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中资银行优质客户流向外资银行原因的看法

我对中资银行优质客户流向外资银行原因的看法

一、中资银行优质客户流向外资银行原因之我见(论文文献综述)

张墨竹[1](2021)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中资银行国际化区位选择研究 ——基于SVM支持向量机模型》文中认为国际化经营是世界银行业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中资银行转型发展的必要环节。对于银行国际化发展来说,无论是海外业务改革、国际并购或重组,都需要通过海外布局作为载体得以实施,而设立海外分支机构、加强区域布局是国际化最直接的表现方式,也是成就一流跨国银行的基本路径。发达国家老牌跨国银行在过去几十年间,通过海外布局大幅推动了自身的国际化进程,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金融危机、欧债危机使得发达国家老牌跨国银行国际化发展进入瓶颈期,前期的业务优势、区位优势不复存在,甚至部分老牌跨国银行选择退出次要区域市场以保存竞争实力。这对于新兴经济体来说,无疑是一个抢占国际市场的机遇窗口。世界银行业的彼消此涨,使中资银行不得不思考,在经历了国际化初期的快速发展后,今天要如何进一步深化海外市场布局、强化业务管理,实现由“走出去”到“沉下去”、由“做大”到“做强”的转变?中资银行正处于谋求战略发展和国际化转型的关键阶段。然而,当前世界经济低迷,疫情影响持续,逆全球化思潮抬头,中资银行的国际化发展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但中国坚挺的经济金融市场,以及“一带一路”倡议、RECP自由贸易区等国际经济合作平台的逆势表现,仍为中资银行提供了足够的发展空间。特别是我国主张的“一带一路”倡议的高质量发展,更是为中资银行国际化开辟了崭新路径。于是,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实务界,对中资银行国际化发展与“一带一路”倡议的相关课题研究也变得愈发关注和重视。梳理众多关于中资银行国际化发展与“一带一路”倡议的相关课题研究,我们发现,宏观研究多于微观研究、务虚探索多于务实研判,有许多问题值得思考:一是银行国际化问题的主流研究重点仍集中在如何提高银行国际化竞争力、银行国际化发展影响因子分析等课题上,而忽视了非常重要的区位选择布局及环境背景研究;二是对于中资银行作为“一带一路”倡议资金融通的中坚力量,关注两者之间勾稽推动关系的研究成果却比较少;三是少有研究者会从“一带一路”沿线整体角度切入,对区位选择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并探索建立系统数据模型,提供可量化的对策建议。基于上述问题,本文认为,对于中资银行来说,充分利用好“一带一路”倡议平台,抢占银行国际化发展机遇,区位选择布局问题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因此,对“一带一路”倡议下中资银行国际化区位选择的研究是一项充满挑战性的工作,这不仅是对“一带一路”倡议沿线国家整体情况的广泛整理,是对银行国际化区位选择路径的深入挖掘,更是对两者间关联匹配度的创新研究。本文通过构建“一带一路”倡议与中资银行国际化合作评估体系(以下简称“中资银行国际化合作评估体系”),选取“一带一路”倡议沿线69个国家2015年至2019年政治、经济、金融、贸易、营商数据作为样本,借助SVM支持向量机模型(以下简称“SVM模型”)进行分类评估,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是否适合中资银行发展进行实证分析。同时,结合银行国际化动因涉及的指标与实证结果进行差异化对标对比,对中资银行国际化区位选择给出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在面对选择“一带一路”倡议沿线目标国家进行国际化布局时,中资银行可以借助研究结果,结合自身业务发展需求,做具有针对性的差异化选择,降低区位选择布局成本。同时,研究结论也能为不同性质、或处于不同国际化发展阶段的中资银行,提供可量化的区位选择建议,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整体研究分为六个部分:第1章,介绍论文选题的背景、意义,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以及主要创新点与不足。第2章,梳理银行国际化区位选择理论研究脉络,说明相关理论基本概念,形成文献综述,并对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进行评述。同时,为进一步探究理论运作机理,引入国内外大型银行国际化优秀案例,提炼可供借鉴的国际化区位选择经验。第3章,对中资银行在“一带一路”倡议下进行区位选择的具体影响因素进行识别,并在此基础上全面梳理中资银行与“一带一路”倡议的合作现状,判断中资银行在“一带一路”倡议下的优势和劣势。第4章,介绍中资银行国际化合作评估体系的构建思路和方法,数据库的建立和指标选取等,并进一步阐释SVM模型原理和指标内涵。第5章,运用SVM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并基于SVM模型实验结果,回归银行国际化动因理论,结合差异化指标给出有针对性的判断建议。第6章,“一带一路”倡议下中资银行国际化区位选择的主要结论和下一步建议。通过理论演绎和实证研究,本文的主要结论为:首先,“一带一路”倡议与中资银行国际化发展脉络吻合,两者发展相互助推;SVM模型实验具有较高的准确率,且结果显示实验样本集中有47个国家适合中资银行开办分支机构或进一步发展国际化业务。其次,从实证结果分析来看,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东盟、中欧、东欧三个区域最适合中资银行开拓发展。第三,结合实证分析结论,中资银行可以综合考虑税收法律、文化维度、环境绩效等附加因素,进一步优化区位选择结果。最后,SVM模型可实现进一步延展,待“一带一路”倡议沿线国家数据进一步完善,发展更为成熟时,可在现有模型基础上直接增加指标参数,实现模型结果的实时测度,及时帮助中资银行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实现国际化区位最优选择。同时,为进一步提高和巩固“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区位优势,中资银行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安排:(1)统筹规划国际化区位选择布局战略;(2)做好自身区位选择布局阶段化安排,实现对“一带一路”倡议沿线国家网格化辐射;(3)强化中资银行在“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国际化合作意识,加强公司治理,提升服务管理效率;(4)进一步践行可持续发展责任,以服务支持“一带一路”沿线国经济健康发展。

程孝强[2](2020)在《金融开放与银行风险承担:理论与实证》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外资金融机构市场准入的大幅放宽,人民币资本账户开放进程的持续加速,汇率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有序推进,中国金融开放的步伐明显加快,中国的金融开放迎来国际化发展的新机遇。但国际经验也启示我们,金融开放在为一国经济金融发展带来诸多好处的同时,也蕴含着较大的金融风险。由金融开放诱发的金融风险无疑会威胁金融系统稳定。银行稳定作为金融稳定的关键和核心,必然会受到金融开放的影响。已有对金融开放与银行稳定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对金融开放影响银行风险承担的作用机制研究。这方面的研究认为金融开放通过影响银行竞争(存款竞争、冒险机会、利润效率等)进而来影响其风险承担行为。还有部分研究认为银行利差与银行风险承担有着紧密联系,原因在于利差是银行贷款投放的主要考量因素,银行利差的结构变化对银行盈利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并很可能会改变银行风险承担行为。另外,金融开放也会对银行利差产生影响。因而,现有研究表明金融开放驱动的银行竞争会影响银行利差,并可能通过银行利差来影响银行风险承担。这意味着,金融开放可能会通过银行利差渠道来影响银行风险承担,而已有研究并未考虑这一问题。此外,金融开放影响银行风险承担的相关研究忽略了宏观审慎政策的作用。二是对金融开放与银行危机的研究,这方面的研究大多没有考虑到存款保险制度以及不同形式的资本流动对银行危机的影响。本文以金融开放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为主线,一方面研究了金融开放影响银行风险承担的银行利差渠道。具体而言,首先以金融开放影响银行利差的现有研究为基础,提炼出金融开放导致银行利差降低的理论假说,将银行利差作为中介变量,从银行利差视角建立金融开放影响银行风险承担的理论假说;其次,从金融稳定和金融中介配置资源的社会成本角度,全面深入地分析金融开放对银行利差的影响;再次,从金融监管和银行风险承担角度,全面地剖析金融开放和宏观审慎政策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最后,使用中介效应方法验证传递渠道“金融开放—银行利差—银行风险承担”的存在性。另一方面,从银行危机层面深入研究了金融开放和存款保险制度以及不同形式的资本流动对银行危机的影响。对这些问题的研究,不仅能够丰富金融开放、银行利差决定、银行风险承担以及银行危机等方面的研究,为金融开放、银行利差和银行风险承担三者之间的关系提供有效的分析框架,还可以为深化中国金融开放、合理安排开放次序、改善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提供相关政策建议。本文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得出了如下研究结论:(一)在仔细梳理银行利差决定因素文献的基础上,建立了金融开放影响银行利差的理论假说,选取中国商业银行和跨国数据为样本进行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无论是以事实金融开放指数还是以法定金融开放指数度量的金融开放都使得银行利差显着缩窄。另外,银行特征也会对利差产生显着影响,其中非利息收入占比、成本收入比能够显着缩窄银行利差,银行市场势力、运营成本将会显着扩大银行利差。(二)在金融开放影响银行风险承担的现有研究基础上,考虑宏观审慎政策,研究金融开放和宏观审慎政策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分别以中国商业银行和全球101个国家和地区的跨国数据为样本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均显示金融开放显着增加了银行风险承担,宏观审慎政策对银行风险承担的抑制效果明显,但不同审慎政策工具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存在差异,针对金融机构的监管工具能够显着降低银行风险承担,而针对借款人的审慎工具对抑制银行风险承担的效果不明显。以跨国数据为样本的实证研究表明:国内贷款限制、集中度限制、外币贷款限制、银行间风险敞口、杠杆率以及金融机构税等变量能够显着限制银行风险承担;债务收入比、贷款价值比上限、逆周期资本要求、贷款损失动态拨备和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附加资本要求对抑制银行风险承担的效果并不明显,而外汇或逆周期准备金要求反而会激励银行过度承担风险。银行市场势力、银行规模、非利息收入占比、成本收入比、存贷比、盈利能力、资本充足率、货币政策等也会影响银行风险承担。(三)以银行利差作为中介变量,分别以中国商业银行和跨国数据为样本,使用中介效应方法实证检验“金融开放水平上升—银行利差下降—银行风险承担水平上升”这一传递渠道是否存在,研究结果表明银行利差是金融开放影响银行风险承担的部分中介因子,文章的理论假说得到了实证支撑。(四)提出金融开放影响银行危机的研究假说,选取包括中国在内的89个国家和地区的样本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金融开放显着增加了银行危机的发生概率。一些控制变量也会对银行危机产生影响,存款保险制度和信贷增速显着增加了银行危机的发生概率,而贸易开放度、实际经济增速和银行监管程度与银行危机呈显着负相关关系。进一步,将事实金融开放指数细分为外商直接投资、债务和证券投资组合三个方面,以研究不同形式的资本流动对银行危机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外商直接投资和证券投资组合并未显着增加银行危机的发生概率,而债务则恰恰相反,债务流动显着增加了银行危机的发生概率,这表明外商直接投资和证券投资组合属于相对良性的资本流动。

