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卫生部结核病防治项目实施效果评价

内蒙古自治区卫生部结核病防治项目实施效果评价

一、内蒙古自治区卫生部结核病控制项目实施效果评价(论文文献综述)

吴腾燕[1](2014)在《广西结核病防治模式的应用效果研究》文中提出第一部分广西现行结核病防治模式的实施效果评价目的了解2011年广西结核病防治医防合作相关工作开展情况,评价现行结防模式的实施效果及应用前景,为广西在“十二五”期间持续推行适合广西实际的结防模式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广西现行四种结防模式地区,通过机构调查、关键人物访谈、问卷调查和查阅专报系统等形式收集结防工作相关数据,并对各种结防模式的工作实施状况进行分析和综合评价。结果(1)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广西结防模式。广西结核病防治模式以CDC模式为主,与定点医院模式、结防院模式和结防所模式共存,“八大模块”是四种模式的重要核心理论。(2)四种模式地区的结防机构建设突显三大特征:①有房无人:均配备结防工作用房,但结防人员配备率均未达到《指南》要求;②设备配置不均衡:CDC模式地区的结核病胸部影像学检查设备以200mA的普通X光机为主,其他模式地区均装备DR机;③痰涂片技术普及:均开展痰涂片显微镜检查工作,定点医院模式地区还开展结核分枝杆菌培养和抗结核药物敏感性试验。(3)四种模式的患者登记治疗情况存在六点差异:①患者构成差异。登记治疗的新涂阳、复治涂阳和涂阴肺结核患者的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791,P=0.000),定点医院模式地区登记治疗的新涂阳患者比例较高(52.4%,269/513);②患者来源差异。患者来源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3.774,P=0.000),结防所模式地区因症就诊患者比例较高(46.9%,201/429),定点医院模式地区转诊患者比例较高(67.8%,348/513);③查痰率差异。初诊患者查痰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2.461,P=0.000),定点医院模式地区的初诊患者查痰率较高(86.3%,1404/1627);④患者到位率差异。非结防机构网络报告患者的总体到位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162,P=0.000),结防院模式地区的总体到位率较高(99.7%,583/585);⑤治愈效果差异。新涂阳患者治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586,P=0.009),结防所模式地区的治愈率较高(96.2%,177/184);⑥信息管理差异。对疗程结束病案信息的录入及时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6.218,P=0.000),定点医院模式地区的录入及时率较高(74.3%,381/513);录入信息一致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429,P=0.010),CDC模式地区的一致率较高(55.0%,22/40)。(4)四种模式的患者管理情况存在三点差异。①督导差异。县级对所辖乡(镇)级的督导任务完成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9.037,P=0.000),定点医院模式地区的督导任务完成率较高(138.7%,233/168);②访视差异。对肺结核患者的访视任务完成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12.537,P=0.000),定点医院模式地区的访视任务完成率较高(147.7%,1192/807);③依时差异。患者平均治疗延迟天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21.158,P=0.000),定点医院模式地区患者平均治疗延迟天数较短(中位数为17天)。(5)四种模式的实验室质量控制具有一致性。四种模式地区在结核病实验室批量测试复核的结果中均未出现假阳性和假阴性现象。(6)四种模式的工作环境存在差异。本研究共对85名结防人员进行工作满意度调查,结果不同模式地区结防人员的总体满意度及对工作设备的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8.348和9.730,P值分别为0.000和0.021),定点医院模式地区结防人员的总体满意度(44.7%,38/85)及对工作设备的满意度(64.7%,11/17)较高。(7)四种模式之间患者满意度存在差异。本研究共对102例完成疗程的肺结核患者进行治疗满意度调查,结果不同模式地区肺结核患者对治疗费用的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228,P=0.017),结防所模式地区肺结核患者对治疗费用的满意度较高(71.4%,15/21)。(8)四种模式之间效果评价存在差异。根据TOPSIS综合评价结果显示,定点医院模式地区结防工作实施效果综合评价排序位居第一(C1=0.692)。(9)四种模式之间患者治疗费用存在差异。初治肺结核患者在定点医院模式地区接受治疗,需要支付的直接医疗费用较低(2336.3元/人)。(10)定点医院模式地区通过充分整合经费、积极推行惠民措施和创新工作管理机制等措施,促进结防模式不断完善。结论(1)“八大模块”是广西结防模式高效运行的重要理论,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广西四种结防模式通过医防合作机制,围绕“八大模块”核心内容开展结防工作,在肺结核患者的发现、报告、治疗和管理方面发挥重要作用。(2)四种结防模式亟待加强技术督导和质量管理。(3)结防人员的工作负荷和工作待遇亟待关注。(4)肺结核患者治疗满意度有待提高,减轻患者经济负担的问题亟待解决。(5)定点医院模式是“八大模块”的价值反映,具有持续发展后劲,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第二部分“三位一体”结核病防治模式的构建目的了解广西构建“三位一体”结防模式的情况,对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性建议,为广西在“十二五”期间积极构建“三位一体”结防模式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广西14个地级市及所辖27个县的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和结防机构的1位关键人物,进行“三位一体”结防模式接受意愿调查,分析广西推行该模式的可行性。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2012年广西新启动“三位一体”结防模式的16个县(市、区),通过关键人物访谈、问卷调查和查阅资料等形式,收集该模式构建过程资料及引入相关医疗保障机制的情况,并进行分析。结果(1)大部分卫生局分管局长、结防机构分管领导和结防科长赞成推行“三位一体”结防模式,赞成率分别为73.7%(28/38)、75.0%(30/40)和66.7%(26/39)。赞成的主要理由是该模式能更好地发挥各部门优势,有效利用医疗资源,有利于患者的诊治;不赞成的主要理由是目前综合医疗机构的公共卫生服务资源不足。(2)广西印发“三位一体”结防模式试行方案,明确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的确立原则、各部门职责分工与要求、保障措施、工作监督与评价等内容。