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食品包装数据库的建立

浅谈我国食品包装数据库的建立

一、浅谈在我国建立食品包装数据库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刘佳玺[1](2021)在《食品包装材料中柠檬酸酯类塑化剂对细胞毒性效应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食品包装材料生产中,通常使用多种塑化剂以满足材料柔韧性、延展性的要求。包装材料中的塑化剂经迁移溶出会造成食品污染,其安全性已在全球范围内引起广泛关注。以往应用较多的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因内分泌干扰等毒性效应,世界各国已逐步禁止应用于食品包装材料。柠檬酸酯类塑化剂作为一种新型环保塑化剂,已成为邻苯二甲酸酯类等传统塑化剂的主要替代产品,近年来在我国食品包装材料中的使用呈现快速增长趋势。然而,柠檬酸酯类塑化剂在使用过程中也存在迁移溶出的问题,其安全性研究依然较少。因此,研究低浓度水平下食品包装材料中柠檬酸酯类塑化剂的毒性效应,特别是多种柠檬酸酯类的联合毒性效应,对于评估其迁移残留风险,制定最大残留限量标准、保障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基于细胞替代毒理技术,开展10-1000mg/kg浓度的柠檬酸三丁酯(Tributyl Citrate,TBC)、乙酰柠檬酸三丁酯(Tributyl O-acetylcitrate,ATBC)和乙酰柠檬酸三乙酯(Triethyl O-acetylcitrate,ATEC)48 h 单独暴露人肝癌细胞(Human Hepatoma cells,Hep G2)实验,CCK-8(Cell Counting Kit-8)法细胞活性实验结果显示,10-200 mg/kg 浓度TBC对Hep G2细胞表现出毒性效应;50-1000 mg/kg浓度ATBC表现出毒性效应;200-1000mg/kg浓度ATEC表现出毒性效应。TBC、ATBC和ATEC总体表现出剂量依赖型毒性效应,随暴露浓度增高,毒性效应增强。按毒性效应排序:TBC>ATEC>ATBC。基于等效应浓度进一步研究了 TBC和ATEC二元混合暴露细胞毒性,采用浓度相加模型(Concentration Addition,CA)、独立作用模型(Independent Addition,IA)和联合指数模型(CombinationIndex,CI)分析了二元混合的联合效应类型,研究结果显示,CI模型能够更为准确地预测二元混合毒性效应。采用CompuSyn软件计算CI指数,TBC和ATEC在371.86-867.66 mg/kg浓度下,Log CI>0,表现出拮抗作用。论文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静电场轨道阱质谱(Ultra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Q-Exactivemass spectrometer,UHPLC-QE-MS),建立了小分子代谢产物的非靶向筛查方法,125 mg/kg ATEC染毒Hep G2细胞48 h后筛选出515种小分子代谢产物。以P值小于0.05,VIP值大于1,差异倍数(Fold Change,FC)大于2或小于0.5作为筛选条件,筛选获得了缬氨酸天冬氨酸、2-丙基哌啶、苯丙氨酰蛋氨酸等31种差异代谢产物。通过富集分析和拓扑分析,确定了与差异代谢产物相关的16条代谢通路,其中甘油磷脂代谢、精氨酸-脯氨酸代谢、丙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酸代谢相关性最高。基于转录组学技术,获得Hep G2细胞在ATEC暴露后的差异表达基因。通过标准化、p检验和多重校正检验后,以padj小于等于0.05且log2(FoldChange)大于0.0作为筛选条件,获得了处理组与对照组的4733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上调基因3065个,下调基因1668个。GO富集分析主要涉及锚定连接、黏着连接。KEGG富集分析主要涉及内吞、PI3K-Akt等通路。综合代谢组学和转录组学分析结果进行多组学关联分析,以padj小于0.001且log2(FoldChange)的绝对值大于1为筛选条件,构建了 ATEC处理组和对照组在正负离子模式下的分子调控网络。通过多组学关联分析,验证了 ATEC暴露显着影响甘油磷脂代谢、精氨酸-脯氨酸代谢、丙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酸代谢,并确定代谢产物磷脂酰胆碱、磷脂酰乙醇胺,基因LIPG、GCLM作为ATEC污染的生物标志物。本文研究了食品包装材料中典型柠檬酸酯类塑化剂TBC、ATBC和ATEC暴露Hep G2细胞后的单独及联合毒性效应,获得二元混合暴露的毒性作用模式,采用代谢组学和转录组学技术研究了毒性效应产生的机制,获得了 ATEC暴露后的差异代谢产物和差异基因,通过多组学关联分析,明确了甘油磷脂代谢、尿素循环与精氨酸、脯氨酸、谷氨酸、天冬氨酸和天冬酰胺代谢调控网络是产生毒性效应的最主要网络。论文以Hep G2细胞为载体研究了柠檬酸酯类塑化剂的毒性效应,从代谢层面和转录层面解释了 ATEC对Hep G2细胞的毒性机制。基于本文的研究结果,当使用TBC、ATBC或ATEC作为食品包装材料的塑化剂时,应关注添加浓度,2种塑化剂联合使用时不会增加安全风险,单独使用时包装材料的迁移量应分别少于10、50和200 mg/kg。上述研究结果对于评估3种柠檬酸酯类塑化剂的迁移风险,保障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宫宇晴[2](2021)在《糙米酵素的生命周期评价》文中提出糙米酵素是一种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功能性谷物发酵食品,由于食品成分复杂、工艺流程长,食品生产往往伴随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将生命周期评价(LCA)方法应用于糙米酵素中,可识别出糙米酵素生产过程中高污染、高能耗的阶段,这对于提高糙米酵素产品的环境友好性、实现清洁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对本课题组糙米酵素工艺进行优化升级,并对其理化性质进行探究。结果表明:30℃条件下,糙米发芽72 h时,γ-氨基丁酸(GABA)含量达到最大值223.84 mg/100g,比发芽前增加了87%。优化后的糙米酵素生产工艺为:糙米30℃发芽72 h,40℃烘干4 h,粉碎后过40目筛得到发芽糙米粉;按以下比例将配料混合:发芽糙米粉15 g,小麦胚芽10 g,冰糖15 g,盐0.5 g,酪蛋白0.3 g,水250 g,90℃糊化30 min;冷却至30℃左右,接入1 g酵母,30℃发酵3 h。2、使用Ga Bi 9.2.1 Education软件对糙米酵素生产系统构建“从摇篮到大门”的生命周期评价模型。采用CML2001-Jan.2016模型将清单数据转化为环境影响潜值,考虑了八种环境影响类型:化石燃料消耗潜能(ADP f)、酸化潜能(AP)、富营养化潜能(EP)、淡水生态毒性潜能(FAETP)、全球变暖潜能(GWP 100)、人类毒性潜能(HTP)、海洋生态毒性潜能(MAETP)、陆地生态毒性潜能(TETP)。结果表明:MAETP、FAETP、TETP是影响潜值较大的三种类型;系统内造成较大环境影响的阶段是糙米发芽阶段和水稻种植阶段。3、使用数据质量指标与蒙特卡洛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清单数据进行不确定性分析,然后对不确定性较大的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及情景分析。结果表明:ADP f、AP、GWP100、HTP、MAETP对于糙米发芽阶段的耗电量最为敏感,FAETP、TETP对于糙米的用量最为敏感,EP对于麦胚的用量最为敏感。使用清洁能源发电可有效减少糙米酵素生产的环境影响。4、针对高污染阶段提出三条改进建议:开发高效的糙米发芽技术以及先进的工业化发芽设备;减少火力发电在我国电力结构中所占的比例,增加清洁能源发电;合理化水稻种植过程中肥料、农药的使用。

冯雨[3](2021)在《大连市中山区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问题及对策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蓬勃发展,食品工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商品市场上销售贩卖的工业生产食品日渐趋于多样化、精细化,食品流通市场不断增长。然而,在食品流通市场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更多的流通环节食品安全问题。自2009年6月1日《食品安全法》出台至2015年,我国每年发生的流通环节重大食品安全事件,都在10到20件之间。为了解决频发的食品安全问题,国家层面于2015年10月1日出台了号称“史上最严”的新《食品安全法》,又于2018年3月13日组建国家市场监督管理局,进一步捋顺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体系。立足于这样的背景,本文以大连市中山区的监管实际出发,结合国内外食品安全监管领域的研究成果,以信息不对称理论、市场失灵理论和政府监管理论为理论基础,运用调查研究法、文献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分析大连市中山区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问题,吸取国内先进城市经验,提出一定的解决办法。先是对大连市中山区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现状进行调查,搜集大连市中山区食品流通环节的经营者、监管队伍、监督手段、案件查处等方面的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全面了解掌握大连市中山区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现状。接着对大连市中山区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问题总结为:对无证照或证照不全从事食品经营、销售超过保质期食品、销售标签说明书不规范食品、未履行食品进货查验和查验记录义务、未按照要求进行食品运输贮存销售、在广告中对食品进行虚假或夸大宣传等食品安全违法行为监管缺失,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整体失位。在此基础上,对相关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具体原因包括:法律法规缺乏可执行性、监管人员缺乏执法动力、基层监管力量薄弱、食品安全意识引导普及不到位等。最后,借鉴北京、浙江、东莞等地区的先进经验,提出解决大连市中山区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问题的对策,具体包括:健全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夯实监管保障、实行规范化监管、建立完善食品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加强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社会共治。

