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我厂熟料强度与水泥强度的差异及其原因

探讨我厂熟料强度与水泥强度的差异及其原因

一、谈谈我厂熟料强度与水泥强度的差异及其原因(论文文献综述)

刘彦伟[1](2016)在《5000t/d水泥回转窑火焰调整过程的工艺工程仿真与优化》文中认为在水泥生产过程中,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技术已经成为我国乃至全世界普遍应用的一种先进的水泥生产技术。新型干法水泥生产主要是“两磨一烧”,其中“两磨”为生料磨和水泥磨。“一烧”是熟料烧成。熟料烧成是连接生料制备和水泥制备所必须的一种生产工艺步骤,是水泥生产的关键环节。而新型干法水泥回转窑又是烧成环节中不可或缺的极其关键的生产设备。回转窑的运转好坏直接关系到水泥产品的质量及品质。因此,如何保持回转窑良好的运行,对水泥的生产制备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回转窑的运转离不开窑内的燃烧器,回转窑的正常运转与窑内火焰的分布有着密不可分的作用。火焰的分布直接影响着窑内的温度分布,而窑内的温度又与水泥熟料的质量和耐火材料有着直接的关系。由于回转窑有耐火材料保护,窑内温度的高低直接影响耐火砖损毁程度,而窑头火焰温度又是影响窑内温度的主要因素,熟料的烧成质量与窑头火焰的调节也有着密不可分关系,因此火焰的调节对窑耐火材料的使用及熟料产量、质量的好坏等起着关键作用。本文针对以上问题,通过对回转窑运转过程中的火焰燃烧过程进行了工程仿真,分析了不同的火嘴风量对火焰分布的影响,以及在各自条件下对应的窑炉运转状态,并对个条件下的熟料质量和强度进行了实验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所做的风量调整范围内,只有当外轴风风速310m/s,内旋风风速116m/s时,火焰形状及窑筒体温度在满足生产需求情况下,筒体温度达到最优状态,且在此条件下对应的水泥熟料的抗压和抗折强度最佳。通过对回转窑内不同风量对火焰影响的工程仿真分析,可以建立一套有效的耐火砖保护措施,延长耐火砖的运转时间,可以有效减少回转窑的停机次数,保证窑的运转率,提高水泥产品的质量,对水泥行业降本增效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

王重阳[2](2014)在《硬化水泥浆体结构和性能与熟料矿物匹配水化的关系》文中研究指明水泥基材料是目前用量最大、用途最广的土木工程材料,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水泥基复合材料也存在其本身缺陷。比如其韧性差、抗折强度低;在恶劣环境下容易受各种离子的侵入腐蚀,使结构遭到破坏等。虽然这些年许多学者采取各种措施来解决上述问题,比如掺加各种外加剂、矿物细掺料研制高性能混凝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但是水泥基材料破坏的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其结构的致密性低、均匀性差。因此,需要从材料的结构和构造入手,进一步提高水泥基材料的性能,对水泥熟料矿物之间的匹配水化的机理进行研究,控制形成匀质浆体结构的各种因素,生产出结构致密、均匀、耐久性好、使用寿命高的优质混凝土。本文从熟料矿物组成,晶种诱导水泥水化以及熟料的颗粒组成三方面对熟料矿物匹配水化进行了研究,通过控制水泥熟料各矿物相之间的匹配水化,达到控制水化产物形成的速率、形态与尺寸、颗粒分布与堆积情况等,最终控制水泥基材料硬化浆体形成均匀和致密的结构。主要的研究成果及结论如下:1.矿物组成对熟料匹配水化及硬化浆体结构和性能的影响(1)硬化浆体的1d抗压强度总体上与C3A含量相关性较好,但是,当KH=0.87时,与(C3S+C3A)/C4AF比值的相关性更好,相关系数为0.9996。28d强度与C3S含量相关性较好,相关系数为0.9251,但是,当KH=0.87时,与(C3S+C3A)/C4AF的比值相关性更好,相关系数为0.9684,而当KH=0.93时,28d强度与C3S/C2S的比值相关性较好,相关系数为0.9989。90d的强度在KH=0.87时与(C3S+C2S)/C4AF的比值相关性较好,相关系数为0.9998。(2)熟料中C3A的含量是影响1h内水泥水化放热速率的主要因素,当C3A含量相差不大时,C3S的含量对水泥试样的水化放热速率有重要影响;C3S含量对水泥试样30h后的水化速率其重要作用。(3)当熟料四种主要的矿物含量分别为C3S58.6%,C2S17.9%,C3A9.6%,C4AF11.3%时,各熟料间匹配水化好,硬化水泥浆体的平均孔径为9.35μm,最可几孔径为3.15μm,孔隙率为5.29%,90d抗压强度达到135.1MPa,最终形成致密均匀的硬化浆体结构。2.晶种诱导对硬化浆体结构与性能的影响(1)掺加晶种可以提高普通硅酸盐水泥的水化放热速率,对水泥有促凝作用;当掺加晶种的水灰比为0.28,养护56d时,对水泥浆体性能的优化效果最好。(2)掺加晶种优化浆体结构,进而提高试样的抗压、抗折强度,并能确定晶种的最佳掺量为4%。在最佳掺量下,56d龄期的晶种比28d龄期晶种对水泥强度的影响效果更好,能使水泥的3d抗压、抗折强度分别提高13.63%、45.26%,7d抗压、抗折强度分别提高10.29%、17.23%,28d抗压、抗折强度分别提高13.83%、23.03%。3.熟料颗粒组成对硬化浆体和结构与性能的影响合理控制水泥熟料的颗粒组成,使各粒径范围内熟料水化速率匹配,水化产物合理的交织连接在一起,进而可使硬化水泥浆体得到最高的强度与最优的结构。本文中熟料粒径0.4-6μm占28.61%,6-20μm占42.8%,20-40μm占26.2%时熟料矿物匹配水化的较好,硬化浆体强度最高为99.4MPa,其平均孔径为11.9μm,最可几孔径为3.5μm,孔隙率为4.3%。

