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六例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六例

一、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六例(论文文献综述)

王胜男[1](2020)在《非经典型21-羟化酶缺陷症与多囊卵巢综合征的鉴别诊断分析》文中提出背景与目的:非经典型21-羟化酶缺陷症(NC21-OHD)与具有高雄激素的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临床表现相似,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重叠且二者均缺乏特异性的诊断标准,所以NC21-OHD在临床上极易被误诊为PCOS,导致长期进行无效治疗。本研究拟通过对比临床已确诊的31例NC21-OHD和29例具有高雄激素的PCOS患者的临床资料,探索二者的鉴别诊断方法,为两种疾病的早期精准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对象与方法:1.对象选择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诊治的31例女性NC21-OHD患者以及同期就诊于我科随机抽取的29例具有高雄激素的PCOS患者。2.方法2.1收集患者血清电解质、血脂、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泌乳素(PRL)、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肾素活性(PRA)、醛固酮(ALD)、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和胰岛素释放试验的检测结果,并计算体重指数(BMI)、LH/FSH、游离睾酮指数(FAI)、稳态模型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血糖曲线下面积(GAUC)、胰岛素曲线下面积(IAUC)。收集1日法中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DAST)前后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醇(COR)、17-羟孕酮(17-OHP)、孕酮(P)、总睾酮(TT)、硫酸脱氢表雄酮(DHEAS)、雄烯二酮(AD)的检测结果,计算各项指标下降的百分比,作为其被抑制率。对于FSH、LH、P、TT、PRL、DHEAS、AD、17-OHP等指标的检测均在患者自然月经周期的第2-4日或35天以上未来月经任意一天抽取晨8:00空腹外周静脉血。收集所有研究对象的子宫附件超声、肝脏超声及肾上腺增强CT的检查结果以及曾进行基因检测的25例NC21-OHD女性患者的CYP21A2基因的突变情况。2.2对比NC21-OHD组与PCOS组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激素水平及其相关代谢指标,并采用ROC曲线分析各指标对于此两种疾病的鉴别诊断价值。2.3采用SPSS 22.0和MedCalc v19.0.7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PCOS组患者身高和卵巢多囊样变(PCO)发生率显着高于NC21-OHD组(P<0.05),NC21-OHD组患者肾上腺增生发生率显着高于PCOS组(P<0.05);两组患者年龄、BMI、收缩压、舒张压、血钾、血钠以及月经紊乱、不孕、多毛的发生率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NC21-OHD组患者阴蒂轻度肥大者12例(38.71%),PCOS组患者此特征不明显。2.NC21-OHD组患者ACTH、17-OHP、AD、P、TT、PRL水平显着高于PCOS组(P<0.05);PCOS组患者LH、LH/FSH水平显着高于NC21-OHD组(P<0.05);对上述指标进行ROC曲线分析,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73、0.959、0.848、0.917、0.786、0.686、0.843、0.867,通过对 AUC进行比较,发现 17-OHP 与P、LH/FSH三者之间的AUC无显着性差异(P>0.05),但其显着大于其余指标的AUC(P<0.05)。根据Youden指数计算出17-OHP、P以及LH/FSH的最佳切点值分别为3.34ng/ml(敏感度89.7%,特异度93.1%)、0.64ng/ml(敏感度90.0%,特异度75.9%)和1.25(敏感度85.7%,特异度85.7%)。对NC21-OHD组患者的 17-OHP与P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二者呈显着的正相关关系(P<0.05),而LH/FSH与17-OHP、P均无明显的相关性(P>0.05)。3.对比两组患者1日法中剂量DAST,NC21-OHD组患者17-OHP、AD、TT和P抑制率显着高于PCOS组(P<0.05),对上述指标进行ROC曲线分析,AUC分别为0.996、0.972、0.960和0.873。对 17-OHP、AD、TT和P抑制率的AUC进行比较发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Youden指数计算出其抑制率最佳切点值分别为73.5%(敏感度95.2%,特异度100.0%)、55.5%(敏感度100.0%,特异度88.9%)、61.4%(敏感度84.2%,特异度 100.0%)、54.2%(敏感度85.0%,特异度80.0%)。4.两组患者超重或肥胖、血糖异常升高、高脂血症、脂肪肝及代谢综合征的发生率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对比分析所有研究对象的OGTT和胰岛素释放试验结果,发现两组患者各个时间点的血糖、胰岛素以及HOMA-IR、GAUC、IAUC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5.NC21-OHD组患者的HOMA-IR与BMI呈显着正相关关系(P<0.05),与高密度脂蛋白(HDL)呈显着负相关关系(P<0.05);NC21-OHD组患者的TT与HOMA-IR、BMI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PCOS组患者的HOMA-IR与BMI、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均呈显着正相关关系(P<0.05),与HDL呈显着负相关关系(P<0.05);PCOS组患者的TT与TG呈显着正相关关系(P<0.05),与HDL呈显着负相关关系(P<0.05);PCOS组患者的TT与HOMA-IR、BMI均无明显相关关系(P>0.05)。6.25例NC21-OHD患者进行CYP21A2基因检测,20.0%(5/25)患者为纯合子突变,80.0%(20/25)患者为复合杂合子突变。在50个等位基因中,共检测出17种突变,其中以c.518T>A(p.I173N)(12/50,24.00%)和c.844G>T(p.V282L)(11/50,22.00%)突变类型最常见。结论:1.对于临床上反复查卵泡期血清P水平均高于卵泡期上限且LH/FSH无明显升高的具有高雄激素的多囊卵巢患者,要考虑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CAH)的可能,如加测卵泡期17-OHP高,高度提示NC21-OHD的可能。2.在单凭17-OHP、P以及LH/FSH无法鉴别NC21-OHD与具有高雄激素的PCOS,又无条件进行基因检测的情况下,可应用1日法中剂量DAST进行二者的鉴别。

