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内涵及其战略意义

信息化内涵及其战略意义

一、信息化内涵及其战略意义(论文文献综述)

赵捷[1](2021)在《小学教师终身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以太原市R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如今是知识经济时代,每一个人都要投入终身学习中才能在信息更新加快、科技发展迅速、网络互联互通的时代实现个人的生存和不断的发展。小学教师是基础教育阶段的重要引领者,更需要以自身的实际行动践行终身学习理念,培养终身学习能力,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本研究选取太原市R区三所小学的部分教师作为调查样本,将问卷法和访谈法作为主要的研究方法,对小学教师终身学习能力培养现状开展实证调查,了解目前小学教师终身学习能力培养的现状,找寻小学教师终身学习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深究造成问题的原因,为小学教师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提供切实可行的对策和建议。本文具体包括以下五方面:第一,小学教师终身学习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其必要性体现为以下三方面: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和适应小学生知识结构与心理特征的变化的必然要求。可行性体现为以下三方面:国家发展基础教育的战略需求,小学教师自我完善的内在需求和“互联网+”时代信息获取的便利性。第二,小学教师终身学习能力培养的现状调查。培养的现状调查结论主要体现在以下六方面:一是培养目的为“学习型教师”,教师的外部动机为主导性动机;二是培养内容十分丰富,指导教学实践的内容收获最大;三是培养方式多种多样,以组织集体学习、观摩研讨为主;四是重视掌握基本学习方法,获取所需知识和信息;五是注重精神奖励,以撰写学习心得评价教师终身学习的效果;六是强调开发学习资源,校园文化中渗透终身学习理念。第三,小学教师终身学习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五方面:一是培养目的不够明确,内部学习动机不足;二是培养内容拓展不够,难以满足现实需求;三是培养方式偏重讲授,方法应用水平较低;四是激励评价缺乏科学,积极性实效性不强;五是培养环境仍需改善,学习氛围不够浓厚。第四,小学教师终身学习能力培养存在问题的原因。原因主要有以下六方面:一是终身学习意识薄弱,轻视求知趋于功利;二是理论脱离教学实践,忽视教师层次差异;三是模式固化创造力弱,学习方法欠缺灵活;四是激励机制形式单一,评价未能发挥成效;五是场所受限资源短缺,理念错位监管缺位;六是法律保障支撑不足,制度体系亟需完善。第五,小学教师终身学习能力培养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解决对策主要有以下三方面:一是树立终身学习意识,养成良好学习习惯;二是构建科学培养体系,完善教师培训机制;三是提供政策法律保障,健全相应配套制度。

季文倩[2](2020)在《丝绸之路经济带物流产业集聚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认为在社会经济发展及政策红利推动下,物流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攀升,成为经济发展的“加速器”。为了在经济全球化及产业结构调整的浪潮下继续增强经济活力,物流产业呈现出空间集聚态势。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作为经济“新常态”重要战略之一,恰逢其时地提出为西部9省市区物流产业集聚发展提供良好的机遇。在抓住机遇求发展的重要时刻,如何使得物流产业进一步集聚,发挥经济引擎作用,这一问题至关重要。本文基于研究背景和意义,在总结现有研究及相关理论的基础上,首先,梳理丝绸之路经济带9个省市区物流产业发展现状,并运用改进区位熵和空间基尼系数测度2006-2017年丝绸之路经济带物流产业集聚水平,利用Arc Gis进行可视化。其次,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方法定量分析经济带物流产业集聚水平在全局和局部空间自相关情况。最后,运用普通面板模型和空间面板模型依次探究丝绸之路经济带物流产业集聚水平的影响因素,根据实证结果,结合经济带物流产业发展现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研究得出主要结论如下:(1)经济带物流产业集聚水平呈现“西北高西南低”的分布格局以及阶段性下降的变化趋势,西北地区集聚水平较高但逐年降低,西南地区集聚水平较低但逐年上升。其中,重庆、陕西、青海、宁夏、新疆市区物流产业发展势头较为良好,已经形成较为明显的物流产业集聚,尤其重庆和陕西集聚平均增长速度为正值,逐年扩展了物流产业集聚规模。甘肃、广西、云南、四川省市区物流产业集聚水平低,仍然处于弱势,而且集聚平均增长速度为负值,产业进一步集聚和深化较难。(2)经济带的物流产业集聚水平存在显着的空间正相关,Moran指数呈“U”型变化,空间效应先减弱后增强。(3)人力资本、经济发展水平、物流信息化水平对物流产业集聚的直接效应显着为正,物流基础设施以及相关及支持性产业的直接效应为正但不显着,政府行为的直接效应显着为负。消费需求、相关及支持性产业间接效应显着正,可以有效地促进相邻省市区的物流产业集聚,物流基础设施、人力资本间接效应显着为负,抑制着相邻省市区物流产业集聚发展。