王刚[3](2013)在《新型水泥复合助磨剂的研制和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泥的粉磨是高能耗过程,降低粉磨能耗,提高粉磨效率和水泥质量,是水泥工作者极为关注的问题。研制高效适用的助磨剂,能提高水泥磨机产量、混合材掺量和水泥产品质量,是降低水泥粉磨电耗和水泥制造成本的有效措施。论文通过试验选用三乙醇胺、木质素、乙二醇、三异丙醇胺作为基本助磨剂原料,通过进行一元、二元、三元和四元配制试验,研制新型复合水泥助磨剂。并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熟料、混合材、水泥进行工业化验证试验,针对助磨剂作用水泥性能效果,进行了系统归纳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水泥粉磨过程中掺加适量助磨剂,能提高水泥颗粒的比表面积,改善水泥的颗粒粒度组成和颗粒分布,增强水泥各龄期强度。三乙醇胺单体助磨剂具有一定程度改善水泥细度,提高粉磨效率和水泥强度的作用。对于硅酸盐矿物含量高的熟料及矿渣、粉煤灰混合材具有更好的适应性。复合助磨剂不仅能抵消单体助磨剂在某些性能方面的不足,而且使水泥的各项物理性能更趋向于合理。高性能四元复合助磨剂对水泥具有良好的助磨和增强作用。在原料和磨机工况不变的情况下,使用试验研制开发的四元复配助磨剂后,水泥的混合材掺量提高5%,台时产量提高11.7%,吨水泥工序电耗下降3.8kW·h。新型高效助磨剂的广泛使用,可以节约熟料,降低水泥企业的生产成本,对于水泥工业的节能减排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董涛[4](2012)在《钢渣在水泥生产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钢渣作为钢铁工业的废渣,其资源化综合利用既有利节省资源,又有利于环境保护。本文进行了利用钢渣作为水泥生料组分和混合材料煅烧硅酸盐水泥熟料和生产水泥的试验研究。以石灰石、粘土和不同含量、不同比表面积的钢渣作为原料来煅烧水泥熟料。通过熟料的安定性,试样3d、7d抗压强度实验和熟料的XRD、SEM等测试结果分析钢渣对水泥熟料性能的影响,得到熟料性能最好的配比,探讨钢渣在水泥煅烧过程中得作用,实现更好的经济效益。本文还进行了掺入激发剂和不同比表面积、不同掺量的钢渣后的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水泥安定性、凝结时间、3d、28d强度的试验,研究钢渣比表面积、掺入量和激发剂对水泥物理性能的影响,得到适宜水平下的配比。以期望得到较大钢渣掺量,早期强度较高的配比。还借助XRD分析、SEM分析,对其水化及水化产物进行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钢渣作为生料组分配制成的生料易烧性良好。安定性全部合格。钢渣的比表面积越大,熟料f-CaO含量越少。钢渣的掺加量为15%时,强度比掺入10%和20%的样品高。当钢渣的含量为15%、钢渣的比表面积为475.7m2/kg时,水泥性能达到最佳水平。钢渣作为水泥混合材使用时,安定性全部合格。水泥标准稠度随着钢渣比表面积的增大而增大。比表面积对水泥凝结时间的影响不大,但会随着钢渣掺入量的增大而增大。强度随着比表面积的增大而增大。按正交试验最佳配合后,水泥性能具有最高水平。激发剂对掺入钢渣的水泥早期强度有增强作用。水玻璃掺入量为2%、芒硝掺入量为2%,减水剂掺入量为0.6%的方案为最优方案。与空白样相比3d抗压强度提高22%。芒硝对钢渣早期活性的激发效果优于水玻璃和木质素磺酸钙,其适宜参入量为2%-3%。对于水化后期作用不是很明显。

夏宝林[5](2011)在《谈谈粉磨站对熟料与减水剂相容性的控制》文中研究说明提出了粉磨站企业在生产销往搅拌站水泥时应当重视对熟料与减水剂相容性控制的观点,介绍了用熟料净浆流动度作为判断熟料与减水剂相容性依据及具体试验方法,通过试验验证了这种方法。

潘兵[6](2011)在《木质素基水泥助磨剂的研制及性能研究》文中提出我国是水泥生产大国,2010年水泥产量超过18亿吨。水泥的一烧两磨生产过程中,粉磨过程浪费大量的能量,熟料的烧成过程形成大量的粉尘、CO2、SO2、NOX等大气污染物质,造成巨大的环境污染。水泥助磨剂的应用,可以提高粉磨效率10%20%,缩短粉磨时间、提高台时产量、在保证强度等级相同的情况下掺加6%10%的混合材。复合型高效水泥助磨剂是其未来的发展方向,目前以价格昂贵的三乙醇胺为主。近年来,受国际油价的上涨,三乙醇胺价格涨幅较大,限制了高效水泥助磨剂的推广应用。木质素由于具有一定的表面活性,分子结构中含有酚羟基和羧基等活性基团,早在80年代就引起研究学者的兴趣,被用作助剂复配醇胺类物质在水泥助磨剂中使用,但是由于助磨效果不佳,且对后期强度有所下降,限制了其在水泥助磨剂中的应用。针对三乙醇胺价格昂贵、木质素在水泥助磨剂配比中所占含量低且对后期强度有所下降的问题,本研究以价格低廉的麦草碱木质素为原料,对其化学改性和配伍,研制出了一种复合型木质素基高效水泥助磨剂GCL6-J。主要研究工作和成果如下:采用超滤提纯的方法将碱木质素分为不同分子量级分,在0.1%掺量下,其助磨效果随分子量的增加而降低,分子量小的木质素分子有较好的助磨效果;采用过硫酸铵、高锰酸钾、双氧水、次氯酸钠为氧化剂,考察了不同氧化剂改性木质素产物的助磨效果,以过硫酸铵氧化产物的助磨效果较好,最佳氧化工艺为:反应温度85℃,氧化剂添加量为10%,氧化反应时间2h,所得氧化产物(以下简称OL)可使45μm筛余由空白的7.8%降低为6.7%。相比麦草碱木质素,OL羧基含量由2.15mmol/g增加为2.53mmol/g,酚羟基含量微弱降低,100g/L时溶液表面张力由42.0mN/m增加为44.6mN/m,重均分子量由8690Da降低为5970Da,多分散性降低,由4.74降低为3.83。对OL进行配伍,添加8%的极性添加剂A、5%的极性添加剂B、1%的添加剂RQ、25%的丙三醇所得产物GCL6助磨效果可达TEA效果的92.9%,但其对砂浆强度的增加作用不够明显。复配醋酸钠后的GCL6-J,在40%以上固含量时才能够发挥较好的助磨效果,其最佳掺量0.1%时助磨效果可达TEA效果的89.3%,对华润水泥3d,7d,28d抗压强度比空白水泥样品分别增加6.0%、5.3%、7.8%,是一种廉价高效的复合型水泥助磨剂;GCL6-J对水泥熟料的适应性较好,对泰美水泥孰料、华润水泥熟料、珠江水泥熟料的助磨效果分别可达TEA效果的88.9%、89.3%、75.0%。研究了木质素基水泥助磨剂的助磨机理,动态接触角测试表明,GCL6-J对水泥粉末的润湿能力显着优于AL,其动态表面张力在100g/L时为25.0mN/m,XPS测试结果表明,以钙原子的能谱分析统计,OL在水泥表面上的吸附层厚度由改性前AL的1.02nm增加为3.53nm。分子量较低、表面张力低、分子极性强,是木质素基高效水泥助磨剂必备的三个因素。本文采用氧化降解对木质素进行化学改性,配伍不同极性添加剂,研制出的GCL6-J能够很好的渗透到粉末裂纹空隙中发挥高效的助磨性能,同时提高水泥砂浆强度。解决了木质素基水泥助磨剂效果低的问题,提高了木质素在配比中所占含量,同时揭示了木质素基水泥助磨剂的助磨机理。木质素基高效水泥助磨剂GCL6-J的研制,提高了粉磨效率,降低了水泥助磨剂的经济成本,推动了造纸废液中木质素的回收应用,为节能减排做出积极贡献。