王毅[3](2020)在《金融开放与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文中研究指明纵观中国经济发展史,开放与发展是不可或缺的主题,中国经济走过的历史实践中以开放为起点取得了诸多举世瞩目的历史成就,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历史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回望百余年前,中国本土市场随鸦片战争首次开放,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开始由封建传统向近代化转型。尽管西方垄断资本主义和封建政府控制并阻碍了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转型进程,但历史可见的是,旧式钱庄等传统金融机构实现了部分的现代金融转型,并且本土金融业在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垄断市场前便出现了现代金融业的雏形——新式银行。从对这段重要的开放历史的研究中发现,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在被动的开放环境中展现了积极、主动转型的一面,在近代化转型的时代潮流中占有一席之地。以史为鉴,1840-1927年间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呈现的强大生命力和内生性动力值得被历史铭记并为当前中国本土银行业在深化开放环境中提供借鉴。在经历战乱、新中国计划经济建设后,1978年,改革开放再次打开了中国封闭市场的大门,与1840年不同的是,这一次的市场开放是中国自己选择的主动开放。中国金融市场在改革开放中不断扩大开放程度,同时,中国本土银行业在开放环境中加强自身改革、完善内部结构,从大一统的银行体制出发,通过渐进式增量改革,最终建立了较为完备的本土银行业格局。伴随中国金融市场开放规模不断扩大,在外部竞争压力下,本土银行业在竞争与学习中稳步发展,本土银行机构职能逐步清晰,银行实力和竞争力显着提升,当前扩大市场开放条件下本土银行部门参与竞争夯实基础。以史为鉴,回顾1978年后中国本土银行部门的发展实例,银行这一经济部门窗口展现了包括又不限于金融业发展中的“中国道路”、“中国案例”的成功之处,同样成为今后中国本土及其他发展中国家银行机构参与国际竞争中可以借鉴的历史蓝本。回顾并专门研究近代1840-1927年和1978年改革开放后两个阶段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在开放条件下的发展历史,最重要的意义是挖掘其中涵盖的发展规律和理论价值,以为当下借鉴。就当前中国本土银行部门面临的发展环境而言,2016年中国入世15年缓冲期结束后,在西方国家对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国家地位全面否定的冲击下,经济发展的外部不利因素不断影响着中国经济、金融的发展。特别是自2017年美国总统特朗普上任以来,“美国优先”战略的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政策引起中美间贸易摩擦不断升级,中美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上升,导致中国金融市场发展出现频繁波动。在世界政治和经济的全新格局中,中国坚持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对内统筹改革,对外深化开放。2018年博鳌亚洲论坛上宣布中国金融开放的12条具体举措;2019年,国务院再次出台进一步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11条措施,标志着中国金融开放进入快车道。在新一轮开放和发展战略中,如何正确把握中国银行部门的发展方向是当前中国银行业变革中需要慎重思考的问题。面对这一问题,一方面需要我们借鉴全球先进理念革新思维,另一方面需要更多地深入回顾并总结中国金融发展实践中的历史经验。“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在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历史实践中获取、总结发展经验,以史为鉴,无疑对深化开放背景下中国本土银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从理论上讲,金融开放对一国或地区特别是金融发展落后的国家具有显着的促进作用。金融开放能够带给本国相对廉价的国际资本,改善一国投资结构,优化金融结构,构建多元化金融体系,以更好地服务于地方实体经济的发展。因而,金融开放往往成为发展中国家金融转型的开端,落后国家的金融部门纷纷走上变革之路。然而,落后国家金融部门往往容易在金融开放中脱离本土实际,在西方国家的牵制中走上“依附他人”的发展之路。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的“金融自由化”理论成为发展中国家解决金融抑制问题的主要手段,但在多国或地区的实践中看,西方国家的金融发展理念并不具备普适性,大多数发展中金融改革最终因金融危机被迫暂停或永久性搁浅。2008年,次贷危机对全球金融发展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这使得包括西方发达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开始重新审视金融开放以及新古典主义的自由放任发展策略。以往实践经验带来的反思是,在金融开放背景下,究竟怎样的发展路径能够帮助发展中国家金融部门实现“追赶”?中国作为金融后发国家的“试验场”,其本土金融部门的发展历史具有怎样的特征?中国金融开放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的历史案例能够为未来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带来怎样全新的理论借鉴?为此,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回顾历史,结合实证研究对金融开放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这一命题进行科学阐述。为了实现这一命题研究的严谨性和科学性,本文依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得出结论”的思路展开,以历史视角对中国自近代以来两时段金融开放进行纵向比较分析,在理论分析和历史阐述后,结合实证分析方法验证本文在中国案例研究中总结出的相关历史经验以及提出的相关结论,最后在以史为鉴基础上提出发展展望。依照这样的分析思路,本文主要设置以下6章内容:在文章第一部分(包括第1章)介绍本文写作的现实背景和理论背景,在写作背景基础上介绍文章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同时,引出本文的研究思路、结构安排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是本文的理论分析部分(包括第2章、第3章、第4章)。其中,在第二章主要介绍了论文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并且在对已有成果进行评述的基础之上指出已有研究仍存问题或漏洞,提出进一步研究的空间。第三章介绍近代开放背景下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变迁历程,以市场开放为起点,分析被动开放条件下外国在华银行对本土金融业的资本侵略事实以及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历程。通过对近代开放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历史的回顾,对近代时期被动市场开放条件下本土金融业的发展作以总结。第四章对中国金融开放的第二个关键时期,即改革开放后金融市场开放进行理论分析,从中央银行职能的建立和完善,体制内银行部门的发展以及体制外本土银行业的创立分别进行讨论。根据开放程度的不断扩大,分为三个层次进行分析,在市场开放的不同阶段对本土银行体系的发展进行深入探讨。本文认为,通过对金融开放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这一主题进行理论分析,在中国案例两时段的纵向比较中可知,开放背景下本土金融部门的发展应当以本土特征和本土优势为基础,实施适应本土结构的发展战略;而市场开放的态度将直接决定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转型的彻底性,在这一方面,历史发展的案例已经给出答案。同时,历史地印证了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本土银行业变革的成功,即坚持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第三部分(包括第5、6章)是本文的实证分析部分,这一部分以近代被动开放和改革开放后主动开放两时段分别进行金融开放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之间的实证研究。第五章利用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与中介效应检验对影响近代时期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转型发展的因素进行整合、验证。第六章利用面板回归模型和动态面板模型对主动开放下本土银行业的发展进行分析。第四部分(包括第7章)基于前面的理论和实证分析,对中国金融开放两时段的发展历史经验及教训进行总结。在经验总结的基础上以史为鉴,提出对新一轮金融开放背景下本土银行部门进一步发展的启示。本文历史地梳理了金融开放条件下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脉络,对中国两时段开放背景下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自身的发展规律和经验进行总结,在此基础上结合经济学方法对发展规律进行科学阐述。肯定了中国两时段开放背景下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以本土结构为基础,以开放学习结合本土优势进行渐进式发展的成功经验以及内生性发展动力的关键作用,这一历史经验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给出有别于其他视角的发展建议,对当前及未来中国银行业开放发展和其他发展中国家银行部门的发展而言具有重要的历史借鉴意义。