黄玉华[2](2011)在《柴松岩教授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基于关联规则的多囊卵巢综合征用药规律研究》文中提出柴松岩老师是国家级名老中医,着名妇科专家,临床六十年,早年曾师从伤寒大家陈慎吾,苦读中医典籍,打下了深厚的理论基础;后又就读于北京医学院,接受了5年现代医学的系统培训。执业初期,柴老受诸多中医名家指点,潜心钻研,博采众家之长,在不断地实践中,创立了以“肾之四最”、“二阳致病”、“补肺启肾”、“暗耗论”及“妇科三论”学说为核心的学术思想,临床形成了以基础体温为用药指导,重视舌脉在临床中的辨证意义以及组方灵活、性味平和、药少力专的临床用药风格,善于治疗闭经、不孕以及妇科疑难杂症如多囊卵巢综合征、卵巢早衰等。本论文主要从柴松岩老师的学术渊源、主要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总结以及柴松岩老师临床治疗妇科疑难杂症——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经验总结三个方面对柴松岩老师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进行研究和总结。第一部分柴松岩老师的学术思想渊源首先简要介绍柴松岩老师的生平经历和主要着述;学术思想渊源的探求从柴松岩老师执业初期的特殊时代背景开始,以柴松岩老师学术思想的代表“肾之四最”、“二阳致病”、“补肺启肾”为例,从经典渊源和师承渊源进行论述。前者以《黄帝内经》为代表。柴松岩老师中医的启蒙老师为伤寒大家、教育家陈慎吾,为其打下了扎实的中医基础;柴松岩老师自执业至今五十余年,一直工作在北京中医医院,行医初期适逢医院建院,当时医院名医荟萃,柴松岩老师幸得多位名医指点,对其影响较大的有刘奉五、祁振华、姚正平、卢冶忱,诸位名家的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对柴松岩老师学术思想的形成就起着重要的作用。第二部分柴松岩老师的主要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总结主要学术思想:1、“肾之四最”:即“肾生最先、肾足最迟、肾衰最早、肾最需护”,其中的“肾”,柴松岩老师解释为促使性征发育的肾气。源自《素问·上古天真论》,清代沈尧封《女科辑要》有:“肾生最先,肾足最迟,肾衰独早”,但未与临床病证相结合。柴松岩老师通过深入理解经典理论,结合临床,经过多年的实践,形成了自己对“三最”的系统认识,将其用于概括女性一生不同年龄阶段的生理特点,以及该年龄段易患疾病的病因病机特点,并以此为依据指导临床组方及用药特点。2、二阳致病:源自《素问·阴阳别论》。柴松岩老师认为:由于大肠传导功能失调,出现便秘或便结,而胃仍受纳入胃之食,因大肠不能照常传导,胃肠积聚浊热内生,邪热溢入血分,灼耗津液阴血,阴血不足,心气失养,而致生脾无力,脾虚失去为胃运化之功,而生血乏源,阴血更亏,如此循环往复,而生妇科诸病。3、“暗耗论”:“暗”,意为看不见,或时有时无,或呈持续性但不被觉察;“耗”意即“耗损”。女人以阴血为本,经、带、胎、产、乳无不与阴血密切相关。作为生理过程,当无临床症状时,其对阴血的耗损均被忽略。故“暗耗”既是女人的生理特点,也是妇科疾病的病理特点,体现在治疗上,应注意阴血的维护,临床用药当慎用阳动、耗散之品。4、妇科三论:所谓“三论”,即“水库论”、“土地论”、“种子论”。“水库”有两层意思:对患者而言,水库里的水犹如经血,在医者,水库如血海。若阴血不足,血海亏虚者,当重视阴血的养护,以“水满则溢”,勿滥用活血、破血、通利之品。“土地”借喻子宫及内膜的孕育功能,而土地上的“乱石杂草”则如子宫或内膜存在的病理状态,对肝郁气滞、痰湿阻滞等所致不孕不育患者,治疗先以疏肝理气、化瘀、除湿等法单用或多法合用为主而治之,益肾养血为其次。“种子”即卵子,卵子的优劣除父母先天决定外,也取决于其赖以生存的环境。在临床上,“三论”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一有机的总体,只是解释具体疾病时各有所偏重。临床经验总结:1、舌象与辨证:以淡舌、嫩舌、暗舌、红舌、瘦舌、敛舌及剥脱苔、腻苔为例,总结柴松岩老师临床根据舌象、辨病辨证用药的经验。2、脉象与辨证:以妊娠病和月经病为例,如在妊娠病中,柴松岩老师通过脉象指导用药和判断预后;而在闭经患者中,则根据脉象来判断阴血的受损程度及判断治疗的难易程度;对崩漏患者,脉象指导着治疗原则为“治标”或“治本”的选择。3、根据基础体温指导临床用药:根据基础体温的形态,将其分为基础体温基线偏高、基线偏低、基础体温单相和异常双相等,结合典型医案总结柴松岩老师在基础体温不同形态、不同时期的用药特点。4、常见疾病治疗经验总结:选择了多囊卵巢综合征、卵巢早衰、高泌乳素血症、子宫内膜异位症、先兆流产、习惯性流产、妊娠呕吐、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盆腔炎、更年期综合征、小儿性早熟、乳腺增生等12种临床常见疾病,结合典型医案总结柴松岩老师的治疗经验以及自己的临床体会。5、柴松岩老师用药心得:用药灵活和轻巧是柴松岩老师临床的一大特点,以老师临床常用的疏肝药、益肾药、活血药为例总结其用药特点和规律。6、疑难医案举例:选择柴松岩老师治疗的两例疑难医案,即埋线减肥致毛发脱落案及双乳房不对称案,治疗中体现了柴松岩老师临床思路开阔、处方灵活、用药独特的特点。第三部分基于关联规则的柴松岩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用药规律研究本部分选择明确诊断为多囊卵巢综合征、经柴松岩老师诊治、结果有效的患者126例,共计648诊次,利用数据挖掘技术中的关联规则,对医案进行统计分析和数据挖掘研究,以总结其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中医辨治特点和用药规律。研究结果为:柴松岩老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最常用的10味药是:川芎、车前子、月季花、当归、桃仁、茜草、杜仲、女贞子、菟丝子、夏枯草;核心处方是:川芎、车前子、月季花、夏枯草、茜草、桃仁、茵陈、川断、合欢皮;本研究挖掘出7个新药对,为扁豆和茵陈,路路通和车前子、丝瓜络和车前子、泽兰和川芎、桂圆肉和川芎、石斛和月季花、薏苡仁和川芎。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PCOS)是常见的妇科内分泌疾病,以雄激素过多、胰岛素抵抗和持续无排卵为主要临床特征,是贯穿患者一生的疾病,其发病率为5-10%,而在无排卵性不孕症的患者中发病率高达30-60%。PCOS患者发生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代谢综合征及子宫内膜癌的风险性明显增加。柴松岩老师自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开始潜心研究闭经和不孕,九十年代初,柴松岩老师发现自己门诊的不孕和闭经患者中PCOS的比例占50-60%,开始集中关注此病,查阅中西医文献,寻找本病辨证治疗及用药规律。经过多年的摸索,柴松岩老师发现本病病机以脾肾不足、痰湿阻滞(胞络)为主,创立了益肾健脾、养血通利的治疗法则,形成了特色鲜明的用药特点,采用纯中医治疗取得了确切满意的疗效。本研究利用数据库及数据挖掘技术对柴松岩老师治疗PCOS的中医诊疗医案进行统计分析和数据挖掘研,以总结其治疗PCOS的中医辨治特点和用药规律。[目的]本研究利用数据挖掘技术中的关联规则,柴松岩老师治疗PCOS的中医诊疗医案进行统计分析和数据挖掘研究,以总结其治疗PCOS的中医辨治特点和用药规律。[方法]选择明确诊断为PCOS、经柴松岩老师诊治、结果有效的患者共126例,共计648诊次,用Excel建立数据库,采用数据挖掘中的关联规则方法,使用visual studio 2005软件进行分析。对所有诊次中单味药物使用的频数、药对和药物组使用的频次和关联度(即支持度和置信度)进行分析,挖掘分析柴松岩老师处方中常用药对和药物组。又根据舌象分类,根据LH/FSH比值进行分型以及根据T值正常与否分组,再次对数据进行挖掘整理分析。[结果](1)挖掘出柴松岩老师治疗本病最常用药物,前10种药依次为川芎、车前子、月季花、当归、桃仁、茜草、杜仲、女贞子、菟丝子、夏枯草。(2)进行药物功效分类统计,发现补虚药和活血化瘀药的均数最高,其次利水渗湿药和的理气药。(3)新药对的挖掘:本研究挖掘出7个新药对,为扁豆和茵陈,路路通和车前子丝瓜络和车前子、泽兰和川芎、桂圆肉和川芎、石斛和月季花、薏苡仁和川芎。(4)对舌质的分析结发现:舌质以舌淡、舌暗、舌肥暗等为主,占46.87%;的,舌红、舌暗红等占9.10%。不同舌象相同用药为川芎、月季花、茜草、桃仁、合欢皮、车前子、夏枯草、茵陈、杜仲。(5)对舌苔分类分析发现:苔腻者参考选择用药为清半夏、郁金、扁豆、荷叶、冬瓜皮、莱菔子、川楝子等;苔干者参考选择用药为浙贝、茅根、天冬、熟地、百合、石斛、杏仁等。(6)根据LH/FSH比值≥2或<2,将病例分型发现:LH/FSH≥2以脾肾不足为主,LH/FSH<2以阴虚内热为主,临床用药与之吻合。

