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这个杂志向你要稿件

2003年,这个杂志向你要稿件

一、2003年,本刊向您约稿(论文文献综述)

宋哲琦[1](2020)在《《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文中研究表明《装饰》作为国内重要的艺术设计类核心期刊,从1958年创刊起,与中国设计共同成长,记录了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汇集了国内外着名专家学者。以《装饰》作为展现学术思想、指导学科实践的平台。本文以《装饰》发展历程为线索,通过期刊分析、文献分析、表格梳理、人物访谈等的研究方法,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的内容侧重点将杂志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来进行分析,论述《装饰》与中国设计文化发展之间的关联,并对20年来的杂志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更全面的阐述该杂志的发展历程与时代背景下相互影响的关系,以及对《装饰》、对中国设计文化、教育的作用与影响进行总结。

张爱迪[2](2020)在《刘廷芳文学活动研究 ——以燕京大学时期为中心》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燕京大学在教会大学中的独特地位越来越引起海内外学者的高度关注。燕京大学在短短33年的办学时间内,涌现出了一大批在各个领域成就斐然的人物,仅就文学方面来看,就有周作人、冰心、许地山、郭绍虞、吴雷川等等。虽然燕大的人物研究成果并不欠缺,但笔者在整理文献的过程当中,却还是发现了刘廷芳这个曾经被誉为“燕大三师”之一,但现今却没有被足够重视的学者。刘廷芳作为司徒雷登建校之初最为得力的助手,不但在短期内将燕京大学神学院建成当时北方最好的宗教学院,而且还物色教授、创办校园杂志,为提高燕大的办学质量和社会声誉而四处奔走。除此之外,他在宗教改革、诗文创作、心理学研究及社会运动方面,也有相当杰出的贡献。刘廷芳一生创作颇丰,但其主要的文学活动都集中在他燕大任教时期(1920-1936),故而本文限此范围作为研究时段。本论文选取刘廷芳在燕京大学时期的文学活动为研究主题,通过史料的发掘和再现,以文学研究为中心,将刘廷芳创办杂志、翻译赞美诗、创作新诗、翻译纪伯伦作品、与现代作家交游等文学活动进行探究,希望能对刘廷芳生平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本论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西学中用:刘廷芳在基督教“本色化”改革中的杂志编创。主要从刘廷芳主编的《生命月刊》以及创办的《紫晶》杂志展开梳理讨论,并对他在不同历史环境中改革基督教的努力做一个简略的分析。第二部分,圣乐国化:赞美诗集《普天颂赞》的编写。本章从《普天颂赞》的出版过程入手,先探究刘廷芳对《普天颂赞》成书的贡献,再对刘廷芳的赞美诗作品进行分析,以期从诗集编写和作品贡献两个方面探究刘廷芳对“圣乐国化”的努力。第三部分,同幅震动:新文学氛围下的诗歌及翻译创作。首先对刘廷芳的诗集《山雨》进行赏析,并发掘其文学价值,然后对刘廷芳翻译纪伯伦诗集的情况做出简介,并对刘廷芳对纪伯伦作品中“圣经文体”的把握和翻译做出分析,以期从新诗写作与散文诗翻译两个方面体现出刘廷芳的文学贡献。第四部分,文坛结谊:刘廷芳与现代作家群。从刘廷芳与徐志摩、胡适、冰心、赵紫宸等现代作家的文学交游入手,标识出刘廷芳独特的文学身份,并为刘廷芳的文学活动贡献出更为丰富的文学史料。附录部分整理和呈现了刘廷芳文学活动的资料,并配合论文写作顺序将刘廷芳在《生命月刊》中发表的阐述教会“本色化”观点的文章、刘廷芳在《生命月刊》上发表的文章、刘廷芳在《紫晶》上发表的文章、刘廷芳在《普天颂赞》中译述及创作的赞美诗、“风满楼丛书”内容与《山雨》目录等资料制成一览表,以便其他学者参考使用。

张诗洋[3](2020)在《史笔诗心见真淳——么书仪研究员访谈录》文中指出么书仪,1945年生,北京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1963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女附中。196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1978年考取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文学系元明清专业研究生,师从邓绍基先生。1981年毕业后留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工作,2006年退休。长期从事元代文学、晚近戏曲研究,着有《元代文人心态》《元人杂剧与元代社会》《两意集》《晚清戏曲的变革》《程长庚·谭鑫培·梅兰芳——清代至民初京师戏曲的辉煌》《寻常百姓家》《见闻与记忆》《家住未名湖》《中国戏曲》等,参与编纂《古本戏曲丛刊》《中国文学通史》《中国古代戏曲文学辞典》《戏剧通典》《元曲鉴赏辞典》等。本刊特委托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博士后张诗洋采访么书仪研究员,撰为访谈,以飨读者。

梅新林[4](2019)在《“不惑”之年的回望与思考——纪念《红楼梦学刊》创刊四十周年》文中研究说明在1979年《红楼梦学刊》创刊迄今的四十年间,按照其出刊期数与年限,曾分别于三十、五十、一百辑与十周年、二十周年、三十周年六个重要节点举办过相应的纪念活动。由此回望和总结四十年来的不平凡历程,《红楼梦学刊》不仅在凝聚红学研究队伍、汇集红学研究成果、引领红学研究发展、促进红学传播等方面一直发挥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而且与中国红楼梦学会、红楼梦研究所形成"三位一体"体制与机制,为推动红学事业的持续发展和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值此《红楼梦学刊》"不惑"之年的庆祝与纪念,必然再次走向对于红学本身发展的学术反思与展望,并于历史与未来的交会中获得富有意义的启示。

