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金断层东段的旋转结构及其动力学意义

阿尔金断层东段的旋转结构及其动力学意义

一、The Rotational Structure along the Eastern Segment of the Altyn Tagh Fault and Its Implications in Dynamics(论文文献综述)

郝江波[1](2021)在《中-南阿尔金地区中-新元古代物质组成、年代学及构造演化》文中研究说明阿尔金地区位于青藏高原的北缘,夹持于塔里木、柴达木陆块之间,具有重要的地质意义。阿尔金地区前寒武纪地质体分布广泛,但是关于阿尔金在中-新元古代的构造演化历史研究程度相对薄弱,制约了其与全球超大陆事件之间的关系认识。本文以阿尔金山地区前人划分的长城纪巴什库尔干岩群、蓟县纪塔昔达坂群和青白口纪索尔库里群以及新元古代岩浆岩为研究对象,在大量的野外地质调研基础上,通过岩相学、锆石年代学、地球化学以及构造变形分析等手段,确定了巴什库尔干岩群、塔昔达坂群和索尔库里群的形成时代、沉积环境、碎屑物源以及构造背景;厘定了上述地层构造变形的几何学和运动学特征,探讨了其动力学过程。同时,通过对新元古代岩浆岩进行岩石学、地球化学和锆石LA-ICP-MS U-Pb定年分析,建立了阿尔金地区中-新元古代岩浆事件的年代学格架,探讨了各期次火成岩的岩浆源区性质及其形成的构造背景。基于上述研究以及前人研究成果,最终探讨了阿尔金中-新元古代区域构造演化历史及其块体亲缘性,其主要认识如下:1.塔昔达坂群总体为一套低绿片岩相的副变质岩,原岩建造可能是一套深水还原环境下具浊积岩特征的复理石建造。物质源区以长英质陆弧和上地壳物质为主,形成于活动大陆边缘的构造环境,其形成时代介于1087~945Ma。阿尔金杂岩中绿片岩相副变质岩与中阿尔金塔昔达坂群具有相同的物质组成、形成时代、碎屑锆石频谱以及锆石Hf同位素,表明两者应属于同一套地层。2.首次在索尔库里群乱石山组中发现凝灰岩夹层,限定其形成时代为936Ma。索尔库里群总体为一套形成于浅海-潮坪环境的碎屑岩-碳酸盐岩建造,物质源区主要来自再旋回造山带,少数来源于克拉通,形成于伸展构造环境。索尔库里群砾岩和岩屑砂岩成分与塔昔达坂群物质组成相似,同时两者具有相似的碎屑锆石频谱,说明塔昔达坂群为索尔库里群提供了物源。3.在阿尔金杂岩中新识别出多个新元古代花岗质岩体,其成岩年龄介于997-901Ma。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它们为S型和I-S过渡型花岗岩,岩浆起源于塔昔达坂群与南阿尔金变质表壳岩的部分熔融。在前人划分的长城纪巴什库尔干岩群中解体出三期新元古代中晚期岩浆记录:825 Ma的A型花岗岩、779Ma的高分异花岗岩以及758 Ma的高分异花岗岩与同时期的辉绿岩,这些新元古代中-晚期岩浆作用主要形成于板内的伸展环境。4.揭示前人划分的长城纪巴什库尔干岩群并非传统上认为的一套连续沉积地层,主要由新元古代-古生代不同成因环境的岩块无序拼贴在一起,为构造混杂岩。本文将巴什库尔干岩群重新厘定为一套新元古代晚期(南华纪)具有裂谷盆地性质的的火山-碎屑沉积岩系,其他物质组分应该从巴什库尔干群中剥离出来。5.构造变形分析表明,塔昔达坂群至少经历3期构造变形,第一期构造变形可能与新元古代超大陆聚合有关,索尔库里群至少是在塔昔达坂群第一期变形之后沉积的。塔昔达坂群、索尔库里群、巴什库尔干杂岩南部一起经历SSW向NNE的挤压作用,巴什库尔干杂岩北部发育同时期向SSE方向逆冲,该期变形可能与北阿尔金洋的俯冲过程有关。而塔昔达坂群、索尔库里群以及巴什库尔干杂岩晚期NW-SE向挤压作用可能与阿尔金形成左行走滑断裂系有关。6.中-南阿尔金与东昆仑、柴达木地块具有相似的中元古代晚期-新元古代岩浆-沉积记录,共同构成柴达木地块的前寒武纪基底。7.结合与Laurentia东缘、Baltica西南缘以及Amazoina西南缘在沉积记录和岩浆活动等方面的相似性,本文为构造古地理重建提供了新的模型,认为阿尔金可能位于Rodinia超大陆核心区Laurentia、Baltica、Amazoina之间。

杜家昕[2](2021)在《青藏高原东北缘的隆升、扩展与北部河流、沙漠地貌的形成演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新生代以来,印度-亚欧板块的碰撞形成了“世界第三极”——青藏高原,高原的构造隆升和扩展对高原及周边区域的构造格局、地貌发育、生态环境和气候变化都产生了重要影响。青藏高原东北缘边界由阿尔金、海原等大型走滑断裂和祁连山逆冲断裂带所控制,其内部发育大量走滑、逆冲断裂及褶皱构造,吸收了主要的上地壳变形,影响着该区域的地貌形态和构造活动,研究这些断裂的几何学、运动学、年代学特征和构造转换模式是深入理解和认识新生代地质构造和地球动力学过程的关键。阿拉善地块则位于高原东北缘北部,地块南部与祁连山北麓、河西走廊相接,分布一系列逆冲和左旋走滑断裂,同时也发育了中国第二大流动沙漠——巴丹吉林沙漠和中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然而,祁连山内部断裂构造与阿尔金走滑断裂带的构造应力是如何转换?阿拉善地块南部断裂构造变形特征及其动力学机制是什么?黑河的河流地貌形成与巴丹吉林沙漠地貌演化对区域构造变形与扩展是如何响应的?因此,对该地区的构造变形特征、构造转换机制、地形地貌演化、生态环境变化及人类活动影响等方面开展深入研究,不仅对认识和理解该区域岩石圈-水圈-生物圈-大气圈等多圈层系统的相互作用及其对地表过程的影响具有重要科学价值,而且对于挖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阿拉善世界地质公园的国际价值和助力潜在世界自然遗产巴丹吉林沙漠高大沙山-湖泊并存地貌景观的申遗工作都具有实际应用价值。本研究基于遥感科学、构造地质学、地貌学、地质年代学等多学科交叉,通过多源遥感数据的处理、影像解译分析和野外考察验证,重点聚焦该地区的关键断裂带--昌马断裂和雅布赖断裂,分析其断裂的空间分布、几何分段特征和滑动速率,讨论它们与阿尔金断裂构造变形与应力转换关系,刻画北祁连、河西走廊和阿拉善地块南部在距今33 Ma以来的构造变形机制和地貌发育过程,探究高原隆升与扩展对黑河流域的河流地貌、生态环境和巴丹吉林沙漠高大沙山-湖泊并存地貌景观的形成与演化所起的作用与影响。研究取得的主要结论和认识如下:(1)1932年昌马地震沿NW-NWW的昌马断裂产生了长约120 km地表破裂带,由5段长为14.4-39.56 km不连续的一级破裂带组成;地震地表破裂可以跨越长0.3~4.5 km和宽2.2~5.4 km的阶区构造,但终止于断裂带最东端宽约6.3km的挤压型阶区;估算断裂中东段和东段的全新世左旋走滑速率分别为3.43±0.5 mm/yr和4.49±0.5 mm/yr,吸收了阿尔金断裂带东段约3-4 mm/yr的变形。探槽的分析研究表明:晚第四纪以来主要经历了6次地震事件:事件一(距今9.4±1.0~9.6±1.0 ka),事件二(距今6140±30 BP~7.0±1.1 ka),事件三(距今3000±30~5700±30 BP),事件四(距今1960±30~2030±30 BP),事件五(距今<1960±30BP),以及事件六(1932年昌马地震)。(2)NE-NEE走向的雅布赖断裂长138 km,其南西段与北东段以左旋走滑活动为主、中段以正断活动为主。磷灰石(U-Th)/He低温热年代学结果显示,雅布赖山在白垩纪(距今约135-71.5 Ma)时期,经历了快速冷却和构造抬升;白垩纪-始新世时期(距今约70-33.9 Ma),雅布赖山经历长期的剥蚀作用;渐新世-早上新世(距今约33.9-5 Ma),雅布赖断裂开始左旋走滑活动,造成白垩纪红色岩层发生47±2 km的左旋位错,其长期走滑速率为1.40±0.06 mm/yr;上新世(距今约5 Ma)以来,该区域构造应力由NE-SW向挤压应力转变为东西向的拉张应力,断裂活动表现为左旋走滑兼正断活动。雅布赖山的正断层活动造成下盘山体持续抬升,阻挡限制了沙山的迁移与扩展,为巴丹吉林沙漠中世界最壮观的高大沙山-湖泊并存的地貌景观的形成提供了独特的地势条件。(3)黑河上游、中游河道在北祁连山脉及其前缘的断裂构造活动影响下,发生自东向西迁移,穿过正义峡向北流至额济纳旗,形成了河流下游巨型冲洪积扇,成为巴丹吉林沙漠的主要物源。黑河流域1995-2015年的荒漠化监测结果显示,2000年以前,黑河中游长期的过度用水导致下游生态环境持续恶化;自2000年开始,对下游进行生态输水使得下游约69%的退化土地得到显着恢复,植被覆盖增加,年均降水增多,原本干涸的尾闾湖居延海也逐渐恢复。同时,调水平衡模型表明当中游向下游年平均输水量阈值为11亿立方米、下游与中游的径流量比值为1.4时,可以维持流域的经济-社会-生态用水平衡,这将为丝绸之路沿线区域跨流域兼顾经济、社会、生态“三重底线”的可持续生态恢复提供重要参考。(4)高原东北缘与阿拉善地块自33 Ma以来的构造地貌演化模式:第一阶段(33-10 Ma),在印度-亚欧板块的碰撞挤压下,阿尔金断裂左旋走滑活动延伸进入阿拉善地块南部,并影响了雅布赖断裂的左旋走滑活动;第二阶段(10-5 Ma),NE-SW向挤压应力使得高原东北缘地壳缩短,祁连山开始快速隆升,其内部和北祁连山前缘的走滑和逆冲构造开始活化,阿尔金断裂的走滑变形被祁连山内部的走滑和逆冲构造所吸收、转换,同时阿拉善地块南部左旋走滑活动逐渐减弱;第三阶段(5 Ma-至今),区域应力由NE-SW向挤压应力转换为近EW向的拉张应力,而雅布赖断裂则转变为以左旋走滑兼具正断活动的拉张性质;同时,北祁连山脉继续不断隆升和区域构造变形向河西走廊一带扩展,不仅控制了黑河中、下游河流迁移、改道,也对巴丹吉林沙漠高大沙山-湖泊并存的独特地貌景观的形成与演化起到重要影响。综上,本研究从不同的时空尺度,揭示了新生代以来,在青藏高原东北缘与阿拉善地块南部“山脉-河流-绿洲-沙漠”系统形成和演化过程中,“构造-气候-人类活动”的相互作用与影响,提出北祁连山脉的构造隆升与扩展对该区域地表演化过程的内、外动力两方面控制作用:在地壳增厚和构造抬升等内动力作用下,断裂和褶皱变形吸收了地壳变形,控制了河流地貌和沙漠地貌的形成格局;外动力方面,高原的隆升不仅影响了气候,使得祁连山脉第四纪形成冰冻圈,在其北部发育近东西走向的低洼廊道,为沙源物质提供运输通道,并在河西走廊及阿拉善南部形成了以荒漠、绿洲为主的生态环境格局。