田天亮[3](2020)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文中认为毛泽东指出:“研究任何过程,如果是存在着两个以上矛盾的复杂过程的话,就要用全力找出它的主要矛盾。捉住了这个主要矛盾,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社会主要矛盾是在一定社会发展阶段占据支配地位、发挥主导性作用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的主要形式和外化表现,是标注社会发展历史方位、揭示国家基本国情、体现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特定范畴。改革开放以来,正是在准确认识和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问题的基础上,党才能团结带领人民实现伟大历史转折、开辟中国特色社主义新道路、迎来民族复兴新征程,才能推进党和国家各方面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进入新时代,伴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党和人民面临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依然十分繁重,要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推向前进,不断推进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解决,就必须深入研究和掌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规律,认真总结改革开放以来党认识和把握社会主要矛盾问题的成功经验。本文坚持整体性的研究视角,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为研究目标和任务,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共党史等学科研究方法,对改革开放以来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认识产生的基本条件、认识的发展历程、理论内涵、价值评价、基本特征及经验启示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深入地分析和探讨。引言主要阐释了本研究所涉及的基本概念、范畴及相关命题,概括了选题缘起、研究现状、研究方法与思路、创新与不足之处,同时对“矛盾”、“主要矛盾”、“社会主要矛盾”等概念及相关命题进行了科学界定。第一章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认识产生的基本条件。本章认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社会主要矛盾相关理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要矛盾相关理论、中国古代哲学的矛盾思想等其他思想理论,是认识产生的理论渊源;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问题的探索,特别是在认识和解决社会主要矛盾问题过程中推进了新中国的成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为认识的产生提供了历史前提;改革开放以来时代主题和国际形势、我国基本国情及其阶段性特征、中国共产党自身状况及认识能力的变化,是认识产生的现实条件;东欧和苏联等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探索社会矛盾问题的经验教训,是认识产生的重要国际借鉴。第二章阐述了改革开放以来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认识的历史进程。本章以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程度作为划分阶段的标准,集中对改革开放以来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认识所经历的“重新认定”、“逐步深化”、“重大突破”三个比较大的发展阶段进行了概述,重点分析了党在“改革开放初期”、“新时代”对社会主要矛盾作出的“两次重大判定”,力求既能从整体上揭示党对社会主要矛盾认识的历史全貌,又能凸显不同阶段的认识特点。第三章归纳了改革开放以来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所涵盖的理论内涵。本章认为,中国共产党通过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双方及其关系变化的揭示,阐明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基本内涵及其变化,揭示了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与我国发展历史方位的关系;通过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性质及其表现、地位及其作用、变化规律等问题的总体把握,揭示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基本属性及其表现;围绕解决社会主要矛盾所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战略、路线、方针和政策,则从多重向度上回答了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路径。本章还对“新旧”社会主要矛盾的关系、“社会主要矛盾同初级阶段、新时代的关系”以及“党在十八大前后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社会主要矛盾判断的内在关联”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第四章阐释了改革开放以来党对我国社会矛盾认识的价值意义与基本特征。本章依据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评价理论,建构起融理论创新、实践论证、揭示现实、引领未来、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评价体系,从多重向度上分析和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认识取得的重大成果,同时阐明了完善和发展这些认识所应坚持和努力的方向。在认识特征的把握上,从前进性与上升性、总体性量变与阶段性质变、党性与人民性、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继承性与发展性、理论性与实践性、世界性与本土性相统一的角度,归纳了认识的基本特征。第五章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党准确认识和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问题的经验启示。本章认为,准确认识和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必须进一步坚持马克思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理论的根本指导,坚持以全面认识和把握我国基本国情及其变化为主要现实依据,坚持在我国社会矛盾全局中把握社会主要矛盾,坚持以不断推进社会主要矛盾的解决为主要目的,坚持将中国共产党作为认识和把握社会主要矛盾问题的领导核心。结论部分在对全文内容进行回顾的基础上总结了本文的主要观点,同时也对深化本研究作出了进一步的展望。

李晓珊[4](2020)在《高中生物学教师教学反思现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党和国家的大计是教育,而作为教育第一资源的教师,身上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历史重任。教师的专业发展对于学生发展和教育发展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教学反思作为教师专业发展不可或缺的途径之一,对于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但是以高中生物学教师教学反思作为研究内容的文献资料却并不多,且我国当前的教师教学反思存在着诸多问题,因而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完善。本文以高中生物学教师群体为研究对象,基于现场访谈和发放问卷的形式对目前高中生物学教师教学反思的现状进行统计。再利用频数分析法和非参数卡方检验等多种方法对回收220份问卷数据的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对高中生物学教师教学反思的认知、时间、途径、内容、动因和收获以及学校因素产生的影响六大模块内容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多角度、全方面地阐述了目前高中生物学教师教学反思现状和学校对于教学反思的看法。本研究结果表明:当前高中生物学教师能够充分认知教学反思,但缺少教学反思的时间且倾向于教学后反思,教学反思的途径丰富多样但在具体使用时具有明显的个人偏好,教学反思的内容流于表面,反思水平不高;学校对教学反思重视度不高,教师之间教学反思氛围薄弱以及校本培训内容呈现形式化的特点;学校因素对于高中生物学教师教学反思影响作用较大。依据以上所得结果,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完善和改进建议:在学校方面要弄清教师疑惑,进行针对性的校本培训;加强同事交流,塑造良好教学反思氛围;建立发展性评价制度,促进教师教学反思。高中生物学教师自身应掌握科学的教学反思观念,增进教学反思意识;主动参加教学反思过程,发掘多种教学反思途径;审视反思结果,提升教学反思的层次;社会层面要切实减轻教师负担,保障教师反思时间;完善反思督导机制,优化反思型教师建设。