朱孔婷[5](2019)在《论凌叔华三四十年代的文学活动 ——以武汉为中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凌叔华研究在近几年较为火热,但对于凌叔华三四十年代的文学活动,研究界却较少涉及。三四十年代的中国,战乱纷争不断,社会生活环境、凌叔华与陈西滢的婚姻、凌叔华自身的状态等,都对凌叔华的创作产生了影响。凌叔华这一时期的经历相比之前也丰富了很多。本文研究三四十年代凌叔华的文学活动,包括凌叔华的生活经历及其文学作品。论文从三四十年代战争背景入手来解读凌叔华,也从凌叔华的文学作品入手来展现中国三四十年代文学的一个向度。绪论部分阐释三四十年代对于凌叔华的特殊性。三四十年代凌叔华文学活动研究的缺失,正是本论文研究的出发点。正文以凌叔华生活地域的变迁为划分依据,分为三章,将凌叔华每一时期的文学活动、文学作品与时代背景联系起来。第一章以凌叔华生活地由北京迁往武汉为论文的起点,说明凌叔华生活地域变迁的原因以及她的心理变化,同时解读她与北京文化圈的密切关系。第二章是本文论述的重点,阐述“战争”对凌叔华的影响,细致分析凌叔华在武汉的文学活动,深入讨论目前并没有引起研究界注意的、凌叔华主编的刊物《现代文艺》以及她的通讯文章。在分析凌叔华主编刊物的同时,重点梳理解读凌叔华的文学作品。第三章探讨凌叔华的中篇小说《中国儿女》,深挖创作背景及文本意涵,同时讨论“珞珈三杰”不为人知的另一面。凌叔华的文学创作大致分为三个阶段:二十年代、三四十年代、出国后,三四十年代是笔者论述的重点。凌叔华文学创作的高峰期有两个:在北平的二十年代与在武汉的三四十年代。闺阁中的女性、姨太太、与自身密切相关的新女性是凌叔华二十年代作品的主人公,三四十年代,她的创作眼光转移到了下层女性与儿童身上。随着抗日战争的推进,凌叔华的作品带有明显的时代色彩,凌创作了通讯文章,这是她鲜少涉及的题材,中篇小说《中国儿女》是她关心时政的另一个表现。自来到武汉之后,凌叔华作品的个人色彩更加浓厚,《小刘》、《旅途》等作品都是根据她自身的经历所作,《中国儿女》也是她根据在北平的生活而作。战争带来的痛苦,情人战死带来的感伤,生活带来的不惬意,使得凌叔华关注自己内心的情感世界。在此阶段,凌叔华创作了儿童小说,以自己的童年生活为切入点,用儿童视角的简单来窥探成人世界的复杂。无论是凌叔华的作品还是她的生活,三四十年代都与她的过往有着显着的不同之处,是值得深究的。

丁雪梅[6](2018)在《苏青的文学出版活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苏青在上海沦陷时期创办了天地出版社,并负责发行了《天地》和《小天地》杂志,其中《天地》杂志的生存时间长、读者众多,天地出版社所出版的书籍一版再版、销量不俗,这在沦陷时期的上海文坛是一个不俗的成就。通过探讨其两本刊物的性质、风格、创作者心态,并以此为依托来重现苏青及其他创作者的写作和生存实况,都有助于我们了解沦陷区民众的生活状况和沦陷区文学的基本风貌。论文共分为三章,第一章描述了《天地》杂志的创刊背景和苏青的编辑运营理念,并结合具体的文章探讨该刊物的文章风格,在探讨《天地》刊物内容的同时,也以苏青为中心,对聚集在其身边的创作者进行分析研究,力图展现沦陷区不同创作群体的生存图景。第二章阐述了《小天地》的具体编辑、经营情况,并深入分析了该刊物的文章风格,并且以《小天地》为切入点来进一步发现编辑周班公的庞大人脉网,以此丰富上海沦陷区研究的历史资料。第三章对天地出版社的出版概况和出版刊物进行了详细梳理,并在此基础上具体梳理了文学出版对苏青上海生活的影响。结语部分则总结归纳了苏青这一文学出版活动的历史功绩和研究价值。

