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将是中小企业破产之年

2003年将是中小企业破产之年

一、2003将是中小企业破产年(论文文献综述)

王一帆[1](2021)在《银行融资下中小企业保险购买决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如今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中小企业的作用日趋凸显。中小企业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出现,其在贡献了巨大的GDP的同时,中小企业面临严重阻碍其自身发展的难题——融资困难。中小企业的诸多先天性缺陷是导致“融资困难”的根本原因,产业界、学术界为解决此问题进行了大量的尝试,如建立供应链金融模式、推广贸易信贷、使用信用保险等等。本文也着力于此亟待解决的难题,期望能基于相关的研究成果为缓解中小企业的“融资困难”提供相关的理论依据与实践意义。本文基于随机的市场需求考虑了引入信用保险的供应链金融系统里中小企业型的制造商的报童决策问题。本文建立了一个由制造商(中小型企业)、银行以及保险公司构成的供应链金融系统,并在传统银行融资、保费外生以及保费内生三种供应链金融模式下探讨了有限信贷与信用保险对制造商生产运营决策产生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具体决策时,制造商需要根据其自有资金的数量来优化产量决策与投保决策,信用保险模式相对于传统银行融资模式而言并非是完全占优的。当保险公司保费外生时,过高的保险费率将迫使制造商放弃信用保险以避免高额的保费成本;当保险公司保费内生时,只有在制造商的自有资金比较匮乏时,其才会进行保险投保,且通过投保能使其最优产量接近不受资金限制及贷款限制时的最优产量水平,而当制造商进行高额度的投保行为时,其更难以缓解市场风险,这给制造商带来的管理学启示是:制造商在保费内生模式下进行过高的信用保险投保意义较小,即制造商仅需要将投保额度设定在能够使银行放宽贷款限额至满足最优生产产量的水平上。综合来看,将保险公司引入供应链金融系统后,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资金缺乏的中小企业的生产运营及融资困境;此外,在有了保险公司的参与后,银行承担的制造商贷款违约风险降低了,自身权益受到了较大的保障;最后,保险公司在与中小企业以及银行进行合作时,前期获取了高额的保费收入,其业务量也有了大幅度的增长。因此,“银行—中小企业—保险公司”的多方合作缓和了原本中小企业面临的“融资难题”。

王军[2](2020)在《基于创业者特征视角的新创企业成长的影响机理研究》文中提出新创企业的成长在社会经济发展和就业上扮演着重要角色。企业成长是指企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过程。对于企业成长的研究最早始于经济学领域,亚当·斯密和马歇尔分别从分工合作、分工专业化和规模经济角度,将企业成长与创业者的个人特征相结合,将企业视作规模经济的产物。彭罗斯指出,企业成长是企业有效行使管理职能和调控所拥有的资源的结果。作为微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成长在学术领域和管理实践领域一直是一个重要的议题,通常被认为是竞争、雇佣、经济发展和社会融合的重要驱动力。创业的本质是实现企业的成长,而新创企业成长是创业过程理论中的一个关键问题。Peter F.Drucker曾说过:“在当今世界,企业家的特征和能力决定着企业的成败和存亡。”新创企业的成长、发展和壮大与创业者是息息相关的。在充满不确定性的环境中创业,创业者拥有的特征是新创企业成长最为关键的资源和能力要素。基于企业成长的动力来自于企业内部的观点,创业者特征可以被看做是企业成长的内部动力。但以往的文献在探讨新创企业成长的影响机理时,仅仅是从内生视角将创业者特征作为某类解释新创企业成长的变量,以“新进入缺陷”为假设背景,依据创业过程的理论框架,构建新创企业克服新进入缺陷的模式、能力或流程。纵观以往的文献发现,现有的研究者只关注创业者特征的“外生性”功能,缺乏对创业者特征内部构成要素相互之间关系的分析,忽略了创业者特征涵义的复杂性及其构成要素在新创企业成长过程中的多元化功能。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深入,创业的研究越来越成熟,基于中国情景的创业者特质和创业者特征也受到学者们的广泛关注。有学者断言:新创企业的成长与创业者的众多特征有关,包括他们持久的个性特质。为什么有些人即使在经营环境不是最优的情况下,也会选择创业,并且会带领企业与个人一同成长,为什么另一些人不行?为什么有些人能够成功地应对企业生存时间和生存空间的挑战,能够持续地进行战略创新,使企业保持持续的成长?企业成长性好的创业者与创业失败者、非创业者到底有什么不同?他们最主要的差异体现在哪些方面?研究我国众多的新创企业成长的案例,如果要归纳和总结他们成功的原因确实不容易。因为相对于企业后续成熟期的发展与壮大,处在创业期和成长期的企业差异非常大。无论是从创业的起点、拥有的资源、所处的业务领域还是商业模式等方面,都很难归纳它们的共同特征。但我们却可以从这些创业者自身发现一些他们拥有的某种异于常人的、特殊共同品质和能力。创业者自身的这种特质和特征甚至被一些研究者认为:这是新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无法被竞争对手模仿、无法被替代的重要的企业成功或企业成长的要素。这或许就是为什么像华为这样的企业的成功和成长无法被复制的原因。基于以上背景,本文主要对如下问题展开研究:(1)基于中国本土文化的创业者具有什么样的特征?(2)创业者的这些特征是如何影响新创企业成长的?(3)不同的创业者特征要素在新创企业成长中扮演何种角色?(4)新创企业成长影响的机理是什么?(5)借鉴这些成功创业者的特征,对创业人才培养有何启示?本文在对相关文献梳理和分析的基础上,运用扎根理论和质性分析方法,通过对18位新创企业创业者的访谈数据的挖掘,构建了新创企业成长较好(抽取均为本行业排名前20%的企业)的创业者特征模型。依据企业成长理论,本文分析了创业者内核性特质、创业自我效能感、创业激情、创业韧性和创新性等创业者特征之间的作用关系,并探讨了这些要素与关系对新创企业成长的影响机理。在此基础上,依据人与创业理论和情绪信息理论,本文构建了基于创业者特征视角的新创企业成长的影响机理的概念模型,并提出了9条理论假设,以探讨创业者特征要素在创业者内核性特质与新创企业成长关系间的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本文以问卷方式通过线上和线下两种渠道收集数据。为了能有效地挖掘新创企业成长比较优秀的创业者所具有的共同特征,本文选择发放问卷的企业都是处于行业排名前20%、并且成立时间在8年之内(包括8年)的企业,问卷调研时间历时近4个月,最后总计获得583个有效个案数据。为了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和真实性,本文借助验证性因子分析法对调查数据的信度和效度进行了检验,并采用逐步回归、路径分析、Bootstrap法以及层级回归等方法对本文提出的理论假设进行了验证,9条假设全部获得数据支持。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总结如下:(1)基于扎根理论挖掘了与新创企业成长有关的创业者特征要素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在创业者内核性特质、创业自我效能感、创业韧性、创业激情和创新性5个方面,创业者表现出区别于非企业家的个体因素,这些个体差异因素与新创企业成长有明显的相关关系。(2)创业者内核性特质对新创企业成长具有正向的显着影响,并且创业韧性在创业者内核性特质与新创企业成长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3)创业者内核性特质与创业韧性的关系以及创业者内核性特质与新创企业成长的关系均受到创业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即创业自我效能感越强,创业者内核性特质对创业韧性的影响越大,同时对新创企业成长的影响越大。(4)创业韧性与新创企业成长的关系以及创业者内核性特质与新创企业成长的关系均受到创新性的影响。创业者的创新水平越高,创业韧性对新创企业成长的影响越大,同时,创业者内核性特质对新创企业成长的影响也越大。(5)当创业者的创业激情较高时,创新性水平比较高的创业者的创业韧性对新创企业成长的影响将会提高,同时,具有较高创新性水平的创业者内核性特质对新创企业成长的影响也会提高。也就是说,创业韧性与新创企业成长的关系受到创业激情和创新性的联合调节的影响,创业者内核性特质与新创企业成长的关系也受到创业激情和创新性的联合调节的影响。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索一个被广泛接受的创业者特征的概念是否可以用来预测或解释新创企业的成长,从而为新创企业成长研究领域提供可操作性的方法和建议。本文为新创企业成长理论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范式,同时也为创业领域的理论和实践做出了贡献。本研究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研究视角的创新、研究方法的创新和研究内容的创新3个方面。(1)研究视角的创新从以往的文献可以看出,研究企业的成长都是以资源依赖理论和组织生态学理论为基础,从内生视角构建企业成长模型,将创业者特征看做是一个独立的变量(一般都是作为自变量),忽略了创业者特征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和影响。虽然社会认知理论已经被用来研究人格特质或特征(如韧性、自我效能感等)在其他类型的压力情境中的作用(Mubarak,1997;Major et al.,1998;Bonanno et al.,2005),但将这些结构纳入一般创业活动,特别是从创业者特征的视角来研究新创企业的成长,这样的研究在理论上还是较缺乏的。本研究从创业者特征视角出发,构建了新创企业成长的机理模型,尝试回答“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一古老问题,尝试打开创业者特征与新创企业成长之间的“黑箱”。因此,本研究视角具有一定的创新性。(2)研究方法的创新回顾以往的文献可以发现,在创业者特征和创业者特质的研究中,往往依据西方文献提炼创业者特征要素,忽略了文化背景因素的影响。因此,本研究为了分析和总结中国情景下的、优秀的新创企业成长的影响机理,采用质性分析的方法,抽取在行业排名前20%的新创企业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18位新创企业创业者的访谈数据的挖掘,构建了新创企业成长较好的创业者特征模型。在此基础上,本文依据人与创业理论和情绪信息理论,构建了基于创业者特征视角的新创企业成长的影响机理的概念模型,进而运用实证分析方法揭示了创业者特征的各个构成要素在新创企业成长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及功能。由于本文采用质性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混合研究方法,使得研究结果和结论更符合中国情景下的企业成长问题。因此,本文的研究方法具有一定的创新性。(3)研究内容的创新本文研究内容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创业者特征本体论领域内容的创新。本文基于扎根理论和中国本土情景挖掘了构成创业者特征的核心要素。为了解决在创业者特征中未得到充分研究的“人的因素”,本文扩展了以资源为基础的观点,并且丰富了基于中国情景的创业者特征理论。本文根据18份定性访谈资料,将创业者特征从最初总结的50个基本概念要素和14个范畴要素,提炼为5大核心要素:即创业者内核性特质、创业自我效能感、创业激情、创业韧性和创新性。这一发现不仅有助于进一步深化新创企业成长过程中的新研究,而且有助于进一步研究创业者内核性特质、创业韧性、创业激情、创业自我效能感和创新性在新创企业成长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对中国本土新创企业的创业者特征的质性分析,本研究构建了基于新创企业成长的创业者特征模型,模型构成要素包括创业者内核性特质、创业自我效能感、创业激情、创业韧性和创新性。本研究明确了创业者特征和创业者特质的不同,运用质性分析方法挖掘了符合中国情景的创业者特征要素模型和创业者内核性特质维度,扩展了创业者特征和创业者特质的本体论领域内容。第二,新创企业成长的影响机理模型的创新。本研究从创业者特征视角研究新创企业成长的机理,分析创业者特征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和对新创企业成长的影响,探索创业者特征各要素在新创企业成长中的价值。本研究旨在尝试综合文献中关于创业者特征与新创企业成长之间联系的研究成果,基于人与创业匹配理论和情绪信息理论,提出基于创业者特征视角的新创企业成长的的简约框架。本文的研究结果还提供了创业者内核性特质对新创企业成长的直接影响的实证证据,为创业者特征知识体系做出了贡献。本文研究结果表明创业者内核性特质对新创企业成长有显着的影响,并研究验证了创业韧性在创业者内核性特质与新创企业成长之间的中介效应以及创业激情和创新性的调节效应。这些研究结果将加深对创业韧性、创业激情和创新性在新创企业成长过程中作用的理解,并将创业者特征视角拓展到创业领域。因此,本文研究结果应该有助于创业者更好地理解创业者内核性特质和创业者特征的重要性。综上所述,在企业成长过程中,创业者特征及其构成要素对企业成长的作用和影响功能是有差异的。本文以新创企业为研究对象,揭示创业者特征的构成要素对新创企业成长的影响机理,其研究成果对企业管理实践是有价值的。本文研究成果有助于完善新创企业成长理论,对新创企业的成长实践也具有指导意义。