万頔[4](2020)在《中小企业信贷业务营销策略优化研究 ——基于SCB银行南昌分行》文中研究指明中国经过多年的励精图治,国民经济已有稳步的提高,中小企业作为当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其生产和经营日趋成熟,在国家的大力倡导和支持下,越来越多的银行开始把开展中小企业信贷业务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这给银行在传统业务的基础上,提供了一个亟需解决的潜在问题。本文以SCB银行南昌分行为主要研究对象,从营销学的角度出发,分析了该行中小企业信贷业务的发展历程和现行的营销状况,并且运用PEST模型,从政治、经济、社会和技术四方面对该行所处的外部环境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政治环境方面,2018年政府相关工作报告中提到“着力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将各家银行的目光纷纷聚拢至中小企业信贷业务,当然,从长远来看,中小企业由于本身具备较强的经济活力,凭借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和帮助,中小企业信贷市场将会更加坚定有序地健康发展,对于银行来说,也从另一方面再次印证了加大力度开拓中小企业客户市场对于银行长期发展不容置疑的重要性;经济环境方面,营造一个稳定有序的宏观经济环境,是中小企业发展的基础和保障,但突如其来的一次疫情也让我们看到中小企业在流动性和抗风险能力方面依旧非常薄弱,若未能在短时间内有效复工或者得到足够的金融支持,大批的中小企业将面临灭顶之灾,而由此带来的裁员潮对于社会稳定性的影响更是无法估量,因此,在这个特殊时期,扶持中小企业,帮助他们解决融资问题不再仅仅是出于银行自身业务发展的角度考虑,更是关乎民生的重大议题;社会环境方面,江西有配套完善的工业园和交通网络,这都给企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便捷;技术环境方面,借助互联网及其它高科技技术的支持,使得银行向客户提供更迅捷、快速、安全的服务成为可能。其后,结合客户访谈,并运用SWOT模型系统分析了该行信贷业务中存在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了解到SCB银行南昌分行在开展中小企业信贷业务时存在优势和劣势并存的局面,其在品牌、创新能力和专业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不仅是上海第一批本地法人银行之一,而且也是最早一批在中国开展中小企业信用贷款业务的银行,但是,其劣势也十分突出,存在产品设计单一、价格定位模糊、促销方式陈旧、品牌推广不到位和缺少合作渠道几个问题,笔者分别基于上述几项制定了相应的营销策略优化方案。虽然篇幅有限,提出的优化方案尚待进一步考证,但笔者仍希望本文的研究能给SCB银行南昌分行中小企业信贷业务地开展起到一定的积极意义,帮助其业务更加坚定稳步地提升。

陈鹿[5](2020)在《银行业开放对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影响 ——基于我国上市银行(2008-2018)的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扩大金融开放的背景下,我国银行业的开放逐步深入,现今我国银行业对外开放已经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与此同时,中资银行走出去的步伐也在加快。而历史上频频出现的银行危机使得人们愈加关注银行的系统性风险,2017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便指出要主动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在这一背景下,银行业开放与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关系便成为意义重大且亟待研究的问题。基于此,本文以银行业开放为研究视角,重点分析银行业开放对我国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影响。首先,本文阅读了大量银行业开放和银行系统性风险的文献,明确了二者之间的可能关系;其次,通过对我国银行业开放历程回顾、现状研究等了解我国银行业的开放特征;再次,本文分析了主要发达国家的银行业开放政策和发展中国家银行业开放的典型案例,探讨这些案例对我国银行业开放的启示;而后,根据已有研究和相关案例梳理出银行业开放影响银行系统性风险的作用机理;最后,基于我国银行业2008年至2018年的数据,测度了我国银行业开放水平和银行系统性风险水平,并构建基准模型和交互项模型检验了银行业开放对我国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影响。通过上述研究,本文得到如下结论:(1)随着我国银行业逐步扩大对外开放,外资银行在我国稳步扩张,发展态势总体较好;我国银行业对内开放水平偏低,中资银行的国际化水平有待提升。(2)美国、日本和英国对外资银行的监管政策比较完善,美国和日本对外资银行的限制比较多,英国银行业开放程度相对更高;阿根廷、墨西哥和泰国在银行业开放过程中忽略本国经济发展水平,盲目引进外资,对外资入侵采取放任态度,最终导致了金融危机的爆发。(3)银行业对外开放会通过竞争机制、风险溢出机制、监管缺失机制和金融安全机制影响银行的系统性风险;银行业对内开放会通过固有风险机制和资产分散机制影响银行的系统性风险。(4)银行业对外开放水平的提升会增加我国银行的系统性风险,银行业对内开放水平的提升会降低我国银行的系统性风险,银行业对外开放对我国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影响会依赖于资本充足率等银行微观特征。文章最后从政府角度、监管机构角度、银行业内部角度三个层面为我国银行业开放和银行体系稳定提供政策建议。

崔鸿洋[6](2020)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中资商业银行境外机构的区位选择》文中提出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金融行业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在资产规模以及业务领域方面已经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但是在国际化经营方面与发达国家银行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为了提高国际化经营水平,中资商业银行近年来也在不断加强境外分支机构的建设,以便更好地融入世界金融市场。“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使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中有着巨大的金融服务需求,因此近年来我国的商业银行也把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分支机构的布局作为重要任务。如何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境外分支机构的区位选择,成了现阶段中资商业银行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对20092017年中资商业银行境外机构在世界各地的分布情况进行整理,并通过Stata软件测算境外机构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与境外机构数量之间的关系,使用固定效应模型与随机效应模型,检验得出各个影响因素在模型中的显着性。实证结果得出双边贸易额、对外投资流量、对外投资存量以及对外承包工程合同金额在1%的置信水平下显着,东道国的人均GDP在5%的置信水平下显着,东道国的GDP增长率在10%的置信水平下显着,我国在东道国的务工人数,以及东道国的金融集聚效应与东道国中国商业银行境外机构的数量相关关系不显着。因此,我们通过分析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这些影响因素方面的具体数据得出,我国商业银行更应该在与我国双边贸易额更高、我国对其对外投资更多以及与我国的经济合作更密切的国家建立分支机构,这些国家有印度尼西亚、新加坡、泰国、越南、俄罗斯等国家。而东道国的人均GDP和东道国的GDP增长率是次要的考虑因素,原因是东道国人均GDP较高的国家,往往也吸引到了发达国家的大型国际化银行进行境外机构的建设,我国的商业银行难以形成竞争优势。

张家卉[7](2020)在《中资银行国际化对中国OFDI潜力的影响研究 ——来自92个东道国的经验证据》文中研究表明中资银行国际化直接关联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规模和效率。就外部环境来看,中国企业境外融资相对困难且频发的地缘政治风险、并购财税风险使企业国际化背负更高的投资成本,造成投资效率的损失。作为境外金融服务的桥梁,中资银行通过海内外分支机构一体运转、联动融资、东道国财税咨询等方式为中国企业出海经营提供金融支持,跨境金融配套服务的完善是否有利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据此,本文通过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方法对中资银行国际化影响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及潜力展开分析。理论研究表明银行国际化主要通过融资约束、风险规避等直接途径,以及技术创新、母国金融发展等间接途径影响OFDI。实证层面,拓展的引力模型全样本回归结果显示:中资银行国际化行为和银行国际化程度的提升均有利于扩大中国OFDI规模。同时,按国家类别为依据划分的样本回归结果显示:在发达国家中资银行国际化程度的提升对中国OFDI增长的边际贡献要高于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本文将异质性结果具体解释为:银行国际化借助东道国金融市场优势为中国企业跨境投资缓解成本压力,提升融资效率;东道国金融体系信息透明度越高,金融市场信息披露机制越完善,则中资银行海外机构所提供的金融咨询服务自然相对高效和准确。此外,文章据随机前沿引力模型考察了中国OFDI的效率及潜力,回归结果表明:中资银行国际化行为和银行国际化程度的提高均可明显提升中国OFDI效率,充分挖掘OFDI潜力。据此,本文提出了中资银行国际化助力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对策建议。