肖钦[5](2019)在《绿色发展视阈下我国地方环境协同治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古以来,如何平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是横垣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一大难题。面对当前日益严重的环境资源危机,如何应对经济发展过程中遗留的环境问题,成为人类社会需要面临的巨大挑战。在传统“先污染后治理”发展模式难以为继的前提下,一些地区为了追求短期治理效果所采用的“休克式”环境治理方式,对当地经济造成了严重冲击,这对于仍属于发展中经济体的我国来说同样也难以持续。因此,有必要引入一种更为先进的环境治理理念,寻求构建一种更为系统的、更为高效的环境治理体系。“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进入21世纪,绿色发展理念的提出和兴起可以看作对平衡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二元对立”关系的一种有效方案,也使得中国逐渐由全球环境保护事业的参与者和实践者向创新者与引领者转变。而环境协同治理作为一种以实现绿色发展为目标,以“政府政策供给+市场利益驱动+社会公众参与”多元协同治理为手段的公共事务性活动,成为绿色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人类文明发展与自然环境相容性问题的探讨、绿色发展理念的缘起及其战略意义、环境治理的范式变迁及其内涵以及协同治理在环境治理中的运用等四个方面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梳理,本文认为相对于传统的发展理念,绿色发展这种更具效率,更加科学、可持续的发展理念,符合我国对于未来经济增长方式与社会发展方向的要求。但是,作为我国绿色发展体系的基础支撑,地方环境治理如何摆脱当前对于政府的过度依赖,通过推动治理主体由单一政府治理向多主体协同治理转型,推动治理范围由环境治理向与之相关的社会、经济领域延伸的绿色治理模式,是未来我国环境协同治理体系进一步完善与优化的方向。因此,通过构建科学、完善的地方环境协同治理绩效评价体系,结合对当前地方环境协同治理理论与现状分析,找弱点、寻路径,优化地方环境协同治理体系、提升环境协同治理水平,是当前我国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现实需求和重要任务。在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本文立足于前期研究与实地调研所掌握的信息,主要针对以下三个问题进行研究和讨论:一是虽然大家普遍认同环境治理需要政府、市场与社会的三方协同,但在我国现行环境治理体系下,政府治理是否仍然是最为高效的手段?二是即便目前地方政府的治理效率与治理水平有限,市场主体与社会主体的环境治理效果如何,能否承担起部分环境治理任务?三是未来在政府、市场与社会三方参与的环境协同治理体系中,各治理主体如何通过优化自身的行为决策,提升地方环境治理的整体效率与治理水平?本文的基础支撑理论主要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绿色发展理论和西方有关环境协同治理理论两大部分,其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和绿色发展理论包含了从建国初期至今五代党和国家领导集体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的思想,西方有关环境协同治理理论则主要包括自然资源基础观与利益相关者理论、自主治理理论、协同治理理论等。为了对我国地方环境治理做进一步研究,本文对当前我国环境协同治理的基础框架与基本逻辑进行充分描述与分析,为此,本文绘制了一个旨在打破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二元对立”的环境协同治理框架,框架主要由宏观、微观和操作三个层面组成。从宏观层面来看,主要包括绿色发展理念所涵盖的两个主要体系,一是生态文明体系,二是经济发展体系,在这里可以将绿色发展看作两大体系理念、目标与路径的耦合结果。从微观层面看,则可以把环境协同治理绩效的提升看作衡量绿色发展水平变化的指标,而环境协同治理绩效的变化情况则可以投射到产业系统、区域系统与社会系统三大子系统内各项因素的影响变化中。从具体操作层面看,环境协同治理则是一个由政府规制、市场激励与社会引导三大治理主体组成的多元治理体系,各主体互为支撑、相互约束,共同服务环境治理实践。关于本文的分析方法,则主要从环境治理的评价方法以及指标选取方法两个方面进行描述,其中环境治理评价方法主要包括IOOI、三成分模型、PSR、DSR以及DPSIR模型,并从中选取DPSIR为最优方法;指标选取方法主要包括单项指标体系和综合指标体系,并最终选择综合指标体系作为后续地方环境治理绩效评价指标选取方法。本文以在广东、陕西、山西、四川等地的实地调研搜集情况为基础,对地方政府、市场企业以及社会公众三个方面目前在环境协同治理中面临的困境进行梳理。地方政府作为环境协同治理的制度供给者,目前主要面临的问题在于现行的环境治理政策体系并不符合当地发展实际需求,相关监管问责机制存在缺陷以及政府环境治理公共平台的缺失等。市场企业作为环境协同治理的关键行为人,目前主要面临的问题是大部分企业对于绿色发展理念的理解还有待深化,环境治理不论是从激励层面还是监管层面对于企业的影响都还有待加强,使得企业参与环境治理的主观能动性较为欠缺。社会公众作为环境协同治理的普遍参与者,目前主要面临的问题在于自身在治理体系中的定位尚不清晰,无法充分发挥自身在环境治理领域的专业优势,当然,民众参与环境治理的组织能力和积极性同样有待加强。在此基础上,通过构建地方政府、市场企业、社会公众三方参与的演化博弈模型,分析各方不同策略组合下最终系统的稳定性以及演化过程,根据分析结果,地方环境协同治理中各主体应当注意以下几点问题:一是从地方政府主体角度来看,政府对于社会公众参与环境治理门槛的把控要适度,因为过高的门槛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地方政府有所作为,但也将直接影响民众参与环境治理的积极性。二是从市场企业主体角度来看,企业生态补偿机制的设计不能“毫无底线”,因为过高的利益补偿将影响民众监管企业的积极性,同时对政府造成“天下太平”的假象。此外,单纯的政府补贴与公共投入对于促进企业生产绿色化转型的推动作用有限,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拓宽企业降低转型成本的选择渠道。三是从社会民众主体角度来看,社会公众积极参与监督将直接导致政府和企业对于自身声誉重视程度的不断提升,对推动地方环境协同治理存在积极意义。为了更系统、客观地分析当前我国环境协同治理存在的问题,本文尝试构建一个基于绿色发展理念的地方环境协同治理综合绩效评价体系,对近年来全国省级层面的环境协同治理综合绩效进行评价分析。基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DPSIR)模型作为最优方法,本文以科学性、系统性、通用性、可行性为原则,通过频度统计法和灰色关联度分析法,从80余项备选指标中选取24项指标作为评价地方环境协同治理综合绩效的一系列指标,共同构成地方环境协同治理综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在指标选取过程中,尽量消除各地区人口、面积等规模因素对评价的影响。通过搜集整理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包含西藏自治区、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以及台湾省)2013—2017年指标数据对比分析。根据评价结果,本文主要发现以下几个现象:一是目前我国环境协同治理绩效较低的地区主要集中在经济发展效率相对落后,同时自然条件相对较为恶劣的地区,如甘肃、宁夏、山西、青海、新疆等。二是目前环境协同治理绩效较高的地区除了经济发展效率较高,同时自然条件较好的福建、浙江等地区外,还包括经济发展效率极高的北京、上海、天津以及自然资源禀赋优势明显的内蒙古与黑龙江等地区。三是传统意义上的产业结构优化并不一定能显着提升其环境协同治理绩效,对于部分地区而言,三次产业结构调整的变化并未显着优化上述地区的能源利用效率和污染物排放水平。四是单一的政府治理对于环境协同治理绩效的影响是有限的。在生态环境水平相对较差的前提下,地方环境协同治理综合绩效排名前列,主要取决于三方面因素:经济发展的高效率、市场企业对于环境治理的高投入以及社会公众的高度参与。与之形成对比的宁夏、山西、甘肃等地区,虽然也在环境治理上投入较多,但并未能够显着改善当地的环境协同治理绩效。而对于福建、浙江等地区而言,虽然其政府投入环境治理的力度并不大,但最终其环境协同治理绩效排名仍然靠前。为进一步分析前文评价体系中各项指标对于最终环境协同治理绩效的影响,本文选择固定效应模型,从全国和区域两个维度研究各项指标对环境协同治理绩效的影响程度和影响方向。根据检验结果,从全国范围来看,反映市场主体与社会主体参与环境治理的相关指标与环境治理绩效存在较强的相关性,而反映政府直接参与环境治理的相关指标与环境治理绩效的关系并不显着。从各区域情况来看,各地区市场主体参与环境治理对于环境治理绩效的影响均较为显着,但在政府主体与社会主体参与环境治理对于环境治理绩效的影响上存在差异。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东部地区,社会主体参与环境治理对于环境治理绩效的影响较为明显,政府主体参与环境治理对于环境治理绩效的影响较弱。而对于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滞后的中西部地区,则呈现出政府主体参与环境治理对于环境治理绩效的影响明显,社会主体参与环境治理对于环境治理绩效的影响较弱的态势。基于理论与实证分析结论,本文从正式制度的完善优化、产业的转型升级以及非正式制度安排的规范引导三个方面对未来地方环境协同治理体系的进一步优化与创新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正式制度安排层面,建议推动现有制度的绿色化转型。首先,需要进一步完善绿色发展机制的顶层设计与实施路径,为地方推动环境协同治理提供权威的指导方针和实施保障;同时建立健全平衡和保障各地在环境治理中的利益分配的治理机制与法律体系,形成符合本地实际需求,推动三方协同治理的梯度政策体系;此外,进一步优化现有地方政府环境治理考核与信息披露机制,通过完善地方环境协同治理绩效考核、信息披露机制以及全面提升地方官员环境治理意识。产业转型发展层面,建议全面推动产业的绿色转型升级。首先,应当促使传统企业主动树立绿色生产服务理念,以技术创新为抓手,以提升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为支撑,推动传统企业向绿色生产服务转型;同时,应当大力发展绿色新兴产业,通过政府布局基础共性技术,介入绿色新兴产业前端,引导地区、企业基于现有基础资源优势,战略布局新兴产业相关业务;此外,应当充分发挥绿色金融对产业转型发展的支持作用,进一步丰富绿色金融工具和业务,促进绿色金融主体的多元化发展和绿色金融实践的全面下沉与推广。非正式制度安排层面,建议高效、合理地调动社会公众参与环境治理。首先,对于普通民众而言,可以通过引导、鼓励树立绿色的生活消费观念,在全社会推广绿色低碳的家庭生活方式;同时,建议民众以非政府组织作为发挥监督、治理功能的渠道参与环境治理,提升社会公众的组织性和专业性,进而提升社会主体的环境治理效率与治理水平。基于上述研究,本文的研究结论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内容:其一,当前我国经济正从高增速步入高质量发展转型阶段,基于绿色发展理念,政府、企业与民众共同参与的环境协同治理是打破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二元对立”悖论的有效途径,在目前环境协同治理顶层设计日趋完善的前提下,提升地方环境协同治理水平成为推动环境协同治理的关键。其二,虽然当前我国各地在生态环境改善上已取得较为显着成效,但由于部分地方政府的环境治理目标与绿色发展理念存在一定程度偏差,使得绿色发展理念中有关经济增长的内涵在地方环境治理中未得到充分体现,这直接影响到市场与社会主体的环境治理参与度,进而影响部分地区的环境协同治理水平和效率。其三,市场企业和社会公众积极参与环境治理能够有效提升地方环境治理水平,但由于我国区域发展和自然资源分布的不平衡性,对于处于不同发展阶段,拥有不同自然资源禀赋的地区,地方政府、市场企业以及社会公众三大治理主体在整个体系中能够发挥的作用大小也不尽相同。因此,在优化完善地方环境协同治理体系过程中要考虑当地实际,符合当地需求。最后,文章对后续研究重点方向和内容作了描述,一是将对环境协同治理评价体系作进一步的优化完善,以求更为清晰地反映目前我国各地区的环境协同治理现状水平。二是未来可进一步将研究对象下沉至城市,甚至行业,将能更全面地反映各地区的环境协同治理问题。三是加强对于我国各地环境协同治理典型案例的梳理,尽快形成可复制、可转移的成功经验范例。

