性诏书零简
        一、两汉部分
        二、新莽部分
        第四节 时效性诏书中奏疏部分零简
        一、两汉部分
        二、新莽部分
        第五节 时效性诏书的行下文散简
        一、两汉部分
        二、新莽部分
        本章附一:与时效性诏书相关的一些杂类简版牍
        本章附二:悬泉《四时月令诏条》完整释文
    第二章 汉简所见非时效性诏书辑考(附存疑韶书)
        第一节 “着为令文”的诏书(附奏谳诏书)
        附:与奏谳类韶书可能相关的几条简文
        第二节 习字者抄录的旧诏书
        第三节 性质存疑的诏书文字辨析
    第三章 汉简所见其他中央文书辑考
        第一节 其他上奏文书
        第二节 中央官府下行文书
        第三节 性质存疑的其他中央文书辨析
    第四章 上编小结:中央文书的格式和几个问题
        第一节 简牍所见汉代中央文书的格式
        第二节 汉代诏书的下行与行下文格式
        一、各类诏书的下行方式
        二、诏书行下文的常见格式
        第三节 制书、韶书与诏书之三品
        第四节 汉简与史籍中之诏书的文本差异
        第五节“抬头制度”补议
        第六节 汉简官文书中的“小府”问题
中编 汉简所见地方官文书辑考(存目)
    第五章 汉简所见地方下行官文书辑考
    第六章 汉筒所见地方上行与平行官文书辑考
    第七章 汉简所见传信类官文书辑考
    第八章 汉简所见与官文书相关的简牍辑考
    第九章 中编小结:地方文书的格式和几个问题(暂拟)
下编 汉简相关专题研究及附录
    第十章 汉简官文书相关专题研究
        第一节 《建武五年赦令诏书》残册的复原及相关研究
        第二节 汉简官文书用语“重追之”及相关问题
        第三节 居延简中与成帝筑陵有关的官文书
        第四节 莽诏行下文所见“诸公相”研究
        一、居延新简EPW:93的释读
        二、史籍中汉、新爵制与分封的嬗变
        三、新莽公国旧说的辨析
        四、新莽封国和“诸公相”蠡测
        五、结论
        第五节“折伤兵物(?)”与折伤兵物管理文书考略
        第六节 西晋符信与汉简中“符”、“传”形态的演变
        一、西晋符信賸义
        二、汉简中符、传形体演燮蠡测
        第七节 简牍相关之汉晋印章杂考四则
        一、试说“封土”、“封破”与“旁封”
        二、汉晋南北朝“记”类私印解
        三、肩水金关“安世”私印补考
        四、楼兰晋代木印臆解
        第八节 候望签牌与签牌的另一种使用方式探研
        一、相关签牌述略
        二、候望签牌性质考论
        三、签牌的另一种使用方式
        第九节 汉简杂考
        一、金关简73EJT4:143应属误缀
        二、金关篆书简73EJT26:234校订
        三、杂说汉代“签牌”与“(?)”等
附录一 本文引录例简索引
附录二 近百年汉简官文书研究论着要目(初稿)
    一、说明
    二、目录正文
附录三 河西汉塞相关地图辑录及图说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10)改革开放以来山西城市化进程中的民间信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学术史回顾
    二、选题缘起
    三、研究方法、内容与意义
第一章 山西民间信仰的复兴轨迹
    1.1 山西城市化的水平与进程
        1.1.1 山西城市化的水平
        1.1.2 山西城市化的进程
    1.2 改革开放以来山西民间信仰的逐步复兴
        1.2.1 蜇后恢复期(1978年~1989年)
        1.2.2 局部发展期(1990年~1999年)
        1.2.3 全面复兴期(2000年至今)
    1.3 民间信仰复兴的各种原因
        1.3.1 民众需求
        1.3.2 政策改变
        1.3.3 文化建设
        1.3.4 经济发展
        1.3.5 自身调整
        1.3.6 外力推动
第二章 山西民间信仰的生存现状
    2.1 完全城市化地区的民间信仰
        2.1.1 家庭信仰
        2.1.2 村落信仰
    2.2 正在城市化地区的民间信仰
        2.2.1 家庭信仰
        2.2.2 村落信仰
    2.3 尚未城市化地区的民间信仰
        2.3.1 家庭信仰
        2.3.2 村落信仰
第三章 城市化与民间信仰
    3.1 城市化给民间信仰带来的冲击与机遇
        3.1.1 城市化对民间信仰的冲击
        3.1.2 城市化给民间信仰带来的机遇
    3.2 城市化进程中民间信仰的发展演变
        3.2.1 信众主体
        3.2.2 信仰对象
        3.2.3 信仰观念
        3.2.4 信仰活动
    3.3 民间信仰在城市化进程中的作用与影响
        3.3.1 积极作用
        3.3.2 消极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四、2001年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要目(论文参考文献)

  • [1]抗战时期太行根据地小学教育研究[D]. 樊潇.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8)
  • [2]责任政府视角下中国电视问政研究[D]. 刘珊. 浙江大学, 2020(01)
  • [3]习近平科技观研究[D]. 姚科敏. 武汉理工大学, 2020(09)
  • [4]面向师范生的手机媒介素养MOOC设计研究[D]. 许蒙坤. 安徽师范大学, 2019(01)
  • [5]网络小说的生产机制研究[D]. 林俊敏. 暨南大学, 2019
  • [6]大结构与微权力:俐侎学生教育生活与教育成就的田野研究[D]. 陈栋. 南京师范大学, 2017(01)
  • [7]我国成人教育期刊的历史发展回顾[J]. 孙培东,徐明祥. 中国成人教育, 2016(10)
  • [8]网络舆论引导体制机制研究[D]. 张武桥. 华中师范大学, 2016(06)
  • [9]汉简所见官文书研究[D]. 刘钊. 吉林大学, 2015(03)
  • [10]改革开放以来山西城市化进程中的民间信仰[D]. 贾雪娇. 山西大学, 2013(01)

标签:;  ;  ;  ;  ;  

2001年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概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