罗超[7](2017)在《美国内战记忆的建构与南北和解(1865-1918) ——兼与东西德的二战集体记忆比较》文中研究指明美国内战后,南部经历了短暂温和的“约翰逊重建”,它实质上是林肯重建政策的延续。在“林肯之死”与“孟菲斯骚乱”后,一场持续时间较长的激进重建随之而来。作为“去南部邦联化”的国会重建,它加剧了南部民众对代表黑人利益的共和党政权的抵制,使得本在襁褓中的“失去事业”(Lost Cause)迅速发展,为建立种族隔离制度铺平道路。南部的集体记忆形成分为两阶段。第一阶段从1865年到1898年。其中,第一阶段又可以划分成两时期,第一时期从1865至1884年,称为南部内战记忆的分裂期,从“南部重葬运动”的兴起到罗伯特·李塑像在新奥尔良的落成。第二时期从1884至1898年,称为实现南部内战记忆统一的时期,以“南部邦联老兵联合会”与“南部邦联女儿联合会”的建立为终点。第二阶段是从1898年到1914年,即是“失去事业”要义被北方民众广泛接受的阶段。南部白人社会精英虽在1877年完成了“政治救赎”,但至1884年前,他们的集体记忆依旧是分裂的。南部城镇的纪念与扫墓活动虽繁多,但在组织过程中,均存在各自为政,领导不统一且目标混乱的问题。为募集活动经费,满足会员的诉求,扩大其影响力,纪念组织、妇女团体与老兵协会常常口诛笔伐,内讧不断。至1870年代末,南部白人的集体记忆依旧凌乱,具有低调悲伤、去政治化的特征。不同于1860年代的“仇恨记忆期”,1870年代是老兵记忆的“休眠期”,很多老兵忙于生计,无暇内战记忆的讨论,尽管存在少数前高级军官整理战地记忆的情况。从1880年代开始,随着商业文化与煽情思想在美国流行,南北老兵开始举行各种战场旧址重聚活动。同时,在《世纪》等期刊的推动下,美国社会掀起了一股内战记忆民主化与商业化的浪潮。此外,南部在战后废除了奴隶制,但无法改变单一农作物的经济模式。这种情况使南部更依赖于北方的工业资本主义。在“新南部建设”中的很多问题就是这种经济矛盾性的缩影。然而,这种地区差异却有利于南部白人的集体记忆朝着继往开来,服务全美工业建设大局的方向转变。直至美西战争前,南部勉强实现了集体记忆的统一,但在与北部老兵在实现“文化和解”的道路上举步维艰,尽管北方年轻一代已不同程度地接受了“失去事业”的要义。随着美西战争的爆发,参军潮与爱国主义思想加速了和解进程。1913年,为共同纪念葛底斯堡战役爆发50周年,南北老兵举行了一场盛大的内战纪念活动,通过威尔逊总统的“葛底斯堡演说”将南北和解的进程推向顶峰。随着《一个国家的诞生》的上映,北方老兵从文化上最终承认了南部奋斗已久的“失去事业”。这一切的实现都是以抹去非裔美国人的内战记忆为代价。随着一战的爆发,非裔美国人再次获得千载难逢的觉醒契机。通过与法属非洲士兵的并肩作战与思想交流,非裔美国人渐渐恢复了自我认知与被抹去的战争集体记忆。一战后,非裔美国人走向了民权斗争的国际化之路。当然,这条国际化道路是漫长而艰险的。

刘启涛[8](2017)在《“《知音》现象”与亚文学的生产和消费》文中研究表明《知音》是一份富有特色的文化生活杂志,它沿着通俗的办刊路线,打造出了一种介于文学与新闻之间的亚文学文体,从而营建起一个庞大的读者群。与此同时,它也引发了层出不穷的争议。《知音》的生产和消费,是当代文化生活中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本文着重从文化生产与读者接受的互动关系来分析"《知音》现象",从中了解当前社会一部分普通读者的阅读趣味,以及"亚文学"生产和消费的特征。《知音》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它那别具一格的文体形式,也就是所谓的"知音体"。其实,"知音体"不同于传统意义上任何一种文体,它是由一套商业化的生产机制运作而成,带有着大众文化商品那种典型的"混合主义"倾向。它一方面紧紧贴近社会现实,另一方面又充分运用文学修辞和情节设计,从而形成了一种"纪实+传奇"的制作模式。藉着这种生产模式,《知音》杂志成功地游走于新闻与文学的边缘地带,它的内容既带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也富有鲜明的猎奇色彩。同时,它又把那套"人情美、人性美"的办刊理念注入其中,从而不但适应了普通读者的接受特点,而且也迎合了普遍的文化心理。正是通过这种内容模式,《知音》不仅获得了丰厚的经济利润,也在普通读者中间产生了巨大的反响。本文也正是通过对《知音》》的策划制作流程的深入考察,为了解"亚文学"的生产特征提供一个样本。我们认识到"《知音》现象"的发生不仅和它那独特的内容模式有关,也与其读者群的构成密不可分。为此,我们以《知音》读者群的结构特征为中心进行了大量的调查,调查的对象包括这个群体的性别、年龄、职业分布、文化水平、经济条件等等。并结合了相关理论,对这一群体的阅读趣味、阅读行为、阅读心理等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我们通过调查和分析发现,在不同的时期,由于社会文化的变迁,《知音》的读者群也在发生相应的扩张和收缩,并在审美趣味上表现出了明显的差异。反过来,这种差异不但造成了《知音》在制作模式上的变化,而且也造成了它在社会认同上的尴尬境地。本文有意跳出以往研究那种从理论到文本的一般模式,重点参照了这几年在山东大学尝试开展的"文学生活"调查的思路与方法,重视田野调查,用一些数据和案例来说明题旨,同时又借用了文化传播研究以及后工业理论等视角,对"《知音》现象"进行"文学/新闻社会学"的分析。本文的结构大致如下:第一章是对"《知音》现象"的呈现。"《知音》现象"的形成与《知音》杂志的办刊思路、走向分不开,文中对这份杂志的办刊理念、栏目设置和内容特色等等,都做了统计分析。在这些方面,《知音》既表现出了与其同类杂志的相似性,也有着其同类杂志无可比拟的特征。也正是由于这些方面的特色,才得以形成了它那数目庞大的受众群体,并获得了普通读者的认同。同时,它也引来了社会上特别是知识群体的质疑,甚至是贬斥之声。文章借助于读者问卷调查,并结合散见于各种报刊、网站上的相关议论,力图对这种矛盾的文化现象做出一些阐释。我们对"《知音》现象"的探讨,希望能够有助于理解转型期文化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理解当代文化生产和消费的某些侧面。第二章探讨《知音》的内容生产和运作模式。由于八十年代以来社会文化环境的巨大变化,《知音》的办刊模式也经历了一个曲折的摸索过程,但它最终还是从一家普通的杂志设扩充为一个有相当经济规模和实力的传媒集团。本章重点探讨了《知音》在生产运作上是如何一步步适应文化市场,并逐步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制作工序。我们认为《知音》是一种新生的典型的文化工业的产物,它的生产制作带有"不断拷贝"和"流水作业"的特征。在这个生产流程中,作者、编辑、主编和总编之间建立起了一种既分工明确而又相互合作的关系。在这种运作模式下,《知音》也就不再只是一种简单的传播媒介,而是一个以牟利为指向的个性鲜明的文化生产机构。它的"内容生产"也不再是个体性的精神独创的成果,而是依照社会文化心理来"定制"的文化商品,弥漫了浓厚的商业化气息。这时,文学也就被当作一种商业元素,用于这些文化产品的包装设计,从而形成了一种典型的"亚文学"形态。第三章深入剖析"知音体"。所谓"知音体"也就是《知音》在多年的内容生产中而形成的一种特有文体,从题材选择、叙事模式到语言风格,它都是以尽可能地吸引普通读者为目标,带有着较为稳固的模式化特征。文章采用统计分析的方式,揭示了"知音体"在标题设计上是如何运用特有的修辞技巧达到了夺人眼球的效果,如何通过对新闻事件的文学性策划调动了读者的胃口,如何根据普通读者的阅读心理来调整叙事策略,又如何将那套"人情美、人性美"的文化理念融入到了这些不无离奇的故事情节之中。藉着这种带有传奇色彩的生活故事,来传达一种带有浓重世俗意味的人生或生活哲理,这也正是"知音体"在普通读者中间的魅力所在。我们通过对"知音体"的分析,显现出对当代通俗文化生产得失的某些思考。第四章探讨《知音》的读者群。调查表明,《知音》的读者群以18岁到45岁之间的人群的为主,他们的学历则主要集中于高中(中专)、专科和本科学历之间,并有着较为稳定的职业和经济来源。虽然这一群体有着不同程度的阅读需求,但是却很容易受到社会阅读风尚的左右。在传播的过程中,《知音》是通过相应的话题制作,把那些处在游离状态下的普通读者聚集在自己的周围,从而形成了自己的读者群。不过,在不同时期,《知音》的读者群也有极为显着的变化。反过来,这种变化也影响了《知音》的话题制作模式。早期《知音》读者群的形成,与八十年代的阅读风气密不可分,也形成了此时它略带精英品味的内容特点。而九十年代的《知音》则迎合了当时功利性、闲适性的阅读风尚,其读者群也获得了飞速膨胀。然而,近些年来,随着网络新媒体的兴起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整个社会的阅读风尚也是今非昔比。对于《知音》等传统杂志来说,所遭遇的冲击也就在所难免。自进入本世纪第二个十年始,《知音》的读者群就开始了大幅萎缩。可以说,《知音》读者群的这种流变特征,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代阅读风气的转型。第五章结合前面对"《知音》现象"的分析,我们对当代"亚文学"的生产和消费特征做一总体性把握。亚文学的生产和消费显示出截然不同的两面性,一方面,它表现出了鲜明的理性特征,它是以生产的各个环节,以及与普通读者之间的契约关系为基础。通过相应的亚文学消费,读者不仅获得了心灵的慰藉,也获得了情思的宣泄。另一方面,亚文学作为一种大众文化商品,它的生产和消费天然地带有着娱乐天性。它在生产上注重感官效果和单一的符号逻辑,并以此制作出大量日常性的文化想象。因此,亚文学作品非但不能带给人们以真正的精神提升,反而会销蚀他们对日常生活的深度理解。其实,亚文学的这种两面性也从根本上决定了它在社会认同上的尴尬处境。