董金元[3](2020)在《柴达木盆地北缘晚第四纪构造活动特征及变形模式》文中研究指明新生代初欧亚板块与印度板块的碰撞导致青藏高原的隆升是地球历史上一次重大的地质事件之一,随着碰撞的持续进行,高原不断隆升与扩展,造就了现今整个亚欧大陆的构造格局。祁连山夹持于阿拉善地块和柴达木地块之间,是青藏高原扩展的前缘位置,也是高原最新的组成部分。祁连山地区发育有大量晚第四纪活动断裂和褶皱,构造活动强烈,变形样式复杂,是研究高原扩展和变形的理想场所。前人对祁连山北缘及河西走廊的活动构造已经开展了大量的研究,但对同样重要的祁连山南缘,即柴达木盆地北缘缺少深入的研究。因此,为了对祁连山地区构造变形和高原扩展有更深刻的认识,需要对柴达木盆地北缘的活动构造深入研究。本论文选择柴达木盆地北缘盆山边界断裂和山前褶皱为研究对象,重点对大柴旦-宗务隆山南缘断裂、以及山前第一排褶皱——石底泉背斜、德令哈背斜带进行详细的研究。通过研究活动断裂和褶皱的几何学、运动学特征,构建和完善柴达木盆地北缘的活动构造几何图像,在此基础上对柴达木盆地北缘的变形模式进行探讨。本论文主要取得如下认识:(1)宗务隆山南缘断裂是祁连山与柴达木盆地的边界逆断裂,全长约95km,总体走向为EW向。获得的该区的洪积扇地貌面年龄为43ka、20ka和11ka,可以很好地与东北缘地区的地貌面年龄进行对比,其形成主要受气候因素控制。宗务隆山南缘断裂是一条全新世活动逆断裂,断裂晚更新世以来的垂直滑动速率为0.41±0.05mm/a,水平缩短速率为0.47~0.80mm/a。(2)大柴旦断裂位于柴北缘中段柴达木山南缘,构成了柴达木山与柴达木盆地的盆山边界。根据几何形态和活动性质,将大柴旦断裂分为三段,东段和西段表现为逆冲断裂,中段以右旋为主兼逆冲。大柴旦断裂中段6.5ka以来的右旋滑动速率为2.04±0.33mm/a;114ka以来的断裂垂直滑动速率为0.18±0.02mm/a,14ka以来断裂的垂直滑动速率为0.41±0.06mm/a,6.5ka以来的断层垂直滑动速率为0.33±0.08mm/a,总体垂直滑动速率介于0.17~0.41mm/a。(3)石底泉背斜位于宗务隆山与南侧红山围限的小型带状山间盆地内,背斜在形态上呈南翼陡、北翼缓的不对称褶皱,深部受控于一条N倾的盲逆断层。通过宇宙成因核素定年得到构成背斜主体的Fan3洪积扇的年龄为158.32±15.54ka。通过区域构造活动对比分析,我们认为石底泉背斜的形成响应了青藏高原东北缘15万年左右的共和运动,是共和运动在柴达木盆地北缘的反应。158ka以来,石底泉背斜的隆升速率是0.06±0.01mm/a,缩短速率是0.05±0.01mm/a。(4)德令哈背斜位于柴达木盆地东北缘宗务隆山山前,构成了山前第一排褶皱。背斜长25km,宽6km,走向NWW,是一条北翼短而陡,南翼长而缓的不对称褶皱。根据背斜西段地貌面的变形量和年龄,得到背斜自142ka以来的缩短速率为0.22±0.03mm/a,隆升速率为0.51±0.06mm/a。德令哈背斜东段发育了两个风口和两个水口,地貌证据表明背斜向东侧向扩展。在东段划分出Q1~Q6六期地貌面,根据地貌面的宇宙成因核素暴露年龄以及不同地貌面沿着背斜脊线的距离,得到德令哈背斜向东侧向扩展的速率为17mm/a。假定背斜单向扩展的情况下,根据背斜长度反推得到背斜起始形成于1.47Ma。横穿背斜的水系受背斜向东侧向扩展的影响,不断废弃、改道、侧向偏转,形成了现今风口与水口的分布格局。(5)宗务隆山南缘断裂的水平缩短速率和德令哈背斜的缩短速率之和为0.69~1.02mm/a,代表柴达木盆地北缘盆山边界断裂与山前第一排褶皱总的缩短速率。GPS数据揭示横跨祁连山地区总的地壳缩短速率为5-7mm/a,因此南祁连宗务隆山南缘盆山边界断裂与山前第一排褶皱总的地壳缩短约占整个祁连山地壳缩短的10~20%。(6)柴达木盆地北缘石底泉背斜、德令哈背斜区150ka B.P.左右地貌面的形成是响应了共和运动。共和运动在柴达木盆地北缘广泛存在,主要体现在最新一期褶皱的形成,以及构造成因阶地和地貌面的废弃、先存褶皱的加速变形。(7)鄂拉山断裂、日月山断裂,以及大柴旦断裂右旋走滑段、宗务隆山北缘右旋走滑断裂,这些断裂构成了祁连山地区的右旋走滑断裂系统。大柴旦断裂右旋走滑段、尤其是宗务隆山北缘的小型右旋走滑断裂,相比鄂拉山、日月山断裂,规模较小,可能处于右旋走滑构造变形的初期阶段。大柴旦断裂右旋走滑段的形成,可能是调节东西段山前差异性的逆冲。祁连山地区右旋走滑断裂系统的作用主要是对不同块体差异运动过程进行调节。

李冰[4](2020)在《祁连造山带早古生代构造演化与新生代陆内生长变形研究》文中提出祁连造山带处于青藏高原东北缘,作为特提斯构造域最北部典型的增生型造山带,在华北克拉通与柴达木地块之间经历了早古生代的俯冲和碰撞的多阶段造山过程,并于新生代受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的远程效应的影响形成了现今的祁连山逆冲断裂带。祁连造山带早古生代的构造变形在后期的中生代的伸展作用和新生代的陆内挤压造山作用过程中被相当程度的活化或改造。为了更好地约束祁连造山带的构造演化过程,本文通过野外地质考察,综合地质填图,岩浆岩和碎屑沉积岩的锆石U-Pb测年,电子背散射衍射方法,锆石和磷灰石的裂变径迹低温年代学,构造物理模拟等方法来试图剖析祁连造山带早古生代的造山作用和新生代陆内变形与扩展过程,以及早期构造对青藏高原东北缘生长过程的控制与制约。综合本文及前人在祁连造山带内开展的碎屑锆石U-Pb测年结果的基础上,本文获得了祁连造山带内新元古界至白垩系沉积地层碎屑锆石的5个峰值年龄区间:2550-2350 Ma,1850-1750 Ma,1050-950 Ma,500-435 Ma和320-240 Ma,以及造山带演化过程中的3次主要的影响沉积过程的物源转变与古水系变迁。基于祁连造山带的地质概况、岩浆侵入序列和前人的地球物理资料所显示的深部结构,本文提出了祁连造山带前新生代的综合演化模型,其中包括1)新元古代晚期至寒武纪裂谷作用导致祁连洋沿着塔里木洋闭合的古缝合带开启;2)寒武纪—奥陶纪的俯冲引发了祁连洋在柴达木地块与华北克拉通之间的洋壳背向双重俯冲作用,并导致了与洋壳俯冲相关的早期岩浆作用和(超)高压变质作用;3)祁连洋的最终封闭和大陆碰撞发生在440 Ma左右,并开启了由地壳熔融导致的同碰撞和后碰撞的岩浆活动和陆陆碰撞导致的志留纪复理石沉积的中低温度(400-500°C)韧性变形过程并千枚岩化,以及沉积物物源的变化和造山带内部古水系的重构;4)泥盆纪中晚期的伸展坍塌,形成了典型的磨拉石沉积,重构了造山带内部古水系并导致沉积物源的从早古生代沉积物转变为元古代的基底;5)中生代伸展导致了侏罗—白垩纪陆内伸展盆地的广泛发育。海原断层中段增压弯曲构造部位,中祁连地块和北祁连造山带中段和柴达木盆地东段的锆石和磷灰石裂变径迹热年代学结果表明,祁连山逆冲断裂带经历了多期的冷却历史,主要包括:1)受构造事件远程效应影响的侏罗纪至白垩纪晚期的早期冷却过程;2)沿祁连山逆冲断裂西段和柴北缘逆冲断裂带发生的始新世—渐新世与逆冲断层活动相关的冷却过程,以及祁连山逆冲断裂带东段从白垩纪晚期到中新世的长期构造静止状态;3)中新世中晚期准同期的构造活动与快速冷却使岩石样品最终隆升至地表,并导致早期逆冲断层的活化和海原断裂在15-10 Ma间走滑活动的启动。基于本文的构造物理模拟和前人的数值模拟结果,本文认为祁连山逆冲断裂带自新生代早期以来就成为了整个青藏高原—喜马拉雅造山带的东北部边界,并在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不久后始新世便开始以无序变形的方法发育一系列逆冲断层,伴随着山脉的隆起和盆地的沉积。祁连山逆冲断裂带新生代早期的构造变形过程是受到祁连造山带早古生代的构造演化过程及其残存构造的影响,其作为低摩擦系数的脱离层在青藏高原东北缘新生代陆内变形过程中对上地壳变形的模式,应变分布和变形时序方面起着决定性作用。