王龙[6](2019)在《公安高等教育发展历史回顾与新时代展望》文中研究表明我国公安高等教育在服务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建设的全局中不断发展。系统回顾和梳理公安高等教育的历史发展脉络,探寻其内在发展动力并深入分析其新时代面临的战略形势任务,对全面深化公安教育改革与精准深耕公安高等教育现代化未来版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遵循高等教育发展变迁规律,可以将改革开放以来的公安高等教育划分为起步阶段(1978—1984年)、快速发展阶段(1985—1999年)、规范发展阶段(2000—2015年)和创新驱动发展阶段(2016年至今)等四个阶段。40多年的公安高等教育发展成就和经验充分证实,新时代公安高等教育的战略核心任务在于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稳定,规模、结构、质量与效益,体制、机制与保障,办学定位与办学特色,学历教育与在职民警培训,办学实践和微观运行等关涉全局的要素关系,并且,以公安教育信息化全面推进公安教育现代化作为实现我国公安高等教育长远发展目标的重要战略指引。

潘书阳[7](2019)在《第三次抵消战略视阈下美国人工智能的军事运用》文中研究表明

靳媛媛[8](2019)在《美丽中国建设的产业哲学研究》文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代,党中央提出了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建设美丽中国已经成为新时代我国重要的战略目标。美丽中国不是单一的生态建设,而是一项系统建设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和生态文明的工程,它内涵着自然生态美、人的生活美和社会发展美的意蕴,是我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的整体进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就指出了生产发展在美丽中国建设的基础性作用,生产发展是实现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基础和前提。进言之,产业是美丽中国建设的依托。产业从来就不是单纯的经济范畴。人类产生至今,已历经了渔猎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以及西方学者所提出的后工业文明,每一次文明的产生和跃进都与产业的发展密切相关,产业是文明进步与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从哲学视域而言,产业是人与自然对象性活动及其产物,是现实的社会生产与生活的统一。产业反映着人对自然的利用方式,蕴含着人与人的关系、社会发展状况和社会文化风貌,具有丰富的哲学内涵,是哲学研究的重要方面。我们研究产业不仅要注重具象,同时也要超越具体问题,上升为理论,以宏观、哲思的方式提炼产业的哲学内涵和意义,如此才能真正理解把握产业的社会功能及其价值。美丽中国建设的产业哲学研究就是要从哲学的角度阐释产业为什么是美丽中国建设的依托。本文旨在证明:美丽中国建设的产业内涵是全面的,产业具有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意蕴;依托产业而建设的美丽中国不仅仅意味着追求物质财富,更是高质量地供给人们不断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生态环境、物质、精神文化需求的必然要求,以全方位地服务并提升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水准。因此,以产业为依托建设美丽中国,是全面的遵循“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是我国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的客观需要,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本研究先是阐释了美丽中国的自然生态美、人的生活美和社会发展美的基本内涵,继而在美丽中国建设的视域下从哲学的角度系统研究了产业的基本问题:第一,基于马克思主义实践本体论提出了产业本体,阐述了产业及其本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产业是美丽中国建设的依托。第二,从历史的逻辑认识产业。分别从自然经济、工业经济和美丽中国建设三个时期认识产业,梳理产业的发展变化过程,及其规律,提出美丽中国建设的产业发展方向。最后是美丽中国建设的实践论,从现实的产业实践出发如何建设美丽中国。文章提出产业应以人与自然的生命共同体理念、绿色发展理念和创新发展理念为指引,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黄蕾蕾[9](2019)在《习近平“美丽中国”建设理念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大气污染、水污染、酸雨面积扩大、资源紧缺、土地荒漠化等问题日益突出,生态环境问题逐渐成为全球共同面临的问题。与此同时,改革开放四十多年以来,我国在各方面均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然而环境问题也逐渐凸显。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吸取马克思恩格斯生态观、借鉴西方优秀生态思想、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文明思想、继承中国共产党历任领导者生态思想基础上,针对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建设等问题阐述了一系列新观点新思想,习近平“美丽中国”建设理念由此产生。习近平“美丽中国”建设理念是推动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的重要理论,为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了战略方针。本文从“美丽中国”这一角度着手,系统分析习近平“美丽中国”建设理念及其伟大实践。综合运用多学科理论展开讨论,分六部分进行阐述。第一部分,绪论,从研究背景、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内容及方法、研究创新点及相关概念界定着手,对本文作出整体性论述。第二部分,结合国际国内背景,阐述习近平“美丽中国”建设理念提出的时代背景以及美丽中国建设的基础和条件。第三部分,结合习近平自身的成长背景、人生经历,分析习近平“美丽中国”建设理念提出的理论实践渊源。第四部分,在整理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归纳分析习近平“美丽中国”建设理念主要内容。第五部分,结合习近平“美丽中国”建设理念的概念内涵,针对美丽中国建设面临的挑战困境,提出具体可行的对策方针。第六部分,在上述研究内容基础上,探讨习近平“美丽中国”建设理念的现实意义。