(3)16个县(市、区)在“三位一体”结防模式实施前的准备工作情况为:①制定有当地的工作实施方案的有16个(100.0%,16/16);②成立工作领导小组的有12个(75.0%,12/16);③召开领导小组会议的有11个(68.8%,11/16);④卫生局组织召开各级卫生单位负责人会议的有15个(93.8%,15/16);⑤发布当地定点医院相关信息公告的有10个(62.5%,10/16);⑥进行人员培训的有11个(68.8%,11/16);⑦80%以上的定点医院具有开展结防工作所需的工作用房、物品和药品等;⑧80%以上的结核病诊治定点医院具有接受过培训的临床诊治人员、结核病药品管理人员和信息管理人员,但仅有11个(68.8%,,11/16)具有接受过培训的结核病实验室人员;⑨按照工作职责分工进行结防经费分配的仅有7个(43.8%,7/16);⑩对实施前的准备工作进行验收的仅有7个(43.8%,7/16)。(4)16个县(市、区)均将结核病诊疗费用纳入新农合、城镇职工医保和城镇居民医保范围。不同医保类型中,住院费用报销起付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056,P=0.080);但在门诊费用的报销起付线和封顶线、住院费用的报销封顶线和报销比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城镇职工医保的报销额度和比例均较高。有7个县(市、区)将结核病诊疗费用纳入民政救助范围(43.8%,7/16),报销比例平均50%(中位数),报销封顶线平均10000元(中位数)。结论(1)在广西推行“三位一体”结防模式是可行的,但需在完善相关规章制度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逐步推行。(2)试行方案是广西在“十二五”期间逐步构建“三位一体”结防模式的指导性文件,具有重要的理论参考价值。(3)做好模式实施前各项准备工作的评估验收,是确保结核病诊疗模式顺利转型的关键。(4)积极将结核病诊疗纳入医保报销和民政救助补偿范围,可有效促进“三位一体”结防模式的构建,但在确保医疗保障机制的公平性、科学性和规范性等方面仍需不断完善。第三部分“三位一体”结核病防治模式的实施现状分析目的了解“三位一体”结防模式在广西的实施现状,针对可能存在的问题探讨改进的对策,为广西在“十二五”期间顺利推行“三位一体”结防模式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2年1月1日至2013年1月1日,广西新启动“三位一体”结防模式的17个县(市、区),通过机构调查、关键人物访谈、问卷调查及现场查阅资料等形式收集结防工作相关数据,并对该模式实施现状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1)17个县(市、区)多为经济发展较落后的少数民族山区,均将当地的1所综合医院设置为结核病定点医院。(2)17个县(市、区)中,各部门的职责工作开展情况为:①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督导。每年召开1次工作协调会的有13个(76.5%,13/17);每半年开展1次督导的有7个(41.2%,7/17);制定工作激励机制的有10个(58.8%,10/17);县级配套经费到位的有7个(41.8%,7/17)。②疾控中心均承担结核病防治规划督导、培训和健康教育工作。宣传活动的形式主要是在“3.24”结核病日开展现场宣传活动和印发宣传材料(100.0%,17/17)。③定点医院均负责患者报告、诊治和健康教育工作。设置有独立的结防门诊的有13所(76.5%,13/17);结防人员以兼职为主(88.2%,276/313);结防门诊医生佩戴N95口罩的有5所(31.3%,5/17);涂阴和涂阳肺结核患者的病房分开设置的有3所(17.65,3/17)。④乡镇卫生院主要负责推荐可疑患者,开展患者服药督导管理;结防人员多为兼职(87.5%,35/40)。(3)对结防人员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①疾控中心和定点医院结防人员对患者服药督导工作的可接受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510,P=0.006),92.6%的定点医院结防人员认为“疾控机构负责患者服药督导工作可行”。②疾控中心和定点医院结防人员对工作负荷、人员待遇及工作总体的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定点医院结防人员的满意度均较低,分别为66.7%,54.3%和75.5%。③乡镇卫生院结防人员自述工作中遇到的困难主要是卫生院对结防工作重视不够,工作补助经费较少和自身工作技能有限。(4)对36例在治患者的访视及调查结果显示:①能规律服药又能按要求填写服药记录卡的仅10例(27.8%,10/36);②接受过医务人员访视的患者有21例(58.3%,21/36);③有人每天提醒服药的有10例(27.8%,10/36);④自述有漏服药现象的有10例(27.8%,10/36);⑤就诊延迟的患者有21例(58.3%,21/36);⑥患者对治疗总体满意度为73.1%(158/216);⑦患者对免费政策满意度为13.9%(5/36)。(5)17个县(市、区)的涂阴肺结核患者诊断符合率为96.9%(126/130)。(6)17个县(市、区)在“三位一体”结防模式启动前后1年内的结防工作情况比较结果显示:①在患者诊治方面,初诊患者查痰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2.072,P=0.000),启动后的查痰率较高(62.3%,8452/13568);登记的各类肺结核患者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9.934,P=0.000),启动后的新涂阳肺结核患者构成比例较低(24.9%,1173/4717);肺结核患者来源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9.025,P=0.000),启动后因症就诊的患者构成比例较高(45.0%,2125/4717)。②在信息录入方面,病案信息录入及时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3.820,P=0.000),启动后的录入及时性较低(78.9%,3724/4717);痰检信息漏填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269,P=0.000),启动后的漏填率较高(1.1%,51/4717)。③在督导工作方面,启动后县级督导乡镇数比启动前减少191次;启动后县级访视患者数比启动前减少302人次。结论(1)充分利用综合医院的诊疗优势为结防工作服务,实现诊疗模式转型,符合国家“十二五”规划的总体要求。(2)“三位一体”结防模式启动后,各部门各司其职,在发现和治疗肺结核患者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基本实现了结核病诊疗工作的平稳过渡。(3)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①结核病防治经费缺乏;②结防人力资源不足,人员工作待遇满意度较低;③卫生行政部门对工作的督导协调力度不够;④患者治疗管理工作质量下滑;⑤患者经济负担加重。(4)为不断完善“三位一体”结防模式,提出以下工作建议:①积极探索有效的结防经费补偿机制;②提高结防人员待遇,稳定结防队伍;③卫生行政部门加强工作监督和评价;④加强人员培训,不断规范患者治疗管理工作;⑤完善医疗保障制度和惠民措施,尽量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贾跃旗,解春梅[2](2013)在《内蒙古自治区结核病控制项目经济学评价》文中指出目的通过对内蒙古自治区结核病控制项目的卫生经济学评价,为卫生资源投入与合理使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成本-效果分析、成本-效用分析、成本-效益分析方法对2005-2012年内蒙古自治区结核病控制项目资金的投入与效果进行卫生经济学评价。结果 2005-2012年内蒙古自治区结核病控制项目实施DOTS策略后共挽回DALY 1555672.3年,共获得22 003个完整生命;减少新发传染性肺结核病人73 805110 708例,避免了新发病例DALY损失777 836.161 166 751.61年。DOTS策略每治愈1例结核病人需花费1 825.72元,节省费用4 574.28元,总计节省费用67 521.28万元。结论 DOTS策略减轻了肺结核患者的经济负担,是一项低投入高效益、高效果的策略。

