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腹部穴位的临床应用

针灸腹部穴位的临床应用

一、腹部腧穴芒针的临床应用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朱世婷[1](2021)在《基于数据挖掘技术针刺治疗不完全性脊髓损伤功能障碍临床疗效评价研究》文中认为目的:采用数据挖掘方法和技术探究针刺治疗不完全性脊髓损伤功能障碍的辩证循经取穴规律,确定治疗方案,设计并实施临床随机对照试验,以评价针刺治疗不完全性脊髓损伤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第一部分采用手工及计算机的方式检索针剌治疗不完全性脊髓损伤功能障碍的现代文献,收集近20年国内外针刺治疗不完全性脊髓损伤功能障碍(包括下肢运动障碍、下肢感觉障碍、排尿障碍、排便障碍)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通过Noteexpress软件,将筛选出的腧穴、部位、经脉等内容录入到MicrosoftOfficeExcel工作表中,以此来建立起数据库。使用Excle2010软件对针灸处方中的腧穴、腧穴归经、腧穴定位的统计结果进行描述性分析;使用SPSS18.0统计分析软件,对筛选的文献中的针灸处方选穴进行关联规则分析,计算穴位集合的支持度、置信度;使用SPSS22.0统计分析软件,选择聚类方法中的组间连接法,对纳入文献的穴位进行聚类分析。最后进行归纳、总结,得出针刺治疗不完全性脊髓损伤功能障碍的选穴规律。第二部分以第一部分数据挖掘结果为基础,确定临床试验的治疗方案并且进行临床疗效评价。试验共纳入符合标准的40例受试者,治疗组20例、对照组20例,分别采用针刺治疗和康复治疗进行疗效观察,1次/日,30min/次,每周6次,连续治疗8周,并于治疗前、治疗后4w、8w进行3次评价。下肢运动功能障碍以Asia运动功能评定、运动诱发电位(潜伏期、波幅)进行疗效评价,下肢感觉功能障碍以Asia感觉功能评定、体感诱发电位(潜伏期、波幅)进行疗效评价,排尿功能障碍以排尿日记(排尿次数、日平均排尿量、日最大排尿量)、尿动力学(最大膀胱总量、残余尿量、膀胱排尿压力、逼尿肌压力)进行疗效评价,排便功能障碍以慢性便秘严重程度、便秘患者自评量表进行疗效评价,日常生活能力以脊髓损伤独立性量表、改良Barthel指数进行疗效评价,验证针刺治疗不完全性脊髓损伤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结果:本项研究共纳入164条针灸处方,总运用频次1930次,使用频次最高的腧穴和经络分别是:足三里(116次,占总运用频次6.01%)、足阳明胃经(387次,占总运用频次20.05%),其中夹脊穴是唯一一个这四部分共同使用过的腧穴,且引用的频次均居于前五位(110次,占总运用频次5.70%),故针刺治疗不完全性脊髓损伤功能障碍主穴为夹脊穴,各部分的配穴具体内容如下:1、下肢运动功能障碍共纳入58条有效针灸处方,腧穴共84个,使用频次806次,使用频率最高的腧穴和经络分别是:足三里(50次,占总运用频次6.20%)、足阳明胃经(191次,占总运用频次23.70%);根据两穴、三穴关联规则分析显示支持度最高的分别是;足三里-三阴交、足三里-三阴交-夹脊穴;将使用频次≥20次的19个腧穴进行聚类分析,形成2个有效聚类群:夹脊穴-髀关-足三里-三阴交、足三里-三阴交-血海-髀关。最终确定治疗方案为:足三里、三阴交、髀关、血海。2、下肢感觉功能障碍共纳入39条有效针灸处方,腧穴共52个,总使用频次432次,使用频率最高的腧穴和经络分别是:足三里(26次,占总运用频次6.02%)、足阳明胃经(88次,占总运用频次20.37%);根据两穴、三穴关联规则分析显示支持度最高的分别是:百会-大椎、百会-大椎-夹脊穴;将使用频次≥10次的19个腧穴进行聚类分析,形成2个有效聚类群:百会-大椎-足三里-夹脊穴、足三里-三阴交-阳陵泉-风市。最终确定治疗方案是:百会、大椎、阳陵泉、风市。3、排尿功能障碍共纳入50条有效针灸处方,腧穴共69个,总使用频次490次,使用频率最高的腧穴和经络分别是:关元(34次,占总运用频次6.94%)、足太阳膀胱经(126次,占总运用频次25.71%);根据两穴、三穴关联规则分析显示支持度最高的分别是:关元-中极、关元-中极-夹脊穴;将使用频次≥20次的18个腧穴进行聚类分析,形成3个有效聚类群:关元-中极-水分-水道、夹脊穴-关元-水道-水分、夹脊穴-膀胱俞-水道-水泉。最终确定治疗方案是:关元、中极、水分、水道。4、排便功能障碍共纳入17条有效针灸处方,腧穴共37个,总使用频次202次,使用频率最高的腧穴和经络分别是:肾俞(14次,占总运用频次6.93%)、任脉(46次,占总运用频次22.77%);根据两穴、三穴关联规则分析显示支持度最高的分别是:天枢-中脘、天枢-中脘-夹脊穴;将使用频次≥10次的15个腧穴进行聚类分析,形成2个有效聚类群:夹脊穴-天枢-中脘-关元、肾俞-大肠俞-会阳-支沟。最终确定治疗方案是:天枢、中脘。根据治疗方案进行临床试验,两组患者连续治疗8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0%。治疗前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发病时间、严重程度、损伤部位,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治疗4w、8w后与治疗前比较,在Asia神经功能评定(运动、感觉),排尿日记(排尿次数、日平均排尿量、日最大排尿量)、慢性便秘严重程度、便秘患者自评量表、脊髓损伤独立性量表、改良Barthel指数、尿动力学(最大膀胱总量、残余尿量、膀胱排尿压力、逼尿肌压力)、运动诱发电位(潜伏期、波幅)、体感诱发电位(潜伏期、波幅)方面,统计学差异明显(P<0.05),说明两种治疗方法均有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按照不同发病时间比较,两组患者发病在6个月之内疗效确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以发病在1个月以内治疗效果最佳。发病7-12个月疗效不显着,统计学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1、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分析,针刺治疗不完全性脊髓损伤功能障碍有明显循经取穴规律,以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任脉居多。2、根据数据挖掘结果确定最终治疗方案:主穴为夹脊穴,下肢运动功能障碍加足三里、三阴交、髀关、血海;下肢感觉功能障碍加百会、大椎、阳陵泉、风市;排尿障碍加关元、中极、水分、水道;排便障碍加天枢、中脘。3、根据最终治疗方案进行临床试验,针刺治疗8w后,在Asia神经功能评定(运动、感觉)、排尿日记(排尿次数、日平均排尿量、日最大排尿量)、慢性便秘严重程度、便秘患者自评量表、脊髓损伤独立性评定、改良Barthel指数、尿动力学(最大膀胱总量、残余尿量、膀胱排尿压力、逼尿肌压力)、运动诱发电位(潜伏期、波幅)、体感诱发电位(潜伏期、波幅)均有明显改善,证实针刺治疗不完全性脊髓损伤功能障碍安全有效。