吉翔毓[3](2020)在《PTG公司财务风险评价研究》文中提出2015年10月1日随着新版《食品安全法》正式实施,我国对食品行业的监管力度不断加强。随着法律的实施,既对食品加工企业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为新兴食品产业创造了契机。同时由于我国有机食品行业正处于起步阶段,行业中的企业处于成长期的居多,且以中小型企业为主。同时,根据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显示,截止到2018年末,我国中小型企业法人单位的占比为99.8%,劳动就业人口超两亿,因此,中小型企业是我国最具创新活力和内生动力的企业群体。在发展过程中,中小型企业受到规模与体量的限制,存在融资渠道单一,资金链条不稳定等多方面问题,使得中小型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多方面困境。这也就意味着,有机食品行业内的中小型企业,在一定程度上面临着较高的财务风险。因此,中小型企业如何及时发现财务风险与危机,采取有效防范措施避免造成企业实际损失,是各中小型企业在经营发展过程中亟需解决的问题。故而,本文以吉林省有机食品行业中优质代表企业PTG公司为研究案例,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阅读与梳理,根据财务风险评价相关理论,从筹资、投资、营运与收益分配四个方面对PTG公司的财务风险予以识别及分析。然后,通过运用层次分析法和功效系数法完成对PTG公司财务风险评价体系的构建,得出相应的评价结果并进行验证。由评价结果可知,PTG公司的财务风险处于中级预警级别,其中筹资风险与营运风险较为严重,虽然投资及收益分配等风险水平相对不高,但仍然需要PTG公司及时对其加以防范。为此,本文依据PTG公司财务风险的识别与评价结果,从筹资风险、投资风险、营运风险与收益分配风险四个方面制定了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如建立多元化筹资渠道,确定最佳资本结构;多元化投资,使闲置资金得到有效利用,同时企业还可以通过购买相应的保险或与银行签订应急资金等方式,提高自身抵抗风险的能力;加强对应收账款与存货的监管能力,加强资金的监管能力;对利润进行合理分配,确保企业健康发展等建议。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可在客观评价PTG公司财务风险实际水平的同时,为PTG公司提高财务风险防范能力、促进可持续发展等提供相应思路。