张炳海[8](2020)在《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银行业市场竞争程度的影响 ——基于Panzer-Rosse模型的实证研究》文中认为商业银行的竞争度现在已经成为了一个全球性的话题。诸多因素都会影响银行的竞争程度,例如宏观经济、利率自由化、互联网金融等。2001年底,中国正式加入WTO,也向外资银行打开了中国市场,近年来外资银行也在不断加快发展的步伐。该事件引起了笔者的研究兴趣。本文将着眼于外资银行进入中国银行市场对于国内银行业竞争水平的影响。本文将采用Panzer-Rosse模型来研究18年间,即1998年至2015年,外资银行的进入对中国银行业的竞争水平的影响。在本文中,2006年被认为是一个重要的分界点,是因为在该年,中国银行市场开始完全对外开放。在实证研究中,本文采集了165个国内银行(包括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等四大行)的数据作为样本进行了回归分析并得出H-统计量,而最终将会通过比较2006年前后两个不同阶段和整个18年间的数据产生的H-统计量来反映外资银行对于中国本土银行市场是否产生影响。中国的银行业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都处于一个垄断竞争的状态。通过相关的文献也很容易获悉,在迎来外资银行的准入之后,中国银行业的竞争也会愈发激烈。本文致力于采用实证分析法来证明这一结论:中国的银行业长期处于垄断竞争状态;比较1998-2006年和2007-2015年的H-统计量,发现中国银行业的竞争程度呈现上升趋势。在得到实证结果后,分别从中国政府、本土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三个角度,提供了一些预警和政策建议。

吴丹[9](2019)在《D外资银行大连分行消费信贷营销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中国经济正面临进出口挑战、投资疲软和经济下行的压力,同时,在利率市场化深入改革和互联网金融的双重影响下,中国金融市场竞争也在进一步升级,商业银行为了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不断地推进经营方式的转型与创新。个人消费信贷业务,作为银行零售板块的重要业务之一,能够为银行带来丰厚的中间业务收入和巨大利润,因此,研究D外资银行消费信贷业务的营销策略,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论文分为六个部分:第一章,绪论分析选题背景和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提出论文的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第二章,研究相关理论基础;第三章,阐述D银行大连分行及其消费信贷业务的现状和问题。因缺乏系统化营销策略、互联网思维及物理资源导致银行消费信贷产品同质化严重、营销渠道单一及客户体验不佳。第四章,从宏观政策、同业竞争、内部资源和能力三个角度分析D银行大连分行开展消费信贷业务的内外部环境,试图把握银行开展特色的消费信贷业务具有的机遇和优势,扬长避短。第五章,提出D银行个人消费信贷业务的具体策略。分别从产品、价格、渠道、促销、服务和客户关系六个策略进行详细设计。第六章,实施保障策略。论文重点围绕D外资银行大连分行消费信贷业务营销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提出具体的营销策略设计。论文结合D银行大连分行在融资能力、风控能力、产品要素、企业文化和员工服务经验以及相关零售特色业务等优势和市场细分,提出重点发展“优质企业员工贷”核心产品,力争打造成银行的整体特色产品品牌,并对营销策略提出相应改进措施,有助于D外资银行大连分行个人消费信贷业务营销优势的塑造与巩固。