蓝宜盛[2](2021)在《温针灸治疗瘀浊阻塞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温针灸治疗瘀浊阻塞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龙岩中医院针灸科、皮肤科及中医内科门诊2020年01月至2020年12月符合中西医诊断标准、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病例患者共70例,将70例病例按简单随机分组,每组各35例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其中试验组予温针灸治疗,针刺取穴为阴陵泉、气海、三阴交、阴谷、大陵、次髎,其中阴陵泉、气海、三阴交采用温针灸,周一至周六每天治疗1次,周日休息,1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4个疗程,治疗结束后统计疗效。对照组予每日睡前口服非那雄胺片1片,连续治疗28天,28天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治疗结束后统计疗效。记录治疗前后患者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膀胱残余尿量(PRV)、前列腺体积(PV)。收集的数据运用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收集的病例中试验组剔除1例,对照组剔除1例,最后完成病例为68例。治疗前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年龄、病程、病情严重程度、IPSS评分、膀胱残余尿量、前列腺体积分别进行统计分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临床总有效率对比:4周治疗结束后,试验组显效23例,有效10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达到97.05%,其中显效率为67.64%;对照组显效16例,有效11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达到79.41%,其中显效率为47.05%。两组疗效对比有明显差异(P=0.039<0.05),试验组临床疗效显着优于对照组。2.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比较:两组治疗后IPSS评分对比治疗前IPSS评分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6.955,P=0.00<0.01);经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2.489,P=0.013<0.05)。说明两组对于改善IPSS评分均有疗效,且试验组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3.膀胱残余尿量比较:两组治疗后膀胱残余尿量对比治疗前膀胱残余尿量均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6.955,P=0.00<0.01);经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3.514,P=0.00<0.01)。说明两组对于改善膀胱残余尿量均有疗效,且试验组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4.前列腺体积比较:两组治疗后前列腺体积对比治疗前前列腺体积均缩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6.844,P=0.00<0.01);经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2.269,P=0.023<0.05)。说明两组对于改善前列腺体积均有疗效,且试验组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5.安全性比较:课题观察期间两组均无不良反应发生,安全性指标均在生理范围内,治疗后组间各安全性指标对比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1.温针灸治疗和口服非那雄胺片治疗均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2.温针灸组在改善瘀浊阻塞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IPSS评分、膀胱残余尿量、前列腺体积方面优于口服非那雄胺片组;3.观察过程中两组受试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为临床治疗瘀浊阻塞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提供了一种更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张梦月[3](2021)在《电针两种波形治疗轻中度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疗效对比观察》文中提出目的:观察疏密波和连续波分别治疗轻中度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疗效,通过数据分析探讨这两种波形治疗此病的疗效差异,进而优化治疗轻中度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电针波形的使用。方法:选取9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轻中度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每组30例,均针刺气海、关元、中极、子宫(双侧)、水道(双侧)共七个穴位,疏密波组给予疏密波,连续波组给予连续波,单纯针刺组仅给予单纯针刺。每组留针30min,每日1次,连续治疗6次后休息1日,1周为1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在治疗期间三组均给予相同的基础治疗,即盆底肌训练疗法(PFMT),每日3次。在临床试验过程中采用ICI-Q-SF量表评分(即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表简表)、1h尿垫试验(漏尿量)和72h排尿日记卡(漏尿次数)作为观察指标,对三组患者治疗前、治疗2周后(两个疗程)、治疗4周后(治疗结束后)的临床疗效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治疗前,对三组受试者的基本资料:年龄、病程、病情临床分度、ICI-Q-SF量表评分、1h尿垫试验(漏尿量)和72h排尿日记卡(漏尿次数)进行统计学比较与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ICI-Q-SF量表评分(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表简表)统计:治疗结束后,疏密波组、连续波组、单纯针刺组的ICI-Q-SF评分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三组ICI-Q-SF评分:疏密波组<连续波组<单纯针刺组。3.漏尿量(1h尿垫试验)统计:治疗结束后,疏密波组、连续波组、单纯针刺组漏尿量均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三组漏尿量:疏密波组<连续波组<单纯针刺组。4.漏尿次数(72h排尿日记卡)统计:治疗结束后,疏密波组、连续波组、单纯针刺组漏尿次数均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三组漏尿次数:疏密波组<连续波组<单纯针刺组。5.治疗结束后,疏密波组的总体有效率为93.0%,连续波组的总体有效率为87.0%,单纯针刺组的总体有效率为7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疏密波、连续波与单纯针刺治疗轻中度女性压力性尿失禁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2.疏密波在改善轻中度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ICI-Q-SF评分、漏尿量和漏尿次数方面均优于连续波;3.疏密波治疗轻中度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疗效优于连续波。