徐慧茵[3](2008)在《调理枢机法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研究目的】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简称PCOS)是在临床上育龄期妇女最常见的内分泌紊乱性疾病之一,在育龄妇女发病率为5%~10%,在不排卵性不孕中约占了5—21%。主要表现为月经异常(闭经或月经稀发、稀少,或漏下不止)、不孕、多毛、肥胖及黑棘皮征,以双侧卵巢增大表面光滑,色灰发亮,白膜增厚硬化,膜下呈现珍珠串样的无成熟的卵泡,以高雄激素、高黄体生成激素、胰岛素抵抗及代偿性高胰岛素血症为内分泌紊乱特征。随着中西医学对PCOS的观察、研究的认识越深,日益显示其复杂性与重要性;它不仅影响到患者的生殖健康及生存质量,而且其异常的激素环境使患者对子宫内膜癌、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及心脑血管意外等发病率明显增加。但目前该病确切的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现代医学认为病因涉及遗传、内分泌、免疫、代谢等多方面.虽以高雄激血症、高胰岛血症、高黄体生成激素为特征,但三者与PCOS的因果关系,目前尚不清楚。中医学本无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病名,近20年来方有对多囊卵巢综合征较为系统的研究报导。目前中医对多囊卵巢综合征仍无统一的诊断及辨证分型的标准,但根据其临床表现,相当於中医学的“月经不调”、“不孕”、“症瘕”、“崩漏”等范畴,多数学者认为,本病的发生与虚、痰、.瘀、火有关,从而导致肝、肾、脾的功能失调,多由于肾精不足,冲任乏源;脾胃阳虚,痰湿内生;或肝气郁结化火化热而导致本病的发生,临床上虚实夹杂。近几年来导师张玉珍带领数位博士研究生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研究,尤其是对年轻患者肝经郁火型PCOS患者的临床和实验研究,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和体会。《伤寒论》是我国第一部理法方药完备、理论联系实际的临床着作,系统地揭示了外感热病及某些杂病的诊治规律.有些经方在妇科临床中取得了很好的疗效.《伤寒论》指出少阳的生理功能是少阳主枢,疏利气机,通调水道,胆腑疏泄正常,则枢机运转使生物体的气机出入正常,升降自如开阖有度.PCOS的异常病位在于卵巢。卵巢孕育卵子成熟犹如藏,卵子成熟而后排卵犹如泻。如此一藏一泻全赖少阳枢机的调畅。已故名老中医冉雪峰注伤寒,内言及少阳主枢可以内枢可以外枢,可以上枢可以下枢,外枢以小柴胡,下枢以大柴胡;在与导师张玉珍教授的研讨从多年的临床观察发现,大多数PCOS患者临床表现的多样性,应用《伤寒论》少阳病辨证论治理论来分析,存在着枢机不利的共同病机。在她的指导下提出假想:枢机不利是PCOS的重要病机.将PCOS的病人辨证分型,有枢机不利气滞的患者,应用大柴胡汤作为主方来调畅枢机进行临床研究,观察其临床症状改变,内分泌变化,并探讨大柴胡汤加味治疗PCOS的疗效机理。【研究方法】1.本研究方案在临床中收集符合本研究所制定标准的42例PCOS患者作为中药组,30例PCOS患者作为西药组,并纪录患者治疗前的四诊合参、月经情况、痤疮、多毛、年龄、体重、身高,集数据计算BMI、月经状况积分,并测定基础体温(B.B.T)。2.中药组予口服顺天科学中药大柴胡汤10.5g加菖蒲1g、远志1g、蜈蚣0.5g为一日量,分3次饭前服用,经行停药,连用36个月。顺天科学中药大柴胡汤10.5g含柴胡8g,黄岑3g,白芍药3g,半夏5g,枳实2g,生姜5g,大黄2g,大枣2粒。肾阴虚者加左归丸5g,肾阳虚者加右归丸5g;血瘀者加丹参1g;脾虚者加山药1g;西药组以二甲双胍(metformin),皆从月经周期第五天开始服药,如久未行经B超提示无优势卵泡者,则确定後给药,同时治疗前后做LH、FSH、T、PRL的血清测定,并纪录患者治疗前的月经情况、痤疮、多毛、BBT、以及治疗後月经周期及上述状况的改变,同时观察受孕情况。3.依国家《中药新药临床指导原则》月经不调和闭经中的气滞证和肝郁证以及国家级规划教材《伤寒论》关于少阳病的辨证要点综合为辨证标准,并以其制定的疗效判定标准判定。数据采用SPSS12.0统计分析处理,计数数据用X2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等级数据用Ridit分析。【结果】1.临床疗效研究结果显示中药共治疗PCOS患者42例,痊愈者13例(30.95%),显效者12例(28.57%),有效者6例(14.28%),总有效率73.80%,无效者11例。治疗期间妊娠者7例。2.治疗后病人的月经周期有良好的控制.由于治疗前21-40天一周期者10人/42人,治疗后为34人/42人,41天以上者由31人/42人减为8人/42人.3.治疗组治疗后月经量少、漏下不止、乳胀、胸闷、腹胀以及B.B.T(基础体温)较治疗前明显好转,两者相比差异有显着性。4.月经周期的改善优于西药组,LH降低亦优于西药组,LH/FSH比值亦小于西药组。【结论】1.枢机不利是PCOS的重要病机。卵巢中卵泡的发育、成熟、排卵,藏泻分明,是正常生殖生理现象。当枢机不利时使卵巢的开阖不利,藏泻失常,表现多囊卵巢及月经异常等。2.枢机不利的PCOS患者临床上以不排卵、卵巢呈多囊的现象,生化指标均以高雄激素血症和LH/FSH比值异常增高,并常伴有随年龄增长而出现糖尿病、高脂血证等。临床表现为月经失调、不孕、肥胖、多毛、痤疮等症状。3.以加味大柴胡汤调理枢机法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是有效的治法。大柴胡汤加味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可以降低黄体生成素(LH)与高雄激素水平,使大部分患者月经规则,部分恢复排卵,使小部分不孕患者受孕是经方拓展妇科临床应用的创新。4.本研究首次从枢机不利来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病机,进行调理枢机法治疗PCOS的临床研究,枢机运转,则病可除,使卵巢得以排卵,月经正常化,改变卵巢多囊的现象。研究结果表明大柴胡汤加味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治疗是通过调理枢机使枢机运转则病愈,从而达到调经助孕的治疗效果,且推论由于枢机运转,气机升降自如,通调水道,能改善气、血、津液的壅滞,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远期疾病如糖尿病、高脂血症、子宫内膜癌也有治未病的预防作用。