程梦琦[4](2020)在《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研究 ——基于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数据分析》文中研究说明2013年,中国证监会颁布《股票质押式回购交易及登记结算业务办法(试行)》,这是场内质押业务的开端。随后,股权质押凭借比银行贷款等传统融资手段更简单、便捷、高效的优点迅速增长业务,逐渐成为上市公司重要的融资手段。在经济下行时期,传统筹融资限制条件多,手续繁琐,借款金额有限,利息高,负担重,选择股权质押融资更能满足企业救亡图存的需求。因此,越来越多上市公司股东选择股权质押解决企业现金流不足问题。与此同时,中国经济正处于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从历史经验可以看出,创新是产业转型升级中攻坚克难的核心要素。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指出创新驱动的实质是人才创新,实现企业创新实际上是实现企业家创新,要发挥企业家在企业创新中的重要作用。企业创新是历久弥新的话题,结合股权质押热潮,股权质押和企业创新话题吸引了许多学者的目光。对比西方国家,我国股权结构呈现出中国特色的“一股独大”形态。“一股独大”弊端在于控股股东掌握公司经营决策权,形成“一言堂”,以自身利益为导向选择管理层,以达到维护和巩固自身控制者地位的目的。此外,与主板企业不同,创业板是高新技术的中小企业板块,对创新的需求以及股权质押融资的动机更大更强烈。但是,企业创新是把双刃剑,企业创新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企业创新成功则一日千里,相反,很可能陷入现金流困境,更甚者导致企业破产。因此,控股股东作为企业经营决策和发展规划的控制者,企业创新投入决策以及创新成功与否取决于控股股东。创业板作为高新技术中小企业聚集地,创新需求大、体量小、风险承受能力差,因此,对企业创新成功与否的反应较主板更明显。基于上述分析,本文以创业板数据为支撑,探究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是否对企业创新投入产生影响,同时考虑市场化程度这一外部经济环境因素对二者关系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而提出有利于企业创新和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有效措施。本文第一章是绪论,介绍了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贡献、研究目的以及研究思路和方法。第二章是国内外文献综述,第一部分从动机、经济后果和风险梳理了股权质押的相关文献;第二部分梳理了企业创新方面的研究成果。第三章是基础理论和研究假设,第一部分是对本文涉及的概念进行解释;第二部分是对本研究基础理论的介绍,包括委托代理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信号传递理论和熊彼得技术创新理论;第三部分是根据基础理论以及现有研究成果进行推导提出的四个研究假设。第四章是实证分析,首先对数据进行描述,介绍相关性分析等,接着对本文提出的四个假设分别进行实证检验,并解释回归结果。第五章是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本文搜集2012-2018年七年间中国创业板上市公司数据,探索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根据回归结果得出:(1)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企业创新投入呈显着负相关关系;进一步研究得出:(2)相对于控股股东股权分散,控股股东股权集中时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上市公司创新投入的负面影响更大;(3)相对于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中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上市公司创新投入负相关关系更显着。(4)相对于市场化程度高的地区,市场化程度低的地区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上市公司创新投入的负面影响更显着。研究丰富了股权质押经济后果的研究,对合理展开企业创新活动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平书阳[5](2020)在《融资约束下研发强度对企业成长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创新是一个国家的根基,是经济稳步增长和综合竞争力不断提升的“推动器”,企业是创新的重要主体部分,创新能使企业提高其自身竞争力,开拓市场格局。企业的研发是企业创新的关键,但是从我国整体的研发情况来看,企业的研发强度虽有着飞跃式进步,但仍处于偏低阶段。同时企业的融资方式和结构以及企业面临的融资受限程度等必然会对企业研发强度产生重要影响,进而影响到研发强度对企业成长的影响,但国内对这一方面缺少深入的研究。因此文章从融资约束角度来深入探究研发强度与企业成长二者之间的关系。本文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包括理论现状分析和实证分析法,同时略微侧重于实证分析方向。本文对企业成长、研发强度以及融资约束依次进行概念界定,并运用理论分析了三者关系。首先,运用技术创新理论来说明研发强度对企业成长的作用;其次,结合信息不对称理论分析了融资约束对企业研发强度的影响;最后,本文运用委托代理理论从融资约束的角度出发对研发强度与企业成长的关系作出了理论解释,同时结合我国和制造业企业的研发现状,以及在现有文献对研发强度与企业成长的相关性未得出统一结论的基础上进行分析。为了对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本文考虑到企业的股权性质和行业性质因素的影响,最终选取在2012-2018年间A股制造业企业作为样本,进行相关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1)研发强度对企业成长的正向影响存在明显的滞后性。当期的研发强度与企业成长有着显着的负相关关系,而在滞后一期和滞后两期的研发强度转为正向作用,滞后三期再次变为负向关系,且滞后一期对企业成长产生的影响最为明显。(2)与低融资约束组相比,高融资约束组的研发强度对企业成长的促进作用更为优化,即融资约束起到了正向调节作用,逆境反而有利于企业成长。(3)在高融资约束环境下非国有企业的研发强度对企业成长的促进作用更强,而在低融资约束环境下国有企业的研发强度对企业成长的促进作用更强。(4)企业的行业异质性在面临融资约束的调节效应时并不敏感,无论是高融资还是低融资约束,先进企业的研发强度对企业成长的优化效果都要明显好于传统企业。

马微[6](2019)在《金融结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效应研究》文中认为经济新常态下,积极发挥金融改革的重要作用,扩大和优化金融等软件基础设施的供给,形成高效的金融体系和有效支撑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金融结构,是从供给侧角度提升经济运行质量,实现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举措。国务院办公厅制定出台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要更好地发挥金融对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支持作用。连续四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均强调要把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经济工作的主线,并对金融行业在供给侧改革中的任务做出了总体部署。这为金融助力产业结构升级以及两者协调发展的相关研究提出了新的命题。然而现实是,一方面,中国当前金融运行总体是稳健的,但结构不合理问题仍然存在,金融市场制度尚不完善,直接融资占比偏低,银行间接融资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宏观杠杆率居高不下的同时金融风险大量集中于商业银行体系,与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要求不相适应,高新技术企业、小微企业的融资难、融资成本高等问题始终未得到根本性的解决,这也成为制约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和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瓶颈;另一方面,既有文献虽关注到了金融体系在经济增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但相关研究大多停留在总量层面,鲜有研究从结构层面探讨金融结构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关联性。因此,金融结构如何深化改革,特别是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服务如何有效聚焦到支持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上已成为助力中国产业结构成功转型的关键。由此,开展“以产业结构升级为核心的金融结构研究”就成为当下乃至未来盘活中国经济整个一盘大棋的重要问题。本文紧密围绕金融结构助力产业结构升级这一主题,按照“既有文献梳理—理论分析—历史演化—现状、趋势及问题分析—实证检验—政策建议”的思路展开研究,较为系统地分析了金融结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效应。第一,对国内外相关既有研究文献进行了系统梳理与评价,为本文的后续分析奠定了基础。第二,构建理论分析框架,一是从演化规律的视角分析了金融结构的基本特征,并结合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增长的关系分析了产业结构升级的基本特征;二是从产业资本形成、产业资源配置和产业技术进步三个维度探讨金融结构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内在机制,回答了金融结构为什么会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问题;三是构建金融结构作用于产业结构升级的理论模型,揭示了金融发展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以及金融结构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内在关系;四是从直接、间接和非线性三个维度系统阐述了金融结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路径,回答了金融结构如何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理论假说,从而为后文影响效应的进一步检验奠定理论基础。第三,从历史变迁的视角,考察了中国金融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发展历程,依次剖析了不同阶段中国金融结构与产业结构的演化背景、基本特征及其变动方向。第四,从总体上考察了中国金融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发展现状、趋势及存在的问题,一是从融资结构、银行业结构和资本市场结构三个层面出发,全面考察了中国金融结构的发展现状,并结合实践中金融结构的动态演变,总结出中国金融结构的复杂化趋势;二是从三次产业分布、中小企业发展、技术创新水平和主导产业发展四个层面对中国产业结构的发展现状进行了系统分析,并结合实际中产业发展面临的巨大挑战,提出了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目标趋势;三是总结了中国当前的金融结构在助力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存在的不足。第五,构建金融结构与产业结构升级的测度指标体系,运用2005-2017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实证检验,一是运用一步系统GMM估计技术对动态面板模型进行回归,考察了金融结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效应及地区差异;二是构建中介效应模型,从中小企业成长、技术创新和主导产业发展三个层面考察了金融结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间接影响效应的存在性;三是采用面板门槛回归技术检验了金融结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非线性影响效应,揭示了金融结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非线性影响规律、约束机制及地区差异等问题。第六,在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得出的研究结论的基础上,结合中国金融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前进态势,提出了金融助力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相关政策建议。本文研究发现:第一,金融结构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体现为市场经济体制下金融体系为产业发展提供多元化金融服务,并通过产业资本形成机制、产业资源配置机制和产业技术进步机制的三层递进机制,促进国民储蓄和资本积累,引导资金优化配置,提升技术创新水平,进而实现产业结构升级。第二,中国的金融结构经历了巨大变迁,初步形成了银行主导型融资结构、竞争性银行业结构和复合型资本市场结构,且随着实践中金融结构的动态演变,呈现出交叉融合的复杂化趋势和显着的地区差异;中国的产业结构经历了明显的阶段性变迁,并基本形成了“三二一”的产业结构类型,但同时中国的产业发展还存在着第三产业占比过低,产值结构与就业结构不匹配,产业结构地区分布不平衡,产业内部结构低端化等结构性问题。第三,金融结构对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显着的影响,一是无论融资结构、银行业结构还是资本市场结构,均对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显着的影响,且产业结构的升级受惯性影响表现出了延续性与累积性的特征;二是市场主导型融资结构、竞争性银行业结构和复合型资本市场结构更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三是金融结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效应确实存在着一定的地区差异。第四,金融结构能够通过中小企业发展、技术创新等产生中介效应,从而间接影响产业结构升级,一是融资结构层面,对技术创新水平的促进确实是融资结构推动产业层次提升的一个重要影响路径;二是银行业结构层面,银行业集中度的提升确实会通过阻碍中小企业成长和技术创新水平提升而抑制产业结构升级;三是资本市场结构层面,资本市场结构通过助力中小企业成长和技术创新进而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机制是成立的。第五,金融结构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存在着复杂的非线性关联,且受到经济发展阶段和金融生态环境等因素的制约。区别于以往研究,本文的创新点主要有:第一,初步构建了金融结构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研究的逻辑框架,不同于现有研究大多集中于总量层面,本文从结构层出发探讨了金融结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机理、影响路径与影响效应,厘清了与不同产业结构相匹配的金融结构,进一步丰富了金融结构理论的相关研究成果。第二,较为深入地剖析了金融结构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理论机理,本文从产业资本形成、产业资源配置和产业技术进步三个层面剖析了金融结构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内在机制,回答了金融结构为什么会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问题,同时探究了金融结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直接、间接和非线性影响路径,回答了金融结构如何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问题,这对理论界深入认识金融结构与产业结构升级问题提供了有益的思路。第三,弥补了传统金融结构理论与实践的脱节,现代金融结构呈现出超越传统金融结构理论的复杂化特征,而现有金融结构理论研究并未体现这一内容,本文结合实践中金融结构的内生演变,系统阐述了现代金融结构交叉融合的复杂化趋势。第四,较为全面地考察了金融结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效应。不同于现有研究大多停留在理论分析层面,本文在从融资结构、银行业结构和资本市场结构三个方面对金融结构进行全景式衡量的基础上,利用中国省际面板数据从直接、间接和非线性三个维度实证考察了金融结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效应,无疑为该前沿研究领域增添了不可或缺的重要经验证据。