李翔[7](2011)在《助磨剂单组分对水泥与熟料矿物水化及性能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基于目前水泥体系的日益复杂化和水泥助磨剂技术的复合改性发展趋势,重点研究了三种醇类、醇胺类助磨剂单组分(EG、TEA、TIPA)对不同水泥品种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0.01-0.04%掺量范围内,各种单组分对硅酸盐系水泥具有明显的增强效果。EG、TEA对P·I和P·O水泥的各龄期强度都有增强作用,TIPA主要对其后期强度的增长作用显着;P·C水泥中混合材种类多、掺量大,三种单组分对水泥强度增进率的影响更为突出,说明助磨剂单组分对混合材的潜在活性能更为有效地激发;通过对掺不同助磨剂品种及不同掺量的P·I水泥试样的颗粒特性检测,发现助磨剂能够减少<1μm和>83μm的过细、过粗颗粒含量,但相应3-32μm颗粒含量变化不大。结合内掺和外掺助磨剂单组分对水泥强度发展规律的影响,说明上述助磨剂单组分除具有粉磨过程的机械活化作用外,其对水泥水化过程也具有相应的物理-化学激发效应。通过水化热、化学结合水、XRD和SEM等技术和方法,探讨了不同助磨剂单组分对主要熟料矿物C3S和C3A的水化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①EG、TEA、TIPA均使C3S矿物1d以内的水化热有所减少,说明其对C3S的初始水化均具有一定的延缓作用,尤其是TEA对水化样的诱导期和减速期延迟效果明显,并导致其总体水化速度随之降低。水化1d以后,EG、TIPA能明显促进C3S的水化,并使这种促进作用始终稳定的发展,保证了矿物水化结构不断完善,这与P·I水泥在相应条件下的强度增长规律相吻合;②在C3A-CaSO4-H2O体系中,不同单组分都能促进C3A矿物ld水化放热量的增加,三者中EG相应影响较小,而TEA的影响最大,但它们促进C3A早期水化的趋势是确定的。EG主要在1d以后能明显促进C3A水化,进而促进水化铝酸钙生成钙矾石产物,构成基本水化结构,醇胺类助磨剂TEA、TIPA对C3A水化和钙矾石生成过程的促进作用发挥得明显更早,水化3d以后,三者对钙矾石向单硫型水化硫铝酸钙的转化反应的影响较为一致,说明助磨剂单组分虽然都具有促进分散的共性特点,但在水化的不同阶段仍会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影响C3A的具体水化过程,从而对相应水化结构起到总体改善的效果。

张保生[8](2007)在《新型干法水泥回转窑中低品位燃料燃烧特性和窑内燃烧过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水泥回转窑中燃用低品位燃料存在以下问题:低品位燃料的燃烧特性有待进一步研究;回转窑内温度场分布情况(尤其是高温烧成带)还不清楚;现有多通道喷燃器存在风道过多、风速过高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主要从以下四方面进行了研究:首先,以热重法对不同品位燃料的静态燃烧特性进行了机理研究,并提出一种新的基于多重扫描速率的动力学求解方法。结果表明:在热重试验条件下,烟煤的燃烧性能最好,贫煤和无烟煤次之,石煤最差。褐煤虽然着火和稳燃性能最好,但是后期燃尽性能较差。褐煤和烟煤遵循圆柱形对称的三维扩散机理,贫煤、无烟煤和石煤则倾向于随机成核和随后生长机理。从燃烧特性参数和反应动力学参数判断,石煤属于高变质的无烟煤。其次,通过沉降炉模拟燃料在回转窑内的燃烧环境,重点对低品位燃料的动态燃烧特性进行考察,并提出微分差热法对着火点进行判断。结果表明:在沉降炉试验条件下,过量空气系数的适当降低、着火段壁温的提高、二次风温度的增加,以及煤样挥发分、发热量的提高、粒度的减小,均有利于提高燃料的着火和燃尽性能。接着,构建了物理模拟试验台,分析燃烧器喷口结构对流场和混合强度场的影响,并提出一种新型的齿结构喷燃器。结果表明:叶片角度的增加可以促进一、二次风的混合,有利于内回流区的形成,但是对于外回流区的形成并不总是有利的。扩口有利于内回流区的形成和外回流区的扩展,但会造成速度衰减的加快和混合强度的降低。提出的齿结构喷燃器,对于增大内、外回流区和提高整体的混合强度的作用是十分明显的。然后,采用计算机辅助试验,从操作参数的角度对低品位燃料在整个回转窑内的燃烧过程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45°的旋流叶片角、3:1的外内风量比、1.2的过量空气系数是一个较好的操作状态,利于产生较大的内、外回流区,保证较长的高温带分布,同时避免局部高温的出现和实现燃料的完全燃烧。因此,在良好的操作状态下采用三通道喷燃器实现低品位燃料比如无烟煤的燃烧是可行的。最后,对新型干法水泥回转窑中应用不同品位燃料的情况进行考察,重点对燃用低品位燃料时烧成系统的性能指标进行分析。