徐广保[3](2012)在《浅谈国际卫生项目在结核病预防控制工作中的作用》文中研究表明业界普遍认为国际卫生项目在结核病预防控制(简称“结防”)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是缓解了我国结防经费不足问题,促进了资源的合理分配;二是引进并推广了现代结防策略等国际先进技术和经验;三是促使各地建立健全了结防网络;四是有效推行了目标管理和过程监控,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五是开展了健康教育和实施性研究,促进了结防长效机制的形成。实施国际卫生项目使我国的直接面视督导短程化疗(DOTS)覆盖率、患者发现率和治愈率得到较快提高,更有效地控制了结核病疫情,取得了显着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也为我国的公共卫生项目管理提供了有益经验。国际合作项目是保持与国际接轨、引进先进理念和技术的重要平台。因此,各级政府应继续重视国际卫生项目的引进并加强管理,通过开展国际卫生项目工作更快、更好地实现结防规划目标。

边学峰[4](2011)在《中国耐多药结核病防治体系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耐多药结核病是指耐异烟肼和利福平两种以上抗结核药物的结核分支杆菌引起的结核病。其具有治疗时间长、治疗难度大、治疗费用高、治愈率低、死亡率高等特点,而且是重要的传染源,随着艾滋病感染者等不利因素的增加,对结核病的控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中国耐多药结核病疫情非常严重,是全球27个耐药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世界卫生组织估计每年新发耐多药结核病病例约500,000起,其中印度131,000例,中国112,000例。耐多药结核病的防治已成为中国结核病防治工作的重大问题之针对耐药结核病带来的问题,全球范围内已开展一系列活动控制其发展。从1994年开始,WHO和国际防痨及肺部疾病联盟开始在全球开展耐药监测项目。1998年WHO提出针对耐多药结核病的DOTS-Plus策略,建议将耐多药结核病的控制纳入到国家结核病规划中。2008年出版了《耐药结核病规划管理指南:2008年紧急修订版》,提出了适用于耐药结核病管理的DOTS框架,其核心要素与非耐药结核病控制的DOTS框架基本相同。综述发现,耐多药结核病的诊断技术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对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在药敏实验的基础上,实施标准化治疗是有效的治疗方案,但保证药物的可及性是关键。借鉴医防合作的经验,探索和建立针对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的管理机制。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标是通过对耐多药结核病防治体系进行系统分析,为改善耐多药结核病防治效果,规范耐多药结核病诊疗管理措施提供依据。具体目的包括:分析耐多药结核病控制体系及筹资现状;明确耐多药结核病诊疗现状和影响因素;研究耐多药结核病管理现状及影响患者治疗效果主要因素;为建立规范化耐多药结核病防治体系提出科学的政策建议。研究方法研究资料来源于国家科技部重大专项课题“结核病发病模式研究”和卫生部-盖茨基金会“医院与疾控系统合作管理结核病模式研究”基线调查数据,包括患者面对面调查、机构调查、病案调查和关键人物访谈四部分。本研究采用目的抽样的方法,选择8个市(区)作为研究现场,分别是:天津市、黑龙江大庆市、浙江衢州市、重庆万州区、河南濮阳市、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河南开封市和江苏连云港市。共调查153名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其中实验室诊断耐多药肺结核患者87名,临床诊断耐多药肺结核患者66名。共调查140份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的住院病案。在每个项目市都访谈了结核病防治相关工作的关键知情人,共访谈40人。课题组统一制定机构调查表,并在课题组到达现场前一周发给研究地区。本研究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定量资料在录入计算机之前进行核对、检查,剔除不合格调查表。用EpiData3.1建立患者调查与病案调查数据库,将资料进行二次录入,全部数据导入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定性访谈资料分析时先将其整理成文,然后导入Weft Qualitative Data Project软件,并对相关问题按主题分类后进行归纳分析。研究结果绝大部分耐多药肺结核患者能正确回答结核病的传播途径,但是对目前国家免费治疗政策的知晓率不高,且有近30%的耐多药肺结核患者不相信结核病能够治愈。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心理健康状况较差,较发达地区、有借债的患者心理疾患危险性高。中央转移支付和结核病项目经费是支持地方开展结核病控制工作的主要经费来源。研究地区都表示结核病工作经费没问题,但缺乏相应的人员经费,即从事督导管理等工作时的激励费用。目前提供结核病诊治服务占医院业务收入的比例很少。目前城乡实施的三种医疗保险制度,都将结核病患者的住院费用纳入到补偿范围中,按照各地制定的报销方案进行报销,一般采用设定起付线和封顶线,分段报销的方法,报销比例平均在50%以上。耐多药肺结核患者自首次抗结核治疗至调查日止累计抗结核治疗时问中位数为537天,抗结核治疗总医疗费用的中位数为22500元。