韦远[7](2019)在《战略风险评估理论与方法研究 ——基于组织弹性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商业环境的动荡伴随着巨大的未知性和不确定性,加剧了企业战略风险,但是传统的战略风险评估理论、方法在应对动荡性环境变化时却存在诸多局限。而弹性领域的相关研究关注应对变化能力的构建而非评估不可知的外部变化,这给传统战略风险评估方法的改进带来了契机。基于上述,本研究先后采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案例研究等方法,从弹性视角对战略风险评估的理论和方法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研究内容概括如下:(1)奠定了基于弹性视角的战略风险评估理论基础。通过文献综述与逻辑演绎的方法,本文借鉴弹性及风险管理领域相关研究成果建构了战略风险评估的理论方法,即面对商业环境动荡变化所带来的不确定性,企业战略风险管理与评估的重点转变为自身组织弹性的构建与评估。关于组织弹性的具体构成要素,本研究依系统思维将组织弹性视为由组织的资源、结构、文化与外部环境关系共同作用涌现出来的能力。(2)构建了基于组织弹性评价的战略风险评估框架体系。这部分通过系统性文献回顾与内容分析的方法,对组织弹性领域文献进行全面的搜索和筛选,归纳整理现有文献对组织弹性的概念化与操作化方式,以及汇总和整理组织弹性相关特征指标,最终提取组织弹性四个基本构成要素的具体特征及其细分指标,以满足所构建的组织弹性评价框架的内容效度。(3)开发了应用于战略风险评估的组织弹性评价指标测量工具。基于文献汇集整理所构建的组织弹性指标体系,这部分结合现有文献研究对各项指标内涵的解释,并借鉴相关成熟量表设计测量条目,在通过专家归类方法对调查问卷的题目内容进行修改和完善后,依次开展方便样本前期测验、小规模样本中试研究、大规模样本验证分析来检验测量量表的信效度,经过多次修改调整最终形成并确定合理有效的组织弹性评价与测量工具。(4)检验了组织弹性、企业创新与长期绩效间的关系。这部分利用本研究所开发的组织弹性测量工具,通过大规模问卷调查收集的样本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对组织弹性、企业创新与长期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检验,这一方面进一步验证了组织弹性评价框架与测量工具构建的理论效度,另一方面分析了组织弹性与企业绩效表现之间关系的中间机制。(5)进行了基于组织弹性的战略风险案例评价应用研究。运用本研究开发与验证的基于组织弹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战略风险评估框架,通过证据推理法对四家位于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工业区的服装制造企业进行实例评价,通过横向比较对四家案例企业的组织弹性评价结果进行详细分析,以及针对性地提出四家案例企业提升组织弹性的方法和路径的建议。本研究的贡献是提出围绕组织弹性构建的战略风险评估的理论、方法与评估工具,弥补了传统战略风险评估方法在商业环境不确定性变化应对上的缺陷,助力企业通过诊断自身组织弹性以增强企业应对商业环境变化的能力。

黄振[8](2019)在《中国“信用利差之谜”的研究 ——基于货币政策视角》文中认为近年来,债市违约事件频发,刚性兑付预期已被打破,然而,债券信用利差并未随着违约率的上升而上升,中国的“信用利差之谜”仍待进一步解释。相关研究表明,违约风险、流动性风险、系统性风险溢价、税收因素、企业微观因素是信用利差的重要解释因素。然而,多数研究均对货币政策的影响重视不足。作为最重要的经济政策之一,货币政策无疑会对债券市场产生深远影响。尤其在这些年,中国人民银行创设了多种新型货币政策工具,希望可以更为有效、精准地对市场进行调控。其中,以中期借贷便利为代表的便利类货币政策工具希望可以引导中期利率,促进企业融资成本的降低,那么,该政策工具是否可以对债券信用利差产生调控作用。与此同时,新型货币政策工具要求银行需要将合格担保品质押给央行以换取流动性。如我们所知,某些信用类债券是合格担保品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框架是否会对被纳入担保品范围的债券的信用利差产生影响。更进一步,新型货币政策更为注重对预期的管理,然而,随着政策工具与目标的增多,市场参与者可能更难对央行的货币政策形成预期,那么,未预期的货币政策对债券市场的影响如何。基于上述问题,本文从不同视角考察了货币政策对信用利差的影响。以中期借贷便利利率为切入点,本文实证研究了中期借贷便利利率对债券信用利差与发行利差的影响,并探讨了中期借贷便利利率是否可以通过货币市场利率传导至债券的信用利差与发行利差。实证结果表明:第一,央行对中期借贷便利利率的调控会对债券的信用利差与发行利差产生显着影响。第二,中期借贷便利利率对不同类型债券的作用具有异质性,对国企债券信用利差与发行利差具有显着作用,而对民企债券几乎没有影响;同时,中期借贷便利利率对低评级债券的信用利差与发行利差的作用较强。第三,中期借贷便利利率可以通过货币市场利率传导至债券的信用利差与发行利差,验证了新型货币政策工具在利率传导机制方面的有效性。以央行担保品管理框架为研究对象,本文运用双重差分模型分析被纳入央行合格担保品范围债券的信用利差与发行利差所受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第一,央行担保品管理框架会显着促进被纳入合格担保品范围债券的信用利差和发行利差的下降。第二,央行担保品管理框架对不同所有制企业债券的影响具有异质性,对民企债券发行利差的降低作用更大,原因在于央行对合格担保品的隐性担保作用。第三,当央行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或者当债券市场中合格担保品比例较高时,央行担保品管理框架对债券信用利差与发行利差的作用效果会减弱。以货币政策的未预期部分为切入点,本文结合国外学术界经典方法与国内实务界经验,利用固息债与浮息债利差将货币政策分解成预期和未预期部分,进而探讨未预期货币政策对企业债券市场信用利差所产生的动态影响与非对称效应。实证结果表明:第一,未预期货币政策对企业债券信用利差的影响更为显着;第二,在经济周期的繁荣时期,未预期货币政策对企业债券信用利差的作用更大;第三,对比不同期限的企业债,货币政策对中长期企业债信用利差的作用更为显着,而对短期的影响较小。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本文得到如下政策启示。首先,从中期借贷便利视角来看,为更好调节经济与金融市场,应继续发挥这些新型货币政策工具的作用;同时,应该继续实施定向降准与抵押补充贷款(PSL)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弥补便利类货币政策工具的不足;更进一步,应该进一步完善新型货币政策框架,促进货币政策由数量型转向价格型。其次,从央行担保品管理框架来看,为支持经济中的重点领域与薄弱环节,央行可以将相关债券或信贷资产纳入合格担保品范围,引导这些部门融资成本的下降。该框架为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解决思路。更进一步,在实施担保品管理框架的过程中,应将货币政策环境与债券市场环境纳入考虑范围,从而让担保品管理框架发挥最大的效用。再次,从未预期货币政策视角来看,为了更有效地通过货币政策实现调控目标,相比于相机抉择,央行应适当引入规则型货币政策,引导和管理市场预期;合理制定经济周期不同阶段的调控政策,促进债券市场健康发展;完善货币政策的组合方式,引导企业中长期投资。