张大康,汪澜[9](2006)在《高性能水泥研究进展与评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综述了国内近10年来高性能水泥的研究成果,涉及到高性能水泥的定义、技术要求、性能指标的影响因素和检测方法、生产技术、与高性能水泥有关的基础理论以及绿色化生产等内容。已有研究工作基本明确了高性能水泥的核心内涵,即满足制造高性能混凝土的需要;初步在制定高性能水泥的技术要求方面做了尝试;较多地进行了高性能水泥性能指标的影响因素的探讨;主要在理论上或实验室内进行了高性能水泥生产方法讨论,少量地进行了工厂的生产试验。高性能水泥的研究已经对水泥厂的水泥质量产生影响,部分水泥厂水泥性能已经开始出现向高性能水泥靠近的趋势。

兰建文[10](2006)在《水泥粉磨用助磨剂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泥助磨剂能提高水泥磨机粉磨效率,改善水泥颗粒级配组成和水泥品质指标,降低水泥生产成本,是水泥水泥生产企业的热点研究课题。本文根据秦岭水泥集团熟料矿物特点和粉磨工艺条件,以CD-88、XWB、XWA、ZS、LS-118、HEA2-43为水泥助磨剂,采用小磨实验研究和工业试验研究两种方法对助磨剂开展研究,考察助磨剂对水泥磨产量、水泥物理性能和水泥颗粒分布的影响,并对助磨剂的作用机理和在不同粉磨工艺上的使用效果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小磨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对秦岭水泥产品物理性能的影响程度为:①对水泥细度、比表面积和颗粒分布影响而言,四种助磨剂对本公司物料均有助磨效果,助磨效果最好的是CD-88,其次是XWB、ZS、XWA。②从对水泥产品需水量、抗折和抗压强度等物理性能影响而言,四种助磨剂差异较大,规律性不明显。效果相对较好的是CD-88和XWB。几种助磨剂在不同粉磨工艺上的工业性试验研究表明:①各种助磨剂对开路和闭路磨系统均有助磨效果,可提高磨机台时产量,降低细度,节约电耗,有效改善水泥的物理性能。助磨剂LS-118适合于开路磨系统(粉磨湿法窑熟料),助磨剂CBA1110适合于闭路磨系统(粉磨新型干法窑熟料)。②加入助磨剂后,水泥中3~30μm颗粒比例增加,颗粒级配更趋合理,颗粒球形度增大,提高了水泥强度。③加入助磨剂可增大混合材掺量,相应减少熟料用量,降低水泥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助磨剂的作用机理是减小了粉碎阻力、防止团聚和糊磨、提高流动性而加强了料和球的作用频率和效率,从而提高了粉磨效率。

二、谈谈我厂熟料强度与水泥强度的差异及其原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谈谈我厂熟料强度与水泥强度的差异及其原因(论文提纲范文)