报销前,医疗费用占家庭非食品性支出的比例中位数为123.1%,即抗结核治疗的医疗费用是患者家庭非食品性支出的1.23倍。82.3%的患者医疗费用占家庭非食品性支出的比例超过了40%,即产生了灾难性医疗支出。70.1%的患者因治疗结核病向他人借钱,79.6%的患者表示负担较重。67.3%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获得了医疗保险补偿,报销后医疗费用占家庭非食品性支出比例的中位数为64.1%,较补偿前的123.1%显着降低。报销后产生灾难性医疗支出的患者比例为53.7%,较补偿前的82.3%明显下降。8个市来看,大部分患者的医疗费用得到报销,但是报销费用占医疗费用的比例不高,自付费用仍然在70%以上。8个市的市级结核病防治人员数量从3人到71人不等。按照国家结核病防治规划指南的要求,只有万州区、呼和浩特市和开封市的人员数量达到国家要求,衢州市和连云港市结防人员数量严重不足。结防人员学历偏低,以从事结核病管理的人员为主,实验室人员比例较低。机构诊治能力分析,8个市专科医院和结防机构均配置了一定数量的结核病诊治设备,但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缺失。4所医院可以通过药敏试验诊断耐多药结核病。通过访谈了解到,未开展药敏试验的主要原因是实验室硬件条件和设备不达标。市专科医院二线抗结核药品的配备状况不理想,大部分WHO建议配备的二线抗结核药品都没有配备,这必然会影响耐多药肺结核患者住院治疗方案的制定。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就医过程分析,153名患者接受抗结核治疗的机构数不尽相同。有的患者求医过程比较简单,只在市结核病专科医院治疗;有的患者在多家医疗机构间反复多次治疗,整个求医过程较为复杂。大多数患者首次抗结核治疗机构为其他结核病防治机构,其次为综合医院和结核病专科医院。不同职业对耐多药肺结核患者选择首次治疗机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非农民患者首次治疗机构是结核病专科医院等比较专业医疗机构。所调查耐多药肺结核患者从最早出现症状到初次就诊平均间隔36.39天;31.6%患者发生就诊延迟现象,平均延迟110.82天。大多数患者确诊医疗机构为结核病专科医院,其次为结核病防治机构和综合医院。不同文化程度对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确诊单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文化程度越高患者,确诊机构越是较专业医疗机构。耐多药肺结核患者从初次就诊到确诊平均间隔115.65天;33.3%患者发生确诊延迟现象,平均延迟343.83天。耐多药肺结核患者获得管理服务情况分析,首治期间14.7%的患者存在停药超过2周的现象。35.3%的耐多药肺结核患者首次抗结核治疗时在他人面视下服药,但大多数是在家庭成员面视下服药,医生面视下服药比例只有11.8%。首治期间35.3%的患者接受过电话或上门访视,大多数为结防人员的访视管理。以患者确诊为耐多药结核病为截点,将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的治疗过程分为确诊前和确诊后两个阶段,结果显示,确诊前只有11.6%的患者曾在医务人员面视下服药,有42.9%的患者接受过医务人员的电话或上门访视。确诊后,仅有7.7%的患者在医生面视下服药,52.4%的患者接受过电话或上门访视。无论确诊前还是确诊后,8个市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面视下服药的比例很低,不足15%,并且在治疗过程中有近50%的患者没有接受过医务人员电话或上门访视。结论与政策建议结防机构在群众中的知晓和信任度不够,经费不足,设备简陋,部分地区防治人员能力低下,影响了耐多药结核病防治措施的贯彻实施。治疗耐多药结核病给绝大部分患者家庭造成了灾难性卫生支出。虽然医疗费用能够得到一定比例的报销,但报销后患者自付比例仍然在70%以上,仍有53%患者在报销后还存在灾难性医疗支出。专科医院的耐多药结核病诊断时间长,对耐多药结核病的治疗并不是按照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标准化治疗方案进行,只有少数的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在专科医院住院期间规范用药。医疗机构和结防机构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有效的信息交流机制,医院在患者出院后不能及时的将有关信息传递给结防机构,在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管理上还没有真正实现“闭环管理”。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差,罹患心理疾病的危险水平较高。针对以上结论,提出以下政策建议:1)加大地方结核病防治经费的投入,加强结防机构的人力资源建设和设备的配备,同时给予基层督导人员有效的激励和管理,提高其督导管理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的积极性。2)进一步完善城乡3种医疗保险制度对结核病的补偿政策,在现有社会医疗保险的基础上,设计针对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的特殊补偿措施。3)引入快速、有效的耐多药结核病诊断技术,缩短诊断时间,并辅以必要的实验室改造,提高专科医院耐多药结核病诊断能力。4)建立和推荐标准化的耐多药结核病诊疗规范,有针对性的深入开展耐多药结核病知识培训。5)进一步完善结核病控制的医防合作模式,加强专科医院与结防机构的合作。6)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增强他们对治愈结核病的信心。