金蕾[10](2019)在《黑龙江省新型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测度研究》文中提出国富民强需要有坚实的经济基础,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想要推动“四化”进一步发展,就需要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积极主动助力经济全球化发展进程,迈入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领域。十八大报告中指出,推进信息化以及新型工业化之间的深度融合,走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是促进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在全球激励竞争的大环境下,推动新型工业化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促进工业结构的转型和升级,是倡导绿色、智能、创新发展的必经之路。所以,本文对黑龙江省““两化”融合”水平进行测度并分析其融合现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共分为5个章节,首先基于国内外文献中已有的理论研究背景和实践经验总结的基础上,本文进行了梳理和探讨;其次本文阐述新型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的理论基础,包含“两化”融合的内涵,层次和阶段,“两化”融合的机理研究;再次,本文提出用因子分析法构建黑龙江省“两化”融合测度指标体系,并对因子分析法的基本原理进行详细的阐释,;接着对黑龙江省2008-2017年的十年数据进行实证分析,采用复合系统协调模型,对黑龙江省新型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现状进行测度,再依据指标权重构建线性回归模型,探究“两化”相互融合促进效率的影响因素;最后,根据实证分析结果,提出推进黑龙江省“两化”更进一步融合的政策建议。本文得出的结论是:黑龙江省新型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水平逐步提升,但仍存在许多问题。如何提高黑龙江省“两化”进一步融合水平,助力黑龙江省工业产业结构进一步转型升级,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实证分析结果还显示,提高黑龙江省企业整体信息化水平,是融合发展的根本,对带动整体工业经济效益的作用尤为明显。所以,本文最后提出必须要加强宏观引导与组织协调、推动企业治理改革,做好渐进推进式战略部署、建设“两化”人才体系,夯实工业基础,加速信息化产业建设,注重民营企业发展空间和技术投入,促进两者互动,才能促进新型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发展。