(1)5000t/d水泥回转窑火焰调整过程的工艺工程仿真与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新型干法水泥技术的发展
    1.3 我国新型干法窑系统的发展现状
    1.4 水泥回转窑
        1.4.1 水泥回转窑的发展
        1.4.2 水泥回转窑的分类
        1.4.3 回转窑的生产能力
    1.5 回转窑用耐火材料
        1.5.1 传统窑用耐火材料概况
        1.5.2 我国耐火材料和世界水平的差距
    1.6 窑头火嘴
        1.6.1 窑头火嘴简介
        1.6.2 窑头火嘴调节
    1.7 文章研究的主要内容、目的及意义
第2章 5000T/D新型干法回转窑生产线建设工程
    2.1 工程概述
        2.1.1 企业概况
        2.1.2 引进设备
        2.1.3 公司生产概况
    2.2 有关窑用耐火砖的性能
        2.2.1 多通道燃烧器
        2.2.2 各类燃烧器的选用原则
    2.3 本公司经济技术指标分析
    2.4 实验装置与研究内容
        2.4.1 实验设备
        2.4.2 ANSYS软件
        2.4.3 研究内容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工程仿真实验结果与分析
    3.1 仿真条件
        3.1.1 模型的建立
        3.1.2 网格的划分
        3.1.3 材料属性设定
        3.1.4 边界条件及模型近似
    3.2 仿真结果与分析
        3.2.1 不同外轴流风风速方案结果对比
        3.2.2 不同内旋流风风速方案结果对比
    3.3 仿真分析结果的验证
        3.3.1 对不同外轴流风风速条件下的仿真结果验证
        3.3.2 对不同内旋流风风速条件下的仿真结果验证
    3.4 不同方案下实际应用效果及经济指标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不同火焰燃烧方案下对应熟料的组成与性能测定
    4.1 水泥在烧成过程不同阶段的产物
        4.1.1 生料的干燥与脱水:自由水的蒸发
        4.1.2 碳酸盐分解反应
        4.1.3 石灰石颗粒的分解机制
        4.1.4 固相反应过程
        4.1.5 硅酸三钙(C3S)的形成和烧结反应
    4.2 不同方案条件下水泥熟料成分分析
    4.3 不同方案条件下水泥熟料的岩相分析
        4.3.1 不同方案下熟料岩相中A矿分布情况
        4.3.2 不同方案下熟料岩相中B矿分布情况
        4.3.3 不同方案下熟料岩相中游离氧化钙(f-CaO)分布情况
    4.4 不同方案条件下水泥熟料的抗压和抗折强度分析
    4.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2)硬化水泥浆体结构和性能与熟料矿物匹配水化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水化机理的研究进展
        1.2.2 水化机理的研究方法
        1.2.3 熟料矿物晶体结构对水化活性及其产物组成与形态的影响
        1.2.4 水泥水化过程中不同熟料矿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第二章 原材料及方案设计
    2.1 实验原料
    2.2 实验方案
        2.2.1 矿物组成对熟料匹配水化影响的研究方案
        2.2.1.1 正交试验设计
        2.2.1.2 配料计算
        2.2.1.3 正交试验方案
        2.2.1.4 相关系数计算
        2.2.1.5 生料制备
        2.2.1.6 熟料煅烧
        2.2.1.7 熟料煅烧程度分析
        2.2.1.8 制备水泥
        2.2.1.9 水泥净浆成型与养护
        2.2.2 晶种诱导对硬化浆体结构和性能影响的研究方案
        2.2.2.1 不同类型晶种掺量设计
        2.2.2.2 掺加晶种水泥胶砂试样的成型与养护
        2.2.3 熟料颗粒组成对硬化浆体结构和性能影响的研究方案
        2.2.3.1 不同颗粒组成熟料的制备
        2.2.3.2 不同颗粒组成水泥的制备
        2.2.3.3 不同颗粒组成水泥净浆成型与养护
    2.3 测试方法
        2.3.1 抗压强度测试
        2.3.2 物相组成分析
        2.3.3 水化性能测试
        2.3.4 微观结构分析
        2.3.5 孔结构分析
        2.3.6 激光粒度分析
    2.4 实验仪器及设备
第三章 矿物组成对熟料匹配水化影响的研究
    3.1 不同矿物组成熟料的制备
        3.1.1 正交试验结果
        3.1.2 正交试验结果分析
        3.1.3 优选方案验证
    3.2 不同矿物组成熟料分析
        3.2.1 熟料游离氧化钙分析
        3.2.2 熟料物相分析
        3.2.3 熟料 SEM 分析
        3.2.4 熟料岩相分析
    3.3 熟料矿物组成对水化速率影响分析
    3.4 熟料矿物含量匹配与水泥硬化浆体抗压强度关系研究
    3.5 熟料矿物组成对水泥浆体结构的影响
        3.5.1 硬化水泥浆体孔结构分析
        3.5.2 硬化水化浆体物相分析
        3.5.3 硬化水泥浆体微观形貌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晶种诱导水泥水化对浆体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4.1 不同水化程度晶种的制备及分析
        4.1.1 不同水化程度晶种的制备
        4.1.2 晶种的物相分析
        4.1.3 晶种的水化程度分析
    4.2 晶种对水泥水化性能和凝结时间的作用
        4.2.1 晶种对水泥水化性能的影响
        4.2.2 晶种对水泥凝结时间的影响
    4.3 晶种对硬化水泥浆体力学性能的影响
    4.4 晶种对硬化水泥浆体结构的影响
        4.4.1 晶种对硬化水泥浆吸水率的影响
        4.4.2 晶种对硬化水泥浆微观结构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熟料颗粒组成对硬化水泥浆体结构的影响
    5.1 熟料颗粒组成与硬化浆体强度的关系
    5.2 熟料颗粒组成对硬化浆体微观结构的影响
        5.2.1 熟料颗粒组成对硬化浆体孔结构影响分析
        5.2.2 熟料颗粒组成对硬化浆体微观形貌影响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3)新型水泥复合助磨剂的研制和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水泥助磨剂的概述
        1.1.1 助磨剂的发展
        1.1.2 助磨剂的分类
        1.1.3 助磨剂的机理
        1.1.4 助磨剂的前景
        1.1.5 助磨剂的现状
    1.2 论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3 课题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 试验原料与方法
    2.1 试验原材料
        2.1.1 试验原材料的成分
        2.1.2 助磨剂用原料与配制
    2.2 试验所用仪器与设备
    2.3 实验室粉磨设备和试验
    2.4 水泥物理化学性能测试方法
3 三乙醇胺助磨剂效果试验
    3.1 三乙醇胺助磨剂对不同熟料的助磨效果
    3.2 三乙醇胺助磨剂的助磨效果及对不同水泥性能影响
    3.3 三乙醇胺助磨剂对水泥颗粒分布的影响
    3.4 小结
4 助磨剂的多元复配试验
    4.1 二元复配助磨剂
        4.1.1 三乙醇胺与木质素二元复配助磨剂的研究
        4.1.2 掺加二元复配助磨剂的水泥性能
    4.2 三元复配助磨剂
        4.2.1 三元复配助磨剂对不同材料的助磨效果
        4.2.2 三元复配助磨剂的效果及对不同水泥的性能影响
    4.3 四元复配助磨剂
    4.4 小结
5 四元复配助磨剂与商业助磨剂的工业对比试验
    5.1 四元复配助磨剂与商业助磨剂的比较
    5.2 四元复配助磨剂的工业试验
        5.2.1 试验用原材料
        5.2.2 工业化生产试验方案
    5.3 试验结果分析
        5.3.1 Ⅰ系统中工业试验结果与分析
        5.3.2 Ⅱ系统中工业试验结果与分析
    5.4 经济效益与能耗分析
    5.5 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在职工程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4)钢渣在水泥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钢渣的组成及性质
    1.2. 钢渣综合利用
    1.3 利用钢渣煅烧水泥熟料的研究现状
    1.4 钢渣作水泥混合材料的研究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实验方案设计与研究方法
    2.1 实验原料
    2.2 化学试剂
    2.3 实验用仪器设备
    2.4 实验方案设计与研究方法
        2.4.1 利用钢渣作为生料组分煅烧硅酸盐水泥熟料
        2.4.2 钢渣作水泥混合材料的研究
        2.4.3 碱性激发剂对钢渣水化活性激发作用的研究
    2.5 测试方法
        2.5.1 水泥物理性能测试
        2.5.2 水泥净浆成型
        2.5.3 水泥胶砂成型
        2.5.4 水泥、钢渣密度测定
        2.5.5 水泥、钢渣比表面积测定
        2.5.6 水泥力学性能测试
        2.5.7 微观结构分析
        2.5.8 熟料 f-CaO 含量的测定
第三章 钢渣作为生料组分煅烧硅酸盐水泥熟料
    3.1 生料易烧性分析
    3.2 熟料晶体结构及形貌分析
    3.3 熟料力学性能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钢渣作为水泥混合材料的研究