胡琪萍[9](2017)在《媒体人离职话语表达研究 ——基于2003-2016年离职告白文本的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互联网技术的日新月异导致“新人”不断加入媒体大军中,也有“旧人”陆续离开,这种新旧更替不仅仅是媒体职业的兴衰更替,更是新媒体技术裹挟下整个社会的缩影。在此新旧更替之间,部分媒体人于离职之际选择发表离职告白以示了断。通过对在网络上记者离职话语文本的搜集,然后对收集到的文本进行内容分析与数据解读,希望了解离职媒体人的身份特征、离职原因、离职方式、离职心理等状态,尝试探索其离职给国家舆论工作、媒体行业、媒体从业者、广大受众带来哪些冲击。离职话语的具体文本长短不一,内容各异,渠道不同,但基本呈现出回顾过去--反思当下--设想未来的三段式结构,文本所表达的情感也渐渐呈现出直白--煽情--平和的转变趋势。通过历时考察,发现媒体人在离职告白公布前后所处的社会角色和思想动态发生了较大的改变,早期媒体人离职情绪多集中于对制度不公的怨恨,中期则转变为理想破灭的痛楚,后期随着媒体经受的压力越来越大,从业者多透露出对“黄金时代”的怀旧与感恩,间或有人开始思考未来媒体的发展。从直白的怨恨、隐晦表达到煽情表达再到平和表达,媒体人情绪表达的变迁实际表明在我国新闻专业主义根本就未形成,媒体人仅以“虚拟的制度”作为自己怨怼的对象,从而树立所谓的专业主义,其本质依然不出于传统的“文人论政”。媒体人“热点时刻”的表达实质上是媒体人对自身身份的再阐述与认知,也是对具有中国特色的新闻理想的新解读,还是对自身在新环境下合法化的一种思考。基于这样的现实情况,本文得出以下几个观点:(一)意义判断:离职告白的出现不仅仅是媒体人离职信息的简单传递和职业情感的表达,更是媒体人自身角色的再认知和再分配。通过这样的公开仪式,媒体人实现了自身认知、情感、行为的过渡,开始新的职业生涯和人生规划。(二)价值判断:本文研究目的不限于离职告白文本中提及的离职原因和涉及的职业情感,更侧重于离职告白这一文本公开之后对媒体人自身、媒体行业、普通大众带来怎样的社会冲击和认知颠覆,更多地关注于社会关系的消解和重新建构。(三)事实判断:媒体行业正处于剧烈的变动和转型之中,在这个激烈的变化过程中,媒体从业者面临三大问题:新闻理想vs现实制度环境、职业道德vs个人生存、新闻怀旧vs媒体转型;(四)本质判断:离职告白是新闻从业者面对新媒体环境冲击而做出的行为反馈,隐约折射出的是我国媒体行业新闻专业主义的虚无,反映的是我国新闻行业在回顾过往与拼搏未来两者之间的艰难跋涉。