陈涛[5](2011)在《中国结核病防治项目对弱势人群干预措施的效果与评价》文中提出目的:回顾既往的及正执行的结核病控制项目在提高贫困人群及社会弱势人群对结核病服务获得和利用方面所采取的相关政策、文件、措施、干预或活动,并评价其效果和影响,为进一步开展结核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和建议。方法:借鉴循证医学系统评价方法,对文献进行系统回顾和评价,同时结合定性研究方法。文献回顾及评价:包括收集已发表的及未发表的中国结核病控制项目相关的研究资料。对发表文献采用全面系统的文献检索并进行系统评价;未发表文献主要从相关单位、机构及相关网站等处获取信息资料,如相关政策、文件、项目的实施方案、中期报告、进展报告、评估报告及结题报告等,利用数据提取表对信息进行提取。定性研究:包括对国家级结核防治官员、结防领域专家、结核项目管理者以及实施者,省/市级、区/县级结防机构管理者等进行关键人物访谈;对基层工作人员及卫生服务利用者进行个人深入访谈。采用主题框架法进行定性资料分析,全面、系统的分析干预、措施或活动的效果和影响。结果:本研究纳入25篇已发表文献,45份未发表的资料,定性访谈25人。研究表明实施性研究是新的遏制结核病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内容多涉及中国结核病控制亟待解决的问题。结核防治供方支持的实施项目与国家目前结防政策大环境相一致,多倾向于西部贫困地区投入经费。项目中卫生系统的干预主要体现在加强卫生系统建设,包括加强结核病防治机构建设,健全服务体系;加强人员培训,提高结核防治能力;通过建立激励机制、转诊、提供免费诊断治疗、对病人进行追踪及督导管理、部分地区尝试将肺结核病纳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慢性病管理等各种方式来开展病人的发现、治疗及管理工作。项目的干预措施及活动的总体效果是显着的,然而,开展专门针对贫困及弱势人群的结核干预措施的力度不够。结论:项目的干预措施及活动的总体效果是显着的,但缺乏很好地针对贫困人群及社会弱势人群的干预设计。从发表、未发表资料及定性研究来看,未充分开展数据的登记、核查和监督,信息数据不够完整可靠。研究较少考虑可比的对照,缺少详实的干预前及干预后的调查,欠缺结合定性定量调查方法。各种结核控制项目和措施交叉实施;影响结核控制工作效果的各种社会、经济、文化因素繁多,种种因素都为效果评价工作带来困难。在对国家结核防治专家及地方结核管理者的访谈中显示,针对某一项干预措施或是某一个结局指标的评价都是难以进行的。因为疾病的防治都是采取综合防治策略,为了很好地开展并评价针对贫困人群及弱势人群的结核干预措施的效果,需要有科学可行的干预设计、加强干预实施过程的质量控制和监督、做好信息收集和建立指标评价体系、发展好的评价方法,从而进行全面的评价,并对干预效果进行及时科学地总结和传播。

侯瑞丽[6](2011)在《内蒙古自治区结核病控制项目经济学、社会学评价及预测》文中研究说明目的(1)回顾性比较内蒙古自治区2005~2009年结核病控制项目实施的效果,查漏补缺为今后结核病控制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2)运用经济学评价方法对内蒙古自治区结核病控制项目进行评价,为推行DOTS策略,加强结核病控制项目的经济支持提供参考。(3)分析影响结核病认知的因素,以了解DOTS策略在内蒙古自治区居民中的宣教效果。(4)预测自治区未来9年的发病率,并且与实际值相比较,为项目人财物的合理投入和效果评价提供参考依据。方法(1)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通过率、构成比对2005~2009年结核病资料进行分析;(2)通过成本-效果、成本-效用、成本-效益对内蒙古结核病资料进行经济学评价;(3)运用二分类的逻辑回归分析方法对结核病的认知信念行为进行评价;(4)应用灰色系统GM(1,1)模型,根据2005~2009年内蒙古自治区初治肺结核发病率信息,预测其发病率并评价其预测效果。结果(1)内蒙古自治区2005~2009年可疑结核病症状者289413例,共登记发现并免费治疗活动性肺结核病人104193例,其中初治涂阳病人50795例,占48.75%,复治涂阳病人6754例,占6.48%,涂阴病人46644例。初治涂阳肺结核病的治愈率为92.85%,复治涂阳肺结核病的治愈率为84.20%,涂阴肺结核病人的完成率为91.15%,达到了《规划》的目标;(2)2005~2009年内蒙古自治区结核病控制项目实施DOTS策略后共挽回DALY1010233.22年,实际节约资金40560.46万元;(3)不同的结核病知识的认知与不同的因素有关系,但是几乎都与文化程度有关系;(4)应用灰色数列GM(1,1)模型预测结果,C=0.347<0.5,P=5.15>0.95,预测精度很好,预测效果满意,2010~2018年内蒙古自治区涂阳结核发病率为402/100万、396/100万、390/100万、383/100万、378/100万、373/100万、366/100万、361/100万、356/100万。结论(1)内蒙古自治区疫情处于稳定状态,疫情分布以男性轻壮年发病较高;(2)内蒙古自治区结核病控制项目的覆盖率、涂阳病人治愈率、涂阴病人完成率均达到了项目规定的要求,有效地控制了传染源,切断了传播途径,保护了易感人群。促进了该区的经济发展,提高了居民的生命质量,取得了非常大的社会与经济效益;(3)认知分析很多因变量都与文化程度有关系,建议多针对低文化人群做宣传;(4)灰色数列GM(1,1)模型可应用于结核病项目的指标预测。