李晓燕[4](2021)在《温针灸治疗中风后脾胃虚寒型痞满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提出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温针灸疗法和常规针刺治疗中风后脾胃虚寒型痞满的疗效差异,探讨温针灸治疗本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发掘温针灸治疗本病的优势所在,为临床上治疗中风后脾胃虚寒型痞满提供一种新的治疗方案。方法:本研究将60例中风后脾胃虚寒型痞满患者随机分为温针灸组和针刺组,每组30例。针对两组患者缺血性脑卒中及其合并的基础疾病予以“醒脑开窍”针刺治疗以及相应常规对症治疗,如抗凝、控制血压、降糖等,此外,针对中风后脾胃虚寒型痞满,确立了健脾和胃,温中消痞的治疗原则,针刺组行常规毫针针刺,选穴包括:中脘、天枢双、关元、气海、足三里双、公孙双、内关双;温针灸组在针刺组基础上对中脘、关元及足三里双穴处施以温针灸疗法,两组每次皆留针30min,每周6次,连续治疗2周。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1周及2周后脾胃虚寒型痞满中医症状积分和生活质量指数(QOL)评分改善情况,治疗前后患者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改变,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结束后1月随访时患者症状复发率,据此进行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评价,详细记录实验结果并用SPSS25.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基础疾病发生情况、治疗前中风后脾胃虚寒型痞满中医症状总分和脘腹满闷、胃脘部喜温按、反酸、纳呆、神疲乏力、手足不温、大便溏7个单项的症状积分及QOL、SDS评分方面的差异都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2.治疗2周后,温针灸组和针刺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6.67%和76.67%,二者相较其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即温针灸组疗效显着优于针刺组。3.自拟脾胃虚寒型痞满中医症状积分:(1)组内比较:(1)针刺组患者在治疗1周和2周后,痞满总分、脘腹满闷、胃脘部喜温按、纳呆和大便溏症状积分均较其治疗前显着降低(P<0.01),神疲乏力积分亦降低(P<0.05),但手足不温积分则未见明显变化(P>0.05)。治疗1周时,其反酸积分较治疗前尚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2周时则显着降低(P<0.01)。(2)温针灸组患者在治疗1周和2周后,痞满总分、脘腹满闷、胃脘部喜温按、纳呆和大便溏的积分均较其治疗前亦显着降低(P<0.01)。治疗1周后,其反酸及神疲乏力积分降低(P<0.05),手足不温积分尚无明显变化(P>0.05)。经治疗2周后,其反酸、神疲乏力和手足不温积分则较治疗前均显着降低(P<0.01)。(2)组间比较:在治疗1周后,温针灸组痞满症状总分和胃脘部喜温按积分均显着低于针刺组(P<0.01),脘腹满闷和大便溏积分亦低于针刺组(P<0.05),但两组反酸、纳呆、神疲乏力和手足不温积分则无明显差别(P>0.05)。治疗2周后,温针灸组痞满症状总分、脘腹满闷、胃脘部喜温按和大便溏的积分均显着低于针刺组(P<0.01),而两组反酸、纳呆及神疲乏力症状积分差异仍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温针灸组手足不温积分则低于针刺组(P<0.05)。4.QOL积分:两组QOL评分在治疗1周和2周后较治疗前均显着降低,(P<0.01)。温针灸组在治疗1周时QOL评分低于针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2周后,温针灸组评分则显着低于针刺组(P<0.01)。5.SDS评分:两组的SDS评分在治疗2周后较治疗前均显着降低(P<0.01),且治疗后温针灸组SDS评分显着低于针刺组(P<0.01)。6.复发率:治疗结束1月后,温针灸组复发率为6.67%,低于针刺组的2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安全性评价及不良反应观察:安全性评价中,温针灸组1级者28例,2级者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针刺组1级者29例,2级者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4%,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温针灸疗法和常规针刺均可有效改善中风后脾胃虚寒型痞满患者临床症状,但温针灸组疗效更优。2.温针灸疗法对脘腹满闷、胃脘部喜温按、手足不温及大便溏的改善更明显,而两种疗法对反酸、纳呆和神疲乏力的疗效则相当,但温针灸疗法改善反酸症状起效则更快。3.温针灸疗法和常规针刺均可显着提高中风后脾胃虚寒型痞满患者的生活质量并缓解其抑郁心理,但二者相较,温针灸疗法更优,且其复发率更低,远期疗效更佳。4.温针灸治疗中风后脾胃虚寒型痞满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可靠,又有十分可观的疗效,故患者接纳度和依从性高,为临床上治疗本病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案。

周俊[5](2021)在《不同频率电针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指出目的:比较低频电针与高频电针针刺廉泉、风府穴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9年1月~2020年1月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特需针灸科病房与门诊的符合纳入标准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9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n=30)并给予吞咽功能训练治疗,低频组(n=30)和高频组(n=30)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廉泉穴及风府穴为主穴分别以低频(2Hz)和高频(100Hz)的电针进行刺激。记录并对比3组研究对象治疗前后的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standard swallowing function assessment scale,SSA)评分、口腔期通过时间、咽期延迟时间、咽期通过时间及视频透视吞咽检查(video fluoroscopic swallowing,VFSS)评分、营养指标(血红蛋白、血清蛋白和血清总蛋白)、营养风险筛查评分(nutritional risk screening 2002,NRS-2002)、生活质量评价及安全性评价等结果。结果:1.与治疗前相比,3组研究对象治疗后的SSA评分均显着降低(P=0.000,0.000,0.000)。3组研究对象治疗后的SSA评分比较差异存在统计意义(P=0.001),对照组SSA评分最高,高频组次之,低频组最低,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存在统计意义(P=0.000,0.000,0.001)。2.与高频组研究对象相比,低频组研究对象治疗后的口腔期通过时间、咽期延迟时间、咽期通过时间明显更短,VFSS评分明显更高(P=0.000,0.000,0.000,0.000)。3组研究对象的治疗总有效率差异存在统计意义(P=0.003),总有效率最高为低频组患者(96.67%),其次为高频组患者(80.00%),最低为对照组患者(56.67%),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存在统计意义(P=0.000,0.003,0.000)。3.与治疗前比较,3组研究对象治疗后的血红蛋白、血清蛋白、血清总蛋白均有不同程度地增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RS-2002均有不同程度地降低(P=0.000),治疗后3组间的血红蛋白、血清蛋白、血清总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4.高频组与低频组研究对象的肺炎发生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电针刺激廉泉、风府穴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有显着的改善效果,与高频电针相比,中低频电针在改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具有明显优势,建议将低频电针作为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优选方案,临床可广泛应用。