王蕙[10](2016)在《外资进入对中国银行体系稳定性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金融发展的全球化、自由化趋势日益明显。面对金融业国际化经营的世界潮流,我国将金融业分步骤、有秩序地对外开放,不仅是履行加入世贸组织时许下的承诺,也是我国加速和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动力,而我国金融开放进程最重要的构成部分就是银行体系对外开放。入世后,外资准入的限制条件逐步减少,外资在我国银行体系中的发展呈现出机构数量扩充、业务范围拓宽,地域范围趋广、服务对象多元、形式变化多样等特征,其渗透程度日渐加深,并与国内商业银行展开合作与竞争,促进了我国银行体系内部格局的调整。特别是近年来,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程度不断加深,人民币加入了SDR(特别提款权),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快速发展,这些因素均促进资本项目开放度持续提高,外资进出中国将更为自由便捷。因此在华外资规模不断扩大将成为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外资进入后对我国银行体系稳定性的影响更是不容小觑。事实表明,外资进入对我国银行体系稳定性的影响是一把双刃剑,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并存。在目前形势下,外资进入对我国银行体系稳定性的影响究竟是正面效应为主还是负面效应为主?如何在保障我国金融安全和银行稳定的前提下,合理、有序地促进银行体系对外开放?我国银行体系应当怎样改革,做到既能有效应对实力雄厚的外资竞争,又能保障自身稳定性?以上问题在我国银行体系的未来发展中显得非常重要而严峻。为解答上述疑问,应当在详细考察现实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外资进入对我国银行体系稳定性的影响机理,并对外资进入的实际效果加以验证,这也是本文研究的落脚点。在全球经济尚未完全复苏,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银行体系自身存在较多问题的背景下,探讨我国银行体系如何应对外资进入带来的挑战,并抓住机遇,尽快提升中资银行国际竞争力,增强我国银行体系的稳定性和危机防范能力,具有较强的现实价值。本文的研究,不仅可以为银行体系稳定性的相关研究提供来自发展中大国的经验证据,丰富外资进入与东道国金融稳定相关理论,也有利于权衡我国银行体系引入外资的利弊得失,可以为优化我国银行体系外资引入政策提供合理的建议,更有利于探究处于金融改革深水区的中国如何在外资的引入过程中,更好的维护和提升银行体系稳定性,为我国银行体系的健康发展和国家金融政策的科学制定提供决策依据。因此本文的研究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第一,已有文献大多仅研究外资进入的某一种方式对东道国银行体系稳定性的影响,本文将两种方式结合起来进行系统研究,不仅就外资进入对我国银行体系稳定性的总体影响进行了研究,而且分别就外资的两种进入方式——绿地投资和战略投资对我国银行体系稳定性的影响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证度量。在理论分析中,论文构建了外资进入对我国银行体系稳定性影响的较为完整、系统的作用机制和分析框架。第二,本文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对国外学者bulmash构建的“银行跨国投资模型”进行了改进,建立了外资进入我国银行体系动机的数理模型。第三,已有文献中有关外资绿地投资对我国银行体系稳定性的研究,大多为建立回归模型进行静态分析,而对于模型的长期稳定性以及长短期效应的交互作用则较少讨论,也鲜有讨论外资进入的冲击对银行体系稳定性在未来若干期的动态影响。本文通过运用johansen协整和向量误差修正(vec)模型,对两者关系在长期、短期的表现进行衡量,并通过vec模型来衡量长期效应对短期波动的调节作用,通过脉冲响应函数来衡量外资进入的冲击对银行体系稳定性的动态影响。第四,已有文献中有关外资战略投资对我国银行体系稳定性的研究,往往不区分银行的具体类型,仅就战略投资对银行稳定性的总体影响进行研究,得出的结论也较为笼统,更缺少针对城商行稳定性的分类研究。本文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对我国银行体系中的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商行进行分类细化研究,得出外资进入对我国银行体系中不同类型商业银行稳定性影响的差异化、具体化的结论。在衡量商业银行稳定性时,本文对hannan、hanweck、denicolo等学者设计的z-score法进行了改进,将风险因素也纳入到测度过程中。全文由六大部分,共八章组成。第一章为导言部分。第二章为理论基础部分,阐述基础理论并进行文献回顾,评述国内外研究现状及不足,在此基础上找到研究切入点。第三章为现状分析部分,对外资进入的概况和中国银行体系稳定性的现状进行分析。第四章为理论分析部分,就外资进入对我国银行体系稳定性的总体影响及两种外资进入方式——绿地投资和战略投资的具体影响途径和作用机制进行研究。第五章至第七章为实证分析部分,对理论分析部分提出的三个假说从实证角度加以检验。第八章为结论和政策建议部分,对全文结论进行总结,进而提出优化外资引入,促进我国银行体系稳定性提升的政策建议。通过研究,全文得出的基本结论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通过对外资进入与我国银行体系稳定性的现实考察,得出以下结论:(1)通过理论分析可知,外资进入我国银行体系的动机包括:扩大市场容量、降低经营成本、追随老客户、获取超额利润、降低经营风险等,最终目标是实现利润最大化。通过数理模型分析,得出结论:外资进入我国银行体系投资的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资产收益率、投资风险和投资成本等诸多因素,以确定在母国和中国拥有的风险资产比例。如果我国实现了资本可自由兑换,外资可以从全球金融市场上获得资本并在中国市场上进行配置,此时只需考虑风险和收益的匹配情况,即外资投资的边际收益应等于加权边际风险。(2)外资在华绿地投资的发展特征表现为:组织形式发生变迁,进入规模不断扩大,经营地域范围迅速扩张,经营状况整体稳定。外资在华战略投资的发展特征表现为:参股金融机构多元化,投资对象类型多样化。(3)采用主成分分析法,从盈利性、流动性、市场风险、信贷风险四个方面构建指标体系对我国银行体系稳定性进行测度分析,结论认为:近年来我国银行体系的稳定性整体呈现出稳步上升的态势。第二,通过理论分析外资进入对我国银行体系稳定性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1)外资进入对我国银行体系稳定性的总体影响机理可以概括为:外资进入后,对中资商业银行的稳定性和调控监管主体维护银行稳定的能力产生了影响。外资进入通过影响中资银行的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进而影响到我国银行体系的稳定性,上述影响在现实经济中具体表现为:通过鲶鱼效应、溢出效应、人力资本效应、市场改革效应等正面影响,增强银行体系的稳定性,通过短期成本提升效应、挤出效应等负面影响,降低银行体系稳定性;外资进入对调控监管主体的影响主要通过提升调控监管水平、提高银行体系资源配置效率、支持金融市场快速发展、完善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经济增长等正面影响,提升银行体系稳定性,通过增加调控与监管挑战、弱化货币政策效应、扩大金融风险、危及国家安全等负面影响,削弱银行体系稳定性。(2)外资绿地投资对我国银行体系稳定性的影响机理可以概括为:外资绿地投资主要通过竞争效应(正负影响并存)和示范效应(正面影响)影响中资银行的盈利性、流动性和安全性,进而对银行体系稳定性产生影响,而这两种效应的发挥是通过管理、信贷、研发、业务、人才等作用渠道施加影响的。(3)外资战略投资对我国银行体系稳定性的影响机理可以概括为:外资战略投资会促使中资银行的股权结构发生变化。其产生的积极影响包括:降低被参股银行的不良贷款、补充银行资本金、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改善市场行为等,使中资银行的盈利能力、流动性管理水平和风险控制能力显着提高,进而提升我国银行体系稳定性,但同时也产生了财富流失风险、资本撤离风险、控制权旁落风险等消极影响,使银行安全性降低,从而削弱我国银行体系稳定性。总的来说,外资不论以绿地投资还是战略投资方式进入,对我国银行体系稳定性的影响都是正负效应并存的,最终效应的正负性取决于两种效应互相抵消后的结果。第三,运用Logit模型,实证分析了外资进入对我国银行体系稳定性的总体影响,结果表明:(1)当外资总进入程度提高时,银行体系稳定的概率也随之增加。(2)GDP增长率、外汇储备与GDP之比、M2增长率等上升会使银行体系稳定概率提高,银行集中度、实际利率变化率、实际汇率变化率等增加会使银行体系稳定概率减小。第四,运用Johansen协整和VEC模型,实证分析了外资绿地投资对我国银行体系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外资绿地投资是银行体系稳定性的格兰杰原因。(2)两者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且长期效应对短期波动具备调节作用。不论从长期还是短期角度,外资绿地投资对我国银行体系稳定性影响的正效应均大于负效应,且影响具有“滞后效应”和“累积效应”。(3)如果宏观经济增长较好,会促进银行体系稳定性和外资进入比例的提升;若银行集中度过高,会使银行体系稳定性更脆弱,也会降低外资的绿地进入程度。银行集中度对银行体系稳定性影响的负效应大于正效应。(4)如果银行体系前一期稳定性较高,下一期也会延续良性的轨迹,继续保持在较高的稳定性水平;而如果前一期外资进入比例较大,下一期的外资绿地投资比例也将进一步上升。第五,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了外资战略投资对我国银行体系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外资战略投资对商业银行稳定的正面效应大于负面效应。(2)外资持股比例对不同类型银行稳定性的影响效应是有差异的,对城商行的影响效应最大,对股份制银行的影响次之,对国有银行的影响最小。(3)宏观经济增长对被参股银行稳定性具有显着的正效应,而银行集中度、利率变化、汇率变化对银行稳定性的影响则为显着的负效应。(4)宏观经济增长、银行集中度、利率变化对被参股银行稳定性的影响效应均满足: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商行的关系,而汇率变化的影响效应则满足: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商行的关系。基于全文结论,为了促进我国银行体系稳定性稳步提升和银行体系健康发展,本文从两个层面提出了政策建议。基于调控监管层面,第一,放宽外资准入限制,充分发挥其对我国银行体系稳定性的积极作用;第二,合理引导和调整外资的地区和国别分布均衡;第三,有序引入外资,确保我国银行体系的中资控制权;第四,对外资进入风险实施动态监控,设立银行风险预警和应对机制。基于中资商业银行层面,第一,对外资技术优势进行吸收再创新,提高中资银行金融创新能力;第二,学习外资带来的先进管理经验和机制,积极完善中资银行内部治理结构;第三,参考外资培养用人机制,建立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第四,加强与外资的合作,努力创造“互利双赢”局面。

二、中资银行优质客户流向外资银行原因之我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资银行优质客户流向外资银行原因之我见(论文提纲范文)

(1)“一带一路”倡议下中资银行国际化区位选择研究 ——基于SVM支持向量机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研究的背景
        1.1.3 研究的现实意义与理论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3 主要创新与不足之处
        1.3.1 主要创新
        1.3.2 不足之处
第2章 银行国际化区位选择文献综述及经验借鉴
    2.1 相关概念与文献综述
        2.1.1 银行国际化概念及内涵
        2.1.2 银行国际化区位选择问题国内外文献综述
        2.1.3 “一带一路”下银行国际化区位选择文献综述
    2.2 外资银行国际化区位选择实践经验借鉴
        2.2.1 西班牙桑坦德银行国际化区位选择实践借鉴
        2.2.2 美国花旗银行国际化区位选择实践借鉴
    2.3 中资银行国际化区位选择实践经验借鉴
        2.3.1 中国银行国际化区位选择实践借鉴
        2.3.2 中国工商银行国际化区位选择实践借鉴
第3章 “一带一路”下中资银行国际化区位选择影响因素及合作现状
    3.1 “一带一路”下中资银行国际化区位选择影响因素识别
        3.1.1 宏观政治因素
        3.1.2 贸易发展因素
        3.1.3 投资发展因素
        3.1.4 绿色金融因素
    3.2 “一带一路”下中资银行国际化发展环境与现状
        3.2.1 “一带一路”下的金融环境情况
        3.2.2 中资银行支持“一带一路”建设情况
    3.3 “一带一路”下中资银行国际化发展的优势与劣势
        3.3.1 国际化发展的优势
        3.3.2 国际化发展的劣势
第4章 “一带一路”下中资银行国际化合作评估体系构建
    4.1 合作评估体系构建方法
        4.1.1 合作评估体系构建的总体思路
        4.1.2 数据指标总库选取的基本原则
        4.1.3 最高关联度指标主成分分析
    4.2 合作评估体系的指标内涵
        4.2.1 政府管理指标
        4.2.2 经济投资指标
        4.2.3 金融发展指标
        4.2.4 贸易水平指标
        4.2.5 营商开放指标
    4.3 合作评估体系SVM模型选择
        4.3.1 线性SVM模型
        4.3.2 非线性可分SVM模型
        4.3.3 支持向量机SVM模型优势
第5章 评估体系SVM模型实证结果及差异化结论分析
    5.1 合作评估体系呈现的SVM模型实验结果
        5.1.1 综合角度SVM模型实验结果
        5.1.2 引入时序角度的实验结果
        5.1.3 引入地理角度的实验结果
    5.2 基于比较优势理论的结论分析
        5.2.1 沿线各国比较优势情况汇总
        5.2.2 比较优势理论的差异化结论分析
    5.3 基于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结论分析
        5.3.1 沿线各国文化维度情况汇总
        5.3.2 文化维度的差异化结论分析
    5.4 基于可持续发展角度的结论分析
        5.4.1 社会责任视角的差异化结论分析
        5.4.2 绿色金融视角的差异化结论分析
第6章 结论及相关建议
    6.1 主要结论
    6.2 相关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研究成果
致谢