范亚莉[9](2019)在《企业创新投资的融资路径与平滑机制研究》文中提出当前我国经济增长传统动能不足,迫切需要经济增长模式从投资拉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如何进行金融创新,缓解企业融资约束进而扩大创新投入,对于创新驱动战略成败至关重要。本文使用动态面板系统GMM方法分析异质性企业创新投资的融资路径和平滑机制,探讨货币政策调控对创新投资可持续性的影响路径,从而识别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和金融调控对创新投资的影响机制,为构建适应创新驱动战略的金融体系和宏观调控政策提供有益的建议。第三章基于信息摩擦分析企业融资与创新投资之间的关系,为全文构建统一的分析框架。首先,基于动态规划方法分析不确定性环境下融资约束对创新投融资决策的影响,结果发现,非融资约束企业创新投资均衡规模取决于边际q和边际调整成本,而融资约束企业则由边际q、边际调整成本和边际权益融资成本共同决定,其均衡规模低于非融资约束企业。其次,结合风险因素和信息摩擦类型分析企业选择债务融资和权益融资的边界条件,发现风险水平、抵押物价值和边际权益融资成本是决定创新投资融资方式选择的关键性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企业生命周期对创新投资融资渠道的影响。再次,基于损失最小化目标分析负面冲击下企业在不同投资项目之间的资金分配原则,发现企业会通过平滑机制来优先保障调整成本较高的创新投资项目,因此创新投资会表现出良好的可持续性。第四章基于静态视角分析异质性企业创新投资的融资渠道,探讨融资约束、信贷歧视和营运资本对创新投资的影响,从而形成对创新投资融资路径的基本判断。结果发现:企业创新投资的主要资金来源是内部现金流,外部融资相对不足;债务融资是国有企业和大型企业创新投资的资金来源,说明信贷歧视会影响创新投资的融资渠道选择;虽然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不能使用信贷融资,但可通过营运资本管理来替代债务融资。因此,企业创新投资的融资路径为“内部现金流—债务融资—营运资本”,优先使用内部现金流,接着是银行债务融资,当债务融资和内部资金不足时会选择营运资本管理来满足创新投资所需。第五章基于动态视角探讨内部资金波动对创新投资持续性的影响,并分析异质性企业平滑机制的实施效果,从而厘清创新投资平滑机制的选择原则。结果发现:企业创新投资表现出显着的粘性特征,“正冲击”时企业创新投资的上调幅度远远大于“负冲击”时下降幅度,说明企业投资波动幅度小于内部资金;在创新投资的平滑机制中,银行短期借款比现金管理具有更强的适应性,市场地位强势的企业可以使用商业信用管理来平滑创新投资,现金管理是企业外源资金无法获取时的选择,是企业保障创新投资可持续性的最后防线。外源融资缺乏会影响企业创新投资持续性,不过企业会通过现金管理来缓解其影响。因此,企业选择平滑机制时遵循先外源资金(短期借款和商业信用)后内源资金(现有持有)的顺序,保持充足的内外部资金对维持创新投资持续性至关重要。第六章和第七章研究企业生命周期和货币政策冲击对创新投资融资决策的影响,是第四章和第五章的拓展章节。结果发现:成长期企业的融资渠道主要是权益融资,不过可以使用短期借款作为补充性资金;同时,成长期企业多进入市场历史不长,但已经形成一定的知识和研发经验积累,并对未来创新方向形成一定的认识,有动力去利用现有积累去获得更多的竞争优势,因此粘性特征更为明显;紧缩货币政策会显着影响民营企业创新投资粘性特征,原因是紧缩货币导致民营企业短期借款平滑机制无效,只能依赖现金管理手段,当现金储蓄消耗到一定程度就无法维持创新投资可持续性。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具体如下:(1)关于创新投资的融资问题,现有研究大多着重探讨不同类型的融资渠道是否为创新投资的资金来源,较少深入分析企业融资渠道的选择顺序。信贷歧视导致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创新投资的信贷渠道失效,说明并非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主观偏好营运资本管理,而是难以获得信贷资金而被迫选择营运资本管理,因此可据此判断创新投资的融资路径中银行债务融资的顺序优于营运资本管理。(2)关于创新投资的平滑机制,现有研究大多着重探讨现金管理对创新投资的平滑作用,较少涉及对其他流动性管理手段的分析。本文在现金管理基础上,增加商业信用管理和银行短期借款两个流动性负债手段,分析三种平滑机制对创新投资可持续性的影响。将现金管理作为平滑机制的选择之一进行研究,综合分析内外源补充性资金的成本和可得性,更接近企业相关财务决策的环境设定。(3)关于货币政策与企业创新投资,现有研究着重探讨货币政策调控对创新投资规模的影响,较少涉及对其可持续性的研究。本文发现,货币政策调控会通过影响外源平滑机制来影响创新投资可持续性。综上所述,金融因素能显着影响创新投资,并最终影响经济增长。政府要实现创新发展,应建设多层次的资本市场,消除信贷歧视,保持宏观政策稳定性,从而为创新驱动战略提供适宜的金融生态环境。

杨亚妮[10](2019)在《中小企业财务危机的智能信息预测模型研究》文中指出近几年,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中小企业实现了快速的发展,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日益凸显。然而,我国当下的经济已经进入新常态,中小企业的生存发展情况已经与过去不同,生存压力空前增加。能够引发中小企业财务危机的因素多种多样,不单只有财务因素,还有非财务因素和外部宏观经济因素。因此,在经济形势新常态下,中小企业如何抵御风险、提高应对危机的能力,已成为各界学者新的关注焦点。在此基础上,本文围绕“中小企业财务危机的智能预测”这一主题,综合运用财务信息、非财务信息和公共宏观信息,构建了中小企业财务危机的智能信息预测模型。本文拟解决的主要问题有四个:一,困境企业样本的选取;二,配对健康企业样本的选择;三,筛选变量;四,构建财务危机的预测模型。具体如下:本文选取2013-2017年间中小板上市企业中被ST或ST*的企业为研究对象,考虑到这类企业不多,5年间只有40家被ST的企业,将按照“行业相同,资产规模相近”的原则选择40家与之匹配的健康企业来增添样本,然后从剩余企业中随机选择20家健康企业作为补充样本,共计100家样本进行实证研究。基于中小企业的特点,在建立财务危机预测指标体系时,本文不仅考虑了财务信息指标,同时也包括了非财务信息指标和公共宏观信息指标。研究表明,加入非财务信息数据和公共宏观信息数据使得中小企业财务危机预测指标体系更为全面,提高了模型的预测效果。综合运用中小企业T-2年的财务数据、非财务数据以及公共宏观信息数据,在对比研究的基础上,分别构建了以SVM模型为代表的智能信息预测模型和以Logistic模型为代表的传统预测模型。通过这种方式,帮助中小企业的管理者发现经营管理活动中的异常情况,及时应对市场运营风险。实证结果表明,智能预测模型的危机预测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模型的危机预测效果,预测准确率高达90%,能够较好地根据财务数据、非财务数据和公共宏观信息数据及时预测T+2年中小企业是否会陷入财务危机,具有实践意义。总而言之,本文立足于中小企业自身发展的特征,在原有的以财务信息为主的预测指标体系上,综合考虑了非财务信息指标和公共宏观信息指标,构建了以SVM为代表的中小企业财务危机的智能信息预测模型。该模型为管理者预防财务危机、控制企业的经营风险提供了技术支持,具有实用价值。

二、2003将是中小企业破产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3将是中小企业破产年(论文提纲范文)