    4.1 钢渣对水泥安定性的影响
    4.2 钢渣对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的影响
    4.3 钢渣对水泥凝结时间的影响
    4.4 钢渣对水泥强度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碱性激发剂对钢渣激发作用的研究
    5.1 水泥强度正交分析
        5.1.1 3d 强度正交分析
        5.1.2 水泥 28d 强度正交分析
    5.2 水玻璃对水泥性能的影响
    5.3 芒硝对水泥性能的影响
    5.4 木质素磺酸钙掺入量对 3d 强度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6)木质素基水泥助磨剂的研制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
第一章 绪论
    1.1 前言
    1.2 水泥助磨剂及其分类
        1.2.1 水泥助磨剂的定义
        1.2.2 水泥助磨剂的分类
    1.3 木质素及其应用概况
        1.3.1 木质素概述
        1.3.2 木质素改性产物的应用
    1.4 水泥助磨剂的研究进展
        1.4.1 国外水泥助磨剂的研究进展
        1.4.2 国内水泥助磨剂的研究进展
        1.4.3 水泥助磨剂的应用现状
    1.5 水泥助磨剂的作用机理
    1.6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意义
        1.6.1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
        1.6.2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1.6.3 本论文的创新点
第二章 实验技术与测试方法
    2.1 主要实验原料与试剂
        2.1.1 主要实验原料
        2.1.2 主要实验试剂
    2.2 合成装置及主要实验仪器
        2.2.1 合成装置
        2.2.2 主要实验仪器
    2.3 水泥粉磨及助磨性能测试
        2.3.1 水泥的粉磨
        2.3.2 水泥筛余值的测试
        2.3.3 水泥粒径分布的测试
    2.4 水泥性能测试
        2.4.1 水泥净浆标准稠度用水量的测定
        2.4.2 水泥净浆凝结时间的测定
        2.4.3 水泥砂浆稠度的测试
        2.4.4 水泥砂浆抗折强度的测试
        2.4.5 水泥砂浆抗压强度的测试
    2.5 水泥助磨剂的合成及表征
        2.5.1 水泥助磨剂的合成工艺
        2.5.2 碱木质素及其改性产物的超滤分级
        2.5.3 表面张力测试
        2.5.4 接触角测试
        2.5.5 紫外吸收光谱(UV)测试
        2.5.6 红外吸收光谱(IR)测试
        2.5.7 凝胶渗透色谱(GPC)测试
        2.5.8 官能团的测试
        2.5.9 X-光电子能谱(XPS)测试
        2.5.10 水泥形貌SEM 测定
第三章 木质素基水泥助磨剂改性工艺的研究
    3.1 粉磨条件的确定
        3.1.1 不同球料比对助磨效果的影响
        3.1.2 不同球磨时间对球磨效果的影响
        3.1.3 水泥助磨剂掺加形态对助磨效果的影响
    3.2 不同种类添加剂对助磨效果的影响
        3.2.1 水溶性高分子助剂对助磨效果的影响
        3.2.2 木质素及其磺酸盐对助磨效果的影响
        3.2.3 不同级分木质素对助磨性能的影响
    3.3 木质素氧化反应工艺的确定
        3.3.1 不同氧化剂改性木质素产物助磨性能
        3.3.2 不同反应时间对产物助磨性能的影响
        3.3.3 不同反应温度对产物助磨性能的影响
    3.4 木质素氧化改性产物的表征
        3.4.1 木质素氧化改性产物分子量的变化
        3.4.2 木质素氧化改性产物官能团的变化
        3.4.3 木质素氧化改性产物紫外分析
        3.4.4 木质素氧化改性产物红外分析
        3.4.5 木质素氧化改性产物表面张力的测定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木质素基高效水泥助磨剂的研制
    4.1 极性添加剂对助磨效果及水泥性能的影响
        4.1.1 极性添加剂A 与OL 复配产物对助磨性能的影响
        4.1.2 极性添加剂B 与OL 复配产物对助磨性能的影响
    4.2 醇胺类物质与ZAL 复配性能研究
        4.2.1 醇胺类物质对助磨效果的影响
        4.2.2 醇胺类物质对砂浆强度的影响
        4.2.3 醇胺类物质与ZAL 复配产物对助磨效果的影响
    4.3 无机盐对助磨效果及水泥性能的影响
        4.3.1 无机盐对助磨效果的影响
        4.3.2 无机盐对水泥性能的影响
    4.4 砂浆密度对水泥性能的影响
        4.4.1 水泥助磨剂对砂浆密度及强度的影响
        4.4.2 不同掺量添加剂RQ 对GCL6 性能的影响
    4.5 木质素基高效水泥助磨剂GCL6-J 的研制
        4.5.1 不同质量分数GCL6-J 对助磨效果的影响
        4.5.2 不同掺量GCL6-J 对助磨效果的影响
        4.5.3 GCL6-J 对凝结时间的影响
    4.6 GCL6-J 对不同种类熟料助磨效果的影响
        4.6.1 GCL6-J 对不同种类熟料45μm 筛余的影响
        4.6.2 GCL6-J 对不同种类熟料粒径分布的影响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木质素基水泥助磨剂助磨机理的探讨
    5.1 木质素分子量对助磨效果及砂浆性能的影响
        5.1.1 不同级分木质素对助磨效果的影响
        5.1.2 不同级分木质素对砂浆强度的影响
    5.2 分子极性对助磨效果的影响
        5.2.1 分子极性对水泥助磨剂吸附性能的影响
        5.2.2 分子极性对润湿能力的影响
    5.3 表面张力对助磨效果的影响
    5.4 木质素基水泥助磨剂助磨机理模型
    5.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7)助磨剂单组分对水泥与熟料矿物水化及性能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1.1.1 课题背景
        1.1.2 课题的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助磨剂研究的发展
        1.2.1 主要助磨剂种类与配制
        1.2.2 助磨效果评价方式
        1.2.3 关于助磨机理
    1.3 研究目标、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4 研究技术路线
第2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主要试验材料
        2.1.2 化学试剂
        2.1.3 助磨剂单组分
        2.1.4 标准砂
        2.1.5 试验用水
    2.2 试验方法
        2.2.1 颗粒特性测定
        2.2.2 力学性能检验
        2.2.3 熟料单矿物合成
        2.2.4 试样f-CaO含量测定
        2.2.5 水化试样制备
        2.2.6 C_3S单矿化学结合水测定与水化程度计算
    2.3 微观测试技术
        2.3.1 化学组成
        2.3.2 水化热
        2.3.3 XRD物相分析
        2.3.4 SEM形貌观察
第3章 助磨剂单组分对硅酸盐水泥性能及水化的影响
    3.1 助磨剂类型的选择与掺比
        3.1.1 助磨剂类型选择
        3.1.2 助磨剂掺比设计
    3.2 试验过程
        3.2.1 材料预处理
        3.2.2 水泥试样配合比方案
        3.2.3 助磨剂的添加
        3.2.4 标准小磨制样
    3.3 助磨剂单组分对不同水泥品种强度发展的影响
        3.3.1 不同单组分对P·I水泥的增强影响
        3.3.2 不同单组分对P·O水泥的增强效果
        3.3.3 不同单组分对P·C水泥的增强规律
    3.4 不同单组分对水泥颗粒特性的影响
        3.4.1 水泥的细度与比表面积
        3.4.2 水泥80μm筛余、比表面积与强度间关系的分析
        3.4.3 水泥的颗粒级配与强度的关系
    3.5 关于助磨机理的几点猜想
    3.6 外掺助磨剂单组分对水泥强度的影响
    3.7 助磨剂单组分对水泥水化过程的影响
        3.7.1 水泥水化样的制备
        3.7.2 助磨剂单组分对水化样的物相分析
    3.8 本章小结
第4章 助磨剂单组分对熟料单矿物水化过程的影响
    4.1 熟料单矿物制备与品质检测
        4.1.1 熟料单矿物的f-CaO检测结果
        4.1.2 单矿物XRD物相分析
    4.2 待测水化样品的预处理
        4.2.1 助磨剂掺量设定
        4.2.2 助磨剂溶液的制备
        4.2.3 C_3A混合料的制备
    4.3 不同单组分对C_3S水化历程的影响
        4.3.1 C_3S的经典水化理论
        4.3.2 不同单组分作用下C_3S的水化放热行为
        4.3.3 C_3S水化样的制备
        4.3.4 不同单组分对C_3S水化程度的影响
        4.3.5 不同单组分对C_3S水化样的物相特征影响分析
        4.3.6 不同单组分对C_3S水化样的微观形貌结构影响
    4.4 助磨剂对C_3A水化阶段的影响
        4.4.1 C_3A的经典水化理论
        4.4.2 不同单组分作用下C_3A的水化放热行为
        4.4.3 C_3A水化样的制备过程
        4.4.4 助磨剂单组分对C_3A水化样的XRD分析
        4.4.5 不同单组分对C_3A水化样的微观形貌结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B 符号说明