马良坤[4](2006)在《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胰岛素增敏治疗》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育龄期与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的临床表现、内分泌与代谢特点,探讨PCOS患者的瘦素、游离睾酮及性激素结合球蛋白水平与临床症状、胰岛素抵抗(IR)的关系,利用随机对照试验(RCT)评估PCOS患者行为治疗(锻炼及饮食控制)、二甲双胍与胰岛素增敏剂(罗格列酮)治疗的疗效,并进行疗效、依从性、副作用的比较。总结三种胰岛素增敏治疗在临床的应用效果,再次进行相关比较。方法第一部分,总结2003年6月至2006年6月于我院妇科内分泌门诊就诊的PCOS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年龄将其分为育龄期与青春期两组,分别描述其临床表现、内分泌与代谢特点。第二部分,留取PCOS患者的血清标本,分别采用酶联免疫测定法测定瘦素及游离睾酮(FT)水平,化学发光法测定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水平,计算游离雄激素指数(FAI),分别按诊断标准分组及体重指数分组进行比较。第三部分,自2003年6月至2005年1月按入选标准将PCOS患者随机分为行为治疗、二甲双胍与罗格列酮三组,总结各组的疗效、依从性、副作用,并进行比较。第四部分,在完成上述RCT之后,2005年1月至2006年3月在门诊,继续分别给予患者行为治疗、二甲双胍或罗格列酮治疗,主要以病人意愿为分组依据。资料收集、干预措施、资料统计、分析与随机对照试验相同。治疗前后观察指标与研究计划相同,将两部分患者合并分析。结果第一部分,194例PCOS患者中育龄期与青春期患者分别有139例和55例,主诉有月经稀发、无排卵、不育,高雄激素表现包括多毛、痤疮、脂溢性脱发和高雄激素血症,代谢紊乱表现包括肥胖或超重、高胰岛素血症,糖尿病或糖耐量异常,高血压,非酒精性脂肪肝和血脂紊乱。育龄期患者中肥胖、超重者占66.2%,黑棘皮病者占25.9%,按不同方法计算IR者占25.4%~76.1%。青春期患者中肥胖、超重者占85.5%,黑棘皮病者占47.2%,按不同方法计算的IR者占62.9%~97.4%。第二部分,检测90例PCOS患者的血清标本。结果按PCOS诊断标准(无排卵、PCO、雄激素升高的表现和高雄激素血症)分组,三组在人体测量指数、血脂、IR指标均无明显差异。无临床和/或生化高雄激素组与另两组比较T、FT、FAI水平均明显低下。结果,随着体重指数的增加,IR的程度、总睾酮、FT与瘦素的水平逐渐增加,SHBG水平逐渐下降,均有统计学差异。将PCOS患者检测指标进行相关分析显示:瘦素水平与体重、体重指数、腰围、IR指标、FT、FAI水平显着相关,与T、血脂水平相关性不显着;SHBG水平与体重、体重指数、腰围、FAI水平显着相关,与胰岛素水平、IR指标及T、FT水平相关性不强。第三部分,共106例患者接受治疗,完成治疗的患者62例。治疗之前三组间的人体学、生化、激素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接受行为治疗的患者共43例,完成治疗的患者22例,患者在行为治疗后BMI、睾酮、真胰岛素水平明显下降,IR指标如HOMA、GIR、QUICKI的变化均有统计学差异。规律月经和排卵率分别为36.4%和22.7%;接受二甲双胍治疗的患者36例,完成治疗的患者21例,规律月经和排卵率分别为66.7%和42.9%;罗格列酮组患者27例,完成治疗的患者17例,规律月经和排卵率分别为70.6%和58.8%。三组在治疗后的人体学、生化、激素指标也均无统计学差异,三组的疗效无明显差异。对三组排卵、月经进行比较,发现罗格列酮组明显优于行为治疗组。第四部分,接受治疗的患者总计141例,完成治疗的为75例。治疗之前三组间的人体学、生化、激素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接受行为治疗的患者共67例,完成治疗的患者31例,行为治疗后规律月经和排卵率分别为38.7%和25.8%。患者在行为治疗后BMI、睾酮、真胰岛素水平明显下降,IR指标如HOMA、GIR、QUICKI的变化均有统计学差异。接受二甲双胍治疗的患者43例,完成治疗的患者25例。二甲双胍治疗后规律月经和排卵率分别为64.0%和60.0%。罗格列酮组患者31例,完成治疗的患者19例。罗格列酮治疗后规律月经和排卵率分别为68.4%和52.6%。行为治疗组、二甲双胍组、罗格列酮组三组在治疗后的人体学、生化、激素指标也均无统计学差异。对三组排卵、月经进行比较,发现罗格列酮组明显优于行为治疗组。结论PCOS是涉及多系统的疾病,要重视PCOS患者,特别是青春期患者的代谢综合征的筛查与诊治。对肥胖、超重PCOS患者要切实地制定计划、实施方案、监督减重效果,二甲双胍、罗格列酮等胰岛素增敏治疗只适用于部分合并IR的PCOS患者,不能滥用,对其适应人群的选择仍需进一步研究。可以开展PCOS患者的游离睾酮、性激素结合蛋白及瘦素检测。