张海峰[10](2016)在《论莫言创作过程对其自身的精神疗救》文中指出主体通过与客体的沟通与交流疏解内心压抑并确认自我在社会中的身份,从而达到内在与外在的平衡。与之相反,个体的创伤来自于他者对于主体空间的隔离或挤压。生活中的莫言便长期遭受着这种困扰:一方面,童年的莫言在亲情的淡漠和社会的隔离中缺失了与外界交流与沟通的途径;另一方面,成年之后的莫言又因现实事件遭到了外界的无端攻击,其生存空间受到挤压,内心压抑。此时的莫言亟需通过其它渠道抒发情感,执着于摆脱生活现状的他转而向内寻找,通过自我的幻想和艺术性的表达在精神活动中创造出一个全新的客体世界,来抒发内心的孤独并确认自我身份。他藉由文本宣泄、幻想补偿、固定的叙事模式、特定意指等多种方式在幻想的乌托邦中重新确认了自我的身份、排解了外界的压力,并走上文学正途。除去被动排解外部施加的创伤,莫言的可贵之处还在于他勇于对自我进行无情的解剖,通过主动展示和反思自我内心的阴暗面来缓解内心的煎熬,试图成为内心更为丰富完整的个体。莫言文本中的特殊性大多能够在其文学对于自身治疗的角度上得到注解,在这一意义上,莫言的文学创作之旅是其文学治疗之路。通过语言文字的乌托邦,莫言不仅完成了自我情感的疏导,而且真正实现了自我的拯救。

二、2003年,本刊向您约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3年,本刊向您约稿(论文提纲范文)

(1)《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致谢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1.2.1 期刊论文类
        1.2.2 专着类
    1.3 研究的方法、思路
        1.3.1 研究的方法
        1.3.2 研究的思路
2 百花盛开的工艺美术发展(1958-1961)
    2.1 《装饰》创刊溯源
    2.2 《装饰》杂志风格主要视觉特点
        2.2.1 封面文字
        2.2.2 封面视觉图案
        2.2.3 内页版面设计
    2.3 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
        2.3.1 重新重视民间美术
        2.3.2 指导工艺美术创作
    2.4 为美化人民生活服务
        2.4.1 面向大众生活创作
        2.4.2 向西方世界开展学习
3 求索争鸣的设计萌芽(1980-1996)
    3.1 复刊时代背景
    3.2 《装饰》视觉元素的变化
        3.2.1 封面设计形式的探索
        3.2.2 封面主体立意的变迁
        3.2.3 内页版式的有序与变化
    3.3 工艺美术的变革
        3.3.1 “工艺美术“名词的局限
        3.3.2 “装饰热”的兴起
    3.4 现代化的新浪潮
        3.4.1 科技与艺术的大讨论
        3.4.2 现代设计的浪潮
    3.5 《装饰》步伐的“守”与“进”
4 对话世界文化自信的设计现代化(1997-2018)
    4.1 走入“全球化”
    4.2 《装饰》设计的多元化
        4.2.1 和谐的整体性
        4.2.2 现代感的民族美
        4.2.3 敢于尝试的创意美
        4.2.4 版式装饰的简洁美
    4.3 开放视野立足传统
        4.3.1 工艺美术的新发展
        4.3.2 设计批评的引入
        4.3.3 中国创造带来的思考
    4.4 面向时代关注当下
        4.4.1 设计的伦理学问题
        4.4.2 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4.4.3 从设计艺术到设计科学
    4.5 《装饰》内容的“质”与“量”
5 总结
    5.1 从工艺美术到现代设计
    5.2 从教育理论到学科实践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采访文字稿
附录二 《装饰》1958-2018杂志封面
附录三 《装饰》1958-2018文章整理
作者简介