(8)新型干法水泥回转窑中低品位燃料燃烧特性和窑内燃烧过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我国水泥工业发展迅猛且耗能巨大
        1. 发展情况
        2. 耗能情况
        1.1.2 我国能源形势严峻且煤炭资源分布不均衡
        1. 能源消耗结构
        2. 煤炭分布情况
        1.1.3 水泥工业应用低品位燃料的重要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及发展趋势
        1.2.1 新型干法水泥技术的发展
        1. 水泥的诞生
        2. 水泥煅烧技术的发展
        3. 新型干法水泥技术
        1.2.2 水泥窑中燃料利用技术的研究
        1. 水泥熟料烧成的物理化学反应进程
        2. 水泥窑中燃料利用技术的研究
        1.2.3 回转窑中喷燃技术的研究
        1. 喷燃器的定义及其组成
        2. 喷燃器的功能
        3. 喷燃器的分类
        4. 喷燃技术的发展历程
        5. 喷燃技术的发展方向
    1.3 存在的主要问题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低品位燃料燃烧特性的热重研究
    2.1 试验方案的构建
        2.1.1 低品位燃料的定义探析
        2.1.2 试验样品分析
        2.1.3 试验装置和方法
    2.2 非等温热重试验中燃料燃烧特性指数
        2.2.1 TG-DTG曲线的转换
        2.2.2 TG-DTG曲线特征点
        2.2.3 综合燃烧特性指数
        2.2.4 傅氏通用着火指数
        2.2.5 热重试验中燃料燃烧指数的确定
    2.3 低品位燃料燃烧特性研究
        2.3.1 升温速率对燃烧特性的影响
        2.3.2 烟煤燃烧特性研究
        2.3.3 褐煤燃烧特性研究
        2.3.4 贫煤燃烧特性研究
        2.3.5 无烟煤燃烧特性研究
        2.3.6 石煤燃烧特性研究
        2.3.7 不同品位煤燃烧特性综合比较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多重扫描速率的动力学求解新方法研究
    3.1 热分析动力学方法概述
        3.1.1 动力学方程的衍化
        3.1.2 传统求解方法存在的问题
    3.2 基于多重扫描速率的动力学求解新方法
        3.2.1 理论基础
        3.2.2 求解过程
        3.2.3 几点讨论
    3.3 不同品位煤燃烧反应动力学三因子的求解
    3.4 基于燃烧特性和动力学分析对石煤的类属研究
        3.4.1 石煤概述
        3.4.2 石煤理化特性
        3.4.3 基于燃烧特性和动力学的类属研究方法
        3.4.4 石煤类属的判定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低品位燃料窑内燃烧特性的沉降炉模拟
    4.1 回转窑内燃料燃烧特点
    4.2 试验方案的构建
        4.2.1 试验样品
        4.2.2 试验台架
        4.2.3 试验方案的确定
    4.3 沉降炉中低品位燃料动态燃烧特性指数的确定
        4.3.1 沉降炉试验中低品位燃料着火点确定新方法—微分差热法
        4.3.2 沉降炉中低品位燃料燃烧特性指数的确定
    4.4 燃料品位对沉降炉模拟结果的影响
        4.4.1 挥发分的影响
        4.4.2 发热量的影响
        4.4.3 粒度的影响
    4.5 沉降炉操作参数对燃料燃烧特性的影响
        4.5.1 过量空气系数的影响
        4.5.2 着火段壁温的影响
        4.5.3 二次风温度的影响
        1. 二次风温度对低品位混煤燃烧特性的影响
        2. 二次风温度对无烟煤燃烧特性的影响
        3. 高温二次风条件下烟煤燃烧特性
        4. 高温二次风条件下不同品位煤燃烧特性比较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新型三通道喷燃器空气动力过程物理模拟
    5.1 喷燃器物理模拟方法
    5.2 物理模拟原理
        5.2.1 冷态模化原理
        5.2.2 研究射流混合过程热平衡法原理
    5.3 试验方案的构建
        5.3.1 试验系统及测试技术
        5.3.2 三通道喷燃器的设计
        5.3.3 模拟方案的制定
    5.4 喷燃器动力场总体分布特征
        5.4.1 混合强度与混合率的辨析
        5.4.2 射流速度场总体分布特征
        5.4.3 射流横向混合强度分布特征
    5.5 喷燃器结构参数对空气动力过程的影响
        5.5.1 旋流叶片角度的影响
        5.5.2 风道扩口的影响
        5.5.3 外风道牙齿的影响
        1. 齿结构喷燃器的提出
        2. 齿结构喷燃器的空气动力场特性
        3. 外内风量比对齿结构喷燃器空气动力过程的影响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回转窑中低品位燃料喷燃过程数值模拟研究
    6.1 CAT技术在回转窑中应用的可行性
    6.2 模拟方案的构建
        6.2.1 研究对象
        6.2.2 物理模型
        6.2.3 模拟工况的确定
    6.3 喷燃器操作特征对低品位燃料燃烧过程的影响
        6.3.1 旋流叶片角度的影响
        1. 空气动力场和内回流区分布
        2. 碳燃尽速率和煤粉颗粒浓度分布
        3. 温度场分布
        6.3.2 外内风量比的影响
        1. 外回流区和内回流区分布
        2. 碳燃尽速率和煤粉颗粒浓度分布
        3. 温度场分布
        6.3.3 过量空气系数的影响
        1. 气氛分布
        2. 外回流区分布
        3. 烧成高温带分布和有效火焰长度
    6.4 燃料品位对燃料喷燃过程的影响
        1. 挥发分析出速率和碳燃尽速率分布
        2. 烧成高温带分布和有效火焰长度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低品位燃料在新型干法回转窑中的应用研究
    7.1 不同品位燃料在4000/5000 t/d回转窑中应用研究
        7.1.1 低品位燃料在5000 t/d回转窑中应用研究
        1. 回转窑系统规格和参数
        2. 热工标定系统图
        3. 生料量、熟料量和燃料量
        4. 煤粉工业分析
        5. 气体量和气体成分分析
        6. 物料平衡和热量平衡表
        7. 系统性能指标计算
        7.1.2 高品位燃料在4000 t/d回转窑中应用研究
        1. 回转窑系统规格和参数
        2. 热工标定系统图
        3. 生料量、熟料量和燃料量
        4. 煤粉工业分析
        5. 气体量和气体成分分析
        6. 物料平衡和热量平衡表
        7. 系统性能指标计算
        7.1.3 不同品位燃料在4000/5000 t/d回转窑中应用分析
        1. 回转窑系统规格比较
        2. 燃料品质比较
        3. 系统性能指标比较
        4. 烧成系统工作状况分析
    7.2 不同品位燃料在2000/2500 t/d回转窑中应用研究
        7.2.1 高品位燃料在2500 t/d回转窑中应用研究
        1. 回转窑系统规格和参数
        2. 热工标定系统图
        3. 生料量、熟料量和燃料量
        4. 煤粉工业分析
        5. 气体量和气体成分分析
        6. 物料平衡和热量平衡表
        7. 系统性能指标计算
        7.2.2 不同品位燃料在2000/2500 t/d回转窑中应用分析
        1. 回转窑系统规格比较
        2. 燃料品质比较
        3. 系统性能指标比较
        4. 烧成系统工作状况分析
        7.2.3 2000/2500 t/d级回转窑数值模拟结果的热工标定检验
    7.3 本章小结
第8章 全文总结及主要创新点
    8.1 全文总结
    8.2 主要创新点
    8.3 下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成果
致谢
后记