韦丽琴,赵若望,任忠和,李志鹏,赵帅[7](2010)在《内蒙古结核病控制项目实施后居民认知度的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为了解在结核病控制项目实施后居民关于结核病的认知程度和该项目所取得的社会效益,进而评价该项目在内蒙古地区产生的效果,为内蒙古自治区的结核病防治工作提供有效的指导。方法:采用分层结合随机抽样的方法,与当地政府相关部门合作,对内蒙古部分城乡地区的居民开展现场问卷调查。结果:在10604名被调查者中有88.2%听说过肺结核病,其中有82.7%知道肺结核可以传染,城镇人口、高文化人群知晓率更高;结核病免费诊治政策的知晓率仅达到60%,女性和低文化人群低于男性、高文化程度的人群(P<0.001);公众中96%以上的居民对开展结核病健康教育持支持态度,且文化程度越高,支持率越高(P<0.001)。结论:结核病基本知识的知晓率、对结防工作的支持率较高,结核病免费诊治政策的知晓率已达到我国结核病防治规划指标(60%),但是相对偏低;性别、地区、文化程度是影响居民对结核病项目相关知识知晓率的主要因素。

任育麟,甄志芳,任利平[8](2010)在《内蒙古自治区结核病控制健康促进实践与体会》文中研究说明结核病长期以来一直是严重威胁内蒙古各族人民群众健康的慢性传染病。1998年自治区流调数据为:活动性肺结核患病率为687.4/10万,涂阳患病率为161.6/10万,疫情属全国重点省区之一。内蒙古地区1993年一2009年相继实施"卫生部加强与促进结核病控制项目","内蒙古自治区结核病控制项目"、"世界银行贷款/英国赠款结核病控制项目和日本政府援助内蒙古自治区结核病控制项目"、比利时达米恩基金会(DFB)援助内蒙古结核病控制项目"、"全球基金中国结核病一轮、二轮、四轮、五轮、八轮项目"、"中央补助内蒙古自治区结核病防治项目"及"中国-比尔盖茨基金会耐药结核病防治项目"。2005年全区DOTS覆盖率达到100%。2002年-2009年,共发现及治疗13万结核病患者,其中63786例为涂阳病人,53233例为涂阴病人,避免了百万人群发生结核病,项目

任美英[9](2010)在《包头市九原区结核病控制项目实施现状及流行趋势预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结核病是一种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结核病疫情在世界范围内,不管是工业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出现结核病疫情回升态势,故于1993年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全球结核病紧急状态宣言”,号召全球紧急动员,加强结核病控制工作。我国是全球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其中80%的结核病人分布在农村,结核病已成为农村居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制约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疾病之一。我国自实施DOTS策略以来,结核病控制工作取得了明显成就,但不同地区的实施效果差异很大。2000年第四次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西部12个省、市、自治区的疫情十分严重,患病率是东部地区的2倍,九原区是内蒙古包头市周边的农村地区,人口以农牧民为主,结核病患病率较高,结核病疫情较严重,因此该选题具有重要的社会现实意义。研究目的通过对包头市九原区5年来肺结核病人相关情况登记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九原区结核病控制项目实施状况,分析结核病控制项目覆盖情况、病人发现及登记情况、病人治疗与管理情况,并利用灰色模型预测九原区结核病流行趋势,为制订九原区结核病防治对策提供参考依据,以达到有效控制九原区结核病疫情之目的。资料与方法本研究资料来源于包头市九原区结核病控制中心2004年~2008年结核病登记管理资料。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2004年~2008年九原区结核病资料进行分析,并采用灰色模型GM(1,1)进行疫情预测。所有资料采用EXCEL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在2004年~2008年项目实施期间,共接诊可疑肺结核病人2625例,涂阳肺结核病人462例,其中新发涂阳408例,复发及其它涂阳54例,新涂阴病人402例,新登记肺结核病人共810例。②2004年~2008年,每年的新发涂阳肺结核病人登记率分别是30.85/10万、37.25/10万、39.57/10万、39.82/10万、41.78/10万,呈逐年提高,年平均新发涂阳登记率为37.85/10万。其中男性新发涂阳肺结核占全新发涂阳肺结核的61.25%,女性占38.75%;0-14岁的新发涂阳肺结核占全新发涂阳肺结核的0.92%,15-54岁占62.23%,55岁以上者占36.85%。③初、复治涂阳病人平均治愈率为94.63%、82.58%。涂阳肺结核年平均治愈率高达92.46%。2月末初、复治阴转率已分别达88.7%、75.8%;3月末初、复治阴转率已分别达92.8%、88.3%,达到了高治愈率。④用灰色模型预测2009年-2013年新发涂阳登记率分别为43.19/10万、44.71/10万、46.30/10万、47.95/10万和49.65/10万,呈上升趋势。结论与建议:1)九原区结核病疫情处于低发的稳定状态,但涂阳登记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疫情分布表现出男性青壮年发病率较高。2)九原区结核病控制项目的覆盖率、发现率、涂阳登记率、痰菌病人阴转率以及治愈率较高,均达到了项目规定的要求,有效地控制了传染源和疫情的传播,保护了易感人群。促进了该区的经济建设,提高了全民的健康水平和生命质量,取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3)九原区结核病疫情虽仍处稳定的低发病状态,但发病率呈现轻微上升态势,因此要高度重视结核病防治工作,进一步做好结核病归口管理,加强短程督导化疗,加强结防机构自身能力建设,提高肺结核病人的发现率和治愈率,降低结核病的感染率、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