(2)刘廷芳文学活动研究 ——以燕京大学时期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西学中用:基督教“本色化”改革中的杂志编创
    1.1 风潮中改革的阵地——《生命月刊》
        1.1.1 《生命月刊》的创办与合刊
        1.1.2 《生命月刊》的办刊特色
        1.1.3 刘廷芳对《生命月刊》的贡献
        1.1.4 刘廷芳在《生命月刊》中对时代的回应
    1.2 乱世中“内修”的家园——《紫晶》
        1.2.1 《紫晶》的办刊背景
        1.2.2 《紫晶》的编辑与创作群体
        1.2.3 刘廷芳在《紫晶》中的贡献
第二章 圣乐国化:赞美诗集《普天颂赞》的编写
    2.1 《普天颂赞》的成书与出版
        2.1.1 《普天颂赞》成书的历史铺垫
        2.1.2 《普天颂赞》的出版始末
        2.1.3 刘廷芳在《普天颂赞》成书中的贡献
    2.2 刘廷芳在《普天颂赞》中的诗作分析
        2.2.1 刘廷芳在《普天颂赞》中的诗作分类
        2.2.2 刘廷芳在《普天颂赞》中的诗作特点
第三章 同幅震动:新文学氛围下的诗歌创作及翻译
    3.1 新诗集《山雨》的文学价值
        3.1.1 《山雨》中诗歌的主要题材
        3.1.2 《山雨》中诗歌的艺术特色
    3.2 纪伯伦散文诗集的译介
        3.2.1 同期译者的翻译状况
        3.2.2 《疯人》《前驱者》《人之子》的连载和出版
        3.2.3 刘廷芳对纪伯伦“圣经文体”的把握与翻译
第四章 文坛结谊:刘廷芳与现代作家群
    4.1 刘廷芳与徐志摩的相识相交
        4.1.1 刘廷芳与徐志摩的相识
        4.1.2 刘廷芳与徐志摩的会面和深交
        4.1.3 刘廷芳对徐志摩的三点评价
    4.2 刘廷芳与胡适的交游
        4.2.1 同窗之谊、工作互助
        4.2.2 刊登在《生命月刊》中的文字交游
    4.3 刘廷芳与冰心的文学交互
        4.3.1 《生命月刊》的征稿和诗文创作
        4.3.2 《寄冰心》的发表和《蓄道德能文章》的回击
    4.4 刘廷芳与赵紫宸的同志同行
        4.4.1 赵紫宸北上的一波三折
        4.4.2 刘廷芳与赵紫宸的交流与合作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一 刘廷芳在《生命月刊》中发表的文章
附录二 刘廷芳在《紫晶》中发表的文章
附录三 刘廷芳在《普天颂赞》中译述及创作的赞美诗
附录五 在读期间成果

(3)史笔诗心见真淳——么书仪研究员访谈录(论文提纲范文)

一、兴味使然:走上戏曲研究之路
二、史笔诗心:探究元代文人心态
三、论从史出:还原晚清戏曲生态
四、平淡中见人情:学者散文的书卷幽香

(5)论凌叔华三四十年代的文学活动 ——以武汉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凌叔华生平及创作述略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三四十年代”的意义
    四、研究方法和结构思路
第一章 初遇武汉(1928—1934)
    第一节 由“北京圈”到“武汉圈”
        一、环境的驱动
        二、人际交往的驱使
    第二节 以《新月》、《大公报》为中心的“北京圈”
        一、《新月》交往圈
        二、《大公报》文学圈
    第三节 凌、徐关系剖析
        一、“八宝箱”疑云
        二、互通书信、互诉衷肠
        三、“志摩真的不回来了吗”
第二章 爱在武汉(1935—1938)
    第一节 编辑《武汉日报》副刊《现代文艺》
        一、武汉文化氛围
        二、《现代文艺》深化研究
        三、凌叔华武汉时期的文章
    第二节 情迷朱利安
        一、凌叔华与朱利安的关系梳理
        二、朱利安对凌叔华创作的影响
        三、凌叔华在布鲁姆斯伯里团体
    第三节 通讯文章
        一、战争环境的迫使
        二、心灵寄托的转向
第三章 情终武汉(1939—1946)
    第一节 中篇小说《中国儿女》
        一、“寻找”主题
        二、多种人物群像
        三、短篇到中篇的转变
        四、《中国儿女》的发表
    第二节 “珞珈三杰”
        一、各放异彩
        二、志同道合
        三、亲疏明显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着、论文
致谢