刘睿[5](2020)在《河西走廊西端晚第四纪构造变形与断裂相互作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河西走廊西端位于祁连山造山带、阿拉善块体和塔里木块体的交汇地带,包括酒西盆地及阿尔金断裂的东端和酒西盆地北部宽滩山地区,是青藏高原向北东扩展的最前缘,发育有北西向、北西西向和近东西向等三组不同走向不同性质的活动断裂,晚第四纪以来构造活动强烈、变形复杂。目前对于河西走廊西端的构造变形机理仍有很大的争议,一种观点认为该地区构造变形主要受控于阿尔金断裂尾端由走滑向逆冲的构造转换,另一种观点认为主要受控于祁连山北东向的扩展作用。上述分歧,主要缘于对该地区不同走向构造之间的几何学、运动学关系存在不同认识。本文基于遥感测量、地质地貌调查与断代技术,比较系统地厘定了三组不同走向断裂之间的空间关系,并获得了晚第四纪定量活动参数,在此基础上对河西走廊西端构造变形的机制进行了探讨。主要研究进展如下:厘定了阿尔金断裂东端的尾端由红柳峡北缘断裂,长山岭逆断裂,红柳峡褶皱和五华山褶皱构成马尾状构造。运动性质由走滑转化为逆冲挤压和褶皱隆起。在红柳峡北缘断裂以西走滑速率为~1.0mm/a,往东迅速降低到~0.3mm/a,减少的量被红柳峡地区的地壳缩短所吸收,到了长山岭地区水平速率接近0。祁连山西段及其前陆区为北西西走向的逆冲构造体系,由旱峡-大黄沟断裂、老君庙背斜-玉门逆断裂带、白杨河背斜-白南逆断裂带和火烧沟褶皱构成,构造变形为从厚皮构造向薄皮构造发展,断裂扩展呈前展式和反冲式组合的形式,并发现新民堡断裂和芦草沟断裂等三条断裂为火烧沟褶皱的弯滑断层。利用白杨河河流地貌变形和年代学约束,获得了祁连山西段及其前陆区各个构造晚第四纪的活动定量参数,其总体地壳缩短速率为~2.35mm/a,逆冲前锋山前老君庙背斜-玉门逆断裂带与前陆区各占一半。宽滩山北缘断裂系是一组北西走向、右旋走滑兼具逆冲性质断裂,由近平行的宽滩山北缘断裂、豁路山-下天津卫断裂和黄土崖子褶皱-北山断裂构成,并基于断错地貌及年代学数据获得了各条断裂的活动参数。认为这组发育于祁连山中西部及其前陆区的北西走向右旋走滑断裂是高原物质向北西方向挤出的产物,与北东东向阿尔金左旋走滑断裂组成共轭变形带,共同协调祁连山NNE方向挤压作用下物质的侧向挤出。关于阿尔金断裂向北东方向扩展的构造机理。阿尔金断裂构成了整个青藏高原的西北边界,总长度达1500km,几何上几乎成线性展布,受到区域构造应力场控制,稳定与区域主压应力轴夹角~55°。但在其向北东扩展的过程中,其尾端构造偏转为与区域主压应力轴夹角增大到~71°,不利于继续发生走滑错动。随着其东北侧高原物质的北西向挤出与NW走向宽滩山北缘断裂系的右旋走滑错动,尾端构造发生逆时针旋转,当北边界断裂与区域主压应力轴方向夹角减少至~55°的最大有效力矩方向时,阿尔金断裂突破尾端构造继续向前扩展,并形成新的尾端构造。而旧的尾端构造和北西走向断裂会被新的构造体制不断改造。因此,阿尔金断裂向东扩展是在祁连山北北东挤压和北西走向断裂的右旋走滑共同作用下实现的。关于阿尔金断裂与祁连山逆冲构造带的关系。阿尔金断裂尾端在北北东方向上距祁连山逆冲断裂系的最新变形位置(宽滩山、黑山北缘)20km,因此它是跟在祁连山前陆逆冲构造后面形成的,起到构造协调作用,为协调断裂(Tansfer fault)。阿尔金断裂尾端分支逆冲断裂在向前扩展的变形过程中,最后的归属不同。北侧分支断裂与主断裂的夹角较小,在逆时针旋转过程中首先达到与主断裂一致的方向,发生走滑错动,成为主断裂的一部分,而南侧诸分支断裂将与祁连山前陆逆冲构造带相向侧向生长联合,如红柳峡北缘断裂和老君庙褶皱-玉门逆断裂带正在相向侧向生长,最终走向联合,替代旱峡-大黄沟断裂成为河西走廊南缘新的边界断裂。总之,晚第四纪期间在印度板块的北北东向楔入作用下,河西走廊西端发生了北北东向地壳缩短,而上述三组不同走向的断裂扮演了不同角色。北西西走向祁连山逆冲构造带协调物质垂向移动、促使地壳增厚与地表隆升,阿尔金断裂协调物质的北东向侧向移动,北西走向右旋走滑断裂协调物质的北西向侧向移动与阿尔金断裂继续向北东扩展。

孙翔宇[6](2020)在《东昆仑断裂带东段和九寨沟地震区深部电性结构及其动力学意义研究》文中指出青藏高原自印度-欧亚新生代碰撞以来不断隆升,对整个东亚地区的构造都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其中青藏高原东缘、东北缘地区在青藏高原的崛起过程中构造变形强烈,在其内部产生了复杂的断裂系统。东昆仑断裂带是青藏高原东缘地区一条重要的大型走滑断裂,东昆仑断裂带东段自西向东滑动速率急剧减小,并在尾端发育一系列“马尾状”分支断裂。青藏高原东缘地区也是中强地震频发区域,特别是在东昆仑断裂带尾端区域曾发生过如1973年黄龙Mw6.5地震和1976年松潘Mw7.2、Mw6.5和Mw7.2地震群等中强地震,2017年九寨沟M7.0地震也发生在该区域。本论文选取东昆仑断裂带东段及2017年九寨沟地震区为研究区,以2017年九寨沟地震的隐伏发震构造问题、东昆仑断裂带尾端中强地震的深部孕震环境、东昆仑断裂东段延展特征和走滑速率锐减的深部成因、松潘-甘孜地块东北部、西秦岭造山带和碧口地块等的深部接触关系为探测研究目标。随着大地电磁三维反演技术的成熟,使用面状分布的密集大地电磁数据进行三维反演能在复杂构造环境下有效的恢复真实的深部三维电性结构特征,从而可以揭示地下结构的延展特征、深部接触关系等信息。本论文使用了在研究区新测的273个大地电磁测点数据,形成覆盖2017年九寨沟地震区及其附近区域的面状分布的数据集和跨过东昆仑断裂带东段4个重要地段的数据集。采用相位张量分解技术、磁感应矢量分析技术等对测区的维性和电性结构进行定性分析;使用Mod EM电磁反演成像系统进行了三维反演,开展了不同数据、不同参数、不同坐标系下的三维反演结果对比研究,对最后的电阻率结构模型采用合成数据反演测试和模型灵敏度正演测试进行了可靠性验证;在地质构造解译和分析中紧密结合区内的地质、地球物理和形变资料。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2017年九寨沟M7.0地震震源区位于高、低阻交界区域,处于松潘-甘孜地块壳内低阻层(HCL)向北东方向涌动的端点附近,虎牙断裂向北延伸段在深部为明显的电性边界带,与北侧塔藏断裂组成单侧的“花状”结构归并于壳内低阻层中。结合其他资料认定隐伏的虎牙断裂北段为九寨沟地震发震构造。(2)1973年黄龙地震和1976年松潘地震群等中强地震的震源位置都聚集在松潘-甘孜地块的中下地壳低阻层向北东方向运移变浅的端部,与九寨沟地震具有相似的孕震环境与震源机制。这种震源机制与电性结构的组合表明该地区的地壳运动和构造变形受到了松潘-甘孜地块中下地壳低阻层支配,区域内中强地震的动力源自软弱的中下地壳。由于东昆仑断裂带东段-虎牙断裂北段-虎牙断裂一线的电阻率结构高低不均,导致不同位置的应力积累能力不同,最终表现为中强地震在沿线不同位置上串珠状发生。(3)东昆仑-西秦岭“马尾状”断裂系统不同段落的深部延展具有明显差异,在北西收紧的玛曲段断裂延展表现为略向西南倾斜的单一电性边界带,在东南撒开的“马尾状”断裂系统中的塔藏、迭部-白龙江和光盖山-迭山断裂的深部延展都表现为电性差异带,展示出由西南向北东推挤的单侧“花状”样式,并统一归并于中下地壳低阻层(HCL)中。大地电磁结果揭示的深部高、低阻混杂的介质电阻率分布状态是东昆仑断裂带走滑速率向东锐减且成弥散分布的深部成因。(4)东昆仑断裂带东段西南侧的松潘-甘孜地块中下地壳广泛赋存具有较低粘滞度的低阻层(HCL),为青藏高原东缘物质向东南、东北流动提供了物性基础。该低阻层的赋存深度具有向东南和东北变浅的趋势,表明向东南和东北的运动受到了具有高阻特征的龙门山构造带(东北段)、西秦岭造山带和碧口地块阻挡并在接触区向上涌动,这是东昆仑断裂带尾端中强地震频发和地表隆起的动力来源。本文研究结果进一步厘定了壳内低阻层的东边界和北东边界,但对于其南边界以及与龙门山构造带的接触关系,需进一步深入探测研究。