(9)高性能水泥研究进展与评述(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高性能水泥的定义
    1.1 高性能混凝土的定义
    1.2 高性能水泥的定义和特征
2 国内研究与应用的现状
3 技术要求
4 技术要求的检验方法
5 性能影响因素
    5.1 熟料矿物组成
    5.2 石膏的种类与掺入量
    5.3 碱含量
    5.4 比表面积
    5.5 水泥粒度分布与形貌
    5.6 混合材的作用
    5.7 熟料的烧成温度及烧成速度
    5.8 冷却制度的影响
    5.9 水泥与减水剂的相容性
6 生产方法
7 基础理论的研究
8 其他方面的研究
9 问题与展望

(10)水泥粉磨用助磨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概述
    1.2 水泥助磨剂
        1.2.1 水泥助磨剂的发展历程
        1.2.2 水泥助磨剂的种类、组成和常见配方
        1.2.3 水泥助磨剂的作用机理
        1.2.4 水泥助磨剂的助磨效果表征
        1.2.5 水泥助磨剂应用存在的问题
        1.2.6 水泥助磨剂的发展前景
    1.3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主要内容
2 助磨剂在水泥行业中的应用
    2.1 助磨剂在水泥生产中应用的基本要求
    2.2 助磨剂使用过程中的工艺控制
    2.3 影响助磨剂使用效果的因素
    2.4 助磨剂在水泥生产中的使用方案
    2.5 助磨剂在推广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3 助磨剂助磨效果的实验研究
    3.1 试验目的及试验条件
        3.1.1 试验目的
        3.1.2 试验设备和仪器
        3.1.3 试验材料
        3.1.4 试验方案
    3.2 试验结果与分析
    3.3 小结
4 助磨剂的工业性试验研究
    4.1 五种助磨剂在开路水泥粉磨系统中的工业性试验
        4.1.1 ZS、CD-88、LS-118和 XWB四种助磨剂工业性试验研究
        4.1.2 HEA2-43型助磨剂在开路磨系统中的工业性试验
        4.1.3 助磨剂在开路磨系统工业性试验的结论
    4.2 CD-88和CBA1110助磨剂在闭路水泥粉磨系统的工业性试验
        4.2.1 试验条件
        4.2.2 试验结果
        4.2.3 试验结果分析
        4.2.4 助磨剂在闭路磨系统工业性试验的结论
    4.3 小结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四、谈谈我厂熟料强度与水泥强度的差异及其原因(论文参考文献)

  • [1]5000t/d水泥回转窑火焰调整过程的工艺工程仿真与优化[D]. 刘彦伟. 燕山大学, 2016(01)
  • [2]硬化水泥浆体结构和性能与熟料矿物匹配水化的关系[D]. 王重阳. 济南大学, 2014(02)
  • [3]新型水泥复合助磨剂的研制和应用[D]. 王刚.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3(05)
  • [4]钢渣在水泥生产中的应用研究[D]. 董涛. 济南大学, 2012(04)
  • [5]谈谈粉磨站对熟料与减水剂相容性的控制[J]. 夏宝林. 四川水泥, 2011(05)
  • [6]木质素基水泥助磨剂的研制及性能研究[D]. 潘兵. 华南理工大学, 2011(12)
  • [7]助磨剂单组分对水泥与熟料矿物水化及性能影响的研究[D]. 李翔. 武汉理工大学, 2011(09)
  • [8]新型干法水泥回转窑中低品位燃料燃烧特性和窑内燃烧过程研究[D]. 张保生. 浙江大学, 2007(05)
  • [9]高性能水泥研究进展与评述[J]. 张大康,汪澜. 水泥, 2006(12)
  • [10]水泥粉磨用助磨剂研究[D]. 兰建文.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6(03)

标签:;  ;  ;  ;  ;  

探讨我厂熟料强度与水泥强度的差异及其原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