段端[5](2020)在《子宫肌瘤来源的良性转移性平滑肌瘤 ——个案报道及文献分析》文中认为目的:通过对我院就诊的1例肺良性转移性平滑肌瘤(pulmonary benign metastasizing leiomyoma,PBML)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复习国内外相关文献,结合文献报道的222个案,共223例病例进行分析。探究以子宫肌瘤来源的良性转移性平滑肌瘤(benign metastasizing leiomyoma,BML)患者的病史特点、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病理特点、治疗方式及预后情况。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1、回顾分析1例肺良性转移性平滑肌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病理学特征及诊疗等临床资料。2、通过检索PubMed、CNKI、万方及维普相关文献。通读全文,所述内容与“良性转移性平滑肌瘤,考虑来源子宫”有关的文章纳入。按照纳入及排除标准,剔除重复文献,纳入222例个案。结合我院收治1例,共223例病例,进行病例汇总分析。结果:1)患者病理诊断明确PBML。其为绝经前女性,外院体检发现双肺结节,行PET/CT检查考虑肺部良性结节,肺穿刺活检诊断为PBML。入我院时无明显的临床表现及体征,行经腹全子宫切除术及双侧附件切除术。术后未行激素治疗,2月后出现绝经综合征。随访6月,病情稳定,肺部结节无进展。2)文献分析223例病例:(1)患者均为女性,发病年龄主要集中于40-50岁,50岁及50岁以前共163例,所占比例为73.1%。(2)221例有子宫肌瘤病史(99.1%),188例患者有子宫肌瘤手术史(84.4%)。病史分析得出年龄越大的子宫肌瘤患者,初次手术更愿意选择不保留子宫的手术如子宫全切除术或子宫次全切除术。初次子宫肌瘤手术后至BML确诊间隔时间中位数为108个月(60156)。从初次手术(无论是否切除子宫、是否切除卵巢),至BML确诊,这段时间间隔无差异。而有子宫肌瘤复发者,时间间隔更长。(3)BML有症状者为56.1%,咳嗽为最常见表现,其次为呼吸困难。(4)转移部位广散,最常见为肺部,其次为皮下软组织。出现肺部转移者为200例,其中以双肺居多。肺部CT表现提示肺部转移灶多为多发结节,少数为单发结节,肺部结节可合并空洞,囊性变及钙化,极少数累及肺门及纵膈,胸腔积液者为少数。(5)BML与子宫原发肿瘤组织病理学形态特点相似,172例同时描述了雌激素受体(ER)及孕激素受体(PR)结果,ER及PR均阳性94.2%(162/172)。(6)手术切除BML肿瘤为主要治疗方式,共129例(57.8%),5例因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再次选择卵巢切除后使病情稳定。激素治疗69例(30.9%),多数使用芳香酶抑制剂及促性腺激素释放的激素类似物。(7)152例详细记录了随访资料,随访中位数时间13个月。134例预后良好(88.2%),18例(11.8%)病例病情进展,13例转移部位肿瘤增大或出现新增病灶,5例患者死亡。结论:子宫来源的BML患者均为女性,50岁之前多发。好发于有子宫肌瘤病史及有子宫肌瘤手术史的患者。症状不典型,肺部为常见转移部位,故呼吸道症状常见。影像学表现似良性肿瘤,无特异性。转移肿瘤病理特点似子宫平滑肌瘤特征,大多数ER、PR阳性。治疗方式无统一,手术切除BML仍为主要的治疗方式,常常结合内分泌治疗。而卵巢切除去势似乎更有利于病情的控制及发展。BML大多数预后良好,少数出现病情进展甚至死亡。其发病机制仍较模糊,近年来的分子生物学更支持BML为子宫来源的良性转移性平滑肌瘤。

张康庆[6](2020)在《11例僵人谱系疾病患者的临床分析及其黑质回声改变的探索》文中研究表明第一部分11例僵人谱系疾病患者的临床分析目的通过对僵人谱系疾病(stiff-person spectrum disorders,SPSD)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全面认识SPSD,从而提高临床医师诊治水平。方法总结2011年3月至2019年11月于我院确诊的11例SPSD临床资料,对患者的性别、起病年龄、临床症状、伴发疾病、电生理检查、抗体检测结果、影像学以及治疗转归等信息汇总分析。结果11例SPSD患者中,男性7例,女性4例,男女之比约为2:1,病例中有7例(63.6%)临床表现符合典型僵人综合征(classic stiff-person syndrome,C-SPS),2例(18.2%)符合副肿瘤性僵人综合征(paraneoplastic stiff-person syndrome,P-SPS),2例(18.2%)符合伴强直及肌阵挛的进行性脑脊髓炎(progressive encephalomyelitis with rigidity and myoclonus,PERM)。起病形式上,C-SPS和P-SPS为慢性起病,PERM则为急性起病。C-SPS和-P-SPS最常见的首发症状为受累肌肉发作性僵硬不适,而PERM则以脑脊髓受累为首发表现;其他少见的首发症状有肢体乏力(病例1,2,3)、呼吸困难(病例3,7);2例PERM患者均出现了双下肢皮肤发作性的瘙痒。在僵硬部位的分布上,P-SPS与C-SPS和PERM有着明显的不同,前者是以颈肩部、双上肢近端肌群和面肌受累为主,而后两者为腹部、腰背部、下肢近端肌群。大多数患者在受到外界刺激和情绪应激性改变时症状会明显加重,而熟睡后症状缓解消失,并且发作时可出现多汗、心慌、气促、恶心呕吐等自主神经紊乱的表现;3例患者(病例3,7,9)在肌僵硬缓解期还表现出不自主运动、舞蹈样动作等锥体外系的症状。抗体检测上,6例(54.5%)谷氨酸脱羧酶(glutamic acid decarboxylase,GAD)抗体阳性、其中4例血清中还同时检测到胰岛素细胞抗体(insulin cell antibody,ICA),2例(18.2%)Amphiphysin抗体阳性,3例(27.3%)未检测到相关抗体。7例C-SPS患者中有4例GAD抗体阳性(病例5、6、8、11),分别伴发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Insulin-dependent diabetes mellitus,IDDM)、甲状腺功能亢进、类风湿关节炎和癫痫;2例PERM患者GAD抗体阳性且都伴发胸腺瘤,其中病例10还检测出甲状腺球蛋白抗体和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2例P-SPS均检测到Amphiphysin抗体。11例患者中,除了病例6未完成肌电图检查外,其余10例(91%)均呈现阳性改变。所有患者的MRI检查除了C-SPS具有腰椎过度前凸的特征外,颅脑、脊髓无特异性影像学改变。本组患者治疗前的中位m RS评分为4(3-5)分,经治疗后中位m RS评分为2(0-2)分,总体上治疗效果明显改善,但是对于2例P-SPS(病例7,9),其在治疗前后未见m RS评分降低。结论1、对于我们的病例来说,男性多于女性,最常见的临床类型是C-SPS,所占比例远大于PERM和P-SPS;首发症状主要为发作性肌肉僵硬、肢体乏力、呼吸困难;症状受外界刺激或情绪改变时加重、熟睡后缓解,并且发作时常伴有自主神经紊乱的表现;2、C-SPS常为隐匿性起病,首发症状为发作性中轴肌僵硬,腰背部、双下肢近端受累明显,多数GAD抗体阳性,对治疗反应良好;3、P-SPS与C-SPS起病形式与临床表现类似,区别在于P-SPS以肩颈部、双上肢近端受累为主,Amphiphysin抗体常为阳性,对治疗反应较差;4、由GAD抗体介导的(技术原因、甘氨酸受体抗体未检测)PERM起病较急、易合并胸腺瘤,首发症状为脑脊髓炎的表现,切除胸腺瘤及药物治疗后预后良好;神经性瘙痒对PERM可能具有提示意义;5、GAD抗体为阳性率最高的抗体,常伴发其他自身免疫抗体,与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异常密切相关,所以GAD抗体阳性的SPSD更易合并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6、少数SPSD患者在肌强直间歇期可出现锥体外系受累的表现;7、肌电图对于SPSD患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脑和脊髓的MRI检查无阳性发现。第二部分11例僵人谱系疾病患者黑质回声改变的探索目的探索僵人谱系疾病(stiff-person spectrum disorders,SPSD)是否同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一样也存在黑质(substantia nigra,SN)回声的增强。设计:2018年4月至2019年11月完成病例对照研究,数据分析在2020年2月至2020年3月期间完成。参与者:11例SPSD患者,32例PD患者和55名健康人。方法:所以参与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后均接受经颅超声(transcranial sonography,TCS)检查。统计分析:本研究中连续资料不服从正态分布,因此采用中位数(下四分位数-上四分位数)形式描述。分类资料采用例数(百分比)的形式描述。所有统计分析均采用SPSS 22.0软件实现;以上检验,均以P<0.05认为具有统计学差异。结果一般临床资料2例SPSD、3例PD以及7名健康人由于颞骨穿透不良、不能完成TCS而被排除。最终纳入研究的包括9例SPSD、29例PD和48名健康人。SPSD组由7例男性和2例女性组成,其年龄为54.0(49.5,63.0)岁,起病年龄为53.0(43.0,58.0)岁,病程为4.0(1.4,9.0)年。健康人组包含33名男性和15名女性,他们的年龄是59.5(50.3,65.8)岁。SPSD组和健康人组间的年龄(P=0.540)和性别(P=0.458)是相匹配、无统计学差异。PD组由19例男性患者和10例女性患者组成,他们的年龄是67.0(62.5,71.0)岁,起病年龄是63.0(57.5,67.0)岁,病程为3.0(2.5,6.0)年。很明显SPSD组的年龄(P<0.05)和起病年龄(P<0.05)均小于PD组,而两组间的性别比例(P=0.401)并无统计学差异。TCS的检测结果SPSD组中,中脑面积为3.83(3.43,4.85)cm2;除了病程仅为4个月的那例患者,其余8例(88.9%)均检测到SN强回声。8例患者SN强回声的面积为0.15(0.12,0.18)cm2,SN强回声的面积占中脑面积比(SN/M)为3.53(3.04,4.75)%。48名健康人的中脑面积为4.09(3.80,4.76)cm2,只有7名(14.6%)被检测到SN强回声,其中位面积为0.14(0.12,0.16)cm2,SN/M为3.56(2.71,4.49)%。PD组的中脑面积为4.16(3.56,4.77)cm2,其中22例(75.9%)被检测到SN强回声,SN强回声的中位面积为0.15(0.12,0.17)cm2,SN/M为3.64(3.15,4.79)%。与PD组和健康人组相比,SPSD组在中脑面积上没有统计学差异(SPSD vs.PD,P=0.810;SPSD vs健康人,P=0.431)。SPSD组与健康人组比较,SPSD组SN强回声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健康人组,具有统计学差异(88.9%vs 14.6%,P<0.001);而与之相反的是两组间SN强回声面积(P=0.599)、SN/M(P=0.817)没有统计学差异。SPSD组与PD组相比,SN强回声的阳性率(88.9%vs.75.9%,P=0.375)、SN强回声的面积(P=0.925)以及SN/M(P=0.673)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1、与PD患者相比,SPSD患者的年龄低、起病年龄要小;2、与PD患者一样,SPSD患者较健康人更容易出现SN强回声的改变。