(2)金融开放与银行风险承担:理论与实证(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2.3 研究思路
    1.3 研究创新点
2 文献综述
    2.1 银行利差的决定因素
        2.1.1 银行微观特征与银行利差
        2.1.2 市场结构和宏观政策与银行利差
        2.1.3 金融开放与银行利差
        2.1.4 金融开放影响银行利差的研究述评
    2.2 金融开放与银行风险承担
        2.2.1 国际资本流动对银行稳定的影响
        2.2.2 金融开放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
        2.2.3 金融开放与银行风险承担的研究述评
    2.3 银行危机的影响因素
        2.3.1 金融开放对银行危机的影响
        2.3.2 其他因素对银行危机的影响
        2.3.3 金融开放与银行危机的研究述评
    2.4 本章小结
3 中国金融开放的特征事实
    3.1 中国金融业开放进程
    3.2 人民币资本账户开放的历史进程
    3.3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3.4 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进程
    3.5 本章小结
4 金融开放影响银行风险承担的作用机制与理论假说
    4.1 银行自身因素影响银行风险的机制分析
        4.1.1 资产负债错配与银行风险
        4.1.2 货币错配与银行风险
        4.1.3 道德风险、逆向选择与银行风险
        4.1.4 公司治理与银行风险
    4.2 金融开放影响银行风险的作用机制
        4.2.1 利率自由化与银行风险
        4.2.2 资本流动与银行风险
        4.2.3 外资银行进入与银行风险
    4.3 金融开放、银行利差与银行风险承担:理论假说
        4.3.1 金融开放影响银行利差的理论假说
        4.3.2 金融开放影响银行风险承担的理论假说:银行利差视角
    4.4 本章小结
5 金融开放影响中国商业银行利差的实证检验
    5.1 银行利差决定因素的理论模型
    5.2 金融开放影响银行利差的实证设计
        5.2.1 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5.2.2 实证模型
    5.3 金融开放影响中国商业银行利差的实证结果及其解释
        5.3.1 变量描述性统计
        5.3.2 实证结果分析
        5.3.3 稳健性检验
    5.4 本章小结
6 金融开放、银行利差与中国商业银行风险承担
    6.1 金融开放和宏观审慎政策对银行风险承担影响的实证研究
        6.1.1 实证研究设计
        6.1.2 实证结果
    6.2 金融开放、银行利差与银行风险承担:基于中介效应的检验
        6.2.1 计量模型构建
        6.2.2 实证结果
    6.3 本章小结
7 金融开放影响银行风险承担的跨国证据
    7.1 金融开放影响银行利差的跨国实证分析
        7.1.1 实证设计
        7.1.2 实证结果
        7.1.3 稳健性检验结果
    7.2 金融开放、银行监管与银行风险承担:来自跨国的证据
        7.2.1 实证研究设计
        7.2.2 模型估计
        7.2.3 稳健性分析
    7.3 金融开放与宏观审慎政策影响银行风险承担的跨国实证
        7.3.1 研究设计
        7.3.2 实证结果
    7.4 金融开放、银行利差与银行风险承担:跨国实证
    7.5 本章小结
8 金融开放影响银行危机的跨国实证研究
    8.1 金融开放与存款保险制度影响银行危机的研究假说
        8.1.1 金融开放与银行危机
        8.1.2 存款保险制度与银行危机
    8.2 金融开放、存款保险制度与银行危机:实证设计
        8.2.1 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8.2.2 实证模型
        8.2.3 描述性统计及相关性分析
    8.3 金融开放、存款保险制度与银行危机:实证结果
        8.3.1 实证结果分析
        8.3.2 内生性检验
        8.3.3 稳健性检验
    8.4 不同形式的资本流动对银行危机的影响
        8.4.1 总资产与总负债
        8.4.2 金融开放与银行危机:外商直接投资
        8.4.3 金融开放与银行危机:债务
        8.4.4 金融开放与银行危机:证券投资组合
    8.5 本章小结
9 结论与启示
    9.1 主要研究结论
    9.2 政策启示
    9.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后记

(3)金融开放与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现实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思路、结构安排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结构安排
        1.3.3 研究方法
    1.4 主要创新与不足
        1.4.1 主要创新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基础理论与相关文献评述
    2.1 概念界定
        2.1.1 对金融开放的理解
        2.1.2 对中国金融开放阶段的历史界定
        2.1.3 对被动开放和主动开放的理解
        2.1.4 对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界定
        2.1.5 对发展的理解
    2.2 理论基础
        2.2.1 内生增长理论
        2.2.2 自组织理论
        2.2.3 理论基础的适用性分析
    2.3 相关文献评述
        2.3.1 市场开放对中国金融业发展的影响
        2.3.2 1840-1927年间中国本土金融机构的发展
        2.3.3 1978年后中国本土银行业发展
        2.3.4 对现有文献的评价
第3章 被动开放与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1840-1927年)
    3.1 五口通商与近代金融市场被动开放
    3.2 被动开放条件下外国银行对华资本牵制
        3.2.1 外国在华银行市场进入及市场垄断
        3.2.2 外国在华银行对旧式金融机构的资本牵制
        3.2.3 中外金融机构互动实质:资本侵略
    3.3 旧式金融机构的历史沉浮
        3.3.1 本土钱庄的近代化转型
        3.3.2 本土票号的时代衰落
    3.4 现代银行业的曲折探索
        3.4.1 发展背景:外商银行干涉与封建势力阻挠
        3.4.2 “官护”银行兴起阶段
        3.4.3 华资银行新设阶段
        3.4.4 本土银行业联合发展阶段
    3.5 历史价值评价
第4章 主动开放与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1978年改革开放后)
    4.1 改革开放与中国金融市场主动开放
    4.2 市场开放与中国银行业“顶层设计”(1978-2001年)
        4.2.1 “开大门”的金融开放
        4.2.2 建立中央银行制度
        4.2.3 探索国有银行改革
        4.2.4 从微观主体发展到宏观格局构建:搭建二级银行体系
    4.3 扩大对外开放后中国银行业改革的深化调整(2001-2008年)
        4.3.1 全面对外开放
        4.3.2 准确定义中央银行地位
        4.3.3 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
        4.3.4 “准体制外”股份制商业银行深化改革
        4.3.5 发展城市商业银行
        4.3.6 从微观主体发展到宏观格局构建:本土银行业增量改革
    4.4 后危机时代中国银行业改革的多元化布局(2008年后)
        4.4.1 中国银行业“走进”国际视野
        4.4.2 中央银行制度完善
        4.4.3 农村金融机构深化发展
        4.4.4 从微观主体发展到宏观格局构建:建立多元银行体系
    4.5 历史价值评价
第5章 被动开放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的实证分析
    5.1 实证分析背景
    5.2 探索性因子分析
        5.2.1 研究方法
        5.2.2 研究对象
        5.2.3 探索性因子分析
    5.3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与中介效应检验
        5.3.1 研究假设
        5.3.2 研究方法介绍
        5.3.3 样本的基本特征与相关性分析
        5.3.4 验证性因子分析
        5.3.5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5.3.6 中介效应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主动开放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的实证分析
    6.1 变量介绍及数据来源
        6.1.1 数据来源
        6.1.2 研究模型介绍
        6.1.3 变量介绍
        6.1.4 变量基本统计量
        6.1.5 共线性和相关性检验
    6.2 主动开放影响实证分析
        6.2.1 全样本分析
        6.2.2 第二阶段分析
        6.2.3 第三阶段分析
    6.3 不同银行异质性影响分析
        6.3.1 国有控股大型商业银行
        6.3.2 股份制商业银行
        6.3.3 城市商业银行
        6.3.4 农村商业银行
    6.4 稳健性检验
    6.5 内生性检验
    6.6 本章小结
        6.6.1 全样本影响结论
        6.6.2 不同阶段影响结论
        6.6.3 不同类型银行影响结论
第7章 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的逻辑、特征、经验及启示
    7.1 金融开放条件下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逻辑
        7.1.1 历史的变迁:两次金融开放的变迁递进
        7.1.2 政策(环境)的变迁:不同政策效能的变迁差异
        7.1.3 理念的变迁:金融机构变迁发生的关键
    7.2 金融开放条件下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特征
        7.2.1 以金融开放作为发展起点
        7.2.2 以渐进式改革作为发展思路
        7.2.3 以个体发展带动整体变革
        7.2.4 以增量改革促进存量改革
        7.2.5 以机构改革和功能完善协调推进机构发展
    7.3 金融开放条件下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经验
        7.3.1 以发挥本土优势为导向
        7.3.2 在开放学习中坚持本土适应性
        7.3.3 发挥主体的内生性带动作用
        7.3.4 以促进经济发展为动力
        7.3.5 坚持发展的与时俱进
        7.3.6 结合宏观调控与微观主体能动性
    7.4 新一轮金融开放背景下本土银行部门发展启示
        7.4.1 立足国情:保持对外开放与国家战略的一致性
        7.4.2 依托本土:激发本土银行部门发展的自觉能动性
        7.4.3 政府定位:完善金融开放中的政府作用
        7.4.4 以史为鉴:推广金融发展实践和理论的中国方案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表
致谢