黄福鑫[6](2021)在《芒针治疗女性下尿路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研究以女性下尿路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芒针深刺与毫针浅刺相同的穴位,验证不同针刺深度治疗该病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对两种不同针刺方法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挖掘芒针治疗女性下尿路症状的优势,以期为临床提供新的针刺治疗思路与合理的针刺治疗方案。方法:将符合本研究观察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芒针组与毫针组。针对患者的其他基础疾病给予相应的药物或针刺等治疗,针对下尿路症状,两组患者选穴一致,均以培元固本,通利水道为治疗原则,取气海、关元、中极、水道为主穴,太溪、三阴交、阴陵泉、太冲、支沟为辅穴。芒针组视患者腹壁厚度选用75mm-100mm的芒针,深刺气海、关元、水道穴,双手夹持进针,轻捻缓进,直刺约50-85mm,施以提插捻转平补平泻手法,以患者出现过电麻窜感至会阴部为度,然后缓慢提针至皮下约40mm处,深刺浅留,余穴采用0.25mm×40mm的毫针,常规针刺,三阴交、太溪行提插捻转补法,太冲、中极、支沟、阴陵泉,施以提插捻转泻法。毫针组均采用0.25mm×40mm毫针,气海、关元、水道穴,采用单手直刺进针约30mm,施以提插捻转平补平泻法,以患者出现酸麻重胀感为度,余穴补泻操作均同芒针组。两组均每日治疗1次,留针30分钟,每周6次,周日暂停1次,共治疗2周。通过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指数(QOL)以及中医症候评分在治疗前、治疗1周、治疗2周对患者进行疗效评价。应用SPSS 23.0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比较芒针组与毫针组对患者临床症状、生活质量以及中医症候的影响。结果:1.可比性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程以及治疗前的IPSS总评分、各症状评分、QOL评分、中医症候总评分、中医主症及次症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总有效率芒针组总有效率为93.3%,毫针组总有效率为73.3%,芒针组总体疗效优于毫针组(P<0.05)。3.IPSS评分组内比较:治疗第1周、第2周较治疗前,芒针组与毫针组均可有效降低IPSS评分(P<0.01)。组间比较:治疗第1周,芒针组较毫针组评分降低(P<0.05)。治疗第2周,芒针组较毫针组评分明显降低(P<0.01)。4.IPSS单个症状组内比较:治疗第1周与治疗前相比,芒针组尿不尽评分降低(P<0.05),其余症状评分均显着降低(P<0.01);毫针组尿不尽、尿线变细2项症状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间断排尿、排尿费力的评分降低(P<0.05),其余症状评分均显着降低(P<0.01)。治疗第2周与治疗前相比,两组各项症状均得到明显改善(P<0.01)。组间比较:治疗第1周,芒针组对起夜次数、尿线变细2项症状的改善明显优于毫针组(P<0.01),其余症状两组疗效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第2周,芒针组对排尿间隔<2h、憋尿困难、起夜次数3项症状的疗效均明显优于毫针组(P<0.01),其余症状两组疗效无明显差异(P>0.05)。5.QOL评分组内比较:治疗第1周、第2周较治疗前,芒针组、毫针组均可显着降低QOL评分(P<0.01),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组间比较:治疗第1周,芒针组疗效优于毫针组(P<0.05)。治疗第2周,芒针组疗效明显优于毫针组(P<0.01)。6.中医症候总评分组内比较:治疗第1周、第2周与治疗前相比,芒针组、毫针组均可明显降低评分(P<0.01)。组间比较:治疗第1周、治疗第2周,芒针组的疗效均明显优于毫针组(P<0.01)。7.中医主症(尿频、尿急、夜尿频数)组内比较:治疗第1周、第2周较治疗前,两组评分均显着降低(P<0.01)。组间比较:治疗1周、治疗2周时,芒针组疗效均明显优于毫针组(P<0.01)。8.中医次症(腰膝酸软、神疲乏力、胸胁胀痛)组内比较:治疗1周、治疗2周较治疗前,两组评分均明显降低(P<0.01)。组间比较:治疗第1周,两组疗效相当,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第2周,芒针组疗效优于毫针组(P<0.05)。结论:1.芒针和毫针针刺对女性下尿路综合征均具有良好疗效,且芒针针刺比毫针针刺总有效率更高,治疗效果更明显。2.芒针针刺较毫针针刺对下尿路梗阻症状起效更快,对下尿路刺激症状疗效更佳。3.芒针针刺较毫针针刺可更有效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中医症候,并且适当的延长治疗时间,芒针针刺对患者整体状态(腰膝酸软、神疲乏力、胸胁胀痛)的改善更加具有优势。4.芒针治疗女性下尿路综合征效果良好,安全可行无副作用,操作简便,患者无需摆放特殊体位,依从性良好,接受度高,适合临床应用,为针刺治疗女性下尿路综合征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黄萃[7](2021)在《针刺肾经太溪、照海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1)研究针刺肾经太溪、照海对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2)比较针刺肾经太溪、照海与康复训练治疗对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依照诊断、纳入、排除等标准,本研究收治符合要求的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60例,并将其随机分成2组:针刺组(n=30例)、康复组(n=30例)。针刺组穴取肾经太溪、照海,针刺行捻转补法,康复组采用康复训练。疗程:治疗均6次/周,14d/1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观察治疗前、治疗第1疗程、第2疗程洼田饮水试验、标准吞咽功能评定量表(SSA)评分、DAS中医证候积分变化,作为疗效评定,并检测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评估患者营养学指标。结果:(1)治疗前: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卒中类型构成等一般资料无差别(P>0.05);治疗前两组洼田饮水试验、SSA评分、DAS中医证候积分,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基线一致,无差别(P>0.05),具有可比性;(2)组内比较:两组患者洼田饮水试验、SSA评分、DAS中医证候积分,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较治疗前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针刺肾经太溪、照海和康复训练疗法均可有效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3)组间比较:针刺组的洼田饮水试验、SSA评分、DAS中医证候积分,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比康复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在改善临床症状、营养学等方面,针刺组优于康复组;(4)两组疗效比较:针刺组有效率92.9%,优于康复组83.3%(P<0.05)。结论:针刺肾经太溪、照海和康复训练两种疗法对DAS患者干预均取得临床疗效;相比康复训练,针刺肾经太溪、照海更能有效改善患者吞咽障碍症状、中医证候和营养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张晓萍[8](2020)在《散刺放血结合柴胡疏肝散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课题运用柴胡疏肝散结合散刺放血方法治疗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并与单纯使用柴胡疏肝散患者进行临床观察,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尼平消化不良症状指数(NDSI)和尼平消化不良生活质量指数(NDLQI),以及中医症状积分,并比较两种干预方案的临床疗效,为本病的治疗提供临床思路和依据。方法课题一共纳入6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脱落3例);对照组33例(脱落2例)。其中治疗组患者接受综合疗法,口服柴胡疏肝散以及肝俞和胃俞三棱针散刺放血。对照组患者运用柴胡疏肝散进行治疗。两组患者接受4个疗程治疗后,统计NDSI评分、NDLQI评分,以及中医症状评分,并根据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愈显率和总有效率。结果1.NDSI数据分析随机分组后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前NDS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4个疗程后,治疗组患者NDSI评分为16.40±6.67,对照组为20.83±6.48,数据提示治疗后各组积分均降低。组间数据比较,治疗组患者评分低于对照组,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柴胡疏肝散能够改善患者消化不良症状,而结合散刺放血后,症状积分降低更明显。2.NDLQI数据分析随机分组后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前NDLQIZ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4个疗程后,治疗组患者NDLQI评分为87.60±4.32,对照组为81.45±4.61,数据提示治疗后各组积分均有增加。组间数据比较,治疗组患者评分显着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柴胡疏肝散能够提高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生活质量,而结合散刺放血后,生活质量指数提高更显着。3.中医症状积分随机分组后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前中医症状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4个疗程后,治疗组患者中医评分为9.56±6.72,对照组为15.61±7.77,数据提示积分均有降低。组间数据比较,治疗组患者评分显着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柴胡疏肝散能够改善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中医症状,而结合散刺放血后,中医症状改善显着。4.临床疗效比较课题干预结束后,通过数据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组:临床治愈3例、显效11例、有效12例、无效4例,愈显率46.67%,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临床治愈3例、显效6例、有效17例、无效5例,愈显率为29.03%,总有效率为83.36%.比较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比较两组患者的愈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柴胡疏肝散结合散刺放血疗法能够提高对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愈显率。结论本研究运用柴胡疏肝散结合散刺放血疗法治疗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柴胡疏肝散药性温和,疏肝理气兼健脾燥湿行滞,三棱针于肝俞和胃俞的散刺放血,通过对皮部的刺激,疏泻肝胃不和之气机。中药内服结合外治方法能够有效的激活经络以及脏腑功能,使机体充分发挥自身调节作用。本方案有效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对肝胃不和型症候明显改善,为综合疗法治疗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提供临床依据。