林锦璇,甘华婵,曹立幸,蒋志,陈其城[7](2017)在《当归芍药散加减治疗妇科杂病验案六则》文中提出当归芍药散(当归、白术、芍药、川芎、茯苓、泽泻)是《金匮要略》中的名方之一。曹立幸在广东省中医院从事妇科临床、教学、研究工作二十余年,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曹立幸认为现代女性经历经带胎产乳,同时背负着家庭及工作双重压力,导致"多虚多瘀",针对这一病因病机,曹立幸在临床上多次运用当归芍药散加减治疗多种妇科疾病,疗效显着。现结合曹立幸的六则验案来探讨其运用当归芍药散治疗妇科疾病经验。

张以文[8](2013)在《女性生殖内分泌与全身内分泌疾病》文中研究指明现代内分泌系统的概念已涉及几乎全身组织或细胞。下丘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促性腺激素(Gn)脉冲分泌激活是启动卵巢轴功能的关键。其与4个下丘脑内分泌系统存在复杂的联系。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神经内分泌营养调节网络也影响GnRH-Gn脉冲分泌或卵巢配子生成及性激素合成。介绍全身主要内分泌疾病对女性生殖的影响,并通过介绍一个心理神经内分泌失调疾病——功能性下丘脑性无排卵(functional hypothalamic anovulation,FHA),阐述应激对全身及女性生殖的影响。

钟凌[9](2010)在《卵巢储备功能降低的中医病因学研究》文中认为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卵巢储备功能降低患者及卵巢储备功能正常的女性生活、工作、心理、生活事件等各方面因素进行问卷(量表)调查,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探讨两组间的差异,寻找卵巢储备功能降低的中医病因,为临床上指导女性保护卵巢功能以及女性的保健工作提供理论依据。研究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在2009年1月-2010年3月到广东省中医院妇科门诊就诊的病例中,筛选出符合卵巢储备功能降低纳入标准的患者;在体检人群中筛选出健康女性,检测其卵巢储备功能;根据《中医病因病机学》(陶汉华主编2002年出版)设计中医病因学问卷调查表,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及健康女性分别进行中医病因问卷调查、医院焦虑抑郁量表及生活事件量表调查,对收集的调查表用EPI DATA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13.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对相关因素采用单因素及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的中医病因。研究结论:1.对卵巢储备功能正常组与降低组进行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婚姻状况、盆腔手术史、多次怀孕、多次生育、多次人流术、家庭关系不和睦、性生活频繁、染发、家中排行小、焦虑、家庭生活事件、负性生活事件均为卵巢储备功能降低的危险因素(P<0.05,OR>1),均有可能增加卵巢储备功能降低发生的几率;而文化程度高、夏天洗冷水澡、居住环境轻度潮湿、喝咖啡、睡眠质量好、开始就业均为卵巢储备功能降低的保护因素(P<0.05,OR<1),均有可能减少卵巢储备功能降低发生的几率。2.负性生活事件与焦虑、抑郁呈显着正相关,相关关系为中度(0.5<r<0.8),即负性生活事件的得分越高,引起的焦虑抑郁程度越严重,心理应激越大。3.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大和负性生活事件得分高是卵巢储备功能降低的危险因素。随着年龄增大,负性生活事件得分越高,卵巢储备功能逐渐降低。而正性生活事件是卵巢储备功能降低的保护因素,即正性生活事件的发生可减少卵巢储备功能降低的发生几率。4.卵巢储备功能降低的中医病因分以下五类:体质因素:年龄、家中排行、母亲为高龄产妇及家族早绝经史;生活因素:包括烟酒、染发、咖啡等;社会与心理因素:婚育史、文化程度、负性生活事件等;自然因素:环境污染及环境毒素等;其他因素:盆腔手术史等。5.现代女性大多面临着激烈的社会竞争、家庭关系不和睦、工作繁忙压力大等多重压力,所造成的身体和心理的应激可造成卵巢储备功能降低,而卵巢储备功能降低出现的一系列身体的改变又可加重女性在社会及家庭中的心理压力,对女性的身心健康造成更大的影响。另外,越来越多的女性由于工作等原因晚婚,随着年龄的增大,卵巢储备功能降低将会影响女性的生殖功能,易造成不孕给女性及家庭带来遗憾。本研究通过探讨卵巢储备功能降低的中医病因,为临床上预防卵巢储备功能降低及女性保健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马翔[10](2007)在《小鼠卵巢蛋白质表达谱的构建及多囊卵巢综合症相关蛋白质组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卵巢是女性生殖腺,其主要作用是产生卵子和雌性激素。在整体水平上对卵巢的蛋白质表达谱进行分析,将为阐明卵子发生以及女性生殖调控的分子机理提供重要信息。基于这一目的,本研究利用蛋白质组学的技术手段研究了小鼠卵巢组织的蛋白组成并建立了小鼠卵巢蛋白质的参考数据库。我们利用双向凝胶电泳对小鼠卵巢蛋白进行了分离,在考马斯亮兰染色后将所有可见的蛋白点切取下,经胰蛋白酶消化以后用MALDI-TOF质谱仪进行鉴定。成功鉴定的213个蛋白点对应于192种蛋白质。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我们对每一种蛋白质的分子功能、参与的生物学过程等进行了详细注释,发现约占80%的蛋白质参与了代谢过程。依据Kegg数据库收录的代谢通路我们分析了鼠卵巢组织特征性的代谢途径,分析结果中均具有显着意义的代谢通路包括糖酵解通路和氧化磷酸化等20余条特征性的代谢通路。除参与了代谢过程以外,小鼠卵巢组织中蛋白质还具有一系列其它重要功能,如结合蛋白质和核苷酸、具有水解酶和氧化还原酶的活性、结合离子等。利用PathwayAssist软件,我们对小鼠卵巢蛋白质进行了Complex分子调控网络分析,从中可以看出,在小鼠卵巢组织中有较多蛋白质共同参与调控白介素家族成员,提示我们白介素家族在卵巢中可能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上述研究,我们获得了对小鼠蛋白质表达谱的全景式认识。在此基础上,我们进一步以卵泡发育障碍患者的卵巢组织作为模型来开展研究,选取了3例多囊卵巢综合症为病理类型,通过比较病理卵巢的蛋白表达谱与正常人卵巢的蛋白表达谱,筛选出在两者之间存在明显表达差异的蛋白质并对其中部分蛋白,在卵巢组织中的细胞定位和表达情况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它们在卵子发生过程及多囊卵巢综合症发病机制的可能作用。这一研究将有助于阐明卵子发生和排卵障碍的分子机制,同时为临床上女性排卵障碍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线索。