谢春雨[10](2009)在《河南省世行贷款/英国赠款结核病控制项目实施情况分析》文中提出河南省世行贷款/英国赠款结核病控制项目(Henan WB/DFID TB controlproject)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结防机构防治能力并全面推行现代结核病防治策略(DOTS策略)为措施,达到降低结核病的感染、发病和死亡及保护人群健康为总体目标。目的:对项目实施效果进行分析,总结项目对我省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的影响,总结我省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可供借鉴的经验和教训,为项目完成后我省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提出可持续发展的建议。方法:利用2002-2008年河南省各项目单位的季报和全省结核病人的年报中的病人发现数、转归和督导管理的病人数据,2002-2008年度财务报表中贷款资金和配套资金的数据,对项目实施7年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全省项目分批启动,2005年项目覆盖率达100%。2002-2008年各项目单位共接诊1904866例初诊患者,发现并登记涂阳肺结核病人234779例,其中初治涂阳201642例,占85.9%,复治涂阳33137例,占14.1%。涂阳肺结核病人报告全程督导率达96.8%,涂阳病人治愈率88.6%。项目实施期间,开展了大量培训和健康教育,充实了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入资金达11171万元,平均每个项目病人成本476元。结论:项目实施取得显着成效,达到高发现率和治愈率的目标,并将继续促进本省结核病控制工作进展。

二、内蒙古自治区卫生部结核病控制项目实施效果评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内蒙古自治区卫生部结核病控制项目实施效果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广西结核病防治模式的应用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广西现行结核病防治模式的实施效果评价 前言 资料来源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三位一体”结核病防治模式的构建 前言 资料来源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三位一体”结核病防治模式的实施现状分析 前言 资料来源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全文总结 附录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2)内蒙古自治区结核病控制项目经济学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来源
    1.2 患者发现
2 结果
    2.1 成本—效果分析
    2.2 成本—效用分析
        2.2.1 直接效用
        2.2.2 间接效用
    2.3 成本—效益分析
        2.3.1 治愈病人节省费用
        2.3.2 减少传染源传染节省的费用
        2.3.3 挽回GDP损失
        2.3.4 挽回个人收入
3 讨论

(3)浅谈国际卫生项目在结核病预防控制工作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我国结防工作中的国际卫生项目
    1. 世界银行(简称“世行”)贷款结核病控制项目:
    2. 中国结核病控制-日本援助项目:
    3. 加拿大国际发展部(CIDA)-世界卫生组织(WHO)中国结核病控制项目:
    4.比利时达米恩基金会支持项目:
    5.全球基金中国结核病控制项目:
国际卫生项目的作用