罗紫薇[4](2021)在《基于文献计量分析和问卷调查对我国果蔬采后科研与技术的进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采后实现了果蔬产品从初级原料到高档商品的转变。作为连接生产和销售的中间环节,采后增加了农产品的附加值,影响到果蔬的质量安全,是实现果蔬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环节之一,是确保我国从“园艺大国”顺利迈进“园艺强国”的历史进程中必须加强弥补的产业短板。结合当前我国果蔬采后生产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和迫切的技术需求调研,全面梳理果蔬采后领域近40年基础科学研究的进展,旨在为我国果蔬产业面向新时代的科研布局和发展规划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方法】论文基于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1981-2020年水果和蔬菜采后领域文献,使用战略咨询智能支持系统1.0版对年度的文献发表数量、各国发文情况以及发表论文的期刊进行定量分析;使用Cite Space 5.7.R2软件进行学科领域共现分析、文献共被引分析和特征词共现分析,全面梳理水果和蔬菜采后领域科技论文的发展态势。依托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中设立园艺采后生产岗位的七种水果产业(柑橘、梨、荔枝龙眼、苹果、葡萄、桃和香蕉)、三类蔬菜产业(大宗蔬菜、马铃薯和食用菌)和两类粮食产业(木薯和甘薯)对采后生产中的产业问题和需求进行了调研和分析。【结果】(1)水果采后文献计量分析结果。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1981-2020年40年间收录水果采后领域文献共18,472篇,年发文量呈逐年稳定增长趋势。近5年发文量排名前5的国家分别为中国、美国、巴西、西班牙和意大利,在其他四国近5年发文量基本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中国发文量呈持续增加趋势,到2020年,发文量为第二名美国的近3.2倍。近5年来,水果采后领域文章主要发表在Postharvest Biology and Technology,Scientia Horticulturae,Food Chemistry,Journal of the Science of Food and Agriculture和Journal of Food Processing and Preservation这5份期刊上,发文量占据了近5年总发文量的23%。当前水果采后基础研究呈现出跨学科整合的趋势,以农学、园艺学、植物科学和食品科学与技术等学科为知识基础,逐渐引入如工程学、计算机科学、环境科学、材料科学、高分子科学等其他领域学科知识,水果采后正在成为一门多学科知识相融合的研究内容极为丰富的学科领域。早在1981-2000年间,水果采后领域的研究框架已形成。基础研究涉及果实采后生理变化的研究、果实采后生理失调的机理研究及其防控、果实采后病害的机理研究及其防控和果实采后商品化处理。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为无损检测,果实抗性诱导,以拮抗菌和植物激素为代表的生物防控,可食性涂膜,以及通过环境条件调控维持果实采后品质的物理处理方法。(2)蔬菜采后文献计量分析结果。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1981-2020年40年间收录蔬菜采后领域文献共3,877篇,年发文量呈逐年稳定增长趋势。近5年发文量排名前6的国家分别为中国、美国、意大利、西班牙、韩国和印度,除中国的发文量在近5年有较大变化外,从不足40篇到超过100篇,其余五个国家近5年的科技论文数量增幅不大,美国年发文量维持在40篇左右,其余四个国家发文量在20篇左右波动。近10年,蔬菜采后领域文章主要发表在Postharvest Biology and Technology,Journal of Food Processing and Preservation,Lwt-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Food Chemistry和Scientia Horticulturae这5份期刊上,其中Postharvest Biology and Technology的发文量占比达到近10%,远高于其他期刊。同水果采后领域类似,蔬菜采后领域的基础研究也呈现出跨学科整合的趋势,基础研究围绕着蔬菜采后生理、品质提升和货架期延长的采后处理方法的探索在展开。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为抗氧化物质、食源性病原菌、精油、可食性涂膜和短波紫外线。(3)水果和蔬菜采后文献计量分析共性结果。近年来水果和蔬菜采后领域的研究热点从传统的采后生理学转向分子生物学和组学研究,侧重对果蔬采后品质变化的机理解析。社会对食品安全问题和企业运营成本问题的关注,则促使采后基础研究朝着绿色化、机械化、自动化以及智能化的方向深入。(4)我国主要水果和蔬菜作物采后问卷调查分析结果。调查结果表明,我国水果采后和蔬菜采后产业的问题和需求都极为相似,包括产品保鲜和冷藏冷链技术不成熟、冷链运输运力不足、专业技术人才缺乏、土地和资金不足、贮藏智能化管理系统与装备依赖进口、精深加工水平较低以及环保治理压力大。【结论】(1)对比文献计量和问卷调查结果,可知我国果蔬采后基础研究与产业需求存在不相适应的情况,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四点:第一,基础研究成果应用于产业需要时间;第二,学科交叉融合程度需进一步发展,除了不同专业间的合作外,研究人员本身也需要熟练掌握多学科知识;第三,研究范式有待变革,基础研究应从单一环节研究视角发展为全产业链研究视角,并充分利用大数据实现定量预测和人工智能;第四,产学研结合不紧密,研究缺乏系统性,导致各高校和科研院所间的研究成果彼此存在冗余、衔接性差的情况,致使基础研究成果的集成和产业化应用难以实现。(2)未来果蔬采后基础研究的发展趋势为:第一,前沿生命科学技术与传统技术相融合,全面系统解析果蔬采后生命活动规律及调控机制;第二,工程技术、信息科学、材料科学等学科知识的重要性和占比进一步提高,实现果蔬采后全程信息化和机械化管理;第三,系统研究适应特定环境条件和作物品种的采后处理方式,基础研究逐渐成体系并与产业需求配套;第四,大力研发绿色高效的冷链储运技术和采后处理技术,实现全程冷链并形成采后处理标准规范。

包海日罕[5](2021)在《内蒙古科沁万佳食品有限公司卜留克产品市场营销研究》文中指出关于酱腌菜的记载最早可追溯到《周礼》,文中记载商周王侯御膳食单,主要就是“五齑”,“七菹,七醢”等酱腌菜馔。近年来随着消费市场的全球化,中国酱腌菜市场已经成为国际化竞争的市场,作为酱腌菜市场的后起之秀,内蒙古科沁万佳有限公司的卜留克产品受到消费者的欢迎,同时也面临着众多国际国内品牌在营销方面的挑战。内蒙古科沁万佳食品有限公司卜留克产品本身味道可口、营养丰富、绿色无添加,但市场认知度不高,全国市场占有率低,主要原因为缺少有效的市场营销策略。本文运用PEST分析和波特五力分析模型对公司环境进行分析、对公司营销策略现状进行阐述,向消费者分发调查问卷,分析问题卜留克产品营销问题,然后结合环境、问题、问卷结果进行SWOT分析,发现公司在卜留克产品、生产技术、生产设备方面具有优势,同时在知名度、影响力、市场营销策略和产品口味方面存在劣势,需要把握住行业增长、新兴电商模式、新的细分市场等方面的机遇,化解市场竞争、贸易战、新冠疫情和产品同质化带来的威胁;文中运用STP理论,从地理、人口、行为三方面进行市场细分,选择了以女性消费者为主的下饭小菜市场、泡面小菜市场和配料菜市场,对卜留克产品进行了健康、无添加的市场定位,提出通过提升原材料品质、继续创新生产工艺、研发产品新口味、挖掘产品文化、改进产品包装的产品策略,多元定价、特价优惠的价格策略,建立特色线下销售渠道、开拓线上销售渠道、提高经销商整体质量的渠道策略和投放电视广告、利用网络平台促销、线下终端促销活动、公共关系促销的促销策略,并提出了相应营销策略的保障措施。

王刻铭[6](2020)在《中国茶叶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茶叶种植国,拥有全球最多的饮茶人口,茶叶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并发展出独具民族特色的茶文化。茶叶产业作为绿色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改善生态环境、提高茶农收入、出口创汇乃至文化输出中均有着独特的作用。当前,茶叶产业发展较快,茶叶生产加工日趋规范化、标准化,无论是国内茶叶消费量、茶园面积、茶叶产量,均居世界第一,在全球茶叶产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不可忽视的是,单产低、茶园面积与产量不成正比、出口品类结构不平衡、生产成本越来越高、深加工和综合利用程度不高、集约化规范化品牌化程度低,我国茶叶产业“大国小茶”,“大而不强”特征依然存在。茶叶产业面临着机遇与危机、优势与不足并存的局面,如何充分发挥自身发展优势,有效克服发展中的不足,是中国茶叶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因此,对我国茶叶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路径进行研究,对于我国茶叶产业的持续科学发展,提升国际影响力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立足于中国茶叶产业现状,根据“国际生产折衷理论、产业内贸易理论、比较优势理论、相互需求理论”产业竞争力理论,构建研究中国茶叶国际竞争力的模型和测算指标体系。运用UN Comtrade链接WITS数据库中的样本数据,测算了中国茶叶的国际市场份额、产业内贸易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和产品出口价格,将测算结果与全球主要茶叶出口国进行对比,探索了中国茶叶整体国际竞争力的变化情况与发展趋势。研究表明,在1992~2017年间,中国茶叶国际市场占有率呈现出明显的“U”形走势,先下滑-后筑底稳定-再回升;中国茶叶属于典型的产业间贸易模式,近几年产业内贸易趋势出现细微显现,并不明显;中国茶叶出口在1992~2002年期间具有极强比较优势,而从2003~2017年间则下降为具有较强比较优势;出口价格也呈现出明显的“U”形走势,并在2017年突破前期记录,不断攀升。从中国四个茶叶品种不同方面的国际竞争力指标测算结果来看,中国绿茶的国际市场份额、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均明显高于红茶,但中国红茶的产业内贸易指数、产品出口价格又明显高于绿茶。为了检验实证结果,根据钻石理论的四维要素,构建了中国茶叶国际竞争力影响机制的统一检验框架,建立了中国茶叶国际竞争力的钻石四维模型,最后得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土地生产效率、市场化改革、本地市场效应,对中国茶叶及其四个贸易品种国际竞争力的四个方面——国际市场份额、产业内贸易程度、比较优势、出口价格,在大部分情况下均起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针对中国茶叶产业发展的现状,综合实证分析、影响机制研究的结论,文章认为,中国茶叶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既需要茶企的创新与发展,也离不开政府的扶持。在战略发展层面,提出了产业结构优化、产品研发创新、价值提升和营销模式优化等四点对策,在产业发展方面提出了坚持延伸产业链,促进茶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提升土地生产效率、坚持科教兴茶理念,提高茶叶产业的科技含量,整合品牌资源,提升行业竞争力、加强外部环境整顿,确保市场有序发展、落实财政支持政策确保绿色可持续发展等六个方面的提升茶叶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政策建议,对我们茶叶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参考价格。