肖姣[9](2020)在《振腹疗法对代谢综合征患者血脂、血糖及相关临床症状的影响》文中提出研究目的观察振腹疗法对代谢综合征患者血脂、血糖、生活质量及体脂测量相关指标的影响。研究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70例代谢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振腹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振腹组要求患者在干预观察期间的饮食、运动与药物治疗等与干预观察前保持一致的前提下予以振腹疗法,振腹疗法具体手法操作如下:①逐一点按肺俞、心俞、膈俞、肝俞、脾俞、肾俞、合谷、曲池、足三里、三阴交、丰隆、阴陵泉、梁门、关门、太乙、滑肉门、天枢、外陵、水道、大巨。以上腧穴取双侧点按,点按时双手拇指同时用力,以患者感到酸胀为度,每穴30s,共10min。②医者对患者进行振腹治疗。振腹法的操作为医者用右手掌心的劳宫穴对准患者神阙穴,中指自然置于任脉循行线上,食指、无名指自然置于肾经循行线上,拇指、小指自然置于胃经循行线上,然后进行腕部松振法操作,共20min。每次总治疗时间为30min,隔日1次,连续4周,12次为一疗程,连续治疗1个疗程。对照组要求患者在干预观察期间的饮食、运动与药物治疗等与干预观察前保持一致,并且及时电话或微信跟踪患者以上情况,连续4周。比较两组患者干预观察前后血脂、血糖、中医症状评分和体脂测量相关指标。研究结果1.入组例数70例,研究过程中振腹组脱落3例(患者因工作原因退出),最终余32例,对照组脱落7例(患者不能坚持而退出),最终余28例。本研究患者脱落率控制在15%以内。振腹组患者男性11人(34%),女性21人(65%)。年龄最小29岁,最大65岁。平均年龄49.69±9.61岁。对照组男性7人(25%),女性21人(75%),年龄最小30岁,最大65岁。平均年龄54.38±8.95岁。性别、年龄、病情、运动情况、吸烟史、饮酒史及饮食习惯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2.血脂相关指标:振腹组干预观察前后对照,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水平降低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密度脂蛋白(LDL-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TG、TC、HDL-C干预观察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干预观察前后LDL-C比较水平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观察前两组对照血脂四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观察后两组对照,振腹组TG较对照组降低、HDL-C较对照组升高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C、LD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血糖指标:振腹组干预观察前后对照空腹血糖(FPG)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FPG干预观察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观察前两组对照FP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观察后两组对照FP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其他血液生化指标:振腹组干预前后促肾上腺素、甲状腺素、空腹胰岛素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5.体脂测量相关指标:振腹组干预观察前后对照身体质量指数(BMI)、腰围、臀围、腰围臀围比(腰臀比)、腰围身高比(腰高比)、内脏脂肪指数(VAI)水平降低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BMI、腰围、臀围、腰臀比、腰高比、VAI干预观察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观察前两组对照体脂测量相关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观察后两组对照,振腹组BMI、腰围、腰臀比、腰高比、VAI较对照组水平降低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对照臀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振腹组干预前后比较腹部脂肪百分率、肩胛部脂肪百分率和上臂脂肪百分率干预后减小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观察前后腹部脂肪百分率、肩胛部脂肪百分率和上臂脂肪百分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观察前腹部脂肪百分率、肩胛部脂肪百分率和上臂脂肪百分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可比。两组干预观察后比较腹部脂肪百分率振腹组较对照组减小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观察后肩胛部脂肪百分率和上臂脂肪百分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6.中医症状评分:振腹组干预观察前后中医症状评分减小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千预观察前后中医症状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观察前两组对照中医症状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观察后两组对照,振腹组中医症状评分较对照组减小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中医症状评分改善评定:振腹组中医评分总改善率84.3%,对照组中医评分总改善率46.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振腹组中医症状评分改善率较对照组高。研究结论1.在常规基础治疗不变的前提下振腹疗法能够有效改善代谢综合征患者的BMI、腰围、腰臀比、腰高比及VAI等简易体脂参数。表明振腹疗法能辅助基础治疗减少代谢综合征患者腹部及内脏脂肪异位堆积。2.在常规基础治疗不变的前提下振腹疗法能够降低代谢综合征患者的中医症状评分,提高代谢综合征患者的生活质量。3.在常规基础治疗不变的前提下振腹疗法可有效改善TG、HDL-C,对TC、LDL-C、FPG的改善作用则不明显。表明振腹疗法能辅助基础治疗,一定程度上改善代谢综合征患者的糖脂代谢紊乱。