李满[7](2020)在《阿尔金走滑断裂带昌马段的电性结构样式及构造意义》文中认为断裂的几何特征对于评估地震破裂如何扩展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断裂带的内部结构与地表几何样式对于理解断裂的地震学行为同等重要。陆内走滑断裂在全球板块构造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对它们的深部结构研究还远远不够,也没有哪一个模型可以解释所有的陆内活动走滑断裂带。因此,对大型活动走滑断裂带在三维空间上的几何结构研究,可以为评价断裂的扩展与地震活动提供最直接的证据,也可为走滑断裂带的理论研究提供新的依据。阿尔金断裂带是青藏高原的北部边界断裂,是亚洲大陆最重要的走滑断裂之一,以往的研究表明阿尔金断裂带东段左旋走滑速率沿断裂走向方向存在明显的流失现象,在肃北和昌马大坝出现二次位移速率的锐减。由于阿尔金断裂带在地貌上与祁连山斜交,祁连山内部断裂在地表形迹上也表现出向阿尔金断裂带收敛。因此,关于阿尔金断裂带在这里发生的走滑速率分解现象,地质上的解释认为在阿尔金断裂与祁连山内部断裂交汇的三联点,一部分滑动速率分解成祁连山内部断裂的活动上;甚至有研究指出阿尔金断裂带的活动控制了青藏高原北部的生长与变形。但是祁连山内部的断裂活动可能是在早期缝合带基础上的继承活动,它们与阿尔金断裂的关系如何,以及阿尔金断裂带的影响范围及走滑速率变化的机制需要有更多的深部结构证据来提供支撑。本文采用大地电磁测深手段,以阿尔金断裂带昌马段为窗口,首先获取了4条(自西向东编号:L16-L19)横穿阿尔金断裂带及相邻地区的大地电磁测深剖面数据,通过二维剖面电性结构的研究,来追踪阿尔金断裂带及邻近地区断裂带的展布形态,分析断裂带的连续性与规模,探讨断裂带之间的相互关系。同时,结合早期大地电磁测深数据,在更大范围内组成新的大地电磁数据集,开展三维电性结构研究,利用三维电性结构来为研究区的区域构造背景提供深部证据。据此,论文结合断裂带滑动速率研究成果,围绕阿尔金断裂带在昌马段的连续性,空间展布形态展开讨论。结合区域动力学背景,探讨阿尔金断裂带走滑速率变化及其影响,探讨阿尔金断裂的走滑活动是否控制了祁连山的生长,还是印度-欧亚板块碰撞引起的南北挤压应力被层层吸收之后造就了阿尔金断裂走滑速率的变化?在数据处理阶段,采用仪器自带的软件以及Robust处理方式获得测点的视电阻率和相位数据,利用相位张量方法以及相位灵敏的二维偏离度参数对观测数据进行维性特征分析以及区域电性主轴方位判断。采用Groom-Bailey阻抗张量分解技术分解出沿测线方向的阻抗值,并利用Rhoplus一维拟合技术对GB分解后得到的视电阻率和相位数据进行合理性检验,剔除掉观测曲线中显着偏离Rhoplus拟合曲线的频点数据以及低频的“飞点”。二维反演选择非线性共轭梯度法(NLCG),采用TE+TM数据,得到了测区4条深度达50km的电性结构剖面。二维电性剖面显示在阿尔金断裂带北侧中上地壳以连续的高阻体为主,而南侧祁连山内部的深部电性结构在横向上有较为复杂的变化。这一点与区域构造背景相对应,即北侧的塔里木盆地东缘依然具有较好的整体性,南侧的祁连山是青藏高原北缘生长的最前端,变形强烈。在断裂带的结构特征上,阿尔金断裂带沿走向方向的切割深度在昌马盆地西侧L17剖面中发生了显着的降低,与阿尔金断裂带相对应的电性边界在这里向南偏移了约15公里,对应青石峡-朱家大山断裂,并与昌马盆地相接。祁连山北部的断裂带,包括昌马断裂、旱峡-大黄沟断裂总体呈现出低角度南倾的样式,在电性剖面中切过高阻异常体的顶部。为了进一步得到研究区外围的深部结构背景,在本研究中,利用早期工作得到的L2、L4测线的全部测点以及L3测线中的部分测点,累计共186个测点进行,组成覆盖阿尔金断裂带东段及邻区的三维测网。采用大地电磁三维反演程序Mod EM,开展三维电性结构研究。三维电阻率切片同样显示出以阿尔金断裂为界,北侧的电性结构较为完整,南侧电性结构在<30km层次变化较为剧烈。塔里木地块对应的高阻体整体性好,并扩展到了阿尔金断裂带之下。塔里木、北山地块在中下地壳具有较为一致的高阻特征。在三维电性切片中,青石峡-朱家大山断裂同样对应高阻体的南边界,昌马盆地也对应低阻异常,这种特征可一直向深部延续到30km的平面上。从总体上看,阿尔金断裂带切割深度向东变小的趋势在本研究中继续存在,阿尔金断裂带在穿过阿克塞的剖面时切割深度~45km,而穿过石包城的剖面切割深度~30km。在本文新的剖面中,阿尔金断裂在剖面L16中切割深度30-40km;但是继续向东发展,阿尔金断裂在剖面L17中没有对应明显的电性边界,阿尔金断裂沿走向方向的连通性中断。从剖面L16到L17,电性结构显示阿尔金断裂和青石峡-朱家大山断裂都对应了高阻体的南部边界,它们在深部电性结构上是相互连通的,因此,青石峡-朱家大山断裂具备吸收阿尔金断裂带上的走滑分量的条件。昌马断裂与青石峡-朱家大山断裂在地貌上没有明显的连通,但是它们分别位于昌马盆地的西侧和南侧,昌马盆地可以视作断裂传播方向上的阶区,成为应力传播的纽带,将两条断裂联系起来。但是,综合地质上断裂滑动速率的研究成果,昌马断裂东侧的走滑速率明显大于阿尔金断裂在主方向上流失的分量,因此可以认为阿尔金断裂对昌马断裂的活动性贡献有限。结合青藏高原区域变形特征,尤其是北部的动力学研究成果,我们认为在青藏高原北部主要断裂带的活动还是受印度-欧亚板块碰撞引起的远程挤压效应的影响,包括阿尔金断裂以及祁连山内部系列断层都处于斜向挤压应力环境。在这种基本构造模式下,阿尔金断裂、青石峡-朱家大山断裂、昌马盆地、昌马断裂构成的走滑速率分解-转换-吸收体系,这一体系相对于整个青藏高原北缘的变形机制来说,只是一个局部构造事件,但是由于青石峡-朱家大山断裂的吸收作用,阿尔金断裂带的走滑速率衰减也间接导致了青石峡-朱家大山断裂东侧昌马盆地一带的应力环境的改变。

李彦川[8](2020)在《基于空间大地测量的断裂耦合特征及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在过去~55 Ma以来的持续碰撞造就了以“世界屋脊”着称的青藏高原,其平均海拔高达~4500 m、面积超过600×1000 km2,板块碰撞引发的断裂构造活动及地壳形变从喜马拉雅构造带向北延伸超过2000 km直至中亚地区。印度板块以36-40 mm/a的速率向北俯冲欧亚板块,其俯冲量约有一半在青藏高原分解,以此引起了高原地壳的缩短与增厚、褶皱的发育和活跃的断裂构造活动;高原的地壳形变引发了活动断裂带上迥异的弹性能量积累与释放,具体表现为类型不同的断裂活动和地震周期。基于星载大地测量技术(Space Geodesy),如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和In SAR(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Interferometry),开展青藏高原的断裂形变和地震周期的研究起始于上世纪末;当前,高时-空分辨率的大地测量数据为研究与地震周期相关的地表形变提供了丰富的数据和足够的分辨率。本文以青藏高原的三条边界断裂——阿尔金断裂、海原断裂和鲜水河-安宁河-则木河-小江断裂系(鲜水河-小江断裂系)——为研究对象,采用GPS(1999-2018)和In SAR(2003-2016)、利用二维断裂位错模型和三维“back slip”弹性块体模型来反演断裂的滑动速率和震间闭锁状态(闭锁与蠕滑)、评估断裂的地震危险性、探索断裂的地震周期、并以此来约束青藏高原地壳形变的运动学模式。主要研究内容、结果和取得认识如下:1、利用GPS(1999-2017)和In SAR(2003-2011)数据对阿尔金断裂的震间形变开展了研究,结果表明:(1)通过分析水平向GPS和In SAR视线向数据,我们发现在青藏高原北缘、阿尔金断裂西段(86°E)附近存在至少3个明显的局部垂直形变区域;从In SAR观测值中掩模掉该局部垂直形变数据后,水平向GPS与In SAR是自洽的;该结果强调了在处理、解释In SAR数据时考虑垂直形变的重要性;(2)在改正由块体本身旋转导致的形变剖面速率系统贡献后,GPS和In SAR联合反演结果厘定的阿尔金断裂西段(86°E)滑动速率为8.1±0.4 mm/a、闭锁深度为15.1±3.4 km,该结果表明前人对阿尔金断裂滑动速率高估量值高达到36%;此外,该结果表明阿尔金断裂应变积累的速率比预想的要低;(3)GPS和In SAR联合反演的结果并不支持跨阿尔金断裂的大地测量形变场存在不对称的现象,排除了在数据拟合时引入刚度参数或将断裂深部位错进行平移的必要性;此外,对跨断裂In SAR数据剖面分析的结果并不支持阿尔金断裂西段存在明显的浅层蠕滑现象;(4)GPS和In SAR联合解释的结果表明青藏高原北部的地壳形变是断裂走滑、局部地壳剪切-缩短、隆升和沉降共同组成的;该结果同时表明地壳的垂直形变并不直接受控于断裂的活动;(5)基于三维“back slip”弹性块体模型发现阿尔金断裂滑动速率沿走向向东递减(12.8±0.4 mm/a-0.1±0.2 mm/a)、断裂闭锁呈不均匀的分布(5-20 km);此外,反演结果凸显了苏拉木-阿克陶段、阿克陶-平顶山段和平顶山-阿克塞段具有较高的地震危险性(Mw 7.6-7.8);(6)青藏高原上地壳形变的主要模式并不是侧向挤出,其形变是一种杂交模式(hybrid kinematic mode),即同时包含块体运动和连续形变的模式。2、以加密观测的GPS数据(1999-2017)和In SAR数据(2003-2010)为约束对海原断裂的震间闭锁及蠕滑状态开展了研究,结果表明:(1)GPS、In SAR和水准数据之间的对比强调了或是长波长的系统残差存在于In SAR观测值中,或是水准数据存在系统性的误差;作为最优选择,我们通过对高斯滤波的方法将水平向GPS与In SAR相融合,获得了青藏高原东北缘高分辨率的地壳形变场;(2)GPS和In SAR数据表明海原断裂系存在三个浅层蠕滑段并且由四个闭锁的凹凸体所分割,包括前人发现的老虎山断裂蠕滑(~103.6°E–103.9°E;蠕滑速率为~2-5 mm/a,沿断裂长~30 km),新发现的海原断裂西段蠕滑(~104.2°E–104.3°E;蠕滑速率为~3-5 mm/a,沿断裂长~10 km)和海原断裂东段蠕滑(~105.3°E–105.7°E;蠕滑速率为~2-4 mm/a,沿断裂长~43 km);(3)沿海原断裂西段和东段的蠕滑段,1920年海原M~8地震分别产生了~3 m和~3-10 m的地表位错,意味着其蠕滑或者是此次地震后长期的震后余滑,或者是长期存在;前者表明海原断裂目前正处于不均匀的重新闭锁过程,后者则表明大地震能够破裂、穿越蠕滑段落;(4)通过计算海原断裂系的四个凹凸体震间地震矩积累,得到老虎山断裂能够产生一次Mw 6.8-6.9的地震,海原断裂现今积累的地震矩能够产生一次Mw5.9-6.3的地震,其破裂的情景取决于凹凸体的单独破裂或者联级破裂。3、采用多时段GPS数据(1999-2018)和跨鲜水河断裂的In SAR数据(2014-2016)对鲜水河-小江断裂系的震间闭锁与蠕滑、地震周期开展了研究,取得的主要结论如下:(1)利用1999-2014的GPS形变场,获得鲜水河-小江断裂的现今滑动速率为7-11 mm/a;在该断裂系的北段(32°N-30°N),鲜水河断裂在深部主要处于蠕滑的状态,浅部处于闭锁状态,而安宁河断裂、则木河断裂和小江断裂表现为强闭锁;(2)鲜水河断裂1973 M 7.6和1981 M 6.9地震的震后余滑持续时间较长(可能长达40年),其南侧的1893地震也对该持久的震后余滑有所贡献;地表蠕滑速率随时间的衰减证实了该观点,也意味着鲜水河断裂现今的闭锁状态标志着一个新的地震周期的开始;(3)沿八美-康定段,本论文的结果新发现了一段长约30 km浅层蠕滑段落(30.2°N-30.4°N);该蠕滑段的蠕滑速率在2008-2014年间加速,这可能与2008年Mw 7.9汶川地震在该区域产生的库伦应力加载有关;(4)沿鲜水河-小江断裂的地震矩定量计算结果表明,安宁河断裂、则木河断裂和小江断裂现今的地震矩积累量分别等效于一次Mw 7.5、Mw 7.2和Mw 7.4地震。总结而言,本文采用丰富的GPS和In SAR数据,对阿尔金断裂、海原断裂和鲜水河-小江断裂系的震间形变进行了详细的研究,不仅厘定了断裂的滑动速率,也揭示了断裂及周边地壳的高分辨率形变特征、定量评估了断裂的地震危险性;此外,本文还首次揭示了沿海原断裂、鲜水河断裂的新的震间蠕滑现象,厘定了其蠕滑时空分布;结果还对上述断裂的地震周期提供了全新的认识。