孙玉林[7](2020)在《定制化消费模式下的食品包装创新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智能制造的推进,依附于移动互联网的商业模式更加多样化,且5G技术加速全联网时代的到来,小到消费者的购买场景、需求、支付方式,大到消费结构、消费方式与消费趋势等皆随之转变。不同于以往食品产品的零售场景与包装产品,消费者对设计个性化与消费体验愉悦化的诉求更加强烈,差异化需求更加迫切和具体。当前,国内外关于食品包装定制化的研究文献较少,且食品包装定制产品存在定制程度受限、形式单一、风格保守、门槛较高等问题。本文的研究通过分析定制化消费模式对食品包装设计产生的影响,结合食品包装定制化设计的调研总结,从定制化设计与生产两个方面提出定制化消费模式下食品包装的设计原则,构建设计方法模型。本文首先分析了消费模式框架组成的要素及定制化的特点,总结了定制化消费模式对食品包装设计产生的设计需求转变、生产流程改变、刺激多种设计可能性呈现的三方面影响。建立定制化消费模式与食品包装设计之间的联系。其次,本文的调研部分采取市场调研的案例归纳,总结现有食品包装定制化设计的模式、流程及不足,食品包装定制化设计需求的问卷调查,结合EBK消费者购买决策模型对无锡市和保定市的三家商超消费者进行非参与式观察调研,对有食品包装定制化经历的消费者进行一对一用户访谈四种调研手段,最终根据调研得来的数据信息反馈,总结出消费者参与食品包装定制化设计的主要关注点、定制的食品包装产品的使用场景、参与定制化设计的动机以及食品包装定制化设计的现存问题。最后,将定制化消费模式与食品包装设计间的联系与调研所得结论相结合,从食品包装定制化设计与生产两个层面提出个性化设计原则、协同化设计原则、情感化设计原则、柔性化设计原则。以此原则为依据,综合先前研究工作提出食品包装定制化设计方法模型,小数据帮助挖掘情感需求、模块化设计理念介入设计与生产、行为引导提升互动体验三个方面阐述食品包装定制化的设计方法,并对食品包装定制化设计与生产更加注重场景化需求、供应链系统更加智能化的未来发展趋势做总结。综上所述,本文从定制化消费模式对食品包装设计的影响出发,调查现有食品包装定制化设计的问题及消费者定制化需求,提出相应的设计原则及设计方法模型,为食品包装定制化方面的研究以及食品包装定制化生产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消费者参与定制化设计与生产的构想扩展了当前食品包装定制化的研究维度。

康俊莲[8](2020)在《中国食品安全的政府监管权力配置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如何对食品安全监管进行权力配置,实现对食品安全监管的科学协同有效治理,是贯彻落实习近平同志提出的“四个最严”要求,(1)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对食品安全满意度、幸福感、安全感的具体体现。本文围绕“食品安全监管政府权力配置”这一核心问题,从政府监管权力配置的空间、时间、制度三维一体角度,探究政府监管权力的内在逻辑,针对现实问题提出科学优化、系统完善的路径。本文遵循“四个最严”要求,依据协同治理和跨部门合作等理论,采用比较制度分析法,论域方面选择政府监管控管层次多、管理幅度宽泛的典型国家作为参照进行对比分析,剖析了制度背后权力配置结构及其演化方式,比较在不同制度下,食品安全政府监管权力在特定历史时期,如何实现监管权力配置效用的最大化。同时,分析了我国食品安全政府监管权力配置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历程、政府权力配置存在的争议和挑战、政府监管权力配置采取的措施与体现的特征,从空间维度改革、时间维度改革、制度维度三维一体角度,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了政府食品监管权力配置协同治理的建构路径。本文第一部分,介绍研究背景,包含食品安全监管、政府权力配置、协同治理等相关理论和制度架构,为后续研究奠定理论基础。第二部分,回答了中国食品安全监管,在不同历史时期监管权力的现实配置,及监管权力行使产生的内在逻辑。从空间、时间、制度三个维度,阐释了不同历史时期食品安全监管政府权力配置的基本概况、监管存在的问题、采取的改革举措、政府权力配置的改革特征。基于此,对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政府权力配置在改革实践过程中存在的历史遗留问题进行归纳提炼。同时,从府际关系角度,对食品安全政府纵向权力配置、横向权力配置进行分析,研究其结构转变中的内在联系,为推进食品安全全面深化改革,实现政府协同治理不断走向深入奠定基础。在协同治理等相关理论基础上,回答第二个问题,即食品安全监管权力由哪些因素导致变迁?从空间、时间、制度三个维度,阐释政府监管权力行政化,部门分割的高度集权,由于社会秩序的高度扩展,使得行政分割高度集权的政府权力,呈现出具体监管越来越属地化,抽象监管越来越集权的现象。此部分分析,以协同治理理论核心内涵为指导,以跨部门合作理论与政府协同理论为支撑,从政府失灵、市场失灵、社会监管缺失三个层次,阐述食品安全政府监管权力配置,在空间维度上,由于跨部门间食品安全监管权责利益均衡问题,导致“权力越位”,需要进一步通过协同治理优化提升食品监管政府权力配置;在时间维度由于监管权责不清、行政壁垒、监管遗漏导致“权力缺位”,会直接影响在危害食品安全事件发生时,政府能否快速反应、迅速行动,从快将危害食品安全事件处理在萌芽状态,反映着政府的应急和统筹协同调度能力。因此,在时间维度要突出“早一步”“快一步”,必须通过实现制度做保障和空间维度跨部门的相互协同、配合;在制度维度由于监管中的权力异化、监管过程的渎职行为、监管中出现的违章违规导致“权力错位”,容易引发政企合谋、监管腐败等问题的产生。第三部分,分析了在大部制改革的背景下,我国食品安全面临的争议和挑战,以及通过域的选定,借鉴国内外食品安全政府监管权力配置经验,依据“四个最严”的要求展开分析,结合我国实际,归纳提炼有益于我国政府协同治理的食品安全政府监管体系。空间维度改革,解决外部硬性边界跨部门间协同治理,出了问题谁说了算的问题;时间维度改革,解决内部构架基础降低危害食品带来的风险,实现早发现、早识别、快处置的问题;制度维度改革,解决单元间协商机制制度系统化、体系化、完整化的问题,形成以食品安全法为主干,各相关管理条例、管理办法体系化、完整化相互协同、互为补充的制度体系。通过研究,本文力求在以下几个层面做出努力,取得如下研究结论:其一,针对“权力越位”,解决跨部门间“政出多门”、相互协同的问题。通过强化中央一级政府食品监管,构建全国自上而下统筹监管“一盘棋”,实现危害食品安全事件的快速应对和处置。既而发挥中央政府监管权力灵活调度功能,实现“中央精神”掷地有声的贯彻、落实的同时,实现地方政府因地制宜,结合本地区实际,展开创新监管的实践。作为中央政府还肩负着全球食品监管风险治理中发挥多元治理的功能。通过发挥中央政府、食品跨国企业等在国际舞台的影响力,在参与国际事务食品安全治理规制的制定,主动参与,积极作为,化解中西方在食品监管领域文化认识的鸿沟,提升在国际食品监管中的话语权和主导权。另外构建起跨部门间食品安全协同机制和治理机制,通过部门间的责任分担、沟通协商、协同治理运行,实现食品监管的协同治理。其二,针对监管权责不清、行政壁垒、监管遗漏导致的“权力缺位”,解决危害食品带来的安全风险,需要通过建立食品安全预警监测机制,实现对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食品的早发现、早预警,同时提高科学防控的能力,做到快速反应,实现从快处置。建构公开透明的信息通报体系,不仅要形成日常检测公告制度,还要突出危害食品事件发生时,让公众及时了解实情,消除社会公众心理恐慌,有效参与积极应对食品风险,逐步引导社会公众参与食品安全治理的意识和能动力。在协同治理视域下,构建起对监管事前、事中、事后的协同治理权力监督机制,调动社会各界力量,积极参与其中。同时在时间维度下,还应将权力行使的重点,放在食品安全风险的预防上来,只有将风险点控制住,才能从源头上控管住,保障安全食品“产”出来的有效性。风险预防应突出其独立性、透明性以及全程采取的开放方式,实现过程的监督性。以此来保障食品安全风险预防的科学性和自然性。其三,针对监管中的权力异化、监管过程的渎职行为、监管中出现的违章违规导致的“权力错位”,引发政企合谋、监管腐败等问题的产生。从制度维度,认真梳理,提出解决《食品安全法》与各监管部门间出台相关管理办法、细则等,形成系统性、完整性、相互协同互补、衔接的制度化体系。通过协同治理导向的政府重塑,建构起彼此之间互为协作的服务型政府,以推动食品安全监管政府治理理念的质性转变。其四,本文认为,食品安全问题是事关政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大事。食品安全协同治理问题,说到底是加强党的领导,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问题。因此,应该将政府食品安全监管问题上升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建设层面,强化党对一切工作的统一领导,发挥党的引领作用,形成监管合力;同时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食品安全大数据标准体系,将其作为国家管理的一项制度,打通政府跨部门监测的数据链,实现全链条数据关联的融合,实现日常监管的有序性和应对突发事件的系统科学性;从完善体制机制上,建议完善食品召回制度,建立从生产到销售都可相互追溯、追查、倒查、溯源的机制,保障“以人民为中心”,为实现“健康中国”,助力食品企业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于冬菊[9](2020)在《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研究》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优惠政策的扶持、科技的进步以及市场的蓬勃发展为蔬菜产业升级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发展环境不断向好。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蔬菜产业,不仅符合国家“区域化布局、规模化推进、标准化生产、市场化运作、产业化经营”的倡导,并且能够使蔬菜产业的发展势头保持良好稳定的状态。2019年2月5日起施行、由中共中央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地方党政领导干部食品安全责任制规定》,涵盖了食品安全全链条、全过程监管,政府督促地方落实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为保障食品安全提供了长效机制,对食品安全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在当前经济转型升级的社会背景下,在当前资源与环境的冲突和矛盾愈发明显的现实条件下,如何实现蔬菜产业逐渐由“大”变“强”,并进一步由“强”变为“更强”的目标,成为当前蔬菜产业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供应链的相关研究聚焦工业和制造业领域,以生产、加工、运输等系列环节为主的蔬菜产品供应链依然存在较多问题,很多地区不仅存在蔬菜产品质量安全难保障的问题,同时还面临着蔬菜产品供应链效率低下造成的压力,这些问题阻碍了我国蔬菜产业持续发展。与此同时,蔬菜质量安全和供应链管理受到学界和实践界的广泛关注,随着质量管理和供应链管理的深入研究,将供应链和质量管理相结合成为各界共同关注的话题,发展前景良好。目前虽有相关探讨,但大多集中于蔬菜产品国际竞争力、出口能力以及蔬菜产品国际贸易等方面,对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的研究甚少,如何保障我国蔬菜产品的质量安全这一问题没有有效的解决。且目前业缺乏系统分析方法和理论体系和完整的蔬菜产品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因此,本文以寿光市蔬菜产业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实地调查、问卷调查、层次分析法、博弈论分析等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融合全面质量管理理论、质量生态理论、供应链管理理论、博弈论和质量安全可追溯理论的基础上,从供应链角度出发,建设“自源头到餐桌”的全过程管理体系,提高蔬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完善的质量安全管理体系。