二、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六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六例(论文提纲范文)

(1)非经典型21-羟化酶缺陷症与多囊卵巢综合征的鉴别诊断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非经典型21-羟化酶缺陷症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2)柴松岩教授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基于关联规则的多囊卵巢综合征用药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柴松岩老师学术思想渊源
    一、生平与着述
        1 生平
        2 主要着述
    二、时代背景与历史渊源
        1 时代背景
        2 历史渊源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柴松岩老师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的整理和研究
    一、柴松岩老师学术思想总结
        1 肾之四最
        2 二阳致病
        3 暗耗论
        4 妇科三论
    二、柴松岩老师临床经验的整理与研究
        1 舌象与辨证
        2 脉象与辨证
        3 根据基础体温指导临床用药
        4 柴松岩老师治疗临床常见疾病经验总结
        4.1 多囊卵巢综合征
        4.2 卵巢早衰
        4.3 高泌乳素血症
        4.4 子宫内膜异位症
        4.5 妊娠呕吐
        4.6 习惯性流产
        4.7 先兆流产
        4.8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4.9 盆腔炎
        4.10 更年期综合征
        4.11 小儿性早熟
        4.12 乳腺增生
        5 柴松岩老师用药心得
        5.1 常用疏肝药
        5.2 常用益肾药
        5.3 常用活血药
        6 疑难医案举例
        6.1 埋线减肥后毛发脱落案
        6.2 双乳不对称案
第三部分 基于关联规则的柴松岩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用药规律研究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常用英文缩略词
    文献综述
        1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中医研究概况
        参考文献
        2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现代医学研究概况
        参考文献
前言
临床研究
    一、资料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2 临床诊断标准
        3 数据分析及统计方法
    二、结果
        1 入选首例的一般情况
        2 常用药物数据挖掘结果
        3 舌象与用药的结果
        4 根据LH/FSH的比值、T值分型分析
    三、讨论
        1 柴松岩老师对PCOS的病因病机认识
        2 柴松岩老师治疗PCOS的总体用药分析
        3 新药对的挖掘及其中医理论解释
        4 舌象与用药规律
        5 根据LH/FSH进行分型研究
        6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3)调理枢机法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份 文献研究
    1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西医学研究概况
        1.1 文献回顾
        1.2 病因病机
        1.3.多囊卵巢综合征临床症状
        1.4.诊断与监别诊断
        1.5.治疗
    2 中医药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研究现况
        2.1 病名概念
        2.2 病因病机
        2.3 治疗
    3 中西医结合治疗
    4 台湾多囊卵巢综合征相关论文及中西临床治疗现况
        4.1 文献回顾
    5 大柴胡汤
        5.1 大柴胡汤之原文汇要
        5.2 大柴胡汤的实验研究
        5.3 大柴胡汤的临床应用
    6 预防与调护
        6.1 预防
        6.2 调理
    7 小结
第二部分 调理枢机法治疗PCOS的临床研究
    1.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中医辨证标准
        1.4 纳入标准
        1.5 排除标准
    2.治疗方法
        2.1 分组
        2.2 治疗方案
        2.3 检验方法
        2.4 观察指标
        2.5 疗效标准
        2.6 统计方法
    3.结果
        3.1 两组治疗前临床指标均衡性比较
        3.2 疗效判定
第三部分 讨论
    1.多囊卵巢综合征的重要病理特征
    2.脏腑经络与胞宫
    3.少阳主调理枢机
    4.腹腔镜下卵巢电灼或激光打孔的启发
    5.大柴胡汤的内枢下枢作用
    6.大柴胡汤证的病因是少阳枢机不利,胆热壅气滞所致
    7.大柴胡汤古方新用,治疗妇科疾病
    8.运用大柴胡汤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机理探讨
    9.本研究创新点及不足之处与展望
第四部份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4)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胰岛素增敏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研究方法
    一、诊断标准
        (一) PCOS的诊断标准
        (二) 肥胖和超重的诊断标准
        (三) 代谢综合征的诊断标准
        (四) 胰岛素抵抗的诊断标准
    二、研究资料收集
        (一) 病史
        (二) 查体
        (三) 辅助检查
    第一部分 PCOS患者的临床表现
        一、PCOS患者的一般情况
        (一) 育龄期PCOS
        (二) 青春期PCOS
        二、PCOS患者的临床表现
        (一) 稀发排卵或无排卵
        (二) 不育
        (三) 高雄激素表现
        (四) 超声检查
        (五) 代谢紊乱表现
    第二部分 实验室检测
        一、检测方法及步骤
        (一) 游离睾酮的测定
        (二) 瘦素的测定
        (三) SHBG的测定
        二、试验结果
        (一) 按疾病表现分组激素水平的比较
        (二) 按BMI分组激素水平的比较
    第三部分 合并IR的PCOS患者胰岛素增敏治疗随机对照研究
        一、研究方法
        (一) 研究方案设计
        (二) 入选标准
        (三) 排除标准
        (四) 分组及干预措施
        (五) 观察指标
        (六) 数据分析
        二、结果
        (一) 各组的基线情况
        (二) 行为治疗组的疗效分析
        (三) 二甲双胍组的疗效分析
        (四) 罗格列酮组的疗效分析
        (五) 三组的组间比较
    第四部分 合并IR的PCOS患者胰岛素增敏治疗的临床应用
        一、各组的基线情况
        二、行为治疗组的疗效分析
        三、二甲双胍组的疗效分析
        四、罗格列酮组的疗效分析
        五、胰岛素增敏治疗的组间比较
讨论
    一、PCOS是涉及多系统的疾病
    二、实验室检测的意义
    三、肥胖、超重PCOS患者行为治疗的意义
    四、胰岛素增敏治疗
参考文献
综述部分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治疗策略
    一、PCOS的概念
        (一) PCOS的定义
        (二) PCO与PCOS
    二、PCOS的病理机制假说
    三、PCOS与胰岛素抵抗
        (一) 胰岛素抵抗
        (二) 代谢综合征
        (三) PCOS与胰岛素抵抗
    四、PCOS的治疗
        (一) 改变生活模式
        (二) 调理月经
        (三) 控制高雄激素症状
        (四) 纠正胰岛素抵抗
        (五) 解决生育问题
    五、PCOS的预后
        (一) PCOS的妊娠结局
        (二) PCOS远期并发症
    参考资料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文章