曹亚男[10](2020)在《腹背阴阳配穴法治疗脑梗死恢复期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与常规针刺法进行比较,观察腹背阴阳配穴的治疗方法对脑梗死后恢复期患者运动功能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针刺法)与治疗组(常规针刺加腹背阴阳配穴法),各33例,两组患者均在病情稳定后接受康复训练。10天为1疗程,共3个疗程。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运功功能评分(FMA)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差异。结果:1.治疗后两组患者各评分较治疗前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2.治疗后两组NIHSS、ADL及上肢FMA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下肢FMA评分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反射、手及腕功能方面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协同、分离运动及平衡、协调方面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两种方法对患者神经功能、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均有明显的疗效。2.腹背阴阳配穴法对于提高患者的下肢运动能力,改善协同、分离运动及平衡与协调方面优于常规针刺法。

二、腹部腧穴芒针的临床应用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腹部腧穴芒针的临床应用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数据挖掘技术针刺治疗不完全性脊髓损伤功能障碍临床疗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综述
    1 祖国医学对脊髓损伤的认识
        1.1 对病名的认识
        1.2 对症状的认识
        1.3 对病因病机的认识
        1.4 针刺治疗脊髓损伤
        1.5 中药治疗脊髓损伤
    2 现代医学对脊髓损伤的认识
        2.1 流行病学
        2.2 脊髓损伤的机制
        2.3 脊髓损伤的治疗方法
    3 数据挖掘技术在中医领域中的应用
        3.1 数据挖掘技术常用分析方法
        3.2 数据挖掘技术在针刺治疗中的应用
        3.3 数据挖掘技术在中医药中的应用
第一部分 数据挖掘技术针刺治疗不完全性脊髓损伤功能障碍选穴规律
    1 研究方法
        1.1 文献来源
        1.2 文献检索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2 数据处理
        2.1 数据库建立
        2.2 数据挖掘方法
        2.3 数据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第二部分 数据挖掘技术针刺治疗不完全性脊髓损伤功能障碍临床疗效评价
    1 试验部分
        1.1 研究对象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与脱落标准
        1.6 剔除与脱落病例的处理
        1.7 病例中止标准
    2 试验方法
        2.1 试验设计
        2.2 样本量估算
        2.3 治疗方法
        2.4 观察指标
        2.5 受试者权益保护
    3 统计学分析
    4 试验结果
讨论
    1 本课题针刺治疗方案的确定
    2 针刺治疗不完全性脊髓损伤功能障碍临床疗效探讨
    3 针刺治疗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机制探讨
    4 不足与展望
结论
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个人简历

(2)温针灸治疗瘀浊阻塞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缩略词对照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和脱落标准
        1.6 剔除、脱落病例处理
        1.7 不良事件
        1.8 技术路线图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样本量估算
        2.3 随机分组
        2.4 操作方法
        2.5 注意事项
    3 观察指标
        3.1 一般资料
        3.2 安全性指标
        3.3 疗效观测指标
        3.4 疗效评定标准
        3.5 评定时间
    4 质量控制
    5 统计方法
    6 伦理学要求
结果
    1 基础资料可比性分析
    2 疗效分析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2.2 两组治疗前后IPSS评分的比较
        2.3 两组治疗前后膀胱残余尿量情况的比较
        2.4 两组治疗前后前列腺体积情况的比较
    3 剔除、脱落病例以及安全性分析
        3.1 剔除、脱落病例
        3.2 安全性分析
讨论
    1 祖国医学中的BPH
        1.1 中医病名
        1.2 癃闭的病因病机
        1.3 瘀浊阻塞型癃闭
        1.4 历代医家对癃闭的认识
    2 西医对BPH的认识
        2.1 疾病病因的认识
        2.2 疾病病机的认识
    3 BPH治疗概况
        3.1 中医治疗
        3.2 西医治疗
        3.3 治疗概况总结
    4 课题设计思路
        4.1 立题依据
        4.2 试验组设置依据
        4.3 对照组药物选择依据
    5 临床疗效评价与研究结果分析
        5.1 评价指标分析
        5.2 临床疗效评价
        5.3 研究结果分析
    6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针灸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3)电针两种波形治疗轻中度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疗效对比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文献综述
    1 SUI的中医研究进展
        1.1 中医学对SUI的认识
        1.2 中医对SUI的治疗
    2 SUI的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2.1 现代医学对SUI的认识
        2.2 现代医学对SUI的治疗
第二部分: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研究对象
        1.2 诊断标准
        1.3 临床分度
        1.4 纳入标准
        1.5 排除标准
        1.6 剔除标准
        1.7 脱落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病例分组
        2.2 治疗器具选取
        2.3 治疗方法
        2.4 观察指标
        2.5 统计学处理
        2.6 医学伦理准则
    3 统计结果分析
        3.1 一般资料的统计
        3.2 ICI-Q-SF量表评分情况分析
        3.3 1h尿垫试验漏尿量情况分析
        3.4 72h排尿日记漏尿次数分析
        3.5 临床总体疗效分析
第三部分:讨论
    1 立题依据
    2 中医选穴依据
    3 选穴的西医相关机理
    4 治疗方法选择
        4.1 电针疗法
        4.2 波形
        4.3 盆底肌训练
    5 临床结果分析
第四部分:结论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个人简历