保证“体系健全、管理科学、风险可控、共赢共享、群众满意”的蔬菜产品质量,同时提高蔬菜产品供应链管理效率。依据本研究的理论框架,建设“事前预警,事中控制,事后追溯,全面合作”的整体管理体系,并针对四个系统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操作性阐述。即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预警系统、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过程控制系统、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追溯系统和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合作系统。本文主要工作如下:(1)根据全面质量管理理论、质量生态理论、供应链理论、质量安全可追溯理论和博弈理论构建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研究的整体框架,并深刻剖析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的影响因素。以寿光市为例,通过对寿光市蔬菜供应链各个环节的实地调研,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影响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的因素进行分析,获得反映寿光市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情况的指标体系。(2)深入研究蔬菜产品供应链风险预警系统。首先,明确蔬菜产品供应链风险预警指标系统的重要性及其基本组成、结构及工作流程。其次,确定蔬菜产品供应链风险预警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并设计出蔬菜产品供应链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再次,确定各风险预警指标的赋值方法,并结合预警模型计算总风险值。最后建立了蔬菜产品供应链风险预警体系。(3)深入研究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过程。对蔬菜供应链全过程各环节进行分析,围绕蔬菜的生产、运输、销售三个环节设计三类调查问卷,并分别针对蔬菜生产商、蔬菜运输商、蔬菜销售商及消费者进行问卷调查。根据调查结果构建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信息共享平台,将蔬菜供应链中所有上下游经营者的诚信状况公开共享,消除蔬菜供应链各环节中的信息不对称现象。(4)根据追溯系统的发展现状、不足和需求,设计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追溯系统,构建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信息共享平台,形成完整的蔬菜供应链闭环,达到“事前预警、事中控制,事后反馈”的全面质量管理,责任明确,有效保证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5)运用博弈分析法探究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的合作,了解蔬菜供应链的现状,利用价格杠杆的作用,从质量博弈的角度对蔬菜质量安全进行分析。在明确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合作主体基础上,构建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合作中的信号博弈模型,根据博弈模型得出政府在这一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论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1)设计了“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的综合模型,丰富了供应链、食品安全和质量安全领域的研究。目前关于蔬菜产品供应链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蔬菜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出口能力以及蔬菜产品国际贸易等方面,对蔬菜产品供应链结构和供应链质量安全的研究还存在较大探索空间。我国蔬菜产品供应链结构需要优化,然而针对该方面的研究较为零散,不系统不深入,缺少“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的跨界融合。因此,本研究系统全面地探索了以寿光市为代表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蔬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深层次关键原因及影响机理,以蔬菜供应链为主体,进行了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针对目前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性探索和优化,设计出“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的综合模型,弥补了蔬菜产品供应链质量安全方面的研究不足。(2)以往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的研究聚焦于单个企业如何整合各个部门的资源以提供满足客户需要的产品或服务,本研究拓展了全面质量管理的研究范围并且引入了质量生态的视角。在供应链视角下,全面质量管理不再局限在一个企业中,而是贯穿蔬菜产品供应链的各个环节。本研究将PDCA循环的思想在供应链情境下发展为“事前预警、事中控制、事后追溯、全面合作”的体系框架。(3)信号博弈模型和产品可追溯都强调信息的透明共享和信息化平台的建设,即信息不对称的存在,但少有研究将博弈论中的信号博弈模型和产品的可追溯性进行整合研究。本研究从供应链的角度出发,将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追溯系统与信号博弈模型指导下的合作联盟打通。(4)从实用性角度出发,丰富了多部门集成的供应链管理研究。以往供应链管理的研究多从供应链协调契约、信息不对称下的供应链管理、闭环供应链管理、供应链中决策行为研究等角度进行研究,虽然开始关注多部门集成的供应链管理研究,但集成程度不够,本研究立足蔬菜行业,在更大的范围内研究供应链管理中运作管理、安全效率、合作等领域的集成优化问题并提出了系统整合的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体系。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体系主要包括预警系统、过程系统、追溯系统和合作博弈四个部分,对应的研究结论如下。(1)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预警系统是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构建了蔬菜产品供应链风险预警系统。首先,对蔬菜产品供应链风险预警的重要性进行阐释,指出风险预警系统的基本结构和蔬菜产品供应链风险预警系统的工作流程。其次,明确如何设计蔬菜产品供应链的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确定相应的原则并且进行设计。再次,对蔬菜供应链进行风险评估,对蔬菜供应链的风险预警指标进行赋值,结合本研究的模型进行计算,得出蔬菜产品供应链的总风险值。最后,使蔬菜产品供应链风险预警管理得以形成,该体系将包括三种模式,即日常监测、组织保障和制度保障,从而达到对蔬菜产品供应链的预警管理;(2)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过程应着眼于蔬菜的生产、运输、加工和销售各个环节,立足于供应链条中每一个环节的蔬菜产品质量安全保证,从而确保消费者所购买到的蔬菜是安全可靠的;(3)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合作涉及不同的参与主体,主要参与主体包括了生产者、政府、第三方物流和终端市场等,供应链中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现象,使得蔬菜质量安全的监管失灵。政府和市场都应该有所作为,如政府应该加大监管力度,严厉打击提供蔬菜质量安全虚假信息的个人和企业,加强对蔬菜种植企业的引导和规范,从而提升蔬菜产品市场的信息透明度,进而为提高蔬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政策保障;(4)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需要优化蔬菜供应链追溯流程,建立以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信息共享平台为基础的追溯系统,实时保障蔬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的建立能够带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方面的协同,实现传统蔬菜供应链向有机低碳的新型蔬菜供应链模式转变。本研究立足于目前现实问题,将提高蔬菜产业发展的效率和保障蔬菜质量安全统筹纳入考虑之中,研究蔬菜产品供应链结构的优化和整合。这一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有利于提升蔬菜产品供应链的整体运营效率,进一步优化蔬菜产品的质量安全;另一方面,为我国政府农业部门等相关决策机构提供可供参考的数据支持,以便其进行蔬菜产品政策的制定,并最终为蔬菜产业供应链管理在部分地区的引入提供实证支持。

张鉴澄[10](2020)在《网络订餐食品安全政府监管研究 ——以广州市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订餐也迅速兴起,其作为一种方便快捷的新型经营模式,越来越受到公众的青睐。同时,其食品安全问题也受到政府部门的重视。相对于传统实体餐饮店的监管,网络订餐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其食品安全的监管也存在着较大的难度。目前,政府部门对网络订餐食品安全监管出台了相关的措施,但从总体来看,网络订餐食品安全政府监管还尚处于起步阶段,在具体的监管过程还存在着诸多问题。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运用信息不对称理论、多中心治理理论作为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以广州市为研究个案,通过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及访谈法对当前我国网络订餐食品安全政府监管情况进行归纳与分析。探寻完善网络订餐食品安全政府监管工作的措施,能够促使政府更好地履行网络订餐食品安全监管职能。本文以广州市为例,对网络订餐食品安全政府监管工作进行研究与分析,发现当前存在以下问题需要完善:一是网络订餐整体规范化程度有待提高;二是监管过程存在盲区;三是超负荷超范围供餐仍有存在;四是第三方平台监管参与度有待加强。探究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具体表现在:一是网络订餐法律法规发展相对滞后;二是网络订餐要求的监管环节增多;三是网络订餐信息的不对称较严重;四是网络订餐监管资源配备不足;五是网络订餐的社会监督不积极。针对上述问题及原因,本文提出广州市网络订餐食品安全政府监管的思路建议:一是完善网络订餐食品安全相关制度。具体为严格执行入网食品经营者准入制度;健全第三方平台管理机制;建立送餐人员培训管理制度。二是加大网络订餐食品安全监管执法体系建设。具体表现在加快推进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建设,加强基层食品安全监管力量,加大食品安全监管力度。三是加强网络订餐食品安全监管技术体系建设。主要是构建食品安全信息化管理体系;推进网络餐饮实施互联网+“明厨亮灶”;建立食品信息追溯系统。四是打造多方协作的社会共治格局。具体是加强与第三方平台的监管协作;提高消费维权工作效率;推进内部人员爆料制度。