(4)中小企业信贷业务营销策略优化研究 ——基于SCB银行南昌分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论文的主要思路和框架
    1.4 研究方法
第2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综述
    2.1 相关理论基础
        2.1.1 中小企业的界定
        2.1.2 市场营销及市场营销策略
        2.1.3 中小企业信贷业务及相关拓展理论
    2.2 国内外研究综述
        2.2.1 国外研究综述
        2.2.2 国内研究综述
第3章 SCB银行南昌分行中小企业信贷业务概况与分析
    3.1 SCB银行南昌分行中小企业业务概况
        3.1.1 SCB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及南昌分行介绍
        3.1.2 SCB银行及南昌分行中小企业信贷业务发展历程
    3.2 SCB银行南昌分行中小企业信贷业务外部环境分析
        3.2.1 政治环境
        3.2.2 经济环境分析
        3.2.3 社会环境分析
        3.2.4 技术环境分析
    3.3 SCB银行南昌分行中小企业信贷业务营销内部环境分析
        3.3.1 SCB银行南昌分行中小企业信贷业务营销模式
        3.3.2 SCB银行南昌分行中小企业信贷业务营销现状
第4章 SCB银行南昌分行中小企业信贷业务SWOT分析
    4.1 优势分析
        4.1.1 品牌优势
        4.1.2 创新优势
        4.1.3 专业优势
    4.2 劣势分析
        4.2.1 产品设计单一
        4.2.2 价格定位模糊
        4.2.3 促销方式陈旧
        4.2.4 品牌推广不到位
        4.2.5 渠道合作少
    4.3 机遇分析
    4.4 威胁分析
第5章 SCB银行南昌分行中小企业信贷策略优化方案设计
    5.1 SCB银行南昌分行中小企业信贷策略优化方案实施原则
    5.2 SCB银行南昌分行中小企业信贷策略优化方案实施目标
    5.3 SCB银行南昌分行中小企业信贷策略优化方案
        5.3.1 产品优化策略及方案
        5.3.2 价格优化策略及方案
        5.3.3 促销优化策略及方案
        5.3.4 品牌优化策略及方案
        5.3.5 渠道优化策略及方案
    5.4 小结
第6章 总结和展望
    6.1 结论
    6.2 本文研究的不足和下一步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5)银行业开放对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影响 ——基于我国上市银行(2008-2018)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概念界定
        1.2.2 银行业开放的相关研究
        1.2.3 银行系统性风险的相关研究
        1.2.4 文献评述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研究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框架
    1.4 研究的创新点和不足
        1.4.1 研究的创新点
        1.4.2 研究的不足之处
2 我国银行业开放历程和现状
    2.1 我国银行业对外开放历程和现状
        2.1.1 我国银行业对外开放历程
        2.1.2 我国银行业对外开放现状
    2.2 我国银行业对内开放历程和现状
        2.2.1 我国银行业对内开放历程
        2.2.2 我国银行业对内开放现状
3 银行业开放的国际案例与经验教训
    3.1 发达国家银行业开放的国际案例
        3.1.1 美国
        3.1.2 日本
        3.1.3 英国
    3.2 发展中国家银行业开放的国际案例
        3.2.1 墨西哥
        3.2.2 泰国
        3.2.3 阿根廷
    3.3 银行业开放的国际经验与教训
4 银行业开放影响银行系统性风险的机理分析
    4.1 银行业对外开放影响银行系统性风险的机理分析
        4.1.1 竞争机制
        4.1.2 风险溢出机制
        4.1.3 监管缺失机制
        4.1.4 金融安全机制
    4.2 银行业对内开放影响银行系统性风险的机理分析
        4.2.1 固有风险机制
        4.2.2 资产分散机制
5 银行业开放水平和银行系统性风险的测度
    5.1 银行业开放水平的测度
        5.1.1 银行业对外开放水平的测度
        5.1.2 银行业对内开放水平的测度
    5.2 银行系统性风险的测度
        5.2.1 CoVaR相关理论概述
        5.2.2 CoVaR的估计方法
        5.2.3 银行系统性风险CoVaR指标测度结果
6 银行业开放影响我国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实证研究
    6.1 数据说明与变量选取
        6.1.1 样本与数据收集
        6.1.2 变量选取与度量
    6.2 模型设计和方法选择
    6.3 回归结果及分析
        6.3.1 银行业开放水平与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回归结果分析
        6.3.2 考虑银行特征变量的回归结果分析
    6.4 稳健性检验
7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7.1 研究结论
    7.2 政策建议
        7.2.1 政府部门:坚持国家金融安全至上,遵循对等开放原则
        7.2.2 监管机构:加强对外资银行的风险监管,有序推动银行业开放
        7.2.3 银行业内部:提升金融创新力和竞争力,积极进行国际化探索
参考文献

(6)“一带一路”背景下中资商业银行境外机构的区位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相关文献综述
        1.2.1 国内文献综述
        1.2.2 国外文献综述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主要创新与不足
        1.4.1 可能的创新
        1.4.2 存在的不足
第2章 中资商业银行境外机构的发展现状
    2.1 中资商业银行境外机构的经营情况分析
    2.2 中资商业银行境外机构的分布情况
        2.2.1 港澳地区的分支机构
        2.2.2 亚太地区的分支机构
        2.2.3 其他地区的分支机构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中资商业银行境外机构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
    3.1 银行内部因素
        3.1.1 客户追随动因
        3.1.2 追求利润动因
        3.1.3 学习动因
    3.2 双边因素
    3.3 东道国区位优势
        3.3.1 政策环境
        3.3.2 金融集聚效应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资商业银行境外机构区位选择的实证分析
    4.1 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4.2 模型构建
    4.3 描述性统计分析
    4.4 回归分析
    4.5 回归结果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中资商业银行境外机构在“一带一路”沿线的区位选择
    5.1 中资商业银行境外机构在“一带一路”沿线的分布现状
    5.2 中资商业银行境外机构在“一带一路”沿线的区位选择分析..
        5.2.1 基于双边贸易额的分析
        5.2.2 基于对外投资额的分析
        5.2.3 基于对外承包合同金额的分析
        5.2.4 基于东道国GDP增长率的分析
        5.2.5 基于东道国人均GDP的分析
    5.3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具体情况分析
        5.3.1 双边贸易额以及对外投资额都较高的国家
        5.3.2 双边贸易额较高的国家
        5.3.3 对外承包合同金额较高的国家
        5.3.4 GDP增长率较高的国家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案例分析:中国银行设立卡拉奇分行
    6.1 中国银行设立卡拉奇分行的背景
    6.2 中国银行设立卡拉奇分行的选址原因
        6.2.1 填补驻巴基斯坦分支机构空白
        6.2.2 中巴双边贸易额不断增大
        6.2.3 中企在巴承包工程发展迅速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中资商业银行境外机构的区位选择建议
参考文献
后记
附录