(1)银行融资下中小企业保险购买决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意义
    1.5 主要贡献
    1.6 研究框架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报童模型
        2.1.1 传统报童模型
        2.1.2 报童模型的文献综述
    2.2 中小企业融资
        2.2.1 中小企业界定
        2.2.2 中小企业融资文献综述
    2.3 供应链金融
    2.4 信用保险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银行融资下中小企业保险购买决策研究
    3.1 模型描述与符号说明
    3.2 基本模型:传统银行融资模式
    3.3 保费外生模式
    3.4 保费内生模式
第4章 数值分析
    4.1 自有资金
    4.2 保费费率
    4.3 投保金额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2)基于创业者特征视角的新创企业成长的影响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实践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实践意义
        1.2.2 理论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论文结构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第2章 理论基础与相关文献综述
    2.1 与本文研究相关的基本理论
        2.1.1 扎根理论
        2.1.2 人与组织匹配理论
        2.1.3 企业成长理论
        2.1.4 情绪信息理论
    2.2 相关文献研究综述
        2.2.1 创业者特质与创业者特征相关研究综述
        2.2.2 创业自我效能感相关研究综述
        2.2.3 创业激情相关研究综述
        2.2.4 创业韧性相关研究综述
        2.2.5 新创企业成长相关研究综述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扎根理论的新创企业创业者特征挖掘
    3.1 研究设计
        3.1.1 研究方法
        3.1.2 访谈对象的选择
        3.1.3 访谈提纲设计
        3.1.4 数据收集过程
    3.2 研究过程
        3.2.1 开放编码
        3.2.2 主轴编码
        3.2.3 选择编码
        3.2.4 语义分析
        3.2.5 理论饱和度检验
    3.3 结果分析与讨论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理论模型构建与假设提出
    4.1 变量内涵界定与维度
        4.1.1 创业者内核性特质的内涵界定与维度
        4.1.2 创业自我效能感的内涵与维度
        4.1.3 创业激情的内涵与维度
        4.1.4 创业韧性的内涵与维度
        4.1.5 创新性的内涵与维度
        4.1.6 新创企业成长的内涵与维度
    4.2 理论模型构建
    4.3 研究假设的提出
        4.3.1 创业者内核性特质与新创企业成长关系的假设
        4.3.2 创业韧性与新创企业成长关系的假设
        4.3.3 创业韧性的中介效应假设
        4.3.4 创业自我效能感和创新性的调节效应假设
        4.3.5 创新性与创业激情的联合调节效应假设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问卷设计与数据收集
    5.1 调查问卷设计的原则与流程
        5.1.1 问卷设计的原则
        5.1.2 问卷设计的流程
    5.2 调查问卷内容的确定
    5.3 变量的度量
        5.3.1 创业者内核性特质的度量
        5.3.2 创业自我效能感的度量
        5.3.3 创业激情的度量
        5.3.4 创业韧性的度量
        5.3.5 创新性的度量
        5.3.6 新创企业成长的度量
        5.3.7 控制变量的测量
    5.4 预调研及问卷修正
        5.4.1 预调研数据收集
        5.4.2 预调研数据处理及问卷修正
    5.5 数据收集与样本特征
        5.5.1 数据收集
        5.5.2 样本特征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实证分析
    6.1 数据分析方法
    6.2 信度与效度分析
        6.2.1 信度分析
        6.2.2 效度分析
    6.3 假设检验
        6.3.1 直接效应检验
        6.3.2 创业韧性的中介效应检验
        6.3.3 创业自我效能感与创新性的调节效应检验
        6.3.4 创业激情与创新性的联合调节效应检验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果讨论与启示
    7.1 结果讨论
        7.1.1 创业者特征构成要素的讨论
        7.1.2 创业者内核性特质与新创企业成长关系的讨论
        7.1.3 创业韧性的中介效应讨论
        7.1.4 创业自我效能感的调节效应讨论
        7.1.5 创业激情与创新性的调节效应的讨论
    7.2 管理启示
    7.3 本章小结
第8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本文的创新点
    8.3 研究不足及未来展望
        8.3.1 研究局限
        8.3.2 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新创企业创业者特征挖掘”访谈提纲
附录2 新创企业成长影响机理的调查问卷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致谢

(3)PTG公司财务风险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评述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研究理论基础
    2.1 财务风险理论
        2.1.1 财务风险的概念及分类
        2.1.2 财务风险的特征
        2.1.3 影响财务风险的因素
    2.2 财务风险评价理论
        2.2.1 财务风险评价的概念
        2.2.2 财务风险评价流程
        2.2.3 财务风险评价的功能
        2.2.4 财务风险评价的方法
    2.3 财务风险评价相关理论
        2.3.1 风险管理理论
        2.3.2 生命周期理论
        2.3.3 资本结构理论
第3章 PTG公司财务风险识别及成因分析
    3.1 PTG公司概况
        3.1.1 公司简介
        3.1.2 行业发展情况
    3.2 PTG公司财务风险识别
        3.2.1 PTG公司筹资风险识别
        3.2.2 PTG公司投资风险识别
        3.2.3 PTG公司营运风险识别
        3.2.4 PTG公司收益分配风险识别
    3.3 PTG公司财务风险成因分析
        3.3.1 外部因素分析
        3.3.2 内部因素分析
第4章 PTG公司财务风险评价体系的构建
    4.1 PTG公司财务风险评价体系的设计整体思路
    4.2 PTG公司财务风险评价指标的选取
        4.2.1 PTG公司财务风险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4.2.2 PTG公司财务风险评价指标的确定
    4.3 基于层次分析法确定PTG公司财务风险评价指标权重
        4.3.1 构建财务风险评价层次结构
        4.3.2 构建判断矩阵及一致性检验
        4.3.3 层次总排序及一致性检验
    4.4 PTG公司财务风险综合评分
        4.4.1 基于功效系数法确定财务风险评价标准
        4.4.2 PTG公司财务风险评价结果
    4.5 PTG公司财务风险评价结果分析及检验
        4.5.1 PTG公司财务风险评价结果分析
        4.5.2 PTG公司财务风险评价结果检验
第5章 PTG公司财务风险防范措施
    5.1 PTG公司筹资风险防范措施
        5.1.1 制定合理的筹资计划
        5.1.2 建立多元化筹资渠道
        5.1.3 中长短期负债合理分配,确定最佳资本结构
    5.2 PTG公司投资风险防范措施
        5.2.1 建立合理的投资风险管理流程
        5.2.2 采用合理的投资组合项目,分散企业风险
        5.2.3 制定合理措施,减少投资风险发生后损失
    5.3 PTG公司营运风险防范措施
        5.3.1 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工作
        5.3.2 加强对存货的管理工作
    5.4 PTG公司收益分配风险防范措施
        5.4.1 加强与利益相关者的协调沟通
        5.4.2 根据企业情况灵活进行收益分配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调查问卷
附录B:PTG公司2016-2018年财务报告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致谢

(4)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研究 ——基于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数据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和贡献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2.3 研究贡献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股权质押国内外文献综述
        2.1.1 股权质押动机研究
        2.1.2 股权质押经济后果研究
        2.1.3 股权质押风险研究
    2.2 企业创新相关国内外文献综述
        2.2.1 大股东与企业创新
        2.2.2 风险态度与企业创新
    2.3 文献综述小结
第3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3.1 主要概念界定
    3.2 理论基础
        3.2.1 委托代理理论
        3.2.2 信息不对称理论
        3.2.3 信号传递理论
        3.2.4 技术创新理论
    3.3 研究假设
        3.3.1 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和企业创新投入
        3.3.2 控股股东持股比例与企业创新投入
        3.3.3 产权性质与企业创新投入
        3.3.4 地区市场化程度与企业创新投入
第4章 实证分析
    4.1 数据来源与变量说明
        4.1.1 数据来源
        4.1.2 变量说明
    4.2 数据分析
        4.2.1 平稳性检验
        4.2.2 描述性统计
    4.3 相关性分析与VIF检验
    4.4 实证模型检验与介绍
        4.4.1 实证模型检验
        4.4.2 实证模型介绍
    4.5 实证结果与分析
    4.6 内生性检验
    4.7 稳健性检验
研究结论
    1.研究结论
    2.政策建议
        规范股权质押信息披露和监管制度
        提升企业内部治理水平
        严格把控股权质押企业质量
        投资主体多元化,实现股权制衡
        鼓励和引导企业创新
    3.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5)融资约束下研发强度对企业成长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2.3 可能的创新点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企业成长的研究综述
        2.1.1 企业融资与企业成长
        2.1.2 治理结构与企业成长
    2.2 研发强度与企业成长的研究综述
    2.3 融资约束与研发强度的研究综述
    2.4 融资约束、研发强度与企业成长的研究综述
    2.5 文献评述
第3章 理论与现状分析
    3.1 概念界定
        3.1.1 融资约束
        3.1.2 研发强度
        3.1.3 企业成长
    3.2 理论基础
        3.2.1 技术创新理论
        3.2.2 信息不对称理论
        3.2.3 委托代理理论
    3.3 现状分析
        3.3.1 研发总体情况
        3.3.2 制造业研发现状
第4章 研究设计与模型构建
    4.1 研究假设
        4.1.1 研发强度对企业成长的影响
        4.1.2 融资约束下研发强度对企业成长的影响
    4.2 样本选取和数据来源
    4.3 变量设计
    4.4 模型构建
第5章 实证分析与假设检验
    5.1 统计性分析
        5.1.1 各变量描述性统计及分析
        5.1.2 相关性分析
    5.2 多元回归结果与假设检验
        5.2.1 融资约束指数构建回归结果
        5.2.2 融资约束下研发强度对企业成长的回归结果
    5.3 稳健性检验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6.1 结论
    6.2 对策建议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情况