二、浅谈在我国建立食品包装数据库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在我国建立食品包装数据库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食品包装材料中柠檬酸酯类塑化剂对细胞毒性效应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柠檬酸酯类塑化剂
        1.1.2 TBC、ATBC、ATEC的理化性质
        1.1.3 TBC、ATBC、ATEC的毒性研究
    1.2 组学技术研究现状及应用
        1.2.1 代谢组学技术
        1.2.2 转录组学技术
        1.2.3 组学技术在毒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1.3 食品中柠檬酸酯类塑化剂残留的检测
        1.3.1 气相色谱质谱法
        1.3.2 液相色谱质谱法
    1.4 联合毒性作用的分类和评价方法
        1.4.1 联合毒性作用的分类
        1.4.2 联合毒性作用的评价方法
    1.5 研究内容及意义
        1.5.1 本文研究内容
        1.5.2 本文研究意义
2 柠檬酸酯类塑化剂对Hep G2 细胞单独及联合毒性效应研究
    2.1 实验材料和方法
        2.1.1 试剂和仪器
        2.1.2 细胞培养
        2.1.3 细胞密度调整
        2.1.4 染毒液配置
        2.1.5 TBC、ATBC、ATEC单独暴露
        2.1.6 TBC和 ATEC联合暴露
        2.1.7 细胞活性检测
        2.1.8 数据处理
    2.2 结果与分析
        2.2.1 TBC、ATBC、ATEC单独暴露诱导的细胞毒性
        2.2.2 TBC和 ATEC联合暴露的细胞毒性及作用模式
    2.3 本章小结
3 ATEC对 Hep G2 细胞毒性的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
    3.1 实验材料和方法
        3.1.1 试剂和仪器
        3.1.2 ATEC暴露和细胞样品采集
        3.1.3 样品前处理
        3.1.4 UHPLC-QE-MS分析
        3.1.5 数据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实验结果
        3.2.2 质量控制
        3.2.3 多元变量统计分析
        3.2.4 差异代谢产物分析
        3.2.5 代谢通路分析
    3.3 本章小结
4 基于转录组学的ATEC毒性效应机制分析
    4.1 实验材料和方法
        4.1.1 试剂和仪器
        4.1.2 ATEC暴露和细胞样品采集
        4.1.3 TRIzol法提取总RNA
        4.1.4 建库测序
    4.2 结果与分析
        4.2.1 数据质控
        4.2.2 主成分分析
        4.2.3 差异基因与差异通路分析
        4.2.4 多组学联合分析
    4.3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2)糙米酵素的生命周期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食品工业的环境问题
        1.1.2 生命周期评价(LCA)简介
        1.1.3 糙米酵素简介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LCA的发展历程
        1.2.2 LCA在谷物发酵食品中的应用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2 糙米酵素的研制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
        2.2.1 原料
        2.2.2 主要试剂
        2.2.3 主要仪器
    2.3 实验方法
        2.3.1 发芽糙米制备
        2.3.2 γ-氨基丁酸测定
        2.3.3 糙米酵素制备
        2.3.4 感官评价
        2.3.5 理化指标测定
        2.3.6 质地剖面分析(TPA)测试
        2.3.7 气味分析测试
        2.3.8 数据分析
    2.4 实验结果与讨论
        2.4.1 发芽时间的确定
        2.4.2 配方优化
        2.4.3 理化指标
        2.4.4 TPA测试结果
        2.4.5 气味分析
    2.5 本章小结
3 LCA方法与模型构建
    3.1 LCA框架
        3.1.1 目的与范围的界定
        3.1.2 清单分析
        3.1.3 影响评价
        3.1.4 结果解释
    3.2 GaBi软件介绍
    3.3 糙米酵素的LCA模型构建
        3.3.1 目的与范围的界定
        3.3.2 清单分析
        3.3.3 软件模型构建
        3.3.4 影响评价
4 糙米酵素LCA的结果解释
    4.1 引言
    4.2 热点问题识别
        4.2.1 各类环境影响的构成比例及相对大小
        4.2.2 各阶段环境影响的相对大小
    4.3 敏感性检查
        4.3.1 不确定性分析
        4.3.2 敏感性分析
    4.4 情景分析
    4.5 改进建议
    4.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3)大连市中山区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问题及对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和应用意义
        1.研究背景
        2.应用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1.国外研究综述
        2.国内研究现状
        3.研究综述
    (三)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1.研究内容
        2.研究方法
        3.技术路线
二、核心概念和理论基础
    (二)核心概念阐释
        1.食品安全监管
        2.食品流通环节
    (三)论文理论基础
        1.信息不对称理论
        2.市场失灵理论
        3.政府监管理论
三、大连市中山区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现状分析
    (一)大连市中山区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的背景及发展历程
    (二)大连市中山区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现状
        1.大连市中山区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对象基本情况
        2.大连市中山区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队伍总体情况
        3.大连市中山区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手段
        4.大连市中山区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行政处罚情况
四、大连市中山区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问题分析
    (一)对无证照或证照不全从事食品经营行为监管缺失
    (二)对销售超过保质期食品行为监管缺失
    (三)对销售标签说明书不规范食品行为监管缺失
    (四)对未履行食品进货查验和查验记录义务行为监管缺失
    (五)对未按照要求进行食品运输贮存销售行为监管缺失
    (六)对在广告中对食品进行虚假或夸大宣传行为监管缺失
    (七)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整体失位
五、大连市中山区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法律法规缺乏可执行性
    (二)监管人员缺乏执法动力
    (三)基层监管力量薄弱
    (四)违法行为预防工作开展不到位
六、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相关经验借鉴
    (一)建立食品安全追溯机制
    (二)实现食品安全监管信息化
    (三)建立食品信用监管体系
    (四)注重信息公开
    (五)推行规范化监管
七、解决中山区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问题的对策路径分析
    (一)健全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体系
        1.建立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激励机制
        2.完善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考评体系
        3.严格食品经营市场准入与退出机制
    (二)做好食品安全监管保障
        1.提升监管主体保障水平
        2.提升监管技术保障水平
        3.提升监管物质保障水平
    (三)实行规范化监管
        1.规范执法文书
        2.规范日常监管
    (四)建立完善食品安全风险防控体系
        1.加强风险预警交流
        2.强化风险监控体系
    (五)加强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社会共治
        1.提升从业人员素质
        2.动员群众参与监督
        3.行业协会参与促进流通环节食品安全发展
        4.鼓励媒体参与监督
        5.社会各界人士参与监督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4)基于文献计量分析和问卷调查对我国果蔬采后科研与技术的进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1.前言