二、信息化内涵及其战略意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信息化内涵及其战略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小学教师终身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以太原市R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已有研究成果述评
        1.2.1 终身学习能力研究
        1.2.2 教师终身学习能力研究
        1.2.3 小学教师终身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小学教师终身学习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1 小学教师终身学习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2.1.1 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2.1.2 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2.1.3 适应小学生知识结构与心理特征变化的必然要求
    2.2 小学教师终身学习能力培养的可行性
        2.2.1 国家发展基础教育的战略需求
        2.2.2 小学教师自我完善的内在需求
        2.2.3 “互联网+”时代信息获取的便利性
第三章 小学教师终身学习能力培养的现状调查
    3.1 终身学习能力培养调查结果分析
        3.1.1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3.1.2 培养目的和态度分析
        3.1.3 培养内容分析
        3.1.4 培养方式分析
        3.1.5 培养过程中的学习方法分析
        3.1.6 培养的激励和评价分析
        3.1.7 培养环境分析
        3.1.8 培养的困难和影响因素分析
    3.2 调查结论
        3.2.1 培养目的为“学习型教师”,教师的外部动机为主导性动机
        3.2.2 培养内容十分丰富,指导教学实践的内容收获最大
        3.2.3 培养方式多种多样,以组织集体学习、观摩研讨为主
        3.2.4 重视掌握基本学习方法,获取所需知识和信息
        3.2.5 注重精神奖励,以撰写学习心得评价教师终身学习的效果
        3.2.6 强调开发学习资源,校园文化中渗透终身学习理念
第四章 小学教师终身学习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4.1 培养目的不够明确,内部学习动机不足
    4.2 培养内容拓展不够,难以满足现实需求
    4.3 培养方式偏重讲授,方法应用水平较低
    4.4 激励评价缺乏科学,积极性实效性不强
    4.5 培养环境仍需改善,学习氛围不够浓厚
第五章 小学教师终身学习能力培养存在问题的原因
    5.1 终身学习意识薄弱,轻视求知趋于功利
    5.2 理论脱离教学实践,忽视教师层次差异
    5.3 模式固化创造力弱,学习方法欠缺灵活
    5.4 激励机制形式单一,评价未能发挥成效
    5.5 场所受限资源短缺,理念错位监管缺位
    5.6 法律保障支撑不足,制度体系亟需完善
第六章 小学教师终身学习能力培养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6.1 树立终身学习意识,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6.1.1 强化终身学习理念,激发内部学习动机
        6.1.2 完善终身学习规划,灵活应用学习方法
        6.1.3 调整个人良好心态,提高环境适应能力
    6.2 构建科学培养体系,完善教师培训机制
        6.2.1 营造良好学习环境,转变理念加强监管
        6.2.2 适应层次发展需求,全面促进实际工作
        6.2.3 开拓创新更新模式,扩大参与加强互动
        6.2.4 多元优化激励机制,健全发展评价体系
    6.3 提供政策法律保障,健全相应配套制度
        6.3.1 加快终身学习立法,完善终身学习体系
        6.3.2 实施学分银行制度,推进学习成果认证
        6.3.3 搭建终身学习平台,畅通人才成长渠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小学教师终身学习能力培养调查问卷
附录二 小学教师终身学习能力培养研究访谈提纲(校领导)
附录三 小学教师终身学习能力培养研究访谈提纲(教师)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2)丝绸之路经济带物流产业集聚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研究
        1.3.2 物流产业集聚的研究
        1.3.3 物流产业集聚影响因素的研究
        1.3.4 文献述评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技术路线和研究创新点
        1.5.1 技术路线
        1.5.2 研究创新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2.1 丝绸之路经济带概念和战略意义
        2.1.1 丝绸之路经济带概念
        2.1.2 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意义
    2.2 相关概念界定
        2.2.1 物流
        2.2.2 物流产业
        2.2.3 物流产业集聚
    2.3 产业集聚经典理论
        2.3.1 外部经济理论
        2.3.2 工业区位理论
        2.3.3 新经济地理理论
    2.4 影响因素理论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丝绸之路经济带物流产业概况及集聚水平分析
    3.1 丝绸之路经济带基本概况
    3.2 丝绸之路经济带物流产业概况
    3.3 丝绸之路经济带物流产业集聚水平测度与分析
        3.3.1 物流产业集聚测度方法的选择和改进
        3.3.2 物流产业集聚测度结果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丝绸之路经济带物流产业集聚水平的空间统计分析
    4.1 空间权重矩阵的设定
    4.2 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
        4.2.1 全局空间自相关
        4.2.2 局部空间自相关
    4.3 物流产业集聚水平的空间自相关结果分析
        4.3.1 全局空间自相关结果分析
        4.3.2 局部空间自相关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丝绸之路经济带物流产业集聚水平的影响因素研究
    5.1 变量选取及描述性统计
        5.1.1 变量选取
        5.1.2 描述性统计
    5.2 模型的建立和选择
        5.2.1 普通面板模型
        5.2.2 空间面板模型
        5.2.3 模型选择
    5.3 实证结果分析
        5.3.1 普通面板模型结果分析
        5.3.2 空间面板模型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 政策建议
        6.2.1 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6.2.2 强化信息技术应用,提高物流信息化水平
        6.2.3 重视人力资本投入,优化物流人才结构
        6.2.4 提高经济发展水平,扩大物流市场需求
        6.2.5 加强工业引导力度,推动产业联动发展
        6.2.6 减少政府干预行为,营造良好集聚环境
    6.3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问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评述
    三、基本概念及其相关命题释义
        (一)矛盾
        (二)主要矛盾
        (三)社会主要矛盾
        (四)社会主要矛盾同其他层次的社会矛盾的关系
        (五)其他相关概念和命题的界定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五、创新之处与不足
第一章 改革开放以来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认识产生的基本条件
    一、认识产生的理论渊源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社会主要矛盾相关理论
        (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要矛盾相关理论
        (三)其他重要思想资源
    二、认识产生的历史根据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探索实践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探索实践
    三、认识产生的现实条件
        (一)时代主题和国际形势的变化
        (二)我国基本国情及其阶段性特征的变化
        (三)中国共产党自身状况与认识能力的变化
    四、认识产生的国际借鉴
        (一)苏联、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探索社会矛盾问题的经验教训
        (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探索社会矛盾问题的经验教训
第二章 改革开放以来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认识的历史演进
    一、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重新认定
        (一)重新认定的基本前提
        (二)重新认定的思想脉络
        (三)重新认定的主要表现
    二、认识的逐步深化
        (一)实现认识深化的必要性
        (二)认识深化的思想脉络
        (三)认识深化的主要表现
    三、认识的重大突破
        (一)认识突破的客观依据
        (二)认识突破的思想脉络
        (三)认识突破的主要表现
第三章 改革开放以来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认识的理论内涵
    一、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基本内涵及其变化的深刻揭示
        (一)由“落后的社会生产”到“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
        (二)由“物质文化需要”到“美好生活需要”
        (三)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双方之间的关系及其变化
        (四)辩证把握“一个转化”和“两个没有变”的关系
    二、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基本属性及其表现的总体把握
        (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主要特点及其表现
        (二)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主导地位及其作用
        (三)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主要规律及其表现
    三、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解决路径的探索与完善
        (一)始终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二)坚定不移地推进和深化改革开放
        (三)适时调整和更新发展思想和发展理念
        (四)制定和实施科学的战略部署和政策方针
        (五)不断充实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主体力量
第四章 改革开放以来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认识的价值意义与基本特征
    一、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认识的价值意义
        (一)价值评价的基本向度
        (二)认识取得的重大成果
        (三)努力完善和发展认识的方向
    二、认识的基本特征
        (一)前进性与上升性的统一
        (二)总体性量变与阶段性质变的统一
        (三)党性与人民性的统一
        (四)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
        (五)继承性与发展性的统一
        (六)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
        (七)世界性与本土性的统一
第五章 改革开放以来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认识的经验启示
    一、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理论
        (一)深入地学习、研究和理解马克思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理论
        (二)在实践中不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理论
    二、继续全面认识和把握我国的基本国情及其变化
        (一)始终坚持我国社会主义的根本性质和方向
        (二)把握我国社会发展的历史方位及阶段性特征
        (三)将认识“基本国情”同世情、党情相结合
    三、坚持在社会矛盾全局中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一)把握社会主要矛盾自身变化的特点
        (二)把握其他层次社会矛盾变化的特点
    四、始终致力于推进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不断解决
        (一)在科学界定社会主要矛盾的基础上确定解决思路
        (二)在把握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基础上调整解决思路
    五、坚持将党作为认识和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问题的领导核心
        (一)继续坚持和加强中国共产党的核心领导
        (二)坚持将党的领导和依靠人民群众相结合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4)高中生物学教师教学反思现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思路与方法
        1. 研究思路
        2. 研究方法
    (三) 研究意义
        1. 理论意义
        2. 实践意义
    (四) 研究框架说明
二、高中生物学教师教学反思的理论阐述
    (一) 文献综述
        1. 国外研究现状
        2. 国内研究现状
        3. 对已有研究成果的思考
    (二) 核心概念的界定
        1. 反思
        2. 教学反思
    (三) 理论基础
        1. 教师专业发展
        2. 终身学习理论
        3. 元认知理论
        4. 建构主义理论
三、高中生物学教师教学反思的现状调查
    (一) 高中生物学教师教学反思问卷设计说明
        1. 调查对象与方法
        2. 教师基本情况题目设置
        3. 教师教学反思的现状选项设置
        4. 调查问卷效度和信度检验
    (二) 教师个人情况分析
        1. 性别结构
        2. 最高学历结构
        3. 教龄结构
        4. 职称结构
        5. 学校地理位置结构
    (三) 高中生物学教师教学反思调查结果
        1. 高中生物学教师教学反思的学校影响分析
        2. 高中生物学教师的教学反思认知分析
        3. 高中生物学教师的教学反思时间分析
        4. 高中生物学教师的教学反思途径分析
        5. 高中生物学教师的教学反思内容分析
        6. 高中生物学教师的教学反思动因及收获分析
        7. 结论
四、高中生物学教师教学反思的发展建议
    (一) 针对学校层面的建议
        1. 弄清教师疑惑,进行针对性的校本培训
        2. 加强同事交流,塑造良好教学反思氛围
        3. 建立发展性评价制度,促进教师教学反思
    (二) 针对教师层面的建议
        1. 树立正确的教学反思观念,增进教学反思意识
        2. 主动参与教学反思过程,发掘多种教学反思途径
        3. 审视反思结果,提升教学反思的层次
    (三) 针对社会层面的建议
        1. 切实减轻教师负担,保障教师反思时间
        2. 完善反思督导机制,优化反思型教师建设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5)绿色发展视阈下我国地方环境协同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2.1 人类文明发展与自然环境相容性问题的探讨
        1.2.2 绿色发展理念的缘起及其战略意义
        1.2.3 环境治理的范式变迁及其内涵
        1.2.4 环境协同治理的相关研究现状
        1.2.5 文献述评
    1.3 研究内容、方法、重难点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重难点
        1.3.3 研究方法
    1.4 论文创新点
2 地方环境协同治理的理论依据、体系框架与分析方法
    2.1 地方环境协同治理的理论依据
        2.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与绿色发展理念
        2.1.2 西方有关环境协同治理相关理论
        2.1.3 相关理论在地方环境协同治理中的应用
    2.2 我国环境协同治理的体系框架
        2.2.1 打破“二元对立”的环境协同治理框架
        2.2.2 基于“对象—措施—绩效”的环境治理逻辑
    2.3 地方环境协同治理的分析方法
        2.3.1 环境协同治理的评价方法选择
        2.3.2 环境协同治理的评价指标选取
    2.4 本章小结
3 我国地方环境协同治理的政策演进与现实困境
    3.1 我国地方环境协同治理的政策演进
        3.1.1 我国环境治理理念逐步成型阶段(1978—1992 年)
        3.1.2 我国环境治理政策逐步完善阶段(1992—2012 年)
        3.1.3 我国环境治理体系逐步成熟阶段(2012 年至今)
    3.2 我国地方环境协同治理的现实困境
        3.2.1 地方环境协同治理的范围
        3.2.2 地方环境协同治理的困境
    3.3 本章小结
4 基于演化博弈的我国地方环境协同治理分析
    4.1 地方协同环境治理演化博弈的前提假设
        4.1.1 政府主体的利益偏好及其行为选择
        4.1.2 市场主体的利益偏好及其行为选择
        4.1.3 社会主体的利益偏好及其行为选择
    4.2 地方协同环境治理演化博弈分析
        4.2.1 地方协同环境治理演化博弈的模型构建
        4.2.2 地方协同环境治理演化博弈的适应度分析
        4.2.3 地方协同环境治理演化博弈的稳定性分析
    4.3 本章小结
5 基于绿色发展的地方环境协同治理绩效评价分析
    5.1 地方环境协同治理绩效评价体系构建
        5.1.1 评估指标体系框架设计
        5.1.2 影响评价绩效因素
        5.1.3 指标选取原则
        5.1.4 评价指标的选取
        5.1.5 评价指标的确定及解释
    5.2 地方环境协同治理绩效评价指标处理
        5.2.1 数据来源及说明
        5.2.2 数据标准化处理
        5.2.3 指标赋权
        5.2.4 环境协同治理绩效评价指标计算与结果筛选
    5.3 地方环境协同治理绩效评价结果分析
        5.3.1 地方环境协同治理绩效总体分析
        5.3.2 地方协同环境治理绩效分项指标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我国地方环境协同治理绩效的影响因素分析
    6.1 变量选取与模型设定
        6.1.1 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6.1.2 模型选择与设定
    6.2 地方环境协同治理绩效影响因素的实证检验结果分析
        6.2.1 全国总体的检验结果分析
        6.2.2 东部地区的检验结果分析
        6.2.3 中部地区的检验结果分析
        6.2.4 西部地区的检验结果分析
    6.3 本章小结
7 我国地方环境协同治理体系的优化建议
    7.1 政府治理体系优化:正式制度的完善优化
        7.1.1 推动现有制度的绿色化转型
        7.1.2 构建符合地方实际需求的环境治理政策法规体系
        7.1.3 优化地方政府环境治理绩效考核与信息披露机制
    7.2 市场治理体系优化:产业的绿色转型发展
        7.2.1 推动企业向绿色清洁生产服务转型
        7.2.2 加快推动绿色新兴产业发展
        7.2.3 提升绿色金融对产业转型的支持作用
    7.3 社会治理体系优化:非正式制度的规范引导
        7.3.1 推广绿色低碳的家庭生活方式
        7.3.2 支持绿色非政府组织发展壮大
    7.4 本章小结
8 研究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进一步的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表1 我国地方环境协同治理绩效评价体系各项指标原始数据(2017 年)
附表2 我国地方环境协同治理绩效评价体系各项指标详细得分(2017 年)
附表3 我国地方环境协同治理绩效评价体系各项指标数据标准化处理结果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致谢