(4)中国耐多药结核病防治体系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研究背景与目的
    1.1 耐多药结核病流行现状
    1.2 国际耐多药结核病控制策略
    1.3 中国耐多药结核病控制的基本情况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空白点
    1.5 本研究的目标和具体目的
    1.6 论文结构框架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耐多药结核病诊断技术进展
    2.2 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的治疗
    2.3 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的管理
    2.4 中国可以在PPM中借鉴的地方
    2.5 耐多药结核病工作中的法律问题
    2.6 本研究的理论框架
第三章 资料来源与方法
    3.1 资料来源
    3.2 研究方法
    3.3 调查内容和工具
    3.4 调查方法
    3.5 质量控制和伦理学要求
    3.6 资料分析
第四章 研究地区社会经济、结核病流行及患者基本情况
    4.1 社会经济
    4.2 结核病流行现状
    4.3 患者一般情况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核病防治卫生筹资和患者经济负担分析
    5.1 筹资模式
    5.2 医疗保险服务包
    5.3 医疗费用和患者疾病负担
    5.4 报销后灾难性卫生支出的影响因素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耐多药肺结核患者诊断、治疗和管理
    6.1 诊疗管理模式
    6.2 医防机构防治能力及患者就医情况分析
    6.3 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管理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讨论
    7.1 研究设计和方法
    7.2 筹资机制和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疾病经济负担
    7.3 诊断延迟制约了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的发现
    7.4 耐多药肺结核患者接受规范化治疗的影响因素
    7.5 DOTS策略与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关系
    7.6 归口管理与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的治疗效果
    7.7 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的心理健康
    7.8 健康教育与耐多药结核病控制
    7.9 本研究的创新和不足
第八章 结论与建议
    8.1 结论
    8.2 政策建议
附录1 8个市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的就医过程
附录2 调查表
附录3 访谈提纲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5)中国结核病防治项目对弱势人群干预措施的效果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结核病流行现状
    中国结核病防治服务现况
    干预弱势人群结核病人的必要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文献资料收集及评价
    1.2 定性研究
2 研究结果
    2.1 一般情况
    2.2 结核防治项目开展的现状及问题
    2.3 卫生服务提供方支持
    2.4 对中国弱势人群结核病防治工作干预策略的循证评价
3 讨论
    3.1 干预措施的效果
    3.2 结防系统建设
    3.3 弱势人群结核病人的管理
    3.4 弱势人群获得结防服务的影响因素
    3.5 专门针对弱势人群的干预研究
    3.6 本研究的局限性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2 政策建议
    4.3 研究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6)内蒙古自治区结核病控制项目经济学、社会学评价及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全球背景
    1.2 中国背景
2 研究目的
3 资料来源
4 内容与方法
    4.1 社会学评价
    4.2 经济学评价
        4.2.1 问卷调查
        4.2.2 上报资料
    4.3 认知度调查
        4.3.1 方法
        4.3.2 内容
        4.3.3 统计分析方法
    4.4 预测方法
5 质量控制
    5.1 预调查
    5.2 人员
    5.3 录入
    5.4 样本量估计
6 有关指标、标准和定义
7 结果
    7.1 社会学评价
        7.1.1 性别、年龄分布
        7.1.2 初、复治涂阳病人构成比例
        7.1.3 就诊方式
        7.1.4 防治人力资源构成
        7.1.5 病人发现
        7.1.6 队列分析
    7.2 经济学评价
        7.2.1 包头地区的问卷调查
        7.2.1.1 包头市区与达茂旗经济损失对比分析(进入结防所后)
        7.2.1.2 进入结防所前与进入结防所后总费用比较
        7.2.2 上报资料
        7.2.2.1 成本-效果分析
        7.2.2.2 成本-效用分析
        7.2.2.2.1 直接效用
        7.2.2.2.2 间接效用
        7.2.2.3 成本-效益分析
        7.2.2.3.1 治愈病人节省费用
        7.2.2.3.2 减少传染源传染节省的费用
        7.2.2.3.3 挽回GDP 损失
        7.2.2.3.4 挽回个人收入
    7.3 结核病控制项目实施后居民认知度评价
        7.3.1 调查对象的一般情况
        7.3.2 居民人口学特征对结核病认知情况的影响
    7.4 结核病发病率的预测
        7.4.1 灰色模型的拟合运算
        7.4.2 灰色模型的一阶微分方程
        7.4.3 灰色模型的预测
8 讨论
    8.1 结核病项目现状分析
    8.2 经济效益分析
    8.3 居民认知情况分析
    8.4 预测
9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7)内蒙古结核病控制项目实施后居民认知度的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调查方法
    1.3 具体内容
    1.4 数据分析方法
2 结果
    2.1 调查对象的一般情况
    2.2 不同性别肺结核防治知识知晓情况
    2.3 不同民族肺结核防治知识知晓情况
    2.4 城乡肺结核防治知识知晓情况
    2.5 不同文化程度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
3 讨论

(9)包头市九原区结核病控制项目实施现状及流行趋势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研究背景
研究目的
资料与方法
结果与分析
讨论
结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相关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10)河南省世行贷款/英国赠款结核病控制项目实施情况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正文
    引言
    材料与方法
        资料来源
        统计方法
    结果
    讨论
    问题
    建议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学习期间参与的研究及论文
    参与的研究
    发表的相关论文
致谢

四、内蒙古自治区卫生部结核病控制项目实施效果评价(论文参考文献)

  • [1]广西结核病防治模式的应用效果研究[D]. 吴腾燕. 广西医科大学, 2014(10)
  • [2]内蒙古自治区结核病控制项目经济学评价[J]. 贾跃旗,解春梅. 疾病监测与控制, 2013(12)
  • [3]浅谈国际卫生项目在结核病预防控制工作中的作用[J]. 徐广保. 结核病与肺部健康杂志, 2012(03)
  • [4]中国耐多药结核病防治体系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D]. 边学峰. 山东大学, 2011(12)
  • [5]中国结核病防治项目对弱势人群干预措施的效果与评价[D]. 陈涛. 重庆医科大学, 2011(11)
  • [6]内蒙古自治区结核病控制项目经济学、社会学评价及预测[D]. 侯瑞丽. 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 2011(05)
  • [7]内蒙古结核病控制项目实施后居民认知度的评价[J]. 韦丽琴,赵若望,任忠和,李志鹏,赵帅. 包头医学院学报, 2010(05)
  • [8]内蒙古自治区结核病控制健康促进实践与体会[A]. 任育麟,甄志芳,任利平. 中国防痨协会科普委员会第十二届学术大会论文集, 2010
  • [9]包头市九原区结核病控制项目实施现状及流行趋势预测研究[D]. 任美英. 山东大学, 2010(09)
  • [10]河南省世行贷款/英国赠款结核病控制项目实施情况分析[D]. 谢春雨. 郑州大学, 2009(S1)

标签:;  ;  ;  

内蒙古自治区卫生部结核病防治项目实施效果评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