    1.1.研究问题的由来
    1.2.文献综述
        1.2.1.农业领域文献计量分析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果蔬采后领域产业调查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3.研究目的与意义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文献计量分析对象与方法
        2.1.1.分析对象
        2.1.2.数据获取
        2.1.3.分析工具
        2.1.4.分析方法
    2.2.产业调查的对象与方法
3.结果与分析
    3.1.全球水果采后领域基础研究态势分析
        3.1.1.1981-2020年发文量分析
        3.1.2.1981-2020年不同国家发文量分析
        3.1.3.1981-2020年期刊分析
        3.1.4.1981-2020年学科共现分析
        3.1.5.1981-2020年文献共被引分析和聚类分析
    3.2.全球蔬菜采后领域基础研究态势分析
        3.2.1.1981-2020年发文量分析
        3.2.2.1981-2020年不同国家发文量分析
        3.2.3.1981-2020年期刊分析
        3.2.4.1981-2020年学科共现分析
        3.2.5.1981-2020年文献共被引分析和聚类分析
    3.3.我国主要水果作物采后问卷调查结果
    3.4.我国主要蔬菜作物采后问卷调查结果
4.讨论
    4.1.水果采后和蔬菜采后基础研究的异同
        4.1.1.水果采后和蔬菜采后基础研究的相同点
        4.1.2.水果采后和蔬菜采后基础研究的不同点
    4.2.果蔬采后研究的历史变迁
    4.3.我国果蔬产业采后生产发展需求
    4.4.果蔬采后基础研究与产业需求的适应性评价
    4.5.果蔬采后基础研究与产业需求不相适应的原因分析
5.果蔬采后基础研究发展趋势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我国果蔬采后产业调查问卷
附录B 水果采后产业主要问题和技术需求结果汇总
附录C 蔬菜采后产业主要问题和技术需求结果汇总
致谢

(5)内蒙古科沁万佳食品有限公司卜留克产品市场营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研究法
        1.4.2 案例研究法
        1.4.3 调查研究法
    1.5 研究内容
    1.6 国内外研究综述
        1.6.1 国外研究综述
        1.6.2 国内研究综述
        1.6.3 文献评述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内涵界定
    2.1 理论基础
        2.1.1 市场营销组合4P和4C理论
        2.1.2 STP理论
        2.1.3 PEST分析法
    2.2 内涵界定
        2.2.1 酱腌菜
        2.2.2 卜留克产品
第三章 卜留克产品市场营销环境分析
    3.1 宏观环境分析
        3.1.1 经济环境
        3.1.2 政治法律环境
        3.1.3 社会文化环境
        3.1.4 技术环境
    3.2 行业环境分析
        3.2.1 供应商议价能力
        3.2.2 购买者的议价能力
        3.2.3 潜在竞争者进入的能力
        3.2.4 替代者的替代能力
        3.2.5 行业内现有企业之间的竞争
第四章 企业现状与卜留克产品营销现状分析
    4.1 企业简介
        4.1.1 历史沿革
        4.1.2 组织结构
        4.1.3 企业文化与认证
    4.2 卜留克产品营销现状及问题分析
        4.2.1 卜留克介绍
        4.2.2 卜留克产品营销现状
        4.2.3 卜留克产品市场调查问卷
        4.2.4 卜留克产品营销问题分析
    4.3 卜留克产品SWOT分析
        4.3.1 优势分析
        4.3.2 劣势分析
        4.3.3 机会分析
        4.3.4 威胁分析
        4.3.5 SWOT矩阵分析
第五章 STP分析及卜留克产品市场营销提升建议
    5.1 STP分析
        5.1.1 细分市场
        5.1.2 选择目标市场
        5.1.3 定位分析
    5.2 卜留克产品市场营销的提升建议
        5.2.1 产品策略
        5.2.2 价格策略
        5.2.3 渠道策略
        5.2.4 促销策略
第六章 保障措施
    6.1 人力资源保障
        6.1.1 完善人才招聘制度
        6.1.2 提升人才培训能力
        6.1.3 建立人才激励制度
    6.2 技术保障
    6.3 资金保障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中国茶叶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1.2.1 .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研究方法
        1.2.2 茶叶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研究综述
    1.3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1.3.1 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研究
        1.3.2 我国产业竞争力的宏观研究
        1.3.3 我国茶叶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
        1.3.4 我国茶叶产业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研究
        1.3.5 关于中国茶叶国际竞争力的量化测算
    1.4 国内外研究述评
    1.5 论文研究的思路、方法、技术路线与论文结构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方法
        1.5.3 技术路线
        1.5.4 论文结构
    1.6 研究数据来源
    1.7 创新点与不足
        1.7.1 论文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1.7.2 存在的不足
第2章 茶叶产业竞争力提升的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产业
        2.1.2 茶叶产业
        2.1.3 产业竞争力
    2.2 基本理论
        2.2.1 绝对成本优势理论
        2.2.2 比较优势理论
        2.2.3 要素禀赋理论
        2.2.4 波特六因素理论
        2.2.5 后发优势理论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中国茶叶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3.1 中国茶叶产业发展现状
        3.1.1 中国茶叶产业发展概况
        3.1.2 中国茶叶产品产销现状
        3.1.3 中国茶叶企业发展分析
    3.2 中国茶叶产业优势分析
        3.2.1 基于产业要素的分析
        3.2.2 基于产业门类的分析
        3.2.3 基于产业政策的分析
    3.3 中国茶叶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3.3.1 基于产业主体的分析
        3.3.2 基于产品门类的分析
        3.3.3 基于产品创新的分析
    3.4 中国茶叶产业存在问题的原因
        3.4.1 茶园面积大,但单产低,茶园面积与产量不成正比
        3.4.2 茶类丰富,但是品类结构不平衡
        3.4.3 集约化、规范化、品牌化程度低,大国小茶特征依然明显
        3.4.4 生产成本越来越高,影响大众消费及出口
        3.4.5 产品质量安全,贸易壁垒影响中国茶叶市场
        3.4.6 产能过剩,销售压力持续加大
        3.4.7 深加工和综合利用程度低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国际茶叶市场发展分析
    4.1 国际茶叶市场发展概况
        4.1.1 国际茶叶生产地区分布
        4.1.2 国际茶叶产量情况
    4.2 国际主要茶叶企业发展分析
        4.2.1 立顿
        4.2.2 川宁
    4.3 国际茶叶贸易现状
        4.3.1 贸易总体情况
        4.3.2 茶叶进出口品类分析
        4.3.3 茶叶进出口地区分析
        4.3.4 国际茶叶进出口发展趋势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中国茶叶国际竞争力的实证分析
    5.1 国际竞争力的理论依据
        5.1.1 国际市场折衷理论
        5.1.2 产业内贸易理论
        5.1.3 比较优势理论
        5.1.4 相互需求理论
    5.2 国际竞争力的指标体系
        5.2.1 国际市场占有率
        5.2.2 产业内贸易指数
        5.2.3 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
        5.2.4 产品出口价格
    5.3 数据样本
        5.3.1 数据样本来源及选取
        5.3.2 HS标准下茶叶出口分类
        5.3.3 全球主要茶叶出口国
    5.4 实证分析结果
        5.4.1 中国茶叶国际竞争力测算
        5.4.2 中国茶叶不同品种的国际市场份额测算
        5.4.3 中国茶叶不同品种的产业内贸易指数测算
        5.4.4 中国茶叶不同品种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测算
        5.4.5 中国茶叶不同品种的产品出口价格测算
        5.4.6 中国茶叶国际竞争力实证分析结论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中国茶叶国际竞争力的影响机制研究
    6.1 已有研究回顾
        6.1.1 中国茶叶国际竞争力的影响机制研究
        6.1.2 迈克尔·波特的钻石理论
        6.1.3 已有研究评述
    6.2 基于钻石理论剖析的中国茶叶国际竞争力影响机制
        6.2.1 自然资源禀赋:土地生产效率
        6.2.2 市场需求条件:本地市场效应
        6.2.3 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6.2.4 国内企业战略行为:市场竞争程度
        6.2.5 茶叶国际竞争力四维支持因素的相互强化机制
    6.3 基于钻石理论实证检验的中国茶叶国际竞争力影响机制
        6.3.1 实证模型
        6.3.2 估计方案
        6.3.3 量化指标