(8)美丽中国建设的产业哲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关于产业的学术史梳理
        1.2.3 研究简评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之处
第2章 美丽中国的内涵
    2.1 自然生态美
        2.1.1 生态环境日益美好
        2.1.2 自然资源合理开发
        2.1.3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2.2 人的生活美
        2.2.1 人民群众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需求不断满足
        2.2.2 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加快实现
        2.2.3 人的自我价值实现渠道日益畅通
    2.3 社会发展美
        2.3.1 经济建设可持续发展
        2.3.2 政治建设稳步前行
        2.3.3 社会建设全面推进
        2.3.4 文化建设不断提升
        2.3.5 生态文明建设有序拓展
第3章 美丽中国建设的产业本体论
    3.1 本体论与产业本体
        3.1.1 本体与本体论
        3.1.2 马克思主义实践本体论与产业本体
    3.2 产业及其本质
        3.2.1 产业是人与自然的对象性活动及其产物
        3.2.2 产业本质是人的能动性与自然规定性的辩证统一
    3.3 产业是美丽中国建设的依托
        3.3.1 实现人工自然美的基本前提
        3.3.2 支撑人的生活美的根本保障
        3.3.3 实现社会发展美的坚固基石
第4章 美丽中国建设的产业认识论
    4.1 自然经济时期的产业浅层利用自然资源
        4.1.1 利用自然资源的手段简单
        4.1.2 产出较低,产业分化缓慢
        4.1.3 产业发展等级化严重
    4.2 工业经济时期的产业大量耗费自然资源
        4.2.1 科技成为重要的产业生产要素
        4.2.2 机器被大规模应用于社会生产
        4.2.3 人与自然的关系陷入对立
        4.2.4 工业发展深刻改变了社会
    4.3 美丽中国建设时期的产业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4.3.1 信息、数据成为重要的产业生产要素
        4.3.2 智能劳动出现并不断发展
        4.3.3 生态危机的克服与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统一
        4.3.4 产业发展需要协同经济、社会和生态建设
第5章 美丽中国建设的产业实践论
    5.1 坚持人与自然的生命共同体理念,引领美丽中国建设
        5.1.1 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相互依存,自觉保护生态环境
        5.1.2 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巩固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基础
    5.2 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实现生态化生产
        5.2.1 构建绿色产业链,实现产业的生态化
        5.2.2 开发生态资源,推进生态的产业化
        5.2.3 遵循产业发展规律,升级改造传统产业
    5.3 坚持创新发展理念,培育和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5.3.1 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相结合,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5.3.2 构建协同创新体系,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结语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科研成果
致谢