(4)温针灸治疗中风后脾胃虚寒型痞满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1 研究资料
    1.1 研究对象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观察中止标准
    1.6 剔除与脱落标准
2 研究方案
    2.1 样本量估算
    2.2 分组方法
    2.3 治疗方法
    2.4 不良事件处理
    2.5 疗效观察
    2.6 研究质量控制
    2.7 受试者权益保护
3 统计学分析
4 技术路线图
5 治疗结果
    5.1 基线分析
    5.2 治疗结果分析
    5.3 安全性评价及不良反应分析
讨论
    1 中医对中风后痞满的认识
        1.1 对病名的认识
        1.2 对病因病机的认识
        1.3 痞满的中医疗法
    2 现代医学对中风后痞满的认识
        2.1 对发病机制的认识
        2.2 中风后痞满的西医疗法
    3 针灸治疗痞满的机制
    4 本研究针对中风后脾胃虚寒型痞满治疗方案的选择
        4.1 温针灸疗法的选择
        4.2 选穴依据
    5 研究结果分析
        5.1 临床疗效分析
        5.2 对患者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分析
        5.3 对复发率分析
        5.4 安全性评价分析
结论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自拟脾胃虚寒型痞满中医症状评分量表
附录三 生活质量指数(QOL)评分量表
附录四 抑郁自评量表(SDS)
附录五 不良反应记录表
附录六 安全性评价
综述 中医治疗痞满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5)不同频率电针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研究对象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或脱落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随机分组方法
        2.2 盲法
        2.3 治疗方法
        2.4 针刺注意事项
    3 观察项目
        3.1 基线观察
        3.2 疗效性观察指标
    4 统计学处理
    5 结果
        5.1 3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
        5.2 脱落情况
        5.3 3组患者治疗前后的SSA评分结果比较
        5.4 3组患者治疗前后的VFSS评分结果比较
        5.5 3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比较
        5.6 3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营养指标结果比较
        5.7 3组患者治疗前后的NRS-2002评分结果比较
        5.8 3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比较
        5.9 3组患者的肺炎发生率结果比较
讨论
结论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诊断标准》(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于2018年制定)
    附录2:洼田饮水测试
    附录3:标准吞咽功能评估量表(standard swallowing function assessment scale,SSA)
    附录4:吞咽造影检查记录表
    附录5:住院期间肺炎发生情况调查表
    附录6:营养风险筛查2002(nutritional risk screening 2002,NRS2002)
    附录7: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short form36 health survey questionnaire,SF-36)
综述 祖国医学与现代医学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认知及治疗
    1.吞咽的四个阶段
    2.祖国医学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认识
    3.现代医学认为引起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发病的可能机制
        3.1 吞咽皮质中枢损伤
        3.2 皮质下行纤维损伤
        3.3 延髓吞咽中枢损伤
        3.4 锥体外系损伤
    4.祖国医学与现代医学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
        4.1 祖国医学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
        4.2 西医学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康复治疗
        4.3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评估
    5.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6)芒针治疗女性下尿路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1 研究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脱落与剔除标准
    1.6 中止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样本量估算
    2.2 分组方法
    2.3 治疗方法
    2.4 宣教及注意事项
    2.5 相关指标
    2.6 疗效评定
    2.7 针刺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处理
    2.8 安全性评价
    2.9 受试者权益保护
    2.10 统计分析
3 技术路线
4 研究结果
    4.1 一般资料比较
    4.2 疗效分析
    4.3 安全性分析
讨论
    1 女性LUTS流行病学现状
    2 西医对女性LUTS的认识
    3 中医对女性LUTS的认识
    4 立法选穴依据
    5 研究结果分析
结论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针灸治疗女性下尿路综合征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7)针刺肾经太溪、照海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1 前言
2 资料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诊断标准
        2.2.1 中风病中医诊断标准
        2.2.2 辨证符合足少阴肾经病症
        2.2.3 脑卒中西医诊断标准
        2.2.4 吞咽障碍诊断标准
    2.3 病例纳入标准
    2.4 病例排除标准
    2.5 病例脱落、剔除、中止标准
3 研究方法
    3.1 一般资料
    3.2 治疗方案
        3.2.1 常规基础治疗
        3.2.2 针刺组
        3.2.3 康复组
    3.3 观察指标
        3.3.1 安全性检测
        3.3.2 洼田饮水试验
        3.3.3 DAS中医证候积分
        3.3.4 标准吞咽功能评定量表评分(SSA)评定
        3.3.5 营养学指标的检测
        3.3.6 疗效判定的标准
    3.4 安全性评价
    3.5 针刺意外情况处理办法
    3.6 统计学处理
4 研究结果
    4.1 病例纳入与脱落
    4.2 基线期比较
    4.3 洼田饮水试验比较
    4.4 DAS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4.5 标准吞咽功能评定量表(SSA)评分比较
    4.6 营养学指标
        4.6.1 两组治疗前后白蛋白值比较
        4.6.2 两组治疗前后血红蛋白值比较
    4.7 两组治疗后疗效比较
    4.8 不良事件记录
5 文献研究
    5.1 祖国医学对中风后吞咽障碍的认识
        5.1.1 中医对中风后吞咽障碍病名的认识
        5.1.2 中风后吞咽障碍病因病机
    5.2 中医学对中风后吞咽障碍的治疗
        5.2.1 中药治疗
        5.2.2 针灸治疗
        5.2.3 其他疗法
    5.3 现代医学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认识
        5.3.1 正常的吞咽机制
        5.3.2 中风后吞咽障碍的发病机制
    5.4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现代医学疗法
        5.4.1 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
        5.4.2 药物治疗
        5.4.3 手术治疗
        5.4.4 康复治疗
        5.4.5 营养支持疗法
6 讨论
    6.1 咽喉与经脉的关系
    6.2 从肾经论治中风后吞咽障碍
        6.2.1 中风后吞咽障碍的部位辨经
        6.2.2 中风后吞咽障碍的症状辨经
        6.2.3 通过肾经调整脑、舌咽的生理功能
    6.3 选穴依据
    6.4 研究结果分析
7 意义探讨
8 结论
9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特色针法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介
致谢