        6.3.4 数据样本
        6.3.5 检验结果
    6.4 小结
第7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7.1 研究结论
        7.1.1 结构优化是中国茶叶国际竞争力提升的关键条件
        7.1.2 产品创新是中国茶叶国际竞争力提升的核心基础
        7.1.3 价值提升是中国茶叶国际竞争力提升的重要途径
        7.1.4 营销模式优化是中国茶叶国际竞争力提升的重要手段
    7.2 政策建议
        7.2.1 坚持科教兴茶理念
        7.2.2 延伸产业链,促进茶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7.2.3 推动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提升土地生产效率
        7.2.4 整合品牌资源,提升行业竞争力
        7.2.5 加强外部环境整顿,确保市场有序发展
        7.2.6 落实财政支持政策,确保绿色可持续发展
    7.3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7)定制化消费模式下的食品包装创新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2.1 消费模式研究现状
        1.2.2 定制化研究现状
        1.2.3 食品包装定制设计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创新点
    1.5 研究思路及方法
        1.5.1 研究框架
        1.5.2 研究思路
        1.5.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定制化消费模式及食品包装设计相关理论依据
    2.1 定制化消费模式概述
        2.1.1 消费模式的概念及形成
        2.1.2 消费模式的演变
        2.1.3 定制化的概念界定
        2.1.4 定制化消费模式
    2.2 食品包装的基本构成要素及功效
        2.2.1 食品包装的基本构成要素
        2.2.2 食品包装基本构成要素的功效
    2.3 定制化消费模式对食品包装设计的影响
        2.3.1 食品包装设计需求的改变
        2.3.2 商业模式变更对设计生产流程的改变
        2.3.3 定制化生产技术刺激多种设计可能性呈现
    2.4 食品包装定制化设计理论支撑
        2.4.1 用户需求作为设计导向
        2.4.2 用户体验作为设计宗旨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定制化消费模式下的食品包装相关调研与问题分析
    3.1 调研方法及框架
        3.1.1 调研方法
        3.1.2 调研框架
    3.2 食品包装定制化设计相关案例调研分析
        3.2.1 食品包装定制化市场调研分析
        3.2.2 食品包装定制化相关案例及其分析
    3.3 食品包装定制化的消费者需求调查
        3.3.1 食品包装定制化需求调查问卷及分析
        3.3.2 非参与式消费者行为观察调研
        3.3.3 食品包装定制化的用户深度访谈调查
    3.4 食品包装定制化调研总结与问题归纳
        3.4.1 食品包装定制化调研总结
        3.4.2 食品包装定制化问题归纳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定制化消费模式下的食品包装定制设计原则
    4.1 个性化设计原则
        4.1.1 设计基于品牌调性
        4.1.2 设计彰显生活态度
        4.1.3 设计尊重文化多样性
    4.2 协同化设计原则
        4.2.1 消费者参与的信息协同化
        4.2.2 印刷生产协同化
        4.2.3 物流调度协同化
    4.3 情感化设计原则
        4.3.1 情感化设计的感知舒适
        4.3.2 易用性与安全感的营造
        4.3.3 设计建立情感纽带
    4.4 柔性化设计原则
        4.4.1 “高度适应”的高柔性设计流程
        4.4.2 “以需定产”的高灵敏供应链
        4.4.3 “精准生产”的高柔性制造过程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定制化消费模式下的食品包装定制设计方法
    5.1 小数据帮助挖掘情感需求
        5.1.1 情感诉求细节化
        5.1.2 功能诉求具体化
        5.1.3 氛围营造场景化
    5.2 模块化设计理念介入设计与生产
        5.2.1 模块系统层级划分标准化
        5.2.2 食品包装设计模块化
        5.2.3 食品包装生产模块化
    5.3 行为引导提升互动体验
        5.3.1 舒适的定制界面的导航设计
        5.3.2 创造安全清晰的定制界面操作环境
        5.3.3 定制效果的即时传达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附录2:图片及表格来源
附录3:10个食品包装定制化案例研究
附录4:食品包装定制化需求调查问卷
附录5:线下观察调研记录
附录6:用户访谈记录

(8)中国食品安全的政府监管权力配置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选题的缘由
        (一)选题的背景
        (二)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的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关于食品安全监管的研究
        (二)关于政府权力配置的研究
        (三)关于协同治理问题的研究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五、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一)研究的创新点
        (二)研究的不足
第一章 相关概念的界定及基础理论
    一、相关基本概念的界定
        (一)食品安全
        (二)食品监管
        (三)权力配置
        (四)政府权力配置
    二、政府权力配置的相关理论
        (一)权力政治学基本理论
        (二)协同治理理论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中国食品安全政府监管权力配置的分析
    一、中国食品监管政府责任与权力配置的发展轨迹
        (一)改革开放之前食品安全政府监管权力的配置
        (二)改革开放之后食品安全政府监管权力的配置
    二、现行中国食品安全政府监管权力的配置
        (一)食品安全政府监管权力的横向配置
        (二)食品安全政府监管权力的纵向配置
        (三)食品安全政府监管权力的结构性变革
    三、现行食品安全政府监管权力的综合分析
        (一)食品安全政府监管权力配置的根据
        (二)食品安全政府监管权力配置的原则
        (三)食品安全政府监管权力配置的合理性
        (四)食品安全政府监管权力配置的实效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国食品安全政府监管权力配置与实效分析
    一、中国食品安全政府监管权力配置的成效
        (一)食品安全中央政府监管权力强化的效应
        (二)食品安全地方政府监管权力增强的效应
        (三)食品监管社会协同治理的实际效应
    二、中国食品安全政府监管权力配置与行使中问题的呈现
        (一)政府权力越位导致食品安全监管的政府失灵
        (二)政府权力缺位导致食品安全监管的市场失灵
        (三)政府权力错位导致食品安全的社会监管缺失
    三、政府监管权力配置不当引发的食品安全风险分析
        (一)政府权责失衡导致的食品安全风险
        (二)政府权力结构失衡导致的食品安全风险
        (三)政府与社会协同缺失导致的食品安全风险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食品安全监管权力配置的国际比较
    一、食品安全政府监管权力配置典型国家的基本形态
        (一)食品安全政府监管权力配置比较论域的选定
        (二)不同国家食品监管政府权力配置类型的比较分析
        (三)不同国家政府权力配置制度管理幅度的比较分析
    二、国外食品安全政府监管权力配置模式的比较与借鉴
        (一)国外食品安全政府法律体系的形成
        (二)国外食品安全政府监管体制的形成
        (三)国外食品安全监管政府权力的空间配置
    三、国外食品安全政府监管权力配置与行使的综合分析
        (一)日本政府监管权力配置与行使
        (二)美国政府监管权力配置与行使
        (三)德国政府监管权力配置与行使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国家食品安全监管政府权力配置的体制改革
    一、食品安全监管政府权力配置的体制改革的目标
        (一)强化中央政府食品安全监管的力度
        (二)保障食品安全监管权力的灵活调度
        (三)发挥食品安全监管多元治理功能
    二、构建跨部门食品监管政府权力配置结构
        (一)构建食品安全监管跨部门协同权力结构
        (二)建立食品监管跨地区协同治理的权力结构
        (三)建立食品监管政府多部门协同的权力结构
    三、构建跨部门食品监管政府权力配置治理机制
        (一)建立食品监管跨部门责任分担机制
        (二)建立食品监管跨部门沟通协商机制
        (三)建立跨部门治理运行机制
    本章小节
第六章 国家食品监管权力良性运行机制的建构
    一、食品监管政府权力配置的制度化建设
        (一)构建食品安全政府监管权力配置的法规体系
        (二)设置食品安全协同治理的行政权力配置制度
        (三)完善食品安全政府监管权力配置的领导责任制度
    二、构建食品安全政府监管权力配置与行使的倒查机制
        (一)建立食品监管协同治理的召回机制
        (二)建立食品监管政府履职制度化评估体系
        (三)优化食品监管政府权力协同治理水平
    三、建立食品安全政府监管权力配置的监督机制
        (一)完善食品安全政府监管权力配置行政问责机制
        (二)建构食品安全政府监管权力配置的党内监督机制
        (三)建立食品安全政府监管权力配置的社会监督机制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语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9)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和研究框架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框架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4 创新点
第2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综述