杨海波[9](2020)在《青藏高原北缘及北山南部活动断层运动学及块体相互作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活动块体理论将中国大陆构造划分为一系列一级或二级活动块体单元。活动块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构成了中国大陆晚新生代以来构造变形的基本特征,对中国大陆内部强震的孕育和发生以及地震类型起着直接控制作用。对于不同块体之间构造边界以及块体相互作用的认识,是理解青藏高原扩展与周缘地块响应过程、以及评估区域地震危险性的关键所在。随着青藏高原不断向北扩展,现今祁连山—河西走廊以及阿尔金断裂系共同代表了青藏高原构造变形的最北缘。河西走廊—敦煌地区位于祁连山地块、塔里木地块、北山和阿拉善地块三者之间,是研究三个地块相互作用的关键构造位置。本论文主要针对该地区以及北山南部断裂系开展研究,厘定其构造几何学、运动学、断层活动时间等,进而探讨不同块体相互作用的构造位置、变形方式、断层活动性和构造响应过程等。论文主要结论如下:(1)三危山断裂为左旋走滑断裂,伴随逆冲分量。断裂更新世以来的左旋走滑速率和垂直逆冲速率分别为0.06~1.25mm/a和0.05~0.08mm/a。南截山断裂系主要表征为向南和向北的逆冲、以及公里级尺度的褶皱变形。南截山断裂系的南北向地壳缩短速率为~0.3mm/a。低变形速率的三危山—南截山断裂系吸收了阿尔金断裂东段衰减的应变约10%。另外,1000多公里长的阿尔金断裂系主要表现为连续向北东方向生长的转换挤压双重构造,双重构造在深部汇聚到阿尔金主断裂上。(2)北山东南部的北河湾断裂是全新世左旋走滑断裂,局部有逆冲或正断分量。断裂的平均左旋走滑和垂直逆冲速率分别为~2.69mm/a和~0.35mm/a。遥感影像分析显示,北河湾断裂东西两侧发育许多第四纪断层陡坎、挤压脊、位错水系和基岩构造带,揭示存在一个150km长的左旋走滑压扭带。跨断裂的密集点距大地电磁测深剖面揭示出断裂深部为近垂直的低阻带,且向下延伸到下地壳。结合区域地质和地球物理资料,北河湾断裂系与南部的阿尔金断裂和祁连山逆冲体系在构造上不相连,属于北山南部独立构造体系。(3)北山地块南部旧井断裂为晚更新世至全新世左旋走滑正断层。跨断层开挖的探槽揭示最新一次地震事件可能发生在~14ka。几何结构上,旧井断裂位于东西向第四纪活动的金庙沟与红旗山断裂系之间的构造阶区,总体构造样式属于转换挤压构造体系下的转换拉张双重构造。旧井盆地最深沉积物的26Al/10Be埋藏测年结果表明,盆地开始接受沉积的最老年龄为距今~5.5Ma。结合更大区域晚中新世构造变形事件,显示晚中新世以来的构造变形重新激活了北山南部及其以北地区,影响了整个中亚地区的地壳稳定性。(4)遥感影像解译揭示北山地块西南部北北东走向的柳园断裂系是一个左旋斜滑断裂系。山前堆积的第四纪冲洪积物被断裂垂直位错,指示柳园断裂系在第四纪发生过构造活动。柳园断裂系的几何学和运动学特征,及其与南北两侧边界走滑断裂带的构造关系表明,柳园断裂系可能属于转换挤压双重构造,这与现今GPS速度场方向一致。通过对祁连山—塔里木—北山三个块体之间或块体内部断裂系的几何学、运动学特征研究、对比和分析,显示出祁连山前陆冲断系统和阿尔金断裂系仍是青藏高原北缘主要变形的构造,强烈的构造活动使得这些位置仍是现今强震孕育和发生的主要场所。青藏高原块体内部及边界的地壳变形通过断裂的走滑运动、挤压逆冲、转换挤压等被共同调节和吸收。而块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更是激活了以北稳定的北山地块内部部分先存的构造带,同时可能新生了一些年轻的断裂系(如北河湾、旧井、柳园断裂系)。地块内部的地壳变形主要通过左旋走滑转换挤压和左旋走滑转换拉张而被吸收。青藏高原外围(以北)稳定地块正在遭受块体活化,但活化的幅度和分布范围仍需要进一步研究。

赵睿[10](2020)在《含油气盆地演化对板块运动的远程响应 ——以渤海湾盆地、柴达木盆地、琼东南盆地中的构造沉积现象为例》文中指出中国所在的东亚大陆及其相邻海域,被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板块所环抱,在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板缘与板内构造复杂交织的区域背景下,频繁遭受挤压、拉伸和剪切作用影响,拥有十分复杂的地貌特征、活跃的地壳变形活动、以及频繁的地震和火山活动。板块运动对我国大陆边缘含油气盆地如渤海湾、柴达木和琼东南盆地等的形成和演化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充分利用地震、测井、岩心和地球化学等资料,从盆地动力学角度,围绕中国大陆边缘含油气盆地新生代沉积和构造演化对板块运动的远程响应这一科学问题,以三个盆地作为三个切入点分别揭示了渤海湾盆地南堡凹陷渐新世东营组“双强作用”与太平洋板块西向俯冲运动、柴达木盆地冷湖地区渐新世上干柴沟组物源突变与印度—欧亚板块碰撞运动、琼东南盆地北部晚中新世以来陆架边缘不对称沉积与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运动叠加作用等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响应关系。解释上述特征性构造沉积现象的深部动力成因机制,继而分析我国大陆周缘板块运动所产生的伸展、挤压和走滑等不同深部动力背景下,渤海湾盆地、柴达木盆地和琼东南盆地相应的构造和沉积充填演化、油气分布的差异性特征;进而阐明新生代我国大陆边缘含油气盆地的形成演化对大陆周缘板块运动的远程响应。位于中国东部渤海湾盆地西北部的南堡凹陷,近几年有可观的油气发现。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对南堡凹陷渐新世东营组时期(Ed,28.5-23.8Ma)强烈断陷和强烈拗陷引起的强烈沉降作用进行刻画。采集南堡凹陷地区钻井岩心,通过地球化学方法对新生代玄武岩样品主、微量元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玄武岩母岩岩浆经历了可以忽略不计的地壳混染、轻度分离结晶过程,并且以强烈的U、Pb、Sr和Ti元素正异常,低Rb/Ba和Rb/Sr比值为特征。南堡凹陷东营组玄武岩还具有以下特征:亚碱性、E-MORB型(enriched mid-ocean ridge basalts)稀土配分模式,母岩岩浆来自部分熔融较高(30%-50%)的石榴二辉橄榄岩带和部分熔融程度较低(3%-15%)的石榴石+尖晶石二辉橄榄岩过渡带的混源岩浆房。而南堡凹陷沙河街组和馆陶组时期的岩浆或中国东部其它地区东营组时期的岩浆特征有所不同:碱性、轻稀土元素富集,配分模式呈OIB型(oceanic island basalts),它们的岩浆来自于熔融程度低于5%的石榴石+尖晶石二辉橄榄岩过渡带岩浆房。结合前人对东北亚深部地幔转换带(mantle transition zone,MTZ)之上的形成于30Ma左右的地幔楔(mantle wedge)的研究,认为新生代太平洋滞留板片引起了软流圈扰动和上涌,并提高了幔源岩浆房部分熔融程度;而在此背景下,华北克拉通的薄弱区,如南堡凹陷所在的郯庐断裂带将会重新活跃并容易被改造破坏;所以,南堡凹陷东营组强烈拗陷和强烈断陷所造成的“双强作用”,以及活跃的火山作用都是对深部新生代太平洋滞留板片的复杂响应。此外,在印度—欧亚板块碰撞产生的挤压作用影响下,黄骅坳陷东营组时期的沉降中心转移至南堡凹陷,东西向断裂受南北拉张作用而活动强烈,也是“双强作用”的成因之一。位于青藏高原北端的柴达木盆地清晰记录了新生代印度—欧亚板块碰撞历史。本次研究报道了始新世末—渐新世初期柴达木盆地北缘冷湖构造带沉积和构造记录中的右旋现象,该现象被解释为阿尔金断裂左行走滑的结果,证据如下:首先,物源方面,重矿物组合特征指示方向从西南转向西,顺时针旋转约45°;其次,倾角测井和地震反射特征指示古水流方向,顺时针旋转了约25°;再次,冷湖构造带内东—西走向断层活动性减弱,北西—南东走向断层活动性显着增强。砂岩百分含量显示,冷湖构造带沉积物供给强度从始新世的持续减弱到渐新世突然增强,与断层活动性的变化同步。本次研究结果认为,青藏高原北部对印度—欧亚板块的碰撞,包括初始碰撞和完全碰撞都有着同步响应。渐新世末期,印度—欧亚板块完全碰撞引起的远程效应,使阿尔金断裂重新活化,开始左行走滑并在柴达木盆地产生北东向挤压应力分量,在祁连山前的冷湖地区发生顺时针旋转,控制构造应力场及物源发生相应右旋现象。位于中国南海西北部的琼东南盆地北部陆架边缘,晚中新世以来堆积了不对称陆架—陆坡斜坡体。本次研究通过二维地震资料对琼东南盆地北部陆架—陆坡斜坡体形成所需的古沉积物通量进行了计算,其结果与临近的海南岛所能提供的古沉积物通量相比,前者约为后者的3至17倍。这一巨大的差别指示琼东南盆地陆架边缘上的沉积物不仅仅来自于海南岛,反而更像是来自于一个更大的物源体系。琼东南盆地北部陆架边缘西段与东段相比,有着更为强烈(数十千米)的西南向迁移特征,东段则仅有1到2千米,指示一个集中于西段的强大物源体系的注入造成了琼东南陆架斜坡体高度不对称生长。结合琼东南陆架之上尤其是中新世末期以来沉积物的细粒岩性特征,推测其主要来自红河物源并以沿岸流的形式由北部湾陆架向东南搬运。本研究建立了一个富泥质环境下陆架—陆坡不对称斜坡体的堆积模式,即高水位时期绝大部分斜坡沉积体在同沉积下降的陆架上以浮泥形式斜向扩散。这一长期的(约107年)横向不对称堆积机制与世界其它地区源—汇沉积体系中的沉积物斜向搬运方式有所差别。本研究是目前世界范围内,对受新生代及现代海平面升降影响的富泥质陆架环境中沉积物斜向搬运和扩散现象的首次报道。此外,琼东南盆地北部陆架不对称斜坡体的堆积,与印度—欧亚板块碰撞和太平洋板块俯冲活动的叠加作用有关。约10.5Ma红河断裂带开始右行走滑并在5.5Ma左右进入高潮,导致红河物源沉积物供给增大,同时产生的构造应力叠加在琼东南盆地西北部已有的东西向断裂之上发育走滑拉分活动,引起西部基底加速沉降产生巨大可容纳空间,沉积了巨厚黄流组、莺歌海组和乐东组地层。总体上,印度—欧亚板块陆—陆碰撞过程的持续进行,造成青藏高原的隆升及其周围块体向四周挤出,该过程产生侧向推挤作用迫使中国大陆整体向东运动。自此中国大陆形成了一个以青藏高原隆升运动为动力源头,沿构造应力场呈扇状向东缘发散的统一体。中国西部、中部和东部地块具有连续的地壳运动特征。该整体过程产生的挤压应力作用和太平洋等板块的运动作用产生复合效应,在早期拉张、挤压和走滑应力场上叠加,控制已形成的渤海湾、柴达木和琼东南盆地的演化,在各自盆地构造变形和沉积充填过程中形成特征性构造沉积现象作为响应。