(9)习近平“美丽中国”建设理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现状评述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创新点
    四、相关概念界定
        (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二)习近平“美丽中国”建设理念
        (三)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与习近平“美丽中国”建设理念关系
第一章 习近平“美丽中国”建设理念形成的时代背景
    一、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全球性问题
    二、我国资源问题和环境污染的现状要求
    三、人民对日益增长美好生活的需求向往
    四、中国己具备建设“美丽中国”的基础和条件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习近平“美丽中国”建设理念的理论和实践渊源
    一、习近平“美丽中国”建设理念的理论渊源
        (一)马克思恩格斯生态观
        (二)西方优秀生态文明思想
        (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文明思想
        (四)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生态文明思想
    二、习近平“美丽中国”建设理念的实践渊源
        (一)知青生涯初显“美丽中国”理念
        (二)河北正定彰显前瞻性“美丽中国”理念
        (三)主政福建丰富扩展“美丽中国”理念
        (四)施政浙江上海深化发展“美丽中国”理念
        (五)调任中央期间形成习近平“美丽中国”建设理念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习近平“美丽中国”建设理念的主要内容
    一、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二、满足人民对优质生态产品的需求
    三、推动人、自然、社会和谐共生
    四、加快生态制度体系建设
    五、推动全球环境共治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习近平“美丽中国”建设理念的实践路径
    一、弘扬生态环境保护价值理念
    二、坚持整体构建行动方针
    三、推动绿色发展
    四、健全美丽中国建设制度体制
    五、积极参加国际生态治理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习近平“美丽中国”建设理念的重大意义
    一、理论意义
        (一)促进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丰富与发展
        (二)为建设美丽中国提供了战略指导
    二、实践意义
        (一)推动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生态格局
        (二)进一步促进我国绿色发展
    三、世界意义
        (一)为全球生态治理提供了中国智慧、中国力量
        (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10)黑龙江省新型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测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2.1 新型工业化与信息化的基本内涵研究
        1.2.2 “两化”融合指标体系和方法研究
        1.2.3 “两化”融合作用机理研究
        1.2.4 “两化”相互融合理论的研究
        1.2.5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 研究内容与框架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框架
2 新型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的理论基础
    2.1 新型工业化与信息化的基本概念
    2.2 新型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的相关理论
        2.2.1 “两化”融合的含义
        2.2.2 “两化”融合发展的必要性
        2.2.3 “两化”融合的层次划分
        2.2.4 “两化”融合发展的阶段与评定标准
        2.2.5 黑龙江省“两化”融合现状
    2.3 新型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发展的机理研究
        2.3.1 新型工业化对信息化的作用机制
        2.3.2 信息化对新型工业化的作用机制
    2.4 本章小结
3 黑龙江省新型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测度模型
    3.1 新型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测度指标体系构建的理论依据
    3.2 新型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测度指标体系的建立原则
    3.3 新型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测度指标体系
        3.3.1 “两化”融合指标的选取
        3.3.2 “两化”融合测度指标体系
    3.4 新型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综合测度方法
        3.4.1 常用的综合评价的测度方法
        3.4.2 本文选择的测度方法
    3.5 新型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效率模型
    3.6 本章小结
4 黑龙江省新型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测度的实证分析
    4.1 新型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程度的测算
        4.1.1 指标数据来源
        4.1.2 数据的标准化处理
        4.1.3 指标权重的计算
        4.1.4 “两化”相互促进效率的计算
        4.1.5 “两化”融合度的计算
        4.1.6 “两化”融合程度的分析
    4.2 黑龙江省新型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影响因素分析
        4.2.1 “两化”融合的影响因素
        4.2.2 模型设定与计量分析
        4.2.3 结果的经济意义分析
    4.3 本章小结
5 加快推进黑龙江省“两化”进一步融合的对策与建议
    5.1 重视“两化”融合,加强宏观引导与组织协调
    5.2 推动企业治理改革,做好渐进推进式战略部署
    5.3 建设“两化”人才体系,适应深度融合需要
    5.4 完善产业法规政策,加速信息产业增长
    5.5 降低民营企业成本,推动民营企业“两化”融合发展
    5.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黑龙江省各指标数据标准化结果
附录2 黑龙江省因子分析方差贡献率表
附录3 指标各成分评分系数表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四、信息化内涵及其战略意义(论文参考文献)

  • [1]小学教师终身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以太原市R区为例[D]. 赵捷. 山西大学, 2021(12)
  • [2]丝绸之路经济带物流产业集聚及影响因素研究[D]. 季文倩. 华东交通大学, 2020(06)
  • [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D]. 田天亮.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4]高中生物学教师教学反思现状研究[D]. 李晓珊.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
  • [5]绿色发展视阈下我国地方环境协同治理研究[D]. 肖钦. 江西财经大学, 2019(07)
  • [6]公安高等教育发展历史回顾与新时代展望[J]. 王龙. 公安学研究, 2019(05)
  • [7]第三次抵消战略视阈下美国人工智能的军事运用[D]. 潘书阳. 国防科技大学, 2019
  • [8]美丽中国建设的产业哲学研究[D]. 靳媛媛. 湖南大学, 2019(01)
  • [9]习近平“美丽中国”建设理念研究[D]. 黄蕾蕾.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10]黑龙江省新型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测度研究[D]. 金蕾. 东北林业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信息化内涵及其战略意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