    2.1 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的理论基础
        2.1.1 全面质量管理理论
        2.1.2 博弈理论
        2.1.3 供应链管理理论
        2.1.4 质量安全可追溯理论
        2.1.5 质量生态理论
    2.2 食品安全相关研究
        2.2.1 食品安全的界定
        2.2.2 食品安全与食品质量的关系
        2.2.3 食品追溯系统
        2.2.4 危害分析临界控制点(HACCP)
    2.3 关于供应链管理的研究
        2.3.1 供应链界定、特征与管理研究
        2.3.2 食品安全供应链的研究
    2.4 关于蔬菜质量安全与管理的研究
        2.4.1 关于蔬菜质量安全的研究
        2.4.2 关于蔬菜供应链的研究
    2.5 已有研究的贡献与不足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体系框架构建
    3.1 理论框架
    3.2 构建目标
    3.3 构建思路
    3.4 构建框架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影响因素
    4.1 问卷调查研究设计
        4.1.1 问卷设计方法
        4.1.2 指标设计与开发
        4.1.3 样本选择与数据收集
    4.2 数据分析与讨论
        4.2.1 数据分析方法
        4.2.2 问卷信、效度检验
        4.2.3 对比矩阵的构造和一致性检验
        4.2.4 各因素层对目标层合成权重的计算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的预警系统分析
    5.1 预警系统的结构和工作流程
        5.1.1 预警系统的基本结构
        5.1.2 蔬菜产品供应链风险预警系统工作流程
    5.2 风险预警指标体系
        5.2.1 风险预警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
        5.2.2 蔬菜产品供应链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设立
    5.3 蔬菜产品供应链风险评估
        5.3.1 蔬菜产品供应链风险预警指标的赋值
        5.3.2 综合评估蔬菜产品供应链的风险
    5.4 蔬菜产品供应链风险预警管理系统
        5.4.1 日常监测系统
        5.4.2 组织保障系统
        5.4.3 制度保障系统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的过程控制分析
    6.1 问卷调查及结果分析
    6.2 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的生产管理系统
        6.2.1 农民专业合作社
        6.2.2 投入品污染治理系统
        6.2.3 技术研发与应用
        6.2.4 产品认证与质量标准
    6.3 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的流通管理系统
        6.3.1 运输与存储系统
        6.3.2 分级质量检测系统
    6.4 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的消费保护系统
        6.4.1 终端消费市场中影响蔬菜质量安全的问题
        6.4.2 消费者保护措施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的追溯系统分析
    7.1 追溯系统的结构
        7.1.1 蔬菜供应链追溯系统参与主体
        7.1.2 蔬菜供应链追溯流程
    7.2 蔬菜供应链追溯系统功能设计
        7.2.1 基于频射识别技术的信息采集
        7.2.2 追溯链条信息处理结构
    7.3 蔬菜供应链追溯系统的构建
        7.3.1 蔬菜供应链追溯系统的总体框架
        7.3.2 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信息共享平台的开发和建设
        7.3.3 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追溯系统的可行性分析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的合作系统分析
    8.1 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的合作主体
    8.2 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中合作各方的信息不对称
    8.3 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合作中的信号博弈模型
        8.3.1 信号博弈模型描述
        8.3.2 蔬菜产品供应链质量安全信号博弈的完美贝叶斯均衡
        8.3.3 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信号博弈分析结论
    8.4 蔬菜供应链合作联盟构建
    8.5 本章小结
第9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9.1 研究结论
    9.2 政策建议
    9.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10)网络订餐食品安全政府监管研究 ——以广州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由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问题
        1.1.3 研究意义
    1.2 核心概念界定
        1.2.1 网络订餐
        1.2.2 食品安全
        1.2.3 政府监管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内研究综述
        1.3.2 国外研究综述
        1.3.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网络订餐食品安全政府监管的依据及特点
    2.1 网络订餐食品安全政府监管理论基础
        2.1.1 信息不对称理论
        2.1.2 多中心治理理论
    2.2 网络订餐食品安全政府监管的法律依据
        2.2.1 国家法律法规
        2.2.2 部门规章
        2.2.3 地方规章
    2.3 网络订餐食品安全政府监管的基本特点
        2.3.1 网络订餐的发展情况
        2.3.2 网络订餐食品安全政府监管的基本特点
第三章 广州市网络订餐食品安全政府监管的现状分析
    3.1 广州市网络订餐单位数量情况
        3.1.1 网络订餐单位新增数量情况
        3.1.2 各区网络订餐单位数量情况
        3.1.3 网络订餐单位数量时间序列分析
    3.2 网络订餐消费者问卷调查的情况
        3.2.1 基本资料分布情况
        3.2.2 网络订餐情况
        3.2.3 关注食品安全信息情况
        3.2.4 满意度调查情况
        3.2.5 政府监管情况
    3.3 广州市网络订餐食品安全的监管现状及成效
第四章 广州市网络订餐食品安全政府监管的问题及原因
    4.1 广州市网络订餐食品安全政府监管存在的问题
        4.1.1 整体规范化程度有待提高
        4.1.2 监管过程存在盲区
        4.1.3 超负荷超范围供餐仍有存在
        4.1.4 第三方平台监管参与度有待加强
    4.2 广州市网络订餐食品安全政府监管问题的原因分析
        4.2.1 网络订餐法律法规发展相对滞后
        4.2.2 网络订餐增加了较多监管环节
        4.2.3 网络订餐信息的不对称较严重
        4.2.4 网络订餐监管资源配备不足
        4.2.5 网络订餐的社会监督不积极
第五章 广州市网络订餐食品安全政府监管的思路建议
    5.1 完善网络订餐食品安全相关制度
        5.1.1 严格执行入网食品经营者准入制度
        5.1.2 健全第三方平台管理机制
        5.1.3 建立送餐人员培训管理制度
    5.2 加强网络订餐食品安全监管执法体系建设
        5.2.1 加快推进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建设
        5.2.2 加强基层食品安全监管力量
        5.2.3 加大食品安全监管力度
    5.3 加强网络订餐食品安全监管技术体系建设
        5.3.1 构建食品安全信息化管理体系
        5.3.2 推进网络餐饮实施互联网+“明厨亮灶”
        5.3.3 建立食品信息追溯系统
    5.4 打造多方协作的社会共治格局
        5.4.1 加强与第三方平台的监管协作
        5.4.2 提高消费维权工作效率
        5.4.3 推进内部人员爆料制度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四、浅谈在我国建立食品包装数据库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食品包装材料中柠檬酸酯类塑化剂对细胞毒性效应的研究[D]. 刘佳玺.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2]糙米酵素的生命周期评价[D]. 宫宇晴.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3]大连市中山区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问题及对策分析[D]. 冯雨.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4]基于文献计量分析和问卷调查对我国果蔬采后科研与技术的进展研究[D]. 罗紫薇.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2)
  • [5]内蒙古科沁万佳食品有限公司卜留克产品市场营销研究[D]. 包海日罕. 内蒙古大学, 2021(12)
  • [6]中国茶叶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路径研究[D]. 王刻铭. 湖南农业大学, 2020(01)
  • [7]定制化消费模式下的食品包装创新设计研究[D]. 孙玉林. 江南大学, 2020(01)
  • [8]中国食品安全的政府监管权力配置问题研究[D]. 康俊莲.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9]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研究[D]. 于冬菊. 山东大学, 2020(09)
  • [10]网络订餐食品安全政府监管研究 ——以广州市为例[D]. 张鉴澄.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标签:;  ;  ;  ;  ;  

浅谈我国食品包装数据库的建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