二、The Rotational Structure along the Eastern Segment of the Altyn Tagh Fault and Its Implications in Dynamics(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The Rotational Structure along the Eastern Segment of the Altyn Tagh Fault and Its Implications in Dynamics(论文提纲范文)

(1)中-南阿尔金地区中-新元古代物质组成、年代学及构造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中-新元古代全球地质事件与Rodinia超大陆研究现状
        1.2.2 .阿尔金地区前寒武纪地质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实验测试分析方法
        1.4.1 .LA-ICP-MS锆石U-Pb测年
        1.4.2 .锆石Lu-Hf同位素分析
        1.4.3 .全岩主、微量元素分析
    1.5 .完成工作量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阿北地块
    2.2 .北阿尔金(红柳沟-拉配泉)古生代俯冲混杂岩带
    2.3 .中阿尔金(米兰河-金雁山)地块
    2.4 .南阿尔金(茫崖)古生代俯冲碰撞混杂岩带
第三章 南阿尔金杂岩带前寒武纪副变质岩系研究
    3.1 .副变质岩系岩石建造及野外地质
    3.2 .副变质岩系锆石U-Pb年代学及地层时代
        3.2.1 .副变质岩系锆石U-Pb年代学
        3.2.2 .副变质岩系形成时代
    3.3 .锆石Hf同位素
    3.4 .南阿尔金与中阿尔金接触关系
    3.5 .小结
第四章 中阿尔金地块塔昔达坂群研究
    4.1 .塔昔达坂群岩石建造
        4.1.1 .巴什考供地区
        4.1.2 .尧勒萨依地区
        4.1.3 .卡尔恰尔地区
        4.1.4 .库如克萨依地区
    4.2 .塔昔达坂群构造变形
    4.3 .锆石U-Pb年代学及地层时代
        4.3.1 .锆石U-Pb年代学
        4.3.2 .地层时代
    4.4 .锆石Hf同位素
    4.5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4.6 .小结
第五章 中阿尔金地块索尔库里群研究
    5.1 .索尔库里群岩石建造
        5.1.1 .冰沟南地区
        5.1.2 .乙亚拉克山地区
        5.1.3 .阿斯腾塔格地区
        5.1.4 .金雁山地区
    5.2 .索尔库里群沉积环境
    5.3 .索尔库里群构造变形特征
    5.4 .锆石U-Pb年龄学及地层时代
        5.4.1 .锆石U-Pb年代学
        5.4.2 .地层时代
    5.5 .碎屑锆石Hf同位素特征
    5.6 .小结
第六章 巴什库尔干岩群重新厘定及意义
    6.1 .野外地质特征
    6.2 .构造变形特征
    6.3 .新元古代中-晚期沉积记录
        6.3.1 .野外地质及岩相学特征
        6.3.2 .U-Pb年代学
        6.3.3 .形成时代
    6.4 .小结
第七章 阿尔金新元古代岩浆作用
    7.1 .新元古代早期岩浆事件
        7.1.1 .野外地质及岩相学
        7.1.2 .锆石U-Pb年代学
        7.1.3 .锆石Lu-Hf同位素
        7.1.4 .全岩地球化学
        7.1.5 .岩石成因及源区性质
    7.2 .新元古代中-晚期岩浆事件
        7.2.1 .岩相学
        7.2.2 .锆石U-Pb年代学和Hf同位素
        7.2.3 .全岩地球化学
        7.2.4 .岩石成因及源区性质
    7.3 .小结
第八章 沉积背景及物源分析
    8.1 .沉积背景分析
        8.1.1 .塔昔达坂群与阿尔金杂岩副变质岩系
        8.1.2 .索尔库里群
    8.2 .物源分析
        8.2.1 .中元古代岩浆事件分布与沉积源区
        8.2.2 .塔昔达坂群与阿尔金杂岩副变质岩
        8.2.3 .索尔库里群
        8.2.4 .巴什库尔干群
    8.3 .小结
第九章 阿尔金中元古代晚期-新元古代构造演化及全球事件对比
    9.1 .构造变形序列及动力学背景讨论
    9.2 .阿尔金中元古代晚期-新元古代构造演化
    9.3 .阿尔金与柴达木地块的关系
    9.4 .阿尔金地块与全球事件对比
第十章 主要结论与不足
    10.1 .主要认识与结论
    10.2 .存在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2)青藏高原东北缘的隆升、扩展与北部河流、沙漠地貌的形成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青藏高原东北缘内部构造形变、隆升与扩展模式
        1.2.2 青藏高原东北缘与阿拉善南部新生代构造转换关系
        1.2.3 青藏高原东北缘沙漠地貌演化
        1.2.4 青藏高原对黑河流域生态环境的影响
        1.2.5 研究现状述评
    1.3 科学问题、研究目标、内容、技术路线和工作量
        1.3.1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1.3.2 研究目标
        1.3.3 研究内容
        1.3.4 技术路线
        1.3.5 论文完成工作量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青藏高原东北缘地质背景
    2.2 阿拉善地块南部地质背景
第3章 数据和方法
    3.1 数据源和预处理
    3.2 研究方法
        3.2.1 活动断裂几何学研究
        3.2.2 断裂活动时间测年
        3.2.3 断裂活动速率估算
        3.2.4 地形地貌形态分析
        3.2.5 沙漠地貌信息提取
        3.2.6 流域生态环境研究
第4章 昌马断裂带第四纪构造活动研究
    4.1 昌马地震破裂带第四纪构造变形
        4.1.1 昌马地震破裂带几何分段
        4.1.2 昌马地震破裂带终止讨论
    4.2 昌马断裂带第四纪构造活动
        4.2.1 昌马断裂带第四纪滑动速率测定
        4.2.2 昌马断裂古地震探究
        4.2.3 昌马断裂带与阿尔金断裂带构造关系讨论
    4.3 小结
第5章 雅布赖断裂带新生代构造演化研究
    5.1 雅布赖断裂带新生代几何构造
        5.1.1 南西段
        5.1.2 中段
        5.1.3 北东段
    5.2 雅布赖断裂带构造演化模式
        5.2.1 雅布赖断裂低温热年代学分析
        5.2.2 雅布赖断裂活动速率分析
        5.2.3 雅布赖断裂构造演化阶段
    5.3 雅布赖断裂带与巴丹吉林沙漠地貌演化关系研究
        5.3.1 雅布赖断裂区域地形地貌特征
        5.3.2 雅布赖断裂带与巴丹吉林沙漠地貌演化关系讨论
    5.4 小结
第6章 黑河构造地貌响应与生态环境演化研究
    6.1 黑河流域长期演化与周围构造活动的关系
        6.1.1 黑河流域构造活动演化
        6.1.2 黑河流域面积高程积分分析
    6.2 黑河下游流域现代生态环境研究
        6.2.1 黑河下游近20 年荒漠化监测
        6.2.2 黑河下游近20 年植被水体变化
        6.2.3 黑河下游近20 年气候变化
    6.3 黑河流域构造环境与水资源平衡讨论
        6.3.1 黑河流域水资源调配对地质生态环境的影响
        6.3.2 黑河流域构造环境对水资源平衡影响
    6.4 小结
第7章 青藏高原东北缘构造变形与河流、沙漠地貌演化响应
    7.1 青藏高原东北缘新生代构造变形
        7.1.1 33-10 Ma
        7.1.2 10-5 Ma
        7.1.3 5 Ma-现在
    7.2 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地貌形成及对构造演化的响应
        7.2.1 地形地貌方面
        7.2.2 气候环境方面
        7.2.3 物质来源方面
        7.2.4 水源补给方面
第8章 结论、研究亮点和存在问题
    8.1 结论和主要进展
    8.2 研究亮点
    8.3 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3)柴达木盆地北缘晚第四纪构造活动特征及变形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关于柴达木盆地北缘构造变形的认识及存在的问题
    1.2 论文选题依据与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1.3 研究思路和技术方法
    1.4 主要工作量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柴达木盆地北缘新生代地层序列
    2.2 祁连山及柴达木盆地北缘前新生代构造演化
    2.3 祁连山及柴达木盆地北缘新生代构造活动
    2.4 祁连山及柴达木盆地北缘晚第四纪构造活动
第3章 大柴旦-宗务隆山南缘断裂
    3.1 柴达木盆地北缘断裂概述
    3.2 研究方法
        3.2.1 地貌填图和位错测量
        3.2.2 定年
    3.3 宗务隆山南缘断裂
        3.3.1 宗务隆山南缘断裂概述
        3.3.2 宗务隆山南缘断裂新活动性及断错地貌特征
        3.3.3 宗务隆山南缘断裂的滑动速率
        3.3.4 气候与构造在地貌演化中的作用
        3.3.5 小结
    3.4 大柴旦断裂
        3.4.1 大柴旦断裂概述
        3.4.2 地貌面分期解译
        3.4.3 大柴旦断裂中段断错地貌及运动性质研究
        3.4.4 断层滑动速率
        3.4.5 小结
第4章 宗务隆山山前褶皱
    4.1 柴北缘褶皱概述
    4.2 石底泉背斜
        4.2.1 石底泉背斜的地质地貌特征及年龄限定
        4.2.2 地貌面变形特征及变形速率
        4.2.3 讨论
        4.2.4 小结
    4.3 德令哈背斜
        4.3.1 德令哈背斜的地质地貌特征
        4.3.2 地貌面发育特征及年龄
        4.3.3 地貌面变形特征及变形速率
        4.3.4 德令哈背斜的侧向扩展
        4.3.5 小结
第5章 柴达木盆地北缘构造变形及讨论
    5.1 祁连山及邻区活动构造几何图像
        5.1.1 祁连山北缘逆冲系统
        5.1.2 柴达木盆地北缘逆冲系统
        5.1.3 左旋走滑系统
        5.1.4 右旋走滑系统
    5.2 柴达木盆地北缘晚第四纪地壳缩短速率及其在祁连山应变分配中的作用
    5.3 共和运动在柴达木盆地北缘的响应
    5.4 柴达木盆地北缘晚新生代构造变形历史
    5.5 柴达木盆地北缘构造变形样式与动力学机制
        5.5.1 柴达木盆地北缘右旋走滑断裂的变形机制
        5.5.2 祁连山及柴达木盆地北缘的构造变形模式及机制
第6章 主要结论及存在的问题
    6.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6.2 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工作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4)祁连造山带早古生代构造演化与新生代陆内生长变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依据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科学问题
        1.2.1 研究现状
        1.2.2 科学问题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主要创新点
    1.5 工作量统计
第二章 区域概况
    2.1 区域地质概况
        2.1.1 大地构造
        2.1.2 区域地层
        2.1.3 断裂构造的几何图像和基本格架
    2.2 区域地球物理场对断裂分布的反映
        2.2.1 区域重力场特征
        2.2.2 区域磁异常特征
第三章 祁连造山带早古生代造山过程及其构造演化
    3.1 工作方法与实验流程
        3.1.1 锆石U-Pb年代学