(6)金融结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方法及相关概念的界定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2.3 相关概念的界定
    1.3 研究框架与结构安排
        1.3.1 研究框架
        1.3.2 结构安排
    1.4 本文创新点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金融发展理论
        2.1.1 货币金融与货币增长理论
        2.1.2 金融结构理论
        2.1.3 金融深化理论
        2.1.4 金融约束理论
        2.1.5 内生金融发展理论
    2.2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相关研究
        2.2.1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无关
        2.2.2 金融发展促进经济增长
        2.2.3 金融发展抑制经济增长
        2.2.4 经济增长促进金融发展
        2.2.5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呈双向因果关系
    2.3 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相关研究
        2.3.1 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无关
        2.3.2 法律渊源与金融经济相关
        2.3.3 银行主导型金融结构促进经济增长
        2.3.4 市场主导型金融结构促进经济增长
        2.3.5 金融结构随经济发展阶段动态演变论
    2.4 金融结构与产业结构升级关系的相关研究
        2.4.1 金融结构能否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争论
        2.4.2 银行和金融市场对产业结构升级作用的争论
        2.4.3 金融结构随产业结构升级动态演变
    2.5 对现有文献的评价
第三章 金融结构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理论分析
    3.1 金融结构与产业结构升级的特征分析
        3.1.1 金融结构的基本特征
        3.1.2 产业结构升级的基本特征
    3.2 金融结构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内在机制
        3.2.1 产业资本形成机制
        3.2.2 产业资源配置机制
        3.2.3 产业技术进步机制
    3.3 金融结构作用于产业结构升级的理论模型
        3.3.1 金融发展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3.3.2 金融结构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内在关系
    3.4 金融结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路径研究
        3.4.1 金融结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直接影响与理论假说
        3.4.2 金融结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间接影响与理论假说
        3.4.3 金融结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非线性影响与理论假说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国金融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历史演化
    4.1 中国金融结构的发展历程
        4.1.1 计划经济下的财政集权控制期(1949-1978 年)
        4.1.2 改革开放以来的现代金融结构重构期(1979-1991 年)
        4.1.3 市场化改革下的金融结构加速调整期(1992-2000 年)
        4.1.4 市场经济下的金融结构深化发展期(2001 年至今)
    4.2 中国产业结构的发展历程
        4.2.1 经济体制改革下的产业结构探索期(1978-1984 年)
        4.2.2 消费升级下的轻工业化期(1985-1990 年)
        4.2.3 投资拉动下的重工业化期(1991-2000 年)
        4.2.4 供需失衡下的产能过剩期(2001-2012 年)
        4.2.5 第四次工业革命下的产业转型升级期(2013 年至今)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国金融结构与产业结构发展现状、趋势及问题分析
    5.1 中国金融结构发展现状及趋势
        5.1.1 中国金融结构的现状分析
        5.1.2 中国金融结构的复杂化趋势
    5.2 中国产业结构发展现状及趋势
        5.2.1 中国产业结构的现状分析
        5.2.2 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目标趋势
    5.3 金融结构助力产业结构升级存在的问题
        5.3.1 融资渠道分布不均衡
        5.3.2 银行业整体集中度过高
        5.3.3 资本市场发展失衡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金融结构对产业结构升级直接影响效应的实证检验
    6.1 核心变量的指标构建与测算
        6.1.1 金融结构指标构建与测算
        6.1.2 产业结构升级指标构建与测算
    6.2 研究设计
        6.2.1 计量模型的构建
        6.2.2 变量设定与数据说明
        6.2.3 研究方法与实证策略
    6.3 金融结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直接影响效应检验
        6.3.1 基于全国层面的检验结果及分析
        6.3.2 基于分地区层面的检验结果及分析
        6.3.3 稳健性检验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金融结构对产业结构升级间接影响效应的实证检验
    7.1 中介变量的指标设定
        7.1.1 中小企业成长指标设定
        7.1.2 技术创新指标设定
        7.1.3 主导产业发展指标设定
    7.2 研究设计
        7.2.1 研究方法
        7.2.2 计量模型的构建
        7.2.3 变量设定与数据说明
    7.3 金融结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间接影响效应检验
        7.3.1 基于融资结构的检验结果及分析
        7.3.2 基于银行业结构的检验结果及分析
        7.3.3 基于资本市场结构的检验结果及分析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金融结构对产业结构升级非线性影响效应实证检验
    8.1 研究设计
        8.1.1 研究方法
        8.1.2 计量模型的构建
        8.1.3 变量设定与数据说明
    8.2 基于金融结构门槛的非线性影响效应检验
        8.2.1 基于全国层面的检验结果及分析
        8.2.2 基于分地区层面的检验结果及分析
    8.3 基于经济发展阶段门槛的非线性影响效应检验
        8.3.1 基于全国层面的检验结果及分析
        8.3.2 基于分地区层面的检验结果及分析
    8.4 基于金融生态环境门槛的非线性影响效应检验
        8.4.1 基于全国层面的检验结果及分析
        8.4.2 基于分地区层面的检验结果及分析
    8.5 本章小结
第九章 金融助力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对策
    9.1 构筑金融结构与产业结构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9.1.1 弥补产业发展短板,促进经济提质增效
        9.1.2 优化金融体系结构,提升金融服务水平
    9.2 深化金融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支持作用
        9.2.1 促进金融结构与产业结构升级的适应性匹配
        9.2.2 加强对重点领域与关键行业的资金支持
        9.2.3 防范产业结构升级中的金融风险
    9.3 完善差异化与动态化的金融支撑体系
        9.3.1 实施差异化的金融支持产业结构升级策略
        9.3.2 实施动态化的金融支持产业结构升级策略
    9.4 本章小结
第十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10.1 研究结论
    10.2 进一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作者简介