(6)苏青的文学出版活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时代背景
    (二)上海沦陷时期文学出版界概况
    (三)苏青的主要文学出版活动
    (四)研究现状
一、《天地》:极具个性的文坛“奇葩”
    (一)刊物的编辑与经营
        1.创刊背景
        2.精明的经营策略
        3.高明的编辑技巧
    (二)刊物的内容和文章风格
        1.无所不包的市民趣味
        2.真切诚实的女性写作
    (三)刊物的作者群
        1.汪伪文人的“大力相助”
        2.出版事业的“良师益友”
        3.源源投稿的作家群体
二、《小天地》:生不逢时的姊妹月刊
    (一)刊物的编辑与经营
        1.创刊背景
        2.互惠互助的发行方式
        3.读者本位的编辑理念
    (二)刊物的内容和风格
        1.《小天地》的文章内容
        2.《小天地》的作品风格
    (三)编辑周班公
        1.苏青与班公
        2.班公的审美风格与人脉交往
三、天地出版社:苏青个人的出版舞台
    (一)天地出版社的发展概况
    (二)天地出版社的文学出版情况
        1.文学期刊出版情况
        2.文学书籍出版情况
        3.关于上海天地出版社与重庆天地出版社的考证
    (三)文学出版对苏青上海生活的影响
        1.衣食无缺却饱受争议
        2.苏青的自怜自辩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天地》目录
    附录2:《小天地》目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7)美国内战记忆的建构与南北和解(1865-1918) ——兼与东西德的二战集体记忆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Abstract
绪论
    一、国内外研究状况
        1. 国内学术研究状况
        2. 美国学界的研究现状
    二、研究资料
    三、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一章 战争死亡与扫墓日(1865-1869)
    第一节 战争形态与士兵死伤
        一、北方的军事制度缺陷
        二、武器装备因素
        三、宗教复兴运动
        四、现代性、内战与伤亡感知
    第二节 北方的国家公墓与纪念仪式
        一、国家阵亡将士日的缘起
        二、“国家重葬”
        三、战俘问题的政治化
        四、北方的纪念内战仪式
    第三节 南部的民间重葬运动与纪念亡灵
        一、战败与海外逃亡
        二、忠诚奉献的南部妇女
        三、南部的“民间重葬运动”
    小结
第二章 “第一次失去事业”与南部救赎(1870-1884)
    第一节 第一次“失去事业”运动与“北弗吉尼亚军团老兵联合会”
        一、北弗吉尼亚军团老兵联合会的建立
        二、“北弗吉尼亚军团老兵联合会”的自辩体系
        三、“北弗吉尼亚军团老兵联合会”的缺陷
    第二节 70年代的内战记忆与遗忘
        一、1874年的杰克逊塑像落成典礼
        二、普莱尔演说与记忆较量
        三、“霍尔姆斯记忆模式”与“士兵至上”
    第三节 内战记忆与南部政治救赎
        一、“自由派共和党运动”与1873年经济危机
        二、独立战争100周年纪念与1877年政治妥协案
    第四节 战争经历与70年代的老兵记忆
        一、内战士兵记忆的多样性
        二、白人老兵集体记忆的初步形成
    小结
第三章 新民族身份在南北地区的确立
    第一节 罗伯特·李纪念碑与南部记忆统一的开始
    第二节 内战记忆的民主化与碎片化
    第三节 内战记忆的商品化与南北老兵的重聚
    第四节 跨越代际的记忆产物—19世纪晚期的美国内战文学
        一、南部煽情内战文学流派
        二、内战写实文学流派
        三、进步叙事内战文学流派
    小结
第四章 未实现和解的民族重聚与黑人内战记忆的分裂
    第一节 南部内战纪念组织的平民化
        一、“南部邦联老兵联合会”(United Confederate Veterans)
        二、南部邦联女儿联合会(United Daughters of the Confederacy)
    第二节 第二次“失去事业”的辩护体系及其大众化
        一、“第二次失去事业”的辩护体系
        二、“第二次失去事业”的大众化
    第三节 南北事业的对立与地区和解的局限性
        一、南部圣贤:罗伯特·李与“石墙杰克逊”
        二、戴维斯的葬礼与“查塔诺加国家军事公园”的揭幕式
        三、“记忆消毒”的产物:普通的阵亡士兵塑像
        四、针锋相对的“纯洁教科书运动”
        五、“女士纪念协会”的偏执
    第四节 非裔美国人的内战记忆
        一、路易斯维尔非裔美国人大会
        二、未完成的非裔美国人之集体内战记忆
    小结
第五章 大众文化、美西战争与南北和解的实现(1898-1915)
    第一节 南北和解的外在推力---美西战争
    第二节 南北和解的内部拉力---1913年内战纪念活动
    第三节 南北和解的伤痕---黑人他者化形象的确立
    第四节 关于美国内战记忆建构的思考
    小结
第六章 一战与恢复自我认知的非裔美国人(1917-1918)
    第一节 黑人族群的参战之争
    第二节 民主幻象—法兰西
    第三节 战场交流与自我认知的复苏
    第四节 非裔美国人的一战遗产与战争记忆
    小结
第七章 纳粹士兵与二战记忆
    第一节 未完成的去纳粹化
    第二节 战俘经历、社会保障和去集体罪责化
        一、纳粹战俘的经历
        二、纳粹老兵与救济金法案
        三、50年代的精神创伤评价机制
    第三节 西德的“克服过去”与东德的“消毒记忆”
    小结
结语 两种集体记忆的对比与跨时空影响
    1. 对比可行性
    2. 集体记忆路径与主体性的差异
    3. 集体记忆文化差异性与相似性
    4. 美国南部老兵与纳粹老兵之集体记忆比较
    5. 两种非同时代集体记忆的产物:非裔美国人公民权运动的国际化
参考文献
后记