        3.1.2 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
    3.2 岩浆岩样品采集与锆石U-Pb测试结果
        3.2.1 岩浆岩样品采集及岩相学特征
        3.2.2 岩浆岩样品锆石U-Pb测试结果
    3.3 碎屑锆石样品采集与测试结果
        3.3.1 碎屑锆石样品采集
        3.3.2 碎屑锆石U-Pb定年测试结果
        3.3.3 碎屑锆石年龄解释
        3.3.4 沉积物物源及构造环境分析
    3.4 电子背散射衍射样品采集与测试结果
        3.4.1 电子背散射衍射测试结果
        3.4.2 石英动态重结晶的地质意义
    3.5 祁连造山带造山过程及前新生代构造演化
第四章 祁连山逆冲断裂带新生代构造变形与低温热年代学
    4.1 基本原理、方法和实验流程
        4.1.1 基本原理
        4.1.2 实验方法
        4.1.3 热历史模拟原理及方法
    4.2 新生代主要断裂构造变形特征
        4.2.1 新生代早期的构造变形
        4.2.2 新生代中晚期构造变形
    4.3 裂变径迹样品采集与测试结果
        4.3.1 北祁连造山带东段
        4.3.2 中-北祁连造山带中段
        4.3.3 柴达木盆地北缘东段
    4.4 裂变径迹数据分析与地质意义
        4.4.1 祁连逆冲断裂带的隆升过程
        4.4.2 海原断裂中段走滑活动起始时间
        4.4.3 柴达木盆地北缘逆冲断裂带多期活动
    4.5 青藏高原东北缘新生代变形样式与扩展方式
第五章 祁连山逆冲断裂带构造变形的构造物理模拟实验
    5.1 基本原理与实验装备
        5.1.1 基本原理
        5.1.2 实验装备与材料
    5.2 研究思路与实验方案
        5.2.1 构造模型建立
        5.2.2 边界条件分析
        5.2.3 实验参数设置
    5.3 实验过程与实验结果分析
    5.4 祁连造山带早期先存构造与新生代变形与扩展的制约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个人简历、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5)河西走廊西端晚第四纪构造变形与断裂相互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及现状
    1.2 论文选题、主要内容及创新
        1.2.1 论文选题目的及意义
        1.2.2 关键科学问题
        1.2.4 论文创新点
        1.2.5 研究方法
    1.3 论文技术路线
    1.4 论文工作量及结构
2 区域地质背景
    2.1 大地构造背景
    2.2 新构造背景
    2.3 新生代沉积地层
    2.4 区域地貌
        2.4.1 阿尔金断裂东端构造地貌特征
        2.4.2 白杨河河流地貌特征
        2.4.3 宽滩山北缘地貌特征
3 阿尔金断裂东端构造转换效应
    3.1 断裂走滑活动特征
        3.1.1 构造地貌特征
        3.1.2 活动速率估算
    3.2 尾端压性构造
        3.2.1 红柳峡褶皱
        3.2.2 红柳峡北缘断裂
        3.2.3 五华山褶皱
        3.2.4 长山岭逆断裂
    3.3 阿尔金断裂尾端构造变形特征
        3.3.1 阿尔金断裂尾端应变分配
        3.3.2 阿尔金断裂尾端构造样式
    3.4 小结
4 祁连山西段前陆逆冲褶皱作用
    4.1 昌马断裂
        4.1.1 地貌面变形特征
        4.1.2 活动速率
    4.2 旱峡-大黄沟断裂
        4.2.1 地貌面变形特征
        4.2.2 旱峡-大黄沟断裂活动性鉴定
    4.3 老君庙背斜-玉门逆断裂带
        4.3.1 地貌面变形特征
        4.3.2 变形量及变形速率
    4.4 白杨河褶皱-白南逆断裂带
        4.4.1 地貌面变形特征
        4.4.2 地层变形特征
        4.4.3 变形量及变形速率
    4.5 火烧沟褶皱带
        4.5.1 地貌面变形特征
        4.5.2 地层变形特征
        4.5.3 变形量及变形速率
    4.6 祁连山西段及其前陆区构造变形特征
        4.6.1 祁连山西段及其前陆区地壳缩短速率
        4.6.2 祁连山西段及其前陆区构造变形样式
    4.7 小结
5 宽滩山北缘断裂带逆冲走滑活动
    5.1 宽滩山北缘断裂活动特征
        5.1.1 断裂几何学特征
        5.1.2 断错地貌特征
        5.1.3 断裂活动速率研究
    5.2 豁路山-下天津卫断裂活动特征
        5.2.1 断裂几何学特征
        5.2.2 断错地貌特征
        5.2.3 断裂活动速率研究
    5.3 黄土崖子褶皱-北山断裂带活动特征
        5.3.1 褶皱逆断裂带几何学特征
        5.3.2 构造地貌特征
        5.3.3 活动速率估计
    5.4 宽滩山北部构造变形特征
        5.4.1 宽滩山北部构造应变分配
        5.4.2 宽滩山北部构造变形样式
    5.5 小结
6 河西走廊西端断裂组合关系
    6.1 阿尔金断裂东端尾端构造
    6.2 北西走向右旋走滑断裂的构造机理
    6.3 阿尔金断裂与祁连山逆冲构造的演化模式
7 结论及问题
    7.1 主要结论
    7.2 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图目录
表目录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6)东昆仑断裂带东段和九寨沟地震区深部电性结构及其动力学意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区确定和科学问题
        1.1.1 东昆仑断裂带尾端构造的重要地位
        1.1.2 东昆仑断裂带尾端的地震构造
        1.1.3 2017年九寨沟地震
    1.2 研究区地球物理研究现状
        1.2.1 地震学探测研究
        1.2.2 大地电磁探测研究
        1.2.3 大地测量研究
    1.3 选题依据和研究思路
        1.3.1 选题依据
        1.3.2 研究思路和方法
    1.4 论文主要内容简介
第2章 大地电磁测深方法和反演技术的应用
    2.1 大地电磁测深方法基本原理
        2.1.1 基本方程
        2.1.2 数据采集和处理
    2.2 大地电磁测深定性分析方法
        2.2.1 相位张量分解
        2.2.2 磁感应矢量
    2.3 大地电磁测深反演方法
        2.3.1 大地电磁二维反演
        2.3.2 大地电磁三维反演
    2.4 大地电磁测深方法在深部结构研究中的应用现状
        2.4.1 大地电磁测深方法在地震孕震结构研究中的应用
        2.4.2 大地电磁测深方法在活动断裂带分段深部结构的探测应用
        2.4.3 大地电磁测深方法在地球动力学研究中的应用
        2.4.4 大地电磁方法在其他研究中的应用
第3章 研究区区域构造和大地电磁数据分布
    3.1 研究区断裂和区域构造
        3.1.1 主要断裂分布
        3.1.2 区域构造单元划分
    3.2 大地电磁数据来源和分布
        3.2.1 九寨沟地震区数据集
        3.2.2 东昆仑断裂带玛曲-塔藏段数据集
第4章 大地电磁数据采集、处理分析和三维反演
    4.1 九寨沟地震区数据集
        4.1.1 数据采集和处理
        4.1.2 数据分析
        4.1.3 三维反演
    4.2 东昆仑断裂带玛曲-塔藏段数据集
        4.2.1 数据采集和处理
        4.2.2 数据分析
        4.2.3 三维反演
第5章 深部电性结构特征分析
    5.1 九寨沟地震区及其附近区域的深部电性结构特征
        5.1.1 九寨沟地震区马尾状断裂体系的延展特征
        5.1.2 构造单元深部电性结构横向特征
    5.2 东昆仑断裂带玛曲-塔藏段深部电性结构特征
第6章 深部电性结构特征的构造意义
    6.1 九寨沟地震的发震构造和震源深度
    6.2 岷山地区几个中强地震构造和孕育环境
    6.3 东昆仑断裂东段分段结构和走滑速率衰减深部原因
    6.4 东昆仑断裂东端应变分配模式
    6.5 2017九寨沟地震以及2008汶川、2013芦山地震深部孕震环境
    6.6 松潘-甘孜地块壳内低阻层分布与流变结构研究
第7章 主要结论及存在的问题
    7.1 主要研究工作
    7.2 论文主要研究成果和创新点
        7.2.1 论文主要研究成果
        7.2.2 论文创新点
    7.3 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工作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7)阿尔金走滑断裂带昌马段的电性结构样式及构造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走滑断裂的典型结构特征
    1.2 走滑断裂带滑动速率变化的研究
    1.3 阿尔金断裂带的研究现状
        1.3.1 阿尔金断裂的滑动速率研究
        1.3.2 阿尔金断裂的深部结构研究
    1.4 大地电磁测深在断裂带研究中的应用
    1.5 本文研究思路及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大地电磁理论基础
    2.1 基本理论
    2.2 大地电磁数据采集与处理
    2.3 定性分析参数
    2.4 正反演理论与方法
    2.5 小结
第3章 阿尔金断裂带昌马段的地质背景
    3.0 阿尔金断裂带东段的区域构造背景
    3.1 青藏高原北缘的动力学模型
    3.2 昌马段及邻区的地质特征
        3.2.1 北祁连
        3.2.2 酒西盆地
        3.2.3 昌马盆地
    3.3 断裂带的地表几何与活动特征
    3.4 小结
第4章 大地电磁数据采集和分析
    4.1 数据处理
    4.2 视电阻率和相位曲线特征
    4.3 数据维性特征
    4.4 小结
第5章 阿尔金断裂带昌马段及邻区电性结构
    5.1 二维反演
    5.2 二维电性结构特征
    5.3 不同二维反演结构对比
    5.4 三维反演
    5.5 三维电性结构特征
    5.6 小结
第6章 阿尔金断裂带走滑速率变化的机制
    6.1 断裂带的结构变化及相互连通性探讨
    6.2 走滑速率变化与区域背景的关系
    6.3 阿尔金断裂带及邻区断裂活动关系
    6.4 小结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8)基于空间大地测量的断裂耦合特征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GPS和 InSAR约束的断裂震间耦合研究进展
        1.2.2 .青藏高原主要断裂的震间形变研究进展
    1.3 .科学问题和研究内容
    1.4 .论文组织结构
第2章 断裂震间形变模型与空间大地测量数据
    2.1 .断裂震间形变理论及模型
    2.2 .GPS数据来源与数据处理
        2.2.1 .GPS数据来源
        2.2.2 .GPS数据的处理
    2.3 .InSAR数据处理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GPS/InSAR揭示的阿尔金断裂形变特征
    3.1 .科学问题概述
    3.2 .GPS和 InSAR联合约束的阿尔金断裂西段(86°E)形变特征
        3.2.1 .GPS、InSAR数据的融合与分析
        3.2.2 .阿尔金断裂滑动速率与闭锁深度的反演
    3.3 .GPS约束的阿尔金断裂带震间闭锁
        3.3.1 .大地测量数据与断裂模型
        3.3.2 .反演结果及分析
    3.4 .讨论
        3.4.1 .阿尔金断裂低速率的应变积累
        3.4.2 .跨阿尔金断裂西段(86°E)是否存在震间形变场不对称现象
        3.4.3 .阿尔金断裂西段(86°E)三维形变场及其构造意义
        3.4.4 .阿尔金断裂西段是否存在浅层蠕滑
        3.4.5 .阿尔金断裂带震间闭锁与地震潜能
        3.4.6 .阿尔金断裂带形变对青藏高原构造变形模式的启示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GPS/InSAR的海原断裂形变特征
    4.1 .构造背景与科学问题
        4.1.1 .研究区域构造背景
        4.1.2 .科学问题概述