(8)散刺放血结合柴胡疏肝散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1 现代医学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认识进展
        1.1 胃肠运动障碍机制
        1.2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机制
        1.3 脑-肠轴功能紊乱
        1.4 精神心理因素
    2 传统中医学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认识
    3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研究
        3.1 现代药物治疗
        3.2 普通针刺方法
        3.3 温针方法
        3.4 电针方法
        3.5 穴位注射方法
        3.6 穴位埋线方法
        3.7 不同针刺方法
        3.8 综合疗法
        3.9 不同疗法疗效比较
        3.10 动物实验研究
    4 小结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临床方案设计
        1.1 试验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脱落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分组方法
        2.2 试验干预措施
        2.3 注意事项
        2.4 观察指标及评分标准
        2.5 疗效判定标准
        2.6 不良事件处理
        2.7 统计学处理
    3 研究结果
        3.1 病例数据集情况
        3.2 研究安全性观察
        3.3 患者一般资料统计分析
        3.4 干预后患者治疗结果比较
第三部分 讨论与分析
    1 研究结果分析
        1.1 NDSI数据分析
        1.2 NDLQI数据分析
        1.3 中医症状数据分析
        1.4 临床疗效比较
        1.5 安全性分析
    2 干预方案探讨
        2.1 柴胡疏肝散
        2.2 散刺放血疗法解析
    3 不足和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件1 尼平消化不良指数(NDSI)
    附表2 尼平消化不良生活质量指数(NDLQI)
    附表3 中医症状评分量表
    附表4 随机序列表
    附表5 研究流程图
致谢
附件1:统计学处理合格证明

(9)振腹疗法对代谢综合征患者血脂、血糖及相关临床症状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文献综述
    综述一 振腹疗法的临床应用
        1. 振腹疗法概述
        2. 松振法的来源
        3. 振腹疗法在临床中的应用
        4. 总结
        参考文献
    综述二 代谢综合征的中西医治疗进展
        1. 代谢综合征概述
        2. MS的中医病因病机
        3. MS的中医学治疗
        4. MS的西医病因与发病机制
        5. MS的西医学预防与治疗
        6. 总结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一章 临床研究方法
    第一节 临床资料
        1. 病例来源
        2. 诊断标准
        3. 纳入标准
        4. 排除标准
        5. 病例的剔除和脱落
    第二节 研究设计
        1. 临床流程图
        2. 样本量估算
        3. 随机分组
        4. 干预方案
        5. 合并用药治疗记录
        6. 观测指标及记录方法
        7. 质量控制方法
        8. 不良事件
        9. 统计方法
第二章 临床研究结果与讨论
    第一节 研究结果
        1. 一般资料
        2. 主要观测指标
    第二节 讨论
        1. 振腹疗法腧穴的选择
        2. 实验观测指标讨论
        3. 振腹疗法治疗MS的机制探讨
        4. 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录1 知情同意书?知情同意告知页
    附录2 知情同意书?同意签字页
    附录3 医学伦理审査通过表
    附录4 受试者用药情严记录表
    附录5 临床观察表
    附录6 中医症状评分量表
    附录7 不良事件记录表
    附录8 临床研宄结论记录表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10)腹背阴阳配穴法治疗脑梗死恢复期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临床研究
    1 研究目的
    2 研究设计
        2.1 研究对象
        2.2 诊断标准
        2.3 受试者标准
    3 研究内容
        3.1 治疗方法
        3.2 观察指标
        3.3 临床疗效评定
        3.4 不良事件记录及处理
        3.5 患者知情同意
        3.6 统计学处理
        3.7 依从性保证
        3.8 技术路线
    4 研究结果
        4.1 课题完成情况
        4.2 基线分析
        4.3 治疗3 个疗程后效果比较
        4.4 治疗后两组总疗效比较
        4.5 不良反应
讨论
    1 中医对脑梗死运动功能障碍的认识
        1.1 病名
        1.2 病因病机
        1.3 中医治疗脑梗死
    2 现代医学对脑梗死运动功能障碍的认识
        2.1 病因
        2.2 发病机制
        2.3 西医治疗脑梗死
    3 腹背阴阳配穴的理论依据
        3.1 西医理论依据
        3.2 中医理论依据
        3.3 腹背阴阳配穴的特点与优势
        3.4 选穴依据
    4 研究结果分析
        4.1 NIHSS评分
        4.2 FMA评分
        4.3 ADL评分
        4.4 结果讨论
    5 不足与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针灸治疗脑梗死恢复期运动功能障碍的研究概况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附录四
    附录五
    附录六
致谢
论文着作

四、腹部腧穴芒针的临床应用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数据挖掘技术针刺治疗不完全性脊髓损伤功能障碍临床疗效评价研究[D]. 朱世婷.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温针灸治疗瘀浊阻塞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疗效观察[D]. 蓝宜盛.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1(09)
  • [3]电针两种波形治疗轻中度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疗效对比观察[D]. 张梦月.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21(01)
  • [4]温针灸治疗中风后脾胃虚寒型痞满临床疗效观察[D]. 李晓燕.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5]不同频率电针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观察[D]. 周俊.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6]芒针治疗女性下尿路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D]. 黄福鑫.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7]针刺肾经太溪、照海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研究[D]. 黄萃.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21(01)
  • [8]散刺放血结合柴胡疏肝散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研究[D]. 张晓萍.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8)
  • [9]振腹疗法对代谢综合征患者血脂、血糖及相关临床症状的影响[D]. 肖姣.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10]腹背阴阳配穴法治疗脑梗死恢复期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观察[D]. 曹亚男.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0(01)

标签:;  ;  ;  ;  

针灸腹部穴位的临床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