(7)战略风险评估理论与方法研究 ——基于组织弹性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问题的提出
        1.1.1 现实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1.3 研究问题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4 论文的章节结构
第2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战略风险管理理论与方法回顾
        2.1.1 企业风险
        2.1.2 战略风险
        2.1.3 战略风险管理
        2.1.4 文献述评
    2.2 弹性研究对战略风险管理的启示
        2.2.1 不同学科领域的弹性研究综述
        2.2.2 组织弹性与企业风险管理理论创新
        2.2.3 基于组织弹性视角的战略风险管理
    2.3 基于组织弹性视角的战略风险评估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组织弹性的战略风险评估指标体系
    3.1 研究方法
        3.1.1 计划阶段
        3.1.2 执行阶段
        3.1.3 报告阶段
    3.2 文献描述性统计
    3.3 组织弹性概念界定分析
        3.3.1 不同观点的比较
        3.3.2 概念界定与区分
    3.4 组织弹性评价指标整合
        3.4.1 冗余性资源
        3.4.2 有机式结构
        3.4.3 乐变性文化
        3.4.4 外部互惠性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组织弹性的战略风险指标测量工具
    4.1 问卷题目设计
    4.2 专家归类分析
        4.2.1 Q-sort方法
        4.2.2 第一轮专家归类
        4.2.3 第二轮专家归类
        4.2.4 修改汇总
    4.3 方便样本前期测验
        4.3.1 样本数据
        4.3.2 正态分布检验
        4.3.3 信度检验
        4.3.4 单维性检验
        4.3.5 效度检验
        4.3.6 修改汇总
    4.4 小规模样本中试研究
        4.4.1 样本数据
        4.4.2 正态分布检验
        4.4.3 信度检验
        4.4.4 单维性检验
        4.4.5 效度检验
        4.4.6 修改汇总
    4.5 大规模样本验证分析
        4.5.1 样本数据
        4.5.2 一阶因子模型检验
        4.5.3 二阶因子模型检验
        4.5.4 三阶因子模型检验
        4.5.5 测量模型整体评估
        4.5.6 修改汇总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组织弹性、企业创新与长期绩效关系研究
    5.1 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5.1.1 理论基础
        5.1.2 概念界定
        5.1.3 研究假设
        5.1.4 理论模型
    5.2 研究设计
        5.2.1 变量测量
        5.2.2 抽样方法
        5.2.3 数据分析方法
    5.3 样本与数据
        5.3.1 样本统计
        5.3.2 回应偏差检验
        5.3.3 正态分布检验
        5.3.4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5.4 信效度检验
        5.4.1 组织弹性
        5.4.2 其他变量
        5.4.3 区别效度
    5.5 假设检验
        5.5.1 路径系数
        5.5.2 预测效度
        5.5.3 模型拟合度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组织弹性的战略风险评价应用研究
    6.1 指标体系
    6.2 评价方法
        6.2.1 基本构成要素
        6.2.2 指标组合算法
        6.2.3 备选方案排序
        6.2.4 IDS评价软件
    6.3 案例选择
    6.4 评价分析
        6.4.1 指标权重分配
        6.4.2 评价信息采集
        6.4.3 案例评价结果
    6.5 管理建议
        6.5.1 A公司
        6.5.2 B公司
        6.5.3 C公司
        6.5.4 D公司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启示
    7.1 研究结论
    7.2 理论贡献与管理启示
        7.2.1 理论贡献
        7.2.2 管理启示
    7.3 研究局限与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关于企业应变能力的调查问卷
致谢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8)中国“信用利差之谜”的研究 ——基于货币政策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中国债券市场的发展
        1.1.2 中国的信用利差之谜
        1.1.3 货币政策环境
    1.2 研究意义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
    1.4 主要研究方法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本文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信用利差的影响因素
        2.1.1 违约风险
        2.1.2 流动性风险
        2.1.3 信用评级
        2.1.4 经济周期
        2.1.5 其他影响因素
    2.2 货币政策的传导渠道
第三章 中期借贷便利与债券信用利差
    3.1 引言
    3.2 文献综述
    3.3 中期借贷便利与债券信用利差
        3.3.1 模型构建
        3.3.2 数据与变量选择
        3.3.3 中期借贷便利对债券信用利差的影响
        3.3.4 中期借贷便利对债券信用利差作用的异质性
        3.3.5 中期借贷便利对债券信用利差的传导渠道分析
    3.4 中期借贷便利与债券发行利差
        3.4.1 模型构建
        3.4.2 数据与变量选择
        3.4.3 中期借贷便利对债券发行利差的影响
        3.4.4 中期借贷便利对债券发行利差作用的异质性
        3.4.5 中期借贷便利对债券发行利差的传导渠道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央行担保品管理框架与债券信用利差
    4.1 引言
    4.2 文献综述
    4.3 央行担保品管理框架与债券信用利差
        4.3.1 模型构建
        4.3.2 数据与变量选择
        4.3.3 央行担保品管理框架对债券信用利差的影响
        4.3.4 货币政策对央行担保品管理框架效果的调节作用
        4.3.5 债券市场状况对央行担保品管理框架效果的调节作用
    4.4 央行担保品管理框架与债券发行利差
        4.4.1 模型构建
        4.4.2 数据与变量选择
        4.4.3 央行担保品管理框架对债券发行利差的影响
        4.4.4 央行担保品管理框架产生作用的原因
        4.4.5 货币政策对央行担保品管理框架效果的调节作用
        4.4.6 债券市场状况对央行担保品管理框架效果的调节作用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未预期货币政策与企业债券信用利差
    5.1 研究背景与文献综述
    5.2 货币政策未预期成分的分解方法
        5.2.1 传统的方法
        5.2.2 本文的方法
    5.3 数据与变量选择
        5.3.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5.3.2 货币政策分解
        5.3.3 信用利差数据
        5.3.4 经济周期数据
        5.3.5 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5.4 货币政策对信用利差影响的经验分析
        5.4.1 模型构建
        5.4.2 利率变化与未预期到的目标利率变化的对比
        5.4.3 不同经济周期中未预期货币政策的非对称作用
        5.4.4 稳健性检验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启示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启示
    6.3 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活动
致谢

(9)企业创新投资的融资路径与平滑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基本概念界定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1.4 研究方法
    1.5 本文主要创新点与研究展望
第2章 相关文献综述
    2.1 企业创新投资相关研究
    2.2 融资约束与企业投资相关研究
    2.3 企业融资方式相关研究
    2.4 货币政策影响企业投融资行为的相关研究
    2.5 研究评述
第3章 企业融资对创新投资的影响机理
    3.1 融资约束与企业创新投资决策:简化模型
    3.2 融资约束与企业创新投资决策:动态规划模型
    3.3 企业创新投资融资渠道选择的影响因素
    3.4 调整成本与企业创新投资平滑机制
    3.5 货币政策与企业创新投融资决策
第4章 企业创新投资的融资路径
    4.1 引言
    4.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4.3 研究设计
    4.4 实证结果
    4.5 稳健性检验
    4.6 基本结论
第5章 企业创新投资的粘性特征与平滑机制
    5.1 引言
    5.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5.3 研究设计
    5.4 实证结果
    5.5 稳健性检验
    5.6 基本结论
第6章 企业生命周期与创新投融资决策
    6.1 引言
    6.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6.3 研究设计
    6.4 实证结果
    6.5 稳健性检验
    6.6 基本结论
第7章 货币政策冲击与创新投资平滑
    7.1 引言
    7.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7.3 研究设计
    7.4 实证结果
    7.5 稳健性检验
    7.6 基本结论
第8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10)中小企业财务危机的智能信息预测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之处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关于智能信息处理技术的研究
    2.2 关于财务危机预测指标的研究
        2.2.1 基于财务报表的预测指标阶段
        2.2.2 引入非财务因素的预测指标阶段
    2.3 关于财务危机预测模型的研究
        2.3.1 传统统计模型
        2.3.2 智能信息模型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理论基础
    3.1 数据挖掘基础理论
        3.1.1 数据挖据的定义
        3.1.2 数据挖掘的任务
        3.1.3 数据挖掘实施步骤
    3.2 支持向量机理论
        3.2.1 支持向量机原理
        3.2.2 支持向量机算法
        3.2.3 支持向量机(SVM)的优缺点
    3.3 财务危机预测理论
        3.3.1 系统非优理论
        3.3.2 企业风险管理理论
        3.3.3 生命周期理论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小企业财务危机影响因素分析
    4.1 中小企业的界定及特征
        4.1.1 中小企业的界定
        4.1.2 中小企业的特征
    4.2 中小企业财务危机的界定及特点
        4.2.1 中小企业财务危机的界定
        4.2.2 中小企业财务危机的特点
    4.3 中小企业财务危机的形成原因
    4.4 中小企业财务危机影响因素
        4.4.1 宏观因素
        4.4.2 财务因素
        4.4.3 治理因素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中小企业财务危机预测设计研究
    5.1 研究对象与研究样本
        5.1.1 样本筛选思路
        5.1.2 样本数据的来源
        5.1.3 样本的确定
    5.2 研究变量选择
        5.2.1 研究变量选取原则
        5.2.2 变量选择
    5.3 预测变量显着性检验及筛选
        5.3.1 财务信息和公共信息指标检验
        5.3.2 非财务信息指标(治理指标)筛选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中小企业财务危机预测模型的构建及实证检验
    6.1 支持向量机模型
        6.1.1 参数选择
        6.1.2 SVM模型预测效果的检验
    6.2 对比模型--Logistic模型
        6.2.1 对比模型的构建
        6.2.2 对比模型预测效果检验
    6.3 结果对比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

四、2003将是中小企业破产年(论文参考文献)

  • [1]银行融资下中小企业保险购买决策研究[D]. 王一帆.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9)
  • [2]基于创业者特征视角的新创企业成长的影响机理研究[D]. 王军. 吉林大学, 2020(01)
  • [3]PTG公司财务风险评价研究[D]. 吉翔毓. 长春理工大学, 2020(02)
  • [4]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研究 ——基于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数据分析[D]. 程梦琦.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5]融资约束下研发强度对企业成长的影响[D]. 平书阳. 集美大学, 2020(08)
  • [6]金融结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效应研究[D]. 马微. 西北大学, 2019(04)
  • [7]战略风险评估理论与方法研究 ——基于组织弹性视角[D]. 韦远.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19(08)
  • [8]中国“信用利差之谜”的研究 ——基于货币政策视角[D]. 黄振. 厦门大学, 2019(07)
  • [9]企业创新投资的融资路径与平滑机制研究[D]. 范亚莉. 吉林大学, 2019(11)
  • [10]中小企业财务危机的智能信息预测模型研究[D]. 杨亚妮. 山西财经大学, 2019(12)

标签:;  ;  ;  ;  ;  

2003年将是中小企业破产之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