    4.2 .GPS揭示的海原断裂震间闭锁与蠕滑
        4.2.1 .GPS数据与模型
        4.2.2 .二维模型揭示的海原断裂滑动速率与闭锁深度
    4.3 .GPS和 InSAR联合约束的海原断裂震间形变
        4.3.1 .GPS与 InSAR数据的融合
        4.3.2 .GPS与 InSAR揭示的海原断裂浅层蠕滑
        4.3.3 .GPS与 InSAR揭示的海原断裂震间闭锁状态
    4.4 .讨论
        4.4.1 .老虎山断裂震间浅层蠕滑时空特征
        4.4.2 .老虎山断裂浅层蠕滑机制
        4.4.3 .海原断裂震间形变与1920年海原大地震的关系
        4.4.4 .海原断裂地震场景及地震危险性探讨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GPS与 In SAR约束的鲜水河-小江断裂系形变特征
    5.1 .构造背景和科学问题
        5.1.1 .区域构造背景
        5.1.2 .科学问题概述
    5.2 .GPS与 InSAR联合揭示的鲜水河-小江断裂系震间闭锁及蠕滑
        5.2.1 .大地测量数据与断裂模型
        5.2.2 .鲜水河-小江断裂系的震间闭锁与蠕滑
    5.3 .讨论
        5.3.1 .鲜水河-小江断裂系的震间形变特征与地震矩平衡
        5.3.2 .鲜水河断裂的浅层蠕滑
        5.3.3 .浅层蠕滑段(~30.2°N–30.4°N)蠕滑速率的时序特征
    5.4 .鲜水河-小江断裂系震间耦合约束的GNSS强震预警
        5.4.1 .实时高频GNSS强震预警的思路
        5.4.2 .安宁河断裂破裂模拟及高频GNSS的实时响应
        5.4.3 .断裂震间形变对实时高频GNSS强震预警的启示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断裂震间耦合的构造意义
    6.1 .断裂震间闭锁与地震
    6.2 .断裂震间浅层蠕滑
        6.2.1 .青藏高原断裂的震间浅层蠕滑
        6.2.2 .青藏高原断裂的长期蠕滑/震后余滑
        6.2.3 .断裂蠕滑在地震破裂中的作用
    6.3 .大地测量及形变数据的认识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论文的创新点
    7.2 .结论与认识
    7.3 .存在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9)青藏高原北缘及北山南部活动断层运动学及块体相互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和意义
    1.2 拟解决科学问题
    1.3 论文研究思路
    1.4 论文各章节概况
第2章 区域构造背景
    2.1 祁连山—河西走廊构造带
    2.2 阿尔金断裂系
    2.3 北山地块和阿拉善地块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第四纪地貌面和沉积地层的年代学测试
    3.1 光释光测年
    3.2 宇宙成因核素~(10)Be暴露测年
    3.3 宇宙成因核素~(26)Al/~(10)Be简单埋藏测年
第4章 青藏高原北缘三危山—南截山断裂系晚第四纪构造变形
    4.1 前人工作
        4.1.1 三危山断裂
        4.1.2 南截山断裂系
    4.2 三危山—南截山断裂系构造变形
        4.2.1 三危山断裂晚第四纪构造变形
        4.2.2 南截山断裂系活动逆断层和褶皱
    4.3 讨论
        4.3.1 断层运动学速率和区域构造应变吸收
        4.3.2 阿尔金断裂系NE向生长的转换挤压双重构造模型
        4.3.3 地震危险性评估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北山地块东南部北河湾断裂带晚第四纪构造变形
    5.1 北河湾断裂活动构造变形
        5.1.1 F1段
        5.1.2 F2段
        5.1.3 F3和F4段
    5.2 大地电磁探测
        5.2.1 大地电磁探测原理
        5.2.2 2D反演
        5.2.3 2D电阻率模型及构造解释
    5.3 讨论
        5.3.1 古地震震级评估
        5.3.2 先存构造活化
        5.3.3 对阿尔金断裂带向东延伸的意义
        5.3.4 识别北山东南部走滑压扭构造带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北山地块南部旧井断裂系晚中新世以来构造变形
    6.1 北山南部构造研究现状
    6.2 旧井断裂系几何学、运动学特征和古地震事件
        6.2.1 断层几何展布和位错地貌特征
        6.2.2 钻孔调查
        6.2.3 钻孔沉积物埋藏年龄
    6.3 讨论
        6.3.1 旧井盆地形成机制:区域转换挤压体系下转换拉张双重构造模型
        6.3.2 北山东南部发育第四纪转换拉张盆地
        6.3.3 青藏高原北部晚新生代地壳活化的时间和构造意义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北山地块西南部柳园断裂系几何学、运动学和第四纪活动
    7.1 遥感影像分析
    7.2 断裂系几何学、运动学特征及第四纪活动证据
    7.3 断裂系变形机制及地震危险性分析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青藏高原北缘块体相互作用及构造响应过程
    8.1 青藏高原地块与塔里木地块(西昆仑山前)
    8.2 青藏高原地块与塔里木地块(阿尔金山山前)
    8.3 青藏高原地块与敦煌地块(塔里木地块东北部)
    8.4 青藏高原地块与北山地块
    8.5 青藏高原地块与阿拉善地块
    8.6 本章小结
第9章 主要结论和存在的问题
    9.1 主要结论
    9.2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9.3 论文存在的不足和下步工作计划
附图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10)含油气盆地演化对板块运动的远程响应 ——以渤海湾盆地、柴达木盆地、琼东南盆地中的构造沉积现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的选题
        1.1.1 选题的来源
        1.1.2 选题的目的
        1.1.3 选题的科学意义
    1.2 选题的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及存在问题
        1.2.1 盆地动力学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2.2 我国大陆边缘含油气盆地动力学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3.2 研究的技术路线
    1.4 资料使用情况和主要工作量
        1.4.1 资料使用情况
        1.4.2 完成工作量
    1.5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中、新生代板块构造与中国含油气盆地
    2.1 中国大陆板块构造格局及周缘板块运动
        2.1.1 中国大陆板块构造格局
        2.1.2 太平洋板块运动特征
        2.1.3 印度板块运动特征
    2.2 中国中、新生代含油气盆地
        2.2.1 东部拉张型(裂谷)盆地
        2.2.2 西部挤压型(前陆)盆地
        2.2.3 过渡派生型(走滑)盆地
第三章 渤海湾盆地南堡凹陷“双强作用”——对太平洋板块运动的响应
    3.1 南堡凹陷区域地质概况
    3.2 南堡凹陷东营组强断陷、强拗陷复合作用——“双强作用”
        3.2.1 强断陷活动特征
        3.2.2 强拗陷活动特征
        3.2.3 南堡凹陷东营组“双强作用”的独特性
    3.3 “双强作用”与新生代西太平洋板块俯冲
        3.3.1 南堡凹陷新生代玄武岩样品采集、处理
        3.3.2 玄武岩样品主、微量元素分析
        3.3.3 南堡凹陷新生代玄武岩源区及岩浆演化讨论
        3.3.4 中国东部新生代玄武岩的地球化学特征
        3.3.5 “双强作用”成因分析
第四章 柴达木盆地冷湖地区物源方向变化——对印度板块运动的响应
    4.1 冷湖地区区域地质概况
    4.2 冷湖地区渐新世物源方向变化
        4.2.1 重矿物组合指示古物源方向变化
        4.2.2 倾角测井特征指示古水流方向变化
        4.2.3 砂岩百分含量指示古沉积物供给强度、方向变化
    4.3 冷湖地区古近纪构造演化特征
        4.3.1 地震数据解释和构造几何学分析
        4.3.2 主干断层识别
        4.3.3 断层活动性特征
        4.3.4 基于地震反射特征的古水流方向恢复
        4.3.5 构造应力场变化
    4.4 柴达木盆地对印度—欧亚板块碰撞响应
        4.4.1 对印度—欧亚板块初始碰撞的响应
        4.4.2 对印度—欧亚板块完全碰撞的响应
第五章 琼东南盆地新近系巨厚陆架边缘沉积体——对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运动叠加作用的响应
    5.1 琼东南盆地区域地质概况
    5.2 琼东南盆地新近纪陆架边缘斜坡体
        5.2.1 数据和方法
        5.2.2 海南岛河流沉积物携载量
        5.2.3 琼东南盆地北部陆架边缘斜坡体沉积物供应量
        5.2.4 琼东南盆地北部陆架边缘斜坡体形成所需沉积物通量与海南岛沉积物供给量不匹配现象
        5.2.5 琼东南盆地北部陆架边缘斜坡体沉积物来源
    5.3 陆架—陆坡斜坡体的“斜向”堆积模式
    5.4 陆架边缘巨厚沉积体构造控制因素
第六章 板块运动对中国含油气盆地新生代沉积与构造演化的影响
    6.1 中国大陆构造变形及地壳运动特征
    6.2 中国大陆新生代构造运动深部动力机制
    6.3 含油气盆地演化对板块运动的远程响应
    6.4 盆地构造与沉积对板块运动响应的方式与识别标志
第七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四、The Rotational Structure along the Eastern Segment of the Altyn Tagh Fault and Its Implications in Dynamics(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南阿尔金地区中-新元古代物质组成、年代学及构造演化[D]. 郝江波. 西北大学, 2021(12)
  • [2]青藏高原东北缘的隆升、扩展与北部河流、沙漠地貌的形成演化研究[D]. 杜家昕.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 2021(01)
  • [3]柴达木盆地北缘晚第四纪构造活动特征及变形模式[D]. 董金元.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20(03)
  • [4]祁连造山带早古生代构造演化与新生代陆内生长变形研究[D]. 李冰.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20(01)
  • [5]河西走廊西端晚第四纪构造变形与断裂相互作用[D]. 刘睿.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20
  • [6]东昆仑断裂带东段和九寨沟地震区深部电性结构及其动力学意义研究[D]. 孙翔宇.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20
  • [7]阿尔金走滑断裂带昌马段的电性结构样式及构造意义[D]. 李满.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20(03)
  • [8]基于空间大地测量的断裂耦合特征及机制研究[D]. 李彦川.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20(03)
  • [9]青藏高原北缘及北山南部活动断层运动学及块体相互作用[D]. 杨海波.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20(03)
  • [10]含油气盆地演化对板块运动的远程响应 ——以渤海湾盆地、柴达木盆地、琼东南盆地中的构造沉积现象为例[D]. 赵睿. 中国地质大学, 2020

标签:;  ;  ;  ;  ;  

阿尔金断层东段的旋转结构及其动力学意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