(8)“《知音》现象”与亚文学的生产和消费(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意义和范围
    二 现有成果和材料的梳理
    三 本文的难点、创新点以及研究思路
第一章 "《知音》现象"概述
    第一节 浅谈《知音》的办刊特色
    第二节 《知音》接受上的尴尬境况
    第三节 "《知音》现象"的形成
第二章 《知音》的内容生产与运作模式
    第一节 《知音》的"托拉斯之路"
    第二节 《知音》"流水线式"的生产机制
    第三节 《知音》内容生产的后工业逻辑
第三章 《知音》的文体剖析
    第一节 《知音》标题的修辞技巧及其影响
    第二节 "纪实+传奇"的叙事模式
    第三节 《知音》的核心理念及其表述策略
第四章 《知音》的读者群观察
    第一节 影响阅读趣味的几个主要因素
    第二节 早期《知音》的话题制作和读者群特点
    第三节 功利化风尚与《知音》读者群的膨胀
    第四节 语境的刷新与传统读者群的离散
第五章 由《知音》看亚文学的生产与消费特征
    第一节 亚文学生产和消费的理性机制
    第二节 亚文学生产和消费的娱乐天性
结语
附录一 《知音》的内容特点及其生产特征(摘录)
附录二 《知音》编辑的一次约稿(摘录)
附录三 初访湖北知音集团研究室(摘录)
附录四 有关《知音》办刊历程的访谈(摘录)
参考文献
    参考着作
    参考论文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9)媒体人离职话语表达研究 ——基于2003-2016年离职告白文本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关键概念
        1.3.1 社会认同
        1.3.2 仪式
        1.3.3 新闻专业主义
    1.4 研究方法
        1.4.1 样本的选择及界定
        1.4.2 方法选择
    1.5 主要思路
2 媒体人职业认同的表现与再现
    2.1 媒体人自我认知研究
    2.2 传统职业认同研究
    2.3 媒体人职业地位研究
    2.4 媒体人离职研究
    2.5 研究述评:缺失对记者离职话语的行动研究
3 离职告白文本描述
    3.1 文本特征描述
        3.1.1 身份特征:文本发布者中知名记者更多
        3.1.2 时间特征:文本出现时间从分散到集中
        3.1.3 去向特征:新媒体、创业呈统治地位
        3.1.4 渠道特征:文本获得来源与主流社交媒介同步
    3.2 文本内容描述
        3.2.1 文本处理原则及方法
        3.2.2 离职告白文本内容分类
        3.2.2.1 新闻理想vs现实环境:制度不公 理想不存
        3.2.2.2 职业道德vs个人生存:自由受限 收入微薄
        3.2.3.3 新闻怀旧vs媒体转型:大势所趋 创业转型
    3.3 文本情绪表达描述
        3.3.1 直白式:事实逼“我”离开
        3.3.2 煽情式:“我”舍不得离开
        3.3.3 隐晦式:“我”不得不离开
        3.3.4 平和式:到了“我”离开的时候
    3.4 研究述评:理性看待媒体人离职
4 离职文本的个体功能
    4.1 仪式与个体身份过渡
    4.2 认知过渡:从追求新闻理想到追求个人生活
    4.3 情感过渡:从认同到疏远
    4.4 行为过渡:从新闻语语到商业话语
    4.5 研究述评:关注文本引起的个体关系重构
5 离职文本的社会冲击与应对
    5.1 离职文本社会功能影响的来源
    5.2 文本公共化的社会冲击
        5.2.1 媒体:印证人们对新闻职业道德沦丧的偏见
        5.2.2 行业:挑战媒体行业的传统经营
        5.2.3 大众:颠覆媒体在大众心目中的形象
    5.3 应对冲击:传媒自控与它控
        5.3.1 从业者:增加文化自信,构建职业共同体
        5.3.2 平台:提高职业社会地位,完善媒体转型融合
        5.3.3 服务对象:理智看待媒体人职业规划,端正媒体期待
        5.3.4 管理者:以服务为主体,合理规划权利管理
    5.4 研究述评:离职表达的危机与转机同在
6 离职表达实质的探讨
    6.1 早产的新闻专业主义:朦胧的新闻理想
    6.2 自我挽救:社会认同下身份合法化
    6.3 无奈的选择:媒体人的反向社会化
    6.4 记者合法性的探讨:重建边界
参考文献
附录 1:前期成果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10)论莫言创作过程对其自身的精神疗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童年创伤与书写治疗
    1.1 童年的创伤
        1.1.1 亲情的淡漠
        1.1.2 社会的隔离
    1.2 恐惧的产生与疗救的尝试
    1.3 情感的宣泄
        1.3.1 极端的主人公
        1.3.2 小说的整体氛围与风格
        1.3.3 文本的语言与创作速度
    1.4 自我身份的确认
        1.4.1 表层叙事
        1.4.2 深层叙事
    1.5 幻想补偿
        1.5.1 对固定叙事模式的改写
        1.5.2 否定亲情关联
        1.5.3 重构家庭出身
第二章 现实压迫与叙事抒怀
    2.1 为农民而写作
        2.1.1 外界的压迫
        2.1.2 为农民呐喊
        2.1.3 客体的再次压迫
    2.2 文学的边缘化
        2.2.1 第一次失语期
        2.2.2 文本中的指涉
    2.3 为去世的母亲写作
        2.3.1 纪念逝去的母亲
        2.3.2 第二次失语期
        2.3.3 文本中的指涉
    2.4 继续前行的表白
第三章 对自我的主动解剖与疗救
    3.1 亮出自己的灵魂
    3.2 蝌蚪——隐藏在姑姑背后的主角
    3.3 懦弱的自我
    3.4 洗清罪恶的虚妄与努力
    3.5 治疗自我的新阶段
第四章 莫言文学创作对自身疗救的特殊性
    4.1 莫言创作对不同创伤疗救的特殊性
    4.2 莫言创作对自我疗救的转化与推进
    4.3 文学的治疗功用对莫言的意义及其有限性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四、2003年,本刊向您约稿(论文参考文献)

  • [1]《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D]. 宋哲琦. 浙江大学, 2020(12)
  • [2]刘廷芳文学活动研究 ——以燕京大学时期为中心[D]. 张爱迪. 济南大学, 2020(01)
  • [3]史笔诗心见真淳——么书仪研究员访谈录[J]. 张诗洋. 文艺研究, 2020(03)
  • [4]“不惑”之年的回望与思考——纪念《红楼梦学刊》创刊四十周年[J]. 梅新林. 红楼梦学刊, 2019(04)
  • [5]论凌叔华三四十年代的文学活动 ——以武汉为中心[D]. 朱孔婷. 苏州大学, 2019(04)
  • [6]苏青的文学出版活动研究[D]. 丁雪梅. 温州大学, 2018(02)
  • [7]美国内战记忆的建构与南北和解(1865-1918) ——兼与东西德的二战集体记忆比较[D]. 罗超. 厦门大学, 2017(02)
  • [8]“《知音》现象”与亚文学的生产和消费[D]. 刘启涛. 山东大学, 2017(08)
  • [9]媒体人离职话语表达研究 ——基于2003-2016年离职告白文本的分析[D]. 胡琪萍. 江西师范大学, 2017(04)
  • [10]论莫言创作过程对其自身的精神疗救[D]. 张海峰. 上海交通大学, 2016(03)

标签:;  ;  ;  ;  ;  

2003年,这个杂志向你要稿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