(5)子宫肌瘤来源的良性转移性平滑肌瘤 ——个案报道及文献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1 材料和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6)11例僵人谱系疾病患者的临床分析及其黑质回声改变的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第1章 引言
第2章 综述僵人谱系疾病的研究进展
    2.1 流行病学
    2.2 发病机制
    2.3 抗体作用机理
    2.4 临床分型及特征
        2.4.1 C-SPS
        2.4.2 P-SPS
        2.4.3 PERM
        2.4.4 SLS
    2.5 辅助检查
        2.5.1 实验室检查
        2.5.2 肌电图
        2.5.3 影像学
        2.5.4 病理学
    2.6 诊断及鉴别诊断
    2.7 治疗
第3章 11 例僵人谱系疾病患者的临床分析
    3.1 研究对象
        3.1.1 入组标准
        3.1.2 排除标准
    3.2 资料收集与分析
    3.3 数据处理
    3.4 结果
    3.5 病例讨论及文献分析
    3.6 小结
第4章 11 例僵人谱系疾病患者黑质回声改变的探索
    4.1 对象与方法
        4.1.1 研究对象
        4.1.2 研究方法
        4.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4.2 结果
        4.2.1 一般临床资料
        4.2.2 TCS的检测结果
    4.3 讨论
    4.4 小结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作者简介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7)当归芍药散加减治疗妇科杂病验案六则(论文提纲范文)

1 盆腔炎
2 痛经
3 月经失调
4 慢性阴道炎
5 讨论

(8)女性生殖内分泌与全身内分泌疾病(论文提纲范文)

1 甲状腺疾病
    1.1 TH的生理作用
    1.2 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
    1.3 甲低
2 垂体PRL瘤
3 垂体生长激素瘤及GH缺乏症
4 肾上腺皮质疾病
    4.1 糖皮质激素
    4.2 库欣综合征
    4.3 肾上腺皮质功能减低
    4.4 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
5 胰岛素分泌缺陷和(或)作用受阻
6 FHA

(9)卵巢储备功能降低的中医病因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 文献研究
    1. 卵巢储备功能的研究背景
        1.1 卵巢储备功能的流行病学研究
        1.2 卵巢储备功能降低与生殖衰老的关系
        1.3 中医学对卵巢储备功能降低的研究
    2. 卵巢储备功能的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2.1 内分泌激素水平
        2.2 超声检查
    3. 现代医学研究的卵巢储备功能降低的相关因素
    4. 卵巢储备功能降低的中医病因研究现状
第二部 临床研究
    1. 研究对象
        1.1 病例选择标准
        1.2 病例排除标准
    2. 研究内容
    3. 问卷调查的实施
    4. 数据管理与统计分析
        4.1 数据管理
        4.2 统计分析方法
第三部 研究结果
    1. 一般情况分析
    2. 卵巢储备功能两组问卷(量表)的比较
        2.1 中医病因问卷
        2.2 医院焦虑抑郁量表及情志情况
        2.3 生活事件量表
    3. 卵巢储备功能降低中医病因的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4. 医院焦虑抑郁量表与负性生活事件的双变量相关分析
    5. 卵巢储备功能降低中医病因的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
第四部 讨论
    1. 一般情况的讨论
    2. 卵巢储备功能降低中医病因的讨论
        2.1 体质因素
        2.2 生活因素
        2.3 社会与心理因素
        2.4 自然因素
        2.5 其他因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10)小鼠卵巢蛋白质表达谱的构建及多囊卵巢综合症相关蛋白质组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1. 卵子发生的细胞调控
    2. 卵子发生和卵泡发育的分子机制研究现状
    3. 排卵障碍的分子机制研究现状
    4. 蛋白质组学研究概述
    5. 女性生殖领域的蛋白质组学研究现状和展望
    6.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实验材料和方法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和步骤
第一部分 小鼠卵巢组织蛋白质表达谱的构建
    1. 实验结果
    2. 讨论
    3. 小结
第二部分 多囊卵巢综合症的蛋白质组学研究
    1. 实验结果
    2. 讨论
    3. 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已发表文章目录
致谢

四、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六例(论文参考文献)

  • [1]非经典型21-羟化酶缺陷症与多囊卵巢综合征的鉴别诊断分析[D]. 王胜男. 郑州大学, 2020(02)
  • [2]柴松岩教授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基于关联规则的多囊卵巢综合征用药规律研究[D]. 黄玉华.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1(06)
  • [3]调理枢机法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研究[D]. 徐慧茵.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08(09)
  • [4]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胰岛素增敏治疗[D]. 马良坤.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2006(09)
  • [5]子宫肌瘤来源的良性转移性平滑肌瘤 ——个案报道及文献分析[D]. 段端. 重庆医科大学, 2020(12)
  • [6]11例僵人谱系疾病患者的临床分析及其黑质回声改变的探索[D]. 张康庆. 吉林大学, 2020(08)
  • [7]当归芍药散加减治疗妇科杂病验案六则[J]. 林锦璇,甘华婵,曹立幸,蒋志,陈其城. 辽宁中医杂志, 2017(09)
  • [8]女性生殖内分泌与全身内分泌疾病[J]. 张以文.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 2013(05)
  • [9]卵巢储备功能降低的中医病因学研究[D]. 钟凌.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0(10)
  • [10]小鼠卵巢蛋白质表达谱的构建及多囊卵巢综合症相关蛋白质组学研究[D]. 马翔. 南京医科大学, 2007(03)

标签:;  ;  ;  ;  ;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六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