(7)中资银行国际化对中国OFDI潜力的影响研究 ——来自92个东道国的经验证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三节 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
        一、可能的创新点
        二、不足之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对外直接投资研究进展
        一、对外直接投资理论进展
        二、对外直接投资实证进展
    第二节 银行国际化研究进展
        一、银行国际化内涵
        二、银行国际化动因
    第三节 银行国际化影响对外直接投资研究进展
    第四节 文献述评
第三章 中资银行国际化影响中国OFDI的理论研究
    第一节 中资银行国际化影响中国OFDI的理论模型
        一、基本模型建立
        二、模型拓展
    第二节 中资银行国际化影响中国OFDI的传导机制
        一、直接传导机制
        二、间接传导机制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资银行国际化和中国OFDI的现状研究
    第一节 中资银行国际化现状及指标测算
        一、中资银行国际化现状
        二、中资银行国际化指标测算
    第二节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现状
        一、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特征
        二、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区位特征
        三、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产业特征
    第三节 中资银行国际化影响中国OFDI的现状分析
        一、支持企业“走出去”的业务现状
        二、支持企业“走出去”部分案例汇总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资银行国际化影响中国OFDI潜力的实证研究
    第一节 变量、数据与模型
        一、变量选取
        二、数据说明
        三、模型构建
    第二节 投资引力模型结果估计
        一、全样本实证分析
        二、分样本实证分析
    第三节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潜力分析
        一、随机前沿引力模型的估计
        二、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效率分析
    第四节 稳健性检验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政策建议
        一、提高中资银行国际化程度的对策
        二、中资银行国际化助力中国OFDI的对策
参考文献
致谢

(8)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银行业市场竞争程度的影响 ——基于Panzer-Rosse模型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3 论文特色与不足
        1.3.1 论文特色
        1.3.2 论文不足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银行竞争衡量的结构化方法
        2.1.1 结构-行为-绩效范式(S-C-P)
        2.1.2 效率假说
    2.2 银行业竞争衡量的非结构性方法
        2.2.1 Lerner指数
        2.2.2 Boone指标
        2.2.3 Panzer-Rosse模型
    2.3 Panzer-Rosse模型应用
    2.4 银行业竞争的多重影响因素
    2.5 外资银行进入对银行业竞争的影响
第3章 外资银行在我国的发展状况
    3.1 外资银行的概念界定
        3.1.1 外资银行的定义
        3.1.2 外资银行进入的基本形式
    3.2 我国外资银行的发展历程
    3.3 外资银行入华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分析
    3.4 中外资银行竞争力比较
        3.4.1 中外资银行硬实力比较
        3.4.2 中外资银行软实力比较
第4章 研究假设、模型构建和样本选取
    4.1 研究假设
    4.2 模型构建
    4.3 样本选取
第5章 实证分析结果
    5.1 均衡测试
        5.1.1 全样本区间:1998-2015
        5.1.2 子样本区间:1998-2006
        5.1.3 子样本区间:2007-2015
    5.2 中国银行业竞争程度分析
        5.2.1 全样本区间:1998-2015
        5.2.2 子样本区间:1998-2006
        5.2.3 子样本区间:2007-2015
    5.3 两个子样本区间比较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 政策建议
        6.2.1 对中国银行业政策制定者的建议
        6.2.2 对中国国内银行的警示和建议
        6.2.3 对外资银行的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9)D外资银行大连分行消费信贷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D外资银行大连分行概况
        1.1.2 D外资银行大连分行消费信贷业务现状
    1.2 选题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4.1 论文的研究思路
        1.4.2 论文的研究方法
2 相关理论基础
    2.1 营销相关理论
        2.1.1 市场营销的内涵
        2.1.2 STP理论
        2.1.3 服务营销的7P理论
    2.2 消费信贷相关理论
        2.2.1 个人消费信贷的概念
        2.2.2 消费信贷的作用
        2.2.3 风险管理理论
3 D外资银行大连分行消费信贷营销问题及原因
    3.1 D外资银行大连分行消费信贷营销存在的问题
        3.1.1 消费信贷产品同质化严重
        3.1.2 营销渠道传统单一
        3.1.3 客户体验不佳
    3.2 D外资银行大连分行消费信贷营销问题成因
        3.2.1 缺乏有效的市场细分和定位
        3.2.2 互联网消费金融发展滞后
        3.2.3 物理网点、人员及费用不足
4 D外资银行大连分行消费信贷的营销环境分析
    4.1 消费信贷业务的外部环境
        4.1.1 消费金融政策的推进
        4.1.2 大连市地方经济的发展
        4.1.3 大连市城市居民收入概况与消费信贷需求分析
        4.1.4 金融科技与大数据技术的应用
    4.2 同业竞争环境
        4.2.1 消费金融公司和互联网金融平台的竞争
        4.2.2 商业银行同业间的竞争分析
    4.3 D外资银行大连分行消费信贷业务内部环境分析
        4.3.1 营销资源分析
        4.3.2 营销能力分析
5 D外资银行大连分行消费信贷营销策略设计
    5.1 目标市场的细分和定位
        5.1.1 三类市场细分与重点目标市场选择
        5.1.2 市场定位
    5.2 产品策略
        5.2.1 核心产品的发展与创新
        5.2.2 产品服务内涵的延伸
    5.3 价格策略
        5.3.1 核心产品定价利率的下调空间
        5.3.2 基于大数据征信数据完善消费贷款定价
    5.4 销售渠道与促销策略
        5.4.1 搭建大额消费商户合作平台
        5.4.2 存量客户的定位与分类推广策略
        5.4.3 与其他零售产品的交叉营销
        5.4.4 全员营销的推广策略
    5.5 客户关系维护和服务策略
        5.5.1 提高线上应用系统的体验度
        5.5.2 提升线下服务品质
        5.5.3 利用新媒体渠道进行客户互动
6 D外资银行大连分行消费信贷营销的实施保障策略
    6.1 组织制度和技术保障
        6.1.1 调整市场营销管理部门组织架构
        6.1.2 提升数据分析与运用功能
    6.2 人力资源保障
        6.2.1 完善从业人员培训体系与内容
        6.2.2 健全绩效考核体系和福利制度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D银行“优质企业员工贷”业务对于部分消费场景凭证建议
附录B D银行“优质企业员工贷”业务贷款申请提交资料
致谢

(10)外资进入对中国银行体系稳定性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第二节 基本概念的界定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主要内容
    第四节 论文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第二章 基础理论与文献综述
    第一节 基础理论
    第二节 文献综述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外资进入与中国银行体系稳定性状况的现实考察
    第一节 外资进入中国银行体系的概况
    第二节 中国银行体系稳定性状况的测度分析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外资进入对中国银行体系稳定性影响的理论分析
    第一节 外资进入对中国银行体系稳定性的总体影响
    第二节 外资绿地投资对中国银行体系稳定性的影响
    第三节 外资战略投资对中国银行体系稳定性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外资进入对中国银行体系稳定性总体影响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计量模型
    第二节 数据来源与变量处理
    第三节 回归估计与讨论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外资绿地投资对中国银行体系稳定性影响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计量模型
    第二节 数据来源与变量处理
    第三节 回归估计与讨论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外资战略投资对中国银行体系稳定性影响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计量模型
    第二节 数据来源与变量处理
    第三节 回归估计与讨论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一节 主要结论
    第二节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四、中资银行优质客户流向外资银行原因之我见(论文参考文献)

  • [1]“一带一路”倡议下中资银行国际化区位选择研究 ——基于SVM支持向量机模型[D]. 张墨竹. 吉林大学, 2021(01)
  • [2]金融开放与银行风险承担:理论与实证[D]. 程孝强. 华东师范大学, 2020(03)
  • [3]金融开放与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D]. 王毅. 吉林大学, 2020(01)
  • [4]中小企业信贷业务营销策略优化研究 ——基于SCB银行南昌分行[D]. 万頔. 江西财经大学, 2020(12)
  • [5]银行业开放对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影响 ——基于我国上市银行(2008-2018)的实证研究[D]. 陈鹿. 浙江大学, 2020(02)
  • [6]“一带一路”背景下中资商业银行境外机构的区位选择[D]. 崔鸿洋. 吉林大学, 2020(08)
  • [7]中资银行国际化对中国OFDI潜力的影响研究 ——来自92个东道国的经验证据[D]. 张家卉. 浙江工商大学, 2020(02)
  • [8]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银行业市场竞争程度的影响 ——基于Panzer-Rosse模型的实证研究[D]. 张炳海.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0(02)
  • [9]D外资银行大连分行消费信贷营销策略研究[D]. 吴丹.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3)
  • [10]外资进入对中国银行体系稳定性影响研究[D]. 王蕙. 中央财经大学, 2016(12)

标签:;  ;  ;  ;  ;  

我对中资银行优质客户流向外资银行原因的看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